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时间:2023-06-01 08:51: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管理体系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管理体系建设

第1篇

【关键词】 国土资源 科技管理 科技支撑体系

国土资源事业是高科技行业,加快广西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既是落实国土资源部“科技兴地”战略的需要,也是保障广西国土资源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广西国土资源科技管理现状及问题

1、广西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组织全系统积极承担国家科技计划、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土资源大调查等部专项以及各地方科技专项项目,在土地、地质、矿产等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经过汇交总结,“十一五”期间共计1881项成果,其中,各省(区、市)相关单位汇交成果867项,占46。1%,广西汇交成果95项,占省(区市)汇交成果总数的9。1%,排在各省(区市)汇交成果的第二位,但是广西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率并不高。

从获奖情况看,“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共评出一等奖37项,二等奖301项。其中,各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局)获奖数为111项,占获奖总数的32。8%;广西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

从申请国家专利情况、科技著作出版情况、核心论文等方面看,广西国土资源部门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2、广西国土资源科技研发投入情况

2012年,国土资源部门投入科技研发经费38.9亿元,科技研发项目3016项,国土资源项目平均经费129万元。

2012年,广西国土资源部门141个项目中,19个部级项目,经费1153万元,项目平均经费61万元;区级项目56个,经费2420万元,项目平均经费43万元;本单位项目66个,经费9577万元,项目平均经费145万元。从项目数看,主要是本单位项目,区级和本单位项目较多;从项目经费看,以本单位项目经费为主,占总经费的72%。广西国土资源科技研发主要以本单位项目为主,其次是区级项目,没有国家级项目。

3、广西国土资源领域科技管理制度建设现状

从国土资源部科技管理制度看,在科技规划计划、科技创新、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推广等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在国土资源部和广西区委的领导下,在科技管理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2006―202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制度,但尚未形成科技管理的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4、广西国土资源部门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状况

从国土资源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情况看,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省级科技人才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方面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课题组对广西14个地级市中的9个地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了调查统计。从科技管理方面看,广西国土资源部门实际科技管理人员多于所设岗位数,科技管理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高。课题组同时调查了四家相关单位,这4家单位的人员总数为617人,实际科研人员数为327人,占人员总数的53%。其中,本科以上有231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1%。可以看出,广西国土资源部门科技研发力量主要集中在区级国土资源部门所属事业单位。

5、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开展野外科学研究,国土资源部门建立第一批野外科学观测与综合研究基地84个,其中,广西地区有4个野外科学观测与综合研究基地,占基地总数的4.8%。

按照《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推荐及命名暂行办法》和《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标准》,国土资源部门自2009年以来,已在全国设立了两批共计105个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其中,科技场馆类有36个,资源保护类有61个,科研实验类有8个。广西国土资源科普基地总计有2个,即广西地质博物馆和中国岩溶地质馆,均为科技场馆类科普基地。

二、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及框架

在充分分析广西国土资源科技工作存在的不足及需求形势的基础上,根据国土资源“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指导,以建立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国土资源日常工作需求为切入点,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及框架。这既是落实“富民兴桂”,“科技兴地”的重大举措,又是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破两难、促转变”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队伍科技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意义十分重大。

1、总体目标

以国土资源领域重大科技问题创新研究和实践应用为核心,深化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改革,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保障体系。全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新、成熟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全系统工作人员的科技素质全面提升,科技拔尖人才大量涌现。建立与区国土资源工作相适应的科技工作新体制、新机制,促进全区国土资源工作的现代化。

2、科技支撑体系框架

广西国土资源科技支撑体系,包括“一个平台、三个体系、四个领域”。“一个平台”,指广义上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即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科技制度体系、科技人才队伍三个方面。“三个体系”指科技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体系和科技投入体系。“四个领域”指重大专项、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见图2)。

(2)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根据广西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国土资源人才引进机制。大力推进人才、智力与项目相结合的引才方式,建立国土资源重点领域人才特聘专家、访问学者制度,鼓励用人单位采取咨询、兼职、项目合作等形式,吸纳人才和智力。围绕国土资源重点领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建立国土资源人才信息平台,急需紧缺人才供需信息。

(3)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积极选拔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到发达国家培训、培养和国内先进省份挂职锻炼,在实践中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国际合作。鼓励广西企业到东盟国家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加强国际合作,力争境外找矿有大的突破,培养一批国际型创新企业。

【参考文献】

[1] Asheim B.T,Isaksen A.:Regiona linnovation systems:The integration of local“sticky”and global“ubiquitous”knowledge[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2(27).

[2] Po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2).

[3]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2(2).

[4] 国土资源部: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0-2011)[M].地质出版社,20011.

[5]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十一五”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总结与“十二五”工作思路汇编[S].2011.

[6] 姜琳、朱欣然:我国矿业权市场化程度评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11).

[7] 鹿爱莉、谢承祥:我国矿产资源可供性分析工作现状与建议[J].中国矿业,2009(5).

[8] 马晓河:区域经济发展:两个轮子一起转[J].市场论坛,2012(4).

[9] 田凤鸣: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优质服务[J].南方国土资源,2012(1).

[10] 汪民:信息化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J].资源・产业,2001(3).

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质量管理体系; 对策

1 引 言

近年来,高校承担了一大批国防预研、军品协作配套、军口973等重大科研任务,涵盖了军工科研的众多领域和若干计划,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凝聚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对于加快我国新军革,推动国防科技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我国国防科技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根据《中国人民装备条例》第143条规定“质量体系评定不合格的单位不能承担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任务”,新颁布的《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第4条规定“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试验和维修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其承担的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试验和维修任务实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确保武器装备质量符合要求”;第46条规定“未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不得承担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维修任务”。因此,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参与国防科研的必备条件。同时,高校科研管理中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培养科研人员特别是年青科研工作者扎实的科研基本功和严谨的科研工作作风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还能够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从而实现对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对科研成果产出的保障[1]。

因此,包括军队院校在内的许多高校,为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科研项目完成质量,先后建立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按照GB/T19000族标准(等同采用ISO 9000族标准)或GJB9001标准,结合实际制定了学校科研工作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一整套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加强了科研项目管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针对科研项目和科技管理工作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但是由于目前高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依据的是源于企业的质量管理标准,因此,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高校自然会暴露出自身的不适应之处:高校学科众多,承担科研任务的范围广泛,科研布局较分散,试制的产品属多品种小批量,相对于企业单一而集中的科研生产任务而言,高校在质量管理上的难度会成倍地增加。由此,高校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对科研项目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2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诸多问题,部分工作环节存在“两张皮”现象较为严重[2],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校不同于企业。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2.1 高校与企业的任务方向不同

企业在科研生产中任务单一,一般仅在某一具体的科研方向有产品研发和生产,而高校一般有多个学科,在多个科研方向上有着不同的科研任务。因是由于高校科研生产的专业领域跨度相对较大、种类多,研制过程差别很大,而且一些产品的研制任务不连续,设计和开发过程变更频繁,研制任务时间紧,从而导致质量管理环节多、难度较大,尤其是在没有吃透标准的情况下,生搬硬套标准,造成执行困难。往往出现科研过程中做过的做得很好的工作没有放入标准的环节中,而为了标准的某个环节无谓地准备诸多额外的工作。

2.2 高校与企业的中心任务不同

企业单纯为了生产赢利而运营,追求的是产值和利益的最大化,而高校肩负教学、科研双重任务,重在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一方面高校在科研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资源有教学与科研双重用途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高校又是以教学为主,其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并不是为科研及产品开发而设置的,这就决定了质量体系中所规定的相关职能部门和质量职责只是组织的一部分工作,甚至可能会有名无实,这在不同程度上必然影响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3 高校与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同

一直以来高校的科研管理采用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各个课题组的管理模式主要取决于课题组组长,通常是一个课题组一个管理模式,课题组科研水平也基本取决于课题组组长,人为因素对科研的影响过大,导致采取科研质量管理过程中受到习惯性的阻碍较大。企业一般采取整体集中管理,管理模式相对单一。

2.4 高校与企业的生产数量不同

企业无论大小,大部分都进行批量生产,而高校主要进行科研创新活动为主,不可能进行批量科研生产,正是由于产品批量上不去,质量管理的效益不明显,使得科研及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某些科研过程(如外购和外协控制、合格供方审核等)违反正常程序,使研制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

3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对策

针对高校与企业的不同特点,依据高校实际,在充分理解标准精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质量管理的先进思想和方法[3],在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可以较好地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进一步促进高校的科研生产。

3.1 设立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建立质量管理相关法规

由于高校的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并重,科技人员以及设备和工作场所等都要兼顾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在人力资源、设备配备、机构设置等方面高校与任务相对单一的生产企业或科研机构有很大区别。高校科研的质量管理体系不能照搬企业或研究机构的组织机构模式,也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设置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必须结合学校自身的工作实际来进行。

但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设立质量管理办公室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质量管理办公室对学校科研质量管理进行集中统一管理,能有效地发挥质量管理的效率。同时在原组织机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各具体部门实施质量管理的相关责任,把对质量体系的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人力设备、环境等资源管理,产品实现的策划、设计确认、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持续改进等各项管理职能都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从管理职能上能够按照质量体系的分工各负其责。重点对军工及其背景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对科研项目研制全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最后通过质量管理办公室的牵头,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质量管理文件以及在科研管理规章制度中体现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通过这些手段,学校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了深入,质量管理的效果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2 广泛培养质量管理骨干,以点带面,全面推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高校不同于企业和专职研究机构,教学与科研并举,因此不可能投入大量人力专职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但是在高校广泛培养既懂科研又懂质量管理的骨干是完全可能的。笔者所在的学校通过几年的摸索,结合学校实际,本着“来自基层、服务基层”的思想[4],每年在各个课题组遴选一些责任心强、认真细致的年轻科研骨干作为该课题的质量主管,通过对这些质量主管在质量管理方面的集中培训,一方面质量主管充分了解了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清楚质量管理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又是科研骨干,对课题的研制情况能较好把握,通过这些质量主管以点带面,达到课题组乃至全校科研人员都能了解并掌握质量管理知识,参与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中来,并不断摸索科学工作创造过程中的管理规律,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创造环境,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之达到预计目标和效果。总之,做好科研质量管理工作非常需要既熟悉科研业务、又精通质量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3.3 重点借鉴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实施科研项目分类质量管理

GB/T 19000族标准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其提出的要求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通用性。国军标GJB9001以等同采用国标为基础,增加了军品的特殊要求。标准是个通用的体系,给不同科研产品提供了过程管理的理念和准则,但是不同科研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是不同的,侧重点也很不一样,所以,应对高校承担的基础研究、预研、应用研究、产品研制和型号小批量生产等项目,实施分类管理,确定不同的质量管理要求[5],比如:对实物产品的工程研制类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质量体系的要求进行管理,重点跟踪监控,严格设计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管理,以实现对产品的质量保证,同时只要产品受控,规则越简单越好;对任务书变化频繁、研制时间非常紧的一般项目或者小型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简化手续,控制关键,做到简化过程又能保证质量;对应用基础类研究项目可参照质量体系进行管理,坚持质量管理中的应有节点,可重点对文档化要求且适当简略。总之,高校科研管理在引进质量管理体系时,一定要借鉴质量管理的部分概念和做法,进一步改进现有的工作习惯,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促进大学科技创新。

3.4 优化重组资源,局部实现科研生产过程集中管控

由于高校的所有资源都是教学科研两用,同时高校的科研生产的专业领域跨度大、种类多,研制过程差别也大,科研生产中只有少量小批量的生产,即使是实物产品形式的工程研制项目,大多也只是进行样机生产或新产品试制,很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投入、多方管理。为较好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资源管理”对人员、基础设施、科研设备、工作环境等做出的相关规定,对批生产任务和产品试制、样机生产的项目,尽可能将科研资源专用、通用,进行集中管控。例如,依托学校的实习训练基地或校办工厂,将生产和试制的现场由原来的不固定的实验室固定到车间,质量管理办公室可以重点对该区域进行重点控制;对生产用的仪器设备严格按体系要求进行管理,比如测量设备,严格按周期实施计量检定;对采购,也可以依托学校的集中采购中心进行采购管理,这样在对合格供方的评价、控制上就不会出现先采购原材料,再为了评价供方而评价供方的本末倒置现象。

4 结束语

目前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引入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科研质量管理监控体制还处于摸索阶段,并不是十分成熟,特别是一些问题的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研究,一旦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质量管理体系的引入不仅仅是对现行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优化而且将会是一种突破,将对进一步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高校科研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中遇到的问题,研究高校科研生产活动的特点,充分采纳质量管理先进的思想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采用例外的、系统的、问题逐步解决的思维方式,深入运行质量体系,让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与高校特色充分接轨,真正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水平。

主要参考文献

[1] 汪金龙. 论述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性[J]. 改革与开放,2009(22).

[2] 张志生,张冰. 浅析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J]. 科技管理研究,2010(4).

[3] 张喜爱,张书晔,曾庆平,等. 对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思考[J]. 科技管理研究,2009(7).

第3篇

2010年起,林业三新工程项目开始支持技术培训类项目,围绕基层林技员实用技术、美国白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造林关键技术、森林抚育技术等,共立培训项目14个,省级补助资金460万元,组织培训林农4万余人次,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科技带头人和林果竹科技示范户,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存在问题和不足

2.1科技支撑能力有待增强

林业三新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是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集成和推广,通过示范和带动,为林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有力促进绿色江苏建设。从林业三新工程项目实施情况来看,项目的科技支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如新品种引进数量虽多,但精品少,推广力度也不足,杨树一统天下的局面还很难打破;困难立地造林的品种及技术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盐碱地造林问题仍很多;品种、技术和模式配套组合的集成力度还需加大,产、学、研、推相结合及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2.2科技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受全省林业机构设置的影响,各级林业科技管理体系不健全或不完善,管理人员缺乏,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一是绝大多数市县级林业行政管理部门没有专门从事科技管理的职能处室,林业科技管理工作主要由林业处(造林处)等业务处室承担,个别地市甚至由林业站负责科技管理工作,造成了林业站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既是林业科技管理部门、又是三新工程项目实施主体单位的尴尬局面。二是由于基层林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极其薄弱,承担项目的能力总体不足,只好求助于省市科研院校的支持,由此而造成了基层承担单位的项目任务量与资金分配往往极不对等,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基层单位的积极性。

2.3实施项目的重要性认识有待提高

项目单位重项目申报,轻项目实施现象存在;有的项目选题创新不强,有的项目贪大求全,品种、技术、模式简单拼凑;有的为申报项目将目标任务无限扩大,而在实施时却大打折扣、无法完成;有的单位对验收查定不重视;有的资金预算不科学、配套资金不到位,造成资金使用不规范,经费支出不合理。47第5期王学东等:强化林业科技推广深入推进绿色江苏建设

3建议措施

3.1提升林业科技支撑能力

围绕林业建设重点和主导需求,继续开展林木引种、品种改良、良种选育等常规育种技术研究,加快转基因、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在品种创新中的应用,培育一批高产、优质、高抗品种,积极开展良种繁育和配套栽培的先进实用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大困难立地造林及健康森林培育模式及关键技术攻关及推广力度,在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支撑上力求科技新突破。加大林业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的科技研发,加快良种选育、林产品精深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推广。积极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搞好技术咨询等科技服务,为全省林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的支撑。

3.2创新林业科技管理方式

建设林业科技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将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理念模式引入到项目管理中,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林业科技项目全程管理,并实现全省信息资源共享。充实完善林业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林业科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大技术成熟度高、适合面上推广的林业重大技术推广项目比例,突出技术集成推广,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覆盖与辐射带动作用,适当兼顾点上单项品种、技术、模式的创新示范与推广。

3.3严格规范项目资金使用

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密不可分,要管好项目就要管好资金。要严格按照《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要求,合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按规定的使用范围合理使用项目经费。项目资金要专款专用,专账核算,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

3.4明晰项目管理职责

林业三新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工作,省、市、县林业主管部门在项目管理上必须上下协同、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项目归口管理部门要依据项目合同,了解项目执行进度和进展情况,督促项目单位按照进度要求完成各项建设内容,及时发现和帮助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5完善项目执行奖惩机制

强化项目申报的审核工作,真正使实施基础好、技术先进实用、管理规范的项目得以立项。探索建立项目实施的激励机制,对各市和省级单位完成项目质量情况进行评估,其结果作为今后增加或减少立项数量的重要依据。对项目实施成效显著、代表性强、基础条件好、示范带动面广、作用明显的项目,进行滚动支持,把项目基地作为长期的示范基地。对未按合同规定执行,情节严重的项目单位和责任心差,服务意识弱,脱离项目实施的专家,进行通报,并在3a内不得承担和主持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

3.6促进产学研企优势合作

第4篇

随着银行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日益提升,信息科技风险亦随之上升。信息科技风险具有影响范围广、突发性强、技术含量高、复杂度高、隐藏性深等特点,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关乎商业银行声誉、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如何在快速推进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减少或杜绝银行因信息科技而给自身或客户带来损失,是银行目前信息化建设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现状作为第一家从农信社成功改制的北京农商银行,与四大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信息科技基础十分薄弱。

近几年来,在领导高度重视下,我们加大了信息科技建设的推进力度,大大缩小了与同业科技差距:建成了现代化、高标准的信息系统数据中心,初步形成同城生产和灾备两中心模式;全面开展网络改造,将广域网三级架构改为二级架构,各营业网点配置2条专线,分别直接上联生产中心和同城灾备中心,实现了业务网与互联网专网进行物理隔离,增强了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设完善了网上银行、银行卡系统、资金债券系统、信贷系统等应用系统,形成了结构清晰、业务功能基本满足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需要的应用系统体系。相对于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我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略显滞后,也与监管当局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开发测试体系建设需进一步完善,代码质量管理、Bug管理、开发过程管理、测试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系统运行管理有待改进,生产系统监控和流程管理自动化管理手段不足,逻辑访问控制有待加强;业务连续性管理及应急体制建设有待加强,应制订全行性的业务连续性规划及应急演练方案,并定期更新,切实发挥相关部门职能,按要求组织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应急演练的有效性和覆盖面。李秀生:北京农商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涵盖开发测试、运行维护、设备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计31项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和修订,并在全行范围内印发执行,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进展为了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北京农商银行根据监管要求,结合信息科技建设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科技风险管理治理架构,初步建立了科技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预防和消除了科技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了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和信息安全。

1.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结构,明确信息科技风险“三道防线”的职责。成立了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除了审议信息科技战略规划、推动信息科技建设的职能外,着重加强审议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重大事项和信息安全评估报告等科技风险管理职能,强化了科技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高层的推动作用;设置了首席信息官,直接参与跟信息科技运用有关的业务发展决策,确保信息科技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形成了由信息科技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及审计部门组成的信息科技风险“三道防线”。

2.持续建立健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对现有信息科技制度体系进行了整体评估,重新梳理确定信息科技制度体系架构,建立包括制度、实施细则及技术规范(标准)三层架构的制度体系。同时规范对现有制度的管理,形成了《信息科技制度汇编》,涵盖开发测试、运行维护、设备管理、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计31项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和修订,并在全行范围内印发执行,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指导信息化建设和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3.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并重,提升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一是强化风险防控意识,防范于未然。持续对全体科技员工进行风险意识教育,树立对风险防控的高度敏感性和责任心,积极向员工传导遵守法律法规和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培养员工的诚信和道德,规范员工职业行为,从源头上控制、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二是健全内控机制,规范事中管理。科学合理设置科技岗位,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了逐级授权和审批机制,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规范岗位操作流程,重要操作如版本迁移、数据修改等实行双人制,一人操作,一人复核,防止出现控制真空,产生风险;同时重视利用技术手段来强化风险管理,如批量作业自动化系统、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的建成有效地提升了系统运维风险管理水平。三是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和检查,持续督促、跟踪整改,深入挖掘信息科技运行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制订整改措施并积极整改。建立内部定期专项检查机制,根据每年年初制订检查计划,进行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建立风险整改台账,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及跟踪。除加强上述自查工作之外,还积极配合监管当局开展各项检查,积极借助外部的力量帮助发现问题,查找隐患,从而提升科技风险防范能力。

4.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安全管理。完成了信息安全体系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安全体系框架,制定较为完善的信息安全策略;通过实施网络边界控制、内网与互联网隔离、全面病毒防护、桌面系统监控、数据分级与使用保护等系列安全项目,建设形成覆盖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和应用安全的综合信息安全体系,确保生产系统安全和客户信息安全,防范科技风险。未来的工作重点通过以上科技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消除和防范了科技运行及科技管理中的风险隐患,近几年我行未发生信息科技风险事件,科技风险管理水平和防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针对目前科技风险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未来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工作重点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完善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结构,持续推进科技风险“三道防线”建设。进一步明确信息科技风险治理结构中各级主体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各级主体的职能作用,形成职责明确、结构合理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架构;特别是加强风险管理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的管控,形成一个职责明确、功能互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的有机整体。

2.加强软件开发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强化开发过程中风险的管理。建成基于我行现在的CMMI3级的软件研发规范体系,通过CMMI3级验收,全面推广体系的应用,整个体系涵盖了软件的需求、设计、开发、测试等各环节,有效规范了整个开发过程的管理;落实需求归口管理机制,推行重大项目需求评审机制,进行重要系统组织级方案评审,提高项目计划管理和风险管理水平;全面推行软件配置管理,提高软件版本管理水平;强化外包管理,规范外包人员工作量评估,加强外包人员工作环境管理。

3.进一步推进运维体系建设。加强对生产变更的风险评估,严格变更过程管理,严控变更风险;确保事件分级制度的落地执行,形成有效的事件升级和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问题的快速解决,并逐步深化问题的后续管理,从多维度进行生产问题分析,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系统监控、网络监控工具的作用,完成应用监控建设,全面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定位故障;全面提高运维管理水平及风险防控能力。

4.加强业务连续性规划和应急管理工作。强化业务连续性规划及应急体制建设的重要性,根据应用系统规模和复杂程度有针对性地制订业务持续性保障规划,根据风险发生的部位、概率和危害程度分级制订应急预案,并经过评估和测试,及时进行维护、调整和更新,确保应急启动时的有效性,切实提升业务连续性管理及应急管理水平。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因此要不断提高认识,强化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借鉴相关国际标准和最佳实践,不断探索和改进,建立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机制,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防控能力,努力通过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推动信息化建设,为业务的发展、创新和管理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第5篇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原名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心)在1996年就开始集中管理GF报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即由一名业务副主任(副所长)主管GF报告工作,科技处训练科为业务主管部门,设立一名业务参谋分管GF报告工作。在科技信息研究室设立GF报告管理小组,承担GF报告的业务管理工作,负责GF报告的形式审查工作以及收集、整理、上报、管理与交流使用等工作。2012年制定《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建立“GF报告联络员”制度,由各单位指定一名领导负责本单位GF报告工作,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拟制本单位GF报告年度编写计划,并监督落实,组织本单位GF报告的撰写、审查、上报等工作,并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初步技术、形式审查。

1.1GF报告的提交范围中心完成国防科技项目(包括试验技术项目、军口863项目及其他国防科研项目)、教育培训和管理决策项目时必须撰写GF报告,并提倡和鼓励完成工程型号任务和其他基础研究项目时撰写GF报告。学科内容涉及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航天服、航天食品、训练模拟器、飞船工程设计的医学工效学要求与评价、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等航天医学研究、航天工程研制与试验的各个方面。

1.2GF报告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每年年初,各单位拟制“GF报告编写计划”,由训练科汇总,并编制下发“XX年度中心GF报告编写计划”,明确报告题目、编写人、完成时间节点等。科研人员按照《中国国防科技报告编写规则》,利用“国防报告管理系统”,撰写合格的GF报告后,呈交至相关业务总师或学科专家审查其技术内容,再交至GF报告管理小组进行形式审查(必要时修改后进行形式二审)。年底,管理小组对年度内GF报告进行汇总、整理,并在审定表上加盖中心公章,上报总装GF报告管理办公室,同时另存一份纸版报告以提供交流利用。

1.3GF报告管理现状GF报告的日常管理及利用等工作,按照《中心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并参照《中心技术文件管理规定》,严格做到闭环控制、准确及时。经统计,1997-2013年,由GF报告管理小组管理的GF报告约1000份,远不及每年近5000份的技术文件产生量。GF报告的交流使用量也不多,只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时,才有个别科研人员检索、查阅相关报告,年均检索量甚至不足20册/人次。GF报告数量少、内容、格式要求严格、管理系统软件与水印系统冲突等原因,导致GF报告的撰写、提交、征集、交流使用等得不到充分保证。

2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收集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GF报告是科研人员为了描述国防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具有一定密级的特种文献,详实记载了国防项目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GF管理的目的是积累、传播和交流,使科研工作者能够依据科技报告中的描述重复实验过程或了解科研结果。虽然军队院所开展GF报告工作已10余年,但进展并不是很理想,存在报告收集不全、管理体系不完备、交流使用不便等问题。

2.2未完全纳入科研管理程序GF报告的征集应贯穿于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科研合同、科研项目执行、项目管理等各环节、全过程,但并未认真执行。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局面,使GF报告不能完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能完全纳入科研工作管理程序中。

2.3交流与利用不够充分GF报告的交流和使用在《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是目前只是体现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等方面。GF报告内容程度高、总量不多、技术质量难以保证,使其不能得到充分交流与利用。

2.4培训与奖惩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军队院所科研任务重、工作量饱和、时间节点紧、保密形势严峻等特点,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往往不能保证GF报告的撰写质量,甚至不能按时间节点提交报告。另外,科研人员不能熟练使用GF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系统与水印系统或其他保密系统等,加之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奖惩机制不够到位,大大影响了科研人员对GF报告的撰写效率、提交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3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军队GF报告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与改进措施。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构建GF报告管理体系为了保证GF报告工作顺利开展,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级分层构建GF报告收藏和服务的管理体系[5-6]。

3.1.1构建系统级(或全军)层面的科研院所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系统级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对军队院所的GF报告工作进行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军队院所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相关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军队院所产生的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各院所的GF报告工作,使之正常开展。

3.1.2构建军队院所层面的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各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凡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单位,由一名业务副院(所)长担任该单位GF报告管理负责人,科技处(或类似的科技管理职能处室)负责GF报告业务主管工作,指定一名参谋任联络员(一般为负责科研项目管理的业务参谋),并在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成立GF报告管理小组,负责各院所GF报告的日常工作,承担GF报告的业务指导和归口管理工作。制定、贯彻、落实本院所的GF报告工作规章制度和计划,负责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负责GF报告的规章制度落实、业务培训、协调沟通,负责GF报告工作总结、表彰和经验推广等工作。

3.1.3构建各军队院所下属各处、室级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各军队院所下属处、室指定专人负责GF报告工作,对本处、室产生的GF报告进行收集、初审,并及时提交至本院所的GF报告管理部门,确保本单位产生的GF报告在单位内部得到充分利用。负责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拟制本单位GF报告年度编写计划,并监督计划落实,负责组织本单位GF报告的撰写、审查、上报,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初步技术审查、形式审查等。

3.2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健全GF报告管理制度

3.2.1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GF报告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将GF报告工作纳入科研管理程序。这是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制度的关键,是解决报告撰写、提交长效机制问题的迫切需要[7]。在项目立项、下达、实施、验收、鉴定和报奖等主要环节,明确撰写和提交GF报告的职责要求,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报告;在项目立项、下达和开题阶段,在立项申请报告、开题报告和任务书中明确撰写提交报告的数量和时限;在项目验收、鉴定、报奖阶段,将撰写和提交GF报告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将GF报告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科研能力建设中,作为关系本单位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3.2.2加强制度建设,使GF报告工作有章可循军队院所应建立《军队院所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为GF报告管理奠定制度基础;梳理本单位制订和颁布的科研管理方面的文件,采取修订或专门发文的形式,将GF报告工作纳入其中,确保国防科技建设与管理的每一个领域和环节都有开展GF报告工作的依据和要求;提升GF报告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的融合度和收集的完整性,强化知识产权和保密管理、完善共享机制建设,推进科技报告的充分共享和交流使用。

3.3建立信息资源平台,加强GF报告的交流共享

3.3.1分级管理,严防失泄密,进行交流利用GF报告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国防科学技术秘密,还涉及到国家、国防建设的安全利益及专有技术或敏感技术。因此,对于GF报告一定要在坚持保密守则的前提下,按照“集中检索、分布获取、分级保障、设限受控”的原则进行交流和使用[8]。可定期出版公开、内部密级的GF报告,鼓励国防武器装备研制、承制单位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要求管理部门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等。

3.3.2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促进开放共享在统一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构建GF报告信息资源平台,建立集成融合和无缝链接的信息资源系统。在降低撰写和形式审查的难度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对GF报告进行信息审核和针对性开发,合理确定科技报告的共享范围和保密级别。向军队院所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等分级开放国防科研信息和科学数据,并由此建立军队院所自主创新知识库,依托互联(局域)网络形成分级、分层的GF报告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促进GF报告的开放与共享[9]。

3.4健全培训和奖惩机制,提升GF报告数量与质量

3.4.1加强培训,提高GF报告和数量的质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熟练使用管理系统撰写和提交报告。重视报告的技术质量和形式质量,不断完善由科研人员、主管领导、技术专家、GF报告管理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使之融入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本单位的报告撰写任务。

3.4.2建立有效奖惩机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建立奖惩机制是GF报告体系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报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公平合理地将国防科技报告纳入本单位的技术职称和职务考核、晋升的指标体系,有效提高科研人员撰写提交报告的积极性。开展评优奖先活动,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将报告撰写上交情况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利益相挂钩,逐渐形成写好多交报告的良好氛围。对未按要求提交报告的项目予以必要惩戒,如削减经费、取消承担延续项目的资格等,以引起项目组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和警醒,促进报告撰写和上交。

4结语

第6篇

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第四机械厂(简称“四机厂”),是一家有着73年历史的老牌国企。兰州发韧,西北拓荒,荆州成长,目前已建设成为国内大型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基地,被列为湖北省“十二五”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一、坚持技术创新不动摇,巩固行业技术领跑地位

四机厂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做到“三个到位”,确保行业领先。资金投入到位。持续加大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力度,每年用于新产品开发的费用占销售额的5%以上,同时通过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争取部分资金支持,对前瞻性和基础性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项目给予足额资金保证。体系建设到位。构筑“战略层、研发层、执行层、基础层”四级技术创新管理构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了以科技项目为龙头、以创新团队为支撑、以工艺攻关、QC攻关为基础的科技管理执行体系。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为依托,深入实施“引智借脑”工程,广泛网罗国内外智力资源,通过课题攻关、项目合作等形式,实现强强联合,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人才保障到位。出台了《科技成果奖励办法》、《首席、责任工程师评聘管理办法》、《技术部门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激励制度,积极探索薪酬激励、事业激励、福利激励、精神激励等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近年来,四机厂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制订和参与制修订行业、国家标准30项,获国家专利授权近200项,承担项目数、获得专利数位居行业领先。

二、坚持管理创新不停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四机厂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活力之泉,突出抓好“三化”管理,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抓好体系化管理。企业安全、质量、计量检测分别采用国际上先进的HSE管理体系、ISO9001\API质量管理体系和LMS实验室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管理和规范运行,经过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企业各项基础管理扎实有效,荣膺湖北省安全生产“红旗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特别奖。抓好信息化管理。2006年,四机厂在业内率先上线ERP系统,包括生产、销售、财务、成本、质量、项目管理等九大模块,通过CAD/CAPP/PDM/ERP/PLM系统的集成和共享,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三流合一”,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奠定了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抓好精细化管理。针对产品品种越来越多,生产周期越来越短的实际,四机厂遵循“柔性、准时、零缺陷”制造理念,全力推行精益管理,从设计、制造到物流、发运等各个环节,持续进行精益改善,努力做到生产管理精耕细作,现场管理精雕细刻,成本管理精打细算,技术管理精益求精,不断释放企业经营潜力。工厂荣获TWI2014年度大奖峰会卓越发展奖。

三、坚持品牌建设不松劲,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机厂牢固树立“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附加值”的理念,在创造精良产品的同时,为用户提供超值服务,不断丰富“石油四机”品牌内涵。完善服务网络。在国内油田建有20个常驻技术服务部和1个流动售后服务队,在国外主要产油区设立了6个常驻技术服务站和“石油四机”产品4S店,确保产品销售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开展全员服务。强调每一名员工都是服务用户的重要一环,把“敬畏市场,感恩用户”落实到每个岗位、每项工作,建立了以厂领导班子为关键点、五个销售市场主体为关键线、全体员工为关键面,“点线面”相结合的营销服务工作格局。从制造商向制造服务一体化转型。为用户提供油气勘探开发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根据不同用户的地域特点和个性化要求,度身打造主机、核心装备,量身订制辅助、配套设施及工具,提供设备使用、管理、维护指导以及技术培训、井场布置、现场质量检测、设备升级改造等专业服务。涪陵页岩气开发装备一体化解决方案得到用户欢迎和认可。“石油四机”被评为“世界市场(中国)石油机械十大年度品牌”,成为信誉和品质的保证。

四、坚持集群发展不止步,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四机厂扎实履行国有企业政治、经济、社会责任,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带动周边企业共同成长。2001年,荆州市提出把“四机制造”作为大产业发展,建设80万平方米的石油机械产业园,吸引给四机厂配套的关联企业进园,引导产业集聚,打造全国重要的石油机械制造基地。截至目前,产业园集聚了45家规模企业和240多家外协企业,产业工人近2万名,年产值130亿元,形成了有研发创新能力、有生产制造实力、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以四机厂为主体的荆州石油机械产业集群,被评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入选中国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

第7篇

兴凯湖农场近几年的农业生产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离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为确保全面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垦区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发展好示范带动作用”的部署要求,兴凯湖农场将以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为突破,全面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现就结合农场实际研讨如下:

一、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面向整体全面陕速、跨越式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加快农业、农机、水利、种子、林业、科技、畜牧等行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场农业耕作栽培、土肥、植保、气象、科技服务推广信息网络化系统;加快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步伐;增强各类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指导、服务、推广体系的建设;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措施。

通过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达到夯实农业基础,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以产业调整为重点,以科技支撑为扭带,实现措施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全程化和农业稳产、高产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建立以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推进小组,进一步统一对建立现代化大农业认识,提高加快建设现代大农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紧迫感,建立健全责任分工机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有效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完善目标考核评价体系,提高目标考核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力推动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

2、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生产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保证。

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农业稳产、高产、标准化落实的重要保障,是农业承包户增收的前提,是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保证。

农场今后将继续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田间道路、水田条田化改造、水稻集中育秧大棚、现代农机装备、粮食晒场和仓储等标准化建设,提高土地产出能力,实现企业增效、农户的目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结合国家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建设和自筹资金等进行。

3、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和建立农场农业植保体系建设,增强农场农业生产防灾减灾综合抵御灾害能力。提高生物灾害的预警预报和有效控制;加强专业力量建设,提高应对和抗御生物灾害能力,科学实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改善和完善飞机作业条件和扩大航化作业面积。强化植保体系建设,配齐植保专业人员,确保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三个”安全。做好稻瘟病、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叶鞘腐败病;监测玉米螟、蚜虫、大斑病、大豆灰斑病、食心虫的监测工作。

(2)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技术信息中心、基层信息服务站和网络化管理平台建设,全面实现农场与管理区技术员、科技示范户微机联网,实施网络化管理,实现信息共享;继续实行农场农业生产技术部门设立科技“110”,开办短信服务业务,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农情信息、气象信息、市场信息等服务项目,形成覆盖全场的技术服务网络。

(3)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为农业趋利避害,实现丰产丰收提供保障。

建立专管部门与相关部门等的管理组织机构,制定防灾减灾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建设,在作物生育期间,为增雨防雹提供气象信息,同时提供短、中、长期天气预报,服务于农业生产。提出预警预案,对特殊灾害性天气能够及早预测,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科学组织和指导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为农业趋利避害,实现丰产丰收提供保障。

4、完善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生产获得高产稳产的前提,针对农业生产特点,对产前、产中、产后要严格制定生产技术措施,管理人员要靠前服务指导,将标准化措施落实到生产的各个环节,贯穿农事活动始终,为农业的丰产丰收提供保证。

5、抓好高产创建、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带建设,为农业生产起到示范、引领、推广作用。

一是继续采取小面积攻关和大面积高产创建展示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高产创建活动,通过开展水稻高产攻关活动,加快先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农场建设四个高标准现代化农业生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公路沿线科技示范带,通过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带建设,成为农场科学技术培训的窗口和基地,全面展示农场农业标准化、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

三、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将国家农业现有补贴政策包括粮食直补、粮种补贴、综合补贴及农机补贴等各种惠农政策应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农业生产政策法律化,使补贴制度化,使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2、完善农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使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如加大农业保险理保额,使农业承包户损失降到最小程度;健全农产品市场营销管理体系,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和持续增长。

第8篇

关键词:新时期;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

电力企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工作,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提出并大力实施“一流四大”的科技发展战略。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投入、组织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科技创新全过程管理机制、外部合作机制和成果保护机制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基层电力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增强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实力的支撑和保障。

一、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存在问题

1.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近些年来,我国电网工程不断建设,国家加大对电网工程的扶持力度,电力公司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争取早日实现管理模式的科学化与制度化。为实现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电力公司一直致力于改革,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阻碍管理模式的科学发展。电力公司在进行改革过程中存在着对创新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单纯的注重科研与评奖等。由于没有很好的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导致信息交流不及时,没有形成资源共享的平台,造成科研力量分散现象的出现,这些都对电力公司的发展其一定的制约作用。在管理工作中,没有明显的规模效益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公司的发展。

2.缺乏专门的科技管理机构和专家人才

现阶段,我国的供电公式在管理方面没有专门机构,这说明基层电力公司在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时应注意将科技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能有效的区分开来。基层电力公司在在进行创新时,缺乏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基层电力公司人员复杂,但总体水平较低,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水平进行科技管理工作,在自主创新方面的能力尤其的缺乏,不利基层电力公司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与实施。

3.创新动力不足

制约电力公司创新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市场压力,市场压力是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基层电力企业的经营理念是社会服务,不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在进行创新方面没有足够的动力。虽然具有一定的资金和人才优势,但是在创新方面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基础电力公司的发展。影响基层电力公司创新工作进行的另一因素就是员工绩效考核与创新工作不匹配。在基层的电力公司,领导对员工的关注点在生产任务上,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发展,从而不能实现基层电力企业创新目标。

4.缺乏科技创新外部条件和环境核心技术

基层电力公司承担的科技创新项目工作一般分为科技研发、科技推广、群众性创新、及专利等,其中科技研发类项目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对于基层电力公司而言,每年科技研发项目申请和批复数量是有限的,只有小部分人员,能够真正参与到科技研发项目中。久而久之,降低了其他人员的科技创新热情,也不利于企业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形成。

二、加强基层电力公司科技创新管理对策

1.完善基层科技管理组织体系

明确基层科技管理机构工作定位,强化四项职能建设。一是加强参谋职能,深入了解摸清本单位科技创新工作现状,准确了解和把握上级科技创新工作思路,逐步确立本单位科技创新工作发展战略,为公司领导正确决策提供支持和建议,充分发挥“参谋部”和“咨询部”的作用。二是加强协调管理职能,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手段,提高执行能力。通过营造政策环境,调动员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共同做好公司科技创新工作。三是加强服务职能,主动承担内部宣传科技工作知识和信息的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积极协助员工解决科技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建立完善的基层科技创新工作支撑组织体系,改变“个别参与”的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以创新工作为载体,有针对行的将员工分为三种类型,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组建创新团队,承担不同的创新工作。公司层面集中骨干力量,跨部门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组织重大科技课题研发工作。各专业部室层面以理论和实践互补有机结合,形成实用型创新小组,主要承担公司年度科技创新指标工作任务,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难题。依托公司团委,组织年轻高学历人才组建学习型创新小组,自选课题研发。

2.加强基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掘内部人力资源优势

以科技创新“分层”组织管理体系为基础,分三个层次开展公司科技创新人员队伍建设。一是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和团队建设,有计划地加强尖子人才和领军人物的发掘和培养。以“创出大成果,造就一流人才”为目标,加强跨部门人才合作,建立公司层面科技创新“精英”团队。二是以氛围营造和与生产结合为目标,各专业部室建立实用型科技创新“基础团队”。“基础团队”结合日常工作,注重在工作能力提升的同时,培养其科技创新工作思维。通过在部门内部采取“互师互补”的形式,培育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扎实的专业人才。三是在青年员工内部建立“创新工作室”,以将科技专利和论文等主题的科技创新工作为突破口,通过让青年员工参与某个专项科研任务和课题研究,培养新进人才的团队意识,增进对科技工作的了解。通过“创新工作室”为公司打造具有科技创新热情,能干肯干的技创新工作“生力军”。三个团队在对科技人员的能力提升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科技工作人员可以在团队之间流动,这样以来有利于盘活人才资源存量,培育和造就一支梯次结构合理、专业种类齐全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三、结语

促进基层科技管理工作由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转变,就要创新组织结构、管理手段和管理思路,鼓励科技原始创新,充分发掘企业内部的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内部沟通协作,增强对外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管理创新是一种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是要有良好的创新环境作为重要条件,传统的科技管理方式对科技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基层电力公司要妥善解决制约科技发展的问题,为科技创新做好保障工作,这样才能促使科技创新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6号)及“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总体部署,科技部将有重点、有步骤地在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以下意见。

一、定位和主要任务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行业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技交流的重要基地,是发展共性关键技术、增强技术辐射能力、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平台。

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瞄准国际高技术前沿、针对产业和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提高行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组织重要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培养高层次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加强行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扩散和技术储备等。

二、建设目标和原则

“十一五”期间,在能源、环境、农业、制造、材料、交通、信息、医药等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一批设备先进、人才聚集、机制创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逐步形成结构优化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显著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在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遵循以下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行业科技发展需求,组织制定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系统安排,分步实施。

重点推进,引导示范。优先在国家需求迫切、急需突破技术瓶颈制约的领域重点推进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对科研活动的重视和投入。

严格要求,确保质量。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实力和水平,能够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整合资源,多方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广泛吸引社会多元化投入,推动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三、组织实施

(一)管理职责

1.科技部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宏观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实验室总体规划和有关政策、办法等指导性文件,批准实验室的建立、重组、合并和撤消,组织实验室的评估和考核,通过有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等方式对实验室予以支持。

2.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或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是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部门实验室的运行和管理,组织实施实验室建设,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3.企业是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具体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日常运行,为实验室提供建设、运行经费及保障条件。

(二)建设方式和程序

1.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采取定向委托和主管部门推荐、择优立项相结合的方式推进。

2.科技部根据总体部署,制定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指南。申报单位根据指南要求编写申请书,经主管部门审查后报科技部。科技部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立项。

3.批准立项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制建设方案,通过可行性论证后进入建设期。实验室完成建设任务后,提出验收申请;科技部组织验收通过后予以批准。

4.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评估办法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

(三)申请条件

1.依托单位应具有明确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5年以上,内部研发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健全;具有较强的综合科技实力,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行业辐射能力,处于本领域领先地位。

2.依托单位的科技投入较大,近三年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例一般不低于5%,能够为企业实验室提供充足的建设、运行和实验费用。

3.企业实验室应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是集中依托单位精华力量、代表相关领域或本行业最高研究水平的科研基地;在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或系统集成方面成果突出,能够承担和完成国家重大科研任务。

4.企业实验室应具备先进的科研条件和设施,有相对集中的实验用房,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仪器设备总值1500万元以上。

第10篇

关键词 种子企业;存在问题;对策;陕西泾阳

中图分类号 F3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6-0347-02

1 泾阳县种子企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种子法》及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使我国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得到长足发展。现有的国有科研院所、种业公司、民营与个体所组成的多层次、多点次的繁育推广格局不断壮大,新品种的审定推广也在不断加快。政府投资育种和补贴种子生产经营,帮助农民降低风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家实行良种补贴后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及良种的推广,粮食产量的增加,群众收入增长,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以泾阳县为例,玉米种植面积2.8万hm2,小麦种植面积2.8万hm2,蔬菜、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7万hm2。种子企业8家,其中持有A证的3家,B证的2家,以具有资质公司的分公司名义经营的3家;已发展常规种制种田1 666.7 hm2(生产许可面积),建立良种试验示范田5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田2块。杂交种推广应用覆盖率已达到100%,常规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但是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研、管理和产业结构已不适应商业良种推广的要求;种子产业发展困难;企业缺少自我发展能力,抑制资本积累过程,很难形成在国内外有相当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集“育繁推”为一体的大型企业[1]。在种子生产、推广和质量检验、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2 存在的问题

2.1 种子经营准入门槛低

随着各种业公司及各种子商经营理念、模式的调整,各自的营销网络不断发展,部分还发展到了村级网点。以泾阳县为例,仅销售各种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就达200多家。玉米种子销售开始后,各村的代销门店更多,进入市场的玉米种子品种有100个以上。虽方便农民购种,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质量水平下降,品种多乱杂,恶意竞争;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合理,种子质量下降,滥引、滥繁、滥调,经营证照不全等。特别是瓜果蔬菜种子经营秩序较为混乱,销售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时常发生;租借经营许可,未审先推,作虚假广告,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也时有发生散种子销售大有泛滥趋势。市场准入不严,还导致大量小规模企业进入种子市场,降低正规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的集中度,阻碍“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做大做强。与现代农业要求的“育繁推”一体化的要求甚远。种子企业总体呈现出规模偏小、实力弱、产业开发后劲严重不足、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的现状。

2.2 品种推广多、乱、杂

因农民看重的是产量的提高,只要产量高的品种,在当地的销售情况就较好,使其他通过正规区域试验、示范审定品种在生产上没有优势。长期以来,不论是育种者、生产者还是种子经营者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都较薄弱。目前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力度依然不够,品种权的私下转让、假冒侵权、盗取亲本现象严重,使得品种权人不能取得培育或转让新品种而应得的报酬,不利于我国种业的协调发展[2]。造成种子市场品种“多、乱、杂”的主要原因:一是个别育种单位每年将一批未经审定的品种推荐给基层试种;二是有的种子经营者为了占领市场份额,将未通过本行政区审定的品种引进销售,不遵循试验—示范—推广的原则;三是农民对生产用种盲目求“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良种覆盖率的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农业部门行政许可把关不严、监管不到位、执法不力有很大关系;四是企业没有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和人员,部分公司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时都是几家公司共用几个生产人员、检验人员;五是行业门槛太低,销售终端基本无门槛限制,导致公司泛滥,不公平竞争和价格混乱。

2.3 种子行业管理力度不够,宏观调控不力

种子的市场信息网络体系没有形成,种子的质量监督、控制体系不健全,检测手段落后,执法不力。据了解,目前在县级尚无一家完整的种子质量检验机构,大部分管理站的检验机构只能检测芽率、水分等指标,其主要原因是设备少、无经费等。

3 对策

为满足种业行业发展的要求,要建立设置合理、运行有效、科学公正、行为规范的种子管理体系和充满活力的现代种业结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品种结构调整,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增强种子产业发展后劲,提升种子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1 完善种子质量监测体系建设

为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将种子生产、收购、加工、贮存、销售各环节纳入质量全程监测体系。一是推进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化。抽查种类由玉米、小麦扩展到大豆和蔬菜等作物品种;抽查方式转变为企业自检、市县级普检和省级抽检;抽查范围扩大到所有持证企业;抽查环节延伸到生产、流通和种植环节。二是推进种子质量监测全程化。产前重点抓好品种防杂保纯;产中严格田间去杂去劣;产后杜绝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售后做好跟踪服务;全程落实种子质量标签制度和质量安全档案。三是推进种子检验体系标准化。开展标准化、规范化检验室达标活动,建立健全各级农作物种子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县级检验机构,强化企业的自检能力,加强质量责任追究制度,逐步形成质量责任明确,独立运作、上下贯通的控管机制。四是推进种子委托检验精确化。

3.2 完善良种推广体系建设,做好示范田展示工作

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品种引入、推介和退出机制。一方面要健全品种试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品种展示、示范网络。搞好良种试验示范,做好示范田的展示工作。遵循种子推广的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做好试验田的展示工作,通过试验田的展示把推广良种的优良性状最直观地展示给广大农户,最大限度地突出品种的特点。通过现场示范作用,为在当地表现突出的品种建立推广基础;同时示范单位要利用政府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着力打造示范品牌公信力,突显良种示范效应。在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的同时,对区域性强的品种在适宜区域内允许推广种植,推动优良区域品种的选育。

3.3 种子企业的强强联合,促进种子产业规模化、集团化

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要求种子产业发挥先导作用。只有优质的品种,才有优质的农产品;只有品种的多样化,才有农产品的多样化,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种业的竞争力决定着区域内农业和农产品的竞争力,这对泾阳县种子产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县内各种子公司目前仍处在各自发展的阶段,单干均面临着科研人员及资金短缺的问题,缺乏高产、优质、高效的自有新品种及接替品种,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发展效益农业对新品种的迫切要求,只能向外引种、调种。因此,要做大做强种子企业,只有本着强强联合或企业联盟,统一发展规划,取长补短,增强实力科技创新,利益合理分配的原则,企业以后的路才能走的更长更远[3]。

3.4 狠抓产品质量,规范基地生产及加工管理过程

种子的质量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对企业来讲不能只追求短期利益而放松质量要求。企业的市场推广、宣传都建立在种子质量过硬的基础上。如果种子质量不过关,宣传做得越大对企业的影响就越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必须狠抓产品质量,树立企业高质量、高品质的形象,这是种子推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泾阳县小麦制种在省内外已有较好的口碑,但种子企业的基地生产人员一般都是农户,管理上有一定的难度。要通过培训和制度的完善,使他们自觉认识到在市场竞争中现场就是市场,注重基地生产及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规范化的生产加工程序是对企业最好形象的最佳展示。

3.5 树立种子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

良好的品牌有助于树立种子企业的良好形象。当产品创名牌后,相应的种子企业声誉就会大增,反过来又会推动产品的销售。良好的品牌对于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名牌产品一般在品质上优于普通产品,具有极鲜明的商品个性,能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树立起高品质的形象,并能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需求[4]。

3.6 完善行业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动态监管机制

一是大幅提高种业企业的注册资本,适当提高经营门槛,以淘汰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真正保护用种农民的利益。二是目前有些地方既有管理站又有执法队,二者尚无明确职责界定,导致监管不到位。建议实行双轨并行原则,管理站侧重于品种管理、试验示范、证照核发、政策的意见建议反馈等行业管理方面内容,执法队重点对市场进行监督检查、打击处罚,制止违法现象的发生。三是完善行业管理体系建设,严格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核发。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建立动态监管机制,严格市场准入制度。以依法管理为保证,完善执法手段,建立公平公正、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种子市场秩序,最终实现种业的历史性跨越。四是以改变良种补贴的方式,直接将“良补款”发给农民,由农民自己选购良种,才能防止腐败,让企业公平竞争。与此同时,种业人更要加强自律,不论是生产还是经营都要避免恶意竞争,要有社会责任感,要对用种农户负责,对农业生产负责,为中国种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 参考文献

[1] 郑渝.中国种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02.

[2] 陈如明.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状况[J].农业科技管理,2002(3):1-4.

第11篇

[关键词]对标一流;管理提升;对策建议

2020年7月末,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为期3年的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提出围绕战略、组织、运营、财务、科技、风险、人力资源和信息化8个重点领域,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龙江森工集团作为大型国有公益性企业,担负着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林业投资的职能,与省内其他出资企业相比,在开展对标一流行动中有其独特性。该文拟从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对标一流行动的最新工作要求入手,针对龙江森工集团对标行动推进过程中存在或可能面临的重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最新工作要求

2021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国有重点企业创建管理提升标杆活动方案,自2021年至2022年底,要求国有企业从基层企业、专业对标领域和企业集团3个层面,分层分类总结提炼管理提升成功经验,统筹考虑企业所在行业、层级和管理类型,聚焦管理能力突出、管理特点鲜明和影响力较强等特点,创建管理提升标杆企业、标杆项目和标杆模式(“三个标杆”),打造一批管理提升的样板和尖兵[1-3]。

2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对策建议

按照国家对标一流行动工作要求,结合集团实际和特点,围绕战略、组织、运营、财务、科技、风险、人力资源和信息化8个重点领域,提出如下建议。

2.1战略管理方面

在战略管理方面,针对集团所属出资企业可能存在着战略管理意识不强、投资决策不科学和主责主业不突出等问题,按照国务院国资委下发的对标工作方案要求,建议集团通过引导出资企业、科学谋划战略定位、主攻方向和业务结构,强化投资管理和主业管理,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主责主业集中,严控非主业投资,提升出资企业战略管理水平。(1)强化战略引领,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积极谋划森林食品、森林旅游康养、森林农业和两新产业项目,利用基金和风投手段,优化产业布局。(2)紧紧围绕集团发展战略规划和“十四五”规划,按照“打造标准化、市场化、智慧化、专业化一流生态产业航母”的战略愿景,科学谋划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业务布局等顶层设计。(3)有效聚焦和整合各类资源,加快非主业、非优势剥离,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主责主业集中,在主业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布局上更加协调,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市场适应性进一步加强[4-6]。

2.2组织管理方面

在组织管理方面,针对对标方案和出资企业管理实践中可能存在的总部定位不清晰、机构设置不匹配、授权放权不充分、流程运转不顺畅和管理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建议集团通过引导所属出资企业明确职能定位,科学设置组织架构,分类开展授权放权,激发各级企业活力来提升集团运营效益和效率。(1)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林业投资3大功能定位,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健全授放权清单和管控清单,开展“管理三问”活动、“清单化”督办问题整改等。(2)明确组织定位,科学设置组织架构,探索推行“扁平化”“大部门制”“项目制”管理,对具体实施单位给予不同范围、不同程度的授权放权,强化各分公司的职能,全面激发企业活力[7-9]。

2.3运营管理方面

在运营管理方面,面对所属出资企业可能存在的精细化管理能力不强、成本和质量管控不到位、运营效率不高等问题,建议集团通过引导所属出资企业树立精益管理理念,加强现场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运营管理能力。(1)推行全岗位职责量化考核,用市场化机制促进精益化管理,加快智能化建设、现场管理,不断优化供应链管理。(2)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建立投资项目盈利预测机制,健全完善成本核算体系,细化分解工程成本,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集采平台。由集团统一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项目创效能力。(3)实施项目投资的全周期管理,完善事前评估决策、事中审计监督和事后考核评价等机制,提高投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10-11]。

2.4财务管理方面

在财务管理方面,针对可能存在的“两金”规模较大、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和资本运营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集团通过引导出资企业构建一体化财务管控体系,强化“两金”管控、加强成本费用控制,提升财务管控能力。(1)搭建财务一体化管控体系,实现业资财税业务一体化管理,在集团各级子企业中全面推广财务共享中心业务,将“两金”压降列入绩效考核指标,加强固定资产和资产负债率管理等。(2)压低带息负债规模,积极开展资本运作,推动开展发行永续债、优先股等资本工具,引入战略合作者,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流动性和回报率。(3)通过加强应收账款清收力度和成本费用控制,实现银企直连,减少“两金”占用,优化“资金池”、“票据池”管理等措施,不断深入推进资金精细化管理,完善资金预算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

2.5科技管理方面

在科技管理方面,针对出资企业可能存在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效率不高、科技领军人才不足和创新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建议集团通过引导出资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强化新兴技术和战略必争领域前瞻性布局,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体制机制,健全人才引进培养评价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出资企业的科技管理能力。(1)编制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台账,组建科技研发办公室,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设集团科技创新奖,完善激励制度,与哈工大、东北林业大学开展科研合作,打造国家级产业孵化器,加大科技企业培育等。(2)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提前介入、定向科研,做到“项目出题、科研解题、按时交卷”。立足打造“数字森工”,与大数据龙头企业合作,试点推广业务流程数字化,以点带面、积累技术、培养人才,逐步实现项目管理数字化[12-13]。

2.6风险管理方面

在风险管理方面,针对出资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内控体系不完善、合规管理不到位和责任追究力度不够等突出问题,建议集团通过引导出资企业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健全合规管理制度,推进法律管理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加快形成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等方式,提升出资企业风险防控能力。(1)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依法治企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强化合同管理,将合同管理流程嵌入集团OA系统等。(2)优化核心管控流程和管控机制,持续推进风控、合规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提升风险防控力度,规范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行为,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2.7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针对出资企业面临的人力资源规划不清晰、三项制度改革落实不到位、人才队伍活力不足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建议集团通过引导出资企业完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着力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健全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等方式,提升人才队伍素质。(1)深化三项制度考核,完善制度体系,实现集团公司所属单位达到改革标准;(2)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完善职业经理人选聘工作,畅通职业经理人和管理干部身份转换通道,强化契约化、市场化和考核退出管理,推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同时,严格兑现薪酬考核和续聘解聘,优化薪酬机构,提升绩效薪酬占比;(3)加强各类人才库建设,制定实施“森工英才”计划,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系列制度政策,选优配强企业领导班子[14-15]。

2.8信息化管理方面

在信息管理方面,针对信息化管理缺乏统筹规划、信息化与业务“两张皮”、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不够、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建议集团通过引导出资企业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促进业务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业务流程再造,提升出资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和预算管理系统,推动预算管理和业财融合,提升成本费用利润率,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利用互联网集采平台,降低采购成本[16-17]。

3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 S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19

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在农业的资源方面比较丰富,所以在农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针对当前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对种业的发展途径有着促进作用,所以加强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作用。

1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

种业发展对湖北省的三农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上升空间方面还比较大,从技术层面来看生物育种的趋势将会逐渐的清晰。尽管种子行业在目前的盈利水平高于传统的发展产业,但和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较还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而湖北省的种业发展潜力则相对较大[1]。在优质早稻以及山区玉米等领域的研发占据着显著的优势,在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对新品种的研发也比较重视,农业科技成果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断的提升,在种业的发展上有着很大的前景。

1.2 农作物种业发展问题分析

湖北省农作物种业的发展过程中还有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顶层设计以及规划,在科技投入的总量上来看还不是很充足,并且在投入的结构上也没有合理化,对产业的拉动力显然不充足。另外就是缺乏龙头企业以及在科研创新和产业的发展方面没有得到有效匹配,而在生产供种的能力上也相对较弱,这些方面的问题都要得到充分重视。

2 农作物种业发展制约因素及发展途径

2.1 农作物种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对湖北省的农作物种业发展产生制约的因素比较多样,其中的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不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主要是在水稻以及小麦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能满足实际的生产需要,同时也不能使用现代种业的发展需求。在科研体制上使得技术创新的动力缺乏,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不强和专业研发以及技术人才的短缺等。另外则是供种的保障能力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威胁,主要就是劳动成本上升使得农民的制种积极性下降,土地流转困难使得生产基地不稳定等。最后就是在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方面相对薄弱,企业的规模小以及资金短缺,种业的发展环境不佳等[2]。

2.2 农作物种业发展途径探究

2.2.1 对湖北省农作物的种业发展途径的探究要从多方面进行实施,首先就要能明确种业的科研主体,构建以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的新体系。对种业的基础性研究进一步强化,主要是对省级异地种业的科研基地建设进行强化,对种业的公益性研究进行强化。强化顶层设计以及统一规划,整合科技以及农业,对湖北省的现代种业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结合省地区的优势和产业的需求,将基础性以及公益性的研究得到加强,从而迅速的形成湖北种业鲜明特色的科技发展优势。

2.2.2 要能够对种业的监管调控服务体系得以健全完善,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要能在原有国家省市县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优化,同时也要能够对县级管理体系的建设进行强化,在职能上加以明确,以及改进原有的工作方法。将单一市场管理向着多元化的服务转变,持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将区域性试验以及新品种引进试验的展示得到有效完善。

2.2.3 加强商业育种新机制的构建,从湖北省的商业化育种的可行性情况来看,主要就是要能开展棉花、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的新品种的选育以及将新的科学技术在其中加以投入。对科学研究的力度要能进一步加大,结合市场的需求在市场化的手段下对商业化育种的力量以及资源等进行积极的整合,促进种业企业的健康持久发展[3]。

2.2.4 对种业的基地建设也比较关键,这是夯实湖北省种业发展的硬件,从具体的实施措施上来看,主要就是要能强化海南良种繁育基地的建设,同时也要能够强化宜昌以及恩施等正季科研育种基地的建设。在省内的不同区域和地域进行种子试验基地的构建,并积极研究对种子适应性以及栽培的特性的相关共性技术。

2.2.5 在政府的扶持上也比较重要,要能够有相关的项目加以支撑,在投入力度上进一步加大,树立支持现代种业发展也就是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各级的政府要能够对种业的发展支持力度得以加强,结合实际出台可行的补贴以及税收等扶持政策。在多种途径下增强种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供种安全以及粮食生产安全。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当前湖北省的农作物种业的发展问题和现状的分析主要是起到促进其种业的发展作用,在问题的探究分析过程中能够找到与之对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够对实际的问题得以解决。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奇,赵洪彬.商业化育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中国农技推广,201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