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腊八粥的材料

腊八粥的材料

时间:2023-06-01 08:5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腊八粥的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腊八粥的材料

第1篇

“腊”在古代本是一种祭礼,称“大腊”。在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4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将冬祀称为“腊祭”。因此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腊日当时并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并不吃腊八粥,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众所周知,腊八节最普遍的风俗就是喝腊八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中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还有传说是,腊八粥来源于印度。在佛家看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腊八粥”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腊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渐隐退,到如今实际上已成为色味俱佳的节令美食了。

俗话说:“腊八腊八,冻死叫化。”腊八节正是隆冬季节,天气寒冷,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美味可口且寓意吉祥。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

山东各地腊八日吃腊八粥极为普遍。德州的腊八粥用八种粮食和果品制作,其中必定有枣,象征吉祥。腊八粥的枣是“早”,栗是“力”,就是早下力气,争取明年五谷丰收。要把腊八粥做得稠一些,黏糊糊的,黏是“连”的谐音,意味着连年丰收。黄河口垦荒人家,家有新妇,腊八日用黄米、红枣制糕,名为“吃碗糕”。即墨把腊八节作为农家的节日,据说取自“七人八谷”,是对谷的纪念。

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八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从营养功效看,腊八粥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之功,并有御寒作用,是冬令的滋补佳品,故能传承百代而不衰。

第2篇

1、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2、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前后,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3、翡翠碧玉腊八蒜: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4、腊八面: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5、煮“五豆”: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1. 腊八节里腊八粥,熬满吉祥福相连,喝上一口腊八粥,万事顺意鸿运开,转赠一碗送予君,否极泰来家业旺,美好心愿默默许,愿君福禄总双全,腊八节,喝碗腊八粥,愿君腊八快乐,如意美满!

2. 天寒地冻身体冷,腊八热粥送上手。吉祥如意放里头,万事顺利无忧愁。平安健康碗里有,身体健康病溜走。快乐幸福不可丢,夫妻恩爱到白头。祝腊八节快乐无忧!

3. 熬一碗真诚的八宝粥,为你加入八颗心,一勺开心,一勺顺心,一勺舒心,一勺真心,一勺爱心,一勺倾心,一勺细心,一勺安心,在腊八节到来之日,祝你事事顺心,永远开心!

4. 灯火点点比星亮,炉火红红煮粥忙。辣粥红红香四溢,吃了体健病不患。亲朋好友都来尝,一生平安不怕寒。修心养性积善德,吃斋念佛济世先。愿你腊八节日笑乐天!

5. 腊八腊八要发发,事业爱情遍开花。腊八腊八要美美,家美人美生活美。腊八腊八要喝粥,兄弟今天不送粥,只送美满富有到永久。腊八节快乐!

6. 腊八就喝腊八粥,喝了腊八粥,心情舒爽无烦忧;喝了腊八粥,爱情甜蜜人长久;喝了腊八粥,身康体健活高寿;喝了腊八粥,开心美满乐悠悠,喝了腊八粥,幸福快乐天天有!

7. 腊八节送你八到:耳聪目明,听到看到;心有灵犀,梦到心到;谦谦君子,说到做到;百事如愿,想到得到!祝你腊八节快乐,美梦成真,做梦也笑!

8. 腊八送八宝:健康宝,身体好;快乐宝,心情妙;平安宝,平安罩;好运宝,吉星照;幸运宝,鼓钱包;顺利宝,步步高;甜蜜宝,情意牢;幸福宝,更美好!

9. 腊八节,在我的粥密安排下,快乐任你粥转,好运绕你粥围,健康不费粥折,平安陪你粥旋,成功对你粥到,幸福保你粥全!

10. 送你一碗腊八粥,红红的枣里是吉祥,香香的米中是如意,甜甜的豆里是快乐,足足的材料是安康,腊八愿你喝下腊八粥,幸福永相随,腊八快乐!

11. 一朵云能飘多久,一阵雨能下多久?一束花能开多久,一脸笑能挂多久?如果问我祝福你多久,我说:心跳多久祝福多久!月日腊八节,祝你节日快乐!

12. 腊八到,以快乐健康幸福平安如意吉祥好运发财为料,再用真心真意之火熬制,最后成功出炉一碗福气腊八粥送给你,愿你时时开心,幸福永远!

13. 腊八到,送你一碗吉祥腊八粥,保你喝一口,心情舒畅,万事逍遥;喝两口,生活甜蜜,幸福无比;喝三口,神采飞扬,其乐融融;喝一碗,必定福气冲天,好运如潮!祝你福寿安康,日子越过越美!

14. 腊八节到了,送你一碗腊八粥。愿你把热情留在眼里,把温暖握在手上,把幸福喝进肚里,把快乐安在心上。祝你一生无忧。腊八节快乐。

15. 腊八节快到了,我用幸运米,开心果,美丽豆,发财枣,美满仁,如意蜜,健康糖,无忧水做一碗腊八粥送给你,愿你每天都快乐!

16. 熬一碗浓浓的腊八粥,浓浓的情谊藏里头;喝一碗浓浓的腊八粥,浓浓的暖流在心头。朋友之情不可丢,祝福问候伴左右。愿你身体健康佑,快快乐乐无忧愁。祝腊八节快乐!

17. 一碗腊八粥,混合百种情,红枣似亲情,暖在心田,莲子像友情,知在心灵,桂圆像爱情,暖在心灵,红豆伴思念,糯米送平安,开心腊八节,岁岁有平安。

18. 喝了腊八粥,心情爽朗无烦忧;喝了腊八粥,事业爱情双丰收;喝了腊八粥,神佛保佑增福寿;喝了腊八粥,幸福美满年年有!腊八节到了,别忘了喝粥哦!

19. 腊八节祝愿你的生活:百事可乐,万事七喜,心情雪碧,工作红牛,爱情鲜橙多,天天娃哈哈,日日喜之郎,月月乐百事,年年高乐高,永远都醒目,岁岁美年达!

20. 将祝福添入腊八粥里,喝下的是快乐,洋溢的是幸福;将问候注入腊八粥里,喝下的是健康,品尝的是如意;腊八节里,愿你腊八快乐,记得喝腊八粥哟!

21. 腊八到了,送你时刻幸福米,送你十颗好运枣,送你十颗旺财豆,送你十颗忧愁干,送你十颗健康立(栗),熬制一碗甜美粥。祝你腊八快乐。

22. 腊八节里要喝粥,快乐健康天天有。不会烦恼皱眉头,不会痛苦眼泪流。生活幸福快乐伴,如意笑容无春秋。祝腊八节快乐健康!

23. 腊八节的欢喜,品粥美味在心里,腊八节的快乐,美好妙粥放胃里,腊八节的幸福,团圆祝福停不住,腊八节的福气,朋友知心添如意,愿朋友腊八快乐,万事如意。

24. 送你一件衣服,前面是平安,后面是幸福,吉祥是领子,如意是袖子,快乐是扣子,口袋里满是温暖,穿上吧,让它相伴你的每一天!腊八节快乐!

25. 腊八节日鞭炮响,欢天喜地笑颜灿。腊八粥饭揭开锅,粥味四溢扑鼻香。送给亲人尝一尝,身体健康鬼离远。一生幸福好吉祥,惩恶扬善好风尚。积德行善万事安,大吉大利顺风帆。愿你腊节开心如意!

26. 腊八节吃腊八粥,喝腊八醋,腌腊八蒜,许腊八愿,吹腊八喇叭,做腊八礼拜,拿腊八礼包。腊八节,念腊八绕口令,让烦恼结巴,让快乐伶俐,愿你腊八节快乐!

27. 清粥一碗送平安,幸福年年来相伴,腊八煮粥送温暖,健康快乐不简单,品粥知味更知心,生活有粥更开心,腊八品粥思朋友,快乐伴你更永久,愿年腊八快乐,幸福永久。

28. 盛一碗腊八粥,红的是兴旺,白的是吉祥,圆的是好运,长的是健康,闻一闻,那浓情的醉人芳香,尝一口,那生活的甜蜜芬芳。腊八节,品味幸福,享受快乐,欢度精彩人生!

29. 腊八酒,喝一口,吉祥如意年年有;腊八蒜,吃一瓣,好运围着身边转;腊八粥,盛一碗,浓情蜜意多温暖;腊八节,乐翻天,幸福就在一瞬间。享受生活的美好,愿你腊八节健康快乐,幸福平安!

30. 健康为米蜜味汁,营养香人心愉悦,送给朋友品一品,愿你腊八好心情:五谷杂粮养身体,营养均衡才是本,美容养颜绽笑容,烦恼从此无影踪。

31. 腊八节,送你八气,愿你长得很有灵气,个人很有才气,家庭总是和气,经常会有喜气,天天充满朝气,做人很有福气,身上满是财气,时时有好运气!

32. 腊八腊八,祝福送达:花生抓一把,开心哗啦啦;莲子抓一把,吉祥顶呱呱;红枣抓一把,幸福喜唰唰;红豆抓一把,天天笑哈哈。腊八节快乐!

33. 腊八节到,喝碗腊八粥。腊八粥甜,喝出开心永绵绵;腊八粥苦,喝出努力不怕苦;腊八粥香,喝出幸福把你想;腊八粥闲,喝出微笑一年年!

34. 寒冷腊节炉火红,红红粥汁热辣情。情深意长友谊联,亲情友情爱无限。炮竹一声邪魔逃,辣粥抛洒祭天地。幸福围绕你我他,平安吉祥过腊节。愿你健康!

35. 富贵枣,幸运草,平安散,健康丹,开心丸,成功果,吉祥水,顺利火,为你熬了一碗幸福如意腊八粥,愿你心想事成美梦成真。腊八节愉快!

36. 腊八节喝腊八粥,吉祥如意好彩头。数九寒天温度降,热热的汤汁暖心头。八种鲜果藏里头,佳肴美味祥瑞有。寒冬腊月不用愁,腊八美粥解君忧。祝你腊八节喝腊八粥,幸福快乐天天有!

37. 温暖的,甜蜜的是腊八粥,香得让人垂涎欲滴;开心的,难忘的是腊八信,甜得让人透彻心底;喜庆的,吉利的是腊八节,乐得让人忘乎所以。过腊八节,喝腊八粥,品腊八信,快哉!快哉!

38. 腊八节到了,送你八财八气祝大财小财正财偏财金财银财艳财喜财,聚你亿万家财;志气才气正气英气骨气勇气和气虎气,换你一生福气!

39. 架起吉祥的锅,点燃快乐的灶,倒满好运的水,洒把幸福的料,慢慢烹制一碗腊八粥,送给你,用心品尝,你会收获无数的好运,无尽的幸福,腊八快乐!

40. 腊八节有说源于秦朝修筑长城,古时在外打工靠的是家里寄送粮食,有一年腊月初雪,工人都没收到粮食,便把各自的豆子花生等聚到一起煮粥,但依然饿死,后人为纪念他们。

41. 腊八节到了,送你一碗腊八粥。吃在嘴里,营养又可口,愿你身体健康,一生增福增寿。看在眼里,赤橙配黄绿,愿你平安幸福,生活五彩缤纷。腊八节快乐。

42. 腊八节到暖融融,亲朋相聚情谊浓。深情厚谊融粥中,味道鲜美祝福从。愿你身体如牛壮,无病无灾也无痛。愿你生活多美妙,笑声阵阵福运鸿。祝腊八节快乐!

43. 腊八节,喇叭吹响集结号,平安健康甜蜜快乐吉祥如意幸福好运,八位宝贝来报到,立正稍息一起向你家奔跑,祝福你腊八节快乐,合家幸福,团团圆圆,乐乐呵呵。

44. 腊八到,鞭炮迎春枝头闹,腊八粥里全是宝:红枣愿你爱情甜又蜜,莲子愿你好运连不断,核桃愿你万事皆顺心,杏仁愿你身体强健心情棒!喝下我的粥,收下我的情,愿你腊八节平安快乐。

45. 一把母亲的唠叨枣,一勺父亲的慈爱汤,一颗兄妹的开心豆,一盘奶奶的呼唤炕。腊八粥就这么香甜的诱人回家,腊八回家看看咱的娘。腊八节快乐。

46. 今天是腊八节,送你一碗腊八粥,心情爽朗无烦忧,请接受我深深的祝福。愿所有的欢乐都陪伴着你直到永远,祝你腊八节快乐!

47. 腊八节将至,送你八财八气。祝大财小财正财偏财金财银财艳财喜财,聚你亿万家财;志气才气正气英气骨气勇气和气虎气,换你一生福气!

48. 熬一锅红汁辣粥,送亲朋都来品尝。味道香辣情意暖,情深意浓凸温馨。吃着健康心中暖,品着味道流齿香。御寒防冻身体舒,平安吉祥魔不缠。快乐腊八节!

49. 腊八吉祥如意粥,幸福美满汤汁稠。数九寒天北风啸,彩色粥饭平安搂。红艳佳肴祥瑞凑,热粥暖心冻不愁。寒冬腊月定能胜,辣粥美味祭天酬。祝朋友:腊八粥节愉悦享,瑞雪飘洒送吉祥。

50. 腊八节日送辣粥,送去祝福健康粥。五谷杂粮果枣熬,吉祥暖身避风寒。门前果树涂抹粥,祈盼来年硕果收。辣粥俗称福寿糕,吃了健康进财宝。愿你粥节长康寿!

51. 腊八故事腊八史,腊八朋友腊八话;腊八香粥腊八愿,腊八沉淀腊八福;腊八祝福腊八情,腊八节日腊八乐!亲爱的朋友,腊八节快乐!

52. 腊八送你八宝洲:祝亚洲发财,非洲旅游,欧洲购物,大洋洲度假,南极洲探险,南美洲投资,北美洲串门,仙洲定居。腊八节快乐!

第4篇

  

  转眼间,又是一年腊八节。喝腊八粥、制作点腊八蒜……关于这个节日,可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回忆。

  民俗专家王娟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腊八节人们常吃的饮食有腊八粥、腊八面等,也有的地方会喝“腊八酒”。腊八节到了,过年的大幕也就此拉开了。

  腊八节与“腊祭”习俗有关?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佛成道节”等。

  也有说法称,在中国古代,一些地方很早就有与“腊”相关的“腊祭”习俗,时间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这种习俗后来被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过腊八节,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几经演变后,腊八粥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当然,煮腊八粥,不同地方的人家使用的材料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等,再加点红豆、花生或者葡萄干之类的。

  “关于腊八粥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王娟介绍称,其中有个故事,告诉人们生活中要“勤俭节约”,“相传以前有个人,浪费了很多粮食,他身边的人觉得可惜,便悄悄收了起来。”

  豆子、米……收起来的粮食有各种类型。到了年末,浪费粮食的这个人家里没米下锅,就把这些积攒的粮食放在一起煮粥。此后,这家人也懂得了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有的地方会在腊八粥里加入一些香菇或蔬菜。但总的来说,煮腊八粥用到的食材一般比较多,得有十来种,多的时候可能有十几种、二十多种。”她表示。

  除了喝腊八粥,还有哪些习俗?

  包括喝腊八粥等各种饮食习俗在内,腊八节可能承载着很多人温馨的记忆。

  曾有老北京人回忆,自己小时候,熬腊八粥一般在腊八节那天凌晨四点左右,粥里要放一点青丝红丝,或者红白糖,三四个小时过去后,煮好的粥香甜可口。

  “以前家里的长辈过腊八节很认真,会给大家准备腊八粥,还要提前泡腊八蒜,比较有仪式感。”提起过腊八节的经历,程女士这样对记者说道。

  的确,在腊八节,具有象征性的食物还有腊八蒜、腊八面等。人们挑选上好的大蒜,用醋泡好,等到了除夕吃饺子的时候,蒜已经变成了漂亮的绿色。

  “另外有说法称,蒜和‘算’谐音,这也在提醒人们,年底就要到了,有欠款或者账目盈亏,要及时计算清楚。” 王娟说,也有的地方会在腊八节这一天喝“腊八酒”。

  每个人都是传统节日的“载体”

  俗话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个节日的到来,意味着年近了,人们为过春节做着准备,忙得不亦乐乎。

  “传统节日,为人们提供了家庭之间相互联系、维系亲情的一种渠道。”王娟认为,在准备过节的过程中或者过节时,人们深化了“家”的传统观念,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第5篇

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是用大米或糯米,加各种豆类及干果煮成的一种特殊的粥。由于腊八粥可以选择的材料比较丰富,所以比一般单一原料制成的粥更能满足人体的多种营养需要。

小米粒大作用

腊八粥最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薏米则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具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花生+核桃:补肾益气

花生和核桃是熬制腊八粥不可缺少的原料。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则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对于经常失眠的患者,如果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会起到很好的养心安神的作用;莲子可补气健脾;枸杞子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另外,再加点大枣、松子仁或者栗子会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喝粥油黑妹变白

核桃仁中含有美容不可缺少的维生素E,堪称美容食品之冠。松子的美容作用也非常好。不少美眉都喜欢喝腊八粥来美容,但是这里还有个美容小秘密,那就是不要舍弃粥油。粥油也称米油。中医认为,粥油味甘性平,其滋补之功胜于熟地,每日若能喝一碗米粥,黑瘦者不出百日即可肥白。

准妈妈:香软腊八粥最适合

女性怀孕早期一般会有剧烈反应,此时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减少呕吐,粥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更何况是香糯软烂的腊八粥。孕中期,胎儿生长加快,需要补充能量,同时对铁的需要量增加,而孕晚期则需要加强钙的补充。所以,对准妈妈和新妈妈来说,以下食物可以多考虑一些:糙米中含有大于100毫克/千克的钙,花生仁、大豆、黑豆、青豆、枣中都含有较丰富的钙,大豆和坚果中也含有较高的铁。

老年人:多放点大豆

第6篇

1、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2、泡腊八蒜,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3、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4、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宋】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农历十二月谓之腊(D)月,腊为祭名,岁终祭众神之名。周代腊与蜡各为一祭,腊祭祖先,蜡(zhà)祭百神。秦汉改为腊。《说文》:“D,冬至后三戌,D祭百神,从肉{声。”腊,本读为卢盍切,与猎同音同义。郑玄注《月令》曰:“D,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风俗通》亦曰:“D祭,故其祀从肉。”《风俗通》曰:“D者,接也,新故交接,大祭以报功也。”腊祭之日,为腊日。周以今农历十月为岁终之月,故D日在孟冬之月。汉后行夏历 ,以十二月为岁终之月,因腊节在十二月,故后世以十二月为腊月。D也作“”,今简化为腊,遂失本义。腊字原有,读为xī,意为乾肉。腊日,为腊月祭祀百神之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从先秦起,腊祭是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感谢百神保佑,使得农业大获丰收。此外,还要举行驱鬼逐疫求吉利的仪式,古代叫驱傩。从宋代开始,受佛教影响,祭祀众神的腊日演变为庆贺佛祖诞辰的浴佛日,民间谓之腊八节。

一、腊日习俗

1.腊祭

蜡、腊在周代是年终岁末的两个祭祀活动,腊祭祖先,蜡祭百神。《玉烛宝典》:“蜡者报百神,腊者祭先祖,同日而异祭也。”蜡是报谢与农事相关的诸神,在野外举行,年成不顺的地方不举行蜡祭;腊是祭祀先祖,在宗庙里举行,不会因年成不顺而废止。可见上古的蜡祭实际是庆丰收报赛节日,形同狂欢节,场面异常热烈。《礼记・杂记下》记孔子的学生子贡观看了年终蜡祭的狂欢活动,孔子问他快乐否?子贡回答:“一国的人都像疯子一样,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快乐?”孔子说:“人民辛苦了一年,才滋润这一天,其中道理不是你所能了解的。”

战国时期,以“腊”统称蜡、腊二祭。秦国也继承着中原的腊祭,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惠文王十二年(公元前326年)“初腊”[1]。《史记正义》曰:“十二月腊日也。秦惠文王始效中国为之,故云初腊。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十二月,始皇为求仙术,更名腊曰“嘉平”,用恢复夏代腊祭的名号,来求取长生之术。汉代改嘉平为腊,周朝重视的“腊先祖五祀”的腊祭内容,在汉代礼教政治的背景下重新受到社会的重视。腊祭在汉代同样是岁终大祭,但已不像上古三代那样作为朝廷大礼。腊日在汉代民众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融入到逐渐形成的岁时节日体系之中,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人们主要把它作为一个民俗节日进行祭祀庆祝。

汉朝民间的腊祭突出宗族伦理的内容,祭祀先祖,团聚宗族。《列女传》记述了一位寡母“腊日休家作”,在自家的“岁祀礼事”结束后,又赶到娘家,因为娘家人“多幼稚,岁时礼不备”。她回家的目的是要帮助家人行祭祀祖先之礼。可见腊日祭祀是当时家庭普遍必需的节俗项目。即使是贫困的穷人,腊日亦要设法祭祀先人。

人们在腊日期间休息、团聚。汉朝的郑玄十二岁时,随母回家,“正腊宴会,同列十数人,皆美服盛饰,语言闲通”[2],场面热闹 ;严延年任官洛阳,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过完腊祭正日,才回东海。[3]腊日是欢聚的节日,即使是囚徒也有可能假释回家过节。虞延任淄阳令时,“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囚各归家” [4]。《史记・天官书》记述了西汉时腊节的情形,“腊明日,人众卒岁,一会饮食,发阳气,故曰初岁”。东汉时腊日依旧是庆祝日,“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5]。民间的宴饮习俗从汉代至唐代传承不辍。

先秦时代以田猎所得禽兽作为腊日祭品。秦汉祭以猪、羊。羊豕之祭本是士人之礼,后为一般庶民所用,其中腊日用羊成为汉代腊祭的特色。汉代腊日用羊,是一种习惯,其源于古代社会的求吉心理。《汉书》载西汉民间“岁时伏腊,烹羊涓帷[6]。《说文解字》:羊,祥也。羊、阳音同,羊代表阴阳之阳,也是吉祥之祥。

2.馈遗

腊日节朝廷有赏赐官吏之举。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每到腊日赏赐每位博士一只羊,有一位叫甄宇的博士为了解决分羊时大小肥瘦的矛盾,主动择取瘦羊,因此称誉为“瘦羊甄博士”[7]。此后通常的赏赐品是钱、牛肉、粳米、羊等。唐代逢腊日,君长要赏赐臣下头膏、面脂、口脂、澡豆等洁面化妆用品及红雪、紫雪、小散、中散等药。宋吴曾撰《能改斋漫录・腊日赐口脂》:“《景文龙馆记》:‘三年腊日,帝于苑中召近臣赐腊。晚自北门入,于内殿赐食,加口脂。腊脂盛以翠碧缕牙筒。’故杜子美《腊日》诗云:‘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王建《宫词》云:‘月冷天寒近腊时,玉街金瓦雪漓漓。浴堂门外抄名入,公主家人谢口脂。’皆言腊日赐口脂也。”唐人韩鄂《四时纂要》一书记载了据说是太平公主秘法的面药制法。该书还记载了腊日用品中面脂和澡豆的配制方法。澡豆的作用是用来洗手洗面,使之光泽。宋代腊日不仅朝廷有赐口脂面药之举,而且北宋都城“寺院送面油与门徒”,“闾巷家家互相遗送”[8]。南宋则盛行赏赐腊药,《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记载:“腊日赐宰执、亲王、三衙从官、内侍省官并外阃、前宰执等腊药,系和剂局造进及御药院特旨制造银合。”受此影响,“医家亦多合药剂,侑以虎头丹、八神、屠苏,贮以绛囊,馈遗大家,谓之‘腊药’。”

3.逐除

《吕氏春秋・季冬纪》载: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汉代高诱注:“今日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汉代腊日逐除,即先秦沿袭下来的岁末驱傩仪式。《周礼・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傩,以索室(驱)疫。” 郑玄注:“时傩,四时作方相氏以难却凶恶也。”四时皆有驱疫仪式,尤以岁末季冬之月规模最大,故曰“大傩”。

为什么要在岁末驱傩?传说帝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为虐鬼;一居若水,为魍魉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隅,喜好惊吓小儿。因此汉代宫廷有盛大的逐疫之傩。据《后汉书・礼仪中》记载,其仪式是:选中黄门子弟年10岁以上,12岁以下120人为E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鼓。有人扮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还有人衣毛角装十二兽,逐恶鬼于禁中。中黄门领歌,E子和。方相氏和十二兽狂蹈,众人不断呐喊呼噪,前后四周搜索驱赶三遍,然后手持火把,送疫鬼出端门;门外驺骑传递火把出宫,司马阙门外五营骑士接传火把,最后将火把抛弃于洛水之中。“百官官府各以木面兽能为傩人师讫,设桃梗、郁垒、苇茭毕,执事陛者罢。苇戟、桃杖以赐公、卿、将军、特侯、诸侯云。”东汉皇宫中的这一岁末逐疫礼仪继承了先秦时代的驱傩礼俗,也是汉代民间逐疫风俗的提炼。

民间的岁末傩仪,虽没有皇家如此气派,但同样隆重、热闹。先秦“乡人傩”,孔子朝服而观。晋朝时荆州人因驱傩发生斗殴,荆州刺史不得不派军人维持秩序。可见民间驱傩的规模也不小。《荆楚岁时记》记载了南朝长江中游地区的腊日风俗,说当时有“腊鼓鸣,春草生”的谚语。人们系细腰鼓,戴胡,扮作金刚力士以逐疫。民间戴胡,当是与方相一脉相承的。腊鼓鸣者,意在惊疫鬼。宋程大昌《演繁露・腊鼓》:“湖州土俗,岁十二月人家多设鼓而乱挝之,昼夜不停,至来年正月半乃止。问其所本,无能知者。但相传云:此名打耗。打耗云者,言警去鬼祟也。”

南北朝以后,驱傩活动逐渐渗入了游戏的性质,《梁书・曹景宗传》说曹氏“腊月于宅中,使作野逐除,遍往人家乞酒食。” “野”,《南史・曹景宗传》作“邪呼”。“野” “邪呼”并状众欢叫声,词异而义同,后世谐音讹作“野狐” “夜胡”。

《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云:“自入此月,即有贫者三数人为一火,装妇人神鬼,敲锣击鼓,巡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祟之道也。”《梦粱录》卷六《十二月》:“自入此月,街市有贫者三五人为一队,装神鬼、判官、锺馗小妹等形,敲锣击鼓,沿门乞钱,俗呼为‘打夜胡’,亦驱傩之意也。”

清代江南腊月间民间“跳灶王”,也是类似于宋代“打夜胡”这种驱傩逐疫形式。清顾张思《土风录》卷一《跳灶王》:“腊月丐户装锺馗、灶神,到人家乞钱米,自朔日至廿四日止,名曰‘跳灶王’。(跳,呼如条;王,作巷平声。)按:即古之大傩,见《月令》。”

《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跳灶王》:“月朔。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案引清褚人《坚瓠集》云:“今吴中以腊月一日行傩,至二十四日止,丐者为之,谓之跳灶王。”《昆新合志》又谓之“保平安”,“户各舍米,升合不等。”

这时的傩仪已渐变为傩戏,每至腊月,乡村、都市都有人例行舞傩,贫者还扮成神鬼模样,敲锣击鼓、以此为岁末乞讨的方式,但它始终具有驱避疫邪的原始意味。

4.腊水、腊肉、腊酒等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卷二十《十二月令・贮神水》引《救人方》称腊日之水为神水,说:“腊中贮水,来年治一切疾病,制饮食,腊八日水尤神。”因此,自古以来就有在腊日贮腊水、制腊肉、酿腊酒等习俗,人们相信在腊日前后做的食物经久不坏。明嘉靖四川《洪雅县志》载,腊八日“收水酿酒,腌六畜肉。” 民国23年四川《乐山县志》记,腊八日“造酒及醴与豆豉,贮水待用,谓其不败。”清光绪六年《荆州府志》说腊月“人家汲水贮盎,谓之腊水,酿秫曰腊酒,盐脯曰腊肉,盖亦《周礼》之昔酒,《大易》之腊肉也。”

可知制作腊酒、腊肉习俗由来已久,先秦时代就有。唐代韩鄂《四时纂要》卷五《冬令卷・十二月》记载了造腊酒、干腊肉的方法。造腊酒是在腊日打取一石水,盛入不渗漏的瓮器中,浸入三斗麴末,投下四斗熟米饭。到了来年正月十五日和二月二日先后分别再投下三斗米饭,过了四月二十八日打开。酿酒时让酒瓮露着瓮身,这样停放到三伏天不坏。干腊肉的制作方法,是用牛、羊、獐、鹿的肉,在五香调料中腌浸二夜,再用加入葱和花椒的清盐汤猛火煮肉,煮熟后取出挂在阴凉地方,过夏不坏,出远门可以作为下干粮的菜肴。

江南一些地区的腊酒又称为三白酒和桃花酒。明万历二十八年《嘉兴府志》载浙江嘉兴地区,十二月,“是月酿秫作酒,煮而藏之,曰‘煮酒’。先期用纯白面作麴,并白米、白水,名‘三白酒’。”清光绪二十年《嘉善县志》说:“其随时而酿者,曰‘莲花白’。” 清光绪二十年《平湖县志》说,如果于春月在腊酒中放桃瓣少许,又称为“桃花酒”,村酿曰“腊白”。

二、腊八节

1.腊八节由来

中国古代的腊日节庆,至唐宋受佛教影响,演变为“腊八节”。汉化佛教以腊月八日为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日,所以腊八节在佛家又名成道节,这一天在佛寺有许多纪念活动,这些活动别喝腊八粥一项,逐渐普及民间,成为大众化的民俗活动。

今传《荆楚岁时记》有“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句,有人说“金刚力士”,即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天神,说明南朝梁时,民间腊日节俗事象中已受佛教的影响。此说欠妥。藏传佛教始有的“金刚杵”“金刚舞”,16世纪末才传入中原地区。《荆楚岁时记》中的“金刚”,指五行金气。《晋书・地理志上》:“梁者,言西方金刚之气强梁,故因民焉。”此书的“金刚力士”,应该还是戴着“黄金四目”面具的逐疫人。又有人引宋李P等撰《太平御览》卷二十七引《荆楚岁时记》有“十二月八日沐浴转除旱瘴”一条,说明《荆楚岁时记》有佛教影响,亦欠妥。我们认为,这还是殷商时代就有的“沐浴祓除”礼俗。

2.腊八节习俗

(1)浴佛

浴佛,以水灌佛像,行浴礼。《譬喻经》记载归佛的“六师”向佛说:“佛以法水洗我心垢,我今请僧洗浴以除身秽,仍为常缘也。”南北朝每年四月八日佛祖诞辰,寺庙均有浴佛之举,至宋乃有腊月八日浴佛的活动。唐宋时期仍有上述浴佛之俗,唐诗中有腊月八日寺庙浴佛的记载,如孟浩然《腊月八日于郯野石城寺礼拜》一诗云:“石壁开金像,香山绕铁围。下生弥勒佛,四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从功德水,从此濯尘机。”反映的正是唐代十二月八日佛教寺院浴佛的情景。

北宋时代仍盛行十二月八日浴佛,《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说:“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宋代吕原明《岁时杂记》说,当时南方皆用四月八日灌佛,北人专用腊月八日。宋代以后,浴佛这一习俗主要流行在四月八日进行,而且进一步深入到人民的生活。到了清代,百姓人家浴佛亦有腊月者,而僧寺则四月为多。

(2)腊八粥

北宋十二月八日兴盛的重要风俗是吃腊八粥,不仅寺院,民间也流行吃腊八粥。《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说: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七宝五味粥”,七宝是指制作粥的材料,而五味是说加以各种香料“五味俱全”。《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此月八日,四月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说明南宋寺院已经把十二月八日叫做“腊八”。据《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记载,可知南宋时代杭州寺院和民间的腊八粥是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制成。

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的习俗也和佛教有关。佛教把十二月八日作为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之日。据说此前的六年苦行中,他每月仅食一麻一米,导致身形消瘦,濒临死亡,于是喝了一个牧羊女奉献的一碗粥,如受甘露。当时,他说:“我为成熟一切众生,故食此食。”喝过粥之后,“身体光锐,气力充足,堪受菩提。”[9]因此佛门子弟于腊八成道节施粥宣传佛主苦行修道。从《东京梦华录》可知,佛教寺院是在作浴佛会的同时送粥与门徒,因施粥在腊月八日,所以称腊八粥。而后来浴佛竟被施粥所掩,人们以吃腊八粥作为腊八节的内容,浴佛之俗渐淡,至明代,浴佛会代之以念佛会。

元代北京“宫苑以八日佛成道日,煮腊八粥”,而且京城“士庶有力之家,丰杀不同,馈送相尚”[10]。明清时期食腊八粥风俗更进一步普及。明人刘若愚著《明宫史》火集《饮食好尚・十二月》描述明宫中吃腊八粥:“初八日,吃‘腊八粥’。先期数日,将红枣破泡汤,至初八早,加粳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灶之上,各分布之。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夸精美也。”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卷二十《十二月令・腊八粥》云:“今俗,于腊月八日,以诸谷米果煮粥相馈,谓逼邪、祛寒、却疾毒。”

清代南北吃腊八粥,越来越讲究,关于腊八粥的成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北京和苏州为例:

清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十二月・腊八》:“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皆于预日拣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门灶陇亩,合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明谢肇J《五杂组》卷二《天部二》:“道家有五腊,正月一日为天腊,五月五日为地腊,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十月一日为民岁腊,十二月腊日为王侯腊。”

清末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桃仁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按:《燕都游览志》: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民间亦作腊八粥,以果米杂成之,品多者为胜。今虽无百官之赐,而朱门馈赠,竞巧争奇,较之古人有过之无不及矣。”

苏州腊八粥特点是“以菜果入米煮粥”。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腊八粥》:“八日为腊八,居民以菜果入米煮粥,谓之腊八粥。或有馈自僧尼者,名曰佛粥。”

在四川,有的地区制作腊八粥的原料除了果品,还有蔬菜、荤腥之物等。如清咸丰四年《云阳县志》云:十二月,“朔八日,用米面杂果蔬、荤腥之物煮为粥食之,名为‘腊八粥’。”民国23年《华阳县志》:“十二月八日,俗谓‘腊八’。人家多用各色豆、米、菜、果合煮,间有杂以鸡、鱼、猪肉,谓之‘腊八粥’。” 这也反映了民间风俗的流变。四川很多县志,都说吃“腊八粥”乃古腊祭之意。如:

清嘉庆二十年《温江县志》:“十二月八日为‘地腊辰’。邑人以肉、豆、枣、栗等物入米熬粥,谓之‘腊八粥’,祀神及祖先,亦古腊祭之意。” 清道光三年《隆昌县志》:十二月,“八日,煮糯米、五色豆及枣、栗等物为糜,亦有合鸡、猪、鱼肉者,曰‘腊八粥’,祀神及祖先,举家食之,亦古腊祭之意也。或曰是日释氏谓之‘浴佛节’,寺僧煮粥结缘,俗因之。”(清道光六年《綦江县志》同)清同治六年《巴县志》:十二月“八日,煮糯米、五色豆及枣、栗等物为糜,曰‘腊八粥’,祀神及先,举家食之,亦古腊祭之意。”

川西北与陕西毗邻的县,或说吃腊八粥系受秦俗影响。清嘉庆二十年《三台县志》:十二月“八日煮粥,以五色豆谷杂菜果投其中,合家食之,名‘腊八粥’。俗传地藏菩萨入地狱救母,和此粥馈与母食,鬼惧不敢夺。此秦俗也,今蜀亦然。”清同治十二年《直隶绵州志》:十二月“八日煮粥,以五色豆谷杂菜果投其中,合家食之,名‘腊八粥’。此秦俗也,今蜀亦然。”民国9年刊《绵竹县志》:十二月“八日,食‘腊八粥’。是日以诸米豆杂菜肉作粥,互相馈送,食余少许以饲果树,预祈结实繁茂。”

注释:

[1](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2](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五引《郑玄别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汉)班固:《汉书・严延年传》

[4](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引《陈留耆旧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

[5](汉)蔡邕:《独断》,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版。

[6](汉)班固:《汉书・杨恽传》。

[7]《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东观汉记》。

[8](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9](梁)僧佑:《释迦谱》。

[10]《析津志辑佚・岁纪》。

作者 江玉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第8篇

传统的腊八粥是不需要放腊肉的。

腊八粥的原料江米,大黄米,红香米,黑米,大麦米,高粱米,薏仁米,大米,绿豆,红小豆,红芸豆,白芸豆,蜜枣8颗,冰糖20克;

做法步骤:

1、先将所有材料用水泡软,洗净;

2、粥锅内注入水,加入所有材料煮开后,转中火煮约三十分钟;

3、放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金庸群侠传5中侠客行天书需要我们去侠客岛解密,那么侠客岛要如何去呢?

声望达到1000会遇到张三李四,然后根据我们的条件会多次遇到张三李四,等我们征服五个门派,就能得到邀请前往侠客岛。

拿到侠客岛的邀请牌之后,我们来到燕京,从燕京这里可以去往港口村落。

港口村落这里会出现一个船夫,跟这个船夫对话就可以前往侠客岛了。

去了侠客岛之后,我们可以随时离开侠客岛,因为侠客岛上需要腊八粥。

腊八粥制作的时候需要用到一些材料,比说如有机蔬菜,这个如果没带可以出去收集的。

在侠客岛上可以学习到太玄经,不过需要不识字才可以。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粥,从字面上便可看出它与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介乎于汤、菜、饭之间的食物,既富有汤羹的营养,又兼具菜肴的美味,更如米饭一般可以给人饱腹感,如此一举多得的食物,怎能不教人喜爱?

最有名的粥大概要属腊八粥,以配料丰富、口味香甜闻名,民间更有许多关于腊八粥的传说,为其增添了几许奇妙色彩。粥可甜可成,最普通的白粥虽然清淡,却可与百味相搭,甜甜的八宝粥、成鲜的皮蛋瘦肉粥则各有各的妙处。

如今气温升高,人体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容易出汗,补充水分便是这个季节里极重要的事。粥在烹煮过程中加入大量水,成品属于流食,配上一些爽口小菜,很适合在天气较热、胃口欠佳时食用。若再加入一些滋补的配料,更是兼具滋养之效。

好米熬好粥

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非“米”莫属,选择什么样的米往往会决定粥品的口感乃至营养价值。珍珠米是最常被用来熬粥的大米品种之一,因其煮熟后比较粘稠且香味浓郁,能迅速勾起人的食欲,于是成为粥类食谱上的常客。

除了珍珠米,有强健脾胃功效的小米也常常作为熬粥主料,既可单独熬煮,也可添加五谷和蔬果一起熬煮,让简单的粥也能干变万化。

Q&A

海燕:有人认为“粥”与“稀饭”只我国南北方言中不同的叫法,也有人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食物,你怎么看?

朱伟:两者并不完全相同。粥的口感更浓稠,稀饭则相对清寡;熬粥的主料除了大米以外,一般还会加入杂粮或其它配料,稀饭通常只是把米和水一起煮熟,尽管也有将青菜叶、玉米等放进稀饭里一起熬煮,但加入的材料不像粥那样丰富。造成粥和稀饭口感差异的原因是熬煮的时间,粥一般要熬两三个小时,稀饭只需要煮熟,最多熬40分钟左右就够了。

慢工出细活

说到火候,熟悉烹饪的人都清楚它的重要性。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熬粥是件很简单的事,似乎只需要用小火慢慢煮透锅里的食材就行。其实熬粥时对火候很有要求,要大小火交替熬煮,才能做出好粥。先用大火煮开(冷水下米烧开或等水开后再下米皆可),再以小火熬煮并连续搅拌,适时观察水量。看似简单的步骤却暗含玄机:大小火交替熬煮能煮出粥的香味,搅拌可以避免糊底,让粥更粘稠。

为了节省时间,也有厨师将包括米在内的所有食材提前泡在水里几个小时,这样熬煮时能更快达到理想效果。在白味或成味粥出锅前滴上一些香油,可以让粥闻起来更香,口感更滑。

Q&A

海燕:配料熬得时间过久,会不会变得太烂导致口感不好,同时也造成营养流失?

杨立沛:这是很多人都有的误解。其实,厨师一般都是先熬好粥底,也就是只有米的白粥,根据客人需要再加入相应配料熬煮十几分钟。这样做一是可以尽快满足食客的各种需求,二是熬出来的粥更清爽,吃起来口感更好。

何健:并不是所有配料都会同时下锅一起熬。比如粤式粥品分为生滚粥和老火粥,生滚粥就是在熬好底粥的基础上,在客人点单后才加入其它配料,老火粥才是把所有材料一起放进锅里熬煮。根据配料不同,各有各的风味。

高汤添鲜香

为了在不加味精的前提下让粥品更加鲜美,讲究的餐厅连熬粥的水都用猪骨、老母鸡等食材熬出来的高汤代替。高汤熬粥适用于咸味的粥,比如海鲜粥。大米吸饱了高汤和海鲜的精华,每一口都满载诱人滋味。

为让高汤海鲜粥吃起来不油腻,大厨在熬制过程中往往会加入玉米、胡萝卜等蔬菜,这样做出的粥不但口味中带有一丝蔬菜的清甜,也更加符合营养健康的饮食要求。

Q&A

海燕:熬制海鲜粥的主要步骤有哪些?

杨立沛:潮汕地区的海鲜粥最出名,原因就是食材新鲜。我们餐厅大厨熬海鲜粥的手艺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除了基本的熬粥方法(开水下锅、文火熬煮、间或搅拌、出锅放香油等),为了去除食材中的腥味,大厨在出锅前还要加入芋头、萝卜干、冬菜、芹菜、瑶柱,总之就是在常规步骤之外额外添加精选食材。

搭配有心得

虽说粥的主料多为大米,但五谷杂粮均可作为重要配角出场。熬粥时选用适当的食材相互搭配,既可以均衡营养,又能丰富其口感。杂粮粥将大米与大麦、小麦、燕麦、花生、红豆等烩入一锅;蔬菜粥选南瓜、青菜入锅;海鲜粥里虾蟹齐聚;养生滋补类粥品更是将人参也煮进锅里;加入山楂的粥能促进消化;加入川贝则可止咳;雪梨润肺,熬成粥喝也不错……粥品制作方法相对简单,于是它也就拥有极宽广的“胸怀”,可接受各种食材的加入。

Q&A

第11篇

冬令进补,是我国传统的防病强身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冬季是一个寒冷的季节,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

祖国医学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食补宜因人而异

冬季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能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不同体质的人宜选择不同的食品食补。

健康的人食补则应注意均衡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低脂肪的食物为佳。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虾、豆浆、龙眼、大枣等等,还应多喝热汤,以滋补脏腑、增进食欲、祛寒、保暖。

气虚

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讲话声音低微、动则出虚汗,可选用人参、党参、太子参、五味子等益气药物和黄豆、大枣、栗子、胡萝卜、牛肉、兔肉等食品搭配炖煮。

血虚

面色枯黄、口唇苍白、头晕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鸣心悸,可选用阿胶、桂圆肉、当归、熟地、白芍、黄芪、当归、党参等,十全大补丸和滋补膏等养血药和龙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食品搭配炖煮。

阳虚

手脚不温、怕冷、夜尿多,有的还可能出现性机能衰退,表现为遗精、阳痿等,可选用鹿茸片、参茸片、巴戟天、仙灵脾、蛤蚧等助阳益火药和核桃、虾、羊肉、狗肉、海参等食品搭配炖煮。

阴虚

经常有低热、下午面部潮红、夜间盗汗、手脚心发烫及口干、眼目干涩等症状,应选用天冬、麦冬、生地、枸杞、玉竹、龟板或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等滋阴补肾药材和梨、桑椹、甘蔗、藕、银耳、鸭肉等食品搭配炖煮。

脾胃气虚

常有腹胀、气短、食欲不振、头昏、大便稀溏、面色无华、四肢无力等症状。这些人可多食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鸡蛋、鹌鹑蛋、鸡肉、牛肉、羊肉、瘦猪肉、鲜鱼、花生、核桃、芝麻、大枣、蜂乳、牛奶。

气阴不足

常有口干、喜饮,手、足、心口发热,盗汗,咽喉燥痛,肢软无力等症状,可多食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这些食物有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百合、银耳、蘑菇、鸭蛋、兔肉、牛蛙肉、龟肉、甲鱼等。

脾肾阳虚

常有畏寒肢冷、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可选用枸杞、黄精、山药、炖牛肉、羊肉、狗肉汤温补脾肾。

冬季滋补食谱

百合鹌鹑汤

【材料】鹌鹑两至四只,红萝卜200克,百合50克,蜜枣六枚。

【功能】滋阴健肺,止咳补气。

【制法】鹌鹑洗净,去肠杂;红萝卜去皮洗净切片,加百合、蜜枣,放水适量,大火烧开,去血沫,小火煲三小时。

圆肉杞子炖鲍鱼

【材料】桂圆10克,枸杞10克,瘦肉60克及鲜鲍鱼1只,姜片适量。

【功能】温补心脾,养阴补血。

【制法】将桂圆、枸杞除去杂质,洗净,与洗净的鲜鲍鱼、瘦肉、姜片放入炖盅内,加清水300毫升隔水武火炖三小时即成。

【分析】圆肉味甘性温,有益心脾养血安神的作用,既不滋腻又不雍气,为滋补良药,杞子味甘性平,能养阴补血,益精明目,鲍鱼甘咸平,能滋阴益精明目,合用则能养血安神宁心益智。

桑椹瘦肉汤

【材料】干桑椹20克,瘦肉250克,柚皮干50克,冰糖适量。

【功能】补肾养血,补虚益气,清肝明目。

【制法】柚子皮去外皮留囊皮晒干备用,每次用50克,加入瘦肉及桑椹。注水适量,煲三小时,放冰糖即成。汤鲜甜,瘦肉亦可食。

乳鸽银耳汤

【材料】银耳50克,乳鸽一只,瘦肉200克,蜜枣四枚。

【功能】清润,温阳补血,通便。

【制法】银耳浸发透洗净,将切洗好之乳鸽和蜜枣、瘦肉先煲约两小时,后下银耳再煲一小时,加少许盐调味,汤成。

冬季饮食调养三宜

一宜粥糜古代养生家多提倡深冬晨起喝些热粥。《饮膳正要》中认为冬季宜服羊肉粥,以温补阳气。如若在粳米粥中加点红枣、赤豆可使人感觉周身温暖,精力倍增。民间素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饭)”的习惯。冬日宜食养心除烦的麦片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补肺益胃的山药粥、养阴固精的核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调中开胃的玉米粥、滋补肝肾的红薯粥等。

二宜温热之品以取阳生阴长之义。如宜吃牛肉、羊肉、狗肉、桂圆肉、枣、蛋、山药、猪血、糯米、韭菜等。冬季每日晚餐喝一小杯酒,对中老年人养阴大有裨益。

三宜坚果之品冬日多吃点核桃、板栗、松子以及花生、葵花子、芝麻、黑豆、黑米等。须注意肥胖者忌肥甘温热厚味。

小贴士

食补宜选用的食物和药物

补阳类食物

鸡肉、猪肝、羊肉、羊肾、狗肉、鹿肉、鳊鱼、带鱼、海参、贻贝、洋葱、香菜、粳米、糯米、小麦、南瓜、红枣、茴香、姜等。

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类食物

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火腿、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补肾壮阳类食物

小米、核桃、韭菜、虾仁、贻贝、麻雀肉、麻雀卵、羊肉、狗肉、羊肾、猪肾、牛鞭、鹿鞭、鹿肉等。

第12篇

一、精心设计,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的综合性材料,充分开发资源,做到课外内结合,校内外结合,学习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长才干,形成能力。

1.挖掘元素,丰富教材

(1)从文章的中心挖掘可实践操作的主题。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引导学生调查人与环境的问题,上网收集有关材料,宣传环保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对周边的环境,如学校、家乡等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2)根据课文所学知识挖掘实践空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可以利用这个例子,努力挖掘可以实践的空间,让学生借助例子,丰富教材,让学生习得更为广阔的知识。如学习《北京的春节》,文中提及到的腊八粥 、腊八蒜、逛庙会、玩空竹等,因为地域问题,学生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十分贫乏,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只能囫囵吞枣。为了让学生对北京的春节有更多的了解,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外,通过上网、查书籍、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去浏览更多关于北京春节的知识,再让大家互相交流,那样学生的知识面就更广了。

2.实践演练,丰富内涵

每册的语文教材,很多的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饶有趣味,有的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来表现,有的可以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来加深理解、感悟,如学习《晏子使楚》一文时,故事生动易懂,在导学楚王侮辱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又可以锻炼表演的才能。

二、拓宽渠道,开拓语文实践空间

“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步入实践的广阔天地,它能把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应用,又在应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只有不断开拓实践活动的空间,让学生不断地实践交流,那样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不断提高。

1.学科融合,拓展视野

“增强学科间的渗透和融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语文教学也要体现融通性,打破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隔膜,尽可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知识。如在学年级的《秋天的画》后,可以引导学生把心中的秋天画下来,也可以引导学生收集秋天的树叶,制作书签、拼图,让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制作这幅画的过程等。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美术、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参与其中,能收获无穷的乐趣。

2.贴近生活,提高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教育名言,揭示了语文和生活的深层联系。我们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平台,让语文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如我校大队部每月都有主题活动,这为我们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另外,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春游、秋游等活动进行语文实践。如组织学生到康有为故居参观,让学生收集康有为的生平事迹,写参观记等。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向生活,学到教科书里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关注生活,融入社会

不同的时代,都是特有的时代文化。我们的学习必须补充大量的时代信息为内容,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同社会合拍,让学生观察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1)关注家庭生活。如学习了《凡卡》一文后,开展“我与凡卡作比较”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家长的交流,了解自己家庭的物质环境,家庭成员生活情趣等,并与凡卡相比较。在相互的交流汇报中体味家庭生活的乐趣,知道自己的生活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不断上进。

(2)了解社会新动态。学校、家庭、社区,是学生接触最紧密的地方,关注社会生活,融入社区生活,是学生增长见识、锻炼才干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的范围可拓展到社区、工厂、商场、市场……如我校曾组织学生到环保工业园去参观,了解本田汽车制造的某一个工序等,然后写成参观记、访谈录等。组织学生到广泰商场去了解服务员一天的工作情况等,让学生去访问服务员、客人,然后整理写成日记心得等形式,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