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1: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机械厂实习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们的主要实践活动是参观长江动力机械厂和金秋红日机械厂,了解工厂的工业生产业务,制造大、中、小型各类零部件的机床的工作过程,工作原理以及生产,加工各类零部件的流程。实习期间,认真听从了指导老师的安排与同学们分组进行参观学习,认真听取各工厂师傅和老师的讲解,了解各车间的安全细则和规章,学习师傅给我们讲解的各类大型、中型机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范及各种产品的工艺过程,并与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对比,获益匪浅。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 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很快我们就要步入社会,面临就业了,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那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地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生产实习已经结束了,蓦然回首,在为期并不太久的几天实践中,我们收获了数不尽的财富,或许在我们以后的人生中都不会再有这样难得的机会了,大家共同维护着集体的利益,积极树立着学校的形象。虽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但给我带来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 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这几天的生产实习虽然比较辛苦,也不知道这是庆幸还是依恋,但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这次生产实习是有趣的、丰富的、快乐的。我亲身经历了从一块钢板到半成品,成品的伟大转变,我想这是没有去过的同学所难以体会到的。这次实践经历所带给我的是一次能力的全面提升,我也认识到自己的很多不足,长期的学习 使我远离了生产实习,动手能力特别弱,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也不足。也许有了这次的体验, 会使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坦然地面对工作中所遇到的每一难关。
经过这周的生产实习,我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的知识有了更深,更广的认识。以前在学校了解的知识太狭窄,只把目光停留在仅学的几门专业课上,而且仅有的几门专业课学的也不是很精通。通过这次专业实习,我不仅在专业知识上有很大的收获。而且在对待学习以及生活的态度上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首先,在专业知识上有了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是动手实验的能力。作为工科生,我们学习的内容比较抽象,在学校实验的机会不是很多。这一次,我们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平日里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有,增强了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及团队合作意识。这次实习环境很开放,我们整个专业在一起听讲座,这几天的实习拉近了我们每个人之间的距离,我们一起讨论专业知识,互相帮助。最后,强化了我心中的责任感以及认真对事的态度的问题。在车间工作的两天,虽然很累,但我坚持下来了,因为在现实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每个岗位都有他的作用和要求,缺一不可,当你处在这个岗位上的时候,就必须有这个岗位上的责任感,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将自己的工作做好,这样才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多闻多见。一以贯之”,学什么东西一定要注重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墨子的“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实训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明确实训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参加实训,服从实训指导教师的指导;重视操作技能训练,认真听取实训指导教师的讲解,仔细观察示范操作,并应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操作技能,严肃认真、细心操作,重视实训的个人总结;遵守实训规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大学生金工实习报告总结【三】
一、实习目的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可以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这是一次我们学习,锻炼的好机会!通过这次虽短而充实的实习我懂得了很多。
在实习期间,我先后参加了车工,数控机床,钳工,焊工,刨工的实习,从中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它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公司介绍
__机械有限公司(原__轻工机械厂、__锅炉厂)于一九__年建厂,是国家原轻工业部定点生产食品机械和啤酒机械的重点企业,也是国家劳动部和机械部首批颁发b级锅炉制造许可证和br__级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的厂家。企业占地面积3。___万平方米,厂房面积约___万平方米,各种机加工设备___余台。
(一)主要产品
工业用燃煤、燃油(气)热水、蒸汽锅炉、导热油锅炉、煤气发生炉;氟利昂储罐、罐头杀菌锅、食品机械;造纸高频疏机;高浓度啤酒稀释设备;酵母添加设备;冰啤设备;卧、立式食品包装机械及各种一、二类压力容器设备等。
(二)人员状况
企业在册员工___人,工程技术人员___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___人,工程师___人。专业分布为机械制造、锅炉制造、焊接、电子、自动化仪表、生物化学、无损检测及理化试验等。企业技术力量雄厚,并具有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三)公司经营状况
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各项经济指标处于同行业较好水平。企业位于__市区工业中心,铁路、空运、海运、公路交通、通讯都极为方便,设施完善,十分有利于国内外商家合资合作。
三、实习过程
__年__月份-__年__月份,我来到了__机械有限公司的实习车间,等待师傅的到来。我开始也是到实习课室上课。听了师傅的讲解和分好组以后,我们就开始到实习车间开始了金工实习了。我是分在了第四组,由于开始的时候车床不够,我们就先去进行学习刨床和铣床的使用。听完了刨床的师傅讲解后,我们就先休息二十分钟,然后就听铣床师傅的讲解,师傅讲解完后,我第一天的上午工作时间也到了。下午,轮到自己动手做了。开始我是先在学习铣床的使用。模拟着师傅的步骤,我就开始做了起来。虽然我在听师傅讲课,但是当我正真做起来的时候,就感觉有点难度了。有时候忘记了机器上某些按钮的功能,有时候操作步骤颠倒,有时候操作方法错误……总之我可以犯的错误都差不多犯了。不过在师傅的指导下,我们还是能完成了工件。完成一个工件,我们又用了另外一个下午的时间了。虽然质量不是很好,但是自己亲手完成了任务。铣床的实习中,虽然要用很多冷却油来冷却,工作起来很不方便,还有会弄脏衣服。但是工作中我体会到了一种艰苦生活。第二天,我们就开始自己动手学习刨床的使用了。我一个上午也就才生产出一个工件,不过老师说比其实习的同学的质量好。这让我们很开心,是我们这一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来负责前后进给量的控制,一个实习同学负责向下的进给量的控制,一个实习同学负责观察工件的加工情况……就这样一起合作,才让我们完成了任务,这使我们知道合作的重要性。下午,本来还是我们熟悉刨床和铣床的时间,不过我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所以我提前到我们班车床开始了解车床的一些情况,为接下来车床的实习打下一些基础。
__月__日,就开始我的车床实习了车工是我们实习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车削是车床加工的主要方法。车削就是在车床上,工件旋转,车刀在平面内作直线或曲线移动切削。在熟悉车床的构造和操作过程后我们久开始自己动手。为了避免写锝太过于烦琐。我只能谈谈在操作过程中自己所犯的错和所学到的技巧:
(一)装刀在装刀过程中,调节刀的高度的好坏,对于后面加工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的方法是,在装好后,用一个材料测一下是否是可以了。如果削平端面的时候,没有留下小圆台就行了,假如有的话,还要进行调节。
(二)试刀在加工过程,大家都经常犯的错是为加一个直径,搞了好几次,这样使工时加长了,影响了加工的速度。
的方法是两次结束,在第一次加工时,加工到1cm~2cm时要拉出来先测一下直径,调节一下尺寸后再进刀,使余量只留下精加工的3mm左右。
(三)精度在这一方面,大家通常都只追求视觉上的___,把整个的工件加工的很光亮,忽略了设计者在精度方面对加工者的要求。
有些地方是不必要精加工的,只需去毛刺就行了。完全的精加工使工时拉长了很多,使成本提高了。成本也是一个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问题之一。
(四)切断在这一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先保证刀具的锋利和工件的稳固性,因为这些不行的话,机床会颤动,会影响到工件的质量,一不小心,还会功败垂成了。
(五)轴心工件从一开始就要固定在卡盘上,因为一松动后,它的轴心就变了。
轴的好坏对于工件成败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六)冷却液特别在精加工的过程中,有没有加冷却液影响到光亮的程度,有时是前头不加,后头加,这样了使前后有了区别,影响了视觉美观。
四、实习报告总结
以上的这些的要点是我自己在实习的过程中所学的以及自己在操作之后的心得。满意的硕果随汗而生,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兴奋之余萌生了意外的兴趣,兴趣推动了自主性,实践和探究性。机车飞快地转,锉刀平稳地磨,转磨出了汗水和成果,转磨出了甘辛和坚韧。
在车床的实习的期间,我们还学习了刨床、铣床,见习了数控机床、数控铣床等。数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让我看到了这行业的未来。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技项目申报再创新高
科技计划项目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区科技局高度重视各类科技项目的申报工作,广泛宣传科技优惠政策,深入挖掘项目潜力,并对我区企业的技术需求、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调查,有针对性推荐申报各类科技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今年共申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39项,市级项目67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5项,包括国家农业重大成果转化1项,省重大成果转化2项。项目申请量增长56%,再创历史新高。科创教学设备有限公司的“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升华设备装置”项目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2010年度第一批立项,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扶持资金60万元,省、市科技项目还将给予配套支持。远洋流体“低温流体装卸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省工业支撑立项,扶持金额200万。今年共计获得国家立项项目3项,省项目8项,市项目26项,获上级科技扶持资金866万元。
重点引导和组织企业申报省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创新产品,我区共计获批14个省高新技术产品、2个省自主创新产品,均比去年增长100%。
(二)产学研合作前景广阔
积极组织我区企业与中科院、东北大学等高等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对接活动,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先后促成26家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签订了技术协作、联合开发和产业基地的合作协议,帮助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共建研发平台。其中,远洋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与中科院理化所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公司利用理化所国防科技成果的核心技术,解决公司现有超低温流体装卸臂系列产品的关键技术难题,使其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黄海机械厂不断拓展与中国地质大学的产学研合作范围,从原来的智能化岩心钻探设备拓展到钻具、钻杆等方面。通过拓展合作范围,黄海机械厂有望成为生产钻机、钻具、钻杆、钻头等整套钻探设备的企业,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中国地质大学还将黄海机械厂作为大学生实习基地、研发产品的试验场,选派专业对口的博士到黄海机械厂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突破
黄海机械厂、中鹏电子两企业设立的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使我区国家、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到5家,为企业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天明机械“省氨纶、芳纶纤维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海机械“省智能化岩心钻探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四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获得立项,我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达到6家,居三个区首位。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更好地发展创新型经济,区科技局对相关企业进行辅导和培训,组织鹰游纺机、中鹏电子、黄海机械、远洋流体等企业申报了省创新型企业,组织天明机械、飞雁毛毯、远洋流体等7家企业申报了省“科技企业家培育工程”。鼓励和帮助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精心筛选和组织天明机械、天福莱集团、迎雁新材料申报了今年的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并全部获得立项,将获得150万元资助。这些平台的设立和人才的引进,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推动我区人才强区战略深入实施,为我区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对外科技交流初见成效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围绕解决企业技术、项目、人才需求等共性难题,加强协作,把引进开发人才智力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作为加速企业科技进步,增强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有针对性地邀请邀请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处张耀伟博士和市科技局有关领导,到我区考察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就产学研合作、博士后进站、人才引进等项目与企业进行了坦诚、务实的沟通与交流,为进一步开展校企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认真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发展质量
2010年我区申请专利150件,其中发明专利36件;专利授权70件,均已完成目标任务。
上半年我局对全区企业专利工作进行调研,进一步掌握了企业专利情况,积极帮助企业总结推广开展专利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帮助德邦申报省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项目,帮助太阳雨、德邦、天福莱、中鹏新材料、黄海机械申报省知识产权标准化示范创建单位,进一步推动企业专利工作的开展。结合世界知识产权日,广泛开展知识产权舆论宣传。在宝利街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现场接受100余人咨询,发放各种宣传材料500多份,在全区范围内营造全社会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
(六)高质量完成科技统计工作
科技统计是各项科技工作的基础,为领导的科学决策和各种规划的编制提供重要的数字依据和支撑。为了做好科技统计工作,区科技局组织局内统计人员和企业相关统计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严格审核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先后高质量完成了科技产出及双自产品统计、企业研发机构统计、产学研合作情况统计、全国第二次r&d资源清查、国防科技动员潜力调查、全国科普统计等十余项统计工作。
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全区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按照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强化科技首位意识,规范科技管理,力争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上有新突破,在自主创新、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搭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一、继续认真组织科技项目申报工作
1、2013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基层广泛调研,进一步挖掘项目潜力,寻找项目亮点、新点,精心筛选、包装好各类项目。重点围绕科技部、省厅和市局的项目申报指南和我区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重点领域,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5项以上。力推远洋流体、中鹏新材料、太阳雨太阳能、金肯科技等企业,争取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一项。
2、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工作,督促企业按时填写提交各类季报、年报,配合市局做好科技项目的后续管理以及验收、评价等工作。
二、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全区经济发展后劲
1、大力宣传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年内计划申报高新技术产品5个。
2、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术研发机构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鼓励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
3、深入宣传专利政策,切实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培育企业专利工作者队伍,组织区内企业相关人员参加省、市知识产权培训工作,提高企业主动运用和实施专利战略的能力,引导企业加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生产,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逐步走上以专利保护促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深入企业做好专利的宣传、申报和指导,力争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50件。同时,做好省知识产权区域试点单位验收工作,确保通过省级验收。
4、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完善区科学技术局网站建设。建立专业化分工、网络化协作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加速成长,提高创业成功率,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托开发区创建省级科技创新园区。一直以来,我区都缺乏省级科技创新园区,在申报国家、省级项目受到较大的限制,尤其是近年来,创新载体地位越来越突出,省级创新园区被明确为申报省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新资金类项目的硬性条件,致使一些项目我区无法申报,相关的科技优惠政策也无法享受。创建省级科技创新园区符合区委区政府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有利于汇集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完善我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继续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全面合作,年内至少牵手促成2家企业与高校的产学研成功对接。有计划地推进一批产学研项目的实施,以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发挥研究中心科研优势,围绕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选择一批科技成果在我区产业化,提高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四、全面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
认真贯彻国家科技部、人事部《关于开展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行动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在思路上有新发展、体制上有新突破、措施上有新创新,重点抓实项目实施、抓好教育培训、抓紧督查管理、做好指导服务、搞好典型示范,构建科技特派员长效工作平台等方面做好工作。
五、继续做好科技宣传工作。
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因特网、宣传栏等媒体形式,加强对科技事业的宣传,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对科技政策、法规、规章、条例等的宣传力度,强化各级对科技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张旗鼓地宣传科技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推广普及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宣传创新、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围绕“科技兴区”这一永恒主题,宣传科技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把科学技术渗透到基层、渗透到农村、渗透到千家万户。
六、加强科技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加强自我监督,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转变职能,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进步环境;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四是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增强工作效能,努力开创全区科技工作新局面。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xx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创办人xxxx。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我从xxxx教育学院毕业后,于xxxx年到xxxx皮鞋总厂工作,在企业先后担任劳资科长、财务科长、副厂长。xxxx年因工厂停产,我自动下岗,多病的丈夫也因企业不景气下岗。我一时陷入了困窘之中,我面对年迈体衰的公婆和幼小的女儿,决心寻找生活的出路。最初我给一个民办学校打工,负责招生工作,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得到了校方的重用。期间我萌生了自己办学的念头,于xxxx年4月谢绝了校长的再三挽留,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在亲友的帮助下,我于97年9月开始办学,并始终坚持“以质量求信誉、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求效益”的办学宗旨,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经过2017年的发展,逐渐壮大。由初创时期的仅3间教室、2间操作室、3个专业、80名学生、9名教职工,发展到今天校园占地面积30亩,教学楼、师生公寓楼、运动场地、沿街商业楼、实习车间、餐厅等一应俱全,并且拥有48名高水平专业教师和优秀管理人员组成的队伍。
2017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实用技术人才,学员遍及全国14个省,62个县市。学校先后被确定为“xxxx省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核指定培训基地”、“xx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被评为 “ 张店区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我连续6年被评为“张店区民办教育先进人”,并荣幸地被推选为张店区民办教育理事会常务理事、张店区阳光工程理事会常务理事,共获得了30多项荣誉称号。
我校是全市唯一一所实行长班全日制教育与短期社会培训相结合的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专业设置合理,教学实力雄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现开设14个专业,26个教学班,年培训能力达1300人以上,一跃成为张店区办学规模最大的正规民办学校。
一、强化教学改革创新、因材施教培养优秀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办学环境日趋激烈。我深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日常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教学的创新和质量的提高,不断加大教学体系改革和规范力度。各专业总结以往教学的经验,结合各专业职业技能要求,编写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使实践教学的实用性更强,能更好地贴近社会需求,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我亲自给青年教师上示范课,带领教师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有计划的对教师进行校内外培训,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办学实际,实行小班额教学和“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确保教育质量。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熟练掌握各项技术,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常抓不懈,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学生日常性行为规范和考核办法、奖罚办法,逐渐形成了学习气氛严谨浓厚、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社会公益活动踊跃参加的班风、校风。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我一直要求把职业道德和就业指导课作为各专业班的必修课,并直接参加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树立良好的择业观,形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和敢于面对困难的心里准备。所以,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大都比较强,他们上岗后,很快就能顶岗工作,有的成为企业的业务骨干。在工作中他们爱岗敬业,从不挑肥拣瘦,技术熟练,充分验证了学校的办法方向正确,教学质量高。例如:财会电算化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就格外抢手,银座集团、利群集团、三联集团年年都到我们学校来招人。他们普遍反映xxxx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培养的学生就是好用,德才兼备,踏实肯干。
学校通过多种措施,引导学生考取技能证书,进而提高就业能力,特别实行一证加两证的办法,即一个毕业证加两个职业技术资格证。在毕业前, 90%以上的学生就拿到一至两个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具备了应聘的必要条件。学校根据市场需要开设专业,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机械行业的熟练技工奇缺,因此我们因地制宜,于xxxx年开设机械加工专业,学校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高级钳工和数控技术讲师任教,再加上我们的实习条件比较好,学生的技术提高很快,我们的学生还没毕业,就有很多用人单位上门要人。因此,该专业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好找,而且工资相对要高。所以近几年报名学机械专业的学生明显增加,学校的生源也一年比一年多,学校的声誉也随之提高。
二、搞好短期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
坚持按照《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范办学,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审核登记的办学内容组织培训,并制订了一套科学的培训管理制度,使整个培训工作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学校把“追求社会效益,提高百姓就业能力”作为我们教学的重要任务。积极参加政府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培训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并连续两年取得了张店区培训工作的第一名,培训学员4793人,实现劳动力转移3598人,其中培训女学员3176人。逐渐成为张店区最具实力的职业技术学校。
(一)实施订单培训,培养急需人才
近几年来,订单培训是我校又一办学特色,我们先后为利群集团培训学员416人,为向农机械厂培训电气焊、车工131人,为银座集团培训收银员147人,为xxxx友谊机械厂培训机械制图学员65人,为乾宝化工设备厂培训电气焊学员48人,为太极集团培训化工制图学员85人,为鲁中宾馆和xxxx理工大学培训面点工90人。累计订单培训1024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信任和称赞。为此,我经常深入到企业当中,充分调研,掌握用人信息,确定培训目标,亲自修改教材,选定授课教师,把好教学关,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真正做到让学员满意、让企业信任、让政府放心。
(二)服务农民、校外设点
校外设点教学,要租房子,需要增加运输车辆,校内教学资源就会闲置,教学成本就会大幅提高。但是我们从方便农民学员出发,近三年来,大部分技术培训都是在校外设点培训,确实把技术送到了学员的家门口,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2017年4月,我们得知xxxx张店双羚服装厂,急需缝纫工。该厂位于两区一县交界处,学员到校学习有30多里的路程。为了让她们就近上学,我们毫不犹豫的把培训点设在了厂内。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42名女学员掌握了缝纫技术。上岗后,适应工作很快,大都能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帮助企业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设点培训过程中,学校针对农民学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特点,课堂教学以动手操作为主。实习成本也因此提高了许多,仅面点专业一项,用面量每年就在3800斤以上。由于我校教学方法与众不同、舍得投入,服务又热情,许多乡镇都设法邀请我们去办学。
三年来,我校在马尚成教中心、沣水镇成教中心等十六个培训点办班48个,培训农民学员4793人,为政府实施阳光工程,转移农村劳动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扶弱济困,培养感恩社会、立志报国的人才
热爱社会公益事业,注重社会办学效益,是我们教书育人、回报社会的重点,积极为特困生提供上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济宁市鱼台县王庙乡的郑红艳同学,是一个孤儿,家境贫寒,与83岁的奶奶相依为命。学校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为她减免了学费,让她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并积极联系,把她安置到海信集团工作。xxxx年,我校马娟同学突然患病,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把她送到医院,经检查为脑血管瘤破裂,当时4个脑室有3个进血,生命危在旦夕,且急需手术,而其家人远在济宁。危急时刻,我毅然替其父母在手术意见书上签字,并支付了相关费用……当其父母看到孩子转危为安时,都眼含热泪感激万分,并说要不是学校送诊及时,孩子早就没命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校先后为6名孤儿、7名残疾人家庭子女全部免去学费,为9名单亲家庭子女免一半学费,并给予他们生活补助每月60元,为160名困难家庭学生免部分学费,并为他们推荐勤工助学岗位30多个。为5名生病住院又无力支付药费的学生支付医药费,让学生进了学校门,就能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通过以上这些措施,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决心。
四、搞好多种经营,壮大办学力量
为了积累资金、扩大教育规模、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学校近三年来先后开办了老年健康体验活动中心,为学校周边的老年朋友提供健康服务;开办了35间客房85个床位的招待所,充分发挥了距火车站近的优势,为外来的客人提供了方便;利用空闲的平房开办了机械加工厂、低压电器厂;学校专门设立了由9人组成的物业管理处,负责两幢沿街商业楼及全校区的房屋租赁和水、电、暖线路管理维护维修及安全保卫,保障客户的正常经营。以上四项年总收入75万元以上,为提高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为了改善办学条件,学校4年共投资260万元,把教学楼、公寓楼、商业楼更换了门窗,全校区开通了暖气,新建实习车间、仓库1065平方米,硬化操场3500平方米,购买汽车3辆,校容校貌换然一新,扩大了业务范围。整个学校工作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1.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为了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实践“卓越计划”,高校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偏重理论教学,重视理论考试,轻视生产实践的现象。传统的高校教育理论知识很多,但是和实际生产实践结合少。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必须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第一,要改变以往招聘人才只注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经验的现象;第二,高校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要通过进修、培训、自修等多种形式,提高了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为实践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打下基础。第三,高校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和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启发式教育,要本着“授人以渔”的教学宗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引进新材料、新工艺介绍的同时,要激励学生自己去学习。为达到上述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做点的概述,关于具体内容可以就某一材料或工艺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去寻找答案,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教学目的。
2.建设开放式综合实验室
实验教学方法既是获得实验结果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开发思维培养能力的一种方式。目前的实验教学过程仍未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有关的基本实验技术,教学的主导作用仅仅表现为介绍实验内容、示范操作、强调注意事项和纠正错误,等等。实验时学生只是验证一下与教材内容是否相符及分析实验数据,得到验证结果,实验内容也是围绕本门课程的要求而设置的。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高校现有实验教学资源也不能充分利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建立开放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不受教学内容的限制,自定实验题目,独立或合作完成设计,调试和运行实验系统;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多内容、多形式和多层次生动活泼的实验替代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开放式综合实验室可以通过在时间上开放、仪器设备上开放、实验内容开放、把开放性实验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起来实行。按照学生依据老师提供的实验室所具有的设备,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自己动手实验,实验任务书代替了实验指导书,使实验手段、实验方法多样化。有些实验需要很长时间,而在实验课上短短的1~2个小时是完成不了的,这也要求实验室要对师生开放,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实验室通过制订一些具体措施,为开放实验的实施创造条件,可采取: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题,题目分为三个层次:必做的开放式实验,选作的开放式实验及学生自己立题的探索性开放式实验,学生通过查阅教科书和相关文献,进行实验方案的确定,在任课老师和实验室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去完成实验。学生提交实验总结报告或提交学术研究论文,或全班进行交流。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验动手能力、问题的解决能力、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和实验总结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锻炼。
3.实习教学建设实施方案
实习教学是学生获得实践经验的一个重要环节,实施方案可分为四个层次:认识实践层次、专业实践层次、综合设计实践层次以及创新实践层次。认识实践层次主要包括学科基础实验或实习,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等,基础实践可以增加专题研究训练,利用专题研究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业实践主要包括专业基础实验,如部分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热处理设计、零件选材、防腐方法的设定);综合设计实践包括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通过引入工程实践训练环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实践主要包括第二课堂科技活动、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参加专业的竞赛等。为了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必须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目前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已经在齐齐哈尔重型机械厂、车辆厂建立了实习基地,在车间为学生配备了专门的指导老师,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采用顶岗作业方式进行专业实习,采取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式学习模式,从工程全局出发,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术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4.毕业设计建设实施方案
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质量,是“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关键。首先,要选配好指导教师,安排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教风严谨、认真负责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第二,要选好课题,按照能达到综合训练的要求选题。材料专业毕业设计课题,要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真刀真枪”实训。第三,要明确毕业设计任务,根据毕业设计环节的基本要求,确定学生毕业设计的任务及工作量,使学生能得到较系统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第四,要加强毕业设计的指导。毕业设计实行导师负责制,指导教师要以高度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对学生毕业设计任务的完成和毕业设计的质量负责。第五,要对学生的设计进度进行检查,每周要求学生汇报工作进展,认真做好开题、中期检查工作。各院系、各专业教研室,要对教师指导和学生设计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作者:王力霞 毕凤琴 张旭昀 王勇 孙丽丽 单位:东北石油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钳工 实习教学 效果 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对钳工实习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习教学的提升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笔者是一名长期工作在钳工实习一线的教师,积累了一些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
众所周知,钳工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种,“万能钳工”的称呼由来已久。仅钳工基本的技能就包括锯削、锉削、錾削、平面划线、孔加工、螺纹加工、刮削、研磨和钳工装配等。在传统的教材上制订的计划往往是一个庞大的训练工程,如锉削包括姿势练习、锉平面、锉直角、锉长方体、锉六角体。这样下来,一个课题的进行就需要三周的时间,而且训练过程单调、枯燥,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所以笔者在制订计划过程中为了防止以上的情况发生,把各个训练课题合理进行穿插搭配:如进行锉削训练的过程中,分组进行台虎钳的装拆和平面划线的课题,然后以组为单位,针对这些课题进行比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实习过程比以前更为灵活生动。在以后的每天中都安排两种以上技能的训练,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实习的快乐,又从根本上确保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积极转变教学思想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最为紧缺和抢手。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认为现代的钳工实习教学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才更为重要。这就对我们教学思想的转变提出了挑战,而笔者的应对措施是:在钳工实习教学中既要对学生基本操作能力进行训练,又要联系社会实际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操作能力,如模具加工、线切割等;既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上也要多和其他工种实习相联系,拓宽学生思路,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可使他们主动认真思考,使他们由被动接受的客体变为主动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教学方法有趣
操作训练一般要进行讲授一示范一演示一学生动手操作等几个环节。教学导入就像动听乐曲的“引子”起着酝酿情趣、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带入情景的作用。教师要细致耐心讲解,示范操作要娴熟,动作要协调,反复演示,做到教一点、练习一点、掌握一点,使学生明白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应注意的事项。还可以展示历届学生的优秀工件,鼓励学生,使他们增加信心,产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动手欲望,萌生完善自己知识技能的要求。
2.实习项目有趣
由于专业课讲起来比较枯燥,钳工基本功练习又大量消耗体力,训练时间长了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此时,实习教师应把练习项目设计得有趣一些,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适度进行一些课题竞赛和技术比武。这种竞争不仅能使学生主动、愉快地获得知识,提高操作熟练程度,也可使学生品尝到实习操作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进实习热情。
3.及时评价反馈,巩固实习兴趣
练习法是实习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可让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工件。教师评价学生工件时要做到及时、恰当。对好一些的工件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并要求他们指导其他学生;对差一些的工件,也要关注,及时指出优缺点,又不一味地寻找缺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不伤学生自尊。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欣赏。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巩固拓宽,使他们朝着更高层次发展。
关键词: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课程难点 教学内容 课程特点 教学环境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技能与知识与我们的现实实际生活密不可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专业的技术学习,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选择材料,为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所学技术而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实用性的人才,但是,因为中职技工学校的学生年龄普遍偏小,大多初中毕业,对热处理与金属材料的专业知识的认识还是模糊的。为了避免学生感到学习难度高、产生厌学的情绪,中职教育工作者以促进教学为目的,积极探讨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分析课程中的难点
因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课程实践性强、知识的涉及面广、名词概念较抽象、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机构严密、相关理论系统性强、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理论性强、内容杂等,学生如果没有掌握好相关的基础知识,就难于突破课程知识的重点、难点,达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失去教学意义。例如:课程的前三章是金属学的基础知识,如果没有学好这部分基础知识,对后面所要学习的常用金属材料和钢的热处理的知识就会一知半解,因为金属学的基础知识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它对合金和金属的晶体结构及铁碳合金相图的建立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和介绍,是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课程必备的基础知识。
2.教学内容综合化
在课堂上,教师应少讲,甚至不讲在实际工作应用较少或根本用不到的内容。而且,对于不同的专业,其讲解的侧重点也应不同。例如:车工工具为硬质合金或高速钢;钳工的工具为低合金工具钢或碳素工具钢;车工钳工应侧重优质碳素钢;焊工应侧重普通碳素钢等。不同的材料,应用范围也不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中的理论与实际生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对学生讲解生产中的实际事例,应做到从理论角度分析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而且能够找出处理、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超市出售的菜刀中,有一部分刀具虽然很锋利,却非常容易断裂,原因在于这类菜刀的脆性太大,没有对其进行低温回火,而只是进行淬火处理。按照课程要求,综合教学内容,并融入教学实践,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准备刀具、弹簧、连杆等工具作为教学载体,引导学生认识回火的概念及其应用与分类,让学生知道这些工具所需要的力学性能是不相同的,刀具需要有很高的硬度;弹簧需要有良好的弹性;而连杆则需要具备综合的力学性能。要使这些工具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就必须在淬火之后进行不相同的回火。通过这种讲解,学生认识到高温回火、中温回火及低温回火的概念和应用。
3.针对课程特点采用有效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应用来进行有效教学。它通过提供的具体案例,根据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的需要,引导学生表达、讨论、分析,使他们主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情境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实际的案例中灵活运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的理论知识。教师还要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结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案例,把有效的案例应用于教学中。例如:让学生针对不同材料,按照硬度试验法来选择相应的硬度测试的方法。再如:学生可以按照所学的合金刃具钢针对不同的刀具选择适当的材料。这些方法,能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巩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在实际条件的允许下,可以通过校方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见习和实习的机会,这就加强了教学的实践性,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入体会。让学生多参与机械制造的实际操作,在机械厂实习能够使他们熟练掌握热处理工艺。与此同时,在企业文化强有力的感染下,学生受到基础的技能训练,真实体会到职业环境对于学生今后的个人成长的长足的价值和意义。并且,增强他们的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锻炼他们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使他们形成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
4.教学环境的改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时间仅仅占了全部教学时间的1/5,而理论教学却占据4/5,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现代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加强了对实习试验的应用,教学时间一半用于理论的教学,另一半则用于实践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只停留在理论上的极端的状态,增强了学生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的能力,满足了学生实训与实验的学习要求。例如:在对学生讲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安排学生做有关于冲击韧性、硬度、压缩、拉伸等的试验,让学生通过动手亲手体会学习后,写出试验报告。这样,机械教条的教学转变成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灵活机动教学,教学的质量必然获得极大提升。
5.结语
通过对提高《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我们明白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通过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综合学习,使学生对金属材料的选择、使用及热处理工艺方面有着独特见解。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掌握、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问题教学模式;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59-01
一、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主要有:教师讲授过多,学生被动接受,课上课下师生缺乏交流。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多以“填鸭式”的方法进行,教师讲授既成的理论知识,给学生灌输事实。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参与,只是一味地听老师讲;学习没有主动性,只是被动地完成作业、复习和应对考试,学生的地位是被动的。这种倾向导致了学生被动地学习,学习变成了不用思考的机械记忆过程,而且,师生很少交流讨论。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这样的教育,学生逐渐习惯于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从来不问为什么。以致后来有时老师课堂上提问,学生不管会与不会都不愿意回答,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课堂教学没有活力。其结果是学生自学能力极差,离开老师便寸步难行,学生无法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和有批判性、创造性的思考者,更不用说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得到有效地展示和培养。
此外,传统教学中教师很少因材施教,一般是多年搬用同一种方法来教育。现在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自我约束能力和自学等能力也相差较大,教学方法也应根据学生对象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
二、问题的提出及问题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那么怎样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并自主学习呢?方法不一,但最有效的还应该是采用基于问题教学模式的教学法。
问题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1]世界著名科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由此可见问题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前提之一。
问题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一种载体,是教师在把教学目标、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一种手段,问题是实现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讨论的桥梁。
问题教学模式教学法有其深远的历史发展轨迹,从我国古代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到国外的“精神助产术”,“反省思维法”以及“问题解决模式”等都在不断丰富、完善这一教学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问题教学模式,反对“满堂灌”。各种问题教学模式也纷繁多样,所有这些理论和实践都反映了问题教学模式的教育价值和生命力。
采用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者教师提出各种引导性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探索问题的答案并提出新的问题,师生共同解答。教学中把学生看作一个个体,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同时辅以小组讨论或课堂测试,使学生的思维技能、交际技能、社会技能都得到发展,久而久之,就可以教给学生再获知识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的学习者。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过去那种学生在校“充电”,然后一辈子在工作岗位上“放电”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学校教育要从“终结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每个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即教师应“授人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人以鱼”。
问题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教给学生怎样思考、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
三、问题教学模式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获得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2]从结构体系和内容组成方面进行整合新设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集中论述了与机械制造过程密切相关的机床、刀具、夹具、工艺等,更符合机械制造工程实际,并在内容上突出了实用性、综合性、先进性。课程内容信息大,实践性强,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使学生达到灵活掌握及应用该课程的目的,老师不得不不断地总结、反思,积极学习新的教学理论,转变教学观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一条主线是机械加工工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这条主线,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问题教学模式教学的一个关键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最好是能够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因此,应多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一些叙述性内容和知识性的介绍,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弄懂的,就不必在课堂上讲解,教师给出相关思考题(相当于学生的自学提纲),由学生课前或课后自学,并要求学生随时记录下自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那些承上启下或牵动全局或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一定要做到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另外,可以通过小组同学一起做一个大的综合项目式的活动将所有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这样有些学生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与同学讨论或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的方式予以解决,印象较为深刻。这样,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教师循循善诱,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充分发挥其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或通过作业、课堂小测试等形式来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能及时反馈。整个循环可以归纳为:学生自学课本上相关内容,发现并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班级交流解决—归纳总结。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宽松自由的探究问题的环境,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勤于思考、讨论和质疑,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工艺、工序、安装、工步、走刀等概念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编制一根简单的轴类零件在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时的机械加工工艺,并由此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这样划分工序?工序有哪几个要素?工序中哪些加工内容属于同一个工步?哪些加工内容属于一次安装?对同一零件生产纲领不同时工艺规程应该有变化吗?为什么?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不但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好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讲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时,由于该部分内容广,头绪多,难度大,教材上的内容联系实际少,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具体,如果照搬书本,学生难以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其中的“定位基准选择”是工艺规程制订的重点和难点,其基准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零件的加工精度、加工顺序的安排和夹具的结构。而教材上仅对基准的概念及选择基准的原则加以概述,方法不具体,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遇到实际问题无从下手,看着原则不会用。对此,结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实习工厂或本地区的机械厂的定型产品,给出一些常见的、较简单的加工实例,依次提出以下相关问题:找出加工面,根据其加工要求确定加工面相应的加工方法及应限制的自由度;根据应限制的自由度,选择对应的理论基准,确定实际限制的自由度;基准选择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准选择原则,是否合理;将确定下来的既满足应该限制的自由度要求又符合实用选择原则的基准标注在工序简图上。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活动,教师注意观察全班学生参与的情况。学生则被这些问题吸引住并积极参与这项活动,组内学生进行大量的讨论和相互的交流。当各组基本完成时,教师可要求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到黑板前解释说明所得结果,并回答其他组同学及老师的提问。最后,教师总结全班学生的方法并讨论各种方法的可行性。这样课堂上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理解、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
四、结论
实践证明,利用问题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本课程所学重点而提问,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学生对这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兴趣浓厚,能够积极参与,并出现了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很多学生都反映受益匪浅。
问题教学模式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问题强加学生,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这样问题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巴桑卓玛.浅析日本小学数学问题模式教学[J].现代中小学教育,
关键词:夹具设计;定位;钻模
2009年,我校实习车间接到了某机械厂的一批连杆零件加工业务(850件连杆)。加工工艺路线制定后,由我负责对该零件的钻孔,为保证加工精度和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我厂当时的加工条件,本人设计了一套该零件钻孔的夹具,下面谈谈该夹具的构思及设计。
1 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明确设计要求
图1为连杆零件的工作图,需要设计用于摇臂钻床上加工φ16H7和φ26H7两孔的钻床夹具。由于工件的结构不规整,呈阶梯状,φ16H7处刚性相对较弱,而加工两孔的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较高,且φ26H7为深孔,其工艺过程可分为钻、铣削、扩孔、粗铰、精铰五个工步,钻削尤为重要,需设计一套夹具来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根据图1所知:
a) 待加工孔φ26H7和已加工过的孔φ12H8的距离尺寸为98±0.5mm;
b) 两待加工孔的中心距为
c) 孔φ26H7与端面A垂直度公差为:0.1;
d) 待加工两孔的平行度公差0.16;
e) 孔壁粗糙度Ra1.6。
由上可知待加工两孔间的中心距精度不高,但工件呈阶梯状,加工时会产生受力不均匀现象,而且要保证孔φ26H7与端面A的垂直度,孔φ16H7与孔φ26H7的轴向平行度及孔壁的粗糙度。
2 确定夹具结构方案,绘制夹具总图
2.1 确定定位方案和定位元件
如图1所示,φ16H7和φ26H7为通孔,Z方向的自由度可不予限制。但实际上以工件的端面定位时,必需限制该方向的自由度,因此必须按完全定位来设计夹具,遵守基准重合原则,以达到加工目的。
因工件为阶梯状,所以加工时受力不均匀,考虑如下定位:以已加工过的端面为基准,销孔φ12H8和φ26H7的外廓半圆周定位。但在钻削孔φ16H7时,工件臂部处于悬空状态,需要设置相应的辅助支撑。如果采用固定支承,会产生过定位现象,因此采用螺杆连接可适当调整的调节板做为辅助支承。
为实现上述定位方案,所使用的定位元件确定如下:如图2(a)所示用夹具平面,定位销,活动式V形块实现工件的定位。
如图2(b)所示,定位装置装在衬套中的定位销4,衬套5和活动V形块6,在工件的平面B之下,设置调节板块作支承3。
2.2 确定夹紧方式和设计夹紧机构(图2(b))
由于活动式V形块6中弹簧力的作用,使工件沿X方向被压紧在定位销4上,此两定位元件共同承受钻削时的切削扭矩,因此,只需要对工件施加向下压的夹紧力。方便于操作和提高效率,采用支承点在中央的螺钉和压板,力的作用点落在靠近加工孔φ26H7的上。在钻削孔φ16H7时,由于孔径较小,钻削扭矩和轴向力较小,且已有调节板块作支承,受轴向切削力,故可不另施加夹紧力。
1、2—钻模套3—调节板块4—定位销 5—衬套 6—活动V形块
2.3 钻模套、钻模板及总体结构设计
由于加工孔需要依次进行钻、扩、铰的加工,故钻模套选用快换式的,其钻模套内径与公差带这样确定,钻模套的结构尺寸在标准中已有规定,参照国标确定,但钻模套的内径及公差带的确定要自行设计。因为钻模套与刀具间的配合间隙大小,直接影响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因此,应根据钻模套所引导的刀具种类和被加工孔的精度要求按照以下方法确定钻模套的内径与公差带。
a) 钻模套内径的基本尺寸等于钻头的最大极限尺寸;
b) 因为由钻模套引导的刀具,都是标准的钻头,扩孔钻、铰刀这一类定尺寸的刀具,所以钻模套内径与刀具的配合,按基轴制来选定。
c) 钻模套内径与刀具钻头之间,保证有一定的配合间隙,以防止两者发生咬死现象。根据所引导刀具的种类和工件孔加工精度要求来选取钻模套的公差带,钻孔和扩孔时选用F7,粗铰时选用G7,精铰时选用G6。
d) 由于标准钻头的最大尺寸都是所加工孔的基本尺寸,故钻头的钻模套内径就必须按孔的基本尺寸取公差带为F7。
e) 衬套的基本尺寸按标准选,它是压入底板内,其外圆与钻模板的配合取H7/N6。
两待加工孔的中心相距(相距197.75)较远,钻孔精度高,故采用固定式的钻模板,并选用较厚的材料,钻模板通过支架与夹具体连接在一起,它们之间采用圆锥销定位和螺钉加以固定。
f) 设计夹具体,完成夹具总图
上述各种元件的结构和布置,基本上决定了夹具体和夹具整体结构的形式,如图3所示,夹具形成框式结构,刚性比较好。
1、夹具体2、活动V形块3、钻模板4、钻模套5、压板块 6、紧固螺钉7、螺钉 8、调节板 9、定位销 10、底板 11、衬套 12、弹簧
3 确定夹具总图上的技术要求
由于目前在误差分析计算方面的资料还不完善,故一般多凭经验估算或根据已有经验数据来确定夹具技术要求的允许值(简称夹具公差),在确定时,夹具公差直接与加工尺寸公差有关,一般可按以下三种原则估算夹具公差(以δj表示):其一,夹具上的线性尺寸和角度公差δj=(l/2~l/5)δk;其二,夹具上工作面的相互位置公差δj=(l/2~l/3)δk;其三,当加工尺寸为自由尺寸时,夹具公差取为±0.01mm,加工表面没有提出相互位置要求时,夹具上的制造公差不超过(0.02~0.05)mm。
3.1 夹具外形的最大轮廓尺寸,钻模套内径尺寸及公差,定位元件之间的联系尺寸等(如图3所示)。
3.2 钻模的主要技术条件:
a)两钻模套相距197.75±0.08;钻模套与定位销相距100±0.01;
b) 两钻模套轴线平行度公差0.03;
c)钻模套轴线与定位平面垂直度:0.03;d) 定位件平面与底面平行度为:0.02;
d) 定位元件、定位销、衬套、活动V形块的轴线在同一平面上。
4 总结
依靠以上夹具加工该批工件,通过形位公差的检验,有5件不符合要求,合格率在99%以上,节省时间198小时(每件14分钟计),确保了产品质量较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及降低生产成本达到了最初目的,但整个钻模夹具使用过程中,在钻铰加工到300件左右时,发现钻模套内径有0.01mm的磨损,虽然这种现象在金属加工中无法避免,但也值得我们去思考。
参考文献:
[1] 《机床夹具设计》 蔡光耀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年4月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嘉职院”)青年教师蒙冉菊,自从与嘉兴卅拾秋制衣有限公司结对后,越发感受到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读了将近20年的书,在学校当了5年教师,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都是在黑板上开机器。走进企业后才发现,理论要与实际对接还会碰到很多问题。要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与时代脱节,教师必须对相关行业的动向及发展趋势了如指掌。”
结对企业师傅之后,蒙冉菊再给学生讲授针织设计课程时,一改先前的教学方法,而是拿出模型,展示羊毛衫设计技术关键环节的照片,还播放羊毛衫生产现场的视频。课堂上,学生们听得兴致盎然。“到了企业后才感觉到自己的技能不足。”蒙冉菊坦言,经过锻炼,现在她不仅了解到企业一线最新的流行款式,能够熟练操作各种针织机械,还为自己找到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研课题。
像蒙冉菊一样,目前嘉职院有239名教师“真刀真枪”地到企业顶岗实践,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同时,收获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不少教师表示,通过深入企业、深入生产服务一线,他们把准了行业的脉搏,了解了企业的需求。
在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越来越“地方化”的趋势下,诸多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职业教育必须服务地方经济,服务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之“高”不在于层次,而在于学生技能之高,更在于“双师”素质之高。而让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联系一家企业、做一项课题、结对一个师傅、带一批学生”,是嘉职院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在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上成效显著,“四个一”工程也成为学院的响亮品牌。
考评指挥棒转向实践经历
“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让学生就业有门、身怀绝技,关键是加强实践性教学,而前提是教师要有过硬的本领。如果教师只是从学校到学校,只能从书本到书本,下不到实践中去,或者只能从毕业生口里、从企业人员那里间接地了解企业需求,或者即使下到了企业也是绕着走,走马观花搞搞调研和观摩,那就永远隔了一层,抓不住实质。”嘉职院单胜道院长指出,“四个一”工程就是要让老师“接地气”,让他们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激发创新的火花。
通过下企业或行业锻炼,每位专业教师带着“联一企、做一项、结一师、带一批”的任务,有目的地实施“四个一”工程。“四个一”工程以共赢理论为基石,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学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的前提下,建立“四个一”工程相关者的合理期望,并由项目相关者共同参与制订详细的、现实的项目计划,同时通过项目计划进行严格的项目风险控制来达到共赢的目的。结合共赢理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对“四个一”工程开展制订了一套执行计划。
“联一企”要求每位专业教师以自身专业及承担的课程为业务背景,联系一个与自己业务背景有较强关联度的企业,全面了解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经营、技术工艺、品牌产品、市场营销、人才需求等信息,与企业合作建设相应专业校外挂牌实训基地,并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需求,为校企开展多方面、多领域合作提供信息保障。
“做一项”要求每位专业教师每年安排一定时间,结合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教学要求,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相关项目或课题研究、或对同类企业行业进行专题调研分析等,以加强对行业、企业的认识和实际服务能力。以给企业提供服务为基础,增进与企业人员的协作,取得企业信任,融入企业团队,建立与企业紧密联系的通道。
“结一师”要求每位专业教师与所联系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实践专家”结成“对子”。通过结对和交流、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将结对“实践专家”聘为学院兼职教师,并录入学院兼职教师队伍人才库,同时根据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需要,吸引和安排其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与教学工作。在“实践专家”聘为兼职教师任课期间,由结对专业教师负责对其进行相关的课堂教学指导,帮助其完成教学计划、教案等的准备工作。
“带一批”要求每位专业教师每年要带领(组织)一批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确保专业实践教学的落实,同时指导学生完成与企业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的毕业设计和论文,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顶岗实习结束后,教师要完成并上交顶岗实习计划、指导记录、考勤、成绩评定、总结等相关材料。
嘉职院副院长章康龙说:“学院把是否经历过企业实践锻炼这一项,作为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考评的必备条件和硬指标,为了使‘四个一’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学院不仅详细制定了工作计划和考核标准,还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并从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随着学院考核指挥棒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工学结合。机电与汽车分院王道宏教授原本是嘉兴市老牌企业原嘉兴冶金机械厂的高级技术人员,在企业有14年一线工作经验。即便如此,在学校开展“四个一”工程后,他积极深入企业再“淬火”,完成了“节能厨灶的研制”等多项科研课题,其中专利产品“电动执行器”还被应用到奥运场馆上。
制定配套制度 确保“四个一”落实
为确保“四个一”工程的切实执行,嘉职院制定了一系列配套制度、办法。制定项目计划跟踪表,同时根据共赢理论实施项目风险管理,在过程中对有可能影响项目进展的风险因素及其特点进行识别。制定了“四个一”工程的具体操作办法、经费管理和考核办法。
在具体操作上,各专业教师要在每学期期末向教研室递交下学期(或暑假期间)参加“四个一”工程的计划安排表。专业教师每年累计下企业时间不少于1个月(“双肩挑”教师每年累计下企业时间不少于15天)。带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小组人数应在6人以上且生均时间不少于5天。经教研室审核同意汇总后交分院审批(一个企业不得超过2位教师为主要联系人),分院将审批结果汇总后分别交人事处、教务处备案;分院为每位参与教师建立“四个一”工程业务档案,为教师积累过程材料。 计划批准后,教师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教师每次下企业前要告知分院,若有变动,必须向分院说明。教研室定期组织 “四个一”工程专题交流、研究活动。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过程记录(日志)。学院、分院两级督导及教务处、人事处、科技与产学合作处不定期督查,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在企业期间的工作情况,确保“四个一”活动正常开展,同时做好督查记录,将督查结果作为处室审核与考核的依据。在年度考核前,教师及时向教研室递交“四个一”活动总结、过程记录材料及企业出具的证明。
在经费管理上,“四个一”工程中企业向教师或学院支付的报酬或者研究项目经费,由企业全额转入学院账户。为鼓励教师开展“四个一”工程,企业转入的经费属于工作报酬的,5000元及以下部分学院收取5%管理费,5000元以上部分收取8%管理费,其余发放给教师本人。属于横向科研等项目经费的,按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执行。
在考核上,由分院年度考核组负责考核,人事处、教务处、科技与产学合作处、督导室负责审核,学院审定。考核结果分A、B、C三档,分别对应优秀、合格、不合格。考核结果与教师教学业绩考核挂钩,考核不合格者,教学业绩考核不得进入A、B档。对考核优秀的,学院给予适当奖励。经考核合格的教师,在省、市专业技术带头人、职称晋升、攀登工程、培育工程、访问学者等人才培养、荣誉评比等方面优先推荐。2009年起,学院评审的专业带头人、名师、教坛新秀等必须具有累计半年以上的企业或工程实践经验。
“四个一”工程成效凸显
2010和2011年度,共计239名教师参加了“四个一”工程,结对333名校外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实践专家”,参与专业调研分析、横向课题、技术开发、校企联合实训教材开发等412个项目,累计带领7000多人次学生进入企业行业进行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实现校外挂牌实习基地188个,其中紧密型基地36个。以 “四个一”工程为基础,嘉职院在师资团队建设上取得突出成效:
专任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 专任教师专业技能显著提升,提升了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打造了一支高水平、高层次的校内专任教学团队。而且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服务企业和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承担了嘉兴市香溢大酒店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酒店管理专业师生承担了第十四届省运会开幕式招待晚宴服务工作。
新体系的数学课程标准蕴含了这样的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自主探究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情境和机会,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更富有魅力,更具有教育价值和感染功能,而成功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正是这种新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
一、联系现实情境
中学数学无不渗透着抽象概括的思想方法,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考察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前采取一个特别的心理定势,让他们对即将到来的思维理解活动产生期待情绪和寻求满足的情绪。而且学生对实际问题本身已经了解或比较了解,对要说明的概念、方法等内容的认识也就相对要容易一些。
我在讲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之前,布置学生参观当地的机械厂,去了解工人师傅在测量工件的内槽宽或内径时使用的是什么工具?怎样进行测量的?这种测量方法包含了哪些几何原理?这种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
通过参观,大部分学生自觉预习了新课,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有了初步的感知。当他们回到课堂,经过师生共同的讨论、分析、总结,绝大部分同学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原理达到了较为深刻的认识高度,并且懂得了实际工作中常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原理,把不能直接度量的物体“移”到可以直接度量的位置上来,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际上,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正所谓“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学生是不会不去进一步领会的。
从课堂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出发,联系生活的具体实际,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追求知识的欲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巩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活跃其思想,增长其才干,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高尚情操。
讲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时,提问:这种纯代数问题与现实生活有没有联系?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我利用星期天带领学生到建筑工地参加劳动。在劳动中引导大家向技术员虚心请教。学生们了解到,生产实践中,物品的制造要遵循经济的原则,即工序的简约和材料的节省,在产品的形式和结构上尽可能优化、美化、简化,这里面实际隐含了最大值与最小值的知识内容。
接着,我布置了一道实例题:老张想致富,准备建鸡场,三面围篱笆,一面靠院墙,鸡场要方正,篱笆百米长,如何巧设计,围得最大方?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很快根据题中条件写出了函数的解析式,并熟练地进行配方,作图,而且能结合图象最高点说明函数最大值的意义,进一步了解到数形统一的思想对研究解决问题的作用。
二、巧构问题情境
为了能创设出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应当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问题的构思要巧妙,要紧扣教材,既要让学生动一番脑筋,但又不能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一个成功的趣题能创设出理想的教学情境,对提高学习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在讲等腰三角形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部分被墨水涂污了,只剩下底边BC和一个底∠B(如图),你有办法把这个等腰三角形重新画出来吗?
学生经过探究、交流,总结出如下两种画法:
(1)作BC的中垂线与BE的延长线交于点A,可得等腰三角形ABC。 (2)以BC为一边作LBCF=∠B,延长BE与CF交于点A,得所求等腰三角形ABC。
如何证明得到的三角形就是所求的等腰三角形呢?
第一种画法不难证明RTA ADB≌RTAADC,从而证得AB=AC。第二种画法一般是作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高AD,通过AAS定理证AABD≌AACD,从而得出:在AABC中,若∠B=∠C,则AB=AC(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在讨论中也有一位学生提出不添辅助线的想法,他认为在AABC和
这种证法极其简洁,充分体现了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启迪之下激发出的创造性。
三、拓展参与情境
我们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创设参与情境,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发现,这就拉近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因为,情境作用于感官,强化了感受,使学生身临其境。如布置学生帮助村组丈量、分配田地,自制数学模型和仪器,参加数学实习活动,写数学小论文等等,以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不容忽视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引导他们养成一种沉着、冷静、多思的健康心态。让他们明白,原来,数学知识也是有情之物,只有透彻地掌握它,熟练地运用它,才能让你享受成功的喜悦、创新的快乐。
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和结果反馈出来学生驾驭知识、形成能力的情况,有助于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发现具有特长和开拓性个性的学生,有助于密切师生情感,并且为学校如何有效地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研究资料。
四、演示形象情境
随着各种媒体进入现代数学课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运用教具、多媒体课件演示各种形象情境,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促进表象学习,开展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教育理念;工程训练;创新
自199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世界银行贷款发展项目引领下,拉开了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序幕。2010年3月,山东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联合机电学院、教务处,组成调研小组,对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省内外8所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进行了系统的调研,收获颇丰。
1 工程训练中心的总体发展情况、行政管理体制、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1.1 工程训练中心的总体发展情况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高校工程实践教学主要是金工实习。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高校开始组建工程训练中心(有的称为工业训练中心、工程实训中心等),现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根据各调研工程训练中心的反馈信息(如表1),在2007年至2010年四年的时间里,各高校工程训练中心都在积极利用国家地方共建、省财政投资、省部共建、学校投资、自筹资金等诸多渠道,进行建设、提升工作,努力实现从校办工厂到工程训练中心的实质转型。投资额度最大的是石油大学――2100万元,超过了其1600万元的固定资产总额,投资额和固定资产额度的比值达到了140%;投资额和固定资产额度比值的最小值是25.2%,亦即这四年的投资额已经占到前几十年所有固定资产额度的四分之一强,充分印证了这段时间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迅猛发展。
表1 8所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基本情况汇总表
注:①表1中“山东理工”系“山东理工大学”简称;“山东建筑”系“山东建筑大学”简称;“山东交院”系“山东交通学院”简称;“太原理工”系“太原理工大学”简称;“河南理工”系“河南理工大学”简称.
②表1中的数据,都截止到2010年3月份.
1.2 工程训练中心管理体制研究
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用合理的方法、措施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其规定了单位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核心是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职权的分配以及各机构间的相互协调。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对单位的运行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行政管理归口,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学校直属单位。即跟学院一样,都是学校的二级单位(表1中的8所高校的工程训练中心都属于这种情况)。
(2)隶属于学校二级教学单位。主要是归属于机电学院、材料学院等相关学院。
(3)隶属于学校产业。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基本上都是以实习工厂为基础转化而来,而实习工厂隶属于学校产业,所以造成工程训练中心行政隶属关系的沿袭―由产业管理。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实践检验,该隶属关系存在不合理性。工程训练中心属于教学单位,着眼点是社会价值―为国家社会培养优秀学生,而产业的主旨是创造经济价值,所以在价值观上存在分歧,运行策略相异,此种隶属关系需要调整。
在工程训练中心的隶属关系上,笔者倾向于“学校直属教学单位”,因为这样在管理体制上更加顺畅,具有更大的自,为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保障,为工程训练中心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
1.3 工程训练中心教学管理模式研究[1-2]
工程训练中心是一个新生事物,教学管理模式多种多样,这里根据教学、科研、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情况,将其划分为以下四种教学管理模式:
(1)“教学型”工程训练中心:顾名思义,“教学型”工程训练中心就是按照教务处的安排进行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工作,不进行盈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科研项目一般较少。该模式优点是:可以集中一切人力、物力,全力为本科教学服务。缺点是:职工队伍知识结构易于老化,对行政事业经费依赖过重,自我发展能力弱。
(2)“教研型”工程训练中心:“教”――教学,“研”――研究,即在以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任务为主的基础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不进行盈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的训练中心。这一模式的优点:利于系统开展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本科教学,对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不断进行研究、改革和完善。缺点为:依赖行政事业经费,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3)“教研产综合型”工程训练中心:“教”――教学,“研”――研究,“产”――生产,也可以称为“产学研综合型” 工程训练中心,以教学为主,科研和产品生产并存。优点: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缺点:在市场竞争处于弱势时,工作重心往往会向生产部分倾斜,从而弱化教学环节。
(4)“管理型”工程训练中心:就是训练中心只有少数管理人员,协调承担工程实践教学任务的相关学院或企业的工作,这种模式下相关学院的副院长往往兼任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为工程训练教学服务。缺点:经过实践,该模式的运营往往受到各方掣肘,运行并不理想。
在此分类模式中, “教研产综合型”工程训练中心是比较合理的发展模式,但是一定要将教学放在主导地位,以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优秀人才为目标,切实遵循“以教学为主,科研、生产辅助教学”的宗旨,将生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 对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发展规划的建议
2.1 工程训练中心的定位―学校直属教学单位
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就是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综合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宗旨的实践教学机构。在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要求工科学生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理论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系统的实践教学手段。[3-4]我国工程实践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实习工厂主要是生产经营为主,教学职能较弱,在岗位划分上属于“产业”;(2)20世纪90年代开始,各高校机械厂开始转型,教学职能加强,生产经营职能减弱,在岗位划分上主要属于“教辅”,一直到工程训练中心成立初期;(3)随着工程训练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其教学内容和服务的学生面与“金工实习”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工程训练中心属于教学单位的观点开始明确起来。
工程训练中心已经成为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理应属于学校直属教学单位。
2.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是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重要环节。建设一支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工程训练中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但是工程训练中心基本上都是在“实习工厂”的基础上组建的,存在许多问题:(1)中心由原来的“工人师傅”转变而来的“指导老师”,具有实践能力很强,但理论素养需要提高。(2)近几年引进了的具有较高学历的年轻教师,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工程实践能力相对偏弱。(3)现在高校“准入门槛”提高,对人员的引进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学历较低者)。
所以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1)建立教师培训制度,有计划地提高职工队伍的理论素养。(2)对于新进青年教师,采用“引进,培训,提高”的方法,首先对其进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然后在“老师傅”的帮、带和中心的培训体系下,快速成长。(3)现在许多高校采取中心聘任、学校出资的办法,解决进人难题,收到很好的效果。(4)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或者工业研究机构研究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5)积极参加个级别的技能大赛和创新设计大赛,与兄弟院校同台竞技,提升教师队伍的实战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5-7]
2.3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到工程训练中心实训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上自身教学体系的改革,新的训练科目不断开出,教师数量逐年增加等,对工程训练中心的硬件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训练中心一定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实训场地、设备等硬件建设工作:
(1)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扩大中心的资金获得渠道。积极利用国家地方共建、省财政投资、省部共建、学校投资、自筹资金等诸多渠道加强硬件建设。
(2)进行资源整合。由学校领导部门牵头,打破各学院、各部门的“独立王国”思想,避免重复建设,将合理资源整合到工程训练中心,提高设备利用率。
(3)以“普通高校工程训练教学中心建设规范与验收标准”为依据,结合自身情况,合理进行硬件配置。
2.4 加强中心软件建设
围绕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多层次教学平台建设。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特点的学生,建立工程见识平台、基础训练平台、综合训练平台和创新训练平台四个级别的实训平台,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基础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模块的教学。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建立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及时总结,提升教学效果。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综合培训;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构建开放式教学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展开网上授课,配备适用的CAI多媒体教学课件、动漫软件等,给学生以充分、自由的学习时间,同时大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8-10]
3 结语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硬件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体系完备、富有成效的工程训练中心,是工程训练人的共同理想,希望各高校充分利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好时机,实现工程训练中心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学华,等.8 所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分析与思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2011(12):90-93.
[2]胡效东,等.工科高校工程训练教学调研与探索[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5-100.
[3]傅水根.我国高等工程实践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4.
[4]马海波.创新育人 知行合一:工程训练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5):88-89.
[5]丁亚军.欧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6):1-4.
[6]马鹏举,等.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143-147.
[7]魏克新,石娟.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8(1):56-57.
[8]周娅.机电综合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2):9-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