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2: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民意识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民意识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实现政治文明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国家过渡到公民社会的重要前提和条件。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大约在2000万左右,毛入学率也达到了15%,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能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
一、国内外研究
(一)国内研究
国内公民意识教育研究主要起始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这一阶段由于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迈向市场经济,旧的社会规范体系及评价标准被打破,但是新的体系还未形成,因此,这一阶段大学生意识教育的研究主要是注重应用性的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从最初的应用性研究发展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均衡发展,表现在对大学生内涵认识更广泛了,从意义研究转入价值研究,从方法研究转向为对策研究。
1、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涵研究方面:张健在《公民意识内涵:公民现象的反思与公民特质的认同》一文中认为,在一般意义上,公民意识是关于公民现象的反思和对公民特质的认同。在具体意义上,公民意识包含国家观念、私权意识、主人意识和公共理念四个方面,。[1]纪从文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探析》一文中从哲学角度概括了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共同属性,认为公民意识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思想上层建筑,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逻辑上相一致的公民思想和观点,是体现爱国主义与公民自身发展要求相一致的理论体系,[2]冯军等人在《从宪法视角看公民意识的内涵》一文中从宪法学的视角对公民意识的构成做了探求,认为公民意识包括四个层面:由于隶属特定国家而对国家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基于宪法规定而确立法治意识、平等意识(公民人格独立、正确行使权利并主张权利)和义务意识(公民在行使权利的过程中对自己所履行的法定义务的认知、判断及价值取向)。[3]郑杭生在《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文中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国家主人意识和祖国民族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内容是培养公民的民主和法治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延伸内容是培养公民道德与文明意识。[4]杨涛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探究》一文中认为,现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社会公德意识教育、创新意识教育以及主体意识教育六个方面的内容。[5]而李尚旗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主体意识教育、权利意识教育、法制意识教育、道德意识教育等的四个方面说。[6]曹润花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刍议》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主体意识和民族意识、权利、义务和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自由和平等意识。
2、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缺陷探因研究方面:周静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与实然》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传统的封建臣民意识的根深蒂固,政府引导的失范性对高校德育实效的抵消,高校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缺少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以及高校缺乏公民实践的体验。[7]殷永贵、赵志国等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一文中,认为造成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传统的农业社会阻碍了公民意识的生长,二是西方文化的入侵对公民意识的消解,三是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错位。[8]曾熙在《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教育原因探析》一文中认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传统“圣人”教育的观念制约,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德育失衡,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偏差以及社会教育的正面角色缺位等四个方面。[9]
3、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研究方面:陈继红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淡薄、公德意识缺失以及民主法制意识薄弱等三个方面。[10]李尚旗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二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三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主体性和自觉性。[11]周静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与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一文中,认为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内容偏传统观念,轻现代意识,二是教育形式重理论灌输,缺公民实践,三是教育评价重考试成绩,轻现实表现。[12]
4、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研究方面:肖永忠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探微》一文中认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路径,应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二是与实践体悟相结合,三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网络,四是运用隐性教育方法。[13]周静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与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一文中认为,改革的路径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学内容,主要是指丰富教育的内涵,更多的加入自律意识教育、竞争意识教育、创新意识教育以及廉洁意识教育;二是从授课形式上,要增强公民行为实践;三是从评价机制上,要注重日常生活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建立科学的公民意识考评指标体系。曹润花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刍议》一文中认为在大学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要根据大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主张在英语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在参与行动和实践中培育公民意识,必须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公民意识教育。[14]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一方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同时也指导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学者主要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公民意识缺陷的探因、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以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研究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各各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现今国内关于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大都都是采用定性的方法,而较少通过定量的方法来调查和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
(二)国外研究
公民意识教育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较早并受到高度的重视,特别是20世纪以来,发展较快。美国前总统布什签署《关于全美教育目标的报告》要求全美“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与提高和显示良好的公民意识、社区服务与责任心的活动”,1991年颁布了《公民教育大纲》,1994年制定了《公民学与政府》,其公民教育包括:政府及其职能、政治体制的基础、民主在政府中的体现、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参与意识。澳大利亚教育部于1997年颁布了“发现民主”计划,开发公民意识教育的资源,并将公民教育渗透在社会科学课程中。日本战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以培养民主的和平的国家及社会建设者为目的,内容涉及国家、政府及其运行、国家意识、个人权利义务等。新加坡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它的公民教育以儒家的“八德”作为治国纲领,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开设《儒家伦理课》,强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5]
就纯粹的公民教育研究来说,西方国家这方面研究远比关于我国高校公民教育的研究要早。近代就有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著名的《论公民》一书,其中就谈到了公民的教育与培养问题。在当代,公民教育理论形成四种代表性观点: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1、关于公民教育内容的研究方面:凯兴斯泰认为公民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进入职业社会承担国家所赋予的历史使命,进行公民权利与义务教育。这种教育。在由近及远的多种层次的集体组织中进行,近如身边的小集体远如国家大集体。(2)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3)进行权威感教育。(4)进行民族感教育(5)劳作教育。杜威认为公民教育内容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公民民主素质,以更好的发展,民主。贺拉斯·曼改进了教学制度。根据公民教育的观点,公立学校开设了阅读、书写、算术、英语文法、历史、地理、人体生理学、公民道德、宗教常识等学生将来必须适应他所在的社会生活的实用课程。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美国的公民教育》指出民主社会中公民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公民知识的组成一般是围绕着五个中心问题而构建的,既政府及其职能、政治体制的基础、民主在政府中的体现、美国与世界事务的关系、公民在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公民技能包括知识和智力技能,此外公民教育还必须注意参与技能的培养。
2、关于高校公民教育现状研究
李萍在日本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浅议中,认为现今日本公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包括学校教育与社会结构的脱节、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民主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问题。[16]
陈清芳在美国高校公民教育研究中指出美国高校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缺乏,课程枯燥,强调个人主义导致的校园失控以及以美国为本位造成的霸权。[17]
3、关于高校公民教育策略研究
博耶以“形成联系”作为研究和解决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各种联系的基础上,针对美国大学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大学培养目标定位原则。并提出通过开设增进公民素养的核心课程、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中增进公民责任感和提升公民参与能力、提倡教师的言传身教等途径来培养“受过教育的公民”。
2003年,美国公民学习与参与信息研究中心与卡耐基,了《学校公民教育使命》,其中包括提高公民教育质量的策略包括①教授政府、历史、法律与民主制度知识,学校应避免简单枯燥的知识背诵②把当前发生的有关本地、本国以及国际上的问题与事件,特别是对青少年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带到课堂上讨论③计划并实施与正式课程相关的社区服务,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应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公民知识④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为青少年融入学校或社区创造条件⑤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⑥鼓励学生参加模拟民主体制过程与步骤的情境。[18]
公民教育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公民教育被完整的嵌入在高校的显性课程以及隐性课程之中,涉及到了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国家主要是通过政府颁布的法律、法规等文件来贯彻实施公民教育,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美国实施公民教育的策略中,参与式的公民教育是美国独创的一种课堂加实践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社区的方式、亲自体验到公民教育的内容以达到深刻了解其内涵的目的。这种实践方式正是目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所缺乏的。
二、总结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现代社会意识,其确立与培育是公民个体成为现代社会主体的重要标志。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程度、公民素养的高低无疑对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受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方面还相当滞后,大学生公民意识欠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找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健.公民意识内涵:公民现象的反思与公民特质的认同[J].人文杂志,2009(1):41-46
[2]纪从文.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探析[J].东岳论坛,2009(3):151-155
[3]冯军. 从宪法视角看公民意识的内涵 [N].人民日报, 2008-03-26(07)
[4]郑杭生.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J].学术研究,2008(8):19-22
[5]杨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2)::33
[6][11]李尚旗.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36-38
[7]周静.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应然与实然[J].江苏高教,2009(6):100-101
[8]殷永贵,赵志刚,程家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2):171-173
[9]曾熙.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的教育原因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7):195-196
[10]陈继红.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2003(1):94-96
[12]周静.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紧迫性与高校思想品德课的改革[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142-145
[13]肖永忠.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探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4):126-128
[14]曹润花.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刍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8):88-90
[15]鲁延安.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综述[J].安康师专学报,2006(10):94-97
[16]李萍. 日本学校中的公民教育浅议[J].道德与文明,2003(1)::58-61
感恩父母,学会自立
我要求学生用一周的时间把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温馨照片,使学生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我还让学生把父母为培育自己成长所支付的费用尽可能地罗列出来,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平时视而不见的是一笔笔多么昂贵的财富,而这一笔笔财富又蕴含了父母深切的爱。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引导学生们在生活情境中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心,我提出了三项感恩作业: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当家一天为父母分担家务。我要求学生们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具体的行动,让学生们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自觉地把感恩之心转化为自主的感恩行动,为今后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修养的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感恩老师,担当责任
为了让学生理解老师的辛苦,我坚持利用每天晨检的时间给学生讲老师们的故事。英语唐老师为了毕业班的学生们能考出好成绩坚持早晚给学生补课,却经常不能准时到幼儿园接自己的孩子。体育高老师的家离学校很远,但无论春夏秋冬他都坚持早晨七点到校给田径队的学生们训练,从未请过一天假。听了这些真实的故事以后,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且写得工整漂亮了,学生对老师们的尊重与敬佩在不断的沟通中变得更加深沉了。
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我利用班会时间展示了平时收集的个别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作业本,看到自己这六年来的巨大变化与进步,许多学生都感慨万千。我还和学生们一起回忆了曾经教过他们的老师,以及老师们曾经给予他们的帮助。最后,全班同学一起评选出了“最让我感动的老师”,每位同学都写下了自己心目中最为敬佩和感谢的老师及推荐理由,让老师们感动不已。
感恩母校,付诸行动
在毕业典礼中,学生们回忆自己在母校六年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经历,都情不自禁地给几年来辛勤付出的老师们深深地鞠了一躬。仪式结束以后,为了给学生们创造更多感恩母校、回报老师的机会,我又组织本班学生开展了感恩母校活动。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六个小组共计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330次,均受到好评。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社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公民素质高低是决定国家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在塑造成熟现代公民的道路上必须加强国民的公民意识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在头脑里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①公民意识涵盖了公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丰富内容,主要包括主体意识、自由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道德意识等。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高素质群体,其公民意识教育可以说举足轻重。
一、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公民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基,关系到社会民主秩序、社会活力和社会风尚。塑造成熟公民是国家实现民主法治的一项重要保障。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发展,良好的公民意识成为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可见,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作为民主政治主体的战略性要求,而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生力军,其公民意识教育的强弱不但直接关系到他们进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甚至还关系到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注重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必须不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加注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成功培养。培养当代大学生爱国敬业、集体主义、自由平等、权利义务、法律道德等方面的公民意识,是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将他们塑造成为肩负时代重任的成熟现代公民,才能让这个社会建设主力军在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发挥更强的个人能力并作出更大的社会贡献。
二、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
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还是以积极向上为思想主流,绝大部分学生高度关注国家政治时事,对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和活动以及党和政府的重大政策有较强的敏感性。但是,这批新生代大多向往个性自由发展,也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大部分缺少社会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加上种种观念误导,很多大学生在刚刚踏入高校时很难有自己的定位。因此,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缺失的,与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相比还有一段距离。公民意识教育在当前很多高校面临着一些比较严峻的挑战,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认识水平不高。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缺乏公民意识教育理念支持,也缺乏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专项教育规划。学生们对公民意识的认识较为淡薄,教师对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往往大而空。此外,认识水平不高还体现在普遍缺乏互动和主动思考。在公民意识教育中,普遍缺乏师生互动,还是停留在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模式。在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缺失敢于质疑和自主探索精神。
2.内容传统老套,没有与时俱进。当前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没有及时更新,面对当前时代进步和社会形势的转变没有做出相应的内容调整。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往往都在强调幼儿园和小学时代需要注重的礼貌、卫生、纪律等问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国家、政党、国体、政体、民主、参与等有关公民意识教育常识方面的教育篇幅不多,分量不重。
3.形式枯燥单一,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接受的公民意识教育往往抽象单薄,被灌输后印象不深,大多为了考试而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很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种单一的形式,容易形成大学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期望值很高,社会实践能力却极其缺乏,谈不上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很多大学生法律法规意识不强,不爱遵守学校校规,逃课、旷课等现象比较突出。此外,大学生尽管具有较强的公共道德意识却没有相应的行为,遇到乱丢垃圾、公共噪音等大多冷眼旁观,无实际的价值判断和也容易人云亦云、跟风行动。
三、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来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进而塑造合格成熟的一代现代公民,才能为社会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最优秀人才。面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些严重不足,我们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任务迫在眉睫。
1.提高师生关注度并营造良好氛围。针对师生对公民意识教育认识的欠缺和误区,应该加大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重视公民意识教育的良好氛围。“要把公民意识教育和学校管理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②以公民意识培养为目标,加快制定科学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规划,开设专门的系列课程和实践活动,为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打造一个较好的平台和循序渐进的过程。
2.内容充实形象并与注重时俱进。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注重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主动性,力求内容充实形象。在基础教育资源中,以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设计以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从他们身边关心亟需解决的事情入手深入浅出,对大学生主体意识、自由平等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法律道德意识等方面做基础教育。对如今比较欠缺的国家和主体意识、法治意识、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等方面应加重教育力度。首先是让大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性质,党和国家政策有更实质的认识,对党和国家有较深的感情,对民族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其次,培养法律思维,提高法治意识,只有法律法规观念强烈才能对违法乱纪的事情能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再次,建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并付诸于行动。面临当前网络时代要求,“要教育他们抵制网络的消极影响,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网络道德,这也是提高公民意识的要求。” ③ 除了自己能够拥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之外,能够力求做到自己发展与社会贡献的统一,在享受公民权利的同时也不忘公民义务。
3.借助实践载体并力求形式多样。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容易流于形式。课堂教育的重要性无可厚非,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在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借助实践活动为载体,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效果显著。相比当前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育和被动式学习,实践活动逐渐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一个良好平台。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锻炼,让大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有更深刻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忧患意识和使命感,营造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情绪,培养民主平等、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等。在活动中,更真切有力地促使他们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由“学校人”成功成长为良好的“社会人”,成功塑造合格公民角色,在为自身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的同时也为和谐社会构建贡献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星炜.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J].理论与改革,1994(4):29.
以残障青少年为主人公的系列公益纪录片《我们不一样,我们都一样》,通过真实纪录残障青少年在生活、学习和就业等领域的经历,向公众传播了身体有残障的人士与非残障人士“身不同,心相同”的理念。目前,我国有人数超过8000万的残障群体,这意味着平均每5个家庭中就有1名因身体残障而有特殊需求的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残障人群的特殊教育也有了较快的发展。1985年,我国大陆地区有375所特殊教育学校、4万名在校生;1991年有886所特殊教育学校、近8.5万名在校生;到1998年,我国大陆有盲校27所、聋校845所、盲聋合校143所、智力残疾儿童学校425所,共有1440所特殊教育学校,加上一万多个普通学校附设特殊教育班和一些随班就读的学生,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人数约有34万人。[2]到《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2001年—2005年)》完成时,我国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662所、特殊教育班2700多个,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3250个[3],到《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纲要(2006年—2010年)》完成时,残疾人特殊教育学校达到1704所,在校残疾学生总数为42.6万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水平明显提高,近60万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残疾人职业培训机构达到4704个,376.5万人次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4]但是,目前我国残障学龄儿童80%的入学率与我国大陆地区普通儿童99%以上的入学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发达国家几乎100%的特殊儿童服务率相比,差距更大。据笔者从中国特殊教育网所获信息的粗略统计,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各种特殊教育机构中绝大多数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机构,残障学员的高中教育机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以及大专院校数量的占比极其微弱,而且还存在教育规范、管理规范等方面很多不尽完善的问题,由此表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空白点还有很多。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教育部门为主,民政部门、卫生部门、残联部门和社会力量作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渠道,正在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是一个人的成长起点,中等及以上教育是一个人学习一技之长、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保证。从教育的意义来说,所有的教育都有其基本的目的,但所有教育的核心内容都应该是为了人的发展。在倡导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文明社会里,身体残障人群虽为弱势群体,但同样享有公民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公民义务,而教育则是这个特殊群体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因此,就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而言,距离《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普遍接受义务教育,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完善残疾人教育体系,健全残疾人教育保障机制”的公共服务发展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仍任重而道远。
二、特殊教育中增强公民意识培养教育内容的必要性
对于一个社会成员来说,从自然人到公民的转化,需要通过公民教育得以实现。所谓公民教育,就是按照一个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对公民的规定和要求,把自然人培养成公民的教育过程,其中,公民意识教育又是其首要的内容。
(一)公民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特殊群体公民身份的理性自觉
所谓公民意识,即公民对其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赖于从外界附加相关知识于公民的认知系统,更有赖于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实践。从教育活动的作用机理来看,任何外部的教育因素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部因素才能发挥作用,收到预期效果,因此,现代教育特别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B•A•Cyxomjnhcknn)的一句名言:“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那么,针对特殊群体的公民意识教育,既需要各类宣传教育机构从外部宣传、讲授关于“公民”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知识,更需要立足于特殊群体的自我教育,特别是引导特殊群体在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实践中,切实提高其对公民身份的理性自觉。真正公民意识的形成,最终取决于公民自身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参与其中的政治实践,因为只有公民在政治参与和民主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才能够生成和积淀公民意识,这是公民意识教育获得成功的一项基本条件。身体有残障的特殊群体和普通人的区别,只是因为他们身体有残障而有一些特别的需求,但是,他们的心和普通人是相通的,也有同样的精神需求,他们与普通人在法律上、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作为国家公民,他们更需要公正的制度和环境保障其应有的社会权益,这是教育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当前,我国的特殊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还普遍偏重于技能培养,把增强残障群体的生存能力作为主要的教育目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来说,还应该丰富对残障群体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内容,以便帮助他们了解和认知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增强他们的社会保障。在倡导“教育平等”、“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语境下产生的全纳教育思想,超越了传统的特殊教育理念,那么,在教育实践中就需要营造与之相适应的全纳教育文化,这种全纳教育文化既包括基本价值体系指导下的隐形课程,也包括潜移默化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仪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和行为规范。全纳教育文化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学会用价值标准进行自我审视和评判,这无疑有助于特殊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残障群体的公民理性自觉。
(二)公民意识教育有助于提升特殊群体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
公民意识教育是实现“个体公民”向“社会公民”转化的教育,从其内涵来讲,应该包含公民个体道德意识教育与社会整体文明意识教育。目前,从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来看,我国公民的道德与文明教育还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如我国公民个体道德意识与自身文明行为存在不同步性的一面,往往表现为“有观念无行动”,也存在公民个体道德与社会文明程度显现出的二律背反现象,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公民道德与文明的“现代病”,甚至存在“群体道德缺失”的现象等,因此,也就出现了人们对人际关系、公德公心、社会责任、环保意识等方面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的抱怨和批评,这些社会现象都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正视的问题。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应该体现在公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是现代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内容,通过教育,让每个公民切实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社会道德规范,因此,将公民个体道德意识教育与社会整体文明意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公民意识教育之中,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培养现代公民的必然选择。在我国,由于身体有残障的特殊群体在社会生活中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怀,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因此,他们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在生命尊严、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公民意识更为薄弱。目前,有一种倾向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关注,即我国残疾人犯罪率正呈上升趋势,并逐渐演变为团伙犯罪,甚至趋于职业化。从残疾人犯罪问题的角度来分析,残疾人自身条件的局限使他们就业能力差,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甚至有强烈的生存危机感,这应该是构成残疾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残障群体长久以来被社会边缘化,缺少社会关爱,很多人得不到基本的教育保障并因此导致他们认知能力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这也是导致其犯罪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应该培养残障学生在学有一技之长提高生存能力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追求自由与高度自律的理性境界,促进其心智的成长,帮助他们认知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具备法治意识,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文明修养。公民意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教育密切相关,因此,特殊教育不仅要把培养残障学生的生存技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不能忽视残障学生的心智培养和道德养成。每个人对个人责任的认识、尊重权利的态度和依法自治的精神,都离不开文化认知和公民意识教育,而身体有残障的特殊群体又是这两个方面都很匮乏的弱势群体,因此,在当下我国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增强对特殊群体的社会关怀和人文关怀,更有着迫切性和现实性。
(三)公民意识教育有助于充分体现特殊教育的人文关怀
一般认为,人文关怀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人文主义思潮的涌现是西方历史上从封建时代走向近代文明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一个突破。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影响反映在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人的观念的转变。我国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一些旧观念正在逐渐被现代文明的价值观所取代,人文关怀的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一个共识,这也是我国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我们所倡导的人文关怀,其实质内涵应该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体现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从经济上和道义上给予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和精神上要充分体现人的价值。建立一种体现个体自由、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公民社会,已经成为当前世界文明的主流形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殊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身体残障人群不断摆脱各种外在羁绊而走向自由,回归社会,融入生活,适应现实生活。公民的理念在历史的演进中逐步丰富,反映出个人与国家的特殊关系,确认了个人的公共性和主体性。国家是由个人构成的共同体,其追求的利益是公共利益,国家事务就是公共事务。我国公民教育的主题和努力方向应该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性三个方面,而公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公”字上,表达的是“公有”“公共”的意思。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的主体性地位首先表现在自主性上,也就是公民应该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其次是自为性,“公民的自为性,一方面表现为(公民)对国家权力本质上的公共属性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努力促使其朝着有利于公共利益实现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公民)对自己利益的自觉,努力地去追求自己利益的实现,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不受他人和国家的侵犯”。公民意识教育是每位公民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接受的一个学习过程,通过学习,使每个公民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形成个体道德,使社会规则成为一种保护每个人平等权利和自由的共识。有人把残障学生在主流教育中所处的状态比喻为“主流中的孤岛”,形象地说明了残障学生在主流教育当中的边缘地位。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对身体残障学生技能的传播和训练是直接指向实践层面的,目的是能够让他们在教育及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关的技巧和能力,让他们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最终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使他们不再是社会的边缘人。同时,现实社会的发展还要求我们在帮助身体残障学生掌握技能和运用技能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帮助身体残障学生加深对社会政治制度和社会伦理规范、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其公民意识,为残障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平台、开拓渠道,实现他们对生活和自我发展的自主性,使其有能力维护公共利益、保护自身权利,充分体现特殊教育的人文关怀内涵。
三、几点建议
【摘 要】青少年公民是我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是整个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问题,而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又缺乏政治生活的实践经验,因此,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强化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成为政治教师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课堂教学;公民意识;教育
增强公民意识,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青少年公民是我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培养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是整个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学的基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问题,而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又缺乏政治生活的实践经验,因此,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强化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成为政治教师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精心研究课标教材,创设仿真情境。精心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充分利用网络进行选材,比如生动的图片、漫画,恰当的视频资料,甚至包括各种小故事、小文章,选出学生感兴趣而又有意义的活动材料,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仿真情境,刺激学生从情境中挖掘和探究,并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感悟公民意识。
例如:“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一课的教学中,可由学生出演市长角色,发表施政纲领,谈谈如何造福于民;同时,由学生出演公民角色,谈谈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监督政府职权。“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一课,可以设计小演讲“假如我是候选人”、“我这一票投给谁”等活动,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是否积极参与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又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国家》,这首歌是由成龙、刘媛媛等倾情演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献礼歌曲。引导学生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分析国与家、国与世界的关系,这首歌词情感的表达充分直白,作者反复阐释了“国”与“家”的概念和关系,国是家的支撑力量,家是国的组成元素。今天的中国不仅是属于我们的,更是世界的,她正矗立在天地之间,让世界瞩目感慨。让我们对“家”、“国”产生一种渴望,渴望怎样去付出,如何更深刻地去爱国爱家爱世界。
其次,直面问题,智慧解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然要体现国家的意志,现实与教科书上的差距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政治教师和教科书都是“假”“大”“空”的感觉,对此教师既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照本宣科,而应该直面社会生活中学生关注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作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心理特点,并通过辩证分析、比较、判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例如,进行的社区选举,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很多人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很盲目。一些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分发选举宣传材料,很快被居民们当垃圾扔掉了。居民们不知道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何尽自己的一份义务。甲型H1N1流感肆虐,一方面有留学生发出倡议,回国后积极配合防控措施,自我隔离,但个别归国人员在出现了流感症状后仍然外出旅游,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朋友聚会。南京的交通事故,当事人醉酒驾车,造成五死四伤的惨剧。酒后驾车屡禁不绝。有些学生根据身边存在的问题就对我们的政治体制、法律等产生怀疑,甚至有抵触情绪。作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正确地分析问题的方法,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把握我国的政治体制、法律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比较,学会运用比较方法和辩证分析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还要看事情的主流,学会历史分析,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法律等既要全面又要抓主要的方向,既要看到现在新出现的问题,又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还要结合国际社会的大环境综合分析。平时点滴积累科学的分析方法,会逐渐让学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法律等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树立信心,并能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完善的实践中去。
最后,对学生进行包容性评价,隐性培育平等、民主、和谐的现代公民品格。传统的学习评价关注的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并且简单地以分数来呈现,进而以分数对学生进行排队、给学生贴标签。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总是有差异的,拥有博爱之心的老师应当把学生之间的差异作为一种财富、一种资源去对待、去研究、去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智慧就在于如何利用差异。老师有针对性地用心评价,不仅体现了真正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更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学会尊重和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生成平等、民主、和谐的现代公民品格。
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给学生撰写具有激励性的评语,因为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由于某些原因,他们的学习存在各种困难,因此,交上来的作业五花八门。对此,我们首先应该肯定其学习态度,能及时完成作业,保证作业量。即使他们的作业是“复制”或“剪贴”而来,我们也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对其完全否定。我们应该注重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用赏识的眼光去评阅他们的作业,从中寻找思想的闪光点。批改时要适度使用人文性评语去激励他们,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评价来拥有再弥补、再发展的空间,体验自己劳动的乐趣与成功。
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是狭隘地教给人以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不是程式化的、固定的知识传授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教学或专业能力实践的过程,而是一种培育公民的实践。思想政治课应该将公民意识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首要目标,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和实践活动,让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公民意识生成的天然肥沃土壤。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者基本一致的认为主要包括权利与责任意识教育、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公平与公正意识教育、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等内容。大学生是公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鉴于大学生的特殊公民身份及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突显差异性并突出针对性。经过调研掌握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后,我认为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四个方面。
(一)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
一般来说,公德意识是公民对公共道德的认识、理解与态度。道德品质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道德品质的最低层次要求是公德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只有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才能有自己的利益。”②公民的公德意识状况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更体现了公民对他人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是民主法制社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公民中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是社会的精英,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升,大学生良好的公德意识能促进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高。大学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形象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通过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逐步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的良好公德意识。
(二)强化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
诚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大学生能否拥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和诚信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诚信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科学信念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必须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是公民对他人、社会集体和国家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公民对自身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即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实现和中敢于担当、敢于献身。因此,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必须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四)强化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始终贯穿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之中。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树立法律的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使大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
教育的路径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体系尚未建立,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等。但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迫切需要大学生具备公民意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主要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承担,其别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综合运用政治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本规律,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科学教学活动来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主要有三条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作为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之前设定的预期成果,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受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取向的影响,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为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很少有教师意识或者关注到该课程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国家现代化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公民意识淡薄也制约着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基本都成长在传统环境中,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授课教师公民意识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性。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授课教师除要不断提升自身公民意识外,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应该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作为其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
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2006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统编教材虽然多次改版,但基本内容变化不大,主要包括四大模块教学内容,分别是入学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在这个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在不过度打乱教材章节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达到重点穿插和突出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在入学教育模块中,必须强调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增强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思想教育模块中,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强调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立志;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中华民族的“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辱”优良爱国传统为引导,以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骨肉同胞和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强化大学生振兴中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人生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为中心内容,强调责任意识。在道德教育模块中,将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作为主要内容,重点培育大学生公德意识。在法律教育模块,通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权力和义务观念教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等。在课程结束时,适当安排一定时间总结这门课程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系统地向大学生强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分析及成因
国外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便逐步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许多国家已经把公民意识教育正式列入国家课程计划之中。公民课作为一门特定的课程在各国学校中实施,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在这些国家中美国是“最先产生了伟大的民主共和国思想”并“宣布了第一个人权宣言”的国家,其公民有着较强的公民意识,更是其宪法精神的体现[1]。我国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起步较晚,整体公民意识教育薄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首先,官本位思想仍存在。在中国历史上,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造就了中国民众浓厚的臣民意识。其次,法律意识薄弱。在现实生活中,受大众文化这把“双刃剑”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缺乏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虽然国家已开设了法律基础课程,但他们对法律知识学习的热情并不高,没有意识到法律知识对其自身乃至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性,认为这些只是无关紧要的非专业课,学习它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所以说有些大学生不学法、不懂法,不守法,法律意识尤其是宪法意识非常薄弱,考试作弊、迟到、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可见法律知识的缺乏会直接导致公民意识的严重缺失,更有甚者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个人要真正成为合格的公民,就必须自觉地意识到公民这个角色所蕴涵的权利和责任,而这种由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就是公民意识的形成过程,而公民意识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2]其关键就是法制教育,要先学会辨别什么是合法与非法、善与恶、美与丑,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其合法权益,进而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识。
二、法制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把社会公德教育融入到法制教育之中
法律意识与道德意识是公民意识的两翼,缺一不可。“两翼”成长的关键就是要加强对其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是以培养其法制观念、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法律信仰为目的的,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需要,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保障和核心内容,是减少大学生违法违纪现象的强有力保障。那么社会公德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最基本、最简单、最广泛的道德准则,它对维系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公德教育主要是对人们行为规范的培养,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作为当代大学生首先就要学会做一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众所周知,人的行为势必要受到法律法规的制约,但更多的还是需要道德规范的正确引导和调整。在剖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例中,我们先不讨论他是否知法懂法,但做出这种行为的,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肯定是模糊和扭曲的,“当私欲膨胀到冲毁道德堤坝时,在严厉的刑法也难以阻止其犯罪行为的发生。所以说法制教育要以公德教育为基础,两者紧密结合,把法制的强制性与道德的自觉性相融合,”[3]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法制教育为保障,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优秀人才。
(二)创造适宜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所谓内部环境是指我国法律体系构建的自身状态,良好的内部环境需要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与完善,让人们相信法律,提高对法律的认同感和对法律的信仰。就像一位学者所说,法律同时还是一种意义体系,表达着人们对于公平、正义、平等人权的追求[4]。外部环境是指社会大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一是社会大环境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法制宣传,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具有时效性及敏感性的媒介向人们传递法律文化和法律思想,进而在社会上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氛围。二是学校教育环境方面,首先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的桥梁作用,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涉及与其所学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而培养大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兴趣。其次要加强校园法制文化建设,通过专题讲座、橱窗展示、网站咨询等方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法制观念。
(三)在探寻宪法价值的基础上培养合格的公民
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希望势必要在社会中承担各种不同的角色,但事实证明,受我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多数青少年只意识到在学校自己是一名学生,色,并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四)知悉的方式及语言
知悉方式均采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口头知悉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米兰达警告”,书面方式体现突出的是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中明文规定,在不同的诉讼程序当中,必须通过提供相对应的诉讼文书或记载权利内容的书面资料来实现知悉权,并履行签收、提交副本等要式行为。知悉权的实现过程还涉及到语言的适用问题,诉讼中必须使用能让被追诉人听懂并熟练运用的语言,保证知悉能够达到清晰完整、明确无误的境界,即“恰当”的效果。
(五)知悉权的程序性保障措施
周建仁: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其实毋庸多言。从政策方面看,党的十七大已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公民意识在我们的党的文献中第一次出现。党的十再一次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让我们看到了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迫切性,同时也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然而目前,我们基础教育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与未来合格公民要求还存在较大的距离。在未来社会这样一个更为开放与民主的社会架构下,每个公民需要明晓自身的权利、责任与规则,积极有效地参与民主生活中去。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启蒙期,公民意识的唤醒、公民素养的培育,符合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需要。中小学生在公民意识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在行动中体现出应有的素质,理论和实践脱节,知行不统一。
因此,学校面临一个新的教育命题――加强中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未来十年,我们将为中国社会输送怎样的公民,我们将构建成什么样的公共生活,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须回应的时代课题。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公民意识启蒙教育就是不想错过这个关键期,为未来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打下基础。
:任何教育模式都是针对特定的问题提出的,以此达到特定的目的。拱墅区开展公民意识教育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周建仁:我们都知道,公民意识水平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然而,目前我们学校公民教育存在隐性缺失,公民意识教育没有专门的课程,公民教育被以不同的方式泛化、窄化、边缘化,从而失去了本来面目,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缺失的教育背景下,如果没有完善的公民意识,人们便无法自觉地履行义务、行使权利、承担责任、践行规则,我们社会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将只是一纸空文,无法落实到每个人的生活中。
我区加强中小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公民基本素养为基点,以培养合格的未来社会公民为目标,目的就是区域整体提升中小学生的公民基本素养,让学生认清在未来社会中拥有怎样的身份、权利、义务和责任,以便今后可以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概括起来,就是让学生学会规则,力求知行统一;明晰权利,参与公共事务;担当责任,努力回报社会。
:对于公民意识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学界的看法不一。您如何定义这个概念?您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包含哪些要素?
周建仁:从概念上理解,我认为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身份地位的自觉意识,是对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的自觉意识,是对公民主体地位的自我确证,是公民对其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公民意识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以发展国家和社会为己任。
我们曾随机对区域内四所学校的近三百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对公民角色的认识还处于不自觉状态,学生的公民意识更多的是体现在书本上、口头上,没有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实践,具体表现为权利意识知晓率不高、责任意识明晰度不够、规则意识遵守度不强三个方面。因此,我们开展的公民意识教育主要包含权利、责任、规则三个核心要素。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公民意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应当与人的品格形成和道德养成相一致,循序渐进地教会人们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和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您刚才提到,目前中小学阶段,公民意识教育还没有专门的课程,拱墅区在这个方面做了哪些探索?
周建仁:建设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关系到区域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的成效,我们自主编写了《小公民手册》公民意识教育教材。这个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突出公民的权利、责任与规则三个维度,借鉴国内外公民教育先进经验,适应未来公民的素质要求,弥补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关于公民素养教育要求的不足。
为了编好这本手册,全区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走访专家、查阅资料、课堂实践,最终编写成以“我”为第一人称的《小公民手册》,包含九个主题的内容,分别是我与自己、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区、我与杭州、我与运河、我与中国、我与世界、我与地球,并将公民的权利、责任、规则等知识渗入其中,由“小我”到“大我”,由小舞台到大舞台,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公民教育的自主性。
我们希望通过《小公民手册》的课程实施,强化学生的学习好习惯、行为好习惯、生活好习惯,打好参与公共生活、走向社会的基础。
:“学会规则,力求知行统一;明晰权利,参与公共事务;担当责任,努力回报社会。”这是拱墅区整体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实践中是通过哪些有效载体来达成这个目标的呢?
周建仁:我们探索出了以“运河公民节”为载体的公民意识教育实施模式、路径与策略,建构了具有拱墅本土特色的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我们结合运河文化,选择了一个中小学生熟悉、贴近学生实际并为学生喜闻乐见,带有地理特点的节日标识――运河公民节,在每年的11月下旬以节日仪式的形式进行运作。在公民节的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仅是公民节的参与者,也是组织者、宣传者。他们在这个节日活动中受到教育的同时也影响着他们身边的人。学生本身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后来我们发现,学生家长以及教师的参与也成了公民节的亮点。
通过公民节活动,我们深刻意识到公民意识教育需要正确的路径。无论是游戏活动、辩论赛、模拟听证会,还是公民节徽标的设计、口号的编写,都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别样的公民教育。同时,活动中师长的参与,社会的影响,让孩子们更加有干劲,更具有主人翁意识。“运河公民节”的开展也成了拱墅教育的一个特色品牌。
:育生先育师。教师良好的公民意识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十分关键。您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实践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提高教师的公民意识教育水平?
周建仁:的确,要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教师自己就应该具有公民意识。不难理解,教师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公民外,担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重要使命。所以,教师的公民意识影响着整个义务教育的质量乃至国家民族发展的未来。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公民意识教育显得更加必要。
(一)转变教学观念,将公民意识教育作为课程首要教学目标
传统观念上思政课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目标定位往往局限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很少有教师意识到本课程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受传统思政课价值取向的影响,认为思政课的根本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念教育,这固然没错,但并不全面。当代中国,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国家现代化的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除传统道德观念教育之外,更应该大力强化公民意识教育,也就是要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国家公民。应该承认,思政课功能内涵与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尽管有一定的契合,但还是存在区别。公民意识教育更侧重适应现代法治国家需要,而传统思政教育似乎更符合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取向。二者比较,无疑前者更能面向未来,外延更宽泛,也更符合国家需要。另一方面,客观地讲,思政课任课教师自身公民意识淡薄也是制约在本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普遍存在主体意识模糊、权利意识淡薄、责任意识缺失、平等意识弱化等情况,公民意识整体欠佳。[3]思政课教师本身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成长在传统环境中,其自身的公民意识也相对不足,距离作为教育者的要求还有差距。教师自身意识淡薄,自然会影响到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性。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教师除要加强公民意识学习、不断强化自身公民意识外,还要真正认识到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关键要有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国民。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课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教育,还要以此为基础,加强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观念教育的核心课程,应该把公民意识教育作为首要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渗透到课程教学全过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其完整和有机的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教材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大模块:入学教育,包括适应大学生活和历史使命教育;思想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包括道德理论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法律教育,包括法律意识教育和法律制度教育。由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加上思政课的特殊性,过度打乱教材章节、自主安排教学内容是不现实的,授课计划仍应以教材为基本依据。但在讲授具体内容时,尤其在确定教学重点时,应将公民意识强化出来,刻意突出。课程四大模块都可以有机地融入公民意识教育的有关内容。入学教育部分,可以在当代大学生历史使命部分强调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可替代的角色,以增强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思想教育部分,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强调要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而立志成才,发愤苦读;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以中华民族优良爱国主义传统为引导,以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为依托,强化大学生“振兴中华、舍我其谁”的主人翁精神;在人生观教育中,把人生价值的标准作为教学重点,突出强调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帮助大学生树立为社会服务,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责任意识。在道德教育中,将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学重点,强化公德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从而培养大学生规则意识。在法律教育中,从现代法治内涵入手,通过权利义务观念教育、自由平等观念教育、公平正义观念教育以及实体法权利义务的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等。并且可以在课程结束时安排2或4学时公民意识教育专题,既总结整门课程公民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又可以系统地向学生强化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
(三)灵活选用教学方法,以科学方法保证公民意识
教育效果传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导,能保证信息的足量和学习系统性,但形式较为单一。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方面,弊端是激发不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现代公民意识观念的真正养成。笔者认为,考虑到教师授课习惯、学生学习习惯、学校实际教学条件等因素,创造出某种全新教学模式取代现有模式不太现实,但也应该在条件所及范围内,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符合教学目的要求的创新,既不刻意标新立异,又不循规蹈矩,而是实事求是地根据公民意识教育的规律和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础及认知特征,灵活地选择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尤其是要注意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还是需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知识传授,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公民意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形成对其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正确反映,即形成公民意识。而以上知识需要教师的系统讲授。因此,讲授法作为经典教法,有其无法替代的独特价值。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种对学生的观念传授,需要得到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由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自主分析、集体讨论、达成共识应该是获得价值认同的有效方式。可以由教师选取典型案例,由学生分析讨论,教师进行引导。这种案例分析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统一,在公民意识教育中值得尝试。实践教学由于其具备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特征,近年来在思政课中位置凸显。公民意识教育从根本上讲要植根于生活,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不能仅限于课堂。可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安排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主体意识、责任意识等教育的内容,如举办模拟法庭,或组织学生去法庭旁听,使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责任意识。组织学生参加或参观当地人大代表选举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再如举办公德调查及公德论坛,让学生了解我国公德现状,分析原因对策,增强公德观念和规则意识等。公民意识教育是当代中国的重大课题,同时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从其自身角度发挥出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独特作用,对在该课程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路径作出探讨具有现实意义。限于水平,本文的探讨非常浅薄,期待同行能够对这一问题做出深入探讨并有所斩获。
【关键词】公民意识养成;大学生法治意识教育;问题;基本原则;新路径
法治是人类文明前进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现代化社会的主要标志。而法治作为构建社会秩序的基本方式,其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规范个人言行举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人类运用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遵守和服从法律法规规定、社会基本秩序,不仅能有效地捍卫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义务,还能避免其他违法之徒对自己的侵害。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初级阶段,受法治体系改革深化和多元化全球经济的影响,我国的大学生正面临着理想信念薄弱、法治意识淡薄的发展难题,严重限制了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逐渐成为我国大学课程的重要教育内容。
一、以公民意识养成为目标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石
(一)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体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的地位、承担义务、享有权利的自觉意识。公民意识的养成从本质上讲就是个体对于公民角色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这也是公民意识养成的核心所在。公民意识是西方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从西方公民意识的演变来看,公民意识受到了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两种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由主义将抽象的理性的个体作为逻辑的起点,强调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共和主义则是通过公民的积极参与来培育公民意识。
法治作为现代国家治理的模式已经基本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公民意识则是法治社会和民主社会建立的前提,没有现代公民意识,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公民意识教育是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根本目标,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进一步深化也受到公民意识的影响。因此,大学的法治教育不应当仅限于法律知识的普及,还应当包括法律理念的灌输、法律的实际操作与运用等方面,这是公民意识的题中之意,也是实现公民理性认知与自觉行为的有机统一。
(二)以公民意识养成为视角,探索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新路径的意义
以公民意识养成为目标的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建立法治国家的基石,因此大学还肩负着传播法律精神,培育公民意识的重任。而现行的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单一化必然不能适应公民意识养成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公民意识的养成从本质上讲就是个体对于公民角色的心理认同和理性自觉。因此,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途径应当多样化,实现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新突破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也是实践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题中之意。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中形成有根基的、坚固的、稳定的和理性的法治意识。
二、公民意识养成视阈下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传统高校法治教育的局限性
法治社会的真正建立除要有完备的法律制度外,还需要公民对法律权威的认识和对法律至上的信仰。由于高校在大学生公民意识养成过程中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传统文化所固有的惯性思维之间充斥着矛盾和张力,导致高校法学教育依然面临诸多困境与制约因素。如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多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进行教学,以守法教育为目标,以法律知识为内容,片面强调法学课本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内心信仰和感知教育。这使得多数大学生处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如果对大学生法律教育还仅仅停留在“了解法律的基本常识”“遵纪守法,不犯法”的层次上,则必然导致大学生法律运用能力不强,公民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性,不能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与公民意识养成结合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尽管学者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公民意识教育进行了广泛探讨,但是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总体上依然体现为灌输式的学校教育和并不系统深入的社会教育。在高校中,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是比较欠缺的,已有的研究也多从知法和守法的角度探索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具体内容。迄今为止,从公民意识养成的角度进行的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的讨论并不多见,对基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现的设计并没有形成较为明晰的思路。
三、提升我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效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内外因素相结合的培育原则
法治课程作为我国大学生的基本课程之一,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大学生的生活也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大学教师在实施法治教育的时候,应该要注重外部环境因素与内在动因之间的结合性,将法律知识融入大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实现教育环境与生活环境的统一,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并参与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当中来。高校可通过对大学生法治学习环境的有意塑造,使大学生主动将法律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法治教育深深烙在大学生的心中,实现大学生法律教育的内在意义。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法治意识本身就具有非常浓重的实践意义,它普遍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行为当中。因此,高校的法治教育应该要跳出只注重理论教学的教育怪圈,将实践教育环节充分融入法治理论教学当中去,逐渐实现法治意识教育的实践意义。比如开展法律知识辩论大赛,开设法治意识宣讲,或举行与法律知识有关的答题比赛等,都能增强大学生对法治意识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能学以致用,提高法治教育效益。
(三)以培养法律信仰作为法治意识教育的最终目的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教育普遍缺乏专业、丰富的法治知识教育,使得当代大学生整体的法治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为了能有效地提升当下大学生法治教育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建设的基本进程,大学教育者应该在注重法律知识传播的同时,大力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大学生对法律制度的认知,通过专业的法律知识讲解来促进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准确理解。
大学生仅仅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不够的,还应不断拓展自身的法律知识层面,构建自己的法律信仰。
四、高校法治教育的新路径
虽然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正在逐步增强,但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法治教育仍然欠缺,隐性教育的不足、法律信仰的缺失以及法律实践的薄弱成为制约我国法制化进程的瓶颈。
(一)优化《思想道德c法律基础》课程改革,增加法律实践环节
在教学中引入模拟法庭、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教学方式,既突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
(二)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开阔大学生法律视野
对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是一项综合工程,并非仅仅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来衡量。而且“95后”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多元,单纯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加强第一课堂教育的同时,应充分发动第二课堂的力量,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在实践中增强法律意识。一方面,组织、开展多种校园法律文化活动,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中得到教育;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团学组织的力量,不断创新法律实践载体,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法律事务,并为其提供亲身接触法律的机会。可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法律援助等活动。同时,发挥专职辅导员的作用,如以辅导员法律工作室为载体,一方面开展校内法律维权,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日常法律意识的培育,督促大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守法、维权意识的增强。
(三)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学生法律服务机制
高校是大学生法治意识养成的重要场所。目前,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已经相当完善,但法律咨询服务机构相对欠缺已经成为高校法治意识培育的短板。因此,学生法律咨询机构的建立应该成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
唯有不断拓展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新途径,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力量,将法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所有活动中,建立更富实效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实践模式,才能使得大学生将法治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研究生教学用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李芳.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何齐宗.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一、提升公民教育的效果
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很好地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并实现学校一家庭一社会在公民教育问题上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总人口的28%,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行而有效的公民教育,促成其权利意识、民主平等意识、法制纪律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公民所应具备的意识的形成,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一)校内公民教育应发挥主渠道作用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根据该国宪法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但真正成为合格公民并非易事,公民意识的形成需要教育、政治技能训练和环境熏陶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显而易见,学校是开展公民意识培育的最好阵地之一。然而,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现状与实际效果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要发挥学校公民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扬长避短,开展切实可行、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重视公民教育的质量与实效,跳出传统少应试教育”只重视分数的怪圈。二是,开设独立的或综合性的公民教育课程,建立和完善公民意识培养体系,推进公民意识培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理清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改变将公民意识培养与公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简单等同的认识和做法。四是,在公民教育的方式上,给学生以实践机会,贴近实际生活、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五是,营造适应开展公民教育所需要的校内人文环境。
(二)家庭教育应把握“先机”优势
家庭对个体的社会化影响很大,具有先人为主,润物无声的优势。故而,我国家庭在公民教育中应抢占先机,发挥自身优势。首先,家长应做到“言传”与“身教”并重。言行一致才更具有说服力,家长的率先垂范显然是家庭公民教育中的最好形式。其次,家庭教育理念应从传统家教理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传统的家教理念,如“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在帮助家长们树立权威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们的独立人格,也极易造成孩子们的性格奴化。其次,排除家庭教育职能异化消极影响。家长应重视孩子的人格教育与培养,不应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子女的学业上,使孩子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最后,不具备公民意识或公民意识薄弱的家长应主动“补课”。
(三)社会教育不可缺位
本文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组织、团体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的意在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活动。当前,社会教育存在着角色缺位问题。这对公民意识的培育有弊无利。进行公民意识培育,体现出社会教育这个途径的作用,当务之急是正确面对和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传播媒体在营造基本语言环境上应有所建树。新闻报刊、影视剧、网络应从大谈“百姓”而逐渐转向倡导“公民”。其次,大多数文艺作品表达的思想意识应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合拍,避免“官本位”思想在现时代的继续传播。最后,应设立专门的公民教育研究和推广机构,并建立起系统的公民教育制度,切实为公民教育提供制度性保障,使公民教育走出在低水平、低效率状态上徘徊的窘境。
二、发展经济,改善个体经济状况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2亿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离小康的标准,差距仍然较大,且有2000多万的农村居民仍然在温饱线附近徘徊。城镇也有一些居民的生活状态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可见,普通劳动者的绝大部分时间仍用在谋生的劳动上,他们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如何改善生活质量。当然没有过多的精力主动从事政治生活,或用于政治技能的提高,至于公民意识的确立则更是遥远的事情。另外,个体经济状况的不景气,直接制约其受教育的程度,而受教育的程度对公民意识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文化程度不高,无疑会制约人的现代化。由此可见,发展经济,改善个体经济状况对公民意识培育的重要性。 转贴于
三、加强法制建设,为公民意识培育提供有力保障
公民意识不是公民生而具有的,这既需要公民教育对公民的政治社会化的本领进行先期培训,使政治参与的技能和知识得到有效灌输,更需要公民在政治生活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体验、积累。加强法制建设的目的也不单纯在于法律体系的发达和法律救济的完善,更在于形成一个贯彻法律至上、以法制权、依法办事为原则的法制环境,为培养公民意识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形成公民意识养成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公民教育中,实现了使公民成为公民的启蒙,公民已初具公民素质和公民意识,但缺少实践,更缺少适宜其实践的外部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就是要形成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办事的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促进公民意识养成,切实使其学以致用。公民意识的确立,不仅需要公民对理论的勇于实践,更在于有着相适宜的外部环境,也即是内因与外因的同时具备。否则,公民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极易付之东流。
加强法制建设,有利于形成适应公民社会发展的政治文化,削弱传统政治文化对现代的影响。在我国,儒家文化是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不仅贯穿封建社会的始终,而且对我国的近现代政治文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儒家政治文化具有明显的泛道德性,在传统的国家社会结构模式中,用伦理道德准则处理一切关系,以伦理道德标准衡量一切价值,使之具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和全面的社会影响。在儒家传统政治文化影响下形成的社会是“人治”的社会,人们在“德”与“得”正相关思想的鼓舞下,内修道德,以期“内圣外王”。至于治理国家那是道德高尚者的事,形成了牢固的“官本位”思想。政治意识消融于道德意识中,普遍缺乏政治参与的热情和能力。儒家政治文化主张“德主刑辅”,强调以德来感化民众,将他律变为自律,致使中国传统法律让位于伦理道德,成为伦理道德的附庸,更使“共立约共守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的原则荡然无存,以致人们的法律意识淡泊到自身权益受侵害时很少从法的角度去考虑维权,而是从“人情”、“关系网”中寻求庇护,抑或期待“清官”为民做主。
关键词 立德树人 价值观 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04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ivic Awarenes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Cultivation
XIE Jinwei
(Jiangmen Polytechnic, Jiangmen, Guangdong 529090)
Abstract The Party's Eighteenth report states that "strengthen morality education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training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strengthen morality education" was first established a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education, that education not only to impart knowledge, build capacity, but also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tegrated into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of honor and disgrace. The author combines with actual work and visit interviews, College Students explore civic awarenes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hould nurture from childhood, focusing on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on campus, students should exercise the right to monitor their due right and other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strengthen morality education; value; civic aware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
公民意识就是公民对自己和对社会行使的权利和义务有清晰的认识。社会责任感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每个人在内心本质上对其他人的关怀和义务,是一种道德上的义务。
1 高校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分析
1.1 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对高校学生的影响较大
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有近一半的受调查学生认为父母的教育对自身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影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有很大的影响。大部分的父母都对子女进行了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说明父母的教育对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高校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也就是说,目前社会没能营造出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氛围。社会上许多道德缺失或违纪违法的负面情况还是时常能看到,这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还是存在着许多的负面影响。
1.2 高校未能营造良好的校园培育环境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只有接近三分之一的高校学生认为高校的课堂教育和相关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甚至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其意义不大。
虽然现在高校普遍开展了形势与政策课、大学生心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或活动,课程内容与活动大多数和社会问题挂钩,这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家现状,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但是课程过于理论化,学生缺少社会实践机会,这就降低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拿学分。高校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育,通常由辅导员、班主任或其他学生工作相关的老师负责,因此导致教育成效不尽如人意。
1.3 高校学生对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有限
大学生们普遍认为民主意识和公德道德意识、责任意识比较重要,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更为注重责任意识,忽略了民主意识和公民道德意识。大约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明白“我有什么权利和义务”,但认识得不够深刻。
同时,大部分高校学生认为“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一般,这也说明了当前高校学生表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不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1.4 高校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薄弱
笔者发现,有近半的受调查学生表示“如果发现政府工作存在不合理或者漏洞”,需要“看情况,如果是关系到自身重大利益的话,就会向有关部门反映”,这部分学生只会在遇到关乎自身利益的问题时,才会真正履行公民义务和担当社会责任。
高校学生对“大学期间,对于班级选举等民主选举的态度”,有46.3%的选择“正常参与,投票还算认真”,由此看出,近半大学生没有真正带有强烈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去参与政治生活。甚至有小部分大学生选择“毫不关心,一张选票起不了多大作用”。
2 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社会环境因素
(1)部分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及与同学相处时注重个人利益,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忽视了道德法律法规,这成为导致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2)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不同思想文化也在激烈碰撞,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也使得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渐下降。
(3)新媒体给人们带来了“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的机会。但凡事具有两面性,由于现在网络信息的大量传播,导致信息良莠不齐,容易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传播不良信息的机会,大学生还处于学习发展阶段,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容易使大学生形成不良的价值观,不利于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2.2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结构、父母教育方式、父母关系的和谐程度等,对子女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今独生子女也越来越多,由于物质的丰富和父母对子女的呵护,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养成了一种养尊处优、自私自利的性格。父母的溺爱也导致了大学生以个人为中心,注重个人利益,很少从集体利益出发,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在中国的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许多父母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就可以了,忽视了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教育。
2.3 高校校园环境营造不到位
班集体的建设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经常召开关于法制宣传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主题班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是有促进作用的。
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提升集体意识、奉献意识都具有一定的作用。目前,高校都会开展有关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活动,例如团日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座谈会或讲座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通过参加团组织(民主)生活会等班级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其它课堂活动的自愿参与程度并不高。
2.4 高校学生知行不一
当代大学生对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内容都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但这仅仅是感性上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实际行动,没有上升到理性认知的层面,存在着知行不一的情况。
学生的身份决定了他们还是一个自我发展不完善的人,知识、经验、能力都还在逐渐形成过程中,哪些行为能做,哪些行为不能做,他们并不是都清楚。还有许多与自己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德育规范、社会规范,他们并不知道。特别是当今的大学生奉行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客观、公正的判断,往往是以自己的纯主观愿望来决定行为的取舍。他们并没有明确认识到自身的公民身份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在参加班级民主选举时,大部分大学生只是正常参与,并没有带着强烈的公民意识参与投票。例如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内容十分熟悉,但是考试作弊、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违背公德的行为在这一群体中并不少见。
3 高校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对策
3.1 发挥家庭的引导作用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父母应该要让子女从小学会独立,让子女力所能及地参与家务,这样才能逐步地增强子女的责任意识。在生活中,父母应该多与子女讲述一些公民意识与法律意识的相关话题,让孩子明白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以及最基本的法律规范。在监督孩子的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在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为孩子树立榜样,在思想、行为上引导子女。父母应该多关心了解子女的情况,同时子女也需关心了解家人的情况,家长要保持与子女的良好沟通,从而引导子女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
3.2 强化社会倡导作用
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党政各部门要以身作则,大力提倡积极的社会舆论,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组织在公民道德教育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能,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基本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必要礼仪。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推广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各种教育方式。
大众传媒对公民道德建设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大学生辨别是非,抵制不良思潮。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文化氛围,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媒体,要坚持团结稳定干劲、正面宣传为主,满腔热情地宣传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反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道德热点问题的引导,要发动大学生参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展开讨论。
3.3 高校教育应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社会现实问题,而不是回避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是积极勇敢对待社会出现的现实问题,并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问题。充分发挥校园内的先进个人、优秀团体等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中的榜样作用。让我们有榜样学,有目标可追,也就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以学定教,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以主题讲座、热点评说、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就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进行辩论;积极组织学生观看相关课题、主题的影视资料等,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也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学校应当为开展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校内可以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比如,“三下乡”助学支教活动、义务献血、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的相关志愿活动等等。大力宣传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可以使这些概念从教材中“跳”出来,从课堂中“跳”出来,活化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可以通过写学习心得、实践报告等形式来创造一种自我管理的形式,将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素养。高校也可以借助各大协会的力量来开展相关的活动。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发展举足轻重,希望能有更多的大学生重视培养自身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用自身的实践去带动身边的人,营造一个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浓厚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王怡.90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之原因探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