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印刷工艺流程

印刷工艺流程

时间:2023-06-01 08:51: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印刷工艺流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印刷工艺流程

第1篇

印刷工艺,是实现印刷的各种规范、程序和操作的方法。把代表不同规范、程序和操作方法的工序连接起来,便是工艺流程。众所周知,印刷行业的工艺流程按工序可分为印前、印中和印后三大部分。当然,也可以把工艺流程再分得更细一些,具体到起着不同用途的机器设备上。

生产流程,则是根据不同订单需求而制定的生产管理模式。在印刷企业,生产流程结合印刷工艺流程与管理系统,产生生产操作指令——生产流程单。在生产流程单上,有工艺指导、质量要 求、数量控制、时间进度等。生产部门根据生产流程单上的各种指令完成生产,创造效益。

大家往往对工艺流程非常熟知,却容易忽视生产流程的巨大影响。流程管理,也通常是针对工艺流程来操作。工艺流程的变化要通过提高机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与工艺创新来实现。工艺流程是复杂、繁琐、高技术含量的,按工艺流程制定出来的操作指导非常标准化,却不利于管理。印刷工艺是用来做教学用的,那些有上进心的基层员工与管理者可以学习,但不适合生产中要求每位员工都掌握并运用。现实中,不是所有员工都对工艺真正感兴趣,也不是所有员工都能看懂复杂的工艺流程,大多数员工只关心自己多长时间能学会基本操作,能赚多少工资而已。

工艺流程与生产流程的区别在于,工艺流程因技术创新而变,而生产流程是因管理模式而变。因此,工艺流程不适合在管理中运用。我们创建的流程管理体系,应该多数是针对生产流程的。太关注工艺流程而忽视生产流程,做出来的标准化流程体系会中看不中用。

流程的特性

流程随着管理而变。要想做好管理,创建适合公司发展的流程,就必须对流程做出适合时间、适合现状的调整。如果一套流程从始到终不变,那肯定会出问题的。

一、流程随管理人员的变动而变。

管理人员就是流程幕后的操盘手,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一线生产,但却可以使生产的效率、质量、进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管理人员出现变动时,首先要考虑的后果是对流程的影响。管理人员的调整,对流程影响最大的就是对上、对下的沟通问题。如果沟通不畅,生产流程会自然“断电”,而建立好的生产流程就是化解沟通不畅的最好方式。遇到管理人员离职的情况,需要在原生产流程中制定相对的交接流程进行调整。

二、流程随员工的变动而变。

生产流程,又是通过员工的生产操作来实现的。通常情况下,机长与技术全面的熟手员工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流程,手工岗位中20%以上员工发生变化,也会对流程产生较大影响。

机长岗位发生人员变动,管理者可根据情况从签样到进度跟踪来对质量控制流程做出调整。调整时可能不需要大动,如果新换的机长技术能力合格,符合流程的要求也可不动。手工岗位一旦发生大量人员变动,流程调整就要大动了,比如手工粘盒工序可由原先的所有员工都单独计件操作,划分成单独计件、混合计件和新员工培训期保底工资三种方式来应付人员变动时对流程的影响。

此外,流程也会随着公司的发展变动而变。

了解流程“变”的特性,就要针对这一特性制定流程、控制流程,进行生产管理。

怎么制定一套适合现状的生产流程?首先要分析公司业务模式情况,把业务模式转变成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然后把代表公司现状的机器设备等人力、物力情况分析放在第二位。两者再对比分析,找出完成客户需求和现状能力之间的差异,进行顺势兼容的流程制定。

客户需求层面分析

下面,以某家公司为例,详细说说生产流程方案是如何制定的。

这家公司的业务模式以包装印刷为主,占总业务量的70%左右;书刊画册印刷为辅,占总业务量的30%左右。订单较分散,90%以上为自有业务员的订单,但业务员大多不具备跟单能力。

客户一般会提出以下需求:

1. 印刷颜色要求严格,返单订单要跟回首件色样,专色印刷必须跟回客户指定色样。

2. 数量控制严格,限数订单,必须够数,少了要补,多则不收货。

3. 规格、尺寸必须准确,成品要达到客户样板要求。

4. 部分客户要求或指派专人跟色,生产部门要安排好时间提前通知。

5. 交货时间以签订的合同为准,超期交货,大部分情况下会扣货款。

通过分析客户需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对于印刷颜色,要跟踪监控。尤其对于返单订单,生产管理中要监控色差。

2. 涉及生产的相关文件资料要完整保存、顺利交接,生产过程 中尤其要核对规格、尺寸。

3. 控制好各工序的损耗数量,将损耗数量明确到具体生产流程中,并制定出过程中补数的确认流程。

4. 提前预约出相对准确的客户签样时间,以节省待机时间。

5. 做好当班生产进度跟踪,如交期因故受影响,必须第一时间解决并通知相关业务员,以便与客户及时沟通。

公司现状层面分析

印刷部机器设备方面,一台对开印刷机,一套晒版、冲版及打孔设备,切纸机两台,半自动过胶机一台。

人员配备方面,印刷主管一名、拼版工两名、晒版工一名、切纸工两名,印刷机及过胶机各两班人员,没有质检人员。

物力、人力状况分析如下:

1. 全套机器设备都是新购置的,没有太大问题。

2. 主管承担签样、生产安排、沟通协调及其相关岗位职能。

3. 印刷机长一位耐心细致,一位不太细心但工作效率高。其他岗位人员基本都能完成工作任务。

4. 没有质检人员,数量及质量控制要靠生产人员完成。

5. 因为包装印刷的业务特点,订单分散不适合计件工资,所有印刷部员工都实行包薪制。

分析公司实力及现状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机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没办法调节订单的情况下,要及时维修。

2. 对于印刷机来说,要注意薄纸、厚纸转换时牙排调节,做好机器维护、保养。

3. 生产管理人员只能监控白班,虽然夜班也可抽时间跟踪,但大部分情况下夜班处于监控真空。

4. 要做好关键印刷岗位的生产安排,根据两名机长的性格及技术水平进行生产安排,尤其要注意专色和四色的排产安排,节约待机时间。

5. 在工序交接中进行质量及数量控制,特别对于过胶工序,要把好印刷最后一关。

6. 利用包薪制做分工协作,调动空闲人员进行打板与点数工作。

7. 若生产处于饱和状态下仍不能及时完成订单,要与经理沟通,及时将部分订单外发。

流程方案的制定

对比客户需求层面和公司现状层面分析后,制定生产流程如下:

一、质量线——质量控制流程。

1. 印刷主管要对工单进行审核,加注工艺指导要求,判断出订单难点,生产时跟踪并分析客户要求,明晰、具体地安排员工操作。

2. 版房针对胶片,结合工单、资料进行复审,特别要注意规格尺寸、咬口方向等问题。

3. 控制好原纸数量及质量。

4. 印刷时核对资料,按工单要求及工艺指导进行生产,控制印刷颜色与损耗。

5. 过胶环节肩负质检职责,在过胶生产中对印刷品质量及数量进行挑拣与检查。

质量控制流程示意图:

二、效率线——进度跟踪流程。

1. 印刷主管审核工单,结合客户交期安排生产进度,并统计当班日报表,协调机台生产安排。

2. 版房及切纸根据当班生产排产表,按顺序生产,确保印刷机用料及用版要求,并与采购、设计部门沟通,负责追料、追胶片。

3. 印刷工序中,一名机长保质量、一名机长提效率,订单不能完成时要及时与主管沟通。

4. 过胶工序考虑到效率问题先做交期最近订单,主管可根据情况协调外发加工。

进度跟踪流程示意图:

三、控制线——资料交接及产品标示卡。

第2篇

【关键词】印刷工艺 平面设计 重要性

平面设计作品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数不胜数: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绚丽的画册、精美的书籍……我们不免会问:这些美的东西是怎么呈现出来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色彩和图案。那么,怎样才能使这些色彩和图案得以实现呢?印刷它就能让这些美好的、吸引人的事物呈现在我们眼前吗?

一幅好的平面设计作品,比如好的DM册、好的书籍设计、好的包装不仅仅在排版上有讲究,在印刷材料的选用上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好的平面设计作品是符合美学观点并且匠心独运的,是经过周密的设计考虑后的结果。作品质量的好坏与后期制作密不可分,精湛的后期制作能使作品锦上添花。从这个意义上看,整体效果的把握与后期选材的好坏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平面设计的后期效果在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印刷,平面设计的结果是通过印刷展现出来的。因此,印刷是决定平面设计作品效果好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印刷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印刷术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是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后来是活字印刷术。早在10世纪末,雕版印刷术伴随着佛经的传播首先从中国传入朝鲜,继而陆续传入越南、菲律宾等南洋、东南亚及欧洲各国。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9年),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诞生。中国的印刷术、造纸术传遍全世界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印刷行业不断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现代印刷技术在专业设置上融合现代新兴媒体的特点,紧紧把握现代印刷业的发展方向。继“告别铅与火”的革命后,现代印刷业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台平台扫描仪、一台电脑、一台数码相机、安静优雅的工作室,所有的图文设计在这里就可以完成了。而在10多年前,我们使用的还仅仅是手工排字,几乎是一夜之间,手工排字就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在印刷行业的应用。1990年桌面出版系统问世;1995年,推出了直接制版技术、数字印刷、彩色桌面系统;2000年,我们看到的是跨媒体出版技术和完整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如今信息化网络时代,印刷网络化的雏形已经展现出来,印刷行业也渐渐趋向于数字化,图文传递数字化、获取图文数字化,数字化将传统的印前、印刷、印后加工流程全部联系在一起。今天,随着电子出版物的日渐普及,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印刷行业的使用领域在不断扩大。

二、印刷工艺

(一)油墨配色

任何不同的颜色都是以黄、青、品红三原色为基色,按不同比例调和,可获得我们想要的各种不同颜色。因此,我们只要获得原图三原色的分色片,再将三原色分色片制成三块印刷版,分别用相关的油墨去叠印,就可以生成彩色复制品。通过加滤色镜分色扫描或摄影就可以获得黄、青、品红三原色分色片。

专色油墨,指预先调和好的特定彩色油墨,如珍珠蓝色、荧光黄色、金属金银色油墨等,它们不是靠CMYK(蓝、红、黄、黑)四色调和出来的。CMYK四色印刷油墨的色域比可见光色域窄,而专色油墨的色域则比CMYK四色印刷油墨色域宽,因而可以表现CMYK四色油墨以外的许多颜色。金色、银色油墨属于专色油墨。

(二)印刷制版分类

1.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如同盖章和木刻版画一样,是一种直接加压印刷。在印版凸出的部分涂上颜色,印版凹进部分没有文字与图像,直接印在纸上。在印刷过程中,每平方厘米不小于30公斤的压力。凸版印刷的优点是:印刷时的压力较大,印成后的文字和线条清晰。凸版的不足是:印刷的制版相对较难,版上的图文部分为反像,在上色的过程中,油墨的均匀度较难把握。因此,凸版印刷的印张不能过大,最好小于四开,并且印刷的数量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印刷次数的增长,版面也会不断磨损。凸版印刷比较适用于一些套色少的明片、标签、请帖、吊牌、信纸、信封等。

2.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分为照相印版与雕刻凹版两种。凹版印刷的原理是利用油墨的半透明性和凹痕的深浅来反映原稿的明暗层次。凹版印刷的图像与文字凹于版面以下,把凹下去的部分用油墨填上,没有文字与图像的部分很平滑,再把没有文字与图像部分的油墨擦干净,然后在纸上印刷。

凹版印刷是直接印刷,印版和承印物直接接触,具有色彩表现力强、层次丰富、墨汁色厚实等优点。凹版印刷的速度快、印数多、印刷质量好,能在大幅面的粗质纸、塑料薄膜、金属箔等承印物上印刷,是不错的印刷方法,常用于高质量画报、邮票、钞票、股票、证券等。但是制版比较复杂,制版费用比较贵。

3.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由早期的石版印刷发展而来,不同于凸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其印版上的图文(着墨部分)和空白(不着墨部分)两部分几乎处在同一平面上,故称为平版印刷。1905年,美国人威廉·罗培尔发明了间接平版印刷,开始使用橡皮布的滚筒印刷,因它是通过橡皮布间接印刷,因此被称为胶版印刷。平板印刷是利用水与油互不相溶的原理,在有文字与图案的位置形成一层油脂的油膜,没有图案与文字的部分形成抗墨作用。印刷时,固定在印版滚筒上的印版(阳图正像),通过润水和给墨工序,使图文部分着墨拒水,空白部分亲水拒墨,将印版上的阳图正像转印到转印滚筒的橡皮布上,形成阳图反像,再经过压印滚筒将橡胶布上的阳图反像压印到承印材料上,从而得到印迹清晰的印件(阳图正像)。平版印刷质量好、制版简便、成本低,更适合大批量印刷,常用于杂志、包装、海报、书籍等印刷品的印刷。

平版印刷的优点是:生产周期短,制版工序简单,印刷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图文精细、层次丰富,图像、色彩的还原效果好;套印准确,平印印版较为平整,纸张在印刷过程中的压力小、速度快,变形和伸缩性小;印刷范围广,能适应各种设计要求;可以很好印制纯色块的底色和过渡色,或根据设计需要增加金、银等任何专色版;在尺寸上,能适应全张到八开印张的印刷,小于八开的可利用拼版加大印张幅面;在单色印刷上,特别适宜印制配有层次丰富单色绘画插图或照片的书刊、报纸和说明书、样本简介等产品。

平版印刷的弱点是:由于胶印速度快、幅面大、压力小所印大面积色块往往不实在,不够饱和鲜艳,视觉感虚、弱。因此在套印大块面实底色块,需要表现色彩厚重、轮廓显明时,应采用衬底色或叠印色。

平版胶印是当前印刷行业应用最广泛的印刷。按印色可分为单色印刷机、双色印刷机、四色印刷机甚至八色的多色套印印刷机;按印面可分为单面印刷机和双面印刷机;按印刷的上机尺寸可分为全开印刷机、对开印刷机、四开印刷机及八开印刷机。

4.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是以金属、合成材料、丝绢及丝网等为印版,丝网印刷也称孔版印刷,先将图案与文字部分进行镂空处理,让油墨穿透镂空部分的丝孔,用刮刀刮压,印在承印物上。丝网印刷有着其他印刷工艺无法比拟的优点:制版迅速、印刷简便、操作简便、承印范围广、色彩鲜艳、油墨浓厚、成本低、对承印物的适应性较强。丝网印刷的印刷物尺寸不受限制,不仅可以承印平面的承印物,也可以在各种曲面承印物上进行印刷。丝网印刷适用于各种印刷材料,以及工业产品、不干胶、广告横幅等印刷。

在丝网印刷中,设定的专色数不可过多,不然会增加工序出错的几率和成本。一般情况下,要手工单做一个白版底(要注意透明墨及镭射膜情况)。如要丝印类似油画类的图像文件,可选用丝印的四色印刷完成。

(三)后期表面特殊工艺

表面特殊工艺除了能提高印刷品表面的耐热、耐磨、耐折、耐光、耐水等性能外,还能增加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因此,在印刷品完成图文印刷后,还需要进行表面再加工处理。表面再加工不仅能够美化和保护印刷品,同时也能提高印刷品的档次。还可以使平面中图案的效果大大提高,再与图底相结合,平面作品的效果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一般表面加工方法有模切、压痕、上光、压箔、覆膜、电化铝烫印、植绒、UV油等。如常见的工艺“上光”,该工艺是在印刷品进行最后加工之前,利用上光油对纸板或纸张印件的表面进行涂布加工,在印刷品表面进行保护性处理。上光使得印刷品表面显得更加光滑,油墨层更加光亮,光线反射均匀,会大大提高印刷品的实用价值和宣传效果。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一些具有新的功能和特殊印刷方法应运而生,这些方法超出了凸版、凹版、平版、丝网版四大印刷范畴,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迅速得到应用,对提升产品的档次和美化产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的重要性

平面设计作品确认以后,就要通过印刷工艺进行大量重复生产。平面设计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印刷工艺。在印刷过程中一些不经意的发现,往往能给设计师带来一些灵感。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仅靠一般的应用软件与设计方案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印刷时网点线数高低的变换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对设计师来说就非常重要,能给设计师带来许多灵感。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只有采取个性化的方案与其相适应的工艺条件,才能实现最佳的效果。

印刷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每一个平面设计师在进行前期设计时都要充分考虑所涉及对象的特性及在作品制作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平面设计作品的后期制作加工工艺十分复杂,如印刷前需要准备好出片制版、打样,印刷后需要压型、烫箔、覆膜、装订粘合、上光等,而且印刷的加工材料、加工设备、工艺流程繁多,每一个步骤都会对设计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考虑如何让平面设计更完美地按照设计师自己的意念呈现出来。

平面设计最终是为生产服务的。因此,设计必须符合生产的需要,还要学会一些有关印刷的工艺与原理。在工艺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出平面设计无限的魅力,既不超出印刷工艺条件,制版又方便,印刷又省工、省时,减少印工。如此一来,我们便可达到理想的印刷效果,同时在成本上又大大降低。相反,如果不掌握印刷工艺条件,我们辛苦设计出来的成果难以制作成最终的印刷品,无法得到完美的效果,精心设计的“杰作”将前工尽弃,对国家、对企业都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影响企业生产。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仅仅注重创意的灵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如何使先进的印刷工艺更好地为平面设计作品服务,从而把想象转化为现实。现代印刷工艺的学习和掌握能帮助平面设计师尽量去避免设计中不能克服的困难,更好地把握超前的设计思路,使平面设计作品更好地为社会所用。

由此看来,印刷工艺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从、缺一不可,可以说是台前与幕后的关系。印刷工艺与平面设计就像一个人的躯体与灵魂的关系一样:创作是灵魂,印刷则是盛放灵魂的躯体。总之,印刷与设计二者互相依存。印刷离不开设计,没有印刷的设计也毫无意义,二者是息息相关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印刷工艺课程是每位平面设计师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吴冬芸.试论印刷工艺对平面设计艺术效果的提升[J].美术大观,2010(7).

[2]吴建军.印刷媒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3篇

《印刷材料与工艺》课程是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限选课,其先导课程为综合设计类软件,是创意设计之后学习掌握完整印刷材料、印刷工艺的实用性课程,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纵观国内印刷行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印刷强国的建设目标,都急需大量既懂创意设计又懂印刷工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所以,本课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计划中处于重要地位。

二、印刷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现状

就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的《印刷材料与工艺》课程教学现状,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课堂知识吸收接纳程度比较低。设计专业的学生比较热衷于各类软件的学习,认为将来自己就业无非也是电脑软件设计,而对印刷相关知识基本是谈虎色变,这主要源于社会等各方面对印刷的片面了解认识和误导,都认为印刷行业又苦又累又脏,既不想从事,更不想与印刷打交道,所以作为专业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正确引导和指点,把平面设计与印刷的关系客观公正地予以理顺。

2.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目前该课程仅安排有30课时,教学难以深入,并且有限的实践教学又多以参观演示印刷过程为主,内容简单,形式单一,难以达到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3]

3.在教学硬件、教学机制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印刷实验室设备简陋,不能完成高品质的作业,有的材料能耗高,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学校和企业关联不够,未能形成有成效的合作机制,课程教学变成纸上谈兵等等。[4]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我院转型发展及强基创优和双一流建设目标,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专业教师进行了应用型课程改革,尤其是实施了项目化实战教学,使学生掌握创意设计、印刷实现、工艺特效、防伪及材料应用等全面知识体系,为学生今后就业及创业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提高就业及创业创新能力。

三、课程改革实践

实践教学是培养设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实战项目教学法就是基于企业或市场的真实需要,将需要变为一个个符合课程教学的项目,由教师作为教学任务下发给学生,通过学生自学、互动教学、教师引导等方式,最终完成每个项目,提交企业或放到市场中进行成果转化。全程均为实战,没有虚拟的成分,这样培养的学生完全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了就业创业能力。

(一)实施瘦型知识体系教学法

鉴于本课程总课时量较少,理论教学实施“瘦型知识体系教学法”,主要是把印刷工艺理论知识进行提炼,浓缩并重点讲述与印前设计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印刷色彩模式、出血设置、书刊封面自翻版拼版设计、印刷报价等,并与实践实训教学相互贯通,即理实一体化。

(二)实施案例教学

专业教师在参与企业多项科研项目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印刷材料、半成品、成品教学案例库,可以扩展学生们的视野,不出校门即可接触各类材料与工艺。同时我院建有现代丝网印刷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实施完整印刷工艺流程的基本教学需要。当然,教师也会带领学生赴企业或专业展会实地参观教学。

(三)创业项目的实战

以企业实际业务为本课程创业实践实训项目进行实战教学,教师带领学生为企业提供打包式服务,按企业需求,进行实际产品的设计、印刷、成品制作,如动漫衍生产品T恤、城外家园物流包装设计印刷制作等,体现“没有应用就没有价值”。

以城外家园物流包装为例,该包装是基于“一次性使用自锁式快递包装瓦楞纸盒”专利,利用各种包装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设计,以通过包装结构的创新最大可能的解决物流包装安全问题,使其符合物品及运输安全性的要求,从而实现农副产品网购的安全、可信服务。网购规模越来越庞大,而其实体商品无一不需要包装,所以本设计产品市场巨大,发展空间无限,同时也促进了创意设计与现代生产生活和消费需求的完美对接。

(四)创新项目的实战实施

1.与市场接轨,实施具备创意研究的、有市场潜力的创新项目研究:在课外课堂实施可持续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印刷材料与工艺的创新应用研究,鼓励申报相关专利(含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将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检验提升到最高层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来进行审核、受理、授权,目前已申请并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多项。结合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我们尤其引导和指导学生在包装设计方面进行各类创意和创新,以广西中烟、陕西中烟等为直接客户,设计制作了多种富有地域特色内涵的烟包,并对其中的优秀作品申报专利。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同时又学习了专利相关知识,扩展了视野,利于终身学习和对设计作品知识产权的保护。

2.文创产品创新和研发:主要包括广西博物馆文创产品、大幅面宣纸纪念报纸、烫金装饰画、仿真书画制作等,符合广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大环境。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发展规模与水平,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如今,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正进入“升级版”的转型与融合发展新阶段。以广西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例,就笔者观察,缺少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美印刷产品,而现代印刷技术完全可以有效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打造出特色产品,吸引游客的眼光并进而产生购买欲,从而更好地宣传美丽广西。以文化T血为例,广西博物馆目前已有的T恤产品中未见使用诸如光变、水变、温变、夜光等特效油墨,因此也就没有产生趣味性,失去了大批的消费客户群。

(五)实战教学的注意事项

印刷材料与工艺应用型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还要体现先进性。

1.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从“教”到“学”的模式转变、范式变革,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放在首位,而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任务是组织好学生的“学”。

2.先进性:与行业先进的印刷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等结合授课,传授给学生前沿知识,毕业后利于可持续发展、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否则踏入社会还要从零开始,甚至未毕业所学即已过时,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印刷行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2016年劲嘉、合兴等包装印刷界大咖纷纷抛出进军智能包装领域的大手笔,物联网(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智能包装成为了业界最为抢眼的大事件,而这其中,不论RFID应用领域在哪,都必然需要对印刷材料(包括普通意义上的和功能性的)和印刷工艺(适应智能化的各项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先进行实验小试、中试,最终才能实现量产。

四、结语

上述列举的各类实战项目的实施,均可与教师指导的大创项目有机结合,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党的十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要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小高地,本科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须积极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欣,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大众文艺.2015:5

[2]何基东.视觉传达专业印刷工艺课程改革探讨[J]大众文艺,2015:12

[3]王炳涛等,课堂活动教学理念下包装印刷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4:4

第4篇

光盘可变条形码的实现方法

光盘普通条形码一般采取常规的印刷方法,条形码在制作胶片时就已经设计好,和光盘图案一起直接印刷在光盘表面即可。相比之下,光盘可变条形码的实现方法比较复杂,由于每张光盘上的条形码都是不同的,无法进行批量印刷,如果利用预先印刷好的条码进行贴标,则既影响美观、又费时费力。笔者所在公司采取的方式是将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喷码机安装在光盘印刷机上,以实现同步的在线喷码生产,如图2所示。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喷码机可分为连续喷墨式、按需喷墨式、激光式三大类。其中,按需喷墨式喷码机的工作效率较高、质量较为稳定,但操作稍显复杂,成本投入较高,上文提到的大西洋蔡瑟OMEGA36喷码机就是一款按需喷墨式喷码机。

喷码前生产工艺参数的选择

将喷码机安装到光盘印刷机上之后,首先需要调整控制系统,保证喷码机和光盘印刷机的工作节奏相匹配;其次,在进行喷码之前,还需要对光盘印刷机的生产速度和UV灯功率进行调整,同时选择合适的白墨。

1.光盘印刷机生产速度的调整

光盘印刷机的生产速度是可调节的,调节范围为30~50片/分钟。在进行普通光盘印刷时,使用最高速度即可,印刷带有可变条形码的光盘时,则需要选择合适的生产速度。笔者所在公司使用的大西洋蔡瑟OMEGA36喷码机的喷码速度为60米/分钟,和光盘印刷机联动后,其喷码头由固定喷印转变为移动喷印,因此需要调整光盘印刷机的生产速度,以得到最佳的喷码效果。表1为光盘印刷机在不同生产速度下的喷码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光盘印刷机生产速度的快慢对喷码效果有很大影响。综合考虑生产效率和喷码效果,我们在生产中选择了40片/分钟的速度,这个生产速度在我公司长时间的批量生产中也被验证是比较合适的。当然,不同的光盘生产企业使用的设备各不相同,生产速度的选择也会有差异,要以最终喷码效果为准。

2.UV固化装置功率的调整

表1 光盘印刷机不同生产速度下的喷码效果(UV固化装置功率为1800W)

雷明光盘印刷机采用的是无水胶印方式,使用UV油墨,并配有功率为1800W的UV固化装置,UV固化装置的功率可以通过光盘印刷机的操作面板调节,可选的功率为50%(即900W)、75%(即1350W)、100%(即1800W)。大西洋蔡瑟OMEGA36喷码机使用UV墨水,但由于需要安装在光盘印刷机上使用,不能使用其自带的SMARTCURE LED UV固化装置,所以需要检测光盘印刷机UV固化装置对喷码UV墨水的固化能力。

经过实验,我们最终选择了1800W的UV固化装置功率,在这一功率下,可保证喷码UV墨水完全固化,同时也不会产生过固化现象。

3.白墨的选择

由于光盘所使用的材料本身是透明的,所以通常情况下需要在光盘的印刷面先印一层白墨,以利于印刷面图案的色彩还原。不同品牌的白墨对喷码墨水的持久性、附着性、扩散率影响很大。这主要是由于白墨的平整度、表面张力、流变值、收缩性等参数各不相同。我们在生产中所使用白墨的相关参数如下:黏度为23000CPS/25°C、流变值为6.4、附着性为100%、细度为4μm。不同的光盘印刷企业在进行喷码生产时,需要对白墨进行现场实验,根据最终喷码效果寻找适合本企业喷码工艺的白墨。

可变条形码喷码工艺流程

光盘印刷机和喷码机联动后,光盘印刷工艺流程有了较大的变化。由于生产的是可变条形码,所以在条码质量控制、条码唯一性方面要求更高,其生产流程如图3所示。

1.建立可变条形码数据库

在印刷可变条形码时,由于每张光盘上的条形码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必须建立相应的可变条形码数据库,以利于喷码机的读取。喷码机打印软件可读取的文件类型有gif、jpg、pdf、tif、dxf、txt等。对于较大的订单,可以对可变条形码数据进行“化整为零”的拆分处理,将5千或1万个可变条形码放在一个数据库中,制作多个数据库,以方便数据库的管理、核对和后续生产,这样也有利于后道工序的检查和反向追溯。但在进行文件转换和数据库制作时,必须保证可变条形码数据的完整和正确,确保没有混码、错码、重码。

2.调整光盘印刷机相关工艺参数

由于可变条形码光盘印刷为特殊订单,在进行印刷时,必须严格设置相关的工艺参数,并按照上文的方法对印刷设备进行调整。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喷码机对生产环境的要求较高,温度应控制在15~35℃,湿度应在60%以下,周边无粉尘、烟雾、易燃易爆性污染物等。

3.试喷码

准备工作完成后,便可进行试喷码,并检查喷码后的效果:条形码表面整洁,无明显污垢、脱墨、污点、锯齿、断线现象,边缘整齐。条形码中的条和空应有明显的反差信号,且反差信号越大,可识读性就越好。本段工序中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是试喷码,所以必须有效区分所喷印的条形码和正式生产的条形码,以避免混码、多码、错码。

4.正式喷码

正式喷码时,应随时对光盘进行抽检,保证印刷、喷码的质量。本段工序需要注意的是:要及时发现出现的质量问题,尤其在设备出现报警或非正常停机时,必须对条形码进行检查核对,保证条形码的正确性;当条形码出现断线时,应严格按照喷码机手册操作,保证喷码墨路的畅通;对印刷完成的光盘,应及时进行后续检验工作,第一时间反馈信息。

第5篇

关键词:数字印刷;发展状况;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TS8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7-0261-02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时代,印刷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从传统印刷发展为现代电子印刷,从手工排版发展到电脑排版,走过了从传统手工到现代电工发展的历程,真正告别了“铅”与“火”,走过了“光”与“电”,迎来了“0”与“1”的数字时代。面对这种高目标的定位,新的印刷技术也不断涌现,尤其是数字化印刷的运用与发展越来越广泛。

一、数字印刷和数字印刷技术

数字印刷是20世纪90年展的一项高新印刷技术。自1995年DRUPA展览会上展出数字印刷技术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印刷数字化的热潮。1996年5月在我国举办的第四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上,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字印刷机,极大地引起了我国出版、印刷界人士的关注。10年之后的今天,数字印刷以其自有的独特印刷方式和优势,为客户提供了与传统印刷不同的一种崭新的个性化印刷服务方式。

(一)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

传统的印刷方式是CEPS方式,在经过RIP、出胶片、晒版、生成印版后,上机印刷。数字印刷则是将电脑合成素材的电子文件经RIP后的结果直接输出在印版或纸张上,这样可以免去出胶片和晒版的过程,既可节约成本,也可避免在出片和晒版过程中带来的误差扩散。从发展的角度上看,数字印刷是一个完全数字化的生产系统,数字流程贯穿了整个生产过程,从信息的输入一直到印刷,甚至装订输出,把印前、印刷和印后融为了一体,是一个无缝的全数字系统。从经济成本的角度来看,传统印刷是靠增大印刷数量来实现价格优势,数字印刷是针对个性化需求的一种生产方式,靠速度、多样性和满足不同需求取胜。自21世纪初期数字印刷在我国引进,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数字印刷的特点

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周期短。数码印刷不需要胶片,印前准备自动化,印刷机直接打样,不用软片,简化了制版工艺,省去了传统的印版并省去了装版定位、水墨平衡等一系列的传统印刷工艺过程。二是快捷灵活。由于数码印刷机中的印版或感光鼓可以实时生成影像,电子印版或感光鼓使您可以一边印刷,一边改变每一页的图像或文字。三是便于与客户进行数字连接。印刷作业被制成电子文件,所有文件可以通过网络和Internet进行高速远距离通讯传递与图文传输,将客户和印刷服务有机地连接起来,突破了以往印刷方式的制约,实现了异地印刷。四是数字印刷品的单价成本与印数无关。

(三)数字化印刷技术是印刷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网点拷贝技术、数字化打样、计算机直接制版和数字化工艺流程等技术的发展完善,先进的输出技术加上工作流程智能化管理,使得数字化印刷的运作更加高效。现在数字化技术在印前领域已基本取代了传统工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印前设计及图片等信息传递可通过国际互联网等网络来进行。由于数字化化技术的应用,印刷产品可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设计制作,然后可方便地到另外的地方进行制版和印刷。数字印刷的优势在于数据存储、服务器性能、通讯系统带宽等有着巨大的潜能,通过国际互联网能将信息以数字化形式传输,然后直接制版和印刷。因此,数字印刷是现代社会印刷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国内外数字印刷发展现状

近年来,数字印刷凭借其可进行可变数据印刷、个性化印刷、网络化印刷,还能进行联机加工的优势,在世界市场快速增长。不仅在商业快印、机关文印领域,而且在金融、电信、保险、出版印刷、包装印刷等领域都得以应用。

(一)数字印刷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在国外,数字印刷普遍用来印制报表、客户目录、企业画册、商务印刷和书刊等。在全球,从文件内容生成,到印刷生产,再到发行,数字印刷全球市场营业额高达数亿美元,两倍于现有的传统印刷市场。2007年可变数字印刷在彩色数字印刷量中所占的比例从2003年的16%增加到30%。据美国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全世界数字印刷中,按需印刷的年增长率在2008年达到了12%,可变信息印刷在2007年占印刷市场的20%。预计今年20%的用户要求的交付周期将在24小时之内。数字印刷凭借灵活、定制性强以及周期短等优势,市场增长速度极快,全球增长速度已经达到16%,是传统印刷增长率的8倍[1]。

(二)数字印刷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数字印刷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需求空间,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强的个性化倾向。在全国各地到处可见街边大大小小的快印店,数字印刷已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国的数字印刷市场虽然很大,但并不很成熟。数字显示,中国印刷市场年增长率为15%,数字印刷增长率不足5%,而发达国家数字印刷的增长率为10%。中国数字印刷市场主要集中在商业印刷与书刊印刷这两个领域,80%的产品还集中在标书上,很少有厂家涉及到包装印刷领域[1],这说明数字印刷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另外,一些小型彩色激光打印机以低廉的印刷价格对大型数字印刷机的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分流了很多客户。

(三)我国数字印刷在转型中发展

从印前数字化到印刷数字化,这似乎是一个自然发展趋势,但调查显示事实绝非如此,这需要有一个相当的转型过程。这种转型始于20年前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印前生产、桌面出版系统之时,这是印刷业扎实、顽强开放的第一步。20年前印刷业是较为落后的传统手工业生产。如今,印刷业已日益发展成为建立在信息与无线通讯技术、数字技术基础上的全球化信息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很多人以为已经完成了印刷“数字革命”,但实际上它仍以数码印刷、桌面打印、多点印刷、无线通讯技术及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等技术形式影响着印刷业。在这些技术的影响下,设备供应商、印刷企业、印刷品购买者及印刷品消费者之间的连锁关系不断被打断并重建。因此,我国数字印刷的发展还处在传统和现代印刷的转型期。

三、数字印刷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数字印刷技术近年来一直是印刷出版行业的焦点技术之一,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市场层面来说都属于朝阳产业。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按需印刷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结合,将使得数字印刷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一)我国数字印刷发展的困惑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客户都开始接受数字印刷,但相对传统印刷来说,人们对数字印刷还存有疑虑,限制了数字印刷的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技术原因。数字印刷是以传输、接收同步信息进行印刷,因此网络或数据库的数据如何正确地传输到印刷机上是一个关键问题。离不开数据转输过程的数字印刷技术在数据传输的网络化、印刷品整个版面的数字化、模拟底片的数字化、计算时间的高速化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成本问题。目前,数字印刷机价格较贵,而用户有限,使众多用户望而却步。传统印刷机的使用与机器更换周期是,欧洲5―7年、美国4年左右,但很多厂家的印刷机常常是十几年也不更新[2]。在旧机器能用、而短期内又无法看到利润回报的情况下是否添置新设备,印刷企业犹豫不决。加之现在技术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设备成本变化快,印刷企业多少有点怕花冤枉钱。三是市场不完善。在国内,数字印刷市场极不完善。由于数字印刷业务种类繁杂,有的涉及版权、书号等问题,不易掌控,导致开展业务的困境。

(二)我国印刷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伴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引发的数字印刷技术的深刻革命,对中国的印刷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随着电子出版、跨媒体出版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印刷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导致按需印刷的增长,以及印品的印数越来越少。人们不仅希望能随时随地按需要的数量来印刷,而且希望交活期越短越好,希望价格更便宜。新的市场需求使传统印刷企业必须直面挑战。作为印刷业发源地国家,我们既要发扬传统优势,加快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又要改变传统观念和模拟作业方式,迎接信息化革命的挑战。在信息技术对印刷业的冲击力度加大、技术改造时间会相应缩短的形势下,我们必须要调整企业的发展方向,采取引进、合作、消化、吸收、开发、创新的发展策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个性化印刷的发展道路,保持我们的传统优势。

(三)我国数字印刷的发展前景

数字印刷是印刷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已开始展现出非常诱人的发展前景。由于数字印刷是以一个新的概念来开发的市场,其市场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大多数的高速生产线生产的产品将在流程化系统中完成,色粉和喷墨技术的发展将部分取代胶版、凹版和柔版印刷,这将会影响杂志业、报纸业、消耗品及印刷服务体系的建立。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喷墨印刷机的输出速度将达到与胶印相当,数字卷筒印刷机的速度将达到2 000英尺/分钟,或更快[3]。在我国,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印刷的前期工艺已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并且已逐步推进到印刷和装订等印刷的全过程。随着数字印刷技术和数字印刷设备的不断提高和改进和印刷材料成本的逐步降低、国内印刷格局的调整,以及按需印刷市场的日益完善和成熟,数字印刷将会带给印刷行业更多的机遇和希望,数字印刷将为中国印刷行业翻开新的一页。

总之,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继续向系列化、高品质化、高速度化、低价格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印刷必将成为21世纪印刷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铱镝.国内外数字印刷发展状况[J].今日印刷,2009,(10).

第6篇

数字化工作流程及其实施的必要性

数字化工作流程是指以数字化的生产控制信息将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三个过程整合成不可分割的完整系统,从而使数字化图文信息完整、准确地进行传递,最终加工制作成印刷成品。通常广义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包括图文信息流和生产控制信息流两大部分。图文信息流是指需要印刷传播给大众的信息,如客户提供的文字、图形和图像等,其主要解决的是“做什么”的问题;生产控制信息流则是使印刷产品能被正确生产和加工的控制信息,如:印刷成品的规格信息(尺寸、版式、加工方法等),印刷加工所需的质量控制信息(印刷机油墨控制数据、印后加工的控制数据),印刷任务的设备安排信息等,它主要是来解决“如何做”、“做成什么样”的问题。

现今,客户对印刷企业生产的要求呈现以下态势:交货期越来越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印品数量减少、品种增多、单价下降,客户希望能及时了解产品的加工状况,以便根据市场做出灵活变动等。印刷企业中的技术升级呈现以下趋势:印刷企业应用CTP的数量不断增加,全面色彩管理技术的推广,数码打样技术的普及等。因此,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制作出达到客户质量要求的产品,如何通过先进技术来优化产品质量、全面提高效率,如何与客户及时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这些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问题。

根据管理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印刷企业的平均生产效率只有60%~65%,如果能提高到80%~85%,企业的利润和收益将会大幅度提高。印刷全面实现数字化流程,效率将比传统作业提高5~6倍,准确度与质量大幅提升,人为经验差距缩小,空间成本降低,达到生产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此外,操作者可以在任何时间监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状况,在任何环节进行打样,允许最后一分钟进行修改。整个流程方便、准确、可靠,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实践证明,推广应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确实是印刷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也是企业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需要。

数字化工作流程在国内的应用

国内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经历了近10年CIP3/PPF的发展,开始进入CIP4/JDF的阶段,但其在我国印刷业的发展仍十分缓慢。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国内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印刷企业基本处于传统模拟生产流程向数字化生产流程的转型阶段,以大型书刊印刷厂、商业印刷厂以及大型制版公司和出版社输出中心为代表,而且这些企业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应用还主要集中在印前环节,部分印刷企业正在将流程向印刷延伸,但其重点还停留在解决墨量控制问题,对建立和发展数字化流程设备与技术还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2008年,某业内杂志曾对国内114家拥有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印刷企业进行了数字化工作流程应用情况的深度调查。本次调查显示,在拥有数字化工作流程的样本企业中,数字化工作流程覆盖到印前环节的为100%,覆盖到从印前到印刷的有51.9%,覆盖到从印前到印后的只有7.8%,其中有76家印刷企业使用了PPF/CIP3或JDF/ CIP4自动控制,占66.7%。在“印刷企业应用了CIP3/ CIP4 的哪些功能”的调查中(见图1),“在印刷机上进行墨量设定”功能应用最多,占81.5%。总的来说,虽然国内已有部分印刷企业引入了CIP3/CIP4,但因我国大多数印刷企业的印后数字化程度不高,跟不上印前、印刷的数字化发展速度,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都暂时抛弃了一些对其不太实用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功能(如印后自动加工功能)。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层次

现今的数字化工作流程从其涵盖活动的范围和数量上可分为三个层次:

1.基于PDF的印前数字化工作流程。例如:用更优异的PDF文件取代PS文件作为页面描述格式,使用CTP技术缩短流程,采用自动印前检查方法代替传统手工检查方法,采用自动拼大版技术取代原有的手工拼版等。

2.基于PDF+PPF的印刷生产数字化工作流程(包含了印前、印刷和印后)。该流程除了对印前流程进行以上设计外,还通过整个印刷流程之间的整合,来实现印前、印刷及印后流程的无缝衔接。例如,通过印前流程中产生的PPF印后控制信息文件对印后加工设备进行自动化的参数设置,提高了印后加工的效率;通过色彩管理和标准化来实现印刷机油墨预置的自动化,减少了印刷的准备时间。

3.基于PDF+JDF的全数字化工作流程。该流程以客户作业信息输入为起点,以作业为中心,以JDF为标准,实现查询、生产计划制定与控制、物流配送、应收款回收等活动的流程化处理,使得企业、客户和外协企业间的沟通更加快捷。目前印刷企业应用的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大多是基于JDF的,见图2所示。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特点

1.生产流程数字化

数字化生产流程的应用,简化了传统工艺流程,缩短了生产周期,精简了工作人员,提高了产品质量。这使得企业更具有竞争力,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作业周期和更高的质量来满足客户需求。

2.媒体数字化

数字媒体取代了传统的物理媒体和储运方式,使整个产业的运营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如桌面出版系统DTP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纸质图文原稿借助计算机以数字文件存在和传输;数码相机和扫描仪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得原稿数据获取更加轻松;CTP技术的应用,省却了传统的菲林,数字图文数据可以直接呈现在印版上。伴随着数字化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延伸,印刷领域各表现媒体和传输媒体也会向数字化方向转变,这会降低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提高图文再现精度。

3.控制自动化

数字化工作流程中,许多传统的手工作业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由计算机控制软件或设备直接完成。如采用专业的RIP数字加网软件取代传统的手工机械加网,提高了网点的精度;利用数字拼大版软件代替传统的手工拼大版,使得拼版工艺变得省时省力;由数字信息控制的折页机代替了传统的手工折页。

4.生产集成化

一方面是生产过程的集成化,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出现,使得原稿制作到印刷品成品之间的步骤逐步减少;另一方面是信息流的集成化,CIP3/ CIP4有效地集成了与印刷相关的多种信息流,这也是生产过程集成化的前提。

5.传输网络化

首先体现在企业内部,为了能够及时提交客户任务,往往需要多个工作点同时作业,在数字化工作流程下,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局域网,实现服务端和多个客户端同时工作;其次体现在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业务沟通上,网络数据传送为印刷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采用宽带网络传输,可以接受电子文件,实现了远程打样和异地印刷,拓宽了业务范围。

实施数字化工作流程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1.网络化运行环境

网络化运行环境为数字化工作流程的实施提供了基础平台。实现图文信息流、生产控制信息流及管理信息流在整个印刷过程中流畅传递的核心技术就是数据通信,利用网络化运行环境实现各流程间与各设备间信息流的高速传递。因此高速的网络环境是必须的,此外,因涉及到版权和保密等问题,网络安全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设备间和流程间的数据交换格式

传统印刷作业中,通常用胶片或印版等模拟介质来记录和交换数据,而在数字化工作流程中,是用一个包含所有内容数据的数字文件来进行数据记录和交换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印刷流程中各流程和各设备间的数据交换,需要建立一种标准化业务数据交换格式。目前印刷企业常用的标准数据交换格式主要有:Adobe公司开发的PJTF(Portable Job Ticket Format),CIP3和CIP4分别推出的PPF(Print Production Format)和JDF(Job Definition Format)。其中JDF比PJTF、PPF等标准的覆盖范围更广,它涵盖了印刷作业从开始策划到最终成品交付之间的整个周期内所有过程使用的指令和参数。JDF规范中可以同时包含用户的发货地址、报价、折手设置、RIP参数、印刷油墨控制、装订方式等参数。

3.数字化生产环境

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技术,它是一套系统工程,而不是单一的产品,是和每个生产环节以及生产设备密切相关的,必须调整原来的生产工艺流程以适应和服从于数字化工作流程的要求。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技术基础、业务范围等综合因素来考虑,明确数字化实施的范围,合理购置设备和流程,构建适合自己的数字化生产流程。

4.标准化规范的制定

第7篇

关键词:数码印刷;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S8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数字印刷作为一种独立的印刷输出方式由实验室走向市场,印刷产业结构开始调整,印刷市场正在走向多元化。数码印刷是数字印刷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数字印刷实际岗位群要求逐渐提高,使得数码印刷课程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与改革,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相衔接,保证学生学有所用,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实现学校与企业零对接。

一、数码印刷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不仅数字印刷技术水平与国外的数字印刷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而且数字印刷的人才培养也基本处于空白。数码印刷作为数字印刷的核心课程,在国内很多印刷类专业院校中并没有设置该门课程,或只是作为印刷工艺课程中的一个章节简单介绍。也有部分印刷院校考虑到数码印刷课程的重要性,开设了该门课程,但是课程设置上往往偏向于理论而不注重实践教学。针对当前的现状,开展数码印刷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探讨对于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同时又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数字印刷人才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数码印刷教学改革探讨

1.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

现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很多,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来选择。在讲授抽象或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如不同类型的数码印刷原理,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图片、动画等结合直观表达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或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原理,使教学内容生动,便于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讲授数码印刷操作工艺流程的内容时,结合操作视频与虚拟动画,使讲解更生动、更贴近生产实际,使学生印象更深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较大帮助。

另外,为了使增强学生的业余自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网络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课件、电子图书和相关专业网站链接,如必胜网等,供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了解数码印刷的发展前景、工艺技术、人才需求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启发和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需要以下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穿插使用。

(1)对比教学法。传统印刷与数码印刷从产品特点、应用范围、印刷原理、印刷流程等多方面进行对比教学。使学生系统性掌握到传统印刷与数码印刷的区别与联系,进而更深刻认识到数码印刷的优势及未来发展的潜力,提高学生对数码印刷的重视。

(2)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在该课程中主要用于实践教学,对于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中引入真实生产项目,由学生根据具体要求,对项目进行设计及生产操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学习能力。

(3)交互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避免教师单方面、填鸭式的灌输。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本门课程的难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3.调节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数码印刷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一个较普遍的情况是实践课时比例偏少。要想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能力,学生毕业即能上岗就业,那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配比。考虑到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所以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以够用为原则,控制在50%以内,实践课时比例可适当加大。

4.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数码印刷教学以理论为主,且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与理论教学衔接不好,没有针对性,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所以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步骤。实践教学的设计应该注重与企业生产的对接,使培养的学生能符合企业人才需求。针对数码印刷产品生产的特点及工艺,可以将企业中数码产品生产的一些真实项目引入实践教学中,学生通过实施完整的生产项目,来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在实践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监督学生,项目具体的设计与实施过程由学生自行完成。所以,通过完成这样的一个实践项目,学生对于数码印刷的课程理论知识有系统、深刻的理解,而且项目完成之后,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交流等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三、结束语

根据印刷技术的发展,数码印刷课程的教学改革也相应的进行,通过上述对数码印刷课程的改革,教学效果较为突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对数码印刷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且在数码印刷相关实验实训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更为出色。但是该课程的教学还需要结合实际的学生素质、教学条件、产业区域发展情况等,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相信经过努力,我们会找到适合当前数码印刷教学的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操作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海,刘春山,李亚芹,焦仁宝.包装印刷课程实践环节改革研究[J].黑龙江经济信息,2011(14):185-185.

[2]南静生.印刷人才培养全新模式[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1(03):20-21.

[3]刘全香.数字印刷技术[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6.

第8篇

1.出版物虚拟仿真实验室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报刊、图书等出版物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体出版,能在不同客户端显示的数字媒体出版成为当今热点。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在跨媒体出版方面的能力,中心建立了出版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旨在通过报刊、图书等出版物的虚拟仿真实验,将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融合,虚实结合、系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实践创新能力。平台现有方正飞翔排版软件、方正飞旋标引反解系统、方正数字报刊生产制作系统、喜阅报刊制作系统、PTCArbortext动态数字出版系统、图像工作站、服务器、数字印刷机和一些印后加工设备,主要开设报刊跨媒体出版物制作实验和图书跨媒体出版物制作实验。⑴报刊跨媒体出版物制作实验报刊跨媒体出版物制作实验是数字出版专业必修实验之一。本实验能实现报刊的排版、纸质报刊的输出、模拟纸质报刊的数字报刊制作、数字报刊在各终端的等,以实现报刊“一次制作,多种媒体”,满足当今报刊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跨媒体出版”课程教学中,开设报刊跨媒体出版物制作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本实验生成的数字报具有与纸质报一样的版式,再现了报纸的版面语言魅力,真正实现了对纸质报刊的模拟,同时又融合了网络阅读新闻的方便和快捷的新型网络媒体,除文字、图片外,还可将音频、视频、动画等在各报纸版面中呈现,声像并茂,操作直观、简洁方便,令人耳目一新,全面提高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⑵图书跨媒体出版物制作实验图书跨媒体出版物制作实验能实现图书数字化的加工、内容资源的管理、多渠道的等,以实现图书“一次制作,多种渠道”,以培养出版行业因新型业务发展而需要的人才。因此,在“数据加工及内容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开设图书跨媒体出版物制作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本实验通过内容的一次制作,同时能提供电子书、多媒体内容、在线教育服务、移动阅读服务、按需印刷服务、传统印刷服务、电子商务、互动交流等,能在不同终端上模拟纸质书的效果,并融合网络阅读新闻的方便和快捷的新型网络媒体,除文字、图片外,还可呈现音频、视频、动画等,声像并茂,可全面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实验主要为学生提供图书跨媒体出版物制作的动态数字出版实训平台,采用PTC公司的Arbortext系列产品,使学生具备图书出版全流程数字化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完全符合数字出版的实际运作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本系统采用通用的技术标准,开放的技术环境,学生通过教育和实验后,能够达到出版企业的要求。

2.印刷设备虚拟仿真实验室

建立印刷设备虚拟仿真实验室的目的主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因素。在设备投入方面:一台印刷机的价格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而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成本比印刷机要便宜得多。在场地方面:印刷生产对场地、环境等要求很高,首先占地面积大,对建筑的地面强度、室内温湿度、水电配置都有特殊要求,而虚拟仿真实验不存在这些问题。在实验成本方面:印刷生产需要水、电、油墨、纸张、橡皮布等许多耗材,要准备这些耗材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而且大大增加实验成本,而虚拟仿真实验室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印刷故障设计方面:将一台印刷机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将印刷机准确调试到某一故障状态无疑是件更难的事情,而虚拟仿真实验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这一要求。在印刷故障范围方面:即使理论上能够实现,但不可能以损坏印刷机为代价来设计印刷故障,因此传统实验模式所能设计得到的真实故障十分有限,而虚拟仿真实验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几乎可以囊括所有故障。在印刷故障真实性方面:经过多位国际印刷专家多年设计和不断改进,虚拟仿真系统可以真实模拟印刷机出现的各种故障。在直观性方面:虚拟仿真系统对印刷机的模拟比较直观。在对学生要求方面:传统实验模式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理论基础后才能进入实际操作,而虚拟仿真实验可将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培训融合为一体,由浅入深,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安全性方面:传统实验模式存在双重风险,即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而虚拟仿真实验不存在该问题。在实验环境方面:传统实验方式由于是在生产车间,噪声、气味等影响很大,而虚拟仿真实验采用计算机培训,环境舒适。在方便性方面:传统实验准备一堂课需要生产上多方协调,花费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而虚拟仿真实验则方便、快捷、高效。在实验效果方面:使用虚拟仿真实验完全可以达到真机实验效果。鉴于此,平台利用SHOTS胶印模拟软件和自主开发的数字印刷机仿真系统软件,为印刷工程、数字出版、包装工程、艺术设计和轻化工程开设胶印机虚拟仿真实验和数字印刷机虚拟仿真实验。⑴胶印机虚拟仿真实验印刷模拟软件系统是由法国Sinapse公司针对印刷行业研发的一套先进的模拟培训系统。该软件系统包括单张纸胶印、热固型轮转、冷固型轮转、柔印、凹印等印刷模拟操作系统。以SHOTS胶印模拟系统为例,系统通过对印刷机各部件,包括控制台、给纸装置、印刷单元、上光单元、收纸单元、空调、润版液装置的模拟,使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模拟使用印刷机,模拟各类印刷故障,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印刷工艺。该系统包含两款主流的印刷机型:罗兰700印刷机以及海德堡SM52印刷机。系统对1至6色印刷从续纸到上光,印版、橡皮布、油墨、纸张及其他所有控制台调节和机台调节等一系列印刷工艺流程均可以模拟操作,就如同在真实的印刷车间,而区别则在于既不浪费纸张、油墨,也不会对机器设备造成磨损。印刷模拟系统软件在标准的多媒体硬件上运行,配备一到两台显示器。第三台(可选)显示器显示折页后的印刷品(主要针对轮转印刷机模拟系统)。印刷控制台显示器显示从进纸到取样的整条印刷生产线,可以设置和调节所有功能。控制台上的图标显示印刷品、样张和质量控制工具,可以检查印刷机不同参数设置的状态。一个互动式的自助诊断帮助界定故障可能的起因,提供解释及建议的解决方法。印张显示器将印刷样张与标准样张进行对比。操作员可以比较印刷品和正确样张之间的差异,放大镜能够检查页面和套准,用放大镜和密度计检查印刷控制条,用来评估灰平衡、网点扩大、重影、密度、叠印、印版曝光等。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软件自带的数百个习题练习印刷故障的排除操作,练习的复杂程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随时调整。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定义方式进行样张编辑、习题编辑等操作,创建不同等级的印刷生产故障,供学生实践操作使用,从而最大程度地接近真实印刷操作。⑵数字印刷机虚拟仿真实验利用VRP-builder虚拟现实编辑器,以及自主开发的数字印刷机仿真系统,模拟数字印刷机的结构和运行流程,并实现培训、测试等,考查学生对数字印刷机结构、工作原理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组装、操作和顺利运行设备的能力,学生可选择不同结构的数字印刷机进行拆装。

3.印刷企业管理仿真实验室

建立印刷企业管理仿真实验室,旨在通过印刷企业每个环节的虚拟仿真管理训练,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为今后从事印刷企业管理工作打下基础。本实验室主要采用印刷ERP系统,为印刷工程和数字出版专业开设印刷企业资源管理虚拟仿真实验。基于本系统,学生可以体验印刷企业基本资料维护、订单销售、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外发加工、成本核算、品质管理和人事管理,系统掌握印刷企业每个环节的管理要点,从而提升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四、结语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依托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充分发挥印刷与包装工程二级学科优势,以印刷工程品牌专业建设和卓越工程培养计划为契机,在现有印刷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之上,通过教研结合、校企结合的方式,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构建高水平软件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共享虚拟仿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拓展实践领域,丰富教学内容,降低成本和风险,开展绿色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作者:张正健 赵秀萍 陈蕴智 蔡圣燕 顾翀 刘瑞芳 赵鸿雁

第9篇

一、报纸印刷质量管理节点控制分析

报纸印刷质量管理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三方面:第一,需要做印前处理。为了保证印刷质量,需要操作人员熟悉印刷工艺流程及操作技巧等,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问题分析和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对相应器械进行及时调整;第二,墨色控制对于印刷质量来说比较难以掌控,影响因素种类较多,为了保证印刷质量,需要利用印刷测控点对墨色进行有效控制,对于报纸报头来说,其色彩、色块等一般都是固定的,为了保证不会出现色差,可以使用色度计进行测量,达到色彩有效控制的目的;第三,对报纸外观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需对报纸印刷的图片和版面进行处理和设计,对应用器械进行有效控制,尽最大程度降低叠印油墨的数量,避免出现压脏现象,需要对水墨的平衡度进行有效控制,有利于减少印刷故障,在此基础上,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对印刷设备的压力进行适当调节,是减少脏蹭现象的有效手段。只有对报纸印刷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考量,才能切实到达质量优化提升的根本目的。

二、报纸印刷质量管理现论的实质内容

(一)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成本指的是在报纸印刷中投入的资金成本,对企业质量管理活动起到一定的衡量作用,以此为依据构建出具有高效性、科学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在企业财务报表中,质量成本不能够用书面方式进行全面体现,从而导致相关人员严重忽视了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对报纸印刷企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一般情况下,质量成本可具体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方式。直接质量成本指的是通过报纸印刷制造和销售,可以直接看到经济收益与支出的质量成本,可以进一步对成本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划分;间接质量成本的构成是建立在直接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拓展和延伸,不对报纸印刷流程及经济运作产生直接影响,比如设备运行及质量成本、供应商质量成本等。报纸印刷作为加工性行业,在报业总体生产成本中质量成本占据较大比重,但可能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对报纸印刷质量及企业产生消极作用,因此必须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加大对成本的测算和控制,能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二)运作流程管理

想要有效提升报纸印刷质量管理水平,必须对实际印刷流程进行精细化分析和质量管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管理质量。首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满足市场需求,全方位、多角度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进行考量,以及消费者对报纸的成本、服务和产品性能等要求进行分析,确保实际生产活动满足质量管理标准;其次,在原材料采购及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材料性能对产品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质量、供应商信誉等方面进行严格筛选,同时还要对生产工艺、设备应用等进行质量控制,符合印刷企业协调发展的实际效能,对关键工序设立质量控制点,有利于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再次,由于印刷行业带有一定服务性质,所以需要对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管理。不仅要生产处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还要做好信息接收、内容核对、版面检查等服务工作,积极处理好消费者的投诉、退报等工作,加强服务管理;最后,质量检验工作具有综合性职能,能够保证报纸质量,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从而企业整体的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三)改进与调控管理

对于质量管理来说,质量改进具有基础性特征,同时也是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能有效提高报纸印刷工作的质量管理效果,能够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找寻根本原因,通过有效手段及时作出判断,从而达到质量改进的目的。对于现代化社会来说,报纸产品不具备较强的必要性,同时还具有消耗性、娱乐性等特点,报纸印刷质量虽不会对消费者产生较强的消极影响,但是能够在大体上降低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满意程度,因此,需通过宏观质量调控管理对质量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在原有基础上保证其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特点,推进报社印刷行业管理进程,有利于在市场经济竞争中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提升报纸的整体质量水准,促进报纸印刷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资源投入量控制管理

报纸印刷过程需要使用相应的资源,包括油墨资源、纸张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等,所有资源的投入量需要得到监管,同时对于一些具有感性因素的资源,除了要合理控制投入量,也必须对各类资源的自身质量进行检查。要求在具体的控制过程中,对于油墨资源和纸张资源,必须要能够经过质量筛查工作,从而让所有的人员根据当前已经取得了处理标准,分析这类资源是否可以使用,并提高相关的质量水准。对于投入的工作人员,也必须要能够在工作前经过素质审查工作,根据不同工作人员需要完成的任务、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理念,实现对工作人员的合理调配。此外在具体的工作阶段,要对当前所有资源的投入方案进行建设,从而让所有参与该项工作的人员本身可以胜任工作任务,此外对于油墨以及纸张等项目的质量参数,必须要能够得到精准的记录。

(五)信息反馈量控制管理

在各类信息反馈量的管理过程中,实际上报纸的印刷过程,质量方面无论是设备本身还是人员的工作过程,都会产生相关的反馈信息,在反馈信息的应用过程中,要求设备管理系统、监管设施以及系统的分析管理体系,要实现对这类信息和资源的全面了解,并从实际取得的作用效果上来看,一方面重视各类设备发出的工作信息。比如某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发出了纸张偏移警报,此时必须要对相关的纸张调整系统和印刷系统做出调整,通过该方法防止当前存在的故障得到延续。另一方面是针对人员工作信息的调整,要求在具体的工作阶段,所有人员的反馈信息和提交信息必须要得到重视,尤其是对反馈的各类物资质量方面信息,更是需要通过派遣其他人员的专门检查,才可确定当前取得的信息是否存在正确性和精准性,如果发现各类信息本身存在问题时,需要对其作出处理。

第10篇

关键词:工业建筑;建筑特性;创新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the art of architecture, many new building design theory in practice emerge, hunan newspaper group of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printing center i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time background, the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 and people will combine the behavior, outstanding human oriented design, display a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Innov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湖南报业文化城是湖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新基地,建设用地位于长沙市区与望城县交界处的黄金乡境内,东抵龙湖路,南达瓦灰塘、西接长沙高开区规划路、北临黄金大道,与龙湖高尔夫球场和观音岩水库一箭之遥,周边产业基地、酒店、大学、高尚住区相拥。现状用地,地形起伏、山水皆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印务中心作为湖南“十一五”重点工程建设,是政府重点工程项目,项目总用地面积为51061.5m2 ,建筑面积为32140.8m2,规划停车位140辆,建筑密度38.0%,容积率0.77,绿地率32.5%,预留厂房用地面积为17050m2 。

2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2.1统一协调原则

印务中心是湖南报业文化城的一部分,在平面规划及立面造型要服从报业文化城总体规划,印务中心与产业区规划要统一,协调与相融。

2.2遵从系统性法则

生产与人居整体形态,强调各构成要素――工艺流程建筑、交通及人的行为的和谐与共生,按系统性规律组合。通过对周边环境和场地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创造符合场地个性且有丰富层次的建筑与环境空间。

2.3注重人文性原则

人文性原则是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情感载体。力求创造具有文化内涵、工作品质、生活质量、多样化色彩以及亲和力意境的情感空间。

3 建筑形态

印刷工厂作为文化载体的生产者,应该体现其公共性特征。本设计结合长沙市的历史文脉,并将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其工艺流程作为参观对象,突出现代工业建筑的开放性、科技性和文化性的新形象。

3.1开放性

由于建筑与广场以及院落内外结合,形成互相渗透的、完整的开放性空间。通过在车间内部设置参观廊道和建筑西面的休息玻璃通廊以及大面积的玻璃开窗,可以展示先进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广场、院落及屋顶花园设计利用材质变化形成不同的领域感,并配合乔木、绿地以及景观水面,绿树葱葱,碧波荡漾,玻璃墙面晶莹剔透,为员工提供一个优美、开放的休闲场所。

3.2科技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本着展现现代工业技术美学和企业文化的原则,将高科技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与具有人文情感的功能空间相结合。玻璃幕墙采用点式细部构造,精致的节点构造以及先进的施工工艺体现了现代科技的精细与典雅。

3.3文化品味

工业建筑作为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有着继承和发扬人类文明的历史使命。现代工业建筑应该摆脱粗、笨、脏的传统形象,在满足功能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创造出舒适、宜人、现代、具有文化内涵的环境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引入人文的因素,强调建筑的场所性和地域性特征,延续历史文脉。

4总体设计

建筑总体效果见图1。

图1 总体效果

4.1建筑布局

产业区整体布局因地制宜,并与周边建筑环境有机融合。主入口(办公入口)设在整个场地北向,面向黄金大道。邮发中心入口设在西侧,仓库入口设在东侧,印刷车间入口设在南面。生产区位于用地中间,前置有入口广场,后留有发展用地,东侧与住宅区之间留有很宽的运动场地及绿化带作隔离带。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及垃圾收集点设在印刷厂的西南角。各功能分区明确,又相互有机的连接,体现了现代工业建筑的特色。总平面布置见图2。

图2 总平面布置

4.2环境景观与绿地布置

产业区主入口设立一中心广场,布置有雕塑及铺装地面及绿化停车场。两旁均有很宽的绿化带,场地绿地分点、线、面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共同打造优美的厂区环境,小品点缀于广场、绿化及建筑中,塑造建筑形象、提升厂区品位。围绕着绿化环境,将各个不同层面的共享区以及室外活动区串联起来,增强主导空间的丰富性及层次感,同时营造出一个舒适和谐的人文环境。

4.3竖向设计

(1)根据现状高程,北向主入口外接道路标高为76.0m,印务中心±0.000标高相对为76.65m,高内外高差0.650m(办公入口处)。(2)地表雨水排放。地表雨水排放方式为暗管系统,总的由建筑外墙向四周道路排放,然后由南向北进入小区管网,然后排入东西两边城市管网。(3)室外给水管道、污水管道、电气线路、通迅电缆等采用地下敷设。

4.4交通组织

印务中心四周均有道路,消防车可达厂房四周及运输平台。邮发车清晨在西侧道路进出,油墨及运纸车在东、南面卸货,由西侧出,小车由东向西环线行驶。临时停车在绿化广场内。北向广场及南向局部设有停车场,并设有地下停车场,满足厂区停车位。

5单体设计

5.1平面与剖面设计

印务中心建筑面积为32140.8,建筑高度为20.0m,为五层框架结构。

首层厂区层高为4.5m,设有印纸架层,纸库、商务印刷及辅助用房,生活区层高4.2m,设有食堂。见图3

图3一层平面图

厂区二层为印刷操作层及运输平台。生活区二层层高4.1m,为活动中心。厂区三层为制版、排版及彩印车间层高为4m,局部有办公用房。

生活区三层层高3.6m,为活动中心。见图4。

图4三层平面图

厂区四、五层层高3.6m,局部为办公用房,生活区四五层层高3.6m,为职工公寓。

5.2立面造型

建筑立面设计舒展流畅、新颖,虚实相间,极具时代感,精致的金属构件及屋顶网架、玻璃与材料的运用,使建筑细部统一中富有变化。通过入口广场、大门、花坛、雕塑等景观设计,建筑与自然的对话,塑造出三湘第一印刷企业形象,并成为所在区域的标志性建筑。见图5。

图5 印务中心北立面图

5.3装饰设计

主立面采用浅灰色钻塑板饰面,与屋顶网架面协调,采用浅兰色玻璃,其余面为高档氟碳涂料,局部为驼色。室内装修:办公部分及公寓为面砖楼面,活动场地为特种涂料地面。车间地面主要为水泥砂浆加金钢砂,局部为水磨石地面,地下室为水泥砂浆地面。内墙为888仿瓷涂料,顶棚为水泥砂浆,刷888仿瓷涂料,屋面为带保温层刚柔二道防水。

6结束语

工业建筑的设计首先应该满足生产工艺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合理处理建筑内部功能与外部形式之间的关系,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计理念,创造有个性和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形式,使工业建筑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与内涵。

参考文献

[1]孙颖.工业建筑设计中几点问题的探讨[J].江苏冶金,2006(4):58-60.

第11篇

柔性版印刷也简称为柔印,是瓦楞纸箱最常用的一种印刷方式。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印刷时网纹辊将一定厚度的油墨层均匀地涂布在印版图文部分,然后在压印滚筒压力的作用下,图文部分的油墨层会转移到承印物的表面,形成清晰的图文。该印刷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效率高、质量好等优点,所以,在包装领域广泛使用。

1 瓦楞纸箱的柔性版印刷工艺及特点

由于瓦楞纸板的图案、文字相对较简单,光泽度低;瓦楞纸板的面纸结构疏松,有较强的吸墨性,采用水性油墨印刷有利于快速渗透干燥;水性油墨无毒、无味、且不易燃,既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又安全方便。因此,瓦楞纸箱的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水性油墨,直接在瓦楞纸板上进行的印刷。

瓦楞纸箱柔性版印刷的工艺流程一般为:图文设计图像处理制版印刷模切制箱。

瓦楞纸箱的柔性版印刷主要有以下特点:(1)印刷机结构简单,还可与上光、压痕、开槽、模切、涂胶等工序的相应机械进行联机作业,节约人力物力。(2)适合大瓦楞纸面印刷,纸面幅宽可达3米以上。(3)柔性版的弹性变形恰好可以弥补瓦楞纸板的厚度误差与表面的不平度,使着墨均匀,从而提高瓦楞纸板的印刷质量。(4)采用网纹辊传墨,油墨传递效率高,印版只需轻轻接触瓦楞纸板,油墨几乎全被吸收。(5)印刷压力轻,印版的耐印力高,可重复使用;并且可以减少瓦楞纸箱强度的降低。

2 柔性版印刷瓦楞纸箱时需注意的问题

(1)杜绝满版印刷,因为满版印刷费油墨,难度大,而且废品多。

(2)印刷纸箱的文字要清晰,油墨颜色要饱和。

(3)在印刷过程中,要注意油墨、网点、印刷机幅宽、纸板以及印刷压力等因素的参数。

3 瓦楞纸箱的柔性版印刷中常见故障分析

3.1 纸箱图文边缘墨迹过重,中间部分颜色较浅,细小文字不清晰

原因:网纹辊的线数与印版的线数不匹配;印版不平整或有磨损;细笔道字网点可能堵死、挂须或是搭笔道;也可能是印版压印过度。

解决措施:选择合适线数的网纹辊及印版;调节垫版至合适高度;调节网纹辊、印版、压印滚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将接触压力降至最小;根据图文特点选择油墨;如果实地较多时,应选择较硬的油墨并加大印刷压力。

3.2 堵版、糊版

原因:油墨颜料的颗粒太粗;油墨粘度太大;网纹辊网孔堵死;水膜干燥速度太快;印刷压力太大。

解决措施:选择颜料颗粒较细的油墨;降低油墨粘度或更换油墨;清洗网纹辊;调整印刷压力至合适。

3.3 墨膜太薄

原因:印刷压力过小;网纹辊网线太细或是网孔墨堵塞;网纹辊、墨辊磨损较严重或是调节不当;油墨粘度太低;油墨使用前搅拌不均匀等。

解决措施:增大印刷压力;使用粗网线的网纹辊;更换网纹辊,调节墨辊在合适的位置;适当加入原墨,提高油墨粘度;使用前将油墨充分搅拌,使其均匀。

3.4 墨膜太厚,过量的油墨溢出图文部分,线条变粗

原因:油墨的粘度太大且印刷压力不足;油墨太稀且给墨量太大;网纹辊网线太粗。

解决措施:根据图文特点,选择合适油墨的粘度,若印刷压力不足,应适当增加印刷压力;选择网线较细的网纹辊,尽量用薄的墨层达到最佳的印刷效果。

3.5 印版出现磨损现象

原因:印刷压力过大或是接触过度导致;印版质量不好,质地太软;油墨腐蚀印版;油墨颗粒太粗等。

解决措施:重新调整网纹辊与印版滚筒之间、以及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使其合理接触;调整垫版高度或更换印版;更换PH值合适的油墨;选择细度较高的油墨。

3.6 印刷图文有重影和漏白现象

原因:印刷图文周围出现重影,是由网纹辊与印版滚筒之间压力过大引起的;图文前部边缘出现重影,则是由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过大引起的;大面积印刷透底、漏白是由于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压力不足所产生的。

解决措施:出现印刷重影,应当把网纹辊和印版滚筒之间的间隙稍稍调大,这样,压力就会适当减小。出现印刷漏白,则应把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间隙适当调小,加大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的压力。

3.7 进纸过程或印刷时将瓦楞纸板压溃

原因:印刷开槽机间隙小于瓦楞纸板厚度,在未印刷前就将瓦楞纸板压溃;在印刷过程中印版滚筒压力过大,造成瓦楞纸板压溃。

解决措施:印刷开槽机的间隙要根据瓦楞纸板的厚度来确定,要比纸板厚度小0.5mm;如果压力过大,需要调整印版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的间隙,直至印刷部位没有明显凹陷为准。

3.8 印刷品上有云雾状的幻影

解决措施:调节放卷以及收卷张力;调整印刷色序;更换瓦楞纸板;印刷环境要保证恒温、恒湿;调节机械部件,减小振动。

3.10 网点中心有针孔

第12篇

论文摘要:在浙江印刷蓬勃发展的今天,环境保护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索。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绿色发展规划,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印刷之路。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利于行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本论文阐述了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义乌地区印刷行业的现状,分析了印刷生产过程产生环境污染的根源,探讨了治理污染的相关措施,提出了绿色印刷是浙江印刷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观点。浙江印刷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借助长三角的地理优势和地区经济优势,已逐步形成了健康有序的印刷市场,然而印刷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值得引起关注。

印刷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印刷产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制造产品并为产品提高附加值的同时,该行业也毫无例外地面临了环境、资源等问题。如何走环保和效益双赢的道路,已经成为一个行业长盛不衰的关键。

从2007年7月到2009年2月期间,笔者一行对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影天印务有限公司,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宁波三和印刷有限公司,宁波厚业印刷厂,宁波翰诗印刷有限公司,温州海宝印刷有限公司,温州龙港信睿印刷厂,义乌雅昌印刷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走访,并在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影天印务有限公司,宁波三和印刷有限公司,宁波翰诗印刷有限公司进行了实习。

1浙江印刷工业现状概述

改革开放之前,浙江省印刷企业共有300余家,总产值约2亿元,利税约400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到2007年上半年,浙江省已有各类印刷企业20575家,数量居全国第二。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297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7666家,从事年画挂历专项印刷的企业125家,其他印刷品印刷企业5633家,复印、打印、影印企业6854家。浙江印刷企业年产值约450亿元,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从业人员36万人[1]。从《印刷经理人》最新公布的“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来看,浙江有13家企业进入排名,数量位居广东与香港特区(29家)、上海(19家)之后的第三位。其中,10家为包装印刷企业,3家为报纸及出版物印刷企业。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浙江印刷工业蓬勃发展的现状,而且,在温州、宁波、义乌等地,印刷已经成为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

浙江印刷行业主要以民营印刷企业为主,无论是在报刊印刷、商业印刷还是包装装潢印刷,都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对区域分布不匀、产业园区分散的现状,浙江印刷行业积极发挥地域特色和区域优势,致力于产业区块的建设,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壮大产业链结构。

1.1杭州以出版物为主

“亚洲包装中心”2003年3月落户杭州,这是一个集制造、科教、研发、信息、贸易、会展、金融、服务为一体的世界性产业中心。该中心凭借自己独特的优势,吸引了众多包装龙头企业的集聚,形成了集成效应和集聚辐射功能。国际资本和行业巨头也纷纷抢滩浙江,使浙江印刷业成为了中国的一个巨大亮点,培育了一批世界品牌和跨国公司,形成了资源共享、产业集中、科技领先的整体优势,带动了浙江乃至全国印刷产业的飞速发展。

2003年杭州市工业兴市大会上,市政府提出了杭州要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制造业基地的口号,确立了五大重点产业,印刷产业位列其中。

随着2008年浙江义务教育教材综合出版生产基地的成功建设,完善了以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书刊出版物生产基地,使杭州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出版物综合生产加工基地。同时,也造就了浙江影天印业有限公司、杭州富春印务有限公司、杭州钱江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杭州东联印刷有限公司等众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新生代印刷企业。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浙江曙光印业有限公司、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连续在2006、2007两年入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

1.2宁波以文具、纸塑、扑克、邮件票据为主

目前,宁波已形成以宁波市区、鄞州区、慈溪市、余姚市为四大核心区域的五大特色产业区块,即:以宁波市区、北仑、大榭、镇海区域为主,形成了纸箱包装和塑料包装印刷区块;以鄞州区、宁海县区域为主,形成了文具印刷区块;以慈溪市、宁波市区、奉化市区域为主,形成了扑克牌印刷区块;以鄞州区、余姚市、慈溪市区域为主,形成了邮件、票据印刷区块;以宁波市区为主的金属印刷区块。浙江广博集团有限公司和宁波亚洲中华纸业有限公司成为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的上榜企业。

1.3温州以食品包装、商标印刷、挂历、笔记本为主

印刷产业是温州市政府重点扶持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企业规模以中、小型居多。全市从1998年开始在印刷企业较集中的县(市、区)建设发展印刷工业园区,并凭借“中国印刷城”提升区域品牌。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建成数个印刷园区,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企业单体规模普遍较小、行业问题较多、发展周期较长和印刷业务来源不足等问题。有“中国印刷城”美誉的龙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截至2005年,包装印刷已经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4.4%,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行业结构。1997年以来,先后规划和建设了苍南县包装示范印刷工业园区、小包装印刷工业园区、城东综合工业园区和塑编工业园区。其中,包装示范印刷工业园区规划5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一期项目,用地560亩,19家入园企业全部建成投产;二期用地330亩已经开工建设;三期550亩,正在加快园区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城东综合工业园区一期、二期、三期项目2300亩用地,正在开工建设,入园企业已达41家。小包装印刷园区用地205亩,有180多家企业已迁入生产[2]。总之,包装印刷已经成为龙港镇的第一大行业,该地区的新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立可达包装有限公司成为2007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的上榜企业。

1.4金华义乌以年画挂历、包装装潢、文化用品、工艺品为主

伴随着中国小商品市场的稳步发展,也推动了义乌及周边县市的服装袜业包装、纸制品加工、挂历印制等印刷市场的发展。据统计,目前金华地区拥有大小包装印刷企业3000多家,包装印刷企业数量和包装印刷业产值都在逐年持续增长。无论是在平版印刷、柔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及标识印刷,还是在数字印刷、纸业及其他特种印刷方面,发展都相当均衡。义乌目前拥有828家印刷企业,从业人员5万余人,年产值达60亿元[1]。印刷产业已成为义乌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并成功取得了“中国商品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的称号。

2浙江印刷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印刷产业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背后,存在着许多的环境问题。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印刷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006年9月,日本印刷界率先审定绿色印刷工厂的标准,并使用绿色GP(GreenPrinting)作为绿色印刷的认定标记。相比之下,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对比较滞后,目前还没有形成一部专门的法律条文,来控制印刷污染物如挥发有机物等的排放。浙江印刷产业在不断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比较明显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下几点是笔者对浙江印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初步探讨。

2.1印刷材料污染2.1.1油墨

油墨是印刷的主要原料,油墨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目前印刷工业最大的污染源之一。

目前,世界油墨年产量已达300万吨,每年由油墨引起的全球VOC污染排放可达几十万吨。我国油墨工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每年约为22万吨,居世界第4位。油墨中大量采用有毒的芳香类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作为稀释剂,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印刷作业场所VOC超标,危害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挥发到臭氧中的VOC与NOx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形成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刺激人体肺部,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甚至形成比二氧化碳更严重的温室效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另外,残留在溶剂中的某些有毒物质会从食品包装物迁移到食品中,间接损害人体健康。

除VOC之外,油墨颜料中不溶于水和介质中的铅、铬、锡、汞等金属的毒性也不容忽视。

2.1.2胶片及显影液

虽然目前已有许多企业采用了CTP(Computerto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和数字打样技术,但是,在绝大多数的地区,为数众多的企业仍然在沿用传统的CTF(ComputertoFilm,胶片制版技术),照排机还是占据着印前制版的主要市场。而照排机中银盐胶片的使用必然会带来环保问题。定影液中的银离子随废液排出后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尽管业内有少数人在做定影液回收工作,但回收的总量却相当有限。显影剂中的对苯二酚等也是对人体有害的药品,长期接触容易造成毛发脱落、皮肤发红等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眼部疾病。

2.1.3承印材料

纸张是最主要的承印材料,目前造纸业广泛采用工业造纸法,不但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造成水土流失、气候变差,而且需要大量采用烧碱、有机溶剂等化学物质,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液等,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近几年来,塑料包装材料的用量在不断上升,也对环境构成了威胁。

2.1.4印刷及印后加工工艺

胶印凭借在阶调层次复制方面所独有的优良性能,以及相对低廉的制造成本,在我国整个印刷工业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从事胶印的企业需离不开相关的化学药液,环境压力日渐突出。主要的危害来自油墨、润版液、调墨剂和清洗剂等,使用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加上这些物质大多是专利配制的产品,其化学成分一般不会在原装容器上标明,所以对环境的污染更不容乐观。在美国,行业规定截止到2008年1月清洗剂在使用过程中挥发的有机物不能超过100gL[3]。凹印不仅油墨挥发性强,而且塑料、装饰纸等主要的凹印产品都需要经过一些特殊处理工艺,如装饰纸的浸胶工序,对人体和环境都有一定的损害。丝印油墨种类繁多,有了丝印,印刷品的色彩效果可以用“惊艳”来表示,但究其制作过程,却是付出了辛酸的代价。

印后加工所使用的覆膜材料、上光油材料等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2.2设备噪音污染

在印刷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如印刷机、折页机、模切压痕成型机,与直接制版机相配套的空气压缩机等,都会产生噪音,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噪音有损听力,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和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长期在噪音环境下工作的人,还会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视力降低等。目前,噪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公害,许多国家已把噪声治理列入劳动保护的重要内容。

2.3废品、产品回收污染

现在,消费者对印刷产品的外观装潢要求越来越高,塑料等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也随之越来越广泛。

在书刊印刷和包装印刷中,人们广泛使用覆膜工艺,来提高印刷品档次和商品附加价值。覆膜确实可以有效地提高印刷品的外观效果、表面光泽度和强度,还可起到保护作用,使之具有一定的耐高温、防水、耐磨、耐酸碱等特性,延长印刷品的使用寿命。但是,大量采用覆膜工艺造成的结果是,在废品回收处理过程中,由于无法很好地将纸张和塑料薄膜进行分离,特别是即涂型覆膜材料,造成回收困难,再生率低,加快了资源的消耗。另外,塑料不溶于水,在自然环境中极难降解,如果不加任何处理便直接抛弃,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废弃物就近烧毁,就会产生大量的毒性气体,造成环境恶化。

总之,与塑料相关的印刷产品基本上都是固体污染源之一,都是我们不可忽视的对象。

3印刷造成环境污染的根源分析

浙江印刷产业借助经济强省、市场大省和文化大省的平台优势,以及处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有利条件,近十年来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但我们还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与广东、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相比,浙江印刷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环保治理方面亦是如此。

3.1市场工价偏低,环保投入不足

浙江省的中小印刷企业数目偏多,低水平印刷能力相对过剩,高水平印刷能力相对不足,导致了低水平平台上的激烈竞争。而竞争中的主角就是价格。由于同质化现象司空见惯,差异化却因专业人才的溃乏而十分困难[4],直接导致了价格大战愈演愈烈,印刷工价越来越低,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在这种企业为了生存相互肉搏的情况下,绿色印刷的推广必定会遇到重重的困难,毕竟,为环保买单势必就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许多印刷企业为了节约开支,降低成本,不断削减预算,从而导致了污染治理的投入不足。

3.2技术设备落后,污染超标普遍

浙江的众多中小型印刷企业,由于受企业规模、技术设备、生产成本、人员资金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未能及时引进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前沿的生产技术,技术设备落后。这些传统的、繁琐的、落后的印刷工艺,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印刷过程中有毒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和排放。

3.3管理人才欠缺,资源利用率不高

中国政府提出,力争在2010年把中国建成“全球重要的印刷基地”。中国印刷业要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关键就是人才的培养。浙江印刷业同样面临着人才紧缺的严峻考验。印刷企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发展能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德国高技能的技术人员一般占印刷企业员工的40%,在中国却不到5%,浙江的比例尤其严重编低。相对于浙江省印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言,存在着很大的人才缺口,尤其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在印刷行业的应用,更需要大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5]。生产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新技术推广困难等因素,将直接导致印刷生产工艺中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生产资料的过渡浪费。

3.4企业环保理念不强,员工环保意识淡薄

一个企业的理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性质与方向,规范着企业的生产行为,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企业只顾着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却忽略了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将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液未经处理,就肆意地排放到江河、湖泊中,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企业长期保持这样的理念,势必会影响到员工的认知水平,使员工的环保意识淡漠,并在将来的生产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

3.5行业管理不到位,未发挥应有的监导作用

全省各级印刷行业管理部门,尚未颁布和实施切实有效的行业管理制度,行业协会也未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缺少对浙江印刷行业的整体化、系统化调控。由于他们对生产过程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没有进行详细调查、劝导并上报环境局和政府部门,从而滋长了这些企业的侥幸心理。

4实施绿色印刷的发展对策

以上是我对浙江印刷工业中存在的诸多环境污染问题的简单探讨。那么,作为印刷的主体,印刷者应该担当起什么样的社会责任?我们又应该为改善环境、减少污染做些什么样的工作呢?就这两个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印刷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提供一定的参考。

4.1发展新型油墨,提高环保力度

油墨在印刷中必不可少,而且用量很大,如何减少油墨对环境的影响,关键在于开发、使用无污染的新型油墨。目前的环保油墨主要有水性油墨、辐射固化油墨、生物油墨、醇溶性油墨及其它新型环保油墨。例如,水性油墨以水和乙醇为溶剂,VOC的排放量极低,对环境污染性小,对人体健康无危害,是目前所有印刷油墨中唯一经美国食品药品协会认可的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利用不同波长的紫外线照射使油墨从液态变为固态,并成膜干燥,这种油墨的污染物排放也几乎为零,绝对是节能环保型的绿色材料。

国内的印刷企业可以借鉴美国生态印刷公司(Ecoprint)的做法。该公司在长期的探索中,通过与油墨生产商、造纸厂和其它一些材料供应商的协作,创建了自己的生态油墨生产线,从油墨中去掉了危害环境的成分,并开发了无污染的润版液替代品。

4.2推进产业进步,加大技术改造

印刷企业如何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印刷质量的同时又能兼顾环境保护,关键在于加大技术改造的投入,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按照新闻出版署制定的“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精美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CTP、直接成像印刷、数字印刷等前沿技术。尤其是CTP技术,与传统印刷技术相比,减少了生产程序,缩短了工艺流程和作业时间,使印刷生产更加绿色化,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而且,企业从现有的CTF走向印前全数字化的CTP,技术上并不困难,只要有专业人员在改造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指导即可。高校与企业联手,就是一条非常好的路子。

4.3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循环利用

印刷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资源不合理利用(如油墨、纸张、溶剂等)的情况,某些落后的生产工艺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品废料,如何减少这些废料的数量,有效地提高重复利用率、回收再生率,有效地降低废料的处理费用,已经成为衡量企业生产效率的尺度之一。无论政府或企业都应该对资源回收再利用工作给予重视,如日本为了强化容器包装回收利用法的实施,除成立了容器包装回收利用协会外,凡是与容器包装相关的行业和产品也都建立了协会等机构[6]。

印刷企业回收物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直接回收使用。对于包装材料,如木箱、编织袋、纸箱、纸带、捆带、捆绳等,都可以直接加以回收利用。

2)回收后再生使用。对需要再生利用的排放物,印刷企业可以直接将其分拣、出售,由物资回收企业收购后进行统一的再生处理,重新制造原物品,也称回炉复用。比如印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印品;纸张、塑料、金属等各种承印材料经裁切加工形成的切屑;使用过的印刷版材;报废的机器设备等。在日本等印刷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印刷厂的废料、废水和垃圾都得到了很好地再生和利用。废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可在厂内循环使用;下脚纸是100%再生使用;各种垃圾分类集中后由厂内的废品处理站进行处理。如果这些设施能够在设计工厂时就一次到位,势必会后惠无穷[7]。

4.4贯彻环保理念,规范企业行为

自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开始逐渐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ISO14000成为衡量外贸印刷企业取得环保水平的标准。作为印刷企业,应当深入贯彻环保理念,树立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努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利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来改善环境和防止污染,运用循环经济规律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论证,努力做到环境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