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短诗现代诗

短诗现代诗

时间:2023-06-01 08:51: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短诗现代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短诗现代诗

第1篇

说起来有些像是神话,陈虹宇一年多前开始学习写诗,一年多以后,就出版洋溢着现代诗感觉的诗集《诗:成人礼》了。对于一个在考试的车轮下被碾轧的学生,他是创造奇迹了。

陈虹宇比较正式地和我交流写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日子。2009年全日食那天,他爷爷奶奶陪着他,专程从绵阳来到成都。日食的黑暗之后,在我的办公室,我们讨论诗人的感受,诗歌意象的组合,诗歌的想象和夸张以及一些现代诗人和现代诗歌作品。陈虹宇浓黑的眉毛下那双黑亮的大眼睛,充满神往和憧憬,当然,也有顿悟后的惊喜。陈虹宇开始写的,是那种小令似的短诗,他写得十分认真而又小心翼翼,显得很拘谨。我一直期待他充满激情地写作,像火一样的,哪怕粗糙得不像诗,只要真实地表现他的青春激情。他也为此苦苦地努力了很长时间。

陈虹宇处事认真,执著追求理想,他对师长的意见也是极其认真听取的,在写作中,思维一次次碰撞,后来他慢慢放开了。直到在一次考试中,他诗情爆发,流畅激情地宣泄自己:“作为一个不把下一个时候指望的人/我,在没有时候的时候/大声默读文字的衣裳/薄得可以将严寒抵抗//作为一个被大火熊熊所遗忘的人/我,在没有时候的时候/观看,一切的温度从我体内被盗/我抱着被预约的纯白起飞”。

陈虹宇触摸到现代诗创作的奥秘,是因为学会了在生活中捕捉自己丰富的内心感受。同样是忙于应付考试,同样要在题海里浸泡,书山中挣扎,因为写诗,陈虹宇有了清醒和冷静,学习更有信心。他每周都会把写出的新作发到我的邮箱里,让我分享他的喜悦。

“一片浮动的山影中/一枚浮动的叶子/和叶子的/泥土色的语调”“鸟儿在他的帽子里/游泳/鱼儿在他衣兜里/飞翔/鱼的鳍/将他划成/一道道波纹”,读着他的这些意象新奇的诗句,我想起希腊诗人里索斯的《几乎》,觉得陈虹宇已经悟得现代诗的写作真谛了:

“他把一些不相配的东西捡到手中――一块石头/一片碎瓦,两根燃过的火柴/对面墙上的烂钉/窗外飘过的叶子,从淋过水的花盆/滴落的水滴,那一点点麦秆/昨天夜里吹进你头发的风/――他带着它们/并在他的后院里,几乎造起了一棵树/诗,就在这‘几乎’里。你能看到它吗?”

陈虹宇的努力和成功,会给你什么样的启迪呢?不用说,你已经十分明白了吧。

第2篇

然而,现代诗歌不同于戏剧的扮相演绎,不同于小说的长篇叙事,不同于散文的含蓄内敛,也不同于古诗文的生涩难懂,它具有与其他题材不同的文体样式和特征。但不可忽视的是,现代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其抒情方式热烈直露、情感来源于现实情景,丰沛的情感背后往往带有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和情感的共鸣点。以此为基点,现代诗歌散发出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魅力,这值得我们探究与研讨。

一、现代诗歌抒情方式对教学内容的指向

中国近现代诗歌的主体新诗,诞生于“五四”,它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诗,用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同时,基于王荣生等人的研究,我们将现代诗歌的文体归结为以下几个核心要素:一是诗的抒情性;二是现代诗的外形(形式);三是诗的音乐性;四是诗的意象和意境;五是诗的比喻、反复和对比等手法的运用。由此可见,现代诗歌抒情性的独特之处可见一斑。在文学体裁上,现代诗歌是以汉语言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凝练的语言、简练的结构易于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在简短的篇幅中又蕴含了一定的丰富深刻的内容。与古典诗歌比较起来,现代诗歌在形式上少了一些束缚,在内容之中显得更为深厚宽广。因此,不同于其他文体形式,现代诗歌形式更自由,语言更张扬。诗人表达情感直露、直接、直白。这种热烈的抒情方式直接决定了感受诗歌内容的主要方式――朗读吟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朗读提出如下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新课标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对朗读也作了具体的要求。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应是基于正确的朗读。因此,虽然常将朗读吟诵作为教学手段与方法,但基于现代诗歌不同于其他文体的抒情方式,应将其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余映潮老师的“第一乐章”就是以朗读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为理解文本的主要方式。在现代诗歌教学的误区中,教师常常以齐读、领读、分组读等传统的朗读方式,根本不能达到通过朗读体会文本的效果。在诗歌学习的“第一乐章”中,余老师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读法”来读这首诗歌。第一种是“用说话的方式”,读给他人听,即劝慰式(坚定的,宽慰他人);二种是“内心独白的方法”,读给自己听,即独白式(悄悄的,鼓励自己)。这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从课堂形式看,是教师引导学生亲近言语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改变倾听对象的“读”的尝试。学生在不同方式的“读”中,体味到同一个言语作品,稍稍改变一下言语对象,就要改变言语方式,同时也就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意味。因此,现代诗歌抒情方式给予了教学内容一个明确指向,即利用符合理解文本的朗读吟诵来契合现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二、现代诗歌情感来源对教学内容的引导

区别于其他文体中对作者生平、历史文化环境、创作背景的介绍。现代诗歌的情感来源于现实生活激发内心情感的触发点。这是现代诗人创作文本不同于其他题材的独特之处。它是作者真实的所见所闻,引发出当时最真切的描绘、感悟和思考。现代诗《错误》的教学内容和小说《边城》的教学内容进行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其中大部分内容,包括:作者介绍、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主体讨论、思想情感,这五大部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唯一多出来的只是小说《边城》作为个体的一些特性,例如湘西风情、景物描写两处,而这两处都不是作为文学体裁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这也就是说,在这两课的教学设计中,既没有突出现代诗的特征,也没有突出小说的特征,是一种文体意识模糊的教学。因此,为了体现现代诗歌独特的情感来源,而不是陷入作者生平的拓展和作者历史文化背景的灌输,而是对所作诗歌当时当地情景的再现。否则,例如,《沁园春・长沙》常常将其作为政治类诗歌便是固化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当时是什么情感点激发出诗人的创作灵感。

在余映潮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课例中,他在导读之前告诉同学们:“这一首诗是诗人给邻居的一个小女孩的题词,是诗人在流放期间的最艰苦的环境下给邻居的小孩子写的几句话。那么这首诗可以用说话的方式。因为它是说理的,它就是在说话。当你要劝慰人家的时候,你就得用说话的方式来表达。”简单的内容,却将诗歌最真实的场景演化出来,通过结合现实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如何看待这首诗来引发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然后看似随意却道出了作者写这首诗的现实场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最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真切地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来源,以产生与作品共同的情感,达成情感的共鸣。

三、现代诗歌作为情感的艺术,其蕴含的现实指导意义对教学内容的选择。

语文诗歌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梯度和区别度的问题。现代歌中的审美客体,就是诗作本身,它可以是景物、音韵、意象的,也可是意境的、人情的、甚至是哲理的。现代诗歌作为情感的艺术,与人类情感总是相通的,经历越丰富,体会越深厚。因此基于情感共鸣,诗歌常常异于其他文体,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这种深刻的意义,或是情感,或是哲思,这不仅是审美,也是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新课标提出一个核心概念是“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核心则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学语文就是要学语言运用,感受诗歌的情感立场,在语言的分寸之间感受诗歌的理性之美,于善意的谎言之中,感受诗歌对人生的激励。

余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课例在教学内容上对于作品情感的体验和现实意义的指导体现在:第一是区别度,在“第二乐章”对比学习宫玺《假如你欺骗了生活》,重点分析“无憾”、“无愧”,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是“诚实”、“踏实”;第二是梯度,在“第三乐章”要求学生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第一句,自由写诗,并将得到的启示化为语言应用,感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给予内心的正能量。在教学内容拓展中,在紧密联系文本的提前下,找到与本作品题材相近和情感想通的文本进行对比教学。这不仅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也做到了教学内容的区别度。而最后的仿写,将诗歌对学生产生的情感共鸣与现实意义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进行,整个教学进程层层深入,达到了教学内容梯度的选择。本课例是现代诗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结合比较成功的选择。

综上所述,现代诗歌作为情感的艺术,具有不同于其他文本的抒情方式和情感来源,其情感表达背后的深层现实指导意义都引导着教学内容的选择。现代诗人表达情感热情奔放,情感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具体感受,情感表现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刻的思想和意义,以激励我们的意志或传递正能量。对于现代诗歌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跳出传统古诗词的教学方式,破除字词注释、作者生平拓展、翻译语言等模式化教学。通过朗声吟读、再现情景和梯度运用等与文本相适宜的教学内容来正确的解读文本,让现代诗歌教学越发动人且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以《竹影》的教学为例[M].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荣生.系列讲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第二讲)[J].语文学习,2009,(10).

[3]符礼科.把短诗教长教深教美――赏析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实录[J].青年教师,2013,(7).

[4]余映潮.《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堂实录[J].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师)2005.

[5]李敏.导之精妙,顺学而为――余映潮老师《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片赏析[J]四川教育,2013,(11).

[6]周宏.中学语文现代诗歌的教学反思及初探[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3)

第3篇

整个初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一直扮演着十分尴尬的角色。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绘声绘色的朗读总能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并产生创作的欲望,然而现代诗歌内容较深广,手法较多样,意境较高远,往往使学生在认知解读上形成一定的难度。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解决问题一味地“就诗论诗”,习惯于照本宣科,层层剖析,“把阅读作为肢解作品的过程,忽视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和美的感受”,使得“读不懂”“讲不好”的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完全抹杀了学生原本非常纯真、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

为了突破现代诗歌教学这种尴尬的局面,笔者在对整个初中阶段现代诗歌教学的实践中进行反思,总结出以下几条途经以实现突围。

一、让朗读使现代诗歌如出学生之口,如出学生之心

朗读,是基于将相对抽象的文字,经过自己的充分想象,激活成具体的、有情感的形象,之后用声音表达出来。相对于文字来说,它是具体的,形象化的。教学中,紧紧围绕现代诗歌的特点反复诵读,帮助学生进入到艺术氛围中,加强对诗歌美的感受。

笔者在教学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课时,用了最朴素却又最有效的朗读法。朗读时,形式是多样的:分散读、个别读、教师范读、齐读、齐背。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读几分钟,初步感受诗的停顿、节奏、重音。这个时候,学生还不是把握得很准。然后由一两个同学来读,其他同学参与评议。评议也是多种形式,师评生,生评生,生评师。读读议议中,学生逐渐体会到文中的感情。然后齐声朗读。一次次地朗读,学生对语调、语速的快慢、音长音短、节奏、重音也就把握得较好了。这个时候,教师再来一次范读。

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是对文本的推敲,对诗歌的理解也就更深了。而教师的范读则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情的先导。一首原本不起眼的诗歌,通过教师范读,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意境。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反复而不重复地诵读这些诗句,可以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响,能使语言更富有活力,更能使诗句的生命力跳跃出来。

在教学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笔者放手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发现学生完全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握诗人情感的脉搏。有学生说:“我从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贫穷、悲哀、痛苦的希望等词语看到了祖国所遭受的磨难,所以我在读这些诗句的时候要表情沉重,声音舒缓低沉。”还有学生说:“祖国的过去再痛苦,诗人也从来没有悲观失望,我看到了绯红的黎明、雪白的起跑线、含着眼泪的笑脸,所以读这些诗句的时候我的表情是欢欣愉悦的,声音高亢激昂。”都说诗人善于捕捉新的意象,使读者产生新鲜的联想,而我们的学生却能通过他们的朗读,他们的吟诵玩味,进入诗歌高远的意境,领悟深远的意味,感受真实的情感。课堂中,教师没有对诗歌作任何的讲解,但是还有什么比饶有兴致的朗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就像特级教师余漪说的那样:“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二、让意境带领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诗歌,是用意象来思维的,诗人那些简短的文字所传递出的无比丰富的内在信息都要透过诗歌中的意象去把握。这一规律决定了诗歌必然有意境。意境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情感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我们知道,现代诗歌往往不对社会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在教学中,我们就要抓住这些片段努力让学生了解触发诗人抒情的那些因素,找准诗人抒情凭借的对象,感受在这些生活画面和艺术形象中所包含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而逐步进入诗人所创造的意境。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巧妙地将景与情融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景与情中去品味作者所营造的意境。诗歌中出现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由近及远,由微到巨,由浅入深,营造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由此延伸的对祖国的思念。四个意象不仅催生出了作者无限遐想的空间,更是给了读者——我们的学生无限品味的空间,从而使学生领会了诗人的思想和诗歌的主题。

很多时候,现代诗歌呈现出“形象新奇,用语奇特,句法松散,情感跳跃”的特点,要想把握诗歌主旨,品味诗歌意境,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的途径来完成。《星星变奏曲》是朦胧诗派诗人江河的作品,其中有不少诗句意境新奇,学生很难理解,如:“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中游动”。为了让学生能体会这几句诗的意境,笔者让学生将这几句诗扩展成一段话,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缺失的形象补充完整,这样,在他们的头脑中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幅安宁、平静、柔和、温馨的夏夜图。

总的来说,我们所追求的诗歌教学,还是应该引导学生从鉴赏的角度出发,从寻找意象走进诗境,到品味情、景进入诗境,到通过想象、联想感悟诗境,直至推敲词句内化诗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诗歌的魅力所在,从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三、让拓展丰富学生的积累,激发学生的创作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诗歌就像是个矿藏,开采起来很艰难,但它却蕴藏着最美最晶莹的宝石……”,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向学生推荐课外优秀诗作,不断增加学生诗歌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把自己的想法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

当然,推荐的作品不是无选择的堆积,也不是游离于教材的标新立异、漫无目的,而是既有重点、统一点,又有涉猎广度的点面结合。

比如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后,笔者开设了一堂专题诗歌欣赏课。先请学生列举了古代诗歌中与思乡之情有关的诗句,再向学生推荐了德国诗人艾兴多尔夫《思乡》、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我的心儿在高原》等经典外国诗歌,最后在悠扬的《乡愁四韵》歌声中,同时展示余光中、李广田、席慕蓉等诗人的同题《乡愁》,这些诗与歌都深情无限且不难理解,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意象却能传递出同样的感情,既开阔了视野,也深刻了思想,甚至有学生主动提议也让他们写写乡愁。

语言的精粹——诗歌的学习,就是在“不求甚解”的量的积累中,在不断的熏陶中寻求质的突破,以典型的模糊思维方式,最终达到对诗境的“感悟”,“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些拓展性积累和训练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能领悟到诗歌的神韵,激发他们学习诗歌、学写诗歌的兴趣。

教师抓住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兴趣和“神往”,引导学生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和体味生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抓住一些富有特征和意味的形象,传达一种特定的意境,来表现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课后练习在诗歌阅读环节有一首小诗《野草》(范若丁):

——在没有冬天的地方,野草

你会枯亡吗?

——我将枯亡

为了肥沃那生我养我的土壤

——在被火烧过的地方,野草

你会复生吗?

——我定复生

为了抚慰那眷我念我的母亲

这是一首浅显易懂的小诗,更是一首容易模仿的小诗。课后笔者以此为契机要求学生仿照《野草》一问一答的写法,试着写一首短诗。有学生写——《流星》

——如果没有黑夜的陪衬,流星

你还会如此闪光吗?

——我会闪光

因为我燃烧的是一颗纯洁的心

——如果不是机遇的巧合,流星

你会情愿如此牺牲吗?

——我定牺牲

划过星际的那一刻是我生命最幸福的一瞬

第4篇

伊沙,原名吴文健。男。1966年5月19日生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陕西省西安市,在某大学任教。已经出版的主要著作有:诗集《饿死诗人》《伊沙这个鬼》《野种之歌》《我终于理解了你的拒绝》《伊沙诗选》《我的英雄》《车过黄河》,长诗《唐》,诗歌专论集《十诗人批判书》(与人合著),散文随笔集《一个都不放过》《被迫过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无知者无耻》,中短篇小说集《俗人理解不了的幸福》《谁痛谁知道》,长篇小说《江山美人》《狂欢》《中国往事》等。另有与人合集多部,外译本《伊沙短诗选》(英文)《灵与肉的项目》(希伯来文)《第38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伊沙》(英文)《第38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伊沙》(荷兰文),编著有《世纪诗典》《现代诗经》《被遗忘的经典诗歌》(上、下卷)等。还有作品被散译为德、日、韩、瑞典、世界语。

曾获《诗参考》“十年成就奖”暨“经典作品奖”、《山花》2000年度诗歌奖、首届“明天额尔古纳”中国诗歌双年展“双年诗人奖”等多种奖项。曾当选为《文友》《女友》评选的“读者最喜爱的十佳诗人”(1993)、《世界汉语诗刊》评选的“当代十大青年诗人”(1998)、《羊城晚报》《诗歌月刊》等多家媒体评选的“中国当代十大新锐诗人”(2007)。曾应邀出席第16届瑞典奈舍国际诗歌节、第38届荷兰鹿特丹国际诗歌节、第8、9、10届亚洲诗人大会、首届昆明“中国-北欧诗歌周”等国际交流活动。自上世纪80年代末迄今,一直活跃在中国诗坛上,引人瞩目也饱受争议,是非官方反学 院的“民间写作”的代表诗人。

On May 19, 1966, Yi Sha (Wu Wen Jian) was born in Cheng 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In 1989 he graduated from Beijing Teacher”s University with a degree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e currently lives in the city of Xian in Shanxisheng Province and teaches in Mou University. His major published works include: (Poetry) Starving Poets The Spirit of Yisha UntamedSong I Finally Understood Your Refusal Yisha”s Selected Poems My Hero The Chariot Crossed the Yellow River (Long Poem) Tang (Criticsim, a collaboration) A Critique of Ten Poets (Prose and Essays) A City Not Let Go Being Compelled to Live a Live of Debauchery Ignorant, Shameless (Short Stories) Happiness that Common People Don”t Understand Who Knows Who Aches (Novels) Beautiful Woman, Beautiful Land EcstasyChina”s Past (Translations) Yi Sha, A Short Collection (English)-- Project of Soul and Flesh (Hebrew) Poems by Yisha from the 38th Jie Rotterdam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 (Dutch) He has had the good fortune to also have works published in Swedish and other languages. His past prizes and awards include: (Poetry Reference Works) "10 Year Achievement Award" "Classical Works Award” (Shan Hua) "2000 Years Poetry Award"(First Prize) "Tomorrow You Receive the Ancient" "Annual Chinese New Year Exhibition"and several other such awards. (Feminist) "A Reader of Twenty Beautiful Poets" 1993;(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Anthology of Ten Modern Young Poets 1998; (Cheng Yang Newspaper) (Poetry Monthly) by popular acclaim "Ten Vital Young Poets of Da Xin" 2007;Invitation to the 16th Swedish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 the 39th Dutch International Poetry Festival, the 8th, 9th, and 10th Asia Poetry Conference, first Kunming "China and Northern Europe Poetry Week" with alternate locations. Yi Sha has been very active in the Chinese poetry circle from 1980”s till now. Being very popular and controversial at the same time, he is considered a representative poet of the "Folk Style Writing" which is anti-standard and anti-academia.

第5篇

凭一首诗凌越人生,进尔睨视这个混沌人世,这是怎样一种爽气!有人以为写诗百无一用,是因为他们从未有幸真正进入一次神的恩赐区,尝过一只蜜蜂怎样亲自酿出劳动之蜜之快活滋味……

(关于19世纪欧洲和苏俄文化艺术)19世纪的风景仿佛在静静向我们阐述质询:抒情性。而“抒情性”——再一次低头垂泣。

(90年代诗歌与民间的关系)70年代末是一次“民 间”预演,但那时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理论、观念与眼光,不够阵容,是苏联“地 下文学”的一种横的移植,太多政治色彩。而90年代民间已具备浓厚的中国本土文化色彩,连接上了古典。它的蓬勃生命在于文化意义。它为当代文学和文化开辟了新一条宽阔的道。

90年代民间能够独立认定自己的诗人,这在几十年来是第一回。民间产生了自己独特、独立的文化精神,前所未有。90年代民间产生了蓬勃的诗歌运动,在人们几乎没有注意中,产生了内在的,悄悄的巨大变化。(这种巨大变化和未来文向有深刻内在联结性。)

……“新时期文学”留下的历史赋命远未完成。而曾几何时连历史进程“主题语”也大面积丢失、坍塌、遗忘……想想真是可怕啊。70、80年代出生的青年竟以为1979年的“新时期文学”就只是一种单纯孤立的“文学写作热”(!)这回事……

(“民间诗歌”的蜕变)90年代结束前终于孕育出它的叛 逆者、继承者:“网络诗歌”!!……

……90年代民间打通了现代诗许多“内在关节”,以“反 遮蔽”的争夺,及另行开拓‘话语权”等方式重新广天覆盖,淹没旧田。可说在表现形式,美学等方面悄悄进行一次彻底的“半地 下”诗歌革命。

(短诗的功能)当人能叙述一种生活时,这种生活其实已永逝!短诗的功能有点象傻瓜相机,抓拍(或复原)了一瞬的真实。

……35岁前后旅行大兴安岭数次,时有中年的冷淡、宁静升起。汹涌的额木尔河,塔河、额尔古纳河、呼玛河、宽阔界河黑龙江等均给我印象之深,怀想人类的早年,“我喜欢沿荒凉的河流旅行,河流里深埋藏着我的过去”(《河岸》)。在山中,开始思考哲学。不知为什么,一开始深入接触思考自然,我那些昔日“浓得化不开”的诗郁结都渐消散了。开始写散文诗和随笔……

……我们祖国版图并没有分 裂,但是文化某种东西已“分 裂”:想表达会失语,说出后找不到听众。想审美找不到共同点。你得先找到共同点才能有表述权。几代人互不衔接,前边一个代沟,后边一个鸿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你想沧然涕下,别人嘲笑你的眼泪。因为财富不可以均享。有一天我们生活在共同土地,操共同语言,但文化观念分道扬镳。沟通现在就已是个大问题……

……这种诗不单代表诗人私已,而是与周围世界有密切关系。古时民歌就有大地性,英美乡村歌曲,中国知青歌曲都是这样。这里含有艺术母源的东西。……这种东西当代在减少。朦胧诗以后本土现代派诗路渐窄也和背离了大地性有关。

重整诗歌待青年一刻重新到来。

古时候诗歌写久了,就写出一种“宫廷体”,现代的诗歌写久了,就写出一种过分“技术化”“格式化”的模式的东西,绑住了诗歌原本天性的自由自在。散文诗,在1980改革时期前,就形成了一种“僵死的外壳”:一小段、一小段肤浅泛美的文字,近年有改变,但还是没彻底离开它“唯美”的窄路子。……

(民间诗人成长困难的感受)生存空间比过去狭窄。写诗需高度集中精力,古往今来,集中创造精神的人物质上相对贫困。社会要关注这一点。有的青年诗人,我采访之后,心情沉重,他们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他们谈到自己也常有年轻的伤感和无奈。令人难受。知识分子多有收入,民间多年无人关心。他们是中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的一部分。要爱惜他们。

(谈70后。关于诗人划分“年代”问题)我们对诗人从没有象今天这样以“出生年代”划分。后边马上就80年代出生提到桌面,还有90后……当然可能是逼的,不这样,他们无法冲入历史(?)这是复杂时代问题。每一代人问题说到底靠自己解决。70年代人的问题他们现在民间差不多意识到了。靠自省。灵丹妙药永远在文学和生活里。

(90年代诗歌阵容的变化)其本质是诗歌审美、诗歌理念乃至诗歌阵容的再次重新分裂与组合。表面是混乱纷纭,内里是变化着。这好比正在地壳变迁时刻。朦胧诗前后形成的新美学理念外壳几番褪去,代之是60、70年代两代人的哲学。几代人美学观正在产生断裂。这一次比70年代末那一回更剧烈,裂痕更深……

诗人素质不是孤立的,他常是国民素质的一个标尺(急欲成名一定损失了他品质里好的东西)

当代诗歌和文学因失去了整体把握的能力,只好诉诸泡沫和碎片,更无法认知和及时总结时代(变成文学的支零破碎,附属摆设)

门户、帮派林立。青年们中形成的东西,也许很多年都不能消除。90年代是一个诗歌“民间之春”的年代,其实可以与启蒙期诗潮比美。但他们很大程度限制在民间交流,没有充分向“地面”真正展示好。据有人估计,仅90年代,有500种以上民间诗歌报刊之多,比70年代末民刊潮规模大得多,少有人做这方面细的研究。另一个是“近亲姻婚”,考察中我发现,有些民刊作者,只读民间,排斥其它。民刊办的重复,雷同。对广泛样式文学阅读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优秀作者仍难浮出水面不是天方夜谭。文学准备不足。西方哲学只零片断。忽视传统。不懂历史。文化链大断裂。破得太多,建立不够。学习的第一先生“谦虚”被赶走。在新创造的田垅里飞舞着“暴力文化”“黄色污染”“丑陋言词”三只害虫。青年被“一夜成名”始作俑者引向堕途,恶恶相循。甚尔“全国大运作”,形同“名声”贩毒……

诗人适合相聚于小城镇,所以小城镇珍贵。我也认为今天诗人实在是适合于生活在一个安静的地方。

(“打工诗人”之面临)贫 富悬 殊急趋严重。青年诗人自己,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诗人在当代是业余。“打工一代”诗人如经济好一点,要争取全受高等教育。穷困地区青年诗人要正确认识工商社会发展方向,不要抵触。——要共同创造一个互助、宽容的社会,人人只顾自己很危险!

(谈东北诗人的地理文化背景)……如果论国内哪里与黑龙江、吉林(东北中、北部)二省文化传承反差对比“最为鲜明”:我说是四川、安徽。我体会并多年总结长春(或东北城市)属移民(19世纪由山东、关内)、农牧文化性(原住民、少数民族)、殖民地、及半个世纪前迅速到来的工业性结合为一体形成“混合文化型”城市,它的历史积淀束缚小,偶尔会迸发种“生机蓬勃”,产生出几个非常优秀的诗人。但从广谱上看,它属“半生不熟”,文化底蕴不够。而这些诸因素和地理构成了我们的“命运”。这里与俄国有地缘上接近,甚至河流、树种、植物都有相类似的,所以从前东北诗人读起俄国作品更容易体会接受。……

风景一坏,诗就坏了(风景与诗歌的关系)

国际文化的到来,挟裹着西方“反文化”东西同来,如掩于科技和文明外表后的野蛮、暴力、掠夺财富、占据权力资源、侵占他人生存……继续上演。70后诗人的“历史感”“使命感”少?后边他们的使命是沉重的,他们面对的历史空前复杂,艰难少参数,必须一手创建,一手修补,一边学习,一边抗拒——甚至面对他们自己亲手制造的“满目疮痍”(!)

第6篇

关键词:格律诗 翻译 狄金森 翻译原则

一、汉语格律诗的特点简述

汉语格律诗自古有之。《诗经》中最早的诗歌写于西周初年,人们写诗时就已经创立并遵守押韵等诗作规则了。至少在商朝,人们已经在写格律诗了。甚至于说,当人类开始出现文化的迹象之时,比如在尧舜禹时代,人们就在自觉地写格律诗了。因为他们知道,要把几句话写成一首歌曲一样,念起来动听,有乐感,那就是诗。只是那个时代的诗歌没有流传下来而已。因此,有乐感的、念起来朗朗上口的、意思连贯的几句话,就是格律诗。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每行字数多少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相等字数,或四个字,或五个、七个字;或者是字数有规律的变化,如宋词。诗歌押韵只是次重要的规则,其字数和行数是不确定的。每首诗可用一个韵,或者两个韵,甚至两个以上的韵,也允许换韵。既可在偶数句上面押韵,也可奇数句和偶数句上都押韵,这样的押韵方式就会很灵活。

诗歌发展到了唐朝,迎来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岁月里,诗人们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就有五六十个。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诗人们把诗歌主要固定在了绝句和律诗两种形式上。在这个时期,除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涌现了很多成就卓著的诗人。他们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以边塞诗闻名的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中唐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元稹等。他们都以高超的智慧和能力,把汉字在诗歌中运用得非常自如和超凡,极大地提高了汉字的表现力,而又遵守着诗歌的格律规则,使后人难以企及和超越。

这些规律简述起来就是:形式上的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平仄或轻重音、用韵和对仗等等。比如,在律诗中连续两行诗的汉字要遵循“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规律等等。具体的格律形式还是很复杂的,但还有更重要的写诗规则,那就是要有真情实感,要有思想和道德深度,要有同情心。否则,只是符合平仄变化要求的填词,那是生硬、空洞的,不会得到人们的喜爱和流传。南宋诗陆游有言:“汝要学诗,功夫在诗外。”所谓“诗内功夫”,是指格律诗的所有规范、规则;所谓“诗外功夫”,是指做人、修身和正己。

二、英语格律诗的特点简述

诗歌语言的共同特点:语言是形象的、富有音乐性的。它是人类早期的音乐,有鲜明的节奏感和优美悦耳的韵律。英语格律诗也一样。

英文格律诗的具体特点是指它的格律诗、无韵诗和自由体三种形式。英文格律诗的节奏感也很强,它主要靠重音低音的出现频率(称为“格”)来体现节奏的快慢。常见的格有七种,最常见的格只有两种:即在一个音步(foot)中有两个元音:1.一轻一重的音步叫“轻重格”或“抑扬格”;2.一重一轻的音步叫“重轻格”或“扬抑格”。可以根据诗行中轻重音出现的规律和音步的数目判断它的格律,即所谓的“格律分析”或“音步划分”。这样,某诗的格律形式就会是“五音步抑扬格(iambic pentameter)”,或“五音步扬抑格(trochaic pentameter)”,或“四音步抑扬格(iambic trimeter)”,或“四音步扬抑格(trochaic trimeter)”等等。

“音步”和“格”是诗行中的节奏和韵律(rhythm)。就像汉诗中的“平仄”一样,这是英诗中最难掌握的规则。著名诗人如“弥尔顿、雪莱、济慈、朗费罗”等等都常常“违规”。可见,即使很严苛的规则,也是可以突破的。

所谓押韵或韵式,是指相同或相似的音节读音依照规律出现在两个或更多诗行的相应位置上。可划分为全韵、近似韵(也称“有缺陷的韵”)、尾韵、行内韵、词首韵、男韵和女韵等。

全韵是最严格的韵,是指元音和元音后的辅音完全相同。如“cloud―crowd;trees―breeze;know―oh;me―be”等等。

因为压全韵很难做到,所以就不得不以近似韵代替之。近似韵有三种情况:1.最后的辅音相同,但前面的元音相似而不相同,如“stone―one”。2.元音相同,后面的辅音不同,叫“谐元韵”,如“lake―fate”。3.元音不同,所有的辅音都相同,叫“谐辅韵”,如“black-block; reade-ride”。

押韵也是英汉诗歌中的重要一环。正如高东山所说:“巧妙的用韵不仅是声音的共鸣,也含有语义和逻辑的联系,能使人产生喜怒哀乐的联想。”[1](P15)

总而言之,英语和汉语的格律诗规则都是非常复杂的,需要长时间学习才能掌握。但第一重要的写诗原则是:表现人们鲜活的、生动的、正义的、有价值的、有道德的思想。第二重要的原则:汉字数目(以及英诗中的音节数目)是相等的,或者有规律的变化。第三重要的原则是押韵。第四重要的才是“平仄”“音步”或“格”。

三、英诗汉译的理论思考

正因为汉英格律诗的写诗规范都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又都只是表面的现象,是次要的因素,其诗歌内涵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在英诗汉译时,首先应该把精力用在吃透原诗的内涵上面,力求传达出原诗的深刻内涵。其次是外形方面。对于英语格律诗,应将其翻译成“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并将英语自由体诗翻译成汉语的自由体诗;反之亦然。但例外还是有的:即,如果英语格律诗无法翻译成“仿汉语格律诗”,那就只能翻译成汉语自由体诗;英语自由体诗也是可以翻译成“仿汉语格律诗”的。

为什么说是“仿汉语格律诗”呢?因为中国古诗所包含的几项原则,如平仄变化、押韵等规律没法符合英诗的要求。比如,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的行数少,字数也少,而英诗的诗行会更多一些。又因为英语的一个音节相当于一个汉字的位置,而英诗的每一诗行都会超过五个或七个音节,每首诗都会超过四个、八个诗行等等。另外英诗中的“抑扬格”或“扬抑格”更是难以翻译。

尤其是汉字的“平仄”发声,这是古人确定的读声规则,我们现在也难以把握。我们听不到古人发音的录音,但是一句“乡音无改鬓毛衰”说明,古人的“乡音”也就和现在同一地方的方言是一样的,从古到今没有多大变化,但它和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

古汉字的平仄是以哪个地区的方言为基础来确定的?在相当长的古代时期,文化的繁荣之地位于长安到洛阳一线的中原地区。那么,平仄的确定是以西安话还是以河南话为基础的?而现代普通话,却是以中原以北的北京等地的方言为基础方言重新确定的。

有人研究证明:普通话中的一、二声,相当于“平”声,三、四声相当于是“仄”声。这只能是个大概的说法。既然如此,在这方面追求和古诗的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符合部分规则,只能译成“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

四、译例的理论分析

1.采取“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进行翻译时,只能取其有利于英诗的几项因素。如模仿汉语诗中的押韵,模仿其整齐紧凑、意思浓缩、对仗和节奏感;尤其要体现出一定的韵式和节奏,因押韵而产生的乐感是格律诗中的重要因素。如果个别英诗无法这样翻译,也可采用汉语自由体诗的形式去翻译。反之,对于个别英语自由体诗难以译成饱含诗意的汉语自由体时,也可采用“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进行翻译。

现列举美国诗人狄金森女士(EmilyDickinson[1830~1886])的一首小诗进行点评分析,以实例诠释英诗汉译的翻译原则。

狄金森是美国早期的传奇女诗人。一生未嫁的她在孤独中创作的大量诗篇,是她留给世人最好的礼物。在她有生之年,其作品未能出版,这却丝毫没有折损她丰富的诗歌创作天分和深刻的诗意内涵。据统计,狄金森为世人留下了1800多首诗。狄金森去世后,她的亲友曾编选出版了她的部分遗诗,于19世纪末出版了三本诗集。

狄金森的短诗在形式上富于独创性,大抵应该算是美国自由体诗歌的创始人,且诗作价值很高。尤其是她通过短小的诗歌而超前反映了个人的幻想、想象、思考和心理活动,其独创性功劳和价值是很丰富的。由于她的诗歌在生前未能出版,根据著作权法,自由体诗歌的创始之功便由惠特曼(Whitman[1810~1892])获得了。

美国现代诗歌兴起之后,她便作为现代诗的先驱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对她的研究成了美国现代文学评论中的热门题材。1955年,《狄金森全集》出版,共有三本诗歌集和三本书信集,从而奠定了她作为女诗人在美国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

2.狄金森写诗时非常随意,好像是信手拈来。她既不给诗歌起标题,也不给它署写作日期,有时押韵,有时不押韵。因此,后人整理诗作时在时间排序上是无能为力的。标题的使用上也统统使用原诗的第一诗行作为标题,且很多字母都保留第一诗行的写法,没有大写;或者用编号作为诗作的标题。例如诗作I’m nobody! Who are you?

I’m nobody! Who are you?

Are you nobody, too?

Then there’s a pair of us ―― don’t tell!

They’d banish us, you know.

How dreary to be somebody!

How public, like a frog

To tell your name the livelong day

To an admiring bog![2](P92)

汪义群翻译了该诗,孙梁校对。他们将标题译为“我是无名之辈”,将作者译为“爱米丽・狄更生”。译文如下:

我是无名之辈,你是谁?

你也是无名之辈?

那么,咱俩是一对――且莫声张!

你懂嘛,他们容不得咱俩。

做个名人多无聊!

像青蛙――到处招摇――

向一洼仰慕的泥塘

把自己的大名整天宣扬![3](P341)

3.点评:该诗是一首用词简单的自由体,但也有“frog”和“bog”压全韵,“somebody”和“day”压近似韵,音节数基本相称;其含意则颇为深刻。此诗的写作时间较早,应该是她投稿的几首诗遭到拒绝之后写出来进行自我安慰的。因此,诗中的“你”不是指她的朋友,而是指“被拒绝发表的诗歌”,进而指她的所有诗歌。诗人表示,自己和“你”都被世人所抛弃了,即“他们容不得咱俩”,但是无所谓,我们俩相依为命就可以了。这胜过那些沽名钓誉的名人和大众,他们是青蛙和泥塘的关系。

如果根据诗歌的一般翻译原则的话,就这样一首短诗而言,汪义群的译文很不符合中国人的读诗习惯,形似而神损。既然译诗的要旨是保留其深刻的内涵,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坚持保留其表面的诗作结构,故应模拟中国古诗形式翻译之。

4.笔者将标题译为“默默无闻”。因此语言更浓缩一些,诗味更浓厚一些。译文如下:

默默无闻欲问卿,

我俩竟是相同命。

成双相伴别显示,

任凭众人把我摒。

成名立家多无聊!

像只青蛙四处跳。

整日对着烂泥塘,

来把你的臭名叫。

因篇幅所限,笔者没有详细分析狄金森的个性和写诗风格。但笔者是在对诗人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来翻译这首小诗的。这样翻译标题,是因为标题的翻译历来都是很灵活的意译,成功的译例也很多。

诗作反映的是诗人愿意独处的人生观,这也符合身为基督徒的她修学基督教义的要求,她就像是在家修学的修女;同时她也对另一种人生观表达了轻蔑的态度。这就是她立志不嫁、不投稿、不发表诗作,并愿意独处的理念依据。在翻译时,译者要将这个理念渗透在字词之中。因此,从笔者的译文中,读者不难看到该诗流露出的轻蔑口气。依据诗歌的深刻内涵来翻译,用“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来表达,不拘泥于原诗的表面单词,乐感更强,文字更浓缩、更紧凑,从而更像是押韵的(格律)名诗。译文中的很多汉字都不是原诗表面所有的,但都是符合原文内涵的。

五、结语

上文已经详细探讨了诗歌的理解和翻译原则问题。汪义群对原诗理解得比较好,只是翻译方法上太过直译,以至于汉字根本就不象是诗歌语言,难以入诗。对于像中国这样的诗歌王国而言,读者也很难把它看作是“名诗”。根本原因是因为译者对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都理解得不够深刻,最后不得不直译。而直译后的汉语显得平淡无奇。

美国的文学历史很短,狄金森的诗歌当然是不能和某些英国诗歌相比的,更不能和中国古诗相比。但既然美国人喜欢,认为它很重要,我们翻译时就要考虑它的国别价值所在,从而要把它翻译为一首有水平的汉语诗歌。于是在这里就要打破一下常规,改变一下角度,用“仿汉语格律诗”的形式来翻译这首英语自由体诗。只有改变用词用语的角度,依据原诗的深度内涵来翻译,才能译成仿格律诗。

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仿汉语格律诗”形式就是指“仿汉语古诗”的部分表面形式,而不能完全符合汉语的格律诗要求。有些译者可能认为,既然不能译成绝对正确的汉语格律诗,就索性将英语古诗都翻译成了汉语自由体。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这样的译文必然会破坏原诗中的一些要素。所以,翻译时要顾及原诗的背景和表意的需要,不能过分追求译者的自由表达和自我表现,但也不能追求绝对的满意和正确的古诗形式。

参考文献:

[1]高东山.英诗格律与赏析[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3.

[2]Bode,Carl.Highlights of American Literature[M].

Washington D.C.:English Language Program Division,1987:92.

[3]孙梁.英美名诗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第7篇

李清照在它的词作《一剪梅》中说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可眉头,却上心头”,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使人领略到她的万千愁情,给予人们无止境的遐想。蒋维翰在《春女怨》一诗中写道:“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进得来?”诗中用了花树、庭院等冷景,通过写景状物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怨意。这些都是表示闺怨的作品,而当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错误》,则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它是当代的闺怨诗,此诗美丽凄哀,人们评价它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

二、简介作者。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他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三、放课文朗读录音,指名让一名学生朗读,教师评点。

四、整体把握诗意。

本诗写了两个人,“我”和“你”,“你”在闺中苦苦地等候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我”是一个过客,打江南经过,“我”的马蹄声让“你”产生了“我”就是“你”的“白马王子”的错觉,但可惜的是一瞬间的“惊喜”换来了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失望”。

五、分析诗的“前奏”。

1、学生齐读前奏部分,讨论前奏中比喻运用之妙。

2、教师分析:一个柔弱的女子,在闺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春去秋来,独守空房。“花无百日红”,加上“相思催人老”,无尽的相思折磨着她,使得她的容颜憔悴了。诗的前奏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悠悠,诗人用“莲花的开落”来喻指女子红颜的消退。

板书: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六、分析诗的第一部分:

1、学生齐读本部分。

2、问:从本部分看来,描写的应是春季的江南,春天到了,江南大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阳光明媚,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但这独处深闺中的女子却不能感觉到那温柔的春风,那婀娜的柳絮。作者描写它的心态时,连用了四个比喻,请找出来,并说说它反映了这个女子什么样的心绪?

明确:它的心如江南的这座小城一样,封闭、寂寞,又像傍晚的街道一样落寞、孤单;也像三月不揭的春帷般幽闭;更像紧掩的窗扉,把自己封闭了起来。虽然作者未言一“愁”字,但我们完全可以感觉到刘方平《春怨》中“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句的内涵。从语言运用上来讲,第二、第四个比喻的原句应是“你的心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你的心是小小的紧掩的窗扉”,如今把“向晚”和“紧掩”倒装,化板为活,去俗生新,加强了语言的变化,婉曲的表现了思妇的怀人心理,描摹出思妇幽闭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刻画出一个子哀怨的形象:怨妇的心封闭、沉闷、没有生气,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街上寂无人迹,她将失望的心扉紧掩。

板书: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3、问:这个女子的心情是封闭、沉闷、落寞的。春帷不揭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她的院子里没有人来,没有一点动静。

4、问:她甚至封闭到了连窗帘也不拉开的地步,那么,她在干什么?

明确:在等待。苦苦地守侯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出现。

板书:等待

七、分析诗的第二部分

1、过渡:闺中女子苦苦地等待她的心上人出现,那么,她等到了吗?她的心情又是如何变化的?

2、学生齐读本部分。

3、在百无聊赖中,街道上分明地传来了越来越近的“达达”的马蹄声,一丝希望在她心中升腾。大家设想一下,这个女子会做出什么动作来?她在那瞬间的心情又是如何的?

明确:她会快步走到窗前,迫不及待地揭开窗帘向外张望,满心希望马儿送来的是“她”的“白马王子”,心中充满了惊喜。

板书:(蹄声)

惊喜

4、问:事实又是如何?这女子的心理又是如何变化的?

明确: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名“过客”,根本不是“她”期盼已久的“白马王子”。“她”只好千万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充满了失望。

板书:(过客)

失望

5、问: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下,产生了这次错误之后,这女子的心理又会如何变化?

明确:她会在心里嗟叹“应念我,终日凝眸。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然后,她又会在“期待”到“惊喜”再到“失望”之间不断地反复。为什么呢?

明确:我们想象一下,这位过客走了之后,如果窗外又一次响起马蹄声,她会怎样?显然,她还是会重复刚才的动作,即使“过尽千帆皆不是”,但当第一千零一片帆过来之时,她还是会举目远眺,随帆移动自己的目光,无怨无悔。情至深处,“肠断白频洲”啊。

八、总结

1、问:本诗题为“错误”,这为什么是一个错误?(学生讨论,教师分析订正)

明确:(1)女子误以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2)“我”的出现打搅了深院中的女子。

2、问:为何又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呢?

明确:达达的马蹄声给了女子希望,虽然最后以失望告终,但这过程是美丽的,因为女子的生活起了裢漪,有了情节,打破了原本的死寂。

板书:(美丽)(错误)

九、解决课后练习。

十、扩展

1、关于这首抒情短诗的内容有两种理解,一是错误因女子而起,一是错误因男子而起。你是怎么理解的?根据你的理解有情感的朗诵本诗。

提示:答案不求统一,但朗诵时可指导学生:理解不同,朗读的重音处理也就不同。

2、阅读郑愁予的《天窗》,体会其抒发的思想感情。

天窗

郑愁予

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卧着,好深的井啊。

自从有了天窗

就象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着的七个夜,

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间荡着

那叮叮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

啊,星子们都美丽

而在梦中也响着的,只有一个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

这首诗的动人,是因为他用了鲜活的现代生活语言,表现了甚具古典意味的纯然之美。它是那么满溢着热切的情绪一—因为怀想着一个人,诗人自喻为天窗——并由这一情绪带动着意义的推展,使诗意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过程中,读者的心被深深吸引,他们被一种美的情愫感动着,直到诗的末尾,当诗人的彩笔照出:“那名字,自在得像流水……”,心中虽意犹未尽,但却得到欣赏上的满足,并且领悟到,这“天窗”,是诗人的化身,而诗人之所以化身为天窗,乃是借此怀想一个人——“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于是,我们也会进一步发现,《天窗》一诗,原来是一首美丽的情诗。

附:整体板书设计

莲花开落——相思无尽,红颜消退

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封闭、沉闷

春帷不揭落寞、孤单

窗扉紧掩

(蹄声)(过客)

第8篇

切入点一: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要很好地把握一首诗词或某位作家的诗词,了解其创作诗词时的社会背景或当时整个社会的大背景是必需的。因为只有对创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了解了,才能从根本上去把握诗词的思想主题,从而理解诗词内容。

切入点二:把握诗词的思想主题

作家们创作的每一首诗词都有它的思想主题,即使所谓的“无题”诗也不例外。“无题”诗只不过是主题不定或主题多样而已,也就是说,因为主题的不定性和多样性,故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作者不主观武断地定以什么主题,而是在不同条件下,让读者去体会诗歌的主题。

诗词主题的定性是一个综合的评价,我们可以结合诗词创作的内容、诗词创作的背景等因素来考虑。而很多诗词,我们抓住了诗词中关键的词语或句子,就等于把握了诗词的脉搏。

“无题”诗并不是无题,实在是连诗歌创作者也无法给诗歌思想主题下定论,因而就如上面所说,让读者去见仁见智。李商隐是“无题”诗创作的专家,他的很多诗都是“无题”诗。我想,以李商隐当时的情况来说,大概是他所歌咏的爱情朦朦胧胧才定以“无题”吧。但在此后,可能连他自己也未曾料到的是,读诗人的视角不同,得到的阅读感受也不一样。如他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我们在解读该诗时,对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既可以理解为对爱情的忠贞,也可以理解为对奉献精神的咏唱。

切入点三:了解诗词的内容

鉴赏诗词,对其内容的掌握是最基本的。纵使我们在其他方面都掌握得很到位,却对诗词内容一无所知,哪谈得上对诗词的理解与鉴赏呢?

我们鉴赏诗词、理解诗词内容,最忌讳的就是对诗词句的逐字逐句的译解。我们知道,诗词的语言除了具有一般文学作品对于语言的要求之外,它还特别讲究语言凝练。诗词要高度反映社会生活,所以在语言运用上的要求也特别严格,甚至要求每个字都要有极强的表现力,用最经济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用最恰当的词语表达密度最大的思想感情。因此,有的作家就因某篇文章甚至某个名句而出名,有的文章又因为某词某句而生色并名扬千古,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之“绿”等。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孤立地把某词某句提出来,抛开其他词句。因为这些词句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彰显它的美妙与价值,就如一个优秀的人只有在群体中才得以见其鹤立鸡群一样。因而,我们理解诗歌内容,既要考虑到整体,也要发现美的个体,这样把个体与整体结合起来,我们理解诗歌就能面面俱到了。

切入点四:了解诗词的特点和创作手法

不管是古体诗、近体诗还是现代诗,都有形式上的建筑美、音韵上的音乐美,内容上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哲理性等特点;在创作手法上,往往会运用象征、烘托、对比等艺术手法,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而使所表达的意蕴更形象、更生动。

诗词讲究语言凝练,音调和谐,富于音乐性。在语法结构和声调安排上与口语有很大的区别。它往往很自然地形成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和谐动听,容易激发读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想象。因而,就要考虑到适当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修辞的运用,考虑押韵,把事、景与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一定的意境中生动形象地展现自己的情感,必要时还赋予一定的普遍哲理。

切入点五:把握诗词的创作风格

不管作家采用什么样的创作风格,都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不管是豪放、婉约、朦胧……只要读者乐于接受,都应该是好的作品。

诗词的创作风格有一定的传承性与发展性,我们在赏析诗词时有必要关注。从早期的诗词创作开始,人们就以现实主义的写法创作,如“国风”。后来乐府也继承了这种写法。到后来,杜甫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加以发扬,以“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以“铁肩当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文人所特有的正义感,写尽了人间不平之人、不平之事,把世间美好和丑恶的两面都展现给我们看。在今天,作家们又站在时代的高度,以手中的笔以诗词的形式真实地展现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展示社会中的美与丑,让我们去认知,让我们去感悟。当代负有盛名的作家冰心,其短诗集《繁星》《春水》正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有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短小精悍的影子。还有,诗歌内容多以哲理性的句子来抒写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等。但我们又可以看出,诗人冰心在泰戈尔的基础上又加以自己的理解和发展。

诗词的创作还有一定的时代性。古人说:“文以载道”。时代不同,社会性质不同道亦不同。封建时代文人所言之道、资本主义国家文人所言之道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所言之道的内涵在某些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在更多方面却又是不一致的。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的脉搏,该颂扬的,一定要不遗余力;该继承发展的,我们可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全盘吸收;该扬弃的,我们决不手软。

第9篇

似乎自中国进入市场语境以来,从来就没有缺乏过关于“道德”伦理的话语讨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人文精神”讨论到今天的“价值伦理”争执,跨世纪,且话语严肃认真。上至中国孔教之礼,下至西方公共社会伦理,既有儒家传统的现代化转换,又有左翼马克思的中国运用,还有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公益伸张,云云,可谓理据繁复,论证铿锵,还有主流民间各派别和声交响。可惜现实社会,特别是活生生的人,就是朽木不雕、德衰难佐。好似“道德”这个词如吊死鬼一般被GDP劫持绑架,随其火箭似增长到了云层高屋,还不具备贵妃娇体能承万千宠爱之质,不能起舞更乏弄清影,于是,就越加是高处不胜寒,结果就只能滑溜溜板似的万有引坠。抗辩者不解:中国改革,怎么就损毁了道德价值呢?

今天的自杀已经祸及到六岁的孩子。据《都市快报》报道,安徽省阜南二小两名六年级女生小梦和周周,在教室服下剧毒农药敌敌畏。写下一行对数学老师的愤怒粉笔遗书,于是社会各方老调重弹地纷纷论及“教育呀教育”。谴责这位数学老师是一方面,可是从孩子起教育他们尊重生命,我认为更是教育之责。从文学虚构到现实社会政论,即从作者到号称公共知识分子们,总过多地张扬叛逆与泄愤,还装裹在“批判审视霸权”的伪饰外衣下。比如:老师与学生,弱小六岁的学生当然是无辜的,具有规训霸权的老师当然责不可脱;但是让人从小就明白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将其视为人道德之根本,更重要。还有《重庆晨报》讯:“16日晚上7时,一名失恋男子在主城开往江津的大巴车上,用指甲割破了颈部动脉自杀。”自杀已不需要其他工具,不需要借助刀、绳、毒,抑或火车、大桥、高楼等,从外在的工具走向内敛极便,指甲就行,岂不怪哉?而且从小学生到这青年,都在公共空间——教室或公车,施行自杀行为,也就是说他们结束自己生命的随意性,几乎无需地点的选择。从哈姆雷特似的哲学追问“活着还是死去”到当下生命的随意轻掷,这世界是如何由思考走向浅薄之堕?文学及话语制造者有何责任?一直以来,许多鼓吹“死亡美学”者,却忽略了言说死亡背后的“生”。一如赞扬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死/是一门艺术,所有的东西都如此/我要使之分外精彩”。忽略了“死”意象在诗句中有多重解释,即便是这诗人的生命意外地应合了诗句,其生命背后亦有许多不幸和坚忍。阐释和宣扬者往往疏忽了后者,太张扬前者给社会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故此本文将再次论及海子与海子的诗,兼谈诗人意愿中的使命。

再说他杀。本来理性社会建制的首要当是使敌我双方亦能在沟通的平台上得以协商、共建和平。当下社会几乎无需构建敌我,甚至都谈不上利益冲突,更不要说即使帮会也该有的法规门道,就像不需要工具似的无需武功,只是任性地随意戕害他人生命。“4月1日,上海浦东机场一名中国留学生汪某因学费问题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该男子拿出行李中水果刀刺伤接机母亲。”弑母案已经无法以俄狄浦斯王的弑父娶母来做哲学省思和理论建构,无知、冲动及丧失理性,社会更多且几乎习惯性地以精神疾病来诠释。好像心灵的问题真的能由科学分析就了结了。一般多使用性格分裂或者双重人格等等遁词,我认为这样过于偏重科学主义的极端,是干扰社会价值及信仰构建的障碍。不少有意图的杀人者总幻想心理医学的庇护来逃罪。在心理医学的市场蓬勃下,社会伦理濒临崩溃。2010年3月24日福建南平还发生了中年男子狂砍小学生事件,造成八学生死亡,三学生重伤。而事后裁决一个失恋说的“疯”字就了结了。在某种程度上所谓的精神分析鉴定,几近干扰法庭治罪,甚至有些不无怂恿变态性破坏社会伦理的行为。我认为,让罪者明白其罪,罚之重要!文学,因其对人性有着超越极限的探险功能,所以常常刻画某些性格多重和分裂之人。但文学及心理学理论都不能沦为助纣为虐的工具。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多现他杀场景,像《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万都可谓是多重性格者,在分裂病态中有犯罪行为和犯罪臆想。但是作者并没有把文学描写仅到“罪”的发生为止,或是用某些心理分析理论来怪诞地解构,而是在罪之后,在极其精彩的剖析心理纤维之后,强调“罚”的意义。于伊万,导致精神崩溃,由此阐明拒绝上帝拯救的后果。而在拉斯柯尔尼科夫,除了罚到西伯利亚流放,更是以索尼娅这人物的设置,来实施拯救灵魂之功。虽然她被生活所累沦落为妓,却有着凡人难以想象的与罪人共同承担苦难的超凡脱俗。她作为倾听者肩负起与罪人共同分担灵魂重负的责任,劝说罪人自首,并承诺陪同流放西伯利亚。对罪之罚不是文学终极旨归,文学当追求的是灵魂得救之宗教信念。西伯利亚的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真正使得拉斯柯尔尼科夫灵魂得以拯救的是索尼娅每天坚忍不拔地墙外光芒式伫立,终于在故事的终结,罪人真诚认识到罪行,也同时得以灵魂的升华。此乃文学之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化与西方再度交媾,九十年代诗人自杀却契合着西方二十世纪初诸多文人在世界大战中的毁灭心态,那种灵魂无所皈依的破碎情态,叠加进中国九十年代商品经济冲击,从八十年代前期理想高歌渐渐步入后期人文精神的迷茫,像海子的自杀,纷纷被议论牵扯到诸如伍尔夫、本雅明、海明威、茨威格等等的自杀联想中。而到二十一世纪的他杀现象却暗合着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笔下的幽灵。我们的社会始终在高调否决自己与资本社会的不同,却仅从“杀”这样的微观中,不无十九世纪个人英雄主义的幻梦误导。有人说这都是个人主义的错。我说,先要区分个人主义与个体叙事不可混淆。更不能将新时期中国重新拾起的个人叙事,轻率地否决,且盲目性地重新张扬起曾经被历史纠错了的“”集体叙事中的假大空。但同时,也不能否认,中国二十世纪进入现代的特殊性,即人们熟知的救亡压倒启蒙的集体主义,的确在心灵上拯救了战争给予人的创伤,使得中国较西方,在二十世纪前半叶,少有自杀现象。当然在“”集权主义膨胀到极点时,亦有如傅雷、老舍等等自杀。故此,在强调民族的集体精神即人类的普世价值的前提下,本文拟似海子探寻汉语诗学的民族精神本源般,对人类的集体回忆和人性至善造型由衷呼唤,重思文学之质。恰如海子所言:“我们这个民族毕竟站起来歌唱自身了。”因此海子曾宣言,“我决定用自己的诗的方式加入这支队伍。我希望能找到对土地和河流——这些巨大物质实体的触摸方式。”——珍视生命,善之美乃文学精髓。

对于海子的自杀,我也借用西川引用的约翰·顿:“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对结束生命,无论有多少种阐释理由,都是让人痛心的。我相信,许多优秀者在作如此选择时,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苦痛挣扎。

同时,我完全不能忍受俗世之人利用优秀生命失落的结果,或是作为隐遁的托词,或是作为泄愤抬高自己身价的筹码,比政客的投机更让我不忍,且为逝者痛心。因此,再度着重指出海子在汉语诗学中的时代意义。企图穿越死亡的疼痛,能获知新生的追求。对死的探讨,从来都显现对生的执著。海子的诗篇有许多“尸体”意象,但无不在谈诗的孕育和再生:“尸体是泥土的再次开始/尸体不是愤怒也不是疾病”(《土地·王》)我愿意相信是诗人灵魂对“风景中大生命的呼吸”,一如海子论及的荷尔德林和梵高。于是,诗与诗人、文学与作者,可以长青万万年。这也成就了海子诗言:“在大地中/死而复生”(《诗人叶赛宁》)不止一个,“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

是在“复活”的意义上,我体会海子的汉语诗学追求,称其为“古典是一种黎明”。海子在1986年8月的日记中如此写道:“黎明并不是一种开始,她应当是最后来到的,收拾黑夜尸体的人。我想,这古典是一种黎明,当彼岸的鹿、水中的鹿和心上的鹿,合而为一时,这古典是一种黎明。”

我将这理解为中国汉语诗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旬经过漫长却始终处于阵痛之烈的历程之后,划过语言天空的一道曙光。中国现代诗,抑或现代语言,已经不可能撇得开“彼岸的鹿”,我们古老的民族语言不可否认地在进入现代以后已经杂糅进西方语言的林林总总,狭隘、闭锁、偏执,都不利于语言的更新发展,尤其是诗歌。在倾注人类情感、心灵的圣职中,更要求普世胸怀。问题是我们民族的语言特别在行诗中,花费大半个世纪在行埋葬之功,“旧语言旧诗歌中的平滑起伏的节拍和歌唱性差不多已经死去了。死尸是不能出土的?”海子在日记中要说的不是尸体,而是“坟墓上的花枝和青草。”(日记1986/8)也就是说,“水中的鹿”如“水抱屈原”,尽管“尸骨难收”,却仅只“一双眼睛如火光照亮”,就可以激起“水面上千年的羊群”,让“世界上美丽如画”响彻云霄。(诗《水抱屈原》)要穿上“屈原遗落在沙滩上的白鞋子”是海子一直的梦,在著名的抒情短诗《亚洲铜》中,他把这民族祖魂的诗鞋幻化为“白鸽子”,号召“让我们——我们和河流一起,穿上它吧?”但是,为诗的理想性行动要真正实施如诗节奏性跳跃有其现实困难,即如何将“坟墓上的”抒情进“清澈的”、“水中王冠”的状态,“流动的语言的小溪则是阻碍。”海子对现代诗语的“意象”说,尤其是技术分割型,有相当的警醒,他追求的是“意象与咏唱的合一”,他表白“当我从当代、现代走向古典时,我是遵循泉水的原理或真理的”。正是对语言的“自我审视”,这“心中之鹿”才是让海子困扰不已,也奋争不息的关键点,以对中国诗歌使命般的思考,海子指出:“中国当代的诗,大都处于实验阶段,基本上还没有进入语言。”

对于诗歌本身建构性思考,要将中西古今内在外物三“鹿”合一,在诗清澈澄碧的王国高度腾跃飞升,这是我对海子诗学追求的读解。奚密也曾在讨论《亚洲铜》时总结:“海子的《亚洲铜》一方面表现了寻根、‘追求东方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结合’(1985年1月《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前言),另一方面也标志着从对本土文化过渡到对诗本身的反思。”我却认为,1985年左右中国文坛兴起的“寻根”热,对海子当产生一定的影响,故在1986年,他直言不讳地指出:“我恨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他们苍白孱弱,自以为是。他们隐藏和陶醉于自己的趣味之中。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这是最令我难以忍受的。”(《王子、太阳神之子》)多数评论都注意到这段话,却没有多少深究海子为什么会如此说,恰是立于穿越现代意识之后的语境,思想再触及的东方实体,已不能放下现代之重。但要如何才能从当代穿越现代重抵古典,且立于“诗本身的反思”在幻象的旅途飞翔。海子认为,“作为当代中国诗歌目标的成功的伟大诗歌”,除但丁、歌德和莎士比亚之外,“还有更高一级的创造性诗歌——这是一种诗歌总集性质的东西——与其称之为伟大的诗歌,不如称之为伟大的人类精神——这是人类形象中迄今为止的最高成就。”(《诗学提纲·伟大的诗歌》)奚密也注意到了海子“人类的集体回忆或造型”表现出的最高成就,一并“金字塔”、“敦煌艺术”、“印度及荷马史诗”,还有“圣经旧约和可兰经”,对这要建立(以西川的话说是)“庞大诗歌帝国的理想”,奚密没有做深入分析。在西方现代意识统领百年之久的领地,集体的东方还有否可能,且要以远古史诗的形式再度表达?被幻象燃烧的海子说:“我一直想写这么一首大型的叙事诗:两大民族的代表诗人(也是王)代表各自的民族以生命为代价进行诗歌竞赛,得胜的民族在歌上失败了,他的王(诗人)在竞赛中头颅落地。失败的民族的王(诗人)胜利了——整个民族惨灭了、灭绝了,只剩他一人,或者说仅仅剩下他的诗。”好似海子以“处罚东方”的语气要倾导出的是即使百年来我们面对“死亡惨灭的秋天”,但依旧可以幻想诗歌“保留最后一个果实,除了失败,谁也不能触动它。”而这失败之血却可以飞跃入天堂,“血。他的意义超出了存在。天空上只有高寒的一万年却无火无蜜、无个体,只有集体抱在一起——那是已经死去但在幻象中化为永恒的集体”。(《诗学提纲·朝霞》)尽管奚密最后概括:“从到1986到1989年,诗人对诗本质——包括它与语言和存在之间的吊诡运作——的思考,其普遍性和多元性、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及的。”这给予了海子当代诗歌之位的不朽认可。

灵魂受洗,几乎是海子在诗中体现的生与死的态度。在《王子·太阳神之子》中他曾如此赤诚表白:但丁“领着你在他王座周围盘桓。但丁啊,总有一天,我要像你抛开维吉尔那样抛开你的陪伴,由我心中的诗神或女神陪伴升上诗歌的天堂,但现在你仍然是王和我的老师。”关键是中国诗人要在被西方语言几乎统领吞没的语境下探寻汉语诗的天空。海子说:“如果说海是希腊的,那么天空是中国的。任何人都不像中国人对于天空有那么深的感知。”(《太阳·断头篇》代后记)在海子的理想中,似乎只要汉语诗学能省思转身,一如“中国乐器用泪水寻找中国老百姓”,那么,“瞎子阿炳站在泉边说/月亮今夜也哭得厉害”。远古犹如婴儿诞生的啼哭恰是“断断续续的口弦”,将钻入“港口的外国船舱”,让“第一水手呆了/第二水手呆了/那些歌曲钉在黄发水手的脑袋上”。(《中国器乐》)

因此,将海子阐释为悲观厌世和灰暗落魄,是荒谬的误读。尽管他有着执著民族语言挥之不去的忧伤,但诗人心中的追寻总是现出某些喜庆,一如他的诗篇《新娘》,诗人总在告别一种不满意的现代自己,要去追寻“故土的小木屋、筷子、一缸清水”,这些意象一如他的“喂马、劈材”(《面向大海春暖花开》),都是对土地之呼唤,而且总要抱着明天“春暖花开”的幸福许诺来作今天的“告别”。但是,海子的告别从来都不是颓废,而是被他喻示为

民族语言的“河流幽幽的眼睛”像“一盏灯”,呵,“新娘”般“照耀”啊!诗人真的如新郎般喜庆:“这盏灯今天睡在我的屋子里。”

因此,我愿意在“伟大诗歌的宇宙性背景”下来体会诗人博大的胸怀,那种“超于母本和父本之上,甚至超出审美与创造之上”的追求。海子说那是“人类之心和人类之手的最高成就,是人类的集体回忆和造型。”当我们怀念诗人时,让某种情感和理想复活于我们自身,一如诗人说“想在我的诗学中表达一种隐约的欣喜和预感:当代诗学中的元素倾向与艺术家集团行动集体创造的倾向和人类早期的集体回忆或造型相吻合——人类经历了个人巨匠的创造之手以后,是否又会在二十世纪以后重回集体创造?!”海子认为:“灵性必定要在人群中复活”,是要强调民族史诗的魂灵在涌动。我曾在论述史诗文章中写过:史诗精神乃雄浑广博浩大之超越,虽以“英雄”人为之本,即死亦不乏灵魂的飞升。海子的“太阳”、“麦地”和“田野”皆是灵动元素,一如他反复歌吟的:“复活的那一天必定是用火的日子。胚芽上必定会留下创世的黑灰。一层肥沃的黑灰。我向田野深处走去,又遇见那么多母亲、爱人和钟声。”神性的晚祷霞光,从远古的旷野幽幽长鸣,民族的传奇,神话般与世界融合,海子预言:“这一世纪和下一世纪的交替,在中国,必有一次伟大的诗歌行动和一首伟大的诗篇。这是我,一个中国当代诗人的梦想和愿望。”(《伟大诗歌》)

扼腕痛惜的是在诗中千万次否决自己的个体“海子”,以自杀的方式,戕伤了“集体”的海子,而我们,却只能呼唤其精神的复活,以坚持梦想。

对个人功利的极大膨胀,亦是他杀的主因。在资本积累漫天膨胀的时代,尤为明显。这是为什么十九世纪文学作品中,许多以他人为阶梯,谋利不成而屠杀他人的原因。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杀人理论就是要做一个“不平凡的人”。本来英雄精神是追求奋斗的动力,可是在资本积累的残酷中,扭曲地将他人作为了自己利益的垫脚石。拉斯柯尔尼科夫人物谱系前身有司汤达笔下的于连,热衷拿破仑沙场取胜的角色,任何妨碍其攀升利益的无辜者甚至爱人,都可以格杀勿论。对此利欲熏心者,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学中的警示如《》中描写的经典情节,被金钱糜烂社会伤害至深的纳斯塔霞,勇敢地拍卖自己,将获得的十万卢布随手扔进火力,让贪图利益、伤害爱情的甘尼亚爬着去取,如果这男人还可以保持不像狗一般地往火堆里抢救钱财的话,说明他还有点人味。这是纳斯塔霞狂笑世间的表达,而这个与于连、拉斯柯尔尼科夫,还有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提格涅同类型的资本社会的畸形体,终于煎熬不住以昏死过去保全了自己仅剩的人味。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文学价值就在于揭示如此社会恶俗时的批判和拯救。《》中正是以一个癫痫症患者梅什金公爵,他曾穿越死亡,来启迪在金钱权势下堕落的俗世人间。曾面对死,几分钟之后灵魂就将离开躯体,于是希冀生的渴求那样强烈:“要是我不死,那该有多好!倘若我能死而复生,那就会有无穷无尽的时间!一切都会是我的!那时候,我将使每分钟成为整整一个世纪,一点也不糟蹋,每分钟都计算清楚,连一分钟也不浪费!”

以文学来启示生命的意义,有说《罪与罚》,只不过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将个人英雄主义者转变成了宗教狂热者。这是极端错误,难以沟通的谬论。宗教与宗教精神是不同的,在当下的中国,我们不乏宗教,即使是街道上,或者闭门家居,都不时会被什么和尚之类的要讨香火和超度的钱财。念经燃香,或者竖起十字架传销些商品,几乎是当今市场的宗教。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明示的却是宗教精神,以此情怀来超越罚之上的灵魂拯救。在《罪与罚》的结尾,杀人犯拉斯柯尔尼科夫在西伯利亚,终于从抗拒心理走出,融化进爱的暖流中。索妮亚没有向他宣传过宗教,没有使他痛苦,没有把宗教的书籍硬塞给他,而是他终于忍不住向她要了《新约全书》。但是,他依旧没有打开过,但却与她同时认识到,流放的七年是幸福的开始,他们俩都愿意将这七年当作七天。但是必须首先认识到:“他不可能无价地得到新的生活,必须为它付出重大的代价,往后必须为它作出重大的功绩……”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总结说:这是“一个新的故事,一个人逐渐洗心革面、逐渐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故事,一个熟悉新的、直到如今根本还没有人知道的现实的故事”……

我希望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当下的文学中也多多发生,于是他杀的野蛮,不会在文学中嚣张,到现实中也禁止残暴地模仿。

美国9·11之后,有这样一本书《艺术犯罪与恐怖行动》(“CRIMES OF ART+TER-ROR”),谈到生活对艺术的模仿,复仇的也许就是从书本上获得灵感。犯罪欲望导致作者与杀手某种程度上存在隐在的共谋关系。这颠覆了艺术唯美的先定假设,在野心和欲望的挑战下,艺术迷恋甚至往往要超越极限,暴力与性,在当下都是热门。这使得文责话题,几乎困难无比。

第10篇

思考比较多,下笔不用多

活在现代,或许这已是非常普遍的潮流,和许多爱好文学的年轻人一样,林禹瑄的创作之始,来自网络论坛,“看到一些和我年纪差不多的人,居然都这么认真地在讨论诗、写诗,我受到很大的震撼”。网络开拓了写作的自由,即使不是名家,仍有一个广大的空间供其书写、讨论,更屡有惊喜。林禹瑄形容那是一种“撞击”,她在论坛里看见了太多才华洋溢的年轻写作者,“他们给我的震撼,远比后来读夏宇或罗智成给我的震撼更大”。受到同侪影响,她也开始试着去接触文学,模仿喜欢的诗人,读与写并进,出版第一本诗集《那些我们名之为岛的》时,她仅仅只有20岁,是众人称羡的才女,都说她年轻,林禹瑄却觉得自己“已经很老了”。至于为什么是诗?除了得到较多成就感之外,她也笑说这和懒惰的个性有关,“诗是一种思考比较多,下笔却不用多的文类。”

台湾诗社众多,历史上留名的也不少,提供给创作者们一个抒发感怀与分享的空间,而网络时代更是如此。林禹瑄大学时便加入当时颇有名气的风球诗社,帮忙编辑诗刊,举办读诗会、巡回诗展等等,活动办得热热闹闹,还到全台各地的大学办展览。她原本幻想像罗智成那时的“台大现代诗社”一样,每个成员都才华洋溢,下笔如风,却慢慢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讨论诗,“我只能讲我的感觉,没办法真的去解释它。”即便有读诗会,对自己写作上的帮助也有限,最多的养分还是来自阅读,当校外活动太多的时候,反而将心力分散掉,花在练习、欣赏作品上面的时间变少了。于是林禹瑄慢慢淡出社团,将写作回归到最单纯的个人身上:“创作好像没办法藉由学习,真的有什么进展。”这是她的亲身体会,一切的一切,还是只能靠自己,或许这也印证了创作的本质始终是孤独的,再热闹的圈子,再澎湃的情绪,最后唯有将一切收拢在笔下,才是真实。

生活的碎片

“那时恒常觉得日子过得像堆碎片。”这是《夜光拼图》后记里的头一句话,或许也是整本书背后的最大推力;正因为生活如此破碎、反复、断裂,所以需要拼凑,藉此在黑暗里指出一条明路来,她开玩笑说,“反正诗集什么时候出都会后悔,不如就现在好了。”里头收录的多是林禹瑄大学时期的诗作,“过了这个阶段后,很多想法可能也都不一样了吧”。宛如投入海中的瓶中信,成书是为了把当时的自己完整保留下来。《夜光拼图》分为四辑,是青春的纪录,也是成长的一连串轨迹,“让我为你跳这样的芭蕾”多写自身感叹,带着青春气息,“有一束光/在每个早晨都有不重复的舞步与信仰”,还处于懵懂、茫然、寻找方向的阶段;“墙外”则大力碰触现实,关注社会面向,“闪避一颗子弹/如同闪避一个早晨”是记录历史,也望见世界,几首写给饥童、“八八风灾”、三七仔等诗篇,更崭露了诗人的企图心;“我们的轮轨欠缺良好的比方”写旅行,异国风景里的偶见偶闻,陌生的地址,相似的面孔,眼界引领诗句前行,是较为特殊的一辑;最后的“爱着并且没有损坏”谈论爱情,偶有幻想或期待,惶惶不安,“一双眼睛/看见了彼此,始终没有拥抱”虽写情感,但诗里流露的情绪却冷静而节制,句句坚毅自持,如陈芳明称她是“知性诗人”,不让情绪泛滥,恰到好处的拿捏,这样的冷静是林禹瑄诗里的一大特质。

而书在编排上也略有巧思,同名的《夜光拼图》其实是许多短诗的标题,打散藏于四辑之中,以黑页作底,将书快速翻动,会产生如琴键般起伏的效果,仿佛划分日夜界线。她说原本就是希望藉此展现拼图的概念,“里头的诗几乎都是在台北时写的,每天生活过得很忙碌,生活就是一连串的琐碎与重复,充满了碎片。”来自台南的林禹瑄,独自一人北上念书实习,最大的感触就是少了很多可以自己思考的时间,和在南部时不同,“每天都活得很破碎”。故她的诗中也常出现大量重复的句子,反复跳接的片段。如今就快要跨过这个阶段的她,对未来却有更多的怀疑,诗集的出版,至少能为过往这段日子下个脚注。

诗受到日常的影响,那在生活里,诗又是什么呢?林禹瑄沉吟许久,“诗是可以让你接受生活的东西。”她坦率招认,没办法写离生活太远的东西,也无法干脆地跳脱,“这个阶段的我,就是处在一种重复的情节里;诗就是我生活的纪录,其实所有的文学也都是一种纪录。”

从想象开始,才能感动人

言谈中,林禹瑄不时流露出感叹,“长这么大,唯一擅长的就是写作这件事”。就读台大牙医系的她,坦言对此专业没有兴趣,只是一种选择而已,她说这是在台湾的一种“好成绩的人都应该去念医学系”的错误观念,让他们无法选择其它道路,更抹煞了其它的才华。就她看来,医生其实是最不需要天分的一种职业,“毕竟这一行里经验最重要,只要不断累积就能上手”。她也几乎不以这类题材入诗,笑说生活早就被医院里的事情弄到麻痹了,根本不会有想去写的念头,“有人听到我念牙医系,就会问要不要为每颗牙齿都写一首诗啊,应该会很好玩之类的,但我觉得一点也不好玩啊!”她认为人有时候之所以能写,很多是因为“不懂”,所以会对一件事有更多的想象,“文学有很多东西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才有办法能感动人。”以此类推,其它人来写牙齿或类似的题材一定会比她更感人,也更有趣,她说自己涉入太深了,“完全没有想帮牙齿写东西的灵感!”

谈起本行兴趣缺缺,但问起真的想做的,林禹瑄略带腼腆地回答:“电影。”的确和本行完全无关。比起习医,她未来更想以此为职志,喜爱台湾导演张作骥的《美丽时光》,大陆导演娄烨的《颐和园》等作品,反复看过多次。受到电影的潜移默化,她的诗中也有大量的空间描写,“时间躺了下来/没有声音”、“想象我们背对彼此/将一生越拉越远”、“声音像草原,脸上穿越一千只瞪羚”,不只擅用隐喻,还将情景塑造得更加具体,宛如镜头置换的纸上电影,我想起她的个人照片里,常有举着相机四处张望的动作,或许那正是她最想把自己放进去的位置,旁观世界与记录,瞬间与永恒对坐,被收进她的诗里。

诗不是站在真实的对立面

她的诗里有对生活的思索、情感,对关系的定义,以及许多的质疑与提问。对于写,林禹瑄的要求很简单:“写出让我自己满意的东西。”她格外注重音律跟断句,还会自己默念,调整语气与节奏,题材除了取自生活之外,她也希望能和当下的环境有所连结,“诗不是站在真实的对立面,而是要和现实有关联。”诗常被认为太过风花雪月或虚无,仿佛只充斥在想象中。但她认为诗是用想象迂回地贴近现实,从丑里炼出美,也曾企图为社会发声,但她说这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比较没有实时性,也自嘲读诗的人不多,可能没什么影响力:“毕竟现在我身边的多数人都几乎不读诗。”相较于文学,透过音乐或影像去撞击社会议题,所带给人的震撼力反而更强。

第11篇

艾青致哑默

立宪同志:

你在5月22日写的信,早已由文汇报社转来,至今已过了半个月才给你写回信,深感抱歉!

你的信很热情,一定是个火气旺盛的年轻人,看来也写过一些诗。只是对我来说,实在过誉了,我是不敢当的。除了谢谢你的鼓励,还能说什么呢?

实际上,这二十七年,我并没有搁起笔来吃社会主义,只是忙于无效劳动――收集了不少创作素材;我将努力去整理出来。

不知你担负的是什么工作?暇时盼能告知你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匆忙祝你愉快!

艾青

一九七八年元月九日

北岛致哑默

立宪:

这一阵忙极了,全部精力都投在刊物上,所以未能及时回信,请原谅。

你寄来的几份稿子,引起大家热烈的争论。总的看法,首先认为是很有分量的,但觉得政治色彩过浓,篇幅也较长,第一期暂不用。《良心》热情洋溢,构思不错,缺点是语言有些拖沓,某些细节不够真实。就我个人来讲,这几篇东西还是《文学艺术……未来》好,有些段落非常精彩。

我觉得,有必要让你多了解我们刊物的宗旨,这样组稿时候你就会有所选择。我们打算办成一个“纯”文学刊物,所谓纯,就是不直接涉及政治,当然不涉及是不可能的,这样办出于两点考虑:(一)政治毕竟是过眼烟云,只有艺术才是永恒的。(二)就目前的形势看,某些时机尚不成熟,应该扎扎实实多做些提高人民鉴赏力和加深对自由精神理解的工作。另外,稿子尽量短小精悍,主要是短篇小说(五千字以下)、短诗(三十行以下)、文艺随笔(三千字以下)和翻译作品(近代或现代的小说、诗歌、评论)。请你从这个着眼点组稿,目前最缺的还是小说和评论。

刊物定名《今天》,争取本月二十日以前问世,到时候,我一定给你们寄一些去,并请你们在贵阳的繁华区张贴。

我们在“发刊词”里这样开始:

“历史终于给了我们机会,使我们这代人能够把埋藏在地下和内心深处的作品公布于世,而不致再遭到雷霆的威胁和处罚。这是机会,我们不能再等待了,等待就是倒退,因为历史已经前进了!”

其实,这种雷霆的威胁和处罚还时时盘旋在我们头上,它们也在等待机会。我和我的朋友们已做好失去自由的准备,不过,即使出现万一,我们也会欣慰地想:我们不是孤立的!

好!

振开

78.11.17

立宪:

原谅我这么长时间没给你去信,前一段除了忙于刊物,还得照顾病重的母亲,我肩上的负担很重,有许多事情无暇顾及,见谅。

第二期如果有人还要的话,请按启事中的长期订阅手续索取订阅卡。第三期我让人给你寄去七本,不知够不够,第一期我们准备重印,印好再给你寄几本。

诗歌朗诵会于四月八日上午在北京八一湖畔举行,开得较成功,参加会的共有四五百人(那天正起大风,否则与会者还会多些),其中外国记者和警察各占二十名左右,在警察的“保护”下,朗诵会添了层热烈的色彩。有人把整个场面拍成电影,准备作为历史文献,等照片洗好,我挑几张给你寄去。

《哑默诗选》早已收到,谢谢你如此珍贵的礼物,封皮别致,刻印得也很漂亮,其中有几首诗我很喜欢。但总的来说我觉得你的诗再精粹些就好了。现代诗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度压缩的容纳量,往往在短短的几句里,表现出几首古典诗歌所容纳不下的内容。

另外,从手法来讲,也应该多样化一些,否则容易给人留下单调的感觉。请原谅我的坦率,因为在我看来,朋友之间,尤其是诗人之间,这是极为重要的。

第一期的《在废墟上》和第二期的《归来的陌生人》,是我仓促写成的,很想听听你们坦率的批评意见。

握手!

振开

79.4.16

江河致哑默

哑默:你好!

来信收到。现已到春天,想必你的秋冬创作季节一过,又会有百花开放。盼早日见到。对你的诗,我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我认为诗中理性强是优点也是缺点,关键在于如何表现。诗应当是可感觉的,写诗就应当如艾略特所说:把思想还原为感觉。像感觉香味一样感知思想。在这一点上,是否你可参考。你的诗、黄×的以及《崛起》等其他同志的,在气质上我都非常喜欢,我一直奇怪贵州为什么会造就这样浓郁又热烈的性格。《今天》上的一些东西,就总不免有些京城的纤弱和。但在技巧上,《今天》还是成功的,我看朋友之间,也该互相借鉴。

江河

79.3.11

舒婷致哑默

立宪:

你好!你的诗集我很早就拜读了,甚至还有你的照片呢!能不能在信中谈谈你的工作、学习、生活、还有朋友。从《崛起的一代》看来,贵州的空气是活泼的,有那么多有志气的文学青年,恐怕要比小小的福建强多了。

说真的,我确实缺乏才气,这是我苦恼的原因,我常常想把笔弃掉。我认为人都可以为自己找到走向世界的出发点,不仅仅是诗。

舒婷

1998.12.11

哑默:

今天我很不高兴地收到了一张欠资领取单,坐渡船到厦门邮电总局去领取一个错地址的邮件。直到看清是你寄的,在回来的渡船上拆看你的信,能摸到我很熟悉的《诗选》,我才笑了,这一个上午总算没有白花。

第一,你应当写厦门鼓浪屿。

第二,《诗选》很早以前就由北岛寄了一本给我。我是坐在冰的门槛上读完的。在我简单的头脑看来,你更像个哲学家。

你跟张嘉彦很熟吗?他们到底把我的诗稿给排上了,还责怪我对他们不信任。你应当告诉他们,因为《今天》的第五期排好了,而我是《今天》的会员之一呐。当然,我今天赶快写信给杨炼了。

在我看来,你是勇敢的。我不过打开了窗户而已,而你是举着心的火把,在大街上呼唤向往光明的眼睛。我不会写信,写到这里我没词了。总之,人们对我期望过高了,我常常惶惑于自身的无可适从。

祝耕耘者有收获!

舒婷

1981.1.4

钟鸣致张嘉彦

嘉彦:

我们成都地区的诗友昨日和杨炼等人在杜甫草堂聚会了一次,流沙河及《星星》部分编辑来了,气氛极差,因为一次小小的交锋……

听杨炼谈了一下贵州的情况,他认为有些“小家伙”苗头挺好,贵州方面对诗的热情有增无减……

当晚,我们讨论,决定出一本全国性的诗集,名字暂未定,由南北联合搞:北京方面的稿件由北岛负责收集,成都由江河负责,贵州方面当然就由你负责了。因为这里安全,印刷也在这里,大家推我为主编。当即,我就公布了《中国当代新诗选》(暂用的名)的预算。现在有四家印刷厂想抢这笔生意,我选了一家成本费最低的。

现在有一主要问题是资金。我是这样想的,能否找一些“实力雄厚”的文学爱好者或同情者贷款给我们,但不给利息,等诗集内部售完后如数奉还,视具体情况给些报酬。这次印数一万册,大三十二开本,有一百九十二页,成本估价三角左右,实际售价多点。这样,不仅可以偿还债务,还有点余额作为我们的本钱,销售量不成问题的。所以你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筹集款子,北京、成都都在做这项工作,能筹多少算多少,除自愿捐款外,一律要还。铅印所需总额为三千元,如果你们那边有困难,请来信告之。

第二件事就是稿件的问题。首先要向诗友们讲清,要评最好的作品,每人可多评点有选择余地,作品要有突出的风格。贵州的稿件可先在你那里过目、精选,因为这本诗集,是向诗界发起的冲击,重要的翻译介绍到国外,所以,一定要强调质量。同时要告诉诗友们,这里面还有南北比较的问题,南方人是第二次露面,故不能掉以轻心,另外,要严守秘密,不要对外说,以防万一。

嘉彦兄,中国的知识分子不自由很大成分是因为经济不能独立,不论是从现在,还是未来看,我们都需要考虑经济的问题,不知你们有什么打算?如果各省的文学青年联成一个网,做点生意,想必是可观的。最近,你们贵州出版社印了《教父》一书,在成都都很好卖。如果你们能搞点,那一定能卖点钱。

当然生财之运多得很,以后我们想在成都办个诗歌研究中心,这是一个设想,有许多具体的工作要我们来做。你能否找些骨干分子研究一下,看我们能否联合搞点生意,积累资金,为以后的大业打下物质基础。这边已办了一个鸡场,业已开始行动。此事关系重大,我想你是能明白的。

关于诗集的事,请尽快告诉诗友们。另外,唐亚平及川大、科技大的一些在校生,也准备搞个诗集。他们怕力量单薄,想让贵州和我们加入,我们看来是不能加入了,你们自己决定吧。

望早日来信!

钟鸣

83.5.17

【编辑附记】这是一组诗人间的通信,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诗人哑默,本名武立宪,几十年来致力于搜集整理贵州民间写作的资料,并为这段历史留下了上百万字的证言。本期信件便是他为撰写《文脉潜行》所辑。

写信人虽然多是著名诗人,但信本身并非在文学上有可圈可点之处。它透露出的,是诗人的激情,是新诗潮的涌动,更是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诗人的文学使命感和时代的走向与气氛。

第12篇

[关键词] 古诗词 研究性学习 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那么,何谓“人文性”呢?程红兵老师说:“所谓人文性,从感性层次上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宽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从理性层次上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是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和追求。” 可见,人文性指向的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被“灌输”或“训练”,要通过自主探究和熏陶感染来培养。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凸显课程的“人文性”呢?我尝试了一条通过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之路。我发现:

一、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引发了学生对自然生命的热爱

英国诗人勃莱克在《天真的预示》一诗中所写:“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那一刹那里收藏。”②

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草一木,都是诗人对自然生命的细致体验、感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诗人在凋谢的残花身上体验到积极乐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诗人在盛开的桃花身上品味到春意盎然;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诗人在孤傲的梅花身上感悟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对这些诗句,我觉得若只让学生朗诵、欣赏是不够的,就还让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例一:我引导学生研究“古诗词中的色彩描绘” ,学生赏读了“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等诗句之后,不仅获得了强烈的审美体验,也因色彩的触动而生发爱自然爱生命之心。

例二:我引导学生研究“诗人眼中的柳” ,学生归类了大量咏“柳”名句:唐彦谦的《垂柳》“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极写柳之苗条婀娜;李商隐的《赠柳》“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极写柳之繁华茂盛;施肩吾的《折杨柳》“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 ,极写柳之离别伤感;李商隐的《柳》“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极写柳之稀疏憔悴……在交流成果时,学生感慨道:“自然万物万象更新,只有拥有一颗最细腻的心,拥有一双充满情感的眼睛,才能真正欣赏到自然生命的美。”

例三:我引导学生研究“唐诗中雨的感官角度” ,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人听雨――“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有人看雨――“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有人触雨――“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之后,我引发学生去观察感悟自然,以“雨”为对象写一首现代诗,同学写道:“雨,飘进我甜蜜的心灵,冲洗一切聚散离合。”“春天的雨轻声呼唤着大地……冬天的雨透示着隐藏的生命。”“雨,全世界的痛楚都好像是你在解除。”

我还针对四季让学生研究了“诗人的悲秋和喜秋”,针对动物研究“唐诗中的鸟声鸟影”,针对植物研究“春花春草春常在”……这些研究性学习引发了学生与自然生命的共感,培养了他们的人文精神,开启了他们善感的心泉,去诗意地感受自然,享受生活。

二、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当代教育的过度物质化、功利化,导致许多学生情感淡漠、道德缺失。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③千古传诵的诗词佳作,所展现出的道德世界是至高至善至美的。如果开展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势必能创造出良好的德育环境,丰富学生的情感,完善学生的人格。

设想,在研究《古诗词中的拳拳“母爱”》的过程中,学生怎能不体验到“慈母手中线”中母亲对子女的牵挂;在研究《古诗词中的炽热“爱国”心》的过程中,学生怎能不体验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赤诚。

曾经,我引导学生研究过“陆游的爱国”,“苏轼的豁达”,“李白的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等,学生在一条条探究之路上细细品尝着一道道情感大餐,将道德感性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高尚道德和健全人格。

三、古诗词研究性学习提升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

学生经历单一、思想单纯,让学生在成长中间接获得人生经验,正确认识社会、人生、自我,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体味人生百态,全面认识生活,思考自我人生,学会为人处事。

我采用的方式:针对诗人的人生经历作研究。我曾让学生在暑假里看百家讲坛北师大副教授康震讲的李清照、苏轼、杜甫等专辑,然后研究语文教科书向学生推荐的孟浩然、李白、李商隐、杜牧、杨万里、李清照等诗人诗词的写作背景,学生写出了不少小论文,如《我看李清照的清丽人生》、《李白的浪漫人生之旅》、《彷徨的杜牧和他的忧国忧民诗》等。这样,让学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俯瞰社会、认识人生,让学生对人生的跌宕起伏,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如何体现,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或许将来面对困境,学生会走得从从容容。

四、古诗词研究性学习构建了学生的自由精神

自由是人的天性,是生命的本真状态,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向往着自由。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④卢梭也说:“在一切动物之中,区别人的主要特点的与其说是人的特性,不如说是人的自由主动者的资格。”⑤一个国家如果不能让公民拥有自由的个性精神,民族的集体精神就会沦为空话。初中阶段正是人生的起始阶段,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中学校园在学生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是一个“精神之乡”。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语文教育应该成为一种奠基性的精神教育,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的天地中体验自由的愉悦,并获得自由的个性精神。

首先,古诗词研究性学习能给学生学习形式上的自由。在古诗词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把确立课题、研究体验、交流成果等自由权都交给了学生,教师只是穿针引线者。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册《西江月》时,几个学生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中数字的运用感到好奇,就趁机收集了众多带数字的诗句:“白发三千尺,缘愁似个长”、“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并写了小论文《数字入诗赏析》。一次,几位学生要研究苏轼的一生,在收集资料时发现苏轼曾2次到杭州做官,就转为研究《苏轼和杭州的不解之缘》,例谈了苏轼在杭州的政绩、作品、趣事等。可见,古诗词研究性学习所张扬的自主探究方式,所体现出的开放性特点,真正把自由学习原汁原味地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构筑自由的精神家园。

其次,古诗词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学习内容上的自由。精神的鸟儿只有在辽阔的蓝天才能自由飞翔,古诗词中流露出的人类精神世界足以让学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引导学生对“李白”作专题研究,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了许多课题:《酒中诗,诗中酒》、《李白杜甫“相看两不厌”》、《李白诗中月亮之意象》、《善于想象的李白》等,研究过程中,学生们无不徜徉于李白的精神世界如痴如醉,各有收获。可见,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向学生充分、具体地展示了一个丰厚、广大、美好的人文空间,学生自由享受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品格,仁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智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挥洒气度……

再次,古诗词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学习思维上的自由。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在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我曾结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启发学生去研究诗人对月亮的描写,体会其中的想象。学生撰写出小论文:《古诗词中“月”的想象之笔》,例谈了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等对嫦娥心理的想象;晏殊“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等对月宫情境的想象,苏轼“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文征明“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等由月及己的想象 ……在研究学习中,学生揭开了想象的真面目,在本单元的写作中也大胆展开了自由的想象思维。另外,学生在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中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筛选,融入自己的思考视角,这是创造性学习。所以说,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激发创新思维的学习契机,给学生学习思维上的自由。

如果我们把人文素养比作一个地球,那么古诗词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支点。在古诗词研究性学习中,我们会看到学生自由的翅膀、流动的思想,我们会看到学生对社会的关怀、对人生的审视,我们会看到学生爱的胸襟、美的心灵。语文教师们,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阿基米德”吧!

参考文献:

1、李镇西、程红兵.关于语文教育人文精神的通信.行者在线网.

2、肇星编.古今短诗三百首•外国. [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7

3、人文素养读本编委会.我与大师学哲学 [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