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教育的现状

中学教育的现状

时间:2023-06-01 08:5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教育的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教育的现状

第1篇

 

一直以来,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比较明显。农村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财政投入有限,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投入到农村中学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较少,所以学校基础设施发展比较落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由于中学的音乐教材是音乐鉴赏、文字性的东西比较多,如果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文主要探讨农村中学音乐艺术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农村中学音乐艺术课的现状

 

近年来,音乐艺术课被视为“副科”“小三门”这样的说法已经不多见了,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一些农村中学为了升学率、为了成绩,很多的学校还是将音、体、美视为不重要的学科。单从学生“爱音乐,不爱音乐课”的现状说起,爱音乐是人的天性,欢歌笑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就会相对比较活泼、开朗,而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音乐学习却兴趣不是很高,这种现象中外国家到处皆有。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的学业压力大、任务重,音乐课开课不足,学习音乐的时间少导致的。另外教师的评价方式主要是靠单一的终极性评价,即使开设有音乐课也会让学生觉得兴趣不大。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所以学生感觉音乐课索然无味。

 

(一)音乐艺术教育的地位不明确

 

农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校领导对音乐艺术教育的地位理解和认识不够明确,他们只将高考和中考的录取率和升学率放到第一位,学生考出好的成绩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也是只把升学考试的科目视为主课,而音、体、美都是“副科”,对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的培养都放的次要位置,因为这些方面的培养都是内在修养,看不到摸不着,所以都不重视。音乐艺术教育也是如此。

 

(二)教育设施和现代教育设备落后

 

农村中学的教育设施和现代教育设备比较落后,由于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教育设施和现代教育设备资源的短缺,一些农村中学教室里根本就没有安装投影仪或者是一体机,大部分学校也只有一个到两个多媒体教室,即使有两个多媒体教室也轮不到音乐教师上课,大部分时间都是被主课占了,例如:高中的音乐鉴赏课必须要有多媒体才能上的生动、有趣,才能给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视频、声音供学生们理解和认识,但是由于多媒体设备的缺乏导致音乐鉴赏课成了音乐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也是听得稀里糊涂的,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不高。

 

(三)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

 

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比较陈旧,还是像过去一样在教室里教师教学生听的现状,根本就没有一点创新,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不高,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基本素养,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2.音乐课堂成了歌的海洋,教师的“一言堂”,忽略学生的参与,没有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运用到课堂上来,而还是老一套,教师讲,学生学;3.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不注重教学过程,只注重教学的结果,评价和激励方法单一。正是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致使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学效率比较低。

 

(四)不能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

 

由于农村中学的领导、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只重视升学率和成绩,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对于学生的文体活动从来是漠不关心,所以学校也就很少组织文体活动,比如组织开展校园歌手大赛、元旦晚会、艺术节等活动,最能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可是学校很少组织,所以没有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艺术教育的氛围。

 

(五)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方式对于音乐的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课程评价方式能够促进音乐课程学校效果的提升。在现有的音乐学科评价中,教师经常通过让学生试听一段歌曲来考核学生的音乐素养,考察的方面只是学生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提高与进步,并没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考核。总之,现有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并不能够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提高。课堂教学评价在音乐艺术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而农村中学一些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评价中选择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基本都是终极性评价,而很少有教师选择过程性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时通常是通过让学生试唱一段歌曲来考核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考察的方面只是学生最终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的提高与进步,并没有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否努力、用心,学习态度十分端正。总之,音乐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结语

 

农村中学由于缺乏教学设备就导致上音乐课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音乐艺术教育的地位不明确,教育设施和现代教育设备落后,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不能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索、思考,进行改进。但是在改进的过程中这就需要各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工作在一线的音乐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共同将音乐艺术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正常教学中,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用音乐教育去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艺术素养。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它的境界本身就是比较高尚的、优雅的教育,而且音乐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就是具有多样化。从音乐本质来说,音乐教育其实本来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节奏、旋律等音乐语言的运用来为学生提供一种艺术欣赏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美的享受,给学生一个愉悦、放松的心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音乐的听觉性特征,让广大师生在欢快的乐音中感悟美好的生活。

第2篇

关键词:教育现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2011年9月5日,我有幸来到酉阳中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内容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专业课教育实习,二是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另外,我还在实习期间对该校的学生教育状况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酉州中学概况

酉阳酉州初级中学校创建于2011年,是原重庆市酉阳二中高、初中分离后成立的一所直属初级中学校,校址在原重庆市酉阳二中本部,其前身是清朝酉阳州为举行院试而设置的考棚,故称为“酉州考棚”。自1910年建校以来,有近百年办学历史。学校坚持“做自强不息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以“打造渝东南一流、重庆知名的初级中学”的作为办学目标,秉承“健康、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是一所校风好、干风纯、教风正、学风浓,教学质量高、社会欢迎、家长放心、学生愿读的初级中学。近几年来,学校毕业生参加市、县毕业(升学)考试,总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毕业率、升学率、升入重点高中人数等主要指标数均居全县前列。

二、学校留守儿童学习现状

据调查,该校留守儿童占了全校人数的84%,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有许许多多非留守儿童所没有的困难。“我的作业没人检查过,有时不想做就干脆不做了,致使小学的基础没有打好,上了初中怎么也跟不上,总是考不到前面,我感到压力太大了。”“以前,父母在家时,总是督促和辅导我学习,成绩是班上数一数二的,可父母一走,学习成绩就下去了。”“上小学时,爸爸妈妈在家,吃穿不发愁,上课能专心听讲,那时我学得那么好,数学全班拿第一,常常得奖。自父母出去后,我从想念父母到上课分心,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些都实实在在的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所要表达的。

调查显示50%的留守儿童没有人督促、指导学习;58%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在中等以下;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学习困难多,思想压力大。2014级五班52名学生中,有30名留守儿童,只有2名留守儿童进入班级前10名。

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根据某调研结果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二)自卑心理障碍。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寂寞无聊心理。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初三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问题刻不容缓

(一)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

学校各班级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二)大力推行“寄宿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寄住学校加强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三)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由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3篇

【关键词】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认知方法探索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我国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今尤显高下。但现实中,由于受到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影响,大多数农村中学领导者与教育者观念尚未真正转变,仍把文化课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评价学生的最主要标准,认为音乐课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就此,在深化教改新时期,很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和改观。

一、对现状的认知与反思

1、音乐课程多年被旁落,造成不少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低,教学条件差。师资多为幼师毕业或学的其他专业,基本上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培训机会,在自主能力、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显得低下。音乐教育的投入也一直不足,缺少相关设施。大部分学校没有音乐教室,有的甚至连琴都没有,音乐课在自己教室唱唱歌就算上完一节课。这样的音乐课何谈效果?

与此相对比,现在音乐教材内容却较深,与中学教学现状不符。教师自身音乐水平有限,就更难免造成学生疏远,音乐课缺少灵活性、多样性和丰富性。

2、大部分初中学生不喜欢课本上的歌曲。多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中音乐课教学,也体味到很多音乐教师经历的同样问题:初中音乐课不好上。主要是学生不喜欢教材中的歌曲和乐曲,而喜欢流行的通俗歌曲。如果和一些学生谈及偶像和其演唱的歌曲,他们说得头头是道,而高雅的音乐却遭冷落;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能全盘否定,只能逐渐改变。教师要多动脑筋,不断想办法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对高雅音乐的兴趣,并加以引导,使他们不致误入歧途,影响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3、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匮乏,影响音乐课的效果。当笔者想从自己做起,改变初中音乐课的现状,发现七年级新生很多人在小学根本没上过音乐课。更谈不上五线谱、音符等常用的乐理知识了。

这种种现状说明,农村中学音乐教学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与现在的素质教育要求相差太大。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音乐教育要尽快地改变落后状态,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加强音乐教育正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要切实重视,同时上级教育部门也要尽早解决师资等方面的问题,积极补充专业院校毕业生,从课程安排到教学设施加以完善。并加强对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从而使音乐课正常开设,真安排、上好课。

二、音乐教学探索之我见

音乐课程是中学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提高全民素质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中坚持用心实践、形成见地。

1、讲究教学方法,科学安排听、唱、论、评。

“听”就是聆听音乐,进入音乐的意境去享受音乐。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听出音乐中的旋律、音色、乐器等,并把这些要素连接起来进行分析。有选择地听,可以划分段落;采取比较的方法听,能分辨主题,熟记并随唱主题,从简单到复杂;掌握一种在其它学科中感受不到的方式,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

“唱”则是让学生注意音乐,熟悉旋律。可采取演唱、简单演奏等方式参与进来,选择演唱主题,把握整个作品的中心,在欣赏过程中展开想象,也可编配歌词演唱,让它与乐曲融为一体。

“论”为讨论感知音乐,让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放想,分析作品的基本要素,如节拍、节奏、调性、音程等知识,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课堂讨论,逐步形成正确而又具有自身个性的美学观。

“评”就是对学生的音乐鉴赏学习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它某一方面好与不好的理由是什么?运用知识去解释音乐作品和表演,带问题欣赏,创造性地感受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拓展思维空间。

2、重视互动教学,注意学以致用。音乐课中,如果都是教师在讲,即便表现再精彩,学生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对发展不利。注重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因材施教很重要。比如欣赏《我和你》,用师生互动表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音乐知识及内涵,教师也从中吸取了改进教学的元素。我所在学校就每年举办文艺展演,面向全体学生,鼓励踊跃参与,编排的节目有多个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

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趣味性和创造性。多媒体教W形象性强,信息容量大,资源非常丰富,给我们的音乐课提供了鲜明的感知形象。如在欣赏民歌《龙船调》时,那优美的曲调、浓郁的地方音色等,只凭听是不能深刻理解到它的意境。在教学中结合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则会使学生在音乐课中欣赏美、感受美。无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很重要。没有兴趣作基础,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难以完成。在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重视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学正能量,会卓有成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强化实施。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对策

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达到能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 由于生活坏境、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差异,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美术这方面也不例外。初中美术课程标准还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搞好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应是广大美术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农村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1、长期重视不足,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应试教育长期主导我国的教育事业,对广大农村学校的教育影响深远。广大农村学校对美术学科的认识不足,没有把美术教育放到素质教育及教育事业发展的正确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思想素质及审美素质的提高。在农村学校一般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美术课就是学生自己随便画,所以在学生的印象里,美术课就是画画,仅此而已。同时,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对美术学科的视不够,美术教学落实不到位。一些学校根本不开设美术课,一些学校即使开设美术课,也是形同虚设。也有的学校只在七、八年级开设美术课,由于九年级是毕业班,考虑到升学率,所以就不开设美术课。不少学校几乎不开展美术方面的教研活动,更多的是关心主科的教学发展。

2、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器材严重不足,不少农村中学缺乏美术教具和学具,美术教学硬件设施简陋,没有专门的画室,学校也没有提供给美术教师画架、画板、画笔等教学用品,不利于基本功的训练,影响教学;学校图书室关于美术方面的书籍也很少,师生都无法从中获得可用的美术资源,这些严重制约了美术教学的开展和中学美术教育的改革。近几年,大多数农村中学都已配备了专业的美术教师,但部分美术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和美术教育改革的信息了解甚少,教育科研能力较弱;在思想上较大程度地满足现状,缺少改革创新的精神;对农村美术教育规律探索不够,课堂教学水平一般,美术功底不够深。目前不少农村的美术教师从毕业至今,一直从事非专业学科的教学工作,几年时间就把本专业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较少有时间进行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缺少从事美术创作的条件。农村中学的美术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参加书画展览的次数更少,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美术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术教学质量。

3、学生对美术课不够重视

究其原因,是长期以来应入学前,为增强孩子的想象能力都会鼓励他们去学画画,入学后则以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地认为文化课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文化课成绩才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得高分就行,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在多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学生美术基础薄弱,到了中学,教材内容的难度又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又仅限于教材,知识拓展不够,学生感兴趣的卡通、水彩、作品欣赏等内容单一,涉及较少,能刺激学生感观的实物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审美判断更谈不上,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美术能力提高偏慢,难以跟上进度,逐渐拉大距离,兴趣明显减退。

二、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

学校要改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正确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切实开足、开齐美术课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造精神。同时,优化课程结构,保证七、八年纪的美术必修课的教学时间,增设九年级美术必修课。必修课的教学,使学生得到基本素质的各种训练,获得不要的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正确认识真善美,着重解决共性的问题。要开设课外兴趣小组,加强课外活动。选修课和课外活动教育着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使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必修课和选修课这二者之间,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又有所侧重,发挥了不同的育人功能。

2、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培养良好的美术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知道,不论对于大人还是对于孩子,当对一件事产生了兴趣以后,才会认识它、学习它、探究它。为此,我在多年的美术教学的实践活动中一直致力于三方面的工作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兴趣:首先,利用我们身边的喜闻乐见的一切美术形式。如雕塑、工艺作品、剪纸作品、书画作品、戏剧脸谱、标志等向学生讲述什么是美术以及美术的种类,让学生了解美术并不神秘,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增强学生对美术的亲近感。其次,查阅资料并搜集相关图片,出示搜集的图片,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对中国绘画历史的认识,使他们对祖国古代极其丰富的文化和艺术遗产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做有助于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从而进一步使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及世界伟大的美术家及美术作品,以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充分利用农村条件,把美术教材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农村学校有农村学校的特色,乡村学校里特有的稻草、沙子、树叶、种子、碎布、蛋壳、豆粒、麦秆等材料对农村学生来说既经济又易取,我们把这些农家材料收集起来,让它变成农村美术课堂的素材;抠一块泥巴,可塑造出千姿百态的泥塑作品,比如:让学生用泥巴捏成在村庄里处处可见的鸡、鸭、鱼等形状,用豆子做眼睛,等干了之后再涂上颜色,就成了精美的艺术作品了。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元素,美的东西积累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兴趣,陶冶了情操。

美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当前,我国对新课改的推行,面对美术教育前所未有的革新和挑战,农村中学教育应当科学,准确的给于定位,以学生为本,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横向结合,将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实现综合效应,才能真正的促进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第5篇

关键词: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4-226-01

一、研究对象

为宁明县的13所农村初中的14位音乐老师、133名学生和23位家长。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33份(男生65人,女人54人),回收问卷133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89.47%。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和访问调查法:根据论文的需要,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了宁明县农村中学的部分初中学生,以座谈、电话、QQ等方式访问了宁明县农村中学的14位音乐老师和23位学生家长。另外笔者还以电子邮件的方式访问了有关的领导、教授,征求了他们的建议,从而增强了本论文的科学性及严密性。

2、文献资料: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搜索、阅读并整理了大量的有关资料,为本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3、逻辑分析法: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根据调查得的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

三、宁明县农村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原因

1、师资队伍紧缺,教学设备差

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那么这样对学校的师资和各种音乐器材的配置是有要求的,通过调查发现:宁明县13所农村中学仅有3位大专以上学历的音乐老师。那么各种音乐教学器材是怎样呢?13所中学里面电子钢琴2台、电子琴(可以使用的)9台、录音机160台(含英语老师用的)、打击乐器95件,音像资料180张。专门音乐教室2间。从调查的数据说明;各中学的专业音乐老师配备严重不足,学校所必需的音乐教学器材、设备也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2、教师基本功底低、使命感不强

因为不是每个学校都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有些学校虽然开设有音乐课,但是由于音乐教师是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因音乐教师水平有限,有的学校把音乐课当作唱歌课,对于音乐知识根本不做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有些学校由于找不到教师上音乐课或者偏重于文化课,甚至没有开全音乐课。个别授课的音乐教师没有专业的素质和修养,没有专业知识,一昧地让学生听着录音机演唱,没有教演唱的方法。大部分学校不能按教材完成教学内容,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的地区。有些地方音乐课是“口传心授”,音乐课成了流行音乐的“唱歌课”,歌曲的内容也不加以筛选。他们唱着通俗歌曲,心里上感觉到了一种满足,音乐教师因为学生的这种“满足”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及技能、音乐欣赏的教学,使农村许多学生不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不识谱。

3、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

音乐只是人们在劳累之后用来听听,消除疲劳的一剂良好,大多数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喜欢音乐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让孩子认真地学习音乐,并重视音乐教育,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只要孩子能听懂音乐,稍微接触,不要太专注。有许多家长认为,我宁愿把钱砸在语文、数学的辅导上,也不愿意把钱放在没有前途的音乐上,它又不是中考、高考的必要课程,学了也没用。另外,学校的压力也很大,面对上级给出的升学指标和成绩排队,老师们疲于应付,再加上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所以音乐教育也只能成为一种“不可及”的教育了,要想转变家长们对音乐教育的观念,真是难上加难!

4、学生重视音乐的能力及实践操作意识的不够

学生易受家长的无形影响,对音乐不够重视,不愿意把时间花在与考试无关的课程中。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表现出无奈、烦躁、不配合现象,常常是在老师极度调节中完成课堂教学。因此,老师在上面讲一套,学生在下面听一套,甚至很排斥音乐课的设立,许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

5、上级重视程度不够,意识观念淡薄

虽然音乐课是必修课,却未列入升学考试课目之中。在调查谈话中校长们都承认:“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要打破应试教育框框,探索、实施素质教育。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校仍然把升学率摆在首位,因为统考科目成绩的好坏关系到升学率,关系到学校的声誉,而音乐体育等文娱活动搞不好也无关紧要。因此当师资、课时缺乏时往往把音乐课暂时放到一边,就连每周的一个课时都难以得到保证。当然这也是很无奈的。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音乐课,但名存实亡,一学期没有上过几堂音乐课。更别说在课余时间开展校园文艺活动。

6、对音乐老师的进修、培训做得不够

第6篇

一、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学科体制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从学科教学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目标的考核等诸多环节,都要与教学现实情况有一个适应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与教学实际偏移都可能造成学科的教学工作不能良好地开展。信息技术学科从无到有,经历了8年的实践后,目前困扰我们最大的问题不是我们有没有钱或是有没有高档机器,而是我们最初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我们现在的教学结果不一致。

1、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问题

简单地说,我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这门学科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我们青年一代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能力,其核心是提高未来中国人的信息素养。在学科内容设置上小学阶段基本上是启蒙,初中阶段是常规的工具软件应用,高中阶段则更深入常规软件的使用和网络以及编程。这样阶梯状的目标分布表面上是比较合理,但教学实际中很难达到理想要求。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过程无法满足实现学科培养目标的要求,我们要提高的是学生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是教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例如用Word处理文字,我们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用Word处理文字的能力而不应是让学生死记硬背Word的具体功能。最明显的例子,在选取文本的时候有许多方法,但最终学生只会记住一种方法就是用鼠标拖选,为什么?因为他们做信息处理的机会少,很难正确地体会各种操作的应用环境,即使一时记住了,很快也会忘记的。

2、目标考核的残酷约束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教育是离不开考试这个指挥棒的。考什么讲什么,考试成绩就说明能力,于是信息技术也就被架上了应试教育的手术台,所有应培养的技能都被演化成一道道标准化试题,学生只要知道答案是什么就行了,至于具体怎么用,那就不是现任教师的责任了。

3、课时安排的问题

每周一节课,试想对于一个为信息技术一无所知的学生来说,一节课能带给他什么,讲一个EXCEL的公式。下次再来上课的时候,他早忘了。

4、客观环境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特别是网游吸引了相当多孩子的注意。2001年开设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时候。在农村有多少孩子见过计算机呀,更别说互联网了。但现在,有几个孩子还会在乎计算机呢,因为网吧已遍及城乡各地。“学十几年语文,不如上半年的QQ”这种观念我觉得不仅仅是在挑战我们的传统教育。

(二)师资的问题

信息技术的师资主体上有两方面,一是科班出身。学的就是计算机专业。二是半路出家。由于本身有这方面的爱好,正好赶上学科新建,于是就改行教信息技术了。无论是何出身。课基本上都能教,但问题是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是知识更新特别快,和传统学科教学相比,不出两年就会有一批教师被淘汰。2001年在农村会打字、会装系统这就是绝对的高手了,但现在的高手的标准绝不是这样低了。这说明。要做好一个信息技术的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要会学习,不断地学习。而对于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那就是为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充分到位的知识培训。这一点我认为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做得很不够,甚至可以说不及格。我们不用说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就连最基本的日常学科教研工作开展得都不是很好。信息技术教师就好像学校教师中的“边缘人”,很少有人问津,特别在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和打字员基本上是一回事。教师是开展教学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连信息技术教师都感觉不到光明,那我们信息技术这个学科还怎样发展呢?

(三)硬件问题

在8年前,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硬件,没有电脑怎么开课?但有了电脑总不更新也是不小问题。软件更新太快,硬件制约了新形势下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中学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景

1、以考核标准为突破口。改革目前信息技术学科的体制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个全方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完美载体,我们国家设立这门学科的初衷也在于此,我们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目的就是为了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在信息教育上的差距,更好地塑造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的教育环境。而信息技术教育一旦戴上了应试教育的枷锁。这门新兴的学科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所以解决目前的问题第一就是要处理好这门学科的考核评价问题。

目前大多数地方中考要有信息技术,无非是Windows和Office的基本操作。高中有各省的会考,主要内容大体上也是中考的内容。大学之后要过国家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内容无非也就学生中考时就接触到的范围。可想而之。这样一层层的重复考试就是一种浪费,浪费的金钱是有数的,而为此消耗掉的学生和教师的信心和热情却是无法计量的。我不反对用考试的方式来进行能力的评价。关键是考试的组织方式和考试的水平设置。如果我们把信息技术由初中至大学阶段的教育定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就会好很多。假设以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统一标准,初中生要求达到一级水平才能进入高级中学,而高中要求达到二级水平,到大学就不再开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课。我想这样不就分解了许多目标,节约了许多成本吗?每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规定标准,互不重复,这才是一个学科的正常教学发展模式。

2、增加信息技术的课时

每周至少需要2至3节,特别是在农村中学定时开放机房。将目前我国大学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教学工作完全放到高中阶段,我们要认识到,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增加。我们的高中学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完成一定水平的信息技术学习实践。

3、师资及硬件环境的完善

第7篇

关键词:价值 现状 对策 教育教学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当前,启蒙阶段的化学教育现状很难实现化学教学的价值,也很难减轻学生的负担,很难使化学教育与社会科技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所以,我们的化学启蒙教育不得不进行改革。

一、 审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价值

化学是自然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现代文明与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解决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坚实支柱。所以化学教学一要强调学生适应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使他们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科技、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的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二要从培养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出发,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创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求和实践活动情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怀疑、敢于批判和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三是规定学生所要达到的最低水平,要求学生“建立初步的科学物质观”、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二、 察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乡村中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现状严重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考试教育”制度的制约

考试制度的简单化、单一化成为实现化学教学价值的绊脚石,升学压力、评价体系、考核制度只能导致学生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只能导致化学教育脱离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只能导致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能导致“讲、记、背、练”重复循环的应试教学方式。

(二)化学实验仪器的严重匮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的序言中就明确提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然而乡村中学的实验仪器与药品的严重匮乏,严重地制约着化学教学,很难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敢于批判、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导致学生不善于置疑、不善于观察实验、不善于合理推导、不善于归纳总结,更谈不上设计实验,这本身就违背了化学教育教学的规律。

(三)落后的考核评价制度

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是教学成绩,是升学人数。教育教学的价值趋向,不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科学务实的态度,不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学、勇于探索精神,不是培养学生耐住寂寞、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而是追求学生试卷上的高分与竞赛中的荣誉、折合分的排名,进而导致考核成落后。

因为“精讲、强记、硬背、多练”重复循环无疑是提高学生试卷高分的最有效手段与最直接手段、最成功手段。相反,多组织学生置疑、设计、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在实际的评价体系下显得吃亏。所以即使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探索的想尝试的教师也不得不新教师与老教师相结合,公开课、观摩课大显教育教学改革,将三维目标在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平常课堂上、课堂下无不是“强抓、硬记、多练、多讲”。面对重点高中的升学压力,学生的减负不过是句空话。

面对上述现状,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不得不进行更彻底的革命。

三、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对策

为了最大程度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价值,我们不得不彻底改变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育教学的现状,笔者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与同仁共探讨。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考试制度必须改革

我反对放弃考试,推荐升学的政策,但是考试制度必须改革,考试要按照学生的发展,分为基础考试、选拔考试,考试要多注重过程,少涉及结果。

基础考试可分为试卷考试和社会实践考试,注重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察学生初步形成的物质观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世界观;考察学生是否运用这些基本技能,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例如:科学种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回收等一系列的社会实际问题;考察学生是否懂得学以致用的道理,考察学生是否树立了依靠科学、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考察学生是否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能运用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选拔考试则注重考察学生的科学探求能力、实践活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考试形式要分笔试与实验相结合,考试要注重选拔有勇于怀疑、敢于批判、善于创新精神的科研工作者,要考察学生是否有探索疑难问题的勇气,是否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否有浓厚的实验兴趣,是否有规范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否有改进实验装置的创新精神。

(二)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必须改革

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可将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所占比例定为40,注重教师如何创设生动、多样地科学探求和实践活动的情景,注重教师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将教师的论文与课题研究所占比例定为30,注重考核教师联合学生的获奖情况与选拔情况。

将教师联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后,社会反馈的评价材料所占的比例定为30。注重学生的实践运用情况。

(三)教与学的方法与态度必须改革

教师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要减少“讲、记、背、练”循环重复,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

第8篇

[论文摘要]文章对目前苏州市个中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背景下对体育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也针对性地给出了对策。

背景

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8月28日29日,省委、省政府吹响了全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嘹亮进军号。《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5年,全省要率先建成教育强省,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苏州是省政府确定的先行制定规划纲要的3个地级市之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要求,确保苏州教育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2008年4月7日,苏州及其所辖五市七区均通过了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专家组评估,这标志着苏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对于“《纲要》”中提到的到2020年完成的指标,苏州目前大多已达到并超过,苏州城市的教育作为试点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其发展和地方经济是分不开的,但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的体育教育相对于当前现代化教育发展速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苏州素质教育快速推进的同时,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出现的问题值得思考。

一、现状

体育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教学过程的实施与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和途径。我市对青少年的体质测试表明,学生组的体质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从学生组各项监测指标来看,我市中小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仍然不佳,体质没有明显提高,在苏州市体育基本现代化主要指标及评估说明中,2008年,我市国民体质合格率为89%,略高于05年全国的87,2%的成绩,但却低于江苏省91,5%的平均成绩。昆山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昆山市成年人达标率为95,9%,优秀率、良好率均高于苏州平均水平,而青少年体质在某些指标方面略逊于苏州平均水平。在身体素质方面,幼儿和学生的力量、平衡素质好于苏州平均水平,但在柔韧素质方面略逊一筹。

二、问题

(一)体育观念的滞后。

近几年苏州学校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关体育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体育设施不断充实,体育课时得到较大幅度增加,这反映了地方政府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但由于学校和社会普遍存在“重智轻体”的严重倾向,体育课被忽视的现象还是很普遍。据调查显示,有51%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比其它课程更容易取消;27.9%的人认为可能容易取消,66.2%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的实际地位没有其它学科重要。不人少,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者认为体育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而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观念的滞后,极大地阻碍了苏州城乡学校体育的发展。

(二)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

目前苏州市的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中普遍出现教学目标单一化,最具体的表现是:“达标第一”、“考试第一”,过分看重《国家体育健康标准》以及“体育中考”的评价作用,高中把《达标》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单一目标,初中一切教学工作都围绕“体育中考”,并形成了一一对应关系,结果限制教学工作的广度,使学生在绝对单一的目标下学习,得不到足够的学习空间。在对高新区三所4星学校调查发现有24.7%的学生在活动课上针对的是体育课堂的内容,有四分之一的课外活动是给体育课补课的。有11.4%的学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锻炼。有30.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不太理想。  (三)适合青少年活动的设施短缺,锻炼内容形式单一。

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以成人的竞技体育的体系为规格标准,场地、器材的成人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兴趣。教育部体、卫、艺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指出:我们的中小学校一直沿用成人器材,使孩子们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身心愉悦。“成人化”是少年儿童篮球的最大误区。有的学校由于场地的客观限制,导致开展活动的时候只能选择跳绳,踢毽,呼拉圈等趣味性和运动量不太强的项目,如吴江松陵一中拥有2000左右的学生,但只有250米田径场地,尽管学校尽一切努力保证每个学生的活动,但对于活动内容的开展,学校也很无奈。

(四)师资队伍结构性失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有待提高。

目前苏州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达标100%,并且均参加过体育专业的学习或培训,但专业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普遍陈旧,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满足不了新课程改革教学的需要。同时由于很多学校生源急剧减少的,学科配备不合理,结构性矛盾由此凸显出来,一些科目的教师大大富余,比如传统科目,富余的老师便只能充当“万金油”,哪个坑缺就往哪个坑塞。同时有的学校由于体育科目的教师却无法满足,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短缺的现象日益严重,但由于学校教师编制总量已超标,对于紧缺科目教师引进的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导致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工作积极性下降。

三、对策

(一)正确指导,转变观念。

加强对学生体育情感、爱好和兴趣的培养,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广泛地通过课程教学、课外活动、校圈体育文化活动等有效途径来加强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合理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稳定的体育态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体育活动中影成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经常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锻炼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成为体育的积极参与者和传播者。

(二)体育课程教学多元化。

中学体育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必趣、能力和锻炼习惯为基本框架,在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应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在体育课程中取消强制性内容,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练习内容,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满足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使他们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在体质健康、个性发展和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所提高。

(三)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必备的体育用品和器材。

加大对农村体育教育的投入,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的建设,合理均衡的分配体育教育资源。完善农村中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同时。可以利用体育彩票的经费资源,为农村中学添购体育器材,传播体育知识,让广大的中学学生获得更好的体育教育。针对学生的必趣特点,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意识,制作多功能绳袋、环绳、哑铃、彩球、晃板、毽球、等适合学生兴趣要求的器材。

(四)制定导向性政策,鼓励教师流动。

对于有的学校教师饱和,而有的学校缺教师上课的现象,主管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在学校问的调动,把体育教师从比较充足的学校流动到紧缺的学校。对于就近几所学校的教师可以相互间兼课,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学校教师紧缺的问题。同时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的力度。在思想上积极引导,使体育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责任心和进取心。其次,在业务上悉心培养,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举行教学观摩课,开展优质课的评选活动,定期选派教师进修提高等。

参考文献

[1]任文亚.高师范公共体育课要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阴[1].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4(2).

[2]邓菊生.高师范学生应重视体育能力的培养网[J].齐齐哈零师范学院学报.1995(2).

第9篇

尤其是农村中学,美术课多半就成了一种摆设,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学校有美术专业涵养的教师,但因课程意识淡薄,规范办学意识淡化,美术课程根本不开或者开不全,美术课为“主科”让道,一切为了中考。此时,美术教师往往主观地认为,所教的美术学科没有前途,不能浮现自身的价值。或自动要求改教“主科”,美术课则为“副业”。

二,没有专业素养的美术教师,美术课由主科教员兼课。因为兼课教师根柢不具备兼任美术的素质,上美术课时,往往是让学生看一会美术书,放任学生胡乱地画上一会儿,便成为完成语、数、外的作业课了。

三,美术课仅反映在课程表上,此类情形在农村中学不在少数。

教师不仅是知识与教授者,更是学生思维道德品质的塑造者,若是作为起主导作用的美术教师严重缺乏,或者教师自己不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那么,农村的美术课程将会显得毫无意义,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则美全是一句空口说!

近年来,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呼声愈来愈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一种进步。

为了实现教育的平衡与公允。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的现实情形,当务之急是:以晋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主要手段,以新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起,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具体可采用的办法如下:

一、课堂注重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的语言要幽默,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国的一位名人――演讲家雷曼麦有句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学生身边的事例或者笑话故事,刺激学生、激发学生,这样既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乏味的课堂注入活力,又可以形成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乐学的状态。例加开展绘画竞赛就是一种很好的培养学生兴趣的形式。另外,教学目标的准确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教学结构的新颖性等也都是应该加以注意的方面。这些都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

二、有效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实施有效教学

美术课是一种现实视觉艺术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录像、投影、幻灯、摄像机、照相机、计算机等现代媒体的运用,拓展学生的体验空间,丰富学生的审美感受,广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不少教师把上欣赏课视为畏途,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也持不欢迎的态度。将电脑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资料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当你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美术长廊中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三、改革旧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满堂灌,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如老师就是这样讲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

四,促进城乡及农村校际间美术教师之间的彼此进修与交流,以增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分析;建议

一、前言

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体育师资数量有所增加;乡镇学校体育研究开展不断完善,但还存在着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体育师资不足,年龄、性别、职称、学历不相匹配,特别是落后的乡镇中学,存在着体育教师职称低,课时被占用现象,场地、器材缺乏,教学计划、教案不规范,学生的课外锻炼无组织。可见乡镇中学体育教育普偏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场地器材不足问题。虽然盘州市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对乡镇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研究较少。本文对盘州市乡镇中学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教育现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盘州市21乡镇中学50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年龄、性别。体育师资队伍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动态综合体,就年龄结构而言,老、中青、三结合是最佳的结构,就性别来说,男女各半最佳。从年龄、性别进行调查查结果表明,盘州市乡镇中学青年体育教师偏多,中老年体育教师偏少的现象。青年体育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占到体育教师总数的75%,呈现出随教师年龄增大而人数逐渐减少的趋势。从性别结构来看,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2]。

2、乡镇中学体育师资现状。体育师资是学校体育工作能否开展好的关键,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既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学历层次、职称结构进行了表明,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持有本科及本科学历以上学历比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方面在新进教师中提高了学历要求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广大乡镇教师通过自学考试、函授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历。在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较少,中级、中二较多,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差距较大。由此看来,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师资队伍数量与质量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普遍存在着学历偏低、职称低的严重问题。

3、乡镇中学体育课开设情况。学校体育课开设情况好坏,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对盘州市21所乡镇中学体育课对盘州市37所乡镇中学体育课开设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有100%的中学能正常开设体育课,大部分中学能贯的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能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但还有19.4%的学校开设情况不乐观,主要因素是无体育师资师资力量。

4、場地器材现状。场地与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政府对场地和器材的投资就较少,导致乡镇中学体育教学条件和城市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从而使农村体育教学开展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对场地器材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校都拥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学校拥有田径场、足球场;而有排球场、羽毛球场的学校很少,所有学校都有篮球、跳绳,学校器材最少的是垒球、山羊、体操垫,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学校甚至没有体育场地、器材,未达标准的学校高达63.5%;这些学校体育器材的主要来源是上级配置和学校购买,教师自制教具器材的能力差,依耐性很强[3]。

5、乡镇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计划是否完善以及教材、教案使用都是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关键性因素。对体育教学调查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的比例为92.5%,制定教学计划完整的比例为48.3%,教师依教材编写教案进行教学的比例为48.3%,多数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没有明确具体的评估标准,能够正规上体育课的比例为61.9%,部分学校基本处于“放羊”和“半放羊”状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没有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场地、器材的匮乏,乡镇中学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6、乡镇中学体育课外活动开展情况。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中学能够坚持每周两次的课外活动,但83%的学校为无组织、无特色、无安排的自由式活动,95%的住校生均有早操,大部分的中学都能开展课间操、大课间活动,内容多为广播体操或跑步,锻炼形式单一,学生参加的积极性不高。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盘州市乡镇中学教育的现状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与乡镇经济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教师的数量与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乡镇中学的需要;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场地器材匮乏,男女体育老师比例搭配失调,工资待遇差,学历、职称偏低,制定教学计划不规范,学校不使用教材、教案,放羊式的教学,课外活动单一[4]。

2、建议。第一,扩大乡镇中学体育师资队伍。重新核定中学体育教师的编制数额,保证体育教师的合理配备。鼓励各级体育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去工作,为盘州市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第二,多渠道筹集经费,改善体育教学条件。学校要因地制宜地修建简单易行体育场地,以满足体育教学需要。积极寻求支援,多方弥补场地、器材不足现象。第三,提高开课率,提高教学质量。严格按照体育开课指标开满体育课,并保证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等活动的开展;加强对学校体育教研活动的管理,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中学体育教学管理规定,健全体育教学制度,完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法。第四,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体育教师自制教学器材与设施,开展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活动,完善盘州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学。

作者:田友华

    参考文献 

[1] 王勇,马晓军.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05). 

[2] 周元超.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第11篇

中学体育足球教学教学现状对策分析体育教学作为目前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是能够实现学校体育活动与目标的基本组织形式;另一方面,它也是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共同互动的重要活动。做好中学体育教学的工作,是提高社会总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前提。中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不仅能够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体育运动项目当中,足球运动的发展历史较久,其主要特点在于灵活多样,且具有较高的趣味性。足球运动能够增强中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喜爱、基本知识以及技能,进而使得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足球知识与技术。本文就目前的中学体育足球教学现状展开分析,进而对中学体育足球教学现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一、中学体育足球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中学体育足球教学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效果,就目前中学体育课堂中足球教学的现状不难看出传统的足球教学模式在过去发挥了一定的长处。不过伴随目前教育理念的发展以及传统中学体育的改革需要,优化中学体育足球教学模式,进一步发挥中学体育足球教学的影响与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教育工作,以此来完善学生的体能、增进学生体能素质。

1.中学体育教学师资的不足

教龄较长的体育教师对于目前新出台的新课标、新课改精神的了解不足,因此有时候无法跟上教育改革的新思路,体育课堂上进行足球教学的方式依然是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沿用。另外,部分一线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缺乏对于学生的终身教育的重视。当前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因此在进行中学体育足球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深入对于足球精神的了解,进而用这种竞技运动的团队合作精神来改善体育教学课堂的不足。

2.中学体育教师知识较为单一

目前,中学体育教师的身体素质较高,能够带着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育活动,不过教师的知识较为单一,如用于热身的起跑动作,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将起跑到第一栏的技术、栏间跑的技术等的结合称为110米直道栏的全程跑,这样的划分较为不合理,有部分重复,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降低对于教学过程中一些活动讲解工作的繁杂程度。

3.中学体育教学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学体育教学体制不尽完整,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因此很多体育教师在上足球课的过程中都采取放任的态度,并未给学生讲解一些足球发球技巧或者传球技巧等。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充分,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进而使得基础差的学生降低了对足球运动的喜爱,同时也影响了基础好的学生对于足球教学的积极性。而且中学体育课程在编制的过程中,就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综合作用之后,导致体育教学理论与技术难以突破与进步。

4.中学生对于足球教学的积极性不足,足球意识薄弱

大部分中学生对于足球运动项目的了解相对匮乏,学生的体育足球意识不足。尤其是一些中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后进入叛逆期,自我开始独立,因此在老师与家长的双重监督下,学生在中学阶段对于体育的热情有所减弱。中学生容易迷失自我,上体育课的时候大多数保持着得过且过的态度,另外还受到中高考的压力冲击,师生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都有所不足。

二、中学体育足球教学的对策分析

1.加强中学体育教学的师资招聘与培训工作

通过建设高水平的体育教师队伍来建设中学体育教学工作,首先,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素养,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进修中学体育课堂中的知识与理论,进而完善中学体育教学的实践工作。另外,还需要加强在校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教师对于周边学科以及基础知识的培训与了解,通过在课堂上将体育学、遗传学、运动力学等方面知识的转化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明确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必然联系

在中学体育课的足球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广泛、全面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按照人性化的设置来更新足球教学理念。转变体育教学理念,明确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建立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与锻炼身体素质为前提,当学生养成一定的基础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足球运动的专项训练活动。同时,要做好中学足球成绩的评价机制的改革工作,淡化对于足球运动技巧与竞技性的要求,划分多个层次来进行评定,以此提高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以及练习足球的积极性。

3.丰富中学体育课堂上的足球教学方法

在中学体育课堂上,首先应当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进而人性化设计足球教学的体系。将足球的趣味性质与竞技性质相互结合,以此来适应当代体育教学的发展。另外,还可以适当引入游戏教学形式来优化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情节性等。将足球游戏渗透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而促进学生对于足球技能的掌握,寓教于乐,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技能潜力,促进学生对于足球运动的热爱。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中学体育足球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进而对其展开对策分析。通过转变体育教学理念,丰富中学体育课堂上的足球教学方法等等,来进一步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加强学生对于足球这项运动的认识与了解。

参考文献:

[1]周悌,王萍.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探讨[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2]马红地,邓永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应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1,(05).

第12篇

关键词 中学体育 教学现状 对策

一、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当前中学体育实施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陈旧

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纯粹是为了考试而服务,甚至由于器材缺乏和场地的限制,仅把体育课程当成娱乐放松的游戏时间,可有可无的对待,这就失去了体育课程的真正意义,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当然体育课程在有的学校也被当作重要课程,成为学校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但这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方式给教师带来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一些年轻或经验不足的教师无法适应高质量的教学工作,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低下,达不到预期理想的效果。所以教师要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以教致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单一

教学内容一切为了考试服务,考什么学什么,有相当一部分不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以说我们过去在选择和确定课程内容时,只考虑到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较少从中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对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重视不够,以致于很难吸纳更多的、学生喜欢的内容进教材,让体育教学显得乏味、呆板和无缺,会让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厌烦的负面情绪,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学习效果差。

(三)教学方法不够完善

讲解、示范、练习的教学方法,这种偏离教学真正涵义的教育完全丧失了体育课的价值。真正的“教学”是有“教”有“学”,忽视了“学”的过程,教师就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制定教学策略和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所以失败的方法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体育教学的失败。此外,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和机械式模仿学习方式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阻碍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造成了教学质量低下的后果,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机会,培养创造性思维。同时课堂过分看重服从纪律,强调听从指挥,步调一致,这种做法严重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挥,阻碍创造思维的发展,偏离了教学目标,主定了教育失败的结局。

二、针对体育教学现状的应对策略

为了更好的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应对策略:

(一)确立科学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确立指导思想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构建科学教学思想方针体现了学校对教学改革的重视和决心,对教学改革的开展有推动作用。拥有强健的体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命力和朝气的体现,学校要本着强健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原则,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抢抓体育教学工作,培养学生锻炼身体,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品质,锻炼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造力。

(二)丰富教学内容,让体育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教学内容的单一呆板已经阻碍教学工作的开展,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已成为教学工作改革刻不容缓的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把自交给学生自己,延伸教学内容的范围,让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好的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同时材料的相关编写部门要创新思维,打破传统教育的枷锁,创新教材内容,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需要,添加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让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自主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锻炼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锻炼创造的意识。

(三)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具有普遍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以听从指挥、服从命令为“天职”,课堂教学也是以完成当堂教学任务为目标,一般模式是讲解、示范、最后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培养和教育作用,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特长的发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实在是本末倒置。教师的责任不只是把各种机械式的动作教给学生,更主要的是把锻炼和提高认知能力的方法教给学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能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健康快乐成长。学生们自小养成了自由无拘无束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性格活泼,思维活跃,不喜欢受到束缚,单调拘束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创造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发展,所以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片自由的天空,放飞学生丰富想象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

(四)科学看待体育课改成果,建立完善评价机制

鼓励是促使人进步的动力,传统的评价体系只是以考试分数作为区分学生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是与新课改教学理念背道而驰的,体育课程的评价脱离不了教师和课程本身,是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三者的综合测评,因为学生的评价也是对教学效果和课程质量的反映,所以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建立完善科学的评价机制,结合新课改教学现状,在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体育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不断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思考和处理体育教学有关的重大问题,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洪周.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科学大众.2009(05).

[2] 翟永明.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思考[J].中等职业教育.2010(04).

[3] 张跃文.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