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税务审计质量

税务审计质量

时间:2023-06-01 08:5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税务审计质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税务审计质量

第1篇

摘 要 税务审计,顾名思义是在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国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履行的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具体情况进行审计。税务审计有效维护了税法的权威,也增加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防止治理腐败现象的出现。本文对外国税务审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吸取国外优秀的税务审计经验,对我国审计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国外税务审计 经验 启示

为了对税源进行有效的监控,设置税务审计是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同时对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外的税务审计起步较早,经过长期的发展,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由于税务审计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税务审计,由此,税务审计也被广泛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 一、国外税务审计的特点 (一)审计面广泛,同时审计率低下

在税务审计工作中,虽然地区、税种、纳税人都不尽相同,但是进行税务审计时应该同等对待,一视同仁,不能出现不公平的待遇。由此可见,所有国家税务审计的范围十分广泛。比如,美国的税务审计,从理论上来说任何纳税申报表都有被选中的可能。俄罗斯也提出相关规定,纳税人必须严格按照单位所在地、单位的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所在地、自然人居住地,以及按归其所有的应课税的不动产和效能运输工具所在地进行审计申请书的递交,从而接受税务机关的审计,有效实现税收监督。然而,由于税收成本十分之高,因此,各国基本不会进行全面的审计,导致审计率较低。 (二)配有高素质的专业税务审计队伍

税务审计涉及到相关的税收法律制度,因此,进行税务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荷兰税务局的税务审计师不仅精通税务知识,而且懂得会计以及审计业务,并且对税务审计师的知识水平结构还有执业经验制定了相关的标准。美国国税局在主要城市设有专门的税务审计人员,主要包括税收收入审计员和特别调查员。专门负责日常的税务审计,对于税收欺诈可能的案子进行进一步调查。 二、国外税务审计对我国的启示 (一)培养专业的税务审计人才

税务审计人员的数量的多少以及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税务审计质量和效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然而,在我国的税务审计工作中,相关的税务管理人员也承担相应的审计工作,国税总局中的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会进行对大型企业涉税案件的审计,地级稽查局对当地企业进行申报审计。虽然税务审计人员数量充足,但是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不高,加上对分工的不明确,导致税务审计工作经常出现重复的过程,税务审计效率较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涉税事项业逐渐复杂化,需要税务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处理业务的水平,形成专业化的税务审计队伍。 (二)规范税务审计的程序

纵观我国当前的税务审计情况,不难发现,我国的税务审计仍然缺乏规范的程序。因此,为了加强对企业的税务审计工作,必须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出规范化、可操作性强的税务审计程序。同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发适用于税务审计的软件,将税务审计的整个过程纳入电子流程中。吸取美国的经验,进行选案时,在基本的选择方法基础上,融入区别函数分析法、他人举报以及其他机构通报的方法,通过多种渠道,选取出审计的对象。 (三)提高纳税人申报资料的质量

目前,我国对资料的征管很大程度上满足不了税务审计的需要。而国外在这方面的做法十分周到。美国的个人所得税一直沿用双向申报的形式,而日本更为全面,企业不仅要报送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而且还需要附送18种附表,包括各种明细账,如往来明细账、应收账款明细账等等,显著提高了税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加大税务审计工作效率和力度

在我国,对于税务的审计率很高,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的纳税申报表都需要经过税务局的严格审核。但是同样也存在相应的弊端,对重大涉税案件不能及时发现,且就算发现了对其惩罚力度偏低。为了解决这种不良的现象,必须加强对税务审计的征管工作,加大税务审计的力度。 (五)重视和加强对大型企业的税务审计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加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全球化趋势,促使我国近几年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许多大型企业、集团以及跨国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大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发达国家实行税务审计比较早,而我国的税务审计工作起步较晚,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经验相对匮乏,主要表现为严重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管理手段比较薄弱,在对风险进行评估和审计方面技术较低。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因此,我国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税务审计经验,壮大我国大企业的税收审计队伍建设,制定出操作性极强的审计程序和管理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的税务审计起步较晚,加上发展得不充分,导致我国税务审计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为了合理有效解决这种现象,加强对我国企业有效的税务审计,必须要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税务审计方法,吸取有用的税务审计经验,再结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税务审计情况,制定一系列适合我国税务审计的办法,促进我国税务审计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税务审计;风险;管理措施

从整体角度分析,税务审计风险管理是保证税务审计有序发展的基础与保障,主要是通过对税务审计风险的识别,选择切实有效的方法与手段,以降低成本,减少税务风险为主,是保障税务审计主体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现阶段税务部门需要加强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税务审计的概念

税务审计主要作用在税务部门纳税征管工作中,主要是对纳税人所提供的申报材料对纳税情况进行分析与核查。从税务审计职责角度分析,主要是推动税务机关合法性、高效性,实现纳税征管的有序发展,并且能够在经费的范围内依法完成税收征管工作。其中在税务审计过程中需要具备3个基本条件:第一需要保证纳税人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税务审计的权威,并且还可以在审计过程中如果出现疏漏现象能够及时发现并及时解决;第二是在整个税务审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保证审计人员的专业性与职业素养,税务部门属于第三方审计机构,其税务审计人员的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审计的结果,所以需要在保证税务人员专业性比较强的基础上体现出税务审计的公平与公正;第三则是税务审计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审计准则进行,并且要依据法律法规对税务审计加以防范。

二、税务审计风险成因

1.审计对象具有多样性

当前世界全球化演变的越来越严重,且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外貌经济模式导致大多数企业税务核算发生变化。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阶段,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管扩大,税收管理却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税收审计如何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依据税务变化的情况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内容。除此之外,正因为经济的多元化导致诸多不成熟企业的出现,导致财务管理存在缺陷,进而不断演变为税务审计的风险点。

2.税务体系存在问题

第一是立法缺乏风险。与其它税收征管方式相比较,税务审计存在严重的立法不足,且立法呈现出滞后性。当前企业所面对的税务审计比较繁杂,需要采取某一种审计方式加以约束,然而从实质角度分析,当前比较成熟的税务审计因为具有法律约束,所以导致缺乏立法监督。第二是人员管控存在风险。通常情况下,税务审计往往需要审计机关进行核查,并且还需要企业的配合、报表的披露,假如企业对税务审计缺乏认知,那么则会导致审计工作逐渐陷入被动状态。除此之外,审计工作还需要在审计机关与财务部门的配合中才能得以开展,假如在审计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清楚的明确税务审计的职能,那么在审计过程中则会导致资料供给缺失的现象,这样一来则无法有序开展税务审计工作。与此同时,在审计过程中财务人员如果无法对税务审计以及税收稽查加以区分,则会导致审计工作缺乏控制力,提高税务审计风险。

3.税务审计人员存在风险

税务审计人员是税务审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税务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决定了审计的质量。但是因受到自身因素与外界因素的影响,税务审计人员同样存在风险,并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从工作态度角度分析,如果税务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缺乏责任性,那么则会导致税务审计存在缺陷,甚至部分税务人员仅仅以翻阅报表与凭证为主。二是因为税务审计工作是一项比较综合、复杂的工作,税务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税务审计知识,并且能够在复杂的报表中查处企业税收回避的证据。根据笔者的调查,当前我国税务工作人员已经进入了新老交替的局面,老一辈税务审计人员掌握丰富的经验,但是却对现代化技术缺乏认识,而新一代税务审计人员虽然精通审计方式,但是却缺乏操作经验,如此一来则会导致税务审计风险提高。

三、税务审计风险管理策略

正如上文所言,积极做好税务审计风险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积极提高税务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环境演变的越来越复杂,税务部门所面临的税务审计风险也越来越明显,加强对税务审计风险的识别与风险,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则成为了现阶段最为主要的任务与内容。

1.实现税务审计信息化

当前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指导因素,在税务审计工作中信息化技术同样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需要积极遵循时展的要求,加强信息化的建设,推动税务审计信息化的有序发展。其一,需要积极做好税务软件开发工作,要实现与企业信息平台的对接;其二,需要做好与银行等第三方的沟通,利用第三方获得有效的信息。当然,还需要采取非现金结算制度,积极制定有效的财产登记制度、个人信用体系,如此一来则可以有效避免税务审计风险的发生。

2.实现税务审计的法律化

毋庸置疑,在税务审计中法律法规决定了审计行为,且相关的法规政策对审计行为会有所制约。在新形势下积极制定切实有效的税务审计法律法规,可以为税务审计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税务审计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税务审计主要依据的法律为《涉外税务审计规程》,该法规在立法方面存在不足,无法进一步提高税务审计工作的效率。所以笔者认为,为从根本上提高税务审计的法律地位,需要严格按照《税收征管法》的相关规定,保证税务审计的职责不再属于稽查局。并且在税务审计中纳税评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立法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与此同时,在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还需要积极将纳税人的检查应用到税收征管体系之中,要实现对审计操作流程以及实施内容的细化,进一步完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从根本上保证税务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3.提高税务审计人员的素养

税务审计人员的素养关系到了税务审计的效率,积极提高税务审计人员的素养成为了当前最为主要的内容。一方面,笔者认为需要增强税务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积极提高税务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加强对税务审计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积极提高税务审计人员的能力。还需要让税务审计人员明确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责任,为保证审计工作的有序与规范,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可以采取开展讲座或者调查的方式对审计程序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加以考察,了解审计行为是否存在违规现象,如果出现违规现象需要采取惩罚措施,如此一来才能提高审计人员的责任性。当然,还需要加强技能的提升,要积极提高审计人员学习新的审计技术,并通过开展竞赛的方式提高审计人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提高审计质量为主。

4.制定完善的税务审计配套技术

因税务审计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完善的运行机制,并且还需要完善的配套技术。现阶段我国审计底稿存在缺陷,技术性未得到开发,所以需要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符合审计信息化的底稿,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使审计工作走向信息化道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税务审计中资源有限,无论是人力、物力都被分配到高风险的涉税领域之中,需要积极制定有效的审计策略,在科学选案的过程中与重点行业加以联合,从而真正实现成本与效能的统一、和谐。

四、结语

税务审计风险对审计结果影响较大,需引起税务人员的关注,加强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并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策略。税务审计风险处理方式比较多,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管理策略,均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以避免税务审计风险为主,以减少风险发生因素为主,积极转移税务风险,并可以采取合理的方式实现风险转移,只有真正做到这几点,才能提高税务审计风险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福凯,钟山.以税务审计为核心的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J].中国税务,2014,11:54-55.

[2]喻凯,王婷婷.风险导向的大企业税务审计――澳大利亚大企业税务审计经验借鉴[J].财会月刊,2015,12:90-92.

[3]夏智灵.风险导向的现代化税务审计――美国大企业税收管理的经验和启示[J].国际税收,2015,05:51-55.

[4]毕华荣.刍议地方税务审计风险管理[J].现代商业,2015,20:66-67.

[5]张景阳.税务审计现状和风险管理研究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35:22.

第3篇

一、审计或鉴证类报告阐述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2006年全国企业治乱减负工作检查的通知》,文件明确将中介机构服务收费列为清理规范对象的情况,为取得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支持,税务机关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各级税务机关不得多次要求纳税人报送税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或鉴证报告,一般只要求纳税人报送注册税务师一次到户,税种审全,环节审透,项目做齐,一次性收费的《税务审计报告》;第二,对《税务审计报告》与各单项鉴证报告的要求是:包括《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报告》在内的,以上列举的各单项鉴证报告必须一次性做全,并且作为《税务审计报告》的附件。

二、提出假设

税收征管权审计控制效果主要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衡量:应补缴税金、企业根据审计上交的税金、已补交税金占据应补交税金比例。纳税是企业的义务,经济效益好的企业,纳税金额也较多。如今我国有很多企业会利用会计政策进行企业利润操纵,并利用体制漏洞,进行偷税漏税等活动。主动申报金额多的企业,进行税收征管权限查出的违法违纪事件也较多,应该补交金额也越多。本文据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一,某企业向税务部门申报金额越多,应补交税金也越多;假设二,某企业向税务部门申报金额越多,该企业向税务部门补交金额也较大;

三、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以及样本选择

笔者收集了近几年税收征管权的相关有力数据信息,并分析《中国统计年鉴》以《中国审计年鉴》等相关法律法规,根据这几种原则选择样本:第一,如果查验出往年数据缺省的样本,应将其剔除;第二,由于《中国审计年鉴》中提供的数据会由于年份的增加而发生口径的变化,导致样本的三个解释变量回归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2.变量设计

此次研究税收征管权审计的控制效果通过三个变量来表示,即企业应补交税收金额数(LN AVE-STAX)、企业平均已补交税收金额数(LN AVE-ATAX)、企业已补交金额在应补交金额数量中的比重(PROP。其中AVE-STAX以及AVE-ATAE是代表税征管权控制效果的绝对指标,而PROP是相对指标。同时,本文还另外引进了三个解释变量,即主动纳税程度、年度虚拟、经济发展水三个变量通过这三个解释变量去检验这三者之间与税收征收管权审计控制效果的关联。对于第一个变量,笔者将(LN VTAX)作为替代指标。在检验年度审计控制效果的关联时,通过A1、A2、A3、A4.A5、A6分别表示2009、2010、2011、2012、2013、2014这六类时间的权力审计控制效果。假设年度虚拟变量A的审计活动发生在2009年,则A1=1,反之A1=0。另外几个年度的虚拟变量与此同理。

四、结果阐述

通过图1可看出该企业应补交的税收额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仅为54.48390万元、0.1791万元,平均补交金额为5.3278万元。从中可看出税收征管权在审计的监督下其控制效果较好,有效促进了被审计企业以及审计地区税收征管权的使用,并且纠正了税收征管权以往滥用权力的现象,使该企业的平均补交税款在5万元以上。

五、总结

1.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委托作注册税务师的鉴证业务

“对纳税清算,各类资格、涉税事项认定,以及加计扣除、特别纳税调整等”;

“对需经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和税法规定由纳税人自行申报税务机关备案的重大事项,凡属专业性强、管理难度大、有利于防范税收风险、加强税收征管的”;

“加强与司法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拓展注册税务师参与涉税司法鉴定的业务领域,协助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对司法案件中重大、疑难的涉税事项进行专业鉴定”。

鼓励、引导税务师事务所开发涉税服务高端市场,开展涉税服务特色业务。争取五年内,在新股发行、资产重组、股权转让、年报审计等上市公司有关业务,企业重大重组、资本运作业务,跨国公司、中央企业、大型民企等重点纳税人的涉税风险管理、战略咨询、产业规划业务,预约定价、税务调查、特别纳税调整涉外税收业务方面有所突破。

2.未按规定报送注册税务师签章的审计报告的处理

不予受理:对于按规定应报送《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鉴证报告》而不报送的,税务机关可不予受理。

对纳税人及其高管人员参与有税务部门把关的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授予的任何荣誉牌、证(含A级纳税人)评选活动时,其单位相关年度未经税务机关检查又不能提供《税务审计报告》的,税务机关可不予受理。

处以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3.税务中介机构参与税务监管的准入

“涉税鉴证业务涉及到国家税收利益,政策性强,质量要求高,对于不具备注册税务师行业执业资质、未纳入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管的单位和其他中介机构一律不得承办涉税鉴证业务”。

未在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公告的其他中介机构,一律不得承办涉税鉴证业务;对其出具的涉税鉴证业务报告,各地税务机关不予受理”;其他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如果从事涉税鉴证业务,必须具备注册税务师执业资质,成立税务师事务所,加入注册税务师协会,纳入税务机关和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督管理。

第4篇

企业提供的纳税申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均是企业自行填写的,其中的真实性令人怀疑。此外,加上税务部门没有实行有效科学的监督,这样造成了税务会计信息缺乏准确性。第一,就增值税而言,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减免通常是根据企业的相关发票来进行认定的,如果逐个进行审核的话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企业偷税漏税的发生,但是这样大的工作量会大大的增加企业的负担和税务部门的征税成本,得不偿失。其次,企业所提供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中会列出很多涉税的项目,这些项目都是由企业自行按照财务会计申报表中的有关项目进行计算来填写的,由于种类过于繁多,计算的程序也比较复杂,很容易产生错误,税务机关很少会花费大量的人力去进行核查和监管。最后,企业提供的各种纳税申报表和其他纳税资料中部分项目金额与财务会计报表中的金额在逻辑上并没有明确的对应和因果关系,难以进行比对,这就给税务机关的审核工作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企业从而有机可乘进行偷税漏税。

二、我国税务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方法

1.信息成本与收益的平衡

基于税务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我国税务会计发展的现状,要完善税务会计的信息披露,必须充分考虑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收益,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改进的建议和方法才能真的起效。在我国的各行各业中,企事业单位的规模参差不齐,状况也千差万别。本文认为,改进的税务会计信息披露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大中企业及盈利状况好的企业,应当编制计税财务报告,也就是,也就是在原来财务报告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税法要求编制计税资产负债表、计税利润表,计税会计报表附注。对于小企业而言,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编制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表,以此来披露会计和税法存在的差异,这就达到了披露税务会计信息的目的。

2.构建税务与会计沟通相关联和依赖的信息系统

这样的信息系统的目的是最终实现税务信息与会计信息之间的资源共享。达到税收与会计的有机整合:一方面,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可以共同协商规定相对完善的税务会计信息披露准则,以行政法律的形式强制要求纳税人在该信息系统上进行税务会计信息的定期披露;另一方面,税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该就纳税人的税务信息与会计信息进行交互式的传递与沟通。通过上述的努力,真正发挥这种透明性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机制的作用,不但降低了税务部门的征税成本和信息成本。

3.财务会计报表附注中增加披露内容

为了提供企业税务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企业的财务报表需要进行以下项目的披露: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存货和增值税进行税项、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无形资产和累计摊销、支付的职工薪酬、分配的股利、各项应税收入、各项计税费用、计税投资收益、罚没支出与其他与纳税相关的各项数据如支付的印花税、契税等。

4.加强企业会计管理监督

第5篇

【关键词】税务风险 规避 企业风险管理

一、引言

从企业正式设立开始,税务风险就已经存在。随着我国税务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税务风险更加普遍地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众多经营风险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从税务风险的本质来看,这类风险主要来源于我国税收制度与企业纳税义务的存在而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未知损失。税务风险会给企业带来很多后果,其中最能直接体现的就是企业由此可能会支付一大笔资金用于支付税款和罚款,这样的一大笔资金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使得企业资金流紧张。其次,税务风险还可能使得企业失去享受某些特定政策的机会,最常见的有一般发票开具资格、一般纳税人资格、享受税收优惠资格等等,这些资格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失去往往会干扰到企业的健康发展。于此同时,税务风险还可能会给企业来带或轻或重的法务风险,一旦企业触碰到法律的界限,就无法保持正常的经营。最后,税务风险还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和信用,与企业有关的银行、供应商等会考虑到企业的信用问题而不愿与之合作。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十分深远,鉴于此,企业管理层必须加大对税务风险的科学管理,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企业内部税务审计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中,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检查、复合税务工作的理念,因而也大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税务审计制度。由于内部税务审计制度的缺失,导致企业不能对自身的涉税事项进行有效评估和定期检查。不少企业还停留在只是单纯应付税务机关的刚性要求而被动地进行税收自查,这样的自查往往都是流于形式,很难发现实质性问题。有的企业虽然希望依托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税务方面的检查,但是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税务知识有限常常达不到效果而不得不聘请外部税务中介机构进行检查。税务中介机构并不完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也不熟悉企业的具体业务,更有些不负责任的税务中介在没有进行详实调查的基础上就随意出具审计报告,由此带来的外包风险会加剧企业的税务问题,一旦遇到税务机关的相关部门对企业展开检查或审计,就会给企业的到来经济和声誉的双重损失。

(二)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缺位,内控建设进度落后

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对税法的遵守程度,包括改进预防、评估、检查、规避等各个税务风险管理环节的工作质量,建立起企业内部税务控制制度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性工作。由于受到传统企业观念的影响,就目前来看有不少企业并未真正重视起税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执行,有些企业为了简化机构设置,往往让财务人员身兼会计、税务双重职责。实际上,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真实反映,如果财务部门发现企业存在一些税务问题而试图通过账项调整来弥补,往往会被税务机关怀疑成偷税、漏税行为。有的企业虽然设置了所谓的税务岗位,但也只是机械地按照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并不能够将税收筹划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税务规划。由于缺乏与企业其他各个职能部门的有效沟通,这类税务岗位不能切实有效地发挥自身作用,企业的税务风险仍旧存在。除此之外,企业中税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也影响着企业对税务风险的管理水平。如果企业税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差,责任心缺失的话,即便是简单的事务性工作也容易出现类似纳税申报不及时、税款计算错误、会计处理不当等差错,给企业带来本可避免的损失。

(三)企业经营日趋多元化,但是税务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滞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企业尝试在多种领域同时发展,经营范围越来越多元化,涉及的行业越多,需要接触的税种也越多,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更加大了税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企业却还没有及时建立起有效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公司都很少建立起了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更不用说其他的一些中小型企业了。税务风险虽然具有自身的不确定性,但是只要能够进行科学管理与评估,也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很多经验表明,企业面临的潜在税务风险可以通过完备的税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有效的规避或缓冲。

三、提高企业应对税务风险的几点建议

(一)成立管理税务风险的专设机构

企业应该尽快成立起专门管理、应对税务风险的专设机构,并且规定将企业所有的涉税工作都交由该税务管理机构进行处理,为企业建立起一个涉税事务的专业化处理流程,更好地保障相关业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企业的税务管理机构规模根据企业的业务规模和实际需求来确定,对于大型集团公司来说,可以设立税务管理部,并且配备专业能力扎实、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可以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科。企业通过税务管理机构进行税收风险管理,既可以更加全面地获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又能加强与当地税务机关的沟通与联系,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税务风险。

(二)重视构建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管理体系

企业要达到科学规避税务风险的目标,构建企业税务防线防范体系是一条重要途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的实际状况,并且重点参照《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的规定,建立起相关税务信息的传递渠道和沟通制度,将收集、处理、传递信息的责任明确落实到各个固定岗位,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类责任制。这样的责任划分不仅能保证税务风险管理各项工作的最终落实,每一项工作的完成情况都能做到有岗可查。同时,还能够确保企业的管理层能够更加畅通、快速得到涉税信息反馈,趁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规避或是补救措施。

(三)规范税务风险控制活动,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税务风险涉及的控制活动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对税务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控制活动是否有效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顺利进行经营活动,对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控制活动具体是由一系列流程、授权、分权、集权等环节与制度构成。《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也建议企业在考虑税务风险管理成本效益的基础上,设计出税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从风险评估办法、应对策略、处理流程等环节入手,制定出能够有效应对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全面有效地规避企业所面临的税务风险。

(四)加强内部审计与自查

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内部监督可以大致由内部审计和自查两部分构成。依靠内部审计和税务自查,企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涉税事务的处理质量,为企业安全纳税提供合理保障,降低税务风险。具体来说,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应该坚持定期对涉税业务进行审计与自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调查原因并纠正。对于一些阶段性的涉税工作,可以采用统一检查或是专项审计等方式,如果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或者规模较大的涉税业务,还可以聘请专业税务机构来指导税务审计,提高企业管理税务风险的水平。

(五)建立一支业务能力过硬,责任心强的税务人才队伍

企业的相关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要想更好的落实,必须依靠一大批高素质的税务管理人才,因此,企业必须组建起一支专业知识扎实,职业道德良好的税务人才队伍。首先,企业管理层要重视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与吸纳,要给予员工充分的空间发挥才华,并且及时为相关工作人员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更新、补充他们的知识体系。其次,企业还应给以这样的专业人员较好的工资待遇,以便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四、结语

我国在2009年5月由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就企业防范、评估、应对税务风险所涉及到的各项工作作出了详细的规范和阐述。客观来说,我国目前的税法体系还比较松散,各项税种的课税办法大多还停留在粗略的条例框架下,税法体系的不健全造成了较大的弹性空间和政策真空地带。企业从事的行业千差万别,因此在涉及到具体纳税事项时就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这种尺度常常难以把握,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来到税务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加积极地与税务机关沟通,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税收政策,及时听取税收征管部门的建议和提醒,以便使自身对于税法的理解与税务机关保持一致。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不仅能帮助企业有效降低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为企业在不慎面临税务风险时留下一条能够及时沟通的途径,避免税务风险的进一步演变,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朱克实.构建企业税务管理目标模式及策略[J].涉外税务 2008(12).

[2]李琳.浅谈大型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J].交通财会.2009(10).

第6篇

2005年8月29日美国司法部和国税局(IRS)宣布,毕马威已承认有罪并就避税事件达成延期刑事诉讼的协议。和解协议主要包括:取消为高收入人群定制避税产品业务;遵循税务意见书签发和报税表填报的规则;禁止从事任何预先设计好的税务产品;只能采用以小时率为基础的收费标准。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毕马威同意支付4.56亿美元的罚金(美国司法部,2005)。与此同时,美国司法部将毕马威9位前高管告上法院。为使毕马威今后更好地走上“正道”,政府要求毕马威完善内部监控机制,并任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任主席里查德・布瑞登为公司的外部监管人。他将在未来三年内监管毕马威是否遵守其与美国司法部达成的和解协议。里查德・布瑞登任期结束后,IRS将继续监管毕马威的税务服务及协议的遵循情况,监管期为两年。如果毕马威今后再出现违规行为,政府可能它或者延长监管期。

毕马威作为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在148个国家开业,为全球的客户提供审计、税务和咨询服务,2004年毕马威的营运收入为134.4亿美元,其中税务服务收/k.31.1亿美元,占总收入的23.2%。毕马威的这场危机源于其在1996至2002年间向富人销售避税产品。从1996年起,毕马威迫切希望成为税务行业的领头羊,并决定开始以“冒进的市场策略”不遗余力地开发、推销避税产品。毕马威为此雇佣了大量的营销和法律人员,并且不惜高价网罗各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合伙人。至2001年,毕马威的税务部门雇佣了约l万名的税务专业人员(Tanina Rostain,2005)。为了激励员工极力推销避税产品,毕马威在报酬体系设计上,以成功开发、推销避税产品为核心业绩指标。

毕马威避税产品的目标客户是年应纳税收入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富人。在避税产品的销售、执行过程中,富人们自行决定他们所需要的“损失”,毕马威的税务合伙人和其他的参与者(律师事务所、大银行等)则将精确虚构出交易的类型、规模以产生预定的“损失”,并按“损失”的一定比例(通常在5%~7%之间)收取费用(美国司法部,2005)。对于公司客户,除了运用惯用的营销策略外,毕马威锁定其审计客户,让避税产品的推行者与审计师一起合作。审计师只根据推行者的意见发表审计意见,并允许审计客户把避税产品带来的收益体现在财务报表中。同时,审计师从避税产品的销售中获取丰厚报酬。如此的“销售途径”,极大损害了审计师的独立性,使其难以保持客观独立性。

为了躲过IRS对避税产品的检查,毕马威采取了三个步骤:首先,不按照法律规定向IRS登记其避税产品,这样可以使其避税产品得以顺利推行而不会因IRS的否定而夭折;其次,为购买避税产品的富人报税,专家报税的规范性并在报税表中隐匿使用避税产品的痕迹,可以降低IRS对避税产品使用者审查的可能性,若IRSX对这些人进行审查也能以较大的可能性逃过;再次,如果因避税产品的使用遭受IRS深入调查,则运用律师――当事人特权阻止IRS的调查(美国司法部,2005)。

尽管毕马威采取以上措施防止IRSX对避税产品的审查,IRS仍察觉到避税产品的存在。2001年9月,IRS对毕马威未能按照法律的要求向其登记避税产品进行检查,并在2002年初开始向毕马威发传票,要求毕马威向其提供有关信息(美国司法部,2005)。2004年2月,美国司法部和IRS开始对1996年至2002年间的避税服务进行调查。在应对IRS此后发出的传票时,毕马威宣称IRS要求提供的资料受会计师――客户特权、律师――当事人特权和工作成果特权的保护,拒绝向IRS提供。这最终导致了2005年6月司法部对毕马威非法销售避税产品和妨碍司法公正的调查。在可能重蹈安达信覆辙的高压下,毕马威终于在6月16日通过官方网站向媒体表示:公司将对从1996年到2002年期间提供的非法避税服务全权负责,同时还对该不法行为给美国国库造成的经济损失表示歉意。

二、会计师事务所致力于避税产品的原因

纵观审计行业的发展历史,在接受法律所赋予的特许权之前,职业会计师已为人们提供范围广泛的专业服务。1720年,名噪一时的“南海公司”破产事件孕育了民间审计职业的最早先驱者查尔斯・斯内尔。1862年英国颁布公司法,规定由处于第三者立场的特许会计师代表股东执行对公司董事的监督,促进了审计业务的发展。1929年股市崩溃,美国于1933年和1934年颁布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要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必须经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使社会对审计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大幅度增长。在这段时期,审计行业保持着健康的发展速度,审计业务处于卖方市场。

但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审计行业步入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遭受来自各界的压力。70年代初期,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许多公司倒闭,注册会计师因此倍受责难,监管者加强对审计行业的监管。由于“深口袋原理”的作用及寻找替罪羊的心理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会计师事务所,掀起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浪潮。这个时期的会计师事务所遭遇诉讼浪潮中的代表性判例是1968年的大陆自动售货机公司案。法庭认为,“公认的审计标准说明的只是审计工作最低限度的要求,而不能推断审计人员在各具体审计工作环境下必须做到的一切”,“证明符合公认的标准,是一项很有说服力的证据,但它不能最终证明被告的行为是诚实的”(麦吉尔,2001)。这种情况使审计人员就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时对公认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依靠较以前更弱,一旦公司经营失败,会计师事务所将面临着诉讼及巨额赔偿的风险。

与此同时,审计行业由于外界的压力,发生了不利于审计师独立公正开展业务的变化。很多年以来,会计职业被认为不受反垄断(反竞争)的限制,会计师应遵循职业及道德准则,审计行业因此能够避免相互之间的激烈竞争,能够保持较高的独立性。但联邦贸易委员会却在60年代末提出,职业及道德规则的制定及阻碍了市场经济中的价格竞争和公开竞争(麦吉尔,2001)。197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迫于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威胁,解除审计业务竞标的禁令。几年之后,AICPA又被迫放弃禁止广告招揽审计客户的规定(Tanina Rostain,2005)。大型事务所在早期所形成的不相互争抢客户的共识逐渐丧失,替代的是残酷的价格战与事务所之间招揽审计客户的无序竞争。

在审计行业充满竞争又具有高度风险的环境下,各会计师事务所把经营重心转向非审计服务,包括税务服务和咨询服务。现代社会税法的复杂程度使得很多人必须借助专业人员的服务才能正常纳税并遵循税收法规规定。而且对纳税人而言,事先聘请税收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合理安排业务项目从而获取税收方面的最大优势,是经营的明智之举。会计师事务所具备精通税务知识的会计人员和法律人员,在从事审计业务的过程中,熟悉审计

客户的经营及财务信息,成为税务服务的提供者自在情理之中。从80年代后期开始,税务服务的收入逐年增长。除报税或协助客户遵循税法的服务外,税务咨询服务作为其他咨询服务的补充提供给客户。这是IRS所支持的服务,因为规范性的报税单可以减轻IRS的工作量。

1991年,A1CPA开始允许会计师根据服务质量收取费用,这表明AICPA允许会计师们可以按为客户节省的避税额的一定比例收费。而在此之前,美国会计师行业根据工作时间(一般为小时收费率)来向客户收取报酬。或有收费标准的实行,打开了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咨询业务的潘多拉盒子。

90年代初期,典型的税务服务主要是税务筹划,即建议客户通过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充分利用税务法规提供的包括减免在内的一切优惠,享受最大的税收利益。税务专家提供税务筹划方案,有些可能比较激进,但在真实交易的基础上进行,为税务筹划而发生的交易具有经济实质意义。税务筹划服务应个别客户提出的要求进行,会计师事务所并不处心积虑兜售税务服务。到90年代中期,各大会计师事务所采取类似制造业的标准化生产,投入大量资源研究开发出适合大多数客户的税务产品。税务产品开发所耗的经费,就如工商企业生产产品的成本耗费,需把产品售出以收回成本进而获得高额收益。这使会计师事务所的经营政策不可避免地倾向商业化,采用商业企业的标准去努力寻找业务,想方设法推销其税务产品。至90年代末,大规模避税现象开始出现,税务产品市场枝繁叶茂,众多避税产品在美国开始泛滥。逐利性使事务所忘记其“经济警察”的职责,而且还使其竭尽所能去“钻营”税收法规的漏洞,设计各种激进的避税产品迎合客户的要求。在这些避税产品中,很多是通过无实质经济意义的交易制造损失以达到避税目的。

与之相对应的,IRS一方面完善税法,另一方面着手整治非法避税并对之进行严厉惩罚。2002年夏天,普华永道支付了100万美元的罚金结束了IRS的避税调查,同时宣布“将不再对其激进的税务策略进行大规模的营销”。这是第一家因为避税业务而缴纳罚金的会计师事务所。此后,德勤和安永分别因为避税计划而遭到美国监管部门的调查和客户的。

为了能够事先对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税务服务进行规范管理,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提出了涉及税务服务及或有收费的道德规范与独立性准则。2006年4月21日,SEC通过了该准则。该准则明确了将有损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的情况:所筹划、推销的税务产品对现行税务法规进行不恰当的解释;对其审计客户采用或有收费的标准收费;向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或其直系亲属提供税务服务。此外,该准则为进一步达到SOX法案有关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非审计服务时需获得审计委员会预先批准的要求,规定审计师在提供税务服务时需获审计委员会的预先批准,并需书面向审计委员会表述要提供的税务服务;需与审计委员会讨论所提供的税务服务是否会损害其独立性,并把讨论的主旨记录在案。

三、毕马威避税案对我国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启示

我国在1994年税制改革前,采取专管员上门征税的管理制度,因而缺乏税务咨询业发展的需求市场。1994年税制改革,我国建立了“纳税人自行计算税款,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自行向国家缴纳税款”的税收征管机制。此后,在逐渐健全税收法规制度的过程中,税务法规日益复杂,具体程序日趋繁冗,让纳税人难以全面掌握。因此,减少因不熟悉税收法规而违反税收法规的风险,进而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利益,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

第7篇

【摘要】随着中介服务市场的开放和外国税务机构、税务人员的涌入,外国税务机构必将抢占我国税务业务的市场份额。传统、单一的税务业务显然已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本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业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对策。

一、资料分析

在一次对124家地区分布涉及四川、山东、上海、陕西、山西、浙江、江苏等省市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问卷调查时,对收回的有效问卷的统计显示,有85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非审计服务,占全部样本的68.55%。其中,微型会计师事务所27家,占微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57.45%;小型会计师事务所19家,占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57.58%;中型会计师事务所22家,占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84.62%;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17家,占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有效问卷的94.44%。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提供非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比重并不是很大,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仍是以提供单纯的审计服务为主,这一现象在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尤为突出,而在提供非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又有多少家从事税务业务呢?

虽然税务业务一直以来都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传统业务之一,但由表2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税务注:微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200万~500万元的会计师事务所;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500万~1000万元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年总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的比重相对较小,在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和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比重则更小;相反,在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比重却相对大一些。

二、原因分析

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为什么从事税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占总体数量的比重较小;二是为什么规模相对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税务业务的比重偏大,而在规模较大甚至大型及特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其比重反而较小。

1.现行税务业务提供的层次较低,难以满足纳税人的需求,市场需求不足。据抽样调查测算,2005年全国委托税务的纳税人约占9%。在项目上,纳税申报占30%,纳税审查占25%,税务顾问占18%,税务登记等简单事项占13%,其他涉税事项占14%。由此可见,提供的税务服务主要局限于纳税申报、纳税审查、税务登记等传统业务,这些业务相对简单,技术性较低,纳税人一般自己都能完成,由此造成市场需求不足。

2.国内其他中介服务行业业务兼容的出现,使税务市场竞争加剧。根据《税务试行办法》规定,税务机构为税务师事务所和经国家批准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和税务咨询机构所属的税务部。提供税务服务并非会计师事务所一家独占。特别是注册税务师队伍不断壮大与迅猛发展,到2006年我国注册税务师已有5.6万人。他们在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提供具有较高质量的服务。这些行业的介入,必然使税务市场这块“大蛋糕”被瓜分。

3.一直以来税务业务都是注册会计师从事的传统业务,在长期的从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良好的职业传统,因而由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业务,风险自然低一些。而基于审计业务的激烈竞争及其高风险的弊端和税务业务的优点,考虑到较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与发展,作为非审计业务的税务(尤其是较低层次、较简易的税务业务,如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无疑成为较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业务的首选,这对于较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及壮大是极为有利的。

4.虽然较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人力资源相对匮乏,但税务服务市场中税务业务的长期开展,却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了相对充足且业务较娴熟的从事税务业务的人才储备。基于成本的考虑,较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理所当然地会选择从事税务业务。

5.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在人力资源、专业技术以及资本方面具有优势,同时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和壮大,在同行业中更具竞争力,这使得他们不满足于现状,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求其他新型非审计业务中。相反,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尤其是缺乏专业人才),对提供其他非审计服务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对策分析

1.充分肯定目前的税务发展模式。就以上分析来看,我国税务的发展模式选择的是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混合型发展模式,即选择由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共同从事税务业务的发展道路。

一方面,我国发展税务业务必须依靠注册会计师的力量。税务是与财务、会计、审计有内在联系的一项业务,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业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我国注册会计师出现的时间较早,现有制度以及人员数量、素质等方面都比注册税务师要健全和更有优势,从而成为开展税务业务的主要力量。

另一方面,仅依靠注册会计师从事税务又远远不能满足该业务的发展需求,还必须依靠专业化的税务机构,积极发展专门的税务中介机构如税务师事务所等也是一种现实选择。当前,注册会计师与注册税务师并存有利于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来看,混合型的发展模式是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

2.拓展税务业务的范围,转变税务业务的服务功能。要积极拓展税务业务的服务范围,使事务性业务向咨询性业务(如纳税筹划)转变,转变税务业务的服务功能。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国加入WTO时承诺将逐步开放中介服务市场。随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国外税务机构和税务人员将进入我国市场。尽管这些机构和人员对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太了解,对我国的税制还存在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认识过程,但是由于他们长期从事中介服务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制度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和规范的运作模式,形成了国际服务的多元化和服务网络的一体化,因此国外税务机构和人员的涌入,势必分割我国涉税服务市场份额。同时,在我国加入WTO后的开放形势下,在华外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其在长时间的市场竞争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运作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和详尽的财务规划,在激烈的竞争中有强烈的税收成本控制意识,并通过各种先进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税务管理目标。对于日益扩张的全球化经营,为了保证企业在世界各地经营中税收风险的规避和税收成本的控制,聘请本地的税务中介和专业人士则成了企业税务决策的主要方式,而对税务业务的要求也转向纳税筹划等新型业务。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提升注册会计师在国内税务市场的份额,我们应该转变税务服务的职能,向咨询性业务转变,开展纳税筹划业务。

纳税筹划在国外早已普遍存在,其涵盖了对个人的纳税筹划、区域性的纳税筹划和跨国投资的纳税筹划。在欧美的税法理论中,纳税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权利,是纳税人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享有的不交税或少交税的权利。同时,纳税筹划具有培养企业纳税观念,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为税收杠杆发挥作用提供条件,促进国家税收立法及政策不断完善,促进注册税务师行业发展等作用。世界上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都把纳税筹划作为一项重要的业务来开展。

开展纳税筹划的目的是使纳税人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强调在实际纳税义务发生之前,纳税主体对涉税经济活动做出系统的事先安排,主要是选择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资本结构、投资方式及交易时间等以达到减轻税负、获得最大税收利益的目的。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综合运用税收、财会、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的能力,而目前注册会计师所能提供的服务与企业对纳税筹划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纳税筹划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业务量少,未形成规模效应,管理不规范,效率较低,人才缺乏。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将纳税筹划作为主要业务来抓,同时利用工作分工,由高素质的注册会计师来从事纳税筹划业务,不断开拓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空间。

第8篇

关键词: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

随着依法行政、依法治税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纳税人的维权意识不断觉醒, 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面临的税收执法风险逐渐增多,如何防范和控制日益增多的税收执法风险已成为摆在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基层税务机关可能存在的税收执法风险隐患

(一)在收入管理中,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税收收入计划任务,可能存在设立过渡户、预收税款、延压税款等问题;手工税票二次填开、税目不分别填写、项目填写不全等不规范行为多有发生;存在备案类减免税该备案不备案,不纳入会计核算的问题;仍然有虚假委托代征、转引税款和空转的严重问题;个别企业存在变相包税问题。

(二)在征收管理中,可能存在纳税申报不规范、滞纳金加收不到位和违反发票管理规定,不按规定开具、使用、发售发票问题;部分单位存在通过临时户调剂税款的行为;在个体户定税中程序不严格、手续不齐全,工作随意性大,定税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等情况。

(三)在税收执法中,仍然存在着人情税、关系税问题,一到检查就有人说情、照顾,导致问题越积越多,风险越来越大。有的单位与企业有着一些工作之外的利益关系,给执法和管理带来许多被动。

(四)在税务检查中,有的大企业、大公司多年不检查,可能存在偷漏税问题得不到严厉打击和有效遏制;个别案件存在应加收但未加收滞纳金行为。

二、可能产生税收执法风险的成因

(一)法制意识淡薄。没有深刻认识“依法治税”的重要性,不能正确处理完成任务和依法征税的关系,执法不严导致问题发生;法律界限混淆,对法律规定和上级要求总是搞所谓的“变通”。 部分税务人员在价值观念上会产生个人与社会的错位,他们把自我当成社会的中心,将公共权力视为私人特权,使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如此一来,在税款征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税务处罚等行使权力环节,就可能表现出权力思想,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甚至见利忘义、索贿受贿、、等。

(二)缺乏责任意识。部分税务人员责任心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税收业务不熟练,造成违法执法或者工作失误。一些单位和个人原则性不强,纪律性不强,面对一些外部压力,对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事情不抵制、不敢于坚持原则,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守“规矩”,最后造成不良后果。

(三)税收征管机制不健全。首先是经济管理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不畅形成大量漏征漏管户和非正常户,如目前个人在金融机构财产信息与个人所得税征收信息不对称、工商部门与税务部门没有实现数据共享等,可能导致信息缺失国家税款流失;其次是管理机制本身容易形成法律风险,执法权力过于集中在“征、管、查”各部门,使得这些岗位的税务执法人员更容易滋生腐败。最后是各部门权力缺乏制约机制,主要表现在税务机关的监督机制是事后监督,缺乏事前监督预案,更没有事中监督制度,并且在“征、管、查”各部门之间没有有效地相互监督制约制度。

三、预防税收执法风险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外部执法环境。充分落实好税收征管法等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做好汇报,讲清税源实际状况、组织收入原则、税收执法要求,增强税源管理措施,赢得党委政府对提高收入质量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加强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反映本单位在防范执法风险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主动加强外部监督。

(二)进一步提高收入工作质量。合理的税收计划、税收增幅是提高税收质量的基础,是提高税务部门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关键,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发展循环。主动向各级领导汇报好,与财政、审计等部门沟通、协调好,争取党委政府对地税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收入总量和增量上与有关方面达成最大限度的一致,消化税收水分。

(三)不断开展全面自查执法风险点。以提高收入质量为出发点,对组织收入、征收管理、税收处罚、减免税管理、税务稽查等存在税收风险的环节深入开展自查,认真梳理存在的问题,并严厉查处设立过渡户、虚收空转、转引税款、漏征漏管、人情税、关系税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杜绝有税不收、无税乱收、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增强防范意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提高自我纠错能力,确保各项税收政策的正确贯彻落实。

(四)继续深化政务公开。政务公开不能成为一句口号,要联系实际工作落到实处,并拓宽公开内容和公开渠道,对税款征收、检查处罚、减免税、税额核定、税收政策、办税流程等事项,按照政务公开范围和条件,及时予以公开,自觉接受全社会监督,降低执法风险。同时根据新《征管法》的要求,新的征收方式和业务流程的需要,科学设置机构,建立起上下协调一致,横向联系紧密,岗位间相互监督制约的机构设置。

综上所述,认为基层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风险控制上,针对现行的税收法规、政策,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和法规法纪教育,从根本上预防执法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会计师事务所是指依法独立承担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是由有一定会计水平、经考核取得证书的会计师组成的、受当事人委托承办有关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方面业务的组织。会计师事务所一方面担负着塑造市场经济微观主体,规范企业经营活动的重任,另一方面又是国家对社会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执行者。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出现了某些方面的问题。

一、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情况现状

1.情况调查表明,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中小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仍然比较薄弱,大量审计报告未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收集审计证据不充分,未充分注意到关联方交易;

2.有的甚至应企业骗取信用等级等不正当要求故意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社会影响恶劣;

3.存在低价竞争现象,行业内甚至出现了支付佣金、回扣的现象,有些招投标报价低于成本价;

4.有的机构乱挂牌,乱设分支机构,允许业外人士以本机构的名义执业,影响了本机构的声誉,并扰乱了当地的市场秩序;

5.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之间不和谐;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内部人员心里不平衡,容易跳槽;

6.从事业务以会计、审计、资产评估等传统业务为主,没有进一步拓展新兴业务。

二、原因分析

1.市场饱和引起不正当竞争。我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近8000家,其中具有证券资格的事务所5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全行业的十分之一,但收入却占一半。根据以上情况及事务所自负盈亏的性质,决定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必然以收入和客户为主要任务。审计费过低势必造成不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不充分收集证据,审计质量也可想而知,同时行业的整体形象也会受到损害。按照规定,事务所服务收费应实行政府指导、市场调节的价格,但事实上是弹性价。

2.被审计单位方面的责任。本来,根据规定,被审计单位应积极主动配合审计人员,真实、全面、完整地向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财务会计资料及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并承担相应的会计责任。而事实上,很少有企业自愿请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他们只是为了某些报表外部阅读者的强制要求,如银行、工商、税务等。所以谈不上主动配合,甚至有可能主动要求事务所减少审计程序,或出具虚假的报告。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只要能应付有关部门,哪个事务所收费低,要求少,能满足其不正当要求,就委托哪个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3.政府部门的不当干预。我们会看到一些现象,有关部门要求或指定必须到某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办理审计事务。或者国税或地税部门要求企业到某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接受记账业务。

4.行业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会计师行业的行政监管、行政处罚由省财政部门实施,但事实上,由于种种原因,省级财政部门还不能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监管办法。而且,行政处罚不足以抑制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具体对策

1.完善政府监管机制,规范事务所执业行为。职能部门应明确工作职责,并根据职责权限开展相应工作。同时制定具体的监督管理办法,把监督检查的重点放在执业质量上。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追究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的法律责任,对造假和严重失职行为,除了进行行政处罚外,还要对其进行惩罚性赔偿。

2.诚信建设。可以建立执业人员诚信档案。方法可以参照银行建立的不良信用记录或公安部门的机动车违章扣分记录等。

诚信体系建设依靠的是教育和制度保障。通过诚信教育,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诚信意识和守法意识。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对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执业人员的信用记录查询,尽量选择信用记录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另一方面要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作用,提高行业自律水平。信用记录可采用自行申报和向社会公开征集的方法,来源可以是工商、税务、海关、商检以及金融机构、公共服务机构掌握的信息,同时加大信用的开放力度。建立信用制度,还应加以相应的奖惩。信用等级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奖励,信用等级差的,可以采用信用记录、警示告诫、公开曝光、经济处罚、行业禁入等措施。

3.审计、验资报告存档制度。简言之,就是从事务所存档的各类报告中抽取一定比率看是否正确,并与企业留存的相比较,看是否一致,防止造假。

4.加强培训。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自律的意识。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财税;实践;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8-0126-02

目前,大力开展计算机审计已成为深化各项审计工作的主要着力点。计算机审计为深化财税审计提供了现代化手段,不仅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效率,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审计思路、审计方法和审计模式的转变。在审前调查阶段获取电子数据和数据字典,对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制定审计方案,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关注点;在现场审计阶段,可以深入审计分析整理,简便快捷地排查和确定审计疑点,进行核对和延伸审计;在审计报告阶段,为复核把关提供方便,可以有效地控制审计质量;审计后,可以建立部门内部的完整的电子数据资料库。

我们的主要思路、做法和计算机审计的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审前调查分析充分,审计思路清晰

在市地税、市财政和某辖市财政决算审计中,我们在审前调查阶段不仅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而且要取得电子数据和数据字典以及信息系统中各表结构及相互钩稽关系。在对有关电子数据进行数据导入、转换、认真分析研究,充分运用计算机进行检索、查询、汇总后,结合历年审计经验,确定重要性水平和进行风险评估,据此制定审计方案,使方案内容、重点彰显个性,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审计思路清晰。

2 审计重点更加突出,审计目标明确

在对某辖市财政审计时,从事先取得的数据来看,地方税收总量不大,纳税大户不多,反映出该市经济发展状况欠佳,财政比较困难。结合该市有关支持企业经济发展、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精神,审计判断可能存在对大企业采取保护性政策措施的问题,因此,对地税的审计把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税收征收管理情况作为两个突出的重点;对财政的审计则把审计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以及上级专项支出指标的批复和分配使用情况作为突出的重点,审计结果验证了我们的判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 审计内容全面完整,审计风险降低

随着财政、税务等审计对象的业务数据和业务流程的电子信息化,审计已经难以完全取得这方面的纸质书面资料,传统的审计手段已经无法对这部分内容实施有效的审计监督检查,由于审计存在空白点和死角,致使审计结论存在相当大的风险。

计算机审计对深化财政金融审计有突出的效果,数据采集面广,取得资料完整,审计覆盖面宽,并避免了被审计单位隐瞒财政财务业务资料的情况,数据来龙去脉清晰。在地税审计中,我们将地税征管系统的主要数据库中的有关的用户表及其字段以文本文件方式导入到电脑中,共取得了审计需要的17张表格:缴款书记录表、税务登记表、国库代码表、隶属关系代码表、纳税项目鉴定表、欠税类型代码表、减免申报记录表、提退记录表、代征代扣项目表、查补入库明细表、税款类型表、税种代码表、税目代码表、税务机关代码表、预算级次代码表、预算科目代码表、注册类型代码表。

在财政审计中,预算管理系统取得的表格有15账:包括账套表、摘要表、拨款凭证表、明细账数据表、科目汇总表、总账数据表、会计科目表、科目汇总表、记账凭证表、原始凭证表、资产负债表、单位代码表、单位账号表、付款单位表、拨款通知单表。此外,还有财政各业务部门管理核算的预算外专户、农财、企财、行财、社保、基建等的各个账套。

上述电子表格资料基本反映了财政、税务的业务流程和账务处理,满足了审计的需要。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审计,审计人员对报表及其各科目数据的真实性做到心中有数,审计结论也放心踏实,更加真实客观。

4 数据查询分析快捷,审计效率提高

财税审计有数据量大、内容多、事项多的特点。传统手工审计费时费力,效率较低。计算机审计的开展为财税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首先,由于提前取得电子数据,在审计进点前的调查阶段就基本完成了审计重点的确定,查找出了在审计现场实施阶段需要进一步核实、核对的审计疑点和审计线索。

其次,现场审计阶段,尽管电子数据量庞大,但由于查询数据资料方便快捷,审计资料共享,以往许多用手工不能审核的数据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如我们对某辖市财政决算审计,按照以往的审计进度需要2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只用了半个月就顺利结束,大大缩短了整个审计项目的时间周期。

最后,部分事项可以无须在现场审计,案头审计即可完成,审计的自主性增强;审计复核工作方便有效,便于审计质量控制。

5 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审计内容深化

计算机审计的实施,对税务审计而言,克服了无账可查、无凭证可翻的缺陷,审计资料齐全、审计内容更加丰富。在审计范围上,审计走过了从详细审计到抽查审计的过程,现代审计手段使审计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全面审计;对财政审计而言,把大量的账簿尽收“机”中,可以灵活选用不同的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审计,避免了在账簿堆中埋头查账的辛劳,对审计人员是一个很大的解放。更重要的是,计算机审计的核心手段数据分析功能在审计中得到充分发挥。

在财政审计中,为解决财政预算审计中预算指标的查询、核对、汇总工作提供了一定方便,使原来预算审计中因文件多、指标多、拨款笔数多而不能审核的一大块内容得到较为全面的审核,可以很清楚地审计出已拨金额、结转下年支出金额以及被挤占挪用金额。

特别是在税务审计中,从原始数据到报表的中间环节,在传统审计中往往会发生线索中断的情况,计算机审计已经基本可以实现对业务全过程的审计。如,税务部门提供的税收计统报表反映的数据的真实性,依靠传统审计手段难以验证其真伪。计算机审计可以有效地进行报表核对,验证其真实性。审计中,灵活运用SQL语句、ACESS表查询和EXCEL等工具,通过查询、核对、复算、比较,完成了核对报表、指标筛选、关联分析和归类汇总工作,并深入进行了预算级次审查、金融保险业税收入库级次情况、税收入库大户查询排序、新欠税金及基金费情况、查补税款实际入库情况、房地产企业营业税及所得税缴纳情况、税收减免情况、滞纳金缴纳情况、一个账号多个企业缴款以及一个企业多个退税账号等情况,核实查证了有关问题,审计成果明显。

如,通过对减免税企业税收缴纳和减免情况的查询,更清晰地看出大部分企业未严格执行“先征后返”的规定,因而相应减少了当年的应征数和入库数,影响了税收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通过对“缴款书记录表”中减免额的汇总,发现其金额与税收报表的“减免税金报表”金额不一致,审计分析其原因是:“缴款书记录表”反映地是当年减免执行数,即前一年批复和部分当年批复的企业减免额,而税收报表是统计口径,反映地是当年批复的企业减免额。但经审计,发现部分企业的退税应在上年执行,但当年未执行,到次年才退还企业,说明存在利用减免退税调节税收的情况。

通过对房地产企业纳税大户的查询,对缴税金额、税款所属期、缴税是否均衡等因素的分析,确定了4户企业进行延伸审计,根据事先确定的疑点线索,每个企业仅用半天时间,就查出4户房地产企业应缴未缴营业税、企所税800多万元。

计算机审计实现了业务专长与技术优势的有机结合,从数据采集、转换、分析到编写审计模块等技术日渐成熟,并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深化财税审计起到了助跑作用。

参考文献:

[1]安宁.计算机审计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2).

[2]王春璞.计算机审计的实践流程与挑战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2(35).

第11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税务筹划风险防范

一、公司治理结构是税务筹划的制度保证

(一)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制度结构。这种制度安排或制度结构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决定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如何实施管理、控制风险和分配收益等有关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企业包括税务筹划在内的所有财务行为都应该在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框架内进行。适应公司治理要求的税务筹划方案才能得到组织、制度、资源等方面的保障。按照公司既定的战略目标实施。所以,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税务筹划质量的基本保证。

(二)税务筹划风险

企业在运用税收政策开展税务筹划的过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种风险可能会伴随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税务筹划风险是指企业在开展税务筹划活动时,由于受到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失败而在筹划后发生各种损失的可能性。税务筹划风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即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产生的风险,但不论何种风险,如不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都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其他相关损失。

(三)公司治理结构与税务筹划风险

公司治理是税务筹划的内部环境基础。公司治理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保证税务筹划工作的实施,其完善程度和有效运行影响着税务筹划的组织结构、运行效率和风险控制。税务筹划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治理的健全性、严密性和有效性。美国COS0颁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指出,包括公司治理在内的内部环境要素,是企业实施全面管理风险的基础性要素,并为筹划提供规则和结构支持。税务筹划作为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公司治理背景下进行,并有效防范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实现零涉税风险环境下的税务筹划目标。内部环境决定税务筹划的基础是否牢靠,是对税务筹划风险的事前防范。

二、税务筹划的内部组织结构

合理的组织结构是落实公司治理目标的基本保证。开展税务筹划,需要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为保障。在企业内部。需要设置税务部等专职税务组织机构,专业性的组织分工可以为筹划工作提供组织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保障。在税务部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税务问题及筹划研究的明确分工与相互配合。税务部的工作体现在以下方面:搜集相关财税法规。为筹划和实施方案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整体税负分析及涉税业务分析:财税风险防范机制与防范策略的研究:企业战略的财税规划与内部税务计划:纳税申报与税款缴纳的执行:纳税评估报告;设计合理化的纳税筹划方案等。例如,华润集团于2006年在集团财务部设立了税务管理部,系统、专业地推动全集团的税务管理建设。目前该集团的7个运营中心都设有税务部,一、二、三级利润中心都设有税务经理及专职税务人员,使得整个集团的税务风险明显减小,税务方面的成本控制也有比较明显的成效。受益于税务管理部卓有成效的工作,税务风险管理已经真正成为集团管理层高度重视的事项,税务成本和风险得到合理控制,企业效益也实现了快速增长。

三、防范税务筹划风险的内部治理策略

(一)建立税务筹划内部治理机制

公司内部治理框架中,要设计与税务筹划的战略目标相关的内部治理机制,包括筹划工作流程,筹划风险预警,筹划决策、控制机制以及反馈机制。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可以防范税务筹划风险,保证税务筹划方案的合理性、合法性,并能及时、有效实施。除此以外,为了保障控制系统有效运行,应明确涉税环节各部门的岗位职能,明确税务筹划的权限安排与制衡机制。确保企业税务管理和税务筹划决策的科学性,避免企业税务筹划风险和危机的出现。

(二)制定税务筹划规划

税务部要根据企业税务筹划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制定税务筹划规划,并尽可能详细。税务规划是实现税务筹划的一种计划控制。属于内部控制。税务部制定的内部税务计划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年度纳税计划,包括纳税支出规模和结构、时期计划安排等:第二,内部因素变动分析,以防因内部因素变动而产生内部筹划风险:第三,外部因素变动分析,以防因外部因素变化而产生筹划风险。在税务规划制定出来以后,还要对税务规划进行评估,考虑该税务计划能否取得更多的节税利益或更大的财务利益,是否风险和成本较低。是否能够获得企业现金流的支持,执行是否有保障等。

(三)进行税务筹划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只要存在着经营活动和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税务控制制度是整个内控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实施内部税务控制制度,定期核对涉税账簿,可以提高涉税会计核算资料的可靠性;同时,内部税务控制制度的施行,有利于税务筹划目标的实现。从税务筹划角度来看,内部税务控制应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内部纳税控制,目的是使纳税会计提供的资料真实、可靠,纳税活动遵纪守法。为实现这一目的,设计内部纳税控制制度时,应考虑如何协调税务部与会计部、各业务部门以及内部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二是内部税务风险控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和风险控制四个方面。

(四)开展信息识别与沟通

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的全过程都需要借助各种信息来识别、评估和应对筹划风险。大量有效的信息是制定各种筹划方案的基础。良好的沟通包括信息的向下、平行和向上及时有效传递。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税务筹划项目初始就要求筹划人员依据掌握的相关信息,制定筹划目标和各种可选方案,识别影响筹划风险的涉税事项因素,及时传递给项目负责人,以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并按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调整税务筹划方案。再将控制信息传递给下面的执行人员,执行人员进一步反馈及传递相应信息,降低筹划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沟通误差风险。另一方面,增加企业与税务机关之间的沟通,搞好税企关系,加强税企联系,获得更多信息,使税务筹划方案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以确保企业进行的税收筹划行为合理合法,降低征纳双方的认定差异风险和税务行政执法风险。

(五)实施税务筹划监控

企业风险管理中的监控是指评估风险管理要素的内容和运行以及一段时期的执行质量的过程。税务筹划监控包括内部纳税检查与内部税务审计。内部纳税检查是纳税人内部独立人员对本单位应纳税款核算、缴纳情况所进行的检查。企业内部纳税检查,可以防止财税欺诈与舞弊行为,降低涉税风险。内部税务审计是在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通过审查和评价税务筹划活动及内部控制的真实性、合法性租有效性来促进税务筹划目标的实现。对于企业内部纳税检查和内部税务审计,建议由税务部与内部审计部门联合进行,这样可以保证内部纳税检查的公正性、公开性。同时又可以减少工作量。另外,实施人力资源监控,如对筹划人员进行指导,有助于提高筹划人员的整体素质,降低筹划人员的操作风险和心理风险。

参考文献:

第12篇

近日,南昌县审计局奉命配合省审计厅对某农业银行资产、负责及损益审计,在财务核算审计时,审计人员发现7张内容繁杂的办公用品连号发票,顿生疑点,经内查外调核实,出具此发票的江西三文实业有限公司纯属做发票生意的皮包公司,此案已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尚在审理之中。

6月初,南昌县审计局根据省审计厅的指示,举全局之力,派出15名业务骨干积极配合省审计厅对某农业银行资产、负责及损益审计。参审人员紧紧围绕促进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以资产质量真实性为主线,核实农业银行资产状况、经营绩效和经营风险。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审计人员不顾高温酷暑,加班加点认真工作,在对财务核算审计时,审计人员发现19张由江西三文实业有限公司开具的办公用品发票计16.3万元,其中有7张办公用品连号发票,且发票内容品种繁杂,有办公桌、椅、沙发、铁皮柜,有饮水机、电话机、电风扇,还有笔、信纸、信封和档案袋(盒)等,审计人员顿生疑点,难道这家公司是商品齐全的大超市?带着这个疑点审计人员开展了由外到内的审计调查。先从工商登记入手,经查确有此公司,但公司地址在离县城20多公里的乡下,且经营范围与发票内容完全不相符,这时审计人员心里有点谱了;紧接着到税务部门调查税务登记情况,结果该公司从未进行税务登记,那么他开出去那么多发票从何来?审计人员带着心中的疑团紧追不放,又拿着原始发票再次到税务局进行逐一核实,调查结果让审计人员大吃一惊,除少部分发票用别单位的外,其余都是假发票,因为该公司开出去的商业裁剪发票代码段已超出目前南昌地区使用发票代码段。外调结果水落石出,内查工作迎刃而解,当审计人员回到被审计单位找经办人员了解发票内容真实性情况时,开始经办人员说是真实的,审计人员又问公司地址在那里?半天他说不出话来,最后回答不知道,又问怎么联系的?回答是通过手机联系的,这时,审计人员告诉他已经外调取证了,他才竹筒倒豆子交待了开具假发票是为了报支清理旧欠费用和提取清理旧欠按规定比例的手续费,紧接着审计人员又追问为什么不到税务部门去开发票,他说是因为该公司开出发票的税率低于国家规定税率的一倍,原来如此。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桩假发票案经审计人员的艰苦工作终于告破,既维护了财经纪律的严肃性,又惩罚了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而且提高了审计人员的威信,被审计单位违纪违规行为受到了审计处理处罚,江西三文实业有限公司违法行为已按法律程序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此案尚在审理之中。

(作者单位:南昌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