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1: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屈原的古诗一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批评法;神话—原型批评法;解读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58-02
一、细读《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是中国古诗的名篇,对此诗的阐述也是多不可计,但其中的解读多是用传统的批评方法。本节拟从新批评的文本细读入手,辅以韦勒克的“四层面分析法”,对此诗作更系统的分析。
1.声音层面。《登幽州台歌》在声音层有自己特点,它摈弃常见的绝句形式,采取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此诗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形式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两句音节比较急促,同人的呼吸一样,仿佛让人感受到了作者胸中抑郁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字(“之”和“而”),音节就比较舒缓流畅,似乎寄予了一层叹息幽怨之思。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造成了声音层面的张力,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2.意义层面。《登幽州台歌》在语言上明白如话,是古诗中表达上最接近口语的一首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完全是诗人站在城楼上脱口而出的想法。“古人”、“来者”都是非常通俗词语。“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因感觉天地之无穷而生命的短暂,诗人不自禁而悲痛难忍,这也是直抒胸臆的写法。这首古诗上下二阙,上阕用词简约,抑郁中带有一种气势,下阕节奏舒缓,哀叹中似有一种悠长,表达非常晓畅简洁。《登幽州台歌》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抒发,但在以含蓄为主要写法的古诗中实际上却取得了“陌生化”的审美效果。此诗的情感并不是单一明晰的,诗中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短促的哀痛,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这悲伤与希望之间极具张力,形成了古诗中不可多得的崇高的美学形态。
3.意象、隐喻层面。意象是一首诗文体风格的组成部分,是作品表现的核心部分。《登幽州台歌》诗中的意象质朴无华,但却有着深厚的审美内涵,达到了返璞归真的艺术境界。“幽州台”是此诗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一个意象,给诗歌带来深厚的历史感。“古人”和“来者”是两个对比强烈的又带有时间性的意象,诗人已洞察到作为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处境:古人皆已逝去,而未来尚无法预料的事实。“天地”是一个极具广阔视野的意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然而天地是无法言语的。诗人面对沧桑的历史和苍茫的天地,他的感受是复杂的,苦闷、孤独、悲凉、迷茫一齐涌上心头,而诗人又通通将这些感受都融入了“涕下”的意象中,唯有以沉默示之了。
4.象征、神话层面。一首伟大的诗篇总是散发着永恒的魅力,因为它所揭示的问题或情感是永远值得后人深思的,《登幽州台歌》正是这样一首伟大的诗篇。诗人是站在幽州台上吟唱出他的伟大篇章的,然而他所揭示的问题无论在任何情境中都是困扰着人的,特别是在困境中,那就是人的意义问题:人的生命飘忽而逝,如何才能确立人在茫茫天地中存在的价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建功立业与寄意山水成为古代中国文人墨客的两种志向,然而二者之间并不一定能达到一种平衡。作者意识到二者之间的断裂关系,才吟唱出如此悲壮苍凉的诗篇。现实是残酷的,但人还是要在现实中找到安身立命的依据。这究竟是什么,诗人也很疑惑,在诗中进行追问。世界最初是无意义的,然而人必须寻找出其中的意义,这是一个永恒的悖论,而在中国揭示这样悖论的诗人却不多。
二、《登幽州台歌》“天”意象原型及演变分析
天意象在中国文化观念中有独特的意义,在哲学、文学、社会观念中发挥重要作用。天意象的原型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上古神话当中,如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此时的“天”意义上更多指自然之天。从老庄开始,“天”经过哲学理性的批判,开始成为人的意义场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成为中国文化独特的意义概念。到了屈原时期,“天”意象的审美性得到确立和发展。但“天”意义的确定性也开始遭到了怀疑,屈原就发出了震耳发聩的《天问》。屈原之后,“天人合一”的观念逐渐成为文人安身立命的依据所在,“天”就完全成了物质之天,变成审美客体。然而“天”、“人”之间始终是存在裂痕和危机的,陈子昂就撕裂了“天人合一”的温情面纱,喊出了雄浑悠远的《登幽州台歌》,丰富了诗、文天意象的内涵。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开篇诗人就刻画了一个缺乏意义支撑的孤独者形象。人在噩运当中,先前所确定的一套意义大厦就有可能倾塌。面对苍茫的天地,仕途不幸的诗人无法确立人在天地间的价值,只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了。
面对事业上的失意,诗人陈子昂既不愿意藉着老庄所确定的逍遥路线潜心寄情山水,也不会像屈原一样以死抗争,他更希望能在另一种境遇中获得重生。这里,“天”既不是审美客体,也不是意义的给定者,“天”是自然之天,没有被人化的“天”,是人与天的一次意义断裂,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意义回转,是在特殊境况下积淀着民族文化心理的集体无意识的一次闪现,“天”仿佛回到了原型的最初状态,让人仿佛在诗人哀痛的吟唱中体验到原始先民们在克服自然,赋予意义,创造生活时的艰辛,展现出在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共同面对的主题,而更能体会隐藏在天意象背后更为丰富的内涵。
三、两种批评方法的比较分析
新批评侧重对文本细读的能力,运用这种批评方法必须对文本有一定的鉴赏力,通过对文本语言、意象和整体结构上的一些解读,获取文本较为确定的美学意义。但是新批评完全切断文本跟外界的关系,使解读的广度和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神话—原型批评则侧重对文本当中的重要意象进行剖析,找到意象的原型而挖掘出意象丰富的内涵,因为其中暗含了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历史。使用这种批评方法则更注重批评者的文化历史的知识,以便能考察意象原型,并对原型内涵作一定概括。这种方法的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对于一般的读者,这种批评固然能挖掘深层的文化内涵,但是并没有帮助他们整体地获得一首诗的确定意义。当然,如果既能从内部进行审美的分析,又能从外部进行文化的解读,那么这样的批评才更全面。
参考文献:
[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傅道彬.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原型批评[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彭庆生注释.陈子昂诗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4]袁珂,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5]龚世学.中国古典神话中“天”的原型意义解读[J].理论导刊,2008,(3).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典诗词 鉴赏技巧
在古典诗词鉴赏方面,外国的专家曾说过,作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学思路施加给学生,逼迫学生顺着自己的赏析思路走,而是应该鼓励启发学生们去打开自己的大脑,寻找自己的鉴赏思路。中国是诗的国度,从人人皆知的《诗经》、屈原的《楚辞》到唐诗三百首等等都诠释着中国古诗文化的光辉灿烂。目前,我国已经将古典诗词的鉴赏列入中考和高考的考试内容,因此,我们不但要去感受体会古典诗词所特有的意蕴美、语言美,而且还要学会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这样才能帮助我们的学生应对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是对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的鉴赏技巧的一些总结。
一、中国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
中国的古典诗词都包含着诗人的某种情感,但现在的学生没有处在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因此他们无法体味和把握诗词的感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去准确理解诗词,那么老师有必要做一些工作,比如将学生学过的或者常见的诗词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行总结分类,这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参考,还可以使他们迅速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总的来说,中国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气势磅礴,言辞优美;二是对人生的感慨,如离愁别绪、人世间的爱情、亲情以及友情的慨叹;三是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愤恨;四是表明自己要效仿前人,表示自己的满腔抱负,却又无法施展的愤懑。
那么,我们如何把握诗人的感情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诗人所处时代来入手,详细了解那个时生的事情、特点以及诗人的状况,这样能帮助学生把握诗人的情感;其次,我们需要进入诗人的作品,找找其中的物象,如“落花”意寓着哀愁,以鸿雁和燕鹄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等等,这些都是诗人通过事物来抒情。在进行诗词鉴赏时,能抓住这些物象也能帮我们进入诗人的情感。
因此,在进行古典诗词鉴赏时,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将以上两个方法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慢慢积累诗词情感以及物象,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中国古典诗词的表现手法
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了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后,他们就能准确地对一首古诗词进行鉴赏了。现将中国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总结如下:第一种是正与反的对比,例如在诗词中经常出现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腐败与清廉的对比;达官贵人与平民百姓的对比等,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手法来表达这首诗词的思想,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二种是诗人常常借用某种人物或者某种事物来衬托某种事情,来彰显社会的某种风气,来表达自己的某种主张或观点。第三种是将虚实结合起来,给人一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朦胧感觉。比如说在一首绝句中,作者可能前两句写的是实际的景象,而后两句作者可能会发出一些议论,这些议论就为虚,告诉人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第四种是巧妙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使作者要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容易被我们捕捉,也更容易使我们靠近这些大师级人物来感触他们的境界。第五种是借助景色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古典诗词中,任何一句描写景色的诗句,其实都是在表达作者的一种感情,如范仲淹的《岳阳楼》,他借岳阳楼的景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雄心壮志;再如,唐代崔颢的《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借描写黄鹤楼的景色来抒发人去楼空的凄凉之情。
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的鉴赏中,如果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些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话,这将会给予他们极大帮助,能够使他们很快地理清鉴赏思路,看懂诗词所要表达的内容。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古典诗词作为我国古代的文化奇葩,我们对其的鉴赏应该是一种高层次、高要求、高水准的阅读。古典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其内蕴丰富,意义广泛。因此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必须体味它的语言,推敲它的情感。
在鉴赏教学中,应将分析诗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运用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若将两者分割开,那鉴赏就不会很完美。本文仅仅是我对初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粗浅总结,但按照以上的方法,对学生多加培养和训练,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古诗词 名言名句 教学 真善美 探索“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1司马迁如此之说绝妙极了。遍览古代诗词,都离不了“真”和“情”并且“向善”之心渗透在字里行间。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古诗词和当前新课改所推行的美育、德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我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各位共享。
一、古诗词中的“真”
(一)亲情美
“诗言志、歌咏言”,古诗词中的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这种美是一种真实的、内在的、深厚的、内涵的。我们应让学生们沉溺于、感染于这种人性美以陶冶他们的“美”的情操。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总共写了两个意象“线”和“衣”、三四句写母亲的动作和心情、生花之笔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运用比喻,对比手法写出了母爱的伟大,自己的渺小,这首充满淳真感情的佳作,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一颗感恩之心,和自己永远无法完全回报的羞愧之情。“母爱”、“孝敬”“感恩”,这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新时期教育中敲得很响,的一曲《白发亲娘》、刘和刚的一首《我的老父亲》,让千千万万的观众流泪,这就是亲情。孟郊的《游子吟》小学、中学、大学学生每一个知识阶层都应反复回味。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在他乡的王维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用质朴、简洁、扼要短短七个字,把思亲之情跃然纸上,其“真”情表露、文学魅力胜过样样洒洒万言的一封家书。
(二)友情美:
友情之美佳句更有千古绝唱,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桃花”、“潭水”,“知己”、“天涯”,“玉壶冰心”,这些千古名句字字都凝聚着朋友的离别之意、思念之情……这些描写友情之美的佳句,放在当前青少年犯罪率升高,弑亲人、朋友事件频频爆发的时代来学,是一种道德的呼唤、是对人性美的一种歌颂。中华几千年美德,亲情友情是多么重要啊。
(三)爱情美
现在的高初中学生已不是以前的谈“情”色变的时代,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学生,现在缺少的不是“情”的信息,而是老师的正确引导,他们该不该“爱”“什么才叫爱”。对于古代的爱情诗中有文学价值的精华篇目高中课本并没有回避。如李商隐,《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处。”……从这些古诗词中提炼的爱情佳句数不胜数。他们的爱是醇厚的、思念是永恒的。这些佳句能千古流芳,体现了亘古不变的人间“真爱”之美。
“高天上流云、有晴也有阴……莫道人情冷、将心来比心、一人添上一根柴,顽石也能练成金”,亲情、爱情、友情,只要人间真情在,这个世界就会更美、更好。古诗词佳句鉴赏,“真情”教育尽在其中。
二、 古诗词中的“善”
如果说“真”是只从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资深的必然性和规律性,那么“善”是伦理学范畴中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调整人与人之间的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规范,体现了人类普遍的愿望和要求。亲情、友情、爱情“善”都蕴于其中,那种感恩之心、那种思念之情、那种离别的伤感、那种纯真的爱情处处留下“善”的足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真情在善举处处存。
我们赞美“微善”之时,怎能忘记那种有大爱、大善、大志、大德爱国诗人的千古忠心。屈原《离骚》有“长太息以掩涕兮、爱民生之多艰。”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山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陆游有《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还有辛弃疾、岳飞……这些爱国诗人,他们的赤胆忠心、他们的豪迈情怀、他们渴望“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等报国之志溢于言表,他们才是大善、大德,他们的泽被后世后人的不单单是文学上的美,是他们的“死后犹能化碧涛”的“一腔热血”。
三、 古诗词中的“美”
亲情、爱情、友情的诗为真善美,豪情满志的爱国诗句为大真、大善、大美,二者皆蕴藏着人性之美。豪情满怀为美、感物伤怀亦为美;莺歌燕舞为美、月落乌啼亦为美。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璀璨文化,古诗词是中华 民族的知识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在古诗词教学中,把与古诗词相关联的民族音乐贯穿于教学之中,对学生领会 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意境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会使古诗词教学呈现出生机无限。
【关键词】古诗词;民族音乐;教学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璀璨文化,自开天辟地以来,那些动人的传说与优美的风情,伴随着文人高风亮节的身影,形成了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而中国古诗词就是这浩瀚文化海洋中的一轮巨浪。中国古诗词以其发展历史悠久,语言纯粹精练,文化内涵丰富,意境优美,意趣深远而堪称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因此,古诗词教学中精心挑选与所讲的古诗词相关联的民族音乐来贯穿于教学之中,能触发学生的感情,也能借曲融情,从而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在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渗入民族音乐,将会烘托出高雅的艺术气氛,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鉴赏水平,高品位理解古诗词恣肆的韵味,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中感受“美”,起到烘托文章主题的作用,达到动人心弦的效果。一曲《满江红》表达了壮怀激烈的爱国热情,磅礴气势,令人感情激荡。苏轼的《水调歌头》对月亮的奇思妙想,让人盼望圆月和欢聚,让人难以入睡。因此,在中学古诗文的教学中,根据古诗的内容,配以相适应场景的民族音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在音乐中享受到古诗的音韵美、语言美、修辞美,进而体会到古诗有严谨的结构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如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教师在范读时就可以配上其《高山流水》乐曲,悠扬的乐曲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抒发了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的高尚感情。《过故人庄》这是一首把田园美景与悠然自我的心境进行了完美统一的佳作。教师可以选用民乐《苗岭的旱晨》开头部分作为背景音乐,在学生齐声朗读时配入,并启发学生进入朗读中所描绘的场景中,享受到真美。教师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美的内容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美妙的乐曲氛围中感受“美”的情趣。
古诗词原本就与音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先秦到两汉绝大多数诗歌是要和乐演唱或者舞蹈的.《毛诗序》云:“诗言志,言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说明古代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教学在优雅的民族音乐欣赏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古典诗词风雅的意味,能让学生体会到古典诗词独特的人文情怀。
首先,从中国古代的诗歌形式的产生来看,我国古代诗歌形式中的诗、词、曲、赋无不与音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诗经》和历代的词曲都曾经是配乐歌唱,随着诗歌的发展,虽然与音乐逐渐分离,但仍保留了音乐的某些特性。《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这个分法也恰恰是按照音乐来分的。先说“风”,周朝的统治地区主要在北方一带,因此它的经济、文化等都主要集中在北方,它的诗歌采集也主要是在北方地区。所以“风”中所记述的诗词多是北方民歌。再说“雅”,雅是相对于俗而言的。所谓俗是民俗,民间的,大众的,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文化。它是有别于士大夫的“雅”文化而言。“雅乐”也就是是儒家所说的“正音”,是帝王的,统治者的,文人的音乐。最后一个“颂”,是祭祀。这个祭祀不仅仅包括自己的列祖列宗还包括天地之神,整个宇宙。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与音乐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在学习与乐曲《渔舟唱晚》审美意境相似的古诗,如教学《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和《知江南》:“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时,播放古曲《渔舟唱晚》或《烟雨唱扬州》能使学生产生对江南美丽山水的联想,感悟音乐与诗歌的意境,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审美感受。
其次,诗词本身的音乐性决定了诗与乐密不可分。古代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五千多年的文明孕育了大批优美的诗、词、曲、赋,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着迷,令人神醉。每每徜徉其中,都会有各种感受,而其与音乐的内涵与外延的结合,又显得相得益彰。也正是这种诗情乐韵的结合,使学生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鉴赏诗词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诗词意韵抒发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让音乐走进古诗词课堂,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轻松地领悟古诗词的魅力,更能让中国古诗词这一非物质遗产更好的传承。诗本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赋予的气息,它所特有的音乐灵性是其它体裁文学无法比拟的。总之,诗歌与音乐在韵律、形象、节奏等方面具有共通点,诗歌具有音乐性。例如《诗经.关雎》、屈原的《九歌》等诗词作品在当时都是要演唱并且伴舞的。《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思就是说《诗三百》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我们可以从下面一段记述中看出当时诗与歌乃至舞是不可分离的,《诗经.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虞书》上也讲:“诗言志,歌永言。”也是说的如此。及至唐代、宋代的雅俗之乐都是要配以诗词和乐而唱的。比如李白的《清平调》,这是依曲填新词,专为杨贵妃而作的。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空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城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意,沈香亭畔倚阑干。”后传闻李白获罪是因此三首诗而起。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并不是每一首诗词都是可以和乐而歌,诗在最初阶段是作为歌词而呈现的,而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诗词与音乐自身的发展需要,两者才逐渐分离。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浸润着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趣,古诗词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辅以优雅的音乐融入其中,更能培养学生跨越时空联想、想象能力。在教学“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和马致远笔下的《秋思》时,如能播放《苏武牧羊》或《昭君出塞》等箫独奏的民乐,效果更佳,读者会在低沉的音乐中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那旷野之中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个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而《秋思》中所描写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种凄凉、幽静而深邃的意境也将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民间音乐似乎难与古典诗词歌曲相媲美。与民歌、戏曲等其他中国民族音乐形式相比,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文人雅性是超越于其他形式的。在历史的沿革中,由于古典诗词歌曲与文学之间的亲缘关系,它深受文人墨客的审美取向的影响,成为文人寄意托寓的一个载体,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哲学思想,因此使得它更为阳春白雪,成为一种古有的“雅乐”。而诗歌较强的写意、抒情性将会促进乐谱风格雅致与乐曲妙曼,更能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任意挥洒、自由率真、融合天籁、舒卷自如、简淡冲远的审美追求,
从《诗经》看出中国诗词与音乐结缘,对中国文学影响巨大的另一部文学典籍《楚辞》,同样也是可以证明诗与乐密不可分。《离骚》乐曲是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同名诗《楚辞》所作的古琴曲,乐曲古朴苍劲、深沉含蓄,抒发了伟大爱国诗人屈原遭奸谗后的忧郁和苦闷,及思乡爱国的崇高感情。再如《渔歌》,相传是柳宗元所作的古琴曲,取意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时的诗作《渔翁》:渔翁夜伴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G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些古诗词后来编创成乐曲后无不是词曲交相辉映,美轮美奂。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一直是伴随着音乐的发展,也没有离开过歌唱的形式,是相伴相随的关系。诗词的盛行,促进了歌曲的发展,而这些优美的诗章加上音乐的翅膀,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体现出了“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美妙境界,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轻松学习古典诗词。
可见,古典诗词及由此韵生的民族乐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古朴含蓄,典雅精绝,是诗词文学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体,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特点,蕴含着华夏民族的审美观,对古典诗词和韵文的语言形式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吸收了蕴含了民歌精华,一些原谱原调的作品更是保存了当时的民情世态,是活文物、活化石。它是五千年中国文化的一种通俗的表现。民族音乐的鉴赏,对于学习古典诗词,学习血统纯正的汉语,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诗词与音乐是同根同源的,是相辅相通的,新课改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懂得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多媒体已成为一种十分主要的教学帮助本领,在这一背景下,古诗词的讲解可以更好地与音乐联合。音乐能触发人的感情,也能借曲融情。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能树立正确的情感观与价值观,更好地步入古诗词的意境中,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与苦闷厢濉S镂慕萄в谢地将民族音乐融入古诗词解析中,渗透到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圣殿,把学生带入深邃而磅礴、庄严而抒情的意境之中,实现学生与诗词创作者的心灵交汇,使学生与诗人达到情感的共鸣,在优美音乐中,真正领会中华民族古诗词深邃而丰富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 李白诗歌 艺术特色 浪漫主义手法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文学天才。李白以其非凡的自负和自信,狂傲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士人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李白的诗歌创作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和神奇想象,既有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又有标举风神情韵而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美不胜收。杜甫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确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特色。他的诗歌,不仅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高度的统一。
一
与其浪漫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手法相联系,李白诗歌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景象。李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于风景秀美的祖国山河的描绘与歌颂。他走过很多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观奇遍诸岳”;他对祖国的壮丽山河无比热爱,他善于用艺术的笔触来表现那些美丽的景物,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喜爱,那些诗篇读起来都非常动人。他所喜爱的自然景色也并不是那种引导人远离现实栖遁山林的悠闲静谧的“图案”,而是那种像“峥嵘崔嵬”的蜀道,“势拔五岳”的天姥山,“登高壮丽”的庐山,等等,他喜欢那种雄伟壮丽,令诗人胸襟开朗的广阔的景色。他说:“李太白周览四海名山大川,……故其为诗疏宕有奇气。”自然景色的壮丽也影响了他的诗歌特色的形成。例如下面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用单纯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写出了壮美的自然景色,“银河”的比喻也是非常新鲜具体。坡称赞这首诗:“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这首诗的确是将飞流直下的瀑布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了。
二
李白写过很多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这些诗都是富有那些景物本身的具体色彩的,这就要求作者不仅把握他所描写对象的具体特点,而且用动人的形象和诗的语言来加以表现。在表现手法上,他也是多样的,并不重复的。例如另外一首写庐山瀑布的诗,《望庐山瀑布》(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前面一首是远望景象,写出了在阳光下面,满山烟雾,瀑布直下的壮观。这一首却是登峰近看,对于水流的急湍更容易领会了;从近处举首仰观,瀑布显得尤其壮伟。
他也常用一种夸张的手法来形容所写的景象,例如《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这和我们所熟知的“白发三千丈”,“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诗句一样,都是属于一种夸张的表现。这种写法可以使他所写的对象非常突出,特别在写雄伟壮丽的自然景物时,可以使景物有开阖动荡的效果。这种夸张的写法又常常和他的丰富的想象联结起来,有时还运用一些神话传说,这就形成了一种“壮浪纵恣”的多彩的笔锋,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构成他诗篇的一种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因素。
他还常常把描写的对象加以“人格化”,赋予感情的机能。例如他的名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只人在看山,敬亭山也在不厌地看人了。此外,如“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都是这类例子。创作中,他没有把自然景物只当做描写或刻画的对象,而是把丰富的想象和诚挚的感情结合起来,读来就更富于感染的力量。沈德潜评价时说:“太白落想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舒卷,从风变灭。”这是形容李白诗的豪放飘逸的风格的。这种风格的形成当然和他的思想性格,遭遇经历都有极密切的关系,但他把诗中所要表现的内容也赋予了与之相应的优美的语言和结构,丰富的想象和动人的形象,这就使他的诗在艺术上也达到了高度的成功,具有感人的力量。
三
除了对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象的描绘与歌颂外,李白的诗中表现最多的是一种对于自由和摆脱社会羁绊的渴求,一种对满足与既成秩序的庸俗人们的藐视和一种对于有才能的人在社会上的得不到应有尊重的愤慨。这些思想常常借饮酒高歌的行为或游侠求仙的向往表现出来,而且这种表现常常是非常强烈的。《怀仙诗》说:“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器器直可轻。巨鳖莫载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他看不惯世间的庸俗和污浊,因此才以神仙为寄托。“吁咄哉!仆书室坐愁亦已久矣!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不可得也。”这说明他有忧愁,而求仙的目的正是为了“挥斥幽愤”。
但神仙毕竟是一种幻想的存在,并不能解脱他日常生活中的忧愁和愤懑。“求仙殊恍惚,未若醉中真”,“贤圣既以饮,何必求神仙”。求仙只给他一种对于理想生活的期望,而饮酒则可以直接寄托他的傲岸情绪,使他得到一种豪纵的。李白是一个豪放的人,他不愿意沉浸在忧思中,于是一方面饮酒行乐,慷慨怀古,叹息人事的无常,为自己解怀,一方面他仍有高度的自信,像他自己所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也同时说明了李白的饮酒行乐并不完全是一种颓废享乐的态度。他的“忧思”中当然含有他个人的成分在内,但也绝不是专为自己而发的;他看不惯那种是非贤愚不分的昏暗的现实。在诗中,他对当时的社会有如下的描述:“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嫫母衣锦,西施负薪。”《古风》第五十首也说:“流俗多错误,岂知玉与氓!”对这种是非颠倒、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他感到实在无法容忍,这就是他忧思的主要内容。他虽然想“济苍生”,但在当时来讲只能是空话,于是就更沉湎于酒了。他的思想也是不断发展的,经过长期现实生活的磨炼,他对当时的政治和社会认识得比较清楚了,这种精神明显地表现在他的创作上面。因此,我认为,李白诗虽然在风格和表现方法上都是富有浪漫主义精神的,但因为他根本上是从现实出发,所以也鲜明地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面貌。可以说,他的作品给我们提供了古典作品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很好典范。
四
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不可遏止地滔滔奔泻,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因此,在诗体的选择上,他较少运用多有限制的律诗,而偏爱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歌行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而且,这一类诗体在李白那里,比前人更为放纵自由。例如《蜀道难》大量运用长短不齐的杂言,劈头就用了独特的句式:“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接下去忽而五言,忽而七言,时而短至三四字,时而又长至十几字,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在句式的屈伸变化中把诗人的激情一步步推向。明朝胡应麟《诗菽》说:“古诗窘于格调,近体束于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阖辟,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可以解释为什么李白喜爱写乐府歌行。他是一个性格豪放的人,他不能容忍诗歌形式给予内容表达的任何约束,他对诗歌的见解和主张是这样,他的诗歌创作也是这样,这就形成了他诗篇中的那种“清水出芙蓉”的自然单纯的风格。
五
这种自然单纯的风格,与他所用语言的朴素平易是分不开的,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如《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像这种明白如话的句子,在他的诗中是很多的。这也是构成他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李白诗中也有许多运用典故和比较难懂的地方。他吸收了自诗经以来的古典作品的营养,从而构成了他艺术特色的有机部分。
但是古诗词在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处于一种边缘地带,原因也大概是因为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古诗词阅读评价定位“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因此,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很少有人给予充分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这也就导致了当前的古诗词教学形式简单,缺少创新,除了让孩子们读、背,也没有什么更新鲜的做法。但是令人欣喜的是,这次“读经典学作文”的研究和实验,学校的那群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用她们的课表达了对古诗词教学的热爱和探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课堂。
一、诵读,让古诗词更美
古诗词是最能体现汉语言文字的音律美的范本,所以,最好最简捷的做法是诵读传情,读出古诗词的诗情画意。用大气磅礴读李白的浪漫与孤独;用淡泊婉约读刘禹锡的超然与洒脱:用慷慨激昂读杜甫的豪情和雄心……教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运用范读的方式为学生再现古诗词的巨大魅力。
至于学生的读,更是可以精心设计各种形式:配乐朗读、男女生轮读、师生对读、竞赛读……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兴致勃勃,百读不厌。例如:配上柔婉的音乐读咏物诗中选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配上激昂的音乐读写景诗中选编的《望天门山》,那么单凭朗读形式的变化,就能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两首诗的不相同的鲜明风格。
指导学生吟诵的方式就更多了,最特别的就是根据平长仄短的规律来诵读、吟唱,时而悠扬时而急促,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无论是抒情诗中选编的《出塞》,还是叙事诗中选编的《从军行》。都能让学生置身于大漠关外,看到那一片辽阔悲凉的景象,耳闻那凄切哀怨的羌笛。
古诗词教学的精髓在于诵读,把握这一点,也就意味着给了学生走进“诗情画意”宝库的金钥匙。
二、悟境,让古诗词更实
经典诗词是“诗情画意”的。这“画”就是意境。叶圣陶先生就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进入了诗的“境”,就等于与贤哲晤面,开始进行“对话”了。诗词中的文字在反复的“对话”中激活,学生眼前音乐浮现出贤哲的面容,进而感受到贤哲的内心的思想感情,以至与贤哲心灵相交融。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读好一首诗词,仅在读中浮现整体的画面是不够的,这仅是进入意境的第一步,还得紧紧扣住诗词中的词句,进入诗词的境中之境。凝练的语言内涵丰富,那是有声音、有颜色、有气息、有灵魂的。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再一次展开想象去细细品味。
但是一首诗词中值得品味与推敲的词很多,是不是需要面面俱到呢?答曰:“否也”。我想:我们教师的智慧应该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和选择,以此举一反三提升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学生在读中想象全诗的画面以后,最好选择那些画龙点睛的词句,这些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诗眼”、“诗魂”。“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古诗词中的意境是多重的,它好似一座密林,诵读中想象整首诗词的意境,此进入第一境:在品味推敲诗词时想象意境,这又深入一境。悟境,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漫步在“诗情画意”花园的惬意。
三、改写,让古诗文更新
改写,就是古诗词解读的另一种表达。改写,就是让学生从积累的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展开联想想像的翅膀,对古诗词进行超越与创新。
改写的过程是一个新的构思过程,全新剪裁,全新布局的过程,是较有难度的写作训练。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改变人称,把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二是改变叙述的方式,如把对话改成叙述的方式:三是改变文章的体裁,如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四是改变文章的记叙顺序,如把顺叙改成倒叙。但在小学阶段,古诗改写成的体裁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
要想成功改写古诗词,那么在上文中谈到的诵读和悟境就是夯实的基础。学生有了这个从先分析古诗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而后领悟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再从而走进诗人的心灵的学习过程。在改写的时候,就不会凭空想象,就能更好把握要改写的内容。那么接着在引导学生把握改写的重点是什么时,才能达到改写时内容具体生动。
当然,把握了诗歌改写重点只是写具体的一个基础。要引导学生想象丰富,表达时语句连贯,层次分明,重要的一环还得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改写的点。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艺术的熏陶,启迪思想,陶冶性情。把握改写的点,以每句诗为单位,联系题目与诗人表达的情感,扣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这样,将每个“点”连起来,再加上对重点内容进行详述,改写的内容必然具体。
改写在弄清改写的形式与要求基础上,一定把握原文的内容进行改写。因为改写不等于重写,它是以原文为基础,进行加工、再创造,绝不能抛弃原文而凭空设想和胡编乱造。改写,应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想象,把诗句展示的事物通过形、色、声等描绘出来,展示出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把事情的过程,通过言行举止,神情心理、外貌环境进行描绘,从而让过程具体,语言连贯、流畅。
由此,改写这一大胆的革新教育尝试,让学生飞翔在“诗情画意”天空的云端。
有效地做好古典诗词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将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一、诗词诵读
“三分诗七分读”,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古典诗词言语简短,但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却往往非常深厚。学生们在读的过程中才能够慢慢进入这些文字里,才能够和作者靠得更近,进而对于教学文本有更为深刻的领会。
例如,《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首最长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心情,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不附和邪恶势力的自爱精神及对楚国至死不渝的忠诚。这首诗歌中情感极为强烈,字里行间里洋溢着作者胸中报国无门的哀伤与痛苦。在学习这首诗作时我会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诵读实践教学,通过反复诵读来抓住关键词语,进而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诵读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们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诗词诵读是一种很好的加深学生们和诗词作品间相互交流的形式,对于那些意味深刻的作品可以以诵读为切入点,进而逐渐引导学生们对这些作品有更好的理解与体会。
二、体味语言
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过程而言,许多字词或语句往往与今天我们熟悉的现代汉语不同,在从语言层面展开对于诗文含义的推敲时,教师要确保学生们对于字词有准确的理解与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来进一步思考语言背后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透过诗词语言更好地领会到作品的意蕴。
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于1205年所作。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该词在抒发感慨时连连用典,中间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不仅体现了辛弃疾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这首词作中语言也非常精炼,许多用词与用字都十分耐人寻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引导学生们从透彻地弄懂作品的文字含义着手,在很清晰地了解了词作的语言风格与作者的语言习惯后,再来引导学生们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来感受词作中所传达的作者心里的那种忧虑与悲愤。在体味语言的过程中也可以慢慢培养学生自身的文字素养与语言能力,让学生们在体会诗词中好的用语时也不断进行自身语言语料库的积累。这对于学生的语言水平及文学素养将会是很好的推动。
三、品味意境
在确保学生们从字面含义上对于文意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来感受作品所营造的意境。这不仅是古典诗词作品的精髓所在,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走进作品中,也能实现与作者的交流,深化自己的学习体验。
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具有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这首词作堪称经典,不仅语言非常精美,字里行间中所蕴含的那种浓浓的情怀与整首作品中所体现的那种深远意境都非常值得读者慢慢体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有效的引导将学生们更好地带入文字所营造的意境中来,让学生们更近距离地来体味这首作品的美。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第一中学)
古诗词在我国古典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诗经到楚辞,魏晋隋唐千年文明,积累了大量文人墨客一致认可,心照不宣的经典意象。所谓意象,就是意和象, 象指一切具有物理形态的客观存在物,包括视觉不可见的物质和人自身的一切外在表现,如声音、风和人的情态行为等。意指诗人主观的一切意识活动,如感情、志向、认识、幻觉等。象中寄托隐含了意。
比如 “梅”,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
正因为这样一些意象的存在,中国诗词得以形成了其含蓄隽永的特色。即使到了现在,一听到某些经典的意象,也能让我们迅速的引起共鸣。
一首诗歌中往往不只一个意象,彼此联系的几个经典意象堆叠,虽不言情,满满情意却溢出文字扑面而来,比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中的意象有: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常见意象的选择有两种情况:
第一是借助于文化、文学传统。文化传统既是在民族文化和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积淀了人民或作家的某种共同认识的事物,对这些象中所隐含的意,除了特殊情况之外,已有了固定的理解,这类意象称为固定意象或民族意象。
其中一类为民族传统节日和民俗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不同的节日庆贺内容不同,代表了节日习俗的各类物件儿也可以成为抒发节日情感的意象。元宵佳节的灯会和热气腾腾的元宵成为其不用多言的代表,似乎天生就带着热闹欢腾的意味。也就常常成为诗人笔下不可或缺的重要意象,或表达欢欣喜悦之情,或衬以怅然寂寞之感,时时可见:“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短短数字,勾勒出一幅见之不忘的灯会景致,透着浓浓的美好易逝的感伤。
当然这里不只使用了灯会,也提到了元日,直接以节日入诗的作品也绝对不在少数,我们耳熟能详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直接点出重阳节以抒发“独在异乡”时对故乡亲人加倍的思念。一个独特的,被寄予了独特情感的日子,也就成为一个独特的意象。
民俗生活中的约定俗成也是此类意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贺铸的《鹧鸪天》中“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半死的梧桐,失伴的鸳鸯,旧日的居室,新舔的孤坟,空空的睡榻,凄恻的风雨,伴着诗人“何事不同归”的诘问,无须多言,已经将满腔的哀戚之情表达出来了。
用典在诗歌中的运用及其常见,比如南浦一词多见于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 《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的一个专名了。 自南朝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当语言经过无数诗人的提炼、加工和创造,除了本身原来的意义之外,还带着使之诗化的各种情感和韵味,这些情感和韵味就可以称作情韵义了。如“燕”的意象 。燕相当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 晏殊的《破阵子》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里的“燕”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 欧阳修有“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之慨叹,这里的“燕”,表现春天逝去,诗人伤感无限之情。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中,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展示了词人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心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第二是借助于汉字音形义独有的特点,利用谐音、多义构成意象。在古典诗歌发展过程中,汉字音形义的独有特点成为创造意象的独特手法,这在世界文学遗产中是绝无仅有的事实。通俗来说,这是一种双关手法。
谐音的运用在南朝乐府民歌中大量体现。如《西洲曲》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与“怜”同音,“种子”的“子”与敬称的“子”同音,“莲子”含义是“爱你”,“莲心”的含义是“爱心”。“青”与“清”谐音,“莲子青如水”的含义是爱你之心像水一样清纯净洁。短短一句话,多处用到谐音,不仅音韵和谐,而且表达出作者丰富多样的情感
李煜《虞美人》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句子,“颜”是多义词,“朱颜改”外意是宫殿阁楼的红漆颜色凋落,内含是词人的红润脸色已变得憔悴之意,抒发江山易主,人事已非的伤感。这利用了古汉语中绝大多数词是多义词,各个意义之间又有所联系的特点,巧妙的构成了多义的意象。
还有的意象,尤其是借用象征手法而来的意象,往往不只是为诗歌结构的构建,还含有政治的感慨。阮籍《咏怀》中“西方有佳人”一首,以不能与佳人交接象征理想不能实现,佳人这一意象在这里就按指了政治理想;再如李白的《古风》中“美人出南国”,“桃李生东园”同样有其政治理想的表现。
关键词: 幼儿园 传统文化教育 传承传统文化
2006年9月,国务院的《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泛开展吟诵经典诗词,传承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社会风气。”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大历史责任。在幼儿园如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肩负着重大使命,我深思:传承传统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诵读经典,浸润心灵
季羡林先生说:“振兴国学,诵读经典,必须从娃娃抓起!”我园把幼儿经典诵读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幼儿进行国学启蒙教育。诵读最有价值的书可以使幼儿受到文化的熏陶,培养人格。
1.幼儿经典诵读的内容选择。
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弟子规》、《三字经》、《唐诗三百首》、《成语故事》等教材,通过唱歌、角色游戏及讲故事等方法教孩子们学习,浅显易懂,效果极佳。让孩子们在《弟子规》里聆听圣人训,在《三字经》里体悟中华传统美德,在《唐诗三百首》里感受汉文字的魅力,在《成语故事》中有所悟,有所成长。
2.幼儿经典诵读的课堂形式
我们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积极探索弘扬传统文化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机制,让经典走进课堂。孩子们跟着节奏明快的传统民谣做起了广播操;音乐课上古诗词编成的优美旋律响起;语言课上孩子们看图讲述《弟子规》里面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从而陶冶性情,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关注传统节日,把“根”留住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资源。”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园教师经过探索研究,决定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带领幼儿走进传统节日,关注传统节日。
1.弘扬传统文化与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
如在端午节,我们除了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习俗,组织幼儿、家长参与包粽子、缝香包的实践活动之外,还开展了“走近屈原”的活动。一场“屈原故事知多少”的讲故事比赛让孩子们更翔实地了解了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又如清明节,我们收集资料,追寻清明文化,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传说,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父母和孩子一起画一幅清明的画,充分挖掘其内涵: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同时向家长和幼儿倡导:低碳清明,保护环境。
2.弘扬传统文化与亲子互动活动相结合。
中秋节来临之际,我们组织幼儿、家长共同体验做月饼的亲情互动活动,一边品尝着亲手制作的月饼,一边播放着与中秋节有关的地方民俗的视频,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重阳节,我们组织幼儿、家长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培养幼儿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系列主题活动让幼儿更加关注我们的传统节日,把我们的“根”留住。
三、开发《本土传统文化》园本课程,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幼儿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的言传身教,成人创设了怎样的传统文化环境,幼儿接受的就是怎样的文化教育。
1.以“楼道文化”为依托,开发传统文化园本课程。
自2009年以来,我们开发了以“山西传统文化特色教育为载体,弘扬民族文化”的园本课程研究,把“传统文化教育”发展成了独立的课程。我们经过收集整理,精心构思,整体打造,楼道墙壁上有了“晋商文化”、“古建宗教”、“黄河古道”、“山西特产”、“民间艺术”、“孝悌文化”等系列课程内容;教室墙壁上红红的中国结,具有民族特色的红灯笼、玻璃窗上的十二属相,等等,处处都彰显着传统文化的特色。只要一踏进园门,就会被浓郁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孩子们耳濡目染,在传统文化环境泡菜坛般的“熏陶”中,充分享受着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
2.以民间艺术活动为载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课堂诊断 目标分类 分类框架
教学目标也称为学习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是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随着有效教学的开展,越来越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教学目标制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因而目标分类进入我们的教学当中,它作为一种测量手段,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目标分类框架中,检测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对课堂质量起到预测和评估作用,对实施有效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追因分析
新课改开始前后,由于没有相关的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研究对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进行明确的界定和规范,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难于把握目标制定的准绳,更没有科学的测量评估的尺度。使长期以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迷惑。本文主要运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和课程、单元、本节课目标分类框架对搜集归纳的语文课《渡荆门送别》进行追因分析,把几种目标制定的误区整理分析如下:
(一)目标繁多
例1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8.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9.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10.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布卢姆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目标4活动1
B.概念性知识目标2目标3活动2目标6
C.程序性知识活动3目标7活动4
D.反省认知知识目标5
表例
活动1=旨在提取这首诗的相关知识。
活动2=旨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活动3=旨在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活动4=旨在拓展迁移,运用当堂掌握的技巧。
诊断结果:例1目标设置数目太多,教学设计里没有活动环节与此一一对应,这些多余的目标沦为伪目标。
目标8~目标10为德育目标,和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一样难于测试,因而不能置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框架中。这显然是已经落伍的教学目标,难度较大,数目繁多,不利于学生记忆,更别说理解运用,难于被学生当堂吸收,因而目标达成度低;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检测表中可以发现,目标之多,缺乏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对应,不符合建构主义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这注定教学形式肯定是满堂灌,缺乏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这样设置教学目标,效度可想而知。此外,这种方法对检验活动环节是否与目标设置一一对应,重点是否突出,也是有效的。
(二)词不达意
例2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②
教学目标:
目标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目标2.过程与方法:①温故知新,调动已知;②初读课文,唤醒情感;③细读课文,品
味探讨;④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活动1活动2活动3
B.概念性知识活动3
C.程序性知识
D.反省认知知识活动4
表例
活动1=旨在再认与这首诗相关的知识,调动已知,创设情境之用。
活动2=旨在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活动3=旨在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活动4=旨在提取学生的元认知知识(即反省性认知知识)。
诊断结果:例2目标没有使用心理学界定的专用动词和名词进行陈述,使至目标难于置于表中,这说明该目标陈述不规范。
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可知,目标1属于事实性知识,主要有活动2和活动3与它对应;而目标2由于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加上表述不明,均无法找到类目与它匹配。如目标2中的②“唤醒情感”情感一表述就非常不专业,“唤醒”一词并不可能是所有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一位市教研室专家曾在中考质量分析现场会上非常幽默地举例“不睡觉怎么唤醒?”其次,第③第④点的表述也缺乏指向性,没清楚地说明究竟让学生探究些什么?如果是表达技巧,它应属于程序性知识;如果是思想感情,它应属于概念性知识,也就是说没有使用心理学界定的专用动词和名词进行陈述。
(三)缺乏衔接
例3 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③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本节课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内容大意;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
3.体会古诗文语言特色。1.能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2.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的特点,说出作者的情感。
分析:
将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任务置于分类表中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综合6.评价
A.事实性知识目标1活动1
B.概念性知识目标2活动2活动3
C.程序性知识
D.反省认知知识活动4
表例
活动1=旨在提取与这首诗相关的知识技能;
活动2=旨在理解诗意,概括景物特点;
活动3=旨在反复诵读,感悟诗情;
活动4=旨在拓展迁移,让学生再认并运用本节课的程序性知识。
诊断结果:例3的目标1与目标2间的跨度过大,腾空了“理解”与“运用”两个不可逾越的认知维度,这说明目标的设置缺乏必要的环节作衔接。
比起前两例,例3教学目标数目少,表达简练,陈述用词规范,置于布卢姆的目标分类表都可以从宏观预测到这样的目标达成度会很高。可是横向一比较,就会发现学习目标1和目标2之间的跨度太大,如果在目标相对应的知识点上作量化分析就会知道,能“朗读”的学生未必都掌握“概括”的技巧,能“概括景物特点”的学生同样也未必能“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在目标预设的过程中缺乏“提炼关键词句”等方法作衔接指导,它们属于“理解”或“运用”的认知维度类目,在学生的认知当中具有梯度性建立连接的意义。
其次,这种现行的课程、单元和子课题学习目标三者并存的学习目标陈述方式本身就是一个目标分类的框架,具有一定的导测评功能。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置于这个框架之中就会发现,如果预设目标不符合前面相关的总目标,或本节课中的学习目标少于前面的指导性目标,那说明学习目标没有以课程大纲为依据,脱离指导思想,可操作性低,预设的效果可能低于全国或广州市平均水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该目标的信度和效度的质疑。班中如果有语文古诗鉴赏能力较弱的学生,他们的茫然被这种低难度的目标“达成”掉了。
二、改进策略
上述微型实例一来向大家展示目标分类框架在评教评学时发挥的科学诊断作用,对目标制定时所犯的数量多、不规范、不连贯等问题有着显著疗效,为我们的课堂诊断提供高效度的客观依据。二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师目标设置和陈述的现状:㈠目标设置繁多,成了难以达成的伪目标;㈡目标陈述不专业,词不达意,难以归类;㈢有些达成度高的目标经不起课程、单元、子课题的目标分类框架的比对,忽视学情分析,脱离教学实际。本人基于上述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根据教学实际进一步对目标的制定提出几点改良策略:
(一)目标多重分析,数量难度适中为佳
例3的分析告诉我们,语文子课题的教学目标受语文课程目标指导,不能全用达成度来表示,否则会陷入另一个误区。有鉴于此,本人提出在制定教学目标前,要以最新版的《新课程目标》为指导,结合学情进行分析,最后再把目标置于多种目标分类的框架进行归类比对,宏观和微观相结合,上完课后最好还能对某知识点进行量化分析,以便全面客观地检验评估它的实效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从例3的分析提示我们对待知识与能力的目标的陈述,除了要使用专用术语讲究规范以外,表述时还要以学生为主体,所有的环节设置必须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经验学习以学生的经验生长为中心,以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为学习动力,把学习与学生的愿望、兴趣和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经验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学习,必能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发展。基于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我们使用教学目标分类评估教学质量不在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而在于考察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为学生所掌握。在关注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个性发展,因而提出“立足基础””发展能力”的要求,以达成”高效愉悦”的教学效果为宗旨,符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需要。
[附录1] 《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能力目标
5.加强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特有的节奏及韵律,感受其声韵美;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6.分析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赏析作品的意境美。
7.揣摩品味诗中精彩语句的含义和技巧,并使之了然于心,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德育目标
8.这首诗,描绘自然山水,文笔优美,情真意醇。学习它们,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9.体会作者对诗人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从中进一步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结故乡的无限爱恋之感。
10.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经及对“送别”的理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在教学本首诗时,通过放朗读读音,让学生体会,然后学生齐读这首诗并感悟这首诗的思想内容。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象。
3.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学生齐背这首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二 教学新课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2.简介写作背景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读读音,整体感知。
活动1: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朗读课文并解释词语。
渡远:乘船远行;
云生:云彩兴起;
怜:爱;
故乡水:指流经四川的长江水。
活动2:学生齐读这首诗,然后个别学生读。
活动3:思考下列问题:
A.理解《渡荆门送别》一诗各句的意义。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B.《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C.颔联写景,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烘托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画出一幅气势磅礴地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烘托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
D.诗中是怎样以时空的变换来描绘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写夜晚,描绘近景,“云生”写白天,描绘远景。)
E.诗人已为荆门外的美景所陶醉,为什么却“仍怜故乡水”?
(作者见到楚地美景的兴奋和激动,但也忘不了曾经养育过自己的故乡。)
F.“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给我们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G.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三 写作方法
可以从整体构思、意境、语言、表现手法等几个角度来分析。
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①“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四 课外拓展
活动4:学生自学李白的《送友人》一诗,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这是一首送别诗,充满诗情画意。首联工对,写得别开生面。中间二联切题,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写依依惜别的心情,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情有景,情景交融。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全诗写得新颖别致、丰采殊异。)
五 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六 作业
1、学生自由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预习下一首诗《游山西村》。
[附录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过程与方法:温故知新,调动已知;初读课文,唤醒情感;细读课文,品味探讨;展读课文,深入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用具:录音机、课件、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渡荆门送别》李 白
活动1导入新课
初一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还记得吗?另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师可再做补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整体感知教师范读
活动2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b.抒发作者乡愁的是哪一句?学生讨论交流a.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
受。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表现的是作者写出浓浓的乡思。
活动3自由背诵课文抽查背诵研读赏析齐背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a.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描绘的? b.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学生设计的图画或课件,引导学生对照赏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b.示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寥廓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艺术效果十分强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意,而是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万里送行舟,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深。齐读背诵延伸作业阅读《归园田居》其他四首。摘抄盛唐高适、岑参的著名边塞诗,并点评赏析。
活动4从四首诗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用文字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
[附录3]
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
[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单元目标本节课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内容大意;2.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3.体会古诗文语言特色。1.能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2.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的特点,说出作者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能够概括诗中景物特点,说出作者情感
[学习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探究法
[学习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唐朝以其灿烂的文化盛极一时,请为唐朝推荐以为形象代言人并说说理由。
活动1 朗诵诗句
1.个别朗读
2.全班齐读
活动2 品读诗句
1.读标题,引入诗歌。
2.来到楚地,诗人看到哪些景象?请引用诗句回答。
3.作者笔下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活动3 诵读诗句
说说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当堂小结
活动4 拓展延伸
自由朗读《送友人》,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找出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
注解:
① 目标选自《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1]
② 目标选自《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2]
③ 目标选自《诗歌鉴赏--〈渡荆门送别〉》教学设计见[附录3]
参考文献
[1] 方相成.论语文有效教学三要素[J].浙江丽水教师教育学院,2011.(3)
[2] 胡庆兰.科学评价框架与国际比较[J].课堂教学研究的国际比较与诊断改进框架的构建,2011.(2)
[3]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
[4]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10.(4)
一、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特别是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
学习一首新诗词我们要充分利用课下注释,了解相关信息,为鉴赏诗词打下基础。一般作者生平介绍得不是很详细,而要深刻理解诗词的含义,我们就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要是要掌握与诗词有关的时代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多了解相关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因处“安史之乱”时期,避乱时途经丞相祠堂,特去祭拜。因此,诗中可见对诸葛亮的颂赞之情、悼惜之意,结合杜甫经历又可以从诗中感到隐隐的济世之心。再如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南唐后主李煜失掉了江山,成为北宋的阶下囚。因此,追想先前的荣华富贵,对比如今寒意不耐的凄凉处境,大有天上人间之感。一句“流水落花春去也”真是感伤之极。这也是至情之语!以上两首诗词,如果没有了解作者生活经历和所处时代背景,就很难真正理解作者所抒写的思想情感。
二、平时多加积累,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
任何一位作家,他的作品都会带上他独特的思想性格,其创作风格必然体现在其作品中。因此,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是诗词鉴赏的要点。平时要对一些重要作家及其作品有所了解。如:屈原、曹操、陶渊明、“王孟”、“高岑”、“李杜”、“元白”、李煜、“苏辛”、“姜柳”、李清照、文天祥、于谦、龚自珍等等。让我们先来看曹操的诗《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曹操北征乌桓凯旋而归的途中所写的组诗《步出厦门行》之一首。联系作者生平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我们可见“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就不能只理解为:寿命长短在天,可保养身体,心情舒畅,也可使人长寿。联系前面的诗句,我们就可以知道,原来曹操是在张扬人的能力:千里马和有志之士,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创造功业,这样便可延长自己的生命。再看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始干。”联系杜甫生平思想特点和诗歌创作的风格,可知本诗决不是“婉约”之诗。流离他乡的愁苦,长安的苦衷,尽寓于此。再联系“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便可以明白“何时倚虚幌,双照泪始干。”何尝不包含着“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期盼和对家家能得以团圆的祝愿呢?当然,作家的思想和艺术风格常常是多样统一的。因此,在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时,一定要注意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如陶渊明的诗恬淡自然,但也有“金刚怒目”式的诗篇。
三、学习古典诗词的基础知识,理解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1、诗词,尤其是格律诗,因为受押韵、平仄、对仗等要求的制约,有的字的字义往往是似而非,不像在散文中那样确切。如杜甫《春望》:“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只有白发搔更短的,哪来的白头搔更短呢?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字可以不论,第二字不能通融,必须是平声,而“发”字恰是仄声,那就只好用平声的“头”字来代替。李商隐《无题》“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只有桂花香,哪来的“桂叶香”!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第六个字必须是仄声,通融不得,那就只好以仄声的“叶”字来顶替平声的“花”字。了解了这点我们在读诗词时,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不能死抠字眼儿,需要联系诗词诸要素来“望文生义”。
2、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语法有很多差别,诗词的语法与文言文接近,但又有很大的差别。首先是省略。最常见的省略是姓名,在诗词中往往把春秋时齐国的政治家、知心朋友管仲和鲍叔牙简称为管鲍,把汉朝的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简称为班马,文学家扬雄和司马相如简称为扬马,在爱情故事中又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简称为司马文君。其次是诗句中常常省略介词、连接词、动词、副词、谓词等。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按常规语法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这里省略了个“于”字,并且把动词的“照”、“流”,和宾词的“松间”、“石上”换了个位置,也可算作倒装句。这种省略比较容易理解,某些省略了动词、谓词的句子就比较难理解。如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晴川历历”是一句,“芳草萋萋”是一句,“汉阳树”与“鹦鹉洲”则不成句子。但汉阳树和晴川,芳草和鹦鹉洲的关系却表达出来了。因为晴川历历,所以汉阳树更看得清;因为芳草萋萋,所以鹦鹉洲更美。再次是在诗词中,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在不损害原意的原则下,诗人可以对语序做适当的变换。如杜甫《秋兴》(第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要认为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那就错了。“香稻”、“碧梧”放前,表示诗人所咏是香稻和碧梧,反是则所咏是鹦鹉和凤凰,不合秋兴题目。
3、弄通古语、典故。用古语、典故状物、写景、伤时、感事、酬谊、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传统和特点。读一首诗或词,若不把其中的古语、典故等原委弄明白,就不能理解全诗(词)的含义,更谈不上领略其意境和艺术构思领会诗意。如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首词中“八百里”在《晋书 王济传》中有牛名八百里,这里指牛,意思是八百里范围内的官兵都分到烤熟的牛肉,形容军营分布之广。其中“的卢”指刘备在荆州遇险,骑的卢一跃三丈过河脱离险境,这里指马像的卢那样跑得飞快。如果不了解八百里这个典故,如果不了解的卢的传说,很难理解词人在此要表达的意思,影响对词的理解。
四、学习古诗词鉴赏基本方法,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这一点应是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方法,也是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能力。范仲淹有这样的词句:“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苏幕遮》)这里“云”是“碧云”,“叶”是“黄叶”,“烟”是“寒烟”。这些均是直接描述性的意象。而“秋色连波”将这些意象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水天相映的秋景图,一“寒”字更突出了秋天意境的寒凉。正是这种寒凉的意境引发词人触景生情,随视线想到“更在斜阳外”的“芳草”,即故乡亲人所居之处。遥不可见,多么无情!这正是“乡魂”“旅思”的多情处。这里,随词人视线的转移和心理空间的变化,“芳草”已是想象中的意象了。以上都是通过对词句的品味,把握意象,领悟诗词意境的。这正是古人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方法。
五、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情感体验加以感悟
一、古诗教学现状反思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作过详尽的统计,70%左右的课堂教学问题都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怎么跟学生对话?而好的教学设计正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
传统的古诗教学,在方法上偏重于理性积累,以背诵、默写、解释为主,轻感性体验。大多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常常走进以下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三是填鸭式的串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
二、基于文本解读的古诗教学探讨
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学的领域,用心灵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
1.解读诗眼,突破难点
“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诗眼”,有的是指诗中最精妙的字。古人作诗,每每讲究“炼字”,或炼动词,或炼形容词等,以求炼出“诗眼”。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潜” “润”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春雨绵绵之特点,“绿”写活了春风,隐隐传出了江南春来早的讯息,令人赏心悦目,堪称“诗眼”。“诗眼”,也有的是指诗中最能言情述志、凸现主题的诗句。如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集中体现了诗人执著的求索精神,可谓全诗之“警策”。作为语文教师尤其要对古诗进行文本细读,发掘“诗眼”,从而轻而易举地化解古诗教学的难点。例如,执教《嫦娥》时,
(1)初读诗歌,聚焦诗眼。先让学生初读古诗,读通古诗,把握古诗大意。问:嫦娥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从诗歌中的哪一个字可以看出?捕捉学生的答案,总结出一个“悔”字,就是古诗的诗眼。
(在初读的基础上,教师巧妙引导,穿针引线,协同学生找到古诗词的诗眼。然后聚焦诗眼,再读古诗词。)
(2)问题引导,介入文本。教师继续追问:“悔”是什么意思?嫦娥在后悔什么?(偷灵药)嫦娥在什么地方后悔?(云母屏风)嫦娥什么时候后悔?(长河渐落晓星沉)长河指什么?你看到过长河吗?晓星又是什么?你看到过晓星吗?此时正值黎明前的黑暗,可以想象,嫦娥是彻夜未眠。那么,她在思念谁呢?(围绕诗眼,教师组织系列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求能够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要深入诗歌的意境,又要兼顾字词的解释。)
2.解读留白,体悟意境
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写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如课题组组织教师观摩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师的录像课《长相思》时,对王老师古诗词补白的处理记忆犹新。王老师抓住词中“言犹不尽”之处,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遐想驰骋的空间。
师:你们都看到了纳兰性德跋山涉水的画面,辗转反侧的画面,抬头仰望的画面,孤独沉思的画面。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3.解读插图,激发兴趣
翻开人教版的语文书,每一首古诗都配有相应的插图,那些朦胧的、唯美的,翰墨飘香的经典国画,与古诗相呼应,传达着一个信息:中华文化充满魅力。对于今天的儿童来说,古诗是很陌生的,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而这样的图文并茂,正好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加强直观感受,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初步感受美,激发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如上《回乡偶书》抓住“图文比对”这根闲聊的主轴,从图切入,聊“交朋友”(认识唐代儿童),聊“认亲戚”(活化诗人“贺爷爷”),聊“少小”,聊“老大”,聊“鬓毛衰”……在师生轻松诙谐的对白中,让学生在直观看图的形象感知中无形地品悟了诗中的词眼儿,以词串句,解决了四句小诗的初读悟意。
4.解读意境,音律激情
音乐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诗中的意境,有时的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给教学中的信息发射与反馈形成了一种屏障,但在课堂上适当运用音乐,既能给学生带来美感,使之心驰神往,又能为再现意境创设氛围,为情感交流架设起一座桥梁。声情并茂的古诗朗诵配以格调一致的乐曲加以渲染,能很好地再现意境,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执教《题临安邸》时,边播放音效,边提问(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在课堂结束之际,教师又播放MTV《满江红》,随着悲壮的歌曲响起,老师动情言说(面对破碎的河山,面对苦盼的人民,抗金名将岳飞喊出了“尽忠报国、还我河山”的豪言壮语。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光照千秋。),使得整堂课荡气回肠,学生心潮澎湃。
(在音乐声中,教师启发: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遍畅谈着……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拉家常……)
这里的补白,使学生通过对词人“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的叩问,真切体悟到了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幽怨哀愁。学生先是触情想象,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放飞出自己的灵性。由此,征途的艰辛、战争的惨烈,与家乡的美好、亲人的温暖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的文思如滔滔江水般喷涌而起,一泻千里,同时又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精神洗礼。
每首诗都有情感的支点,教师要细读文本,利用含蓄空白,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研读,咀嚼语文文字的精理妙义,体会古诗丰富的内涵,唯美的意境,进而立体地诠释文本内涵,从而带动学生对文本新意义的发现和构建,促进情感升华。
5.解读拓展,探求意象
古诗写作年代久远,言简意赅,短短几十个字承载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包含着作者的生活经历。学生年龄小,阅历浅,他们很难同诗人心与此情、意同此理。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课中、课后链接相关的学习资源,适当的拓展性阅读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执教《芙蓉楼送辛渐》时,对“寒雨”的理解作了以下拓展处理,教师问:古往今来,诗人对雨情有独钟,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一场怎样的雨?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又是一场怎样的雨?而文中“寒雨连江夜入吴”又是一场怎样的雨?由此学生纷纷说,是一场寒冷的雨、孤独的雨、让人心寒的雨……这样的理解有助于了解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把握古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