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时间:2023-06-01 08:5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第1篇

民族英雄分狭义的与广义的两种类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解释为狭义的民族英雄。

狭义民族英雄是一个民族在 “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不怕牺牲的人”。以上定义适合于任何民族,并且不受地域和历史时间限制,也不受成功失败、人物大小条件限制。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抗金英雄,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的业绩不可磨灭。他表达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著名中国文学作品之一。作者为岳飞,南宋人。

1、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汉族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2、原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南宋简介:南宋是北宋于靖康之耻灭亡后由宋室在江南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中国,泱泱大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一个炎黄子孙,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是理所当然的。在理解中国历史的过程中,《中华上下五千年》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

《中华上下五千年》讲的是五千年来中国——这个大国的改革和变迁,生动有趣地介绍了中国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盘古开天到三皇五帝,再到中华民国,世事沧桑,历尽了数不胜数的悲凉与欢喜。

中华民族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了,我们祖先所缔造的国家,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热爱自由、热爱和平的民族。

我们的祖先,经过原始社会后,首先在人烟稠密、物产丰富的黄河一带的中原大地,建立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多民族国家。

从此,各族人民共同建造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我最佩服的要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最典型的两个代表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城和秦兵马俑了。

《中华上下五千年》汇集了人间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当读到越王勾践为过牺牲时我为他的满腔热血所振奋:当读到大禹治水时,我被大禹顽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当读到夏朝国君暴虐荒时,我的心中不禁生起团团怒火,为当时的平民百姓抱不平;当我读到清王朝腐败而签订一条条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时,不时觉得心寒。

上下五千年,好汉千千万。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民族孕育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思想家孔子、民族英雄林则徐、文学家陶渊明、科学家张衡等,他们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华民族添光增彩。

曾几何时,巴比伦、古罗马等国家和中国一样,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却失去了昔日的光泽,惟独中国——这条东方巨龙还闪耀着光辉,中华浩浩五千年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中国北京的故宫,世界上最高的宫殿是布达拉宫,世界上最早最全的医药书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早的兵书是春秋孙武的《孙子兵法》,最早的传记文学是西汉的《史记》……这些都凝聚着中华民族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历史是一座取之不竭的知识宝库,蕴藏着人类文明的光辉成果与高深的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300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的确,读史能让我头脑变得睿智,让心胸变得开阔,让目光变得敏锐,让志向变得高远,真正成为天地间一个大写的“人”。

第4篇

作为一个新时代高素质的中学生,怀一颗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一切,是我们素质的核心。

人要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的人,你会发现世界是多少的美好。

不懂得感恩的人,他的眼睛里就缺少泪水,他的灵魂里就缺少彩虹。

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感恩,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三国时期,诸侯并起,纷争天下。刘备三顾茅庐请得卧龙出山,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遂使刘备与孙曹三足鼎立。民族英雄袁崇焕去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子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代代相传,17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其所感之大恩,大到国家、民族的大义之上。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受到一定冲击,逐渐被淡忘。“感恩”一词现在在有些人看起来过时了。不禁想到丛飞,在他重病期间,个别曾受他资助的学生,竟不愿承认,这是何等的无情与无耻。感恩是美德,而“忘恩负义”却是违背道德的可耻行为,是对人最重的一种谴责。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其影响不容低估,其危害免会导致人的自私、人情的冷漠、社会道德的滑坡。不知感恩最直接的结果,也使一个人融入社会的过程变得缓慢而曲折。

作为一个新时代高素质的中学生,怀一颗感恩的心看待周围的一切,是我们素质的核心。

感恩是发自内心的。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爱才能让这个世界不停旋转。

第5篇

中国幅员辽阔,锦绣山河、大山名川何其多矣!江宁地处长江之滨,秦淮河默默流淌,养流着一方人民,可以说是“六代豪华”、“十朝京畿”之要地。特定的历史和自然条件在这片山川秀丽而富饶的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世界上熟知汉语的人都知道的“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就源自于江宁的东山。

江宁东山海拔60米,周长不过2000米,然“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东山因东晋谢安运筹帷幄的“淝水之战”而烙上了历史的印记,寄托着民族不屈的情怀。人间正道是沧桑,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跌宕起伏的中国历史上,大汉民族英雄辈出,他们得到了后人的崇尚和敬仰。如今,韬光养晦,东山再起,已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基因。

谢安(320—385),字安石,出身名门望族,后人又称其谢东山。据《晋书·谢安传》记载,西晋南迁后,谢氏家族郁郁不得志,年轻的谢安隐居到浙江会稽的东山(今浙江省上虞县南)。谢安年少时即博学多才,初任著作郎,因无意仕途,藉病为由,辞官归隐于浙江会稽东山,经常与王羲之、许询等名士游山玩水,吟诗作文。因胸怀韬略,朝廷曾征召他做吏部侍郎,也被他拒绝了。后来,征西大将军、明帝司马绍的女婿桓温恳请谢安出山做司马。盛情难却公元366年,40多岁的谢安离开浙江会稽到建邺(今南京),步入仕途。因思乡心切,他在今江宁区东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建造别墅,宴朋交友,凭江临月,谈笑鸿儒。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带领百万大军进攻东晋,秦军逼近黄河,东晋群臣恐慌。“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为晚”,谢安临危受命,坐镇东山,精心排兵布阵,以八万军队打败了苻坚的百万大军,苻坚溃不成军,竟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淝水之战后,谢安进一步巩固了在东晋朝廷的地位,官至东晋宰相。从此“东山再起”的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江宁东山也因谢安而声名远播,后历代名人如李白、苏轼、王安石、乾隆等都来东山游访、凭吊,并留下许多诗文名篇。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文人雅士近山乐水,“一松一竹真朋友,山花山鸟好兄弟”。格物求理,追根溯源,从中汲取社会与人生的大智慧。如果说谢安在浙江会稽东山播下了睿智的种子,历经酷暑寒冬,酝酿萌芽,一路延伸,那么这颗神奇的种子竟在江宁东山开花结果,长成了参天大树。

初秋时节,我走进江宁,踏上东山,寻古探幽。天,雾蒙蒙的,东山,以一种并不巍峨的姿态,与江宁相望,沉静一如曾经。雾中温和的小山静静的,如一株亭亭的尖荷,而江宁,就是将东山轻轻托起铺开的荷叶。那静谧幽雅的唯美,波澜不惊,难觅当年的惊涛骇浪。山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悠然自心头划过。一尘不染的青山,温润着曾经枕山而眠、听泉如梦、儒雅孤高、空灵曼妙的知音气息。徘徊的是脚步,飘渺的是思绪,琴棋书画与力挽狂澜是那么和而不同。偏偏历史在这里驻足,动与静,刚与柔,纯与雅,智与勇在这里达成无痕的融合。“谢公下棋处”、“谢公祠”、“谢公泉”、“布塞亭”等遗址,一任时光如水,洗漂尘埃。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间倔强地透出斑驳的气息;莹莹的水珠,折射着不屈无畏的光辉。白云苍狗,大江东去,中国人选择了一座小山为天地立心,为世间立传,文人墨客,挥毫题刻。一晃千年,东山获得了一种高度,因为一个人和他不是传说的传说。

天色渐暗,回顾归路,原本清晰的东山随着渐行渐远的车轮又变得模糊起来,心里怅然若失。华灯初上,霓虹闪烁,高楼林立,车海如一条火龙在东山身边辗转。暮然,一丝桂花的清香飘然而至,模糊的东山在心里又变得清晰起来!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一座城需要一座山,一座山成就一座城,山是城的风骨,城是山的血脉。江宁人以东山为荣,改革开放,蓄势待发,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未来迈进。

第6篇

新课程提倡以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的目标,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是以个人的生活情感体验为基础的。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他的道德取向。所谓情感,就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与内心体验。而历史最能激起学生的情感,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学生是学生最喜欢的历史学习方式,这说明具体、形象和富有情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最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他们的共鸣和兴趣。实践证明,情感体验教学不失为一种符合学生心理要求、切实可行而又颇见成效的好方法。

一、开展合作体验,进行历史角色扮演,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他们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而且他们往往在小学阶段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升入初一后学习历史的欲望更加强烈,不仅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且还希望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以引起师生的关注,角色扮演方式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但这个时候需要教师进行积极指导,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气质特点、才艺特长,组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并根据需要选举小组负责人,对组员进行任务分配。合作小组建立好后,教师还要构建学生学习体验的平台,比如了解学生初始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确立角色扮演的对象和具体内容,指导学生收集、研读相关历史人物的资料,分析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琢磨历史人物的情感,拉近历史与自己的距离;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缩小历史与现实的差距。

二、编排历史剧本,构建学生体验历史的平台,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历史知识是有系统、结构、层次的整体,为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的完整认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在初一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编辑和演绎课本剧。一般分为以下环节:创设情境—学生表演—教学反思—知识延伸。首先,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喜好,自主选择历史剧本和自己喜欢的角色组成表演组。其次,教师还要指导资料组的学生课下搜集和整理相关历史信息,并对其作进一步的思考、创作,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提供给表演组成员;编辑组成员编辑和修改历史剧本、制作课件、准备道具;通过课堂阅读和探究,资料组成员和表演组成员之间开展分析交流,体验和感受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再次,布置教室,组织演员完成相关工作并进行正式演出,安排学生有序观摩,师生共同体验。最后,反思组成员总结反思整个过程的成败得失。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由被动记忆知识转化为主动探寻知识,体验历史。课后还要有目的地布置活动延伸让他们在动中学、学中动,提高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体验要注重学生的内化养成和最终价值观的形成

上述两种体验历史的方式,学生学习效果固然很好,学习兴趣也浓,但学生对历史人物、角色的体验往往停留在表面。学生要以情感体验为基础,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做出价值判断,形成相应的价值倾向,表现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并在情感上确信其价值的存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对历史反思评价的过程,学生情感态度的确立,使其情感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开始由外部的情感体验发展至内部情感态度的确立,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学生从体验深入到价值的分析,这就是我们情感教育目标中的内化教育。比如学生对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祖国宝岛台湾的壮举中,认识到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增强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感;从北宋政治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品德中,理解了历史责任感的含义;从欣赏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培养起历史审美情趣;从近代“西学东渐”历史的学习反思中,形成强烈的国际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情感教育的组成部分。个人的言行举止及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受到价值观的制约与支配,由于情感富有个性化的特征,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并指导其行动时,也始终带有个性化特征。

总之,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旨在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情景演绎、活动探究、实践运用中诱发体验、加深体验、升华体验。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教材理论和观点的理解,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进一步升华,有助于将历史课的德育目标落到实处,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孟照彬.EEPO与有效教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

第7篇

一、复习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即用已知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过渡,它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关系,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如讲述《和抗击沙俄》一课,通过复习内地与台湾的历史关系(三国时卫温到夷洲和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进而过渡到荷兰殖民者是一种侵略行为,是对中国领土的侵犯,为维护领土和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逐荷虏”,。

二、问题导入法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它能结合教材重点,把教材中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用设问存疑的形式诱导学生,给学生以极大的悬念,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贞观之治》一课中,我设计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吗?”“她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她称帝后有何作为?”这几个疑问紧扣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答案,注意力显得十分集中,很快导入新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谈话导入法

上课伊始,教师可先通过对一个历史片段的描绘,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熟悉的人和事,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切感。如:

1、从神话传说开始,设立情境。在初三历史上册《人类历史的起源》教学中,我就是通过讲述有关人的起源几个神话传说再结合类人猿在原始森林生活的情景导入新课。学生能从潜意识中体会类人猿艰难的生活环境和演变为直立人的过程。

2、概括谈话法。结合教材特点,先向学生概括展示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如《繁盛一时的隋朝》概括简述隋朝的繁盛、一时再铺开。这种由简到烦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故事典故导入法

当学生尚未从课间活动的余兴中恢复平静,如果教师这时说:“听一段故事好吗?”你会发现讲台下的目光是那么的渴求,秩序是那么的井然,这时教师若能抓住时机,把学生的无意识的注意转换为有意识的注意,用故事或典故的导入就收到了预定的目标,其牵线搭桥的作用也赫然跃于纸上。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通过讲述“陈桥兵变”故事引入北宋的建立再展开到其它民族政权的建立,形成了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

五、引用材料导入法

材料多种多样,能否恰当地运用,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印象的深刻性,对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起到点睛的这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

1、诗词对联导入法。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兴趣盎然,既能加深对语文基础的牢固掌握,又能对诗词的内涵产生兴趣,从而对诗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讲述《开元盛世》一课时,引用杜甫《忆昔》一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富庶景象,天下太平,远行安全。那么这种景象是怎么得来呢?进入新课。又如《与抗击沙俄》亦可以用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从对联中的“荷虏”,“英雄”这两个名称进入新课。

2、图片文字导入法。图片文字是最直观的教具,而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除了课本的插图我们还可以搜集许多历史实物的图片,如福建长乐出土的郑和镏金塑像图片,泉州打捞出来的宋朝海船图片等。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六、其它导入法

1、时事导入法。在教学中,根据时事新闻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能锻炼我们的能力,激发求知欲望,拓展视野。不再成为“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书呆子。比如: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60周年,那么60多年前的世界又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现那种局面?让我们一起走进60年前的历史,学生的探究意识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课堂的气氛也就变得活跃。

2、影视导入法。放映影视片段,直观又形象。不但有利于顺利导入新课,而且也有利学生甄别艺术与历史的差距。

第8篇

在中国历史上,由侵略造成的暴行比比皆是。以战国时的秦国为例,几乎每攻占一地,每打完一次大仗,都要杀人。公元前331年,败魏,斩首8万;前312年,破楚师于丹阳,斩首8万;前307年,破宜阳,斩首6万;前301年,败楚于重丘,斩首2万;前300年,攻楚取襄城,斩首3万;前293年,大败韩魏联军于伊阙,斩首24万;前280年,攻赵,斩首2万;前275年,破韩军,斩首4万;前274年,击魏于华阳破之,斩首15万;前260年,大破赵军于长平,坑卒45万;前256年,攻韩,斩首4万;又攻赵,斩首9万;前234年,攻赵平阳,斩首10万……(主编:《中外历史年表》)一场统一中国的战争,到底斩掉了多少人头,已不能精确计数。

成吉思汗是大蒙古帝国的创业者,也是中国元朝的太祖,可以说是蒙古人,也可以说是中国人。严格意义上,他生前是中国的侵略者,死后才成为“中国人”。蒙古人的铁蹄曾横扫欧亚大陆,征服数十个国家,每破一城,绝大多数人民尽皆屠杀,所有财物尽予劫取,只留下特殊技能人士、工匠与俊美男女儿童供其利用与玩乐。许多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沦为废墟,人烟断绝。蒙古军大举侵略中国时,因起用汉化的契丹人耶律楚材为宰相,对中国人采用攻心为上的怀柔政策,暴行才有所收敛。如公元1233年,蒙古大将速不台攻下金国汴京,本拟循例屠城,为耶律楚材力争所免。但他们对别的国家,仍旧不改残忍习性,所到之处,杀人如麻,积尸遍野。蒙军攻下花剌子模国旧都玉龙赤杰,一次就屠杀120万人,平均每一名蒙古兵杀24人。成吉思汗攻打巴曼,其爱孙中箭身亡,城破,令将城中居民完全屠杀,鸡犬不留。拔都率军第二次西征,攻入莫斯科城,每杀一人割一耳,共割了27万只人耳。破波兰与日耳曼联军,割人耳九大囊。攻陷布达佩斯,辱妇女,焚教堂,劫财宝,逢人便杀。公元1254年,蒙哥遣大将札喇台征高丽,所过城邑化为灰烬,俘男女20.68万余人,杀人无数。公元1255年,旭烈兀奉蒙哥命讨伐木剌夷,此即蒙古的第三次西征,共攻克大小堡垒数百个,包括不战而降的城池40余座,旭烈兀下令不分男女老幼几尽屠杀。大食国都报达开城投降,蒙军屠城7天,将全城80万居民杀个精光。(陈致平:《中华通史》,花城出版社1996年版)

蒙古人奉行的种族灭绝政策,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皆不能望其项背。然而成吉思汗却以“伟大的民族英雄”载入中国史册,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受人尊崇。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阿腾席连镇东南15公里处,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金碧辉煌如同宫殿。远近蒙古族及其他各族人民,每年都要在此举行公祭盛会。为什么没有人把成吉思汗及其残暴的子孙们当作战犯?因为他赢了,成就了“功业”,胜为王而不是败为寇。如果日本人赢了,也就没有人把他们当作战犯了,他们的战争罪行也就会被“伟绩”所掩盖,他们的亡灵也就会被供奉在比“靖国神社”阔绰、辉煌和神气得多的纪念堂中,受到后人的祭祀,而不至于像今天这样猥琐于一隅,接受几个行藏闪烁的政客朝拜。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大王朝,也是历代最好的一个王朝。清朝征服整个中国的过程,同样极为血腥。在与明朝争夺辽东的时候,清军就曾对迁安、永平两地进行屠城,只将财物和少数妇女掠走享用。因破坏了皇太极对汉人的怀柔政策,主事者阿敏被宣布为“国贼”遭到惩处,但皇太极本人拒绝对此事负责,而且后来也没能制止此类屠杀。明蓟辽总督洪承畴被俘,除了一部分可利用的部属,其余官百余人,兵3000余人,皆就地屠杀,死者家属妇女儿童1200余人没为奴婢。明总兵祖大寿投降,清军得锦州,全城居民就地屠杀。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摄政王多尔衮旨令通告全中国:“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这是一份不折不扣的“屠城宣言书”,其后就有著名的“扬州十日”与“嘉定三屠”。扬州十日杀了多少人?当时的估计是80万(王秀楚:《扬州十日记》)。有人不同意这个数目,估算是二三十万,这也够惨的了。不光是杀,任何妇女都有可能抓住被成群的士兵,和300年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一模一样。嘉定三屠亦是如此,妇女被双手钉在床板上。史家慨叹:“‘三屠’留给这座城市的是毁灭,和不知道德为何物的幸存者。”(魏斐德:《洪业――清朝开国史》)清军陷昆山,在那里抵抗了三天的义军逃走了,于是对平民实行大屠杀,当天的死难者就达4万之多。江阴抵抗清军80天,城破,7万人死于屠杀。不光杀汉人,对其他民族也实施大屠杀。平定西北,厄鲁特人几乎被杀光。在西南,成村的苗民被消灭。

明清之际,屠杀似乎成了家常便饭。满人杀汉人,清军中的汉人也杀汉人,不然杀不过来(满人太少)。侵略者杀老百姓,农民军也杀老百姓,张献忠在四川就杀人100万。李自成在北京,开始杀明朝降官,杀到后来控制不住,烧杀抢掠行同强盗。老百姓有机会也杀人,清兵占领北京前李自成逃走,北京市民趁机报复,成群结伙袭击掉队的大顺士兵,将他们捉了烧死或砍头,大约有2000人被杀。明朝的官军也杀百姓,动不动就“纵兵劫掠”,滥杀无辜。

第9篇

关键词 先进军事文化 武德文化 战斗力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Path of Advanced Military Culture in Our Army

XU Wang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 Shanghai Campus, Shanghai 200433)

Abstract Our army is suitors of advanced military culture, exemplary practitioner and active promoter, has historically focu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party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advanced culture to practice among the military culture. In the "standard combat discussion" in the background, the army only from ideas, concept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historical mission and ambience continue to forge ahea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rmy advanced military culture.

Key words advanced military culture; takenori culture; combat

1 更新观念,打牢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认识基础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没有思想上的正确认识,就不会有对先进军事文化在军队建设中的科学定位。大力加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既是对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继承,更是提高我军战斗力的有效途径。

建设先进军事文化,是继承和弘扬贵仁尚义的中华传统武德文化之历史必然。克劳塞维茨指出:“战争是迫使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①从荷马史诗到两次世界大战,西方文明中的战争热情显而易见。对比西方,中国古代先哲包括兵家代表人的告诫,深刻地揭示了武力使用中天然地、辩证地蕴含着和平的思想,如《论语・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强调政令、刑法都是治理国家的手段。中国兵家思想之集大成者――孙子,不但主张“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之“不得已则斗”②的伦理思想,而且特别重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即使兵家代表人也并非好战之徒,他们主张“止战之战”,突出强调的是“武”与“德”、“强兵”与“和平”的辩证统一。如果说军事斗争主要体现为一种直接诉诸武力的能力,那么,贵仁尚义、崇尚和平的中华武德文化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和平运用军事力量的能力。③

建设先进军事文化,是提高我军战斗力的有效途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对军队来说,文化凝聚着军队的精气神,是战斗力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我军之所以能够在战争年代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辉煌胜利,也正如所讲的“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④这是我军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规律。当下,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时代,文化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随着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在当前“战斗力是唯一和根本的衡量标准”的讨论中,也只有通过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并使之渗透于军队战斗力的各个要素之中,才能提升我军的战斗力水平。由此,在思想观念上,就不能把文化简单看成是一种军人的文化生活,而应当把它看成是一个集军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之大成的大文化,实现从狭义军营文化向广义军事文化转变。

2 紧贴使命,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武德文化

首先,从中华传统武德文化中汲取精华,增强先进军事文化的底蕴。只有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武德文化,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翻开历史的长卷,在华夏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中,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传统武德文化的核心价值。无论是“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西汉名将霍去病,还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甚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他们无一不是传统武德文化熏陶下的精忠报国典范。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同朝代、不同性质的国家形态,但是就普遍意义而言,为捍卫祖国、民族利益而捐躯献身的军人,总是被历史所讴歌。也正是在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下,中华武德文化成为激励和团结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无论是在反对外敌入侵的战争时期,还是在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危机时刻,这种爱国主义都将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也必将成为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源泉和文化资源。

其次,提升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激发先进军事文化生命力。尚武并不意味穷兵黩武。弘扬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并不是要逞强称霸,更不是把“军事建设列为中心”,而是让人民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对军民鱼水情的自然感悟、对军人职业的崇尚与尊重。事实上,每当民族危难之时,是民族凝聚力最强之时,也只有在这种时候,尚武精神才被一次次推上风口浪尖。反思当下的和平,如果没有一定的尚武精神或实力,捍卫和平的力量只能是无源之水。由此可见,只有民族尚武精神与军人地位被提升到国家的一定程度之后,国家才会迎来一次更强劲的凝聚,我们的意志与智慧也必将凝聚成最强大、最稳定的生产力。

最后,反思中华传统武德的“不得已而战”的伦理思想,彰显先进军事文化的战斗品格。“哀兵必胜”、“忘战必危”是军事斗争的铁律。当前,国际局势风云突变,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必须与新时期我军的历史使命、与时代的文化理念、与官兵的主体需要结合起来。特别是在“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大讨论的背景下,我军的先进军事文化建设,既要看到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拓展和深化的现实,也要针对青年官兵青睐新鲜事物的特点,在弘扬传统武德思想的同时,注重贴近当代革命军人现实生活,挖掘和树立身边的“典范”、“榜样”,才能使得中华民族的“英雄情结”与“尚武精神”得到不断继承与发展。

3 营造氛围,促进先进军事文化全面开展

一是营造具有浓厚军事特色的物化环境。只有置身于浓厚的军营文化氛围,军人才会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才会切身得到教育或提醒,增强“保家卫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因此,无论是场馆设施的建设还是环境氛围的布置,都必须从确保服务于提升战斗力的这一根本和唯一标准、确保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高度以及确保正确发挥文化氛围影响力的这一出发点入手。二是建设具有鲜明军事特色的制度文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持续培育工作可谓当下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化建设,通过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对军人价值观进行规范,并严格依法办事,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开展具有浓厚武德文化特色的宣传活动。走出军营,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活动,是军事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军队有自身特殊的使命,所以在兼顾其他活动的同时,要着重突出活动的军事特色。比如军事大讲堂、军事发烧友等,就是强调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展开对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的弘扬与继承。

对军队来说,文化是战斗力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也为塑造军人品格、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提供精神保证与智力支撑。

注释

①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上卷).出版社,1964:12.

② 孙子兵法・火攻篇.

第10篇

为了实践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教学设计从课前系统设计、课堂系统设计、课后系统设计三方面,对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

【教材版本及教学内容】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两次》子目:与《》,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第一部分 课前系统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的主题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内容涉及1840~1900年这60年间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分别是两次、及。面对侵略,中国人民英勇抗争,涌现出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国家的强大,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单元的第一课是《两次》,今天我只讲第一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是中国和西方两条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的必然交汇。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又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迈向近代化准备了客观条件。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线索(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日益近代化的发展史)都可以在本课找到源头,它决定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走向,在整本教材中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既有贯穿古代、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战争、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应注意搜集图片、史料等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习目标

本节课确定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帮助学生:

大致知道: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重点)、《》的签订及影响(重点)等重要史实。

初步认识:前中西之间的差距;爆发的必然性及失败的原因;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近代史的开端。

略有感悟:从鸦片的危害感悟“珍爱生命,远离”,从战争失败的原因当中感悟“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可能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的道理。

三、难点解析

1.爆发的原因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相距如此遥远,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对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认识,而且蕴含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辩证关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对此,学生容易产生疑问和困惑。

2.中国战败的原因

为什么一个号称“天朝上国”的大清帝国会败给一个远道而来的英国呢?这些问题是学生感到迷惑的,因而是难点问题。

四、教学准备

八年级的学生对世界历史知识了解甚少,我想通过生动、直观的历史材料或图片对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所以为了达到本课目标,我做了以下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提供学生课堂学习学案,将本课的学习过程设计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读课文,自主学习;第二环节:探究问题,深入理解;第三环节:知识整理,巩固达标。

【第二部分 课堂系统设计】

一、教学过程Ⅰ――导入设计

展示美丽的罂粟花组图,提问学生:知道这美丽的花的名字吗?教师引导:“罂粟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之一,它的花朵大而艳丽、楚楚动人,它的果实是制作鸦片的主要原料。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正是由如此美丽动人的花引发。”

展示清朝官、军、民吸食鸦片的图片,感知鸦片带来的危害。

教师引导:鸦片俗称大烟,是一种用罂粟汁熬制而成的麻醉,人一旦吸食鸦片就不易戒除,一染上毒瘾,则使人倾家荡产、危害社会。1840年,中英之间就打了一场“”。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这场战争为什么会爆发、爆发的经过及结果。

二、教学过程Ⅱ――知识要点学习

操作要求:上课前将学案印发给学生;完成上述导入后,要求学生一边阅读教材,一边完成学案填写,自主进行本课知识结构与知识要点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下列学案进行自主学习:

《第一次》学案设计

(一)

1.时间: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

2.鸦片的危害:

3.意义:

知识链接: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棍打)徒(流放)已足蔽辜(抵罪);迨(dài,等到)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弛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两腿发抖)!

――《林则徐集・奏稿(中)》

(二)

1.时间:

2.发动者:

3.结果: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4.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破坏了中国的和关税、司法等,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根据这一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哪一条款说明破坏?

哪一条款说明关税破坏?

哪一条款说明司法破坏?

哪一条款最能说明英国发动的目的?

结合地图,说说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范围是:_________。

根据以上回答,请指出,我国是否还是独立自主的国家?

(2)社会矛盾的变化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后,这一矛盾有没有消除?有什么新的变化?

根据矛盾的变化,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3)结论:(《》)使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注意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是中国近代史的_________。

知识链接: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三)开发思维

通过阅读课文,你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三、教学过程Ⅲ――教学难点突破

整合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先由小组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加以引导。完成自主学习内容以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本课重点探究问题。

(一)出示问题一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洲东部,一个在欧洲西部,19世纪中期从英国航行到东方的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主要交通工具还是帆船,且耗时数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在19世纪中期会爆发战争呢?当时中英两国基本状况如何?

教师用PPT展示相关组图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看图说史。

第一组图:清朝道光皇帝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图像。反映中英政治制度的差别:中国是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教师简介:战前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迅速崛起,英国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组图:中国男耕女织与英国机器生产两组图片对比。反映中英生产方式上的差别:中国是落后的农业国,英国是强大的工业国。

教师简介:英国自18世纪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第三组图:清朝闭关锁国漫画与新航路开辟图。反映中英两国在外交形势上的不同:中国是闭关锁国,英国是对外扩张。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清朝“闭关锁国”的相关知识: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留广州一岸作为唯一的通商口岸,这个政策最初的主要目的是海防,防止殖民侵略和维护自身的统治。这虽然起到了民族自卫的作用,但也妨碍了自身的发展,不利于中外交往,也使清朝政府不能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

教师概括指出: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开辟和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古老而又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成为他们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第四组图:中国的木质军舰与英国的铁甲战舰对比。揭示中英军事装备上的巨大差别:中国军备废弛,军纪败坏;英国坚船利炮,力量强大。

教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说明:英国为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资金、原料、市场,觊觎中国已久。

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先后用了三块“敲门砖”:第一是商品;第二是鸦片;第三是炮舰。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要打开中国大门。(通过中英差距对比,为学生探究战争失败的原因做好

铺垫。)

(二)出示问题二

与的爆发是什么关系?如果没有,是否还会爆发?

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思考: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通过分析以上两组材料引导学生理解:禁烟运动的消息传到英国,不法英商游说英国政府,赶紧抓住这次机会发动对华战争。英国政府为了从根本上打开中国市场,打着保护中英贸易的旗号,发动了。所以,这场战争不是打不打的问题,只是早和迟的问题。禁烟运动只是借口,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中英之间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三)出示问题三

战败之因――不得不面对的思考:据记载,前夕,清朝的GDP全球第一,总量约为全世界的33%,是大英帝国的7倍,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况且我们又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兵力仅1万人的英军?

结合“中英差距日显”组图,引导学生反思战争失败的原因。学生通过思考,可自由发言,如,清王朝腐朽落后、海防力量薄弱、军事装备陈旧等。再利用课本上嘉庆皇帝与大臣孙玉廷的对话引导学生得出战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闭关锁国导致的思想观念落后和对世界变化懵然无知。

通过师生对话,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得出“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可能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的道理,也为学习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做了铺垫。

四、教学过程Ⅳ――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教师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板书设计:

英国:商品鸦片炮舰《》打开中

国大门

中国: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反帝反封建

【第三部分 课后系统设计】

达标测评:

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告诫我们应( )

A.远离,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2.“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的“这场战争”是指( )

A. B.第二次

C. D.

3.在《天朝的崩溃――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

A.《》 B.《》

C.《》 D.《》

4.《》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 )

A.割让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5.在右图中填上:

(1)中英《》强迫中国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2)中英《》强迫割给英国的香港岛。

第11篇

关键词:诸葛亮;岳飞;军事教育思想

诸葛亮和岳飞身为不同时代的杰出军事家,他们的军事思想极富时代特征及个人特色。军事教育思想作为两位经典人物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比较也是极富研究和讨论价值的。

一、两位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当时曹操已经统一北方,孙权割据江东,刘表割据荆襄,刘璋割据川蜀,张鲁割据汉中,马超割据西北。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从此诸葛亮辅佐刘备父子运筹、征战,创建并捍卫蜀汉大业。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极高而又内忧外患不断的朝代的代表。如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岳飞则是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和民族英雄。

二、对两者军事教育思想相同之处的理解

1.两者军事教育思想所面对的战争态势相同。诸葛亮在荆州学派影响下,养成了简明求实、重视时务、淡泊宁静、身体力行的学风。在探讨刘备集团如何发展力量、战胜中国最强大势力曹魏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军事教育思想。由于刘备集团实践的核心问题,始终是以弱胜强,因此这个问题便催生了诸葛亮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岳飞作为军事将领,主要面对的敌人是金国强大的军队,以少敌多也就成了岳家军的“家常便饭”。绍兴十年七月,兀术带领一万五千精锐骑兵和十万步军突袭郾城,企图一举摧毁岳飞“司令部”。当时岳飞手下只有背嵬军和部分游奕军,但仍然大获全胜。兀术大恸曰:“自海上起兵,皆以此胜,今已矣!”

2.两者的军事教育思想都注重以德育军。诸葛亮生于孔子家乡和儒学发达的鲁地,邻近管仲所在的齐地,他的军事思想较多地受到儒家的影响。儒学对其军事思想的影响有两个突出表现:一是在战争观上,坚持“王者之兵”和人谋取胜;二是在用兵时使用正兵较多,使用奇兵较少,不大善于运用权谋诈术。诸葛亮在治理蜀国军队时,“教之以礼义,诲之以忠信,诫之以典刑”,以汉室“子弟兵”的思想予以灌输,借以百姓对汉室天下的忠心,使部将和士卒感觉到自己是光复汉室天下的正义之师,给予蜀国军队极大的战斗勇气。虽然无法考证岳飞年少时是否真的“书传无所不读,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或达旦不寐”。但从大将张俊问究岳飞“用兵之术”时,岳飞的回答“仁、信、智、勇、严”来看,与孙子所论“将者,智、信、仁、勇、严”只是排序不同,但内容一致,不难看出岳飞的军事教育思想是深受其前人军事教育思想影响的。岳飞以德育兵的教育理念深受司马光“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观点的影响。他在《御书屯田三事跋》中对此发挥说:“论人者能审于才德之分,则无失人矣。”作为统帅,他首先从自己做起,然后推及于训练军士。

三、对两者军事教育思想不同之处的理解

1.由于个人经历的差异,两者军事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不同。诸葛亮的军事教育思想来源于刘备集团兴复汉室的战争实践。他在荆州学派的影响下,养成了简明求实、重视时务、淡泊宁静、身体力行的学风。在探讨刘备集团如何发展力量、战胜当时最强大势力曹魏的实践中,形成了他的军事教育思想。而岳飞出身贫农家庭,自小喜好兵书并练有一身好武艺。岳家军作为南宋初年最为善战能胜的一支部队,令金人闻风丧胆,使金人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是战争的实践造就了岳飞的军事教育思想。

2.由于两者所处的政治和军事地位不同,其军事教育思想的指导层次不同。由于诸葛亮身居高位,其军事教育思想的受众群体也相对较高。诸葛亮注重对将领的教育,其留世的《将苑》就是最好的证明,“夫为将之道,军井未汲,将不言渴;军食未熟,将不言饥;军火未然,将不言寒;军幕未施,将不言困。夏不操扇,雨不张盖,与众同也”等词句,已为历代军事指挥人员奉为座右铭。岳家军虽然战斗力顽强,但客观分析其组成不难看到,从士卒到部将,多为朝廷派遣、整编或招降所收编,岳飞通过自身的领导艺术使岳家军的战斗力空前强大,但是对其部将的培养和教育并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留世。

四、两者军事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

无论战争的胜利是依靠大刀长矛,还是船坚炮利,或是无影无形的信息优势,最终都要归结为人的行为,所以人对战争的能动作用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两位军事家的军事教育思想在当代仍极具价值。诸葛亮和岳飞在教育理念上注重个人价值需求的实现,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军官以身示范的作用。从国家战略的角度看,我国仍然处于敌强我弱的战略防御阶段,而诸葛亮和岳飞所处时代的战争态势也是敌强我弱,但两人都因势利导,主动出击,实施“北伐”,这种虽处弱势,但仍以精兵、奇兵获得战争局部优势或胜利的积极作战思想,对我军积极防御的战略无疑不是一种启示。

参考文献:

[1]陈寿,东篱子.三国志全鉴[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

[2]孔干.诸葛亮兵法古今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邓广铭.岳飞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12篇

    第一,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历史学科是一门拓展性极强的学问。除了教材内的知识外,仍有取之不尽的课外知识素材可以进入学生视野,信息量越多,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就越完善。在学生能接受的前提下,丰富其知识的接触量,这是使历史学科的知识传承趋于理想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重要切入点。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课堂探究,这是历史新课程的核心要求之一。把学术观点作为问题素材引入学生探究学习中,这是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有诸如“动脑筋”之类的探究活动,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学术观点;高中教材中不少问题情境的设置也是来自于学术观点。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高中各版本教材对于结论性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持慎重态度,很多历史事件在陈述完毕之后并没有下历史结论和评价,这就为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术观点组织问题探究提供了空间和条件。

    第三,它满足了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满足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事实上,很多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并不是基于我们教师所想象的那么高的境界和目的,而是基于真实而质朴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进入了历史学习的殿堂。历史学术观点的争议性、奇特性、多样性以及建立在历史事实基础上的想象力,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术观点的吸引下,学生情不自禁地去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史识,从而推动了历史学习。

    第四,对于历史学科的发展而言,这有可能培养出极个别对历史特别有感悟的学生,并使这些学生发展成为专业的历史研究人才。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历史学习在于了解和掌握历史的基本线索、特征和主要的事件及人物,使学生具有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基本的人文素养。但是,也应该注意发现和培养那些对历史学科有特殊兴趣和才能的学生,尽管这类学生的数量是极少数,但是其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学术观点的引入,是发现这类学生的极佳手段。很多历史学家就是因为在中学时期受到了某种历史观点的启发而对历史结下不解之缘,从而投身于这项事业的。

    第五,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高三学生的高考复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历史高考试题学术化倾向十分明显,很多较为前沿的历史学术观点开始逐渐渗入高考试题。部分学术观点性质的试题往往成为学生获得高分的障碍。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法国布罗代尔的年鉴学派史观、英国汤因比的文明史观在高考中的渗透就特别突出。因此,向学生适当地介绍这些历史观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十分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应试。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学术观点的引入已经成为确保高考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对于教师是一个十分严苛的考验。因为学术观点浩如烟海,如果不加取舍地将各种千奇百怪的学术观点随意引入课堂,那么教师将无法驾驭和控制课堂局面,无法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术观点的引入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必须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盲目引入,极有可能导致混乱。

    笔者认为学术观点的引入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是适当性原则。即学术观点必须同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引入的量要适当,不能随意联系,无故攀扯。否则,历史课堂教学将如脱缰野马,无中心和边际可寻。例如在学习前苏联解体时,教材中已经将其解体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阐述,这些观点对于中学生掌握前苏联解体原因已经足够。而教师在这里又引用当代西方学者关于前苏联解体原因的大量新观点,进而又谈到战后美国及西欧经济发展原因的各种观点乃至美国冷战获胜原因的观点,就显然偏离主题,过于冗杂了。无论怎样的学术观点引入,都只是对课文主干教学内容的适当补充,不可喧宾夺主,用学术观点来代替教材内容。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特定的历史教学内容,大量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的主体内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所提供的承载学术观点的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过多地充斥学术观点会导致学生学习的混乱,学生因无法应对和理解各种前沿的历史观点而使学习陷于无所适从之中。缺乏主体精神统领的历史信息和观点,容易导致学生对历史产生虚无缥缈和支离破碎的印象,无法形成积极完整的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有益认识。

    其二是拓展性原则。即所引入的学术观点应该对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起到突出强化和拓展的作用,以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例如在讨论明朝中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以白银征收赋税的原因时,学生一般可以从教材中得知商品经济的发展造成白银普遍流通,进而使国家以白银征收赋税。这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但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此时世界范围内新航路开辟,美洲白银大量流往欧洲,中国与欧洲贸易又使这些白银的一部分流入中国而导致中国白银总量增加,从而为中国国家税收征收白银提供了保障。将这一学术观点介绍给学生,不仅丰富了学生对普遍使用白银原因的了解,而且能引导学生把中国历史上的事件放在世界史环境中来考虑。又如在讲授战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可以将西周封建说、秦汉封建说等其他关于我国封建制度确立时间的观点介绍给学生。这些观点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课外历史知识。

    其三是启发性原则。学术观点犹如一颗投入学生平静脑海中的石子,使学生通过对学术观点的了解,产生对历史事物的探究欲望,激发其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明朝中后期的历史时,可以向学生介绍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告诉学生该书以明代极为普通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即公历1587年为切片,通过对这一年里明朝几个重要历史人物的描写和分析,揭示了明朝后期的历史特征和历史走向。其所阐明的学术观点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衰落开始明代万历年间。这就启发了学生对中国古代社会何时走向衰落的思考,学生也很有可能自觉地在课外阅读《万历十五年》。

    历史学术观点的引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理论学术界已经得到公认的观点;另一类是属于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或较新较特殊的科研成果,而这些观点或科研成果不同于一般传统的观点,它对于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具有很好的开拓作用,有助于暗示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构建知识,并确立广泛学习各类知识的观念。

    如黄仁宇在其“大历史观”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即中国传统社会的弊端在于不能对国家财富进行有效的数目字管理,这就使整个国家的财富处于分散或隐匿状态,这是中国迟迟不能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他还列举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事例,认为该变法是在农业社会背景下试图对国家财富进行数目字管理的最早尝试。但是,它严重超越了时代,故而决定了它的必然失败。这个观点在高中生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时候,是完全可以向学生介绍的。

    又如,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学术成果和观点也可以择机引入课堂。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历史学家和天文学家联手研究,把先秦史籍中有关日食的记载用现代天文学测算技术加以推演,从而一举突破了长期困扰史学家的夏商周历史断代问题。天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通过《竹书记年》一书中“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日食描述记录,结合现代天文学,推算出“懿王元年”为公元前899年4月21日,而由这一年的确定,几乎推断出所有的夏商周确切的公历纪年。该研究成为断代工程最精彩的一幕。该工程研究的一些主要成果: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商朝建立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武王伐纣为前1046年等等,这些观点已经被中学历史教材所引用。这些学术成果和观点的引入,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启发性。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多个学科,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这是一个需要综合性知识才能完成的科技攻关项目,单凭一个人或一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是不可能完成的。这种转换历史视角的全新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一般历史学家所忽略的细节中发现历史事物之间的重要联系。学生感受到,方法和视角的转变可能引起历史研究的巨大进步,多学科综合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