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1: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微生物学试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考前准备工作繁重,费时费力,包括考核标本的编号、显微镜的挑选与调试、实验室预约、学生考核分组等诸多准备工作需要完成。
1.2考核时间冗长,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增,学生人数剧增,因此只能根据现有实验室所能容纳学生的规模分轮次对学生进行考核。实际实验考核时间包括考核前的准备、考核过程的具体实施以及每轮考核后整理考场所需的时间,再加上临时处理一些意外情况所需的时问,导致考核时间冗长。
1.3考核过程容易受干扰,各种外界因素均有可能影响实验考核的结果。例如,显微镜发生故障致使考核中断;部分标本片长期反复使用,其质量难免下降,可能影响到学生的辨认;由于实验考核处于动态之中,标本片及显微镜的移动对后续的考生也将会造成影响;此外,已完成考核的学生与还未参加考核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存在试题泄露的可能。
2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中的应用
2.1考核内容
首先根据实验考核大纲的要求确定不同专业的实验考核内容,内容可涵盖微生物形态及机能学相关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免疫等方面的内容。可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获取各类实验考核素材,例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不同微生物的图片;使用显微数码摄像系统拍摄微生物形态结构图片;利用电脑软件将实验原理制作成线条图、动画等,再将实验考核内容以图片、线条图、Flas及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现。
2.2考核试题形式
将实验考核试题制成P课件,题型包括辨图、填空、简答等形式,每张幻灯片分A区和B区,分别供A卷和B卷学生同时作答,每题均有箭头、文字及画外音提示。
2.3考核方法
2.3.1人员及场地安排
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实验室为单位同时进行考核,每实验室安排考生20人一25人,同时安排监考老师1人,考场设置于配有多媒体设施的教室或实验室中。
2.3.2考核实施
使用同一套实验考核PPT课件对同一专业的学生进行考核,同一考场的学生进入考场后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确定其座位号及试卷类型,考核开始时监考人员打开考核课件,课件即可按预先设置的速度、时间及次序进行自动播放,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考核结束后PPT课件停止播放。
2.4实施效果
对2008级、2009级临床医学、口腔、预防、护理等专业的1348名本科学生就多媒体实验考核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6.4%的学生认同此种考核方式,17.2%的学生基本认同,而4.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另有1.9%的学生并不认同该考核方式。采用新的实验考核模式后,2008级、2009级不同专业本科生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成绩较往届学生成绩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l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在进行实验考核改革前的2006级、2007级学生中,其实验平均成绩分别为68.8分和69.3分,及格率分别为84.7%和85.3%;而2008级、2009级学生的实验平均成绩分别为74.6分和78.4分,及格率分别为91.1%和93.5%。
3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改革的体会
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中的实际应用,得到了教师及学生的普遍认可。与传统实验考核方法相比,其优势有以下几方面。
3.1完善与丰富了实验考核内容:传统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内容多局限于微生物的形态学方面。而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考核,其考核内容不仅涉及形态学知识,而且还可将考核内容扩展到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生化鉴定、免疫反应及致病机理等诸多方面,并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2省时省力,节约教学资源:采用此种考核模式,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进行考前准备,可将教师从繁重的准备工作中解放出来,节省了人力与物力。另外,由于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可实现大批量学生同时开考,有效地缩减了考核时间,也减轻了教师监考工作的负担。
3.3利于体现考核的客观、公正性由于在考前根据大纲的要求,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准备了多套不同的试题,并在考核中相同专业的学生可进行同步考核,而且考生座位、试卷类型通过随机抽签确定,这些措施使得考场内外学生舞弊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另外此种考核方式通常不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有效保证了实验考核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3.4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实地反映实验教学效果因为考核范围广、内容丰富、考核严格公正,使得学生意识到只有平时认真扎实地学习,才有可能在考核中取得理想成绩,因此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著增强,实验课堂效率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在实验考核中得到真实的体现。
关键词:微生物学 实验课 教学改革 食品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12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生理的需求上升到对品质、风味和健康方面的需求。在食品原料储藏、食品加工及流通、消费等领域,无论是否主动利用微生物,微生物都会从多方位进入相关环节中,直接影响食品的生产。尤其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中可能产生对人有毒害作用的产物,将严重危害食品的安全性。这就要求食品专业的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学的专业知识,而且更需要应用微生物学的技术,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科学地防控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因此,对于食品类的本科专业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生产实践调整微生物学授课的内容,特别是实验课的内容,使微生物学课程能够通过实验教学得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
1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专业需求,调整实验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的应用性强,课程一般包含有30%到50%课时的实验教学内容,以往的实验课程一般是在基础微生物学的基础上开设,往往涵盖了较多比例的微生物基础性操作,这些操作的实验比较费时,涉及的内容也很多,虽然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基础,但在有限的学时内不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前些年,河南工业大学食品专业的微生物课程所安排的显微镜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的课时可达实验课时的三分之二或更多,虽然学生通过训练对于显微镜使用技能可达到较高的水平,对于常见的微生物形态也有较多的认识和了解,但这些内容在解决食品专业的实际问题中没有对应的结合点。根据一些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学生反映,他们本科时所学的许多内容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而具体涉及的一些操作由于没有得到专门的训练,往往需要通过较长的适应期才能对于相关的操作熟练掌握。
针对本课程在选择实验内容时实用性和专业性不强的问题,课程承担教师进行了企业实践需求调研和课程改革的论证,调整了一些实验内容。例如以前设置的实验课中专门有显微镜使用的内容,考虑到中学的生物课程中已经有一些这方面的应用基础,而且显微镜使用的基本操作比较简单,但实际针对各种不同微生物类群的观察,有一些细微的方面必须在具体观察时才能进行训练,因此,将显微镜使用的技术训练分散到具体微生物类群的观察中,总体省去了3个学时的课程,训练的效果不仅没有降低,相反,学生观察食品中重要微生物类群的能力有明显的提升。
2 重视实验内容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微生物学应用大部分实验往往是由许多环节组合而成的综合性内容,每一个环节看上去是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但均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如果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有效控制每一步的系统误差,最终的结果可能难以反映实际的状况。如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粮食及农产品中真菌的测定等均为综合性实验,不是一次实验就能够完成的工作。如果将实验内容进行分割,课程的教学比较方便,但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概念。因此,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将这些内容进行有机的组合,对实验时间做了必要的调整。例如,将培养基的制备与农产品真菌检测进行整合,利用对培养基和器皿灭菌的时间进行农产品菌悬液的制备和稀释,然后将整个检测操作一次性完成。这样的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检测农产品的真菌需要准备哪些器材,而且知道为什么准备这些材料,明确所做的准备与实际应用的对应关系。这种对一个应用技术的完整认知使得实验操作的知识整体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根据微生物学课程考试的相关统计,通过相关改革实践后,有关微生物检测综合考试题的得分普遍有明显提高,说明学生对该方面知识掌握得更加准确、全面。
3 适应实际应用的发展,及时更新实验内容
微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微生物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如果要根据新的教材做实验,需要较长周期才能对实验内容安排进行调整,学生所学的知识肯定与生产实践脱节,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和相关标准的变化,适时调整实验的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在实验课的讲授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技术发展的沿革和变化的内容,阐述技术发展的原理,使学生不仅学到了最新的技术,而且可以了解更多的综合性知识,提高学生实验操作和探索实验原理的兴趣。例如,食品中大肠菌群数的测定是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性常规的微生物检测,通过该实验的训练可为将来从事食品微生物学检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近几年来,我国国家标准对常规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了许多更新,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我们在实验课中也对所用的方法进行了更新。在GB/T 4789.3―2003 国家标准中,初发酵使用的是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而更新后的标准GB 4789.3―2010中使用的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这一培养基配方在表观性状以及检测原理方面也有很大的变化,同时该方法已经变更为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在食品检测中必须执行。如果我们仍按照教科书上的安排进行实验,势必会造成教学和应用的严重脱节。因此,尽管在培养基的制作成本方面有较多的增加,我们仍按照新的国家标准进行了实验改进。当学生通过实验课了解了检测的原理、掌握了新的检测方法,他们在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时将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有利于缩短岗位的“磨合期”。
4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效果
传统微生物实验课程一般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操作过程的板书,在实验介绍时,老师按照实验教材的内容,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进行讲解,当涉及主要的实验操作时,授课教师要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微生物个体微小,许多实验操作非常精细,依靠示范操作很难被学生看清楚,往往实验演示的效果较差。由于教师不能逐一了解学生所观察的内容,以至于有些学生将显微镜中看到目镜、物镜中的污染物及载玻片上的花纹作为菌体,导致发生错误的实验结果。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我们装配了一套微生物学教学多媒体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教师和学生的显微镜网络系统组成,系统实时性、互动性强,在微生物形态学实验时,可由教师对学生的实验图像进行监视,了解学生所观察到的生物是否正确,可以单独进行通话、辅导。如果是共性的问题,可以将图像投影到大屏幕中进行讲解。在讲解实验原理、步骤及技术要点时,应用多媒体系统的视频播放功能,使得教学演示更直观,授课的效果更好。还可以通过对教师的操作过程进行近距离、多方位的拍摄和特技制作,使一些关键性的操作可以被所有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并可以在学生实验期间反复播放,供学生模仿和练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特别是显微镜调节的技巧讲解,原来的单机实验只能对一个人进行指导,或只能进行抽象的讲解;现有的系统可以在大屏幕上进行动态调节和实物讲解,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直观地进行学习和训练。另外,有时候为了避免学生进行一些不规范的实验操作,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尽可能加以避免,可以播放往届同学的实验结果、实验过程的视频或递交的作业,其教学效果也很理想,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留下较深刻的记忆。
5 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实验准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微生物学实验准备涉及的工作比较繁琐,尤其是一些材料的准备工作更是如此。如果由实验教师来完成,学生所做的实验其实不是完整的工作,同时学生可能也会感觉实验操作过于简单,所做的工作只是添加一些试剂而已,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针对这种现象,我们排除了学生操作人多、事杂,不易管理的困难,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准备所需的材料,完成整个实验过程。例如,实验所用器皿清洗,移液管、试管、平皿的包扎,无菌水的制备等均由各组实验学生自己完成,设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有一些由于场地、设备的原因,无法由学生自己操作的实验,而且这些操作对于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有重要影响。例如,培养基灭菌操作时间长,设备有限,不能由学生自己操作,但没有经过一次全过程的高压蒸汽灭菌训练,学生今后工作时可能没有把握直接去进行这个操作。对于无菌室的应用也是如此,虽然工作不复杂,但没有经历训练仍是一个缺陷。对此,应该引导学生利用毕业实习的机会,结合研究课题到实验室进行必要的参观和训练,以便在工作岗位中对涉及微生物学相关的技术都能熟练处理,为培养知识全面和训练有素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洪涛,贾英民,张柏林等.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微生物学通报,2002,23(3):102-104.
[2]李秀婷,宋焕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会及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217-218.
[3]刘森林.微生物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4):153-155.
[4]张秋香,王刚,田丰伟等.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体会及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5):65.
[5]高文庚,李平兰.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111-116.
1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的建设
以前的实验教学都是各教各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本学期我们查阅大量资料,将每个实验的教学方法统一出具体的标准。当然,这也是为了期末实验考核做准备,因为即使有细微的差别也是无法进行标准化考试的。
2合理安排实验,注重工学结合
学生在实验之前由实验指导老师将所有的实验物品准备好,按人数分配摆放在每个实验台面上,学生来实验室后听主讲老师讲解本次实验内容以及示教后,就可以直接开始做实验了。这种方法,看似方便了学生,实际却是养成了学生的惰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实验准备工作一无所知,反而会认为今后的工作中也会有别人去做这些准备工作,因此,将实验准备的内容设计成一次单独的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微生物学实验的准备工作比较繁杂,而免疫学和寄生虫学实验的准备工作相对比较简单,因此,本学年我们在微生物学实验之前增加了一次实验内容:培养基的制备。这个实验从培养基的配置,灭菌到制备固体培养基平板,半固体斜面和试管中液体培养基的分装,让学生系统性地了解微生物学实验的完整准备过程,为今后学生去基层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突出了我校培养人才“注重工学结合”的理念。从后续细菌的培养、细菌的分布和消毒灭菌、药敏实验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培养皿、试管不再陌生,提高了实验的兴趣,甚至有学生说他都可以作实验的指导老师了,增强了学生完成实验的信心。与老师一起完成实验准备工作,还增进了师生感情,可谓益处多多。
3提高实验考核
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理论课考勤、提问、作业。实验态度:实验课考勤、实验过程中的科学态度、无菌观念(包括工作服等着装)、实验结束后器材的归位、台面清理和洗手等等。③实验预习:实验题目、实验原理、实验满足的条件、实验内容和步骤等。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分析以及是否按时上交实验报告。评分标准不依实验结果的正确与否作为唯一标准,对因实验失误导致实验失败的同学,只要能仔细分析、找出失败原因,仍可给高分。通过这项改革,学生对做实验明显比以前认真。由于微生物学实验细菌生长需要时间,一般要求学生第二天来看培养结果,再完成实验报告,这样才算是一次完整的实验。但是很多学生不理解,不重视,实验出勤率不高。提高了实验成绩比重后,出勤率可以达到95%以上。实验报告的书写水平也较以前有大幅度提高。
4细化实验考核项目
每位老师监考3位学生,考核时间为10min。另外,准备了16套理论考试题目,考哪一套题目考前由学生抽签决定,都是与实验相关的内容,而在期末考试中就剔出了与实验相关的考试题目,可以考核更多的其他理论知识。每套题目有6个选择题,每题15s的答题时间,每题一分,PPT设置好放映时间自动播放,并且每个桌子只允许坐一位学生,完全杜绝了学生作弊的可能性。通过这项改革明显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前期末考试也会考到实验的理论知识,但是正确率一般不超过60%,这次参与实验改革考核的5个班级,实验理论知识考核正确率都在70%以上,操作考核正确率在80%以上,其中满分率平均为40%。在开学第一堂课我们就告知学生本课实验考核的细节要求,并且在平时上课过程中不断强调,通过这次实验教学改革,引起了学生对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的重视,期末考核可以看出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实验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同时也对本门课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所帮助。但是,实验考核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比如:班级人数太多,安排有些混乱,考核时间较长,题目难度有差别,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现行本科教育体制下的兽医专业培养的人才,已不能满足我国畜牧行业发展的需求,用人单位往往反映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欠缺[1]。这就迫切要求兽医专业本科教育改革,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育的质量,培养多样化、创新型的高质量专业兽医人才[2]。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是是高等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又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与动物疾病的防治、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畜牧业生产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水平,才能让学生通过该门课程掌握重要的专业技能,为成为一名创新型专业兽医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很多高等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已认识到兽医微生物实验课重要性,为了突出其实验教学的地位,将其单列,独立设课,不再依赖理论课。但是教学体系还是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课前准备――课堂实验――实验报告;每个班次每周安排一个实验。虽然经过不断地教学改革,整合实验内容顺序,但每班学生两次实验之间要间隔一周,实际到第二次上课时候,上一次的内容又联系不起来了。在随机考核实验技能的时候就发现,学生掌握技能不充分,甚至很多同学对于微生物实验的一些基本的技能比如无菌操作还是很茫然。
教育部多次提出对高校实验课进行改革,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开设比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由于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安排往往需要占用比较多的时间,只有一个实验室,难安排,班次多,安排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还是太少。在上完实验课程后,给8个平行教学班级安排了为期一周的综合实习周,就占用了1个月的时间。但是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个综合性实验后,对学生进行技能的随机考核和调查发现,对比实验课期间的考核结果,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掌握专业技能也更扎实。
2 构建实验教学内容新体系
针对原有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体系陈旧,综合设计性实验太少,要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必须打破原有教学体系,构建新体系,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安排,加强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2.1 压缩整合验证实验内容。
验证实验内容包括了微生物实验最基本的技能学习,是初接触微生物学习必不可少的,但是占用了太多的课时,且比较分散,可以将原来的实验中基本的技能压缩到1~2次实验课。设立“兽医微生物实验须知和基本技能学习”模块。将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涂片的制备和染色、细菌的分离与移植、无菌操作、细菌的鉴定、生化与药敏、培养基的制备等技能操作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课上通过录像结合示范的方式进行集中传授,将这些技能相关录像计算机保存或上网,在后续的实验学习或课余可供学生随时进行学习,直到掌握为止。
2.2 增设综合设计性实验
在原来1个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基础上,增设2个综合型设计实验,共3个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涉及内容更广,除了细菌的分离与鉴定以外,应包括病毒学和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两方面的内容。每一项内容可以给学生多个平行项目选择,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组成小组,自己查阅文献,自主完成具体的试验技术路线,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完善后,最后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并以论文的格式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3 应用新技术
科技日新月异,不断渗透到教学课程中,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及时采用新科技、新技术,使学生及时掌握最新的兽医微生物实验新技术。
3.1 及时采用新技术,更新实验内容
比如培养基的制备,以往的教学内容繁多,包括把各种培养基成分分别称量,再电炉加热溶解,调节PH值,棉塞制备,包扎,高压灭菌,冷却,倒置平板等。步骤繁多,耗时长,制备棉塞耗费时间且效果参差不齐,往往需要5个课时,学生才能勉强做完这一次实验,打压了学生的积极性,且学会了也已经落在了时代的后面,在生产科研中早已不用这样的制备技术。笔者便改革了实验内容,培养基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自学,提前预习,实验内容改革为半成品培养基的配置。购买半成品培养基,应用电子天平代替普通天平进行称量,不需调节PH,电炉加热溶解改用微波炉加热,更加安全,购买硅胶塞替代棉塞。经过改革后,实验效率大大提高,原本要拖延2个学时才能完成的内容,现在3个学时就可以完成,且学生积极性更高,从考核的结果来看,掌握的技能更全面。
3.2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以往教师采用的是板书+讲解+示范操作的模式来进行实验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后来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教学PPT。比如细菌、真菌形态的观察,通过计算机,就可以把很多细菌、真菌图片收集到PPT中,形象直观,更容易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去辨别不同的形态特征;细菌运动力的检查不易成功,就可以把拍摄下来的录像通过计算机进行播放,讲解。一些重要的实验技能操作,学生只通过一次实验课不能完全掌握,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课后或下一次上课时进行复习和练习。应用计算机后,学生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3.3 显微成像系统的应用
微生物实验中细菌的形态观察是一个难点,传统授课必须对每个学生逐一进行指导,用目镜指针指示细菌,对细菌在所处视野内的位置、形态等描述很难准确,教师工作量大。购置一台显微成像放大系统,系统可以将细菌图片通过显微镜直接连到电脑以及投影仪上,将学生的疑难问题放大,鼠标一点就能讲解清楚,不仅大大提高了授课效果也缓解教师的授课压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3]。
4 与科研结合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的前沿基础学科,兽医微生物实验课程与科研相结合,以科研课题的形式安排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提前熟悉科研的过程,为学生揭开科学研究的神秘面纱,为学生将来更高层次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科研课题的选题可以来自于本教研室教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来自于生产应用[4]。所选的科研课题,都包含了所有兽医微生物实验教学要学生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无菌操作技术、细菌分离与移植以及微生物的培养观察技术等,通过科研来学习,可以使学生以立体的形式全面掌握兽医微生物实验的各项技术,专业技能掌握更牢固。
5 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微生物实验课程考核一般采用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出勤率和期末技能抽签考核的形式综合评定。由于实验报告往往存在抄袭,除个别外出勤率基本无差异,期末技能抽签考核的形式,学生考核项目太少,并不能准确反应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而教师备考的工作量很大,最后的实验成绩表现缺乏公正,在学生成绩上拉不开档次,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成绩却平平。
关键词:学生自主测试;考试改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56-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展开[1]。课程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除了需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外,更要突出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但传统的课程考试模式,仍然存在模式单一、重记忆背诵、轻应用创新等弊端,广受诟病[2]。随着学界对课程考试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课程相适应的科学考试理念、方法与内容亟待产生[3]。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设计了“学生自主测试”的课程考试模式。本文将对此加以介绍,希望能为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考试改革不能对所有的课程一概而论,需要针对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考试模式。
高等教育中相当一部分的专业基础课,授课目的是给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这类课程的特点是[4]:(1)知识点多而庞杂,涉及面广;(2)知识点小而散,散落于书本的各段文字中;(3)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性不强,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4)知识点大多需要记忆背诵。
这些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考试时多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开展考试改革时所面临的问题很多:
1.学生接受考试改革的动力不强。前人研究考试改革时,往往忽略学生的主动性。而学生对考试改革的认可程度恰恰才是考试改革成败的关键。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普遍感到整本书全是重点,颇感枯燥和厌倦,大多选择考前突击背诵的方式应付考试,对任何的改革都无动于衷,不予配合。
2.教师开展考试改革的动力不足。这些课程考试传统的命题方法,都是教师从试题库中挑选题目。更改试题库或考试模式的工作量巨大,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管理难度和实际工作量无形中增加许多,此外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些都阻碍了教师实施考试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课程的教学目的留给考试改革的空间不足。由于这些课程考试必须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不可避免要考查记忆背诵的内容。再加上试卷对题型、答案要求标准化,对考试评判要求精量化。因此进行考试改革时,试卷上能够进行改革的空间有限。
二、“学生自主测试”考试模式的构建
如上所述,对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进行考试改革时面临的问题很多。要想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使其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除了要激励教师推动改革之外,关键在于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考试改革中来。在这一思想和“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考试观念的指导下,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设计了“学生自主命题”的课程考试模式。
“学生自主测试法”由五个环节组成(参见图1):
1.课堂上,教师讲述完课程内容后,要求学生在课下根据课堂的讲述以及课本的内容,自己总结知识点。
2.学生根据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将其设计成考题,并认真作答。
3.教师将学生自主设计的题目收集上来,进行批阅和答疑,然后反馈给学生。
4.学生自行组建5~8人的学习小组,将各自的题目给其他的同学做测试,并由出题人进行讲解。
5.明确告诉学生,课程考试的考题中,将由学生自主设计的题目组成。
上述环节均在课下完成,不占用上课时间。
这五个环节中,最后一个步骤最为关键,也是学生积极参与考试改革的兴趣和动力所在。与教师教学的关注点不同,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课程测试。因此明确告诉学生,其自主设计的题目将来会出现在课程考试的试卷中,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就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其次学生互问互答的步骤,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让一部分学生充当考官和教师去教授另一部分学生,这可以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生自主测试”在课程考试改革中的实践
事实胜于雄辩,本文以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例,阐述“学生自主测试”在课程考试改革中的实践。
1.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本教研组在课程考试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发放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79份,回收54份。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见图2),每个学生在课下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完成自主命题,所花费的时间为:18.5%的学生在半小时内完成;44.4%的学生需要花费1个小时完成;而还有37.1%的学生花费了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完成。
由图2可以看出,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地在课下花费时间来总结知识点、自主命题,并且大多数学生都花费了1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自学,说明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测试”对其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要源于课程考试的导向。学生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被考试”,现在让他们自主命题,这会使学生的心态从“我被考”转变为“被我考”,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
2.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自主测试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首先,微生物学的知识点小而散,散落在各个章节段落中,对相关知识点的汇总整理是一件很烦琐的事情。过去学生掌握起来,总有遗漏或拿捏不准的地方,很难掌握全面。当引入了“自主测试”后,学生之间会组成学习小组来相互测试,相互解答。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和释疑。这样就可以把课本中有关联的知识点串起来,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把原本很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得井井有条。
其次,学生对易混淆知识点掌握的准确度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动力被激发出来之后,为了降低考试中记忆背诵的量,其自主设计的题目中,不定项选择题的比例增大。例如他们的题目通常为“以下关于XX知识点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不定项选择题题目灵活多变、知识点涵盖面广、对答题准确度的要求高,题目难度远远高于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而学生自主命题中,这一题型比例的增大,初衷是为了减少备考时的背诵量,而最终的结果不但没有降低教学大纲的要求,反而强化了他们对易混淆知识点的辨析。
与之对应,在课程考卷的试题中,我们选用了20道学生自主设计的不定项选择题来代替传统的单项选择题。而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平均为15.6题。将本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上届学生的进行对比,在入学成绩、男女比例等因素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当采用了“学生自主测试”后,试卷难度虽然明显提高,但学生的考试成绩基本和过去持平。这说明学生们的学习成效得到了提高。
3.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够掌握一套高效的、适合自身的自学方法,才是今后学生们安身立命之所在。而学生对于“自主测试法”最为肯定的一点,就是这种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于大二。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见图3),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适合自身的自学方法。但他们的自学方法还不完善,还需要借鉴更多的方法来加以改进,使之更加高效。“自主测试法”正好符合了学生的要求。
根据图4,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主测试法”对他们掌握自学方法有帮助,而且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帮助很大。这表明,学生对“自主测试法”的认可度很高。“自主测试法”为他们完善自学方法提供了一种途径。
4.对教师教学能力和进行考试改革动力的促进。“学生自主测试”不但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提升。微生物学的知识点小而散,青年教师在讲授的时候,稍微疏忽就会遗漏某个知识点。而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总结和相互间的答疑,基本上能覆盖到全部的知识点。教师对学生题目和答案的评阅,也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检讨的过程,从中能够寻找出讲课时的不足之处,及时给学生做出补充。
另一方面,过去考试改革的推动者都是教师,而“学生自主测试”将考试改革的推动者变为了学生。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师进行考试改革的难度和工作量,因而提高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学生自主测试法”的不足
经过教学实践,“学生自主测试”在相关专业基础课的考试改革中获得了成功。但同时该方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根据教师评阅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主要有三点:
1.学生对知识点范围的把握不够明确,自主命题中常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根据专业需求的不同,即使相同的课程,其教学大纲也都有所差异。教师讲授时会有所侧重,不会对书本上的内容面面俱到。但学生自主命题时,凡是书本上有介绍的,学生都会涉及,而且也有一些学生专门关注边缘角落的知识点,导致题目超纲。对此需要教师在课堂讲述的时候,给学生明确考点和知识点的范围。
2.有些学生过于依赖网络或参考书中的现有试题,不去自主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基本上都可以在网络或参考书中找到很多的试题库。有些学生直接照搬这些题库中的题目,因此教师在批阅学生的自主命题时,经常看到几个学生的题目一模一样。对此需要教师在批阅中及时反馈,对这些学生加以督促。
3.有些学生设计的题目过于直白和简单。不可避免,有时学生自己设计的题目,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都非常直白和简单,缺乏综合性和灵活性。对此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例如可以把往届“自主测试”的题目给学生参考,并对优秀的题目加以点评,引导学生的出题思路和出题方向。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题目创新,设计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实际的题目。
上述这些反馈意见,表明学生对“自主测试法”非常认可,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认真地去进行了实践和总结。这些不足之处,本教研组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测试”在微生物学的课程考试改革中获得了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成效,培养了自学的能力,也提升了教师开展考试改革的动力,实现了教、学、考试的良性促进,践行了“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考试理念,解决了传统考试的弊病。
参考文献:
[1]史楠,刘柏霞.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2):115-117.
[2]涂叶满,张庆吉.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综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04):106-109.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内容 基于问题学习 专业词汇 成绩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18
遗传学是是研究生命基本规律遗传和变异现象的科学,它是一门古老而又发展迅速的学科。遗传学与人类自身的健康密切相关,也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遗传学的发展得益于生命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也与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广泛交叉和渗透,同时,遗传学的发展也大大促进了生命科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发展。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遗传学课程是一门主要的基础课程。遗传学课程对于高等院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遗传学也有着不同于生命科学专业其他重要课程的一些独有特点。在遗传学的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有如下一些思考。
1 选择合适的教材、课件和教学内容
国内目前有不少的遗传学教材,每本课程各有其优缺点。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广泛的讨论、协商和比较,我们选择了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刘祖洞等主编的第三版遗传学教材,这主要基于如下理由,第一,这套教材的前两版是公认的遗传学经典教材;第二,该教材在经典遗传学与现代分子遗传学方面的内容平衡得比较好;第三,该套教材在习题方面组织得比较完整,内容也比较新。在遗传学的课件方面,我们主张精心准备,既注重教材内容的讲授,也要求加入一些前沿的研究内容,也包括一些授课老师科研相关项目的内容。同时,遗传学与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统计学等课程存在广泛的交叉。由于遗传学讲授的内容非常多,在有限的学时内就必须进行必要的一些取舍。我们认为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遗传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避开重复,突出重点,会有利于提高遗传学的教学效果。比如微生物遗传学的部分内容,由于与微生物学课程存在很大的交叉部分,在学时的安排上就可以适当减少。由于遗传学是研究生命基本规律的科学,大多数学生普遍都对该课程的学习比较感兴趣,但也应该注意到部分学生感到学习遗传学难度较大,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乎衡教学的进度。此外,在遗传学教学中也需要补充一些教材以外的内容,才能满足学生对遗传学知识构建的需要。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应当适当增加一些人类遗传学的一些现象(疾病),效果就比较好。比如红绿色盲,秃顶,血型,先天愚型,两性畸形等遗传现象,可以进一步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遗传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动态
在遗传学课程的讲授中,遗传学的发展历史及一些重要遗传学家的事迹,对于学生对于遗传学学科的发展理解非常重要。不仅要介绍国外一些著名的遗传学家,如孟德尔、摩尔根、穆勒等,也应介绍国内一些著名的遗传学家如谈家桢、盛祖嘉等,国内一些重要的遗传学方面的进展也要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同时,要让学生置身于一些遗传学家所处的时代,如何来分析他们所观察到的一些遗传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说,设计实验加以验证,从而推动遗传学学科的发展。此外,近几年在遗传学相关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贡献也要在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提及。在对遗传学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遗传学在当前生命科学各学科中的核心作用和重要地位。同时,让学生学习遗传学的历史、现状和动态过程,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遗传学的兴趣。另外,在理论考试中,我们有时候也考察一些遗传学发展的历史,比如基因的概念是如何发展的,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等问题。
3 遗传学专业词汇的学习
遗传学的专业词汇相对于其他一些课程来相对较多。我们认为,对于遗传学这门课程的学习离不开对许许多多遗传学专业词汇的理解和学习。遗传学名词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同时接触到这些遗传学专业词汇的英文名称。在讲授一些遗传学名词的时候,要注重与其他一些相近遗传学名词的比较,比如交叉和交换的区别;不完全显性、完全显性、共显性、超显性、镶嵌显性的区别等。在遗传学的理论考试中,我们倾向于20-30%的遗传学名词的解释和理解是比较合适的。在遗传学专业词汇的学习过程中,为避免枯燥乏味,我们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图表、动画等对专业词汇进行介绍,加强学生对遗传学专业词汇的理解和认识。由于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大部分学生具有进一步读研的意向,如果学生有从事遗传学专业研究的意向,我们也会推荐一些好的遗传学专业词汇的书籍,让他们备考。比如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汉遗传工程词典就是一门较好的学习遗传学专业词汇的参考书。
4 善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对于遗传学的教学非常重要。一些重要的遗传现象,都要有一些图片、视频等来配合讲授进行学习。比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采用动画视频来辅助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生物专业的遗传学课程不同于医学遗传学课程,但在教学课程学生对于一些人类遗传的现象等问题特别感兴趣,因此我们倾向于介绍部分人类遗传学现象的内容。但在人类遗传病的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通过语言描叙一些病例,学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如果通过照片或视频来描叙一些遗传病,就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了解一些遗传学方面的最新动态,比如我们推荐OMIM网站让学生更广泛的了解一些遗传病的信息。我们也尝试使用一些互联网程序对遗传学课程进行考核和答疑。通过多样化的多媒体教学,我们认识到多媒体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注学习遗传学的兴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遗传学的多媒体教学中,我们也认识到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够清晰等问题,这都需要任课教师加以注意。
5 遗传学习题的讲解
遗传学是在生命科学各分支课程中是相对较难学习的课程之一,应该说是有一定的理论深度的。单纯的课堂的理论知识讲授很难让学生对遗传学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掌握透彻,我们认为遗传学这门课程需要通过对一些遗传学习题的训练和讲授来让学生真正掌握和应用。在遗传学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会安排一定学时的习题课,专门对教材课后的一些习题进行讲授。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尝试解答一些著名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遗传学研究生入学试题,对一些经典的试题统一讲解,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的这中教学思路受到了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6 PBL教学方法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学习(Prohlem-Based Leaming)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典型教学方法。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不但获得了知识,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问题的探索又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遗传学的知识点多,有较强的理论深度。在遗传学的讲授过程中,通过PBL教学方法的应用对该课程的讲授就更加重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再进行总结和评价。比如,在巴氏小体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提出问题,既然女性X性染色质失活,为什么X连锁的遗传现象没有受到影响的问题,学生在分组讨论的时候就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假说。我们认为,在遗传学的教学过程中,善于通过应用P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对遗传现象和规律的深入分析和认识,
7 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
遗传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它的发展源于实验,实验教学是遗传学课程学习不可分割的部分。遗传学与普通人的生活关系密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遇到一些遗传学问题,他们也希望在遗传学实验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遗传学的实验教学应当让学生获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机会,同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遗传学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实验课学时占到了总学时的大约1/3。对与其他生命科学课程如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交叉的实验内容部分进行了调整,对遗传学实验我们更偏重一些遗传学学科所独有的一些实验的开设。我们对遗传学课程的实验安排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果蝇为材料的一些经典的杂交实验;二是细胞遗传学比如性染色质标本的制备、核型分析等;三是人类遗传病的分析比如一些正常遗传性状的调查、系谱分析等。同时,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假说和设想,设计小实验进行检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8 完善遗传学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人才评价的标准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方法也对督促学生的学习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于遗传学的课程的成绩评价体系,我们采用了理论考试成绩(60%)与实验成绩(40%)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理论考试成绩部分,我们采用了期中考试使用学生网上课程学习系统,学生通过自测试题库内的试题完成,成绩占30%,期末考试老师命题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包括实验结果(20%),实验报告(40%)和实验考核(40%)的部分。实验考核主要包括对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和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等。通过这种综合性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我们发现能够提高学生对遗传学的学习兴趣,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我们认为,通过遗传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丰富的遗传学理论和实验技能,也能让学生终身受益。高等院校生物类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采用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总之,完善遗传学教学方法还需要广大遗传学教学工作者不断去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守伟,赵莉,胡明洁,张静.医学院校生物科学专业遗传学教学内容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08,6(11):1157-1158.
【2】王文静,连瑞丽,李宇伟.多媒体技术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8(1):55-56,78。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 绪论课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186-01
《病免》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课,更好地为以后临床工作服务,关键是一方面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教授好这门课程。绪论课是学生对一门课的初次接触,是师生之间的第一次交流[1]。其讲授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教师给学生留下的美好印象,这些都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讲好《病免》绪论课,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安排绪论课的教学。
1 重点讲解本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教师在讲绪论时,首先要向学生讲解本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及其在医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病免》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其课程教学不仅为学生后续学习课程服务,还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另外,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也是相当广泛的。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超敏反应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的病因分析、预防、诊断和治疗均需借助于该课程的理论和方法。目前临床上出现的一些难以治疗的疾病,都可以应用免疫学的技术进行治疗,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可喜的成果。免疫学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方面。同时,人们还可应用该课程的知识直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保障人们的健康。学生了解了此门课程对他们以及其在医学中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重视这门课程,这将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讲授课程的框架结构与学习目标,让学生对课程有个总体的认识
《病免》是两门课程的整合,一是病原生物学;二是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又包括病原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病原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二者都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两大生物性因素,所以二者统属于病原生物学的范畴。让学生浏览教材目录,了解这两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分布。一堂绪论课,应该向学生讲清的就是这门课程主要“学什么”,学生在遇到一门新课时最关心的也正是这个问题[3]。那么教师接下来的工作也就是介绍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关键是理解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在临床上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4],所以针对病原生物学部分,学习的重点是各类病原生物的致病性、感染途径及预防原则。针对护理学专业的临床应用方向,免疫学的学习,学生应把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上。重点掌握的基本概念有:Ag、Ab、Ig、C、交叉反应、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超敏反应、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等。重点掌握的基本理论有:Ig的生物学特性与功能、C的生物学作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机制和功能、I―IV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原则、抗感染免疫机制等。通过本门课程框架结构及学习目标的介绍,学生初步了解了本门课程及将要重点学习的内容,将为以后的学习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3 讲授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目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一般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学习方式或方法欠佳,自制能力差[5]。所以在上课之前,介绍一下课程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十分必要的。免疫学部分知识点抽象,难理解,前后知识联系性比较强,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给学生提出以下几条学习建议:上课前要预习,对所讲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去听课;上课时认真听讲,要记笔记,记下重点难点知识,并把有利于理解教材内容的知识记下来;课后认真复习,及时掌握所学内容,只有及时掌握所学内容才有利于后续内容的学习。病原生物学部分,需要记忆的知识多,且知识点零碎容易混淆。只有将零碎、易混淆的知识纵横联系相互比较,才能够牢固记忆真正掌握。所以在学习病原生物学部分时,应注意在学完每一节、章之后做充分的归纳、小结,比较、鉴别知识点,在心中建立牢固的、立体的知识体系。
4 介绍考核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病免》的考核将分成三部分:包括平时考核、实验考核、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包括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课堂活跃程度、完成作业情况等;实验考核包括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实验报告的完成程度及正确性;期末考核教师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出试题,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三项考核分别占期末总成绩的20%、20%、60%。通过这种综合考核的方式,既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及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5 讲好医学免疫学概述内容,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医学免疫学概述统共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免疫的概念、免疫的三大功能、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针对这三方面的内容,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讲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免疫的概念,教师可以给出几个具体传染病的实例,让学生根据实例自己先来概括。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引导出传统免疫的概念。然后教师在设置疑问提出:机体的免疫力除了对传染性异物有抵抗力之外,对其他非传染性异物有抵抗力吗?根据这个问题我们刚才给免疫概括的概念还准确吗?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出现代免疫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讲解免疫的概念,同学们会深刻的认识到免疫的本质现象。
对于医学免疫学的发展与现状,可以向学生讲解免疫学历史上的科学成果。讲解医学免疫学的科研成果,同学们会听得兴趣盎然,顿时觉得耳目一新,将会对本课程产生积极的响应,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有了热情与学习兴趣,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绪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尚智.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课教学方法探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23(3):93-94.
[2] 杨朝晔.高职护理专业《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1):72-73.
[3] 朱宏哲.绪论课教学浅见[J].首都教育学报,2011(5):32-33.
关键词:医学;形态学科;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系统是以计算机系统作为媒体,以人机交互方式向学生传播相应的教学内容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手段。这项技术为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教学改革和跨世纪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想和理念,开创了教育、教学新格局[1]。
医学基础课程中诸多的形态学科,如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在传统的教学中需用挂图、标本、光学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但这些工具占有空间大,难以保管,易耗损,且教学效果是平面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CAI应运而生,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形态学科的各种教学活动中。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CAI有如下的优势:①利用视听等媒体,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难以表达的抽象过程、抽象概念和大型实验通过图形、图像技术直观、形象、立体、动态地表现出来,尤其对一些动态过程的演示,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②CAI课件在程序的控制下具有对学生反应作出反馈的能力,教师能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随时调整进度,重复或跳过某段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学习的起点,按学生认为最适当的方式和进度进行学习。学生在操作中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复习补漏、安排学习进度,从而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得到帮助和提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2]。③变“满堂灌”为一人一机直接交流。通过计算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遵循教学规律,循序渐进掌握所学内容,通过举一反三使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概念,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利用CAI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进学习方法,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有着积极的意义。④CAI的引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个人的兴趣与特长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通过计算机做习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也减轻了教师课后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的压力,还能使黑板上无法实施的某些教学内容得以顺利完成,从而为高质量教学提供保证一。⑤CAI可以存储大量信息,可实现随时调用和查找有关文献,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4]。
lCAI在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1.1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内容具有结构微细、平面图像、状态静止和局部显示等特点,教师讲解起来费劲,而CAI课件的引入,使得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动态的文本、图像、动画、图表、图示等通过人机对话向学生传输知识,从而达到传统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效果。CAI将各种适合于组织胚胎学教学的图片、光电镜照片、模式图等等,整理成图片资料,然后将文字稿与图片稿进行有机串联、编排。按教学各章节制作成形象生动的计算机教学课件,从而可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用于讲清、讲透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
1.2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用图表、标本来讲授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等知识,这些抽象的基础理论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讲到各论时,学生更容易将生活史相似的寄生虫互相混淆,复习时倍感难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而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接受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号刺激的同时,又动用各种感官,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使用CAI课件教学,课堂信息量大,重点突出,教师既能方便地调用各种素材有效地组织教学,又能很方便地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比较。通过CAI教学,学生很容易把握寄生虫学的框架,并能将知识体系进行横向和纵向联系,理顺学习思路_6j。
1.3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病理学只能采用挂图、录像、幻灯、标本等方法辅助教学。而利用CAI,则可以采用简要的文字、色彩鲜艳清晰规范的图片,栩栩如生的图像照片,各种真实的运动图像等方式,使病理学中许多枯燥的、单调的、抽象的内容转变为引人人胜的、生动形象的、易学易记的信息,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善了教学环境,节约了教育资源[7]。
1.4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形态学科,教学上对形象化要求很高。CAI能解决解剖学教学中内容抽象、复杂,实验标本少,易损坏,标本缺乏整体观等方面的不足。CAI的应用调动了学生的多器官学习,使其学习效率得以提高[8]。应用CAI,将静态的传统教学变为动态直观教学,通过提供交互式的学习环境,而优化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解剖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解剖学教师提供了形象的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从而利于解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突破,提高教学质量[9-10]。
2在医学形态学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基础课程中有许多形态学科需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如组织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要求学生掌握人体IE常组织结构,病理状态的改变,病原体形态特征。这些实验内容繁多,结构微细,肉眼看不到、摸不着,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感到十分抽象,难以理解,教师教学时也费时费力。通过实验课形象化的教学,可使学生加强理解,深化记忆。但在实验教学中,受到条件限制,形象化一直是一个难点。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利用挂图、幻灯等教具进行讲解,往往在图形上显得生硬、呆板,与学生镜下观察的切片不完全一致,产生两像分离,教学指导性差,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往往在显微镜下找不到需要观察的东西,几乎都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准确地找到结构。学生实验效率不高,花费很多时间,常常为不能观察到典型结构而感叹——理论与实际相差太远[11]。将CAI引入实验教学,学生在彩色电视机中观察到的图像,均取景于需学生独立观察的切片,不仅直观、逼真、清晰,而且伴有相应的文字说明及详细的讲解录音,从而提高了实验效果。CAI将图像、文字、声音融为一体,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取相关信息,并能独立、准确地找到需要观察的结构。另外,在实验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寻找结构、更换物镜、切片等将不可避免地耗费一些时间。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使操作简单快捷,省去了寻找结构,更换物镜等操作,使实验中的指导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切片图像储存在计算机中,可以随时调用、查看,反复观察、辨析。计算机技术还可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将那些结构相似、容易混淆的器官如输尿管、输精管与输卵管等结构拼放在同一屏幕上,进行图像对比,比较它们的异同,这是传统实验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这种授课方式表现力强,学生思想集中,兴趣提高,大大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12]。CAI可解决传统医学教育解剖学实习过程中学生多、尸体标本少的矛盾,并且通过循序渐进、层层展开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
3在医学形态学科考试、考核中的应用
在解剖标本考试中采用多媒体技术的优点:进行考前辅导时,教师利用课件中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的内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复习到各大系统的主要和重点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号试用的标本和模型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减少了标本之间的差异,从而统一了考试标准,因而对每个考生来说,条件都是相同的;节省了标本模型,减少了破损浪费,增强了试题的保密性,便于建立试题库;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多媒体具有面清晰、色彩逼真、易于剪辑、检索方便等特点,采用此方法进行考试,可以明显地提高考试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它出题标准统一,考试时间相等,答案明确一致,避免了评分上的主观因素。同时还可以增减考题数,扩大取样范围,拓宽覆盖面,便于教师多层次、多角度提出问题,从而全面体现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
在组织胚胎学考试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能明确表达主考者的意图,可使考核内容更广泛,并可考查一些细微的结构。
传统考试中所考的内容仅能用嵌在目镜上的指针指出,指针只能标出方位,而不能标出范围,所以传统考试方法往往不能考查学生必须掌握的一些较精细的结构。而采用计算机技术后,用虚线把所考的部分圈出,这样学生就能明确考题的目标,避免误答,因而能实际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多媒体技术亦可使考核内容更广泛,考试结果更准确。在传统考试进程中如果有学生不小心移动了指针,就可能造成后面的学生误答,从而影响了答题的准确性。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组胚实验考试可杜绝这种误差,使考试结果更准确,可比性更强。利用计算机进行组胚实验考试,还可按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归档,使考试难易程度易于控制;使各批学生分数可比性更强,考试结果更客观、更准确。
参考文献:
[1]陶亚萍媒体在医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1998,11(9):41—42
[2]邵少慰,郑恒多媒体组合教学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2):114—117
[3]马红梅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四川解剖学杂志,1999,7(3):192—194
[4]郑唯强,郑建明,王建军,等教学媒体在病理教学中的设计及使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0,14(1):44—45
[5]沈康,陈河,何加,等.组织胚胎学的计算机辅助教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3):152—153
[6]王仙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医学寄生虫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5):619—620.
[7]王福莲.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2,2(11):93—93
[8]傅敏生,童八金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等卫校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井冈山医专学报,2002,9(4):37—38.
[9]张晓明,宋耀鑫,赵金东.计算机多媒体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2):227—228.
[10]龙大宏,罗秀梅,等.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探讨,解剖学研究,2001,23(4):340—341.
[11]高福莲,韩金红,武俊芳,等.组织学光镜结构及观察法录像对教学的作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1,15(2):101—103.
关键词 试题 分歧 剖析 结论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Inquiry on the Answer of a Biological Question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U Baoquan
(Hebei Qinhuangdao Xinshiji Senior High School,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In PEP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elaborated on the stability of ecosystems, old and new textbooks is somewhat different. (4) of the 2010 the Ningxia volume 31 questions examined the knowledge of ecosystem stability, but the answer is resistance to the stability of ecosystem stability, or to restore power stability are distinct differences. Accordingly, I would like to depth study of theoretical concepts and examples of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orrect answer.
Key words questions; defferences; analysis; conclusion
2010宁夏卷第31题第(4)问: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水体轻微污染)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对于这道高考题,很多人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说由于轻微污染,随时间推移,该生态系统又逐渐正常了,说明该生态系统没有遭受到破坏,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了作用。也有人认为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破坏,是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又重新恢复到原来状态,应该是恢复力稳定性起了作用。那究竟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了作用,还是恢复力稳定性起了作用呢?
在新旧两套教材中该考点有不同的论述。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二册中关于该知识点的描述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原因是生态系统自身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方面的实例很多,例1:一块草地发生了轻微的病虫害,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的食性关系调整,一段时间后这片草地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例2:一个池塘受到轻微的污染,能通过物理方面的沉降、化学和微生物方面的分解等形式的作用,短时间内恢复原貌。恢复力稳定性是指在生态系统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原状的能力。这方面实例有,例1:在某草原发生了火灾,植物几乎损失大半,动物也绝大多数逃离,但转年草本植物就又大量生长出来,其他的动植物也很快恢复原来的数量。例2:在河北、河南和山东三省由于干旱多次发生过蝗灾,蝗灾导致农田和草原遭到严重破坏,损失惨重,有时农田绝产。转年蝗灾消失,农田及草原也基本恢复正常。在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一般是相反的。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就较低。例如一片草地生态系统由于生物数量和种类有限,故他的抵抗力稳定性要比一片生物数量和种类繁多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但是一片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要比一片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
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论述是,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方面的实例有,例1: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出现了大量的山体滑坡,植被大量被破坏,动物无栖息之地大量逃离或死亡。时至今日3年多的时间已经过去,山体滑坡处的植被基本恢复,各种动物也开始出现,整个生态系统逐渐恢复起来。例2:在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河水出现重金属镉污染现象,重金属镉超标80倍,但经历了25天的河水稀释、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等作用,在2月8日通过河水重金属镉含量检测为0.003mg/l,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例3:火山喷发时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熔岩台地,时间过去了几百年,有的地段恢复了原有的生态系统面貌,但有的地段还是没有出现植被,仍然是寸草不生的熔岩台地。通过上述实例说明,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外界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轻微干扰(破坏),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可以很快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如果被重度干扰(破坏),自身的调节能力已不足以恢复大部分干扰(破坏),这样生态系统恢复原貌就需要相当长时间,甚至有的地方就需要靠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来重新形成新的生态系统了。
在两套教材中有关该知识点的最大变化就是在新课标教材中,首先阐述生态系统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生态系统内动物、植物种类的丰富度不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差别很大,因此生态系统本身存在着或大或小的自我调节能力。再详细分析2010宁夏卷第31题第(4)问提到的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水体轻微污染)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具体净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下面主要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来阐述:(1)物理方面的净化,由于河水在流动过程中能将溶在水中的污染物质,随着河水的推流而有效的被稀释,稀释在物理净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污染物中的一部分固体物质,由于受重力作用,在随河水流动过程中不断沉降到水底,变成淤泥,使水体得到净化。(2)化学方面的净化,污染物质在进入河水后,有些物质之间能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如氧化―还原、化合―分解、酸碱中和等,通过这些化学反应将有害的化学物质转化为无害的化合物而沉淀下来,这样水体得到了净化。(3)生物方面净化,各种水体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物类群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这三者分工协作,对污水中污染物进行有效地处理及利用。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形成了许多条食物链,进而构成复杂的食物网。如果在食物链、食物网的各个营养级之间能保持适宜的数量比和合理的能量流动,就可以建立良好稳定的动植物与微生物之间平衡的生态系统。具体过程为:当一定量的污水进入这种生态系统时,其中的有机型污染物被某些细菌和真菌分解,分解的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有氧呼吸分解还是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关键取决于细菌和真菌的呼吸类型及水体中溶解氧的高低,水体中溶解氧的多少与水体有机物含量有关。水体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开始时有氧呼吸微生物大量繁殖,有氧呼吸微生物需要消耗氧气释放能量,供生命需要,这样就将水中的氧气消耗殆尽,导致水体中缺氧,有氧呼吸微生物的生长等生理现象在缺氧环境下受抑制,最后有氧呼吸微生物数量明显下降。这时无氧呼吸微生物数量开始大增,承担起分解水体中污染物的工作。而其分解产生的最终产物,一部分无机化合物可作为植物的碳源、氮源,被利用起来,流入到生产者体内,进而参与到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被利用起来,这样污染物最后经过一系列的物质转化过程,成为了无毒物质并被各级生物利用于物质循环当中,同时水体也得到了净化,水域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来面貌。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时,被破坏的程度可能会有大有小,从本质看不论生态系统被破坏的程度是大还是小,它都是被破坏了,总的方向是一样的。我们前面分析的,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水体轻微污染)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实例中,可以肯定的是水体遭到了破坏,破坏的程度可能是不大,但毕竟是造成了植物、动物在种类及数量上有所变化,特别是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的破坏,因此就不能说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保持原状,没受损害。既然是受到了破坏,后来又逐渐恢复了正常状态,那真正起到作用的就不应该是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抵抗力稳定性,而应该是生态系统稳定性中的恢复力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职业资格;环境工程;教学改革
我国的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在80年代逐渐形成规模,90年代随着大学扩招得到快速发展[1]。鉴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受到人们广泛关注。随着全社会对环保事业投入的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相继开设环境相关专业,据统计全国有300余所大学开设环境工程(科学)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与行业划分越来越专业化。我国的执业资格制度也从无到有,并从1994年开始制定一些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并逐步建立和推行更多项的专业技术执业制度。职业资格证一般包括从业资格证和执业资格证。从业资格指一般没有强制性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定。而执业资格是国家对于一些专业进行强制规定,必须达到符合行业标准的人员才可以从事。随着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交往的频繁,我国也必将实行一项在欧美社会已经深入实行的制度——资格准入制度,并进一步规范所有的劳动力和人才。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各方面要求均纷纷与国际接轨。各行各业都出现各式各样的职业资格证,大学生如果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时就具有很大优势。因此在很多大学生中出现了考证热。这反映了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取得各类执业职格证书。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学校也积极鼓励并奖励学生们多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这也十分符合国家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通过备考职业资格证也会让学生们容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他们的个人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应用型、工程本科教育应当适应社会潮流,转变思想,改革教育体系,将职业资格考试融入本科教学工作之中。
1存在问题
1.1教育与需求脱钩
环境专业被视作朝阳专业,但在就业市场上环境专业特色表现差强人意。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环境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96%,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只占20%,这两个数据并不突出,与非环境专业大致持平,与该校环境科学“特色”专业不相匹配。环境专业本科学生毕业后首选考研或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其次才是考虑进各类环保公司。大学培养出的本科生与社会需求的环保专业人才间尚有一定差距。由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压力不断增大,因此急需对当前环境工程(科学)专业的本科教育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1.2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向紊乱
环境工程最初来源于各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给排水专业,50年代设立环境卫生专业,70年代有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的后起之秀复杂得多,很多环境专业往往来源于地质专业、勘探专业、化学专业、生物工程甚至经济管理专业。2015年的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共设置了4个二级学科和3个特设学科,拓宽了环境保护类专业的范围[2]。各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大致如下,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及评价、环境监测、环境信息系统、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生态学等课程;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环境微生物、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工程原理、工程流体力学、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环境法学等课程。落实到各高校,其课程体系设置,培养大纲各取所需,参差不齐。专业基础课程选择具有明显的专业背景和学科传统,与社会和就业市场需求并不完全一致。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分属两个一级学科,但在具体操作时二者在培养方向和教学大纲上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
2职业资格考试导向
2.1职业资格考试对职业选择的激励作用
近年来,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再加上以往没有就业的,就业压力巨大。因此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和家长都要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空前激烈的竞争,使毕业生们在职场中普遍缺乏安全感。随着企业间竞争加剧,用人单位对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关注,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单靠手中的毕业证书是很难在社会中立足的,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很难找到一个理想职业的岗位。在职业与专业技能之间职业资格证书就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社会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技术过硬的人才,使毕业生在社会上可以充分运用专业技能找到合适的职业,不必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艰难选择。应用型本科学校面向职业资格的应用型教学可助推学生刻苦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就是体现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的最有效证明。
2.2职业资格考试对环境工程本科教育的启示
环境工程(科学)毕业生能参加的职业资格考试大约有3种:环境影响评价师、环保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3-4]。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分4个科目: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注册环保考试分为基础考试(主要内容涵盖了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经济、工程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与分析、环境评价与环境规划、污染防治技术和职业法规一共15个科目的内容)和专业考试(主要内容包括:环境法规和标准、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实践、水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实践、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技术、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物理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物理污染控制工程实践、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实践一共9个科目的内容)。参加专业考试的人员必须在基础考试合格,并符合专业考试报名条件相关规定时才可报考。在专业考试合格以后,才能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环保工程师资格证书》。注册给排水工程师考试同样分为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两类。公共基础科目包括普通物理、高等数学、普通化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计算机应用、流体力学、工程经济、电工电子技术。专业考试又包含专业基础和专业科目。其中专业基础科目包括:水处理微生物学、水文学、水泵及水泵站、水分析化学和供水水文地质。专业科目包括: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和给水工程。通过对环境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大纲和环境影响评价师、注册环保师、注册给排水工程师的具体要求进行对比,发现目前环境专业本科的专业大纲和培养目标基本包括考注册环保师和注册环评师所需知识,但是和注册给排水工程师所需知识要求差异较大,而且难度也较大。注册工程师考试针对的是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而大学环境工程(科学)培养的是预备工程师。考察环境影响评价师、注册环保师、注册给排水工程师考试大纲和考试试题,可以发现,资格考试水平普遍高于环境本科专业对毕业生的要求。环保工程师和给排水工程师考试专业科目属于典型的应用型、实践性的科目,这对本科课程建设具有启发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在本科阶段显然深度不够,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经常修改,教材多年不变,内容滞后;环评考试教材的核心是环保部颁发的大气、水、固废、噪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由于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经常修改,环评考试教材和大纲几乎年年修改,保持同步更新;注册环保和注册给排水强调工程应用和工程实践,环境工程本科课堂教学偏重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传授。
2.3职业资格考试对环境工程本科教学内容的导向
本科教学大纲中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一般可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其中掌握即要求学生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熟悉即要求他们能够理解并简单应用;了解仅要求他们具有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广泛知识[5-6]。注册环保、给排水、环评工程师考试要求高于本科教学大纲,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大多为掌握和熟悉,要求相关人员要能够在具体工作中运用基本原理并能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需要学校在编写与这几个证书有关的教学大纲时,密切注意这些考试大纲的要求,力求达到将相应的内容列入各相应课程的教学大纲之中。在教学中将设计和计算作为环境工程平时考核的主要内容,强化学生实践意识,引导学生由死背书本向注重实践能力方面转变。在考试题型上,也力求多结合环保工程师职业资格专业考试上面的考试题型方式,如增加相应客观题型,内容主要以案例计算为主。并适当增加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题,为学生今后参加相应的证书考试打下坚实基础。环保专业考试辅导用书和各年考试试题是水、大气、固废、物理污染控制最佳辅导教材,以水污染控制工程为例,普遍感觉缺乏习题或习题陈旧,而环保专业科目考试提供生动的素材,稍作修改可应用于考试测验。环保专业考试案例可作为课程设计,乃至毕业设计的样本。为了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笔者认为对当前的人才培养教学大纲进行不断修订和充实是非常必要的。基于以上事实,可考虑以下方面:(1)顺应相关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及时修订大纲和课程体系。(2)教学方法的改革。转变课堂灌输教育方式,采取案例式、融入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环境本科人才。(4)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其中环境影响评价,水、大气、固体废物等的污染治理都需要有实际工程经验,而且环评、环保工程师考试也非常偏重于这些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命题。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各类实习等是学生熟悉和深入理解这些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因此,对这些相关实践类课程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课时上的保证。(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应通过鼓励和奖励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和挂职培训,以提高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提升教师的理论结合实践水平。
3职业资格考试和本科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各类职业资格注册工程师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考试针对有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普遍要求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毕业并从事本专业5年以上,这无形加大了在校生参与考试的难度。其次,注册考试的激烈竞争程度是另一考虑的因素,事实上只有少部分人有参加这类考试的计划,且主要是预备考研的同学;为了更贴近证书考试,需要学校以及任课老师更多地在课程设计、大纲编写和制定、教学内容和考试考核形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教师只有通过注册给排水、环保、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考试,或在生产设计第一线培训或挂职一定时间才有资格满足“双师”教师资格的基本要求。另外,目前国家对职业资格证书清理也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2016年,随着简政放权,降低行业准入门槛改革的深入,在此前已取消5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基础上,国务院再取消招标师、物业管理师、市场管理员、插花员等47个事项。加上前5批取消的272项职业资格,国务院分6批取消的职业资格将高达319项。至此,各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总量比本届政府成立之初已减少50%以上。这一系列清理职业资格考试措施降低了“考证”热,客观上给环保类职业资格考试带来一定冲击。
参考文献
[1]杨芳,颜世发.融入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1,13(1):84-85.
[2]刘辉利,游少鸿,朱义年.基于职业资格制度的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1):101-102.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大纲[Z].
[4]环境保护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Z].
[5]郑宾国,张珂,牛俊玲,等.职业资格制度下环境工程专业高等本科教育教学的改革[J].价值工程2016(1):274-275.
关键词:技能大赛;发酵工;仿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98-03
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属于国家二类赛事,其顺利举办是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6]16号)文件精神的体现。大赛以“技能——应用能力”为主题,为学生展示专业技能搭建平台,提升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水平。[1]
竞赛分为理论知识竞赛和技能操作竞赛两部分,两部分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20%和80%,命题依据高级工及以上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进行。考试由基础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仿真软件操作组成,理论涵盖化学、生物类专业基础知识,实际操作内容为微生物培养及分离,仿真软件操作内容为“青霉素发酵”。
一、理论知识的学习
理论部分主要参考《发酵工理论试题库》,由大赛委员会提供,覆盖了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基础课程,题目和知识点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指导学生时,要求他们理清知识点,往往一个知识点可以衍生出较多的题目。结合学生赛后体会,分“三步走”。首先,要动手做《发酵工理论试题库》,每做一题都弄清楚它的出处,不会做的题做上记号,回头查看教材,搞懂为止;其次,是识记题目。放弃死记硬背,要结合相应的教材灵活运用,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先看书,再记忆,通过早期知识点的零散积累,到最后知识点的连贯。在记忆一个知识点或者是一个题目的时候,顺带记忆相关的知识点和相关的题目,如果遇到相近的题目可以采取比较记忆,相反的题目可以采取对比记忆;最后关头加强记忆,可借助电脑做题,抓住重难点,反复强化记忆。同时,要广泛涉猎有关的课外书籍,多钻研一些偏难的知识点或题目,以求在大赛时拉开理论考试的分差。
二、微生物培养及分离
1.微生物涂布和划线分离培养注意事项
(1)酒精擦手、擦拭工作台面及实验工具:在评分细则里面讲到了文明操作分,关键在于操作者是否有该动作,是否擦拭彻底,比如无菌试管、斜面菌种试管和盛装培养基及无菌水的蓝盖瓶,都需要仔细擦拭。
(2)宜整理思绪并稳定情绪。
(3)培养皿及器的清理及摆放:该操作点也是文明操作的一部分,在保证得分的同时,也保证了后续操作的顺利进行。要检查是否有仪器遗漏,以便及时向裁判和大赛志愿者申请补上,期间有助于及时进行试管编号:共六个培养皿和三根无菌试管。该步骤保证了后续操作的有序性,涂布和划线及试管的编号要明确,且要有对应的关系。
(4)倒培养基:要注意的是,必须在该操作之前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做到无菌操作,将15~20mL冷却至50℃的无菌培养基倾注于无菌培养皿内,将培养皿稍加旋转振荡均匀后,置于水平位置,待凝固,共倒置6个培养皿。该操作一定要注意防止培养基倒出培养皿或滴落在操作台面上,同时操作一定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5)无菌水的转移:该步骤的关键在于吸取无菌水和调节液位时的准确熟练,并且无无菌水洒出的现象。用完的移液管必须过火之后倒插入废液缸中,不能出现用完的移液管直接放于操作台面上的操作。每次用过的洗耳球也要倒放于操作台面上。此操作完毕后,盖上无菌水蓝盖瓶瓶盖。要求每次移液时,试管先过火焰之后打开再过火,移取完毕也是先过火焰之后盖上棉塞再过火,最后放于试管架上。必须注意的是,移液时右手上至少夹着一个棉塞。
(6)挑菌稀释:要注意接种环火焰灭菌技巧及余菌的灼烧处理,正确使用移液管,保证无交叉无污染。
(7)台面的清洁:操作完之后熄灭酒精灯,整理台面,恢复到操作之前的样子,并举手交卷离开。
2.染色判断的注意事项
(1)仪器的清理及摆放:该操作点也是文明操作的一部分,检查是否有遗漏,按照自己平时训练的习惯摆放,稳定情绪。
(2)酒精擦手、擦拭工作台面并清洗载玻片:该实验操作虽然对无菌要求得不是很严格,但依据评分细则,要有动作体现。
(3)清洗载玻片:点燃酒精灯,挑取三块载玻片用酒精棉球擦拭清洗(注意防止破损载玻片),洗净后将其整齐地放在操作台面上,待其干燥之后用记号笔编号。
(4)选菌并做记号:从培养皿中挑选三个菌落形态不同的菌,然后在所选中的菌落对应的培养皿底部做上记号并编上1,2,3。
(5)制片:在其火焰附近向三块洗净的载玻片上分别滴取一小滴生理盐水,放置在台面上,分别取出所选菌种,对照编号,在相应的卷面表格上记录好菌落特征(表面湿度、大小、粗糙度、边缘是否整齐、菌落形态,颜色,等等),后挑取所选取的菌落于生理盐水中涂布均匀(涂菌的直径不能大于1㎝),每次挑菌前后都要灼烧接种环上的余菌。
(6)染色:进行结晶紫的初染1分钟、碘液的媒染1分钟、酒精的脱色10~20秒及番红的复染5分钟,染色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太长太短都会出现误差,特别是脱色,脱色太久会把阳性菌染成阴性菌,反之会把阴性菌染成阳性菌。染色时,每一步染完都要用蒸馏水冲洗涂片,注意冲洗时要控制水的流速,并要求废水流入废液缸中,不得洒落在台面上。
(7)显微镜镜检观察:待染色后的涂片干燥后分别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依次用低倍镜确定视野、高倍镜观察之后,再用油镜观察,并且对应地描述记录其细菌特征(要求记录其颜色是紫色还是红色、形状、棒状的长径比、是否有芽孢形成,等等)。
(8)清理显微镜及台面:要求先用干净的擦镜纸擦拭油镜,之后用干净的擦镜纸蘸取二甲苯擦拭,最后用干净的擦镜纸再擦拭一遍。
三、仿真——青霉素的发酵
大赛软件由北京东方仿真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青霉素的发酵包括空罐灭菌、实罐灭菌及正常发酵三个阶段:
1.空罐灭菌
微开夹套预热蒸汽阀门VA1,预热发酵罐,发酵罐内温度达到85℃以上,此处需注意温度达85℃时要快速打开VA2阀门。打开加热蒸汽进汽阀VA2,发酵罐内温度达到121℃,此处需注意温度达121℃时要快速打开VD1。
打开备料阀VD1,打开氨水阀VD2,打开前体阀VD3,打开消泡剂阀VD4,打开排气阀V09,打开补糖阀V01,打开硫氨阀V10,打开空气进气阀V02,打开出料阀V08,达到灭菌时间0.5h后,关闭VA2,当发酵罐泄压完毕后,关闭备料阀VD1、VD2、VD3、VD4、V09、V01、V10、V02、V08、VA1。
2.实罐灭菌
进料(基质),开备料泵及备料阀VD1,备料后(罐重100T)关备料阀及备料泵,在罐重达98吨左右时就可以快速关备料阀及备料泵,防止因加料过多而容易造成的后续操作爆罐。此处最容易失误的是忘记关备料泵。打开搅拌器开关,设置搅拌转速为200转,此时易容易忘记开搅拌造成失分。打开预热蒸汽阀VA1,预热发酵罐,发酵罐温度达到85℃,此处需注意温度达85℃时要快速打开VA2阀门。打开加热蒸汽进汽阀VA2,加热发酵罐维持发酵罐温度在121℃,此处需注意温度达121℃时要快速打开VD1阀门。打开备料阀VD1,再次灭菌,灭菌时间达到0.5小时后,关闭阀门VA2,此处灭菌时间一定要达到,否则会扣分。当发酵罐泄压完毕后,关闭备料阀,不一定要等到压力为0,只要在1以下即可。关闭预热蒸汽阀VA1,一定是泄压完毕后才能关阀门VA1。
3.正常发酵
发酵罐温度降到25℃后,启动空气供应消毒系统,开通风阀,降温比较慢,必须全开冷凝水才能快速降温,争取操作时间。进空气阀门开度和排空阀的开度比为10:7。投加菌种,点一次加菌种按钮即可。开补糖阀V01(保持残糖浓度为5Kg/M3),开加硫铵阀V10(保持硫氨浓度为0.25Kg/M3),启动进料泵2,设定频率(先设50之后设定为5),开前体阀(保持前体浓度不超过1Kg/M3),启动进料泵3,设定频率(先设定为100之后,边看泡沫高度边递减频率到0),打开阀VD4,加消泡剂,启动进料泵1,设定频率(先是30待发酵稳定即发酵时间为120h之后调到6~8),打开阀VD2,加氨水,调PH值,在投加菌种之后应该先开VD4才可以使泡沫高度不超过35cm,发酵过程中及时补糖,保持残糖浓度为5Kg/M3,发酵过程中及时补硫氨,保持硫氨浓度为0.25Kg/M3,发酵达到120小时之后残糖和硫氨的浓度基本上是不会变化多少的了。发酵时不用管温度,因为它会自动维持在25℃,控制pH值在6.8左右,但不可高于7.0或低于6.0。控制通风阀及排气阀开度,保持发酵罐压力为0.07MPa,压力控制得越早分数长得越快也越高。控制前体浓度时先打开一下马上又关掉,等青霉素的浓度在长时再打开其阀门,不应超过1Kg/M3,控制通气阀开度,保证发酵罐中溶解氧浓度不低于30%。超负荷生产,满罐,青霉菌浓度达到40kg/m3以上,青霉素浓度达到50000unit/m3以上。出料:停止进空气,停搅拌,关闭所有进料,开阀出料。
四、结束语
以上是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的教师和获得“个人一等奖”的参赛选手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总结出的一点经验。大赛的目的不是要求参赛选手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执行,这样会难有创新。当然,通过大赛的锻炼,也是一种不断改善创新教育软硬条件的有效手段。[2]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工科”;酶工程;改革
1引言
近年来,针对我国制造业升级换代,以及国际科技竞争的新形势,教育部于2017年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新方向,并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等改革纲要[1]。生物工程是生命科学中工程应用性最强的专业之一,也是与医学、化工、微电子学等领域深入交叉的学科[2-3]。因此,如何在现有课程体系下推进“新工科”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已经成为新时期专业教师的重要课题。酶工程是生物工程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是引导学生将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4-5]。然而,目前生物工程专业的大多数本科生在毕业后对酶分子的结构设计、生产工艺和产业应用缺乏系统的认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经常暴露出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根据实际的市场和生产需求进行工艺改良设计的问题。为此,改革酶工程的教学模式,使之满足“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总结了笔者在酶工程课程“新工科”改革中的探索经验,探讨了教学方法革新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思维的效果。
2课程内容的设置与优化
酶工程是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等基础学科在工程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它关注和解决生物化工、生物制药、环境保护、医学诊断、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工程技术难题。以上研究任务决定了其教学内容的安排。目前,酶工程本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酶学基础、酶的发酵生产和分离纯化、生物酶工程、化学酶工程、酶传感器等章节。上述教学内容安排已无法体现酶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例如:纳米酶、核酶和抗体酶的应用。此外,已有内容更偏重于理论学习,对酶的产业应用关注较少,因此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无法满足“新工科”的建设目标。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将酶工程的最新进展和工程应用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根据各章节的教学特点和逻辑关系,将授课内容重新划分成七个模块:酶学基础、酶的分子设计、酶的生产与制备、核酶、纳米酶、抗体酶和酶的工程应用。其中,酶学基础模块在回顾生物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酶的作用机制和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酶的分子设计模块包括生物酶工程和化学酶工程两部分,生物酶工程重点介绍酶的进化筛选,而化学酶工程则主要介绍酶的化学修饰与固定化;酶的生产与制备模块重点介绍酶的发酵与分离纯化工艺;核酶模块在回顾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讲解核酶尤其是DNA核酶的构建方法;纳米酶模块重点介绍纳米粒子的催化效应和调控方法;抗体酶模块阐述抗体酶的筛选和修饰方法;酶的工程应用模块则是在上述章节的基础上结合案例介绍酶在工业生产和医疗中的应用,例如: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酶在废水和垃圾处理中的应用、酶生物传感器和抗体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等。通过上述授课内容的革新帮助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酶的分子设计、生产制备以及下游工程应用技术。
3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3.1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
酶工程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零散,并且和发酵工程、基因工程、分离工程等生物工程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知识重叠。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握好各章节和知识点的逻辑主线,正确统筹已修课程和并修课程的关系,并合理使用不同教学方法,从而突出酶工程教学内容的重点和特色。对于酶学基础模块的教学,由于学生已在生物化学课程中进行了前期学习,因此主要以课堂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点。对于酶的分子设计和酶的生产与制备部分的教学,由于学生同时在进行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分离工程的学习,因此在教师介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采用互动教学方法,与学生讨论不同技术在酶工程应用中的独特性和挑战性,比如:在介绍酶的定向进化时,可结合基因工程关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原理讲解如何在酶的结构设计中合理使用不同的PCR衍生技术和筛选方法,从而获得性能优异的酶制剂。对于核酶、纳米酶和抗体酶模块的教学,由于学生之前尚未系统接触过相关概念,此外又涉及到酶工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因此先由教师讲授所涉及的基本知识,然后要求学生课下阅读最新的研究论文,并以书面作业形式进行总结和汇报。对于酶的工程应用模块的教学,先由教师对酶在不同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全面综述,然后再根据应用领域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课下独立调研一个酶工程的应用实例(包括:应用的理论基础、国内外产业布局、市场分析和发展趋势评估等),最后由学生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讨论。通过上述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工程思维模式,并促使其对酶的产业应用产生较深入的认识。
3.2经典研究案例与授课内容的结合
酶工程是生物工程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已有一些经典的工程应用案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将其从研发到应用的技术路线引入课堂,从而揭示基本科学原理走向工程开发的一般规律。该教学设计可有效促进学生理解知识从产生到应用的过程。例如:在讲解酶的定向进化时,将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rancesH.Arnold教授的研究生涯引入课堂教学,通过该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定向进化技术对酶分子设计和改造的科学意义和产业价值;又如:在讲解酶的生物传感器部分时,以葡萄糖氧化酶作为对象,介绍其从发现、性能改良到家用血糖仪大规模上市的发展历程,并和学生探讨该技术成功应用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现有血糖仪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下一代基于纳米酶的血糖仪研发和市场应用进行展望。
3.3加强实践教学
酶工程作为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一般高校都缺少酶工程产业中所需的大型发酵罐、生产流水线等工业设备。此外,酶分子的结构设计和筛选也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在酶工程课堂学习之外,引入了工厂参观和实习环节。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相关企业,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产业应用中的大型工业设备,以及研发、生产工艺流程的管理,从而增强了他们对酶工程应用的感性认知。此外,针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其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和工厂实习,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工程创新能力,明确其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
3.4课程考核的改革
为了体现“新工科”改革的发展目标,结合本课程应用性较强的实际,进一步针对已有的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笔者采用了复合型考核方式,将平时成绩设置为最终成绩的50%,期末笔试成绩设置为50%。平时成绩包括学生考勤、课堂答问和讨论、工厂调研报告和酶工程应用实例的课堂讲解。在此基础上,对期末笔试的试卷进行了优化,其中书本知识在试卷中的占比减小到40%,剩余的部分由工程设计题目组成。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面向工程应用的综合性试题。例如:基于定向进化和筛选原理,设计一种耐高温蛋白酶的技术改造路线。上述考核方式的强调了工程应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明确了学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