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2: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中关村又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将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蜚声中外的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被誉为“中国的硅谷”。中关村示范区自成立以来,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高科技产业发展,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如今,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中关村又迎来了新的大发展时期,国务院近日批复原则同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纲要》对中关村赋予了全新的战略定位,以五年为一个阶段,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划定了中关村未来发展的路线图。
“十二五”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产业技术变革、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和不断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北京要在全球和区域经济分工中占领高端、争取主动,必须把强化创新驱动作为重要着力点,围绕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的首都经济特征,使首都经济走上高端引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轨道,率先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为此,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力以赴抓好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切实发挥其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把北京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中心。中关村成为创新战略的重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它的发展关乎“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建设,乃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成功与否。《纲要》应运而生,意义重大,它是贯彻落文国务院关于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复精神的具体部署,是促进首都经济实现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也是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
《纲要》提出,中关村要秉承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创新示范、引领未来的宗旨,坚持“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滁地”的战略定位,服务于首都世界城市的建设,力量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这样的定位和目怀令人振奋,同时也意味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关村示范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域,同时也是高科技企业、高端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作为我国当之无愧的科学高地和高速发展的产业高地,创新发展势头越来越猛。充分利用现有基础、特色和优势,做好《纲要》的具体落实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未来发展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中关村定能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
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系统梳理现有科技园扶持政策,研究提出政策调整和完善重点,掌握新的政策方向,起草拟定了具体方案。完善要素配套,协助成立园区金融中心,积极引导研发投资、股权投资,促进重大项目落位,局领导班子跟进__城市产业园招商工作,努力做好园区开发工作,实现商务楼宇向功能性孵化基地飞跃。
6月3日,区长__、副区长__一行利用一下午时间,对______城市高科技产业园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听取了__城市产业园建设进展汇报,并就园区扶持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__区长首先在__前听取了__荣誉大厦整体建设情况及__城市产业园各功能区域划分情况的介绍,之后分别来到__城市体验馆、__城市孵化器及企业高端人才公寓进行考察。祝区长在考察中指出,产业园一是要找准定位,二是要合理布局,三是利用好一区多园等优惠政策,抓住我区产业转型机遇,共同助力__经济发展。
目前园区一期A座已于2014年12月完成并交付使用,总面积13万平方米;二期B座预计在2017年12月完成交付使用,总面积12万平方米。园区现已进入招商和入驻阶段,已签约46户,其中科技企业26户,金融机构9户,服务机构8户。正在洽谈和装修完工后准备进驻的有50多户,包括神州数码、方正集团等龙头企业;拟招商的包括省内__城市相关企业、国内外__城市建设企业、物联网领域企业以及华夏智城、颐高集团等电子产品企业,同时招收科技含量较高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机构。
重点支持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园鱼菜共生、气雾栽培等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探索农业科技设备化、家庭化、产业化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有机生态农业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扶持农民科技致富,开展农村科普行动,实现科技富农,科普惠农。
农业科技设备化即以乐山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展示基地,向有相关需求的种养殖户、农家酒店、农家乐旅游点>,!<、特色餐饮商家等提供整套高科技农业设备的安装、维护等服务。农业科技家庭化是将现有科技设备小型化,实现城市家庭阳台、窗台自产有机生态农产品,填补市场空白,进而实现以销售相关设备产品、种子养料、有偿服务等为基础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化。截止到上半年,农业科技设备研发以产生雏形,待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一是引入高校外脑,完成了我区“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切实做好我区未来5年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布局。借助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导师团队,参与研究编制我区“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围绕国家、省、市科技重点工作任务,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发展规划。
二是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积极推进与吉林大学、__工业大学、__应化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重点抓好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及一区多园内的核心企业科技创新,做好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小巨人企业的培育推荐工作,积极推进院士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有效促成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加强科技管理创新,完善政策体系和科技奖励机制,合理使用科技三项经费,偏重“先见成果后补助”方式,鼓励区域内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继续抓好省级创新型试点等工作。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积极推荐国家、省、市级科普示范社区、科普基地、科普带头人。同时与吉林省创业联合会、新青年创业商学院、吉林教育广播人文963合作《青春之声·创业新青年》企业家访谈栏目。
二是加强地震应急体系建设,开展应急预案及备案自查工作,完善地震应急体系,加强地震应急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三是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综合应急演练。在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前夕,于5月8号下午,在__市第三十中学举行了平安中国防灾宣导千城行动进校园——吉林省暨__市“放飞梦想张扬生命色彩”防震减灾综合演练。
四是开展“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公益活动”,活动期间,通过广场宣传和社区、校园防震减灾电影播放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营造全民参与防震减灾的氛围,推动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走进学校、走进单位、走进社区和家庭,普及地震法律法规、地震科普知识、民居防震减灾知识,解答群众咨询的有关问题。
一是继续做好______城市高科技产业园建设工作,尽早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1.1体现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价值观办学价值观是办学主体运用经时间推演而逐步形成的办学价值取向或价值偏好,是对办学认知与行为所产生的趋向性价值导向。应用技术型高校的服务对象应面向地方、面向区域经济社会,此类高校在获取招生生源、办学资金等资源上与“211”“985”高校差距明显,也缺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重要性的认识。鉴于此,应用技术型高校必须把握自身的办学价值观,解决“培养什么样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以及“如何增强服务能力”4个涉及发展道路的问题。[2]正确回答上述问题后,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会认清发展趋势、明晰办学道路。
1.2促进应用技术型高校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并发展壮大研究平台服务经济社会重大需求是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应用技术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驱动因素和激励能量,是提高其服务社会积极性的前进动力。雄厚的学科优势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并满足市场需求的支撑点,也是体现其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和办学价值的重要所在。为此,应用技术型高校应积聚力量继承发展优势学科,整合办学资源开设新专业,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将自身的学术成果、智力团队、科研力量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有机结合,充分运用地方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及多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参与科研平台建设,打造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力库”。
2有效的融合机制实现应用技术型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2011计划’是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3]“2011计划”不仅需要体制机制的改革,也需要理论、思路、方法的创新,应用技术型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也是如此。
2.1精心建立扶持培育机制应用技术型高校要从全局的高度,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区域协同创新的各要素、各层次统筹规划。应用技术型高校面向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要扭转长期的思维定式,以区域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亟待突破的技术性难题,结合自身条件,了解相关领域创新主体的优势,确定参与的学科、单位、企业和团队,构建适宜的协同创新体。应用技术型高校要紧贴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瞄准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研究学科建设和地方产业发展的互动因素,通过汇聚科技创新要素,发挥人才、学科、科技等优势,培育协同创新方向,勇于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一道申报省级甚至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积极帮助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攻关。
2.2有效推行协调发展机制开放办学是当今高校的明显特征之一。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整合优质资源,积聚力量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建立跨高校、跨单位的协同创新体系,参与协调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问题。
2.2.1推动学科资源深度融合 满足社会需求学科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基础。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需进一步汇聚特色学科资源,搭建学科创新平台,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基础才能牢固。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应符合区域经济社会的重大需求,有利于协同创新体的建设,注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地方特色的新兴优势学科,推动优势学科与国内外高水平高校、科研机构密切交流、深度融合,使高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最大限度地符合区域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向,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以福建工程学院为例,该校传承“大机电、大土木”优势,瞄准福建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开展了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重点建设与福建省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实现工管结合、工文渗透,管文理经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该校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发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职能,突出内涵建设,就业率多年保持省内高校前茅,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体现了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过程中创造的办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2.2.2加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突出特色科研与亮点科研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支撑。特色科研成果使学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具有亮点要素,也为协同创新体建设指明引导方向。实践表明,作为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重要载体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对引领高校优势学科发展、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将产生广泛、重要的影响力。应用技术型高校首先要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明确科研主攻方向,针对性开展科研工作,以特色科研打造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特色。[4]其次,学校根据科技攻关的需要,整合学科、专业科研资源,注重高水平科技研发团队建设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核心科技创新成果的竞争力。再者,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利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影响力和效应。高校对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的深度将影响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程度。福建省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围绕福建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需求,关注区域发展规划,加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力度,着重攻克、解决生产难点问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贡献。近年来,福建工程学院联合校内外科研力量成立了福建地方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福建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福建地方建筑研究中心、福建知识产权研究院、福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加强团队建设,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2.3把握协同创新的根本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人才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根本。当今区域间的经济、文化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资源的争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在人才汇聚与产出方面具备优势,若缺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协同创新便无从谈起。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推动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将学校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结合。应用技术型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应主动参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校地合作、校企联合等方式,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构筑人才高地,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应用技术型高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前部署、谋划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工作深入研究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制订校地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区域经济社会特定资源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培养师生教学科研主攻方向。
2.3有力推动项目引导机制项目是高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纽带。目前政产学研合作大多还停留在合作开发、技术转让等层次上,缺乏更高、深层次的合作。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要以重大项目为引导,促进多部门共同参与,并对协同创新的工作目标和机制、推进方式等进行统筹安排,从整体上推动政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发展。可见,面向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要以项目为纽带,发挥政产学研各方特长,依托高校的人才、技术等资源,吸引政府、企业加入,共同成立联合体,抢占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的制高点,承接学校科研成果的规模化生产,推动重大关键技术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应用技术型高校还可以与政府合作的形式,承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参与地方政府相关规划的制订,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从中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另外,高校应敏锐地实施行业企业大合作战略,大胆尝试将政产学研合作的目光投向行业龙头,推进战略合作,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福建工程学院与福建省直单位(部门)、市县政府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开展课题研究、决策咨询、科技服务等内容;与GE公司、SIEMENS(中国)有限公司、富士通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等大公司共建实验室,产生一批重大合作成果,促进该校各项建设发展成就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3结束语
【关键字】科技 创新 生态 科技新城 设计
一、科技新城概况
某科技新城于1991年建立,属于国家级高新区。该新城占地231平方公里,辖区人口约50万,其中20万农民,20万大学师生,10万产业工人。目前已开发产业区面积为60平方公里,区内各类企业近2000家,其中外资企业260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8家,销售超过百亿元的企业有3家,高薪技术企业80家。
该新城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实现了道路、通讯、供水、排水、供电、煤气等七通,区域内有医院、学校、商贸网点、标准化厂房等,社会服务体系健全,金融机构入住,为企业投资提供便利。为实现该新城进一步发展,提出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通过科技新城设计,以全面提升高新区发展水平及品质,为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二、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基本理念
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其新城设计要求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产业发展带动科学创新,要求发展生态产业并实现生态建设,生态建筑推动生态产业,将科技、创新与生态融为一体,综合提高科技新城设计品质。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基本理念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科技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只有通过科技创新,方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能源短缺问题,环境退化问题等,依托科技创新构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在进行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工作时,必须要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理念。科技属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与产业相结合,可以有效优化资源配置,并实现科技价值。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投入到生产之中的科技方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成果推广与应用周期不断缩短,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产业高科技要求生态科技新城建设协调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资源利用率,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以科技创新发展新材料、新能源,进行传统产业调整。
(二)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
当前,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条件成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可实现生态产业的发展,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融合理念要求重视产业结构调整,逐渐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结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三、 “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总体思路
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以实现生态和谐为目标,其总体思路主要包括设计基本思想、设计基本原则、产业布局、构建科学创新体系等内容。
(一)设计基本思想
科技新城设计应遵循人与自然整体和谐的基本思想,以新城社会、经济与自然所构成的复合系统为设计对象,综合应用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知识及技术手段,合理设计科技新城生态管理,优化配置新城空间资源与文化资源,协调社会、经济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基本原则
在科技新城设计中,应坚持以下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特殊性,综合分析其社会经济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及生态环境等,因地制宜地开展科技新城设计工作;整体性。科技新城设计应加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性,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设计工作,重视人与生态关系的和谐;重点性。在设计中突出重点,如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升级、生态保护等作为设计重点。
(三)产业布局
科技新城产业布局,应保证其产业结构合理,根据环境特征及地理位置,合理布局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及生态服务业,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生态保护。
(四)构建科学创新体系
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配置科学资源,以企业、科研单位、科技中介机构为中心,构建科学创新体系。
四、科技新城建设主要模式及实践探索
当前,我国科技新城建设发展速度较快,虽然其新城开发与建设模式存在着一定差异,但整体而言,科技新城建设模式主要包括产业新城模式、田园新城模式、资源新城模式与智慧新城模式。其中智慧新城模式为科技新城建设的重要成就,依托高端智能技术,实现城市全智能化。
本文中所提高的某高新区,其发展基础较好,为实现科技新城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该高新区缺乏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支撑体系不健全、群众基础较为薄弱,政府发挥主体作用。为此,在进行该区域生态科技新城设计建设时,合理进行新城设计定位,将其区域功能定位为新兴产业集聚区,将城市功能定位为综合产业新城、生态科技新城,将产业功能定位为航空制造、光伏、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并明确科技新城节能减排目标、科技创新目标与建设目标。该高新区新城设计预期于2015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00亿,城镇人口达36万人,并设计将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1:75:24,于2015年,战略性支柱产业占全工业园区总收入比重75%以上,实现100%的工业污水处理。合理优化科技新城布局,建立科技新城生态体系,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谐人文环境,并依托金融及政策支持,不断提高科技新城建设质量,实现良好的综合效益。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及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基于“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的科技新城设计研究,主张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协调生态保护,实现人与生态的和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结合实际案例,重点对生态科技新城设计的理念、总体规划思路、建设模式及实践进行探索。实践证明,科技新城设计与建设,在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付溢.锦绣科技新城、缤纷景观环路――南京高新区环路景观规划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2]凌涛.科技、人文的建筑格局――解读天安南海数码新城[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8-11.
[3]金延鑫.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核心区道路绿地景观分析研究[J].活力,2012,(23):10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决定民族命运和国家软实力的根本所在。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是文化存在之本和发展之源。文化创新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灵魂,是城市获得快速、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城市灵魂的终极价值取向。深入研究首都在文化创新发展方面的优势、问题,针对性提出发展对策建议,对实现首都文化强市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都文化创新发展具战略意义
站在国家竞争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也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战略部署。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只有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多把提高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美国利用各种文化资源进行创新加工,发展文化产业并取得巨大经济成效,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成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本市深刻认识到首都文化资源禀赋优势,审时度势作出实施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战略的重大决策。目前,北京已经跨入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75%的发展阶段,按照哈佛大学波特教授的理论,这一阶段属于超越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后的创新驱动阶段。世界城市是综合性的系统指标体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其中文化创新领域是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创新是提高城市文化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诉求。新形势下,首都文化发展的质量水平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加快文化创新发展,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求迫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首都文化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北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北京文化基础设施总量全国第一,博物馆总数近160家,居世界第二,公共图书馆数量居世界第四,人均拥有电影屏幕数量接近巴黎、日本的水平。据统计,2012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从业人员超过百万,实现增加值2189.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2.3%,已经发展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支柱地位也已初步确定,但受体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文化管理体制不健全,文化领域市场化程度不高
目前,北京涉及文化管理的党委机构是市委宣传部,政府部门主要有文化局、文物局、新闻出版局、广电局四家单位,这种部门间行政分割体制使本应完整的文化链条发生断裂,常常造成经营管理上的诸多困难。如文艺创作等内容产业或行业归文化局管理,而下游产业则在其他部门,再比如电影的制作与发行、放映分属广电局和文化局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导致文化投入与收入往往缺乏有效协调。另外,北京文化产业中几个重要的传统领域,如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等领域,国有资本仍是市场主体,民营资本发展相对薄弱,集中表现在渠道垄断、资源垄断等方面。以新闻出版业为例,北京国有单位主办期刊数量所占比重仍超过90%。
(二)文化创新能力不足,完整文化产业链条尚未形成
作为首都,北京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积淀了中华民族众多优秀文化资源。然而,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创意水平、创新能力还相对较低,文化资源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还有待挖掘潜力。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运用现代科技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以高新技术装备起来的文化产业设施和新产品开发能力比较薄弱,这些都成为制约首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文化创新能力不足也直接导致很难形成完整文化产业链条,以北京动漫产业为例,目前仍以“漫画读者”、“动画投资”、“厂商动漫形象消费者”等单项赢利模式为主,而以“衍生产品制造商漫画衍生产品制造商互动开发动画制作衍生产品消费者”为代表的完整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
(三)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
由于文化领域条块分割、市场壁垒等因素影响,首都文化企业“软小散滥”问题比较突出。北京虽然已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企业集团,但整体数量、规模、经济效益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缺乏具有较强竟争力的大型跨国文化企业集团,难以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化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影视传媒业为例,美国跨国影视传媒企业集团多达20多家,其中6家企业年销售额在15亿美元以上,而北京影视行业规模较小,还没有形成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传媒集团,同时也缺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四)文化产业人才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不健全
目前,北京在文化领域的创新人才还比较缺乏。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例,创意、技术、营销、渠道经营、管理、研究领域的人才必不可少,但是北京文化产业还没有形成人才体系,占据产业链条前端和末端的创意和经营人才是链条上最为薄弱的两个环节,具有民族性的、特色性的原创作品也不足,文化资源还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文化资本。同时,首都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全民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还不够强烈,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必要前提,其中包括鼓励和规范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发展,完善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促进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在文化产业中的实施和运用,通过法定程序逐步将文化经济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
强化首都文化创新发展的
对策建议
(一)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首都文化资源整合
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组建由中央有关部委及北京市政府组成的部市统筹领导小组,建立部市联动对接工作机制,统筹研究解决文化体制改革、央属文化资源整合、政策先行先试、国家级重大项目落地等文化创新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建立市级统筹协调机制,由本市市委、市政府主管领导牵头,本市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进首都文化创新发展各项工作。建立市区两级联动机制,引导各区县整合文化优势资源,实现文化产业优化布局和差异化发展。
(二)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一是要加快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探索研究解决部门行政分割难题,建立由北京市政府牵头,由市文资办、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制定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文化创新发展中涉及的重大问题。目前,在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国家和其他地方政府已作出重大突破。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务院新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对统筹促进我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工作部署;其他城市在打破部门行政分割方面也进行了很好的实践,比如广州市、杭州市、厦门市等都成立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深圳市索性组建了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全面统筹管理全市的文化、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物和旅游等工作。二是要进一步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文化企业。对不同功能的文化主体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经营性文化单位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培育合格市场主体;仍然留在体制内的文化事业单位,着眼于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文化服务功能,全面推进其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绩效评估考核,要做到公益性文化单位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养事不养人。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发展,在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对外贸易和申请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同时,要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经营规模超百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三)发挥首都优势,强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文化底蕴丰厚,北京也是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科研资源最密集、科研成果最丰硕、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最高,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要发挥首都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研制和自主发展,重视相关技术标准制定;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首都出版、印刷、传媒、影视、演艺、网络、动漫等领域技术水平,着力培育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网络电视、虚拟会展、数字出版等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等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财税金融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首都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促进文化与资本深度对接,进一步完善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一是设立政府引导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基金、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实施项目式投资,由政府引导,吸引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社会资金,投向文化产业科技创新领域企业和项目;引导民间创业投资机构、科技担保机构等社会资金搭建文化创新投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和保险机构开发面向文化产业的金融产品。二是支持文化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市场来融资。要支持处于成熟期,经营比较稳健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鼓励已经上市的文化企业通过公开增发、定向增发,再融资进行海内外并购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到创业板上市,还可以通过发公司债的方式帮助文化产业发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当省委、省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走新路,十二五崛起看珠海”的目标要求时,进入战略提升期的珠海高新区又如何进一步解放思想,迎接新的挑战?今年5月18日,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开展专题调研时明确方向。他指出,珠海高新区作为珠海形象主门户、高新技术产业主战场、科技教育主阵地、文化展示主平台,既要认真总结过去20年发展历程,更要科学谋划未来20年的发展思路,要着力打造科技强区、文化强区、生态名区、和谐社区,当好珠海科学发展主力军。
通过前期多次周密调研与高端专家论证会,珠海高新区确立了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按照“环境宜居能与欧美先进国家相媲美”的要求与定位,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原则,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珠海形象主门户,重点发展幸福导向型智慧产业,经济总量和质量大幅提升,生态环境更加美好,社保体系更加完善,创新创业更具活力,经济实力、区域创造能力、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建设成为最具幸福魅力的科技新城、最具成长活力的企业家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高地,打造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明珠”。
产业升级
以人为本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
产业的清晰定位与发展,对任何高新区而言都意味着生命线。“如果步步跟随,只会越行越远。”有经济学家献策,当下珠海高新区在产业选择上应更多考虑产业主导权的竞争。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重视产业原创,则是谋求产业主导权、实现跨越式增长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启幕,珠海高新区早已周密着手低碳、智能、幸福导向型新兴产业的前瞻性部署。
经过20年的积累,该区已在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智能家电、打印耗材、智能电网、先进制造等六大领域形成了明显优势,同时对作为业内公认最能反映区域新兴产业崛起实力、科技高成长性的“瞪羚”型企业,也拥有丰富储备。近两年,区内健帆生物、远光软件、兴业太阳能、世纪鼎利、赛纳科技等多家企业相继荣登《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榜,其中,健帆生物、远光软件等企业连续两年上榜。在此背景下,珠海高新区顺应时代大潮,提出“一区多园”的产业定位格局。
根据战略规划,围绕建设幸福导向型智慧产业新区,珠海高新区将把产业发展定位于人的幸福需求上,“以人为本”选择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为建设幸福社会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和高端的产业技术载体,发展国家级互联网产业基地、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研发基地、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知识服务和科技总部基地。
具体而言,规划面积为139平方公里的主园区将通过全力构建“一轴三带五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打造“4+2”现代产业新格局。核心包括以港湾大道为轴,以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广东省产业升级示范区为依托,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着力推进金鼎工业带、淇澳唐家文化创意产业带、创新海岸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建设,推进国家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省级产业升级示范基地、互联网产业基地、智能电网产业基地和前环总部基地建设。
同时,珠海高新区将全面实施“园区带动、集群培植、创新发展、人才带动”四大工程,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发展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互联网、智能电网与空间信息应用四个细分产业,重点培育和扶持新材料和高端制造两个特色产业,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力,最终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经济低迷的特殊时刻,珠海高新区凭良好的产业基础与发展空间,仍旧成为投资热土。据悉,近期相继有总投资超过5亿元的多个大项目落户和动工。
自主创新
在区域创新版图上实现“尖峰崛起”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无疑,高新区成为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最佳载体。而展望国际金融危机后以科技创新全球流动为特征的新时代,当要素驱动难以为继,转以新产业、新思想、新商业模式、新创业为核心竞争力时,处于赶超阶段的珠海高新区,一直高度重视创新源动力,打造区域个性,力争在区域创新版图上实现“尖峰崛起”。
眼前的机遇不容错失。今年10月,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广东省科技厅、珠海市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成为全国首个由部、省、市三方共同推进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活动的范例。未来,珠海将集中三方优势创新资源,深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新区发展模式,通过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战略提升、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努力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特色突出的创新型科技园区。
“自主创新能力是高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逐步形成有竞争力的创新环境,吸引创新资源的集聚,同时才能引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科学发展。”珠海高新区党委书记郭毅如此评述。据悉,该区将在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高成长型科技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创业、营造创新环境等方面开展“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力争通过5年努力,建成珠江口西岸区域创新体系的核心引擎、优势产业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龙头和创新高地,基本形成创新文化浓厚、多元文化并存的国际知识型园区,人文历史、生态环境和知识创造三元互动的滨海智慧新城。
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珠海高新区还有望成为港珠澳创新圈发展构想的核心载体。依托即将开启三地深度合作新篇章的港珠澳大桥,伴随三地更多科技、经济、教育与人才培养等项目的交流与合作,该区将发展成为连接港澳创新资源的门户高地,成为港珠澳三地“创新资源、创新活动、创新企业”高效集聚的区域。
直面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的核心问题——人才集聚,珠海高新区将全面实施“金种子”计划,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并充分利用区内大学优势,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工程”,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同时,将进一步加快科技孵化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公共技术平台等自主创新载体建设,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加大对区内科技与创新企业的投融资力度。
剑指世界一流
高科技园区
定位
以世界目光和全球视野科学谋划未来20年的发展思路,珠海高新区将引领转型升级、推动园区发展,全力以赴,争先进位,加快科技强区、文化强区、生态名区、和谐社区的建设步伐,到2015年打造成为国家特色产业园区,综合排名在全国国家高新区中争先进位;到2020年打造成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综合排名在全国国家高新区上游水平;经过20年努力,打造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综合排名居全国国家高新区前列。
就产业规模目标,珠海高新区力争到2015年,下一代网络产业营业总收入达到300亿元,每年孵化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培育“瞪羚”型企业50家,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30家。
全球中高端竞争
理念精品理念参与
相比珠海高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低调”,区内的高科技企业及创始人的名气,显然大得多。他们背后千丝万缕的关联,折射出珠海高新区作为科技创新的载体与平台所发挥的超强能力。
举个典型事例:最近以中国概念股身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欢聚时代(多玩YY),已悄然落户珠海高新区,而创始人李学凌在2005年便获得金山总裁雷军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早早扛起“民族软件”大旗的金山软件,目前正在高新区科技创新海岸建设总部和研发基地。而总裁雷军虽已在软件及风投界树立毋庸置疑的“江湖”地位,只不过现在比他更有名的是小米手机。与小米手机竞争的是刚刚推出MX2的魅族——这家智能手机制造商气派的厂房,就屹立于离高新区管委会办公楼不远的园区路旁。
多年来,在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智能电网、电子商务、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珠海高新区成功吸引了一批爆发性强、成长后劲十足的企业。例如,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打印机的赛纳、销量多年保持全国第一的罗西尼表业以及在智能电网领域埋头耕耘的多家“隐形冠军”。也正是这些企业,凭借区内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政策,成就了自己,也集体成就了珠海高新区的今天。
不难看出,珠海高新区20年来始终坚守精品化发展理念,在成长型科技企业、精英企业家、创新孵化基地等资源方面,形成丰厚积累和产业发展优势,并依托珠海生态宜居的城市品牌,进一步成为吸引高科技人才与项目的“洼地”,为持续集聚科技型创业企业、知识型产业项目奠定坚实基础,真正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珠海高新区总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共有128家,高新技术企业有114家,上市企业共17家。在整体宏观经济形势持续疲软的局面下,今年上半年该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增速达到25.5%,软件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4.5%。其中魅族科技、长园电力、格力新元等电子信息企业产值增速均保持在60%以上。截至今年前三季度,珠海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均同比增长在30%以上。
展望下一个20年,在创新全球化时代,珠海高新区将如何继续成为高科技企业成长的摇篮和天使投资人的热土?建设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区,促进园区分类发展、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引导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将成为建设重心。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并且不断保持更新,才能保持高新区整体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郭毅一语中的。
产城融合
全力打造珠海北部滨海智慧新城
今年9月中旬,省委常委、珠海市委书记李嘉曾率珠海党政代表团赴新加坡考察,为“蓝色珠海、科学崛起”发展战略寻求经验借鉴和突破口。作为代表团成员的郭毅,感悟于新加坡“以人为本、精细化管理、可持续发展和创新、国际化、危机感”的五大理念。他表示,高新区将以这五大理念为引领,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制高点上来审视现有的产业体系和结构,结合全球产业分工和转移,参与中高端竞争,把高新区打造成产城一体化的典范。
“珠海高新区要树立园区建设就是新城建设的理念,在园区建设中要始终坚持把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融合,将园区规划与城市规划接轨,促进产业发展带动新城建设。”郭毅表示。据了解,以“产城融合”为城市规划主导思想,该区将借鉴新加坡纬壹科技园的经验,全力打造珠海北部滨海智慧新城。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主园区在现有60平方公里的建设用地中,形成科技创新海岸、金鼎科技工业区、前环总部基地、后环新城、淇澳生态旅游等多功能组团的产业园区和新城格局,而“国家级生态科技园区”品牌也初具雏形。
据高新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邱轼介绍,新城发展规划中将以“大学园区——科技创新海岸”为依托,使其成为珠海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其中以软件研发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海岸,未来将成为产学研相结合为重要特征的高科技产业走廊。
据邱轼透露,未来重点发展区域的规划与配套落实进展顺利。如在首期3平方公里的前环片区,总部经济基地和金山总部基地已经开建,格力海岸、华发蔚蓝堡等重点配套项目正协调推进。对于入园项目,珠海高新区将采取“优中选优”的政策,力争三年时间内打造“蓝湾智岛,产业新城”,并实现园区工作与休闲一体化和经济总量翻一番的目标。而后环片区将成为“滨海智慧新城”的展示区,也是珠海重要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基地。后环新城将以商业、高端住宅、现代服务业为依托,最终成为主园区所在地唐家湾的中心城区。
文化民生
力争率先采用幸福指数进行考核
现代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将产业、园区及城市建设融合起来,统筹发展,而文化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纽带。坐拥珠海历史文化最厚重的区域——唐家湾镇,聚集了4所大学、近8万名在校大学生的高新区,尝试走文化与产业、城市、社会共生共融的新路径,树立“古镇新城,和谐同辉”的地区文化形象。
其中的特色做法是,珠海高新区谋划借鉴美国硅谷、德国海德堡的经验,在3-4年内完成“大学小镇”的设想,使其成为企业家和科学家开展思想碰撞、文化交流、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
据悉,“大学小镇”是指以会同古村整体保护开发为切入点,结合周边高尔夫球场、赛车场等旅游设施以及大学园区的科教资源,把高校建设与特色城市建设相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态,包括大学生小镇和国际教授村、科学家山谷、工程师山谷、企业家山谷等软硬件设施。与此同时,珠海高新区主园区将加速发展具有唐家湾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唐家湾历史文化名镇品牌。而未来的唐家湾古镇规划也将与“大学小镇”相融合。同时,将以南方文化产业园为基础,规划建设创意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着力打造“文化创意唐家”品牌。
在建设“幸福珠海”的过程中,珠海高新区也正逐步摒弃对传统模式和发展路径的依赖,围绕民生城市建设大胆进行改革创新,从以经济发展为导向转为以民生为导向,加快社区民生事业发展,力争成为广东省首个用幸福指数进行考核的高新区,走城市规模与人的生活相适应、公共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时代人文与物质发展相适应、生态环境与人的生存发展相适应的幸福导向性社会发展道路。
响应党的十报告号召,珠海高新区正采取措施提高社区居民收入,加快实施金鼎文化中心、高新区人民医院等重点民生工程,并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实施惠民工程,引领珠海幸福村居建设新方向。
通过参加区委三个阶段工作会议的学习与研讨,我深刻体会到开展这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对制定明年工作计划,进一步推动全区工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深入学习,对标先进。通过这次区委、区政府组织的到江苏六市考察学习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建设、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开拓了视野和思路,提升了标准和境界。对比江阴等先进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常州五地的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对照我区还需进一步狠抓技术升级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落实,提高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创新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低能耗高回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二次创业,理念创新。做好二次创业工作,创新理念必不可少。对标省外的江阴,对标省内的龙口,我们在园区发展、项目投入上有差距,在发展理念、创新精神上更有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善谋全局,常怀远虑,跳出临淄看临淄,站在全省、全国坐标系中审视自身的发展,敢于同发达城市、先进地区竞争赶超,善于同世界一流企业、顶尖人才对话合作。下一步,经信局将按照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企业"二次创业",立足职能,加大措施,全力搞好服务工作。一是进一步深入发动,组织企业制定完善发展规划,明确创业目标;二是继续加强培训,提高企业家创业意识;三是抓好项目建设管理,提前谋划建立明年项目库;四是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及时收集汇总企业需求诉求,加大协调办理力度,破解企业二次创业瓶颈。
三、联系实际,真抓实干。经信局作为临淄区工业经济的主管部门,本着服务我区企业,带动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宗旨,从上到下打造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对2017年做好以下工作
1,全力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做好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排查培育,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时了解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并积极帮助解决。
2,实施节能改造工程,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实施系统节能改造工程,抓好对工业、建筑循环系统优化改造以提升设备运行效率和系统运行安全性。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依托"四大节能工程"重点做好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工作,从面上推动节能改造的深入开展。
3,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区信息网络建设,深化信息基础网络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在我区社会管理、民生服务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区域创新能力实现“三连冠”
2011年,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我省区域创新能力继2009年和2010年之后,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实现“三连冠”。区域创新能力的持续领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社会在创新领域的投入和优秀的企业创新环境,其中在全国领先的投入是关键。过去的一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预计历史性地突破1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2.2%,提前四年达到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目标(2.2%)。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专利产出指标持续领先,全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预计分别超过32万件和16.5万件,发明专利申请7万件,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全省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预计达3.5件,超过3.3件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目标。
“科技+金融”牵引高新技术产业跨越
科技金融结合取得重要进展。省政府了《关于加快促进科技和金融相结合的若干意见》,我省被确定为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省。全省13个省辖市和18个省级以上高新园区全部设立创业投资机构,总数约300家,创投资金规模超过650亿元;批准设立科技支行18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32家,均居全国第一。
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指标超额完成任务。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6万亿元,超额完成3.5万亿元的目标,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5%。预计全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7万亿元,超过2.6万亿元的目标。预计科技服务业总收入突破450亿元,增长35%,超额完成增长20%的全年目标。全省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800家。超额完成3500家的全年目标。
园区建设稳居全国前列。江阴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和昆山高新区被列为国家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园区,纳米产业、传感网产业、医疗器械产业、智能电网产业等4个产业集群被批准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全省已有国家级高新区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85家,各类科技创业园347家,孵化面积1800万平方米,在孵科技企业1.8万家,各项数据稳居全田前列。
基础教育优质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制定了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实施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省优质幼儿园创建工程,有77个县(区)省优质园比例超过60%。省政府制定了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全省新增三星以上高中25所。启动首批38个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义务教育巩固率近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7.0%。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省政府建立了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主要指标、召开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召开了基础教育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推进会。支持14所普通高中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点。
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扎实推进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着力建设80个中高职省级品牌专业、40个省级特色专业。新增3所国家重点中职校、21所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和27所省三星以上中职校。新建了33个国家级中高职、38个省级中职实训基地。中、高职组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双双实现“三连冠”,全国首届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一等奖总数全国第一。职业教育改革扎实推进。以省政府名义召开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推进会,确定了首批10个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
社会教育扎实有效推进。新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1个、社区学院13个、社区教育中心59个、居民学校582个,复查确认农科教省级示范基地143个,社区教育网络不断完善。社会教育服务发展更加有效。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6万人次,劳动力转移培训31.5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5.3万人次,新型农民技能学历双提升培训3.4万人次。
高等教育内涵建设成效显著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0%。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推进大会,遴选了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122个。新增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增量全国第一)、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新增省教学示范中心81个、省精品教材400部。新增3个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试点单位(全国并列第一)。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会,与教育部正式签署共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议。仙林大学城本科高校教学联盟正式成立。省政府与教育部等部门签署了共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常州大学的协议。
教育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新上报教育部审批备案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15个。新增4所孔子学院。老挝苏州大学正式招生,开创中国高校举办海外校园之先河。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校39项成果获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全国第二),63项成果获201 1年度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第二)。9个团队入选2011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全国第二)。高校党建和创先争优取得新进展,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努力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政产学研合作效果显著。组织高校分别与南京市及江宁区、金坛市等地举行科技对接恳谈、签约合作,积极服务地方发展。全省高校与企业共建产学研联合体1669个。在全国率先遴选3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
教育投入不断增加
全省地方教育投入预计达1450亿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1025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增长18.5%。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提高到每生每年小学550元、初中750元。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本费。建立了公办中职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制度。省属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提高到5600元。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41亿元、开工1267万平方米、竣工946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标准提高到800元。启动实施了民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各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各级政府、行业和个人根据自身特点,其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科技创新也使得各项业务和商业模式产生新的突破。因此城商行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和同业竞争态势,需要重新审视所面对的市场和客户,相应的产品和服务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IT支撑体系将如何满足新形势下的业务发展要求。IT的建设思路和经营模式将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形成新的战略策略,这些都促使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业务创新发展思路
随着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商行的经营环境将面临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城商行需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式、内涵式,以效益和质量为核心的新发展模式。这对城商行业务定位产生了新的“注解”。
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
“十二五”期间,城商行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将更加注重对政府职能部门向服务型的转型、对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建设的金融服务。在服务市民方面,更加关注市民的“医食住行”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搭建民生金融服务平台。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将从基础做起,提供中小企业业务往来的支付结算金融服务,逐步建立科学的企业信用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科技的手段提供自动和半自动“操作”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而在新业务领域的开拓和创新方面,将更加注重与现代蓬勃发展的新经济领域(如电子商务等)、创新的商业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与现代科技创新相结合,共同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扩大金融服务的规模和范围,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达到多方共赢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
科技推动业务创新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科技的创新不断地推动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未来的业务创新将更加与科技的创新发展形成高度的融合,借助IT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在各领域的快速渗透,积极开展IT科技应用创新,推动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的创新。目前科技的发展对金融业务创新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城商行将通过IT平台化技术、3G移动互联技术、现代电子支付结算技术、超级网银和二代支付等技术的发展,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化的创新业务模式。创建多个惠及地区人民的民生金融服务平台,如:便利快捷互动性强的市民移动生活服务平台、医保和社保卫生金融服务平台、教育事业和校园金融服务平台、公务员金融服务平台、驾驶员金融服务平台等。满足城镇居民的“医、食、住、行”等的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需求。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公共服务供给、加强社会救助、加快本地特色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殷实富裕。
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当今的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挤掉”泡沫后真正爆发的直接产物,是网络技术应用的全新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真正到来,电子商务以其内在具有的开放性、延展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点,驱动全球网络经济的发展,它已大大超越了仅作为一种新型贸易形式所具有的价值。电子商务的渐进发展不仅将改变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也必将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纵观全球和我国的电子商务市场,都呈持续激增的发展态势,在我国更是呈爆炸式的增长态势。未来城商行应抓住这次电子商务爆炸式发展的契机,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科技发展创新的技术手段,与电子商务领域进行充分融合。
首先,利用电子商务的营销手段和商业模式,整合现有电子银行业务功能,构建“网上金融超市”,搭建银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平台,借鉴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和营销手段,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营销手段。通过IT科技应用的创新,将银行门户、网上银行、网上商城、呼叫中心、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充分融合。再融合业务流程管理与后台业务生产和管理,形成“业务渗透”式的创新型的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营销与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达到业务模式的创新。如:手机银行的现场非接触式支付和远程支付等应用、利用全触屏和视频等新技术提高人机交互新体验、利用新的身份识别技术提升电子银行的安全级别、利用SNS和微博等网络生活新模式等等,达到营销和服务功能的创新。另外,个性化服务是发展电子银行的重要特点,银行可以借助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加深对客户需求的认识和理解,提供客户更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一切产品的设计和服务都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创造特色产品赢得客户信赖。
其次,城商行还将进一步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电子商圈,深化客户服务。将客户线上的业务与线下消费以及实体商户三者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已有的核心资源及潜在资源,如:现代电子支付结算、信用评级、电子对账、贸易融资、卡业务、消费信贷、额度管理等,建立互利多赢的、优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电子商圈营销和服务平台体系。并充分利用地区经济特色等区域优势,深入分析商圈业态,将本行的产品创新、电子银行业务与实体商圈结合,建设商圈平台系统和网络软环境,拓宽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手段并通过多种营销策略,如“零门槛”网上开户签约、积分联盟、微博、SNS社区、创新支付的手段、体验式营销手段等,使商户入驻电子商圈、客户融入商圈、银行全盘承接商圈的金融服务需求,最终受益于电子商圈,达到多赢的良性循环局面。
小微企业方面。通过互联网、影像和数据处理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创新地推出小微企业“网上信贷超市”和“专卖解决方案”两个层次的金融服务模式。为不同特点类型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电子商务平台充分融合,共享客户,共享电子商务平台商务交易信息、诚信信息和支付等全方位信息。从而实现以客户需求出发,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提供令其满意的服务。
在信息管理方面。随着IT技术在海量数据的存储、加工、处理和安全等方面的技术不断进步,为城商行建立生产数据和管理数据的治理机制,推进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质量建设等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新的数据处理技术提升了银行各信息数据的服务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前台源系统的基础数据,持续加大了业务信息数据积累与整合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地支持了多种业务信息模型的建立和运算。满足了营销、统计分析、决策支持、风险管理和新资本协议实施等多种需求,持续提升了对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与深度运用能力。这些都为今后城商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业务创新、经营效益持续健康增长和业务发展模式的转变,打下了良好的数据基础。
IT建设思路
未来城商行要想走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必定通过与当地经济和科技的创新发展充分的融合,来实现其发展目标,因此城商行的IT建设之道将如何“行走”,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城商行的IT建设思路。城商行的IT建设主要包含IT建设规划、IT建设实施二方面的内容。如何紧密结合城商行自身的业务发展规划,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开展IT建设工作将是所有城商行需要重点考虑的工作之一。
IT规划思路
针对IT规划,首先需要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充分依据银行发展(三年到五年)的战略规划、近期业务目标和IT愿景、信息化建设策略和其他制约因素(如:监管要求,市场环境等)。其次,全面分析银行的业务和IT现状,包括业务支持现状分析、IT治理现状分析、应用系统现状分析、IT服务管理现状分析、基础设施现状分析等。另外,还要参考国内外同业相关经验和先进理念,并在上述基础上通过正确的方法论和策略选择,做出符合业务战略发展的IT治理规划、IT应用架构规划、IT数据架构规划、IT技术架构规划和IT基础设施规划。 在制订IT规划的过程中,必须理顺业务和IT建设之间复杂的关系。首先银行的业务战略是信息系统规划的基础,由业务战略定义出业务架构。在业务架构中要进行业务组织架构设计、业务流程设计和信息架构设计。再根据设计出的业务架构制定银行的IT规划,由业务架构中的组织架构导出IT规划中的IT组织和治理结构;由业务架构中的业务流程导出IT规划中的应用功能框架,进一步推导出应用架构;由业务架构中的信息架构导出IT规划中的数据架构。IT规划中的应用架构支持业务架构,数据架构支持信息架构;同时,IT规划中的应用架构与数据架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业务架构。再根据IT规划中的应用和数据架构以及先进的技术发展趋势,确定其技术架构,用以支撑应用架构和数据架构。
根据上述科学方法制定的IT规划,同样需要视业务的发展状况和IT现状来决定IT建设实施的总体思路和实施路径。
IT应用架构设计思路
以IT应用架构规划为例,通常现代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主要是从产品创新、客户服务与营销、流程、渠道、风险、财务与绩效、监管合规、办公与管理八个业务维度实施数字化经营管理的。当前城商行在业务发展和能力的建设目标,将紧密围绕产品创新、客户服务与营销、流程优化、渠道、财务与绩效领域展开,这五个业务领域主要与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紧密相关,可保障城商行快速的获取新客户,提高区域内市场的占有率。同时还将在业务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IT基础设施与IT安全运行体系,以保障城商行业务的连续运行,为下一步实现扩大规模和精细化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之后的未来三年到五年城商行将从自身风险控制、合规、办公与管理等方面强化自身能力建设,这三个领域与银行是否具备现代化公司治理架构、现代化风险控管体系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城商行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支撑这业务领域的IT应用系统必须按照一个业界先进的、可灵活扩展应用的架构来部署和相互连接,满足它们之间通过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共同完成银行的全面经营与管理工作的要求。因此未来城商行IT应用架构应紧密切合业务发展,与城商行业务主题相对应,充分满足业务领域的业务需求,并具备灵活的扩展性和稳定的总体架构。
作为银行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先进的应用架构是一个分层式的基于SOA架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架构)理念的多层次开放架构,从层次上划分主要分为:渠道层、营销操作层、流程管理层、产品服务层、管理决策层五个业务层和一个基础应用层六个层面,其中五个业务层上的各个系统统一连接到基础应用层的企业服务总线和数据平台上,并通过该层完成相互之间的交易处理和数据共享。八个主要业务领域的应用系统分别部署在总体应用架构中的各个层面上,可以灵活的升级、扩展、相互交易和信息共享,支撑着银行业务的稳健开展和创新发展。
在未来的IT建设实施期间,伴随着IT应用系统的逐步实现和完善,这种先进的IT应用系统架构的整体优势,将逐步对城商行的各项业务产生明显地推动作用,并将在上述业务领域产生飞跃式的发展和进步:使城商行形成支持金融产品创新的有效工具和全方位的立体客户营销服务体系,推进面向流程银行的改进,提供丰富的服务渠道,提供更加科学和全面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能力,有效支持财务与绩效的不断改进,随时满足监管合规的要求,推动办公与管理的高效运作。
IT建设实施思路
城商行新的IT架构的落地实施,必须根据战略规划、业务需求的紧迫性,以及架构与系统改造的实际要求进行。将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分别实施,即“全面能力建设”和“专业能力建设”。
所谓“全面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目标,是针对现代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经营管理所应具备的上述业务领域能力的完善和建设,从而全面支撑银行综合实力的提升。这个层面的建设是需要IT部门结合业务需求紧迫程度和IT实施条件,主动进行规划实施的,以保证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全面能力建设的业务目标在于巩固市场地位,提升重点行业和领域专业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拓展新兴市场,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同时满足监管合规要求,主要包括下列业务领域的全面能力完善和建设:
――完善电子渠道,注重用户体验,构建基于电子渠道的金融超市。
――规范业务的操作流程,建立流程银行的标准体系。
――建立完善的产品创新体系,健全包括体验式的服务能力。
――创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方位立体营销机制。
――符合监管合规要求,完善对外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建立科学的客户贡献度分析模型,完善全行的会计考核和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先进的人力资源机制、高效的办公环境和严格安全的档案管理。
――引入风险管理计量模型,逐步完善和改进全面的风险管理能力。
“专业能力建设”主要任务目标是“随需而动”。即在“全面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在客户和市场细分的情况下,快速满足各业务条线逐步专业化的发展要求,即各项业务“精耕细作”、“深度挖掘”,主要是在其中的产品服务和营销两大领域中进行完善和建设,之后随着专业化能力的逐步提升,对配套的财务绩效和风险管理领域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升级。
关键词:物联网;创新系统;多要素联动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
物联网是一个新兴领域,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美国、欧盟与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率先抛出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战略。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2011年增长58.7%。在物联网产业的创新方面,王斌义利用改进的A-U模型,揭示了在特定技术轨道上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陶冶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问题,并分析了物联网产业的政府买单、用户与厂商联合推动、运营商推动、垂直应用、行业共性平台等模式的可行性。施密兹指出,产业联动是促进产业链升级、应对全球竞争压力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卢涛等提出了“创新系统要素联动方法”,它是将创新系统作为一个观察复杂系统的框架和视角,特别是将创新系统划分为由主体、环境和功能三类要素,这三类要素彼此之间发生“联动”,即促使双方或多方发生持续变化的联系和互动的能力。我国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内要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和100家以上骨干企业。在此背景之下,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把物联网作为未来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黑龙江省能否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竞争中取得先机,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将运用创新系统要素联动方法,构建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模型,并提出促进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1、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基础与存在问题
1.1 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基础
1.1.1 创新的政策基础
黑龙江省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2010年,物联网产业已被列入《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2011年7月黑龙江省物联网中心在哈尔滨市成立,该中心是物联网领域的第三方公益机构,将在促进物联网产业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1年11月,《哈尔滨市云计算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出台。根据该规划到2015年,哈尔滨市数据中心服务器总数将达到200万台,云计算及相关产业收入将突破500亿元。这些政策为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1.1.2 创新的技术基础
黑龙江省在传感器网络、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在哈尔滨市哈南国际数据城新近建设的“中国云谷”项目也为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黑龙江省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哈尔滨市已成为国家“三网合一”首批试点城市之一。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中表现活跃,黑龙江省联通公司已成为中国联通物联网研发基地。此外,黑龙江省教育资源较好,2011年黑龙江省高校新增设了5个物联网相关专业,在物联网方面具有一批领先学者和技术梯队。这些项目的开展和人才储备机制的形成为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1.3 创新的市场基础
从长远发展来看,物联网产业必然走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业化道路。黑龙江省是国家装备制造业及现代农业、畜牧业产业发达地区,广泛的应用领域为物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与其它产业不同,物联网产业具有以应用带动标准制定和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特点,谁能够尽快实现规模化应用,谁就能掌握话语权。物联网技术已在黑龙江省农业、林业、能源、环保、电力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为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市场基础。
1.2 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与国内物联网产业发展较快地区相比较,在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发展中,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第一,尚未出台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发展规划。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比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更加需要顶层设计与创新规划。国内的许多城市,尤其是沿海地区纷纷出台了物联网产业创新与发展规划。与这些地区相比,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短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仍未确定,政策对物联网产业创新的引导力度不够,产业的各环节之间缺乏创新联动机制。
第二,缺乏在RFID领域的技术创新。虽然黑龙江省在传感器网络、智能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但是在RFID的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缺失。目前,黑龙江省严重缺乏与RFID业务相关的研发企业,连从事RFID特种标签设计封装、读写器研发与生产企业的数量都很少。
第三,物联网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不足。由于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黑龙江省物联网应用仍局限于小范围的简单应用,大规模需求还未被激发出来。由于没有明显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黑龙江省从事物联网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链不完整,芯片和技术多为外购,科研机构在高端技术向民用转化、研发与生产对接等方面的产业化能力不足,这也是制约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2、基于LAIFIS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模型
根据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创新基础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运用创新系统要素联动方法(LAFIS),建立了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创新系统多要素联动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将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系统分为政策子系统、技术子系统和市场子系统。
2.1 黑龙江省物联网政策子系统的联动分析
黑龙江省已经把物联网产业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并成立了黑龙江省物联网中心。2010年以来在哈尔滨、大庆、牡丹江等地都成立了物联网产业园区。在物联网园区的政策制定和规划活动中,体现了黑龙江省及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在资金投入、人才保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在物联网产业创新系统中,政策子系统与其他2个子系统间存在着显著的联动作用。一方面,它为市场子系统制定优惠政策,发放牌照,为应用示范项目买单,进行行业监管。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子系统的研发,协调成立技术与产业联盟,对重大研究开发项目提供种子基金。在与市场子系统的联动中,政府通过构建物联网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信息交换平台、传感信息网络平台等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为多项“物联网”技术创新示范工程投资,促进物联网核心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在与技术子系统的联动中,通过大力引进、培育“二维码”、射频辨识标签(RFID)、传感器、芯片、智能卡、通信网络等物联网上下游相关产业的重点项目,促进技术子系统的创新。例如,2010年在黑龙江省政府的推动下,黑龙江大学与能恩智浦物联网联合研发中心成立。智浦半导体是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在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射频识别)解决方案及电子护照方面排名全球第一。该联合研发中心的成立,有效地提升了黑龙江省射频技术的应用水平。
2.2 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子系统的联动分析
物联网技术之间是相互支撑和相互融合的,每一项技术创新和进步,都会对相关联的技术产生影响和推动作用,这就是物联网技术子系统内部的创新联动。由于物联网技术的联动特性,集群或联盟成为物联网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黑龙江省物联网中心组建了物联网产业发展协会,凡是有志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企业和组织都可以成为该协会的会员,构成了物联网技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201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斥资2.12亿元启动了在科技创新城内建成集物联网硬件产品研发、物联网软件开发、物联网平台运营服务、物联网行业应用为一体的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从联盟或集群中的某一个物联网企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通过成员问知识转移获得所需的知识,并通过吸收和内化,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其他企业的经验,并通过反馈不断修正自己的技术需求,如图2所示。在整个联盟或集群中,这种联动是不是“一对一”,而是“一对多”或“多对多”,物联网企业在对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馈内容进行学习之后,又再次作用于其它
2.3 黑龙江省物联网市场子系统的联动分析
目前,物联网市场子系统的发展与IT产业最初阶段非常类似,稳定和有利可图的市场化模式还未形成,产业上下游受益具有不确定性。物联网产业市场子系统的联动,不但包括企业之间的交叉作用,而且包含企业、用户和政府的多重交叉作用。
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市场创新主要有以下2种推进方式。第一,政府埋单模式。政府埋单模式是指政府和物联网企业、物联网技术研发机构共同合作,并由政府出资,物联网企业负责研发示范应用项目,例如黑龙江省的生乳质量综合管理物联网系统、基于物联网的物资回收管理系统等。第二,运营商推动模式。运营商推动模式是指运营商依据定位的客户市场和客户群体共性需求特征,充分利用传感技术和运营商的运营服务能力,形成智能终端或其它智能应用的应用创新。例如,黑龙江省移动公司在佳木斯建三江建立了“中国移动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利用物联网技术对蔬菜大棚进行远程控制;黑龙江省电信公司开展了大庆油田物联网应用试点项目,对勘探、生产和储运等环节进行视频监控,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远程自动采集、分析、管理和控制。黑龙江省物联网的市场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子系统创新的联动作用尚不明显。随着试点应用的开展与联动效应的作用,由更多产业链主体参与的运营商与用户联合推动模式、用户与厂商联合推动模式、垂直应用模式和行业共性平台模式有待形成。
3、促进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上述对物联网产业创新系统的模型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促进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科学规划,为物联网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黑龙江省应该效仿其他省市,尽快制定《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布局。本文认为可以把成为全国十个物联网产业发展集聚区之一作为总体发展目标,以哈尔滨市为物联网应用示范先行区,带动牡丹江市和大庆市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从而形成对全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其次,将现有的省市各类专项资金向物联网产业倾斜,对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核心技术开发、系统集成、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标准制定等物联网产业链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支持。同时,加强政府对物联网产业创新创业的投资引导,设立物联网产业投资基金、企业发展担保资金、风险投资补偿基金,为物联网企业的成长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第二,依托科技园区,加大产业联盟力度。本文认为应该依托现有的物联网产业园区和省内高校的科技园区,建立以物联网企业为核心,以政府统筹协调为依托,联合电信、移动、联通及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大学与院所等广泛参与,形成一个有生产商、运营商、服务商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联盟发展模式。通过推进物联网产前的技术创新联盟,物联网相关产品的生产联盟,以及市场联盟等多种形式,实现由单独的物联网企业或组织的内部创新走向多企业,多组织的外部联合创新。在物联网产业园区的发展中,把FRID和传感器研发作为重点领域,加大招商引资、招商引智力度,并加快专业园区建设及其功能的完善,推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实现不同企业在信息、公共技术平台、市场和人才等高端要素上的资源共享,并积极探索物联网产业园区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形成在产业园区发展高端产业、在周边区域提供配套服务的合作机制。
第三,以市场子系统的应用创新为突破口,转变政府扶持方式。在黑龙江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初期,政府一直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物联网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才能促进物联网产业的持续发展。建议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创新作为突破口,与黑龙江省现有的优势产业紧密结合,重点发展在农产品溯源体系、动物溯源体系、公共安全、节能减排、智能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广应用。在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创新的过程中,逐渐转变政府扶持方式,从政府单纯的为示范项目“埋单”,向政府提供优惠政策,组织行业共性平台,引导运营商与用户联合推动模式、用户与厂商联合推动模式转变。
全市农机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和全市农机化发展规划的要求,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不断续写农机化跨越赶超、快速崛起的新篇章。
一是农机装备水平提升较快领跑全省。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拉动下,全市共销售财政补贴农机具16652台,享受各级补贴资金1.29亿元,其中市、县区近2000万元,补贴总额排名全省前列。农机总动力保有量达到568.88多万千瓦,同比新增23.363万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保有量36.5万台,同比新增0.6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5370多台,小型拖拉机31.5万台;联合收割机12000多台,同比新增5000多台;水稻插秧机保有量10075台,同比新增4462台,增幅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被省农机局评为“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先进单位”;精少量播种机、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29896台(套)同比新增8960台(套),各类,渔业、蔬菜、畜禽等机械保有量增速较快。
二是农机化作业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以上,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0.6%,机收水平达到98.3%。全市机插率达到49%,县机插率达到80%以上,被省农机局授予“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县(区)”、同时也是在全市率先现实水稻种植机械化县,县被省农机局通报表扬。
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再创历史新高。全市新发展农机合作社100个,净增数在全省排名第一,服务规模超过5000亩的农机合作社达到40多个,县农机局被省农机局表彰为“全省推进农机合作社发展先进单位”。当年全市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达到15.27亿元,其中农机作业收入达13.89亿元,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收入3.7亿元,同比新增1.03亿元和0.2亿元。全市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80.5万亩,还田率达到42%,同比新7个百分点,超额完成省农机局下达目标任务。
四是探索农机安全管理模式取得新突破。与市移动公司合作开发了“市农机安全管理服务平台”,得到了省局和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科技创新成果”奖。全年发展“平安农机通”用户8万多户,净增数量位居全省第一,荣获全省“一等奖”;全年发放“优先优惠”加油卡3000余张,实现了管理者与农机手之间的信息互通,被省农机局评为“三等奖”。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浙江省文化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城乡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浙江省核电关联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
地方特色规划
《浙江省城乡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社区服务业增加值超过2200亿元,占全省GDP的54%;从业人员总数达到440万人。到2015年,实现社区便民服务信息平台、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村(居)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城市社区用房满足工作服务要求,村级社区服务中心达到15000个以上。
教 育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建成浙江教育计算机网、浙江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浙江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浙江省教育管理与政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浙江省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浙江开放大学;教育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师生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网络全覆盖、资源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中职教育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000元以上;生均校舍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生师比达到16:1左右,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中职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获得中级职业资格的比例达到85%以上。培养和培训能力达到1∶1,面向社会的各类职业培训年均规模达到70万人次以上。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分别达到30%左右和10%左右。
社会民生
《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城镇住房保障方面。到2015年,全省城镇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以上;“十二五”期间,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550万平方米、76万套,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家庭16万户。
房地产业方面。开发投资:到2015年达到4050亿元,五年总额达到18000亿元;市场供应:“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亿平方米;企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大型房地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住宅产业化:到2015年,全省新创建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10个以上,20个以上住宅小区通过国家A级住宅性能认定。
房地产服务业方面。到2015年,年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物业服务到2015年平均覆盖率达到80%以上;房地产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以上;培育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全国性物业服务企业1-3家。
《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2015年达到80%以上;2、健全两个体系;3、依法维护权益;4、优化社会环境。实现省级“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创建率达到75%以上。
《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
1、孕产妇死亡率稳定控制在10/10万以内。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2、孕产妇死亡中因产科出血死亡比例控制在30%以下;3、以县(市、区)为单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稳定在93%以上;5、妇科常见病检查率达到80%以上;6、生殖健康和优生知识宣传普及率达到80% 以上;7、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70%以上;8、孕前优生检测率达到70%以上。
《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1、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以内;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9‰以内;3、幼儿体质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4、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85%以上;5、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 96%以上,学前1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
服务业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先导产业、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和品质生活的助推产业,使浙江成为全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示范省和国际化发展的先行省,率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企业间网络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15%以上;网络零售额超过2500亿元,占全国10%以上;B2B、C2C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全球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国际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集聚一批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总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生产资料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培育2-3家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和20家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网络零售企业;推动5-10家电子商务企业上市,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及配套服务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80%,一批龙头骨干工商企业建成自主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云计算和移动商务等技术创新快速推进,培育1-2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研发机构;建成覆盖全省地级市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突破6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2.5%左右;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1.5%左右;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16%左右。
2015年全省工业品产销率保持在97.5%以上,品牌营销逐步推进,生产企业新设品牌连锁网点2万个,新增运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10万家,培育有产业依托的省内重点展会20个,培育交易额超100亿元的生产资料市场15家,30个城市建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水泥散装率达80%。
全省性和区域性商业中心基本形成,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合理,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以上网点达300家,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达50条。
乡(镇)连锁网点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达70%。培育营业额超亿元的农产品流通企业50家,交易额超10亿元的农批市场75家,营业额超亿元的农资企业15家,农村现代居民消费、农产品流通和农资供应网络逐步形成。
《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直接经济指标:2015年全省服务外包合同执行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额达到50亿美元,在岸外包执行额达到150亿美元,离岸外包执行额占执行总额的比重达到25%;全省服务外包合同执行总额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有所增加,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高。
社会民生指标:2015年全省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年均新增直接就业人数突破3万人。
企业发展指标:2015年全省形成1-2家万人以上服务外包企业,引进和发展50家千人以上企业,培育30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50个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到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2%左右,达到4500亿元左右(按2010年价格计算),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相对于GDP的比率明显下降。
其 他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16项重大水利科技项目、开展4个方向的水利基础研究、开展7个领域的面上应用性研究、建设和完善8个水利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广应用50项左右各类先进适用水利技术和产品、建设20个地方水利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创建10个左右水利科技创新团队等主要任务。
《浙江省核电关联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到2015年,取得核安全许可证的企业达到50家左右,取得核电合格供应商资格的企业达到200家左右;初步建立具有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维护、教育培训、建筑安装等功能的核电技术及产业服务体系,全省实现核电关联服务产值400亿元左右;培育龙头骨干制造企业5家左右,全省实现核电设备销售产值200亿元以上,带动关联设备制造企业销售产值2000亿元左右。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力争到2015年,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主要指标比2010年实现翻番;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研发人员 40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0000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万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万亿元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5% 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0%。
《浙江省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率先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基本形成充满活力的转型升级机制;2、基本形成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制;3、基本形成繁荣活跃的文化发展机制;4、基本形成绿色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5、基本形成依法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文 化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012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42%以上,文化服务业占比达到40%以上;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以上,文化服务业占比达到45%以上。
《浙江省文化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文化服务业总产出、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文化服务业年均增长20%,2015年实现增加值900亿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的一半以上。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
《浙江省文化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城乡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浙江省核电关联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浙江省体制改革“十二五”规划》
教 育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建成浙江教育计算机网、浙江省教育信息基础数据库和浙江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库、浙江省教育管理与政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和浙江省数字化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教育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浙江开放大学;教育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师生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网络全覆盖、资源全覆盖和服务全覆盖的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中职教育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000元以上;生均校舍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生师比达到16:1左右,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中职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80%以上,获得中级职业资格的比例达到85%以上。培养和培训能力达到1∶1,面向社会的各类职业培训年均规模达到70万人次以上。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比例分别达到30%左右和10%左右。
社会民生
《浙江省“十二五”城镇住房保障与房地产业发展规划》
城镇住房保障方面。到2015年,全省城镇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以上;“十二五”期间,全省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5550万平方米、76万套,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家庭16万户。
房地产业方面。开发投资:到2015年达到4050亿元,五年总额达到18000亿元;市场供应:“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完成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6亿平方米;企业发展:到2015年,全省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的大型房地产企业达到10家以上;住宅产业化:到2015年,全省新创建国家级住宅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康居示范工程10个以上,20个以上住宅小区通过国家A级住宅性能认定。
房地产服务业方面。到2015年,年营业收入达到400亿元;物业服务到2015年平均覆盖率达到80%以上;房地产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以上;培育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全国性物业服务企业1-3家。
《浙江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1、残疾人小康实现程度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2015年达到80%以上;2、健全两个体系;3、依法维护权益;4、优化社会环境。实现省级“扶残助残爱心城市(区)”创建率达到75%以上。
《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15年)》
1、孕产妇死亡率稳定控制在10/10万以内。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2、孕产妇死亡中因产科出血死亡比例控制在30%以下;3、以县(市、区)为单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4、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稳定在93%以上;5、妇科常见病检查率达到80%以上;6、生殖健康和优生知识宣传普及率达到80% 以上;7、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70%以上;8、孕前优生检测率达到70%以上。
《浙江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
1、婴儿死亡率控制在8‰以内;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9‰以内;3、幼儿体质抽样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4、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到85%以上;5、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 96%以上,学前1年儿童毛入园率达到98%以上。
服务业
《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先导产业、惠民富民的民生产业和品质生活的助推产业,使浙江成为全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示范省和国际化发展的先行省,率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浙江省电子商务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企业间网络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15%以上;网络零售额超过2500亿元,占全国10%以上;B2B、C2C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全球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国际市场辐射力不断增强。集聚一批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总部、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生产资料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培育2-3家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和20家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网络零售企业;推动5-10家电子商务企业上市,引进一批国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及配套服务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80%,一批龙头骨干工商企业建成自主电子商务平台,并实现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云计算和移动商务等技术创新快速推进,培育1-2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研发机构;建成覆盖全省地级市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浙江省商贸流通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到2015年,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突破6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2.5%左右;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1.5%左右;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16%左右。
2015年全省工业品产销率保持在97.5%以上,品牌营销逐步推进,生产企业新设品牌连锁网点2万个,新增运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10万家,培育有产业依托的省内重点展会20个,培育交易额超100亿元的生产资料市场15家,30个城市建成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水泥散装率达80%。
全省性和区域性商业中心基本形成,商业网点布局更加合理,5000平方米营业面积以上网点达300家,省级特色商业示范街达50条。
乡(镇)连锁网点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村级连锁便利店覆盖率达70%。培育营业额超亿元的农产品流通企业50家,交易额超10亿元的农批市场75家,营业额超亿元的农资企业15家,农村现代居民消费、农产品流通和农资供应网络逐步形成。
《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直接经济指标:2015年全省服务外包合同执行总额突破2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5%,其中离岸外包执行额达到50亿美元,在岸外包执行额达到150亿美元,离岸外包执行额占执行总额的比重达到25%;全省服务外包合同执行总额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有所增加,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稳步提高。
社会民生指标:2015年全省服务外包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年均新增直接就业人数突破3万人。
企业发展指标:2015年全省形成1-2家万人以上服务外包企业,引进和发展50家千人以上企业,培育30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和50个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
《浙江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到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2%左右,达到4500亿元左右(按2010年价格计算),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3%左右,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相对于GDP的比率明显下降。
其 他
《浙江省水利科技“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规划实施16项重大水利科技项目、开展4个方向的水利基础研究、开展7个领域的面上应用性研究、建设和完善8个水利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推广应用50项左右各类先进适用水利技术和产品、建设20个地方水利科技推广示范基地、创建10个左右水利科技创新团队等主要任务。
《浙江省核电关联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
到2015年,取得核安全许可证的企业达到50家左右,取得核电合格供应商资格的企业达到200家左右;初步建立具有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运行维护、教育培训、建筑安装等功能的核电技术及产业服务体系,全省实现核电关联服务产值400亿元左右;培育龙头骨干制造企业5家左右,全省实现核电设备销售产值200亿元以上,带动关联设备制造企业销售产值2000亿元左右。
《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
力争到2015年,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授权量、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主要指标比2010年实现翻番;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2.5%;研发人员 40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10000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万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万亿元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55% 以上,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