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2: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庖丁解牛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松滋二中高二语文组陈晓龙
【摘要】本文探讨庖丁解牛的主题,通过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结合《养生主》的总纲,分析课文的内容,得出文章的主题,那就是要我们压制自己的人格,换来在那个社会里苟且偷生,这就是庄子告诉我们的在夹缝中生存的智慧,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关键词】主题探讨现实意义
《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养生主》。关于“养生主”,清人王先谦在《庄子集解》中的释义为:“顺事而不滞于物,冥情而不撄其天,此庄子养生之宗主也。”近人有的认为养生主,就是要像庖丁解牛一样,善于寻找空隙,集中精神注意,避开矛盾,像保护刀刃一样保护自己。有关它的含义的论述颇多,在这里,我说说个人的浅见。
首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庄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的背景。庄子生活在战国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时代,是一个血腥的时代,这从以下两点可以看出: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发生在战国时的战争以及每次战争死亡的人数。例如长平之战,最后坑杀的俘虏就达四十多万。再一个就是同时代的另一个思想家孟子也说过“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所以,在那个时代里,如何保全生命是摆在庄子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庄子在《逍遥游》以及其他篇章都有所讲述,在本文中,庄子借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这个寓言,讲述了如何解决“保全生命”这个难题。
其次,我们要理解庄子《养生主》的总纲——“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段话的意思是:(养生的人)不做好事去追求名声,也不做坏事而触犯刑律。把顺着自然规律去做事当作为人处世的原则,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享尽天然的寿命。。
最后,庖丁的经验,不仅是解牛的经验,也是悟道的经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及“以无厚入有间”。这不仅适于解牛,也适于任何工作,一切活动,皆当如是。这一点使我想到了叶圣陶先生“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的观点。“教会学生学”不就是要把好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吗?而好的学习方法不正是学习的自然规律吗?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庖丁的成功经验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庖丁得“道”经过了三个阶段:开始时,“所见无非牛者”。也就是说,刚开始时脑子里想的总是牛,一心扑在牛身上,要痴迷到这个程度。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也就是说,三年之后,对牛的研究认识已经深入到了具体的细微部分了。“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也就是说,现在他闭着眼也能“批大卻”“导大窾”了。
因此,一个教师要想进入教学之“道”,也需要经过这样三个阶段。首先,我们必须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中,要达到几乎痴迷的地步。其次,要从“全牛”入手,认识教材,把握教材,认识学生,把握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教材有一个完整的理性的认识,才能对学生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判断。这样以后,我们在研究部分时,才能知道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才不至于在传授某一个知识点时“只见树木不见林”,杂乱无章,混乱无序。最后,在实施教学时,要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使自己的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如此钻研,我们才有可能“教得有法”,才有可能达到“得心应手”和“游刃有余”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历史教学; 文本; 识字; 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为古代文本中一些生僻难认的字而犯愁,一方面影响了对文本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阅读的速度。我们知道,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有效的识字教学使学生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达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规律和思维规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流畅地阅读文献。小学阶段学生的识字量就要达到3000字左右,中学生的识字量还要增加,这就给老师和学生均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知道,汉字难认难写,易混淆,笔画、偏旁、部首多,间架复杂。同时又受到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字和形声字的干扰,识字难度更大。其实识字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面对难题,只能迎难而上,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写,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考。花大量时间,把每一个生字书写数遍,通过重复记忆、硬性记忆,让学生死记。因为害怕忘记,所以间隔一段再写,再查,坚信“只要功夫深,字透纸背,入木三分”。久而久之,学生畏惧识字,厌恶识字,甚至见“字”就头疼。而老师不管你受了受不了,非让你认会写会不可。于是机械地加大作业量,强制识记。如果记不会,完不成,就要受到责罚。都是汉字惹得祸,汉字成了学生的死敌,其识字教学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针对小学识字教学的困境和中学生识字量嫌少以及错别字较多的现状,我尝试寻求新的出路,打破瓶颈,另辟蹊径。在教学实践中,我提出“庖丁解牛识字法”,效果颇好。大家知道,庖丁杀牛,入刀游刃有余,骨肉分离,因为他“成牛在胸”,牛的骨架结构,关节通络,了然于胸,所以解牛才得心应手。识字亦然,不看字的偏旁部首的组合,不管字的间架结构,一味地抄写过来誊写过去,重复等于原地踏步。
首先,教学生熟习汉字结构和偏旁部首。要让学生知道汉字从构字角度,分独体字和合体字。合体字又分了多种结构,如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内外结构,包围结构等,对字的整体造型,形成识记的整体印象。还要让学生熟练辨识各种部首,如建字旁“廴”,走之底“辶”,病字头“疒”,爪字头“”等。并且分辨部首在字形中的位置是头、底、左旁、右旁,还是框。由字的部首形状,形成对该部首该类字的类别印象。如“马”字旁的字“驶”“驿”“骏”“骛”等。
其次,借“六书”解字,尤其是利用形声字来识记。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本不要求了解“六书”,但中学生有必要了解一点汉字造字的特点。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后两种为用字法,可以不讲。四种造字法中,象形字为独体字,描摹事物形状而成字,如“日”“月”“人”“羊”等。指事字是独体字居多,用指示性的笔画来表示,如“上”“本”“刃”“亦”等。会意字多为合体字,组合后产生新义,如“休”“北”“莫”“林”等。而占80左右的形声字,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形声字为合体字,由声旁和形旁两部分组成,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所以依据形旁的相关意义来识字,“页”与头脸的意义相关,如“领”“颜”“颈”“项”等;“肉(月、身)”与身体的部分及其性状有关,如“肘”“股”“肥”“躬”等;“示”和神祗祭祀有关,如“社”“祖”“禅”“崇”等;“玉(王)”与美玉有关,如“琼”“瑜”“琢”“璧”等;“竹”与竹器名有关,如“篇”“策”“竽”等;“贝”与财物有关,如“资”“贪”“贿”等;“酉”与酒有关,如“醉”“酗”“酣”等。
最后,用依音定字和据义定字来辨析字形。因为汉字中有大量的同音字和多音字,所以要根据字义和字音来确定字形。鲁迅先生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达到识记的目的。
识字教学是学生夯实文化基础知识的关键,是学生学好历史文化的前提条件。识字教学虽然有难度,但只要认真探索汉字的构字特点,寻找恰当的方法,还是可以教好的。我所尝试的所谓的“庖丁解牛识字法”,通过实践,学生在分析理解汉字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识字准确深刻,既快又牢。希望把识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好用好我们祖国的母语,从而学好我们灿烂的历史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
[2]《鲁迅文集》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 “需要”往往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出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主要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
六、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读薄”教材 “突破口”
语文课堂常会遭遇一些尴尬:老师设法与学生互动,学生常是启而不发;老师不启不发、满堂讲解时,学生是兴味索然;学生启而有发、跃跃欲说时,却漫无边际、天马行空,最终仍是不得要领。这样的尴尬正是语文课堂低效的表现。
这让人不禁想到庖丁解牛的故事,他能以无厚入有间,做到游刃有余,是因为他能击中肯綮,找到关键点,如果语文教学也能找到这样的突破口,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桃花源记》里说:“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语文老师若能在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找到一个小口,说不定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庄就近在眼前了。只是如何才能找到这个突破口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便是要像庖丁一样研究好自己的“牛”。对于每个语文老师而言,教材便是庖丁手下之牛,我们自然应熟悉它身上的纷繁复杂的肌理,达到庖丁目无全牛的境地。余映潮老师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读厚是自己研究的过程,但仅仅停留在读厚这个阶段是不行的,读薄才是读厚的目的,它是读厚以后的升华和简洁。他又说:“在教学艺术上我们要孜孜探求这样的境界: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
看来,研究好教材即要将文章的思路梳理得清清楚楚,呈现给学生的是明明白白的东西,文章的重难点了然于胸,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心中有数。唯有对教材心中有数,方能找到文章的突破口,通过这一发而牵动全身。在“读薄”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文章的“突破口”。
1.从文章的标题入手
标题是文章中最先映入眼帘的信息。标题有时暗含了很多关键信息,如果抓住这个突破口,学生就能更快更好地进入文章的学习。如在教学《
3.从对文章的朗读入手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朗读涵泳,在朗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教师应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龙莲明在《重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回归》一文中指出:“朗读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熟读精思’更是传统教学经验中的精华。学生通过朗读,见于目,发于心,出于口,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去再现作者文中的情境,体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引起内心的感情波澜。因而,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最终达到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收到最好的课堂效果。”余映潮老师在上《行路难》这一课时,便是将朗读进行到底,孙竹青在点评时说道:“这课以‘感受诗中的美句’和‘理解诗中的难句’为切入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吟读、联读、译读、背读、吟诵等多种形式朗读,又辅以教师独具创意的两个微型讲座,自然巧妙地引领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来回穿梭,反复地品读美句和难句。整个课堂教学思路简约而不失精致,简化而不失精彩,显得极具组合之美、层次之美、层进之美。”这样的美感不正是通过这情韵悠长的朗读来实现的吗?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一句话:“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每读一遍,学生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再重读“亲”字时,学生更能体会到文中“我”的情感态度,似乎下面还能补充出很多空白的内容,而这样的补白不正是以诵读为突破口进行的创造性的有益解读吗?
4.从文章中的矛盾点入手
文章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往往最能激起学生的疑问,如果我们寻找到这样的矛盾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我利用“弱国无外交”这句俗语及唐雎这个弱国里出色的外交使者的矛盾点,反问学生“弱国是不是真的无外交呢?”学生很快明白唐雎所处的境地,以及他肩负的巨大使命,这样就很快地进入文章的情境。又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表达了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与敬意,但是文中为何出现大量的充满贬义的文字呢,为何又提到了他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呢?通过这样看似矛盾的问题让学生从中找出合情合理之处,不仅学会思辨,而且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和手法,这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高明得多。
庖丁之刀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正是技艺纯熟的表现。语文老师若能找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也一定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突破口的寻找没有定法可言,最重要的便是练就庖丁一样的技艺,在千思万虑后读出教材的“薄”来。
整理
参考文献:
[1]叶将育.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j].语文学刊,2005,(2).
然而,现实怎样呢?或荒废“读本”,或随意处理“读本”。结果各级统考偏偏多从“读本”中取材,学生多数因教师一般性倡导所误而招架不住败下阵来。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读两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原理,“需要”就是动力。有目的地持续地满足“需要”能够收到强化激励的实效。因为考试要考“读本”,学生又有“得分”的需求,这样便可以生成“利益驱动”效应。为此,执教者首先应当界定一个概念,考试不是考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形象比较分析之后,可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如要求读《晏子故事两则》,寻找晏子的性格特点,从“使楚”看晏子幽默机智的外交辞令;可以教读本上的《召公谏厉王止谤》,让学生揣摩召公的政治远见和直言不讳的勇气。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为写作积累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样的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更欣赏那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利用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语,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教本里建立形象,再从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人性多维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本文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中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具有多重性。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同类作品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都面对传统都市文化,但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徊,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洋溢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处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伸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遊》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遊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套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那么,怎样较好地使用好教本与读本,使教本读本有机结合起来,进而落实教师的指导呢?
一、跨文本强化考试需要
考试考的不是教本,考试考的是教材。所谓“教材”,指的是国家明文规定必修的教本与读本,当然也包括《大纲》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特别是“读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因为“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犹如理科的例题。概念明确了,导向就清晰了,加之抓住了“考分”这条筋,运作起来也就比较顺畅。诚然,抓好落实,少不了各种措施的及时“跟进”。譬如,做每周读本札记,课堂配合使用读本中的同类文章,课堂选用读本文章的语基及阅读分析进行小测等。
二、跨文本比较人物性格
新教本高中第一册的第一个文言单元塑造的是一组古代说士形象:有勇赴国难的烛之武、隐忍有远见的文仲,还有善于讽谏的邹忌、委婉机智的触龙。教师在完成教本作品内部的这种形象的比较分析之后,可以及时将阅读比较的触角伸到读本里去。还可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如《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与读本中几位说士性格的不同;荆轲不是依靠机智,而是依靠那种不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去维护国家的利益,去实现一种人生的追求。这种跨文本的人物性格比较,可以扩大学生的文学视野,积累写作的材料。
三、跨文本探究人物成因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之后,不少学生认为像烛之武这种人在先秦很多,不足为奇,他们倒很欣赏那个隐忍不乱、及时撤兵的晋文公。可利用教本课下注释“即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一句,向读本延伸,晋文公曾经是个无赖贵公子,他后来是怎样成为胸有全局、临危不乱的君王的,可以让学生从读本《重耳之亡》一文中找到答案。通过阅读,学生认识到,没有遭受卫、曹、郑的无礼甚至侮辱性冷遇,没有19年遍尝颠沛流离之苦,就没有《烛斌退秦师》一文中那位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这就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样一来,不但扩展了对人物的理解,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生观。这就是在课本里树立形象,再在读本里探究这个形象的原因,从人物的“心路历程”上补充对形象认识的厚度,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四、跨文本感知多维人性
孔子是经师也是人师。学生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里看到的是他“循循善诱”的一面,学完教本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后,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练笔,不少学生谈到孔子耐心地引导四位学生各言其志,而不是武断地否定学生的选择,并且客观地评价他们不同的志趣,但是,这是否是孔子的全部呢?或者说,孔子还有哪些性格层面的东西值得关注呢?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一定还有他人格魅力的另一面。这就把话题自然延伸到读本里去了。在读本《季氏将伐颛臾》里,我们看到了孔子“金刚怒目”的一面――他“当仁不让”,在“主义”和信仰面前决不后退半步的形象也是具有多重性的。
五、跨文本把握倾向基调
概括文章重点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和基调。通过教本和读本的对照阅读,可以磨砺辨析和把握要点的眼光。教本中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涉及对都市文化的解读,也涉及对传统文明的评价,可以和读本中贾平凹的《西安这座城》、王安忆的《上海的弄堂》对照阅读。三人面对传统都市文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感情:汪曾祺是在怀旧的无奈中惆怅低回,从都市胡同里咀嚼北京人的特点;贾平凹面对“废都”古城墙,却昂扬出一种有中国文化魂魄的大气和自豪;王安忆则是从多个角度刻画了托起上海这座城市躯体的无数个弄堂,呈现了上海的历史沧桑。把阅读的视角定位在感情比照上,有所取舍地确定要点,可以比较好地开发出读本的价值来。
六、跨文本拓延文章主旨
作者的某一种著作一般有一个基本精神即主旨,教本和读本同时选了里面的几篇文章,也就意味着与这种主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教师在指导阅读时有个问题需要引起注意:这就是要立足教本,适当延伸读本。如《庄子》一书,教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在《庖丁解牛》中也有表现《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教师甚至还可以引申至《逍遥游》,庄子在《逍遥》中指出,无论是大鹏、蜩与学鸠还是宋荣子和列子,都是“有所待”的,都不能达到所谓“至人”、“神人”和“圣人”的绝对自由的“逍遥境界”。但是,庄子这种贬抑大鹏、为自己追求绝对精神的主旨张本的做法,并不能减弱我们对大鹏神奇浩大形象的向往,“鹏程万里”绝对是极富正面意义的形象。从教本里学会阅读庄子的文章必须具备两种眼光,再延伸到读本中进行操练,很有意义。
七、跨文本建构知识体系
利用读本第一册第190页的《先秦诸子散文》一文,制作表格,列出诸子各家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基本观点、写作方面的主要特征等要素,在学完该单元文章后,填表作业,这就自然延伸到读本的篇目。读本中儒家著作《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墨家著作《墨子》中的《非攻》、法家著作《韩非子》中的《五蠹》、兵家著作《孙子兵法》中的《谋攻》等与教本的篇目构成“互见”的关系,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互见”的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当然,这张表格的完成时间可以相对较长,诸如《五蠹》等文字较为艰涩一些的文章,还有待老师的点拨。
论文摘要:提升计算机网络知识水平和项目操作实践能力,是我国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体系知识积极性不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的前提下,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采用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十分必要。
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师通常采用传统教育管理和教学模式。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发展、硬件组成等内容进行介绍、讲解TCP/IP 协议、OSI 七层模型、各种网络的功能和网络的应用与网络安全的防范等知识。
一、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背景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就是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以知识为背景,任务为主线,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引导示范,然后由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项目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任务项目案例和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对各章节的任务要点构建成课程知识网络,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的创新
学习情境的构建:教师在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包括黑板构图分析、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方式传播给学生,已达到使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协作情境的构建:以任务为主线,教师把课程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的小项目,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同时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会话情境的构建: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程度上的问题,同学们可以选择团队学习、求助教师、个体寻求解决方法等方式完成实践练习。
意义建构情境的构建:通过多次的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可以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更加主动的拓展新的知识。
三、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系列具体项目为主线,把教学内容和知识点巧妙地穿插在每个项目当中,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独立解决问题,寻求自主学习的方法。
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我们以综合布线项目施工流程来确立综合布线技术知识体系结构,包括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预算、施工、测试和验收5个部分。
教师讲解常用网络布线工程施工案例、施工材料及常用技术,并带领学生参观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样板工程,切实掌握从设计到验收所涉及的必要技能,了解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达到教学目标并填写教学实践表单。学生通过完成实践操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独立探索及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强化。
项目教学法实践操作教学流程分为实验准备、示范教学、模拟现场、庖丁解牛4个步骤:
(1)实验准备。确定课题和明确教学目标,将学生分组,选择实验工具与材料。
(2)示范教学。实践指导教师逐一演示操作步骤,讲解操作要领和操作用途,指出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强调重点,提示安全操作事项。
(3)模拟现场。分组按实验指导书步骤操作,指导教师在一旁巡视,为存在问题的小组提供帮助并作解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动手练习。
(4)庖丁解牛。指导教师给出应用练习题,要求学生快速、熟练地解决问题。指导教师边指导边纠正错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与学生谈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出成绩。
建立模拟工程现场教学环境
模拟现场就是让学生体验现实中的工作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营造现场氛围,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建立真实工作环境,工作中要求按照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能要求,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对工作要求、工作规程、标准规章、工程现场相关指标进行评分,针对运用新技术、新工艺,专业领域的先进性,及职业专业性进行综合评价。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训练项目要真实环境布置:
教师给出一套经典建筑楼房计算机网络施工图纸(包括楼房说明),要求包括网络工程的设计、安装、调试、测试、验收各个部分。现场提供6 类、5 类UTP、水晶头、管线桥架、大对数电缆、LIU、交换机、各种机柜配线架、光纤熔接机、室外光纤、FLUCK 测试设备(DTS1200)、各种常用工具及模块等工程设备及材料。
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综合布线系统采用AutoCAD 或Visio 软件绘出布线各类设计文件,包括设计总说明、主要材料设备清单、总平面图、楼层弱电平面工程图及管线预埋;根据施工、管线图纸,运用工具对楼层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安装,水平链路管线铺设,工作区安装,运用FLUCK 测试设备抽样测试安装好的线路,做好验收记录。
四、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每个同学都应参与动手操作,体验实践过程。具体实践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 选择实用、精炼的项目任务
2.团队任务要妥善安排
3. 教师的指导很重要。
4. 实践任务要总结、拓展和延伸
笔者在近几年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就如何有效渗透德育进行了一些探索,有了初步的体会。
一、基于文本的德育目标的设定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诗文大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因此,在备课中首先就要有一个基于文本的德育目标的设定。对于《〈论语〉六则》,要让学生懂得“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把这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铭言;通过背诵《〈孟子〉二章》,体会“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让年轻的心灵中能升腾激荡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学习《游褒禅山记》一文,王安石谆谆教导后生学者“求学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应让学生铭记;教授《训俭示康》,司马光告戒后人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不正是当今应警醒的吗?
当然,文言文固有的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需要教师冷静、客观、科学、全面地理解,认识、分析、研究文言文的思想内容,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结合运用,进而确定一个着眼于学生长远健康发展的德育目标。例如同是爱国情愫,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就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差异性:一是“国”的概念问题,处于列国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的蔺相如、屈原的爱国,就不可与我们今天的爱国同日而语;二是在漫长的中国中世纪,长期的中央集权统治,君主与国家几乎是同义词,因而过去时代的爱国与忠君便难以分辨了;三是爱国之心古今或许无甚差异,但究其行为却古今霄壤;四是旧时代的爱国者在国破君亡或爱国行为受挫或失败之后,往往采用杀身成仁来自我了断,从表面上看是至死不渝,究其深层次原因,则是封建主义的名节观念。如屈原的身投汨罗,荆轲的“士为知己者死”等等。
二、动态课堂德育内容的实现
笔者认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教师一方面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上,一方面又要尽量淡化自己,避免填鸭式的强行灌输。在尽可能全面、准确、客观地介绍作者的时代、思想、经历以及创作时的具体境遇,并深入细致地挖掘出作品所蕴含或可能蕴含的思想诸因素之后,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思辨过程,用他们自己的大脑去分析、综合、选择。启发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辨明是非曲直,主动地做到去粗取精。当然,必要时教师也要因文因人而作出一些调整。这样,不仅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合理发挥,还会使德育的目标内容得以有效实现。
具体操作时,可采用先提出问题,后介绍情况,再个人思考,继之集体辩论,最后综述总结几个步骤。如讲《五人墓碑记》时,先拟定“什么是爱国”,“怎样才算爱国”,“怎样理解颜佩韦等人的‘义’”,“谭嗣同的死有何意义”等问题,接着介绍历史背景和有关材料,让同学们围绕问题去读课文寻找答案;然后,利用课堂其他时间进行讨论,在经过辩论,逐步趋于一致之后,再把各种观点进行全面总结,进行正确的导向思维。让笔者体会至深的是讲授《庖丁解牛》一文。第一,师生皆未见过解牛场面,缺乏感性认识。第二,文章想象丰富,一般学生很难理解,当讲到“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时,学生读过注释后,仍困惑不解,笔者猛然瞥见窗外有人打球,便想到球感现象。于是,问题豁然开朗,临场应变,结合“球感”现象生动地描绘庖丁解牛技术的纯熟、高超,如何“进乎技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三、重视课后辅导中德育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对知识分析、理解及德育渗透难免要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尤其是文言文。而课外辅导,相对限制少,它使教师更容易因材施教。因此,在文言文的课外辅导中应重视德育的渗透,这既是课堂的巩固与补充,更是德育的延伸与升华。
例如笔者执教《五人墓碑记》后辅导学生做一组关于作者张溥介绍的练习题时,适时补充了一个七录斋的故事。张溥小的时候很好学,所读的书一定要抄下来,抄完了,朗读一遍,立刻将纸焚烧掉,然后又抄,像这样六七次才停止。右手拿毛笔管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茧子。冬天手的皮肤都冻裂了,每天用热水浸泡好多次。夏天夜里蚊子多,就把双脚伸在空坛里读书。由于奋发读书,他熟悉各家著述的精义,终于成为明代的著名文学家,被人称为“百世师”。他成名后,将书房取名为“七录斋”,并将自己的作品编著成集,取名《七录斋集》。通过这个故事,既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古人勤奋好学的毅力,又让学生深刻明白取得成就者必有一番不平凡的经历,也会让学生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良好读书条件。
四、利用活动扩大德育影响
文言文教学常会给人枯燥的感觉,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至为关键。笔者认为,除了需要课堂上教师的技巧,还需要课外有灵活多样的活动。例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古典诗歌朗诵比赛、文言小品创作与表演、个性化的文言文研究性学习,这些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文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既是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补充,又是扩大德育影响的有效途径。
从《诗经》中的《秦风·无衣》到王昌龄的《从军行》,再到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学生在课外诵读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我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毫不畏惧奋起抗争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其宁死不屈的铮铮誓言震撼天地,其舍身为国的耿耿丹心光照千古。进而充分认识到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把爱国的热情融入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为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职业素养
促进学生健康职业素养的形成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交往能力、协作能力、职业道德及其心理承受能力等,是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中不能缺少的要素。中职语文具有鲜明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特征,蕴含着丰富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重视职业素养的养成,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很大帮助。
职业素养与语文教学弊端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繁荣,但在中职教育前途一片光明的背后,我们也察觉到用人单位与员工发生的纠纷却越来越多,一些用人单位觉得中职毕业生的个人修养、职业素质低下,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众所周知,大多数职中学生是因为进不了普高才进职中的,他们基础差、自觉性不足,普遍存在自卑、厌学、“过一天算一天”的思想,他们的观念受到社会和网络中“唯财求富”不当思想的冲击,下意识地认为职业学校学生只要学好技能,“会赚钱、赚大钱”就行,语文知识学不学都一样,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提升不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好处”。同时,中职学校不少语文教师也感觉到学生的难管、难教,认为能将语文知识的灌输顺利完成已经可以了,没必要“节外生枝”。在教育理念上和教学环节中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往往存在“紧抱教材死灌知识”的思想,采用按部就班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老生常谈,而与学生职业素养息息相关、对学生职业生涯大有帮助的内容却很少提及。同时,有些教师面对不同专业的教学环节和模式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体现专业的细化要求,没有突出语文的工具和实用功能。
语文教学培养职业素养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培养导向,语文课堂教学同样需要从学生的专业岗位实际出发,发现学生的职业精神关注点和职业道德需求点,让语文教学联系专业岗位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中国“工匠精神”的提出进一步强化了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对教材学习的同时,促进良好职业道德品质和健康职业心理的养成。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效地实施职业素养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职业精神教育。以生为本,提升职业素养 中职语文课程不同于普通教育课程,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它基于就业、服务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走上岗位打基础。中职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的职业发展为中心,以文本研读为抓手,强化责任感、学会协作、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创新能力,让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不断提升。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中就引导学生认识到“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可以将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跟学生的职业素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做一行爱一行”,使中职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的价值得到不断发挥。依据教材,增强工匠意识 教材中收录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蕴含的道理对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培养有着鲜明的促进作用。教师不仅仅要有“教书”意识,更要有“造匠”意识。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立足课本,深度挖掘课文中职业精神有关的内容,通过合作探究、质疑引思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悟文本中的职业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职业素养教育。《庖丁解牛》一文中“庖丁”,不仅仅解牛的技术高超,同时也具有主动发现牛的生理结构,并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强化“耐心、专注、坚持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感悟庖丁积极掌握事物的规律的“工匠意识”,学生必定能在未来的岗位上做到“游刃有余”,灵活课堂,激发职业道德。语文课堂专业性体现在语文知识的无处不在,教学虽然依赖于课本,也要增加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素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中职语文教材能够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产品推介、走进企业文化、职场人物访谈、模拟求职应聘洽谈会等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主动收集行业、企业和职业相关信息的同时提前感受职业生涯的方方面面,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激发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道德。
结束语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中职毕业生的期望也在不断的提升,中职语文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体现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语文课程理论,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为社会发展、为学生进步提供能量。
参考文献
[1]欧阳稔.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现代职业教育,2016(8).
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费时费力,收效甚微,那么如何让中学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语文教法因为过分注重分数,忽视了学生的能力提高,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把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众所周知,文言文且语言大多简约、精深,学生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有一定的积累,读起来枯燥无味,不知所云。产生厌恶情绪,而出现谈“古”色变。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挖掘有趣东西就非常关键了。如教《岳阳楼记》一文时,可先通过多媒体技术,利用媒体的声色形兼备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美丽的图画,动听的音乐,动人的画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声觉,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风景中。特别是视频配合的朗诵,把洞庭湖的开阔,岳阳楼的四个时节不同的景色展现出来,不但先入为主,而且学习的效率是非常明显的,在上完新课后,我检验过学生学习的效果,大部分同学可以背出文章的一半,少部分学生可以把文章背出来,而且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非常有感情的,配合画面,真是身临其境。带着愉快心情,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效果非常明显。
二、品味体验,读出美的享受
文言文的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句读正确。这和词的理解、句的理解都有紧密的联系。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能读出文言文的情味,在读中发现问题。要读出情味,就要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揣摩语言的运用;要在读中发现问题,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要在读中有自己的发现。如 “五十步笑百步”“庖丁解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些成语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又如“窝里斗”“鸿门宴”的学习,形象生动,因此教师要发挥文言文美的一面,潜入文本,深入开掘,开阔美的视野,发现语文美的风景,引导学生去展开审美鉴赏。
三、质疑问难,讨论学习
教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课堂教学过程中,共同参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善于质疑,共同讨论,在文言课文教学中,疑难问题特多,培养学生自己要有主人翁态度,遇到问题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 培养学生的质疑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多为名家名篇,要求学生背诵,加强学生的背诵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必备途径。因此应让学习提高兴趣,加强诵读,善于质疑,让学生带着愉快心情,很快进入学习的角色。
(宁都县第四中学)
【关键词】多媒体手段;中职语文;教学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可能。21世纪的中职语文课堂是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的课堂,传统的以黑板、粉笔等为主要教具的教学模式正受到新的挑战,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无可抗拒地成为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下面仅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辅助中学语文教学,浅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变静态学习为动态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课件,可使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打破了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以鲜明的直观形象,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二、加快了课堂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各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总复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为四十五分钟“扩容”。课文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说明、描写部分,过去要费许多口舌也不一定说清楚,现在却变得好理解多了。如人教版(必修)第三册《石缝间的生命》用Flash制做的课件,直接展现石缝间生命的生存状态,无名野草、蒲公英、松柏的拼搏精神,表现其生命的顽强力。这就比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说教效果好得多。
三、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启发学生深层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师的启迪引导下,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就会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欣赏到教材中美的因素,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如《庖丁解牛》多媒体播放出“肢解牛体的交响乐”课件,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从而理解掌握作者“游刃有余”技艺,掌握庖丁手、肩、足、膝、并用或交替使用的解牛过程的特定镜头, 刀牛相触,唰唰作响那皮骨相离的特别声响,看到这种场景,听过到这种声音,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创造一种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然而,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各自的学习起点、反应速度、记忆品质、学习方式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领悟能力都存在很大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顾及到这种差异,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却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如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双向性,了解学生的心理及现状,便于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由于没有面对面的顾虑、拘束,学生多数能放开胆子说出心里话,教师可适时点拨、鼓励、解答问题。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互动性,我还鼓励学生按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如通过网上信箱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爱好写作的学生批改作文;同爱做课件的学生交流资料、图片等,使他们打心眼儿里喜欢学习语文。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下,一些学生不再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饶有兴致的事,故而乐此不疲,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展示。
五、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实现探究性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并逐步形成能力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围绕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展开的,如人教版(必修)第三册《敬业与乐业》,报刊杂志上搜集,或采取现场观察、采访有经验者等方式,探究什么是敬业乐业,其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要敬业乐业,怎样敬业乐业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高扬教育的信念之帆》。
我成为一名教师,已有十八个年头了。自已认为老了,同事说我还年轻;年轻同志说我老了,我还不服气。我想用这十八年的经历,说说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体会。
这是个平凡的岗位,默默的岗位,不计回报的岗位。没有世人羡慕的眼神,也没有鲜花与掌声。在坚守的课堂里,却有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更拥有胜于鲜花与掌声的,是孩子们纯美的微笑,这些就足够了。这是一群甘于平淡,内心宁静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有一份信念——“得天下英才育之”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当他们离开课堂,赋闲在家时,“少者怀之”,将是最大的宽慰。
教师的事业,又是一份甜蜜的事业。备课时,要有一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钻劲;课堂上就像庖丁解牛一样,有一股“有厚入无间,游刃有余”的从容;与孩子谈心时,要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关怀;与孩子们春游时,告诉他们“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美感……我一直坚信,在教育里,有大美,更有大爱。
我跟大家说,十八年只是开始,我将执教育之手,与之偕老。
我还想说说办公室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就说我们的Z副校长吧,有着近30年的教学经验,是全县有名的语文教学专家,日常的工作事务又那么繁忙,但每一次上课前,总能看到他在认真钻研,翻阅书籍,圈点勾画,添注加批。他已达到了把厚书读薄,再把薄书读厚的境界。他这样做,是律己,也是激励后学。我体会到一个信念:一切为了学生。
不会忘记,那个调研测试的夜晚,我们的S老师, 和其他老师一直在阅卷。天黑了,他忘记了今天妻子的出差,女儿被他接在办公室。他那可爱的女儿,饿着肚子,趴在办公室的一个角落,早已睡着了……阅卷结束,邵老师把女儿抱起来,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是愧疚,或是希望女儿的理解。“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我们青年同志,心中一样有信念:为了学生的一切。
每到教研活动时,我们六语组可就“热闹”了。Z组长,设计了一个讨论的框架或是主题L补充了细节,话声末落,S提出了质疑,M、J等老师又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谓是争论不休,思想的火花不时闪现。青年同志有一股“我爱吾师,更爱真理”的求索精神,长者得到“终身学习”的触动。在这一次次思想交锋中,创造出“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的推广,达到了“为了一切学生”的目的。
我不是天生的乐天派,对教育现状也有隐忧,但一直坚信教育将来的美好。常用泰戈尔的诗句自我反省: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还没有唱出。每天我在乐器上调理弦索。时间还没有到来,歌词也未曾填好:只有愿望的痛苦在我心中……
教育,是被信念之帆鼓舞的远航,是通向明天的航程。一个个日子是一页页纸,书写着我们的人生。在这段艰难的征途中,只有“信念”,才能让我们屡被痛苦打磨的灵魂之上,绵延生长出不绝的希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让我们相信教育、践行教育,让我们继续努力,以此再建美好的社会——这,正是我们这代教育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