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时间:2023-06-01 08:51: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第1篇

一、读的时候关注这几个点:

1、标题(或中心,或内容,或线索)

2、开头段(或点题,或总起)

3、结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各段的首句(主题句)

特别注意: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二、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写人记事文章概括方法:弄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串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格式:四要素:谁﹢在什么情况下(背景) ﹢干什么﹢结果怎样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答题格式: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点。

2、对比:用A和B对比,突出了……强调了……的特点。

《白鹅》中用鸭子的步态和鹅的步态进行对比,突出了鹅的步态的傲慢。

3、排比:强调了+对象+特点。

如,文中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竹子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奉献的品质。

4、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

5、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四、结合实际谈感受

1、常见题型:

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

2、答题要点: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3、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思路如下:

A、指出本文蕴含着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

第2篇

首先、阅读材料来自课外,材料内容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体现了时代特色和精神。阅读材料更多的选择主要反映亲情、友情的内容,因此能够给予我们人生启迪。

其次、试题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具体来说有这几个方面: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要素;2.结合语境理解词句的含义;3.能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点等;4.能从文体的角度理解文章的选材、布局谋篇的艺术特点;5.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探究,并谈出自己的感受;6.能区别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在文中的表达作用;7.能够把握文章的关键词句,概括段落和文章主旨。

第三、考查角度灵活,题型多样。设计的试题紧扣“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重点,试题设置难易适中,并进一步强化了联系生活,整体感知,注重理解,关注语言品味,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对话的意识。同时突出了认知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结合,强调了情感体验,鼓励创新能力,注重自主、探究等理念的渗透。

由于记叙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因此难度大,大多数学生此项内容丢分较多。可见记叙文阅读练习在复习备考中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作为中考考生,必须掌握记叙文的相关知识以及记叙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和基本格式。

一、记叙文的分类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二、记叙文的知识点

1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对于记叙文要素的交代,既可具体也可概括,既可直接也可间接。因此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 记叙文的顺序。常见的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3 记叙文的线索。记叙文常以时间、地点、事物、人物情感或话语等为线索。线索贯穿全文,增强表达效果。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找线索的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4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1)记叙:要注意叙述的人称和内容的详略。人称,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用第一人称的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便于抒情。用第二人称的好处是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交流。用第三人称的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详写与略写,取决于文章中心的需要。(2)描写:①人物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②环境描写。其作用有a、烘托气氛b、烘托任务心理c、推动情节发展(3)议论:包括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三种基本方式。(4)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5 划分记叙文的段落的方法。(1)按时间的顺序划分;(2)按地点的变换划分;(3)按事件情节的发展划分;(4)按任务活动的场面划分;(5)按材料的性质划分;(6)按总——分——总的形式划分;(7)按作者的思路或感情变化划分。

6 提炼文章中心的方法。(1)通读全文,把握要点;(2)分析题目;(3)分析开头、结尾;(4)借助中心句、议论句、抒情句和过渡句等;(5)分析事件背景,写作背景。归纳中心的小技巧:①写人: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②记事:记叙了……歌颂了(批评了)……表现了……;③写景:采用……手法,借助……描写,赞扬……;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7 记叙文结尾的作用。(1)总结上文;(2)深化主题;(3)照应开头(或标题)(4)含蓄委婉,发人深思。

8 理解重点段落、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

(1)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①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②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③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④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⑤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⑥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⑦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第3篇

一、语文阅读材料的选择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我们教学生进行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阅读,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选择什么材料教会学生进行阅读呢?

1.在日常教学中,语文阅读材料的首选是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就是例子”,在七到九年级的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要以六册语文教材为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也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体系,进而通过教材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这样才能达到“不教”的目的。

充分利用教材,让教材发挥作用,学会记叙、说明、议论三大文体的阅读,学会各种读书的方法、品味词语的方法、赏析的方法、修辞、语法、文体知识等。

2.在复习时,语文阅读材料的选择应符合以下特点:

(1)选择文质兼美的材料。材料要语言优美,思想健康,能够给学生以情感陶冶、思想启迪。

(2)选择篇幅适宜的材料。材料篇幅的长短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直接影响学生的答题质量。太短,没东西考;太长,没时间读。一般地说,要保证学生能够默读三遍,还有思考的时间,答题质量就高。学生默读速度为每分钟300字左右,材料最好在1000字左右,学生默读三遍10分钟左右。

(3)选择训练点针对性强的材料。这是选择材料的最关键的指标,文章再好,训练点针对性不强也不行。

(4)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选择阅读材料要有代表性即选择适宜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技巧训练的材料。记叙文中的写人、叙事、写景的文章,说明文中的科普说明文、议论文等。

例如,初一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我选择了以下十篇文章:

《命运的驱使》2011海淀一模――写人的心路历程(会概括)、写法(对比)

《和总理的两次相遇》2011东城一模――叙事的文章(副词的作用“第二次和总理的相遇更加神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写人性格品质:欲扬先抑“凶”是“尽责”;多才、教学水平高。

《修髯飘飘》汪曾祺――写人的多个角度和侧面:学者、民主战士

《天上的那件事》2011丰台一模――写事的多个角度和侧面

《无边的回忆》席慕蓉――借助载体写自己的情感(鞋――外婆)

《母亲石》梁衡――借助载体写自己的情感(故事传说的母亲――自己的母亲――朋友的母亲――全天下的母亲)

《知识分子》吴念真――写别人(对自己的一生有重大影响的人的品格,没名字,代表性)

《卖白菜》莫言――写自己和母亲卖白菜的事,多角度理解主旨。

《封存时间》明前茶――借事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

第4篇

1.仔细阅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 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 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 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2.抓住文体特点

应当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进行解读。这里以说明文为例。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

3.提取关键词句

考生在这个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根据自己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及对题目要求的掌握,已经在材料中找到了解答题目的大致区间,就想当然的写答案了。这样写出来的答案往往是似是而非,沾边而不准确,这就是考生们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题中总不得高分的重要原因。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的是,阅读理解题的答案一般都是从文章中来。其中有的是可以在文中找到现成的语言直接作答,譬如有的题目中明确指出“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而有的学生偏偏忽视了这一点。有的则需要对文中的语句进行适当的增补替换,以形成最准确、最简洁的答案。而有的则是在理解原文,把握原文的主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已的语言概括作答,要注意的是,这一类的答案也不是可以由你随心所欲的,答案语言虽然是由你自己组织,但是答案的内容还是由材料内容决定的。

为什么强调是提取文中的重点词句加以组织形成答案而不是用自己的话作答呢?这是因为我们自己组织的语言,一般来说,要么不如原文中的词句准确,要么不如原文中的词句具有概括性,这都是影响答案得高分的重要原因。

4.理清答题思路

回答问题时必须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这其实是个答题的思路问题,它不仅包括用怎样的方法去推求答案,还包括从什么角度去回答,用怎样的句式来表达等。我们可以从大量的题干看到,制题人的设问往往有从“含义”的角度发问的,从“作用”的角度发问的,从“原因”的角度发问的,从“效果”“好处”的角度发问的;或要求考生作概括说明,或要求作简要回答,或要求考生作具体分析。发问角度不同,答题要求不同,就决定应运用不同的知识思考问题,用不同的句式组织答案:“是什么?”是问什么意思,即对语句语段的理解;“怎么作?”是问怎么写的,即对表达技巧的体会;“为什么?”是问为什么要这样写,即对写作目的的认识;“怎么样?”是问写得好不好,即对表达效果的评价。如果在审题中忽略以上这些重要的提示,答题就有可能偏题,甚至答非所问。所以审视题干、揣摩答题的思路显得非常重要。

5.注意同中求变

第5篇

新学期开始,意味着毕业班同学将进入一个最紧张、最繁忙的学习时期,如何搞好九年级语文教学和复习工作,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几个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九年级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和课题。为此,我们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结合当前疫情学生网上学习情况,认真地回顾和思索一下自己以往的语文教学情况,对照新课标分析一下语文教学的得与失,筹划一下新学期的语文教学及后阶段的语文复习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以《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目标要求,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特制定本计划。

二、学情分析:

从九年级上学期期终检测来看,普遍女生好于男生。女生基础好,对语文学习感兴趣;而男生偏科现象较严重,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良好的语文习惯(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尚未养成,有几个学生作文文理不通,错别字到处俯拾即是,病句随处可见,学习态度不端正。所以,本学期,以端正学生态度和激发学习兴趣为主。

三、教学内容

七、八、九年级语文(上下)各两册,共六本,36个单元。其中,现代文26个单元,文言文10个单元。

四、教学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3.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4.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解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样式。

7.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9.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10.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0篇。

五、教学重难点:

1.练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字词、文学常识等)。

2.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能够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技巧。

3.理解哲理散文的主题含义和写作手法以及丰富的思想感情。

  4.养学生良好的写作积累习惯,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或散文等。

六、中考复习措施:

1.定出从现在开始直至中考的详细复习计划(日历表式),周密科学,目标明确。     

2.率要高。深入研究中考命题思路。研究泰安市近五年的中考题,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每堂课都有目标,每个环节都要有针对性。

3.试题进行题型整理,归类,明确考点经常呈现的形势。

4.习必须做到温故而知新。

5.做好知识的前后联系,加深记忆,培养能力。如文言文基础知识,实词意义,句式的用法,写作手法的理解,文学文化常识。

6.训练题要精选,切忌滥用。

7.复习方法要多样化。要学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优化复习的各个环节。但不能搞成放羊式,教师的引导、组织、点拨要到位。

8.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整理学生复习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及时又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

9.好习惯必须坚持,阅读积累,练习书法等。不可以时间紧为借口而松懈。

10.在复习中,不要形成太多过于抽象的东西,要多通过具体鲜活的例子,通过一定的语境去感受,这样认识才深刻。

11.加强后期学习管理。每一阶段、每一天的学习任务,都得给学生明确,要有督促,有落实,力度要大,以确保复习效果

12.复习课课堂结构要合理,处理好讲、学、练、评、补之间的关系。

附:线上学习及课堂教学进度安排

日程

     内容

注意

 

2.10—14

九上五六单元

1.按照单元进行分类复习。

2.精选习题,及时进行阶段性测试,重视评价

及考后辅导。

3.加强作文训练量。

4. 八九年级教材是考试的重点,复习时抓实

抓严。

2.17—21

七上1—6单元

24—28

七下1--6单元

第一轮

系统

复习

3.2—6

八上1—5单元部分

线上学习

3.9—13

八上6单元

八下1-4单元

3.16—20

八下5--6单元

九上1-4单元

3.23—27

九上5--6单元

九下1-4单元

日程

     内容

注意

 

3.30-4.3

复习九下56单元,巩固一轮习

4.6-4.10

语音、汉字

词语、病句

第二轮

专题

复习

 

 

课堂教学

 

4.10 -17

标点、修辞

名著、诗歌

1.一是利用好《学业水平手册》,二是学生做对应的题目,

再整理总结

2.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的复习。

老师梳理文体知识,明确考点,教给给学生规范答题,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价。

3.作文指导

重点放在记叙文的写作指导上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审

题,正确选材、立意、结构文章,板书正确,能写出有真

情实感的文章。

 

4.20 -24

综合性学习记叙文阅读小专题

 

4.27 -30

说明文阅读 议论文

阅读

 

5.6-15

作文及二轮巩固训练

日程

    内容

注意

第三轮

模拟冲刺

5.18-22

模拟训练

   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增加

见识,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

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通过

模拟适应性的复习训练,

查漏补缺,把握有效信息,及时反馈,总结提升。

 

作文训练:

第一  指导学习名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

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

交代清楚。老师找一些典型的写人、叙事范文,引导学生分

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 。

第二  学会选材,表达真情实感。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

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

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第三   注意书写规范整洁。不乱涂鸦,只有这样,优秀作

文才可能被阅卷老师发现

5.25 -29

模拟训练

日程

     内容

注意

第四轮

自主

复习

 

6月1日-5

回扣课本

1.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整理消化知识点,梳理

知识结构。

2.做好考前学生心理辅导,缓解紧张情绪,引导学生

正确认识自我,找到自信,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进入考场,

考出最佳成绩。

第6篇

关键词:阅读能力;语文修养;语感;技巧

最近,我对安徽省2000――2013年以来的中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部分进行了分析,在试卷中,我们可以发现:阅读共有两大块,即对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的考查和对试卷文章的阅读考查。课外阅读主要是大纲要求的国内外名著的考查,一般在4分左右。而试卷中文章阅读的文体主要是记叙文(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和文言文这四大类,阅读所占分数2000~2003年是60分,2004年是70分,从2005年一直到2013年阅读部分都是55分。就阅读部分来说,在整个试卷中所占比重都超过了30%。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解答阅读分析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解答阅读分析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掌握各种文体基本知识是提高阅读题得分的前提

从这十几年来的安徽省中考语文阅读部分的试卷来看,文体主要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文言文这四大类,在复习时,要掌握这四类文体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常识。中考中的考题都是通过课本所学有关单元知识短文、课后思考和练习引介出来的,只要我们回忆从前学过的或阅读过的相关知识就能够回答出来。

如2011年安徽中考语文阅读考题的第一题,《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中有这样的一题:

6.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作比较,列数字。作比较使微藻的优点更突出,列数字使说明更准确,增强了文章的科学性。

这里就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考题。教师在平时教学和综合复习时,分问题讲清楚各知识点,让学生扎实掌握,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提高。比如,记叙文要掌握好记叙的六要素,记叙的线索,记叙的顺序;说明文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说明的顺序,所说明事物的特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描写的方法;议论文的三要素,论证方法等等。掌握了各种文体知识,进行扎实的训练,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

二、提高语文修养,学会辩证多角度看问题是提高阅读得分的关键

作为学生来说有较好的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文学修养、其他学科的知识修养,养成良好的思维素质,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是提高阅读题得分的关键。这里,特别要重视《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因为正确思想观点许多是从政治课上学来的。此外,通过理科的学习来培养和训练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历史、地理来加深了解阅读有关的知识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又如2011年安徽中考语文阅读考题的第一题:《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中有这样的一题,

8.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的?

答案:①微藻的生长周期短,油脂产率高,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②培养微藻可以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还可以净化废水和污水。

从答案上可以看出这道题就运用了政治课中环境知识、化学、生物课中的知识来回答。

三、要有扎实的语文常识是提高阅读得分的基石

这是因为任何能力的获得都是以知识作为基础的,基础不扎实,能力就无法谈起。其次,从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分析来看,有不少的考查点是直接考基础知识的,一个不扎实的考生是不会出色地解答好阅读题的。

这三小题考的是注音、写汉字和释义,是最基本的语文知识,作为考生只有掌握这些基本语文常识才能答好题目。

四、注重阅读的量和质的训练是提高阅读得分的重要途径

量的积累是质的提高的前提,而且,阅读所需的韧性、敏捷、专注、迁移等良好的素质只能通过足够量的阅读实践才能培养出来。质的训练,有助培养严谨、稳重、精细的素质。这些素质都是中考复习与应试所需的良好条件。许多成绩优异学生的经验证明,博览群书、多读熟读名家名篇,并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范文和古诗文,对中考阅读应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五、培养良好的语感是提高阅读得分的重要方法

语感不是靠天生的,它是后天经过系统而科学的长期培养、训练而形成的。那种认为聪明就是语感强的认识是错误的。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学生自己也要不断地拓宽阅读面,广泛阅读中外名著,中国古代优秀诗文,努力增强和丰富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语言信息含义的理解能力以及问题的敏捷推导能力等。

六、掌握答题的技巧和规律是提高阅读得分的一把钥匙

设题有思路,有依据,有门槛,那答题自然也会有思路,有规律,有钥匙。尽管每年的考题绝不会重现,但这绝不是说这些考题变幻无穷,无规律可循。只要我们重视对考题规律的认识,并注重研究解题的方法,对此进行积累,融会贯通,熟能生巧,定能掌握打开解题的钥匙。

七、注重积累是提高阅读得分的有效途径

知识的积累主要包括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常识题型和典型题目。课本知识它包括阅读考查的全部知识点,这些知识随着年级学习的逐年上升而不断加深加广,同步增长。典型题目往往带有启发性,从中可以悟出对答题有益的东西。课外阅读,可以开阔视野,积累文学常识,丰富阅读经验。

第7篇

摘要:

中考语文复习因为内容太多,学生大多不知所措,加上上课时间有限,板书的内容也有限,很多内容只能一语带过,一节课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而使用多媒体辅助语文复习,举一反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中考;语文;复习;多媒体;考点

一提到中考语文复习,学生大多不知所措,因为内容太多,从字词音义到篇章结构,从现代文到古诗文,从标点符号文学常识到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随便哪一点都可以延伸出很多内容,学生找不到复习的突破口,分不出复习的重难点。而作为老师,在最后的紧要关头要提高学生成绩,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找到方法。以前我也尝试过很多方法,从拟定详细可操作的计划到课后辅导、检测,每一环节都用心良苦,可学生在解题时仍不得要领,究其原因,是上课时出了问题。

上课时间有限,板书的内容也有限,很多内容只能一语带过,涉及习题、短文只能是老师念一念,学生听一听,然后老师讲答案。学生参与的机会也不多,一节课成了老师的独角戏。我认为这种现象的症结就是学生手中没有文字资料,一节课只能听老师讲空洞的东西,为此我也想过一些办法,比如将资料复印给学生,可是中考复习是个庞大的工程,每节课的知识点不一样,训练也不一样,所需要的资料太多,况且复习课中提到的东西虽多,学生有必要抄下来、背下来的却不多,关键是教给学生规范答题的模式和方法,课上完了,资料也没多大保留意义,所以印资料的办法太浪费,况且学生每节课都手握一沓资料也很累赘。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毕业班复习计划,我用上了多媒体进行复习。用多媒体进行复习,老师想复习的内容就可以条理清楚地呈现出来,所涉及到的概念、方法、步骤、答题技巧、答题模式、联系资料等都可以一一展示出来。课堂上学生所接触的内容更直观了;每一节课中,针对重点复习内容的辅助资料就丰富了;在对一个个知识点进行实战训练时,学生的练习也增多了;学生不再觉得课堂了无生气,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就拿给学生梳理知识点来说,用多媒体直接将考题类型、考点难点、答题技巧答题模式用脉络图展示出来,不仅节省了板书的时间,更让学生觉得形象直观,老师就有时间对需要解读的内容进行提示或讲解,并且这个资料随时都可以调出来用,包括以后的注意知识点复习。再拿阅读复习来说。阅读是中考中的重点,占中考分值的三分之一;阅读也是学生的难点,是中考中往往失分较多的题型,复习起来的可操作性也难,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老师复习所涉及的短文,那太难了。试想,每一种文体有若干个考点,每一个考点又要进行多次训练,短文又不是三言两语,我们练习是为了训练规范答题,又不是积累文章。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运用多媒体可以高效地进行阅读复习。首先,分别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知识点概括出来,如记叙文中事件的概括、刻画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中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议论文中论点的概括、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等,把每一文体的重点或考点梳理出来,将答题格式附属在考点后,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一目了然,再结合考点一个一个复习、训练,这当然更离不开多媒体了。

比如复习论点的提取和概括,方法有很多,有的文章题目就是论点,有些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有些文章通过一段名人名言或经典语句引出论点,也有论点出现在篇末的,更有需要读者自己概括出来的。我们在告诉学生一种方法后,应及时进行训练,这时大屏显示短文就很重要了,学生读短文,再按照老师说的方法概括论点,这样反复训练,相信学生对这一考点就不会束手无策了。其他考点也一样,我们复习一个考点,接下来都应该有练习,且是学生在具体短文中的练习,这样学生对解题的方法和答题的模式就掌握牢固了。当然,多媒体在对进行古诗词、古文的复习中作用就更大了。像我们乡村学校的学生,很多读到九年级早就把七、八年级的书本丢了,而古诗词古文在中考中考查的大多是识记,是学生提高考试成绩的关键题目。这时,用多媒体无疑让学生等于重新找到了课本。六册书中涉及的古文古诗词分别几十篇,注意复习很枯燥,又费时,我就用多媒体展示,先把古诗词进行分类,如写思乡的为一类,抒发爱国情怀的为一类,写有人送别的为一类,咏物抒情的为一类,蕴含哲理的为一类,甚至还可以将古诗词中的诗句默写概括为用典的、直抒胸臆的、惜时的、托物言志的……然后一类一类地复习识记,这样古诗词的复习就省事有效多了。同时,在复习重点篇目时,用多媒体展示文段中词语的意义、词类活用,展示句子翻译时一词一句对照翻译,学生会觉得更醒目,更能理解答题要点。在中考语文复习中运用多媒体辅助复习,举一反三,课堂上的练习方便了,老师省去许多板书的时间,与学生的交流、讨论增多,学生的练习时间也增多了,复习内容更丰富了,复习的重难点也更突出了,学生再也不会认为复习课就只是老师枯燥的讲解,学生机械地记笔记,而是当堂完成复习任务,课堂也轻松活泼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复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吴纪琳 单位:正安县第五中学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 答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125-01

1 速读文章,初步把握

速读课文,这是学生的一项基本功,能快速读完文章,并能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小学生面对的文章大多是写人叙事的记叙文,在初读文章时,就应带着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样,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为下一步的答题打下很好的基础。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

1.1严格要求,培养习惯

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我发现有的学生习惯于小声朗读,有的学生习惯于慢慢品读,以为这样才能读懂文章,读得深入,理解的透彻。其实不然,我要求学生做到:集中精力,快速阅读,把握主要内容,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在规定时间内,搜寻主要信息。

1.2一气呵成,速读感悟

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一气呵成,读完文章,做到在速读中感知文章大意,并初步捕捉有价值的信息,以便快速解决简单的问题。

2 揣摩题意,细读文章

审题是答题的关键,是答题的基础。所以速读文章结束后,让学生认真审读问题要求,抓住关键性字词,揣摩问题意图,把握问题要点,从而带着问题细读全文。

2.1夯实基础,准确答题

小学阅读题型虽多种多样,但基础题型还是不少的,如果准确把握好这些题,就会杜绝不应该的失分。一般前几个题会考查:查字典。找近义词或反义词、填拼音、找错别字、加标点、划相关的句子等等。这些基础性的题目,在平时有过多次的训练,但是,有的学生却因为粗心造成很可惜的失分。例如:有的学生把反义词看成了找近义词,或者把近义词看成了找反义词,结果,既耽误了时间,又找不出答案,自己干着急。所以,基础必须夯实,答题一定准确。

2.2上下联系,解答词语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文章时难免会遇到一些没见过或者不熟悉的字词,这时不要慌张,更不可不去理睬。我们可以静下心来,联系上下文,把这些字词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慢慢就会品出它的含义,扫除我们解读文本的障碍。

2.3搜寻信息,巧用“原话”

对于有些题目,原文中有明确的答案,要让学生很好的在阅读文章时,搜寻重要信息,提取这些原句,巧妙运用原句来解答,也就是说能用原句来回答的题目不可费尽心思用自己的话解答。再者,出题者的意图,就是在考察学生搜寻信息的能力。有的题目是根据一段话来设计的,我们就可以从这段话中去找寻答案,有的题目是根据全文来设计的,我们就要全文搜寻,提取、综合、归纳信息。总之,答案在就在其中,看你火眼金睛能否找到。

2.4联系生活,语言运用

做阅读题时,学生最懒于或最害怕做这样的题目了,其实不然,这样的题目只要我们读懂了文章,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好语言,规范答题,应该很好得分的,当然,一定要联系生活,中心明确,语言通顺。

3 问题引领,寻找答案

语文阅读理解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其问题设置大致分三个层次:直接源于原文,间接源于原文,超越原文。对直接源于原文的题目,只要我们认真搜寻,是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对间接源于原文的题目,较前者有些难度,但是,只要我们细心品读文章,上下联系,融汇贯通,规范答题,也不难。对超越原文的题目,就较为困难了,这需要高度领悟文意,并在此基础上多项思维,综合提炼,方可形成准确答案。还应教育学生莫要慌张,记住一点“答案就在文中,相信我们的眼睛。”只要学生审好题目,把握好题目关键,带着问题反复地读,在读中搜寻答案,打开思维,定可写出完美的答案。

4 组织语言,认真答题

有些学生能够理解文章,问题也明白,但是写出来的答案却不能表明,就好像茶壶倒饺子,心里明白倒不出来。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必要的答题技巧,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答案准确率。这就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4.1读懂再答

读第一遍文章时不要急于答题,在读懂文章之后再去答题,这样的答案才会全面,准确。

4.2规范答题

教给学生要按照问答题的格式完整答题,做到认真书写,语句通顺,简洁明了,尽量写满答题线。例如:读完《桥》这篇课文。你感觉老汉是怎样一个人?答题时,应这样回答:我觉得老汉是一位不徇私情,舍己为人的人。不可只写:不徇私情,舍己为人。

4.3先易后难

这是考试的规则,当然也是阅读题的答题规则。一时思考不出的题目,我们可以先放一放,先做简单的题目,然后静下心来,沉着攻克难题。

4.4言之有理

第9篇

正确地划分记叙文的层次,对于准确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理解文章主题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记叙文层次的划分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方法:按时间或空间的变化划分,按选材的角度或内容的变化划分,按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按逻辑关系划分(总―分,分―总,总―分―总)等。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爱”有千般花样

张丽钧

“爱”有千般花样,这是我认识桂贤娣老师之后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她班上有一个女孩得了癌症,化疗使她脱去了满头秀发。虽然她很想上学,但她却没有勇气面对大家,怕同学都笑话她。桂老师知道后,立刻去商场为她买了一顶小红帽,并送到她家里去。同时,还为她带来了全班同学的祝福,并告诉她说,全班同学都盼着她回去上课呢。第二天,她妈妈送她来上学了。一进教室门,她和妈妈都惊呆了,只见全班同学每人都戴了一顶小红帽!她原先的疑虑顿时飞得没了踪影,回头欢快地对妈妈说:“妈妈,你回去吧,你快回去吧!”在这个女孩戴着小红帽的日子里,班里每天都有同学在“陪戴”,让她觉得不卑怯、不孤单,轻松愉快地度过了那些最黑暗的日子。

桂老师班上的孩子最喜欢上室内体育课了。一看到下雨,孩子们就忍不住欢呼起来,因为,桂老师除了带他们玩一些传统的游戏外,还会花心思,为学生带来不少有创意的新游戏。比如说,别的孩子用手玩石头、剪子、布,桂老师就教班里的孩子用脚玩――两脚并拢是“石头”,左右分开是“剪子”,前后分开是“布”。童心未泯的桂老师有时也会和孩子们一起玩,看谁在“预备跳”中跳得高,看谁出脚出得快。这样,不到半节课时间,孩子们就玩得大汗淋漓了。

有时,桂老师还因陋就简,把旧报纸从中间裁成两条,粘成一个直径稍大于孩子身高的环,带他们玩“走纸环”的游戏,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接龙走,看哪个小组最先走完,纸环破损程度最低,哪个小组就是冠军了。看着这些走纸环的孩子,走慢了,怕被别人撵上;走快了,怕把纸环弄坏,个个手脚并用,万分小心地走着。围观的小队友们紧张得又搓手、又跺脚……下课了,别班的孩子在他们班教室门口探头探脑,可怜巴巴地说:“你们玩过的纸环,借我们玩玩可以吗?”

看着班里孩子穿上邋里邋遢的校服,桂老师就会不服气地说:“我们学校统一买的校服太难看了,漂亮的小人儿都给穿得那么不提气。”怎么办?桂老师灵机一动,决定自己动手设计班服。她忙着设计款式,又去地摊市场买了便宜的窗帘布,回到家还得为孩子们赶制班服。值周的时候,桂老师班里的孩子穿上了她做的“班服”,顿时全校都沸腾了!孩子们穿着这身班服,个个神气极了,令其他班里的孩子羡慕不已。

桂老师还有一个更加疯狂的梦想,至今未能实现――就是把班里三十位女生的头发梳成三十种各不相同的样式。她说:“我真是搞不明白,为什么有的学校会强令女生都剪成一模一样的齐耳短发呢?我就是要把我班上的女生个个都打扮得美美的,让她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每逢节日,或是要外出踏青、参观,桂老师都会早早来到学校,给班里的女生梳头发。到目前为止,她已经能够梳出二十五种不同的发式,这也意味着班里还有五个孩子的发式是跟别人重样的,她的梦想还没有完全实现……

爱有千般花样。这个桂老师,她舍得动用整个心去爱。

(选自《党员文摘》2013年第2期,有删节)

【专项训练】

1.通读全文,为文章划分记叙层次。

解题思路:在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时,同学们务必要把握文章的叙事特点,从而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拓展练习】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桂老师的爱主要有哪些“花样”。

解题思路:概括文章的内容,最重要的是抓住事件的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按照“什么人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的答题技巧整理回答。

第10篇

关键词: 文章体裁 考查范围 易错原因 解题技巧

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导下,完形填空在英语高考试卷中一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完形填空这题上不失分呢?熟悉完形填空的常用体裁和命题考查范围,避免一般同学常犯的错误,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认真分析2016福建省几地市市考完形填空命题情况,笔者做出如下总结。

一、文章体裁

从以往的高考卷和2016年福建几地市市考的命题情况看,完形填空的体裁主要是以记叙文为主。只是有些记叙文的表现形式不一样。如南平卷,它记叙一件事情是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难度。

二、词汇考察范围

上表的数据告诉我们,“实词为主、虚词为辅”主要还是完形填空考查词汇的特点。实词几乎占全部考查词汇的90%以上。而介词、连词等虚词则几乎不考。如若有考,也主要涉及并列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逻辑关系。这样设题更能考查学生综合理解文章的能力。避免学生过多地通过死记硬背进行语法选择。

三、学生做题常犯的错误

1.不了解解题步骤。没有养成缺词通篇阅读的习惯。2.不恰当的解题顺序。不会先易后难地逐步理解文章。3.不注意解题技巧。答题时,学生只会盯着选项看,没有联系上下文。4.没有考虑逻辑关系。对因果关系、转折关系、让步关系、列举关系、比较关系等常用词汇认识不清及备考方法没有掌握。5.对词汇的理解一知半解,所以对干扰项无法进行细微辨析。

四、几个基本的解题技巧

1.根据语境找到对正确答案有提示作用的词或句

语境包括前文给后文提供语境,反之亦然。或者也包括学生根据文章中的某个关键词确定空格处的正确选项。要想做好语境题,学生一定要学会“瞻前顾后”且会跳读、回读、反复读。

(福州卷):I decided to find something to help in the 44 . After I looked around,I found myself in the psychology section. To my... I borrow several books and began to read[1].

A. library B. bookstore C. section D. universe

分析:这道题正确选项是A.而争议项是B.解题关键词是三个画线单词。从books和read可以排除C项和D项。再从borrow可以确定正确答案为A。因为只有图书馆才会借书。

(厦门卷): “It will cost 10 42 ”,said Jamie[2].

“If that’s OK,”Mark added.

Shoving was Jamie’s idea,a way to earn enough money for video games...

A. hours B. dollars C. days D. cookies

分析:这一题的提示词就是money,所以选B很明显。

(泉州卷)The following week she invited me to go for milk tea with her and her 50 . I thought that... They made me feel completely at ease in their home.

A. flatmate B. daughter C. colleague D. relative

分析:这一题的解题提示词就是in their home,比较四个选项意思,只有选项B(daughter)才会与提示词语境相符。

2.根据生活常识或逻辑常识确定选项

学生的知识面如果很广,生活能力很强,那么做这类题目会更得心应手。

(厦门卷)Mark tried to call for his dad,but his 54 seemed locked behind his teeth...[2]

A. mouth B. nose C. throat D. tongue

分析:四个选项作为名词的意思分别是:嘴巴/鼻子/喉咙/舌头、话、语言。从call for和locked behind his teeth。逻辑上来讲,只有语言是叫出来的,是被卡在牙齿之后。所以排除干扰项C,而选D。

3.根据同义词/句的解释作用确定选项

(龙岩卷)Anger is a ?摇 ?摇 emotion,and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feeling mad...[5]

A. strong B. normal C. typical D. simple

分析:后一句“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feeling mad(觉得疯了不是一种错)”是对前一句的解释和补充说明,所以说Anger is a normal emotion(生气是一种正常的情绪)。答案选B。

4.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选项

弄清“转折、因果、先后、并列和让步等”逻辑关系常用连词或副词,那么确定正确答案其实不难。

(福州卷)I really wanted to get rid of inner emptiness that filled me very much. 43 ,I decided to find something to help in the library[1].

A. Still B. However C. Otherwise D. Therefore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因果关系的能力。从前一句的“我想要摆脱内心的空虚到下一句的我决定到图书馆找些东西”,可以明显看出前后关系是因果关系。所以选D。

(莆田卷)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they didn’t tear their friendship apart. In moments of 59 and doubts,they were always there to support each other[4].

A. sorrow B. relief C. excitement D. silence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并列关系的能力,答案为A。解题的关键就是and和doubts。and告诉我们空白处必须填一个名词和doubts形成并列关系。doubts(怀疑)是一个贬义词。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是贬义词,与doubts形成并列关系。

要想在完形填空这道题得高分,除了要熟悉完形填空常考题型、常考的词汇词性,总结做题易错原因,然后掌握基本的解题技巧外,语感和做题量也是一个决定因素。所以平时的训练很重要。

参考文献:

[1]2016年福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2]厦门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试卷.

[3]2016年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考复习;有效策略

中考复习要对初中三年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整合,而复习的时间又相对较短,因此,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将复习的效果提升到最大化是每一个语文老师要思考的问题。要想搞好语文复习,不仅要求老师要有明确的复习方向还要有良好的复习策略,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立足考纲,抓住考试重点

老师在制定复习计划安排复习内容之前要认真研究《中考新动向》,因为它规定了中考的范围要求,为中考复习指明了方向。如2013年《考试新动向》中对文言文的要求是:理解浅易文言文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基本句子;领会浅易文言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欣赏文言文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老师就应该根据考纲中对词语、句子、文章不同的难度要求安排复习内容,提高复习效果。由此可见,考纲对于中考复习的指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老师要反复阅读它,吃透它,对于考查的不同题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要了如指掌,把握好复习的方向与进度。还可以将考试重点以及自己的复习安排提前告诉学生,让他们对于复习的内容有所了解,能够提前准备,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另一方面,老师要认真研习历年各地的中考题,尤其是本市的中考题,把握语文中考的试卷结构,考查的侧重点,老师要抓住历年考试的难点、出现频率高的点、易错点,在复习过程中进行重点强调。

二、强化基础知识复习,打牢基础

语文的基础知识不仅是中考中的必考内容,也是语文后续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基础就谈不上能力的提升,更别说综合运用。2013年我市对基础知识的考察主要有五个部分,古诗文默写、根据拼音写汉字、语病判断、根据给定的词语描写一段话、材料阅读。其中古诗文默写分值高达10分,在基础知识中所占比例也最高。因此,在复习古诗文默写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要求背诵的古诗、古文,古诗文中的名句一句都不能放过,一一过关,保证准确率。对于一些古诗文中难写字较多的,老师要注重古诗文含义、思想的讲解,让学生对于背诵的古诗文有一个整体上的领悟,这样先理解后背诵,了解了古诗文含义之后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错别字现象了。

至于根据拼音写汉字则需要长期的积累并强化记忆。在这方面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复习的:①广泛阅读,尤其是一些名著名篇和优美的文章,以积累词汇量。②熟读课文,熟记课后的字词,尤其是人教版和语文版共有篇目的拼音字词,一定要强化记忆,可以抄写背记,也可以同桌互听写。③学习致用,对一些重要的字词。在课文中画出来,对照原句熟读,并且模仿造句,强化记忆,加深理解。④进行必要的练习,尤其要多做一些往年的中考拼音字词题目,熟悉题型。然后我利用每星期一到两节语文课抽出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拼音汉字的报默,随时检查他们的复习状况,在每一天的学习中强化他们对拼音汉字的记忆。

根据给定的词语描写一段话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能力、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语法等知识,虽然只有一小段话但是考查的内容很多。老师在平时可以给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去写周记,可以是课文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是同学们感兴趣的东西,对于写得好的在班内朗读互相学习,这样就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了。

基础知识的最后一部分材料阅读可能是客观题也可能是主观题,因此,在平时的复习中不仅要注重说明文、论述文的材料阅读,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还要注重主观题的训练,让他们对不同的现象、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强化现代文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现代文阅读越来越注重能力的检测,不仅考查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考查学生对于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根据调查显示,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审题不认真、不会审题,没有通读文本或读不懂文本,没有掌握从原文中寻找答案的技巧,不会概括只会照搬原文,开放性问题答题不规范,脱离原文。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得分率。我市中考考查的现代文主要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述文三种文本,大多来自于课外或名著导读。说明文考查的主要还是说明方法、说明对象、说明语言;记叙文考查的主要还是六要素、线索、顺序、思想感情;议论方考查的主要是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三要素。因此,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经典课文进行归类复习,带学生多通读几遍,第一遍快速阅读捕捉文中信息,第二遍细读评品,清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同时还要注重课外阅读的积累,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积累素材,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老师在复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不同文章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答题的技巧。[如关于论论文论证方法的考点,我这样指导学生掌握答题思路:①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事实论据,从哪个角度来证明论点;比喻论证,或生动形象证明了……,或深入浅出证明了……(要根据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对比论证,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②“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四、强化文言文阅读复习

文言文阅读虽然占卷面整体的分值比例不高,却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其考核内容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教材,是语文抓分的重点。在复习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对文言文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避免死记硬背的现象。对于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各种句式要详细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如《满井游记》中有很多实词的学习,“冻风时节”中“时”是“时常”的意思,“于时冰皮始解”中的“时”则是“这时”的意思,为一词多义。“泉而茗者”中“泉”是词性活用,将名词活用为动词,是“用泉水”的意思。文言文中的虚词一般不作考试的重点,在此不多赘述,但是在复习要让学生对于一些常用的虚词有所了解、区别,对文言文的内容整体学习。对于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常用句式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文意。只要掌握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不论是课内文章还是课外文章,都可以逐字理解,逐句翻译,整体把握。

五、强化作文的复习训练

第12篇

童年的事就像沙滩上五彩斑斓的贝壳,我在记忆的沙滩上漫步着,随手拾起一枚贝壳,将它放在我的耳边,我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旋律。

我还记得当年站在成都金牛宾馆礼堂的领奖台上的那个情景,那是2011年7月10日,阳光飞扬剑桥国际少儿英语明星学员大赛西南地区颁奖典礼在成都金牛宾馆礼堂隆重举行。当主持人宣布获得阳光飞扬剑桥国际少儿英语明星学员大赛西南地区一等奖的王子傲上台领奖时,我兴致勃勃地走上领奖台,阳光飞扬董事长蒋孝彬先生亲自为我颁发了荣誉证书、奖牌、奖品及鲜花。我右手捧着荣誉证书和鲜花,左手拿着属于我的奖牌,前面是一个免费游学清华北大的礼品牌子。我真是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内心的喜悦不由得使我心花怒放。我高兴的简直就要跳起来了,因为,我可以去我的梦想学堂清华大学游玩。

这次我能获得西南地区英语比赛一等奖,是我平时刻苦努力学习英语,经过为时三个月、历经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的艰辛努力的结果。虽然,我取得如此成绩,只是我在学习英语中迈出了第一步,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我还要继续努力,争取一定要奔向清华大学。

合上这枚贝壳,我继续漫步在记忆的沙滩之上

必读:名师写作手法介绍

在现代文阅读的题目中,常常有一些概念分不清,从而导致答题错误。特别是当题目问表达方式、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时,经常是问此答彼,怎样区别它们呢?

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记叙文主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说明文主要以说明为主,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

写作方法,也叫表现手法,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像《白杨礼赞》一文借赞美白杨树挺拔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来赞美北方的农民,采用的是象征的写作方法。

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总之,表达方式是就文章的写作内容而言,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是就文学作品写作的具体技法而言,而修辞手法是就语言修辞效果而言。因为角度不同,说法也就有一定差异,对此,应注意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