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01 08:51: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典文学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典文学的重要性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经典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7-073-01

所经典,是经过岁月的淘洗,时间的考验,最终被人们所选择并流传下来的传统典籍。这些经典著作蕴涵着中华古文明的精华,有着丰富的文学给养,可以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力量,提升自己的素质。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阅读早已被写入《考试说明》中,可见经典阅读在语文学习及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经典阅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考试说明》中要求的文化经典为:《论语》《孟子》《庄子》;中国古代的文学名著为:《红楼梦》《三国演义》。其实除了这些作品外,入选语文课本的诗词以及文言文都是传统经典作品,它们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1、经典阅读可以扎实文言文功底

文言文教学中要求学生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常见文言现象。文化经典及诗词、文言课文等就是这些知识点的载体。学生只要能熟读这些文本,文言文的阅读难点基本上就攻克了。例如,《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其中的“老”“幼”就是讲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现象的好例子。不管是《论语》《孟子》《庄子》还是文言文篇目,只要能熟读,就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掌握基本的文言现象,达到高考的要求。

2、经典阅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

传统经典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形象和故事题材,在现在的文学作品中时不时还可以发现传统经典中形象的影子。可以说传统经典是文学的源头,其中可以利用和挖掘的写作素材是极其丰富的。

调查学生的现状发现,不少的学生因为平时读书少,积累不够;又缺乏观察能力,不能很好地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写作题材;所以即使是简单的命题作文,也难以对付,只能生搬硬套作文书上的相似内容。

鉴于此,我们应该提倡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从经典中找素材,从经典中找形象。分析高考满分作文,我们发现有一大部分作文就是因为能很好地从经典作品中取材而从众多的考生作文中脱颖而出的。例如,写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等文学形象;写李白、苏轼、陶渊明等文学名人。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世界里,一定能有学生作文的素材。

3、经典阅读能够提升思想认识

传统经典的意义不光在于提供我们经典形象,这其中蕴涵着深邃的思想,对于修炼我们的人格,提升我们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人生经受挫折时,不要忘记吟诵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因为它能增强你战胜困难的信心。在不被人认可之时,不要忘记告诉自己李白就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因为它能让你顺利走出困境。不光这些,古人还告诫我们人生“譬如朝露”,珍惜时间,不要等到白头时“老大徒伤悲”;“勿以善小而不为”重视从小处积累自己的善行,要善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学习时要“温故而知新”,要“学而时习之”;做事时要注意“欲速则不达”。

传统经典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学习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还能提升思想认识,总之,经典阅读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语文教学有着重要价值。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经典阅读

认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我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爱上经典阅读。有以下几点初浅的认识。

1、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于是我就把《红楼梦》《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截取出来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有时故意在最精彩的地方停下,让学生自己回原著去找结果。这样一来引发了一大批同学的阅读兴趣。学生因故事而开始阅读原著。或者也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人物的故事一个一个串起来,例如学生喜欢诸葛亮、关羽、赵云等人物形象,我们就可以把他们的典型故事串起来。这样便于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同时也激发他们阅读原著的兴趣。

2、提供学生阅读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自己推荐好书。语文组开展了“好书我读我推荐”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读后感,书评等形式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一则可以把好书推荐给大家,再则可以和大家交流读书的心得,形成自己的观点,加深对所阅读作品的认识。

让学生评论经典人物以及精彩的故事情节。记得学生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评价就很精彩,究竟是英雄还是奸雄,学生争论的很激烈。不光让学生再次熟悉原著中关于曹操的情节,而且还趁热打铁让学生课外阅读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我还在所任教班级设立“学子讲坛”,让学生来品读经典著作,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有四位学生对于《三国演义》的品读。因为他们几个人的带动,全班掀起了读《三国》的热潮。

让学生赏析经典名句。例如,让学生赏析《论语》中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学生能结合晋江本地婚丧嫁娶的习俗来讨论继承节俭美德的问题,以及排场与情感的问题。我想这样就能使传统经典阅读变得有意义。

3、做学生忠实的听者和读者

尊重学生的阅读心得分享,对学生的每一次发言,都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不光要听,还要给他们真诚的肯定及建议。通常在学生分享完自己的读书心得后,我会花上几分钟的时间让其他学生来评价或者质疑,最后我也会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与学生平等的基础上对话,让发言的学生有成就感,品尝成功的喜悦。

第2篇

本次调查问卷共有20个问题,包括:课余时间你主要阅读哪些书籍;你认为什么是文学经典;你最初接触经典文学作品是什么时候;四大名著你看过几本;你通常要花多长时间才能看完一本名著;你一般的阅读名著的方法是什么;你通常是通过什么方式去阅读和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在你的阅读书目中文学经典所占比例是多少;你喜欢哪一类文学经典;你通常利用什么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你认为文学经典对你自身的发展有无用处;你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你认为当前大学生对经典文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自己在经典阅读方面存在哪些困难;你能在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你所想阅读的名著么;你建议学校以什么形式推进幼师生经典阅读活动;你最认可的文学大师是谁;对于外国文学经典,你比较喜欢哪个时期的哪些作家及作品;在今后的一到两年内你希望系统;完整地读一本什么书等。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占我校全部学生的近十分之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这次调查,我们首先发现,学生对于经典文学的阅读量还是很不够的,当被问及课余时间主要阅读哪些书籍时,75.3%的学生选择了“畅销书、网络文学”等,可见通俗文学在学生阅读中的占有率还是比较高的。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淡漠。

我们还发现,学生对于文学经典这一概念的认知也比较模糊。不少学生在调查中提及文学经典时,用到了“有价值的、有内涵的、有思想性的、影响力大的、经过时间考验”等词汇。可见学生对文学经典这一概念还是有所认识的,但缺乏系统的、明确的、完整的认识,而只是浮于一些表面的印象。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幼师生对文学经典认知度的欠缺。调查问卷显示:大约有65.8%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接触了经典文学作品,有52.4%的学生阅读过四大名著中的两本或三本,可见大部分幼师生的阅读基础还是比较好的。可同时也只有3%的学生是在幼师就读期间初次接触了经典文学作品,可见在幼师学习期间,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并没有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展。在阅读时间方面,大部分学生通常要使用1到3个月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显示学生的阅读进度还是比较缓慢的。

学生阅读的方法以“有空就看”为主(占33.3%),阅读时间也以“不固定时间”为主(占59.9%),显示阅读缺乏一定的计划性和安排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方式以影视欣赏为主(占36.5%),显示出影像媒体对现代幼师生的重要影响力。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文学经典占据你阅读书目多少比例”上,学生的回答让人有点触目惊心:大约有44.4%的学生认为比例是“很少的一部分”,43.2%的学生认为所占比例是“一般”,可见幼师生文学经典阅读从数量上讲是相当不容乐观的。可能由于幼师生中女生占据绝大部分比例的缘故,学生最偏爱言情类的文学经典。在谈到文学经典对其自身的发展有无用处时,60%的学生认为“一般”,只有26.3%的学生认为“用处很大”。可见,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

在谈到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36%的学生选择了“提高自身修养,满足好奇心”,29.1%的学生选择了“父母或老师要求”,14.4%的人选择了“纯粹为了打发时间”,只有10.8%的人是因为“单纯热爱经典文学作品”,还有9.7%的人选择了“大家都读,随大流”。这些回答显示出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度还是很不够的。导致这种热爱度不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更多的被影视和网络吸引(占27.1%),认为名著“不符合当代学生的阅读口味”(占22.9%),认为名著“晦涩难懂”(占21.7%),还有人则因为“学习压力较大没有时间去看”(占17.4%),有些则“已经度低某些文学经典有过大概了解,不想再去细看”(10.9)。在经典阅读的困难方面,学生大部分表示“有些古典作品是文言形式不易读懂”(占41.2%),有些则表示“不懂如何选择书籍及版本”(占20.2%),有些认为自己“缺乏阅读环境”(占23%),有些则认为自己“没有时间”(占15.6%)。由此可见,学生不愿意多读经典名著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59.5%的学生认为,语文老师对其阅读活动“推荐书目,不给予指导”,24.1%的学生认为,语文老师“推荐书目,给予指导”,16.4%的学生则认为,语文老师“不推荐书目,不给予指导”。这一问题的答案显示,语文老师在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还很不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学校图书馆在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70.7%的学生却认为在学校图书馆只“能找到一部分”想要阅读的名著,18.1%的学生认为“很多想看的都找不到”。可见,学校图书馆在名著储备方面还有待改进。47.5%的学生还是建议以“自主阅读”的方式来推进文学经典阅读活动,35.3%的学生认为可以以“设置选修课”的方式来推进这项活动。调查还显示,学生对文学大师所知甚少,大部分人在提及“你最认可的文学大师”时提及了“鲁迅”“施耐庵”“莎士比亚”“冰心”等名字,显示出学生对文学大师的了解大部分来自课本,缺乏对文学经典的深入了解,对文学经典的阅读也缺乏多元性和个性特征。学生对外国文学经典的了解也比较肤浅,大多只能提及一些特别耳熟能详的人名和书名,诸如“莎士比亚”《简爱》等。对于未来的经典阅读计划,大部分学生提及了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这可能与他们的专业有关,但也进一步显示其对文学经典的所知甚少。

为了更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幼师生的文学经典阅读,我们还选取了部分学生召开了两场座谈会。一场座谈会的主要参与者是3、4年级的高年级学生,另一场则是1年级的新生。在座谈会中,教师和学生也围绕经典阅读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学生们各抒己见的发言,也带给我们很多启示。通过座谈会,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认识不到文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对名著不感兴趣,部分学生认为学习繁忙,无暇阅读文学经典。也有学生认识了阅读的重要性并且也愿意阅读,但是却认为名著比较晦涩难懂,阅读起来有困难。学生对名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也所知甚少,只有极个别语文素养和写作素养较高的学生能意识到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还有部分学生则要求以“有趣的形式”表现文学经典。座谈会还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信息。有部分学生表示,在初中的时候,由于学校语文教材有专门的名著阅读要求,学校和老师也要求大家阅读名著,并且时不时地进行考察,所以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名著阅读,并且也从中获益。而且,学校和老师对名著阅读越是抓得紧,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就越高。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初步提出了推进幼师生文学经典阅读的一些可能的改善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促进我校幼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提高阅读数量、提升阅读质量,从而为提升幼师生写作素养打好坚实的基础。首先,学校和老师要加强对文学经典阅读的宣传和推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如何将学生从网络文学、通俗文学乃至低俗文学的藩篱中解脱出来,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有些课文本身就是名著的节选,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渗透经典名著的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将学生领进经典文学名著的高雅殿堂。第二,鉴于学生对影视作品等现代媒介的接受度很高,教师也可以通过影视作品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一部分影视作品很好地诠释了原著的内容,展示了原著的精髓。从影像到文字,也许是引导学生走近名著的一条有效道路。第三,语文教师可以在学校的指导和配合下,展开一系列的名著推广活动,例如:开设名著推广讲座,发放介绍名著的材料,通过校内橱窗展示名著风采和魅力等。

其次,要有计划地督促学生精读和略读文学名著。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学校也安排了一些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活动,例如布置假期阅读某一本作品然后撰写读后感等。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落实文学经典阅读的检查和反馈。要切实有效地检查学生阅读的成果,在教学中强化硬性检查,以试题或者读后感的形式加以量化考察。充分利用幼师学生自修课、语文早自习等空闲时间,督促学生进行文学经典阅读。在这样长期的检查下,将学生的阅读行为逐渐培养成自主行为。再次,加强名著阅读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我校一直开设文学社兴趣小组。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对那些对文学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进行经典名著教育。指导教师可以利用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引导组员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然后展开交流讨论,撰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还可以将经典文学作品经过改编搬上舞台,既让更多的人了解名著,也展示了组员的学习成果。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一批热爱文学名著的阅读积极分子,以点带面,提高全校学生的阅读热情。

最后,要发挥学校和教师在文学经典阅读中的积极作用。学校应为文学经典阅读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花大力气加强图书馆建设,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同时,学校也应积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通过阅读节、书网博客等活动,肯定学生阅读名著的努力和热情,并表彰在这一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展示自己阅读能力的舞台和窗口,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应多多给予学生阅读经典的指导和鼓励,使学生知道怎么读,并且读有所悟,读有所获。文学经典的阅读,不可凭一朝一夕之功,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取得效果,并为提高幼师生写作素养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培养“艺文并长”的新一代幼师生作出贡献。

作者:陈洁单位:江苏教育学院苏州学前教育分院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第3篇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和继承也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不断进步。作为一名学生,笔者深知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对提升人们阅读品位和水平的重要性。因此,在网络时代,要注重汉语言文学与网络的有机融合,通过经典阅读与体验,使汉语言文学的文化价值进一步突显,发挥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体验

我国经历五千年的文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典文学作品。这些经典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还蕴含着自由、奋斗、个性意识等内在精神风范。人们只有深入地品读这些经典文学作品才能更深地体会它的精神风范。现如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的学生更加青睐于借助网络开展经典文学作品阅读。这就要求我们积极促进汉语言文学与网络的有机融合,借助网络带来的便捷提升对汉语言文学作品文化价值的吸收。

一、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内在关系

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网络既能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积极作用,也会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现就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之间内在关系加以阐述。首先,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内容越发丰富,使更多的人通过便捷的网络实现阅读,增加了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人群。对于那些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许多感兴趣的外国读者也能够通过互联网进行阅读,可以帮助他们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和购买纸质书籍的资金,也可以逐渐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不受时空限制地进行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品读。同时,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具有无法替代的文化精髓,它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使读者在潜心阅读后产生美的体验,塑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就能够使他们在正确的意识指导下对网络环境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有效识别,真正将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精髓进行传承,文化精神发扬光大。其次,网络与汉语言文学之间的消极作用。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空间,它所呈现出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很多读者通过网络进行阅读,虽然更加便捷了,但实际上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读者也会大大降低阅读的质量和效果,难以带来纸质书籍呈现出的精神文化效果。甚至有的学生读者本意是在网络上阅读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但点开互联网之后各种新奇百怪的小说、游戏就会勾走他们的“灵魂”,转而去阅读那些作品,轻轻松松就受到干扰。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人们的心都比较浮躁,很少能平心静气地品读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同时,由于新时期的学生大多思想都比较独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喧嚣的网络环境中,有可能对我国悠久而卓越的历史文化产生怀疑的认识,不利于他们去阅读、感悟,不利于经典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发展。

二、如何实现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的有机融合

网络时代,各种新媒体的产生和电子阅读方式的出现,使得文字形式的作品逐渐“失宠”,人们逐渐热衷于音像类、有声类的阅读产品,这就使得那些视频资源受到更多的青睐。如何将文字作品转化为视频作品成为网络时代与汉语言文学的最佳结合点。如果通过网络实现了文字与视频的转化,在有声环境下,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会大大提高,阅读兴趣会更加浓厚,阅读效果也自然增强。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不妨调动和组织相关的社团举办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说书评比活动,进行现场全程录像,再将那些评比出来的最佳说书视频资料剪辑制作后传到相关网站,组织和发动学生观看,会受到更好的效果。通过学校和社团的发动,踊跃报名的学生为更好地表现,也会对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的解读上下更多的功夫,更深入地研读和体悟,实现与作者思想的共鸣,这样才能在说书比赛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自然会对这一作品有更深的了解,更好的情感体验,更能领会作者的精神世界和所要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只有这样,上传的说书视频才会更有感染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观看。使学生产生对说书的兴趣,同时也产生观看经典汉语言文学作品视频的兴趣,使他们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更多地阅读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获得更加美好的阅读体验,感受更加深刻的文化精神底蕴。除了将汉语言文学作品进行文字向视频的转化,还可以通过阅读课堂舞台化来吸引学生参与到阅读中来。众所周知:汉语言文学若以简单的文字形式呈现,其将表现出较多的缺点,例如篇幅长、内容乏味等,无法有效吸引读者的眼球。[1]如果我们进行从枯燥文字向舞台化的转化,就可以将枯燥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活灵活现、生动地展现给广大学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视觉冲击,而且能在更大范围吸引和带动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作品的阅读,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并留下更加深刻的阅读印象。例如,有的教师就鼓励学生将《雷雨》进行话剧演绎,不同的学生演绎不同的角色,揣摩角色人物的心理,在更美好的舞台体验中体验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文化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大胆地鼓励学生对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的改编,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辅助完成文学名著的改编,各种灯光,音乐,背景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2]在此基础上,通过角色定位,给不同角色的学生细品作品的时间,让他们明白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写作意图,要表达的思想,只有细细品读、感悟,才能演绎的更加形象逼真,受到更好的舞台效果,带给其他学生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结束语总之,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受到不小的冲击,只有巧妙利用网络,将二者有机融合,才能实现经典的汉语言文学作品的传承,才能提高每位学生的阅读效果,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精髓。

参考文献

[1]李登宇.网络时代下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简述.新媒体研究.2016年第1期:36.

[2]樊星.网络时代汉语言文学的经典阅读与体验.语文建设.2013年08月:15.

第4篇

一、以“文”为点,解读经典

众多的“文”形成了特定的“史”,因此,以“文”为点进入文学史,是学好文学史的关键,也是让文学课堂富有生机的方法之一。中国古代的教育与外国的文学教学一直都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解读,古代文学中的“批注法”与“点评法”可以证明文本学习的重要性。20世纪20至50年代在英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批评”派也强调文本的重要性,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文学的感性及其人文关怀都是在具体的作品中体现的,学生的文学修养及其能力的培养也是在对文本的分析解读中形成的。因此,解读经典既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文学“史”的知识点,也是更好地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目标的保证。不能为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目前,由于网络、影视等媒体的发达,纸质文本的阅读受到很大的冲击,学生阅读量不足和学生不爱读是如今文学课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是先选择学生爱读的还是选择文学“史”爱选的,是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如果学生之爱与文学“史”之爱存在着很大的跨度,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过渡法”,也就是说在两者之间建一座可以走向彼此的桥。先让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作家与读过的文学作品,以便对学生的欣赏趣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时,寻找两者的相似点。比如说“十七年文学”中的《林海雪原》,现在的90后大学生很难安静地读完这部“红色经典”,也不愿意读。但他们对“英雄传奇”类的网络小说和网络游戏很感兴趣,因此,先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谈起,谈报恩与复仇的观念,谈传统观念上英雄人物的形象,或是张飞、武松式的粗豪英雄,或是诸葛亮式的儒将。逐步引出《林海雪原》中的“英雄形象”———少剑波,然后再分析这部作品,论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及影响。在学习当代文学,尤其是90年代的文学时,可以将流行的作家作品选出来讲一下,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出来。在扩展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审美能力的同时也练习了写作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多么优秀的教育理念都敌不过学生的“兴趣”二字。学生的兴趣显然不是文学课程中的“史”,而是文学作品。相比较“史”的冷静与机械,文学作品就显得温情与灵动了许多,尤其是经典的作品,总是能够引发人的共鸣,在情感的净化作用中升华个人的认识。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课是最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课程。其次是解读经典,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产生于学生积极自觉的主动性和强烈的兴趣。既要选“好”书,又要“读”好书。鼓励学生就文学作品或某一“史”的文学观点发表个人的看法,尊重学生的艺术感受,不随便否定或指责学生的欣赏水平。教师应尽可能地从理论上加以引导,或者将学生的看法与“史”上存在的意见相比较来探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自由的研讨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分析经典作品时,不能将教师本人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试着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作品中的那个人,或者假如自己是作者。试着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作品之间建立一个对话,“对话性沟通超越了单纯意义上的传递,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功能。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被他人的视点唤起,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的对话中,正是出现了同自己完全不同的见解,才会促成新的意义创造”。经典的作品超越时空,经典的文学观点也能超越时代,这种对话的作用既有潜移默化的,又有显而易见的,在这种平等的状态下,学生把握了作品,也更容易接受“史”的论述。以解读经典作品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巩固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分析、鉴赏现代作家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

二、“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一系列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构成了文学史,文学史是文学作品的历史。先有作品的存在,才有文学史的形成,“史”是构架,“文”是构成要素。教好文学课离不开宏观的“史”的讲解,也离不开微观的作品解读与文献分析。毕竟,“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筐倒箧地说的,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没有说出来,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领会它”。如何找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呢?这一点必须通过阅读获得。语言形式的美可以直接感知,内在情感的意蕴则要靠反复品味才能知晓。贺拉斯提出的“寓教于乐”原则同样适用于文学教学,在一种愉快的形式中学习,获得知识。如果“史”是要学习掌握的知识,那么文学作品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选出两篇两个时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自己分析文本,找出两者的异同,再与文学史上的观点相对比。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巩固教材中的知识点,也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是审美的,以情感人的,让人愉悦的,这也决定了文学课程的教学不能只注重相关“史”的积累,在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要更多的关注“文”,审美感受的获得与文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还要靠文学作品的学习来实现。现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代文学,还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作家作品不断出现,新的研究视点也不断出现,“史”在“文”的丰富中形成。因此在学习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新的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让学生把文本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培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文学,与日常生活很近。在“新写实小说”中我们所见的是以凡人琐事为中心的故事,叙述语言也很朴实,所反映的生活也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因此,在对这样的文本进行分析时,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对生活的评价和对作品的理解相对比。吴晓东指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文学教育是那种回归文学本体的教育,是充分张扬文学性的教育。“本体”原本是哲学概念,提出“文学本体”也就意味着文学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有着自身的性质,“张扬文学性”不是说忽视对“史”的学习,而是指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应该注重“文学”的一面。现当代文学课不是文学理论课,也不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它是以感性体验为基础的理论升华。它的学习与教学也应该从感性的作品入手,这样才不至于忽略这门课让人愉悦的一面。从时代的发展来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还要注重这一课程的“实用”性,尽可能将课堂教学与时代的要求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这也是现当代文学课程与时俱进的一个方面。综合来看,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现当代文学史,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又要注重分析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争取做到“史”“文”相应,回归审美。

作者:李贤单位:蚌埠学院

第5篇

没有文学的浇灌,灵魂如何茁壮成长?

――题记

古代有曹雪芹、施耐庵用生命为我们书写经典,近代有徐志摩、郭沫若倾心为我们留下美文,现代有席慕蓉、三毛用汗水为我们筑造文学天堂……他们的一片苦心,我们如何能够忍心辜负?

当户外真人秀成为娱乐热点时,有人突发奇想地让文学成为主角。于是,“文学与娱乐节目结合”这种形式就诞生了。此时的文学以不渲染、不华丽、不乏味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眼前,让大众有了一次与文学期待已久的邂逅,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不得不说,以娱乐的方式让文学融入生活,让精髓渗入灵魂是不可多得之举。

文学,听着似乎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让人难以触碰的厚度,可文学又是真真切切地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光阴。当我们谈及生活的美好之时,不禁会想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惬意;当我们身处异乡,遇到境遇相同的人时,免不了会道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当我们患得患失、痛苦不堪时总会想到古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谆谆教诲……

可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渐渐没有了挑灯夜读经典,取而代之的是微博、微信、新闻、娱乐冲击视野。人们开始通过手机、电视去增加生活的趣味,慢慢地远离文学,放逐灵魂。生活没有了文学这坚实的精神支柱就犹如水泥没有了钢筋的牵引,终究无法久立。我真的很怕文学就这样被随意地抛到一边,很怕我们的后代感受不到文学的气息和文学的熏陶。我不敢想象一个没有文学空间的世界上的人类该如何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文学是重要的,它有存在的必要性,它有自己的生命,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手里延续、燃烧、发光。没有文学存在的世界是可悲的,凄冷的。

每次听到汪峰在歌曲中反思“我该如何存在”时,我总会想到文学该如何存在?既然文学已经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在了荧屏上,那我们也不妨用此方式走近文学,让灵魂去旅行,让我们步入文学的天堂。

【评点】

本文对“文学与娱乐相结合”持肯定的观点,题目“走近文学,让灵魂去旅行”就是很好的阐述。而题记“没有文学的浇灌,灵魂如何茁壮成长?”进一步佐证了作者的观点。文章开头由古今的文学大师们呕心沥血地创作经典,指出走近文学的重要性;接下来,作者联系现实,阐明了其实文学无处不在,批判了现实生活中对文学漠视的现象,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并进一步指出,没有文学存在的世界是可悲的、凄冷的。而结尾巧妙地引用汪峰的歌词,告诉了我们“不妨用此方式走近文学,让灵魂去旅行,让我们步入文学的天堂”,不仅点题,而且深化了文章主旨。文章善用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使得文章的语言优美而富有哲思,引人回味。

第6篇

【关键词】国学 经典 语文 道德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的教育内容囊括了语言、文学、文化、科学等诸多方面,而国学经典,无论是文章语言、结构,还是艺术成就,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当代中学生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现状分析

“经典诵读”活动在中国的全面开展已经有些年头了,许多专家学者对于这一活动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不过,笔者在梳理文献资料时,发现学术界对于国学经典的诵读方面的研究侧重点在于其积极及消极意义的探讨,对于“国学经典诵读”与中学生价值观、道德形成之间的关系探讨不是太多,可以说是现在家长和社会上对于“国学经典诵读”还处于很表面的阶段,有些家长甚至于将引导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看作为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手段,国学经典中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传统美德,并没有得到传扬和继承,这一做法无疑是未能完全理解国学经典之内涵,国学经典诵读存在着片面性,又或者是有些人认为国学特别是传统儒学太过中庸对现代社会缺乏积极意义,导致学生面对教材中的经典都是消极地对待,仅仅将其看作为一种知识。

二、经典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语文学科在各门功课中的作用十分清晰,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特别是阅读教学,阅读课既体现了语文课的工具学科属性,又具有着丰富的人文属性,对于经典桥段的阅读尤为如此,阅读课可以看作为将语言和文化进行糅合的工具。环顾当下的考试模式,无论是高考语文,还是中考语文,其分值明显凸显了语文的重要性,经久不衰的文章谓之为经典,是文学的精髓之所在,阅读经典、鉴赏经典的文章,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方法,更是思想和精神上的熏陶,获得文学修养上的提升,足以让其受益终身,实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统一。

三、经典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课程目标中可以明确地看到语文课程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国学是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是传统文化的符号,承载了一个民族的道德规范和智慧,更是“民族文化之根”,国学经典中富含着能够引领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资源,这些资源都会对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现在看来,关于国学经典对学生作用的全面性研究的人不是太多,笔者在平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无论是学生还是其家长,对于经典德育教材如《弟子规》等经典读物表现出来的热情要远高于我们平常的班会课教材,笔者在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调查后发现,平日里重视国学经典诵读的学生,其价值观、人生观的很多方面都有了积极的变化。

四、经典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通过研究将国学经典作为载体将语文教学与美学的有机的结合起来,例如,国学中的古典诗歌以其经济的手段表现最广阔的生活,描绘最美好的境界,抒发最丰富的情怀,大千世界的瞬息变化囊括在短短的诗句之中,有着摇曳生姿、声辞俱美、情韵无限的艺术魅力与美学的结合,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何让学生从中发现美、在美中陶冶性情并创造美,继而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这是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教学要求。

五、结束语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指人的“完整发展”,即人的各种最基本或基础的素质必须得到完整的发展,我们通常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把人的基本素质分为诸多要素,也就是培养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完整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经典诵读教育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儒、释、道三家的精华,不仅仅会提高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而且对人格的健全,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首先,经典诵读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逐渐提升;其次,在道德价值的层面,读诵经典或学习先贤格言都有益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道德观;再者,在学生智力水平方面,经典诵读可以使小学生的记忆力大大提升,语文阅读能力大为提高,并可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化”,能够提升学生的专注力;经典诵读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整洁朴素、优雅自然的仪表,以及从容豁达、谦虚有礼的风度……这些都说明了经典诵读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邦.呼唤渐行渐远的“君子之风”——浅谈国学教育进入中小学必要性[J].龙岩学院学报.2005(06).

第7篇

一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深化

难能可贵的是,陈定家能够对其中的个别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他的《比特之境:网络时代的文学生产研究》研究的是网络文学生产问题,他的新作《文之舞》则集中探讨了网络文学的文本问题。作者没有面面俱到地论述网络文学,而是从网络文学的生产研究转向文本研究,涉及的都是网络文学研究中一些较中观或微观的问题。作者苦思冥想,把书名定为“文之舞”,“文之舞”即“屏文之舞”或文本之舞,是“互文性理论支撑下超文本的系统关联与普通贯通”,较好地概括了网络文学文本的特征。在作者看来,“超文本”和“互文性”是理解网络文学的核心关键词,它们是“当代文学世纪大转折的根本性标志”,改写了“我们关于文学与审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是“理解网络文学的媒介化、图像化、游戏化、快餐化、肉身化、博客化等时代大趋势的核心内容与逻辑前提”。对于“超文本”与“互文性”两者之间的关系,作者更凸显“互文性”的意义和作用,他说:“从文论视角而言,如果说‘超文本’研究是理解网络文学的关键词,那么互文性作为体现超文本本质特征的核心要素,可以说是研究网络文学的关键词中的关键词。”作者不仅指出了“互文性”之于网络文学的重要性,而且在互文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将“互文”“互视”和“互介”集于“文之舞”一身:“……网络写读者,常常无意于品鉴文本韵味的深浅和浓淡,他们更关心的往往是信息的新旧与多寡。网络写读,是声音与画面交相并作的文本舞蹈,是视觉与听觉回归本性的复合与狂欢。这就是我们所谓集‘互文’‘互视’‘互介’于一身的‘文之舞’,……”从“超文本”到“互文性”,从“互文”到“互视”“互介”,可见作者的研究是步步深入,体现了他的独到思考和创新,值得网络文学理论研究者的肯定与学习。

二网络文学的跨学科研究

网络文学文本,不仅仅是单一的语言文本,还有声音、图像等文本超链接在一起,并与历史上其他各种类型的文本“互文”。所以,研究网络文学,单凭传统的文学研究方式是不可能的,它必然涉及到图像学、技术美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式。从事网络文学研究多年的陈定家对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近几十年来,文学研究从学科化封闭走向跨学科开放、从技术性‘区隔’日益走向人文性融合的趋势已经形成了一种大的时代潮流,从一定意义上讲,互文顺应了这种潮流,为文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需要指出的是,网络文学理论研究不仅顺应了当前的跨学科研究潮流,而且其也是出于网络文学文本自身特点的需要。这一点,作者也有清醒的认识。在看到赖泽民将耗散结构理论与马克思的历史观结合起来写出《人类历史科学原理》后,他不免有这样的感慨:“虽然某些观点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以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历史与哲学,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认真试探一番的学术路径。事实上,网络文化就是一个标准的耗散结构系统,值得好好总结和反思。”这种跨学科研究,必然要依据并突破传统的“互文性”研究,“通常意义上的互文性研究,着重考察文学与文学自身的关系,即文学作品与文学遗产、文学史、文类传统的关系,以及作品自身所携带的文学记忆和读者文学‘阅’历之间的关系”。对于传统的互文性研究,陈定家也非常重视。在他看来,互文现象在传统文学中也存在,但是互文性不是传统的文学特征,“互文性,从根本上讲,它只是传统文本的一种尚未完全开发的潜能,在‘绝对联系’的意义上说,超文本只不过是互联网成功地开发了传统这种‘互文性’潜能的副产品而已”。可以说,“互文性”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联系在一起,而“超文本”又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分别开来,正如作者所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化最大的不同是基于载体变化造成的‘文本转向’,在传统文学的线性文本向网络文学超文本的转化过程中,有许多值得密切关注的学理问题被我们忽略了。”

由此可见,考察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是网络文学互文研究或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基于网络文学的超文本和互文性的特点,网络文学理论研究必然要涉及技术、传媒和影视等内容,这些内容在《文之舞》中都有体现。互文性革命是建立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所以研究网络文学必须要了解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技术。在当代的艺术生产过程中,“赛博文化利用技术手段、技术材料、技术方式,从艺术生产的操作层面不可抗拒地渗透到艺术生产的观念层面”,作者宣称“科学技术已成为一种‘本体性’的存在支配着当代艺术生产”。可以看出,技术是了解和研究网络文学的重要维度。离开了技术维度,许多网络文学新现象是无法解读的,比如上海中学生梁建章的“计算机诗词创作”,这些诗作跟传统诗人作品之间的差异在哪里?以写出《背叛》的“布鲁图斯一号”为代表的写作软件,能否颠覆传统文论有关知人论世的论述?人工智能能否“诞生一种全新诗学或文论的可能性”?这些问题,可以说是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难点所在,也是研究的新方向所在。在网络文学中,技术往往是与传媒联系在一起的,作者往往把“互文性”“超文本”“互联网”三个概念不加区分地用在相近似的语境中,“实在是因为它们在许多场合具有几乎相同的特征和秉性,专就文本而言,三者的相似性或同一性是如此显而易见,以致在许多情况下它们相互替换而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所以,作者在著作中由“互文性”到“互介性”的论述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超文本和超媒体的结合,极大地促进了文学图形化与声像化的步伐”,所以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互文现象非常普遍。作者以“百家讲坛”节目为例,详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互文,认为该节目成功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发挥文学的特长,运用设置悬念等说故事手法让文学经典大众化;另一方面利用强势媒体的图像化优势,运用视听元素做到讲解、形象、画面和音乐的结合,取得良好的观看效果,以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4]203。不仅有文学与影视之间的互文,还有影视与影视之间的互文,比如张艺谋的《十面埋伏》与李安的电影,《武林外传》与金庸影视剧等。根据这些艺术现象,作者进行了理论提升,认为米尔佐夫创造的“互视性”是“互文性在影像世界的翻版”。既然文学与影视之间存在互文现象,那么可以说从影视的角度看网络文学,是研究网络文学的一个新视角。但如果缺乏图像学知识,我们是难以达到预期的研究效果的。

三理论写作的限度与互文性

看完陈定家《文之舞》一书,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感觉,书中涉及到的网络文学的具体作品并不多。如“互文性语境中的文学经典”一章,分析的作品有不少是传统文学经典。当然,研究文学经典不可能绕开传统文学经典,但是读者还是希望看到更多的网络文学经典,以及网络文学经典的包括影视化在内的互文现象研究。还有“身体写作的互文性阐释”一章,所涉及的例子不少是诸如秦巴子的《身体课》、卫慧的《上海宝贝》和绵绵的《糖》此类的传统形式文学作品,也让读者有看完“互文性语境中的文学经典”一章的遗憾。造成此种遗憾,有多方面的原因,如目前对网络文学是否有经典有较大的争议,也有作者刻意为之的选择,作者在“后记”中就说:“本书有意回避具体的网络文学作品,是因为笔者下一本《中华网络文学史》将会大量分析和评介网上的名作名家。”不可否认,作者这样处理肯定有一定的风险,容易引起读者的批评和诟病。但换一个角度看,作者这样的选择正是彰显了理论写作的限度与互文性之间的关系。对于互文性概念,它的提出者克里斯蒂娃在《词语、对话与小说》中是这样阐释的:“一切文本都是互文性文本”,“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引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可以说,作者独立完成的文本是不常见的。学界注重运用“互文性”概念去分析文学文本、图像文本以及包括服饰、饮食在内的文化文本,而较少去分析理论著作的文本。实际上,许多学术著作不仅与其他作者的著作有一定的互文性,而且与自己的著作也存在互文性。互文性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人们去阅读各类作品,也同样引领着学者们有效地去进行理论写作。在陈定家看来,《文之舞》可以看作是《比特之境》的演绎和补充,《文之舞》与《比特之境》之间存在一定的互文关系。如《比特之境》的“网络时代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技术文化背景”与《文之舞》的“后现代症候:从‘互文性’到‘互介性’”,《比特之境》的“文学生产的网络化问题”与《文之舞》的“网络文学关键词:超文本与互文性”,《比特之境》的“数字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与“互文性语境中的文学经典”,等等。当然,这两者之间的互文性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演绎和深化。

所以,阅读《文之舞》必须要看《比特之境》,才能知晓许多问题是怎么提出的。同样,阅读《文之舞》造成的遗憾会在《中华网络文学史》中得到一定的弥补。同一作者理论著作之间的互文现象,也并不少见,如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胡有清的《文科理论教学论》与《文艺学论纲》《文艺学撷英》《文艺学研习》就存在较强的互文性关联。同一作者理论著作之间的互文现象存在,与当代社会的性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李玉平于2003年撰写的博士论文《互文性研究》,就认为互文性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在陈永国看来,互文性“作为一个重要批评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随即成为后现代、后结构批评的标识性术语”。在后现代社会之前,互文现象自然存在,但不是社会文化的主要特征。而在后现代社会中,互文性现象却异常显目。由于信息革命的到来,碎片化或零散化成为后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人的存在是碎片化的,时间是碎片化的,我们缺乏宁静的整体的时间和空间;学者的著作只能对某一问题展开局部的探讨,鸿篇巨著少了,让人顶礼膜拜的大师少了。只有将不同作者的许多著作或同一作者的不同著作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看到“鸿篇巨著”的存在。其实,零散化的文化现象并不可怕。作为网络文学理论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我们没有必要进行“宏大叙事”,可以就某些理论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发前人之未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研究没有连续性,我们可以对一系列的问题展开持续研究,像陈定家那样从网络文学生产到网络文学文本、网络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家展开不懈的研究,也能取得不俗的成绩。

作者:王泽庆 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

第8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性;人文素养;经典文本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未能将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更多停留在知识性讲解、工具性操作层面,对人文素性缺少应有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诸如普遍的“专业崇拜”心理导致高校重“专”轻“通”、重“器”轻“道”现象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教师对大学语文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他们漠视经典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等等。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完全被个人利益所驱使,有用就干,无用不干。因此必然也走向虚无主义,就是除了时尚和利益之外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弃抛弃。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导致了大学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既被大学里的老师所拒绝,也被大学里的学生所拒绝;二是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1]浮躁的世风扰乱了大学校园的平静,也搅乱了教师授业和学生求学的定心。联系到大学语文,它原本就是一门公共类的文化素质课程,专职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很难做出科研成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也非常不易。加之国家这方面的科研立项很少,教师没有项目可作,评职称也就特别困难,从而使得这门课程以及讲授课程的教师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不少大学语文教师自己也对教授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表现在教学实践上,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当中,不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教学,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对学生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作用,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从学生角度来说,在经典解构、传统话语边缘化、商业文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和虚无的情绪。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他们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寄希望学业上的短期速成。“他们希望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又不愿意付出切实的努力;他们渴望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但是又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2]若这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起码的价值观的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从而变成机械的人、自利的人。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还与社会及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崇拜”现象有关。近些年来,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特别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更多情形是由此而忽视、轻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如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3]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忙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等工具性学科的技能提高,很难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学语文等文化素质类课程的研修上。“‘专业崇拜’现象背后隐藏了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心理。从学校方面讲,这有悖于大学精神;从学生方面讲,则是成才理念有失偏颇。不可否认,就业很重要,上大学不考虑就业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但狭隘的‘就业’、‘找工作’不是上大学的全部,而综合素质确实是根本。”[4]在貌似“学以致用”实则功利主义的氛围里,大学生重感性轻理性,重物质轻精神,工具理性占据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价值理性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导致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意地交流和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环境提供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像和浅层感性文字所吸引,拒斥纯文本的阅读,经典文本更是被拒之门外。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网络上,包括经典文本在内的大量文学著作变成了“图说”形式,经典著作在中国大学生那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大学生们更愿意阅读那些一眼就能明了的浅显读物,而不愿意深入作品的内核,去领略和思考更深层的意义和美感,分析问题也只是就事论事,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以讲解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为主,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但网络文化的泛滥使得学生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对经典名篇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解阅读上,而很少能够达到对作品的深度思考,更不用说精神领域的升华,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和创新能力的萎缩。

德国诗人里尔克在《献给俄耳浦斯的十四行诗》里有这样的诗句:“一棵树长得高出自己。”一棵树长得超出其他树木,在树林中很容易看到这种情景,但是一棵树超出其他树木很容易,却不可能高出它自身。人却不同,人可以高出他自己。一个矮个子的人,可以在人们心目中很高大。反之,一个高个子的人也可能很矮小,因为人有精神和灵魂,人高出自身的部分就是精神和灵魂的部分,是更人性的部分。一个真正高大的人不是因其外形,而是因其精神与灵魂的深厚与博大。

面对功利主义、专业崇拜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教育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侵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近些年来社会上频繁发生的大学生犯罪事件,也日渐凸显出大学生价值观的严重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人文素养通常指一个人在人文科学方面达到的综合素养的水平与境界,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人是目的,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原则;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强调精神超越物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核心任务是把以人为本、突出个性、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基本目标,激发大学生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大学语文就应该在培养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同时,拓宽和提升他们的人文视野,培养其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

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大学不仅是储存知识的仓库,还应是文明的摇篮,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的精神和灵魂的陶冶。大学教师的教育也不只是用一桶水灌满一碗水,更是点燃学生探索真理和寻找生命意义的激情之火。在各类教育中,知识传授无疑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但若仅限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其中人文教育更难也更重要。因为人文教育要让学生领悟什么是真理,如何追寻真理;领悟什么是生命及其价值,如何尊重和爱惜生命: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人文教育是要让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人”,需要潜移默化和精神的领悟才可达到,所以要比其他教育的难度更大。落实到大学语文教育,其目的就不只是灌输给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其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心智的开发与灵魂的启迪。大学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不是教出了多少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塑造了学生什么样的人格。教师应当用自己的热情,激起学生的生命热情,燃起学生拼搏的火焰。

正如任何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都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组成一样,一个人也是由这两种实力组成:硬实力是他的专业知识,软实力是他的人文素养,二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获得这两种能力,大学本科教育需要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较好地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文素养,只有三部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包含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本身也包含了基础理论和专业教育。所以,提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非轻视专业教育、技能培养、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工作的重要性,而旨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具体到大学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不能理解为“工具”加“人文”,而是互渗互透、融为一体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抽掉人文精神,必然导致只强调语文工具而看不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

教育在根本上是关于人的灵魂的事业,也就是要让人性趋于更完善,使人格趋于更完美,进而使人生更富有价值与意义。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一颗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不可能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切,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物质利益的实现和满足不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人只有具有了精神的完满才是社会的人的最终确证。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分高下的情况下,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就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

根据前述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语文需按照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进行,即以经典文本为基础展开的知识讲解、情感启发、思想升华的素质教育活动。大学语文“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学目的: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则在于要摆脱应试的桎梏,明确素质本位,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5]高中语文通过中外文学优秀选篇的阅读和讲解,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选文意义,掌握应有的知识点,并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就应该注意其高等教育的特点,不能再重复中学语文的知识性与工具性诉求,而应该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性进而提升其人文素养上面来,承担起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语文”,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无疑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但是,大学生毕竟已有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经历,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已有相当的基础,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路数,过于突出工具性。在技术理性盛行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还难以落到实处的今天,大学生虽然仍需进一步提高母语应用能力,但更需要的是人文素养。而这又不是文学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满腔热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育所能奏效的,因而用“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显然也过于狭隘。我们认为,通过阅读富有审美情趣和思想启迪的经典文本,既可以触动和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关怀,从而获得人文营养,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自然而然”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一本选文精美、人文意蕴丰厚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人文熏陶的经典、审美教育的华章、语言训练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并非只有文学文本才具有审美的因子,半部论语也好,史家绝唱也罢,又有哪一点输给了文学?“上帝死了”的预言,“诗意栖居”的渴望,都充满了文学性,或者说其内涵之深刻、形式之规范、语言之纯粹,足可称语言文学的典范。基于此种理念,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若能通过大学

语文的学习,还能获得一种人文素养和情怀,那是我们的莫大欣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努力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大学语文选用经典文本不能只包括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还应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经过几千年文明积累起来的中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对本民族的灵魂的塑造起过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经典作品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培养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然而,多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中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在大学语文的选篇当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相较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学的选篇很少或没有,有的干脆就用“大学国文”作为大学语文。其实,在西方文学和文化中同样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人文精神。从《圣经》这部宗教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希伯来人在长期不懈的追求和无尽的磨难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的生命意志和对未来的企盼。在中世纪文学中我们看到“作为有的存在物”的人在精神层面的提升,真切地感受到在宗教压抑和生命渴望的矛盾冲突中人的复杂的情感心理活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有足够的外国经典文本,以拓宽与提升学生的人文视野。大学语文教师通过阐释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 今天的中国不能没有梦//寻找北大[M].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241.

[2] 冯大建,迟宝东. 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三要素[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 薛涌. 北大批判[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3.

[4] 蒋承勇. “专业崇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12-03-28.

[5] 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第9篇

一、经典诵读教育失败的原因

经典诵读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这种指导不仅仅是诵读技巧,更是对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引导。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诵读经典大多处于随意状态,大多学生把诵读当成背诵课文的手段,老师也很少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只要求学生朗读流利即可,很少注重诵读的情感、节奏、韵律。长久下来,学生的诵读水平会越来越低,诵读的热情和兴趣也将慢慢消失。

二、经典诵读的策略

1.加强学生认识,培养诵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诵读兴趣直接关系到经典诵读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诵读效果。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于调动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热情,使他们从被动读到主动读,读出兴趣、读出感悟。具体来说,第一,要培养学生诵读兴趣就必须提高学生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识,要明白经典诵读是中华文化的传承的重要意义;第二,在经典诵读中,养成勤学钻研的好习惯,汲取书本中的精神营养,有利于个人气质的形成;第三,给学生提供优秀的传统经典材料。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论语》十则、《济南的冬天》、《世说新语》,都是我国优美的文学作品,不仅流露出自然美、社会美、思想美,也表现出各种形式的艺术美。通过对这些精美的语言材料的诵读,学生能够感受到文学美的魅力,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此外,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认同通常具有连带性,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由对某个作家感兴趣发展成为喜欢其作品。久而久之,诵读的范围越来越广泛,积累也越来越丰厚。

2.保障诵读时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课程只是穿插在语文课堂中,诵读时间往往得不到保障。虽然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但是在繁重的课业下,学生的诵读时间往往没有保障,导致学生的诵读兴趣慢慢消失。朱自清说:“诵读教学并不太难,第一得知道诵读就是读,不是吟,也不是唱。这是最简单的标准。第二得多练习,曲不离口,诵读也要如此,这是最简单的办法。”所以,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经典诵读就需要巧妙的安排时间,化零为整,努力协助学生寻找诵读的时间,或者将课文作为诵读的材料,这样不仅可以保障诵读时间,又能够达到教学效果。

3.营造诗文情境,实现情感体验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被淘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在经典诵读的教学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做到少讲精讲,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经典,实现情感体现。例如,《木兰诗》一文主要表现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感人事迹,在课前教师可以用言语描绘出一个大概的故事背景,着重宣扬花木兰替父出征的高尚情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经典诵读带给初中学生的不是立竿见影的教学效果,而是长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它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是要通过经典的力量来感染青少年的思想,美化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作者:龚邵英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第一中学

第10篇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高中语文教学之语文教材现状

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目前我国的语文教材种类繁多,同时各个书店的辅助资料也比较多,如练习题、复习题、重难点讲疑等。因为语文教材没有统一编排,这样极容易导致语文教学者不能真正把握到教学的重点,学生掌握不到相关文化知识,加之教材收录内容极其丰富,教师发挥余地大,更考验教师的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学之学生的现状

由于我国长时间都是运用“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理念。这样极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倦的情绪,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从学生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高中学生还是有阅读其他书籍的习惯,不难看出,学生还是对语文有着很大的学习兴趣。

(三)高中语文教学之语文教师的现状

众所周知,语文教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完全深入到每位教师的心中,从而导致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所滞碍,部分语文教师一味地认为,只要学生考取高分,就意味着已经掌握到相关文化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教师没有考虑到高中语文对学生的重要性,从而导致高中学生不能够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重视语文在学生整个学习中的重要性。同时,语文教师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是靠一时半会就能让学生掌握相关文化知识,而是要靠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精神。部分高中学生,因受高考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间就会不够,也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研究语文这门学科,更不会把学习精力放在阅读经典文学上的。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高考,要让学生完全意识到经典作品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很大的重要意义。高中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经典文学中重新找到自身的精神世界,同时学生还可以把经典文学和现实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二)激发创新精神,是建立在创新意识上的一种巨大的创新活动。

创新在学习上,它能促使学生朝着某个目标积极进取,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尽快转化为实际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包括敢于否定、大胆怀疑批判的精神,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精神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冒险精神。可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张扬学生人格力量。

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根据心理学研究,富有创造力的人对于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明显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现象易产生强烈的兴趣,他们对事物的感受性特别强,能抓住为常人漠视的问题,且意志坚强、自信心强,易反抗旧俗,自我意识强烈,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观点。这种心理特征反映在学生身上,往往表现为“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钻研精神,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独立意识,敢于质问、甚至唱反调的否定精神。如果老师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面对学生的突出表现横加指责或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教育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行为的楷模,师生关系是命令和服从关系,在创新教育中建立的师生关系,在人格上、学问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有博大的胸怀,求实的态度,摒弃权威,成为保护、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支持者。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学生可以更好的发展下去,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所代表的意义。有研究表明:任何创新与灵感都是在主动性极强的状态下产生的。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寻求新知识,收获新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摒弃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此来推动我国的语文教学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四)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创

新思维是指有美德参与的,综合运用多种思维形式并且有开拓创新特色的思维活动。具体说,是在问题情境中,对已有信息改造加工并提高它们之间的联系,生成新的信息的高级反映过程,是一种有创见性的思维活动,它可分为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逆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形式,当然也包括幻想。对于那种一味一意孤行,不知临时变通的人的行为给予了否定。敢于对名家名篇的观点提出质疑、发难的思维,是学生身上的一种可贵的品质,与此同时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也得到了锻炼。这就是让学生主动积极思维,通过生疑质疑讨论问答而产生的思维之火花。有时教师还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在文化经济的带动下,高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变得尤为重要,承担起了教学学生能够真正地在生活中运用语文-,而不是单单只是为了考试做准备的。然而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不同文化给我们带来的知识,要使学生成为有个性、有自身见解、改革与创新精神的人,以此来使我国的语文教学能够有一个更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古德教育;课程体系;素质教育

一位朋友最近去清华大学参加“中等专业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回来介绍说:他们上课之前必先学《中华文化经典基础选读》,其中包括:《大学选》《论语选》《孟子选》《中庸选》。是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编写的。这说明我国大学教育非常注重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翟鸿国学讲座全集》中,国学大师翟鸿先生介绍自己家教,说他小时候爷爷就教他学习古文,总结说:儿童会背《大学》,孔子跟你一辈子,儿童背会《孙子兵法》,孙子跟你一辈子,真是这样,教育立志就要从小抓起。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

我来自农村,从小也没读过古德教育类书籍,一直到参加工作很多年后,才看到一本叫《增广贤文》的古书,读后有很深的心得体会,书里的很多观点,很实用,感觉早点读过此书对自己命运都会有所转变。这本书不是以谋取私利为目的,是以整个社会责任为己任,恰当保护自己的权益,可谓难得的好书。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东西是我们必须传承的民族精华,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由于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主动寻找这类书籍,先后拜读了《大学・中庸》《朱子家训》《家书》《论语》《道德经》《菜根谭》《弟子规》等等,感觉越读越有是非标准,这些书对我人格、品位的形成起到标杆作用。

当今中国,全民重视教育,独生子女家庭尤其如此,参加各种补习班的人数急剧增加:有学习语文的,有学习数学的,有学习英语的,有学习物理、化学的,还有学习书法的、学习音乐的,可是就没有学习道德的,这是教育教学体系对道德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的表现。由于孩子少,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惯着,爱子女,爱下一代,这无可厚非,但是过度娇惯,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没有是非观念,不能正确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对于这些现象,我们一定要理性看待,正确引导,避免继续恶性发展。

“举孝廉”,是汉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古代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到清朝时,考取了举人,还是用孝廉公这个名称。

我国现阶段选拔人才的标准也是“德才兼备”,德在才先,可见德的重要性,无德有才,会坏事;有德无才,没有才能,会误事,可见德才兼备的重要性。而道德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从小抓起,从孝敬父母抓起,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抓起。

现在教学体制改革,是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发展,从品德修养,专业技能,身体素质,交际能力,文化修养,审美能力等等全方位来评价一个人的素质。而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从外国教育体系的形成,借鉴其先进经验为我所用,正如1987年1月27日,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在1987年的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阐明他的施政纲领。

当今,孔子学院遍及全球,外国人在21世纪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寻找做人之道,治国之道,我们国人还不早点学习自己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岂不贻笑大方?

成年人想要学习,可以根据爱好自由选择,但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再从外国人口中知道自己先贤们的道德哲学思想就实在是不应该了。想要普及国民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在中小学开设“中华文化经典基础选读”,来促进中华民族学习中华民族的瑰宝“古德教育”,并且作为每位华夏儿女的必修课程,这对提高国民素质,激发爱国情操,提升忠孝思想品行,都会有其他教育无法取代的促进作用。可见,古德教育应该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系,而且应该成为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

参考文献:

[1]朱熹.大学・中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03.

[2]朱柏庐.朱子家训.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07.

[3].家书.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09.

[4]孔子.论语.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6-09.

[5]老子.道德经.李湘雅,译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05.

[6]洪应明.菜根谭.京华出版社,2000-05.

第12篇

关键词:诵读;小学;古诗课堂;教学效率

古诗文的特点是具有和谐的声韵,具有经典的特征,发挥诵读的作用,能够实现对古诗文主旨的准确掌握,对于古诗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重视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古诗文诵读价值的分析

经典古诗词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这些传统文化概念中正面的人文价值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开展经典诵读,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重视诵读的计划性与有序性

对于诵读而言,需要合理的计划。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古诗文通常是经典性突出,将朗读作为主要因素,使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其中的用意,情感上共鸣。同时学生能够学会欣赏,积累经验,懂得欣赏,避免一知半解,分析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独立见解。在新课标的影响下,要对阅读的速度进行量化,尤其是将朗读、精读等方式进行融合。对于诵读,要对篇目进行明确,结合具体要求,选择合理的阅读方式,相互交流,使得学生能够对古诗词的核心思想进行了解和理解。在诵读的协助下,学生能够实现对文言文的准确掌握,促进其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在进行诵读的时候,需要重视字音的准确性、断句的合理性,注重节奏感和语气的使用。

三、在合理的断句中实现对古诗词的理解

对于古诗词的诵读而言,要有效避免破句现象,尤其是面对长句子,停顿至关重要,需要考虑语义和语境,避免主观性。在进行诵读的时候,要保持语速的合理性,语调恰当,保证语速不疾不徐,保证抑扬顿挫。在合理与有效的朗读中,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感情上实现与作者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被增强,对于更多古诗词的学习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课堂效率必然被提升。对于古诗词可课堂效率的提升,诵读作用不容忽视,需要反复进行诵读,细细品味,逐渐消化,实现对其的理解,在诵读的支持下,实现理解和记忆。

四、借助耳濡目染的方式实现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小学阶段,耳濡目染的教学方式十分重要,学生模仿能力较强,重要借助对教学的模仿,而后进行重复,变换诵读的方式。总之,借助反复诵读,营造良好的诵读环境,使得学生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环境下,受到诵读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就学会了模仿,能够对古诗词脱口而出,教学效果突出。在诵读的时候,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分为,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形成阅读的习惯,因此,需要顺势利导,使得学生能够带着轻松的心情进行诵读。

五、注重对学生诵读的合理引导

对于诵读的引导,稍大一点的孩子,具备基本的分析能力。需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对其诵读方式进行引导,发挥指导性的作用。这些孩子已经能够正确认识到诵读对于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因此,诵读行为更加自觉。要重视对学生诵读行为的鼓励,保证其具有较高的积极性和热情,最终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

六、教师要重视宣讲诵读对古诗文学习的价值

在古诗词学习的初期,需要将诵读的意义和价值向学生阐述,注重全面发展,尤其是对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树立学生向善的品质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要求孩子们人人积极参与。要邀请家长参与其中,使得其能够了解古诗文的内在情感,学生诵读的过程中,一定对自己的文化积累和语文功底有极大好处的。在与家长进行交流的时候,将诵读的文章进行推荐,使得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和配合,让孩子不仅在学校里能诵读,在家里也能跟着大人一起读,让学生感到诵读经典著作是重要而且非常有意义的一项活动。对于古诗词的诵读,能够实现学生记忆能力的增强,尤其是记忆的广度和深度。而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注意力的持久息相关。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记忆力处于最佳时期,借助这一财富,能够更多地记忆经典作品,反复诵读,实现对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提升。如果在记忆力的发展时期进行训练,记忆力的水平会得到提升,理解能力也就随之增强。

七、结语

综上所述,经典古诗词是当前古代智慧以及圣贤思想的总结,是我国的民族先进文化的瑰宝,其中有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文学价值。将古诗文诵读与古诗文教学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有效实现语文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有利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童蕾. 初中语文古诗文诵读教学探究[D].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