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1: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估算算法多样化
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估算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一项内容,也是数学教育界一致认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学技能,估算具有快捷、实用、相对准确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计算速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如何在低年级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价值,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而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呢?下面是我在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作用
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在教学中增加“营养”,让估算贴近生活,进入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把感性认识转化成估算意识,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估算的兴趣,让学生从估数开始接触到估算的知识点。
二年级下册例题:第一杯子装有200粒黄豆,右边的两个杯子里的黄豆大约各有几百粒?让学生猜测大约有多少粒并说明理由,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就在生活中,可以现学现用。估算与实际生意紧密相关,估算与其他的数学知识也密不可分,低年级估算能力要与准确熟练口算为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把估算的方法教给学生,如“去尾法”、“进一法”,例题;估算48+8时,教会学生可以把48看作50, 8可以看作10, 50+10=60, 所以估计48+8的得数不会超过60。
二年级下册例题:电话机单价98元,电饭煲单价192元,自行车单价403元,电风扇单价105元。妈妈带了300元买一部电话机和一个电饭煲,够吗?买一辆自行车和一台电风扇,大约需要多少元?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这样教学,让学生通过整理信息、观察、比较、分析,给学生提供了估算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估算就在生活中,学习估算也是很有趣和必要的。
二、鼓励估算算法的多样化
《新课标》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估算既然是一种计算,也会出现多种估算方法。估算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了。无论是“加减的估算”还是“乘除的估算”,估算方法都是先把算式中的数看成跟它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近似数”,再通过口算算出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学生总结出的估算的多种思路和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不必强调学生用其中的哪一种,让学生理解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合理的,就能存在的。我在教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数学内容中,逐步培养学生估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估算能力,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只有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二年级下册练习题: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到剧场去看木偶戏,一年级有195人,二年级有198人,剧场共有400个座位。够吗?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最后让小组汇报,学生们的情绪很高,各小组都呈现自己的解决方法。
方法有①:直接计算,195+198=393,393
方法②:将195看作200,198看作200,200+200=400,400=400,够坐。
方法③:将195看作200,200+198=398,398
方法④:将198看作200,195+200=395,395
这样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对算法进行自主修正、反思、选择、确认,从而实现算法的优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方法之间的关系,不仅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估算策略的多样化,也帮助学生形成优化意识,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三、 加强估算的准确性及习惯
估算教学并不是单一的计算技能训练,它有机地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以熟练的口算为基础,为精确的笔算服务。学生的估算能力越强,计算能力也会越高。估算可以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意和智慧。估算教学中让学生在“估一估”后再“算一算”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估算的合理性,与真实数据之间的差距,从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二年级下册例题:每盒有48枝水彩笔,先估算3盒大约一共有多少枝,再用竖式计算。这样教学不但关注了笔算和估算的训练,也让能学生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而且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算过程中应有估算,即利用估算来寻找精算的错误,其实估算中也会用到精算,精算与估算是一组不可分割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先让学生应用估算的方法估计商是几十多还是几百多,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样教学是让学生通过估算对计算的结果作大致的判断,计算结果出来后,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估算,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让学生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
一、在质疑教学中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从疑问开始,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教师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疑问,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
1、紧扣课题质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窗口”,在文章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教学时,我注意诱导学生从解题方面提出问题。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我在出示课件的同时,通过屏幕展示了一幅小壁虎甩着尾巴在墙角里爬来爬去捉蚊子的画面。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后再从题目处发现问题,我们读了题目,大家有什么要问的吗?经过老师的启发,学生的思维闸门一下子打开了,学生纷纷提出问题,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小璧虎向谁借尾巴?小壁虎怎样借尾巴?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没有?小朋友的问题提得多好啊!一系列问题体现了文章学习的思路,打破了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公式,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投入课文的学习,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天地。
2、抓住重点词句质疑。要求学生在关键词句上反复思考,并把学到的理解词句的方法,运用于自己阅读实践,理解文章就更透彻,质疑也更富有创见性。如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浪花》一课,文中写到浪花又唱着笑着跑来了,还写浪花给小姑娘捧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以前,我总是通过比较、划词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浪花怎样来?它来干什么?让学生从中体会小姑娘的欢乐。现在,聪明的小朋友愉快地向老师提问了,有的问“老师,浪花真的会唱歌吗?它会笑吗?”这些都是学生经过他们认真思考提出的。这时候我们应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珍惜他们的求知欲,表扬和肯定他们质疑能力,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又如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蜜蜂引路》一课,文章最后有这么一句,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这句是文章的重点句,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学习这句话,我先让学生自己来质疑,学生循着老师的启发,竟也能提出一些颇有质量的问题,如“什么是向导?这里的向导是谁?蜜蜂真的能把列宁领到这儿来吗?它有领路的本领吗?”这样的质疑富于创见性,就这些问题我引导他们去思考,去讨论,最后排疑解难,学生的创造思维也由此得到发展。
3、讨论释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通过与人交流、讨论,甚至是争论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当文中写到邻居的急切劝说和那个人不置理睬时,同学们分角色朗读了两人的对话,读得既生动又传神,此刻,我不失时机引发他们质疑一个学生说:邻居和那个人,他们俩谁说得对呀?”另一个学生说:“蚜虫吃叶子,叶子没了,跟葫芦变黄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的问题恰恰提到了课文的重难点之处。对于学生的提问,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启发他们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展开讨论,允许他们根据个人的理解或阅读经验各抒己见,并在相互交流中弄清问题,最后达成共识。可见,在课堂上营造愉快互动的学习气氛,提供展示学生自己的平台,就会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激活思维力,诱发创造力。
二、在求异教学中培养
语文教学中的“求异”,就是坚持答案、结论的多维性。采用求异思维的训练方法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1、引导逆向思维。思维定势消极的方面缺乏创新,如果自觉地采取反思维定势的措施,从相反的方向作一番思考,往往会导致创新发明。在语文课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反向思考,以开阔思路,发挥创造性。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狼和小羊》一课,文中最后一句讲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按照顺向思维定势,小羊肯定成了狼的腹中之物。为了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我有意设计这样的问题:狼是不是把小羊吃掉呢?一部分学生回答“是”,可一部分学生的看法相则反,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候,由于用力过猛,掉进河里淹死了。有的说狼向前扑的时候,刚好猎人来了,一枪把狼打死了,等等。这一部分学生突破思维的定势,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
2、鼓励发散思维。发散教学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不同意见的争论,不迷信、不盲从,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产生新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方面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不追求统一、标准的答案就是可以采用发散教学。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要求学生看图,想象那个人的心情,学生独立思考,谈出自身不同于他人的阅读体验,他们用上“悲伤、难过、伤心、大吃一惊、奇怪、遗憾”等丰富的词语来形容,同学们的脑子真棒!我马上给予肯定和表扬。指导学生用词说话或理解内涵丰富的句子也一样,都应鼓励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允许学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这样在语言文学训练中,引导学生求异思维,才能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立性得到培养和锻炼。
【摘要】一个完整的教学反思活动,往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人独立的反思活动,二是教师集体活动的反思活动。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无论对教师个人成长还是对整个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师反思方法
对一名教师来说,当其完成一次教学活动后,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体会和收获,有的是成功后的喜悦,有的是失败后的沮丧,但更多的是对教学不足之处的惋惜。其实,这就是一种教学反思。一个完整的教学反思活动,往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个人独立的反思活动,二是教师集体活动的反思活动。随着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无论对教师个人成长还是对整个教师队伍建设,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例浅谈一下我对教学反思的看法。
一、教师个人独立的反思活动
在一堂课教学完成之后,每一位教师都是百感于心的,可以反思出许多问题。其实教师独立的反思活动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记录。
有时在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时因为疏忽、考虑不周而留下遗憾。如果等到下课之后再反思,很可能这些珍贵的资料应忙碌而被遗忘,因此,我们要善于在教案中圈圈点点,及时记录有价值的简短反思。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决问题》中的例1时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不能把隐藏在图中的所有数学信息表述得非常完整,这势必会影响到对问题的理解。因而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就出现了困难。我当即在教案上批注“教师要进行有序地归纳总结,让学生的数学语言得到规范,进而能更好的理解题意。”
又例如我后来在教学第二单元《平均分》一课全课小结这一环节中提问:你能结合在生活中遇到的实例来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吗?
学生纷纷举手,举例说明:“开学了,妈妈买了六枝铅笔,给我三枝,给姐姐三枝,也就是把6枝铅笔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三枝铅笔,这就是平均分” 。“老师,我把手里的这张长方形纸对折,撕成两半这也是平均分”……听到他们的回答我欣然而笑,赶紧随笔记下:通过问题的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平均分”这一句简短的反思。
这样,每当我在重新翻阅教案时都有一种情境再现的感觉。
(二)在教学结束后及时整理。
一节课中成功和失败往往是并存的。因此,我们在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结束后要对本阶段的教学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与反思。既要把成功的方面整理出来,也要把失败的原因分析出来。
例如: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这第一单元结束后我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1、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主题情境图,通过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吸引学生看图搜索数学信息,再通过“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用两步计算来解决问题的想法。在练习设计上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会必要的知识后,及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不足之处:在用小括号将分步计算的式子列成综合算式时,应更加注重使学生理解分步计算时每一步算式的意义,加强分步与综合的联系。在引出小括号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如果不用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从而使学生充分明确小括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二、教师集体活动的反思活动
成长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因此我们不但要善于发现自己的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要积累他人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得失,并及时记录反思。
(一)同年级组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反思。
我们同年级的数学老师常常以“聊天”的方式进行自己教学的反思。打开教案,把上过的课重新梳理一遍:“ 我在课上遇到了什么问题? 我当时是怎么解决的?你们又是怎么做的?……”几个人,通过交流自己的教学过程,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赶紧用笔记录在教案本上,以便为以后的类似课型打下基础。
(二)听课、培训活动中的反思与总结。
很多老师经常问到“为什么我依样画葫芦照搬特级教师的课却很难上出那种原汁原味?为什么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人执教,教学效果却不一定相同?”其实,我们不必急于模仿名师的课堂风范,也不必急于比较自己和他人的差异。最主要的是在每一次听课、培训活动中进行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找出以上问题的原因。
平时,学校、教研室也会定期开展教师业务培训的活动,培训结束后,在笔记后面别忘了写下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什么收获?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哪些是我经常运用到的?我该怎样做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合呢?”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其实就是你对自己教学的整理与反思。
通过平时在课堂中的随机反思、课后的总结反思以及听课、培训活动中的反思,慢慢地,你会发现“反思”这一营养素的温补效果是多么的神奇!
日新月异的社会,艰巨而光荣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对今天的教育、今天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用锐意进取的心态、满怀信心地迎接新挑战,做一个不断成长过程中的有学识、有思想的积累者、反思者和决策者。我想,也许这就是教师课堂角色的新生!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小学语文;古代哲理诗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12册,笔者发现古诗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占据一定的比重———58首古诗,其中哲理诗约占13首,这些人生哲理的探究,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1]这样的观点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因此对于哲理诗的学习,学生要发挥自主发现的魅力,使学习的成果最大化。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哲理诗的教学思路。
一、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一:反复诵读、加深体会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地搜集并分析有关信息,对所学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加以验证。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是读的学科”,不论时代如何变更,教学方法如何层出不穷,“读”仍然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方法。对于内涵丰富的哲理诗,熟练的朗读有利于对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以求烂熟于心。总体而言,可以从三方面做到熟读而诵。
(一)扫除字词障碍,贯通朗读语气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短小精辟的古诗时,首先需要在不熟悉的词汇上标注拼音,认识每一个词的读音。如在《春雪》(二年级下册)[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根据“四声”读音“hǎoyǔzhīshíjié,dāngchūnnǎifāshēng。suífēngqiánrùyè,rùnwùxìwúshēng。”根据“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的划分,学生可以先知道此诗“平声”有7个字,“上声”有5个字,“去声”有3个字,“入声”有5个字。如在《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四声”读音“báirìyīshānjìn,huánɡhérùhǎiliú。yùqióngqiānlǐmù,ɡènɡshànɡyīcénɡlóu”,学生可以在标音的基础上了解此诗“平声”有4个字,“上声”有7个字“,去声”有2个字“,入声”有7个字。这样熟悉字词做初步的信息加工后整体诵读,容易达到流畅自然。
(二)分清诗词层次,注意反复吟诵
诗歌的阅读中,不仅要有声调美,还要有节奏美。在诗歌的层次划分中,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以王安石的《梅花》(二年级下册)为例,便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以《春雪》(二年级下册)而言,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郑燮的《竹石》(三年级上册)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熟知了诗歌的节奏韵律后,教师可以采取带头有感情朗读的方式传递诗歌的主观情感,使学生在个人默读以及全班齐读的时候,抑扬顿挫,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感受到语言的音律美,还可以体会诗歌意境美和形象美,能更好地“品诗明理”。
(三)掌握平仄知识,加强诵读效果
平仄的读法是基于“四声”的划分产生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诗歌中“平声”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均为仄。而平仄的构成能体现诗歌的格律美。以《登鹳雀楼》(二年级上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例,它的平仄划分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根据“平”长“仄”短,句末的“平”读音适当拉长的原则,读出韵味,使哲理诗意蕴更深,体现了建构主义者倡导的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作用。
二、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二:合作探究,稳步提升
建构主义者认为,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应注重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开展交流与讨论。杜威曾明确提出反对传统教育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书本知识、教学过程与学生经验脱离的教学模式,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的发现。[3]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的过程。[4]这是建构主义传达出来的学习观。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探究法进行了归类:
(一)师生问答,交流探讨
问答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见解和认识,以获得新知识,巩固原有知识的方法。它可分为启发式问答和再现式问答。启发式问答常用于传授新知识,启发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联系思考,回答问题,教师补充答案。再现式问答常用于巩固旧知识。通过问答,使学生再现学过的知识,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这两种问答都是通过对于新旧知识间的某种联系,获得知识的过程。以《观书有感》(六年级下册)为例,诗的三四句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可以一步步提问:师:“为”是一个多音字,在这儿读“wèi”,第四声,作什么意思?生:“(因为)它向我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师“: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流进方塘,方塘会怎样?”生:“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水还会被污染,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师“:可见,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初次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学生一步步靠近哲理,起到引导的作用(即启发式的问答),为之后哲理的阐述和巩固(再现式回答)埋下伏笔。
(二)小组交流,深化感悟
小组讨论法是将一组人选集中在一起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优点在于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氛围。联系上面的《观书有感》,老师可以提出疑问供学生讨论:“朱熹说:‘读书须有疑,方有长进。’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经过探讨,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做相应的提示:“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池塘使池塘清澈。不断地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使人__________。”在不断的探讨中,学生得出“更加聪明”的结论。最后老师可以总结一下观点:作者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含在诗中,把美丽的方塘风光和读书感想融合在一起:“当今世界,不断发展变化,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滞不前,不继续学习,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诗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正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在大家不断讨论中,意义建构更加深入,学生的认知记忆也会更加深刻,有利于哲理的掌握。
(三)同桌讨论,资源共享
同桌讨论法顾名思义就是和同桌进行问题的探讨,一般是针对一些小问题。同桌之间的沟通有利于自我回答的完善,这样的讨论方式高效,便捷,更有利于课堂讨论的组织和管理。以《梅花》(二年级下册)而言,让同桌两人讨论,从“墙角”、“凌寒”、“独自”中体会梅花的特点。“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数枝梅”写出它的“形”;“凌寒”二字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独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没有开放,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写的是梅花的“神”,从而告诉我们要像梅花一样,拥有不怕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合作探究的出现,在相互协作,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对于哲理诗进行完整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哲理诗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意蕴。
三、古代哲理诗教学思路之三:情境教学,体验感悟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应当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和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的知识意义。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得到一定发展的教学方法[5]。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对于情境的联想、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力的源泉。”[6]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领略我国灿烂悠久文化神韵。这一层也是哲理诗学习的较高目的所在,前两层都在为其做铺垫。
(一)直观手段的描述
直观手段的描述情境包括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以及表演体会情境。这些直观情境的出现有利于学生理解哲理诗的内涵,从而挖掘它的哲理。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的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只有最直观的接触和感受才会使抽象的诗词变成形象的感知,使学生对于哲理的阐述更能了然于心。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的演示、图画再现(PPT、投影幻灯)、音乐渲染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哲理诗的理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以郑燮的《竹石》(三年级上册)而言,它是一首题画诗,教师可以先把诗人的《竹石图》放映出来并配上古琴乐,让学生先感知图画,描述一下画中的竹子给人的感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意。教师也可以将现实的竹子融入课堂,先让学生感受一下竹子的顽强,从而知道人的品格就应该像竹子的意志一样,坚强不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借助生活展现、表演体会等方法,理解诗歌的内涵。以《锄禾》(一年级下册)而言,农作的艰辛,粮食的宝贵都是需要学生们深刻体会的。如果单纯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使学生扮演角色,让他们在讲台上表演自己想象中的农民劳作的场景,给他们播放一些视频教案,看看现实中的农民伯伯是怎样劳作的,这样,他们更能体会哲理内涵。当然,感悟若是能在实践中产生就更好了,无锡安镇小学的校本课程就是稻草节,学生们在长达一个月的自我劳动中不断认识、成长,最终了解到原来从地里的庄稼到能够食用的大米是经过了这么长久的过程,使学生有深刻的印象,珍惜粮食的观念也更加深刻。哲理价值来源于生活,充满了现实的价值。
(二)语言描述情境
教师的语言描述会提高学生的感知效应,情境会更加的鲜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的建构,会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更好地激起感情,明理识趣。以《锄禾》(一年级下册)而言,教师可以在直观的感受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引导学生:“这位农民为什么站在田里?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假如此时你身处于插画中,你会有什么感觉?”“你们一直生活在温室中,衣食无忧,能够体会农民伯伯劳作的辛苦吗?”“当你们看到这样的情境后有什么想法?”低年级学生大都比较喜欢写想象出来的内容,教师可适当地提示、引导,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在写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与古人对话的乐趣。一位小朋友有如下的感慨:“生活中,有许多人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把农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浪费了,假如这让农民伯伯看见了那该多伤心啊!我以后再也不会浪费食物了。”可见学生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理解了这首诗中的哲理。情境教学就是将直观的感知与语言的描述相结合,不断深层挖掘诗意以求达到理解哲理。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鉴赏哲理诗时,读者在原作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又可以赋予诗以新的哲理。谭献在《复堂词录序》中说“: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哲理诗便是这样,虽然内涵丰富,但是学生们要想深刻的理解其哲学内涵也是不现实的,应找到最好的立意。哲理诗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成人品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2.
[3]李莉.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学园,2014(11).
[4]杜晓辉.浅谈探究式语文教学[J].神州(下旬刊),2012(3)
[5]米俊魁.情境教学法理论探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0(3).
关键词:“三读”教材;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凝聚着众多专家、学者和数学教师的集体智慧。教师对教材(尤其是新版教材)解读得是否全面、到位、深刻就意味其备课和上课的有效性。三读(读通、读懂、读透)教材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创造性使用教材、有效教学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怎样进行“三读”教材呢?
一、读通――通读教材,整体把握
通读教材就是全面把握教材的标准和教材内容,明确教学内容的“前联”与“后孕”,对全套数学教材按“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进行通读。理清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整体把握各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了解各学段教材编排意图,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进行衔接。
二、读懂――细读教材,理清脉络
通读教材,把握了整套教材的逻辑关系后,就要细读教材,理清脉络,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才能使教材变为学材, 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创意。读懂教材可以从读懂主题图、对话、旁注、留白、例题、习题等方面切入。
1.读懂主题图
新教材变化最大的就是以主题图的形式来呈现知识背景。主题图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如果,不能深刻地理解和正确把握,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比如,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的主题图呈现了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场景。它呈现给我们的显性信息是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过山车、摩天轮、小火车等场景,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隐蔽信息暗示了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出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让学生观察每种游乐活动的人数,并说一说他们是几个几个坐在一起的。从而开始了“几个几”的学习,让学生数小朋友几个几个在一起,就突出了现实情境中加数相同这个特点,为乘法意义的教学做了扎实准备。
2.读懂例题
例题是数学教材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基本的范例。例如,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两个例题:教材为什么要创设“每2个草莓摆一盘(先分6个,再分7个)”这个情境,并配上直观图?原因:(1)草莓是低年级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分草莓是低年级学生喜欢的活动,这个情境易于操作又具有童真童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两次分草莓后,可以在对比中拓展对除法的认识,亲历有余数的除法的产生,而且“2个草莓装在一个盘子里”的直观图,蕴涵着每份一圈,剩余1个放在盘外,有利于学生直观感知余数的含义。
3.读懂对话、旁注、留白
我们来看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中的对话:“我列竖式计算。”“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算得对不对呢?你会验算吗?”“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新教材中这样的对话、旁注很多,有的是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思路,有的是对学习的难点进行点拨,有的是引导学生对结论、方法、规律等进行归纳与总结等,教师要认真领悟、透彻理解,不可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4.读懂习题
习题亦是数学教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具有促进学生巩固知识、转化技能的功能。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习题的呈现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单项的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号练习、思考练习。前三类练习是让每个学生达到数学基本要求的必做练习, 后面的两类练习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用的提高性练习,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课改理念。
三、读透――品读教材,生本定教
“读透”是指教师要从“多视角”研读教材,除了从编者编的角度读“编者编写意图”,还要从学生学的角度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认知规律”,从教师教的角度读“教材呈现方式”等,从而更深入地把握教材,用好教材。
1.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的起点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进度应该具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现实起点是指学生经过学习后实际具备的相关知识、学习能力、思维水平等。显然,因为生活背景、家庭环境、心智水平等差异,不同的学生现实起点是各不相同的。在教学活动的各个阶段,教师只有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让逻辑起点和现实落点有效对接,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如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推理》一课,如果老师能找准学习学习的起点(学生会用关联词“不是……就是……”来对两个元素进行判断推理),对于新授课中如何讲授对三个元素进行综合判断、进行推理就容易多了。
2.渗透新版教材的变化原因
渗透新版教材变化的原因,能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有的放矢,教学效率也会更明显。如,在讲授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找次品》一课时,我们不妨把新教材与实验教材进行对比,之后思考:为什么例1将原来问题中的5瓶钙片改为3瓶钙片?例2将原先问题中的探索9个零件改为先探讨8个零件,再研究9个零件?为什么增加了直观图和流程图的表示方法?弄明白了这些新教材的奇妙设计,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更有效。
3.悟透教材的呈现方式
新人教版教材内容的安排大多遵循这样的顺序:提出问题独自思考合作交流明确算法练习巩固,根据教材的呈现方法,我们完全可以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流程:设置情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建模选择练习创新反思,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经历“生疑探疑议疑解疑释疑疑疑”的高质量的学习过程。
总之,只有真正读通教材、读懂教材、读透教材,深入领悟教材各部分的编写意图,才能挖掘教材资源的深层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功能,才能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既有与生活贴切的显性目标,又涵盖模糊的隐性目的,然而儿童喜欢新鲜稀奇的事物,注意力长时间不集中,这就需要依据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设计儿童喜欢的课件,如编儿歌、改流行语、编童谣、分组角色扮演、做游戏、绘画、讲故事等方式方法,通过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教育。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程度相符合,教学就越强调学习情境的生活化,每一个活动,每一个环节,让学生亲身体会去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去体验生活的节奏,这样,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会更容易接受。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模糊,不精确;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的实例让学生生动、贴切地认识到书本内容的本质,真正的学以致用,使教材内容结合生活,设计场景、实例,从而引导学生掌握该学的知识,深化学生对教学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1.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具有很大的作用。采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形式,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流,在了解人际交往上也给了学生很大的帮助,初步形成与人合作的行为习惯。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1单元第1课《家人的爱》,为了让小朋友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学会尊重、体谅、关怀父母,教师可以设计保蛋游戏,每人拿一只鸡蛋来到学校,在这一天的校园生活中,不能让鸡蛋摔坏、冻坏、热坏,不能让鸡蛋离开你的怀抱。活动后让他们畅所欲言对活动的感受。在无声的教育中,让孩子意识到尊重父母、体谅父母的重要性。
2.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使学生依据特定的教材内容设计生活片段,设定案例,让学生真正从实例中体会到书本的内容,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8课《家里来了客》,教师可以让小红扮演礼貌对待客人的主人,小明可以扮演不礼貌对待客人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这个情景模拟来反思自己的情况,想一想如果自己家里来了客人应该如何表现,通过这个情景模拟可以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日常礼貌的养成教育。
四、教学过程生活化
1.课前,注重调查和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基本认识
案例:人教版《品德c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交通与我们的生活》,老师在上课前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材料、调查情况:(1)搜集有关交通安全、交通标志的相关资料,作摘录或制成一份小报。(2)搜集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资料。(3)做交通标志竞赛活动,小组比赛。
2.课中,注意剖析和体验生活范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只有一个地球》,老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破坏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的实例,引导学生对其行为结果带来的坏处进行深刻的、合情合理的价值分析和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对环境的保护之心。在“体验”的驱动下,使学生很快明白了“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
3.课后,注重实践和拓展生活材料,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案例: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我们给自己定规则》,教师可以在课后检测学生给自己制定的规则的完成状况,定规则不难,贵在坚持。为了真正落实这一活动,教师还可以在学期末做一个总结评价,看看哪位同学能坚持到最后。
五、教学评价生活化
1.教学评价要注重对课堂中学生学习意义的评价
教师要将课内教学内容向学生课外的学习和活动进行拓展,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让学生受到教育,从中获得实践经验,提高认识社会、感受社会、适应社会的相关能力。学习品德与社会最终的结果是让学生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性和期待性语言去评价学生
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发展。但在成长的过程中,被认可,被期待,可以更多地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这样也会激起孩子更大的探索动力。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参考文献:
一、目标预设前的“信手拈来”
【误区】
有些品德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喜欢“参考”教师用书或其他优秀教案的现成目标。他们以为专家和名师的教案非常成熟,具有权威性,教学目标自然错不了。殊不知,这些信手拈来的教学目标,考虑的不是本班学生的基础和自身的教学水平,并不一定适用于自己的教学。这些教学目标缺乏实现的条件和基础,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引过来会“水土不服”。如果教师为了迁就这些目标的实现,而试图改变课堂教学,那就本末倒置了。
【案例】
有位农村品德教师在预设《法律保护你我他》第二课时(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时,直接引用了教师用书上的目标:“通过模拟法庭活动,了解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对法庭的具体活动了解不多,课堂教学缺乏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的基础。这位教师尽管在课堂模拟法庭活动中明确了分工,还准备了一些道具,但在模拟活动中,学生配合不起来,仅凭着经验和个人理解各持一词,结果大家不欢而散。
【反思与对策】
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示例是编者广泛征集的优秀课例,具有各地特色。同样,名师编写的教案,其目标的确定也是以特定学生(大多是城市学生)为基础,具有城市特色,并不适合所有地区特别是文化差异较大的农村地区。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因师制宜,因生施教。教师应该根据本地区、本校乃至本班的具体情况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在参考范例的基础上,删减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添加适合自身教学水平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尤其当某些教学条件不具备时,教师要适当降低教学目标的难度,变通目标实施的方式方法,拓宽目标实现的渠道。
本课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法律比较陌生,加上法庭审判程序的复杂性,模拟法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变通目标实现的方式:可以提前安排学生观看法制节目或少年法庭录像;或创造其他条件让学生观摩法庭庭审现场,为模拟法庭活动做充分准备;或者降低目标,课中播放少年模拟法庭视频,让学生了解法律实施的程序,感受法律尊严,课下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这样有准备的“拿来”,才能活学活用。
二、目标预设时的“跑偏现象”
【误区】
“跑偏现象”主要体现在:过于重视知识目标的预设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特别是忽视了品德课程的育人特点,致使品德课堂这架旅行车偏离了相应的轨道,最终导致目标达成的错位。这种过分注重知识目标的现象,在问题探究课型中尤为普遍。
【案例】
《可爱的动物》(一年级下册)一课,某教师预设了如下的目标:“知道并认识不同的动物,了解有关动物的知识;对动物进行分类,了解动物的不同特性。”课堂上,教师设计了一个“给动物分类”的活动,师生讨论、交流,从不同角度列举了动物分类的方式:根据生活地点,分为空中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根据动物体温的变化,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根据动物的食性、生活环境、有无脊椎可以分为……板书上写得满满的,俨然成了一堂学习动物分类知识的课。
【反思与对策】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目标主要由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三个维度来构成的,而且品德课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知识的学习只是达成其他目标的载体。但是,很多教师没有准确把握这一点,把品德课当作知识类的课程,导致了其他目标的偏离。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品德课程三维目标的意义,从三个维度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需求,以此整合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的认识较少,《可爱的动物》一课给动物分类,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以此作为基础,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而不是单纯学习动物的分类知识。
三、不同层次目标的“一锅粥现象”
【误区】
品德课有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之分,三者是有层次和梯度的。有些教师在预设课时目标时,没有认真解读课程目标体系,也没有理解单元目标在教材中的定位,混淆了课时目标与课程标准的分目标之间、不同课时目标之间,不同年级同一内容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区别,出现了张冠李戴、喧宾夺主、高低不分等“一锅粥现象”。
【案例】
《可爱的动物》(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时,有位教师把本属于本单元最后一课时《我的承诺》中的“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的教学目标提前放到了这一课时中。课堂上也设计了相应活动环节:环境被污染,森林被砍伐,动物无家可归,动物被人虐杀的图片,如何保护动物的讨论,制作保护动物的卡片等。结果,刚认识动物的可爱,就面临动物被虐杀的血腥场面,学生不知所措。
【反思与对策】
课程目标是宏观的、抽象的,是对教学活动基本、整体性的要求,它指明这个课程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应当达到的水平。课时目标是微观的、具体的,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操作化,它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把抽象的课程理念实践化。而单元目标是对本单元各课时教学目标的横向定位,各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前后衔接和递进的,每一个课时目标都是围绕着单元目标展开的。所以预设课时教学目标时,应该弄明白它与单元目标以及课程目标的联系和区别。一些教师在预设课时目标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每一课时目标都从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表述,这其实是没有充分理解课时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区别。三维目标是所有课程的目标分类,但是课时目标并不一定都按照这三个维度来分别表述,而是要整合在一起来表述。
案例过早地预设了“保护动物”的教学目标,混淆了课时目标之间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属于“喧宾夺主”的行为。《可爱的动物》是该单元第一课时,该课主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等特点,感受动物的可爱,是本单元的铺垫课。《我的承诺》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时,保护动物是这课时重点内容。
四、特殊目标的“摆设秀”
【误区】
由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相对比较笼统,在品德课教学中实现这些目标不易操作,更难以评价。所以,一些教师对这些特殊的目标存留摆设心理,即使预设了较为详细的目标,也没有认真思考如何落实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没有触动学生心灵,没有激发学生的情感,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成了摆设的“塑料花”。
【案例】
笔者最近听了《可爱的祖国》(二年级下册)一课,这位老师设计了这样的课时目标:“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感受到祖国的美丽和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教学安排了祖国知识大比拼和赞美祖国两个环节,前面交流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历史名人、现代化建设成就等诸多知识,后面通过绘画、歌唱、诗词朗诵等形式进行。整堂课以学国知识为主,赞美祖国的活动也平铺直叙,没有感情升华的环节和情景,一堂课下来,感受祖国的美丽和伟大的情感目标没有体现出来。
【反思与对策】
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调了品德课的德育功能,而品德教学中的情感目标正是德育的重要抓手。本案例缺乏对情感目标的细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如何以丰富的感性材料把祖国等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何把祖国知识转化为爱祖国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祖国就像妈妈一样可亲可感,是落实情感目标的关键。本案例教师可以通过美丽的风景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可以结合家庭、家乡(社区)的前后变化,让他们体验祖国的发展;还可以安排后续的主题活动,让学生把爱祖国的情感付诸于行动。
五、动态目标的“冷漠无情”
【误区】
目标预设是为了更准确地完成教与学的双向任务,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视野的提升,在实施预设的目标时,还可能会生成动态的教学目标,这些新生成的动态目标往往会激发学生更多的灵感、更高的热情。但是大部分老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没有预留动态目标生成的空间,也没有预设引领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时间。另一种状况,由于缺少预设空间,即使出现了动态的教学目标,不少老师也不敢正视,或被冷落,或被压制,常常被打入“冷宫”。
【案例】
在《我发现》(二年级下册)一课,有个老师预设了这样的目标:“激发学生好奇心,通过提问各种问题,让学生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产生探究兴趣。”教学环节中也预设了“故事引领,激发探究兴趣”的环节,当老师让学生汇报: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苹果落地一样的现象。不少学生列举了由于地球引力而产生的自然现象。但是有个学生却说:“蒲公英、小鸟能飞上天,但太阳、月亮不会落到地上。”这就是新生成的动态探究目标,这些与地球引力方向相反的运动现象,能否证明地球的引力不是指向地心的?但是这位老师却忽视了这一课堂生成,没有给予恰当的处理。
【反思与对策】
教师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应该对目标的动态生成有预判,并且预留相应的教学时空,只有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才会时时释放,学生的参与兴趣才会越来越浓。案例中,老师应该及时引领新生成的探究目标:蒲公英是依靠风的力量飞起来的,小鸟是依靠自身力量飞行的,他们都会受到地球的引力,只不过是暂时挣脱了地球引力而飞行。太阳、月球与地球的相互运动是星球之间的万有引力所致,不属于地球引力的范围。这样恰当地处理动态生成目标,学生会更加明白地球的引力特点。
关键词:识字;写字;正确;美观;德育
俗语说得好:见字如见人。我们老师都喜欢批改书写工整、错误较少的作业,即使有错,看着干净、整齐的作业,心里也不那么生气。开学初,我就把第一学段识字写字作为我的研究内容,依照课标要求,除了很好地完成识字写字教学任务外,并在识字写字中渗透德育,即养成好的写字习惯,理解字义,进行品德教育。牢记:认认真真写字,老老实实做人。
一、抓“双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目标的第4项说:“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双姿”指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正确的读书、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起步的训练十分重要。入学教育要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打好基础。如,一年级上册入学教育的几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第三、四幅图时,指导学生认真看图,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同时指导学生模仿图中人物练一练,并逐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师在此后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依然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对学生严格要求,随时提醒,及时纠正,常抓不懈。
在写字时,经常看到有的学生要么趴在桌子上写字,要么歪着头写字,要么翘着腿写字,各种不正确的姿势都有,这时及时纠正,要求做到:身子直,头要正,两肩放平,腿放松,双臂放在桌子上。或者结合入学教育的第四幅图:一位小女孩正在写字。画面上,作业本平放,小女孩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在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时时刻刻让学生的双姿以书上图画要求一致。
握笔姿势: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一寸,同时用中指的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梢向右偏,虎口紧贴,与纸面约成45度角。
有的学生由于过度紧张,笔握得很紧,写字用劲很大,纸张被写坏;有的握笔很轻,写出的字轻飘飘的。对于握笔姿势不正确的学生,尽量手把手地教握。只有基本的双姿正确才能写好字。
二、在写字中,养成整洁的习惯
整洁是写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它包括作品的整洁、书写工具的整洁及书写者自身的整洁。我先从学生的自身清洁抓起,将保持衣着和手指的清洁作为重点。第一,每天一检查,并让家长参与配合;第二,抓桌面的整洁,进教室必先擦桌椅,一节课一擦桌面,始终保持桌面的整洁;第三,抓书写工具,铅笔尖粗细适中,尽量不用橡皮,始终保持作业的整洁。
三、写正确、写美观,体验汉字的形态美
课标第三项: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的形态美。
根据教学要求,一年级语文上册要求写100个字,这100个字都是笔画少的独体字,在常规教学下,都可以写正确,如何写美观,却值得研究。
叶圣陶说:“笔笔交代清楚,横是横,撇是撇,一点不含糊,横平竖直,不要歪斜,这就端正了。就一个字而言,各笔的距离匀称,不挤不歪,看在眼里就舒服。”
1.首先从老师自身做起,老师的板书是学生最好的榜样
从打田字格开始,外线用实线打直,内线用虚线打直。范写生字时,每一笔所占田字格的位置力求和书上的范字一致,写得不好的立即擦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都认认真真、用心地在写字,我也要用心地、细心地写字。另外,平时的板书也做到工整、美观。
2.在学生识字之初,就注意养成他们辨认笔画和咀嚼字义的习惯,他们笔下就不会有很多错别字
如,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比比写写”,内容是区别六组形近字再写下来,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把字看清楚,比较时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清楚地说出每组两个字的不同,如,“木”读mù,树木、木头的“木”;“本”,读“běn”,本子,本来的“本”;“本”比“木”多一横,“本”去掉一横就是“木”。
再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读读比比”是通过认读、比较、复习巩固各组字音相同、字形相近的字。为了更好地巩固识字,教学中更多地从表旁表意的特点出发,帮助学生巩固识字。如,桥梁的“梁”,造桥需要木头,所以是木字底;高粱的“粱”,下面是“米”字底,说明和粮食有关,所以是“米”字底。在平时的每一课识字写字过程中,将形近字从音、形、义三方面对比进行识字写字,效果较好。
3.培养学生的反思态度
写字课上,学生练写完后,要求和范字比较,写得不好的地方重新再写一写;同座位互帮互助,说说哪儿写得好,向他学习,哪儿写得不好,帮他纠正;最后小组内的组员比一比,评出“书法家”,看看谁写得最好,虚心向他人请教怎样写才能写好,自己修改一下。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一天天把字写正确、写美观,体验汉字的形体美。
四、理解字义,进行品德教育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第一组字是熟字加偏旁的形声字:平―评。问:怎样记住“评”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熟字“平”加一个“言字旁”,熟字加偏旁的方法。组词:评价,评语,批评。我顺势对学生说:“同学们对‘评’的理解很正确。我们小学生不仅在学校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在家里也要听爸爸妈妈的话。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这样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同学们还能够经常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天天进步。”
识字写字教学父、母、爸、妈这几个字时,将这几个字的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我说:“男孩子长大以后都要当爸爸,女孩子长大后都要当妈妈。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辛苦的人,最了不起的人,他们为了养育我们,不辞辛苦地起早贪黑地打工挣钱,供我们上学,供我们吃饭穿衣;他们还是最美的人,他们用辛勤的汗水为城市的建设添砖加瓦,让高楼越盖越高,让街道越扫越干净。同学们,让我们为有这样的父母面骄傲吧!”
二年级下册第13课《动手做做看》识字“志”组词:志气,志向,同志,借势讲述了徐悲鸿的故事:徐悲鸿在法国留学期间,受到国外学生的歧视,从此,他学习更加勤奋,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一去就是一整天。有志者事竟成,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曾歧视中国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徐悲鸿先生的《骏马图》象征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坚忍不拔的精神。所以就要让学生从小要立下远大的志向,朝着心中的目标分秒必争,努力实现,为把我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刻苦学习。
一、接受应基于对数学概念的充分认识
数学概念是一种约定的数学事实,其基本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也就意味着很多概念并不是或者也不适合学生通过探究而得,需要通过教师传授而让学生接受。但这种接受要根植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充分认识,是一种“水到”时的“渠成”,需要让学生“从不相干的材料中抽出最重要的东西,以及从外表上不同的材料看出共同点”(克鲁捷茨基),然后在学生充分发现一类事物或现象共性的意象特征的基础上,直接对学生的这些认识直接给予概括。
如教学素数和合数的认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时, 先提出问题:你能找出2~9各数的所有因数吗?
生:2的因数有1、2 ; 3的因数有1、3;4的因数有1、2、4;……
师:你能根据这些因数的个数,把这几个数分分类吗?
生:因数有2个的有2、3、5、7;因数有3个的有4、9;因数有4个的有6、8。
师:观察一下,每一类中各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因数有2个的这几个数,它们的因数一个是1,另一个是它本身。而因数有3个、4个的这几个数,除了有1和它本身,还有其他的数。
师:2、3、5、7这几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素数(或质数)。4、6、8、9这几个数除了有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素数和合数的概念虽然抽象,但学生通过找因数、分类、分析特征等,已经有了丰富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直接给予概念,学生接受起来自然而然,这样的接受学习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
二、接受应基于对数学方法的充分探究
数学方法通常具有抽象性与概括性、精确性与确定性以及应用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等显著特征。对学生而言数学方法的习得是接受而来的,但接受时如果没有了自悟的基础,接受也只能是数学学习中的昙花一现,方法因没有根基而随风飘散。因此数学方法的习得一定要给学生自探自悟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性上的提升,方法上的概括。
如教学进位加(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探究34+16的算法。
1.提出要求:先用小棒摆一摆或计数器拨一拨,再想想用竖式怎样计算。
2.交流摆小棒和拨珠的过程,突出强调10个一是一个十。
3.引导学生结合操作列出竖式计算。提出问题:个位上4加6得10,怎么办?
4.试一试: 6 5
+ 2 8
5.总结笔算加法的方法。
……
先让学生对方法自己进行探究,可以想象经过这一个艰难跋涉的过程,学生对算法积累了不少零散的认识,这样探究为接受算法架起了直观具体与抽象概括之间的桥梁,为下一步的总结算法建立了一种实质性的联系。
三、 接受应基于对数学问题的深入理解
数学学习中分析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策略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数量关系是长期生产、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而具体解决策略也是在长期解决问题中形成的智慧结晶,这些是学生探不出、悟不透的,是需要通过传授而接受的。但这些具体策略也是根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比较、反思等基础之上的,是需要学生对具体问题解决过程以及其中数量关系进行深入理解的。
如教学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苏教版二年级下册)。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从中提取数学信息和问题:民间故事书有185本,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还剩多少本?
2.让学生结合各自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班内交流算法。
生1:185-36=149(本),149-52=97(本)。
生2:36+52=88(本),185-88=97(本)。
3.比较两种方法有何不同。
生:第一种方法是先算上午借出36本后还剩多少本,第二种方法是先算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多少本。
师:为什么要先算这个问题?你是根据什么先算出这个问题?从哪儿想起的?
生: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
估算教学的疑惑
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时,浙江教育出版社的配套作业本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校舞蹈队需要买12双舞蹈鞋,每双32元,带300元够吗?批阅作业时,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用精算算出结果的,即12×32=384(元),384300;所以,带300元不够。从表面上看,这样解答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却折射出了学生估算意识的缺失。实际上,估算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估算的教育价值认识不到位 笔者经常想:怎样才能证明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呢?能够熟练地解答估算题么?在与同事的探讨中,笔者发现,这些问题并没有引起很多一线教师的注意。往往教材安排特定的估算内容时,教师才会从估算的角度进行教学;当不涉及特定例题时,教师很少想到用估算进行验算、判断或解决问题。教师如此,更不用说学生了。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如果学生面对身边的实际问题,能够根据需要,合理地运用估算猜测解题思路,检验解题结果,并根据估算的结果做出合理判断,那样就真正体现了估算的价值。
估算的应用不到位 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效地引导,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其实,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时机很多,教师可以引导低年级的孩子估计一下物体的大小、多少等。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中,在《百以内数的认识》情境教学图里,出现了一群凌乱排列的绵羊,孩子们可以先估一估,再圈一圈、数一数;三四年级的学生经常结合笔算、口算等,判断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例如: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法中出现乘法算式和答案的连线题时,可以结合“看个位,再估算”的方法,不需要机械地摆竖式相乘,使得学生充分体会到估算的简便性;为高年级的学生讲课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让学生通过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合理利用“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等各种估算方法来解决问题。总之,教师要跳出单纯“为学而教”的思维误区,把估算教学的眼光投放到学生整个数学学习历程中去,使学生的估算习惯在教师的“有意”教学中“无意”养成。
估算知识了解不足 比如:求圆柱体蓄水池大约能装多少吨水,要求结果精确到十位。用计算器计算的结果是198.90625吨,那么精确到十位的近似值应该是多少呢?教师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派意见:一部分教师认为结果应该是190吨,应该用“去尾”法,因为最多只能装198.90625吨,如果再多注入一些水就会使池子里的水溢出;一部分教师觉得应该是200吨,没有特殊要求就用“四舍五入”法。那么,到底正确的近似值是多少呢?这里就涉及到了数学学科知识中的离散量和连续量。
小学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现实世界的数量(圆周率除外)可以分为连续量和离散量两类。比如:学生人数、水果的个数是离散量,与自然数对应;身高、体重、温度、时间、行驶距离、平均速度、长方形的周长等是连续量,通过测量或计算得出,与正实数对应。现实世界里的所有测量数据都是近似数。比如:班级里某学生身高是150厘米,体重是45千克,就是近似数,与身高约150厘米,体重约45千克,甚至表示为身高恰好150厘米,体重恰好45千克,几种表述没有任何区别。虽然这个学生的身高、体重有一个准确值,但是不可能无误差地测出――准确是相对的,误差是绝对的。而离散量都是准确数,比如:三(5)班有41人。
明白了关于近似量和准确量的基本理论,显然,圆柱体问题用“四舍五入”法来解决才是正确的,因为这道题目里的圆柱的直径、周长等数量本身就是近似的。因此,教师正确理解估算背后的基础数学知识,是正确认识估算价值、选择估算教学策略的前提。
估算策略的培养
估算是重要的运算技能,进行估算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积累一定的经验, 需要一定的依据,使估算的结果尽量接近实际情境,能对实际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对于一个开放的估算环境,如何让学生的自主探索更有效、更主动呢?
发挥估算教学纵向和横向延展性特点 据粗略统计,人教版教材将估算单独列为一个新课时的有: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减估算”1课时,二年级下册“近似数”“三位数加减”2课时,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1课时,三年级下册“一位数除三位数”“两位数乘法”2课时,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口算除法”2课时,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近似数”1课时,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值”1课时,六年级上册“百分率”1课时等。可以明显地看出,估算的教学纵向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
而且估算横向蕴涵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具体教学中,如:“乘除法的验算”“图形面积的估计”“平均数的分析”等,具有自身的延展性。
可见,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地从第一学段开始,逐步培养孩子的估算意识,利用教材编排的延续性和延展性,经常反思与使用估算方法,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渗透到估算教学中。
加强精算和估算相结合,提高估算能力 估算能力与精算能力是学生计算能力的两种基本形式,估算能力可以对问题进行有效探索,迅速形成大致答案,但是在精确性上相对较差,需要对答案进行再检查验证;精算能力则较为程序化,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但可以有效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二者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训练中,不论是先估算、后计算,还是先计算、后用估算检验,都应比较分析估算与计算的结果,不断改进估算技巧,同时有效提升精算的准确性。
培养学生应用估算的意识与能力 以下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教学片段
例题出示:老师带着48名学生去景区游玩,门票为每人104元。老师大约要带多少钱买票?
生1:48×104。
生2:不对,老师也要买票的。应该是(48+1)×104。
师:两种列式你们认为哪种正确?
生1:把49看作50,104看作100,49×104≈5000(元)
生2:老师,我算了,这钱不够。
生3:这是买门票,钱只能多带不能少带的。
生4:49看作50,104不变。
48×104≈5200(元)
师:那还有其他方法么?
(无生响应)
师出示教材估法:50×110=5500(元)可以这么估么?
(学生们开始争论,有人认为把104看作110太大了,有人认为可以。最后师小结:考虑到实际问题是买门票,因此我们可以估大一些。)
(共同回顾小结估算基本原则:1.符合生活实际。2.使计算变得方便。)
在估算“49×104”的过程中,既有学生独立估算的过程,也有全班同学交流的过程,学生对估算的策略也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对解题中出现的“应该算上带队老师”等细节问题,都在交流中自主解决了。
结束语
“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小学、初中不得组织县区统一的文化课考试。小学组织的考试每学期原则上不超过1次,科目一般不超过3门;初中学校每学期考试不得超过2次。”
一、现实中的巩固练习卷
(一)介于遵照六严规定、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我们都没有订课外的练习卷,目前我们手头上有的练习卷只有新浦区教育局统一印发的单元巩固练习卷。
尽管巩固练习卷汇聚了很多优秀教师的聪明才智,集中了大家的智慧,是许多优秀教师的智慧的结晶。但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粗略地归纳一下,其中出现的问题大概有:
1、错题
如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调研试卷(2007.9)中第六题: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1)、诗人陆游给儿子的遗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曾写过“___________ ”,
也是抒发爱国之情的内容是___________。
这里的“”应该改为《 》。
2、措辞不严密题
如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巩固练习(2011.2)中有这样一题:
学了《雨后》一课后,你知道了哪些和“雨”有关的诗句?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这个题目就存在措辞不严密的缺点,不知出题者的本意是要让学生填写《雨后》这一课中写雨的诗句还是其他写雨的诗句呢?所以不管是学生填写《雨后》这一课中写雨的诗句还是其他写雨的诗句都应该判其正确。
3、考虑不周到题
如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巩固练习(2011.2)中有这样一题: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有一条四四方方的手帕!
我的手帕上印着“天鹅游泳”的图样,看!手帕上的天鹅全身羽毛像雪一样洁白,细长的脖子弯曲着,高高的额头上就像嵌了一颗红宝石。天鹅的嘴巴又宽又扁,显得特别突出。这只白天鹅静静地浮在蓝色的湖面上,看上去真漂亮。
… …
题目2:根据短文内容填词语。
( )的羽毛 ( )的脖子
( )的额头
( )的嘴巴 ( )的湖面
出题者的本意也许是想考察学生能否找出文中描写天鹅或湖面的关键词,但学生如果写天鹅的嘴巴算不算对呢?二年级的小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可能不会和出卷老师那么的吻合,因为前面细长的脖子、高高的额头给了他一个范例,( )的嘴巴也就理所当然的按照前面的思维方式找到了“天鹅”。
(二)如何利用巩固练习卷
1、当堂训练 对于比较容易的练习题可以当堂训练,边讲边练,及时发现错误,及时订正,有利于巩固当堂所学知识。
2、先讲后练 对于难度比较大的巩固练习卷,可以采取先讲后练的方式做。
3、先练后讲 对于难度适中的练习卷,一般可以先练后讲,先集中考,然后改,再评讲,可以老师和同学共同讲,或者请考的好的同学讲,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提高了心理素质。
4、拿回家做 对于那种绝大多数同学都不会的课外知识特别多的练习卷,干脆让学生们拿回家做,开卷考试。查资料的同时也是一种学习和提高。
5、有选择做 不是每份巩固练习卷都能紧紧围绕这一单元的主题的,有的和这个单元根本没有多大关联,或者干脆和这个单元无关,可以采取有选择的做的方式。
二、理想中的语文试卷的编制
我认为,试题的设计思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试题内容要突出基础性。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力求体现其基础性,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基本态度。按照这样的思想,在命题时着眼基本要求,避开难题、偏题。照顾到大多数,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特点。
2、命题应体现人文关怀,充满情趣和差异性。
传统语文试卷因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题型设计比较客观、冷漠,显得严肃呆板,毫无情趣可言,在测试中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良好的考场心态,在用词上我们应细细地加工一番,像“请写出来”“请回答问题”“请选择”“能谈谈你的想法吗?”“你是怎样看的?”这些亲切客气的提问,使学生感到自己会成功的,即使答不上来,教师也不会怪罪,也能从中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使小学生在考试中体验到愉悦和成功,增强自信心,形成“乐学、乐考”的情感体验和态度体验。
3、努力营造宽松的试卷氛围,创设一种自然和谐的考试情境。
①卷首设计考前寄语,打消应试的顾虑,激起儿童应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②卷尾设计提示语,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与反思,体验考试成功。
4、让考题富有选择的余地,激发儿童的自主精神。
儿童是活生生的个体,各有各的精神世界,新课程强调教学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考题设计也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在保证目标底线的基础上,要设计一类可供选择的试题。 设计多项同类不同水平的试题,体现学生达标水平的差异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尽可能地感到考试成功的喜悦。
5、试题应具备以下特点:
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注重新旧知识点的联系、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
精:以点带面,从一个考查点能透视出多重问题,在份量和要求上均有一定弹性。
活:突出素质教育思想,强化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活学活用。
实:每一个题目都实实在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年级都体现积累和运用这一新理念。
新:每份试卷都有学生创新意识的体现,注重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是发展潜能的桥梁,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
教与学教学模式的转变,首先我个人认为应该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因为小学生从入学到六年级毕业,他的心里年龄、实际年龄、学习习惯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我们这时候对孩子统一要求,要让一、二年级的学生达到五、六年级的水平,我想是不太可能的,也是得不偿失的。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分阶段进行,比如,一、二年级为一个阶段,主要让孩子学会预习简单的学习内容,学会合作(知道小组成员要完成共同的目标)、学会小组交流(知道交流的时候会倾听,适时地补充组内成员的问题),而不要刻意地拔高要求,对于他们的预习期望值不要过高,还是要老师“扶着”慢慢地向前走。
【课堂实录】
下面是我最近在小学语文一年级人教版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进行自主学习的探索。首先,我谈谈自己的体会:本课的学习目标有三个:第一,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第二,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第三,培养一年级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1.我通过出示春天景色图片导入新课,师说,春天来了,你们看,春天的景色多美啊!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5页,看看下面的词语:
哥―歌 直―植 星―醒 古―故 丁―灯 鸟―鸣 底―低
(1)小组学习:小组里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些字,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2)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方法。
(3)出示:平―评(评论) 方―访(访问) 齐―挤(挤满) 油―邮(邮局) 桥―轿(轿车) 线―钱(花钱)
按照刚才小朋友发现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同学们来认一认这些生字,看看哪组的同学认得又快又好。
(4)小组学习:互相认读生字、记忆生字。
(5)开火车读词语。
(6)抽读生字卡片,学生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3.我会读。
(1)过渡: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们来读一读几个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2)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
(3)抽读词语卡片。
(4)扩展练习: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4.读读背背。
(1)过渡:春天里,花园里的花开了,果树上的花也开了,到了秋天,果树上还会结果子呢!
(2)学生自由朗读短文《花园果园》。
(3)小组展示背诵短文。
5.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说春天”。
(2)说一说、背一背和春天有关的故事、古诗与课文。
6.总结。
教师总结:春姑娘就在我们的身边,她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丽的春天,让我们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结束我们的课堂吧!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属于复习课,以复习巩固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尝试以小组学习、小组汇报形式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希望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今天课堂上基本实现上述三个教学目标,但作为教学重点的口语交际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一年级小朋友还不能流利、完整地表达自己图画的内容。
对于刚刚入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口语交际的难度其实还是挺大的。所以个人觉得可以多花些时间从基础做起,如:教学生说完整的话、表达清楚、语序有条理等。学生一旦明确了要求,掌握了方法,很容易就会上路,那后面再走快点儿应该也没关系。这节课中,后面让学生上台“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这个环节有诗有画,还有学生的自我展示,很有趣也有意义。但却发现很多学生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说出来的都只是一个个的词,如:春回大地、百花齐放等,却不能连词成句,把一句话说完整,真是很遗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否可以多想想新办法呢?
自主学习不是撒手不管,教师要适时地帮扶,如一年级学生设计一些句式练习说话,降低难度,并有一定的梯度,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很有用的。请孩子们上台汇报或者是做小老师教大家,都能锻炼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上台的好些学生姿态大方、彬彬有礼、难能可贵。我觉得我们低年级在指导口语交际时,可以给出句式的提示帮助孩子们完整、流利地表达,如:春天来了,我看到( ),我听到( ),我闻到( ),我碰到( )。同意这种做法,降低难度,给台阶让学生一步步登上去。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习作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