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游戏设计专业

游戏设计专业

时间:2023-06-01 08:52: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游戏设计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游戏设计专业

第1篇

关键词:数字游戏;游戏设计人才;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数字游戏,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同际上,已经形成了大规模产业化的格局。面对该产业的迅速增长带来的大量市场需求,高校有义务担负起培养大批数字游戏设计人才的任务,那么高校如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是当前高校开始数字游戏专业所面临的问题。

一、数字游戏的特点和数字游戏人才的知识结构

众所周知。数字游戏是一种综合故事情节、美术,音乐、动画、程序,市场营销于一身的互动性娱乐软件。有人甚至把游戏称作继文学、绘画、雕刻、舞蹈、音乐、建筑、戏剧和电影之后的“第九艺术”。可以这么说,数字游戏产品它既不是纯艺术。亦不是纯技术,而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由数字游戏的特点,可以得出,它涉足于各个行业的知识领域,知识积累得越多,开发的游戏产品就会越有内涵。因此,对于游戏开发人员的要求很高。

从数字游戏的特点和人才知识结构出发,可以总结出数字游戏人才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1.想象力:是游戏设计者必须具有的基本能力,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一个令人信服虚拟的空间世界,其中包括视觉、听觉,故事、概念和横向思考能力等。

2.技术能力:关于计算机程序、游戏工作原理的认知的能力。

3.分析能力:学习和研究某种事物的能力。

4.数学能力:需要掌握基本上的数学工具,包括线性代数、高等数学、三角学、概率论等。

5.美学能力:具备一般的美学能力和某种时尚感,这样才能在设计游戏世界当中体现出数字游戏的美学艺术,并把技术内涵呈现出来。

6.常识和调查能力:必须受过很多教育并且有广泛爱好。精通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等将对游戏设计非常有帮助。

7.写作技巧:一名专业的游戏设计师实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写各种设计文档,并且必须清晰、简明、准确和明了。

8.绘画技巧:某种基本的绘画和素描技能对于游戏设计师来说,这门技巧将对团队交流和寻找投资产生客观的作用。

9.妥协能力:游戏设计是一个团队协作的产物,必须学会在团队中协调各种想法和冲突,并使整个团队顺利运行。

综上分析,培养游戏设计人才,使其具备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游戏开发人员必须兼具软件开发人员的能力和艺术家的创造力,而且必须有良好的基本素养:团队精神;足够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知识;掌握游戏市场发展的潮流,善于把握游戏玩家的心理;具有东西游戏娱乐性的眼光;自娱娱人的幽默感等。所以,培养游戏设计人才,不单是培养一个纯粹的技术工程师,也不是培养一个纯粹的艺术家,也不是培养一个纯粹的市场金融家,而必须对人才培养提出一个综合性的要求,既要掌握技术,也要提高艺术修养,具有广博的知识,并锻炼人才的市场观察力。所以,培养数字游戏设计人才,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必须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和做大量的尝试。才能渐渐摸索出一套完整、完善的培养体系。

二、目前中国数字游戏专业的现状

目前,中国已经有上百所高校开设了数字游戏专业,也为数字游戏产业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人才。可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中国培养的数字游戏设计人才,以及数字游戏设计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还相差甚远。数字游戏人才,必须具备技术,艺术以及市场能力为一体的知识结构,而中国高校开设的数字游戏专业却以单纯的纯理工类、纯艺术类作为培养目标,造成了数字游戏人才虽然在某种知识上有所掌握,可是对数字游戏的整体结构一知半解。更有甚者,培养出来的人才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真正要把游戏实现出来却无从下手。

现在很多设计游戏的企业中,普通编程、运营、服务的人很多,但综合型的高端游戏专业人才很少。开发游戏整个步骤看起来并不多,但是,国内能够从剧情内容创作、人物造型设计,音乐配制、软件设计、到游戏合成全过程都掌握的人才,却是凤毛麟角。这种状况,归其原因,主要是:

1.高校课程设置不完善;

2.专业教师资源短缺、结构不合理;

3.高校不知如何选拔合适的生源;

4.人才培养方法和学生考核机制不完善;

5.缺乏与市场的紧密结合。

以下,将逐个探讨如何解决解决上文所提及的问题。

三、数字游戏专业课程设置

根据数字游戏产业多元化、综合性的特点,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符合该行业的能力知识结构。那么。作为培养数字游戏设计人才的高校,必须有一套与数字游戏产业能力知识结构相对应_的课程体系。其中,课程体系需要包括技术、美术、音乐、文学和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全面涵盖数字游戏设计需要的知识结构。

数字游戏开发讲究团队精神,讲究合作,一个人几乎不可能把各个环节都做好。这不像以前的软件行业,一个程序员可以做出一个质量过关的软件系统。所以。在游戏人才的培养上,除了精通自身的技能之外。还要对游戏的各个环节。目前,游戏的加工设计、游戏运营管理、游戏的动画设计、3D游戏设计、手机游戏的开发、网络游戏的开发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可是。国内游戏人才往往只是在某一个方面比较擅长,比如说做程序的,对美术不懂,对运营不感兴趣。因此,开设数字游戏设计专业的高校,培养的目标就是不管学生将来定位在什么位置,都要对行业全面了解,所有涉及到的方面都要学习,在此前提下突出自身的强势。这种衔接式的培养模式,将有助于改变当前数字游戏人才技术单一的问题。

例如。浙江传媒学院新媒体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能力的复合型数字游戏设计人才,在课程布局上也做了大胆的尝试。课程的设置涵盖了游戏设计的各个方面:技术类课程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编程语言基础、数据结构、游戏开发物理学、图形图像编程等课程;艺术类课程开设了艺术史、素描基础、平面设计、色彩构成、游戏场景设计等课程;文学类课程开设了:文学史、游戏策划等课程;并且开设了大量的实践课程。包括:游戏开发实战,手机游戏设计等等。

四、专业教师的引进条件

高校不能很好地培养出合格的数字游戏设计人才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师资力量的短缺。目前,具备了数字游戏设

计的理论功底、实战经验以及教学技巧的教师较少。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但是中国游戏产业发展时间并不长,目前的一些民间办学机构的师资。大多来自业界,尽管具有一定的经验,但是缺乏理论功底与教学及技巧,使游戏人才的培养流于经验的介绍。那么如何解决该问题?本文认为。首先。可以先引进来自业界,有一定实战经验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对引进人才进行教师资格培训,提高教师人才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巧。另外,对于无业界实战经验而有丰富的教学技巧并且对数字游戏产业有浓厚兴趣的教师,可以寻找更多参加数字游戏创作实战的机会。以提高教师的实战经验。除此之外,可以邀请业界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从业人员上讲台,为学生和在校教师传授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以上阐述如何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而在师资结构上,也必须以数字游戏产业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引进相关专业的教师,这里提出几个引进参考条件:

1.对数字游戏具有浓厚兴趣;

2.具备与数字游戏设计相关能力:

3.选拔的教师须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开朗的性格。

4.教师结构由比例相当的具有技术、美术、音乐、文学和市场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

或者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各个学院或各个专业的资源。形成教师团队,发挥相关学院的资源优势,对其进行整合,这样既可以减轻数字游戏专业建设的负担,也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人才培养的成功率。

五、招收学生的要求

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源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高校培养数字游戏设计人才的需要。造成国内游戏行业难以出现全才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的教育制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办了一个数字媒体专业。希望能够培养既有IT技术背景,又有艺术才能的复合型人才,但前来报名的艺考生几乎对数学一窍不通。靠这些学生能否编写出程序,引起了业界专家的质疑。随着网络游戏的迅速发展,国内企业对通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教育对于学生向理科发展还是向文科发展,甚至向艺术类发展,很早就进行了区分。这种应试教育的先天不足。直接导致对于游戏行业缺乏IT艺术人才。归其原因,主要是高校目前还不知道数字游戏设计专业需要招收的是理工科生源还是艺术类生源。其实,根据数字游戏产业的特点。该专业是一门交叉性、边沿性的学科,所以,既要理工科类的生源,也要艺术类的生源。这样能够在一个班级中形成完整的团队,可以为开展实践工作打下基础。

除了判断生源是理工科的还是艺术类的。还有必要通过面试的形式,来对这些生源进行筛选,这里提出面试筛选的基本参考条件:

1.对数字游戏具有浓厚兴趣的;

2.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开朗的性格;

3.具有与数字游戏设计相关的特殊才能。例如:技术、美术、音乐、文学、市场营销等;

4.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5.是否有能力较好地完成几种(严谨逻辑思维和艺术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的融合。

以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别生源是否具有数字游戏设计的潜力,并了解生源的特长和兴趣,便于以后教学和培养更有针对性。

六、如何培养和考核学生

作为交叉性学科的专业,不能实行传统的统一化教学方式。因为理科生与艺术生的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虽然不能否认有既有理科的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很好地艺术修养的学生存在)。大部分的学生偏向于不同的思维方式。那么,如何去解决该问题,即怎么样才能够培养理科生的艺术修养和兴趣,又能锻炼艺术生严谨的思维方式。

高校培养学生的年限和课时的限制,往往不能面面俱到,样样精通。浙江传媒学院新媒体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目前尝试使用采取“全面了解,突出一项”的方法。也就是说,帮助学生构建整个数字游戏知识框架,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所有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兴趣和能力水平以及对未来的定位,选择其中的一点进行深化。并大量增加实战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一个完整的数字游戏设计当中去,体会所学知识在数字游戏开发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增加学生的兴趣。该方法试验结果反映,可以比较好的解决学生知识面过窄,又能够使学生在这个行业中只学表皮、不深入其里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依据在选拔学生的时候获得的信息,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接着,对于专业开设的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在授课中,大班授课的主要内容和任务。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并提高他们对其他学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而对于培养的针对性,将以大量的实践作为主要方式。例如。一个班级,可以组成一个数字游戏设计团队,每个团队分配有理科类。文科类、艺术类和市场金融类的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游戏设计团队,并由相应的几位教师进行指导。每个团队中教师的结构也是按照理科类、文科类、艺术类和市场金融类的教师组成,分别对不同思维偏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在该领域中的发展。试验证明,该方法可以使得学生建筑起数字游戏设计的知识结构,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考核,是高校评价一名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方法。以往,高校在考核学生的方式中,主要以笔试的方式作为考核的标准,而作为数字游戏设计更多的是强调实战动手的能力。除了一些理论类的学科之外,大多可以按照该行业的特点,大量采用作品类作为考核的方式。这样可以逐渐引导学生。该专业是以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敦促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实践训练中。

七、高校与业界的合作

数字游戏行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时时刻刻都在进步和发展。作为高校,只有时刻保持对该行业的敏感度,才能在教育和技术水平上跟得上行业的步伐。

目前,高校面临着行业起步较晚,知识滞后等问题。这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而且大多从业者是“半路出家”,还处在摸索总结与进步阶段。针对该问题,采取寻找强力外援的做法,首先采取“拿来主义”的方式,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创作理念,包括制作流程、高端技术,以及商品化各个方面,吸收外界的先进理念是很重要的。

为加强学生和教师对该行业的了解,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知识水平,可以尝试外包或校企合作的形式,承接建立团队市场数字游戏的制作任务,从而带动高校开设数字游戏专业的能力水平。

第2篇

关键词:电子游戏 人才培养 策略

一、概述

电子游戏被称为第九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并且是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电子游戏艺术的本质是:“虚拟的真实”。电子游戏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交互式娱乐的诞生。游戏产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创意文化产业之一,只有拥有专业的游戏人才才能保证我国游戏产业迅速蓬勃的发展。从传统的实质游戏到如今的电子游戏开始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但是对于游戏人才的研究却是近几年开始的。我国对于游戏人才的紧缺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也已经有了初步的人才培养计划。从理论到实践方面,一些培训机构以及大专院校相继开设游戏相关课程,产业内部以及学术界也在开始尝试探讨游戏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但游戏人才的培养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需要产业与学术界的不断摸索和探求。

二、我国游戏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游戏产业的人才需求呈金字塔形,底层是运营、支持、服务等人才;中段是游戏设计与开发人才;塔尖是主程序员、美术总监、策划总监等。

游戏设计与开发主要涉及三类人才:游戏策划、游戏程序、游戏美工。游戏策划主要包括编剧、规划游戏流程、设计游戏内容与规则等任务;游戏美工主要负责设计角色造型、游戏场景设计等美术方面的工作;游戏程序负责游戏程序代码的实现与测试工作。

本世纪初,我国开始尝试进行游戏设计与开发人才的培养工作。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方面,学历教育。部分大专院校开设相关课程。另一方面,非学历教育。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培训学校开始出现。到目前为止,国内不少高校开始增设与游戏制作相关的课程,包括很多的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除了正规高校的教育之外,国内进行比较大规模招生培训专业游戏制作的教育培训机构已经很多。

三、游戏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

1.缺乏对游戏行业自身的正确判断

目前,国内很多行业人士的观念中,常常把游戏、动漫混为一谈。而游戏与动画、漫画等行业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别。游戏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与动漫行业是不同的,不同的制作开发技术,不同的专业知识背景要求等。从而造成了很多教育机构培养目标不明确。往往把影视、动画人才、游戏人才、软件人才、平面设计人才等专业人才培养混为一谈。

2.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较为缺乏

我国游戏产业发展迅速,但游戏开发人才的培养则刚刚起步。不论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是在教学方法与经验方面,都是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游戏开发人才的师资,更是欠缺。近几年,很多大专院校相继都成立了动漫相关专业,但高校还没有真正的游戏专业。即使开设了游戏相关课程,也是不系统,而且,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教学转型而来,普遍缺乏游戏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背景。游戏专业自身三大方面主要为游戏策划、游戏美工、游戏程序设计,作者对苏州地区各所高校及培训机构开设的游戏相关类课程进行了调查,得出如下图的调查结果。

由图可以看出,各所高校开设的与游戏相关的课程主要以美工设计为主。各所高校开设的游戏课程各成一家,没有形成专业而统一的课程体系。而尽管一些职业培训机构号称拥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及聘请具有实战经验的业界专家,但更多的是流于概念的炒作,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3.人才培养缺乏行业支持

从事游戏开发运营的企业中,大部分游戏企业将精力主要集中于游戏运营与开发。而对于游戏人才培养,为了节约成本,基本上奉行“在开发中学习、在学习中开发”的模式。很多游戏企业不愿意与大专院校培训机构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四、游戏产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游戏产业

游戏产业人才培养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对电子游戏产业的观念与态度将是前提条件。电子游戏是把“双刃剑”,它可以让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也可以让人通过游戏来学习成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思想上端正对游戏的看法,正确看待游戏的利弊,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一产业的发展。电子游戏并不是导致青少年堕落及身心健康遭受损害的原因,游戏玩家的自律,家长、学校的引导,社会的监督都是有效控制身心健康遭受损害的关键。要从根本上改变对游戏产业的片面认识,认清它是一种集娱乐、智力、音乐、体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文体休闲产品。科学区分游戏专业、动漫专业、影视专业等的区别,吸引更多的人士关注与思考做为一门学科与知识体系的游戏专业自身建设,探寻做为第九艺术的电子游戏的内在规律。

2.建立完善的游戏人才培养体系

电子游戏是一种综合的艺术,需要多种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有其自身的规律。应当充分利用游戏的个性化特征,针对游戏的特点设计出属于游戏本身的人才培养模式。

(1)高校开设游戏相关专业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国外已经有很多高校开设游戏设计与开发专业。在国内,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尝试开设一些游戏相关类的教学活动,但都多少存在着一定问题。

①办学定位

根据游戏人才培养的方针政策和高等教育建设思路,各高校应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我们这里所说的游戏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游戏程序和游戏美工这两大部分。可以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积极申办游戏设计与制作专业,游戏方向等。而开设游戏专业,更应该找准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作者认为,程序代码是游戏的骨干,一切游戏都将浓缩为对代码的要求:3D引擎、即时动态引擎、AI等。我国比较缺的也是游戏程序开发人员。有条件高校可以积极申办游戏程序设计专业,应该以培养游戏程序设计人员为主,兼了解掌握游戏策划与游戏美工相关知识。

②办学模式

第一,院校合作。游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各大专院校所具有的优势与资源也是不尽相同的,可以充分挖掘各学校、各专业的资源优势,合作培养游戏人才。

第二,校企合作。游戏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游戏人才培养需要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应该是一种开放式教育。游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人才支撑,而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企业的参与、支持和推动。校企合作培养游戏人才兼具校内文化知识教学和企业岗位能力实训两个领域、两种空间、两种能力教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零距离结合。这样会达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

③师资建设

培养优秀游戏人才,必须要有强大的师资力量。授课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相关的游戏开发项目经验。目前全国来说,游戏专业都是新兴学科,使得大部分的专业教师趋于年轻化,大多数教师是从其他学科临时转入游戏专业,缺乏在游戏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磨练经验,对游戏的认知仅处于表层。同时,自我提高和完善的机制不健全,现有的知识体系未能及时更新。

基于此,各学校必须加强师资建设,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使现有教师深造与再学习。另外,各学校应尽力聘请一些游戏开发精英团队授课,通过对游戏基本概念、理论、游戏行业及游戏制作流程、开发方法的系统介绍,讨论一些横贯整个游戏设计开发领域的重复出现的模式和问题,并对这些模式和问题,提出一些思想方法方面的领会和思考,全面讲述游戏开发行业的知识。

④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目前我国游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相对来说都不算成熟,国内还没有一套真正完整成熟的关于游戏人才培养的教材。各高校除了积极学习、参考国外的优秀课程体系外,也应注重自身课程体系的建设。在设置游戏课程的时候可以依据游戏产业缺乏的人才种类以及上文提到的各高校培养人才目标进行课程设置。

(2)规范游戏人才培训机构

国内虽然已经有一些培训机构培训游戏相关技术,但是还尚处于发展阶段,各机构培训水平参差不起,甚至有些机构存在欺骗行为。作为具体的办学机构,须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市场需求,确立自己的办学目标与策略,充分利用当前游戏教育所积累的有利条件。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的技能,还有对技术的系统性的认识,这是所有的游戏人才培训机构都应该具备的。建议国家相关机构积极引导并规范游戏专业人才培训机构,并对之进行相应的监督与管理,起到真正的培养人才的功效。另外可以与国外一些政府组织、企业等进行合作,结合国内外培训机构的优势,引进优秀的培训和实践机制,建立游戏人才培养体系。

(3)企业内部成立人才培养机制

游戏开发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育机构的事情,也是游戏开发企业的事情,游戏企业应积极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为办学机构的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时,也可以采用“送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甚至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办“定向培训班”,为自己的企业量身定制专门的游戏开发人才。从长远角度出发,培养一个人所需要的费用远远小于成才后所创造的利润。这样,游戏人才就会得到大大提高,反过来会促进教育机构游戏专业的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五、结束语

游戏产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电子游戏做为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和新兴的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学术界应该积极探索电子游戏的理论知识与内在规律,逐步建立完善的电子游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实践方面,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各高校建立完善的教学制度,并对教师进行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为教学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游戏企业也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从基层中选择优秀的人员进行培训,从高层中选择专业的人才辅助教学。游戏设计与开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相关学术界与产业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第3篇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先进的游戏设计理念、设计思想,扎实专业基础和创作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主要开设有游戏策划、游戏用户体验分析、游戏开发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游戏创作等课程。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比,该专业略注重技术素质的培养,可适应新媒体艺术创作、网络多媒体制作、广告、影视动画、大众传媒、房地产业的演示动画片制作工作。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先进的游戏设计理念、设计思想,熟悉各种游戏类型,熟悉游戏设计流程,具有扎实的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技术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的程序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游戏创作实践能力,能够从事游戏程序设计、游戏数值及逻辑策划、游戏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中职学前教育幼儿体育游戏实践对策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教师如何设计教学预案,学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如何加强幼儿体育游戏相关实践,这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学习内容,也是对中职教师教学引导的重要考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充分尊重幼儿作为学习主体的经验和体验,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因此,加强中职学前专业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对提升中职学前教育学生专业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幼儿体育游戏内容设计

幼儿园教育以活动身体为基本内容,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体育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幼儿体质,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学前教学的娱乐性和教育性融为一体。幼儿体育游戏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用游戏的形式实现教学过程。幼儿体育游戏丰富多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要把握体育游戏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一)幼儿体育游戏设计原则

首先,要遵循灵巧性原则。灵巧性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神经系列肌肉的调节作用,增强身体控制能力,帮助幼儿逐步向动作准确、协调方向转化。在游戏设计时,要注意游戏的可操作性和可变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运动量,随时做出调整。其次,是体育游戏的智慧性原则。体育游戏要帮助幼儿开发智力,要求幼儿能够更快更高更强完成游戏,需要给幼儿留下一些想象的空间,促进幼儿开动脑筋,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再就是体育游戏的教育性原则。体育游戏有健身作用,有开发智商作用,也具有教育功能。在游戏中要求幼儿克服心理障碍,面对失败、挫折要勇敢前进,历练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坚强性格。在游戏操作中,还要培养幼儿团队精神,相互帮助,讲风格讲礼貌。再次,要遵循体育游戏安全性原则。体育游戏需要强化安全的重要性,安全第一永远不过时。在体育游戏设计时,安全防护措施要到位,游戏道具设备场地等,都需要进行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

(二)幼儿体育游戏分类

幼儿体育游戏众多,在设计时要遵循相关原则,根据不同游戏特质将游戏进行分类,弄清体育游戏分类,可以提高设计针对性。按照组织形式分:集体游戏、分散游戏。按照活动量大小分:激烈体育游戏和舒缓体育游戏。按照活动能力分:走、跑、跳、投、钻、爬等游戏。按照身体素质分:力量游戏、耐力游戏、速度游戏和灵敏性游戏等。按照有无运动器械分:徒手游戏和运动器械游戏。按照游戏性质分:规则性、主题性、表现性、探索性等游戏。掌握游戏分类,可以建立体育游戏设计体系,针对幼儿特点创编体育游戏,提升游戏运行可操作性。

二、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情况分析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幼儿教育,幼儿体育游戏自然是专业重要学习内容。由于中职学生对幼儿接触太少,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如何在没有实践对象的情况下,提升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操作水平,这是中职学前教育师生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现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将体育课程定位为“公共必修课”,专业特色并不显著,学生对体育公共课的热情并不高,这对幼儿体育游戏设计造成不便。中职学前教育大多为女生,由于身体基本定型,心理和神经系统也早已处于稳定时期,这些客观原因也会导致学生对体育游戏设计操作的排斥。

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得不到足够重视,其实践训练就显得乏力。由于幼儿教育中游戏是重要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这就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提高认知水平,从未来实际教学需要考量,提升实践训练强度。但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很多学生对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应用缺少热情。有些学生对正常体育运动都不愿意参与,对幼儿游戏创编不是随便应付,就是抄袭借鉴,不能调动情智积极投入,课堂研究气氛较弱。

(二)幼儿体育游戏对学前教育学生素质的要求

幼儿体育游戏包括设计和组织两个部分。在游戏设计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的特点,掌握设计原则。注意激发幼儿身体活力和智力,增强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在游戏组织时,中职学前教育教师要注意按照游戏规则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实践训练活动,并将相关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注意监督学生操作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实践进展情况给出改进意见。

1.学生处理教材能力要求

幼儿体育游戏设计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认真研读教材。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虽然教材上的相关游戏设计带有普遍性,但实践效果如何还需要等待验证。学生要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材内容未必能够实现全覆盖。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科学处理好教材文本内容。让课内课外实现有机结合,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为顺利实施体育游戏做好铺垫。

2.学生设计游戏能力要求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会体育游戏的设计和创编,需要对设计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因为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年龄孩子也有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这些客观因素都需要引起体育游戏设计者的高度关注。游戏涉及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性,只有全面衡量幼儿发育水平、运动水平、智力水平,才能制定游戏操作规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找到创编幼儿体育游戏要领,全面落实游戏创意。

3.学生组织教学能力要求

幼儿体育游戏的正常开展,需要幼儿教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因此,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提升自身组织能力,自然是势在必行。组织能力一般包括:讲解能力、示范能力、指挥能力、分析纠偏能力、评价能力等。在实施幼儿游戏时,要给幼儿讲清游戏规则和技术要领,要给幼儿做示范,让幼儿来模仿,还要用清晰的口令指挥幼儿活动,要对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加以纠正,最后要对幼儿游戏活动情况加以评价,有效激励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三、加强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教学实施的对策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是幼儿园准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面加大训练力度,在幼儿游戏操作能力方面提升实践强度。这不仅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需求,也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战略准备。中职学前教育因为存在诸多客观主观因素影响,对体育课程缺乏足够重视,对幼儿游戏创编操作更是表现淡漠,这都给未来从事幼教工作造成隐患。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要根据学生特点,开设幼儿体育游戏专业课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消除一些负面影响,提升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实践等级,为将来顺利从教打下坚实基础。

(一)科学预设,制定切实可行课程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要制定明确的幼儿游戏开展能力培养指标,体育教师在教案设计时,也要有具体详细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进程。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具体实现训练计划,并制定配套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通过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本来就不够优秀,学生学习习惯存在一些短板,学生年龄都不大,产生惰性是很自然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女生对体育课本来就有排斥态度,制定科学考核方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改变观念,树立远大的职业努力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有比较独特的专业特征,因为学生未来要面对几岁的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要让学生建立幼儿观的确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要从转变学生观念开始,加强思想教育,向学生展示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要指导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各种突出表现,为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创造良好条件。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开展职业教育,鼓励学生既然已经选择了中职学前教育,就要坚定职业信念,并通过具体行动来践行理想和志愿。

(三)提高操作能力,加强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从事幼教工作进行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时,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技能。

1.课堂教学计划

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要根据幼儿实际设定。首先要考量幼儿基本情况,对幼儿的走、跑、跳、爬和平衡等情况要有清晰把握。从训练幼儿速度、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入手设计游戏,锻炼幼儿身体反应能力和感受能力,要让幼儿能够从运动体验中感知生命教育、社会教育,建立集体观念,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和勇敢精神。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通过理论课向学生传递制定教学计划的方法,注意从游戏选材、游戏系统性等方面加以引导。幼儿游戏自然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照顾多数幼儿的需求。游戏设计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注意游戏衔接要自然,体现循序渐进原则。还要注意与其他体育运动内容相协调。

2.游戏设计方案

幼儿游戏设计方案要体现出较强可操作性,必须要注意体现游戏设计的几个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提升针对性。首先,是游戏情境设计要有趣味性。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自身兴趣性一定要强,这样才能牢牢吸引幼儿关注。像打电话、照相机、猜猜我是谁、杯偶等。其次,是增加游戏的竞赛性。幼儿也有较强的好胜心,采取分组对抗的形式开展游戏,幼儿兴趣也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像投球、猜谜、竞速、跳高等。再就是科学使用游戏器材。游戏需要有一定器材辅助,在器材选择时,要注意器材的色彩和形状,用较强视觉冲击吸引幼儿,像跳马、排球、捉迷藏等。

(四)提高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组织教学能力

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实践中,需要幼儿教师有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并不好管理,有时候他们根本听不懂教师的话,也不会按照教师的安排去做。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多种有效管理方式实现课堂管理。

1.示范规范管理

幼儿年龄太小,但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在幼儿体育游戏操作实践时,幼儿教师要进行多次示范,给幼儿作出榜样,幼儿才能完成游戏操作。要注意对幼儿进行规范要求,讲清游戏操作要领,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操作。中职体育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做好示范,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有些地方需要手把手地教授。

2.教学方法培养

中职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口令训练。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是女生,口令指挥自身就存在很多障碍。所以,教师要专门进行口令训练。要让学生喊得响亮干脆,克服胆怯羞臊心理。还要结合形体语言来配合口令指挥,要学会对游戏进行解读分析,对游戏中幼儿表现进行评价激励。

四、结语

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实践和训练,这是中职学前教育必须要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责任。中职学前教育要培育合格幼儿教师,加强幼儿体育游戏实践训练,提升学生幼儿体育游戏认识水平,培育相关组织管理能力,可以从源头塑造学生综合素质。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中顺利实施实践和训练,需要中职学校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公共关注,也需要中职学前教育体育教师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创造性的劳动,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素质,将来能够顺利就业从教。

参考文献:

[1]何超.对幼专生幼儿体育游戏创编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3,(25).

[2]黄广盛.中职培养学前体育教师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01).

第5篇

幼儿体育游戏众多,在设计时要遵循相关原则,根据不同游戏特质将游戏进行分类,弄清体育游戏分类,可以提高设计针对性。按照组织形式分:集体游戏、分散游戏。按照活动量大小分:激烈体育游戏和舒缓体育游戏。按照活动能力分:走、跑、跳、投、钻、爬等游戏。按照身体素质分:力量游戏、耐力游戏、速度游戏和灵敏性游戏等。按照有无运动器械分:徒手游戏和运动器械游戏。按照游戏性质分:规则性、主题性、表现性、探索性等游戏。掌握游戏分类,可以建立体育游戏设计体系,针对幼儿特点创编体育游戏,提升游戏运行可操作性。

二、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情况分析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幼儿教育,幼儿体育游戏自然是专业重要学习内容。由于中职学生对幼儿接触太少,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如何在没有实践对象的情况下,提升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操作水平,这是中职学前教育师生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现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将体育课程定位为“公共必修课”,专业特色并不显著,学生对体育公共课的热情并不高,这对幼儿体育游戏设计造成不便。中职学前教育大多为女生,由于身体基本定型,心理和神经系统也早已处于稳定时期,这些客观原因也会导致学生对体育游戏设计操作的排斥。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得不到足够重视,其实践训练就显得乏力。由于幼儿教育中游戏是重要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这就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提高认知水平,从未来实际教学需要考量,提升实践训练强度。但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很多学生对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应用缺少热情。有些学生对正常体育运动都不愿意参与,对幼儿游戏创编不是随便应付,就是抄袭借鉴,不能调动情智积极投入,课堂研究气氛较弱。

(二)幼儿体育游戏对学前教育学生素质的要求

幼儿体育游戏包括设计和组织两个部分。在游戏设计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的特点,掌握设计原则。注意激发幼儿身体活力和智力,增强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在游戏组织时,中职学前教育教师要注意按照游戏规则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实践训练活动,并将相关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注意监督学生操作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实践进展情况给出改进意见。

1.学生处理教材能力要求幼儿体育游戏设计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认真研读教材。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虽然教材上的相关游戏设计带有普遍性,但实践效果如何还需要等待验证。学生要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材内容未必能够实现全覆盖。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科学处理好教材文本内容。让课内课外实现有机结合,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为顺利实施体育游戏做好铺垫。

2.学生设计游戏能力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会体育游戏的设计和创编,需要对设计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因为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年龄孩子也有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这些客观因素都需要引起体育游戏设计者的高度关注。游戏涉及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性,只有全面衡量幼儿发育水平、运动水平、智力水平,才能制定游戏操作规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找到创编幼儿体育游戏要领,全面落实游戏创意。

3.学生组织教学能力要求幼儿体育游戏的正常开展,需要幼儿教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因此,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提升自身组织能力,自然是势在必行。组织能力一般包括:讲解能力、示范能力、指挥能力、分析纠偏能力、评价能力等。在实施幼儿游戏时,要给幼儿讲清游戏规则和技术要领,要给幼儿做示范,让幼儿来模仿,还要用清晰的口令指挥幼儿活动,要对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加以纠正,最后要对幼儿游戏活动情况加以评价,有效激励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三、加强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教学实施的对策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是幼儿园准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面加大训练力度,在幼儿游戏操作能力方面提升实践强度。这不仅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需求,也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战略准备。中职学前教育因为存在诸多客观主观因素影响,对体育课程缺乏足够重视,对幼儿游戏创编操作更是表现淡漠,这都给未来从事幼教工作造成隐患。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要根据学生特点,开设幼儿体育游戏专业课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消除一些负面影响,提升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实践等级,为将来顺利从教打下坚实基础。

(一)科学预设,制定切实可行课程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要制定明确的幼儿游戏开展能力培养指标,体育教师在教案设计时,也要有具体详细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进程。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具体实现训练计划,并制定配套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通过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本来就不够优秀,学生学习习惯存在一些短板,学生年龄都不大,产生惰性是很自然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女生对体育课本来就有排斥态度,制定科学考核方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改变观念,树立远大的职业努力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有比较独特的专业特征,因为学生未来要面对几岁的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要让学生建立幼儿观的确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要从转变学生观念开始,加强思想教育,向学生展示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要指导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各种突出表现,为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创造良好条件。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开展职业教育,鼓励学生既然已经选择了中职学前教育,就要坚定职业信念,并通过具体行动来践行理想和志愿。

(三)提高操作能力,加强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从事幼教工作进行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时,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技能。

1.课堂教学计划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要根据幼儿实际设定。首先要考量幼儿基本情况,对幼儿的走、跑、跳、爬和平衡等情况要有清晰把握。从训练幼儿速度、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入手设计游戏,锻炼幼儿身体反应能力和感受能力,要让幼儿能够从运动体验中感知生命教育、社会教育,建立集体观念,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和勇敢精神。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通过理论课向学生传递制定教学计划的方法,注意从游戏选材、游戏系统性等方面加以引导。幼儿游戏自然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照顾多数幼儿的需求。游戏设计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注意游戏衔接要自然,体现循序渐进原则。还要注意与其他体育运动内容相协调。

2.游戏设计方案幼儿游戏设计方案要体现出较强可操作性,必须要注意体现游戏设计的几个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提升针对性。首先,是游戏情境设计要有趣味性。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自身兴趣性一定要强,这样才能牢牢吸引幼儿关注。像打电话、照相机、猜猜我是谁、杯偶等。其次,是增加游戏的竞赛性。幼儿也有较强的好胜心,采取分组对抗的形式开展游戏,幼儿兴趣也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像投球、猜谜、竞速、跳高等。再就是科学使用游戏器材。游戏需要有一定器材辅助,在器材选择时,要注意器材的色彩和形状,用较强视觉冲击吸引幼儿,像跳马、排球、捉迷藏等。

(四)提高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组织教学能力

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实践中,需要幼儿教师有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并不好管理,有时候他们根本听不懂教师的话,也不会按照教师的安排去做。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多种有效管理方式实现课堂管理。

1.示范规范管理幼儿年龄太小,但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在幼儿体育游戏操作实践时,幼儿教师要进行多次示范,给幼儿作出榜样,幼儿才能完成游戏操作。要注意对幼儿进行规范要求,讲清游戏操作要领,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操作。中职体育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做好示范,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有些地方需要手把手地教授。

2.教学方法培养中职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口令训练。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是女生,口令指挥自身就存在很多障碍。所以,教师要专门进行口令训练。要让学生喊得响亮干脆,克服胆怯羞臊心理。还要结合形体语言来配合口令指挥,要学会对游戏进行解读分析,对游戏中幼儿表现进行评价激励。

四、结语

第6篇

关键词 数字媒体 技术 艺术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涉及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

为了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数字媒体技术人才,自2004年浙江大学首先开设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来,近几年,我国近五十多所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竭力在人文艺术素质提高的同时。加强学生面向网络、新型的数字媒体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效果。

但值得担忧的是,国内高校对数字媒体类专业一窝蜂得建设,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众所周知,数字媒体类人才的培养需要兼顾技术和艺术的双重培养,抛开学生本身的因素,需要高校对技术和艺术资源进行整合。由于国内各高校的定位和师资、硬件条件是不一样的,有的高校其实在师资、实验室等专业办学软硬件方面还不成熟,出现了有的高校新专业已经开始招生了,但是人才培养方案却迟迟不能确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是技术类课程和艺术类课程的堆积,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体系,或者有的高校部分艺术类的课程或技术类的课程缺少师资,临时借用别的学校的教师进行授课,或者临时引进急需上课的教师,在教师的培养上也缺乏系统性,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初衷。

如何结合自身学校的办学特点,以及已有办学资源,探索一条适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能满足自身办学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是每个院校在新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考虑的问题。

一、专业办学背景

浙江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2007年开始招生,当时国内高校尚没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因此还不能分析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在调研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院校的相关、相近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及日前社会热点数字媒体发展趋势,浙江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决定以培养游戏开发为切入点,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理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数字媒体产业的需要:动漫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鼓励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包括动漫在内的数字内容产业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游戏作为动漫产业的一个分支,根据不同的平台可以为单机游戏、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网页游戏等。据艾瑞网调查,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为30.4亿元,约占全球为网络游戏收入的27.1%,比07年高出5.9%。从全球网游的发展趋势看,预计到2012年,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将接近50%。据赛迪公布的报告,2007年底,国内手机动漫、手机游戏用户数量达到1亿,市场普及率将达到20%。中国新媒体产业在2008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市场规模达到634.3亿元,较2007年增长37.0%。可以看出,游戏成为数字媒体领域中一个新的增长点,游戏开发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是浙江传媒学院的办学资源特色给专业建设提供保证。

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所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人才的院校,学院设有新闻、编导、影视文学、摄影、录音、动画、节日制作、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等跟数字媒体紧密相关的专业,同时拥有一批高技术的设备及实验室。

游戏的开发流程基本是游戏策划、架构、脚本编程,到游戏角色、道具、场景设计、渲染,再到游戏动画、灯光、音效,最后是游戏程序开发,这是一个循环、反复优化的过程。

那么,从游戏开发的整个流程看,除了游戏开发的最后环节――游戏程序开发,其他环节都可以有相关的专业资源进行支撑,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定位恰恰就在游戏程序开发上。浙江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正是抓住这个契机,以培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开发人员为主线,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技术能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学院办学特色的技术与艺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指导原则

综合我国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借鉴学习国内外知名院校相似、相近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结合学院本身的特点,充分利用学院现有师资、实验室资源,浙江传媒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数字媒体相关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知识,能在网络游戏开发、手机游戏开发、影视娱乐、影视动画制作、新闻传媒、电子商务、网络媒体设计、交互式数字媒体开发等领域,从事数字媒体、网络游戏与手机游戏的制作与开发等方面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基础实、素质高、能力强、重个性的传媒及相关领域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浙江传媒学院各专业原则上继续实行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构建公共基础教学、学科教学、专业教学_三个逐层递进、相互联系的教学层次,每一个层次分别由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块组成。教学平台为必修教学环节,即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平台。教学模块为选修教学环节,即素质教育模块、学科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学院本科专业原则上实行“1+2.5+0.5”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即第一年按照招生类别实施大类教学,开设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平台课程等;第二年进入专业学习,开设专业平台课程、各模块课程并完成相关实践性教学环节;最后一个学期不同专业学生混编组成各毕业实习小分队在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写作。

三、课程体系及实施方案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以游戏开发为主线,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充分体现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在确定人才培养日标之后,采用倒推法,设置所需要的课程,采用课程链、课程群的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按课程群进行课程建设,就本课程群课程的设置、知识点、学分安排、相互之问的内容衔接等问题开展研究探讨,加强课程问的衔接与协调,获得整体优化。

同绕着游戏开发流程,兼顾数字媒体的其他方面,推导出人才培养的所需课程,这是一个涉及数学、物理、计算机、美术、动画的综合性课程,总体分为数学基础类课程、美术基础类课程、动画基础类课程、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游戏开发综合性课程以及专业拓展类课程等课程群。各个课程群群内的课程相关性较强,群问的课程相对独立,形成了课程的相互依托。

1 必修课的设置

数学基础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美术基础类课程包括美术基础、二维构成、数字图像处理、Flash交互设计等。动画基础类课程包括传统动画、游戏场景设计、游戏角色设计等。计算机类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JAVA游戏编程基础、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

机图形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页设计与编程等。游戏开发综合性课程包括游戏概论、J2ME手机游戏开发技术、游戏开发物理学、游戏脚本语言、游戏引擎原理、windows网络程序设计、游戏实战开发等。

这些课程将按照学院总体方针,被分散到公共基础教学平台、学科教学平台和专业教学平台,及素质教育模块、学科模块过程中。

2 实践环节的设置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课程设置上力求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相应地,在课程实践上设置了JAVA游戏开发、J2ME手机游戏开发、FLASH游戏开发、三维游戏场景角色设计、游戏综合创作等围绕游戏开发的综合性实践。

另外,坚持实验室开发原则,开设学生创作室和教师创作室,鼓励学生成立创作小组,或者参与教师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技能。

学院还同校外公司鉴定实践实习基地,有计划的输送学生到公司实习,另一方面,引入公司项目,聘请公司人员到学校讲学,使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3 拓展课程的设置

在第六、七学期安排了专业拓展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选择,在某一个方向有更高的造诣c相关的拓展方向包括Java拓展类,有动态网页设计与编程、JAVA高级编程、J2EE框架技术课程;媒体设计拓展类,有流媒体技术、计算机卡通动画、手机动漫设计、Flash游戏开发课程;游戏开发拓展类,有游戏开发物理学、游戏关卡设计、高级C++编程、高级渲染课程。

另外,为配合学生知识的拓展,在课程体系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开设游戏策划与创意、游戏剧本创作、游戏心理学、游戏产业调研、人机交互优化界面、互动媒体开发技术、游戏品牌经营的讲座,即有目的、有选择的丰富学生的数字媒体知识,同时可以节约学习时间。

4 课程改革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一定要强调知识点的优化与授课方式相结合,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不论是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还是艺术类课程,都要跟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例如,操作系统课程在讲授一般性的基础理论之外,还要讲授目前流行的移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等内容,同专业中的手机游戏开发领域相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形处理等原先纯计算机算法类的课程,不强调过多的理论问题,而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中的应用来讲,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目的是与后面的游戏引擎想结合,在内容的取舍上侧重OpenGL的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图像处理的应用手段上。同样,由于专业招生的对象是理工科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因此美术基础、二维构成等美术类课程在专业教学中,应该有别于传统的素描、色彩、平面构成的教学方式,而是结合后续游戏开发的需要,侧重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后续游戏项目上的实例,在计算机上进行应用教学。灌输素描、色彩、构成的知识,起到快速培养学生专业艺术修养的目的。

第7篇

关键词:游戏引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建设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而网络多媒体技术中游戏产业更是迅速的崛起,它作为老少皆宜的一种娱乐项目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关注,而基于游戏引擎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建设也就成为各大院校的一门必修专业,其课程建设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们的就业。本文从游戏引擎的角度出发,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的建设方案等各个模块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一、基于游戏引擎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开发一款具有娱乐性、知识性和刺激性的游戏项目来满足大家工作之余的生活成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的方向,而游戏的创意、画面、故事以及3D效果的呈现,则需要后台技术的支持,而这个强大的后台支持技术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游戏开发核心技术即游戏引擎。因此,在具体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专业老师需要加强游戏引擎技术中3D效果、人机交互以及模型处理等等方面的技术内容,让学生们通过掌握游戏引擎的结构形式来达到对游戏引擎设计模式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体系的构成分析

要想使游戏达到预期的效果,能够符合大众的口味,在对于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必须要保证其全面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据结构、C语言等等专业理论,而且还要学习计算机图形学,诸如程序设计等等。为了增加游戏画面的3D效果,还有必要开设3DMAX,让学生们去学习场景的设计。如果把游戏引擎作为软件的技术部分的话,学习OpenGL渲染管线将会更有助于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吸引,更能为其后序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还能使学生们对程序设计的思想认识变得更加成熟。

三、教学内容的设计

因为在信息化、网络化的大形势下,游戏引擎技术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所涉及的内容和领域更是越来越多,更因为在学校受教育的时间及课程的安排毕竟十分的有限,只有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组合和选择,才能让大家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并且在数字媒体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还可以融入一些仿真技术,用虚拟现实的情景来进行案例教学。(一)对游戏引擎的选择。要想让学生学习到真正的编程技能,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引擎选择重要性的体现。因为不论什么样的游戏都需要若干能够起到控制作用的代码。当今的游戏引擎已经在不断的发展中变得更加精炼,它是由多个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可以说不论是从建模动画直到光影技术、粒子物效,还是从碰撞检测到网络特性,都由十分专业的编辑工具或者插件来完成。另外,引擎还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游戏世界环境的营造。因此,只有选择适合的游戏引擎才能为数字媒体技术行业做好更加专业化的服务。(二)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进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架构理解为基础、算法讲解为辅助,并且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融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游戏引擎数字媒体技术教学的实效性。首先,每一款游戏都会有自己的主体思想,而引擎也是一样,每一款引擎也必然有自己的设计思想和意图,只有让学生们明白了教学内容的架构,才能使课程的讲解变得更具有易懂性。在进行具体模块的讲解时,老师一定要引入例程,可以以例程为引子来绘制场景关系图,达到对各个对象关系及各类之间关系等等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字媒体的新技能。其次,只有不断的提高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在游戏引擎学习及运用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计算机图形学的算法,比如说:环境纹理映射、四元数理论等等,这些算法非常的复杂,可以用来开发更为高级的程序。老师在具体的算法讲解中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源代码的剖析,实现与封装接口的设计,为实现底层图形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的环节也就是最近来可好的实践环节,因为游戏引擎本身就属于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学生也只有把理论融入到实践中,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和掌握,也才能将游戏引擎技术与基础知识相结合,并达到进一步的升华。而具体的实践环节不但包括最基础的实践,要针对游戏引擎的各个模块去进行设计和理解,让学生能够通过核心代码去实现各种具体的渲染效果。而且还必须要进行实训项目的实践,只有进行了真正的实训,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老师必须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他们从项目的调研及开发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能够运用他们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也只有通过这样一个自主开发、自主探究的过程总结与分析之后,更能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加深对游戏引擎设计的认识,达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质的飞跃。

四、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游戏引擎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是一门内容广泛、实践性强的课程,要想让学生们学到真正的专业技能,就必须要在加强专业教学的同时,将实践性环节渗透其中,并能跟随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综合性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嘉,文武,李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J].计算机教育,2016,(12):103-105.

[2]蔡彪,吴静,柳丽召.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6,(07):78-81.

[3]刘罡,林姗,陈颉,肖亮.本科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5,(14):9-12.

[4]魏宁.面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游戏引擎技术”课程建设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3):105-106.

第8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 动漫游戏设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5.151

1 引言

在数字化的娱乐产业链中,动漫产业已经逐渐占据了其主导性的地位。而我国各个高校中的《动漫游戏设计》的课程具有共同的特点,该课程主要有课程内容覆盖范围广、内容的跨度大、设计实践性强等特点。这就要求各高校的学生要全面、熟练和完整地掌握动漫游戏设计的理论知识,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本文主要分析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动漫游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2 动漫游戏的概述

2.1 动漫产业

动漫产业包括动漫和漫画两种表现形式,它的产品包括了漫画图书、报刊、影视、舞台剧等,它借助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进行动漫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和销售等,同时,随着动漫的逐渐风靡,衍生出了众多新的产品,动漫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

2.2 游戏产业

游戏产业涉及的范围更为广泛,按照其介质分,有手机游戏、电脑游戏和网络游戏等。随着娱乐产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手机的不断更新和飞速的发展,给游戏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

2.3 动漫游戏专业

动漫游戏设计专业是随着动漫和游戏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动漫游戏的设计范围相当广泛,它的职位发展也及其迅速,涉及到了动漫游戏公司、玩具公司、网络公司、手机游戏公司和专门的动漫培训机构等。它的发展领域已遍及建筑、三维动画、影视动画等,设计程序包括了动漫游戏的策划与运营等。因此,动漫游戏的设计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任务驱动教学法

3.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原理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任务驱动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学生;二是该教学法所驱动的是特定的任务,因此称之为任务驱动教学法。这种新型的教学法与其他传统的教学法有一定的区别[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当中,教与学是围绕同一个目标及这个目标的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以任务活动为中心,在任务和问题的驱动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对问题的积极探索,这种教学模式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会有相对应的实践活动,这就使得学生能及时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联合起来。而任务与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连接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一个任务的同时产生新的任务,从而形成了一个层次性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与动漫游戏专业中的层次性与实用性相符合,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快教学目标的实现。

3.2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任务设计

要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作用,就要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首先,在任务的设计中,对任务的设计难度要适中,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太过简单了针对不到动漫游戏的设计专业知识,难度太大了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影响教学的进度。

其次,任务的设计过程要循序渐进,这主要与动漫游戏的设计专业的特点有关,因为一个完整的动漫游戏设计项目包含了众多的内容,因此,在动漫游戏设计专业中,任务的设计要从易到难,从基础开始,逐渐深化,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把大的教学任务划分为若干个小的任务,这样,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层层递进的,从基础开始,逐渐过渡到重难点,这种任务内容的设计,一方面循序渐进的任务设计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课程中的每个细节操作,另一方面,从易到难的任务安排,使得学生的基础性学习为后面深化的高难度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再次,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要明确任务的目标,由于动漫游戏设计的课程包含了大量的实践任务。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的实践性任务和动漫游戏的模型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这容易导致学生忽略课程任务的要求。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明确的任务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拨云见日,明确学习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及创新能力。

4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动漫游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4.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环境中的应用

在任何课程的教学中,教学环境对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动漫游戏设计的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进行不同的教学环境的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可以利用的教学设备,结合多媒体进行图形、视频、音频和文字等的综合处理。

4.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任务分解中的应用

所谓任务分解,就是将课程中的任务进行分解,把大的任务分解成小任务,把难的任务进行简单化的分解,因为所有难的任务都是有多个简单任务组成的,这样,学生在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就能实现知识的层层积累,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任务的能力。

4.3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任务评价中的应用

任务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和弱点,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迅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解决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好的任务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5 结语

本文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分析,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中心是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把动漫游戏设计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具体的任务,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加快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在动漫游戏设计的课程中,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也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邓碧琴.论我国动漫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1-4.

[2]陈少波.中国动漫游戏专业教育现状和发展策略[J].浙江学刊,2008,(2):3-5.

第9篇

一、动漫专业软件在游戏美术中的运用

应用型本科专业中CG游戏美术创作不仅仅需要有良好的绘画基础与美术功底,更要熟练掌握各种游戏美术制作软件。所使用的常用软件有:Photoshop,最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有丰富的图像编辑处理功能,也是CG创作常用的工具。在游戏美术方面,主要是用于绘制游戏原画和游戏贴图。Flash,绘制矢量图的软件,也可以用来制作简单的交互动画和视频效果,是制作网页游戏常用的工具。3DMAX、Maya作为最主流的3D游戏开发软件,被广泛应用与游戏动画和模型建模方面。Zbrush是一款专业的高精度模型雕刻软件,可以进行高分辨率的专业模型制作。2D图形方面:传统的2D游戏都是以JPG、PNG之类的CG图形文件来表示。早期的游戏基本上是平面的,所以都是用2D图形来表现。最初的2D游戏美术由于技术的限制,画面都比较简单粗糙。如今的CG技术已经可以让PC电脑游戏上的2D图形支持1600X1200或更高的显示,展现非常逼真华丽的图像。3D图形方面:3DCG图像主要是应用在游戏的动画或者即时演算方面,通常使用3DMAX或者MAYA软件来制作。3D的使用使游戏画面更加的真实,也给了设计师更大的发挥空间。效果越高、多边形越多的3D模型,对机器的要求也越高。

二、CG在游戏美术各部门中的具体应用

在游戏美术部门中,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可以细分为许多小部门。以下阐述CG技术在各游戏美术部门分工中的作用。原画:原画负责整个游戏美术部门的基本工作:根据策划部门所提出的故事需求与策划目标,决定游戏项目的整体美术风格,设计所有角色、道具、场景的具体形象。原画师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因此对于美术师基本功底的需求非常高。原画设计师常用的CG工具有Photoshop、Painter、Flash等,主要还是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三维模型:三维模型制作师根据原画师的设计图,用3DMAX、MAYA等工具制作出3D基本模型,并使用二维绘画软件画出贴图,这样就完成了从2D到3D的转化。这个工作需要设计师具有良好的空间感、对物体结构的理解、绘制贴图的能力。角色动画:紧接着三维模型师的工作,给3D模型的人物角色设计动作。设计师需有足够的动画原理知识来让人物的动作鲜活、可信、流畅。特效:特效负责游戏最终画面的润色,为画面添加光影、雾气、爆炸、抗锯齿、动态/静态模糊等等视觉效果。设计师不仅需要熟知动作规律,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各国次世代游戏美术中造型特点

次世代游戏美术作品除了给游戏爱好者带来惊叹的视觉效果,也对游戏行业人才,特别是专业游戏美术师在画面的质量和细节的表现技巧上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与竞赛不同国家游戏团队的协力制作,不断有包含优质美术造型的游戏作品诞生,从这些成功的作品中对比各国次世代游戏美术特点。游戏厂商开发游戏项目内容的不同,主创团队对游戏内涵理解的不同,特别是所属美术制作团队对游戏中所要体现的美学观点认识的不同,使最终所展现的次世代游戏美术风格迥异,美国游戏更关注现代甚至未来条件下,人类如何通过高科技武力手段赢得战争,进而夺取资源获得权力的主题,为了追求临场感,游戏美术展现出极其强烈的硬科幻写实风,游戏中的武器设计都有其物理学与人机工程学依据,场景中道具的类别与摆放,建筑的风格样式可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实际景观,并极尽所能达到影院级视效,同时和游戏性相互交融互补,就技术条件而言,美国游戏可说是走在游戏美术设计道路的顶端。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的次世代游戏,用宏大的异想时空和高清绝美画面包裹着的和风游戏,虽然游戏中的人物场景和怪物造型带有其他次世代游戏造型所共有的真实奇特等特征,但是游戏的人物造型相比欧美游戏更趋于唯美,特别是主要角色的形象,明显带有东方人的体貌特征,怪物的设定介乎于日本古代神话原型与欧美系怪兽造型之间,符合日本动漫作品所共有的造型标准符合现代日本人的游戏需求主要人物性格的刻画,语言的表述,字幕声音的运用,都可以使游戏玩家明显体会到这是一款日本游戏。中国次世代游戏借鉴美日强国与韩国的发展路径,目前投入的重点主要在拥有最广泛覆盖率的网络游戏上客观地说,游戏美术的水平通过开发者技术的不断沉淀,加上新一代引擎的展示效果,能够有较大的提高以改编网络热门小说为题材居多,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国内的游戏美术行业还是刚刚起步,专业素质过硬的设计师与教师并不多。很多游戏美术教师都是美术专业科班出身,或者从动画、漫画、影视行业转职而来,虽然基本功不错,但是对游戏并没有足够的了解,随着CG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游戏美术也必将与国际接轨,所以高校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能力多深入到企业中踏上更高的台阶。

作者:任杰 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第10篇

我们走进国内著名的专业游戏培训学校,GA游戏教育基地,回顾过去几年中GA培养的数百名游戏美术人才。不难发现,所有这些学员大体可以分成三类。这三类学员的成长轨迹,代表了三种典型的通往游戏开发领域的途径。下面三个学员的真实经历,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李星从小就对美术有浓厚的兴趣,父母很早就开始培养他,希望他能在美术领域有所成就。从小学开始他就一直坚持参加各种美术培训班,最终顺利考上四川美院。大学四年,李星逐渐喜欢上了游戏,刚开始是喜欢玩,后来逐渐对游戏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学毕业之后,李星决定做一名游戏美术设计师。然而尽管在美术方面功底扎实,但是对于游戏开发必须掌握的3D图形技术,李星却一窍不通。几次应聘游戏公司,都因为没有相关经验,也没有必要的软件技能而功败垂成。几次碰壁后,李星报名学习了GA的游戏美术课程。刚开始,由于软件方面基础为零,学得很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逐渐掌握了3dmax和ps等软件工具,也慢慢适应了用电脑作为绘画工具的工作方式。这时他在美术方面的深厚实力开始逐步展现出来,成为了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毕业之后,李星的毕业作品得到了多家著名游戏公司的赞赏,顺利拿到了工作合同。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科班出身的李星很快体现出过人的美术实力,工作表现受到公司的充分肯定,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成为该公司主美。

杨沈杰大学学的是室内设计专业。毕业之后辗转了多家企业,一直从事室内装潢效果图制作方面的工作。然而这个职位竞争激烈,薪金福利待遇也一直不如人意。杨沈杰仔细考虑了自己的状况后决定转行做游戏美工。看了很多游戏公司的招聘要求,杨沈杰觉得自己会用3d软件,能制作各种物件的模型,贴图,应该完全可以胜任。然而他信心满满地参加了几家公司的考试后,却发现并非那么容易。所谓隔行如隔山,同是使用3d软件来制作各种物件,游戏公司的要求远远高于一般的效果图制作。在朋友的介绍下,杨沈杰参加了GA的游戏美术课程的学习。5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杨沈杰越来越感觉到3d图形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有许多特殊的技术和标准,这些都是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另一方面,之前制作效果图,在贴图方面几乎都是使用材质,自己手绘的能力也急待提高。在GA学习期间,杨沈杰几乎天天披星戴月,学习到深夜。最终他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用业余时间组织了一个项目小组,以徐家汇教堂为蓝本制作了一个精美的游戏关卡。这为其应聘就业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砝码,最终杨沈杰顺利被EPICGAMES录用。

和以上两位同学相比,余静同学成为游戏美工的道路就要艰难很多。余静所学的专业跟美术以及设计没有丝毫的关系,毕业之后从事的是销售业务的工作,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出于对游戏的热爱,余静还是说服家人,决定改行做游戏美工。由于没有任何美术方面的基础,也从来没有接触过3d软件,余静第一次到GA求学时,甚至没有办法通过入学测试。而她没有轻易放弃,自己花了一年时间参加素描、色彩等传统美术培训班的学习。同时,找了很多3dmax方面的书籍自学软件。时隔一年之后考核通过,进入GA开始学习游戏美术课程。由于基础比较欠缺,虽然软件方面通过下功夫多做多练,能够赶上同学的步伐,但是美术方面的能力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提高的。毕业之后余静的应聘考试远不如同期的其他同学那么顺利,开始的几次都被游戏公司拒绝了。GA的就业指导老师帮她分析原因,寻找对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余静应聘了几个职位都是角色制作,角色设计师在美术基础上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余静仅仅参加过一年的业余学习,与美术专业的应聘者竞争肯定是吃亏的。想明白这个道理后,余静改变了策略,精心制作了一些并不复杂的物件和场景,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真实物体,下了大功夫把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做得非常细致精细。果然,新的作品赢得了游戏公司的认可,最终顺利成为一名游戏场景设计师。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前面提到的三位GA学员有着各自完全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学习经历,最终都完成了同一个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努力的重点,都是各不相同的。

在游戏美术领域,科班毕业的美术院校学生无疑是最具有优势的,他们受过专业、系统的美术教育,有扎实的基础,出色的艺术感觉,纯熟的绘画技法,这些对于一个游戏美工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类人也是游戏公司比较欢迎的,因为他们往往具有很大的潜力,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但这一类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他们学习的是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几乎没有接触过数码图形技术,不会使用各种软件。更不用说游戏行业内部的标准和流程,以及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没有这些基本的技能,就算美术功底再好,也很难叩开游戏公司的大门。

因此,像李星这样的学生,其实努力的目标是很明确的。一是熟练掌握游戏开发中使用的各种软件;二是尽快适应一种全新的绘画方式;三是了解游戏开发的流程和一些重要的技术手段。虽然要学的东西非常多,但相对于美术方面的积累和提高,学习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是一个比较容易见效的过程。应该说,这三类学生中,距离游戏行业最近的就是这第一类。

第二类是一些相关专业毕业的学生,这些专业并非纯粹的美术专业,但或多或少都跟美术有一些联系。他们在美术方面虽然不如美院的学生那么专业,但也都具备基本的手绘技能,有一定的美术感觉。例如建筑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平面设计专业等等。这类学生的一个特点是,往往比第一类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强。甚至有一些能够比较熟练的应用3d软件。他们成为游戏美工的可能性也非常大,相对第一类学生来说,在软件方面的障碍更小。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个问题:第一,在技术方面并不了解游戏制作的特殊性。虽然他们有一定软件基础,或许在工作中也曾经应用过相应的软件,但游戏开发中的一些标准,习惯,以及一些特有的技术手段是他们无法掌握的。假如以往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走入了一些技术误区,甚至有可能局限他在游戏领域的发展。第二个问题是,虽然他们比第一类学生在软件方面有优势,可能入行更容易一些,但在美术功底方面的不足可能会逐渐体现出来,限制今后的职业发展。

针对这两个问题,这一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努力方向就应该有所不同。在初期的学习阶段,应该注重游戏开发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站在一个游戏美术的角度去逐步养成一些应有的操作习惯,多把注意力放在游戏开发有的一些技术手段的学习上。像杨沈杰那样主动去参与一个小的项目开发会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而更长期的学习重点还应该放在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美术功力上,作为一个游戏美术设计师,这将会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长期过程,只有不断的提高,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像余静这样的第三类学生应该说是面临最大困难的一类。甚至在很多人看来,让一个完完全全的门外汉在一两年里成为合格的游戏美术设计师根本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几年前,游戏美术完全依靠手绘的时代,确实如此。不过近几年诞生了许多新软件,大大方便了3D模型的制作;以往完全依靠手绘的模型贴图,现在也可以通过修改一些现成的素材来完成。这使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从事游戏美术设计工作成为可能。当然这会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第11篇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改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经过30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3000多人,专任教师1181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10人的省属重点建设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2007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学校有广州和三水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75亩,现有校舍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66万元,图书36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34万册);自主建成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近900项。

学校有3个省级省级优势重点学科、6个硕士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硕士点32个)、4个专业硕士点,经济学、管理学连续5年进入全国高校前20%优势学科行列,2011年法学进入全国高校前20%优势学科行列。《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其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各1个,教学团队1支,精品课程1门、双语示范课程2门,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近10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茅,其中本科生就业率连续十年保持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2012年达100%。

二、艺术学院概况

艺术学院设有广告学(广告策划与经营管理)专业、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玩具与游戏设计)专业、环境设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设计(展示设计)专业、动画(新媒体动画)专业。其中广告策划与经营管理、玩具与游戏设计等专业方向为全国首创。学院以培养艺术创意思维、市场策划与设计执行能力为特长,形成了商科背景的艺术设计专业办学特色。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9人,专业教师41人,教授及副教授7人,教师来自英国、俄罗斯及国内高校,学术梯队合理。教师学术成果显著,国家及省级纵向课题7项,并主持完成多项大型社会横向设计课题,有多项环艺、平面、玩具、动画等设计项目投入生产。多名教师为学术机构成员。专业教学设施先进,专业实验室面积达2300多平方,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设备。在国内一流4A大型广告公司、动画和玩具游戏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

学生屡获国际国内知名设计大奖,至今已获省级以上奖项共340多项,其中奖项21项,奖项140多项。在校学生多项设计投入生产,并取得市场效益。自2005年首届毕业始至今已有1000多名学生毕业,在国内各地以及英国、法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工作、学习和生活。许多毕业学生直接进入大型跨国创意企业和国内4A广告公司工作,有的继续攻读国内院校硕士学位,并有多名毕业生成为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设计专业骨干教师。毕业学生连续多年就业率达到100%。

三、招生专业简介

1.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有传播学和市场营销理论基础,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掌握国际前沿广告文化理念和中国设计文化特点,具有较强的广告创意能力和设计执行能力,适合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的创新时代需求,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教学与科研单位从事广告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应用型广告设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广告学、广告心理、广告媒介、平面软件技术与应用、交互软件技术与应用、创意思维、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和设计与制作、视频摄录与编辑、广告摄影、平面广告设计、电视广告创作、网络广告设计、交互广告设计、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

2.产品设计(玩具与游戏设计)专业

本专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具备艺术造型、多媒体数字技术等专业理论,了解国际前沿玩具与游戏设计的文化理念及发达国家玩具与游戏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有较强的玩具与游戏设计的开发、创意和设计能力,为各类玩具与游戏生产企业和研发部门、大型娱乐企业培养从事玩具与游戏开发和设计及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并能胜任有关部门玩具与游戏的鉴定和质量监测工作。

主要课程:人因工程学、设计概论、设计色彩、设计素描、造型训练、创意思维、计算机辅助设计、角色造型设计、游戏关卡设计、游戏开发项目管理、玩具设计创意与分析、益智玩具设计、民俗玩具设计、娱乐器械设计、电动玩具设计、快题设计、动漫产品开发与经营、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等。

3.环境设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本专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具备较强空间策划意识,掌握建筑学及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和技能,有较强的环境艺术设计创新和设计实践能力,能胜任各类建筑、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企业、教学科研部门专业设计与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创意思维、人因工程学、环境艺术设计简史、室内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基础、景观设计基础、手绘表现、空间形态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环境色彩设计、室内家具及陈设设计、建筑专题设计、景观专题设计、室内专题设计、空间漫游研究、公共艺术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专业考察、毕业设计等。

4.环境设计(展示设计)专业

本专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既具备扎实的艺术设计能力、又熟悉工程技术与材料、懂得会展管理等基本知识,室内外设计空间基本知识、适应能力强、知识面宽,能适应中国会展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能在会展业、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企业、教学科研部门从事会展艺术设计与研究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主要课程:环境艺术设计简史、设计概论、人因工程学、展示空间表现技法、展示空间形态设计、建筑设计基础、环境设施设计、会展法规、大型活动与组织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基础、材料构造与应用、展示光效设计、展示工程设计、会展广告及传媚、会展概论、展示多媒体运用、商业空间设计、文化空间设计、毕业设计、艺术采风、创新实验、专业考察等。

5.动画(新媒体动画)专业

本专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具备影视动画及艺术造型、多媒体数字技术等专业理论,了解国际前沿新媒体动画的文化理念和最新发展趋势,有较强的动画创意和创作能力,熟悉影视动画编辑制作技术,能适用于各类影视动画企业、动漫游戏企业、交互广告制作机构、各类影视出版媒体及新一代数字媒体传播领域从事动画策划、创意、制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动画造型基础、动画原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摄影基础、动画策划、动画剧本写作、动画软件基础、角色设计、场景设计、视听语言、分镜头剧本设计、后期合成、动画周边产品、网络游戏设计、视频特辑与非线性编辑、交互动画、虚拟现实、艺术设计概论等。

四、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及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

产品设计

(玩具与游戏设计)

环境设计

(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环境设计

(展示设计)

动画

(新媒体动画)

招生计划

60

60

60

60

60

学    制

4年本科

4年本科

4年本科

4年本科

第12篇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介绍一、专业概述

动漫设计是通过现代艺术之理念和现代艺术之能力实践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理性思维和创作鉴赏能力;能使用三维动画软件工具进行三维影视动画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够独立完成动画设计、动画编辑、动画创作等创意任务。培养影视动画领域的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介绍二、培养目标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主要适应现代服务业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备以能做、能说、能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生存与发展能力,通过各类知识的学习,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岗位素质,掌握通识能力及动漫美术基础能力、动漫技术基础能力、动漫软件表现能力的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能适应动漫综合创作能力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介绍三、培养要求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扎实的动画理论基础,具有坚实的动画造型能力及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漫设计与制作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胜任动漫游戏设计制作单位的动漫艺术设计与应用行业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文章来源于吉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ccutu.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介绍四、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动画运动规律、photoshop、速写、平面设计软件、动画剧本写作基础、角色设计、场景设计、Flash动画制作、漫画技法、影视动画视听语言、网页设计制作(C)、动画设计稿、动画分镜头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素描、色彩、动画运动规律、photoshop、场景建模技术、灯光材质技术、角色建模技术、游戏贴图制作、蒙皮绑定、游戏动画技术、Zbrush雕刻技术。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介绍五、就业方向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影视动漫制作发行公司、游戏设计制作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现代传媒公司、网络公司、网站编辑、电视台和出版社等单位从事影视动画、三维动画、动漫游戏、多媒体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及平面艺术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