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高效课堂教学

如何高效课堂教学

时间:2023-06-01 08:52: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高效课堂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何高效课堂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效率

一、教学目标准确把握

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二、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一定能学好。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经过一番实践,这样设计的课前导入语即可深入生心。

三、以读为本领悟想象

学习语文的基本大法就是朗读,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一节好课。只有对课文的深刻解读,准确地读,才能点石成金、游刃有余。文通字顺地读、比较读、男生读、女生读、指名读、配乐读、分角色读、入情入境地读、齐读等等,让有效地朗读贯穿全文,让琅琅书声溢满课堂。学生在读中领悟、读中想象、读出理解。学生掌握文本情况如何,完全体现在理解文本后的朗读中。

除了多种形式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感悟、理解,还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和你一样享受春天》一文时,我让学生边读诗句边想象你心中的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的样子,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地将自己地想象抒发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读出了那种美好的意境。

四、民主平等探讨交流

语文课堂应是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师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身边,与学生平等对话,亲切交谈。在一种师生关系融洽的氛围里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也才有学生无拘无束的创意表达。有位教师教《猫头鹰》一文,与学生一起戴上头饰,共同完成分角色朗读。无意间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消除了顾虑,学生十分轻松、投入地和老师一起完成了任务。有一次上课,我将一丝不苟的苟写成了苛,人个学生高举着手站起来大声地说:老师,您写错了一个字。我十分感谢了这个孩子,并适时鼓励学生以后要向他学习,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在这样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里,学生敢说肯说,尤其是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

课堂上,教师无须过多地讲解,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如《画风》一文,教师先让学生提出问题,而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学生很自然地深入课文中探讨,并不是教师要学生学,而是学生主动想学。没有师生间这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无法达到以上效果的。

五、课堂提问巧妙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

六、教学活动灵活调控

第2篇

关键词:教学;语文;高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237-0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城乡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纠其原因,身为农村小学的教师普遍都有自己的见解:农村地方经济文化落后,学习条件差,教学资源匮乏,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家长文化素质普遍比较低……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就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低效”是造成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我在农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当前,个别农村小学教师缺少,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课程多,加之班主任,学校工作等日常事务繁杂,精力和教学时间有限,造成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平时课前准备不足。他们的课前准备较为简单,只限于看看教材,读读参考,写写教案,而写教案多数也是为了应付检查。开学时,买来各类精选教案,不假思索,有的甚至全盘抄袭。有的连原本因疏漏造成的个别失误也照抄不误。这样不仅全然脱离了自己的教学实际,而且丢开了对新课程标准、教材、单元等必不可少的深钻细究、利用教材教学,更有甚者无案教学,从而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徒劳无功,没有实效。

俗话说,备好战才能打好仗,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要求每一位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做好深钻细研的准备工作,把准备的内容文字化,完成符合自己实际,符合学生的教学设计。这样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大量的事实证明,凡优秀的教师在课前,都很认真的做好课前准备。有的反复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有的细细斟酌考虑。他们所做的教学设计方案,许多都值得青年教师学习参考。反之,课前缺乏充分的准备,没有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的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重点不突出,三维目标不明确,或教学方法使用不当,或对一些问题不能正确的解答等等。因此,教师课前有必要做好五个准备。(一)学生课前预习的准备。(二)教学理念的准备。(三)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知识的准备。(四)教学设计的准备。(五)教具和学具的准备。这五种准备中,其它四种准备是教学设计准备的基础。教学设计是课前准备的关键。对一堂高效的小学语文课进行教学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1.有明确的价值追求,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要以”三维目标“为中心设计。3.要重视双基,重视学生搜集资料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4.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如果广大农村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上五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就有了保障。

二、联系实际,巧用教法

新课程改革现已推行了多年,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在不断的改变着,但有一部分教师的转变力度不大。课堂仍然存在着以“教师主导”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以讲解为主要形式,采取满堂灌输式,课程改革流于形式。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很难发挥,只是被动的听讲,在老师的提问下获得知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甚至一部分学生还有厌学情绪,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面对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农村教师必须彻底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在眼花缭乱的教法改革成果中,有选择地引进和吸收,所谓教无定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多数较为朴实。他们都非常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他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在选择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从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具体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一切从实际,从学的本质,从学的精神上出发,把着眼点放在教法的实效性和学法的指导上来。朴实的农村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一定能用朴实的方法结出扎实的硕果。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第3篇

1 高效课堂,首先要实现有效备课。

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准备更加充分。在备课时,要依据“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合理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细化,尤其是数学教学,这节课学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能够记住哪些知识点,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都要一一细化,成为可以评价学生表现的参数。

每节课上课前,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准备让学生获得什么?让学生怎样获得?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样能够让教师对课堂有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在上课时,如何合理的分配课堂时间,哪一时间段学生自学,哪一时间段教师讲,哪一时间段学生练,这些都应该在备课是时做到心中有数。

2 高效课堂,应该注重优化课堂结构。

在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教学,从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等一系列的尝试,都收效甚微。在学校每学期组织的校内公开课上,教研组的组内互相听评课中,我发现很多同事也在做着不同形式的尝试,但都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在教学中都存在共性的问题,那就是整节课每一个环节都是精心准备,内容很丰富,环节很紧凑,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的提出,学生们都在动,手动、脑动,忙的不亦乐乎,这些都很好,只是到了一节课的最后却是草草结束,甚至拖堂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这样的课课堂容量很大,好像学生很忙,可是学生的思维运动有收获吗?学生的思维一直是被动的,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学生还在忙着解决老师布置的问题,表面上好像学会了很多,实际上不然,过于紧密的结构设计,让一节课看似丰满却忽视了我们的教育主体――学生,他们能够吸收多少呢?有什么时间是用来思考的呢?没有。就相当于一股脑地让学生做完了十道题,却不知会了几道,就算都会了,也只是这十道,一换题目又不会了,我想不如让学生做五道类型题,做完后自己去思考如何得到的结论,进而掌握题型举一反三,学会方法,学会总结,学会学习。

课堂结构的把握,需要教师有丰厚的专业底蕴,高屋建瓴地把握一节课,它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教学总体构想,几部分构成,时间如何分配,又包括微观的结构即教学每个环节如何进行,时间如何分配。

宏观上看,一堂高效课,首先要懂得在课堂的伊始设计引发思考、导入主题、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进而运用各种形式来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为了探究新的问题,解决问题而去活动自己的思维,寻找答案,直到将所要学习和发现的知识被导出,师生作以总结,之处戛然而止,留出三分钟时间思考,本节课你的结论如何得到的?你有什么收获?你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这样做,得到的知识、技能、思考方法必定是高效的。这样做就很自然的避免了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头重脚轻或是虎头蛇尾,使课堂既环环相扣又疏密结合。在微观细节上,一个活动的设计也是如此,动静结合,在动手动脑过后,引发思考,从中得到些什么,才能使每个活动是高效的。当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是高效的,那么这堂课从结构上又是优化的,那又岂能不是高效课堂!

3 高效课堂,应适当选择教学内容。

大力倡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但一些教师片面认为探究学习是先进的,接受学习是保守的,应该抛弃。这样导致课堂上探究学习泛滥,不管什么内容都让学生探究一番。甚至连国土面积这样的问题也让学生探究、猜测和交流,这既浪费时间,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没有实质帮助。还有的教师脱离学生实际搞探究,学生因缺乏自己的体验,当然没有收获。不必要与不恰当的探究导致了探究的浅层化和庸俗化,不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没有益处。

实际上,许多知识的学习还是从直接了解结论开始的,还有许多知识往往是一些事实和陈述性纪录,难以观察、探究,而这时运用听讲、阅读、理解和训练等接受式学习方式更加有效,不能走极端,接受性学习时,教师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避免机械训练。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运用起来,在接受学习中注意理解和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感悟和建构很多新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有价值。

4 高效课堂,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些教师仅从表面上理解自主学习,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淡化教师的主导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尊重学生对学习的选择,教师跟着学生走。没有相应的教学设计和指导,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和反馈,由学生一看到底。有的教师一味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生一时兴起争着发言,只顾表现自己,沉浸在游戏中,那还有心思探究知识的奥妙,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可是基本的课堂游戏规则没有了,教师成了旁观者,学习效果适得其反,这实际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还有的教师认为自主学习就是教师要少讲,把时间还给学生,这也是仅从字面上理解自主学习。一节课讲多讲少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讲多讲少与自主学习并无本质联系,教师在讲台上分析,学生在独立思考,这难道不是自主学习吗?

真正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以往的学习中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现在是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理解和探究知识。但自主学习不是放弃教师的指导,不是教师跟着学生走。自主学习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还应加强,但加强的理念变了。以前考虑的是如何教的问题,现在则要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会学、更乐学,这就是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观念。

5 高效课堂,应该培养学生形成合作学习意识。

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学习上的合作与交流,这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得频繁了。但不可否认的事,一些教师把构建新的学习方式理解成为外在的东西,即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具体表现形式上,以为课堂热闹了,学生合作、讨论了,就是体现了新理念,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误解。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再开展合作学习才会收到实效。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共享,并有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这才是最根本最核心的理念。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高效;目标

虽然新课程改革和中考制度改革已经经历了几年了,不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落后的教学观念仍然作用于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并进一步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浪潮中,“高效课堂”的呼声很高,什么是“高效”呢?课堂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相遇的场所,高效的本意在于三者关系和谐、优化,很自然地状态下,师生多边活动的主动性和教材的凭借功能均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智能、教师的教学水平均得了共同发展,“高效”不单单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应该是高效率,是效果和投入的比值,是单位时间师生能力和水平发展的多少,同时高效还应该表现为,发展具有可持续性,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不能仅仅致力于知识与能力,应该从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出发,同时要突出历史味,注重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渗透,实现教育功能发展的最大化。本文就教学中具体的做法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

一、充分预设,把好备课关

每堂课上课之前都必须认真备课,备课的过程是课堂预设的过程。我们课堂预设不够充分就容易在教学中“卡壳”,有些卡壳是因为生成性问题太突然、太意外,而有些则是因为我们老师课前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对于问题的思考未能全面化、细致化。那么要上好一堂初中历史课,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呢?

1.重组教材

教材只是个例子,备教材是备课的一道主要关卡,我们历史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并以此为基础,整合其他资源,立足于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最近发展区,对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删减,确保教学内容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内化。

2.优选教法

教学方法是促进学生理解和内化历史知识的催化剂,在吃透教材、重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如何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呈现,如何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地探究知识离不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选取,当前新课程背景下,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是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

3.充分预设

教学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性过程,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思考与分析,充分预设、完善备课的每一个环节,备课过程中的充分预设,就是对教材、学生、教法不断地推敲,对教学设计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二、层层递进,把好探究关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精心备的课必须通过课堂这个平台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课堂教学必须具有层次性、启发性,要重点突出,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维,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意识长足的发展。问题是历史课堂教学组织的载体,问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科学设置教学问题应注意如下几点:

(1)从教学目标出发,问题紧紧围绕教学重点、难点;

(2)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问题的设置要明确,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3)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问题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必须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错综复杂的历史史实。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学习了“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这一单元后,为了进一步挖掘教学的深度,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设置了一串问题:唐朝前期表现为政治清明、生产发展,所以这一时期国力强盛、社会安定,历史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什么?同样是唐朝,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唐朝出现了怎样的危机?根据你所学到的知识分析造成唐玄宗天宝年间这一危机的原因有哪些?该危机导致了怎样的直接后果?为什么说该危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朝的统治之所以瓦解是什么时间导致的?分析唐朝灭亡之根源在哪里?回顾唐朝的这段历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学生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对唐朝“强盛——衰弱——瓦解——灭亡”这段历史有了深入的理解,知识条理性增强的同时学生深层次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总之,高效的历史课堂应该是从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性要求出发的,要克服传统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满堂灌”的落后教学模式,要把握学生历史学习的节奏,激发其历史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其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在教学中我们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我们要认真研读教材、学生,结合教材和学生两方面特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初中历史教学,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效教学之路漫漫,还需上下而求索,笔者撰写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所有的初中历史老师认真思考并探索具体的高效教学之途径,教学质量一定会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主编.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邓涛主编.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 中学;课堂教学;高效性;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入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数学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无论数学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

一、高效课堂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王敏勤教授说过:“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高效课堂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布局尤其重要。

要想把握教材布局,在备课前教师一定要精心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第一次备课可以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第二次对准自己备的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最后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高效课堂要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 缩短师生距离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少一点束缚,多给学生留一份空间。如果让学生真正做到放开束缚,主动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朋友。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用商量的口气,活泼甚至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如果教师要走近学生,那么教师就要放下架子,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

实践证明,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状态。有了这一前提,就为“促进学生充分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高效课堂要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有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作保障,那么开放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便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有了足够的思维空间,学生就会积极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提倡多元思维。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多样交流的策略经历,无疑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过程。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遇到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时,教师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讨论,然后小组选出发言人在全班发表意见,当同学有异议时可以随时发表观点,最后达成共识。

四、高效课堂要讲究评价艺术,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第6篇

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担负着极其艰巨的任务,不仅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利用其学科优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课堂是充满创造力与新奇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课堂上,教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在高效最优的状态才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要转变教育观念,将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

一、课堂教学的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

教育家李吉林倡导情境教育,她认为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使具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创设情境的途径有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语言情境,拉近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生硬的语言成为一种活泼生动的语言,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上的动画、图片、音乐等创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情境。比如,在教《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时候,可以播放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像《命运交响曲》,通过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领悟作曲者丰富的情感。

情境教学是一种播撒快乐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主动中学习,学习效率自然要比机械学习的效率高很多。

2.以教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教学反馈以及相关资料。实施:课前,粗读教材,提出问题;课上,细读教材,交流讨论,解决问题;课后,精读教材,提炼要点,掌握重点,最后总结反思。

每堂课如何开始,如何展开,如何结束,这都是需要课前周密的准备,而这些准备需在教案中有所体现,教案是引导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有利参照。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问题的答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的作品中学会总结和反思,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人物的精神。

3.兴趣学习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在好奇和感兴趣的状态时,身心的兴奋度及主观能动性会迅速达到高涨的状态。语文老师要利用这一特点,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这个过程中要避免“满堂灌”。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又是一个充满求知欲的群体。问题探究是一个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式。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但是学生不一定能够做到接受后吸收,这个吸收的过程是学生一个主观意愿是否积极的过程,而教师设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话,这个主观意愿就会达到主动积极。

比如作文课,老师要求写关于“生豆芽”的小作文,这篇作文不是当堂完成,而是要结合生活完成,语文老师设计好记录卡片,让学生回家去做生豆芽这份工作,记录豆芽每天成长的变化,最后再回归课堂,共同讨论这段时间豆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然后再进行最终写作,这时每位同学就是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了。

4.以合作学习促进整体发展

合作性的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调能力,其实,合作比竞争更重要。学生的基础不同,认知能力也有差距,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齐头并进。为了让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编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要注意消除学生之间的隔阂,使学生能积极的进行学习上的合作和交流。

小组编排:好、中、差合理分配,分层次合作。

积极引导:教师给予个别辅导,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

合理调节:教师要注意小组气氛是否融洽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这个环节得到真正的合作式锻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5.以教师魅力和情感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许慎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要有人格魅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这种魅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讲课,空气都是活泼的,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又岂能不感兴趣。“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身作则,关心爱护学生,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这一观点认为,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只是侧重点不一样,要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高焕祥曾经说过:“教育的危机不在于课程与教法,而在于精神和理想,教育理性和教育良心的反思与回归,教育情感的觉醒,可能比课程改革还重要。”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互动的过程。在课堂上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对于学生的错误要给予耐心指导,不能盲目批评指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调动积极性。如果教师能用具有启发、生动和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对语文知识及课文所要传达的情感进行准确地描绘,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将是不可小视的。

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无论是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总是以课本为世界,老师总是强调吃透课本里的内容,教师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科书上,课堂和生活是两个独立的世界,这样的课堂教学追求的是“深”的开拓,却忽视了学习的“广”向发展,精力仅仅集中在课本会造成知识面和思维方式的狭窄。

中外基础教育差异明显,国外是以世界为课本,他们注重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关于艺术作品的文章时,老师会真的带学生去博物馆或者听一次音乐会来完成对课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他们的教学不是局限于课本,最终还是会回归到生活,在生活中完成。在中国,要想从现有的教学中跳出去有很大的困难,就算是改革也并非一蹴而就。如何以生活世界为辅助深入地展开课堂教学是值得我们学习、探讨和反思的。

三、结论

教师以教案为引导,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以生活经历辅助课堂学习,保证整个班级处于高效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高焕祥.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第7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语文;初中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而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梦寐以求的,因为高效课堂意味着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和锻炼,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影响教学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学环境。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扼杀学生探究原理的愿望。”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利用趣味性去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好奇、渴盼的境界,在头脑中形成多种疑问,从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二、创设意境,以景激情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学习便成了一个轻松愉快、主动求索的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视听情境,营造特定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的讲授的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在教授《孔乙己》时,教师如果不适当运用多媒体,不注重导入点的研究,难免会使课堂沉寂,效果不好。假如教师引导学生以讲孔乙己的“手”为导入点,运用电脑制作动态课件,或以幻灯片展示孔乙己形象,形象逼真具体,文本主旨便清晰了。

三、创造氛围,合作进取

科学工作者发现知识、取得科研成果的过程,基本上是猜想、实验和实践的过程。人的思维活动是隐性的,只有让学生实践、讨论、交流,才能充分展示其思维的准确性、有效性。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活动参与者,他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又是接受者和加工者,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教学效果较差。所以要把教师的“一言堂”改为“众言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流,甚至在互动当中使学生大胆参与到课堂中,以达到提高语言技能的要求。

四、提高信息输入的有效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实际,多设置一些情境,比如学生自编对话、自行表演等。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思考组合信息的结构、功能,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以便能顺利进入模拟的角色,从而确保交际过程中的准确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了一个发挥主体思维的空间,他们的理解力、想象力、猜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会使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更广泛、更真实,信息传递更大,课堂交流高效运作。此外,教师在课堂上应使自己与学生的交流多样化、个性化,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语言实践量。

五、增进有效的情感互动

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量大,活动频率高,为了更好地完成信息量的输入,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的同时,要更多地融入自己的感情,并关注、激发、唤起学生的情感。

1.关爱学生

教师要有丰富的表情语言――和蔼、可亲、大方,说话有礼貌,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能容忍学生暂时性的错误,不呵斥、批评、讽刺、挖苦学生,多给学生成就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2.走下讲台,拉近师生距离

为扩大讲台的覆盖面,拉近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多角度、多线路、变换角色深入到学生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学生“亲其师”必“信其道”。

在班级容量较大或较小的情况下适当调整学生座位,如“双排分法,四小组分法和v型分法”等。教师活动路线可以是“8”字型,“s”型,“v”型。

3.做个有心人

第8篇

【摘要】高效课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践证明,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满足了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本文主要以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分别对新课程教学和复习课教学进行了分析,并且最后也对不可缺少的教学评价作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和提纲,采取独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通过评价等环节,达到教学目的.高效课堂要求传承传统教学的优势,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高效课堂要求教师与学生的相互配合,对二者都有其具体的要求.对教师的要求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是: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勇于思考和创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一、新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堂教学模式选择是否得当对学生基础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首先,指导自学.指导自学就是指学生在导学提纲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学习.将导学提纲设计出来,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自学进行指导.导学提纲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课堂情景的创设.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可以引领学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2)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商议好学习要求,进而为学生学习设置若干小台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任务来出示导学提纲,导学提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或者分次进行出示.在导学提纲的引导下,学生先进行独立学习,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先自组小组来共同解决,如果还是解决不了,最终将其留在全班合作解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整节课的基础,其需要占18分钟左右的时间.其次,合作研讨.合作研讨就是指教师统一对全班进行组织,进行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活动.教师统一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先与本小组成员一起来探讨疑难问题,然后各小组之间进行研讨,最后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研讨,这个合作研讨的过程是课堂的.在合作研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1)引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2)引领学生解决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点,并适度拓展.(3)引领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规律.(4)组织学习过程的评价.(5)利用知识载体,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达到应有的高度、深度、宽度及幸福度,本环节大约15~20分钟.最后,练习检测.练习检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各种不同的练习方式,对该课堂的成果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反思.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在此基础上,这些练习不能满足某部分学生的需求,此时学生可以自选题目和自己设计题目.练习检测尽量在当堂对其进行批改和反馈,这个部分需要占用至少10分钟的时间.

二、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

复习课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双基复习课模式.梳理知识,合作研讨,练习检测.双基复习课以引领学生梳理系统、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为重点,使知识点无缺漏、无疑点,能简单应用.(2)专题复习课模式.举例导学,合作研讨,练习检测.组织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复习,以引领学生拓展知识、总结规律方法为重点,使学生对专题知识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宽度、高度,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相关操作策略,形成技能技巧.(3)试卷改评课模式.分析改卷,合作研讨,补缺检测.分析包括试题分析和成绩分析.试卷改评课以学生自主改卷、知识点补缺、反思总结方法规律为重点,使缺漏的知识点得到及时补救,歪偏的思维得到及时更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形成技能技巧.各科教师根据学校宏观教学模式,在学科负责人组织下,结合学科特点建构本学科各种课型教学模式,交学校课改领导小组审批认定后付诸实践.鼓励教师在使用教学模式时,根据个人特长优势的不同,灵活掌握,扬长避短,做到有模式,但不模式化,并注意在实践中总结完善操作策略,确保教学过程趋近最优.

三、教学评价

无论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还是复习课课堂教学,都需要一定的评价模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由此可见,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离不开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无法落到实处.任何学科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课堂评价都主要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要落实在四个方面:(1)学生的成长性.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获得了性格、情感、意志、智慧等方面的提高.(2)学生的主体性.即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开发、激发、引发、诱发的作用,充当学生学习热情的呼唤者,学习快乐的促进者,课堂流程的策划者,而让学生在课堂内把主体作用发挥到极致.(3)课堂的深刻性.即注重知识拓展延伸和体系构建,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本质、规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并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4)表达的精彩性.即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练优美、明晰风趣,让学生在快乐和享受中学习.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落实在以下四个方面:(1)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2)看教学对学生道德情感、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影响.(3)看教学对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的激况.(4)看教学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情况.具体的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笔检,也可口语交流,还可以进行跟踪性检测.同时可以采用学生评、同科教师评、学校领导评等手段,共同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第9篇

历史课讲得好,能够勾画出历史发展的缤纷画卷,再现出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嘉言懿行,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令其备受陶冶,产生共鸣,还能内化为学生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讲好历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历史是学生的必修课之一,是全面提高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的一门奠基课程。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应该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社会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这就告诉我们,初中生通过学习历史应该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并培养良好的品德。对于教师来讲,要求历史课应该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的倾向,那种“重知识掌握,轻能力提高”的弊端应该立即克服。如此一来,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明显体现时代性,应该立足学生的心理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要一直挖掘一些艰涩难懂的历史概念和高深的理论,而应增加贴近生活、靠拢社会的新颖、鲜活的内容,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和长足发展。为此,我们在教学初中历史时要千方百计加强课堂教学的主动性,拿出好的策略和方法,改变学生陈旧的、低效的学习方式,令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堂成功的历史课离不开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也得益于知识和能力的完美结合。笔者现结合教学实际浅谈如下几点。

一、突出形象性和情感性

初中生对于形象性强的一些人物事迹和故事喜闻乐见,愿意听,乐意记。鉴于这个显著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就应该因势利导,尤其在讲历史事件时,一定要好好渲染气氛,搞得绘声绘色,善于将简单枯燥的文字讲成生动活泼的场面,还要善于将陌生遥远的历史人物讲得鲜明生动,有血有肉,做到栩栩如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叙述:“焚烧圆明园的烈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空中的云团漆黑一片,遮天蔽日,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弥漫在北京城的上空。铺天盖地的灰屑落满了大街小巷,一片昏天黑地,如同发生了日食一般。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是绝无仅有的艺术杰作,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美、最宏伟的皇家园林,从此被侵略者践踏得不堪入目。”这样的描述既对失而难得的圆明园寄予无限叹息,也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给予了强烈的指责和控诉。教师若能将历史的事件都讲成这样,学生怎能不受到感染和熏陶呢?

二、理清头绪,脉络清晰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不少教师讲起历史就事论事,毫无精彩可言。一上课先让学生预习,学生读完后教师就勾画重点,对于重点和难点教师只做轻描淡写地点拨,然后就做作业,搞背诵,就是这样机械地从第一课重复到最后一课。讲清单个知识点固然重要,但是孤立知识点就不妥当了,一定要加强对知识横向或者纵深的联系,必须引起重视,做到举一反三,讲一类带一片。所谓关联应着眼于以下三方面:一是两节历史课的关联;二是一节历史课知识的内在联系;三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前两点容易做到,第三点常被忽视,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一次也没有联系过现实,只停留在理论的表面,和现实脱轨,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当今世界上的不少新闻、古今中外的科学文化都可以和书本的知识衔接起来。因此,教师要善于将书本中的知识迁移到现实中来,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知识、历史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个人的人生观。事实在课外,理论在教材,二者应该水融,学用结合,方能达到更高的境界。比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使用的战争飞机十分简陋,使用的坦克十分笨拙,作战的大炮射程不远,教师在教学时不妨与现在的先进武器做个对比,现在有水陆两用的坦克、高飞隐形飞机、洲际导弹。学生经过教师的点拨立刻变得饶有兴趣,听起来津津有味。这样一来,学生就对武器发展的历史有了大致了解,同时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未来战争的影响也清楚了。这样就拉近了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学生爱听,兴趣盎然,而且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了提高。

三、检测要高效合理

不少人认为历史课就是教师勾画重点,学生死记硬背,背会了历史知识就会万事大吉,使得背诵成为检测的唯一形式。实际上,历史课的检测方式可以不拘泥于此,应该是千姿百态的。只要把检测运用得炉火纯青,对课堂教学就会起到深化补充的良好效果。教师在教学时不妨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检测:一种是讲课时将板书设计成填空形式。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基础知识,尤其是那些易学、易记、易错、易混的知识,可以用填空来检测。另外一种是采取问答式检测。既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教师答,不拘一格。如在检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课文对该战争的定性是一场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在学生对具体交战国的参战性质有了清醒认识后,教师可以提问:塞尔维亚的参战性质如何?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学生通过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塞尔维亚的参战是正义的,是抵抗侵略的民族,但是从交战范围和参战人数来讲影响较小,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经过如此问答式的检测,学生学会了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培养了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加深了认识,启迪了思维,达到了预期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讲得魅力四射能够勾画出历史发展的缤纷画卷,还能再现出历史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嘉言懿行,既能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令其备受陶冶,产生共鸣,还能内化为学生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总之,打造高效课堂是历史教师的永恒追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

第10篇

引言

教学中存在一定矛盾的是教学实践的有限性与学科知识的无限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教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掌握课本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我意识,创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条件。初中物理作为初中教学课程中逻辑性^强的课程更是需要。强化学生的自主性。以下笔者将以初中物理为例对高校课堂的构建进行论述。

正文

一、高效课堂的含义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最大限度和最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学生的参与度比较低,一般都是老师的“一言堂”这就导致学生的积极性被大大的降低,从而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初中物理课堂的现状

物理本身是一门典型的理科学科,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一步步的深入学习。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课程的安排和教学计划的实施对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讲解不够,从而为后期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增加了难度,从而很多学生也就渐渐失去了物理学习的兴趣。

我国在不断的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新课程的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气氛,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配合。但是在实际的推行和实践过程中依旧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纯粹的讲解,学生一味的进行接收知识,学生的参与度仍然很低,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也无法保证学习的效率。

三、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措施

1、改进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我们的头脑中,总会有下面怪异的思想:“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 造力。”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因为任何一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只要我们留意生活当中细小的事物,保持良好的好奇心,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 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中学生虽然在思维能力方面略为欠缺,在思维层次和水平上有所不同,但是只有使他们充分保持思维的活跃性,才能使他 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我们都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培养学生创造力,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庸才,而是 一个可造之才,在某个方面一定有比其他同学突出的才能。所以,在教学中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维特征,是我们实施创新教 育的重要前提。

2、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促进创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引入的物理概念来研究物理规律,要以“物”喻出 “理”的本质,以“物”明了 “理”的内涵,以 “物”揭示“理”的真谛。做好物理实验,这是学好物理的根本保证。所以我在教学中不怕麻烦地反复多做演示实验,和学生们一起做书本的分组实验和书本外的一 些新实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这才能学得快而牢固。如,上电路课时,我让学生用2 个电键与6 个灯泡进行随意连接,并让学生相应画出连接线路图,结果学生无拘无束共画出十余种线路图。我对各种连接方式一一进行讲解并演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的学习情 绪很高,对电路连接实验有生动而直观的感受,同时也较好地掌握了并联和串连的物理学知识。

3、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化抽象为具体

初中物理知识学习中除了基本的概念、公式之外,更多的知识理解需要用抽象化的思维来进行理解,这就给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带来了困难,而现代多媒体技术 的出现及在教学领域中的普及化应用就给教学中抽象知识具体化提供了条件。以鲁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中“电与磁”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在进行磁场相关内容的 讲解时,由于磁场是人体肉眼所不能够观察到的,所以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就不能够很好的理解磁场这一概念及其应用,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来讲解电磁场 的具体性质和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具体可以通过播放与磁场有关的视频来引起学生对磁场的认识与思考,如指南针的工作原理、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等,播 放教学视频能够带给学生更多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与冲击,紧接着通过课件来演示磁场,生动的讲解磁场的实际应用。以鲁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中“压强和浮力” 这一章节为例,教师在讲解浮力时为了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就可以在授课开始之前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沉船片段,引导学生对船沉的原因进行分析与研究,进而 逐渐引出浮力这一概念,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无形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在创新教育中。都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摒弃传统的教学弊端,转变教学观,学 习新的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渗透到高效课堂教学中来。同时也要求学生结合课堂实践活动,在课外也要进行实践探究活动,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获得新 知识,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培养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目的。以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新时期的物理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 学创新素质。

参考文献

[1]展修才.浅谈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技术物理教学,2013(03).

[2]梁金生.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之我见[J].中学物理,2013(06).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教学效率

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学生学习、吸收以及应用知识,各种教学模式的提出以及应用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教学的质量。高效课堂是随新课改要求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化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更应该注重高效课堂的实行,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高效课堂概述

高效课堂是一个新生的名词,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快速吸收,进而可以大幅度地提升教学效率。课堂效率的提高,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高效课堂中的有效主要指的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获得了相应的进步和发展。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这个教师讲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学得好不好。高效课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我想学的想法;二是确定目标,即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以及需要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高效课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般都要选取简单、直接但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并且接受,教学方法必须要灵活,适应学生发展的特性,可以让人学深、吃透。

二、高效课堂效率改进措施

1.以学生的需求为基础。构建高校课堂首先要考虑的一点就是要弄清楚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才可以进行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的选择,要明确学生目前所缺少的是什么,以此为基础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设计以及安排。以高效课堂为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更具灵活性,必须要遵循高中生具有的特点。例如,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习中占据很重要的作用,在对其进行记忆时,有的教师选择了让学生不断地抄写,经过这个过程,学生也许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元素周期表产生印象,但是事实证明在运用的时候,学生会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如果教师可以提出以“唱”的形式来记忆,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来对周期表进行改编,不但可以增强记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灵活运用。

2.以学习方式为辅助。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的,对教学过程进行改善,不但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教师是课堂上的组织者、实施者以及合作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吸收以及应用。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辅助式的引导,帮助他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便更好地学习。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对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调整,以此来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交相呼应,完成师生之间的互补,以便于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提出问题CaO和H2O会发生反应吗?反应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有的学生会去翻教材,根据教材来回答。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实例来进行回答,生石灰在和水发生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针对这一特点,还可以利用此反应为盒饭加热。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改变传统学习过程中遇见不会的不懂的知识就去翻教材的习惯,让学生明白有些知识完全可以凭借生活经历来完成学习,而且理解起来更加简单。

3.以学习效果为目的。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吸收,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会具有一定的学习成果,成果的大小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检验,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的验证。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不能只以考试成绩来进行判定,教师应该在不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方式进行掌握,这样才可以更好地配合学生来对教学方式以及内容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另外,学生还会存在听得懂但是不会做题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选择合理的辅助材料,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备课,并且要设计有针对性的同步习题、复习学案等。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贵在精而不在多,改变传统重复性做题的模式,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设置不同形式的作业,以巩固性学习为目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多的教学方法被提出以及应用到教学当中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课堂效率,增强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高效课堂不但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实践的模式。只有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才能让课堂更具有生机,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欧卫强.新课改要求下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9).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达到新课改要求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以为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已成为语文教学工作中的追求目标。当今的素质教育既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是适合人的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转变义务教育制观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素质,教师要立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指导作用,改变传统教育方法的同时,注重高效的学习方法。因为教学方法是教学能力的核心体现,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与方法,传授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他们书本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学习不仅要求他们“学会”,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会学”,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加强相关理论方面学习,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这才是提高初中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根本所在。

二、以学生为主体,夯实基础,有效教学

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要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教学基础,并且落实到教学中。当下语文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应当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如尊重每个学生特有个性和独有的人格;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等。“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该落实到课堂上。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呢?如教师课上示范朗诵课文,不要一味展示朗读才华,应该做到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思想感情,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而且教师的示范对学生的朗读水平也有所提高。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时刻心系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组织者与解惑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创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导入新课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导入往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了一半。新课的导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导入的方式方法多样,但切记不要一节课使用多种形式的导入,往往采取一种方法即可,以免使得学生眼花缭乱。而且不要追求导入的精彩而忽视课堂主要教学任务。我们要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导入语。语文课的导入要短小精悍,用时不宜太长,增加学生学习紧迫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四、实现高效的课程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在信息时代语文课堂教学要跟上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代同步,在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同时,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手段作为支柱,其中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这门基础性的学科的整合是语文教学真正意义上的支柱。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以信息技术为主,但是它必须和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根据教学的需要发挥多种教学媒体优势,使其相互补充,优化重组,达到协调统一,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多媒体使用目的明确

多媒体是学生培养情感价值的材料,呈现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思考,所以课件的制作要精心选择,达到教学的目的。

2.媒体播放选取最佳时机

视屏或者图片的播放能激发学生对所播放内容的兴趣,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媒体播放应与教学同步,媒体资源与教学应实现最佳组合。

3.多媒体与语言解说融为一体

在多媒体的播放时,教师应该用精炼语言来讲解相关知识,同时配合着非语言的肢体语言对知识加以概括,把课本知识与媒体知识融为一体。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就要运用先进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施;完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为指导。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对学生学习给予积极评价与适当表扬,做到像“及时雨”一样,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鼓励他们,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及时评价能更好鼓励他们搞好学习。教师鼓励性评价在课堂上可以充分运用,如当一个学生解答问题却出错的时候,老师应该及时给予表扬他善于思考,勇于答题的良好表现,然后再引导他从正确思路去思考问题。这样肯定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学得开心,也提高了语文课堂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任玉仓.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