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时间:2023-06-01 08:5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第1篇

关键词: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生物膜系统 分裂方式

学习了生物进化后,笔者对真核生物的出现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从进化的历程看,生物进化的顺序是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真核生物在原核生物之后出现,其结构和功能更为复杂。那么,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从结构到功能,生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查阅了相关资料后,笔者浅显地归纳了下面两点。

一、生物膜系统的进化

原核细胞中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真核细胞除了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器膜、核膜。因为这些膜在成分上很相似,功能上也有联系,因此我想它们是可以相互进化的。那么,如此复杂的生物膜系统是怎样进化而来的呢?

大多数人认为,细胞膜内褶皱形成内质网,内质网进一步曲折,把核区包裹起来形成核膜。然后原始内质网可进一步分化为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这种观点可以解释各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的相似性,并能解释单层膜结构细胞器的特点,以及核膜为何是双层膜结构。然而,此观点仍存在不足,因为真核细胞中存在着两种特殊的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他们不仅是双层膜结构,而且存在遗传上的独立性,即含有少量的DNA,这又如何解释呢?

我记得有一道题目中提到过“叶绿体是蓝藻和细菌的共生体”,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于是我查了相关资料,发现确有此说,就是美国学者Margulis提出的“内共生学说”。该学说认为,较大的原核细胞可吞入其他较小的原核细胞,它们便产生了共生关系,以后逐渐特化为其中的一种细胞器。例如,被吞入的需氧型细菌可变化为线粒体;被吞入的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蓝藻则变为叶绿体,如此,便逐渐完成了向真核细胞的进化。

二、细胞分裂类型的进化

了解相关信息后,我知道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当其分裂时,复制后的DNA随细胞膜上的间体彼此分开;同时,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向内生长,形成隔膜,将细胞质分成两半,形成两个子细胞。

真核细胞则进化出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分裂方式,其中基本的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与二分裂不同的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出现,在细胞分裂间期,以丝状的染色质的形式散漫的分布在细胞核中。当进入分裂期后,丝状的染色质便高度螺旋化,形成又短又粗的杆状染色体。细胞分裂结束后,染色体会解螺旋,重新成为丝状染色质。从二分裂到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这样的变化具有深刻的意义。

第2篇

生物体不一定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比如病毒。细胞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两类,但也有人提出应分为三类,即把原属于原核细胞的古核细胞独立出来作为与之并列的一类。研究细胞的学科称为细胞生物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进行角色转变,成为辅助学生、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如何利用有效资源,努力营造充满智慧和情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高效掌握知识?以下是笔者使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科书的一点感想和积累的一些经验。

一、用新颖的导课方式创设情境

教师在准备新课的过程中,在多找一些丰富的有趣的图片,多制作一些或充满悬念的或让人震撼、让人深思的视频。这样的导课能快速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学习生物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1.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必修一中光合作用的知识点导课时,设问:“人要一日三餐,植物呢?”“大树底下为什么好乘凉,为什么植物不会在强光下被晒伤?”

2.必修二第一章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导课时展示班级各科教师的全家福照片,引导学生比较教师与其父母、与其子女的相似处,学生感慨“这就是遗传”!再引导学生思考各科教师为什么与其父母、与其子女不是完全相同的外貌。

3.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课时播放一段提前制作好的视频,视频中展示全球各地环境污染的新闻图片,新闻报道配置相应的背景音乐。学生观看后,内心为环境被污染而感到震撼和难过,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强烈责任感。

二、不拘艺术形式,打造灵活开放的生物课堂

单纯地把生物课上成跳舞、唱歌之类的艺术课显然不可取。若教师在细细地研究和揣摩课本内容之后,从中提炼出重点和精华,再配以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表演一番,学生定会全神贯注,高效掌握。

1.创作广告词

必修一第五章教学酶的作用、酶的特点时,让学生为加酶洗衣粉创作一句商业广告词,学生很积极。有的用拟人的手法:“我能更快地认识各种污渍敌人,秒杀它们不在话下!”“我需要温暖一点的水,请好好对我哦!”

2.创作歌词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就细胞的分类以歌曲《小苹果》为蓝本进行重点知识的歌词创作:

“真核细胞有核膜 原核细胞无核仁 不能傻傻分不清楚

真核细胞有核仁

原核细胞无核仁 可不能傻傻分不清楚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还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没有它们 但有中心体

低等植物细胞也有它 要记得清楚 原核细胞没有它们 但有核糖体

细胞分成原核与真核 真核细胞包括很多 动物的植物的和真菌的细胞

你们定要记得清 清清清清 原核细胞包括细菌蓝藻 它们没有成形的细胞

细菌细胞蓝藻细胞与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壁但是成分不同”

唱歌是学生喜爱的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改编后的歌词因熟悉的曲子而被学生高声歌唱,重点的易忽略的知识点就这样轻松地被掌握。

三、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打造生成与发展的课堂

1.分析实验现象,比较得出实验结果,打造人文课堂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生物理论和结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因此重视实验课程,注重学生为主体去主动探究,进行比较、分析、验证,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很重要的。

举例:必修一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教材中准备的实验材料为苹果、梨、马铃薯、花生、豆浆、鲜肝研磨液。

另外,教师应再准备以下几种实验材料:猪肥肉、甘蔗、葡萄、西红柿。

在开始实验前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张小卡片,上面有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具体验证方法。让学生拿着卡片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并借鉴课本中的表格填写实验的最终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1.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出发

举例:必修二关于人类的遗传病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疾病。流行性感冒、H7N9禽流感、胃病、食物中毒、白化病、白癜风、侏儒症、癌症是人类的遗传病吗?怎样判断疾病是不是遗传病?学生通过讨论对各种疾病的分析和思考得出遗传病的概念。这比简单直接地告诉学生概念要科学有趣得多,而且更具有人文性。

2.从科学历史、生产生活实践出发

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和学生讲讲生物学的发展史也是很生动、有趣的。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深刻,高效掌握知识。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微生物种类;结构特点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微生物都是比较常规的种类。高中生物的新的教学大纲提出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的明确目标,并对相关的知识内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更新。教材中将微生物分为三大块来分别讲解,包括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和病毒。本文主要对这三大类微生物的子类别和其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

一、微生物的定义及常见的微生物种类

1.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指的是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无法看见或看清的单细胞、多细胞的一类微小生物。绝大多数微生物的观察与研究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才能进行。

2.与身体健康和生活过程相关的常见微生物种类

(1)与身体健康相关的常见菌种: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寄宿于大肠内的一种原核微生物,是动物体内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大肠杆菌也有不同的菌型分类,除了部分引发腹泻的菌型外,大部分的菌型对人体是有益的,尤其是其具有合成维生素K和维生素B族的功能,是人体保持健康不可或缺的种类。大肠杆菌既有异养需氧型,也有兼性需氧型。

肺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的原核生物。也分两类,一类是正常寄居在鼻咽腔中的菌型,通常是无荚膜的;一类是会引起肺炎、中耳炎、细菌性脑膜炎等多种疾病的病原体,通常是有荚膜的。

(2)与生活过程相关的常见菌种:蘑菇。食用的蘑菇是真核生物的一大类,属于真菌界。蘑菇富含维生素D,种类众多,味道鲜美,是餐桌上常见的食材。

酵母菌和乳酸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是酒精生产、面食烹饪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菌种。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pH4.5~pH5.0之间。乳酸菌则是泡菜、酸奶等生产过程中必要的青贮饲料,同时也跟人体健康息息相关;200多种乳酸菌中,大部分都是人体需要的生理功能的菌群,存在于肠道,有助于身体健康。

草履虫。以细菌为食,可以用于污水处理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原核生物。

根瘤菌。杆状需氧型细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能在其根瘤内形成类菌体,用以固氮。

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因为蓝藻本身含有叶绿素和蓝藻素,是最原始的藻类,属于自养型生物,繁殖很快,蓝藻暴发会引起水质恶变,严重时会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大面积鱼类死亡。尤其是蓝藻的部分菌型会产生霉素,从而导致鱼类和人畜受到毒害,甚至诱发癌症。

二、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相关的结构特点

1.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指的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一类微小生物。原核细胞中的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细胞没有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拟核,染色体分散在细胞质中;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主要类别有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

(1)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微生物,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原核微生物,既可以进行营养繁殖,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其多存在于湖泊等水体中,大量繁殖会引发“绿潮”。是生活中常见的菌种之一。

(2)细菌。细菌指的是一类形状细(直径一般在0.5~5μm之间)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细菌是自然界中分布最为广泛、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参与了绝大多数的大自然物质循环。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细菌的分类也不同。按其对氧气的需求分,可分为需氧菌和厌氧菌两类,也有兼氧性细菌。生活中常见的大肠杆菌、乳酸菌主要以厌氧为主,而根瘤菌、硝化细菌等则是需氧型的,它们都与人体健康和生活过程息息相关。如大肠杆菌和乳酸菌都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与人体互利共生的,而根瘤菌、硝化细菌则是自然界中植物固氮必不可少的部分。

按照细菌的生活方式分类,可将其分为自养型细菌和异养型细菌,大多数的细菌是异养型的,如上面提到的大肠杆菌、乳酸菌、根瘤菌等,而硝化细菌则是自养型。硝化细菌是自养需氧型细菌,能将土壤中的铵盐及氨转化为硝酸盐,供给植物必需的氮素营养。

按照细菌的形状分类,可将其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3)放线菌。放线菌是原核微生物的一种,但不属于细菌,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放线菌是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丝状微生物。放线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繁殖,在合适的条件下,保证会萌发,长出牙管,形成营养菌丝,并分化出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

放线菌具有产生抗生素的作用,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占已知抗生素种类的近70%。

(4)支原体和衣原体。支原体指的是没有细胞壁的一类革兰阴性菌。支原体能形成细长分枝细丝,呈现丝状、环状、星状等多种不同形态。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原核微生物。

衣原体也是革兰阴性菌,自身无法合成生物能量物质ATP,需要完全依赖被感染的宿主细胞提供。

2.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指的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不同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同时具有细胞核和高度分化的各种细胞器。常见的真核微生物包括原生生物和真菌。

(1)原生生物。原生生物在自然界中属于消费者。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原生生物包括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等,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其中衣藻属于自养需氧型,草履虫和变形虫是异养需氧型。

(2)真菌。真菌是真核微生物中十分重要的类别,包括霉菌、酵母菌等。

霉菌的形状多为丝状,且具有繁殖方式多样、繁殖能力强的特点,既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也能进行无性繁殖。霉菌属于异养需氧型微生物。

酵母菌与霉菌的繁殖方式相同,均既可以进行有性繁殖(孢子繁殖),也能进行无性繁殖。其特点在于生长迅速,易于培养,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兼性厌氧。

(3)病毒。病毒指的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或只有蛋白质颗粒构成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病毒与细菌间的最大区别是病毒形态更小,且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可以根据其核酸种类的不同将其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也可以根据侵染的宿主细胞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真菌病毒和细菌病毒。与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动物病毒中,我们熟知的有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致癌病毒、疯牛病病毒等。

通过对微生物的结构特点、繁殖方式、代谢特点等的把握,深入了解不同微生物种类的区别,是学好微生物这一部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邢 妍,魏朝明.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微生物简介及分类[J].新课程(教研版),2013(3):175―176.

第5篇

知识是青年人的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1第一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

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

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

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施旺(Theodar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2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4、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相关概念:

1、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2、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3、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4、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5、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6、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二、氨基酸分子通式:

NH2—(R — C H —COOH)

三、氨基酸结构的特点: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导致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四、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

五、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

2、催化作用:如酶;

3、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4、免疫作用:如抗体,抗原;

5、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六、有关计算:

1、肽键数

= 脱去水分子数 = 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2、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

第三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核酸的种类: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3、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DNA为脱氧核糖、RNA为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组成DNA的核苷酸叫做脱氧核苷酸,组成RNA的核苷酸叫做核糖核苷酸。

4、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

5、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

6、核酸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第四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相关概念:

1、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3、二糖: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4、多糖: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5、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3第一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一、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约50%)和蛋白质(约40%)还有少量糖类(约2%--10%)。

二、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性质是全透性的。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相关概念:

1、细胞质: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叫做细胞质。

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2、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是基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3、细胞器:细胞质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

二、细胞器的比较

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叶绿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的膜上,在片层结构的膜上和叶绿体内的基质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3、核糖体:椭球形粒状小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上,有些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4、内质网: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5、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加工、分类运输有关。

6、中心体:每个中心体含两个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7、液泡: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细胞中,液泡内有细胞液。

化学成分:有机酸、生物碱、糖类、蛋白质、无机盐、色素等。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

8、溶酶体:有“消化车间”之称,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四、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一、细胞核的功能:

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二、细胞核的结构:

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4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水分子(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作用。

二、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膜两侧有浓度差

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内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

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细胞膜结构:磷脂 蛋白质 糖类

二、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第三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相关概念: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要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3、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二、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三、离子和小分子物质主要以被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是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生物高中必修一知识5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相关概念:

1、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3、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4、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二、酶的发现:

1、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2、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3、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4、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三、酶的本质:

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少数是RNA。

四、酶的特性:

1、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

2、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酶需要较温和的作用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ATP的结构简式: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缩写,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代表普通化学键。

注意:ATP的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的能量,所以ATP被称为高能化合物。这种高能化合物化学性质不稳定,在水解时,由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二、ATP与ADP的转化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相关概念:

1、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3、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4、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 6O2——>6CO2 + 6H2O +能量

三、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2C2H5OH(酒精)+ 2CO2+少量能量

C6H12O6——>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四、有氧呼吸过程(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五、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六、影响呼吸速率的外界因素: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

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七、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

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第6篇

关键词 概念图 新授课 复习课 知识网络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事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概念模型也即概念图,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其优越性越来越明显,让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教学更具特色,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本文从多种课型“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出发,浅析概念图在新授课和复习课两种课型中的具体作用,希望能对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生物学核心概念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点。

一、概念图概述

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儿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提出,它是根据奥苏贝尔意义学习和概念同化理论发展而来。

概念图的图表结构包括节点(又称结点)、连线和连接词三个部分。节点就是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的概念;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连接可以没有方向,也可以单向或双向。位于上层的概念通常可以引出好几个知识分支,不同知识领域或分支间概念的连线就是交叉连接。连接词是置于连线上的两个概念之间形成命题的联系词,如“是”、“包括’、“表示”等。

概念图的形式大致有两种,第一种可称为层次式概念图,诺瓦克和高文认为,概念图应该是具有层次性,上位概念在顶端;用适当的连接词做标注;有交叉连结,表明层次的子分支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这种形式在目前多数研究中较为常见。第二种可称为网络式概念图,为Stuart(1983)所提出,其方法是将关键概念置于图中央,将相关概念依一般至特殊逐渐以放射状绘出。

图1 诺瓦克和高文绘制的普通层级概念图

二、概念图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一)概念图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1.在新授课中构建知识结构

回顾我们传统的新授课教学,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和学生一起研读,枯燥的讲解和抽象难懂的概念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另外,知识的“习得”靠的是记忆,掌握的知识也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概念图”可以有效改善高中生物学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重心顺利地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迁移:概念图将课堂需要探究的每一个任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关键点上给学生以提示,学生在概念图的引导下可以走向知识的彼岸,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自主性和探究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授课时,学生初次接触概念图,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介绍概念图,让学生有初步印象。以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自我检测“细胞的概念图”(图2)为例:这是教材中出现的第一张概念图,学生必须掌握概念图的四个要素。

图2 细胞的概念图

节点:如“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等是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的概念,它是指感知到的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连接可以没有方向,也可以单向或双向。连接词:“具有”是置于连线上的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词。层次:关键概念置于顶层“细胞”,一般概念“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位于其次,依此类推,显示等级关系。

利用概念图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表示出来,这样二者的区别非常清晰。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重视概念图,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并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生对概念图的掌握也是由浅人深的过程,教材在设计题时也是由完善概念图向学生自己构建概念图过渡。即在新授课中首先要让学生完善概念图,然后要让学生构建概念图。

2.在复习课中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不仅要回忆、再现所学知识,还要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拓展促进知识的迁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若以概念图形式进行有效复习,利用概念之间的同、异以及内在联系,进行整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归纳,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概念图教学促进教师发展

生物学知识比较多而零散,每部分包含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原理、原则,而概念图的层次结构可使教学材料得到有效的组织,有利于课前教师备好课,做好教学设计。

教师在授课中应用概念图教学策略来构建知识结构,将教师单纯的“教”转变为“教”与“学”并举。在组织生物复习中重视学生的学,尽量让学生自己绘制各类概念图,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概念图是一种教学策略,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构建,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高生物学习效率。

总之,教师应用概念图指导生物教学,既关注学生已有知识、注重学生知识建构,还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概念图对于促进教学有着很显著的作用,但它也不是万能的,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境,不能不加选择地盲目使用,而应该分析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学习细胞亚显微结构时,要充分利用相关资料中的图片,建立细胞的空间立体模式图。结合教材的插图,明确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及两者的区别。然后以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为核心,根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特点去学习、掌握细胞的有关结构和功能。要准确识别各种细胞或细胞器,必须牢记教材中相关的细胞亚显微结构图,同时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细胞亚显微结构图的绘制,并关注以下知识:

一、动物细胞、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1.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2.不同点: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叶绿体,有中心体;有些低等的动物有液泡;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中心体见于低等植物中。

二、细胞结构图像辨别

1.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图像的判断图像中:有核膜(或有核膜围成的真正的细胞核),则为真核细胞;无核膜则为原核细胞。2.动植物细胞图像的判断图像中:有中心体,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低等的植物细胞图;无中心体,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高等植物细胞图。

三、相关细胞结构知识点归纳总结

1.产生水的结构:线粒体(有氧呼吸)、核糖体(脱水缩合)、叶绿体(光合作用)。2.产生ATP的结构:叶绿体(光合作用:光能―电能―ATP―稳定的化学能)、线粒体(有氧呼吸:稳定的化学能――ATP)、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3.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4.生理活动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结构:细胞核(DNA复制、转录)、线粒体(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叶绿体(自身DNA复制、转录、翻译)、核糖体(翻译)。5.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中心体(间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尔基体(末期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线粒体(供能)。6.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含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液泡(含花青素等)。7.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及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内质网(将肽链折叠、组装和加糖基团)、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再加工)、线粒体(供能)。

四、特别提醒

1.在同一个细胞内,CO2从产生到利用要经过4层膜,8层磷脂分子;在相邻细胞间,CO2从产生到利用要经过6层膜,12层磷脂分子。2.真核生物: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3.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含光合色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无线粒体可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

典例: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如果B图是蓝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除了没有 外,在细胞质中应只有 种细胞器。

(2)如果B图是根尖生长点细胞,细胞的形状应为 ,同时还应没有图中的 、 等结构。此类细胞分裂时,代谢特别旺盛的是 、 、 等细胞器。若B图是洋葱表皮细胞,A图是口腔上皮细胞,将其同时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分别发生 和 现象。

(3)在生物工程中,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应首先用 酶去掉 ,得到 体。

(4)若A图为人体的效应B细胞,则该细胞应由 细胞分化而来,其产生的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它能与 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该过程属于 ―免疫阶段。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写标号)。

(5)若A图是人的大腿肌肉细胞,在人体进行长跑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这是由于在活动中产生 所引起的。该物质进入血液后会和血浆中的pH缓冲物质 发生反应。

(6)若B细胞线粒体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进入一个相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则该CO2分子穿过的细胞膜的方式称为 。

(7)若B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的一部分,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答案:(1)细胞核 1 (2)正方形 液泡 叶绿体 ③ ⑥ ⑦ 质壁分离 细胞萎缩 (3)纤维素酶和果胶 细胞壁 原生质 (4)B淋巴细胞或记忆 蛋白质 抗原 效应 ③⑦⑤ (5)乳酸 NaHCO3 (6)自由扩散 (7)⑨液泡

第8篇

笔者在教学中摸索到改变传统方法,提高改错效率,也能适应如今的生物高考局势。

对错题的整理,不能以偏概全的说这样改变,我按考题考查目标不同大致分成以下三种方式。

一、基础型的试题

例1.与水绵相比,蓝藻细胞( )

A.只含有一种核

B.mRNA完成合成前可与核糖体结合

C.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D.没有细胞壁,属于单细胞生物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正确选项为B,但很多学生选A和C这就是对核酸分布的记忆不清和光和色素分布的定向思维。

例2.与主动运输相比,协助扩散的特点是( )

A.运输物质没有选择性

B.运输物质的速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C.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只能将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正确选项为D,但很多学生选B。这是对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的片面了解,其实影响协助扩散速率的除了浓度差之外还有载体。

对此类题,把其中选项抽提出来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如下:变式:(1)原核细胞中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2)真核细胞mRNA完成合成前可与核糖体结合;(3)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都分布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4)协助扩散运输物质的速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5)主动运输不能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二、图表型的试题

例3.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M点细胞中的所有DNA数正好是L点细胞中的2倍

B.二倍体生物细胞中OP段含4个染色体组

C.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D.图中BC段、FG段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了减数分裂、染色体组、遗传变异等相关的知识,综合性强,又结合图表题,是高考高频考点,也是难点。对这样经典图像的分析不能轻视。

对经典图像扩展分析,图形不变,以填空题形式出现。如下:变式:上图甲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后回答:

(1)M点与L点细胞中的核DNA数之比为 。

(2)人的细胞中OP段含 个染色体组,在 段可能存在四分体。

……

三、能力应用型试题

例4.下图是大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赤霉素诱导a-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有关结构,①②表示有关过程。据图回答:

(1)催化①过程的酶是 。与②过程相比,①过程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 。

(2)甲、乙、丙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 ,图示甲的功能是 。

(3)大麦种子萌发时,赤霉素诱导合成a-淀粉酶,其意义是

试题分析:该题型考查了基因表达相关内容,图表不难识,主要是相关知识点记忆不牢,有些解题能力欠佳。

知识能力题以知识点默写形式出现如下:变式:DNA复制时参与的酶有 ,转录是参与的酶有 ,作用于氢键的酶有 ,生物膜系统包括哪些 ,核糖体的功能是 。

第9篇

1.高中生物15个核心概念

这些概念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脱氧核糖;脱氧核苷酸;基因;DNA;染色质;真核细胞;细胞,属于微观方面。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生物圈,属于宏观方面。现做如下说明。

1.1微观方面

1.1.1脱氧核糖:一种单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组成脱氧核苷酸的成分。

结构式

1.1.2脱氧核苷酸: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每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有一份子的脱氧核糖、一份子含氮碱基和一份子磷酸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根据所含碱基的不同,分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四种。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通过化学键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就是通常意义上的DNA。其结构式如下:

1.1.3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四种脱氧核苷酸,一个DNA上有许多基因。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包括编码区(外显子)、编码区前后对于基因表达具有调控功能的序列和单个编码序列间的间隔序列(内含子)。

1.1.4DNA:主要由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核酸,是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少数存在于细胞质中,是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一个DNA上有许多基因,DNA和蛋白质结合成为染色质或染色体。它们的组成和排列不同,显示不同的生物功能,如编码功能、复制和转录的调控功能等。排列的变异可能产生一系列疾病。

1.1.5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质的基本化学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白,它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复合物。

1.1.6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裹的成型细胞核的细胞,细胞核中含染色质,细胞质中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等多种细胞器。真核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还能进行原生质流动和变形运动。在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除细菌和蓝藻植物的细胞以外,所有的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属于真核细胞,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真核生物。

1.1.7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就是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一般来说,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细胞为鸵鸟的卵子。

1.2宏观方面

1.2.1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受精卵分裂产生的细胞开始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是相同的,以后经过细胞的分化,逐渐形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功能。它们进而形成不同的细胞群,就是组织。所以说,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动物和人的组织有四大类: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1.2.2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如动物的心脏、肺、肝、肾等,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根、茎、叶等。器官是由多种组织构成器官是生物体中自己具有一定功能,承担生物体一定的工作,是生物结构层次中比组织高一级的层次,器官由各种组织构成。植物的器官比较简单,最高等的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而其他植物并不是都有这六大器官的。裸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蕨类植物有根、茎、叶。

1.2.3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而构成系统。如动物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

1.2.4个体:若干个器官和系统协同完成复杂生命活动的单个生物体为一个个体。单细胞生物的个体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个体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表现出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等等。

1.2.5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它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

1.2.6群落:把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组成群落的各种生物种群不是任意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有规律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它们之间有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在群落中,一个种群的兴衰、变化都会对其他种群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1.2.7生态系统:在一点自然区域中,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它由无机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组成,无机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无机盐等,生物因素由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三部分组成。它既有垂直结构又具有水平结构。

1.2.8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地球特有的圈层。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土壤圈全部。

2.细胞是核心概念的桥梁,是宏观和微观的分界线

在这些概念中,属于生命系统层次的基本概念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微观系统和宏观系统的分界线。

第10篇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Alterations of SOD and TAC in serum and gastric mucosa of atrophic gastritis rat caused by highsalt hot water

【Abstrac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C) in the process of atrophic gastritis formation caused by over salty hot diet. METHODS: The atrophic gastritis rat model was made by feeding 150 g/L salty water of 55℃ for 12 weeks. The normal control was fed with pure water of 25℃. The rats were killed group by group every 4 weeks and the serum and gastric mucosa were kept to test SOD and TAC. Tissue slice of gastric mucosa was observed under optic microscope. The SOD was tested by improved muriatic acid hydroxylamine method, the total albumen content of stomach homogenate was tested by Lowrys method and TAC was tested by TAC kits. RESULTS: In the 12th week, the gastric mucosa in rats fed with highsalt hot water presented with typical pathological change as atrophic gastritis, but this pathological change was absent in control group. SOD and TAC in serum and gastric mucosa had a perfect timeeffect relation in hotsalt water group. With the time prolonged, the SOD and TAC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hotsalt water group. CONCLUSION: Active oxygen damnifi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precursory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trophic gastritis.

【Keywords】 atrophic gastritis; highsalt hot diet; SOD; TAC

【摘要】 目的: 观察过热、过咸饮食引起胃黏膜损伤以致造成胃黏膜萎缩的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总抗氧化力(TAC)的动态变化. 方法: 采用55℃,150 g/L NaCl连续灌胃12 wk,制成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对照组采用等量的25℃水灌胃,在此期间每隔4 wk处死一批大鼠. 将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同时摘取胃组织,制成组织匀浆,分别测定血清及胃黏膜组织中SOD和TAC含量. SOD测定采用改良的盐酸羟胺法, TAC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公司的试剂盒,总蛋白测定采用Lowrys法.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经热盐水灌饲大鼠的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SOD活性及TAC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5),并且随处理时间延长,SOD活性和TAC降低愈显著. 结论:SOD和TAC的显著改变说明活性氧损伤在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也提示有效的抗氧化干预很可能对于预防萎缩性胃炎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热盐水;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力

0引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胃部疾病,由于其与胃癌尤其是肠型胃癌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为胃癌前状态[1]. 我们以人类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食物的热度与咸度,创建了快速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的方法,并观察从正常胃黏膜发展到萎缩性胃炎的演变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总抗氧化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的动态变化,以探讨活性氧损伤与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健康、性成熟的雄性SD大鼠44只7 wk龄,体质量200~250 g,由第四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盐酸羟胺、Triton X100及NBT购自华美生物公司,福林酚购自鼎国生物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TAC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 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为上海分析仪器总厂产品,SHZ881台式水浴恒温震荡器为江苏太仓鹿河生化仪器厂产品. 采用55℃, 150 g/L NaCl连续灌胃12 wk,制成大鼠萎缩性胃炎模型[2],对照组采用等量25℃水灌胃12 wk.

1.2方法

实验开始随机宰杀4只作为空白“0 wk”对照. 其余大鼠分成对照组(control)20只、热盐水组(CAG)20只. 分别于4,8,12,24和32 wk各随机取4只,10 g/L戊巴比妥钠溶液0.5 mL/kg ip麻醉,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同时摘取全胃组织,制成组织匀浆,分别测定血清和组织中SOD, TAC和总蛋白的含量. SOD测定采用改良的盐酸羟胺法,样品管取样品20 μL,非酶管用三蒸水代替,依次加入75 mmol/L,pH=10.2碳酸盐缓冲液2.0 mL,3 mL/L Triton X100 0.3 mL,1.2 mmol/L 盐酸羟胺0.5 mL,0.98 mmol/L NBT 0.1 mL,37℃水浴20 min,2.0 mL甲酸终止反应,560 nm比色. 总蛋白测定采用Lowrys法. TAC按照试剂盒中的步骤严格操作. 另取胃窦黏膜组织,从胃大弯至胃小弯连续切片,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 参照1994年美国休斯顿胃炎诊断分类标准及井冈山会议胃炎诊断分类标准对胃窦、胃体黏膜组织学各项指标进行评定,组织切片由专人采取盲法阅片.

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x±s表示,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照组与热盐水组比较,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结果

2.1大鼠萎缩性胃炎病理改变热盐水灌胃4 wk和8 wk无萎缩性胃炎表现. 灌胃12 wk光镜下见正常组黏膜表面光滑,无糜烂,无炎细胞浸润. 而模型组胃黏膜腺体明显缩小,腺上皮萎缩,腺管腔变大,炎细胞浸润等萎缩性胃炎表现(Fig 1).

2.2血清SOD随着动物周龄增加有逐渐降低趋势;除4 wk外,处理组动物血清含量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长期高盐饮食可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诱发癌变[2]. 本研究以与人类饮食密切相关的热盐水为造模因素,短期内成功制成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并通过检测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和胃组织SOD活性和TAC含量变化,进一步探讨热、咸饮食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内在机制.

氧化损伤常导致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降低,SOD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是一种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重要抗氧化酶. 自1969年McCord和Fridovich发现以来,迄今,已发现的SOD有三种类型,即铜锌SOD(CuZnSOD)、锰SOD(MnSOD)、铁SOD(FeSOD). CuZnSOD存在于真核细胞细胞质中,MnSOD一般存在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FeSOD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SOD能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生成过氧化氢,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催化下生成水,使有害的自由基变成无害的物质. 人们常把SOD看作是机体抗氧化损伤防御体系中的第一道防线[3-5]. TAC是在一定条件下机体所具有的抗氧化能力,同样包括酶促和非酶促的生物与化学性的抗氧化活性,甚至包括一些机制尚未清楚物质的总抗氧化能力. 目前总抗氧化力的测定主要通过将Fe3+还原成Fe2+后与菲啉类物质形成有色的络合物,采用比色法进行测定,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6].

本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延长,动物体内SOD活性在逐渐降低,而在同一时间点,对照组与热盐水组动物血清和胃组织SOD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热盐水组SOD降低更显著,同时也反映了在热盐水诱导大鼠胃黏膜萎缩过程中,能够诱导大量自由基生成,从而导致SOD消耗过度和总活性显著下降. 同时测得TAC随着时间的延长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降低,提示在萎缩性胃炎的发生过程中,机体的抗氧化损伤防御体系受到破坏,活性氧损伤在热盐水诱导胃黏膜萎缩过程中可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本结果表明,在热盐水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形成早期已出现胃黏膜组织细胞的活性氧损伤,说明活性氧损伤在萎缩性胃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姒健敏.开展对萎缩性胃炎癌变干预阻断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3;23(11):645-646.

Si JM. The interdiction study on the carcinogenesis of atrophic gastritis[J]. Chin J Dig, 2003;23(11):645-646.

[2] 张沥,张玲霞,徐俊荣,等. 热盐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建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5): 571-574.

Zhang L,Zhang LX,Xu JR,et al. Rat model of atrophic gastritis induced by highsalt hot water[J]. World Chin J Digestol,2002;10(5):571-574.

[3] Fattman CL, Schaefer LM, Oury TD. Extracellular superoxide dismutase in biology and medicine[J]. Free Radic Biol Med, 2003;35(3):236-256.

[4] Fubini B, Hubbard A.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and 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RNS) generation by silica in inflammation and fibrosis[J]. Free Radic Biol Med, 2003;34(12):1507-1516.

第11篇

一、学生生物概念学习出错的原因

从学生方面看,造成所学概念模糊不清甚至混淆出错的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情感因素,即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不明确、不强烈等。二是学习的方式,例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如探究式学习有利于高水平学生概念的形成。三是已有的知识基础就薄弱,包括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和清晰性。

从教师方面看,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的技能、教学方法以及概念教学策略掌握和运用的程度,这些因素也会造成所谓认知上的概念不清。如:有教师讲解体液免疫,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时,不说“增殖分化”而说“变成了”记忆细胞和浆细胞。结果有学生就认为在这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甚至认为发生了基因突变。

二、概念学习错误解决策略

1.教师引领纠错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属性,淡化无关属性。概念的关键属性和无关属性是一并出现的。概念的关键属性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属性越多,学习越困难。例如,在学习酶的概念时,抓住“活细胞、催化、有机物”。其次,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比较与概括,辨认几组概念之间的差异。例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从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核膜、核物质等方面比较,明确原核细胞是没有核膜包被;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这三个概念从模板、原料、场所、产物等方面的比较等。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不同概念的区别及其相互联系,从而防止概念间的混淆。

2.学生自主纠错

(1)同类或相似概念的错误归类反思。

例1: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

在这组概念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把“细胞液和细胞质”这组概念混淆过,认为细胞液就是细胞内的液体,与细胞质等同。在学习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时,学生从字面上就简单理解成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与前面这组概念中的“细胞液”又发生混淆),细胞外液是细胞外的液体。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知道血管中流动着血液,血液呈液体状,所以认定在血管中的细胞外液就是血液而不是血浆;再如知道心脏中充满了血液,所以认为心肌细胞的细胞外液就是血浆。所以对于这样的相似概念学生纠错时并没有孤立每个概念,而意识到可以把两组概念中的四个概念罗列在表格中进行归类比较,并记录,先概念的关键属性比较,后成分例证。

(2)创建“自诊病历”或“活页病例卡”。“自诊病历”或“活页病例卡”可以由四个部分组成:①错误原形②错因分析③纠正方法④纠后反思。这些内容可以直接记录在练习原题上(省略①),也可抄录在专门的纠错本上。有的小组把选择题转化成判断“诊治题”,然后组内或组间成员互相练习强化,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让学生增强了改错的自信心。

例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学完细胞膜一节的内容后,学生能很流畅的回答细胞膜的组成成分――脂质、蛋白质、糖类;却在完成书本后的一道选择题: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时,选择错误答案――糖脂、糖蛋白,却舍弃正确答案――磷脂和蛋白质。问其原因,才知道学生认为,糖类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脂、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这时,在指导学生查阅了书本概念的同时,不忘让他们观察教材封面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观察三种成分的存在,自己判断哪种答案更准确,学生就再没有出现这种错误。

(3)课堂生态资源的自主纠错。学生先自主感悟纠错,同伴互评改错或小组互相纠错,通过讨论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改错的印象,解决大部分问题,讨论争辩后若还有没有搞懂的问题可以反馈给老师,老师作有针对性的点拨,让学生“豁然开朗”。

例3:“种群”概念的学习

第12篇

知识是青年人的最佳的荣誉,老年人最大的慰藉,穷人最宝贵的财产,富人最珍贵的装饰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生物高中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生物高中知识点1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元素:C、H、O、N、P、S、K、Ca、Mg

②微量元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

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HOHHH

NH2—C—C—OH+H—N—C—COOHH2O+NH2—C—C—N—C—COOH

R1HR2R1OHR2

19、DNA、RNA

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

染色剂:甲基绿、吡罗红

链数:双链、单链

碱基:ATCG、AUCG

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

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体、HIV、SARS病毒

20、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脂肪

人和动物细胞储能物:糖原

直接能源物质:ATP

生物高中知识点2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

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通过类比推理提出)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秦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8.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10.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1.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3.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4.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5.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6.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7.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8.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19.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20.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21.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2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3.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4.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25.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26.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

27.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以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一般来说,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8.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进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9.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30.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31.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32.基因突变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而对生物有害,也可能使生物产生新的性状,适应改变的环境,获得新的生存空间,还有些基因突变既无害也无益。

33.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34.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35.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36.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注意三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基因突变重在产生了新基因,基因重组是兄弟姐妹有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染色体变异是唯一可以在显微镜底下观察到的变异。

37.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有不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

38.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例:雄蜂)。

39.二倍体和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40.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低温处理等。

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生物高中知识点3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 的NaCl。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发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吸收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

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协助扩散,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1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的

1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2.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3.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14.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15.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16.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17.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18.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19.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清除和监控。

20.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黏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21.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其中B细胞主要靠生产抗体消灭抗原,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消灭抗原,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注意其区别)

23.免疫学的应用:免疫治疗、免疫预防、器官移植。

24.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5.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26.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7.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28.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型、随机型、聚集型。

29.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等,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30.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

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

31.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意义:防治有害动物,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拯救和恢复濒危动物种群。

32.自然界中确实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

33.种群经过一定时间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3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35.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36.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重要特征。

群落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竞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37.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大都具有明显分层现象,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差异、光照强度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常呈镶嵌分布。

38.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39.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40.演替的类型:①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裸岩)。

②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41.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4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43.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其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44.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45.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46.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不可逆不循环,逐级递减。

47.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帮助人们科学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8.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

遵循这一原理,可以合理设计食物链,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使生产一种产品时产生的有机废弃物,成为生产另一种产品的投入,也就是使废物资源化,以便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49.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