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创业致富项目

农村创业致富项目

时间:2023-06-01 08:5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创业致富项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创业致富项目

第1篇

关键词:水库移民;后扶管理;乐清

基金项目:浙江省民政厅课题 (合同号ZMYB201544)

中图分类号: TV5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13.077

水利工程移民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水利工程移民以实现库区社会可持续发展。探寻目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做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工作,对于广大移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和库区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在分析浙江省乐清市水库移民后扶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今后该市水库移民后扶工作思路,为实现库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1乐清水库移民后扶情况

1.1移民后扶项目成效显著

2015年共安排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计划立项34个,计划总投资1196.8万元,计划补助829.66万元,发放补助资金892.48万元。大中型结余资金项目计划立项75个,计划总投资10727.6万元,计划补助2243万元,发放补助资金1397.06万元。库区基金项目计划立项8个,计划总投资114.5万元,全年发放移民补助资金140.763万元。 小库解困资金项目计划立项18个,计划总投资2451万元,计划补助215万元,全年完成报账项目19个,发放补助资金186.5万元。

1.2深入推进移民创业致富工作

政府通过移民创业贷款、移民技能培训和打造移民创业就业信息平台等措施,多途径全方位为移民创业致富提供便利。结合移民“三赛、三评”活动,开展创业竞赛,激发移民创业热情;结合互学互比活动,强化技能培训,增强移民创业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拓展移民创业途径;结合移民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助推移民村发展。2015年创业致富项目申报2个,总投资2500万元,计划补助160万元。全年已发放补助资金350万元。

1.3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在传统产业的做大做强上,根据乐清市移民的整体情况,在后林村顺民蔬菜合作社的大力支持下,在华一村、竹屿村分别建立了3.33公顷、2.67公顷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在顺民蔬菜基地的技术支持下,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年产值在200余万元,移民就业15人,带动移民增收50余万元,有力地提高了移民的增收,改善了移民的生活条件。

2影响水库移民安稳致富的突出问题

一是生产资料缺乏,发展空间狭小。据统计,乐清市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人均耕地0.012公顷,且大多是山垄田,光照不足,生产环境恶劣,生产效益低下,移民群众生产门路少,增收难;二是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长期以来投入不足,导致发展后劲不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依然相对落后,移民与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实际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尚有35个移民村属于贫困村。

3 乐清市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建议

按照“2017年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要求,以不断提高移民生活条件为目标,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以加快移民创业致富、生产开发扶持为重点,推动库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重点工作平稳实施。

3.1落实项目上网入库机制

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办公,通过项目库建设,让所有项目上网入库,提高后扶资金使用效率和监管,提高项目资金安全性。各移民村申报项目纳入项目库系统运行管理,实施项目库动态管理,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以项目的储建、备建、拟建、在建、建成五个层次进行动态管理,进一步明确后扶项目的筛选、审查、检索、汇总和入库流程。及时完成项目库数据的录入工作,落实专人负责项目库日常维护。

2016年年初由移民办公室统一购置设备,并安排专业人员对移民专管员进行项目库使用培训。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提高后扶项目管理的科学化管理水平,为科学规范、合理安排后扶项目的建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3.2重点推广创业致富成功经验并创新致富模式

一是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突出移民、移民村在创业致富中的主体地位,鼓励移民自主创业、联合创业,帮助移民在创业增收上改善环境、提供服务和支持;简化程序,提升服务;不断优化创业致富项目的申报、立项、资金发放的各项程序,并在内部建立项目申报、审核审批等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有关移民创业致富以奖代补的操作规程,不断简化、优化移民各类补助程序,为移民提供更多便利,把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推广移民创业致富模式方面。通过前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总结在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旅游产业、物业经济、三产等创业致富项目的经验,结合省办下发的有关创业致富要求,创业致富项目的扶持对象由单一的村集体、合作社转向移民个体、联合体,结合乐清市实际,制定扶持的准入标准、产业、范围。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和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大移民创业致富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及结余资金、库区基金和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用于创业致富项目的比例达到30%以上。着力扶持一批经济效益好、移民群众利益多的项目,因地制宜地扶持一批解决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急需项目,做到精准创业,推进移民创业致富。

参考文献

[1]左萍,蔡萌生.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监测评估[J].人民长江,2014(17):108-111.

[2]王思琪.温州市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实施效果评估[J].辽宁农业科学,2014(04):40-44.

第2篇

20年8月,我镇分配到两名省委组织部选聘生(大学生村官),分别在我镇的黄台村和村任职,为各该村的团支部书记。两个村均以水产养殖为主要产业,有较好的创业基础。

大学生村官创业帮扶计划主要依托团省委“计划”,联合其所在村和镇涉农部门对其提供帮扶,主要包括为其创业提供场地,组织技术人员帮助其选择创业项目,制定创业方案,开展养殖技术、疾病防治、日常管理、市场信息等服务工作,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活动开展半年以来,我镇团委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1、建立帮扶机制,选择切实可行的创业项目,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及实施方案。镇团委负责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其项目选择提供咨询意见,并帮助其制定发展规划,联合起所在的村组织和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对其提供多方面的帮助。

2、镇团委负责帮助其解决前期资金筹集、场地建设、养殖品种引进等方面的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生产用水、用电及交通畅通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帮主其申请“田园小康”项目和争取“计划”创业资金,目前,两名大学生村官都已经获批了“计划”创业资金,其中一个还申请到了“田园小康”的创业帮扶资金,初步解决了其创业所需的资金问题。场地方面主要是做当地养殖大户的工作,从其养殖场地分出一部分提供给大学生村官作为出资,年底可以用分红的形式补偿收入,目前,两人均得到了适合的创业场地,可以直接用于生产。

3、组织涉农部门为其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在其创业过程中,组织涉农部门对口帮扶,主要是为其提供技术指导,并组织当地养殖大户进行经验交流,提高经济效益,扩大养殖规模,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去年底到今年初,由于养殖周期问题,只能做场地维护,技术学习等方面的工作,三月份以来,我镇团委两次带领涉农部门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在鱼苗购买和放养等方面为其提供指导。同时鼓励其参加相关的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会,自己多掌握一些技术,确保创业成功。

4、在其创业过程中,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尽力帮助解决其遇到的困难,提供相关的便利条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其代购饲料、药物等,力争助其创业成功。由于刚参加工作,经济能力有限,虽然有团省委各个项目的大力支持,但是在资金方面还是有些压力。今年三月,在各方面的努力之下,经销商承诺,为两名村官每人赊购4000元的饲料和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其创业积极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沟通,了解他们有什么想法和需求,并鼓励他们在创业中求创新,大胆尝试新技术和新方法,争取在一年内将自己培养成大学生村官创业致富带头人,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循环养殖模式,为周围的群众提供经验借鉴,并为其以后发展打下基础。大学生村官从中受益,实现了创业致富,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这有助于其扎根基层,发挥自身的才干,带领村民致富,更好的去服务基层、服务农村。

大学生村官创业帮扶计划为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农村开创了一片广阔的天地,有助于其自身发展成才,同时也为农村留住了人才,有效的发挥其示范作用,更好的带动和帮助农村群众创业致富,在基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3篇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的实施,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为重点,以带动广大农民创业增收致富为目标,本着党委政府推动、部门组织实施、社会资源参与的原则,通过培训培育、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激励引导等措施,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懂生产、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促进我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利用3年时间,在全省农村培养1万名思想解放观念新、科技兴农能力强、致富带动作用大的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全省每个行政村至少有1名“兴农带富之星”。

三、培养对象

(一)遵纪守法,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有较强的带动能力,有意愿和能力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农民。

(二)重点培养种植、养殖、园艺特产业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创)办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农村经纪人和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毕业学员。

(三)加强对农村党员、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养。

四、实施步骤

(一)遴选确定。全省“兴农带富之星”遴选确定工作,按照农民自愿报名、村委会审查推荐、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县(市、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定汇总、报县级人才办备案的程序逐级推荐和遴选确定。“兴农带富之星”遴选确定具体操作办法和资格条件由各县(市、区)农业部门制定,并经同级人才办同意后具体组织实施。各市州按照省里统一下达的任务指标,根据所辖县(市、区)行政村的实际,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各县(市、区)严格按照本地制定的操作办法组织实施。

(二)培养扶持。“兴农带富之星”的培养主要依托农业大中专学历教育、绿色证书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等各类项目资源和载体,通过集中办班培训、专家技术指导、外出考察交流、实践操作学习等多种有效形式进行。同时,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兴农带富之星”重点给予扶持。在农机具购置补贴、重大技术补贴、棚室园区建设补贴、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扶持资金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在牧业小区建设等强牧惠牧政策方面,优先给予扶持;在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上,对符合相关条件者,适当提高贷款额度。“兴农带富之星”在创业带富上,可连续3年享受上述扶持政策。

(三)表彰奖励。“兴农带富之星”表彰奖励工作,实行省、市、县三级从上到下分配指标、层层推荐、分别表彰。每年表彰一次,每个“兴农带富之星”三年内不重复表彰。3年期间,县级表彰1万名,市级表彰1000名,省级表彰100名,分别由各级党委或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每年各级农村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并颁发相应证书和奖金。具体表彰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五、组织管理

(一)加强领导。吉林省万名兴农带富之星培养计划在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省农委负责牵头组织,省畜牧局、省供销社、省工商局、省人保厅、团省委、省妇联等部门根据职责,指派专门联络员,共同组织管理。计划采取省市统筹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省里负责政策制定、监督检查和表彰奖励省级“兴农带富之星”,市州负责本地工作的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和表彰奖励市级“兴农带富之星”,县(市、区)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政策落实、指导服务以及表彰本级“兴农带富之星”。县(市、区)作为“兴农带富之星”具体组织实施的主体,必须明确专人负责,加强管理调度;各级人才办负责计划的协调指导工作;各级农业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工作,健全“万名兴农带富之星”数据库,做好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确保数据库发挥作用;各级牧业、供销、人社、工商、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做好配合工作。

第4篇

全县共青团工作紧紧围绕“争当新青年,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为宗旨。突出推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提高农村青年文明、增强农村团组织建设这三大工作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一)立足青春创业,服务农村青年创业致富

1、加强农村青年中心建设。按照各级团组织建立青年中心的要求,围绕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积极打造农村青年中心这一平台,规范完善了已建立苗家曲村等各种类别、各种模式的农村青年中心21处,新建2处。一是在苏村镇仕子口村探索建立的农村青年中心,设有青年稀奇特养殖培训部、育龄妇女服务部、外出务工青年服务部,主要是顺应该村团组织设置要求而延伸出来的社团组织,以便更好地吸收40岁以下超了团龄的农村青年,开创了带动周围青年共同致富的新模式和农村青年团组织建设的新局面。二是在辛集镇张家沟村成立了张家沟村农村青年中心,此处青年中心是以众诚鸭业为依托,通过公司+协会+青年农户的方式把青年联系起来,为青年会员提供鸭苗饲料供应、技术服务、成鸭回收等一条龙服务,带领青年致富奔小康。同时在全县推行试点经验,整体推进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将政治待遇和经济利益纳入中心会员制的运作范畴,在服务的基础上实行利益驱动,以便更好地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

2、建设青年科技示范基地。为更好地辐射带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团县委不断深化青春创业行动。一是对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导师30名进行了重新核实登记,进一步规范了青春创业基地16处。二是对“基地+合作社+青年农户”的形式进行了探索,团县委积极引导青年致富带头人王发年依托蒲汪镇众诚鸭业养殖基地成立鸭业合作社,吸纳社员入股,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收到了良好的效益。现已吸纳青年入社200余户。不断增加了基地的资金,也更加紧密地联系了青年。三是进一步积极搞好青春创业园区建设。我们在大庄镇徐家沟村依托青春创业带头人许明成创办的四个基地而成立了青春创业园区。积极开展青春进园区活动,鸭业加工基地、饲料加工基地和昊成制衣厂分别吸纳青年900余人就业,同时依靠鸭业协会辐射带动280户养殖户带头致富。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团组织联系青年的职能作用,经常组织农村青年到青年科技致富示范基地中参观学习,不断提高青年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市场意识,更好地辐射带动青年致富,积极为农村青年的创业致富提供平台。

3、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剩余劳动力对外输出是实施青年创业就业的有效途径之一,团县委注重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外联系,加大对外输出力度。一是实行“争建”活动联动机制,形成合力。与县劳动局、财政局、科技局等进行沟通和协调,联合制定下发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促进计划》,积极协调有用工需求的企业举办了“农村青年劳动力转移服务月”供需见面洽谈会,先后在马牧池、依汶等地举办13次,利用农村逢大集时机,到集上进行宣传,得到广大农村青年的认可和好评,扩大了团组织的影响力。二是与劳动局联合建立了“青年外出劳工服务中心”。该中心充分发挥团组织网络优势,将全县广大有外出意向的农村青年信息输入微机,统一管理;同时,又与发达地区有用工意向的企业和单位建立起网络联系,一旦有需求,优先从该中心调出符合条件的青年外出务工青年名单,真正体现竭诚服务青年的宗旨,给予青年一份可靠的信息资料和适宜的工作岗位。三是团县委在青岛港务局长期建立青年外出就业服务基地,协调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在此基础上,今年成立了驻青岛港团工委,通过建立团组织,进一步健全用工资源信息库和人力资源信息库,加快了信息的传递沟通,实现了劳动力资源信息的共享。四是大力实施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计划,鼓励有条件的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兴办各类二、三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加强农村青年致富培训。团县委把对农村青年的教育和培训,改变农村青年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村青年的内在素质做为推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的关键所在,注重整合培训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培训形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注重培训实效,全面提升农村青年的内在素质,全县各级先后举办培训班38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团县委首先与职业教育学校联系,利用职业教育学校闲置的教室和教学资源,建立起全县的农村青年培训中心。以此为龙头,要求乡镇和村级要依托党校、党员活动室和各级农村青年中心、尤其是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农村青年培训中心,同时选拔了一批拥有基地和技术的农村青年科技带头人30名,全县农、林、牧、科技等多层界的高级技师和技术人员30名,组成60人左右的教师培训队伍。在培训方式上,采取常规办班培训、基地实际操作培训、结对带动培训、合作组织互动交流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注重加强对农村青年就业观念、创业观念和就业技术培训,全县各级先后举办不同规模和层次的培训班38期,培训人员达2000余人次,结对73个,外出参观学习4期。在培训的内容上,注重思想观念的改变和创业就业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和科技性。通过培训使大部分青年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改变了就业观念,熟练掌握了1-3门实用技术和科技致富技术,全面提升了农村青年素质,加快了四型青年农民队伍建设。为使培训经常化,规定每年举办县级培训班4期。各乡镇团委每年举办农村青年培训班不少于6次,村级培训班每月不少于1次。并列入对乡镇团组织进行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程序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使培训走上了规范化和正常化的轨道。

(二)努力提高农村青年文明素质,提升乡风文明

1、加强农村青年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广大农村青年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用科学的发展观武装青年头脑,着重加强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农村青年文明素质。目前共组织“八荣八耻”巡回演讲团到农村巡回演讲共42期,各地农村团组织也纷纷组织庄户剧团编演了生动的节目演出,共举办26次,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

2、深化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县委始终把“争当新青年,建设新农村”当做主题,积极宣传发动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月1日,团县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在3·5“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前后集中开展“争做志愿者,建设新农村”主题活动的通知》,并于3月3日下午在西山脚下举行了沂南县“争做志愿者,建设新农村”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青年志愿者进行了入团宣誓,组织了县医院、供电公司等8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到砖埠镇洙阳村青年中心、孙祖、双堠等地为当地村民进行了义诊、法律咨询、科技宣传、技术服务等。同时,在3·5期间集中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沂南行”主题活动,并与农村青年志愿者进行互动。植树节期间,全县出动青年志愿者队伍126支1500余人进行义务植树活动,麦收季节,各乡镇、村共出动麦收志愿者服务部142支帮助麦收,治安服务队42支、消防服务队26支,共同维护农村安全。青年志愿者共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转变、社会治安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举办“五四”文艺晚会。每年团县委都举办了“站在新起点·放飞梦想”文艺晚会,晚会以讴歌时代,唱响创业之歌为主题,充分展示了我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取得的现实成果,也号召了广大农村青年运用辛勤的双手创业致富,营造了全县干事创业的氛围。

(三)深化共青团“凝聚力工程”,加强农村团组织建设

1、推进农村团支部书记进两委工作。在今年换届期间,继续加大调整力度,选出优秀团支部书记进两委,调整部分团支部书记名额达到配齐配强农村团支部书记的目的。目前,全县572个行政村团支部书记进两委的比率达到100%,充分发挥作用,班子坚强的达到86%。

2、创新农村团组织设置方式。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集体、私营、个体经济的活跃,协会、合作社等民间组织的不断增多,外出务工青年数量也日益加大,农村青年出现了分层,原有的团支部设置方式已不能有效的服务农村青年。团县委积极探索,建立了以协会为主兼顾地域设置的团总支,总支下设养殖团支部、外出务工团支部、种植团支部、留守青年团支部、育龄妇女团支部,机构的创新设置增强了服务青年的职能,将广大农村青年有效的凝聚在团组织的周围。我们陆续探索了12处新的农村团组织,这些团组织的设置方式都结合实际灵活机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加大农村团支部书记的培训力度。我们对农村团支部书记实行分类管理,按照种、养、加等分类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团组织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4、深化农村推优工作。团县委严格《关于加强完善推荐优秀共青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农村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制度,协同考察推荐对象制度,建立农村入党积极分子档案,严格推优标准,规范推优程序,今年农村优秀团员推优入党19名。

(四)做好共青团常规工作,推进城乡互动,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1、积极接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团县委与8余所高等学校联系,积极接收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共有大学、建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100余名学生来到马牧池、孙祖、岸堤等6个乡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到农村小学损赠学习用品、衣、物等,进行义务支教;深入农村进行法律、卫生、环保宣讲,播放科技片20余场,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吃农家饭、体验农村生活;走访红嫂,走进当地敬老院奉献爱心。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农村群众和师生的一致好评,也有效的推动了城乡互动。

2、积极做好农村青少年维权工作。以乡镇派出所、法律事务所争创“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为抓手,积极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共创建农村优秀维权岗3个;同时,联合有关部门在青少年加大了法制教育力度,各农村小学法制副校长、辅导员也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向师生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举办法制报告会76余场,教育农村青年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的引诱和侵害,远离违法犯罪,做文明青少年。

(五)以团带队,推进农村少先队工作的扎实开展

1、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沂南县共有33个少先队,其中农村30个,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年初,团县委、县教育局、县少工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的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迅速掀起了全县少先队荣辱观教育活动。各农村少先队也通过征文比赛、“八荣八耻”图片展、“十美十丑”行为征集等各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农村少年儿童知荣辱、明是非,辨美丑。团县委、县教育体育局在二小举行了全县庆“六一”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汇报演出。

2、以活动为载体,活跃农村少先队工作。每年县领导都分组到全县7处农村小学、1处县直小学、1处幼儿园走访,给他们带去了学习、生活等用品,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同时,在全县开展“魅力少先队”、“少先儿童书信”大赛等活动,全面活跃少先队工作氛围。继续深入开展“雏鹰争章”活动,推进少先儿童素质体验教育,加强“手拉手”活动的开展,新增6对城乡“手拉手”,推动了城乡少年儿童的相互交流。

下一步打算

今后我们将按照团市委的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结合县委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继续围绕“争当新青年,建设新农村”这一工作重心,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开拓我县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一)继续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加强农村青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继续组织广大农村青年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加强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农村青年文明素质,进一步转变乡风,建设文明乡村。

2、继续推进乡镇中学团委、小学少先队理想信念育人工作。充分发挥团队组织优势,组织青少年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思想,继续大力推进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青少年从小文明行为的良好习惯。

3、深化农村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新路子,建立农村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站,规范和完善农村青年志愿服务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青年志愿服务的招募机制、物质保障机制、培训机制、管理机制和评选表彰机制,大力推进城乡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使青年志愿者活动深入人心。

(二)围绕“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创新性的开展共青团工作

1、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继续探索建立新的农村青年中心,规范已建立的青年中心,强化措施,创新工作思路,寻求新的青年中心运用模式,以更好地服务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建立特色创业基地,探索推广“基地+协会+农户”的运作方式,突显基地引导创业致富的作用,选树一批新的青年致富带头人;积极联合劳动局等有关部门规范管理“青年外出劳工服务中心”,加大对外联系,与外地一批有名企业建立互助关系,转移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

2、继续做好大、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接收更多的高校大学生实践服务队,做好属地服务工作;与教育文化等有关部门联系,联合开展送科技、文化、卫生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城乡互动。

第5篇

就业创业问题一直是广大青年普遍关注的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2011年以来,团省委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团中央的部署,紧紧围绕青年的现实需求,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全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省人大代表、团省委书记张晶莹如是说。

据悉,2011年,团省委大力建设吉林青年创业园,全省已建立省级青年创业园6家,现有在园企业221家,扶持创业青年254人,带动青年就业2086人;实施农村青年就业创业行动,全省已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创富示范基地120家,在全省选拔了90名农村青年科技特派员,建设认定了9家农村青年科技培训基地,培训900名农村青年科技创业带头人;推进吉林省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通过举办全省大学生青春创业论坛、开展大学生青春创业大讲堂、实施“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等项目,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全省已建设见习基地964个,累计有10367名青年参与岗位见习,3485名青年见习结束后被见习单位正式聘用;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联合省内多家金融机构共向城市青年发放贷款2948笔,金额13704.38万元,带动就业6691人,向16225名农村青年发放贷款43174.95万元,带动就业23373人;发挥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作用,实施青年金融助业贷款工程,发放贷款1.2789亿元,帮助123户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发展问题,累计创造就业岗位1105个,带动青年就业5000多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培训,对8434名进城务工青年开展“订单式”培训,5847人实现上岗,对55880名农村青年进行创收致富技能培训,12960人实现就业。

“的确,2011年全省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青年就业创业难的问题。那么,您认为目前青年就业创业难在哪里?”面对记者的提问,张晶莹沉思了一会说:“当前,大多数青年尤其是农村青年的择业标准更加倾向于稳定性的职业,就业观念需要加强引导。多数青年在创业方面存在缺乏社会经验和资金不足等不利条件,对创业抱有‘敬而远之’的态度。”

针对这些难题,张晶莹认为应该推出一些新的政策措施。全省各级团组织应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三化”统筹、实施“三动”战略的总体部署,抓住青年就业创业、成才致富的根本需求,搭建“六大平台”,积极破解青年就业创业难题,全面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一是搭建观念引导平台,组建青年就业创业专家指导团,通过就业创业政策法规解读、就业创业热点问题解答、创业典型现身说法等形式,为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消除疑虑;二是搭建技能培训平台,借助专业培训、项目培训和网络培训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各类青年群体进行培训,逐步形成完善的青年就业创业培训体系;三是搭建就业见习平台,多措并举,积极扩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涵盖领域,依托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及时见习岗位信息,不断扩大有见习需求青年的参与广度;四是搭建资金扶持平台,深入推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专门研发“吉青时贷”、“青创时贷”两个针对城市和农村青年的特色金融产品,加大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发放力度,进一步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扶持;五是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利用相关税收、信贷等政策,以青年创业企业为重点,以“3+N”为基本模式,通过创业导师指导、团干部帮扶、成熟企业带动等形式,在全省大力推进“青年创业园”建设工作,助推青年创业发展;六是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实施“城市青年创业型人才培养计划”,深入推进城市青年就业创业,实施“村村青年致富星火培养计划”,全面推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实施“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扎实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第6篇

[关键词]农村青年;创业;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1 — 0090 — 03

青年人朝气蓬勃,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希望,富有潜力巨大的创业潜能和激情。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地区为农村青年服务经济建设、施展聪明才智、努力干事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肇庆市德庆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农村青年是劳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当地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其创业发展状况对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农村青年创业的基本情况

2008年以来,肇庆市虽然在国家层面已整体列入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区域,但是肇庆市德庆县偏居一隅,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有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点,受惠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当地种植柑桔的历史悠久,还有首乌、巴戟等特色农业产品。全县总人口38.4万,其中农村青年约14万人,返乡创业青年2000多人。广大农村青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广大农村青年的优势和作用,必须凝聚广大农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德庆县的农村结构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曾经地地道道的老一辈农民已经上了年纪,虽然热衷于农业生产,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农村的新生力量则是以70、80后、甚至90后的人群为主。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当前德庆县青年创业的历程较为相似,相当一部分的青年创业之前都有资金积累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主要是到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外出务工,在这期间赚到创业的启动资金,并且累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和创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和知识技能。这批青年回到家乡之后积极投身到创业中去,由于资金、知识、经验等要素的集中作用,他们的创业往往都取得既定的成效,有些成为了农村致富能手和带头人,有些甚至成为新时期的农民企业家,并且不断发展壮大。

综合当前德庆县青年创业的总体情况,存在一些显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创业起步阶段相似,从事生产的形式比较单一,发展规模有待继续扩大,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不多,综合经济效益不佳,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低下等,不一而足。从大多数农村创业青年的创业路径踪迹里,可以清晰地看到,基本上都是采取单一的传统种养模式,表现出典型的从众心理,比如前些年有人带头大量种植的柑桔作物,其他人也一窝蜂而上,导致生产过剩和价格暴跌。

二、农村青年创业的困境分析

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环境下,肇庆市德庆县大量青年外出务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幅度减少,使得农村青年创业群体走向弱化和边缘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生产知识和技能、发展启动资金等因素制约,农村青年创业发展形势严峻。虽然个别农村青年取得了创业发展的成功,走上了劳动致富之路,但是大部分农村青年对于如何开展创业发展处于迷茫状态,不清楚方向和选择,显得无所适从,甚至走了很多弯路,错过了创业的好时机。

(一)主观原因

首先是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农村青年安于现状,缺乏创业的激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抱有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有些农村青年怕承担创业的风险,对于未来的不可预知性,以至于对创业发展存在着天然的抗拒和不作为。还有些农村青年多年外出务工,习惯了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不想再回到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因此,很多农村青年尽管在城市长年打拼积累丰厚的物质基础,却选择在城市落脚定居,而不是回到农村创业发展。其次是受到个人能力素质的制约。大多数农村青年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培训,自身的能力素质不高,没能有效掌握现代农业规范生产经营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实施创业过程中,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益低、管理粗放的传统种养业。最后是整体的创业氛围不佳,尽管农村地区发展创业致富的例子屡见不鲜,但是毕竟都是少数,很多人认为在农村从事生产发展还不如在城市务工来得实在和稳定,因此对农村创业难以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二)客观原因

首先是缺乏创业发展的资金。农村青年创业发展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劳务输出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另一种是通过金融系统的银行信用贷款。调研肇庆市德庆县到城市务工群体发现,以城市务工方式完成资金原始积累的难度很大,随着劳资市场环境的改善,城市劳动力尤其是体力劳动者的报酬不再廉价,但是城市的生活成本也日渐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务工人员一年辛苦所得也所剩无几。在劳务资本积累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农村青年利用银行信用贷款的难度更大,按照银行信用贷款的规范程序需要有效抵押物,而农村地区的家庭能够提供的住房和土地都没有产权证明,不能作为抵押之用,其他有效抵押物更是寥寥无几;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农民贷款从事风险大、见效慢、生产周期长的农业生产,银行发放贷款的意愿不高。以上林林总总造成农村青年创业所需要的资金难以筹集,因而创业后劲不足。

其次是创业发展的软环境问题,包括政府部门提供的信息服务、技术支持、政策层面的帮扶等等。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农业生产领域基本都是“倒贴钱”的,不但不如第二、三产业那样产生大量的税收和GDP,反而要进行农业反哺和输血,取消了农业税的同时还要发放农业生产补贴,因此地方政府部门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发展的动力不足。由此,很多地方政府在农业信息服务工作上主动性不够,力度不大;对于农业的技术性支持也多出现走过场的情况;对于政策上的支持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要求。政府部门消极的态度,使得农村青年创业发展的软环境不容乐观。

三、促进农村青年创业的措施

面对农村青年的创业困境,政府部门应该有所为,要以激励、引导、培训和服务为主要手段,创新工作机制,优化创业环境,引导农村青年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投身创业实践。

(一)舆论宣传,培养创业精神

1.营造创业氛围。通过宣传教育措施,培育农村青年创业的文化和社会氛围。要进行观念的改变和更新,抛弃不思进取、僵化落后的消极观念,培养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宽容失败、崇尚创新、支持冒险的有利于农村青年创业教育的舆论氛围。政府宣传部门要组织专题学习和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从农村青年创业的动因出发激发青年创业热情,农村青年创业的动因无非就几个方面,包括获取物质财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等等,因此要大力宣传和营造“创业光荣、致富光荣”的社会认同感。通过政府部门工作,“青年之家”、“党员活动室”、联谊会等形式使创业成才教育的内容入耳、入眼、入心,形成鼓励创业成才的社会文化环境。鼓励广大农村青年立足农村,大显身手,树立“崇尚创业”和“投身创业”的意识;邀请高校金融专家、成功企业家代表和创业成功人士为农村就业创业青年介绍经济形势,解读创业政策,畅谈创业体会,帮助广大青年拓宽就业创业视野,理清思路,树立正确择业观念。鼓励广大青年立足农村,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树立“崇尚创业”和“投身创业”的意识。

2.宣传创业典型。深入宣传挖掘青年创业先进典型,树立青年创业的模范和榜样,增强农村创业青年的创业信心。广泛宣传那些有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和辐射带动力强的农村青年创业成功典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村青年,使广大农村青年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利用当地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那些市场意识、创业意识、辐射带动力强的农村青年创业成才典型,用他们的创业事迹来引导广大农村青年。依托典型建设各类科技项目示范、推广、培训基地,科学合理地引进农业科技项目,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村青年和农民群众致富,可采取“引进——示范——推广”的模式,把农业科技项目普及到广大青年农民中去。值得一提的是要注意处理和把握好项目的选择,这是农业科技项目示范推广的关键。同时,还要做好农业科技项目基地建设,做好是农业科技示范项目服务和保障。

(二)开展培训,提高创业技能

1.强化培训辅导。根据农村青年创业知识匮乏,创业项目难觅的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向青年提供政策法律信息咨询、心理辅导、权益维护等服务,介绍不同行业的经营特点和规则,激励青年敢于创业、善于创业,提高务工农村青年的素质和技能。面向广大农村青年多余劳动力,培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就业岗位相结合,并以定单、定点的形式,同时加强对农村青年开展适应二、三产业的从业技能培训。通过举办青年创业报告会,以活动促活跃,以活跃增活力,带动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建立青年创业项目库,采取减免加盟费用、免费提供技术和管理指导等方式,实现创业项目与青年的有效对接,拓宽青年的创业领域。动员创业青年言传身教,帮助有志创业青年顺利实现创业梦想。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循序渐进,走先打工、后创业的路子,先积累,后投资,再盈利。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与农村青年互动交流,激发广大农村青年的创业激情。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着重为农村的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青年带头人。

2.提高实用技能。办好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班,通过县、级、村联办、重点办的形式,不断提高青年创业的信心与技术。大力抓好青年创业技能培训,努力使广大青年基本掌握一门以上的创业实用技术,并通过科技、信息等部门,搭建科技信息化服务平台,用信息帮助青年增收致富。此外,还加强横向联系,协调县农资配送公司为广大农村创业青年提供技术支持、优质化肥农药赊销产品服务。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参与全民创业,做致富带头人。为使广大的农村青年全面掌握创业技能,德庆县委近年来通过坚持举办以种植、养殖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农村青年创业培训班,采用经验交流、专家讲课、现场观摩、教授点评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培训班办在村镇,甚至在田间地头,力求全面覆盖,全民受益。每年举办各类培训班超过300批次,受训青年达3万多人次,受益群众达10多万人。

(三)提供金融服务支持,规避创业风险

1.提供启动资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成立公益性担保机构和担保中心,为青年创业提供担保,探索建立政府、银行、青年共同承担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降低青年创业贷款的风险,充分发挥贷款支持的效能。进一步加强与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创新青年创业贷款担保方式,拓宽青年创业筹资渠道,努力搭建创业青年与金融机构有效沟通平台,使创业启动资金能够到位。帮助更多的农村青年及时申请到贷款,解决发展生产的资金难题。同时,建立农村青年信用评定制度,确定其信用等级,并按等级安排贷款额,积极探索多种信贷方式。大力推广农信社、邮储银行青年创业贴息贷款行动,在团市委配套小额贷款贴息资金5万元的基础上,争取了县政府配套相应资金。至今为止,累计收到全县农村青年贷款申请1130份。已筛选报送申请表203份给县农信联社、邮储银行,165名农村青年获得小额贷款超500万元。

2.落实小额贷款扶持。探索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开办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的积极性。小额信贷具有资金到户率高、还贷率高和项目成功率高的特点,是贫困地区农村青年简便易行、快捷的资金获得方式。加大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小额贷款工作力度,采取贴息、补贴担保费用等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信贷风险补偿,调动他们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积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信贷名额太少,各部门协调沟通又不够,很难满足农村青年创业需求,亟须从程序制度上加以完善。当前,有关政府部门认真落实小额贷款的扶持政策,全面推进青年创业行动。据统计,近两年来德庆县金融系统共提供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共计238万元,有效缓解了青年创业融资难问题。

3.规避创业风险。农村青年创业属于市场经济行为,随着市场经济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创业发展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如何降低农村青年创业的风险压力,增强创业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创业发展受到资金、科技、结构等方面的局限,抗风险能力不足,对农村青年创业的成功产生威胁,使得导致农村青年创业者面临较大经济风险,如果处理失当则容易造成创业失败甚至负载累累的严重后果。必须加强对农村青年创业风险的规避,解除农村青年创业的后顾之忧。首先,非常有必要在创业之初,帮助农村青年创业者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系统,用于预测并应对各种风险,降低企业各种活动的风险程度,提高农村青年创业的成功率。其次,完善风险保障制度,建议设立农村青年创业风险基金,用于创业失败者的基本生活保障,尽量减轻创业失败对于创业者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其目的是为农村青年创业致富保驾护航,减少后顾之忧,从而增加创业的信心,增加创业的数量。

(四)加强服务引导,畅通就业创业渠道

1.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优化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带动物资、信息、人才、市场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强城乡间的项目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的交流,经常开展“媒介会”、“洽谈会”促进信息交流。既要动员学有所成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解决农村人才资源不足问题;又要动员农村青年到城市务工经商,学习市场经济并积累资本。通过城乡市场联结,发展定单农业,提高农产品营销水平,建立城乡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帮助农村青年把握市场,避免农产品营销盲目性。通过“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计划”等活动,帮助农村青年了解更多现代文明,为他们创业成才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2.提供信息支持。要利用好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的作用,积极向农村青年宣传介绍来自各种渠道的致富信息,公布项目的市场需求、综合效益、销售途径等,拓宽农村青年与外界的联系面。依托镇、村信息服务站,负责为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提、供、销市场信息与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指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解决“信息入户难”问题。德庆县先后在新圩镇大同村、官圩镇官圩村试点并铺开全县农村科技“信心直通车”信息服务基站,用信息帮助农村青年增收致富。

3.完善各种配套服务。通过政府召集柑桔协会、农资配送公司等一大批农村技术服务组织,以提供信息、技术和服务为纽带,发挥其组织、引导、协调等功能,把从事专业化生产的大量青年农户联结起来,依靠专业化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专业化服务难”;聘任农业局、畜牧局技术员、农村种养能手组建技术服务队,负责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及技术指导,解决“技术应用难”;组建青年经纪人促销队,负责为种植户、养殖户走南闯北找市场、抢市场、占市场,帮助青年农户解决“产品销售难”问题,以形式多样的政策组合推动农村青年创业致富。

〔参 考 文 献〕

〔1〕 李媚.搭建就业创业桥梁 服务青年增收成才.共青团德庆县委员会调研报告〔R〕.2013.

〔2〕 张晓鸿,王剑.关于农村青年创业的调查与思考.共青团湖北省随州市委员会调研报告〔R〕.

〔3〕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创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农村青年创业状况调查报告〔R〕.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75).

〔4〕孙旭波.农村青年创业激励机制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09,(01).

第7篇

今年以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紧扣“三大主题工作”,深化为民党建理念,充分利用“固定学习日”“远教开放日”等载体,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形势,不断深化远教“学用推进年”活动。

注重示范,强化引导,构筑远教助推大众创业的“龙头工程”。让党员干部“会”富,做学用科技的播种人。针对部分农村党员带头创业、带领创业能力不强的问题,通过远程教育提高他们的创业本领。让党员干部“快”富,做富民创业的引路人。通过技术“帮”、政策“推”、资金“扶”等手段,把党员干部推向创业最“前沿”,让无项目的党员快创业,让有项目的党员做大做强产业“蛋糕”。让党员干部“引”富,做大众创业的带头人。通过远教平台,选择播出创业典型,鼓励农村党员干部先致富、领创业。

落实措施,提供服务,铺设远教助推大众创业的“绿色通道”。组建远教“服务团”帮创业。因地制宜加大手工业、现代服务业、农产品深加工等技能培训,切实为群众创业致富提供信息、传授技术、指引路子。打造远教“致富链”促创业。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等众创空间,打造以农产品初深加工、电商平台等为重点的农业众创空间,实现线上与线下互动。通过“远教+贫困户”帮带方式,带动贫困户通过远教网络学技术、找路子、赚票子。设立远教“中心户”引创业。本着“地域相近、便于召集、方便交流、利于联系”的原则,每10户左右家庭农场户设立一个“远教中心户”,负责带领本区域群众学用科技;把远教站点延伸到中心户,使农户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远教节目。

创新载体,整合资源,发挥远教助推大众创业的“磁场效应”。打破建制界限,将远教接收站点延伸到“区域联合型”中心村。在发展特色相近、发展水平相当的行政村成立中心村党委,将远教站点建到中心村,有目的地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联系产业实际收看远教内容。聚合优势资源,将远教接收站点延伸到“产业联系型”党支部。根据产业特点,依托中心村党委的建设,将远教建在协会产业链上,形成“远教带协会、协会带农户”的新型发展格局。利用远教站点资源开设专业示范课,集中授课,现场示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创业过程中的难题,提高产业合作型组织的种植、养殖水平。依托庄园经济,将远教接收站点延伸到“示范基地型”党小组。远教延伸到专业党小组,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实施“科技送群众、信息入农户、创业讲服务”,为本地群众提前、产中、产后服务。

(曹杰庚)

第8篇

一、服务青年创业工作的主要举措

(一)完善体制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健全领导体系,成立领导小组,加强与有关单位沟通协调,形成长效机制。联合人社、财政等部门出台《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提供政策支持。汇总全市各类扶持政策,印发《青年就业创业指南》,帮助青年用好政策。依托团属阵地建立政策服务平台,及时创业政策和信息,开展政策宣讲80余次,覆盖青年1万余人。

(二)加强资金帮扶,解决瓶颈制约。联合银行实施“金种子”项目,通过提供授信业务、执行优惠贷款利率等方式,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金融帮扶,全市共评定906个青年信用户,授信2.2亿元,发放贷款8000余万元,该工作被《中国青年报》重点报道。深化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深化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中英创业致富项目等工作,发放创业资金1.5亿元,培训农村青年5000余人。实施青春创业贴息项目,争取财政、工商等部门支持,为35名创业青年争取贴息资金97万元。深化金融干部挂职工作,积极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金融知识进社区等活动20余次,协调贷款8700万元。

(三)搭建服务平台,拓宽创业渠道。举办五届全市青年创业大赛,吸引2669名选手报名参赛,为130名参赛青年提供信贷扶持7.8亿元,该工作被《中国共青团》重点报道。成立创业青年俱乐部,依托楼宇商圈、孵化器、创业园区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青年创业基地30家,在企事业单位、青联、青企协建设见习基地420家,为青年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7家,在4所高校建立青年创业社,开展创业教育、实践等活动30余次,切实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四)注重能力培训,提升创业技能。实施全市青年春季培训行动和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等项目,举办各类培训班60余期,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00名,培训青年2000余人。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开展青工岗位练兵,办好全市青年柴油机维修大赛、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提升青年职业技能,我市史康敏获多媒体制作比赛第一名好成绩。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创业观念引导,在高校建成青春启航驿站,开办青春创业大讲堂20场次,通过导师结对、现身交流等方式,帮助青年转变就业观念。强化创业典型带动,积极选树一批青年创业典型,在各类媒体开辟宣传专栏,成立青年创业导师团,举办青年创业典型报告会,营造浓厚创业氛围。

二、影响青年就业创业的问题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青年就业创业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创业观念落后。受传统观念影响,潍坊本土高素质人倾向于到一二线城市就业,青年人才外流现象严重;部分青年缺乏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过于追求稳定职业,不愿主动创业。

二是政策帮扶乏力。目前已出台的小额信贷、就业援助等政策还不够完善,未能有效整合;部分政策手续繁琐,程序复杂,对青年创业限制门槛较高,优惠有限,影响政策实施。

三是资金瓶颈突出。青年创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既无抵押物、也无人担保,创业青年启动资金不足,融资难度较大,成为青年创业面临的最现实问题。

三、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团市委将进一步加强青年创业观念引导,办好青年创业大赛等活动,强化各类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推进青工技能比武、技能培训等活动,深化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金种子项目等工作,提供立体式服务。然而,随着经济、就业形势的深刻变化,健全我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十分必要。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增加优惠政策,降低创业成本。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参与,推出低风险金融产品,在延长贷款期限、推出优惠利率等方面提供支持;工商、财税等部门在注册登记程序、费用收取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鼓励企业提供资金捐助,根据捐赠款数额对企业给予相应免税政策;各级政府及时通过网站、公告等形式向青年宣讲政策。

第9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县农牧业发展形势,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农村新青年、促进农村青年创业致富为目标,强化科技培训的组织管理、深化科技培训内容、创新科技培训方法,培养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了解经济信息、把握市场行情的复合型创业青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培训目标

培训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创业项目的不同,因人而异,分类指导,加强对从事农业(柑橘、茶叶)项目的青年进行技能知识培训,培训农村创业青年110名,创业项目带头人50名。

三、培训安排

(一)柑橘种植知识培训。

1、培训内容:①“现代果园管理技术”讲座,由县特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吴述勇同志授课;②“柑桔培管关键措施”,由县特产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宋发安同志授课;③“柑桔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由县特产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郑忠同志授课。

2、培训时间:2014年3月16日;培训地点: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3、课程安排:

(二)茶叶种植知识培训。

1、培训内容:①“茶叶科技进步与发展趋势”,由县特产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宋发芹同志授课;②“茶叶加工和市场营销”,由县特产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宋育林同志授课。

2、培训时间:2014年3月17日;培训地点: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

3、课程安排:

四、培训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本次培训是2014年度服务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本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此项工作同时也得到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希望各乡镇团委、农技部门高度重视,将本次培训与服务农村创业青年和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工作机密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来抓。

第10篇

今年五一,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县驻村帮扶工作,县委、县政府对全县驻村工作队进行了调整。根据教育局选派,五月份我被派驻到檀林镇河东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长。一年来,在县扶贫办、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河东村两委的支持帮助下,在教育局、檀林中心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我时刻牢记责任和使命,克服生活食宿等诸多不便,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到农村基层工作中去,积极配合河东村委会开展工作,让我更多地体会到农村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更深地了解到的农村的发展与现状,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各级领导对农村工作、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关心重视。一年来,我通过坚持走村路、访村户、窜村组、摸村情,概括了解了村容村貌,初步掌握了村情民意,也正是这一学习、工作、思考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让我从一名教师,投入到农村精准扶贫攻坚主战场,倍感荣幸,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一、村基本情况:

河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82户219人,其中五保贫困户19户33人,低保贫困户13户28人,一般贫困户49户158人。已脱贫22户79人,未脱贫户60户142人。2018年动态调整中,自愿不享受政策1户4人,享受部分政策4户13人。易地扶贫搬迁21户36人,已全部入住19户33人。

二、科学制定脱贫计划

通过反复深入座谈,真是了解村民意愿,通过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和户主会,联系村情、立足村情,结合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现状。         

1、制定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年度脱贫计划,村2018年脱贫11户39人。

2、制定五个一批扶贫规划,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扶持产业发展45户156人,易地搬迁21户36人,发展教育7户72人,民政兜底32户61人,医疗救助82户219人。

3、分户制定了产业发展规划,全村82户贫困户,户户全部建卡。

三、认真落实结对帮扶活动

今年经县委、县政府调整,檀林中心学校结对帮扶河东村。中心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紧紧围绕结对帮扶工作责任目标,根据河东村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帮扶方案,重点抓好了以下工作:

1、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积极组织单位职工开展走基层、送温暖活动。在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前夕,分别组织党员干部对所帮扶的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2、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帮扶村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询问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及时予以帮助。

3、坚持既扶贫又扶志,积极做好贫困户的思想工作。积极引导他们树立劳动致富、创业致富,自强自立的意识,增强他们对改革发展的信心,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学会一技之长,增强就业本领和创业能力。

四、大力实施扶贫项目

河东村集体经济薄弱,能不能脱贫,关键就是集体经济收入能不能达到并超过5万元。年初,村两委和帮扶单位深刻座谈中,确定河东村今年发展油茶1000亩,但资金缺口大。为解决资金问题,帮扶单位和村两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方面寻求支持,经过不懈努力,克服众多困难,最终使这一项目落地。

总结2018年的工作,从机关单位到农村,从教师到扶贫,工作角色的转变,工作职责的变化,在农村一线、扶贫一线深受锻炼,感受颇深。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展望2019年,希望我村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抓突破:

1、加大扶贫项目争取力度,让更多的项目、资金进村;

第11篇

近日,团中央、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发文件,采取多项措施共同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帮扶农村青年创业就业(以下简称“帮扶工作”)。

“帮扶工作”是团中央、供销合作总社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服务基层、服务农村青年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结合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发挥共青团组织体系和供销合作社系统流通网络的优势,以加强共青团和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以帮扶农村青年创业就业为着力点,引导农村青年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中建功立业。

“帮扶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扶持农村青年创业致富。依托农资、再生资源等供销合作社主营的特色产业,发挥业务优势开展创业培训和技术、营销服务,帮助农村青年在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中节约成本、拓宽销路、用好科技、增收致富。探索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吸纳农村青年以资金、土地、技术等参与和加盟农村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综合服务社、乡村集贸市场建设,拓宽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渠道,夯实供销合作社基层经营服务基础。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技能培训、就业见习基地等向供销合作社系统经营服务网络予以倾斜,帮助农村青年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技能经验等问题。鼓励各级供销合作社发挥自身优势,建立青年创业基金,扶持农村青年在农村流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创业成才。

二是引导青年创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业务指导和政策扶持,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团组织联系的各类农村青年能人,依托自身已有的产业、项目和基地,领办、创办一批专业合作社、协会。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所属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农业产业化流通企业等带动作用,促进农村青年兴办的专业合作组织之间的交流、联合与合作,推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开展供销合作社系统青年示范社创建工作,遴选一批运作规范、示范作用强的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扶持和政策倾斜。培训专业合作组织青年骨干,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表彰等活动,表彰、宣传一批带头致富、带动农民致富的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

三是加强供销合作社系统团建工作。与共青团层级化组织载体建设相结合,进一步健全省、地市、县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机关团的组织。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推进各级联合社所属企业建立、健全团的组织;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服务社等基层供销合作社团组织建设,将其纳入乡镇“实体化”大团委的直属团组织,注意把基层供销合作社青年负责人推荐为乡镇团委兼职副书记或委员。坚持组织建设和推动工作相结合,围绕农资使用、农业科技普及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场对接等,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活跃团组织的工作,发挥团组织的作用。

四是推进流通领域行业协会建团工作。加大供销合作社系统行业协会的团组织建设力度,指导符合条件的行业协会建立团组织,推动省、地市、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团建工作。找准共青团组织任务与行业协会功能相融合的切入点,开展团的工作,培育青年人才,充分调动青年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团建促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选择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总社主管的全国性行业协会,探索成立行业共青团指导和推进委员会,指导和推进协会会员企业建立团组织,扩大团组织覆盖面。

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团中央、供销合作总社联合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团中央和供销合作总社领导担任负责人,团中央农村青年工作部、供销合作总社合作指导部、社团管理部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建立定期沟通、通报制度,强化政策、项目等支持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摘自:中国共青团网

第12篇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特色产业 创业 致富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44-01

当一个人真正准备好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致富,需要谋求致富之路;致富之路,需要勇气和精明的经营头脑。被当地农民称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领头雁”的胡胜,走的就是这样一条开拓、务实、发展、创新,致力于开拓农业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共同致富的精彩之路:

一、回乡创业致富

“香菇大王”胡胜在1983年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沿袭着世代传统农业经营模式,任凭胡胜付出多大的辛劳也摆脱不了家境贫困的面貌。那年月,像许多人一样,胡胜也踏上了南下打工的征程。“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胡胜在电视上看到当地农民靠种植食用菌发家致富的节目,触动很大。联想到家乡也有数万亩适合种植食用菌类的麻栎杂木,胡胜在内心里搅起了波澜,“何不学得这门技术,利用家乡丰富的林木资源发家致富呢?”胡胜下定了决心,辞去了眼前的工作,专心拜师学艺。经过多方用心探访,胡胜结识拜访了中国食用菌协会香菇分会名誉会长张寿橙教授,跟随张教授在浙江龙泉指导调研的食用菌基地学习、求教。胡胜勤勤恳恳,频繁地跟随张教授上山“蹲”蘑菇点,观察、研习蘑菇的最佳生长环境,虚心向教授和行家们请教,揣摩、参悟这其中的奥妙。凭着山里汉子的“倔强劲”,胡胜的耐心好学感动了张教授,并收下了这个有理想、有毅力、有闯劲的年青人为徒,将其毕生积累的这方面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从此,胡胜整天泡在蘑菇的世界里。为了真正能扎实地学好这门技术,他先后北上山东、辽宁,南下浙江、福建等地,实地考察、学习。每到一处,他都积极地向当地的食用菌种植大户和有经验的菇农请教、“取经”。凭借有名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勤奋,胡胜对香菇种植技术的掌握已是“如虎添翼”,正想回乡一试身手,大干一场。

2003年,胡胜带着弟弟胡明回到家乡,开始进行加工木屑制作菌棒生产香菇。凭着多年学艺获取的“真经”,和大柳镇境内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胡胜成功培育出了一架架个头饱满、营养丰富、口感鲜嫩的香菇。当年生产的四个香菇栽培大棚,为胡胜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因此,胡胜成了这座小山村里第一个富裕起来的有文化的年青人。

二、带动农民致富

看到胡胜致富了,部分头脑灵活、也抱着同样想走入富裕之门的乡亲们,纷纷前来胡胜这里,要求跟着学、跟着干。这也正合胡胜的心思,胡胜心想:“虽然我一家一户富了,可乡亲们仍然致富无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林木资源,正是发展香菇种植的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能用我的一技之长,带领大伙共同致富,这才是我多年外出学艺的真正目的,也更能体现我的人生价值!”

就这样,在胡胜的周围,涌现出了七、八家“摸着石头过河”、学者胡胜的“样儿”走上香菇生产之路的农户。胡胜了解乡亲们求富迫切而又担心失败的心情,为此,他免费为这些农户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并不厌其烦地手把手传授操作技术。胡胜的心里总是时刻装着大伙。为了减小农户们从事香菇生产遭遇自然灾害的风险,提高大家创业的积极性,胡胜宁愿自家少种一些,损失一些,也要挤出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大家。在一个个农户家的大棚里,经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乡亲们也因此不出家门,便学会了香菇种植的本领,户户都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2008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将农户们的大棚压塌了不少,胡胜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抢救菌种。灾后,他还为受损严重的种植户捐献菌种3000袋,价值一万多元。受灾群众无不感激地说:“我们跟着胡胜干,再大困难也不怕!”

历经此“劫”,胡胜思考着:现今大伙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但是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这对应对自然灾害和抗击市场风险是很不利的。将所有菇农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合作社的想法渐渐在他的脑海中成熟起来。于是,在胡胜的倡导和推动下,2008年12月,由8户菇农申请加入的“大柳镇凤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制作菌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运输销售、分户生产管理、分户结算的“四统两分制”,形成了“企业+协会+农户”的有效经营模式,极大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此外,合作社还在深加工上做文章,将鲜菇通过烘干包装,便于贮存、运输和销售,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由于“凤胜”品牌香菇的品质好、无污染、无公害,产品被远销到南京、上海和合肥等地,供不应求。合作社形成了从菌种培育到香菇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每天出产鲜菇2000多公斤。按批发价8元每公斤算,每天可得销售收入1.6万余元。每户菇农年均纯收入达10万元,是种田收入的5到8倍,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良好的效益让菇农们尝到了甜头,也壮大了合作社的发展,周边农户纷纷要求加入到该合作社,从事香菇的发展。

几年来,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合作社规模日渐壮大,并向现代化生产方向发展。目前,该合作社已拥有标准化钢架大棚100栋,占地面积达35000平方米,合作社成员40多户,成为全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2012年合作社创收200多万元。

三、创新特色产业

如今,胡胜及其合作社成员生产出的食用菌品种多达十余个:有香气沁人、口味鲜美的香菇,有维生素含量极其丰富的草菇,有含铁量丰富、养血驻颜的黑木耳,有形似金针菜、口感清爽的金针菇,还有那被誉为“中华仙草”、药用观赏俱佳的灵芝。“我们这里紧邻国家级森林公园皇甫山旅游区,每逢节假日,来自上海、江苏的游客较多。他们前来游玩之后都想带些土特产品回家,于是我萌生了进一步开发食用菌的高贵品种――灵芝的想法。再将其做成盆景,更具有观赏性。”胡胜向我们介绍道,“别小看这灵芝盆景,做起来非常麻烦,我也是试验了很多次才成功的。”

走进胡胜培育灵芝的大棚里,看到一株株玲珑剔透的灵芝振翅欲飞,布满了整个拱形钢架大棚,暗紫色的孢子粉形成厚厚的一层釉质,油光发亮,惹人喜爱。做成的灵芝盆景更是巧夺天工,仔细端详,仿佛带人步入仙境。“作为高级抗肿瘤‘仙草’,现在的市场价每公斤高达2.5万元,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许多来自南京、上海的游客竞相前来选购,当做珍贵礼品馈赠亲友。”胡胜眉飞色舞地描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