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1: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人员绩效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绩效激励;以人为本;绩效考核
2015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169.9亿元,比上年增加1154.3亿元,增长8.9%;其中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支出998.6亿元,增长11.2%。虽然科研经费持续增长,但是科研经费管理却是百病丛生,“报账难”、“无法集中精力搞科研”、“绞尽脑汁做预算”、“年底突击花钱”等问题始终存在,严重影响正常的科研工作,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比较低下。为此,2016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经费比重、开支范围、科目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松绑+激励”的措施,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本文以A高校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一、A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现状
(一) A高校科研经费的组成情况
A高校为中西部地区省属重点高校,A高校科研经费历年排名全省前五。如表1所示,从2009年到2015年,A高校的科研经费总量增长了将近3倍。其中,财政科研经费的增长比较明显,财政科研经费占总科研经费的比例也是逐年增加,随着国家近年来大力加强科研经费的投入,2014年和2015年的财政科研经费更是占到了总量的70%以上。
(二) A高校科研经费支出情况
科研经费包括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其中直接经费主要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材料费、设备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协作测试加工费)等十几类支出科目。表2列出的是A高校2014年和2015年两年,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各支出科目占比的平均数,上述5项科目的支出加总均超过总支出的70%。其中,财政科研经费支出,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差旅费、委托业务费、劳务费、材料费、设备费;而横向科研经费支出,占比从大到小依次为劳务费、差旅费、接待费、委托业务费、材料费和设备费。其中材料费、设备费、委托业务费(协作测试加工费)最能体现科研活动的过程和研究成果。
二、A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横向科研经费由于没有进行预算设置,支出较为随意,经费监管流于形式。比如横向科研经费大比例支出劳务费、差旅费,甚至出现7%的接待费,容易引起人们对横向科研的用途和科研成果产生质疑。
二是财政科研经费劳务费的支出比例很低,只有14.63%。长期以来,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文件都规定了财政科研经费中不得开支在职人员的劳务费,只能列支无收入人员的劳务费,而且还有比例的限制。这个规定的本身意图可能是为了限制无发票支出,但却是与科研活动本身的性质相违背的。科研活动主要是人的脑力活动,如何体现出科研人员的价值,应该增设人员绩效科目,这样科研人员不用再通过“凑发票”“虚开发票”“造假谖穹选崩词迪帧白陨淼募壑怠保而是名正言顺地获得科研劳动所应得的报酬。
三是设备费占比都相对较低,也反映出A高校科研设备的不足。科研设备是科研工作不可或缺一部分,先进的科研设备是高效科研工作的必备前提。
三、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新思路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绩效管理的精髓,人是组织中有灵魂的参与者,如何提高组织的绩效不能忽略了人的本质。科研工作者是科研经费管理的核心,没有科研工作者的专心致志地辛勤付出,就免谈科研成果。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不应该成为科研人员科技创新途中的绊脚石,而应该顺应科研工作的规律;不能一味的强调预算的编制,而应该根据科研活动的发生允许适当合理的调整;不能让科研人员觉得财务报账的“门难进”“账难报”,而应该努力帮助科研人员解决报账难的问题,财务人员应该准确向科研人员传达科研规章制度的变化,特殊情况的解决办法,有条件的单位可以给科研人员配备财务助理,争取让科研工作者把精力集中在科研工作中,而不是让科研工作者成为一名会计。以人为本的绩效管理制度除了对科研工作者有更多的关注以外,更多地在于能帮助高校管理者掌握管理技巧,养成科学的管理习惯,帮助科研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开发内在潜能。
(二)加大激励
激励是管理者的主要领导功能,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始终。如何激发科研工作者的事业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我们在绩效激励中下功夫。科研经费分为直接经费和间接经费,而间接费用主要用于项目承担单位的成本耗费和对科研人员的绩效激励。《意见》提高了间接费用比重,核定比例可以提高到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的一定比例:500万元以下的部分为20%,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为15%,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为13%。为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力度,有部门透露《意见》将取消绩效支出比例限制,明确项目承担单位可以在核定的间接费用比例范围内统筹安排绩效支出,并与科研人员在项目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挂钩。如此大尺度的放开绩效比例,等于是给科研人员“松绑”。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获得应得的成本补偿。
(三)注重考核
没有约束不等于没有监管,在放开科研经费限制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从绩效考核上想办法,出高招。首先,绩效考核应注意公正公平。绩效考核的过程和环节都应该对科研人员公开,包括绩效考核的内容、等级、考核方法、评价标准、考核结果、考核机构和职责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科研人员争上游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其次,绩效考核应践行差别化原则。不能笼统的把考核当成一个形式,而应该设定定量考核指标,比如论文的级别、数量、获奖数量、专利数量、实用程度等方面进行打分考核,严格区分科研成果等级,对于不达标的科研项目应该有一定的惩罚措施。最后,绩效考核应定期化、制度化。现阶段,我们比较重视科研项目的申请,而忽视科研项目的中途和后期的检查。绩效考核应贯穿于科研活动的全过程,不止对科研经费的监控,科研成果更应该成为监控的重点。绩效考核形成一种制度后,定期化的绩效考核才能及时发现科研活动中的问题,促进科研事业健康的发展。
四、结论
我国正处在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从大额的科研经费投入中获得相当的科研产出,加强科研经费的绩效管理或许是一个好措施。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加大激励、注重考核可以更好地管理科研经费,使得科研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踏踏实实的搞科研,更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为高校“双一流”的目标而努力,为国家的科技振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韩洁,等.让科研经费真正成为创新的“助推器”――详解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改革六大亮点[M].新华社,2016,1,8.
[2]曹颖萍.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需要创新的思路和方法[J].中国林业经济,2015,2(1).
高校行政管理是指高校为了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设立一定的机构,制定相关制度,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手段,通过行使行政权力,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领导和团结师生员工,充分利用高校各种资源,有效完成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通过行使其被赋予的权力维持高校的日常运作并实现既定的目标。高校的行政管理具有垄断性、整体性、间接性的特点。其中垄断性主要体现为对高校公共事务的统一管理,且高校行政管理干部大都是政府任命,缺乏外部竞争压力。整体性指的是高校行政管理包括对学术、思想在内的一切日常事务的管理,行政管理需要以高校的整体利益为中心,围绕教学和科研而展开的,其目标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前提和保证。由于高校行政管理通过保证高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培养出能为社会服务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来推动社会的发展。由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往往会涉及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因此,作为高校行政管理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技能之外,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以保证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现状
高校行政管理的主要为高校教学和科研这两项功能的实现而进行的,有效的行政管理是实现教学科研目标的前提,然而由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特殊性,使得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不高,教学科研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机构设置上,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大多参照政府行政模式进行,这与以教学科研为主的高校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因而存在着机构重叠,庞大的问题;其次职能结构安排上,表现为岗位设置上的随意性、岗位职责不清以及不配套,同时部门之间不协调、相互推诿的情况较为显著;在权责方面,责、权、利不明晰,权责错位、失衡的现象普遍,行政管理人员存在行政权力至上的观念,一些管理人员在对待学生事务上存在明显的懈怠;此外,在管理队伍上,管理人员庞杂,人情岗和养老岗较多,人浮于事,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最后,在绩效考核方面,偏重形式,没有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且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2.问题分析
由于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多效仿政府的行政管理,随着高校的功能不断扩大,行政管理的范围和功能也随之变大,并且因控制着各种资源的分配,因此一些行政部门过分关注自身利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淡薄。在聘用管理人员上,由于高校重业务、轻行政、重教学和科研人员、轻行政人员的意识普遍存在,往往会将一些学历相对较低、专业技术能力较差的人员或教师的家属安排到基层行政部门,此外,一些高校为引进优秀人才,以解决家属安置问题为条件,促使了人情岗的产生,导致机构人员冗杂,行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降低,从而影响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没有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理念,在资产管理上较为随意,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利用率较低。此外,在行政管理人员职责的设置上,大多较为模糊,未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职责做出明确的说明和要求,工作人员时间观念较差,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工作效率较低,从而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各项工作和学习安排。
三、行政管理工作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该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1.明确各岗位职责
首先,要科学地分析各岗位,明确各岗位的工作内容、目的、职责权限及职位要求,遵循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和严格考核的原则,并给各岗位安排合适的人员,以使人岗匹配,避免按人设事、浪费资源和效益底下的问题,使工作人员明确工作重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加强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使他们树立民主的管理理念,改变行政权力至上的思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
2.制定合理的绩效目标
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工作的中心,它决定着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方向和对他们考核的具体标准以及评价他们绩效的依据,因此,合理的绩效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绩效管理活动成败。在制定绩效目标时要考虑各岗位的性质和特点,使目标可以经过努力实现。
3.制定科学的考评办法并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
绩效考评是多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评价,用以判断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发现他们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以及实际表现与初始目标之间的差距,进而确定奖惩程度。同时还应重视师生对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的评价,以确定今后工作的改进方向,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此外,还应加强对各部门的监督,定期检查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现状,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
4.有效利用考评结果
最后还应重视对行政管理人员工作考评结果的有效利用,通过考评结果的及时反馈,将考评结果与他们的教育培训机会、薪酬调整和职位晋升等相联系,使考评能够引导行政管理人员的行为,增强他们对绩效考核的认同,促使他们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唐玉玲.论绩效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9,(08).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激励机制 教师队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持续稳定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融入优质生源和优秀人才竞争格局当中,并为此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从当前很多地方高校发展情况来看,优秀教师外流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科研能力的教师外流现象更加严重,对地方高校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采用一定方式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的教师激励机制,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从而保持较高的核心竞争力。
一、全面了解教师需要,做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根据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不同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需要。高校教师作为高素质、高学历的特殊人群,在不同时期的需要应加以区分。例如,对于教学科研人员来说,他们更期望自身教学活动及科研水平受到学生及社会广泛认可,这就要求高校为他们提供良好教学及科研环境,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获得个人成就的同时,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对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他们更多地注重于实现社会交往需要,这就需要高校赋予他们更多管理权限,为他们行使自身管理职能奠定良好基础。另外,对不同年龄段教师的需求应有所考虑。青年教师由于工作年限不长,职称较低,经济基础较为贫乏,学校应给予他们更多食、宿及其他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关心,而稍年长的教师更期待在职业生涯中后期实现更多自我价值。
在全面了解不同教师需求之后,学校应有针对性地设计多样化的激励制度满足不同人群实际需要。因此在保证现有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等物质激励的基础上,应着重考虑进一步提高教师福利和职业发展潜力,为教师提供相应专业素养及教学技巧培训、休假体检等福利项目,丰富他们的精神激励体系,包括尊重、和谐、友情、成就与发展等,从根本上提升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二、对教师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改革
对于多数教师来说,收入水平是教师工作努力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可否认的是,较高的劳动报酬和奖励水平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教师的教学及科研热情,保障教学科研质量。许多教师把“较高的收入水平”归为被社会尊重和认可的重要评判因素之一。但是现阶段仍有一些地方高校总体薪酬水平与所在地区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有一定差距,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亟待完成。在分配原则制定上应坚持突出重点岗位、兼顾普通教师,重点向核心岗位及有重大教学及科研贡献者倾斜,建立重工作实绩、重标志性成果、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建立以岗定酬的岗位津贴制度,科学设岗是前提,也是制定岗位津贴标准的需要。此外,应将业绩考核与岗位聘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种与教师岗位、绩效工资紧密联系的分配制度,每月按岗位津贴标准的一定比例发放,差额部分在年度考核合格后加以兑现。
三、对现有聘任制度做出改革
近年来,我国高校基本已实行绩效工资体系,良好的绩效工资体系的基础就是岗位聘任应科学合理。岗位聘任的核心工作是岗位设置,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教师工作积极性高低。当前,部分地方高校在教师岗位设置方面没有对岗位的层次、等级、结构、内容、职责及任职资格等进行科学界定,引起很多教师质疑。岗位设置应该在多方面调研基础上遵循绩效优先、兼顾公平、按需设岗、按能定岗、以岗定薪、职称与岗位相匹配的原则。此外,学校应对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能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制定出相应工作岗位说明书,对不同管理岗位的任职资格做出明确要求。对于那些能力欠缺的管理人员,学校应对其进行考核,看其是否适合自己的岗位。在岗位聘任过程中遵循规范化聘任程序,人事部门在审核聘任者材料时要严格认真,组织同行专家对每一个候选人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群众基础等相关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评价,真正满足准确、公开、透明的职工聘任要求。
四、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管理制度
根据公平理论,当一个高校的绩效管理制度缺乏公平性时,将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精于教学、努力工作的教师倾向于减少工作投入和教学热情,以减轻内心不平衡感。因此,如果学校绩效管理制度不公平,必然会降低教师的敬业度,从而影响学校整体绩效,所以必须对高校绩效管理制度进行变革。
在公平制度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对造成教师认为制度不公平的因素进一步挖掘,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其消除或修正。为此,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改进方法:建立合理的奖励体系;把奖励制度与晋升制度、考核制度相结合,提高对员工的吸引力;改进晋升、考核等制度,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公开高校各级别、各职称的薪酬结构,做到公平透明,以此消除教师疑虑;制定合理的薪资管理办法、考核办法、晋升及奖励办法,并且严格执行;建立公开、公正的奖惩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
关键词:高校;绩效管理;效率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企业的对比
从投入资源上看,高等教育与社会企业存在很多共同点。在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校方通常会面对来自资金、技术、人力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和困难,即使有了国家的扶持和帮助,高校也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去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赖与认可。此时,高校与企业面临的困境是相同的。在企业发展前期,由于缺乏口碑,所以很难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与消费者的认可,而只有经历了这段艰难时期,企业和高校才能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校建设过程中,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在资金、人才、技术方面的投入,高校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利用教学规范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打造,让他们的潜质得到发挥和认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另外,资金投资是保证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启动资金的投入能让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获得基本的温饱,也能让他们更安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可以说,资金和技术层面上的投资让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也让高校逐步进入常规的运转模式当中。与高校不同的是,企业的投资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强调投资利润的最大化。虽然如此,企业和高校绩效管理依然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以绩效管理的方式进行高校教育改革,带动高校教学及管理效率的提高已经成为高校管理人员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绩效的含义
从管理学的层面上看,绩效是一种预期的工作结果,也是组织或个人为实现某一目标所付出的有效输出。个人绩效的实现是组织绩效实现的基础,将组织绩效细化为每一层、每个工作者、每个岗位的个人绩效时,只有保证体系中的每个成员都达到了组织要求,才能实现组织绩效的实现与整体性提高。简单来说,绩效是对个人工作能力的考核,高校绩效则是对提高高校教学品质和教学效率这一任务所提出的新的挑战。将绩效管理应用在高校教育,其目的就在于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让高校的教学水平得到增长。
三、高校绩效管理的发展及绩效管理现状
1.高校绩效管理的发展阶段
在萌芽阶段,高校绩效的发展经历了较多的困难和挑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绩效管理模式无法顺利融入高校教学体系中,许多高校的教师和学生都不认可这一评价体系,认为绩效管理模式不适用于高等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缺乏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实践,有关高校绩效管理的文章也寥寥无几,这使得当时的绩效管理工作处于摸索阶段,只能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尝试来获得绩效管理工作的新方向。与此同时,采用高效绩效管理的学校也在实践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让部分学校在中途放弃了绩效管理,回归了传统管理教学模式。发展起步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新型高校数量不断增多,教育事业也受到了社会中越来越多群体的关注。此时人们开始学习西方的教学经验,将绩效管理模式与高校日常教学结合起来,并从企业管理中获取经验,实现高校绩效管理体系的完善与中国化发展。这一阶段,绩效管理尚未在高校中实现普及,这与传统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密切相关。但部分高校的教师已经逐渐接受了绩效管理方法,将绩效管理与教学效率的提高方式密切结合起来,并对比和吸收前人的经验,总结出适合本校实际发展需要的新型绩效管理方式。2000年以后,高校绩效管理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绩效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接受和认可,更多学者开始研究这种管理方式,并将管理模式与本校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针对性管理和趣味化管理。此时,相关文献资料已经增加到了数百篇,专门从事高校绩效管理的科研型人才也逐渐产生,这令绩效管理进入了科学化的发展阶段,也令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2.高校绩效管理的现状
从发展情况看,当前阶段的高校绩效管理处于平稳发展状态,绩效管理模式的应用范围也扩展到更多的大学。此时,学校将绩效管理与日常工作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效率的整体发展密切联系起来,用绩效的方式来考核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从总体上了解学校在近一个时期的工作效率。绩效管理模式的出现为高校评定教师工作效率提供了依据,让教师的工作成果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此时,绩效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方式,逐渐取代了原有管理模式,让高校管理层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得到了减轻。绩效管理模式下,高校教师的授课工作更像是一种义务而非使命。他们的授课时间与授课内容会被仔细全面地记录下来,作为阶段及年度考核的衡量标准。此时,部分教师为了获得更高的绩效和收益,会适当增加教学课时与授课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
四、高校绩效管理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教师绩效管理
教师绩效管理是高校绩效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体现绩效管理模式的价值,就必须将高校教师绩效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让绩效较高的教师真正获得物质上的奖励,并真正认识到绩效提高对工作质量的影响。
⑴必须端正教师的工作态度。日常教学活动中,一些学校为了培养尖子生,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会聘请一些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过硬、职称较高的教师进行授课,并给予这些优秀教师一些额外的物质补助。这种宣传模式为高校招来了更多的人才,也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认可这些高校,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优先考虑这些学校。但是,这种宣传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高校绩效考核的初衷,使部分教师的工作态度发生转变。此时,一些优秀教师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而这些物质利益让其中的部分教师过分重视物质回报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高质量培养。在长期的教学宣传活动中,这样的奖励方式很容易使教师陷入误区,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这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培养,也不利于教师正确认识考核标准。可以说,这种情况的发生违背了高校教书育人的初衷,让绩效管理模式成为了一种僵化的、片面化的考核标准。可以说,一味地以绩效作为能力考核依据,很容易造成错误工作思想的树立,并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性提升。
⑵针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悬殊。部分学校综合考核了教师的工作时间、教学经验及受学生的欢迎程度,认为一些优秀的老教师应该努力做出一些更高水平的成绩,以此为自己的教学工作锦上添花。而对于那些刚刚入职,教学经验相对不足的年轻教师,学校则鼓励他们先适应教学环境,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需要,通过加深对本专业教学内容的理解来实现个人教学经验的丰富及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另一些学校,老教师则被赋予了更低的要求,反而是青年教师面对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因为学校希望他们在重压之下获得突破与成长。从绩效考核效果来看,这两种考核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受考核对象差异性的影响,悬殊的绩效考核方式很难直观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综合能力,也无法全面直观地向全校领导和学生展示这名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所以,片面式的绩效考核标准是难以服众的。因此,各大高校在制定校内教师绩效考核与管理标准时,必须充分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统一性、包容性强的标准进行考核,让不同年龄层面、不同经验的教师都有机会竞争最优教师,都能获得高绩效所带来的物质奖励。
⑶在教师绩效考核过程中,还可能出现一些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行为。这种方式多发生在一些缺乏教学资历的青年教师身上。对这些教师来说,他们很难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经验来获得学生与其他教师的认可,加之个人能力相对不足,所以他们为了能够达到绩效考核的标准,获得更高的绩效成绩,选择了与年级长拉近关系,让他们帮助自己完成考核任务的方式来通过年度绩效考核。可以说,这种方式虽然用掩耳盗铃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渡过了职业生涯中前几年的困难时期,让他们能够在数据上达到绩效考核的标准,但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增长。此时,由青年教师授课的学生很可能会因为课程质量不过关,授课模式不到位而无法深入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进而失去课程学习兴趣,放弃课程学习。此时,年级负责人必须时刻秉持公正的态度,以严格的要求来约束专业教师,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绩效考核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并真正通过个人努力来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
2.行政绩效管理
行政部门的工作在高校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承担了统筹规划、调节调度、综合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他们在规范高校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积极配合引导外部工作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想更好地进行行政绩效管理,获得更好的绩效考核成绩,行政部门的负责人就必须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为本部门工作人员树立一个合格的榜样,以此来落实贯彻学校的管理制度,让绩效考核的方式更直观、结果更加真实可信。另外,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必须克服领导者庸碌无为的情况发生,保证高校内的每个学生和教师都能及时接收到行政管理部门所的各项内容,并按照有关规定完成各项操作,以此实现高校行政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另外,行政绩效管理还必须遵照严格的计划与规则进行,杜绝虚假信息的出现,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以学生的利益为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在服务学生的同时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3.科研绩效管理
科研项目对个人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科研绩效管理的考核标准也较依赖于个人能力。进行科研绩效管理时,必须综合考察个人在科研方面的能力,项目进度的安排以及项目的含金量,防止一些粗制滥造的项目鱼目混珠或项目对绩效管理产生不和谐影响。高校绩效管理涵盖范围广,对高校日常管理及教师考核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落实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高校必须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与实际情况,真正做到规范性考核与全面考核,让教师、行政及科研人员在提升自身绩效的同时实现个人能力与整体教学效率的同步提高。只有这样,绩效管理模式才能在高校更好地进行和发展下去,高校也才能借此实现教学体系方面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孙文胜.浅谈高校绩效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5):13.
[2]周瑜杰,曾霁.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5):9-12.
一、相关概述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对科技创新的不断推动,科研经费投入逐年递升。如何提升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减少资金浪费创造更大效益成为科研单位以及科研项目负责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科研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是指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保障科研项目能够在成本预算内高效地完成科研项目的各项目标,并使得科研的实际花费成本不超过预算成本,而对科研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一系列过程。
科研项目目标成本管理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优化配置,合理安排。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科研项目的预定计划和既定任务,对资金预算进行合理编制和使用,减少科研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杜绝科研经费浪费现象。二是科研项目经费在管理上要实行专款专用,独立核算。对于所有的科研项目经费都需要纳入到科研单位的财务实行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并确保资金的独立核算,在此基础上强化对科研项目经费和使用的绩效管理、考核。三是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经费规范化管理,并强化资金监督管理,提升使用效率。对于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要实行全额预算、成本核算以及过程管理,科研项目的资金经费要由科研项目负责人以及科研单位法定代表人双重负责。
二、科研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科研项目在经费管理上规定比较多,存在着规定不统一,政出多门的问题。在科研项目开发实际中,科研项目经费大多数都是由多个部门来进行安排,并且各个部门针对自身安排的科研项目一般都出台了相应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彼此之间并不完全相同。同时,即便是同一部门安排的科研项目,也会因为科研项目的不同而出台了不同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从这一情况来看,正是由于我国科研经费在资金来源上渠道多元化,科研单位在进行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时相互之间进行账务调整,核算要求也彼此不一致,这就很容易使得在科研经费管理上人为对科研成本管理制度进行有意地选择。
2.一些科研项目在经费和资金管理上存在着规定内容不全面的情况。例如科研项目中所购置的仪器设备等,尽管各项规定都明确要求对此类仪器设备列入设备费,但是在管理实践中对于那些使用周期比较长、设备价值比较高的仪器设备,其设备购置费怎样在各个不同的科研项目之间进行费用分摊并没有明确作出详细的规定。或者尽管有些法规对费用支出做出了规定,但是各个规定之间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科研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着混乱。
3.部分科研项目在经费和资金管理上脱离实际。比如在人员经费支出管理方面,一般的科研项目管理制度要求相关人员经费支出比例为5-10%,但是在管理实践中不少科研单位在科研项目资金管理上基本事业费用支出严重不足,在人员经费支出比例控制上的各项规定并没有严格执行,甚至形同虚设,这就很容易导致科研单位或者科研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经费管理上不规范。
三、科研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的要求
针对科研经费来源的不同,结合科研项目的具体承担单位将科研项目划分为政府项目、一级科研项目、一般科研项目以及对外设计实验等,依据科研项目的不同分别核算以实现对不同资金来源科研项目的准确核算和管理,与此同时还应当将不同资金来源的科研项目统一纳入到单位的科研经费进行管理,依据项目的不同实行项目管理。
同时,还需要的科研项目的成本费用进行明确的归集和分配,并严格按照科研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进行科目设置,包括设备费用、人员经费、材料费、设备租赁费、实验外协费、差旅费、技术引进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会议费以及其他相关科研经费等,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经费支出明细科目对科研项目成本进行核算和管理。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成本核算,对于科研项目的各项费用支出,要严格实行专款专用,按照计划进行列支,不得对科研经费进行挪用和挤占。与此同时,为了切实科研资金使用效益,要严格划分科研项目经费以及其他成本费用的开支,对于那些不属于科研项目的成本费用不得在项目中进行列支。正确划分科研项目,保障科研项目收入跟科研项目支出之间科学匹配。对于科研项目中出现的大额成本费用支出要密切跟踪,对科研项目中研发的相关产品要进行成本计算并计价,对于其中实现的销售收入要从科研项目成本费用中进行结转,不得对科研经费进行挤占,要确保科研项目经费的真实性。科研单位财务主管部门在对科研费用报销时也要严格依照预算批复的项目经费内容,项目负责人要按照预算批复来使用科研资金,不能够随意变更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
四、科研项目成本管理及核算完善建议措施
1.合理编制科研项目预算,并严格执行。在严格控制科研单位相关研究人员科研费用总额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在科研项目成本中所分摊的管理费用以及必要的人工经费是在扣除掉基本支出预算制后的资金余额。同时,在按照现行管理方式和核定标准进行项目预算的基础上,允许科研单位结合项目实际执行情况对科研人员管理费用以及人员经费进行如实的项目收支核算。将原先的合同制项目管理跟预算项目管理并行的管理方式逐步向合同制项目管理方式改进演变。依据规定签署规范的科研项目合同,并且要求项目立项单位按照预算标准对项目情况进行立项,依据合同规定对预算资金进行拨付,科研项目相关科研人员和科研单位依照合同规定进行科研任务。同时,立项单位对科研项目的监督管理主要是以是否完成关键性指标以及相关的科研项目为参考,并一并对科研经费预算单位是否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以及财务规定对科研资金进行安排,逐步改变原先的忽视科研项目完成情况,而只重视科研资金收支检查的情况。切实提升科研项目预算资金的编制水平,并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执行过程进一步规范化。要明确,合理、科学的科研项目资金预算编制是科研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和条件。在进行科研项目申请前要进行论证,财务人员应当积极协助课题负责人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思路以及技术路线,及时对课题经费支出项目进行核实,确保科研项目资金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
2.进一步探索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机制和办法。科研项目的核算要确保核算制度本身具有科学性,在开支划分上由基本事业支出来进行核算,在核算上不能够将其分摊计入科研成本项目的成本费用范围。同时,还需要结合相关性原则确保间接费用分摊的合理性。一般来讲,间接费用的分摊主要是结合相关性原则,在确定间接费用受益单位的基础上,根据受益科研项目的直接支出、经费收入等进行科学的分摊。
3.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实施跟固定资产损耗相适应的折旧制度。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多,主要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以及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同时在折旧年限上既可以按照统一规定的企业折旧年限来进行固定资产折旧计提,也可以结合科研单位自身的特点对科研仪器设备进行资产折旧计提。与此同时,对于已经提足折旧并且继续使用的科研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可以参照土地,单独计价并计入固定资产而不计提折旧。在折旧费用核算上采用谁使用谁负担的原则来纳入到科研项目成本进行管理,对于没有部门和个人使用的固定资产,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及时进行变现和处置。同时,固定资产处置损失应当由科研项目组以及个人承担。
按照相关会计政策规定,对于实施内部成本核算的科研单位或者是单位内部进行单独成本核算的研究课题、研究项目、研究室、业务部等,在进行内部成本费用核算时,需要对在用的仪器设备按照3-5%的比例每年计提维修经费,并在购置相关科研设备时进行必要的列支。
4.制定健全完善的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办法,并落实到位。国家科技部、财政部、中科院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相关部门需要结合我国科研项目管理的具体实际对科研项目管理进行专项清理,依据我国国家预算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共同研究和制定一整套统一和规范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强化对国家科研项目的监督和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相关主管部门针对横向课题制定出一整套的资金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高校 科研经费 管理
高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科学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托,科研经费短缺是影响科研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十一五”期间,政府投入高校的科研经费从2006年的133.1亿元增长至2010年262.2亿元,呈现稳步攀升的态势,是高校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但高校科研经费在全国科研经费的份额比例基本维持在9%以下,远低于企业和研究机构(见下表)。高校要增加直接和竞争性科研项目经费的份额,硬条件靠有学科支撑的科学研究能力,软条件离不开规范高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2011年以来,国家有关部委针对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大了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力度,《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2012〕86号)等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包括高校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新会计制度也即将颁布实施。高校要以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调整和会计制度改革为契机,改进和完善科研经费会计核算方法,创新服务方式和健全监督职能。
1.政府主导国家科研项目改革先行,健全完善高校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与补偿机制
随着高校科研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科研项目的技术复杂程度和组织协调难度加大,高校科研工作的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依靠一个人、解决一个课题的“单干模式”下的项目负责人制已经不能适应科技创新和财政管理的发展和改革的新要求。高校努力推进学研产一体化进程,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培育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培养创新人才。高校教师承担的主要是基础理论研究型科研项目,限于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的技术、市场等条件,科研活动在经济上不能给高校带来较大收益,反而科研条件的建设和维护、科研人员工作津贴和奖励等经费都需要占用教育经费和资源。科研工作比较活跃高校的科研条件建设和科研奖励占用教育经费和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这种情况既降低了教育经费的直接投入,又虚化了科研活动的真实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报虚账、假账现象的发生。科研机构或企业中有专职科研人员,科研人员的薪酬编入了经费或成本预算,高校由财政供给的人员经费一般是按编制和标准核定,编制内专门从事科研相关工作的职员当然也有,但目前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是教师,经费预算主要保障的是教育事业支出,没有科研经费日常预算,国家科研项目经费不能列支人员工资的制度规定不合理。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建立专业化的科研队伍,制定专门的人事考评和薪酬待遇等制度。
此次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和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调整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将项目预算支出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初步建立了间接成本补偿机制。直接费用是按项目研究任务编列的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直接费用,可视同企业成本核算的变动成本。间接费用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按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按照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核定,类似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固定成本。二是相比以往核定的管理费,间接费用提取比例大幅度提高,尤其是新增绩效支出。绩效支出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具体考评和发放工作由项目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统筹安排。但这个支出项目的定义比较模糊,大概是套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科研项目组中正式在职人员的薪酬性的支出。这一规定在重视和尊重教师的智力劳动,体现按劳取酬原则,开展科研成本全额核算等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存在间接费用按比例“一刀切”、人员支出分类不到位、实务指导作用弱等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高校科研工作的特殊性和发展趋势,为高校打破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业务固定成本混算的局面制定准则和规范,在资源分配、条件建设和成本补偿等方面实行分类管理和绩效管理,建立配套的财政预算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与补偿机制相互关联。合理的补偿机制将促进成本核算制度臻于完善,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将使成本补偿依据更加充分,补偿合理可以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项目承担单位管理的主动性。高校应当借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之势,开展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完善科研经费财务预算、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和财务监管等基本管理制度[2],重点开展科研项目人员支出标准测算、固定资产折旧等间接成本的细化核算等项工作,建立比较可行的固定成本补偿制度,为国家科研项目进一步完善间接费用预算的编制提供实务依据,为高校争取更加合理的科研经费拨款额提供会计数据支持,探索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校内核算中心。
2.以完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和会计核算为重点,加强项目过程管理,落实经费管理责任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与成本核算和科研院所、企业不同。现在高校的财务预算和决算报告中几乎没有科研经费的会计信息。项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核算和补偿缺乏统一规范的方法,需要设计一个相对独立的、符合高校科学研究特性和规律的科研会计核算制度。
科学的经费预算是政府评价考核项目单位法人责任履行情况的基本依据。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提高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根本上解决科研经费效益不高的使用不规范的“痼疾”。科学研究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预算“可使我们对变化做出系统的而不是混乱的反应” [3] ,科研项目更要注重发挥预算的控制、规范和评价作用。高校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一般是教师,他对项目的理论技术路线方案比较在行,但对预测和计量完成技术方案的经济成本比较外行,一般是凭感觉靠经验来完成经费支出科目预算的编制。高校从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来解决科研和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但预算科学性问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在科研项目结题财务验收时,经常会出现预算的支出事项没有发生,没有列入预算的支出项目却实际需要,而且此类情况一般并不是由于技术方案变化造成,而是财务预算和技术方案相脱节,项目条件的研究和准备不充分所致;也有预算过于细化又不及时调整的因素,比如国际交流支出预算受出访限制不能成行等。这里有项目承担单位财务监管不到的原因,但根源在于经费预算的科学性不够。“十二五”期间国家科研项目的任务书和预算书进行合并,注重研究任务和经费预算的结合、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的对照,经费分配和绩效评价更加遵循经济管理的原则。提高经费预算科学性根本在于提高项目承担单位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提出,项目承担单位对科研项目有服务支撑与管理监督两大责任,包括申报立项的组织和指导、预算编制的咨询和服务、组织实施的协调和支撑、经费使用的审核和监督、结题验收的检验和凝练、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等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和服务。高校法人责任能否履行到位将关系到国家项目的考评和后续项目的申报工作。高校科研项目管理部门要改过去粗放型管理方式为精细化管理方式,才能将法人责任落到实处。为此,高校要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咨询和指导作用,重视学科和科研团队的建设,凝练科研方向、发扬学科优势,“恰当地对科学研究究竟应在什么范围内进行、科研经费预算应在什么范围内支出、如何规范各科目的比例等做出评价” [4]。这是科研项目管理宏观层次的工作范畴。同时科技、财务部门要着力培养复合型科研项目管理人才。科技部门项目管理人员除了履行上传下达的办公职能,还要具有一定的科技知识和财务常识,了解科研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组织程序。科研经费核算会计要了解科研项目研究的内容,分析经费预算和项目任务的内在关系,核查各项经费支出和研究工作是否相关,提供项目收支和成本会计信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偏差,帮助项目负责人完成预算调整工作,为项目财务决算和验收做好准备。这是科研项目管理微观层次的工作内容。高校加强科研项目的宏观指导和微观服务的根本目的是增强科研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费预算的科学性,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水平和经费预算的保障能力,规范有效地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做到如此,单位法人责任的履行会自然到位。
3.以开展科研成本核算为契机,重视和加强科研资产管理
科研资产是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物质条件,至少应包括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种形态。实物资产是通过高校的教育经费购置和项目研究经费配置的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主要包括科研专用仪器设备和科研机构专属的房屋建筑物等。高校需要按照固定资产主要的服务对象和功能用途,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大项分类配置资产,建立固定资产分类管理制度,将科研资产作为一种特殊资产,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整合科研固定资产来源渠道,加强科研项目结题后配置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建设国家、省部和校企三级共享的学科综合科研实验中心,为科研项目的申报、研究提供工作室型的平台服务。高校资产、财务等管理部门应当预先掌握科研项目获得批准的购置设备预算,为此类实验设备提供适用的运行环境,计划项目结题后设备的配置管理,切实将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纳入高校资产统一管理,减少项目结束后设备流失或闲置、以后项目重复申请购置等现象的发生,把有限的科研预算额度尽量安排在科研业务支出项目上,提高科研经费的配置和使用效益。即将实行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高校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高校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是建立固定资产退出补偿机制。科研固定资产折旧是加强资产管理的有效制度,使得高校科研、资产、财务等管理部门形成科研资产管理合力有了实在的依托。
科研无形资产是科研活动获得的理论和技术成果,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等。由于高校科技成果大部分还处于理论阶段,要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还要经历中试、开发、应用和推广等环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无形资产确认条件: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和该资产的成本可以可靠计量,高校科研成果无论直接或间接转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都要对科技成果经济价值的评估和确定,因此要重视和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为无形资产的工作。
科研无形资产是高校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的主要对象,也是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和科技智慧的重要积累。目前由于科研项目成本核算不完全,无形资产的维持和继续开发等成本支出做不到系统归集,无形资产维持费负担沉重,缺乏专业管理人才等原因,一般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的计量还基本是空白,无形资产价值失真和流失的现象非常突出,无形资产的投资行为不规范而存在市场风险。高校应当在开展科研项目全额成本核算和成本补偿的工作的同时,着手加强科研无形资产的计量和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学研产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孙平生.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年05期12页
[2]赵善庆 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2月第11卷第1期 33页
[3]【美】查尔斯・亨格伦、格里・桑顿、威廉・斯特尔顿.《管理会计教程(第十版)》127页,华夏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4]冯彦妍,张建新.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经济论坛》2010年2 月第02 期 182页
核心价值观――强大的时代动力
2009年8月,时任国家电网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的电网规划专家刘开俊,走马上任国网经研院院长、党组副书记。5年来,国网经研院通过打基础、增实力、谋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发生了重大变化。
刘开俊介绍说,目前,国网经研院已经构建涵盖规划研究、工程设计、咨询评审和研究标准等较为全面的业务体系,努力为国家电网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同时构建了“国网经研院―省级经研院―地级经研所”三级规划设计体系。在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概念设计中,坚持按照顶层设计的理念集成优化,实现了变电新技术领域的重大创新。去年,国网经研院独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直流成套计算软件,同时在实时数字仿真平台上构建世界上第一套五端柔直系统仿真模型,并成功应用于浙江舟山示范工程设计中,一举突破欧美国家多年的技术封锁,开创我国柔性直流成套设计的新阶段。
刘开俊感慨而言,国网经研院这些年的开拓创新,每一步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引领,离不开把“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价值理念深深印在心里,融入血脉,落实在行动上。他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和具体内容指导我们的科研发展,统领全院上下的行动步伐,凝聚科研人员的创新共识,有着强大的时代动力。
企业文化精神――“努力超越,追求卓越”
刘开俊回忆,上任之初,国网经研院全面重组转型,由前些年的软科学研究转变为电网规划设计咨询机构,其功能定位、业务形态、人员队伍的结构,都要发生根本性变化。业务体系构建、企业管理运作和体制机制建设等,也面临一系列全新课题。可以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加快推进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特高压电网发展、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新形势,都朝国网经研院的支撑服务体系一股脑压过来。说实话,只能干好,不能干坏;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可是,当时全院上下不过百余人,70%以上员工为刚刚调入或入职不到3年的新人,加之专业领军人才匮乏。如何建设国网经研院,如何适应国家电网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需求,如何服务党和国家经济工作发展大局,这是他当时给自己设定的三大课题。
刘开俊认为,要突破发展瓶颈,必须将规划设计核心业务深度嵌入国家电网发展链条中,全面构建支撑国家电网发展的业务体系。而实现这一突破,关键要把“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和“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价值理念融入干部员工的思想行动中,在全院上下营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广大干部员工的向心力、创新力和战斗力。“价值观是一切工作的先导”,这是实现国网经研院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障。回顾五年的发展实践,这条路走对了,刘开俊欣慰而言。
融入一个团队,从事一项事业,感受一份激情
企业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来自哪里?刘开俊说道,要有一个引领全院长远发展的蓝图,要有一支奋力拼搏、勇于创新的员工团队,二者缺一不可。
刘开俊和班子成员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专家学者的联系。经过深入研究思考,国网经研院提出了全面建设国内领先规划咨询机构的发展目标,全力打造“两权威一引领一主导”(即电网规划研究领域权威、特高压工程设计领域权威、引领现代配电网发展方向、确立电网工程咨询领域主导地位)的核心技术能力。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员工队伍。在刘开俊的心目中,用文化融合员工思想,用制度规范员工行为,正是熔铸一流员工队伍的两大动力车轮。
刘开俊介绍,从2011年开始,国网经研院持续开展了国网“五统一”(统一价值理念、统一发展战略、统一制度标准、统一行为规范、统一公司品牌)的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了本部、中心、处室三级企业文化管控体系,制定年度实施方案,设立活动专项经费,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全员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通过拓展训练、青年联谊座谈、篮球、羽毛球赛、迎新春晚会等文体活动,营造全员相互信任、合作共事的工作氛围。通过传统文化讲坛、参观革命教育基地、先进模范评选、专家事迹报告会等活动,树立标杆,典型引领,激发广大员工创先争优、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特别是“呵护高原生态”的女专家董晓红、“爱心妈妈”刘燕等一批先进人物,通过媒体广为报道,展现“国网经研人”的良好形象,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4月的豫东平原,春意盎然,花溢芬芳,春风中摇曳的青青麦苗,为千里沃土吟唱着丰收的序曲。4月10日,记者如约来到河南种业领军企业――河南地神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称“地神种业”)。
进入地神种业,映入记者眼帘的“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名牌产品”等熠熠生辉的荣誉证书和奖杯,见证了地神种业的辉煌历程。
地神种业的当家人陈清林,是一位踏实中蕴涵沉静,稳重间不乏干练,务实低调里透露着机敏和睿智,在种子行业潜心经营30年的业界翘楚。在淡淡的茶香里,这位52岁的企业创立者和掌舵人,回顾了地神种业走过的风雨之路、丰收之路。
记者:地神种业是全国唯一一家以经营小麦种子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种业企业,请问,这个令人骄傲的荣誉是如何获得的,你们作出了哪些探索?
陈青林:荣誉源自奉献,成功来自付出。没有哪一项事业是随便取得成功的。2009年4月9日,地神种业从国家工商总局负责人手中接过河南种子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这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可以说这是地神种业连续18年始终坚持“利农、扶农、富农”的基本企业理念,并持之以恒地将其落实到田间地头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感到这既是一份荣誉,但更重要的是一份承诺、一份责任、一份认可。为了坚持服务三农,保证粮食安全,地神种业从组建那天开始,就在品种科研、质量管控、营销服务、品牌建设、创新发展等方面狠下苦功。
科研立企,品种为先。作为种业企业,品种是市场的第一要素。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改变一个企业。品种是种业企业的核心,是公司赖以发展的根本。为此,地神种业从组建那天起,就把“科研立企、品种为先”的发展思路作为公司发展的出发点。而地神种业农科所则成了种业公司发展的中坚团队。
作为公司科研育种中心,地神种业农科所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人,其中有中高级职称者22人,拥有高标准试验田500亩,设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土肥5个研究室。采用常规育种和诱变育种、太空育种相结合的先进科研育种方法,通过自主研发,先后培育出豫审小麦“神麦1号”、国审小麦“泛麦5号”等13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并通过广泛合作,享有对9个优良农作物品种的经营权。同时承担有国家和河南省的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区试工作。农科所品展中心每年参展小麦品种200多个,是豫东地区最大的小麦品展中心,近年来获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20项,协助完成30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提供实用技术100多项,对促进周边地区农业科技的普及应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公司把科研开发作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作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始终保持不断创新的势头。新品种的陆续研发、储备,大大增强了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为种子市场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品种资源。
针对种业面临的挑战,公司进一步开拓科研创新的外延,积极和相关农科单位在品种研发等领域进行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海外合作与交流。
去年以来,地神种业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开展了在小麦品质育种、种质资源创新、异地加代、矮变材料的利用等方面的合作,与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在小麦诱变育种、种质资源创新、花生种质创新等方面进行产学研合作,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中心在小麦品质育种、穿棱育种、新品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开展了合作,与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在农作物育种科研上开展了人员培训、实习基地、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方面的合作,与河南省农科院等10家单位建立了“河南小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地神种业和公司农科所制定了年度育种目标与计划,与各育种小组签订了育种合同,在经费使用上严格执行各育种课题小组的年度预算,保证了育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了种质资源管理办法,长期种质资源存放于低温冷库中,保证了种质资源的安全性;制定了新品种鉴定参试程序,布置多点试验,努力提高研发新品种参试的成功率;地神种业培育的大豆品种“泛豆11号”获得国家审定,花生品种“泛花3号”获得河南省审定;“泛麦5号”品种选育及产业化获得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独家买断了“郑麦9023”在河南和湖北的生产经营权。通过与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地神种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进一步夯实了“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种业特性,地神种业在全国种业界的行业地位不断提升。
质量第一,以质兴企。质量是企业的命脉,是企业赢得市场的保障,对种业企业尤为重要。地神种业严把质量关,从种植到收获始终坚持“统一品种区划、统一配方施肥、统一大型机械化作业管理、统一田间重大技术措施及落实、统一质量标准田检验、统一专机收割、统一专场晒种、统一专库储藏、统一检验加工、统一品牌销售”的十统一标准化生产程序,避免了种子混杂、田间混杂、机械混杂、晒场混杂等,解决了小麦种子生产过程中影响种子质量的各个关键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在种子入库时,管理人员还把每包种子打上编号,确保在市场销售时不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坚持种子芽率、水分、纯度、净度等四个标准的严格把关,保证了质量在视野之内的可控力。种子质量控制程序各环节职责明确、任务具体、监督到位、考核公开、记录规范、追溯有据,为高质量种子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始终按照ISO9000和ISO2001质量认证要求,严格把控种子质量的各个流程,按照质量认证的每个细节,规范质量全程审核,保证每一粒种子都要经过严格检验。
由于把质量管理放在首要位置,“地神”牌种子的市场美誉度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前列。小麦种子销售公司常年生产经营优质小麦种子6000多万公斤,畅销豫、皖、苏、鲁、鄂等省区200多个县市,销量占河南小麦商品种子市场的15%,全国小麦种子市场的3.5%。“地神”牌小麦种子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名牌农产品”,是河南省唯一获得该称号的种子品牌。2010年获得“周口市长质量奖”,是周口市唯一一家获得这一奖项的种业企业。同时还被河南省农业厅授予“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市场为主,服务农民。在市场网络建设上,地神种业坚持以县为单位,实行区域经理负责制,设立总,然后由总在各相关小城镇和边远乡村设立二级销售网点,统一挂牌、销售,统一广告宣传。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000多个网点。地神种业还配备多媒体电脑,开通种子互联网业务,收集传递信息,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保证市场有序运作。公司每年都把新品种示范及高产创建活动安排到各个销售区域,通过新品种的示范和高产创建活动的实施,加快产品的推广速度和农民对新产品的认同。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种形式的种子交易会、观摩会。长年聘请农业专家开展咨询活动,为农民解决重大技术难题。还把主动服务和被动服务相结合,预先编制服务内容,以短信、电话、实地回访等形式,通过试验、示范、观摩、讲解等手段,对县、乡、农户三级服务网络,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态度和服务方式,搞好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把良种良法的服务推广到田间地头。
品牌建设,创新管理模式。为打造地神种业的品牌形象,地神种业从2003年起实施了“卓越绩效管理”方式,将公司管理人员尤其是高管先后送到清华大学等高校举办的培训班,让他们在视野上、认知上、观念上得到质的提升。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地神种业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充分明确每位管理者的责任和权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忠诚度得到显著提升。
记者:对于国内外种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您如何看?
陈清林:国内种业企业有8700多家,但多属典型的多、小、散、乱、弱,自身的市场占有率还很低,而且质量还很不稳定。尤其是花卉、蔬菜、大豆油料作物的种业市场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国外种业所垄断,现在又进一步发展到大田粮食作物领域,给国家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
虽然我国的农业规模庞大,历史悠久,但是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农业特别是种业并没有跟其他行业一样实现完全的市场化经济模式。直到2000年我们才从原有的国有种子企业模式向民营种业发展模式转变,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种业发展不仅基础弱,而且起步晚,致使整个种业产业落后、竞争力也就相对薄弱。同时,种业企业科研力量天生不足且分散严重,民营种业企业在这一点尤为突出,形成了科企分离。此外,种业企业普遍个头小,资本孱弱,无力做大做强。
我们的种业企业无论在资本还是科研团队竞争上,和国外种业公司相比都处于先天弱势。要扭转这一局面,首先要求政府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加大重点资金扶持,而不是撒胡椒面式的普遍支持。其次要加强种业科研团队的组合,将分散的、无序的科研人员高度集中起来,形成科研合力,对中国种业的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使民族种业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高度。
去年4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为中国种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了政策支持平台,厘清了种业企业是商业化育种的主体,要实现科企分离,将种业企业逐步推向市场经济大潮中,这是中国种业发展的一次新的契机。
记者:面对国内外种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地神种业将如何冲出重围,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
陈清林:在扶大扶强扶优的政策引领下,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地神种业通过积极拓展外延,进一步扩大了公司规模和实力。去年9月,地神种业与上市企业中垦农业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垦农业)达成合作,公司的发展自此步入了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