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时间:2023-06-01 08:51: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第1篇

在我的记忆中,小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记得,去年暑假,我们去参加军事夏令营。在一个黑风月高的晚上,轮到我们站岗,那时正是凌晨1、2点的时候,我拖着训练了一天后的疲惫的身躯,迷迷糊糊地下了床,跟小陈来到了门外站岗,我问教官:“我们要站多久?”“站到5:30”教官面无表情地回答。我一听到这句话,立刻嫣了,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我有气无力地问小陈:“要不……我们回去吧?”“不行,我们既然答应了站岗,就要站到底,答应了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小陈斩钉截铁地说。于是,我只能硬着头皮站岗了。我站了一会儿,便开始数满天的繁星了,然后,我看了看小陈,只见他警惕地站着,时不时地东张西望,我见了,笑道:“你不用这么认真吧?整天东看西瞧的,小心被人家当作前来探路的小偷给抓起来!”想不到他一脸严肃地说:“你这样对工作这么不认真,迟早会出事的。”我笑了笑,没回答他。看着他这么认真坐,我想:有他坚守岗位,肯定会没事的,我先休息一下吧。于是,我便了坐下来,但是老想睡觉,我一开始忍住了,可最后终于抵抗不住瞌睡虫的召唤,靠着墙壁睡着了。

过了很久,我醒了,看了一下表,已经3点了。小陈呢?我顺眼望去,只见他仍警惕地站在门口,但是连连打哈欠,也许他经受了瞌睡虫的折磨,只要一躺下,马上就能睡着了,但是他却忍着没有睡着,顶多也是贴着墙靠一会儿。于是,我走了过去,对他说:“你先去睡吧,这里就由我来负责。”他听了,沉默了一会儿,可能他现在正在和自己的思想作斗争,终于,他一咬牙,涨红着脸说:“不行,这站岗也是我的任务,我必须完成它,对它负责,不能要任何人代替!如果我去睡了,而你也休息去了,要是出事了怎么办?”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思索着小陈刚才说的话。望着满天星星,想起我刚才的所作所为,不禁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是啊,要是我们大家谁都不负责任的话,那世界岂能太平?

小陈他那对待工作认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小陈,你不只一次地帮助了我,帮助了在黑暗中航行的我找到光明的码头。啊,朋友,你是我人生导航的灯塔。

第2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本 多媒体运用

一、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使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与多媒体交融成为可能

多媒体技术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多是以语言为在载体而呈现的,小学生的年龄都在7-12周岁之间,其形象思维能力在发展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生动的呈现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首先,多媒体技术通过运用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方式来呈现教学信息,为小学生提供外部刺激,这要比教师简单的语言描述要更加直接,这能够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外部刺激。其次,多媒体技术能够把一个个知识点直接的进行连接起来,即超文本连接,这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使小学生在理解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再次,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思维的发展时期,有的时候比较好动,多媒体技术能够把课本中比较单调的教学内容以符合小学生年龄阶段的教学形式呈现出来,调动了小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小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语文课文中的字词,加强小学生对小学语文课本中文章的理解,形成语文领域正确的价值观[1]。

二、怎么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本与多媒体的交融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使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喜爱,多媒体能尽可能的把音和像、静和动、图和文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供多种感知材料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运用的能力[2]。然而,在小学教学中要处理好小学语文课本和多媒体的关系。

2.1要能够正确处理课本中教学目标与多媒体的关系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是服务于教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要时刻把教学目标铭记于心,不能只是为了运用多媒体而运用。例如人教版的小学一年级下册的《那座房子最漂亮》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农村的变化",这在以前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只能运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教学目标,只能死记硬背,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这就让教师不能完成教学目标。然而,现在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在学生能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展现不同阶段的农村的村容,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真正的了解农村的变化,完成教学目标。

2.2要能够正确处理课本中教学中重点与多媒体的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怎样突破重点都很苦恼,不能很好的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就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为例,教学的重点是"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很多年轻的教师就很苦恼怎样才能让小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呢?我们可以用电子白板标注功能突出重点[3],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把教师在课本中画的重点直接表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教师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像《落花生》中的"爱慕之心"、"可贵"等词,只要教师提前把所需要的字词、段落输入到电脑中,然后再让小学生用书写笔直接在画板上画出即可,这样就是教学更具有时效性耳环可操作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2.3能够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手段逐渐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人就认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落伍,可以完全忽略。但是,我们要说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存在很长的时间,必然有其现实的价值。我们提倡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多媒体技术的不足,就是我们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很多课件都只是停留很短的时间,这使小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往往小学生记住的只是最后几张幻灯片中的教学内容,中间和前面的教学内容已经"忘记",因此,我们要借助传统教学手段――粉笔和黑板。在教学中黑板中的内容是分为主板和副板的,副板中的内容是辅助教学的,可以擦掉,而主板中的内容是主要的内容即重点。学生在上完语文课时,可以直接通过主板中的内容就知道教师讲授的重点。因此,教师的心中要能够正确的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的关系,不能过度的崇拜多媒体而放弃传统的教学手段而忽略传统的教学手段。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课本与多媒体的交融的意义

3.1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能够生动、形象的向小学生传授语文知识,但是小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都很简单精炼的语句,这让小学生理解课本中的内容很困难。例如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三册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句只有简单的四句话,让学生如何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成为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应的课件,并带有一段古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教师上课时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音和像、图和文的介绍让小学生身临其境,逐渐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使小学生了解其中的诗意也就了然于心了。

3.2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学习什么内容,只要有兴趣就可以坚持下去,尤其是小学生其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要是能够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便可轻松的完成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运用声音、图像等制成课件,提供小学生学习的背景,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师可以逐步的引导小学生进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

3.3有利于小学生主动的学习语文知识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是因人而异的,教师讲授的知识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共享学习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有助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会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吉林:考试周刊,2011(91):55-56.

第3篇

大家知道,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这种“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阻碍着学生的能力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教学改革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正是这些新的教学理念给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那么,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怎样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打造精彩的小学语文课堂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下面是我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学习新课改精神,积极转变教学思想

新课程蕴含着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体现着教育教学发展新趋势,折射出我们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思想被旧观念、旧方法占据着,错误地认为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学生学什么自己说了算。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这就说明,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教师应积极学习新课改理念精神,彻底摒弃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互动良好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等课时,我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让他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采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学生没有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该改变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小学是一个人学习语文的初始阶段,学生能否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保持长久,是学生这一生能否学好语文的关键。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总是想方设法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保持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哪座房子最漂亮》一课时,我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运用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时,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这些新颖多样的学习方式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让小学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靠的是“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这样的教学方式单调乏味,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多媒体进入了语文课堂,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起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更能给学生创设一种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课时,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再现了电影《开国大典》中的精彩片段;学生被声情并茂的画面深深吸引住了,这种新颖、独特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新课改精神为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学习新课改精神,并积极运用新课改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新课改理念充实自己的课堂。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小学语文课堂定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杨静珍.巧借多媒体教学平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2(08).

[2]俞晓璐.沐浴课改春风,描绘精彩课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04).

第4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插图;科学化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前言:在长期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和小学语文教科书相比,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插图设置略晚了一些,数量也相对的少一些。人们往往对语文课本的知识内容更加重视,而对于语文教科书的插图并没有因此足够的关注。目前随着课改,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插图也逐渐的增多了,也成了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插图的作用,能够充分地认识插图,并对此提出了科学化的对策。

一、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的发展现状

语文教材的插图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很久以前只是简单的手工画,没有颜色,很单调,但是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插图的形势开始变得丰富多彩,有各种各样的图画,颜色也丰富多彩;语文教材的数量逐渐的增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79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课文180篇,插图0篇,随着教课书的不断改革,1982版,1987版,1992版,插图数量不断的增加,比例也逐渐的增加,从2001版初中语文教材插图数量和课文数量的比例来看,每篇课文平均有一副插图,教材插图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也说明人们对插图的数量和质量都更加的重视了。

随着人们对初中语文教材的插图的关注程度,插图的资源也不断的完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注意插图的作用。首先插图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翻开课本,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插图部分,插图的精美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情,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情境,使他们直截了当的的领会课文的真谛,极大的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其次高质量的插图也会给学生带来对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气息,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二、初中语文插图存在问题的原因

虽然随着课改,初中语文课本插图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插图的科学化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插图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是一带而过,同时一些学生也没有把插图作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对于现在电子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而存在语文课本上的插图通常是黑白的,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忽略了语文课本上的插图;其次,插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人教版初中语文的插图每本平均只有14篇,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通常只是单一的讲解课文的知识点,很少带领同学们一起讲解插图,插图则成了占有很大空间的副作用;再次,课本中插图的数量是增加了很多,但是存在很多不合理的插图,没能够很好的反应出课文的原意和主旨,偏离了课文描述的背景和情境。对于一本好的教科书就要有符合课文情境的插图,不应该出现偏离和扭曲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主旨,有时间画图者没有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主旨,这样就会导致插图和原文不符,这样会使学生很难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插图科学化建设策略分析

近年来,教科书插图的研究和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插图的数量、功能、质量等都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的总量也在逐渐的增加。但是插图的科学化建设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是重视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建设,对于插图的科学化建设还是远远的落后与小学教材。初中语文教材的插图通常被忽略,人们通常认为高年级的学生不应该使用插图,与此同时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插图就被人们忽视,但是插图一直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从心理方面加强插图的科学化建设

随着学生升入初中以后,语文教科书的插图明显比小学的插图简略了很多,对于小学语文插图的一般都是丰富多彩,文字基本成了辅助插图的作用,这样大大的满足了小学生的心里认知的过程。然而升入初中以后,插图的丰富性明显下降了,多是黑白简略的图画。从心理学家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的认识事物也是需要一个心理过程,还是很注意第一感觉的,而初中的课本多数是密密麻麻的文字,这样就会给学生带来一种压力,降低了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对语文没有学习兴趣的心理,同时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大大的降低了。

2、从教学方面加强插图的科学化建设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课本文字知识的传授,通常忽略插图的教学,其实插图才能够直观的使学生了解课文的主旨。对于初中生,语文教材的插图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插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插图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能够使学生投身到插图所创造的意境中,使学生切身感受作者写作的真谛,作为初中教科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插图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使之充分的发挥插图的作用。

3、从教材的艺术方面加强插图的科学化建设

从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来看,多数是简笔画,缺少艺术化,插图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在科学化的基础上实现艺术化。随着课文内容不断的丰富,插图的样式也出现了多种多样,但是高质量、专业化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人教版的教材多数都是一些简略的图画,没有给人审美上的享受,插图的美感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美好的艺术气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做到陶冶情操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插图作为课本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逐渐的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是面临插图科学化建设的问题,还是需要及时的解决,并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定要使插图发挥作用,使插图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品味,使语文插图逐渐走向科学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范印哲.教材设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6.

第5篇

一本78年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一本卖了五年多的影印书,随着“持续的缺货”,突然在网络上火爆起来。

老课本的气质

2005年,上海市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徐根荣在应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邀请为民国老教材系列重印作序时,曾有这样的疑问:一套尘封百年的老课本,在21世纪的今天,会有读者吗?

而五年后的今天,处处“缺货”成为最好的回答。

事实上,在最初读到这批教材时,徐根荣便被吸引。他最不能忘那篇当时家喻户晓的《一箩麦》:一箩麦,两箩麦,三箩麦,大家来拍麦。劈劈啪!劈劈啪!小麦新,做面粉,大麦黄,做麦糖。劈劈啪!劈劈啪……

永儿的爸爸对永儿说:“如果有客人来,先要问他尊姓。”明天,对门的徐先生来看永儿的爸爸,永儿说:“徐先生,请问尊姓?”

这是1917年版《商务国语教科书》第1 17课《请问尊姓》的全文――这样清新、这样质朴,同时亦掩饰不住幽默的睿智。

如今影印再版的《商务国语教科书》,薄薄八小册,素色封面上千净的竖排文字,淡墨着画,一课一图,别无他饰。民国初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馆长张元济亲自担任校订。自1917年问世后的十年里,总发行量达到7000多万册。而通过翻阅这套教材,我们依稀能够看见那个开明而热情的年代:

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教育部,即公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新式的国文课本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在此后的五年里,仅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两家,就出版了整整12套。而如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吕叔湘、夏丐尊等文人名士,更是热心于小学课本的编撰,负起“这担责任的事”。到1932年,昔日仅参与编纂的叶圣陶担负起主文工作,丰子恺则负责插画,这套二人合作的《开明国语课本》,在1949年前共印了四十余版次――虽是小学教材,但在当年也算畅销书。这套意像优美的课本,选文独多自然与人、花鸟鱼虫乃至猫猫狗狗的题材。《田里的麦熟了》、《我被缚住了》……几乎构成了一组儿童田园诗,也符合1929年《国语课程标准纲要》制定的“选文要蕴涵文学趣味”的要求,“因为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心性活动的时候,读有兴趣的文章,方足以引人入胜”。

遗憾的是,上世纪30年代战火硝烟中,改版教材绝版。直至2005年,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发现后影印再版,后曾被上海市高安路小学、上师大第一附属小学引为课外读本――而贴近小孩子的心理,似乎是那个年代小学课本编写的一个共识。“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是这还不够。”叶圣陶在《开明课本》的“编辑要旨”里写道。

在《收获》杂志副主编、作家叶开看来:“我们目前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工具化,而失去了人文性考量。其培养目标不是使个人自我完善的公民,而是建设者――其象征是‘螺丝钉’。由于老国语课本的教材编写并不由政府指定机构垄断,当时的优秀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和学者,都热心从事编写小学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的编写,就是典型的顶尖专家强强联合打造出来的精品。”

好教材,坏教材

而老教材被发现,最早却是因着地缘之巧――现在的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所在地是一栋法式洋楼,原是张元济、顾廷龙等开办的合众图书馆,这里除金石拓片、古籍善本之外,还收藏了不少民国年间出版的“旧平装”。古旧书籍未来得及细加甄别、保护和收藏,“乱七八糟堆得一塌糊涂”。五年前尚是上海科技出版社编辑的陈宁宁,便是从这故纸堆里,翻寻出全套1917版《商务国语教科书》。而同时被勾连出的,还有开明书店1932年版国语课本和世界书局1930年版课本,三个版本均插画精美。

两只手指掂着黄脆的书角,陈宁宁曾这样感叹,“这种书编得太用心了,小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后来,这套教材不仅被证明“小孩子喜欢”,还被国内教育界评定为“有价值”。

现在有些文化名人可能也不屑于去编纂小学课本,既没有名又没有利,也没有人出来邀请,他们很难介入。但70多年前的大师们,编了一个好教材,就滋养了一代人。根据前辈的成功经验,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无论如何都应该放开控制,提供自由的出版舞台,让各种教育团体组织最优秀的文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出版家和学识精深的优秀学者来共同编写。教育主管部门只需要组织专家委员会来对各类出版物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估和推荐,而不是现在这样――教材编写、出版已变成了一桩极其神秘的事情。教材的编写组、出版以及教材的主管部门之间所形成的磐石般链条,简直无懈可击。

奇妙的是,伴随民国教材走红的,还有表面上看起来十分不相干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批判》一书本是对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作结,没想出版两个月后,民国教材的热销也捎带着使它再次成为焦点。

2009年,国内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批评的波浪,一时蔚为壮观,甚至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也有专文描述转型时期中国的教科书问题。一年后,《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而世――这本书详尽列举出了三套教材的种种“毒素”:

首先是母爱和母亲形象不健康,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很少见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生活中的母亲,如苏教版中的《花瓣飘香》、人教版《玩具柜台前的孩子》等文中,母亲多身体不健康,极度压抑,或功利心太强;而人教版《日记两则》、北师大版《妈妈的爱》等,母亲又道德完美到不近情理毫无逻辑。其次,课本里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不快乐的,要么成人化了,要么非常态,或在恐惧中成长。比如北师大版《花脸》一文,孩子被工具化般地训养,他们被教育要“吃苦”,不断“吃苦”,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吃苦”。第三,落后的道德观念在教材中仍有市场,比如“服从”,种种道德陷阱,在面对尚未完全形成独立判断能力的小学生时,具有相当的杀伤力……

而若把《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和这套突然走红的民国教材结合起来看,许多关于当下教育的困惑,或可迎刃而解。

社会怀旧的现实咏叹

民国未远,就在1949之前。

纵然怀旧是中国文化的通病,但照通常逻辑,《开明国语课本》等民国时期老教材重印后,广获好评甚至备受热捧,恐怕不能用怀旧、复古等加以定义,尤其是众多小学生一面捧着它们乐不可支,一面冷落现行《语文》课本的时候。

当我们环顾目下,学生课本不但日益沦为说教的工具,其中《爱迪生救母》等范文的真实性都饱受质疑,就连帝王插图都成了“千帝一面”,不能不说,学生“取舍”间,已然是一种现实的咏叹。也因此,市场的认可足以说明,民国老教材热销绝非文化怀旧,而是人们在中国功利教育下的本能选择。

第6篇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小学生的语文课本阅读对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合适的小学生课本阅读量一直没有准确的数字。因此,我们从现在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出发,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做出合理的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本阅读量 探究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27

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择课文时,是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确定的,涉及不同方面的知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阅读进行量化。适当的量化既可以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也不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一、现阶段语文教材阅读量的现状

(一)不同版本之间的课文阅读量相差小

课本阅读量主要指的是阅读课文的篇数。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一般是由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择性课文以及一些附加课文构成,课后练习题中也含有一些知识、背景类的文章,这些都是学生阅读量考核时的参考数量。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版本,比较而言,人教版的课文阅读量较为合适。现在课文阅读量最大的是新课标版,各个版本整体阅读量的比例相对均衡,而通编版的语文教材阅读量较小。

(二)不同阶段的课文阅读量有明显的层次区分

小学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年龄的变化逐步加强,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是以识字为主。因此,低年级语文教材的课文相对较少,主要是生字词的学习。中高年级段的语文教材则主要安排文章的学习,阅读文章的篇数增加,并且文章的篇幅也相应的加大了许多。因此,不同年级的阅读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低年级的阅读量小,中高年级的阅读量大,呈阅逐渐上升的态势。这样的变化符合小学语文学习发展的过程,不同的教材也都遵照了这样的原则进行课文的编排。

(三)需要重点记忆的课文量大

语文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背诵。背诵可以扩大词汇量,积累语言,敏锐语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现在的语文教材都有大量的需要背诵记忆的片段。一些经典的古诗文、现代的优秀文章,是语文课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现行教材中,苏教版需要背诵的文章已经占到了12.3%,这样的比重是非常大的。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小学语文需要背诵的文章量是很大的。在语文学习时,大量的阅读可以强化记忆,增加优美语言的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二、对小学语文阅读量现状的思考

(一)根据学生能力逐步加强阅读量

随着时代变化,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以往的语文课本阅读量并没有准确的规定,但现在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对学生的阅读量作出明确的规定。小学生接触的知识面需要不断地扩大,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阅读量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变化而逐步提高的。语文新课标规定,小学生在课内需要阅读150篇文章,同时课外要阅读145万字。这样的强化阅读可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一定要注重完成课时内要求的阅读量

现在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因此他们在分配学习时间方面有时就不合理。许多学生不能完成课外的阅读量要求,这时候课堂上的完成阅读量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课本文章数量的增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但学生阅读能力是不同的,对一些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教师要做好重点的辅导。此外,文章篇幅的不同也会对学生的阅读产生不同的影响。长幅度的文章需要教师延长课时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课堂内的阅读非常重要,一定要保证课内阅读量的完成。

(三)探索合理的课文阅读量值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寻找合适的阅读量值非常重要。合适的阅读量值要求既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需求,又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制定合理的阅读量,让学习成绩相对好的学生能够扩大知识面,发挥最大潜能;同时也能让能力较差的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语文,减少学生的阅读压力。同时,不同年纪的学生阅读量值接受能力不同,他们需要阅读的篇幅长度、课文难度也是不同的。这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制定出合理的课文阅读量值。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不仅是语言词汇积累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阅读量的积累的重要阶段。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巨大的帮助,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教学领域;教材插图

近年来,国内学者越发重视小学语文教科书插画的有关研究。新课标的改革促使小学语文教材插画的变化由极少到大量、由内容单一到内容丰富、由类型简单到类型多样,其中以人教版语文教材插图的发展最成熟,也极具代表性。

一、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相关研究

(一)插图的定义

插图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来表现现代设计艺术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插图与文字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插图能够激发读者阅读文字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字在表达功能上的不足之处。插图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来说,插图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图画,还指可以用作说明和论证的材料等附属物;狭义的插图定义为,穿插在文字之间用来说明文字内容的图画。在此研究的教材插图是指附在课文中的图片或图画。

(二)插图的分类

插图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教学功能可以分为:识字解词型、单幅学文型、多幅连贯型以及蕴含道理型。识字解词型是指小学生借助实物图形来认识文字;单幅学文型是在分析文章的时候借助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多幅连贯型是利用插图和文章进行对照分析理解重点;蕴含道理型是名家结合课文内容利用插图讲解。

按照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独立图、发散图、序列图。独立图是通过单幅图具备的独立性来表达完整的意思;发散图是指围绕一个中心内容使用多幅插图来共同表示一个主题;序列图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组合,连接成一个主题。

按照插图与文本的相对位置分类:文前页插图、图文同步插图、文后页图。文前夜插图指在文章内容出现之前设置的插图,激发学生灵活的连接能力;图文同步插图是以插图和文本内容的位置接近为主,达到图文相辅相成;文后页图是在文章内容全部结束之后设置的插图,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三)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部分插图的内容比较单一,以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动漫卡通形象插图反映内容比较单一化,限制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而且在插图设置类型上,其插图性质缺乏动态化,形式过于单调;另外插图与文字之间形成了特定的一一对应关系,功能固定为“以文字为主,插图为辅”的模式。

二、小学语文教材中插图的教育性作用

(一)插图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有效教学的工具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利用插图进行教学课堂导入。比如,教师在教授《荷叶母亲》一课时,教师首先带领学生观察荷塘嬉戏图,当学生沉浸在荷塘的优美环境中,教师为学生展示另一张狂风暴雨图,这时学生就会将第一张荷塘嬉戏图与第二张狂风暴雨图联系起来,从而感悟到荷叶犹如母亲一样保护自己的孩子,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通过两张插图的起伏,带动了学生的情绪随着插图的变化而变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插图实现教学艺术。例如,学生在学习《变色龙》时,教师在初步教授课文之后,一一向学生展示老农形象的插图,并将打谷场的插图与老农形象的插图相互映衬,引导学生的思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用图片的形式设计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艺术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利用插图规划教学结课艺术。如有些老师在教授《茶花赋》一文结课时,出示相关的茶花插图,带动学生主动理解文章相关语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的精髓,给学生留下无限回味的空间。

(二)插图是促进小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利用插图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对于画面感的物体具有极大的兴趣,而小学语文教材中趣味性插图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好奇心和主动性。比如,在学习《狐狸与乌鸦》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插图的思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乌鸦叼着肉站在树上?狐狸站在树下望着乌鸦?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学生会通过插图表现出的内容与思考的问题来激发自己对文章的阅读欲望。

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增强口语交际能力。小学生对于文字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有限,插画是作为培养小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学习材料。比如,在《司马光》一文的学习中,教师将文中的插图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让学生在分组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画面的口述内容把事情的发展经过完整地联系起来。

插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插画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插画的特性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彭丽莉.小学语文教材插图浅析:以人教版为例[J].语文学刊,2012(2):127.

第8篇

一、阐述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效果特备好,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教学水平,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学习小学语文的主体人是六岁到十一二岁的孩子,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的感性思维还不成熟,且他们处在好动和贪玩的年龄阶段,而小学语文阅读课需要学生投入感性认知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老师只重复的给学生们读课文,小学生们可能根本就不能理解课文的内容,他们对课文的印象也不会太深。但如何老师利用多媒体再加上老师的讲解,小学生们会特别容易理解,例如,小学四年级课文《爬山虎的脚》,老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找到爬山虎全景和爬山虎的脚的图片,在幻灯片上展示出来,同时还可以搜到爬山虎如何爬墙的微观电影放给学生们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的仁爱之心。

(二)多媒体幻灯片的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

小学语文是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的重要平台,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例如多媒体可以收集大量丰富的图片、视频、动画、音乐和图像,这些技术单独的应用到语文课文内容的讲解中可以提升语文课的境界,当把这些多媒体的内容集合为一体,可以想象出语文课堂的精彩让学生们如同置身在作者描述的境界中,自然就会激起学生的兴奋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会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例如人教版一年级的课文《春雨的色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春雨滋润中的世间万物,用图像和视频让学生从视觉、感觉和心灵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三)多媒体庞大的信息量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

没有多媒体的课堂,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只有时间给学生们讲解课本上的内容,没有拓展知识的时间和空间,难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而运用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和庞大的信息量,教师可以收集到与课文内容相似或相近的课文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扩展课文的内容和知识量,把课外的知识内容有机的融合到所学的内容里,极大的补充了课本内容的不足,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课外知识,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教师如何有效的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从学生的情感入手进行多媒体的教学。

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可知,其内容广深度浅,教师完全可以截取生活中学生经常遇到的故事情境与学生进行探讨。例如,在学习朱自清《背影》这节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捕捉家长每天接送学生上学的场景,可以把家长送完学生入校后离开的背景拍摄下来,把家长的背景图片放映到多媒体大屏幕上,先让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谈谈看到自己亲人背景离开自己的感受。之后在引导学生进行《背影》这个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到作者写这篇课文时的所感所想。多媒体图像的展示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性柔情,在探讨声中把语文知识就装进了学生的头脑中,同时教师还轻松的而上完了一节有趣生动的语文课程。

(二)利用多媒体强大的音像效果开启学生的智慧思维。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也带动了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在教学手段中多媒体的兴起,为教学事业的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教室的教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动画视频来展示课文的情感主线内容。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鸟与大自然的视频,让学生们观看视频和闭上眼倾听大自然中各种鸟叫的声音,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到这节语文课的学习中。通过多媒体逼真的自然声音和图像,让学生不仅深爱上语文课,还会对自然、动物和人类三者的生态和谐的画面触动良深,从而培养了孩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尽管多媒体的发展逐步替代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解放了教师每节课亲自板书的苦力。但小学语文课上的生字生词的拼写,也是离不了教师亲自在黑板上的板书,亲自为学生进行示范可以提醒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多媒体的使用确实可以带动课堂的生动和活力,但每个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尽相同,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方式灵活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尽可能多的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三、小结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教师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强大的功能和庞大的信息容量从学生的视听情三方面入手,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的融入教学当中,教师就完全可以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引领者、引导者。

参考文献

[1]陈华欣,李小刚.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情境设计过程研究[J].考试与评价网,2014.24-27.

[2]于春华,赵清水.语文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探讨[J]东北师范大学,201.25-29.

参考文献

[1]周月霞.提升小學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5(21):19-19.

[2]何建洪.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思考--以人教版新课标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10):74-74.

第9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动提问;方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的背景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语文知识启蒙教育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学生拥有大量的疑问,但是由于怕学生嘲笑、老师批评而将自己的想法埋于心底,这样将会导致学生的疑虑变得越来越多,徒增烦恼。但是,如果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老师的细心分析指导下不但可以将问题合理解决,还会增强自己提问的自信心,进而在不断的提问以及实践中收获知识。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激发小学生积极主动提问。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主动提问的现状分析

虽然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已经注重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以及主动地参与解答,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无法灵活应用,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并不能真正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优势,因此注重实用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学生有的是不会提出问题,有的是不敢提出问题,传统的教学流程是教师提前备课,然后根据自己的备课内容一味地讲解或在讲解的同时提问学生,却没有从根本上赋予小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权利,老师也就难以真正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与观点,更无法解决小学生对知识的疑问,导致小学生对新知识根本不能及时地掌握与了解,从而得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如同虚设,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

三、小学生提问存在的问题的因素分析以及激发提问的方法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便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越激烈,越说明学生参与性越强,越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学生主动提问的重要性,一节课都是教师在讲解,根本没有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以至于小学生不能更好地做好思考与发言,另外,还有的是因为小学生不能够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或者是提出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误差与偏误,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与解决。

(二)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提问的方法

1.对小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做好引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做好引导,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对还存在困惑的理论与知识方面提出疑问。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问题,还关系到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与解决,小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与教师做好互动,解决他们目前存在的问题。

2.激发小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应该主动地提出问题,而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中观察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对那些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从而让全班的小学生都受到鼓励,从而使其都能够做到积极地提出问题,对于那些性格内向、腼腆的学生要采取不断激发的方式,让小学生一遇到学习上的问题就主动提问,在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从而真正地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小的船》中,教师可以采用展示图片的方式激发小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小学生展开想象,在想象的同时肯定其存在疑问,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地提出问题。

3.改正错误,引领小学生提出正确问题

鼓励小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是有必要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针对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认真的分析和点评,不是每一个小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合理的,对于存在问题的疑问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与调整,引领那些存在偏离的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上来,因此这些工作对于教师是十分严峻的,不但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还要防范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小学生问题的正确疏导,从而促进小学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合理的解答。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本《山中访友》中,一开始给人的感觉是作者似乎要到山中寻访一位故友,本文通过想象丰富、富有浪漫的手法来展开叙述,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导,当小学生提出为什么不是访问故友而是大自然这种朋友的时候,教师应该做好正确的引导,通过带领小学生对课文仔细的分析,得出真正的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以及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成果与问题,有利于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小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小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4(25).

第10篇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的缘由

儿童文学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引起人们的关注,它逐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与它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以及我们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改革所引起的。

(一)课程地位的演变

小学语文课本来就是小学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语文让小学生增加自己的一些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过去的课本中大部分编排的是一些关于榜样、故事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一定的责任感,由于过份注重学习结果,以至于学生对于这方面认识不足,收效甚微。这就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考虑把儿童文学纳入小学语文课程中,所以在教科书编排的过程中,这个体系被提上日程,这让儿童文学的地位得以提升。紧接着是新时代的到来,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儿童文学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课程环境的改善

近年来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的个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儿童文学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它虽然说没有把儿童文学的目标和内容明确提出来,但是相关阐述为儿童文学教学的组织提供了很大依据。以前,那些故事书一般只作为家长为了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给他们买的课外读物,在学校老师并不允许它介入课堂,怕它干扰学生学习。但是现在,《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故事书已经越来越成为儿童文学融入语文课本的重要参考,这些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小学生从中领悟其中的意味,这个对于小学生思想的引导效果还是比较良好的,至少要比死板的文章要有益很多。

二、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的的教学策略

现在的小学生视野是很开阔的,一部分出于生活环境的改善,一部分出于教育环境的改革。所以说当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对新一代青少年来说是极为有利的,特别是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对于小学生学习更是有很大的帮助。

(一)把握小学生的特点,快乐学习

小学生也可以说出在儿童期的儿童,既然是儿童,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就是很强的,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儿童文学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老师可以采用丰富的表情,不断变化的语调来给学生讲书中的故事,让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融入课堂环境中,从而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当然这就对老师的要求相对较高,他们必须具备很好的工作能力才可以做到这些。

(二)尊重儿童的理解特长,发散小学生思维

第11篇

1.教学观念落后,不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

对于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来讲,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观念落后的问题,很多老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侧重于对学生“填鸭式”的教学,一张嘴和一支粉笔成为他们讲授语文知识的工具,很多情况下根本就没有指导学生去思考和理解,学生大多是死记硬背语文老师教授的知识和概念,学生没有自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这样的语文课堂学习使得学生们更加感到恐惧,老师也感觉到教学越来越吃力,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过度依赖信息技术,缺乏师生交流

和上述的情况相反,这种情况下的小学语文老师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有着过度依赖和倾向于信息技术的缺点,比如,在一些可需要可不需要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地方,或者根本就能完全进行版面或者口头讲授语文知识的地方也过度地使用图像、动静态画面,使得学生们养成了对于图像的依赖心理,养成了思维的惰性,损害了学生们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在这种教学方法下,老师们也难以和学生们进行课堂的交流,不仅使得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和压抑,也使得了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丧失,减少了师生们的沟通和交流,不利于老师们传道授业,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锐减。

二、改善和普及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尤其是对很多学生来说,特别是很多男学生来说,语文是一门知识体系极其庞大且繁琐的课程,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且信息量极大、涉及面极广,而且,小学生们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积累以及感知发展水平均不够高,语文老师们不可能能够把全部知识一股脑儿全部呈现给学生。因此,小学语文老师们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交互性,把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元素有机整合起来,针对性地进行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五课《落花生》这节课文的时候,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可以首先通过网络计算机设备收集一些关于花生生长各个阶段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并配以播音员朗诵课文的动人声音,为学生们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小学生知识范围有限,学习能力较弱,因此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对其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教育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点,利用小学生好奇、善于发现新事物的特点,通过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学工具和多媒体的运用展开教学。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计算机等新型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们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使其作为教学手段之一,通过播放视频、幻灯片等方式,可以让老师更加充分直接的展开其教学内容,使小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其中。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四单元课程《夜莺的歌声》这节课时,可以在学习这节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为了巩固学生们对于这篇课文的了解,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和图片,有的男学生喜欢武器,于是就特意收集了二战时的很多武器资料,下载了当时的许多坦克、飞机、大炮等资料;有的学生比较喜欢了解军事知识,于是就收集了二战时期许多著名战役的资料;有的学生还收集了二战中一些重要人物,如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等人的资料;还有的学生下载了的真实照片,并做成了动态的电子图书卡赠送给同学们,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所要学习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3.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的环节就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文字中获得信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还能通过阅读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同时,在阅读积累后能够让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所提升,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能够让教师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的核心目标不仅是要培养出具有高知识水平、高技能的人才,同时,还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应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及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在这个重要的阶段会形成逻辑思维,并且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此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行发散性思考,让学生可以用创新的眼光处理遇到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除此之外,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所以,为了认真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们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

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给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环境,让学生心理状态处于最佳阶段,这样才能够促进智力发展,让潜在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候,一定要为学生创造适合的情境。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文中对潮水的描写“潮来了,汹涌的潮水,后浪推前浪,一排排白花花的潮水簇拥着冲过来,声似雷霆万钧,势如万马奔腾。”“随着潮头的翻卷,掀起阵阵白色的浪头,就像天上大块翻滚的白云。”来进行绘画创作。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进行绘画,通过纸和画笔涂抹出脑海中大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同时,我又引导学生:“同学们,请根据你们的画作,来想象你们是观潮人海中的一员,请描述出潮水来时的壮观、澎湃。”通过绘画将学生带入到观潮的情境当中,活跃了课堂氛围,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发挥,进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2.鼓励提问启迪创造性思维

有句话说得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问题和质疑,那么,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学的内容也是肤浅的。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就要培养学生勇于提问,敢于质疑的精神,并且当学生提问、质疑的时候,教师不要打压,要积极地鼓励这种行为,这样才能打破常规,培养学生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在信服真理的同时,又不迷失本心。例如,在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进行教学时,在阅读完文章后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有的学生就会问“为什么小女孩不去捡一些柴,燃一堆火,这样就不会冷了啊?”“看到小女孩这么可怜为什么没有人伸出援手帮助她呢?”听了学生的提问后,教师此时并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向学生讲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制度,然后,学生联系课本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思考和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鼓励学生提问,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在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课堂留白拓展创造性思维

留白,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中留出空白,是为了能够在艺术创作中更加充分地表现主题。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留白的运用,不要限制学生的创造思路,而是要给学生留有想象、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挖掘,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一文,讲述了曾在西双版纳的打洛江畔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当知道大象生命将至时,再次配挂象鞍,来到打洛江畔凭吊战场,最后在百象冢旁刨坑,庄严地把自己埋葬。当阅读到文章处,教师可以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一段时间体会、感悟作品的凝重与悲怆,让学生能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情感与高尚情怀。通过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留白的方式,留给学生联想和思考的空间,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仅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创造、探索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主动地对知识进行学习。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不要禁锢学生的思想,而要通过引导与鼓励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仍然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地革新。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实践和不断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谷卫茹.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学周刊,2013(32).

[2]董金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