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1: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职业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问题 职前教育工作 具体实施建议
近年来,国家政府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工作,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对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推进,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面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2009年以来的经济低靡,大学生就业形势犹如雪上加霜,大学生就业的冬天已提早来临,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迫在眉睫。大学生就业困难是由各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其中,大学生职前教育工作的不足也是一个方面。
一、大学生职前教育的定义
大学生职前教育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前以积极就业为目的,接受各种系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大学生职前教育主要分为两大块内容,一是综合性、常规性、规范性职业技能教育;二是面向既定职业领域的专业技能教育。
综合性、常规性、规范性职业技能教育目前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大学生就业面试及礼仪知识指导等,面向既定职业领域的专业技能教育主要有职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职业资格考证等。
二、国外大学生职前教育状况
目前,各国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职前教育。以就业指导为例。就业指导最早开始于美国,美国高校就业指导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尤其是通过就业教育指导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和职业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的发展。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它依据心理学、职业社会教育学的原则,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加以分析、判断、咨询,帮助学生实现思想自我认识与自我价值。大学生就业指导能使学生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发展职业能力,帮助学生确定专业方向和就业目标,并开展求职技能培训,指导学生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为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大学生服务,举办校园招聘和面试活动等。另外,美国的大学很早就意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早在1947年哈佛大学就开始了创业教育,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也从1949年起就开始了。
日本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就业讲座,而根据社会之变化情况预测职业前景,并进行市场分析。同时,通过对学生的心理测试,发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潜在的学习、工作才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并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三、国内高校职前教育状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高校设置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
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课程内容涉及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观念、就业技巧、就业心理、就业过程中问题分析等诸多方面,对帮助学生了解和适应“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必要的就业技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校指导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目前不少毕业生就业前迷茫、就业后频繁跳槽等现象,部分高校指导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尽早根据人生目标和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岗位定向,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的就业更具有针对性。
(三)部分高校开设职前教育网络学堂,指导大学生科学就业。
职前教育网络学堂针对学生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从不同层面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每位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进行课程学习的有效组合,也可以结合自身对职前教育的不同需求和自身目标,根据自己的学习时间交由系统帮助提供一套个性化学习课程,做到最优化的科学课程计划管理。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近300所高校引进该学堂并成功应用,其中包括98%的“985高校”和80%的“211工程院校”,且一致受到好评。
(四)各种职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证进入高校。
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希望招聘职业素质高的大学生。各种职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证等纷纷进入高校,弥补了这个空白点。目前,例如教师资格证书、会计资格证书、律师资格证书(司法考试)、心理咨询师、报关员考试、企业培训师、电子商务师等报名异常火爆。
四、大学生职前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建议
(一)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树立职前教育意识。
目前,大学生职前教育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一部分学生认为学好学校的课程知识就足够了,对就业指导、职业培训等不屑一顾。但是严峻的就业形势告诉我们,仅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大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经过系统的职前教育,才能更具有竞争力而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必须转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尽快树立起职前教育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职前教育是就业工作的一个必须环节,也是提升大学生自身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能力的一条必经之路。
(二)引导高校建立系统的职前教育体系,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
目前,虽然各个高校都或多或少对学生进行某些方面的就业指导,但是高校并没有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职前教育系统。这样,学生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得到了加强,而不能整体提高就业能力。做好大学生职前教育,高校可以根据大学生职前教育综合性、常规性、规范性职业技能教育和面向既定职业领域的专业技能教育两块内容,建立完整的职前教育体系,完善学校的指导功能,培养理论水平高、实践操作能力强和专业技能过硬的全能大学生。
(三)大学生职前教育体系的合理设置。
大学生职前教育体系应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来进行分类设置,比如按照用人单位性质可以分为企业类、政府机关类、外贸类、自主创业类等;按照用人单位行业性质可以分为金融类、管理类、教育类、文艺类等。这样会使职前教育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强化教育效果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性。
(四)寻找多种途径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大学生职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应该寻找多种途径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实践教学环节要适应社会发展,与经济形势接轨。首先,可以增加大学生参观考察、就业实训、见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用人单位,了解社会实际,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实践能力,使他们的职业选择顺应时代的要求,符合社会的需要。其次,可以积极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例如,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先进典型或成功校友来校作报告、办讲座,组织刚刚毕业的学生与在校生进行交流与对话等,实现典型示范,发挥朋辈的指导与教育优势。再次,可以发挥学生社团等校园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
(五)加强职业培训机构的自身建设。
大学生职前教育也包括参加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培训机构进行再教育。不过,职业培训机构与受训学员是一种消费和服务的关系,它是非指令性的,因此受训学员有权力选择任何一所职业培训机构。而一所职业培训机构要想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把好质量关,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目标;其次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用人供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再次要加强与各类单位、企业的交流合作,便于建立实践基地,为培训学员推荐工作等;最后要设计和开发职业培训机构的其他服务项目。
(六)提高职前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
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大学生职前教育,重中之重、当务之急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通过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专职从事教学工作,另一方面,邀请各方面的专业人士、成功人士、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等作为兼职教师,进行专题讲座。更重要的是加强对现有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包括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负责就业工作的思政辅导员及职业培训机构教师等)进行系统培训,鼓励和要求他们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并取得证书。
此外,还应该设立一个学生就业推荐中心,根据就业市场的需要,搜集就业信息,然后根据不同就业方向推荐学生就业,直接向就业市场输送合适的人才。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当前政府需要重点关切的民生问题。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尽快建立起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的大学生职前教育新体系,做好大学生职前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弥补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空白点,既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又让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郑虹.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辽宁教育研究,2007,(03).
[2]王浩.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改革探讨.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3]吴洪伟,应方淦.丹麦青年职前教育述要.职教通讯,2007,(01).
[4]马继权,盘永才.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8,(01).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 就业鸿沟 原因 GTW职业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010-03
狭义而言,我国当前职业培训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职业技术学校的职业培训、企业内部开展的职业培训以及在职人员在社会培训机构中自主参加的职业培训。针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入职前的专业职业培训在我国相当匮乏,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应届毕业生受自身就业能力的限制,逐渐陷入就业难的境地。有学者指出:“就业难的根源不在于大学的不断扩招,而在于企业与毕业生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鸿沟’: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正是出现‘就业鸿沟’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分析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鸿沟产生的原因,用GTW(Graduate to Work)职业培训模式来解决就业鸿沟问题。
一、就业鸿沟存在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社会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减缓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出口总额为12016亿美元,比2008年的14285亿美元下降约16%,降幅之大为10年所未见。但是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仍在日益加剧,科技仍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为快速使经济得到复苏,采取原有的职业结构分化解体,提高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等措施。除此之外,企业为了应对科技的挑战与国际经济的竞争,越来越向高绩效的组织发展。然而,纵观我国应届毕业生的劳动力准备,情况并不令人乐观。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不满意度逐渐上升。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至今所招的应届毕业生的工作表现,“比较满意”的占45.1%,其中“比较满意”在外企和国企表现得比较突出,分别为54.7%和50.5%,但“比较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之和由去年的4.1%上升到10.6%,说明大学生的工作表现与企业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是导致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此外,分别有32.6%、26.7%和25.8%的国企、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认为,现在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在对待工作态度的问题上,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分歧较大。由此可见,我国紧缺一种综合有效的针对性培训模式,这种培训可以帮助高校应届毕业生走出从毕业到工作这一阶段的混沌期,来解决企业与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鸿沟”问题。
(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困境
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对当今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素质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考能力及合作协调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每年毕业生数量急剧上升。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劳动资源的同时,也逐步浮现出诸多潜在的问题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感到就业压力的存在,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困境,即学校教育的封闭性、保守性、单一性。
首先,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封闭性体现在课本本位学习上。课本本位学习是相对固定教师在教室内向学生传授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或任课老师指定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课本本位学习呈现出一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典型现象。普通高校中大部分的教师缺乏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导致他们所教授的内容与社会企业实际操作的内容契合点较少,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实践的关系,造成学生只能处在一个孤立的封闭性的教室内学习。
其次,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保守性体现在学生本位学习上。在普通高等教育学生培养规划中,只是保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计划、监督及控制。而较少开设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指导课程,即没有整合学术学习与职业学习,未能加强学术教育中的职业性。这就导致学生没能更早地了解职业世界,也没法对他们将来的发展方向作出比较成熟的选择。
最后,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单一性体现在课程本位学习上。课程本位学习是指几届同一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接受相同理论课程的一种学习。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知识经济以其令人目不暇接的更新速度冲击着每一个职业。由于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所设置的课程结构不符,全日制本科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可能到临近就业就已经落伍于社会境况,这就导致高校应届毕业生难就业、企业难得人的就业鸿沟现象。因此,我国缺乏一个能让应届毕业生与时俱进的信息渠道。
(三)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自我定位
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应届毕业生会因其好高骛远的个性而拒绝适合他们的低报酬岗位。逐渐地,他们的劳动力脱离社会生产过程,他们的使用价值不能发挥出应有的高度。专家指出:劳动力资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其生产能力具有不能储存、不可保留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消失。当这些毕业生劳动力的效用性减弱后,他们将会愈加地陷入就业鸿沟的困境。这也正是因为我国缺乏高校应届毕业生相应的职前培训,帮助他们跨过从毕业到工作的这一道鸿沟。
二、就业鸿沟的对策——GTW职业培训模式
(一)GTW职业培训模式的含义
GTW(Graduate to Work)是个人从普通高等教育结束到有报酬的就业开始这一时间段,是一个为就业作准备的阶段。GTW职业培训模式是适应于应届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从毕业到正式被企业录用这一阶段的职前培训模式,或者说是根据企业对就业能力的要求,为求职于这些企业的应届毕业生而调整、制定的一种有效的职前培训模式。
(二)GTW模式的课程内容
1.职业生涯认知课程。GTW职业培训模式根据高校应届毕业生所应聘的职位,帮他们分析、阐释所应聘职位的真实工作世界。职业生涯教育是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正确的自我概念,它使学生认识到人的能力、人格、需求、价值观及兴趣等存在的个体差异,认识到工作世界对人的一般要求,不同种类的职业对从事者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特殊要求,有助于应届毕业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
2.个性化职业培训课程。GTW职业培训模式所设置的个性化职业培训课程符合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职业指导之父帕森斯提出的“人职匹配论”。帕森斯的理论内涵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条件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对自己有一定可能性的)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相当的职业。通过GTW模式的个性化职业培训课程,高校应届毕业生可以更有效、更有方向地达到人职匹配这一最终目标。
例如,GTW职业培训将对每名应届毕业生进行各项测试,以了解学生的工作能力与其所要应聘公司的岗位,继而进行分析、匹配。如果最终测试结果是某应届毕业生在处理业务能力方面如鱼得水,但是在计算机软件操作方面还达不到应聘公司的要求,那么,GTW职业培训课程的执行者应有针对性地对此毕业生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再如,某高校应届毕业生需应聘某奢侈品牌的营业员岗位或者某大型企业的前台岗位,此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都很好,但是其走路的形态等各方面的外形气质不符合企业的职位要求。针对这一类学生,在GTW职业培训课程中会请资深的舞蹈老师及形体老师指导学生,提升其形象气质。
(三)GTW的教学方法
GTW职业培训模式的课程是根据企业对岗位的需求而制定出个性化培训课程,主要采取共学制和师徒制两种方法。
1.共学制。共学制是一种以按需教学为基础的教育形式。其针对不同企业岗位的需求共性,由专业的教师为求职者开设共需课程。比如英语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我国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步入国际领域,对求职者语言素养的要求逐步提高。因此,许多企业都有语言的共性需求,求职者可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参加课程,与不同企业的求职者共同学习。
共学制也是一种以分层教学为教学基础的教育形式。分层教学包括两种取向:一是根据学生群体在学习上存在的个别差异,有意识地将其区分成若干类别或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二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将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的层次,将属于同一水平的知识划归为一个层次。
2.师徒制。师徒制是GTW职业教育模式的一种形式,以杜威提出的“做中学”为核心特点,主张由师傅言传身教地向徒弟传授知识、技术及文化。现场教学是师徒制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现场教学是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社会生活现场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通过现场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对策的图解验证
对高校人才的知识储备与岗位的需求缺乏契合点的情况,GTW职业培训模式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行性的解决途径。GTW职业培训模式可使应届毕业生在高校所学到的知识和企业之间有一个契合点,为双方提供一个通道,使高校人才能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对此,笔者用“SPAECAT”来论证GTW职业教育培训模式解决应届本科生就业鸿沟的有效性。如图所示:
S(0号球student):某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
P(1号球position):某企业的一个职位
A(2号球atmosphere):毕业生融入企业工作氛围度
E(3号球efficiemcy):毕业生工作效率
C(4号球customer):毕业生寻求客户能力
A(5号球achievement):企业的最终绩效目标
T(球杆):GTW职业培训模式
图中每一个袋口代表着某贸易公司总体规划中对任职者在工作期间的期望指标,并且当球入袋后说明相应指标完成;虚线球代表实线球的运动路径。GTW职业培训模式的这根球杆将适当的力作用在0号球上,使某毕业生往贸易公司业务部的一个职位需求方向发展,当0号球与1号球撞击时,说明此毕业生与此职位匹配。匹配后,1号球逐步滚入左中袋,即任职毕业生完全达到了此公司业务部的用人指标。当此毕业生完全适合这一职位的时候,说明毕业生在工作期间因其价值观与同事有一定的类同性,而能在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工作;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能提高任职者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提高后,其所拥有的客户也将越来越多;不言而喻,任职者最终将能顺利地达到企业所定制的工作绩效目标。当2、3、4、5号球逐一入袋,表明任职的应届毕业生逐一完成公司总体规划中所希望实现的期望指标。经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校应届毕业生不仅能就职于适合自己的岗位,而且在后期的发展中既能有益于个人,同时也能造福于其就职单位的发展。因此,GTW职业培训模式能全面有效地解决“就业鸿沟”问题,使高校应届毕业生能真正地跨越就业这条鸿沟。
总之,GTW职业培训可以弥补前文所提到的大学专业与社会职业之间的鸿沟,有效缓解因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课程结构之间的差距而造成的就职难和招工难的现象。同时给予应聘者正确的指引,解决社会、人才、企业之间的博弈问题,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人力资本效用最大化以及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丽玲,吴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基于对管理类和经济类大学毕业生的调查[J].教育研究,2010(3)
[2]范泽瑛,谢超.关于2006就业力问题及其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8)
[3]周晓虹.试论就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兼论促进就业的对策措施[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3)
[4]大学生就业更严峻,企业不满意度上升[EB/OL].
[7]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培训 心理教育 就业
一、心理教育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
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促进就业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同时具有开发人力资源、培养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确保经济稳步增长多种功能,而且职业培训本身也成为一个吸引就业的新行业。
经过30年来的努力,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在促进就业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而走上工作岗位。
在我们欣喜地看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心理教育缺失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和培训更注重培养人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往往忽视对人们的心理教育。事实上,心理教育也应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内容。
无论是对于职业教育中的在校学生、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岗的职工还是下岗的需要再就业的人员,心理教育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未从业人员和下岗人员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以及在岗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困难、困境等等,如果他们不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没有过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懂得变通和缓解压力的话势必造成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不但不利于就业,还会给他们个人和社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富士康职工跳楼自杀案例以及时有耳闻的大学毕业生自杀现象就是很好的佐证。众多的案例证明,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心理教育缺失不利于促进就业。
二、心理教育缺失不利于就业
随着我国的高校扩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而面对这样的现状,无论对于求职者还是竞争中的在岗职工心理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10年间高考报名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报名总数的50%,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的75%。与此对应的是毕业生人数也相应的迅猛递增。2005年毕业生人数为338万人,到了2009年,这个数字达到610万,几乎翻了一番。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大学生太多,相应岗位太少,“人才高消费”难以避免。岗位过少的资源之难,与“岗位含金量过低”的选择之难相互交织,给大学生们带来的心理压力,确实是空前的。本来是“天之骄子”,却可能成为“迷失的一代”,使他们产生对社会的抱怨,对前途失去信心。就业挫折容易使大学生精神焦虑,“焦虑症还可以派生出罪恶感和无用感”,将挫折迁怒于人,对他人耿耿于怀,同时对自己缺乏信心,常常陷入深深的自卑、自责之中,影响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正确态度的确立。抑郁、怯弱、自卑等心理疾病和问题接踵而来,堕落、犯罪、自杀等极端行为则是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导致的最坏的结果。 转贴于
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而产生心理问题是难以避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职人员就不会产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机械的高强度的劳动、“工厂——宿舍”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窘困生活的压力等原因也导致了很多职工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富士康多名职工跳楼自杀案例就深刻地说明了某些在岗职工同样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很多企业的密集型工作和缺乏心灵关怀的企业文化使得很多员工心理压力极大,而员工又缺乏相应的心理知识,抗压能力差,心理脆弱。富士康事件值得人们深思,这样的案例透露出的问题只是众多企业存在同样问题的一个缩影。心理教育不重视,在岗职工的心理问题就会不断萌生,这势必对就业市场造成沉重的打击。
三、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心理教育以促进就业
从现实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求职人员还是在岗职工都可能由于遭受挫折或面临各种压力而导致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而最终的结果无论是自杀、自暴自弃、犯罪还是一些其他消极行为等都不利于劳动者就业,也给就业市场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追究造成劳动者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客观环境的原因(如就业压力、激烈竞争),也有劳动者自身的主观原因(如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对3000名求职者调查后,有32.7%的求职者在遇到挫折时喜欢与同学或者朋友倾诉,19.1%的求职者会选择与自己的恋人倾诉,而30.8%的人选择对谁都不说。
如何预防这些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重视心理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者在遇到挫折和面临压力时如何寻求变通,是否懂得变通。著名的“跳蚤实验”无疑能给我们劳动者很多的启示。这个实验有很多解读,但之于求职中和工作中遇到挫折的劳动者应该学习跳蚤的“懂得变通”的优点,勇敢地面对挫折。让劳动者懂得变通,勇于面对挫折,这正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鉴于此,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应特别重视心理教育。
首先,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为应届毕业生和其他求职者提供更加多元的就业渠道。同时,应该配套出台一系列的确保求职公平、公正的政策,规范就业市场,把就业工作纳入规范与法制的轨道,保证就业市场中的合理有效的竞争性,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在法律保障之外还要建立一套合理的监督监管机制,规范就业市场中的行为与秩序,杜绝不良的就业风气,形成一个杜绝不正之风、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市场,促进求职者充分就业。
其次,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实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完善职业自我。对于职业学校中的学生和参加各种职业培训的求职者(包括应届大学生)都应实施职业生涯教育,通过对职业理想、职业素质、职业心理、职业个性、职业潜能和职业规范等内容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就业形势、行业和职业,在准确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确立与自己的心理和能力特点相匹配的职业目标,并按照社会要求进行学习和锻炼,从而使其强化职业意识,明确职业理想,提高职业能力,适应职业角色。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识自我是面对人生、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找工作亦不例外。劳动者了解了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后,才能知道什么工作适合自己。教育劳动者正确对待挫折。教育劳动者遇到挫折后要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或失败的原因,调整好目标,选择新的突破点,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政策;启示
当前,我国已经处于第三次就业高峰期,高校毕业生与农村转移劳动力、转业军人等青年人共同构成了就业大军,随着总量规模日趋增大,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突出。河北省2001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不足5万人,而2011年则达到33.4万人。如果算上往届未能就业的大学生,估算需就业大学生人数估计会超过40万人。如此庞大的就业群体,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难点。面对就业问题,国外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政策可以为我国提供一些借鉴,以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国外政府促进就业政策综述
在国外,由于实行市场主导的就业模式,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纳入社会就业体系中,政府通过提供完善的保障和服务体系,保障毕业生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就业。
(一)美国
1.法律保障
美国政府为促进就业制定了不少法律,《就业法》(1945年)、《人力开发与培训法案》(1962年)、《职业教育法》(1963年)、《就业机会法》(1964年)、《全面就业与培训法》(1973年)、《紧急就业法》(1971年)、《劳动力投资法案》(1988年)等,2010年3月18日,为刺激经济,消除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署了一项总额180亿美元的促进就业一揽子方案,即《雇佣激励以恢复就业法案》,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从就业预算、职业训练、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等方面,对社会就业体系起到了很好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2.激励政策
在促进就业政策方面,美国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并减免或部分免除学生上学期间的贷款。同时为了激励企业吸纳就业人员,政府通过减税等经济调控手段,降低企业税负,刺激投资和增加就业机会。联邦政府要求各州设立就业补助项目,对招用就业困难失业者的企业,按提供的岗位给予就业补贴。
3.管理机构
美国设有劳工部,负责就业干预、失业培训、就业信息统计等,同时,专门成立了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并以直接贷款和协调贷款方式提供资助的小企业管理局。通过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吸收毕业生进去工作。
4.评估反馈
美国利用不同的部门参加统计就业率。各部门按照自己的需求取向,调查大学就业率,用以评估自身就业政策方面的情况。美国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评估的权威机构是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通过调查,反映美国整体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情况,为美国政府下一步制定和改革美国高等教育政策和体制提供依据。良好的就业反馈机制和学科建设机制,以及大学入学的引导机制,对促进美国大学生就业奠定了基础。
(二)德国
德国是职业教育比较完善的国家之一,将大学生就业群体看做社会就业的普通一员,与其他就业者一样,享受同样的就业政策保障和服务。
1.政策保障就业
德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完善,通过立法的宏观调控手段来规范和管理就业机制。诸如《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职业教育法》、《就业促进法》、《训练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旨在通过立法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需求。特别是“哈茨方案”的推出,针对失业人口实施救济、培训和促进再就业的社会福利方案,进一步保障了就业。同时,加大减税力度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计划,通过“欧洲复兴计划特殊资产基金”等经济项目和各联邦州经济促进机构、复兴信贷银行等机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投资项目实施。
2.培训教育和教育分流促进就业
德国的职业培训可分为职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在职培训三大类。通过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参加就业培训,减少对福利和救济的依赖,实现再就业。德国实行“双轨制”教育体系,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有清晰的定位和分工。德国职业教育毕业的特点是专业对口性强,学生从企业学徒干起,通过3年学习,对工作实际情况非常熟悉,促使企业更愿意雇用职校毕业生。同时,各级院校分工明确,令德国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较明确的分流,不会出现中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冲突现象。推行“短期工作”制度,鼓励从业者从55岁开始从事“半分工”,把让出的半份工作推荐给年轻的求职者。
3.高效的就业管理机构服务就业
德国设有社会就业服务机构――联邦劳动局,为个人、企业和机构提供有关培训和就业服务工作。特别设置了高校服务组,为在校生和毕业一年以内的毕业生服务。服务项目包括指导专业学习重点规划、专业转换、职业选择、职业素质培养、从学业到职业的转换和进修,提供职业申请指导和培训等。
(三)法国
1.专一就业管理部门
法国全国就业管理局是全国最大的职业介绍机构。实行积极推动策略,主动与用人企业联系,了解企业需求,推荐应聘者,并向就业者推荐工作,同时,采取简化失业登记程序、建立远距离查询系统、推行伴随介绍法等措施,保证就业介绍工作的服务质量。从1999年开始,全国就业管理局专门为青年建立了青年求职俱乐部,有效地提升青年就业的机率。
2.完善法律法规
法国颁布《青年就业法案》,为无业青年、残疾青年、无职业且不享受救济金的青年提供就业机会,在对就业机会的选择上,要求保证公益性并具有发展的趋势,能够保障较长时期的就业机会,这就进一步创造了就业岗位。法规要求帮助青年学会从业技能,满足社会上需求,同时创立“首次职业经历实习”制度,实行带薪职业培训,优先考虑年轻人参与。并通过补贴,鼓励采取缩短工作时间,实行每周35小时工作制,增加就业岗位。
(四)日本
1.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为促进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教育,日本于2010年2月修改了科目设置标准。新的标准规定,从2011年4月起,各大学有义务设置职业指导方面的课程,旨在引导在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意识。目前大约有74.1%的大学开设专门课程,培养学生积极的就业意识和健康的就业观。
2.政府机构开展就业扶助工作
日本文部科学省推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扶持项目”,予以专项经费支持,鼓励大学积极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搭建企业与毕业生沟通的平台。学校和企业之间有直接的雇佣联系,企业主为青年雇员提供培训,作为他们终身的职业发展的一部分。日本经济产业省和日本工商会议所共同推出“梦想实现”项目,并于2010年6月21日正式接受会员注册。为成功注册登录该平台的大学毕业生,牵线企业,促成其尽快拿到企业的录用通知。
二、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启示
对比发现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和职业培训方面各国政府均进行大力投资,我国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中外不同的是国外促进就业是由市场主导,政府主要在政策和制度方面进行规范。我国则主要由政府主导,重点是贯穿大学期间的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等工作。比较之下我国在促进就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到贫困或欠发达地区就业予以减免助学贷款、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关的制度政策领域都都已经开始启动。而且内容比较详细,在户籍、代为偿还助学贷款、考公务员优先录取加分、提高工资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
就现阶段的政策与上述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政策相比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就业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就促进就业的法律除了具有原则性规定的《劳动法》外,促进就业的专项法律法规有《就业促进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对职业培训的规定不够明确和具体,尤其对企业接受大学生实习的权利义务没有明确规定。在就业政策的配套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缺乏针对大学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影响了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和再就业决策。
在对高校的就业工作指导方面注重方案的制定,缺乏实际效果的评估,文件检查较多,对专业设置、知识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对就业的倾向性评估相对缺乏。
(二)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开设就业指导课,同时进行企业见习制度。就业指导作为一门课程,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专业就业指导人员,内容多数为宣讲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讲授面试技巧,而不是就业技能指导,无法对学生产生实际的就业帮助。而专业教学又缺少从专业的角度传授就业技能的内容,使学生毕业后很难胜任岗位需求,因此导致企业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
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我国对未就业的大学生应实行见习制度。但由于企业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的怀疑以及企业的短视效应,很难保证实习效果,也导致大量学生无法进行专业对口实习,使得学生实习流于形式。
(三)鼓励创业的措施还应进一步优惠
我国从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的审批步骤共7步,需等待111天,为完成公司注册和各种审批所需要的官方费用相当于人均年薪的11%,而成立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原来是10万元,按照新的公司法注册资本虽然降低为3万元,但该数额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由此可见,我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优惠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宋其超.国外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及借鉴[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肖飞.国外对弱势就业群体的研究及其政策启示[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招聘热潮又要来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招聘会的火爆和大学生的就业率并不成正比,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依附性的产业结构
在过去我国的经济更多的依赖国际市场,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以低廉的劳动力换取低附加值的产品。现在国外不少消费大国还暂时没有从经济危机中缓过气来,出口企业受到不小打击。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我国依附性的产业机构并不需要大学生这类的高级人才,更多的是需要熟练的技术工人。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大学生的工资不如工人高,甚至读书无用论的风行。
(二)内需不足
而我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难以消费,内需不足,同样影响就业。
(三)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也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高校实行的是计划招生,毕业后会统一分配工作,大学生不存在就业问题。但在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这种招生体制已经逐渐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甚至有些专业设置,更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导致大量的大学生学无所用,而企业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才。
(四)就业人数增加与市场需求有限
大学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下岗工人增加;农民工进城务工;国外经济不景气,大量海归回国找工作。而市场工作需求总是有限的,供大于求,导致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
(五)毕业生的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毕业生的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社会。一方面表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自己理想的工作状态与用人单位实际情况之间有矛盾。许多大学生刚毕业,对社会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眼高手低,为企业创收甚至不如普通工人,不能胜任理想的职位。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工资期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待遇之间有差别,有统计显示,大学生的工资期望一般都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
由于高校毕业生给自己定位的不恰当,大学毕业生往往出现找工作容易,找到理想工作难的情况。甚至有些大学生,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愿意随便找工作。我们应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培训他们,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二、对策
近几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导致世界产能产生相对过剩,国与国之间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在国内,许多地方的就业需求趋于饱和。如果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势必影响我国经济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置之不管,甚至可能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需要重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需要我国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帮助服务系统,提供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工作前,甚至工作后再不断进行职业培训,使大学时不断适应社会需求……通过这一系列的服务,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帮助。
(一)建立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体系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证实,员工素质是由知识、技能等智能因素和人格、态度、价值观、情感和动机等非智能因素组成的多层结构。因此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业培训应该和人力资源素质评估相结合,依据其胜任特征进行职业培训。一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职业工作者而言,有两类胜任力特征是他们需要的:一类特征是关于个人主动性的优异特质,如成就动机、主动性、概括性思维;另一类特征指工作组织的特征,如影响他人、形成团体意识或群体领导。因而再次基础上,我们应该探讨外在环境因素和内在心理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以明确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胜任特征是哪些。
(二)创建合理有效的职业指导系统
有统计显示,通过合理有效的辅导,可以帮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前,培养其职业选择能力,使他们更加理性成熟,从而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去学习和接触更适合自己的课程,选择对自己更为合理和有用的工作。除此之外,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辅导,可以帮助他们在求职过程中,面对碰壁挫折等,拥有更良好的心态去适应,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就业辅导不仅仅局限于,辅导员和大学生就行面对面的交谈,传授就业经验,还应该有更广泛的含义。还应包括提供就业辅导的相关教材、相应的就业辅导训练以及对就业辅导的后续评价和改进等。
(三)对就业市场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我国应完善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就业之间的联系,促进高校之间、校企之间、高校和政府等的协作,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还要调整大学的专业机构和课程设置,让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科学的指导大学生就业。
国家也应该建立就业信息预警机制,平衡市场就业供需。同时,国家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对提供虚假信息,坑害欺骗广大大学生毕业生的招聘和用人单位及个人予以惩罚;对各类招聘会予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提高招聘会的质量,以满足各类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从而为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提供方便。
希望国家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就业优惠政策和措施,通过高校、社会各界和政府的积极合作,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进步,改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姚若松.大学毕业生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研究教育导刊,2010(09).
草案内容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以民族、种族、性别、、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歧视劳动者,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
声音
南京农业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小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太难了,而女大学生找工作就更难。有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女毕业生,即使是没有标明只要男性的用人单位,也还是倾向于录用男性。我觉得这太不公平了。”今年研究生毕业的小苏是辽宁人,来北京10多天了,可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许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求职人员是北京户口,这让我十分发愁。我觉得,这是一种地方保护和地域歧视。”
小马和小李均表示,我们需要一个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
需要正规的职业培训
草案内容
应当根据妇女、残疾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不同就业群体的特点,鼓励社会各方面开展创新培训、就业服务等活动,提高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声音
3月1日,记者在农业展览馆举行的招聘会上看到,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要求上都不约而同地列着这样一条――要有XX年的工作经验。然而,面对这一条件,很多前来应聘的大学生茫然了。
“我们刚毕业哪里有那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啊,招聘单位的条件太苛刻了。”北京工业大学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小李很无奈地说。
“很多单位都有工作经验的要求,这也给我当初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北京工作的一位青年小赵说,“要是能给应届毕业生进行一些职业培训就好了。”
对此,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说:“我们需要这种正规的职业培训,因为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就业能力。”
希望失业预警能落到实处
草案内容
企业成规模裁减人员,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失业预警制度,预防、调节和控制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
声音
在北京已经工作5年时间的李雨,现在北京某著名软件开发公司工作。黝黑的皮肤,微胖的身材,脸上总是带着憨厚的笑容。但是谈起自己的工作经历,李雨感触颇深。
2001年,大学毕业后的李雨到北京谋职。由于多种原因,他经常被迫更换工作,而且也经常处于失业的状态。“有一段时间找工作确实很难,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生活极度困难。”小李感慨地说。
【关键词】高职高校;创业能力;现状与对策探析
创业能力就是指人在识别机会,寻求资源并将不同的资源加以分类整合过程中的表现出来的素质本领和能量。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不断演化,对大学生自身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创业能力在综合能力构成中比例也不断增加。
一、高职高校学生创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淡薄。就业市场的饱和在一定程度上警示了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为应对严峻形势,教育部门开始重视大学生创业问题并出台了相应的措施。早在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有“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而后又提出“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具体措施。但许多高职院校未能有效落实,使这些措施以纸上谈兵的形态存在于部门规定和简单的创业计划、就业指导中。同时,大学生自身受当前以考试为主的教育机制的桎梏,未能获得更多深入实践机会,无法做好自身定位。目光短浅、创造力不强成为部分大学生的通病。
(二)缺乏正规系统的职业培训。缺乏正规系统的职业培训是创业教育没能从课本规定走入实践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缺乏相应的硬件条件,创业是实践性十分强的活动,实训基地和实训质量在培养学生自主创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虽然我国政策一直在强调建设实训基地等实训要件的重要性,但是一些高职院校仅仅为了教育部门的检查评估进行建设,未能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效果。另一方面师资力量等软件方面也未能跟上时代要求。受大学扩招的影响,一些没有正规实践经验的硕士生走上了教师的岗位。师资力量的重新匹配严重影响了教育水平,职业培训逐渐落于形式,脱离具体实践。
(三)资金投入不足。据调查显示,有73.47%的大学生所能承受的自主创业资金不足10万元;61.6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启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障碍。大学生创业通常是白手起家经验不足,需要国家学校进行指导和支持,但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对大学生支持力度不够。诸如“大学生创业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应加强落实和继续推出。
(四)创业教育不足。由于学校管理层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意识淡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以及学校硬件条件的匮乏,导致学生对创业活动的认知理解产生多层误区。许多高校的创业能力教育只是停留在教育部门规定的指标上,至于如何创业,创业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素质等等很少有涉及。
二、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一)经济向前发展的要求。随着全球化不断向前推进,我国经济也不断发展。十二五计划的实施等对当代国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大学生的能力需求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与此同时,与国际的接轨也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极好的机会,顺应时代要求,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迫在眉睫。
(二)当代大学生创业水平不尽如人意。据近几年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创业水平不尽如人意,创业成功率也相对较低。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的“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要点”指出:我国的创业类型一生存型为主,而不是机会性。我国的创业机会很多,但国民创业水平较低。当代大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对自己的创造能力缺乏信心、内心充满焦虑矛盾。既向往创业渴望创业又害怕创业担心创业。既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又为自己能力不足感到苦闷,对事业前景把握不定,前途迷茫。因此,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坚定创业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探析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认知教育,提高创业意识。创业认知教育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创业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创业认知教育、创业能力培养会对学生产生强大的激励作用,促进他们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寻找创业机会实现自我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对学生创业认知教育的培养。
(二)营造良好的校内创业环境,提高创业能力。良好的创业能力培养需要长期的熏陶、相互借鉴。高职院校的创业环境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校内环境又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其中硬环境是指学校内实训基地等设备的建设,软环境主要指师资力量和成功企业家等示范影响。定期开展“创业论坛”、科技竞赛等活动都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起学生的创业热情。
(三)积极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让创业进入实践。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度。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和场所建设实训教育基地,扶植大学生建立创业工作室、建设虚拟公司等措施都有助于大学生更深层次的接触实践,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还有助于培育企业家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各高职院校应以国家出台的促进创业能力培养等政策为契机,不断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和师资力量建设。与此同时,国家和社会大众也应充分重视大学生创业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将促进创业活动发展提上日程。
参考文献
[1] 秦连杰,徐慧忠.新加坡高职创新教育与创业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
【关键词】学分认定转换机制 学历教育 职业培训
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在职业教育领域“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因此,在高职院校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视阈下,探讨学分的认定转换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学历教育融通职业培训的视阈下学分认定转换机制的本质和功能
学历教育是指学校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学生,并按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在学生完成学业后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教育形式。学历教育的含金量高,其中,普通高等教育五大学历教育是教育部最为正规且用人单位最为认可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是指对准备就业和已经就业的人员,以开发其职业技能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训练。高职院校学历教育融通职业培训是指以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中,融合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这两种教育形式的标准和内容为主体开展的对受训人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使受训人获得或提升岗位职业能力的培训。在高职院校学历教育融通职业培训的视阈下所实行的学分制,应是既可凸显学历教育优势,又能兼容职业培训特长的特色学分制。
(一)学分认定转换机制的本质
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通视阈下的学分认定转换机制,不仅仅是弹性学制在学时上的延伸,更是终身职业技能教育在学习内容领域内的拓展。传统的学分制倡导弹性化学时,为学生的在校学习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学生可以申请休学、创业,同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而当前所探讨的学分认定转换机制,在弹性化学时的基础上,为在校和不在校的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技能学习上的灵活性,包括职业技能证书转换为学分、企业工作经验认定为学分等,集中了入学门槛低、学习方式灵活、弹性学时等特点,并融合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的双重优势――技能的强化训练和高含金量的学历证书。
(二)学分认定转换机制的功能
1.学分认定与转换是高职院校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内在需求
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系统中承担两项职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需要从确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始,分析职业能力,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既定方案实施教育教学,多元评价教学质量,最后根据学生取得学分的情况授予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学分管理关系到学生能否取得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因此学分认定与转换是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键一环。
对高职院校来说,形成两种教育形式间学分转换机制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1)从高职院校角度来说,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竞争力。经过学分互换这杆“秤”的衡量,学校的课程优势与劣势昭然若揭。学校要想在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提升自己。(2)从学习者角度来说,在职学生通过职业培训,可获得更高层次高职院校的学分,再进一步学习最终可获取后者的学位证书。如此,便有望实现不同起点的学生合理的纵向流动,给广大在职学生创造了校内外学习的机会,从而弥补了“一次高考定终身”的缺憾。
2.学分认定与转换学分互换的社会价值
学分认定转换机制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二是促进校内外学生的流动,三是促进终身职业技能学习,四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技能培训设施投入成本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难,双师型师资培养缓慢,教育投入更多。在封闭的办学格局下,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独立办学,需要进行双倍的教育投入,资源浪费极大。高职院校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扩大了生源,不仅招收全日制学生,还进行短期职业培训,在教学形式上更切多样,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校内外学生的流动,同时也有力促进终身职业教育的发展。学分认定转换机制,搭载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实际出发,以社会需求、群众需求为人才培养的先决条件,培养实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二、学历教育融通职业培训的视阈下学分认定转换机制的特点
目前,国内外学分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弹性学分制”和“学分转换”领域。其中,关于“学分转换”或者“学分互换”机制的实践,主要发生在高校之间。
国内相关实践的特点有这样几点。(1)合作的高校地理位置相近或办学层次相近。如北京17所高校组成的教学共同体,南京的仙林大学城合作,都是地理位置相近的校际合作。(2)学分互认的课程主要是选修课或辅修课。2001年,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开始合作,各为对方本科生陆续开设10门公共选修课,并互相承认学分。(3)部分合作是基于网络教学,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4)基本上都是面向在校大学生,在职人员是无法参与的,更不用说获得学分、学历。但总体上来说,实践探索多,成果影响少,合作项目进展缓慢,参与学生越来越少。
国外相关研究中,成效不错的有美国、韩国、欧洲一些国家等。美国学分互换的特点在于相同层次或不同层次高校间的学分互换,如大学与大学之间的学分互换、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或学院之间签订的转学课程协议等,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高校学生的流动。1997年,韩国政府批准建立学分累积制度,通过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提供多种受教育的机会,来促进和发展开放的终身学习社会。二战后,日本在大学统一采用学分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鼓励学生在大学与短期大学之间交换学分的制度,以促进各大学之间在学分上的相互承认。
学历教育融通职业培训视阈下的学分制,不同于普遍意义上的高校之间的学分转换,而是侧重于职业培训向学历教育的转换,具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首先,学分的认定转换发生在高职院校之内,是学校内部的转换,在具体操作上较易实现。其次,将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实践经验等认定为学分,涉及教育、人社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再次,学分认定转换机制是高职院校走向终身教育的重要窗口,有利于全民终身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学分认定转换机制的内涵
基于高职院校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相融通的学分认定转换机制,必须适应不同的入学门槛、灵活的学习方式、丰富的学习内容、机动的学习时间等现实问题,构建更具特色的学分认定机制、学分储蓄机制和学分转换机制,保障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在获取学历学位上的最终融通。
(一)学分认定机制
学分认定机制是高职院校制定的且经国家通过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的某一专业所有课程的学分认定的标准、过程和方法。学分认定的标准必须参考国家的专业课程标准制定,并且由国家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具体某门课程的学分评定标准应该不同。学分结构包括总体获取学位所必需的学分,具体包含有必修基础课学分、必修专业课学分、专业选修课学分、公共选修课学分,以及实践课学分和综合实习学分等。通常情况下,学分的认定要从学生选课开始,将学生的个人信息登记进入学分管理系统,并以学生考核通过,上传成绩为结束;同时,先前相关学习成绩和资格证书,及企业实践实训经验等都可以认定为一定学分。不管是否是在校生,只要学分累计到获得学位所需的分数,即可申请获取相应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
(二)学分储蓄机制
“学分储蓄”或“学分银行”(Credit Bank System)这一概念,始于1995年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出的报告《关于促进开放式终身教育社会和教育体系的革新设想》,并在两年后作为政策由政府正式颁布实施。学分储蓄借鉴了银行储蓄的特点,支持学分的零存整取。高职院校在学历教育融通职业培训的情境下,支持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任务,通过在校学历教育或职业培训获取学分或者将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认定为相关课程的学分,并将这些零散的学分储蓄起来,用于最后的学位申请。
(三)学分转换机制
高职院校内部的学分转换机制,主要是职业培训向学历教育的转换、职业资格证书向学分的转换、企业工作实践经验向学分的转换,最终实现学分向学位的转换。鉴于我国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要求以统一标准开展学分转换工作是不现实的,可以在政策支持下,先在各方面条件具备的院校进行学分转换试点,并建立适合地方性试点的管理运行机制,为全国学分转换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经验。
四、学分认定转换的质量保障机制
(一)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建立特色高效的现代化学分信息管理系统
高职院校内部实施学分认定转换机制,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学分认定与转换,将使得教学管理更加复杂,借助信息化手段研制相应的学分信息管理系统,为学分认定转换机制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学分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为全日制学生、在职培训学生以及学分管理员三种不同身份提供不同入口。管理员的权限在于上传、管理不同专业的学业计划、学分考核标准、课程信息、学生选课指南、学生学业成绩等;全日制和在职学生权限只有选课及查看学业完成情况的功能,但同时在学业计划、选课指南等部分不尽相同。信息化学分管理系统,极大提高了学分管理效率,但部分学分的认定仍需要人工核定,如职业资格证、企业经验、相关课程成绩的学分认定等。
(二)建议教育部和人社部逐步完善高职院校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相关制度
在高职院校开展学历教育融通职业培训的教育实践,既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也对社会发展具有广泛意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全国已有多所高职院校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但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提出的“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政策,教育部和人社部等多部委应联合出台更具体有效的政策和制度,规范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融通的实施过程、融通标准、质量要求、学业成效考核标准等。在保障融通质量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实施学分认定转换机制才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雷生.关于韩国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制”的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01):13-19.
关键词:社会保障;就业选择;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通常来讲,当就业供给出现下降现象时,应通过增加工资及提高社会系统保障水准等方式,使企业的用工需求不断增加,从而扩大劳动力市场。当失业人员持续增多,劳动力过于富余时,应通过降低工资及调整社会保障体系等方式,使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但一般情况下,无论是工资水平,还是社会保障水平,它们都有共同的特性,即刚性。所以一旦将其提高,则很难再下降,因此一般不通过降低工资,抑或社会保障发放标准等方式实现,而是通过调节,抑或冻结等方式解决就业、市场间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与就业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实践证明,若工资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过低,则容易产生严重的劳资问题,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社会稳定。但若工资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则会增加国家、企业的负担;此外,较优厚的失业待遇会使失业人员丧失寻找工作的欲望,使失业率增加,也间接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区域人力资源的开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因此,即使国家处在经济转型阶段,也应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作为根本方向。应摒弃旧有的国营企业保险制,实现社会保障系统的全面化、体系化,使更多的失业者和退休人员享受到社会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同时也便于引导劳动力流向极缺地区、领域,保证企业竞争的公平性,推动区域间人力资源的开发。政府授权企业可进行工资分配制度的制定,但同时也应就最低工资标准作出明确,避免出现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压榨职工,降低工资等现象。这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已有规定。出台最低工资标准,应在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综合考虑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水平及就业间的关联度。
加快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应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兼顾社会保障与工资水平,就社会保障问题解决方式来讲,应做到低起点、宽覆盖面;就养老保险来讲,应逐步实现缴费比例的优化,减轻企业负担;现阶段,社会保障水平已达到高标准,但未来工作中仍要注意缓调标准。但一味地实行高工资、低就业是不可行的,应避免出现低工资引起的高工资标准,经济实践证明影响到扩大就业的,要在今后的调整中逐步降下来。因此,在处理社会保障、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三者关系时,必须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系统中存在的不足
高校毕业生是个拥有专业性技能,且知识素养较高的特殊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大学生身上出现的就业问题却越来越多,而这些和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机制关系密切。
1.覆盖范围有限。理论上讲,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机制应惠及所有学生,但偏远山区的同学往往因地域条件限制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因此无法感受到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共济性,所以很多大学生不愿意走向农村、走向民营企业,致使社会保障统筹级别持续走低,地区差异逐渐拉大。就业覆盖率是衡量社会保障机制实行效果的重要标准,若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或存有弊端,那么在基层工作或是农村地区的大学生就无法实现就业的双向流动。失业保障面向的是所有失业者,普遍性及涵盖性很强,所以,凡是具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向的所有失业人员都是失业保险的保障对象。
2.保障系统不健全。社会保障系统和社会安全系统紧密相连,它们都对国家安定、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就目前情况来讲,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劳动部门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问题的解决。所谓社会保障需求,并非意味着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更重要的是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技能和机会。同时,根据权利义务统一原则,没有就业的大学生没有资格领取失业金,也就无法享受一系列医疗待遇。
三、健全我国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进一步健全与社会保险相关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一是调动中小企业、民营单位的入保积极性,使这些企业的员工加入到社会保险的行列,对积极为职员入保险的企业提供贷款帮助,减免税收。二是推进户籍制度革新步伐,加快劳动力流动。政府应从法律方面解决就业歧视问题,为大学生提供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
(二)传递就业情报,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从宏观角度来讲,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就业资源和就业信息,因此应充分发挥优势,将公共信息及时告知就业群体。政府对现阶段及未来一定时间中的就业信息进行搜集,及时了解就业现状及市场需求,将相关结果汇总,通过网站宣传、刊登出版物等方式,将这些信息告知大学生,为大学生提供有用的就业信息,使大学生及时调整就业方向。同时,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供需见面交流会,使应聘成功率不断提高。
(三)注重职业培训,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无论是高等院校、企业,还是政府机关,都应切实搞好职业培训工作。高等院校可通过设立职业训练课及就业指导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就业现状,调整就业方向,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政府可通过构建职业发展中心等方式,集合处于迷茫中的毕业生,对其进行职业培训。企业可通过岗前培训等方式,提高毕业生的工作技能,增强工作能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以社会保障内容为基点,由此引起的各种劳动问题及就业问题,只有从各个角度进行探究,从中找出阻碍就业的各种原因,从深度、广度上予以分析,通过各种调控优化方式,将不利作用降至最低,提高劳动就业率,才能实现就业形势的改善,确保社会保障服务的人性化,使劳动和就业在不断的互补促进中保持良性发展状态,实现发展的长久化、稳定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农村大学生 城乡边缘化
作为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传统农业大国,我国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村大学生从毕业走向失业,成为既进不了城,又回不了村的 “城乡新游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永兴县进行了深入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就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对农村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一、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的主要表现
(一)经济上的边缘化。经济地位的日益边缘化使得他们不得不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一是就业难。大多数农村大学生,社会资源贫乏,个人综合素质尚不全面,在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永兴籍在外务工的农村大学生12000余人,没有固定工作的“城乡新游民”占1/3强。二是收入低。如永兴籍“城乡新游民”中平每月收入超过三千的约20%,超过两千的约41%,低于一千的有12%。三是“蚁族”多。据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人数占总数的80.8%,而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约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
(二)政治上的边缘化。随着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渴望以及主张公民政治权利的意识在不断增强。然而事实上,农村大学生的政治话语权越来越小,参与国家事务、参政议政的机会在减少。农村大学生在城市不能加入工会,没有自己的组织,没有政治地位。当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时候,他们没有替自己伸张正义维护合法权益的组织和机构,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在城市和乡村,他们甚至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地位的边缘化对于农村大学生的发展将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三)文化上的边缘化。一方面,农村大学生深受农村文化的熏陶,思想观念、道德意识、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带着明显的传统痕迹; 另一方面,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兴起、城乡文化的交流,农村大学生又同时受到城市文化、现代文明的浸染。但是,农村大学生囿于经济条件、地理环境、交通设施、闲暇时间的限制,致使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比较有限。 在城市文化“嫌贫爱富”的集体无意识中,农村大学生饱受歧视和嘲讽。
(四)社会管理上的边缘化。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制度使农村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地位在市场竞争中更加边缘化。六、七十年代,“跳农门”曾是多少农村人的梦想。但时过境迁,“非转农”却成为当今不少农村大学生的现实选择。但“非转农”却比“农转非”更为困难。笔者在永兴县公安局户籍科了解到,除了应届大学生以外,其他“非转农”暂时还不能办理。户籍科张某介绍说,目前户口迁移政策只有“农迁农”、“非迁非”、“农转非”,而“非转农”则不符合政策。
(五)心理上的边缘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规范相互冲突,使农村大学生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经济上的不宽裕,以及因经济条件限制而导致的综合素质的差距,他们难免容易降低对自己的评价,缺乏自信心,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乡村环境中,与外界环境互动较少,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相对较弱,与他人交往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容易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
二、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文化的冲突。城乡文化的不同,使农村大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与城市大学生差别迥异。他们容易产生各方面的误解或困惑,比如,“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农村大学生往往把一些人的精明、老练看作世故、圆滑”,这加大了其顺利社会化的难度。
(二)家庭背景的影响。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环境先天不足。另一方面,贫困的家庭状况也是导致农村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沉重的经济压力导致农村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出现自卑、封闭、偏执、愤世嫉俗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教育的偏颇。农村中学教育过于看重分数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制约了农村大学生在中学时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大学,又有不少大学既缺少务实的职业教育,又远离合乎天道人心的理想化教育,造就的人才往往游离于真实社会。同时,由于学生工作和资助帮扶工作缺乏对科学认识,往往将经济上的资助当做救援农村大学生的全部工作,忽视了对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四)就业环境的差异。我国就业市场呈现二元化特征。一方面是地域的二元化区别,使大学生首先选择大中城市工作,“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而广大的内地和西部地区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是就业单位的二元化区别,同区域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国企,高等院校,少数部分外资企业工资水平高,福利好,社会地位较高,因此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五)乡村发展的变迁。目前大学生不再热衷于“农转非”,绝非是一个偶然现象,回归农村是他们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做出的无奈选择。其背后的隐喻是,偌大的城市里已经容不下莘莘学子们,相反,返乡当农民,要比当徒有虚名的“市民”更实惠。但这种“人才倒流”现象无论是对推进城市化进程,还是对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十分不利。
三、防止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的对策措施
(一)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强化职业培训,在专业设置方面,积极与社会接轨。一是强化综合知识技能培训。主要从专业知识、社会文化、思想观念及精神准则等多方面整体予以把握,不仅使他们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以应对将来的就业需要,还要让他们树立符合人的本质要求的价值取向。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一方面,大学的学科设置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同学们创造各种实践的平台,使他们能很快适应社会中的工作,并且可以做的得心应手。三是完善高校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使之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四是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方式方法,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人生中社会适应性和自身生存发展这两大基本问题,正确面对生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成才过程中的各种危机,真正锻炼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为社会进步做出个人贡献的专门人才。
(二)政府——统筹城乡发展,消除二元体制,加强就业指导,鼓励乡村创业。一是促进就业公平,创造就业和谐。要建立不受任何非市场因素干扰的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使其处于完全公平的自由竞争状态,实现人得其位,位得其人。二是维护就业稳定,提供就业保障。保障大学生通过公平竞争取得工作岗位后与工作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付出劳动获得报酬,履行劳动义务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发生劳动纠纷得到法律保护等。三是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农村大学毕业生必须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渠道。敢于到西部去,到基层单位,生产第一线,到民营企业去;坚持先就业,后择业;勇于创业,实现由被动就业向自主创业转变。四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促进“城乡新游民”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以政策促就业。五是规范“非转农”制度,鼓励回乡创业。对于真正回到农村创业和工作的大学生,我们要给予支持;但对于那种“伪农民”,我们要加以限制。随着城乡统筹的进一步发展,有关“非转农”的制度设计将迫在眉睫。
关键词:就业能力;培养;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0-0127-02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目前我国很多民办高校逐渐把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工作放到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当中。就业能力的培养就是指导大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既要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获取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提供切实的指导与服务。
一、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现状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当中,有自学的,有被动学习的,但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职业能力不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没能做到一专多能等方面。所以在当前社会因素造成的就业难的情况下,学生自身也为自己的择业能力水平打了折扣。[1]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迫切性
民办高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已成为检验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试金石,所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也将成为民办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根本方向。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调整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1)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避免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如:学会全面考虑问题,把工作区域、期望值、待遇、交通、住房等问题作为参考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2)加强自我信心的培养,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进行合理正确的评价,能够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主动参与就业竞争。
(3)加强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避免因虚荣心和侥幸心理的存在改变原有的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
(4)加强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能够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所学内容对自己进行详细的探查,明确自己的素质、实力、个人特点、能力、兴趣和学习、工作方式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喜好,并依此做出决定和计划。
(5)避免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存在,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高,盲从和依赖心理等。
2.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
面对就业压力,民办高校毕业生要充满自信,注重自身素质的完善和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结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因行业的不同而各有不同,因此做为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基本能力素质:[2]适应社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习能力;适应本岗位工作的特殊能力。
3.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第三产业越来越热,民办高校毕业生也越来越热衷于自主创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所以加强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势在必行。[3]而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同时创业教育比较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在此过程中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在此基础之上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创业指导中心给那些拥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和创业指导,有力地推动毕业生成功创业。
4.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缺陷,应该围绕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来进行改革。另外民办高校一般属于地方高校,要围绕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首先,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合。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将职业素质培训与实习结合起来,真正使毕业实习起到缩小、弥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缝的作用。[4]其次,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在校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最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使其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同时在民办高校中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逐步推进在整个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并且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对学生的人生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的积极性。
5.增强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农民工;特征;问题;对策
大学生农民工,主要指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因主客观原因,目前以农民工身份外出务工就业。随着高校扩招、供需关系等影响,这部分群体的比重在逐年上升,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一、大学生农民工的结构性特征
(一)文化水平高。大学生农民工和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工相比,他们拥有较高的教育程度,拥有相对较高的学习能力,在就业过程中也有较高的竞争力,这也为他们能参加更多的技术培训提供了基础。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外出的农民工中,“中专”、“大专及以上”的大学生农民工比例分别达到9%和 6.4%,大学生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为30.4%,而一般农民工参加职业培训的比例为26.5%。
(二)权利意识强。大学生农民工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权利意识,更加注重维权,注重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专业人士分析,维权是大学生农民工权利意识觉醒的表现之一。与上一代的农民工相比,他们的维权态度更加坚决,他们会凭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选择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在一份广东省地方媒体的调查中显示,如果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权利受损时,有26%的人表示会首先向工会等组织求助,有56%的人表示会选择运用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权利。
(三)价值观念新。与其父辈多是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工相比,大学生农民工受教育文化程度比较高,这不仅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也使他们更易接受新事物,价值观念较之父辈农民工也有了不同的特点。大多数大学生农民工从大学校门出来直接在城市就业,没有什么务农经历,因而他们没有父辈那么强烈的乡土情结,更多的向往城市,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城市的主流社会,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经济的需求。
(四)职业变换快。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农民工普遍面临着就业不稳定的问题,职业变化频繁,流动性强。在被问到最近两年换过几份工作时,表示有换过 1 份工作经历为30.8%;换过两份工作经历为 36.1%;17%的调查对象表示有换过三份工作经历;16%的调查对象甚至换过3 份以上的工作。可见,相对于一般的农民工,大学生农民工的流动性更强,稳定性则较差,在其打工的过程中,会经常更换工作岗位甚至工作地点。
(五)趋于城市化。大学生农民工虽然出生在农村,但是由于着重于学业的因素,其对农业生活与生产方式基本一无所知,处在农村生活状态与城市生活状态的夹层之中,因此极易转向城市生活方式,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受城市文化观念的影响,他们重视享受生活及自身发展,平均消费倾向要更高一些,而且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化,对于诸如电子产品、汽车、房子等很多方面,甚至对高档的时尚性商品也有一定的渴求。
二、当前大学生农民工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经济困境。一般而言,用人单位的工资待遇的高低,往往与员工个人的技能和经验直接挂钩。而大学生农民工由于经验不足、技能偏低,其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有的甚至低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据统计,大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为每月1500元,已经远远低于一般农民工的工资。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农民工在支付食品、房租、水电费等日常开支后,所剩无几。他们没有或者只有很少的存款,社会保险等难以覆盖,扛风险能力弱。
(二)心理困境。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大学生农民工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1).自卑心理。大学生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工资待遇低,曾经的大学生光环也逐渐退去,这种身份上的落差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和抑郁情绪。(2).焦虑心理。大学生农民工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就业压力,他们或多或少的都出现了焦虑心理和急躁情绪。(3).怯懦心理。部分大学生农民工谨小慎微,生怕自己说错话、办错事给用人单位和周围的人留下不好印象,以致于缩手缩脚,无法把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三)维权困境。相对于一般农民工,大学生农民工群体的维权意识虽然较强,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一方面,大学生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突出表现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欠薪时有发生、工伤等各种保险缺失等方面。另一方面,大学生农民工的维权能力比较弱。大学生农民工对法律知识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的维权能力不强。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繁重的工作,沉重的生存压力,薄弱的经济基础,使他们没有精力、没有金钱运用法律武器对自我权益进行保护。
(四)发展困境。对于大多数大学生农民工来说,他们并不甘心于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和底层,而是更加注重个人的长远发展空间,希望所从事的工作能够学到本事、增长见识、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社会地位。但是,现实提供给他们的个人发展空间却非常有限。他们每天重复着简单机械的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个人用于提升自我的经济能力非常有限,而用人单位给他们提供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更少。在这种情况下,谋饭碗谋生存成了第一要义,谋事业谋发展成了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