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2: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实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法,通过“创新情景,提出假设,探索问题”,以此为核心,启发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究,体验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同时,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借多媒体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现学生发现的“新知”和微观结构,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提出,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施展创造力的空间。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②通过分析乙醇分子结构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使学生了解羟基官能团的结构对乙醇的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乙基对羟基也有一定的影响,使乙醇中的羟基有它自身的特点。③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结构测定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b.能力目标:①通过所学理论知识,推测元素化合物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能力。③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c.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探究内容与方法
3.1通过定量计算探究乙醇的分子式
3.2通过模型搭建乙醇的结构式
3.3通过实验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
3.4通过猜想探究乙醇断键的可能性
4教学实录
[新课引入]今天我们讲与酒有关的内容,酒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也给一些人带很多的痛苦,饮酒过量后驾车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交警执勤时,手中有一个快速测定饮酒含量的一个仪器,我们今天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类似的装置。(介绍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教师引导]事实上,酒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张家港的“沙洲优黄”、古井贡酒、美容产品中的发胶等。大家知道,黄酒长时间贮存,密封不好,会有酸味;烈性白酒中含乙醇50-70%(贮存时间越长越香味),保存不好,味道会变淡一些;为什么有的人“千杯万盏皆不醉”,而有的人则“酒不醉人,人自醉”,闻酒就脸红呢?就让我们一起从本堂课开始来慢慢解开其“醉人的笑容”吧!
[过渡]前面我们学过测定有机物的常规方法,这里我们给出有关有实验数据
[投影]某有机物4.6g,完全燃烧后生成0.2mol二氧化碳和5.4g水,且此有机物的蒸气的相对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23倍,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
[学生计算]
[教师引导]我们请[学生2]说一下解题的思路怎样?
[设问]假如实验数据中没有给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否可以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教师引导]从计算出的最简式(C2H6O)n中分析可知,2个碳最多可与6个氢结合,已达到碳的最大值,所以,n=1。可以确定这就是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过渡]有了分子式,还不能确定其结构,现在我们课桌上有模型供学生探究,推测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搭模型,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搭好的先举手,想想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结构?
[学生3]展示自己所搭的模型,并解释。
[投影]同学们搭出的可能的结构式。
[教师引导]比较这两种结构氧原子的位置及氢原子的环境情况,如何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我们的猜想?
[投影]分别取5mL水、无水乙醇于烧杯中,分别投入一小块钠,观察现象,之后滴入几滴酚酞。
[学生实验探究2]
[教师引导]边观察学生实验,边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
[学生4]有无色气泡在钠粒表面生成后逸出液面,最终钠粒消失,液体仍为无色透明;投入水的钠块,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响声。
[学生5]烧杯内钠粒沉于液态无水乙醇底部
[教师评价]通过实验发现钠与水或该有机物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放热不同。通过实验现象,初步分析乙醇可能是哪种结构?比较两者化学键有什么不同之处。从煤油结构、猜测的两种结构、水的结构等角度分析。但需要实验进一步论证之。
[投影]乙醇、乙醚、水和煤油的四个结构式
乙醇与水的分子结构比较
[学生讨论]对投影的结构式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乙醇的结构式。
[板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
[教师引导]―CHO不能写成―COH,断键形式是与羟基氢及其相连碳原子上的氢,也就是说,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必须存在H原子。
好,这节课我们只是对乙醇的结构与性质的探究开了一个头,后面还有2个课时我们继续探究。下课。
5课后反思
这节课使学生初步认识了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些科学的思维程序,这样可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知识,把握自己的认识过程,增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内化成其自身可持续学习的潜力。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掌声 实录
1.教学内容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19课。
2.教学目标
2.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3.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含义。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5.教学过程
5.1 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早就听说你们多才多艺,伸手不凡,能不能展示一下你们的才艺?(生才艺展示)
师:(问得到掌声的同学)你得到大家的掌声,心里有什么感想?
生:我的心里特别高兴,也很激动。
师: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它还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生活态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掌声。(板书课题:掌声)
5.2 整体感知
5.2.1 师:在读书之前,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读书小窍门呢!(多媒体出示:①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②课文写小英上讲台讲故事得到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包含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自由读文)。
5.2.2 接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读第一自然)师:你能做一个“默默的”动作吗?(学生做动作)(读二、三、四自然 )师:有几个词语的反义词朋友就在刚才读的几段话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果断 慌张 结束 短暂)
(读第五自然段)
师:“忧郁”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吗?
生:在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小英忧郁的表现。
师:你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生:(读课文。)
5.3 品味课文。
5.3.1 师:小英的变化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曾经的小英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给大家读一读。
生:曾经的小英很忧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忧郁)
师:假如你是小英你的心情会怎样?(生答)
生:我会很自悲;我的心里会很难受。
生:我会对生活没有信心了,我怕同学们笑话我。
师:你能读出小英的痛苦和孤独吗?试试看。(指名读)
5.3.2 师:不久以后小英变了,她变成了怎样的女孩了?
生:她变成了一个开朗的女孩。(板书:开朗)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读给大家听听。(生读)
师:难道仅仅是这些吗?从甚至和省略号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生:省略号代表了小英还有一些其它的表现呢,比如,她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了。
生:她可能还和同学们一起跳舞呢。
生:她会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
师:我们真为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啊!谁能在你的朗读中表达出这种高兴的心情!(指名朗读)
师:在朗读中我们的心中不禁产生了疑问,是什么使小英的变化这么大?
生:是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去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请同学们默读二、三、四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句子,细细体会小英的变化。(指名汇报画的句子)
5.3.3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掌声响起之前的小英。
(多媒体出示:①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②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③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话。说说小英为什么把头低下去了?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生:她会想同学们一定笑话她了。
生:她担心同学们的耻笑。
师:小英的心情太复杂了,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男同学齐读)
师:自由读第二句话,体会带点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文)
师:小英犹豫什么?小英想上去吗?他能不上去吗?为什么?
生:小英犹豫是不是上台,她不想上去。
生:她不能不上去,因为那样老师会生气的。
生:如果不上去就是不尊敬老师。
生:小英不愿意上台,可又必须得上台,所以她犹豫了。
师:从“慢吞吞”“眼圈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
生:痛苦、伤心、无耐。
师:让我们再一次把自己的体会读进课文里。(女生齐读)
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句话,体会小英内心的自卑、痛苦、无奈。(学生齐读)
5.3.4 师:就在这万般无奈之时,是掌声给了她勇气,快速默读第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生默读)
师:掌声一共响了几次?
生:共两次。
师:谁来说说第一次掌声?“骤然间”你能换个词吗?
生:可以换成马上,还可以换成立刻。
师:现在我就是小英,你们就是小英的同学,热烈持久的掌声响起来好吗?(师生合作,现场模拟)
生: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
师:你们想通过掌声告诉我什么呢?
生:我想告诉小英勇敢些,不要自卑,我们不会笑话你的,小英我支持你。小英不要害怕,你是最棒的。
师:同学们其实都是在鼓励小英。(板书:鼓励)
师:小英的表现非常出色,精采的演讲结束了。(学生配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刚才的掌声吗?
生:经久不息
师:这一次,你想通过掌声对小英说什么呢?
生:小英你说的真好。小英你真棒。
生:小英你的发言太精彩了。
师:听得出同学们这些都是对小英的赞扬。(板书:赞扬)听到这样掌声,小英想说什么?
生:她想对大家说谢谢。
师:但她什么也没说,她只是……(引读)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你的内心和小英的内心一样吗?请你把感受表现在脸上,溶进声音里,读读这句话。(学生读文)
5.4 拓展延伸
5.4.1 师:多么可爱的同学啊!多么美妙的掌声,就是这充满鼓励,满怀赞扬的掌声使小英从一个忧郁孤独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她被深深的打动了,后来她在来信中这样写到……(引读。课件展示)
5.4.2 师:同学们,课文读到这里,你们一定对掌声的含义有了新的理解,在这里掌声不仅仅是鼓掌的声音了,它还是什么?
生:掌声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掌声是鼓励、掌声是支持。
师:掌声就是我们的爱心(相机板书:爱心),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深深的在心里吧!(学生齐读)
5.4.3 师:同学们,你现在能不能写一句鼓励和赞美的话送给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生:我想对王一鸣说虽然你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我还是会帮助你的,我们还是好朋友。
生:我想对张蕊说,你的眼睛不好,你不要自卑,我们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师:你们的汇报很精彩,老师也把掌声送给你们,你还想把掌声送给谁?
生:我要把掌声送给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每天都很辛苦的工作,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
生:我要把掌声送给老师,老师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
一、激趣引入。
(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人物,并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李白,理解“赠”的意思。)
【设计意图:猜诗人引入,让学生说李白,了解李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识字。
(读准本课生字,学生想办法识记生字,初读古诗。)
【设计意图:学习本课生字,想办法识记生字,帮助学生读准古诗。】
三、感知文本。
(多形式读诗:学生齐读、分句开火车读、师生分句读、按节奏练读、分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多形式朗读古诗,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反复读,让学生读得流利,读出节奏,并初步感知古诗】
四、走进诗境,体会诗意。
师:这首诗是李白写给谁的?汪伦是什么人?
师:传说中,有的说汪伦是位酿酒师,有的说他是个农民,还有的说汪伦也曾经当过官。汪伦很喜欢诗词,崇拜诗人,特别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大诗人――李白。他非常想认识李白,与他结成朋友。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又离那么远,怎么认识呢?汪伦可聪明了,他决定投李白所好……(讲“十里桃花,万里酒家”的故事。)
师:愉快的日子总过得飞快,李白即将启程回去。这时,汪伦前来相送,李白感动极了,情不自禁吟出这首诗――赠汪伦(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学生沉浸在诗歌中)。
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交流,说说诗意。(学生小组交流诗意。)
师: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说说你们的理解?
生:李白要走了,汪伦来送他。
生:李白搭着船要回家了,突然听到歌声,原来是汪伦来送他了。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不及汪伦的情。
生:……
师:这是一首描写告别场面的诗,生活中,你有没有和朋友或亲人告别过?你是以什么方式来和他们告别的?
生:我过年后送过我的姑姑和表弟,我送了一把玩具枪给我的表弟。
师:哦,为什么送玩具枪啊?
生:表弟在我家时老是和我抢那把玩具枪,他要走了我就送给他吧,让他高兴高兴。
师:你可真是个好哥哥,你表弟明年一定会再来找你的。
生:前几天,我和爸爸妈妈送我叔叔一家到码头,我叫他们有空再来。
师:你是个热情,好客又有礼貌的小主人。
生:我姐姐要回去汕头时,我送给她一幅我画的画。
师:礼轻情意重,你很用心。
……
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作为客人总有离开的一天。李白要走了,汪伦也来送别。谁来猜猜,一开始,李白知道汪伦要来送他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不知道,我从“忽闻”看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忽闻”这个词的?
生:忽然闻到。
(有些学生笑了)
师:(看着站着的学生)没事,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转向一位发笑的学生)能告诉我你笑什么吗?
生:这个“闻”不是“闻到”的意思,是“听到”。
师:是的,在这里的“闻”是“听”的意思。
师:同学们猜猜,为什么李白会不知道汪伦要来送他?
生:汪伦想给李白一个惊喜。
生:李白可能没告诉汪伦他要走了,李白是偷偷走的。
师:有这可能,毕竟离别总是一件让人难过的事。
生:李白也可能不是偷偷走的,他只是叫汪伦不要来送他
……
师: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无论怎样,汪伦来送别了,给李白带来了惊喜。那汪伦是以怎样的方式送别李白的?
生:唱歌。
师:还有吗?
生:边用脚打节奏,边唱歌。
师:这叫什么?
生:踏歌。
师:是的,踏歌。什么是踏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请同学们都站起来,听音乐,用脚踏出歌曲的节奏。
(放缓慢版的《送别》,再放轻快版的《友谊天长地久》。学生尝试“踏歌”)
师:通过刚才的“踏歌”,你们觉得汪伦所踏的歌是欢快的,还是忧伤的?
生:忧伤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李白要离开了,汪伦很难过。
师:是啊,怪不得李白想偷溜呢,原来是不想汪伦太难过。
生:我觉得应该是欢快的,因为刚才我们第二首歌踏得比较整齐。
师:哦,你是认为“踏歌”应该是比较轻快的,是吧?
生:是!
师:有道理,支持XX同学看法的请举手。(十几位学生举手)说实话,我也较为支持你的看法。可换做我,朋友因为我的离开而高兴,我会很伤心的。怎么回事?汪伦到底喜不喜欢李白?他为什么以这种方式送别李白?
生:有可能“踏歌”是专门用来送别的。
生:可能李白喜欢“踏歌”。
生:汪伦想让李白开开心心地走。
……
师:离别,通常都得让人伤心难过的。但有时离别也可以不忧伤,给彼此留下一个快乐的回忆。李白明白汪伦的用心良苦,被他所感动,情不自禁吟下:“桃花……”
生: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你们知道“千尺”有多深吗?
师:应该差不多有9层楼高。桃花潭的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李白用尺子量过?
生:不是的,这是夸张。
师:是的,作者认为普通的语言已经不足以形容他和汪伦之间的情。“深千尺”是诗人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说明桃花潭的深,但这么深的桃花潭,却比不上李白和汪伦两人的情谊之深。你们还记得有哪些诗句也运用了夸张这种写作方法?
师:危楼高……
生:百尺,手可摘星辰。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李白,你们就站在船头,你会怎样表达你的感情?(放音乐)请把李白对汪伦的感情吟诵出来。
(指几名学生朗读)
师:我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小李白们”,一起站起来,有感情地把这首诗送给汪伦吧。
(学生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了解古诗背景,通过“忽闻”"“踏歌”“深千尺”等词,体会诗意,了解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
五、趣诵古诗。
师:老师感受到了,读得真不错。老师还发现好多同学已经会背了,真棒!还不会背的同学别着急,今天我要叫你们几种背诗词的方法。
(课件出示插图)
师:一首诗既是一幅画,请同学们看图,根据老师所指的地方,读出诗中相应的诗句。
(教师指图,大部分学生反应很快,能诵出相应诗句。)
师:同桌两人试着互相考一考对方,可以“我读你指”,也可以“你指我读”。
师:一首诗就是一支歌。接下来老师要教给大家一种有趣的记诗方法――唱诗。
(课件播出伴奏曲:友谊天长地久)师把诗句作词唱,范唱。
师:同学们,你们会唱吗?(学生唱诗,但会唱的不多)
师:看来会唱的不多哦!那来首大家都会唱的曲子吧。(放《闪烁的小星》)
(学生声音响亮,唱得很欢。)
师:谁还会唱?
(有的学生唱《弯弯的月儿》,有的唱《生日歌》,有趣的诗歌引发学生阵阵笑声。)
师:如果你喜欢唱歌,如果你老记不住古诗,不妨像这些同学一样唱唱诗吧!
【设计意图:有趣的背诗法,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六、拓展活动。
(课件出示几首送别诗,让学生有选择的朗读,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学反思: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因为阅历背景太浅,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因此,设计本课时,我也不要求学生多深刻的理解、感受诗意,而是力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能了解古诗背景,简单理解诗意,知道一首诗往往是一幅画,一首歌,一个故事,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一、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无论是李白潇洒的身姿,还是优美动听的音乐,当课件展示这些直观的影音时,总能让学生重新自主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2、学生大都爱听故事,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帮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在讲“十里桃花,万里酒家”这个故事时,我一方面模仿古人的语气“子乎者也”了一番,另一方面又用解说者的语言旁白了一下。学生在哈哈大笑之余,不禁被汪伦的巧妙机智所吸引。到后来,他们自然而然地了解汪伦对李白的情真意切,想知道及李白写诗怎样答谢汪伦。
3、新颖、有趣的学习方法。为了学生能更直接的理解“踏歌”,我准备了两首曲子,让全体学生“踏而歌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了解了这种有趣的送别形式,感受到诗人与汪伦性格的豁达、豪爽。此外,本节课中,我还引用了一种有趣的背诗方法――唱诗。这一环节的设置,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同学们在欢快地歌唱中复习巩固了诗句。
二、有步骤地进行古诗朗读,力求让学生快乐地、有感情地读。
通过生字的学习,让学生读准整首诗。采用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不知疲倦的个别读,开火车读,分句读,师生读,赛读中把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很多学生在经过这么多次的朗读后,不知不觉中,已经朗朗上口,能背下这首诗了。接着,通过抓住 “忽闻”“踏歌”“深千尺”等几个重点词帮助学生走进诗境,体会诗意,从而读出感情来。
《牛津小学英语》6 B Unit 5《The seasons》A部分,此部分通过对话模式的短文探讨纽约的四季和气候,内容编写科学、合理并以情境交流为主线,巧妙地创设“苏阳的爸爸将去纽约”这一情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设计时我紧紧把握A板块语篇整体教学的理念,从对话内容入手,先整体呈现学习语篇,并逐步分层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语言知识,最后整体感知并拓展知识点。
二、教学过程
(1)Step1.Warming up.
①Free talk.
②Sing a song《What’s the weather like?》
(通过亲切的问候,听一听,唱一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创设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使学生尽快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2)Step2.Presentation.巧设情境,引入新知。
①通过歌曲的歌词过渡到What’s the weather like?这个重点句型的讲解,并通过看、听等多种形式呈现表示天气的形容词。
T:It’s summer now.拓展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mmer?
Summer is one of the seasons.T: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What are they?
S:Four.呈现四季的图片,并分别操练四季的天气。而后创设天气预报的情境,让生在情境之中渗透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uzhou\Beijing…?It’s…
(巧妙铺垫,过渡自然,教学中我注重了内容的层次性,趣
味性)
②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New York?I don’t know.SuYang’s dad doesn’t know either.Su Yang is asking Ben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weather in New York for her dad.If you’re Su Yang.What are your questions?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平台,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Watch the cartoon and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weather in New York?Let’s listen to the tape about the weather in spring,summer,autumn and repeat it.Then try to choose the right answers.
(让生带着问题阅读,全班一起参与,互相协作,解决问题)
④T:What about winter there?Listen and repeat,then try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T: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winter?Which season does Ben like best?Why?
S:It’s cold in winter. S:He likes…Because he can…T: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
(由文本过渡到生活实际,由师生对话过渡到生生操练,通过这样一个任务型的活动,既达到训练语言的目的,锻炼了学生听、说、读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交际欲望)
⑤Read the text and fill in the blanks on page39.Describe the weather in New York.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大量与天气相关的信息,写说作为巩固的方法,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3)Step3.Consolidation.
How about the weather in our hometown?Discuss in pairs and fill in the form.
Which season in Dongtai do you like best?Why?
I like…best.Because I like…I see…I wear…I can…
Wonderful,can you write down the four seasons in Dongtai and the different things you do in each season.Think and write.
T:All of us like the fine weather.What can we do?I think we should…
Show a sentence“Love nature,love life.”
(运用所学的句型畅想心中的好天气,联想爱护地球、爱护环境,进行思想教育的升华)
(4)Step4. Homework.
①Listen and recite the text.
②Describe the weather in Dongtai.
(作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继续学习英语的兴趣)
(5)Step5. Enjoy a song for the Earth Day.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曹操的《短歌行》。曹操是我们所熟知的历史人物,他曾经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尽管人们对他的评价不尽相同,有“英雄”、“奸雄”和“枭雄”之别,但不争的事实是――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其他是一个大气磅礴慷慨的诗人。大家在初中学过曹操的诗吗?哪些诗句曾深深的震撼过你?
一生:《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大气。
一生:《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雄心壮志令人可叹。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当年他亲率八十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现在先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朗读此诗。
(全体学生读诗)
师:在战场上,鼓动群将,群臣,曹操是怎样的心情,我们请同学来读一读。
一生读
师:原来是没有扩音器的。如此多的兵将,该如何说?
一生读
一生评:读的壮阔,慷慨。我觉得挺好。
另一生评:雄浑
师:大家说得很好,后一位同学在前一位同学的基础上又有了升华的地方。我们为什么体会不到这种感情,主要是对年代久远的古诗词理解不太到位,现在给你几分钟,四个同学
组,结合下面的注释,看看每一句是什么意思。注意,任何一首诗的形成,都是一气呵成,除非就是后面再加修改。但曹操这绝对是一气呵成,没有字斟句酌,完全是感情的突然奔发。这种感觉你要抓住,所以你在理解的时候,不是让你一字一句的翻译出来,但是把这个此景此情理解清楚,对照下面注释,给你三分钟的时间,现在开始。
(三分钟后)
师:作为一首诗来说,肯定有一个一脉相承的东西,那么这个一脉相承的东西就是诗眼。那么本文当中让你找这首诗的诗眼,如果是一个字,是哪个字呢?
全体学生思考
生答:忧
师:所以整首诗都在谈“忧”的问题,抒发“忧”之情,我们已经读过了。我们再一起读一读,一定要把曹操的那种“忧”读出来,读得慢,语调不应该低。体会一下:在三足鼎立的时候,他要为什么而忧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把这首诗再读一读。
全体学生读
师:大家的“忧”已读出。那么我们走入诗。这首是分为两节,我们把这两节再各分为两节,该如何划分?
一生答: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
师:说得对!我们来看,作者的“忧”的因素是如何贯穿下来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该怎么去读?是低沉激昂一些,还是消极一些?我们在以往学过的古诗中,写酒的诗句很多,谁能举几个例子?
一生: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酒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情。
一生:还有诗句“却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用酒传达出离别时感情的深厚。
一生: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忧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借酒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一生: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传达出一种忧愁。
师:同学们说的很丰富。那么,曹操这开头一句,他忧的是什么?是消极的曹操?
生:不,是抒发一种“人生短暂,应抓紧时间,及时建功立业”的情怀。
师板书:忧――人生短暂
师:是的,但他还有深层次的原因,他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接着往下读。“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的苦难如同朝露一般,太阳一出来就消失了,这般苦短的日子。“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刚说了“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那么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么,“杜康”这酒能不能解此之忧。
生答:不能
师:为什么?请在原文中找一句。
生:“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师:既然“杜康”解决不了,那么该怎么解决。所以这个“人生几何”是在叹自己的人生短暂,还是叹别人的人生短暂。有没有这个意思在里面呢?这就要联系全诗,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生答:招贤纳士。“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不仅在说自己的功业未就,也在说那些贤士们,你们的功业未就,来我这吧!我来帮助你们实现梦想。
师:既然这样,他还为什么而忧呢?看下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用典。指男女青年的事。你的衣服不错,即使我不去,为什么你不主动给我个消息呢?这里切合语境,这是对贤士的暗示。
师:“呦呦鹿鸣,……鼓瑟吹笙”,这句话出自《诗经。郑风。子衿》谁给大家理解一下,他为何写这句话?这句话与他的“忧”有关系吗?是如何契合的呢?
生答:忧贤才不来投靠自己。
师板书:忧――求贤不得
师:这一大节,我们来根据自己的分析,来读一读。我来示范朗读。同学们注意体会“忧“的变化。
师读
生鼓掌
师:下阕第一句话桌面理解?
生:“掇”是摘取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上的月亮,我何时把你摘下来。
师:但平常人不这么说,我们说“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但曹操不怕,那种壮阔,雄心,胸襟,大气,胆量可体现。在此,拿“明月”喻“贤士”,我何时才能把你招过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大家揣摩一下。
生思量
师:下一句,他在担心什么?
生:这种对求贤不得的担忧,从内心生发出来,绵绵不绝。
师:说得好。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已经上道了!那么下一句“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如何解释?和上节是否冲突?找一位学生来读一读,再谈谈!
生:(读)。不冲突,依然表达对求贤不得之忧。
师:来,我们一起读这一小节。读到“心念旧恩”,看看你那种“忧虑”是否可以读出来?
生读
师:第二节中贤士来了,他为何还忧呢?
生答:功业未就
师板书:忧――功业未就
这三点是一脉相承的,是对“求”的升华。贤士,你来多少,我都不满足。现在请一名同学读一下最后一节。
生读
师:曹操在何景何情下写的这首诗?“月明星稀”是自然现象,“乌鹊南飞”有何其他深意呢?
生:据最后一句了解“你们不要犹豫了,奔我来吧!”
生:“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说我这还缺人呢,赶紧来吧!
生:“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明自己对人才的重视。
师:对!这和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与这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在忧的三点中,他最忧的是求贤不得,所以他写此师的目的是招贤士,为自己完成大业而努力,诗中就有了一种建功立业的慷慨之气。忧人生的实质是重人才,忧贤才的实质是重贤才。这首诗以“忧”贯穿此诗,一气呵成。现在我们再请一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在倾听时,应该背下来了。
生读
生:高兴。(鼓掌)
师:大家是否还记得王安石描写江南春色的千古名句?
生:记得,(兴奋)齐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一个“绿”字,写活了春到江南绿满江南的绮丽景象。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虽然在秋天到江南,也描绘了一幅“奇异的醉人的”绿的图画,令人陶醉。今天,咱们就一块去领略一番。
现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浏览课文,从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全文内容,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
生甲: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生乙: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师:由此可见,梅雨潭的绿是课文描写的重点。那么,究竟梅雨潭怎样的绿使作者感到“惊诧”呢?请你从第三段中找出两个词加以说明。
生:(浏览课文后)奇异、醉人。
师:“奇异”和“醉人”正是文章内容的重心,可是,你看,作者在描写梅雨潭的绿之前还写了什么?请你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梅雨瀑。
师:既然主要写潭水的“奇异”“醉人”,那么,为什么还要写梅雨瀑呢?请你再一次浏览第二自然段,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作答。
生:(浏览课文后答)“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一句,交代了梅雨潭名字的由来。
师:其实,不光交代了名字的由来,作者也描绘了瀑布的美,请大家朗读“那瀑布从上面冲下”到“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生:朗读课文。
师:梅雨瀑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却如小家碧玉般的可爱,可人。由此看来,作者写梅雨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请你从第三段的前半部分找出一个句子来说明。
生: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经没有瀑布了……
师:为什么找这一句?
生:以瀑布的美衬托潭的美。瀑美,令人诧异;潭美,更令人惊诧,突出绿的“奇异”“醉人”。(鼓掌)
师:这位同学的概括很准确,表达很精练。这样,我们把这篇课文的中心和思路浓缩成一个句子,那就是……?
生:我惊诧于梅雨瀑下梅雨潭的“奇异”“醉人”的绿了。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对“奇异”“醉人”的绿展开描写的。请同学们朗读第三自然段的开头到“但你却看不透她”,要求边读边划出以下词句:
1.从亭边下到潭边,使用了哪些精彩的动词?
2.从整体上描写潭水的一个句子。
3.具体描绘水波、水色、水质的比喻句。
生:读,划。
师:好,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甲:“招引”、“追捉”、“揪”、“攀”。
生乙:还有“探身”和“鞠躬”。
师:我们把“招引”“追捉”换成“吸引”“追逐”,好不好?
生(又是刚才的那位同学):不好。“招引”我们,“追逐”她,都把潭水拟人化了,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真的像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令人喜爱;“吸引”而不招手;“追逐”而不“捉”,缺少灵气。(掌声如潮)
师:这位同学的语言真是很精彩,让我们再次为他鼓掌。好了,这开头几句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追”。那后边的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态?
生:作者小心翼翼地探寻绿,急切见到的渴望之情溢于言外。
师:从整体上描绘潭水的一句是……?
生: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师:很准确。作者初到潭边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生乙:“我想张开双臂抱住她……”
师:为什么说是“妄想”?“远”作何解?
生:幽深。
师:理解准确。我们看第三个问题,老师提示,大家齐读。
生:齐读“她松松的皱缬着……她滑滑的明亮着……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师:现在,把书合上。看着屏幕上的提示,老师说本体,同学们说喻体,能说准吗?
投影:她松松的皱缬着,……
她滑滑的明亮着,……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师:(师生齐诵后)你能把这几句背下来吗?看谁背得快!
生:大声诵读(情绪激昂)
师:谁来试试?
生:(争先恐后)
师:咱们一块再齐背一遍。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想象一下,说说潭水的绿具体美在哪些方面?请注意打比方的三个角度。
生:轻柔、明亮、柔嫩、温润、清纯。
师:后两个方面概括得好,第一个方面不够味,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好的比喻句不仅能绘其形,还要能传其神,一两个词语可能概括不尽比喻句描绘出来的事物的神韵,这就需要我们从句外去体味。作者为什么不说“像少女的裙幅”呢?
多媒体放映:一、《小城旧事》中英子在皇城根跑跳的画面。
二、《茜茜公主》中,女主人公身穿深绿色长裙静坐的画面。
师:请大家把和少女的性格气质比较一下,然后用“少女…………”的对句回答,说说她们的不同。
生甲:少女天真活泼,温柔沉静
生乙:少女的裙子短,的裙幅长,所以要“拖”。
……
师:大家的想象很丰富,由此可见“像拖着的裙幅”一句,除了描绘了潭水波纹“轻柔”的形态之外,还蕴涵着一种特有的丰腴醇厚的神韵,甚至可以说,这“汪汪一碧”的“满是奇异的绿”的梅雨潭,幽深的仿佛就是温柔娴静的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师: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加入一些想象,我们一起再次领悟朱自清先生曼妙飘逸的文笔和细腻温婉的情怀。
师生共同低声悟读这一精彩的文段。
师:此时,作者已沉醉在眼前“绿”的美色中了。现在请大家默读“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到段尾,思考并讨论:(投影)
1.作者由梅雨潭的绿产生了哪些丰富的联想?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奇异”“醉人”的绿引发了作者哪些神奇的遐想?具体表现为哪些可爱的形象?
3.找出具有强烈感彩的句子,结合上下文人称的变化,谈谈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发展的?
生:默读课文后,分组讨论,准备发言。
师:好了,第一个问题,谁先说?
生:联想到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波。目的是要表现梅雨潭的“绿”浓淡相宜,明暗适度,恰到好处。(掌声)
师:这使我们不由想起了苏轼描写西湖的诗,是哪一首?名句是什么?一起说。
生: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齐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西湖如西施般美,可是比起梅雨潭来却逊色不少,这种写法叫……?
生:衬托,以美衬美。
师:第二个问题。
生:可爱的形象有、盲妹、小姑娘。
师:作者对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特别钟爱,是怎样描写的?看哪位同学读得好?自己先准备一下。
生:读“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诵读,从语气、感情、节奏等方面不断加以矫正。
师:作者为什么这么钟爱这位十二三岁如女儿般的小姑娘呢?
生:因为小姑娘的身上凝聚了“绿”所蕴含的青春与活力。
师:是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这一艺术形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而是绿的精灵,美的化身,是美神!
生:齐读“那醉人的绿呀!……好么?”
师:第三个问题呢?请注意一个关键句。
生:人称的变化是由“她”到“你”,感情的发展是由“赞叹”到“挚爱”。关键句子是:“可爱的,我将什么比拟你呢?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
师:这位同学能抓住上下文的联系,仔细揣摩,表达也非常简洁,让我们为她鼓掌。(掌声)现在我们再看开头句,能否将“惊诧”换成“惊讶”?
生:不能换,“惊讶”太轻了。
师:此时单是“惊诧”也轻了,而是……?
生:不禁惊诧!
师:这里“不禁惊诧”的内容恐怕已不再只是绿的色彩、绿的情状了,而是一种只可意会的东西……?
生:是绿的神韵,即青春的活力,蓬勃的生机。
师:板书学生的话:“青春的活力,蓬勃的生机。”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的旋律,跟着录音,轻声地诵读课文,回味作者的温情和优美的语言。
生:听音乐,跟读,品味。
“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一框是新教材修订后变化较大的部分。这一框理论性非常强,很多内容都是“十”的原文,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教师以近几年频频出现的雾霾天气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雾霾天气的成因和解决措施,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掌握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和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现实问题,掌握运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解决雾霾的措施,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进一步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养成环保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和要求。
难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和要求。
四、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PPT展示北京和泰安被雾霾笼罩的图片)首先,请学生观看两幅图片,设置问题:这两幅图片反映了一种什么天气现象?(学生:雾霾)。
原本只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盘踞的雾霾,现如今已经成了全国性的问题。据中央气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打破了52年来的历史记录。
设置问题:雾霾这种天气对我们有什么不利影响呢?(同学们结合自身的感受,简谈雾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
教师:大家感受都很深啊!我们泰安前几日也陷入了“十面霾伏”的境地,因此有网友便调侃说:“泰安的雾霾状态是: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我才走。”网上类似调侃、吐槽雾霾的段子现如今已经编成“几大卡车”了。说到这里可以问学生:“对于雾霾,我们除了以乐观的精神调侃、吐槽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学生:要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来治理雾霾。
教师:关于怎样防治雾霾,我们国家也做出了深入思考,国家是怎样做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话题:第十课第二框《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即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合作探究,感悟新知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
教师:刚才,我们谈到了雾霾问题,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的感受,分析我们泰安市为何会频频出现雾霾天气。
【小组合作探究一】分析泰安市为何会频频出现雾霾天气。
学生分小组探究讨论,然后各个学习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刚才同学们对我们泰安市出现雾霾天气的原因做了详细地分析,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原因(PPT展示):(1)汽车排放的尾气;(2)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3)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4)农村生产焚烧秸秆;等等。
教师:通过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大家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我们在发展汽车产业和农业的过程中,能不能只注重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呢?学生:不能!教师:因此,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耗费大量资源为代价所换来的GDP的增长,我们要不要?学生:不要!教师:所以在经济发展中我们应当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学生:科学发展观。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87页,在其中找到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因。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过渡:刚才我们分析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呢?关于这个问题,首先请大家先快速阅读教材88页正文前四段的内容。然后结合下面的视频《大王村的幸福生活》,谈一谈大王村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生观看视频《大王村的幸福生活》,交流探讨大王村是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过渡: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教师:应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呢?我们还是以雾霾为例。刚才我们分析了雾霾产生的原因,下面就请大家针对这些原因为解决泰安市雾霾问题出谋划策。
【小组合作探究二】假如你是泰安市环保局局长,你打算怎样解决泰安市的雾霾问题?
PPT展示:请你为解决泰安市雾霾天气出谋划策。
第1组:解决汽车尾气问题。第2组:解决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问题。第3组:解决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问题。第4组:解决农业生产中的秸秆焚烧问题。学生:按照划分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解决一个问题,针对自己小组的问题,深入讨论分析,最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作为发言人。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师:在解决方案中,有同学提到了要开发新能源、工业生产要科技创新等,这些都体现了什么思想?学生:创新。教师: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就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家能否举例说明,我国在哪些领域进行了创新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学生举例。教师: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是一个世界大加工厂,但我们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品牌,所以最后与品牌国家相比,分得的利润很少,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创新来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如格力空调的广告所说:“中国人走向世界不能靠花拳绣腿,唯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出奇制胜。”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教师:刚才有同学提到要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型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这就涉及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第二个措施――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PPT展示:思考下面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对我们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分别有何启示?
材料一: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6年的38.9%。由此可知,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费水平明显偏高。
材料二:我国第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较大,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没有改变,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
材料三: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东部实现程度为97.86%,中部实现的程度为93.18%,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18%。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
学生分析。教师点评归纳:思路要求:①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来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②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四化)道路。③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教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下面请大家结合视频《大王村的城镇化》,谈一谈什么是城镇化?怎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归纳。
(4)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教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后还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应该怎样做呢?刚才同学们在解决雾霾问题的方案中提到了很多的具体措施。总之,这需要国家、企业以及个人三方的共同努力。作为国家就是要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企业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生产方式,个人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具体的措施要求请大家阅读教材90页的最后一段。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三)升华情感 回归生活
1.课堂小结。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呢?(可从知识、情感、能力上讨论),请尝试建立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学生自己建立知识体系,学生代表展示。
2.学以致用,情感升华。教师:看来同学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已经基本掌握了,但是大家能否学以致用呢?下面就请大家结合我们泰安市的实际情况,为建设美丽泰安,促进泰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小组合作探究三】建设美丽泰安,我们在行动。
PPT展示:建设更加美丽的泰安,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结合本节课的知识,请你为泰安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可以从科技创新、经济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区域发展、环保等方面探讨)
学生热烈讨论,纷纷发表意见。教师对学生的建议点评并总结:在同学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泰安的希望!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泰安的明天会更好!(背景音乐《明天会更好》)
二、研习文本
(一)刚才我们背诵的文章体裁是“词”,那么,请同学们看题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赋。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古人解释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板书:赋,体物写志)“体”的意思是“借”,“体物写志”也就是“借物抒情”。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主要借助什么景物来写志抒情的。
生:赤壁。师提示:怀古的地点。
生:江水、清风。师提示:这是俯视。生:还有仰视“月”。师:文中出现的这些景物,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生:是“月”。(板书:月)
(投影)一、自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写赤壁之景的。(板书:写景)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提示:这是月出前的景色,此时作者做些什么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师提示:《诗》三百篇,作者为何单呤诵《月出》这一章呢?
生:想月亮早点出来。
师提示:月亮听到作者的呼唤了吗?
生:听到了。
师:哪几句能证明?
生齐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这里,作者用“徘徊”来形容月亮动作,“徘徊”是什么意思?
生:来回走动。师提示:月升起后,又怎么会来回走动呢?生:苏轼酒喝多了醉眼朦胧,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生笑)生:因为作者在江中的小船上,清风徐来,江水流动,小船飘荡,观察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师提示:请从下文中找一个字来证明这个分析。生:“纵一苇之所如”中的“纵”。师提示:大家试试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生:拟人。师提示:修辞的效果呢?生:用“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显得它很多情。生:月亮不会对作者多情,而是作者对月亮多情,作者对月亮情有独钟,不愿离她而去,却倒过来说月亮流连忘返,可见月亮与作者心心相印。师提示:心“月”相印,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分析得很好。
师:作者千呼万唤,月亮终于出来了,此时景色怎样?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师提示:此时“秋水共明月一色”,那么人的活动呢?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师提示:作者此时的感觉怎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师:这天是阴历既望日,为何选择这日?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作者就是想去欣赏明月。
师小结:作者借助月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本段无一“乐”字,但……(停顿)生答:字字显“乐”情。师:(板书:乐)请大家齐读一遍,要读出这种乐的感情来。生:齐读。
师:作者陶醉在这样的良辰“月”景下,作者由月还想到了什么呢?
(投影)二、作者由“月”想到了什么?
生:与“月”有关的诗歌。
师:诗言志,作者先吟咏诗经中的作品《月出》唤月亮出来,现在,随口吟出自己的作品,大家齐读作者自己的作品。生齐读“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作者饮酒唱歌,由“月”想到在天一方的美人。你是怎么理解“美人”的?
生:不就是美女吗?(生笑)师提示:你的理由呢?
生:上文中的《月出》诗,不就是描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吗?(生笑)……此时有酒有美景,不就缺一位美人吗?(学生鼓掌)
师提示:大家都认为你的分析不错,能从书中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大家有不同理解的吗?
生:我认为是指自己的理想。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离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这个理想此时就像远在天涯的“美人”。
师提示:能知人论世,有道理。还有其它的分析吗?
生:我认为是指君主。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远离了皇帝,用“美人”喻皇帝,用“望”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之情。(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认为这里的“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屈原《离骚》中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美人”就可以理解成自喻;从创作背景及后文对音乐的描写来看,苏轼心有报国济世之志,却被贬到黄州,这不正是幽壑中的潜蛟吗?对君主忠心耿耿,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不正象孤舟中的嫠妇吗?另外,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此诗句后面还有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就是形容人才没有归宿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也正是此时苏轼的自我写照吗?所以我认为“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当然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可以。
师小结:由“美人”一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壮志未酬的忧伤,作者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悲情。(板书:抒情悲)可见被贬黄州,这对胸有“鸿鹄之志”的苏轼打击很大,赤壁的美景只能暂时抚慰一下他失落的灵魂,但还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创伤。看来要想彻底摆脱忧伤苦闷,还得靠自己从思想上精神上去解脱。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通常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形式。
师:(板书:“主客对答”)苏轼此时,就借“赋”的“主客对答”的形式,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辩论,其实“客”也是作者自己。通过“抑客扬主”的手法来展现了自己的解脱过程。
(投影)三、自读三、四段,思考主客是如何议论的?
生:客借“月”表达了“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师提示:为何有此梦想?
生:因为客感到“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
师提示:为何有此感叹?
生:因为看到了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一世之雄——曹操,他与山川明月之永恒相较,也不复存在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了。(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小结:客借月道出人生最大的理想——永生不朽。同时也点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耳”。客人的言论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写照。
师问:那么“主”又是怎样超越解脱的呢?
生:“主”指出,从“变”的角度看,水逝者如斯,月盈虚之变。从不变的角度看,而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故不应羡乎。师:原来客只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却不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客“知不可乎骤得”是只知皮毛,而并不是真知灼见;那么客的理想“抱明月而长终”能否会实现呢?
生:不能。
师:为何?用下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齐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师: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些什么呢?
生齐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如何将清风明月这些无主之物,变成为我所有的有主之物呢?
生:用耳去“得”,用目去“遇”。
师:苏轼说过“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从此文中,你看如何才能做到“闲者”呢?
生:伸长耳朵,张大眼睛,卸下心中的包袱,用心去拥抱自然,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师:也只有胸无尘渣的“闲者”才能享受到明月山水之乐。这场主客之间的辩论,谁取得胜利了啊?
生:是“主”。
师:何以见得?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客人终又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于是“洗盏更酌”,重新开怀畅饮起来。三杯下肚,管它周郎曹瞒,管它人间悲欢,放枕便睡,睡即入梦,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月亮此时消失了吗?
生:没有,月亮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了。
师:不错,苏轼借助“月亮”,通过辩论,从精神上“解放”了自己。至此被贬黄州的苦闷、忧伤已经彻底战胜。(板书:“议论喜”)请同学们再齐读四、五段,读出“喜悦”的感情。
师小结:总观全文,可见词人对月情有独钟,前人评《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这的确有道理。本文中,“月”确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但是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四、作者借月抒情,但感情既有喜又有悲;以月为论据,但主客结论却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呢?
生:黑夜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这与作者品质的高洁相似,所以月下赤壁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引月为知己,抒发了喜悦之情。
生:同时,夜晚中的月亮,它又是凄清的,这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悲寂心境类似,所以作者对月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生:月亮的盈虚变化,同人命运的变幻无常相似,作者借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生:月亮的永恒长存,这又反衬出人生命的短暂,作者借月抒发了人生如戏的感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评论:(投影)请大家齐读一遍。
“苏轼借月与月夜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他从月之盈亏感悟宇宙的无常,从月之永恒追问生命的价值,进而从动态中把握人生奥秘,表达旷达的思想;他又从月之孤冷慨叹生存的挫折,从月之美好坚定人生的信仰,进而从静态中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反弹出达观的心态。总之,月这一‘天地自然之象’当它与苏轼的主观心态相统一时,便产生了苏轼月夜这一‘人心营构之象’。”〔丁美霞〕①
生齐读。
师小结:原来自然中的“月亮”本身就变化万千丰富多彩,而多情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望月寄情,借月抒怀。所以创作的有关“月”的诗文,既首首优美动人,又情感各异。同学们现在对这种借月抒情的手法有点感觉或感悟了吗?下面从补充的诗歌中,任选你最有感觉的一首来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附:《赤壁赋》拓展阅读材料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注]。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注]①离披:枝叶散落。
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杭州)作”。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生:我说说《虞美人》。我觉得作者由月亮的圆缺,感受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借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感情,貌似超脱,其实内心充满了苦楚与无奈。
生:我谈的是《中秋月》。这首诗有点张若虚“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味道。作者用天上月亮的永恒,来反衬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这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疏通了《兰亭集序》的字词句,学生已熟读课文。)
一、课堂导入
师:昨天,我介绍了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看到大家兴趣浓厚,今天我特地把“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拓本带来,让大家看看这一“书中极品”。324个字,字字笔力挺拔,笔势纵横,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学生争看)《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色,其文也是“文中上品”,跨越千年,魅力长在,历代文人吟诵品评,不能释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篇传世佳作。
【关注点1】尽管教师出示的只能是“摹本”,也足以让学生获得欣赏“书中极品”的愉悦和感动。课堂上多设计一点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的期望才不至于落空。
二、检查预习
师:先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兰亭集序》。
(众生齐读课文。)
师:现在来看看同学们对课文中的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师以投影呈现,学生互问互答。)
解释字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解释字义:俯仰一世、取诸怀抱、因寄所托、放浪形骸、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所之既倦、感慨系之、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翻译句子:①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③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关注点2】检查预习,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不过,仅从“众生齐读课文”一句看不出读的质量,特别是无法从读的水平了解对课文理解的情况。另一项是检查对课文中字词句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解释词义”和“翻译句子”,有意识地为下面的文义理解作好了铺垫,这就是教学艺术!
师:请同学来简洁明了汇报一下课前搜集的背景资料,首先是“两晋政治思想与士人人生观”,谁自愿发言?
生:晋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政治黑暗。士人受到道家人格观念的影响,普遍崇尚老庄,大多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耽于清谈。士人人生态度也有不同,有沉湎悲哀的,如阮籍;有及时行乐的,如刘伶;有想避祸全身的,如嵇康;也有少数人珍惜时光,想奋发有所作为。
师:很好,显然认真做了预习作业。再请一名同学汇报“王羲之的生平与思想”,谁自告奋勇?
生:王羲之是“清官循吏”,个人兴趣爱好是书法及悠游山水名胜,最后他“辞官归隐”。作为东晋世族门阀的后裔,他的思想中有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写《兰亭集序》时,正有“济世”之志。后来离任去官后才以玄学为重,从玄学、佛学以至道学中寻求解脱。
师:挺简洁的。课前预习作业完成得不错。
三、文义理解
师:了解背景之后,我们来研习课文。暮春之初,王羲之与众友在山水怀抱中曲水流觞,畅叙幽情,其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文中哪三个字可以显出作者情感的变化?
生:乐、痛、悲。
【关注点3】作者写文章“纲举目张”,读者读文章自应“提纲挈领”,这样切入“文义理解”,很聪明,很轻巧。
师:找得准确。那么,王羲之参加兰亭修禊,乐因何而生?
生: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群集而乐。
生:因名士相聚而乐、环境优美而乐、气候宜人而乐、相聚狂欢而乐……
师:确实,这些都让人感到快乐。在这些快乐中,你觉得王羲之主要因什么而快乐呢?
生:我觉得主要是因景美而乐。“景”是清幽的景色,即清新雅致的,你看,“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景色的着色素雅清淡;还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是开阔的景色。“景”与作者高雅脱俗且旷达的情怀一致,所以,王羲之处于这种美景之中,因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感到快乐。
师:你认为是因天人合一而感到快乐。
生:我觉得主要是聚会之乐。“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聚会”洋溢着清雅的情趣,是贤人,干的又是古代风俗流传的风雅之事,饮酒赋诗,又无管弦,是天籁与叙谈之音,这是“人与人和谐”的快乐。
师:有道理。美景中有知己,可以一吐怀抱,能够共鸣,不失为人生一大快乐。
【关注点4】看来,学生对“乐因何而生”理解得比较顺利。有一点质疑:教师为什么提出“你觉得王羲之主要因什么而快乐”这一问题?两个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哪个回答正确?倘若都正确,那么“主要”从何谈起呢?
师:还有人有别的见解吗?没有呀,那么请哪位同学来朗读一下第一段?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出这份快乐呢?
(一生以清新明快的语调朗读第一段,效果较好。)
师:情感把握准确,读得好。参加兰亭雅集如此快乐,但王羲之笔锋一转,呼出“痛哉”,痛由何而来?
(生都低头看第二段,静悄悄的。)
生:“痛”是心中难受,伤感,是因为……(回答不下去。)
师:提醒大家注意,自读第二段时画出四字词语,然后合并同义或近义的,剩下的是关键词。
(众生在书上勾画。)
师(启发):第二段在“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慨发出前,可分为哪两层呢?
生:第一层由“夫人之相与”到“感慨系之矣”;第二层由“向之所欣”到“终期于尽”。
师:在这两层中请同学们圈出“及”“况”两个字,请人上黑板在括号中填写上这两个字的前句与后句构成的关系,在横线上各填上句中摘录的一个关键词(四字词语)。
(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横线,两线中间写“及”和括号。“况”同前。学生上黑板填写,全班集体讨论纠正。)
师:“及”的前后句是承接关系,前后可填的关键词是“快然自足、感慨系之”;“况”的前后句是递进关系,前后可填的关键词是“已为陈迹、终期于尽”,当然刚才讨论中我们发现答案并不固定,选的词有代表性即可。对照板书我们可以思考,王羲之的痛由何而来?
生:因为以自己的方式求得一时的快乐,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生命短暂,所以“痛”。
生:而且欢乐短暂,人生总在满足与厌倦间游走,欲望无厌。
生:由于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感到欢乐短暂,人生无常,生命有尽,从而感到痛。
师:对呀,痛是因这些而起。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刚才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我们通过板书,把文本中作者发出“痛哉”感慨前的文中关键词提取了出来,进而分析,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一小节应以怎样的语气语调读?
生: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最后的“痛”,慨叹,重读。
(由一生朗读,读后众生自读。)
【关注点5】分析语句之间意义关系,找出关键词语,进而理解“王羲之的痛由何而来”,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我不理解。为什么不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入手,进而弄懂“痛”的含义呢?为什么不要求学生概括第二段中作者阐明了什么观点,进而明确“痛”之由来呢?值得研究。
师:王羲之参加兰亭雅集,悲缘何而发?
师(启发):我们可以借鉴解决第二段问题的方法。在发出“悲夫”感叹之前,作者写了几个时期的人?他们思考死生,有着怎样的表现?
生:昔人、今人、后人三个时期的人。对于“死生”,昔人“兴感”;今人“嗟悼”;后人“有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生一边答,老师根据生的回答一边板书。)
师:他们的表现有相同之处吗?
生:他们的表现都是“悲伤、感怀”。
师:那么,他们“悲”什么呢?能否从板书中看出些什么?
生:“悲”的是代代人感伤人生短暂,欢乐短暂,这种悲伤永无休止。
生:古、今、后人对“死”都哀伤、感触,有认识,古今同悲生死,但都无奈,这对矛盾永恒。
生:古今之人,对“自己”对“死”都在探讨,但并不很明白。认识局限,扑朔迷离。
师:显然,时代虽不同,感悟却是一致的。“悲”的是宇宙是永恒的,人生却是短暂的;这种生命的体验让人无奈而惆怅。这是跨越千古之悲。请同学们小声朗读第三段,读出“悲”的情感体验。
(众生小声读。)
【关注点6】帮助学生理解“悲缘何而发”这个环节,处理得简洁、顺畅,也为后面的“文本探究”预留了空间。
四、文本探究
师:王羲之参加集会,乐而痛,痛而悲,让同代人、后代人都感伤不已,也有人认为,好好的参加聚会,怎么会伤心,似乎不合情理。你觉得由乐转悲,有无道理?
生:有道理。乐极会生悲嘛。
生:许多人有这种感觉,盛宴欢乐,却有人感伤“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春光正好,也有人在赏春时伤春,比如《红楼梦》中林妹妹。(众笑。)
生:人们认识到欢乐短暂,生命短暂,死亡必至;实际上畏惧死亡,认识到生与死相随。
生:也因王羲之内心早就怀有的淡淡伤感悲凉,至于为何“悲凉”,有刚才背景材料中说的那些政治黑暗、国家危机、个人经历、个性因素等等。
师:那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否这样看:由乐转痛不突兀,是符合人之常情,事之常理,而且表现出一个人的思想认识。
师:另外一个问题是:一段说痛,一段讲悲,悲比痛深沉吗?深沉在何处?
生:深沉。“痛”是一时一地一人的对死生的感性认识,而“悲”非一时一地一人,它是千古同悲,概莫能外。
生:“悲”是整个人类千载以来关于生死问题的理性思考,“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悲人生无常”。
师:你怎么知道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悲人生无常”?
生:有诗文为证啊。比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师:别的同学也想想有哪些诗句可见悲慨人生的?
(众生七嘴八舌: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等等。)
师:确实,悲比痛深沉,深沉在那是代代人仰望星空后的理性思考。中华民族理性思考死生问题可谓是一以贯之,而且,不仅中方思索,西方也探索,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了这个永恒命题:“to be,or not to be!”
【关注点7】引导学生探究“悲”与“痛”的关系,正是对文本含义的深入挖掘,也是有意义的挖掘。
五、拓展提高
师:在《晋书・王羲之传》中有与本文相关的几句:“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结合文本,你怎样理解王羲之的“志”?你有怎样新的人生体悟?
(可以与周围同学讨论,然后回答这个问题。众生讨论。)
生:寄情山水,陶冶性情,是超然世事,是化其郁结,畅享人生。这是许多东晋名士所为,王羲之也不除外。
生:王羲之否定“一死生,齐彭殇”,在死亡感慨中,藏着对生命的珍惜,追求和留恋。
生:王羲之的其文其字告诉了人们,人生虽短暂,但有些精神的东西可永恒!
生:人生是短暂的,应该抓住有限的时间,拓展生命的宽度、广度、浓度。
师:自然中有生命的快乐,要有一定的人生境界。在优越的地位环境中,不能蝇营狗苟,而要仰望星空,永恒的自然,让自己脱离尘俗,得到精神的超越;在平常的生活或污浊的泥淖中,应仰望星空,让精神自由,保持精神超越的优美姿态,以诗意的审美心态对待人生的各种艰难。
【关注点8】这个教学环节涉及的是否属于“拓展提高”的内容?值得研究。
六、总结全文
师:全文感情曲折深沉,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亡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情感起伏,脉络清晰,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晋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修养、精神状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作者对“死生”的理性思考,激发我们去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探寻生存的意义。
最后,请大家一起朗读全文。
【评析】
这是一节好课。主旨明确,脉络清晰,环环相扣,逐层推进,引导学生有效地研读文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尽管如此,我仍然想围绕这节课谈点认识和感想,以就正于于扬老师以及关心这节课的同仁们。
“关注点5”中谈到,我不理解“分析语句之间意义关系,找出关键词语,进而理解王羲之的痛由何而来”,这样做的意义。让我们回忆一下这部分的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划分第二段的层次;(2)“手把手”地让学生圈出“及”“况”两个字;(3)请人上黑板在括号中填写上这两个字的前句与后句构成的关系;(4)在横线上各填上句中摘录的一个关键词语;(5)对照板书思考,王羲之的痛由何而来?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内容理解问题,却不从梳通文义入手,而甘愿绕那么大的一个弯子,究竟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我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同于扬老师进一步交换意见。
“关注点8”中我问,这个教学环节涉及的是否属于“拓展提高”的内容?目的是希望借此研究一下该怎样把握研读文本的“度”。教师引《晋书・王羲之传》中一段话,其中有“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文本,谈出“你怎样理解王羲之的‘志’”。请读读学生的回答,我怀疑他们所说的“志”与引文中所说的“志”不是一回事;之后又衍生出“人生是短暂的,应该抓住有限的时间,拓展生命的宽度、广度、浓度”一番读后感式的议论,哪里还顾及什么文本!笼而统之地肯定学生的这些回答,势必很容易混淆深入研讨与信马由缰的界限。近年来,语文课堂上这类情况尽管少了许多,却依然常见。
1.自主读懂诗意,感悟诗歌内容,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朋 友间的深情厚谊。
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2.对诗歌意象(“酒”)的理解;正确理解“西出阳关无故人”,通过 “更”“尽”把握诗人的心境。
一、解读诗题,了解作者
(课前板书古诗,“■”字暂不写)
师:同学们,你知道哪些送别诗?
(生背诵《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有时候,离别是一种“千帆皆不是,唯有孟浩然”的无限惆怅,有时候又是一种“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洒脱不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首送别诗,看看这首诗要表达怎样的感情。都说题目是诗的眼睛,谁愿意试着谈谈?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元二是一个人的名字,安西是地名,使是去的意思,连在一起就是送元二去安西,所以这样读。
师:看来,你是根据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读出停顿和节奏。真好!“使”就是出使,那么,谁送元二呢?
生:王维。
师:你对王维有哪些了解?(生沉默)
师:这样吧,老师这里有关于王维的简介,给你30秒的时间,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记下来,出示灯片(生记忆)。
生1:王维是唐朝的著名诗人,有“诗佛”之称。
生2:王维最擅长山水诗,苏轼评价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生3:王维还精通音乐。
师:真好,把大家说的合在一起就比较全面了,我们再对照灯片一起回顾一遍。(生齐读简介)
二、学习全诗,理解诗意
师:知道了题目的意思,对诗人也有初步的了解,能不能准确无误地读读这首诗呢?对照黑板试试看。
生:老师,漏了一个字。
师:(故作惊讶)是吗?漏了什么字?
生:“■”。
师:哦,“■”字怎么写?
生:左边“氵”,右边的上面是个“口”字,下面是个“巴”字
师:跟我一起写,“■”是什么意思呢?
生:“湿润”。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注释里有。
师:很会利用资源,对照课文注释理解是个好方法,“■”字要写正确,对于四年级的同学来说很简单,怎样写美观呢?
生:右边写的时候上窄下宽。
师:很好,按照她说的工工整整地把“■”字写两遍,注意你的姿势。(生练写)
师:现在自由去读读吧。(生练读)
师:谁愿意站起来试试?
生1:(读诗)(舍读成shě,“无故人”读成“无敌人”,“朝”读成cháo)
生2:是“zhāo”,不是“cháo”。
师:你为什么读“zhāo”。
生:早晨的意思就读“zhāo”。
生:是故人,不是敌人。
师:故人是什么意思?
生:老朋友。
师:是呀,老朋友怎么就变成敌人了呢?还有舍字,你仔细看它的造型,像什么?
生:房子。
师:是呀,客舍,就是旅馆,在这里读“shè”,我们再来试试看。(生齐读)
师:很好,字正腔圆。可是,古诗和音乐一样,是有节奏和韵律的,比如老师会这样读(范读第一句和第二句),你们能试着读一读吗?(生读,师用/划出停顿)
师:一开始就能读出字的节奏,其实,凭的就是你的语感,这是一种能力。同学们很不错,那老师要让你们挑战更高难度的。请看大屏幕,你能对照下面的注释想想古诗里包含着什么意思吗?(生思考,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思考和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王维劝元二再喝一杯酒,因为西出阳关后就没有我这样的老朋友了。
师:你敏锐地抓住了“更”字,更就是“再”的意思。你看,抓住了最关键的词去理解,整句诗也就不难理解了。
生2:我知道了渭城的早晨下了一场雨。
师:一场什么雨?倾盆大雨吗?
生2:是很小很小的雨。
师:蒙蒙细雨。语文课上,咱们的语言应该有浓浓的语文味,我们试着说有语文味的话好吗?
生:因为湿润了灰尘。
师:一个“■”字告诉了你是蒙蒙细雨。
生:我还知道了,柳树经过雨的冲洗显得更加绿了。
师:那你能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渭城早晨的小雨湿润了灰尘,客舍旁边的柳树经过雨的滋润更加鲜艳,劝你再喝了这杯酒吧,西出阳关就没有老朋友了。
师:真好!每个关键的、难理解的词都说得很准确,古诗的意思自然很明了,是呀,出了阳关去哪里啊?
生:安西。
师:你去过安西吗?
生:没有。
师:(出示地图),请看大屏幕,安西就在今天的新疆附近,安西都护府就是当时唐朝在这里设立的最高军事机构,而长安,是当时唐朝的京城,王维和元二都住在这里。猜猜看,从长安到安西,在唐朝骑千里马去要多长时间?
生1:一两天。
师:呵呵,是坐飞机吗?还是高铁?
生2:一个星期。
师:远远不够。
生3:两个月?
生4:八个月。
师:差不多,至少半年。去这么遥远的地方,作为好友,王维当然要去送了,于是往西走,有一座城叫——?
生:渭城。
师:所以这首诗也叫《渭城曲》。分别前的晚上,两个朋友在附近的小旅馆住下,通宵达旦地喝酒聊天,所以第二天早晨,他们才会看到这样美的景色,(板书“景”)读——
生: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送到渭城,元二就孤身上路了,继续往西走,走到阳关(图片)。阳关在当时一直都是内地走向西域的通道,出了阳关,就离开自己的故乡,诗中这样说——
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那这样一首送别诗的题目该怎样读,这首诗又该怎样读呢?还能那么高亢、快乐地读吗?(生有感情地读题)
师:我听出了淡淡的哀愁。这首诗又该怎样读呢?(生有感情地读诗)
三、想象画面,升华情感
师:我们刚才知道了,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好诗如好茶,需要你细细地品,慢慢地悟(板书:品悟)。请一个同学读第一句和第二句,其他同学边读边想象画面。(生读一二句)
师:你出色的朗读,让我的脑海里有画面了,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1:我看到了蒙蒙细雨,客舍旁边的柳树翠滴。
师:《诗经》中有一句话是“杨柳依依”,一说到“依依”我们便会想到哪个词?
生:依依不舍。
师:那古人送别时折柳表达什么感情呢?
生:依依不舍的感情。
师:蒙蒙细雨,瓦楞青青的客舍,翠滴的柳色,这样一幅画的主色调是什么?
生:绿色。
师:这样的画面,带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生:清新,美丽。
师:把你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去。(生读第一、二句)
师:美得清新,美得令人陶醉。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早晨,好朋友要分别了。蒙蒙细雨、杨柳依依更加勾起诗人心中的离情别意。现在,你的感受也许更深了,一起来读读。(生读第一、二句)
师:如今,好友要走了,王维设宴为好友送行,宴席上,诗人不知道好友西出阳关何日能再见,于是举起酒杯对好友说——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当时阳关以西那么遥远,你能想象那是个什么地方吗?
生1:沙漠。
生2:荒无人烟。
师:你看,这不是越说越有语文味了吗?唐代诗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句(出示幻灯片,生读):“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达碎石中,四蹄皆血流。”你从诗中感受到什么?
生1:马的四只脚都被石头划破了。
师:坚硬的马蹄尚且流血,何况是人呐!
生1:我知道了从早到晚风不停。
师:你深刻地理解了“终朝”的意思。
师:这就是元二一路所经之处,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生1:这是一条危险的路。
生2:这是一条生死难料的路。
生3:这是一条死亡之路。
师:所以,临别时,王维对元二说——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西出阳关只是见不到老朋友我了吗?
生1:还见不到家里的老母亲。
生2:见不到儿时的玩伴。
师:听不到什么?
生1:听不到亲切的家乡话。
生2:听不到母亲的唠叨、儿女的欢笑声。
师:尝不到什么?
生1:尝不到美味的酒。
生2:尝不到家乡的特产。
师:所有的一切都浓缩在一个“无”字中,那西出阳关后有的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幻灯显示)
师:渭城蒙蒙细雨,杨柳依依。安西却——
生1:干旱。
师:你发现了吗?老师前面是四字词语哦,为了读起来更上口,你应该说——
生2:寸草不生。
师:渭城温暖如春,生机勃勃,而安西却——
生1:车水马龙。
师:你知道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吗?
生1:就是车很多,马很多。
师:是呀,你理解得很正确,可是,刚才不是说“荒无人烟”吗?怎么又成“车水马龙”了呢?
生1:那里打仗会有很多人很多车,会死很多人。
师:哦,我明白了,那叫“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表达要准确哦,否则,很容易给人造成误解。
生2:死气沉沉。
师:渭城有可以一起饮酒作诗的朋友,而安西却——
生1:一无所有。
生2:生死未卜。
师:是呀,形单影只,孤身一人,举目无亲。夕阳西下,只有元二和那匹孤独的骆驼,这一去,不知何日是归期。此刻,王维,你想对元二说什么?
生1:元二,再见。
生2:元二,你放心去吧,家里我会替你照顾好。
师:那样一条危险重重的路,那样一条生死未卜的路呀!还会说什么呢?
生3:元二,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生4:元二,那边天气不好,你要多穿衣服保暖呀!
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是一杯怎样的酒啊?
生1:这是一杯离别的酒。
生2:这是一杯祝福的酒。
生3:这是一杯兄弟情深的酒。
生4:这是一杯回忆的酒。
师:这是一杯盛满了诗人真挚情谊的酒,这是一杯饱含深深祝福的酒,这样的酒喝了多少杯?
生:无数杯。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来?
生:“更”字。
师:是怎么喝?
生:大口大口地喝,有个“尽”字。
师:这样一杯一杯地一饮而尽,他们不会醉吗?
生1:他们借酒消愁。
生2:酒不醉人人自醉。
师:醉了才好啊!醉了时间才能停下来!女生,让我们怀着复杂的感情劝元二一杯——
女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难复还。男生,用你们的朗读表达此刻的心情。
男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多少往昔追忆,多少离愁别绪,多少殷殷嘱咐,都在这一杯杯浓浓的酒中。这哪是酒啊,这分明是——
生:浓浓的情(师板书:“情”)。
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再喝一杯,元二就该启程了,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生齐读)
师:西出阳关的元二啊。无论走多远,无论在哪里,记得回来,记得还有故人的牵挂和祝福……然而,王维终没能等到元二回来。王维在元二走后的几年便去世了,元二听到噩耗,痛哭流涕,日夜兼程地 赶回来,然而,如今陪伴他的只有冰冷的墓碑(PPT音乐起),站在墓碑前,元二思潮起伏——
师: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生:孔子。
师:谁来介绍一下孔子?
师: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处于我国的春秋时期,距离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了。他出生在u邑,也就是现在山东曲阜。孔子名丘,字仲尼。
师: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第一个广收门徒的老师,他先后有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弟子就有72人。孔子被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生:孔子写了一本书叫《论语》。
师:《论语》跟孔子有关,但不是孔子写的。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之一《论语》。我们学校的老师撷取200条与小学生关系密切的《论语》,编成了这本校本教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在这一节课,我们将要采用“闯三关”的形式。第一关:记诵经典。
二、 歌诀素读,记诵经典
师:(出示)第一条经典――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同学们是怎样读经典的?(生读)
师:你们这是朗读,听老师读。(老师歌诀体朗读经典,学生不由自主跟节奏,或晃动身体,或用手轻轻打着节拍。)
师:老师与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读得快,有节奏,像唱歌一样。
师:老师使用的是歌诀体的朗读形式,同学们愿不愿意学习这种朗读方法?
生:愿意。
(领读之后,采用齐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直到熟读成诵。)
三、 结合注释,理解文字
师:同学们顺利通过第一关,现在我们进入第二关:理解文字。看第一条,这么多“之乎者也”是什么意思呢?老师教你们理解经典的小窍门,结合注释理解文字。(老师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第一条经典的意思。)孔子说,学习知识或做人的道理,不停地去复习或者践行,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不生气,不是一个君子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老师的方法,自学其余三条《论语》。(学生自学)
师:谁来说说这一条?(出示课件)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生:孔子说:“花言巧语装作和善,是缺少仁德的。”
师:在童话故事中总有一位主人公喜欢花言巧语,他是谁?
生:狐狸,狐狸骗乌鸦的肉,狐狸想吃公鸡就花言巧语骗它。真的是缺少仁德。
师:好,同学们再看这一则?(出示课件)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生: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守信用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师:看来结合注释理解经典的方法都掌握了,看这一条讲的是什么?(出示课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生: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友爱同学,言行要谨慎,要讲信用,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还有精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礼乐技艺。”
师:意思大家都理解了。大家把这四则《论语》连起来读一遍。(学生歌诀体朗读四则《论语》)
四、 反省自我,践行经典
师:大家顺利闯过两关,现在我们要闯第三关:践行经典。学习经典的目的不仅仅是诵读、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它成为指引你前行的一盏明灯,照亮你人生之路。比如,每当我读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的“谨而信”时,就想起去年暑假的一天,女儿和好朋友约好下午三点去图书馆看书。谁料到中午时,乌云密布,她见势不妙,马上给朋友打电话,可她家电话停机。女儿看着黑沉沉的天,就说:“佳琪肯定不去了,咱要不也算了吧。”我看看天,又看看她,说:“咱们做人要讲诚信,不守信用可不好。”虽然乌云密布,我还是把她送到图书馆。我们刚迈进图书馆,就听见佳琪在后边喊女儿。我想,那个下午,两个女孩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俩人遵守承诺,换来的相互信任和友谊。同学们,面对今天学的经典,你想到了什么?(出示四则《论语》)
生: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想到学习知识还是做人的道理,都要经常的复习或者践行。正如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你用经典解释经典,可见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孩子。
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却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真的就是一个君子了。这一点我做得不太好,当别人误会了我的好意或者委屈了我,怨恨之情油然而生,我好几天不愿意跟他说话。今后,我要力争做一个君子。
师:勇于自我批评,你是生活的勇士。
生:读了“巧言令色,鲜矣仁!”我想到那天去书店买书,在书店门口碰到一个年轻人,蓬头垢面,可怜兮兮地说,他的钱被人偷了,一天了没吃一点东西。我看他可怜,就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掏给了他,谁知他拿起钱,说了一声“谢谢”,就匆匆走了,回头还露出对我鄙夷的笑。那时候自己委屈极了,现在想想,那个人就是典型的巧言令色的小人。”
师:老师同情你的遭遇,赞赏你的爱心。
生:“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中,我体会到我们既要防止巧言令色的人,更不要去做巧言令色的人。
生:我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想到了为别人做事,应该尽心尽力。记得有一次,朋友的汽车遥控器坏了,我帮他打开盖后,发现线路连接的焊点开了。我的遥控器上周也出了这样的问题,爸爸借了好多次工具,费了一天时间才修好。我害怕给爸爸添麻烦,就对朋友说:“只有这里坏了,遥控器就没办法修了,再去玩具店换一个吧。”现在想想,自己真做错了事,自己不但没尽力帮朋友,还撒谎欺骗他。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
师:感谢同学们的掌声,此处也应该有掌声。请你说说为什么送他掌声。
生:他勇于批评自我,是个勇士。
生:他的真诚打动了我,人不怕犯错,就怕犯错不知悔改,还嘴硬说自己没错。
师:谢谢你们俩的精彩点评。同学们,人的优秀品质并不是一下子就在身体里生根发芽的,只会在你做好事的过程中慢慢孕育。人格魅力就是这样一天天培养起来的。
生:老师,我看到“泛爱众”我就想起了我的弟弟。他不到七岁,但心地特别善良,只要在电视上看到谁得病了,或者哪里受灾了,总要收拾自己的衣服或玩具,要给小朋友送去。在路上见到乞丐,他总会向大人要钱去献爱心。一个大雪天,我们小朋友都在雪地上打雪仗,有一个老奶奶路过,不知怎么脚一滑摔倒了,我们看见笑了起来,弟弟却跑过去,吃力地扶起她,拍去她身上的雪,仰起脸不停地问摔得疼不疼。那急切的话语和心疼的目光叫我们这些姐姐哥哥好惭愧。
五、 总结全文,引领提升
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并不难,但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算理是一个难点……下面是一些同学的想法:一个学生认为因为-(-5)=5,所以26-(-5)=26+5……真是绝妙的想法!
这个问题我们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们也同样遇到过,同学们也曾经提到过同样的问题,并且一些学生不解地问:“老师,你为什么不这样讲呢?”为此,我带着这个问题,采用我市“活动单导学”的模式,做一次教学尝试.。
一、课堂教学实录
活动一:复习提升,探索新知。
(1)请把下列符号进行化简:
+(-5)= ;-(+5)= ;-(-5)= ;+(+5)
= 。
(2)利用上面符号化简的方法,请将下面的算式简化:
(-5)-(-3)-(+8)+(+7)= 。
你所简化的式子是最简吗?请你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在教师的参与、点拨后,使同学们形成共识,最简的式子为:-5+3-8+7)
①如果我们把“+”“-”看作运算符号(第一个数除外),可读作:(负5加3减8加7);②如果我们把“+”“-”看作一个数本身的符号, 可读作:(负5、正3、负8、正7的和);③你认为最简化的算式本质上是(加法运算)。
教师归纳:引用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了加法运算。
即 -5+3-8+7=(-5)+3+(-8)+7。(几个有理数和的形式)
由于“+”“-”既可以看着“运算符号”,又可以看着“性质符号”,所以“+”“-”号具有双重性,犹如一把双刃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种不同读法中领略感悟到。我们这里没有直接去讨论算理的问题,而是先解决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同样体现了“化减为加”的转化思想,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
活动二:运用新知,小试牛刀。
把下列各式先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再进行计算:
①(-9)-(+5)-(-15)+(-9);② 14-(-12)+(-25)-17;③-15-(+63)-(-35)-24+(-12)。
教师点拨:由于现在是省略加号和的形式,所以在运用加法的运算律时(主要是交换律)要连同数字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鉴于在有理数的加法中,对负数的处理是通过添加括号来呈现的,因此对省略加号又省略括号和的形式,需要学生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这就是说,在运用新知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认识,重新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活动三:探究归纳,回归法则。
探究: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利用有理数的减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点A,B之间的距离:a=2,b=6;a=0,b=6;a=2,b=-6;a=-2,b=-6。
你能发现点A,B之间的距离与数a,b之间的关系吗?
(人教版新版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P.24)
教师提示:在这里其实和小学里的减法没有什么不一样,都是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得到点A,B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在中学里计算的范围扩大了。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时的给予点拨、适时的给予评讲,最终使学生感悟出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归纳:由于2-(-6)=2+(+6)=8 ①
-2-(-6)=-2+(+6)=4 ②
所以,减法的实际意义,并没有与小学里的减法有什么实质性的不一样,这正是减法运算法则的魅力。“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教者通过①②两式作出具体的解说)
根据小学里减法的意义,我们在这里做了自然的延伸,把学生刚刚领悟的新知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算理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步。
活动四:概括总结,提升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又有哪些收获?(略)
活动五: 巩固知识,检测反馈。(略)
二、课后教学反思
一般来说,有理数的减法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各需要一个课时,而我这里只用一个课时就轻松完成了。需要提及的一点是,笔者的大胆尝试,使本人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在这段考试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不能不说我们的这种尝试是有益的。
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然而对于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算理来说,难以理解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尚未能理想化地做好“心理转换”;二是“由具体数学向形式数学的转折”,需要学生具有高度的抽象能力。加之讨论有理数的加法过程中,不时还要用小学里的减法,导致能力偏差的学生不知所云,思维一片混乱。鉴于运算法则本身只是一种规定,为了避开这众多的因素,既不失去运算法则的逻辑相容性,又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其合理性,我们遵循学生提出的思路,引用相反数的计算方法,先讨论有理数的减法如何计算,再回过头来通过实例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算理。这也符合教育部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指导思想:“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