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

时间:2023-06-01 08:51: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人才培养计划

第1篇

[关键词] 管理娄素质要求 现状和问题 培养措施

有的经济学家统计:在一个产业或行业中,优秀的经营管理者给企业和社会创造的价值平均是科技人员的 5~10倍,而我国的管理类人才素质普遍低下,高素质的企业家更是奇缺。在新经济时代,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成为摆在各所大学面前的紧迫课题。

一、管理类大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

1.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管理类专业注重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相结合,除了学习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在实践中发现美、创造美,积极地参加各项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2.较强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管理类学生应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具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3.灵活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信息时代,管理者只有具备快速处理信息和灵敏预测信息的能力,才能确保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实际运用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管理类人才应具备有效地开展经营活动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

二、当前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管理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现状。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第一,工商管理教育的专业学科设置得到了很大的调整和优化,许多大学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对原有大专业进行了进一步地细化,先后增设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项目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新型管理专业,及时满足了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其次,在课程设置上,也广泛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采用更加与国际接轨和符合现代经济特点的新课程,更加注重实践的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2.管理类大学生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1)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在传统的高校本科教育体系中,往往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从层次上定位于企业高级管理类专业人才。正是受这种传统教育体系的束缚,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管理类本科培养方案中,理论课程如“两课”、文化基础课比重过大,专业课程设置太少。

(2)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现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理论课程明显重于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

(3)培养模式单一,教学缺乏多样化。现行课程体系明显显现出“专才教育”模式的特点,专业课程设置过细、过专、过窄,对必修课的重视大大超过选修课,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而且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在教育模式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人格环境和学术自由。在现行条件下许多学生都是被动接受老师的理论知识,基本没有独立的学术思考和思想自由,不能就基本的管理理论和老师进行思想辩论;学生的思维模式呆板,基本上沿袭着老师的思维模式;在讨论案例时,不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三、管理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措施

1.拓宽知识面,加强综合素质教育。管理学科门类作为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其所包含的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三大学科,可以说包罗万象,内容十分丰富。因此,对于管理类大学生应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宽其知识面,促进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和提高,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于其广泛知识面的需要。

2.改进传统教学模式,引进增加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其严重弊病则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成长,按这种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人材而非创造型人材。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互动式”、“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保证大学生素质拓展目标的实现。

3.加强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训练。管理类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能力占有其总体能力相当大的成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接触社会中,深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达到使大学生增强社会意识与责任感的目的。

一方面,可以组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体育比赛、演讲比赛、校园艺术节等)培养大学生的合作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竞争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应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利用大量的案例、模拟、实训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理论和实践的兴趣,保证学生动手能力的养成。

4.构建有效平台,促进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高校应为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能力构筑有效的平台。 第一,发展学生社团作用,促进学生的知识交流与活动组织。第二,推动教师的科研工作为学生能力的锻炼提供支持。第三,推动学校后勤为大学生能力培养服务。大学后勤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直接发挥育人功能。大学后勤可以通过提供工作岗位、建立学生参股的后勤服务实体和建立学生经营服务实体行等形式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

参考文献:

[1]王 敏:谢宁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4):76~79

[2]刘永琴: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J].高教探索,2004(3):93~94

第2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等学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许多高校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做法。本文参考其他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重点结合河南师范大学“分流培养”模式分析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当前国内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均相当重视,无处不提人才培养创新,时刻重视创新人才培养。但是许多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新课程。有的高校专门开设出“创新课程”,设立“创新学分”,规定学生必须获得多少创新学分,方可顺利毕业。有的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概念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而是更广泛地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创造性工作中。

创新人才培养还存在竞技化的趋向,以赛促教。2007年教育部表示,要重点资助5~10种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生竞赛活动,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据调查,对于大学生竞赛,有的高校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是展示自身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一两年时间,就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尖子”,进行针对竞赛的强化训练,把学生培养为竞赛高手,以便能获得竞赛的好名次。另外,有的高校把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奖情况,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这势必促使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竞赛化”。而这些,都背离了教育部门的期望。

要改变以上情况,关键在于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必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行政化的办学思维,不要急功近利,追逐短期的政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而在于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从而让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

二、河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的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确立的目标是建设国内影响较大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一直以来,学校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优化整合办学资源,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提升综合实力。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别、分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思路,并逐步探讨实施配套措施,取得实效。

2009年河南师范大学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对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进行全面修订。进一步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加强实践教学,坚持走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全面推进本科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提高本科生的质量。为了增加人才培养和社会的符合度,学校开设“教学实验班”开设“研究型人才培育班”以培养考研意向的学生;开设“应用型人才强化班”以培养就业面向企业方向的人才,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之外,安排师生开展相应教学和实践活动,突出实践、实习、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作用,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明确的目标,都在按照自己的目标努力。

“教学实验班”主要培养面向中学教师方向的学生。该类型的实验班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担任班主任,重点培养同学们的教师技能,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比赛、竞赛,全面为同学们选择教师职业打下基础。教学实验班学生一直在省内的师范生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2010年河南师范大学1名学生在第三届“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国家级教学技能创新大赛荣获三等奖,2名学生荣获优秀奖。为给学生搭建更好地就业平台,进一步拓宽师资型人才就业渠道,营造良好的招生就业环境,学校积极联系省内河南省100所省级示范性高中,形成协作共同体,搭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合作平台,为师范生培养和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空间,实现了“量身定做”和“按需打造”,更加适应中学对教师的职业要求。

对于“研究型人才培育班”的同学的培养,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单位等国家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教育平台和创新教育制度。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导师培训团,全校600多位教师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每年学校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作为大学生创新竞赛基金。河南师范大学已建立起包含国家级、校级、院级三个级别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体系。同时推行早期创新意识和思维培养、中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后期科研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引导模式。该校学生参与三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的大学生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61.9%,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各学院聘请专家做学术报告和学科前沿指导,并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和科研训练,激发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应用型人才强化班”就是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型人才,社会需要就是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和方向。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需要应用型型的人才,具有创造力的人才。河南师范大学从2010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前两年半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大四则进行一年的实习,目前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企业主动要我们的实习生,且还给学生生活补贴,彻底改变了以前由于实习时间短,学生对实习单位和实习内容刚刚有所了解,实习就结束;很多单位不敢让学生走向讲台或生产一线,怕会因此打乱其教学或生产秩序的现象。2011年学校筹备建立与高新技术企业的“1+100”协作共同体,教务处牵头,科研处、研究生学院、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参与,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为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实习生的同时,也引导教师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将来工作打下基础,从而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局面。

“教学分流”缓解了长期以来学子不能兼顾考研、就业等不同需求的教学模式的困扰。发展方向中有实习环节的同学,实习期由传统的一两个月延长为一学期,甚至一年。倾向于考研的学生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备考的状态中来,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和校方及实习单位的资源。进行实习的学生则可以争取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不至于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中走马观花,使实习流于形式。“教学分流”同时也分析了学校的培养方向,分清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力图使学生的就业观念和素质技能相对称,学校专业设置与企业产业结构相协调,为给学生找出路、给学校谋发展、给社会创福祉做出新的贡献。

三、对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一般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培养制度等构成要素。作为一种过程范畴,它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培养过程的谋划、设计、建构和管理等环节上,具有系统性、范型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模式的量变、渐变到模式的质变、突变,只要是把事情做得更好、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都属于创新范畴。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可以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方方面面,归纳起来主要是构成要素的完善、要素之间的关系优化以及模式变革的价值实现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其中要素完善是基础,关系优化是重点,价值实现即成效显现是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比如:专业设置调整或专业口径拓宽会影响课程体系重组,进而影响教学内容改革;而教学方法改革反过来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组织和评价标准修订。当然,这些变化应当带来积极的效果,否则就谈不上创新,或者说缺乏创新的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管是渐变还是突变,毕竟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必然遇到来自文化观念、组织结构、利害关系等的阻力。这既是对教育改革者的信念、意志和应变能力的考验,也要求对改革的重点、目标、方式尽可能预先做出慎重考虑和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2]王志欣,欧阳杰.在学分制中增加创新学分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7,(6).

[3]曹胜利.学者论点: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全新价值观[n].中国教育,2008-03—20(15).

第3篇

【关键词】高职生 人文素质教育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C-

0020-02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果。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高职院校在加强教学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如何针对大学生的素质现状并结合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能力要求,组织和开展更为切实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这已成为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本文拟分析高职生人文素质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对策,以期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一、高职生人文素质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当代高职生人文素质存在的问题

人文素质是指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在环境的熏陶、教育下通过个体自身的活动,在个体身上内化而成的稳定的内在品格,它是由多种心理品格组成的一种综合结构,是一个人现代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当代高职生人文素质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人生价值观方面。从近年高职院校以及用人单位反映的情况来看,高职生或多或少存在旷课、逃课、斗殴、酗酒、上网成瘾等现象,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甚至悲观厌世等人生观有所抬头。

2.道德观方面。目前高职院校中,绝大部分的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但也存在部分高职生社会正义感缺失、自我约束能力不足等不良现象。突出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公共意识欠缺,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关系冷漠,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3.人文知识结构方面。当今社会“快餐文化”的流行,造成部分高职生对模仿和直观性的文化形式感兴趣,普遍缺乏对网络文化、互联网信息的过滤能力,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不高,缺乏对文史哲知识的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人文知识面狭窄,文字功底不够扎实、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进而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解领悟能力,禁锢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4.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协作方面。部分高职生诚信缺失,组织纪律性不强,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具体表现为不遵守规则和纪律,时常出现上课迟到、缺交作业、考试作弊等情况。部分高职生实习或见习期间在上班期间玩手机、听音乐,并且迟到、早退;工作中,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在与人共事中自傲自大、缺少谦让精神,集体跳槽、过激维权等现象时有发生。

5.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人文素质意识方面。一些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技能,就可以立足社会。他们普遍不重视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自主学习人文知识、自我提高人文素质的意识不足。这造成高职生虽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却无法较好地处理单位与个人,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在毕业离校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200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各高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开展包括人文素质教育在内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各高职院校在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也做了种种努力,但由于多方面条件所限,高职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仍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

1.重技能培养,轻素质教育。我国现有高职院校大部分是由原来的中职学校升格或成人高校改制而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为了紧随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设计均较为灵活。由于相比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教育周期短,因此,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重专业技能、忽视人文素质,重知识传授、轻品德培养,片面强调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往往又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认识。正是客观或主观方面的诸多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的或多或少的忽视,造成高职生对自己专业以外领域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

2.师资队伍的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众所周知,教师是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引导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尚缺乏系统和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划,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如何在大学生当中有效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尚缺乏正确的理解。人文教育是通过文、史、哲、语言和艺术学科的教育来实现的,由于高职院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此类学科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成长于传统专才教育的年代,对人文基础知识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加上时代变迁及社会的发展导致其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其人文素养仍然停滞在过往的年代。以上因素决定了,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3.人文课程体系结构设置不合理。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上,涉及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课程,除教育部硬性规定的思政课以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外,其他人文素质必修课开设很少。部分高职院校即便开设有人文选修课,也往往是根据现有教师的能力和特长因人设课,无论是在师资队伍的能力方面,还是在课程的教学实际效果上,都远达不到高职生成长成才过程对人文素质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加强高职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针对目前高职生人文素质存在较大缺失的现象,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重新梳理并及时纠正高职教育在教育宗旨、教育理念方面存在的偏差;其次,高职院校本身应认真反思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漏洞,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再次,高职院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制定并组织实施与之相辅相成的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全面梳理和把握高职教育的宗旨,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这已在国内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同。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在高职院校具有广泛共识,但很多人包括部分教育者本身没有真正认识到,只有将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效地转化为其职业技能,才是真正实现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在现实中,高职生人文素质的缺失,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技能向职业技能的有效转化。因此,从长远来看,高职院校应当及时转变重技能培养、轻素养培育的教育观念,全面梳理并准确定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

(二)改革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全程化

高职院校现行的人文素质教育,无论是课程设计,还是教材质量,抑或是教学实施过程,都无法满足高职生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应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全程化,改变人文素质教育课时不足的现状。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确保至少有一门人文必修课,并将该课程未曾涵盖的人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科学合理地设置为若干模块,依此设置若干门人文选修课、开放课,安排在不同学期组织教学,由学生根据需要选课,确保人文素质教育覆盖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其次,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由于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师资队伍非常薄弱。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引进人文学科的专业教师;二是对现有的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包括学生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及其他学生管理工作教师)定期进行人文素质知识的培训,增强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的人文素质底蕴;三是从校外定期聘请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专家到学校举办讲座,在大学生中普及人文知识。此外,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材水平参差不齐,良莠不一,迫切需要有关方面共同研究,开发一套完善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教材。因而应加大人文素质教育素材的整合力度,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教材。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人文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校园文化,对陶冶大学生情操,促使大学生逐渐完善自我,进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无论是在校园硬环境设计建设方面,或是在软环境建设方面,都需要创新思维,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和提升的校园文化氛围。首先,高职院校在校园硬环境建设方面应加大投入,强化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工作,充分挖掘现有的校园文化景点,通过整修蕴涵育人目标、学校精神、办学特色的人文艺术景观,修建富含人文气息的塑像、雕刻、名人名句牌、宣传栏,在校园主干道安装名人名言灯箱等,使学生沉浸在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其次,充分发挥校园网、校园广播站、图书馆、教室、校内实训基地等校园文化宣传主要设施,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人文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学生乐于参与的人文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人文视野得到开阔,人文素质修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旭.职业教育发展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1)

[2]张玉芳.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强化措施[J].平原大学学报,2007(8)

[3]关银凤.关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8)

[4]刘涛.校园文化建设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济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5]谢洋.高职示范校建设:从问题中寻求突破[N].中国青年报,2009-11-30

[6]魏向阳.论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

[7]杜连镇,红艳.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8]孙德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空间,2007(9)

[9]黄紫娟.浅谈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J].现代企业文化,2008(35)

第4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 人才培养 和谐校园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确定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六个目标之一,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促进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全面理解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

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支撑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各领域各阶层,需要全体中华儿女长久的艰苦奋斗和共同努力。其中,人的因素是基础,尤其是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面对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13亿人口的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就成为高等教育不容回避的问题。目前,中国的教育逐渐迈向大众化教育的阶段,1999年高校实施“扩招”计划,2004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280万人。总书记在出席庆祝第20个教师节暨全国优秀教师表彰大会时谈到,教育对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强化素质教育。科技、人才、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大学作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对构建和谐社会负有政治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质量责任。归结为一点,即为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些人才绝大部分由各类各层次高等院校培养。当代大学肩负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科学研究三大使命,首要任务就是培养专门人才。

高校加强人才培养的途径

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素质人才和谐发展的摇篮。一是构建和谐校园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一个幸福、公正、和谐的社会,将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实现和谐校园,将直接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二是构建和谐校园体现了高校的科学发展。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是主体。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三是和谐校园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高校和谐校园的特征是: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安全文明。四是构建和谐校园,应着力处理好办学层次与办学类型的和谐、学科之间的和谐、规模与质量的和谐、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和谐、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设施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法制与法治的和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等。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赋予高校更加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必须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作为高等院校,一要有战略眼光,设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专业;二要有全球化视角,建立符合国际人才需求的培养体系。当前,课程设置中的突出问题是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导致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较差。仅仅具有理论知识,离人才培养目标还相差很远。此外,还要加强教师教学工作管理,开展教学评价的专题研究。目前,许多学校重科研轻教学,但事实上教学与科研同样都是我国高校的基本职能,两者应是双管齐下、互相促进的关系。

培养创造性人才。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有源源不断的创造性人才。所谓创造性人才,就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支配下,在拓展性的创新思维主导下,具有积极的创新精神与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在未来社会实践活动中做出创造性成果,在相应的领域里有所建树的人。一要明确和谐社会创造性人才的品质。创造性人才要具有面向世界的战略眼光,能够从哲学的视角去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领悟人生的意义。二要找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创新教育方法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途径。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中教育方法过度重视基础、片面强调知识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等偏差,树立起新的教育质量观,实现教育方法现代化,加速培养符合新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一是学校内部的评价体系,包括对在校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进行的评价;二是社会评价体系,包括对就业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时展需要的评价。

重视培养高级技术人才。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总体部署,并要求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指来源于优秀高级技工和技师、高级技师的高素质劳动者。优秀高级技工是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优秀高级技工和技师、高级技师都属于高技能人才的范畴。和谐社会的建设,急需大批高技能人才。当前,从高技能人才的数量、质量等诸多方面来衡量,其现状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较,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总体数量不足,在全国7000万技工中,高级技工占3.5%,其中评聘技师50万人、高级技师1万人;文化水平偏低,全国技工队伍中,初中文化程度者占68%,高中、技校占30.4%,大专以上仅占1.6%;年龄结构不合理,据有关资料显示,高级技工队伍中,年龄在40岁以上者占45%,技师、高级技师中,年龄在45岁以上者占80%;流失现象严重,由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经营亏损、职工下岗分流,不少高技能人才提前退休、退职。近年来,大专院校、中等职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有些人苦心钻研生产技术,具备了技师的评聘条件,但由于职称评定、职业资格认定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经济待遇又不到位,致使他们“择良木而迁”,加剧了企业高技能人才后备力量流失的严重程度,使“高、精、尖”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后继乏人,直接影响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培养高技能人才,不应只是技工学校的事,高等院校也应大有作为。其基本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凭借雄厚的基础,大力发展工科学科建设,直接培养高技能人才;二是直接从高级技工学校、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招收优秀学生进行培养;三是与企业联合培养特种工艺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具有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和发展特点的技艺型、工艺型、智能型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具备专门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第5篇

作为一所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大学,“笃志博学,修言敦行”(《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意思是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一个追求的中心)是北京语言大学做人为学的努力方向,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学校追求的培养目标。学校近年来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在中国本科生人才培养中,一方面,学校紧密发挥国际化优势,利用学校优质外语教育资源,结合现有5个学科,23个专业的培养要求,逐步完善了“专业+外语”“外语+专业”“小语种+英语”等培养模式,提供国际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尽可能扩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学校发挥语言、文化教学和跨文化研究优势,开展具有鲜明人文特色的通识教育,培养兼具国际化与民族化、基础性与实用性、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与国内其他高校相比,学校的中国学生总量并不多,但近年来,学校的中国本科生凭借其宽广的国际化视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较高的外语水平、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在申请出国深造、考研、就业市场上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

在来华留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学校紧密结合国际市场对人才的最新需求,分类指导,不断完善留学生的教育机制。留学生学历教育方面,学校逐步从最初的汉语言专业汉语言方向发展成为现在的两个专业8个方向,更好地满足了语言类来华留学生专业学习的多元需求。从最初的十几门课程发展为近百门课程,形成了完善的课程体系,其中包括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文学知识、中国经济、外汉翻译等几个系列的课程,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来华留学生进修生培养方面,学校力求通过汉语言进修教学,使学习者在原有基础上不同程度地提高汉语交际能力,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及现状的了解,成为能够满足国际社会需求、熟练使用汉语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留学生速成教育方面,学校力求通过集中学习、强化教学、速而有成,用最短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汉语能力,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汉语的语言环境中感受中国文化。

教学改革方面的尝试

教学改革是教学发展的动力,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对象和教学类型的多样性对教学改革提出了更多课题和更高要求。学校整体谋划、分类指导,在教学工作中作出了积极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改革成果。

1.以课程建设为中心,深化教学改革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形式,教学改革必须以课程为中心,改革效果也要通过课程来检验。在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时,学校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通过课程资助建设项目,带动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十五”“十一五”期间,学校重点建设了26门课程,评选出了16门精品课程,通过这类课程的示范性带动课程建设;大力资助新开课和教学实验课,已资助百余门课程,促进了课程体系的完善和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其中,3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网络精品课程称号,12种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第二,促进资源共享,使优质资源能够为教师所用、为学生所用。通过“教学质量工程平台”的建设,将优秀教改成果和课程建设成果进行全校共享。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鼓励学院间、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开设中外学生共享课程,打破学院间壁垒,使来华留学生有机会进入其他留学生学院和中国本科生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第三,加强通识教育,培养既有国际视野,又兼具中国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综合人才。学校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本校开设的50余门校内公共选修课,依托学院路教学共同体开设的80余门校际选修课。校内公共选修课以人文社科教育为核心,开展以培养有根的现代社会公民为价值追求的文化素质教育;校际公共选修课既要教育和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本国的文化和国情,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眼光和国际视野,让学生鉴赏和品位人类文明的精华和优秀成果,对本国本民族之外的文化、艺术、宗教、建筑、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有一定的知晓和了解,使学生从文化素质课程中吸纳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获得有益于自己全面成才的知识和养分,成为有根蒂、有视野的现代社会的优秀公民。学校将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分类,按照语言与文学、法律与外交、经济与管理、文艺与体育、自然科学、中外文化分为6大类,指导学生分类选修,真正实现对综合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2.积极鼓励学生实习实践,以学科竞赛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学校制定了《北京语言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加强对学科竞赛活动的管理、指导,取得了突出成绩。2009年共有906人次的学生参加了校级及以上级别的竞赛,其中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活动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北京市一等奖3项;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全国特等奖1名,一等奖4名,二等奖12名。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中获北京市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10年组织学生参加10项竞赛,有9项获奖,其中: 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和跨学科建模竞赛,一等奖2个队,二等奖 5个队;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特等奖2人,一等奖4人,二等奖16人;中国大学莎士比亚戏剧比赛获团体第三名和最佳男演员、表现最突出演员、最佳演唱者4项大奖;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有1人获一等奖。2011年亦在多项赛事中屡有斩获。

2008年,学校开展大学生创新科研计划,完成50余项北京市级和校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2012年,开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实施69项创新训练项目和1项创业训练项目。广大学生更加关注专业学习,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实践学习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第6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导师制”;教学平台;产学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119-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强调:选择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东北石油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强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依托,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多层次、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意识强、创新水平和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这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每年都举办院青年教师比赛课、创新开发设计竞赛活动。为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培养“科研型”、“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为青年教师将来能参与高级别科研课题的申报奠定基础,设立院青年教师基金。鼓励学生在青年教师的指导下积极申报国家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强化青年教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设立院级管理的青年教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支持青年教师指导大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获国家奖励的指导教师给予一定奖励。组织教师申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带动教师队伍建设,使多数教师能够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三、突出专业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1.应用物理学专业,探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改进优秀学生培养方式,如何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与创新研究,是当前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应用物理学专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优秀拔尖学生的选拔机制,为优秀本科学生构建学习平台。

2.实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校企合作“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依托。实行3+1培养,学生需完成分散在各个学期累计一年的企业阶段学习和实践。以实践课为载体,不断加强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先聘请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担任专业课主讲教师,并以这批教师为核心,不断加强专业教师工程经历的培训,通过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工作、在企业建立教师培训基地、以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为载体、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等,培养专业教师工程经验。

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本科生教育中体现四个阶段培养:一年级“素质教育”,二年级“知识教育”,三年级“技能教育”,四年级“综合教育”。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是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求导师注重道德引导、以“一对一的学习指导”为重点,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思考、触类旁通的能力,体现了师生互动、素质教育及“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的理念。通过为本科生配备导师,创设一种“教”、“学”互动的宽松的育人环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较早地进入教师的科学研究,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五、加强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力度开展学科竞赛

1.作为工程技术与应用性都很强的电子类专业,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践教学平台上丰富多种形式的实践条件可以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在专业舞台上一展身手。通过设立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开放式的实践项目,竞赛型、学术探索型、社会实战型、自我提高型等,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成长的最佳环境和氛围,也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扩建现有的电子创新设计开发基地,使更多有意愿进入基地的学生能够有实践创新的环境。

2.平台向全校电子类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开放,可同时容纳约80人进行各类实验和技能实训。同时也面向社会开放,构建以创新开发培养为主线、体现“强化就业技能,培养综合能力,引导创新实践,提高基本素质”的实验实训体系,开设基础型、设计型、综合型和自主创新型和“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等多层次、多种教学模式的实验实训。

3.结合“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开展研究生及优秀本科生助教、助研、助管的方法,弥补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的不足,也使优秀学生较早的进入实验室进行创新研究。

4.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国家、学校和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研究,撰写科技论文、申报专利,使学生较早的参与科学研究,从而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5.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为配合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在实践平台架构、实验条件建设、实验室管理等方面将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6.在平台管理方面、实行全天候开放,除了正常教学学期外,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寒暑假期均实行轮值制度,保障各项课外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7.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优势,组织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使每年报名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从以往比赛结果来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都较以前有了大大提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这是学校的一个闪光点,也在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在外的形象。参加竞赛能够提高专业办学实力及声誉,同时能够加强同兄弟院校的沟通和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主办学科竞赛。①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②参加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③主办东北石油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参加校“挑战杯”;④参加美新杯中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⑤参加全国“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⑥主办东北石油大学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⑦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

8.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动了学院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通过对历届参加电子竞赛学生调查、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薪就业。

六、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平台建设

经过多年与“大庆油田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的科研、研究生和本科生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合作,于2007年校企共建了“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油气田控制与动态监测实验室”,于2010年校企合作建成“电子类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于2011年5月校企合作申报成功了省教育厅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十二五”期间学院将深化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加强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研究生和本科生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1.作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工作,与校外基地科技人员沟通交流,了解生产实际技术需求,加强横向科技合作。构建科技服务、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作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实施的探索基地。使平台成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习基地,每年可接收150名本科学生进行创新实习实训;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指导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已指导50余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设计);平台建设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3.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的实践基地。能同时容纳20名研究生从事论文研究工作,校外基地已为学院培养硕士生14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互聘兼职人员、实施“双导师”制培养研究生。

4.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近年来已有7名硕士研究生分配到大庆油田公司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工作,20余名本科生分到该公司工作。

七、结语

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人才质量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我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声誉,近年来,我院学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黑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了学风建设,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提升了专业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生源,其中参赛的学生毕业就业率达到了100%且实现了高端高薪就业。

参考文献:

[1]陈新华,等.电工与电子实验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6).

[2]丁坚勇,等.建设高水平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践[C]//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2006.

[3]郑双进,熊黎,黄志强,周丹.工科院校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高志凯,王定君.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分析[J].甘肃高师学报,2011,(1).

第7篇

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主要报考是与专业相关的专业,平均为94.48%,同时也有部分毕业生因为对其他专业非常感兴趣而考取其他专业,现在这样的比例形势相对来说较好,既保证了该专业人才没有很大的流失,同时满足了部分学生自我发展的愿望。工作形势不乐观,人才大量流失从表4可以看出,生态学大学毕业生直接参加工作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的非常少,平均占9.51%,与专业不相关的占90.49%,两者比例达到了1:10,其中2010届毕业生直接参加工作的没有一个人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让生态学专业人才大量流失,不仅不利于学校专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自我发展,这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关度工作的比例。

生态学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生态学大学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近年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社会对生态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表明生态学人才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现实的生态学大学生就业并不乐观,导致了“专业人才找不到工作,单位招不到需要的人才”怪现象的发生,产生了生态学大学生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可能与不同学校的发展历史、特色学科基础以及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方向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有关。虽然国家教育部1999年制订了《高等学校生态学本科专业规范》,但如果不加以区分,掌握现代生态学基本理论至少也要5年以上。培养方案制订得过泛,学生什么都学,却发现很多都是略懂皮毛,没有精确掌握到某种技术,培养方案过专,学生就业面又太窄。且目前的生态学人才培养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理论灌输而缺乏技术培养,这与当前社会上对技术型人才需求不一致。(二)学生就业观念、就业素质有待提高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成了“大众教育”。然而学生就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并且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强。学生在追求对于地理位置环境较好的林业局、林科所,学生就业欲望强烈,但是面对地处偏远或周边服务设施欠发达的农场、林场之类的用人单位,学生竞聘不积极,不愿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这是其一。其二,学生就业素质有待提高。学生在追求高学历的同时,忽视了道德品质的修养,忽视了个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了就业过程的受挫和碰壁,使得就业信心不足,就业能力薄弱,甚至产生了自卑心理,最终导致无法恰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的长处,从而严重影响了择业与就业。(三)学生考研深造与直接参加工作的矛盾单位的招聘时间与绝大部分学生求职就业时间不同步。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工作的集中时间为10-12月,绝大部分用人单位会完成下一年度的用人计划,少数单位会在第二年进行少量的补招。而对于生态学专业而言,每年毕业生中超过70%的学生全力以赴地投入考研复习,不愿将时间花费在校内外招聘会中,错过企业单位的招聘高峰阶段。如果考研失败,则只能参加次年后期的补录,但一般补录企业提供的岗位以及人数均不多,而参加招聘的人数并不亚于上一年的招聘高峰期,竞争压力巨大。

对策与建议

(一)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其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生态学属于理科专业,对该专业毕业生来说,其在社会上没有十分对口的就业单位,只有一些相关的部门如环保局、规划局和其他一些政府部门,以及科研教学单位等。因此,生态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又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从宏观上、政策上考虑当前和今后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与规模,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现实性和超前性。因此,生态学本科生的培养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培养方案,培养社会需要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如培养从事生态管理与制定生态环境政策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从事生态规划与生态工程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从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从事生态产业与健康产品生产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从事生态友好型产品开发与生产的专业人才、培养从事生态学基础研究与教学的专业人才等。(二)做好生态学大学生就业市场调研及质量反馈工作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与毕业生就业回访工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市场。通过调研回访,一方面调查单位人才招聘的需求,了解单位在选拔过程中所注重的学生素质的具体方面(如科研能力、实验经历、综合素养等),以便为学校针对性的做好应对就业形势的调整;另一方面,可通过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实习和就业基地,也可邀请单位来校招聘,通过招聘实习生、录用毕业生形成长期的合作意向,逐步稳定与大公司的人才培养关系,批量地实现学生的培养与就业输送,保证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稳步提高。(三)加强对生态学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加强调研工作,掌握生态学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增强就业指导工作针对性。及时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对学生进行就业思想教育和就业形势分析,使学生清醒的认识到专业的现状以及今年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使学生调整好就业心态,选准自己的就业方向,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和自我的就业定位。热情指导学生进行就业材料的整理和收集。认真指导学生写求职信、推荐材料等。针对不同的行业和职业有所侧重,突出特色,展示自我,推销自我,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就业面试技巧方面的指导,提高面试成功率。鼓励和动员学生到省外就业、到基层就业。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把握好整个毕业生年级就业工作的同时,要充分的掌握、考虑每一个个体的情况和差异,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就业指导。

作者:梁小翠 闫文德 王光军 朱凡 申响保 高强

第8篇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大学生;人文素养;科研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35-03

一、研究背景

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人文科研素养是研究生需要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然而,良好的人文科研素养并不是只靠研究生教育阶段就能够培养起来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应该从本科生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这一点在法律上也被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出具有热爱祖国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级人才,将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关系到科学技术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进展[1]。研究表明,科研人员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与研究习惯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大学本科阶段[2]。因此围绕着如何培养本科生人文科研素养这一热点问题,业界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索。

重点实验室作为大学的重要科研活动场所,能够给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推动大学生边做边学,在问题驱动和在同伴和指导老师启发下立足自学,这正是弥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与科研相关的情意态度、科研方法等缺失的有效措施。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省部级乃至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因受限于实验室管理体制,主要供教师和研究生使用,本科生没有或很少有机会使用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感受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氛围。重点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在本科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发挥远远不够。基于此,许多高校都意识到,研究如何更好地共享重点实验室的优质资源有效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仅仅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大学生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技能,满足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欠缺的。让大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真刀真枪的锻炼,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1961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出台的“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Research Experiences Undergraduate,REU)是美国最早制定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计划。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十分注重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早期科研能力,于1969年最早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PRO),该计划要求高校从一入学就给大学生提供科研工作训练的机会,规定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自己立项。重点实验室无疑是一个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平台。在重点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由于科研课题大都面向国家、地方的战略需求,与当地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和查阅文献,大学生可了解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亲身体会到科技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也感觉到个体对人类发展的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文科研精神。

最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基于科研平台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科研素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学校科研平台的分析测试中心,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中心师资力量,通过选择与学科适宜的研究课题和教学相长的指导模式,为培养本科生提前进入相关的专业领域开展了探索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峡大学依托“天然产物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大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强化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不断进取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研究型高校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让大学生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他们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等。这些高校的成功做法就是充分依托了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

三、依托重点实验室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的措施和途径

1.课堂教学要与科研相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研究体会穿插到日常教学当中,通过对本科生进行学术熏陶,提高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和科研的兴趣与欲望。其次,教师应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2.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教师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所做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重点实验室有固定的研究人员,他们学历和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因此可让这些老师担任本科生的科研指导教师。本科生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同时,本科生可方便地向导师所带的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科研经验,从而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小组,各层次各学历相配合,通过“传、帮、带”模式,不仅能够为高校营造良好的科研学习氛围,也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科研成本。

3.倡导“探究型”学习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是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精神的关键。“在研究中学习”意味着研究和学习是互相渗透、融合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探究性学习基于课题形式开展。课题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宜太难,但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在课本上是无法找到现成答案的,学生必须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相互讨论,才有可能提出可行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开展实验也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经过多次失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进而逐步形成一种潜在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研品质。

4.搭建重点实验室内部平台,创造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内部培育条件。①扩大大学生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的参与面。重点实验室不应该仅仅是作为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而应该最大限度地面对全体专业的学生。学生进到重点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的价值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的人文科研素质,而并非力求得到某种具体的有形科研成果。当然如果能产出科研成果,那是锦上添花的事。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科研素养是目标,避免过度精英化。换而言之,重点实验室应当促成科研的普及化,而不是科研的神圣化。②实施科学的实验项目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基本上把大学生科研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造成了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定模糊位和松散管理,使得学生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专业指导和科研方法指导[3]。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做到导而不演,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4]。举行专题研讨会,让每个参与者汇报研究进展,在实验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看了哪些相关的文献,有什么启示。指导老师对问题要逐一进行讲评,提出引导式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依托重点实验室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才会真正落实到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过程中。③优化配置重点实验室资源。由于受到现行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制度的限制,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仪器及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相对独立,仪器设备利用率普遍较低,不利于增加大学生参与研究体验的动手机会,并且因专业、年级的不同,各重点实验室开设实验课内容间的衔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校成立“实验中心”可解决这些问题。“实验中心”由专业学科类实验室和工程实践类实验室两部分组成,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实验室资源,为大学生实验时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人文科研素质的培养。④拓宽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渠道。国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是上级部门拨付的经费。这类经费有保障,课题设置大多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此外,大多数老师有国家级科研课题。所以,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要尽可能引入社会外部课题到重点实验室,即加大和企业合作的力度。来自于企业的课题多偏重于工程技术和社会需求,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更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挖掘资源和拓宽项目渠道,使得经费有保障,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⑤编写合适的科研实验教程。为便于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必备的科研素养和基本的实验能力,有一本合适的科研实验教材(指导书)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精心组织编写出版了《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教程。本教材以专业典型的共性实验为基础,安排以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为主的常规基础性实验,并大体按照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及性能表征进行实验排序,以实现内容编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此外,精心编写了以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的“三性”实验,即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例如:设计了“新型热敏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新型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铌酸锶钡铁电陶瓷的掺杂改性研究”、“新型电子封装玻璃陶瓷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热处理工艺对薄膜物相与结构的影响”、“硅酸锶基发光材料的燃烧法制备及其光谱特性”、“掺杂对钕铁硼合金磁性能的影响”、“锂基微波陶瓷的低温制备与性能研究”、“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纳米离子的合成及性能表征”、“钢表面等离子渗铬及耐蚀性研究”、“新型稀土储氢合金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均匀沉淀法制备铝酸锶发光材料”等项目,而且大部分实验是从近年来老师们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过来的实验,实验内容和表征手段新,且实验内容深度和广度适中。

四、深化“产学研”教育模式,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外部培育基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特色[5],充分利用学校与研究团体、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过程之中。

高校应注重“产学研”结合的联合教育模式。在毕业设计时,加大工程技术类课题的比例,组成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小组,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由于工程技术类课题偏重于生产实际,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由于是真题真做,处于实战状态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会极大限度地受到激发,并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紧张繁重的工作,不仅锤炼了毅力,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社会交际的能力、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这些非技术因素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以至学生今后就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方式无疑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五、结语

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重点实验室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依托重点实验室,从科研实验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等。我们要进一步借鉴国内外大学在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期构建完善的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陆凌云.关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高教研究,2007,01):60-61.

[2]洪早清.关于本科生科研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2,(5):102-104.

[3]庄军,等.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5):11-16.

[4]于泽,樊世清,等.谈如何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J].高校讲坛,2008,(26):137.

[5]王章忠,皮锦红,巴志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3):37-40.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难 原因 指导策略

一、导论

1998年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从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统包统分”开始向市场经济下的“自主择业”转变。伴随着高校持续扩招,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开始凸显。尤其是在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更是遭遇困难。就业体制市场化改革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迅速扩大。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纵观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这种爆发式的毕业生人数增加,必然造成大学毕业生严重“过剩”。根据《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9.3%的处于失业状态,而2011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08.2万人,如果按此比例推算的话,将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本文着重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寻找破解途径和指导策略。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粗放的发展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有关制度安排和供给与大学生短时间数量激增岗位需求增多,存在着相当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愿意上一些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的项目,不愿意上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从投资政策而言,中小企业风险大,银行不愿意给提供就业岗位多的中小企业贷款,导致社会总投资的绝大部分投向就业效应趋弱的国有部门;政府对中小企业歧视性的战略、体制和政策,使得中小企业没有一个良好的和公平的体制环境,造成中小企业数量少。

经济结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低端化使得我国的就业结构长期得不到优化和提升,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等领域,这些显然不是大学生就业的目标岗位。相应的,需要大量知识型人才(大学生)的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在短期内提供大量的知识型、复杂劳动型的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

(二)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如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东部和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同时,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逐步拉大。高等教育投资个人化改革,带来的结果是就业机会成本增加,毕业生就业本能地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城市,以平衡父母省吃俭用的教育投资和社会期望。当绝大多数毕业生就业的指向性和选择性过于集中时,短期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供给就会出现明显过剩。

(三)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一是政府主导型的高等教育投资与管理体制,使市场化的就业模式和计划性的人才供给机制之间形成尖锐矛盾,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错位,毕业生的供给质量和供给类型与劳动力市场的要求不吻合,相当一批大学生求职面临困难,很多急需人才的区域和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从而导致“生产”与“销售”“双轨制”条件下的就业难。

二是高等学校普遍缺乏明确的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特色不明显,导致毕业生高度同质化,增加了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一方面,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知识型“白领”人才。另一方面,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所急需的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的实用型人才和农村教师、农村医生等公共服务型人才的培养长期被忽视。整个社会所急需的人才,高等教育不能有效地供给;社会岗位饱和、需求量不大的人才,高校却投入了很多的资源去培养。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展开,目前仍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各高校虽然均设置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机构,但面临着自身能力建设落后的困难,其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非常弱。具体表现为:

一是指导内容不全。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侧重于招聘信息、统计毕业生、派发档案或进行面对面的咨询等;较少涉及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就业心理辅导、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缺乏就业安全教育。

二是指导方法单一。各高校普遍开展就业指导课教学,辅以就业形势报告和讲座等方式,一般采用灌输式单向教学,效果不佳;就业动员会、形势报告会、就业指导讲座等基本面向全体毕业生,缺乏针对性的专门咨询和指导;一对一的在线咨询、职业兴趣测试、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等等。高校现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总体而言难以满足大学生对职业岗位信息、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协议指导、求职技能、职业生涯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需求,更谈不上传递社会需求,支撑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整合,从而直接导致整个人才市场毕业生供求信息的不充分和不对称。

第10篇

关键词:服务外包;高校发展;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

目前,服务外包在全球迅猛发展,市场空间巨大。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特别就商务部《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请示作出了批复,从3月到10月,国家教育部、商务部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提升服务外包产业人员素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从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迅速推进。近年来毕业生的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07年是495万人,2008年是559万人,2009年是611万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更是达到了630余万人,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为践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结合我国当前蓬勃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大好形势,大力培养服务外包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新的课题和使命,这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一件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大事。

一、从高校角度分析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什么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所谓服务外包,就是“外部资源利用”,是通过购买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即企业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或几个环节交给其他(专门)公司完成。

2.用“博弈论”来审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类似,如果高校不顾实际情况过度强调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有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

3.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审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经过成长、成熟阶段后,就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阶段,而人才培养与产品生产有着明显区别,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进步,在其有限的生理生命周期里无限地延长,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从大学生角度分析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该部分,笔者借助之前研究大学生择业意向时调查所得的相关实证数据,来分析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相关数据是通过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间在新疆地区和安徽江苏地区共选取十一所高校约六百五十余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对不同地区在校大学生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研究对象。有效样本分布如右图:

1.从大学生人力资本角度分析。新疆地区和江苏安徽地区在校大学生有相关单位实习经历的分别为20.4%和23.9%,这就造成当前的在校大学生相当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其应用能力与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就是造成人才供求矛盾的根本原因,也是引起大量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究其原因,还是目前高校毕业生严重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技能经验,如果高校发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走校企合作的路线,对促进大学生积累实践技能经验与成功就业无疑有着巨大的帮助。

2.从大学生社会资本角度分析。新疆地区和江苏安徽地区大学生在就业途径的选择上最相似的一点就是依靠学校推荐的较少,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3%和5.2%。由此可见,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导向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学生就业导向方面所作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而发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加强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加学生就业的社会资本,同时还能够使高校在引导学生就业方面的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更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自主求职过程当中取得成功,对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从我国大学生择业意向角度分析

从图3-1中可以看出,不管是新疆地区还是江苏安徽地区的大学生选择去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工作的都是最多的,可见大部分的学生比较倾向于毕业后去企业工作,而做好服务外包,它的前提条件就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的技术规范、文化等要求,在企业的直接参与下针对企业进行订单式培养,使企业的用人需求真正得到满足,使就业学生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这些学生将是服务外包最直接的受益者。

在人才培养上,学校有自己详尽周密的计划,引入服务外包以后,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更有针对性,培养人才的目标更加明确。这种订单式培训过程,国家对企业、学校都有相应的支持,关键是学生通过专业培养,能够较早地进入市场,较好地适应市场,大大缩短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期,毕业就能直接上岗,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又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从图3-2中可以发现,80%的中东部地区大学生选择去东部沿海地区工作,同时,也有将近60%的新疆地区大学生选择留在西部地区工作,可见,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倾向于在离家较近的地区工作的,所以高校加强与当地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帮助在校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当地些企业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部分就业趋向,从而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将更有针对性,易于取得实效。

最近,教育部、商务部也决定在江苏、浙江两省高校开展计算机学院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试点。试点为期4年,教育部和商务部将在总结两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据悉,试点工作于2011年3月启动,试点对象为全省地方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的计算机学院,试点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等。省教育厅要求,试点高校要聘请服务外包企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实训指导、专业课程教学等,企业兼职教师承担高校专业课、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教学学时数占总教学学时的比例应达到25%以上。开展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对社会来说,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对企业来说,切实提高了生产效率,对学生来说,更是大大减轻了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游离局面,为此,高校必须将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充分利用服务外包产业的推动作用,积极鼓励外包企业吸纳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同时有力促进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高校首先必须破除长期形成的落后的、封闭的办学观念和思想,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开放办学的理念,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智力资源集聚的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积极配合商务部“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人才培训”计划,推动行业企业与高等教育有效互动,努力消除产业需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之间的错位,实现教育、产业之间的科学融合与互相促进。其次,高校还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学科建设,调整课程体系,培养服务外包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1-43.

[2]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9)5号.

[3]人社部.关于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Z].人社部发(2009)123号.

[4]财政部.关于鼓励政府和企业发包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Z].财企(2009)200号.

[5]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9)5号.

[6]谷媛媛,当前我国大学生择业意向的区域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0.

第11篇

关键词:平台 培养模式 高校就业指导

大学生毕业就业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指导越来越引起各类高校的重视,并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平台培养模式是将大学生教育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木工,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人生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平台式培养模式与全程就业指导

所谓平台培养模式,就是依据“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把大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为四个平台:公共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平台、专业提高和实践平台。每个平台学生都要有明确的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达到每个阶段的目标和素质要求。

这一培养模式在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对专门人才的要求,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中复旦大学、北师大、山东理工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正在实施这种培养模式,有良好的效果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在“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模式,对新生刚入校的学生加强基础课程的杂实学习,在大二时系统的对其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操作培训,我们学校现在基本上是借践了这种模式。

全程就业指导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大学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强烈的创新意识;熟练的实践技能;广博的知识内涵;敏锐地观察视野走向各个工作岗位。

全程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学习过程,让大学生始终关注就业前景,按照执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成才计划和就业计划。全程就业指导主要包括职业与就业政策、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创业技能指导、就业技能指导四个方面内容。

全程就业指导符合现代大学生教育的基本理念,它不仅仅局限在特定的专业之上,更符合“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它与平台培养模式同样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各渐进性,每个内容都有明确的目标,逐步提升,针对性强,且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全程就业指导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纳入平台培养计划,使全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民实现,势必会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成效,充分体现大学生的就业职能。

2.在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2.1第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与职业就业政策指导

主要是在大大学学新生入校第一学期按照大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培养,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大学英语、计算机、政治、公共体育等课程,这些课程并不为某一个个的专业服务,只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宽广扎实基本功,学生的课程学习要求有很强的包容性。

在公共基础的平台中开展就业指导为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职业和就业政策,更新就业观念,理解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增强提高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主要内容有:了解就业形势、方针和政策;了解社会职业基础状况、热门职业等有关信息;了解优秀毕业生从业状况;了解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市场用工需求和工资价位信息;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了解若干种社会职业和所学专业对职业的特征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

2.2第二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与职业意识训练能力要求

主要是学生根据本人意愿、专业爱好、就业方向等因素,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后,组织进行的。主要开设各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主干课程和部分跨学科课程,包容了本学科多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一拓宽了专业口径,培养目标实现了“宽口径”,其二有效的延缓学生对专业的依赖,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真正体现按需培养的原则。

这一平台开设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训练培养学生工作责任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养成尽职尽责、尊规守矩、重质量重信誉、优质服务的工作作风和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主要内容有:工作责任感对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工作责任感的训练;建立严格工作规范的重要保证对用人单位有着重要的意义;质量意识训练;优质服务的内涵和作用;服务意识训练;沟通的形势和内容及如何增强沟通能力;沟通技巧训练;如何强化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训练。

2.3 第三平台,专业平台与创业技能指导员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总量失业;结构性失业

一、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市扬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正猛烈地冲击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在社会转型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

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1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1年的5倍多。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73%;2005年毕业338万大学生,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76.69%。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平均就业率达到70%;2008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为559万,大学生就业率为70%;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4%;2010年的大学生毕业生630万,截至7月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万,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刘延东表示,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7.8%,连续9年保持在70%以上;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80万人,700多万名中专、职高、技校等也将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将会集中显现①。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加上往年沉淀下来的毕业生,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虽然这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持平,但由于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所以绝对数在增加。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2.存在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现象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职场、经验准入要求等市场需求因素发生的变化与大学生适应这一变化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场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占有、高校分布和专业人数分布不匹配,引发了职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现象。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并不是真正大学生太多了,而是结构性过剩,也就是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如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学生素质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区域结构性矛盾等。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特别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口生育的高峰期,形成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给社会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此外,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用人单位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有所下降,使得劳动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2.高校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总量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只有145万高校毕业生,而2011年达到了660万,10年间增加了515万,而且每年还有部分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也会加入到求职队伍中来。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直至“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而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和劳动力市场是严重分割的。高校扩招由于速度过快、增幅巨大,大学生供给短时间内爆发,超过社会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岗位与大学生的供给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失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3.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择业由计划分配体制的统包统分变成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所取代,但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一些体制依然存在,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一方面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作用,用人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流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就业市场不规范,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优化。在毕业生觉得“一职难求”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感叹很难招到满意的人才。

4.经济结构变化使大学生就业呈现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两者的关系通过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不同职业岗位和教育培训的学科专业设置来连接。当职业分类发生变化时,教育培训学科分类也应及时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我国产业结构急剧变化,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等原因,对劳动者的工种、技能、知识、经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必然带来劳动力结构和知识技能结构的相应调整,引起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而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稳定性、滞后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与变动的产业结构之间的错位,造成现有劳动力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加剧了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现象。

5.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包括专业结构、地区结构等。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急剧增加,许多高校仍然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并没有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导致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加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快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速度,形成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导致过去的热门专业现在有可能变成了就业“困难户”。另外,一些高校专业设置有较大盲目性,追求专业齐全,不注意专业设置与市场的紧密结合,造成一些专业供过于求,毕业生缺乏竞争力,部分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不强,找不到学以致用的岗位。从地区结构看,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就业渠道比较畅通;而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不太好。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

就业难的问题除社会的客观原因外,也与毕业生自身的观念跟不上形势有着密切关系,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是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毕业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又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却好高鹜远,缺乏对社会合理的认识和找准自己的定位,就业观念偏离就业现实,很少考虑自己的期望是否脱离现实,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不是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出发,而是无的放矢、随大溜,盲目乐观,严重脱离客观实际,所以不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和工作。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路在何方?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困难存在的诸多原因,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共同行动。

1.政府应加强引导,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控,主动采取多种措施拓展就业机会,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竞争择业环境。

2.大学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高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走向市场。

3.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训方向,进行相关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与企业相对口,注重对实践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1年11月21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建立并完善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

4.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一方面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利益驱动,促使劳动者主动延缓就业,以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力市场,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第三,加大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增强劳动要素流动性。2012年2月8日国务院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指出,“加快人力资源配置领域的改革进程,逐步消除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身份分割,促进城乡各类劳动者平等就业。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的统一和改革进程,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服务、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规范服务的市场运行格局,推动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监测体系,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制度。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市场法制化建设。”

注释:

①资料来源:教育部对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就业率的统计及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

[1]董兆波.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与个体应对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08(01).

[2]张小英.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王魏芳.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J].法制与社会,2008(10).

[4]张干军.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J].现代企业,2011(2).

[5]李达.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及应对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