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实录

教学实录

时间:2023-06-01 08:52: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实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实录

第1篇

1设计思路

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法,通过“创新情景,提出假设,探索问题”,以此为核心,启发为手段,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探究,体验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使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同时,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借多媒体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现学生发现的“新知”和微观结构,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提出,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广阔的施展创造力的空间。

2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①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②通过分析乙醇分子结构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使学生了解羟基官能团的结构对乙醇的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乙基对羟基也有一定的影响,使乙醇中的羟基有它自身的特点。③使学生掌握有机物结构测定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b.能力目标:①通过所学理论知识,推测元素化合物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能力。③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

c.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②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3探究内容与方法

3.1通过定量计算探究乙醇的分子式

3.2通过模型搭建乙醇的结构式

3.3通过实验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

3.4通过猜想探究乙醇断键的可能性

4教学实录

[新课引入]今天我们讲与酒有关的内容,酒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也给一些人带很多的痛苦,饮酒过量后驾车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交警执勤时,手中有一个快速测定饮酒含量的一个仪器,我们今天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类似的装置。(介绍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教师引导]事实上,酒已经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示张家港的“沙洲优黄”、古井贡酒、美容产品中的发胶等。大家知道,黄酒长时间贮存,密封不好,会有酸味;烈性白酒中含乙醇50-70%(贮存时间越长越香味),保存不好,味道会变淡一些;为什么有的人“千杯万盏皆不醉”,而有的人则“酒不醉人,人自醉”,闻酒就脸红呢?就让我们一起从本堂课开始来慢慢解开其“醉人的笑容”吧!

[过渡]前面我们学过测定有机物的常规方法,这里我们给出有关有实验数据

[投影]某有机物4.6g,完全燃烧后生成0.2mol二氧化碳和5.4g水,且此有机物的蒸气的相对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23倍,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

[学生计算]

[教师引导]我们请[学生2]说一下解题的思路怎样?

[设问]假如实验数据中没有给出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否可以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教师引导]从计算出的最简式(C2H6O)n中分析可知,2个碳最多可与6个氢结合,已达到碳的最大值,所以,n=1。可以确定这就是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过渡]有了分子式,还不能确定其结构,现在我们课桌上有模型供学生探究,推测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简式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搭模型,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搭好的先举手,想想看,还有没有其他的结构?

[学生3]展示自己所搭的模型,并解释。

[投影]同学们搭出的可能的结构式。

[教师引导]比较这两种结构氧原子的位置及氢原子的环境情况,如何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我们的猜想?

[投影]分别取5mL水、无水乙醇于烧杯中,分别投入一小块钠,观察现象,之后滴入几滴酚酞。

[学生实验探究2]

[教师引导]边观察学生实验,边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

[学生4]有无色气泡在钠粒表面生成后逸出液面,最终钠粒消失,液体仍为无色透明;投入水的钠块,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响声。

[学生5]烧杯内钠粒沉于液态无水乙醇底部

[教师评价]通过实验发现钠与水或该有机物反应时的剧烈程度不同,放热不同。通过实验现象,初步分析乙醇可能是哪种结构?比较两者化学键有什么不同之处。从煤油结构、猜测的两种结构、水的结构等角度分析。但需要实验进一步论证之。

[投影]乙醇、乙醚、水和煤油的四个结构式

乙醇与水的分子结构比较

[学生讨论]对投影的结构式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乙醇的结构式。

[板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

[教师引导]―CHO不能写成―COH,断键形式是与羟基氢及其相连碳原子上的氢,也就是说,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必须存在H原子。

好,这节课我们只是对乙醇的结构与性质的探究开了一个头,后面还有2个课时我们继续探究。下课。

5课后反思

这节课使学生初步认识了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些科学的思维程序,这样可有助于学生更加透彻地掌握知识,把握自己的认识过程,增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内化成其自身可持续学习的潜力。

第2篇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掌声 实录

1.教学内容

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19课。

2.教学目标

2.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3.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含义。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5.教学过程

5.1 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早就听说你们多才多艺,伸手不凡,能不能展示一下你们的才艺?(生才艺展示)

师:(问得到掌声的同学)你得到大家的掌声,心里有什么感想?

生:我的心里特别高兴,也很激动。

师:掌声代表着欢迎,饱含着鼓励,它还改变了一个小女孩的生活态度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掌声。(板书课题:掌声)

5.2 整体感知

5.2.1 师:在读书之前,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读书小窍门呢!(多媒体出示:①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②课文写小英上讲台讲故事得到两次掌声,这两次掌声包含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想法。)(学生自由读文)。

5.2.2 接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读第一自然)师:你能做一个“默默的”动作吗?(学生做动作)(读二、三、四自然 )师:有几个词语的反义词朋友就在刚才读的几段话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果断 慌张 结束 短暂)

(读第五自然段)

师:“忧郁”是什么意思?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吗?

生:在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了小英忧郁的表现。

师:你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生:(读课文。)

5.3 品味课文。

5.3.1 师:小英的变化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曾经的小英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给大家读一读。

生:曾经的小英很忧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忧郁)

师:假如你是小英你的心情会怎样?(生答)

生:我会很自悲;我的心里会很难受。

生:我会对生活没有信心了,我怕同学们笑话我。

师:你能读出小英的痛苦和孤独吗?试试看。(指名读)

5.3.2 师:不久以后小英变了,她变成了怎样的女孩了?

生:她变成了一个开朗的女孩。(板书:开朗)

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读给大家听听。(生读)

师:难道仅仅是这些吗?从甚至和省略号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生:省略号代表了小英还有一些其它的表现呢,比如,她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了。

生:她可能还和同学们一起跳舞呢。

生:她会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

师:我们真为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啊!谁能在你的朗读中表达出这种高兴的心情!(指名朗读)

师:在朗读中我们的心中不禁产生了疑问,是什么使小英的变化这么大?

生:是掌声。

师:让我们一起去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请同学们默读二、三、四自然段,用“──”画出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句子,细细体会小英的变化。(指名汇报画的句子)

5.3.3 师:让我们先来看看掌声响起之前的小英。

(多媒体出示:①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②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③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话。说说小英为什么把头低下去了?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生:她会想同学们一定笑话她了。

生:她担心同学们的耻笑。

师:小英的心情太复杂了,你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男同学齐读)

师:自由读第二句话,体会带点的词语。(学生自由读文)

师:小英犹豫什么?小英想上去吗?他能不上去吗?为什么?

生:小英犹豫是不是上台,她不想上去。

生:她不能不上去,因为那样老师会生气的。

生:如果不上去就是不尊敬老师。

生:小英不愿意上台,可又必须得上台,所以她犹豫了。

师:从“慢吞吞”“眼圈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

生:痛苦、伤心、无耐。

师:让我们再一次把自己的体会读进课文里。(女生齐读)

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三句话,体会小英内心的自卑、痛苦、无奈。(学生齐读)

5.3.4 师:就在这万般无奈之时,是掌声给了她勇气,快速默读第四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掌声的句子。(生默读)

师:掌声一共响了几次?

生:共两次。

师:谁来说说第一次掌声?“骤然间”你能换个词吗?

生:可以换成马上,还可以换成立刻。

师:现在我就是小英,你们就是小英的同学,热烈持久的掌声响起来好吗?(师生合作,现场模拟)

生: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

师:你们想通过掌声告诉我什么呢?

生:我想告诉小英勇敢些,不要自卑,我们不会笑话你的,小英我支持你。小英不要害怕,你是最棒的。

师:同学们其实都是在鼓励小英。(板书:鼓励)

师:小英的表现非常出色,精采的演讲结束了。(学生配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刚才的掌声吗?

生:经久不息

师:这一次,你想通过掌声对小英说什么呢?

生:小英你说的真好。小英你真棒。

生:小英你的发言太精彩了。

师:听得出同学们这些都是对小英的赞扬。(板书:赞扬)听到这样掌声,小英想说什么?

生:她想对大家说谢谢。

师:但她什么也没说,她只是……(引读)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你的内心和小英的内心一样吗?请你把感受表现在脸上,溶进声音里,读读这句话。(学生读文)

5.4 拓展延伸

5.4.1 师:多么可爱的同学啊!多么美妙的掌声,就是这充满鼓励,满怀赞扬的掌声使小英从一个忧郁孤独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阳光女孩,她被深深的打动了,后来她在来信中这样写到……(引读。课件展示)

5.4.2 师:同学们,课文读到这里,你们一定对掌声的含义有了新的理解,在这里掌声不仅仅是鼓掌的声音了,它还是什么?

生:掌声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掌声是鼓励、掌声是支持。

师:掌声就是我们的爱心(相机板书:爱心),让我们一起把课文的最后一段深深的在心里吧!(学生齐读)

5.4.3 师:同学们,你现在能不能写一句鼓励和赞美的话送给你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生:我想对王一鸣说虽然你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我还是会帮助你的,我们还是好朋友。

生:我想对张蕊说,你的眼睛不好,你不要自卑,我们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师:你们的汇报很精彩,老师也把掌声送给你们,你还想把掌声送给谁?

生:我要把掌声送给我的爸爸妈妈,他们每天都很辛苦的工作,他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妈妈。

生:我要把掌声送给老师,老师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

第3篇

一、激趣引入。

(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人物,并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李白,理解“赠”的意思。)

【设计意图:猜诗人引入,让学生说李白,了解李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识字。

(读准本课生字,学生想办法识记生字,初读古诗。)

【设计意图:学习本课生字,想办法识记生字,帮助学生读准古诗。】

三、感知文本。

(多形式读诗:学生齐读、分句开火车读、师生分句读、按节奏练读、分组赛读、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多形式朗读古诗,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反复读,让学生读得流利,读出节奏,并初步感知古诗】

四、走进诗境,体会诗意。

师:这首诗是李白写给谁的?汪伦是什么人?

师:传说中,有的说汪伦是位酿酒师,有的说他是个农民,还有的说汪伦也曾经当过官。汪伦很喜欢诗词,崇拜诗人,特别是当时鼎鼎大名的大诗人――李白。他非常想认识李白,与他结成朋友。可素不相识的两个人,又离那么远,怎么认识呢?汪伦可聪明了,他决定投李白所好……(讲“十里桃花,万里酒家”的故事。)

师:愉快的日子总过得飞快,李白即将启程回去。这时,汪伦前来相送,李白感动极了,情不自禁吟出这首诗――赠汪伦(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学生沉浸在诗歌中)。

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交流,说说诗意。(学生小组交流诗意。)

师: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说说你们的理解?

生:李白要走了,汪伦来送他。

生:李白搭着船要回家了,突然听到歌声,原来是汪伦来送他了。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不及汪伦的情。

生:……

师:这是一首描写告别场面的诗,生活中,你有没有和朋友或亲人告别过?你是以什么方式来和他们告别的?

生:我过年后送过我的姑姑和表弟,我送了一把玩具枪给我的表弟。

师:哦,为什么送玩具枪啊?

生:表弟在我家时老是和我抢那把玩具枪,他要走了我就送给他吧,让他高兴高兴。

师:你可真是个好哥哥,你表弟明年一定会再来找你的。

生:前几天,我和爸爸妈妈送我叔叔一家到码头,我叫他们有空再来。

师:你是个热情,好客又有礼貌的小主人。

生:我姐姐要回去汕头时,我送给她一幅我画的画。

师:礼轻情意重,你很用心。

……

师: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作为客人总有离开的一天。李白要走了,汪伦也来送别。谁来猜猜,一开始,李白知道汪伦要来送他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不知道,我从“忽闻”看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忽闻”这个词的?

生:忽然闻到。

(有些学生笑了)

师:(看着站着的学生)没事,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转向一位发笑的学生)能告诉我你笑什么吗?

生:这个“闻”不是“闻到”的意思,是“听到”。

师:是的,在这里的“闻”是“听”的意思。

师:同学们猜猜,为什么李白会不知道汪伦要来送他?

生:汪伦想给李白一个惊喜。

生:李白可能没告诉汪伦他要走了,李白是偷偷走的。

师:有这可能,毕竟离别总是一件让人难过的事。

生:李白也可能不是偷偷走的,他只是叫汪伦不要来送他

……

师:同学们想象力可真丰富,无论怎样,汪伦来送别了,给李白带来了惊喜。那汪伦是以怎样的方式送别李白的?

生:唱歌。

师:还有吗?

生:边用脚打节奏,边唱歌。

师:这叫什么?

生:踏歌。

师:是的,踏歌。什么是踏歌?我们来感受一下。请同学们都站起来,听音乐,用脚踏出歌曲的节奏。

(放缓慢版的《送别》,再放轻快版的《友谊天长地久》。学生尝试“踏歌”)

师:通过刚才的“踏歌”,你们觉得汪伦所踏的歌是欢快的,还是忧伤的?

生:忧伤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李白要离开了,汪伦很难过。

师:是啊,怪不得李白想偷溜呢,原来是不想汪伦太难过。

生:我觉得应该是欢快的,因为刚才我们第二首歌踏得比较整齐。

师:哦,你是认为“踏歌”应该是比较轻快的,是吧?

生:是!

师:有道理,支持XX同学看法的请举手。(十几位学生举手)说实话,我也较为支持你的看法。可换做我,朋友因为我的离开而高兴,我会很伤心的。怎么回事?汪伦到底喜不喜欢李白?他为什么以这种方式送别李白?

生:有可能“踏歌”是专门用来送别的。

生:可能李白喜欢“踏歌”。

生:汪伦想让李白开开心心地走。

……

师:离别,通常都得让人伤心难过的。但有时离别也可以不忧伤,给彼此留下一个快乐的回忆。李白明白汪伦的用心良苦,被他所感动,情不自禁吟下:“桃花……”

生: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你们知道“千尺”有多深吗?

师:应该差不多有9层楼高。桃花潭的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李白用尺子量过?

生:不是的,这是夸张。

师:是的,作者认为普通的语言已经不足以形容他和汪伦之间的情。“深千尺”是诗人运用夸张的写作手法,说明桃花潭的深,但这么深的桃花潭,却比不上李白和汪伦两人的情谊之深。你们还记得有哪些诗句也运用了夸张这种写作方法?

师:危楼高……

生:百尺,手可摘星辰。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就是李白,你们就站在船头,你会怎样表达你的感情?(放音乐)请把李白对汪伦的感情吟诵出来。

(指几名学生朗读)

师:我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小李白们”,一起站起来,有感情地把这首诗送给汪伦吧。

(学生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了解古诗背景,通过“忽闻”"“踏歌”“深千尺”等词,体会诗意,了解送别方式的特别,从而感受李白和汪伦二人情谊的深厚。】

五、趣诵古诗。

师:老师感受到了,读得真不错。老师还发现好多同学已经会背了,真棒!还不会背的同学别着急,今天我要叫你们几种背诗词的方法。

(课件出示插图)

师:一首诗既是一幅画,请同学们看图,根据老师所指的地方,读出诗中相应的诗句。

(教师指图,大部分学生反应很快,能诵出相应诗句。)

师:同桌两人试着互相考一考对方,可以“我读你指”,也可以“你指我读”。

师:一首诗就是一支歌。接下来老师要教给大家一种有趣的记诗方法――唱诗。

(课件播出伴奏曲:友谊天长地久)师把诗句作词唱,范唱。

师:同学们,你们会唱吗?(学生唱诗,但会唱的不多)

师:看来会唱的不多哦!那来首大家都会唱的曲子吧。(放《闪烁的小星》)

(学生声音响亮,唱得很欢。)

师:谁还会唱?

(有的学生唱《弯弯的月儿》,有的唱《生日歌》,有趣的诗歌引发学生阵阵笑声。)

师:如果你喜欢唱歌,如果你老记不住古诗,不妨像这些同学一样唱唱诗吧!

【设计意图:有趣的背诗法,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背诵古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六、拓展活动。

(课件出示几首送别诗,让学生有选择的朗读,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学反思: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因为阅历背景太浅,要走入古代的生活情境是不易的,体会诗歌蕴藏的情感更难。因此,设计本课时,我也不要求学生多深刻的理解、感受诗意,而是力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能了解古诗背景,简单理解诗意,知道一首诗往往是一幅画,一首歌,一个故事,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一、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1、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无论是李白潇洒的身姿,还是优美动听的音乐,当课件展示这些直观的影音时,总能让学生重新自主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2、学生大都爱听故事,在课堂教学中选择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故事,既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帮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在讲“十里桃花,万里酒家”这个故事时,我一方面模仿古人的语气“子乎者也”了一番,另一方面又用解说者的语言旁白了一下。学生在哈哈大笑之余,不禁被汪伦的巧妙机智所吸引。到后来,他们自然而然地了解汪伦对李白的情真意切,想知道及李白写诗怎样答谢汪伦。

3、新颖、有趣的学习方法。为了学生能更直接的理解“踏歌”,我准备了两首曲子,让全体学生“踏而歌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了解了这种有趣的送别形式,感受到诗人与汪伦性格的豁达、豪爽。此外,本节课中,我还引用了一种有趣的背诗方法――唱诗。这一环节的设置,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同学们在欢快地歌唱中复习巩固了诗句。

二、有步骤地进行古诗朗读,力求让学生快乐地、有感情地读。

通过生字的学习,让学生读准整首诗。采用多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不知疲倦的个别读,开火车读,分句读,师生读,赛读中把诗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很多学生在经过这么多次的朗读后,不知不觉中,已经朗朗上口,能背下这首诗了。接着,通过抓住 “忽闻”“踏歌”“深千尺”等几个重点词帮助学生走进诗境,体会诗意,从而读出感情来。

第4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你们听说过吗?那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

生:(想了一会)争先恐后地说出那只受尽苦难的丑小鸭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

师:(课件出示4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带出3个算式)只要小朋友们正确算出丑小鸭后面的三个得数,它就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

①3+5= 5-2= 3+2+3=

②8-8= 7+2= 10-5-2=

③10-3= 5+4= 3+2+4=

④4+6= 8-5= 7-2-3=

(学生每算对一组,屏幕上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师:(出示课件)看,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了,高兴地飞起来了。它们飞呀飞呀,飞到美丽的湖边。蓝蓝的湖水,绿绿的树叶,多美呀!它们在湖中游玩起来。

生:(齐)哇,好美呀!

[反思: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教师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用童话中的丑小鸭、白天鹅激发兴趣,特别是以丑小鸭变白天鹅,声情并茂,给学生强烈的刺激,抓住学生“滚烫”的心,激发学生“火热”的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活化教材,引发探究

例一:先加后减

师:(课件播放例一:又飞来3只白天鹅)小朋友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湖中有4只天鹅在游玩。

生:天空中又飞来了3只天鹅。

生:我看到湖中先有4只天鹅,又飞来了3只,合起来一共是7只。

师:(课件:飞走2只)现在湖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7只里面飞走了2只。

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完整地讲一讲呢?

生:4只白天鹅来到湖中,快乐地游玩。一会儿,又飞来了3只,一共有7只,再过一会儿,有2只飞走了,还有5只白天鹅。

师:谁能再讲一遍,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湖中有4只白天鹅在游玩,又飞来3只一起玩,一会儿有2只飞走了,还有几只白天鹅?

师:说的真好。能像这样说给你的同桌听吗?(学生互相讲述倾听,教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你想用怎样的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4+3-2=5。

师:这样列式正确吗?有什么理由呢?

生:原来有4只,又飞来3只,就用4+3表示,飞走了2只就-2。

生:飞来3只,就+3,飞走2只就-2,还有几只就是4+3-2=5。(板书4+3-2=5)

[反思:通过课件有步骤地播放,以恰当的时间差展示情景变化,揭示事理,巧妙地渗透了“加减混合”的含义。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讲述,提出问题,积极探究,充分地从生活原型中感受着、领悟着新知本质。学生主体意识强,学习情绪高,其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说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地培养]

师:谁能够读出这个算式呢?

生:4加3减去2等于5;

生:4加3再减去2等于几。

师:今天这个算式与前面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生:连加算式全是用的加号。(奖智慧星)

生:连减算式都是用的减号。(奖智慧星)

生:4+3-2里有加号,也有减号。(奖智慧星)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很仔细,讲得也很好。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叫做加减混合。(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师:怎样计算4+3-2呢?四人一小组,说说自己的想法。

随着学生的汇报板书:■

师:观察老师摆小棒说算式。(在黑板上)摆上3根,再摆上5根,拿走4根。

生:3+5-4=4。

[反思:教师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及学习能力,通过读式、观察、比较、讨论、计算、汇报一系列数学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表达及合作能力]

例二:先减后加

师:第二天,这4只美丽的白天鹅又飞到湖边。看,发生了什么情况?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课件播放)

生:4只美丽的白天鹅又飞到湖边,过一会儿,飞走了2只,后来又飞来了3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师:讲得真好。能像这样讲给你的同伴听吗?(学生互相说和听,教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流畅。你想怎样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4-2+3=5。(板书4-2+3=5)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先有4只,飞走了2只,就是4-2,又飞来3只,就再+3。

生:飞走了2只就-2,飞来3只就+3。

师:怎样计算的呢?

生:4-2得2,2再加3得5。(板书■)

师:观察老师摆小棒说算式。(在黑板上)摆上6根,拿走4根,再摆上5根。

生:6-4+5=7。

[反思: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的时空留给学生,利用学生对动画的兴趣、对生活的感受、对情景的描述、对事理的理解等自身资源组织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巧妙引导,调动学生的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尽情发挥,从先加后减拓展到先减后加,并予以深刻理解。新知与能力在活动中不断生成和发展]

师:请小朋友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能发现什么?

生:都有4、2、3。

生:这两个算式得数都是5。

生:它们都是加减混合计算。

生:4+3-2加法在前,减法在后;4-2+3减法在前,加法在后。

生:这两个算式都是先算前两个数,再算后一个数。(奖智慧星)

生:这两个算式都是从左往右一步一步地依次计算。(奖智慧星)

师:你们善于观察,爱动脑筋,都是聪明的孩子。今后做这样的加减混合计算题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反思:课堂留出时空让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归纳,充分表达,畅所欲言,顺利地将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

三、动手操作,强化算理

师:同桌小朋友合作摆小棒,先摆7根,拿走3根,又添4根。(学生活动,教师巡视,然后汇报、展示)

师:哪些同学合作得更好些?

生:××两人摆得好!

生:我觉得××两人边摆边说,很清楚!

生;我觉得××两人合作得好,摆得很整齐。

师:观察得真仔细。大家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生:现在有几根小棒?7-3+4=8根。

师:真聪明。(奖励智慧星)

师:你能看算式摆小棒吗?(出示算式:6+2-5、8-5+6)

生摆小棒,师巡视指导。

[反思:学生动手实践,“做”数学,建构认知,巩固新知。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充分发挥了他们潜在的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合作意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设置游戏,解决问题

师:我们一起到动物园去游玩吧!(播放课件)咦,调皮的小猴挡住了路。

小猴:想进动物园吗,先过我这关。(课件:池塘有6只小鸭,又来3只,不一会儿走4只,=只)

生:小组写算式,展示6+3-4=5只。

小猴:你们真聪明。可是我还有几个问题,你们得帮帮我!(课件出示,学生计算)

(回答对了,正确答案的气球就升起来。)

小猴:谢谢你们帮助我。现在就请跟我去动物园吧!

师:(课件显示:猫、狗、猪、羊各得一张奖状,分别有一个加减混合的算式。森林边有四座房子,各有一个得数)小动物们在运动会上都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奖励。你们看:小猫、小狗、小猪、小山羊都获得一座房子。请你们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房子,用线连起来。(图略)

[反思:小猴的引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鼓舞了学习的热情。“闭关”“解难”更是让学生激情四射。学生积极帮助小猴计算,争先恐后地展示算式结果,顺利解难,掀起了本课,较好地开发了学生的自身潜能]

五、开展比赛,提升能力

教学需要学生动,动是课堂的生命。学生是内生性、能动性的课程资源。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自身“资源”,摈弃教师的“大包大揽”,学生的学习会更加生动有效。本课教师创设了开放、民主的气氛,让学生感到安全、放心和愉快,能够全方位地参与,敢想、敢说、敢做。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奇异多彩的思想、出人意料的发现,使教学生动有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好奇心理可以激起学生探索认知的兴趣,产生求知的心理倾向,并逐渐形成学习的自觉行为。本课内容是一年级下期的,学生大多是七岁左右,他们年龄小,好奇心强。教师利用生动有趣的电脑画面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思维。丑小鸭的出现使学生开始兴奋起来,积极动脑速算,以帮助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当第一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时,学生欣喜若狂,他们成功了。当学生随着白天鹅来到湖边,情不自禁地赞叹:“哇,好美呀!”学生高度兴奋,进入新知探索。最后,小猴子的出现,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和作用,学生的兴趣更浓,并向课外知识不断延伸,甚至长期保持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二)积极探索,主体性强

教学中教师只是将情境事理,直观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地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操作、演算,活动时间足、空间大,有利于学生感悟“加减混合”的意义和算理,从而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自觉运用,解决问题。在新知学习中让学生讲述情景变化过程,说出算式,发掘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述潜能,自主体会了加减混合的算理;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做数学,手脑并用协同发展,增强了实践能力;在拓展新知中让学生写算式、算得数,闯难关、找房子,利用和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以及认真严肃的态度,为学生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基。学生之间通过彼此的思维碰撞和观点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评价激励,关注发展

第5篇

1.初知“乡愁”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师生齐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师:你们猜猜,这首诗的题目叫什么?

生:乡愁。

师:那么,你们知道乡愁的名字叫什么吗?

(生沉默)

师:同学们,乡愁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思念,思念的名字叫记忆,记忆的名字叫梦回!

(师板书:梦回)

2.认识作者

(师出示余光中的图片及

介绍)

师:同学们,《乡愁》这首诗的作者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他离开大陆几十年,写了许多表达乡愁的诗歌和散文,被称为“乡愁诗人”。

(师出示琦君的图片及

介绍)

师:《桂花雨》这篇散文的作者琦君和余光中先生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有着同样的情感。她1949年离开大陆到了台湾,之后,整整52年没有踏上故乡的土地。52年啊!她日夜思念的就是故乡,就是家乡的桂花!

3.概说全文

师:同学们读过课文了,根据你的理解,谁来说说,几十年来,一想到故乡,想到桂花,会勾起作者哪些回忆?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来说一说。

(师出示: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 。)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桂花的样子。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闻到桂花的香味。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在描写桂花香味的这段话中,有一个字特别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哪个字?

生:浸。

师:给“浸”换一个字。

生:“泡”。

师:为什么换“泡“字?

生:“泡”说的是整个都在水里,每一部分都在水中。“浸”的意思也差不多。

师:是啊,但是“浸”比“泡”更狠,更给力啊,是“泡”了很长时间了,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地方,而且是里里外外。课文中写的是“浸”在水里吗?

生:“浸”在桂花香里。

师:门前屋后,十几户人家,都浸在桂花香里。厉害吧,一起读一读这句吧。

生:(读)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继续我们的发言。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我缠着母亲摇花的样子。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回到童年摇花的情景。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看到母亲的样子。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到父亲的诗句。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又想起桂花糕的味道。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师:这一段描写中,我们又注意到那个词――

生:沉浸。

师:“浸”和“沉浸”,有不同吗?你们看,闻香味的时候,浸在香气里的只是前后左右的十几户人家,而尝滋味的时候,是――

生:整个村庄。

师:闻香味的时候,浸在香气里的只是桂花盛开的一段时间里,而尝滋味的时候却是――

生:全年。

师:闻香味的时候,仅仅是鼻子中嗅到香味啊,而尝滋味的时候不光是鼻子闻到,还有――

生:嘴里尝到。

生:舌头感觉到。

生:吃到肚子里。

师:对啊,这滋味不但入口,而且入心啊。你们说 “浸”和“沉浸”,哪个词语更狠、更给力?

生:(笑)“沉浸”更狠。

师:我们就来“狠狠地、给力地”读读这段话。

生:(齐)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竹席上,晒上好几天太阳。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里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生: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又听到母亲的话:“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啊,每当作者回想起桂花,眼前仿佛浮现出桂花的样子,鼻中仿佛闻到桂花的香味,口中仿佛尝到桂花的味道,耳中又仿佛听到母亲思乡的话语。但最让她魂牵梦萦的还是那一场――

生:桂花雨。

【点评:这一部分教学,是一理解和表达融合的训练。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基于学生对课文的初步认识,围绕“回忆桂花”的主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初读结果进行梳理汇报,根据汇报内容概括全文;二是在汇报的同时,又对文章的梗概和内在联系进行认识。语文的训练,一定要是整体的、融合的,效果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点的训练。这也是教者一贯的观点。】

二、悟情――边读边悟,品味细节

1.读中悟情

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场桂花雨的描写中,感受这难忘的“摇花乐”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文字。

(师课件出示课文)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三名学生分别读课文,师指导读得流利准确。)

师:这几位同学的朗读,似乎还少了点什么。对了,好像少了点感觉,是什么感觉呢?

生:没读出“我”摇花前的着急。

生:没读出“我”“缠着”妈妈耍赖的感觉。

生:没读出摇花时的欢乐。

生:母亲和父亲的样子读得很平淡。

师:是啊,在这个场景中,有“我”,有母亲,有父亲,三个人物,虽然描写有多有少,但是都有不同的表现。先来看看“我”的表现――摇花前,用一个字概括“我”的表现,是什么?

生:缠。

师:不是一次啊,是“总是缠”。这是说摇花前“我”心情很――

生:急切。

师:开始摇花了,“我”什么表现?

生:铺竹席,抱住树使劲摇。

师:好啊,是“铺、抱、摇”啊。老师要看看你们理解作者没有,请一个同学来表演一下这几个动作。

(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体会“我”的急切――“我”是个孩子,哪里会帮忙!只是手忙脚乱,胡乱帮忙而已!忽然听到母亲“摇桂花”的命令,是何等兴奋啊。)

师:呵呵,“铺”是乱铺,“抱”是胡抱,“摇”是瞎摇啊。急不急?

生:太急了。

师:这里是“太急”。后面的喊呢?

生:乱喊。

生:猛喊。

……

师:是啊,大喊、乱喊、猛喊――真是太兴奋了!

师:这样吧,还是来读。谁来通过你的朗读,读出“我”的缠,“我”的摇,“我”的喊,也就是“我”的急切和兴奋?

(师指导学生朗读“我”的描写,通过语速、语气的变化来读出情感。)

生:“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读出“缠”母亲的语气)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读出“我”的急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三个叹号:“啊!”――感叹;“真像下雨!”――看到花雨;“好香的雨啊!”――闻到花香。读出兴奋、做梦的感觉。)

(生练习朗读)

师:来看看母亲和父亲的描写吧,你们读一读,觉得应该怎样读?读出什么感觉?说说你的看法。

生:母亲很细致。

师:何以见得?

生:母亲先是“洗净双手”,然后“撮一点”桂花,还放在水晶盘中。

师:先洗手,再轻轻地撮,还放在水晶盘中,去敬佛。用一个词语说母亲,她很――

生:虔诚。

师:父亲呢,怎么样呢?

生:父亲是个诗人啊。

生:父亲很开心,诗兴大发。

师:花香、檀香,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父亲很――

生:陶醉。

师:对了!就是要读出父亲摇头晃脑的“陶醉”的样子啊。我们来读,读出母亲的虔诚、父亲的陶醉。

(生读描写母亲、父亲的句子)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什么是“口占一绝”?为什么会“口占一绝”?把诗句和场景联系起来理解――读出父亲的陶醉、做梦的感觉。):“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生读并交流)

师:如果把整个段落连起来读,我们边读边想象,就能看到在这场缤纷的桂花雨中每个人忘情的表现。

(指导朗读全段)

【点评:读是目的也是手段,读是过程也是方法。全段教学,以读开始,以读结束。但是,仅仅是在读吗?是在品味细节――三个人不同的“忘情”的表现,注意,同是“忘情”,但表现不同。“我”的“急切兴奋”、母亲的“虔诚”、父亲的“陶醉”,每个人的行为和身份是那样切合,又是那样真切!是在品味语言――缠、铺、摇、撮,字里行间所表现的情感,所具有的语言的张力都在读中一点点地感悟、熏染!是在品味情感――这桂花雨带给“我”和父母的、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亲情乡情,这,都融在真情投入的朗读中了。读是主线,各种训练融于其中。这,还是整合的训练。】

2.读中悟法

师:同学们,在这场难忘的桂花雨中,作者对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几十年来,从不曾忘怀。

师:所以,作者的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师课件出示: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师: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走得太快。1949年离开故土,一别就是52年!正如余光中先生说的:“一湾浅浅的海峡,让回家似乎成了一个永远的梦。”琦君只好用自己的笔,写下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写下对父母师长的怀念,写下自己的思乡之情。她怀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我们从大陆移居来此,匆匆几十年。生活上早已能适应,而心灵上又何尝能一日忘怀于故土的一事一物。水果蔬菜是家乡的好,鸡鱼鸭肉是家乡的鲜。当然,风景是家乡的美,月是故乡明。” 想到故乡,她终于忍不住喊出――(出示课件)

生:(齐)“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三、抒情――想象“梦回”,再现“摇花”

1.迁移写作

师:同学们,我在想,这几十年的岁月,思乡的人是如何熬过来的?每一个夜晚,她如何梦回?我想,故乡的桂花雨,刻骨铭心的摇花乐一定常常进入作者的梦中。今夜,她又做梦了,梦中的桂花雨是怎样的情景呢?她、母亲、父亲,又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拿起我们的笔吧,展开想象,记下每一个细节。

(生迁移“场面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写《梦回“桂花雨”》)

2.交流指导

(略)

3.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令我们欣慰的是,琦君,这位老人,在52年的等待之后,在她的有生之年终于回到了故乡。2001年,她终于踏上祖国的土地。而此时,她已经85岁高龄了。你们猜猜,面对日思夜想的故乡,老人说了什么?(出示课件)

师:她只是喃喃地念出了@样一首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下课!

【评析】

通向言语的深处

张学伟老师的这节课,教得情真意切、意味深长。张老师基于文本,并适度拓展文本语境,把课上到了言语的深处、情感的深处、生命的深处。

教学从“乡愁”开始,“乡愁的名字叫遥远,遥远的名字叫思念,思念的名字叫记忆,记忆的名字叫梦回”。接着不蔓不枝,直接触摸作者的心灵,以“几十年来,每每想到故乡,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为话题,以读书为经线,以词句的敲打、品味为纬线,带动了整个文本的解读,“香”和“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知不觉,学生转换了角色,与作者一起体验、一起记忆、一起思念。此时,“桂花雨”意象的美、语言文字的美以及情感的美,都让学生沉醉其中。最后,以“梦回桂花雨”,让学生尽情表达内心的感动。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经历好几次转换,逐渐建构起“桂花雨”的文化解读:“形”的感知――感悟摇花的形象;“情”的影射――体验摇花的快乐;“意”的揣摩――探究摇花所承载的“乡愁”;“境”的沉浸――沉浸在摇花的意境当中。

学生面对的文本有两种存在:一是“已说的话语”,我们当作知识在学习,学习字词的读音、写法,学习句子的组成方式,学习这种语言中的俗语、成语及表达形式,并通过这样的学习进入文本的意义之中;另一种是“能说的话语”,一种“活”的、“创生”中的话语,就像一眼喷涌着的泉水,引导着学生参与、创造其中,建构自己的独特体验与阅读经验。张学伟老师活化文本,把文本当作一种“能说的话语”,引导学生不断创生意义、有效迁移,把课教得风生水起、摇曳多姿。从这节课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教学追求。这种追求,借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

1.择高处立。

这个高处就是“主题”。这节课紧扣“乡愁”展开,在整体语境下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这样的散文,教师习惯让学生东找一句,西找一句,零敲碎打,却美其名曰“文本细读”。任何一次语文学习都不应是孤立的存在,都应根植于文本的整体语境和文化语境之中。张老师深谙其道,以文本的“意”为核心,韵情、悟情、抒情,整个教学浑然一体。“品味细节”也是基于整体语境的品读,丝毫没有切割文本的感觉。

2.就平处坐。

这个平处就是“语言”。这节课没有凌空蹈虚的感觉。我特别欣赏的是,张老师的这节课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运用中,“乡愁”这一主题落地扎根。这节课安排了三次语言训练,以“每每想到桂花,仿佛 ”整体把握文本,进而拉动语言感悟;接着深入文本的深处、细处进行品读训练;最后以“梦回桂花雨”回归整体。整堂课以文解文,以心契心,以言传言,须臾不离文本的语言。

这就是一种有根基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回家”之旅。张老师坚守着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以“语文的方式”教出“语文的味儿”。这种味儿不是强加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充分活动,有时表现在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中,有时表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有时体现在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有时体现在学生言语交锋的对话中;有时体现在物我两忘的体验中,有时又体现在文思泉涌的言语表达中。

维特根斯坦曾说:“每一个记号就其本身而言都是死的。是什么赋予了它生命呢?它的生命就在于使用。”德国思想家伽达默尔说得更直接:“语言的本质在于语言的应用。”而我们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张老师的语文课指向了“语言文字的运用”,特别强调了“三项语用”:一是“积极语用”,即站在儿童用语言的立场去设计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读,去写。三个教学板块清晰、简单,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力求做到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二是“全语用”,阅读和写作融为一体,输入性言语的学习与输出性言语的学习融为一体;三是“深度语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情感,使整节课充盈着温度,也显现出深度、厚度。

3.向宽处行。

本堂课体现了“大阅读”的思想。以余光中的诗开始,以贺知章的诗结束,中间植入琦君的介绍、散文,张老师的课堂向四面八方展开。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曾经这样来比喻小说:“小说就像一座房子,让你透过窗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张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发现窗户,不仅让学生读出了文章写了什么,更是引导学生发现了表达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读懂了这篇文章,还引导学生拓宽、丰富了“乡愁 ”这一言语图式。这节课展示了很多的“触点”和“接口”,使学生语言的活性本能地得到了滋养,得到了培植,得到了发展。

第6篇

生:高兴。(鼓掌)

师:大家是否还记得王安石描写江南春色的千古名句?

生:记得,(兴奋)齐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一个“绿”字,写活了春到江南绿满江南的绮丽景象。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虽然在秋天到江南,也描绘了一幅“奇异的醉人的”绿的图画,令人陶醉。今天,咱们就一块去领略一番。

现在,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浏览课文,从中找出一个最能概括全文内容,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

生甲: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生乙: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师:由此可见,梅雨潭的绿是课文描写的重点。那么,究竟梅雨潭怎样的绿使作者感到“惊诧”呢?请你从第三段中找出两个词加以说明。

生:(浏览课文后)奇异、醉人。

师:“奇异”和“醉人”正是文章内容的重心,可是,你看,作者在描写梅雨潭的绿之前还写了什么?请你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生:梅雨瀑。

师:既然主要写潭水的“奇异”“醉人”,那么,为什么还要写梅雨瀑呢?请你再一次浏览第二自然段,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作答。

生:(浏览课文后答)“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一句,交代了梅雨潭名字的由来。

师:其实,不光交代了名字的由来,作者也描绘了瀑布的美,请大家朗读“那瀑布从上面冲下”到“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生:朗读课文。

师:梅雨瀑虽然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却如小家碧玉般的可爱,可人。由此看来,作者写梅雨瀑还有另外一个目的,请你从第三段的前半部分找出一个句子来说明。

生: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经没有瀑布了……

师:为什么找这一句?

生:以瀑布的美衬托潭的美。瀑美,令人诧异;潭美,更令人惊诧,突出绿的“奇异”“醉人”。(鼓掌)

师:这位同学的概括很准确,表达很精练。这样,我们把这篇课文的中心和思路浓缩成一个句子,那就是……?

生:我惊诧于梅雨瀑下梅雨潭的“奇异”“醉人”的绿了。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对“奇异”“醉人”的绿展开描写的。请同学们朗读第三自然段的开头到“但你却看不透她”,要求边读边划出以下词句:

1.从亭边下到潭边,使用了哪些精彩的动词?

2.从整体上描写潭水的一个句子。

3.具体描绘水波、水色、水质的比喻句。

生:读,划。

师:好,哪位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甲:“招引”、“追捉”、“揪”、“攀”。

生乙:还有“探身”和“鞠躬”。

师:我们把“招引”“追捉”换成“吸引”“追逐”,好不好?

生(又是刚才的那位同学):不好。“招引”我们,“追逐”她,都把潭水拟人化了,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真的像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令人喜爱;“吸引”而不招手;“追逐”而不“捉”,缺少灵气。(掌声如潮)

师:这位同学的语言真是很精彩,让我们再次为他鼓掌。好了,这开头几句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追”。那后边的几个动词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态?

生:作者小心翼翼地探寻绿,急切见到的渴望之情溢于言外。

师:从整体上描绘潭水的一句是……?

生: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

师:很准确。作者初到潭边有什么感受?

生甲: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生乙:“我想张开双臂抱住她……”

师:为什么说是“妄想”?“远”作何解?

生:幽深。

师:理解准确。我们看第三个问题,老师提示,大家齐读。

生:齐读“她松松的皱缬着……她滑滑的明亮着……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师:现在,把书合上。看着屏幕上的提示,老师说本体,同学们说喻体,能说准吗?

投影:她松松的皱缬着,……

她滑滑的明亮着,……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师:(师生齐诵后)你能把这几句背下来吗?看谁背得快!

生:大声诵读(情绪激昂)

师:谁来试试?

生:(争先恐后)

师:咱们一块再齐背一遍。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想象一下,说说潭水的绿具体美在哪些方面?请注意打比方的三个角度。

生:轻柔、明亮、柔嫩、温润、清纯。

师:后两个方面概括得好,第一个方面不够味,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好的比喻句不仅能绘其形,还要能传其神,一两个词语可能概括不尽比喻句描绘出来的事物的神韵,这就需要我们从句外去体味。作者为什么不说“像少女的裙幅”呢?

多媒体放映:一、《小城旧事》中英子在皇城根跑跳的画面。

二、《茜茜公主》中,女主人公身穿深绿色长裙静坐的画面。

师:请大家把和少女的性格气质比较一下,然后用“少女…………”的对句回答,说说她们的不同。

生甲:少女天真活泼,温柔沉静

生乙:少女的裙子短,的裙幅长,所以要“拖”。

……

师:大家的想象很丰富,由此可见“像拖着的裙幅”一句,除了描绘了潭水波纹“轻柔”的形态之外,还蕴涵着一种特有的丰腴醇厚的神韵,甚至可以说,这“汪汪一碧”的“满是奇异的绿”的梅雨潭,幽深的仿佛就是温柔娴静的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师: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加入一些想象,我们一起再次领悟朱自清先生曼妙飘逸的文笔和细腻温婉的情怀。

师生共同低声悟读这一精彩的文段。

师:此时,作者已沉醉在眼前“绿”的美色中了。现在请大家默读“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到段尾,思考并讨论:(投影)

1.作者由梅雨潭的绿产生了哪些丰富的联想?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奇异”“醉人”的绿引发了作者哪些神奇的遐想?具体表现为哪些可爱的形象?

3.找出具有强烈感彩的句子,结合上下文人称的变化,谈谈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发展的?

生:默读课文后,分组讨论,准备发言。

师:好了,第一个问题,谁先说?

生:联想到北京的绿杨,杭州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的波。目的是要表现梅雨潭的“绿”浓淡相宜,明暗适度,恰到好处。(掌声)

师:这使我们不由想起了苏轼描写西湖的诗,是哪一首?名句是什么?一起说。

生: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齐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西湖如西施般美,可是比起梅雨潭来却逊色不少,这种写法叫……?

生:衬托,以美衬美。

师:第二个问题。

生:可爱的形象有、盲妹、小姑娘。

师:作者对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特别钟爱,是怎样描写的?看哪位同学读得好?自己先准备一下。

生:读“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诵读,从语气、感情、节奏等方面不断加以矫正。

师:作者为什么这么钟爱这位十二三岁如女儿般的小姑娘呢?

生:因为小姑娘的身上凝聚了“绿”所蕴含的青春与活力。

师:是的,“十二三岁的小姑娘”这一艺术形象,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而是绿的精灵,美的化身,是美神!

生:齐读“那醉人的绿呀!……好么?”

师:第三个问题呢?请注意一个关键句。

生:人称的变化是由“她”到“你”,感情的发展是由“赞叹”到“挚爱”。关键句子是:“可爱的,我将什么比拟你呢?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

师:这位同学能抓住上下文的联系,仔细揣摩,表达也非常简洁,让我们为她鼓掌。(掌声)现在我们再看开头句,能否将“惊诧”换成“惊讶”?

生:不能换,“惊讶”太轻了。

师:此时单是“惊诧”也轻了,而是……?

生:不禁惊诧!

师:这里“不禁惊诧”的内容恐怕已不再只是绿的色彩、绿的情状了,而是一种只可意会的东西……?

生:是绿的神韵,即青春的活力,蓬勃的生机。

师:板书学生的话:“青春的活力,蓬勃的生机。”

师:请同学们随着音乐的旋律,跟着录音,轻声地诵读课文,回味作者的温情和优美的语言。

生:听音乐,跟读,品味。

第7篇

师:默读课文,看看掌声前、掌声时、掌声后我们分别看到一个怎样的小英?你从哪些词句读出来的,用横线画下来。(生默读圈画,师巡视点拨)

师: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掌声前,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小英?

生:孤独寂寞的小英。因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

师:哪个词语最能看出她的孤独寂寞?

生:默默。

生:从“小英的眼圈儿红了”,我读出了一个忧郁的小英。

生:内心矛盾的小英。老师不了解情况,让她上台,她又不想上台。从“犹豫”“慢吞吞”“眼圈红了”等词句能够读出。

生:自卑的小英,从“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能够读出。

师:孤独寂寞、忧郁、内心矛盾、自卑,你觉得哪一个词语最适合描述此刻的小英?

生:自卑。

师:掌声时,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小英?

生:感动的小英,小英被同学们的掌声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师:掌声后,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小英?

生:自信的小英。因为从那次演讲之后,小英“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师:谁能把“掌声前、掌声时、掌声后”所看到的小英,用“掌声前,我看到……”这样的句式,完整地说一说?

生:掌声前,我看到自卑的小英;掌声时,我看到感动的小英;掌声后,我看到自信的小英。

【评析】第一板块教学,首先以开放性的话题引领,让学生与文本充分自主对话,将文本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对文本作出解释,实现“解释性理解”。其次,在交流R报环节,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在学生对文本有多元感受的同时,要能够结合文本语境,给予定向引导。如学生对“掌声前”小英的感受就是多元的,“你觉得哪一个词语最适合”一问,引导学生将感受通过筛选比较,定位在“自卑”上。最后,要有整合表达的意识,给予学生与文本叙述顺序一致的句式、段式的表达“拐杖”,帮助学生实现阅读中的“言意转换”,同时,引领学生站在更高处俯视文本,实现对文本表达方式的深入理解。

第二板块:细读“掌声”,深化理解

(一) 聚焦感动

师:“掌声前、掌声时、掌声后”三个场景,你觉得哪一个场景最让你感动?

生:掌声时。

师:细细品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掌声时”的情景,体会为什么这个情景让你感动。(生读)谁能够用上“我感动,是因为……”的句式说说?

生:我感动,是因为同学们在小英非常孤独的时候,把掌声献给了小英,让小英鼓起了勇气。

师:这是从同学们的角度谈感动的。

生:我感动,是因为小英能够勇敢地走上讲台。

师:小英走上讲台虽然是一小步,但却是她人生的一大步!这是从小英这个角度来谈感动的。

生:我感动,是因为在小英非常需要鼓励的时候,同学们把掌声献给她。小英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演讲得很动听。

师:你很会学习,把两个方面的感动放在一起说。

生:我感动,是因为老师能够给小英一个演讲的机会,让她获得一次锻炼的机会。

师:你又是从老师这个角度来谈的,也很好。

(二) 品味含义

师:在小英演讲前后,同学们一共为她鼓了几次掌?

生:两次。

师:下面听老师来读这一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思考:每次掌声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同学们想通过掌声对小英说什么话?

(教师范读,读到“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时,老师提醒:同学们想对小英说:“小英……”读到“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时,老师提醒:同学们想对小英说:“小英……”)

师:请选择自己最感动的那一次掌声,写下来。

(生写话,师巡视)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第一次鼓掌时,想对小英说什么?

生:小英,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讲好!

生:小英,你能行!

师:同学们热烈、持久的掌声都在“你能行”这三个字中。你觉得同学们为小英鼓起的第一次掌声,是怎样的掌声?

生:鼓励、支持。

师:我们再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第二次鼓掌,想对小英说些什么?

生:小英,你演讲得太棒了!

生:小英,我们大家为你骄傲!

师: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掌声?

生:赞扬、夸奖。

师:第一次掌声饱含鼓励,第二次掌声蕴藏赞美。这两次掌声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经久不息,都很热烈。

师:对呀,这热烈的掌声中,饱含着同学们对小英怎样的情感?

生:关心、爱。

(三) 感受自信

师: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变得自信起来。“自信”是什么意思?

生:自己相信自己。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此刻,小英自己相信自己什么呢?请你用“同学们能够……我也能够……而且……”的句式,说说小英此刻的想法。

生:同学们能够演讲,我也能够演讲,而且讲得更好。

师:一般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演讲得很好呢?把“好”换个词再说说。

生:同学们能够演讲,我也能够演讲,而且讲得更动人。

师:后来,小英又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自信。她还能够干什么呢?请你用上述的句式说一说。

生:同学们能够朗读,我也能够朗读,而且读得更有感情。

师:小英的普通话很好,这一点,小英做到应该在情理之中。试想一下,如果这次演讲,小英讲得不是很动人,普通话也不好。同学们会不会把掌声献给她?

生:会!

师:你们都是善良的孩子,同学们依然会把掌声献给她。但小英还会不会有上述的想法?

生:不会。

师;那你觉得小英的自信源自哪里?

生:源自自己的实力。

师:读到这儿,你认为是同学们的掌声让小英获得自信的吗?

生:同学们的掌声让小英发现自信。

师:用“发现”这个词比“获得”更准确。其实,是同学们的鼓励、赞扬的掌声,让小英“找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自信。

(四) 升华认识

师:掌声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我们再读读课文最后两句话,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掌声的力量是无穷的。

生: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掌声。

:老师把这两句话中的“掌声”一词擦掉,看看你能够换上哪些词语?

生:是啊,人人都需要自信……

师:你能够把你的自信给别人吗?

生:(若有所悟)是啊,人人都需要鼓励,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鼓励,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鼓励献给别人。

(又有几位学生分别把“赞扬”“爱”等词语放进去说)

【评析】这一板块的教学,紧扣对“掌声”内涵的理解,大抵上分这几个层次来进行:

第一层次,自主选取精读点:一是作者描写的重点段落(场景、事件、人物等);二是体现文本主旨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三是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话题。本环节教学选择的是最能体现“掌声”含义的“掌声时”场景。当然,精读点的定位要顺应学生常规阅读心理,教学中,我以话题“哪一个场景最让你感动”激发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的兴趣,引领学生自主定位精读点。在学生汇报为什么“掌声时”最让自己感动时,引导学生从小英、老师、同学们三个不同视角来谈,拓展学生的阅读感悟。

第二层次,自主品味两次“掌声”含义。这一环节教学首先让学生在读中,通过角色体验“你想通过掌声,对小英说什么”,将掌声内涵具体化,并在此基础上体会两次掌声的“不同”与“同”:两次“掌声”表达的含义分别是鼓励、赞扬,同时又都饱含着同学们对小英深深的爱。

第三层次,结合文本语境感受“掌声”背后的“自信”。如果教学只是停留在对“掌声”含义的感受,似乎还是肤浅了一些。作者用了两句话来写小英的演讲:“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接着,作者用了整整一个自然段写了“掌声后”小英自信的表现。我引领学生将精读感受深入一步:首先,从正面结合文本语境,用“同学们能够……我也能够……而且……”的句式说说小英此刻的想法。接着,话锋一转,从反面体会“如果这次演讲,小英讲得不是很动人,普通话也不好。同学们会不会把掌声献给她?”“小英还会不会有上述的想法?”进而水到渠成,让学生明白“自信源于实力”,同学们的“掌声”只是让小英“发现”自信,而不是“获得”。

第8篇

二、研习文本

(一)刚才我们背诵的文章体裁是“词”,那么,请同学们看题目,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说说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

生:赋。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古人解释为“铺采摛文,体物写志”。(板书:赋,体物写志)“体”的意思是“借”,“体物写志”也就是“借物抒情”。请同学们思考:本文主要借助什么景物来写志抒情的。

生:赤壁。师提示:怀古的地点。

生:江水、清风。师提示:这是俯视。生:还有仰视“月”。师:文中出现的这些景物,哪一个是最主要的呢?生:是“月”。(板书:月)

(投影)一、自读第一段,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月”写赤壁之景的。(板书:写景)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师提示:这是月出前的景色,此时作者做些什么呢?

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师提示:《诗》三百篇,作者为何单呤诵《月出》这一章呢?

生:想月亮早点出来。

师提示:月亮听到作者的呼唤了吗?

生:听到了。

师:哪几句能证明?

生齐读: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师:这里,作者用“徘徊”来形容月亮动作,“徘徊”是什么意思?

生:来回走动。师提示:月升起后,又怎么会来回走动呢?生:苏轼酒喝多了醉眼朦胧,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生笑)生:因为作者在江中的小船上,清风徐来,江水流动,小船飘荡,观察点在不断的变化,所以看到的月亮是来回走动的。师提示:请从下文中找一个字来证明这个分析。生:“纵一苇之所如”中的“纵”。师提示:大家试试从修辞的角度来分析。生:拟人。师提示:修辞的效果呢?生:用“徘徊”一词赋与月亮楚楚动人的情态,显得它很多情。生:月亮不会对作者多情,而是作者对月亮多情,作者对月亮情有独钟,不愿离她而去,却倒过来说月亮流连忘返,可见月亮与作者心心相印。师提示:心“月”相印,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分析得很好。

师:作者千呼万唤,月亮终于出来了,此时景色怎样?

生: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师提示:此时“秋水共明月一色”,那么人的活动呢?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师提示:作者此时的感觉怎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师:这天是阴历既望日,为何选择这日?生: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作者就是想去欣赏明月。

师小结:作者借助月亮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清风明月交织,露珠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之感,本段无一“乐”字,但……(停顿)生答:字字显“乐”情。师:(板书:乐)请大家齐读一遍,要读出这种乐的感情来。生:齐读。

师:作者陶醉在这样的良辰“月”景下,作者由月还想到了什么呢?

(投影)二、作者由“月”想到了什么?

生:与“月”有关的诗歌。

师:诗言志,作者先吟咏诗经中的作品《月出》唤月亮出来,现在,随口吟出自己的作品,大家齐读作者自己的作品。生齐读“桂棹兮兰桨,……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作者饮酒唱歌,由“月”想到在天一方的美人。你是怎么理解“美人”的?

生:不就是美女吗?(生笑)师提示:你的理由呢?

生:上文中的《月出》诗,不就是描写一位男子在月下思念自己的心上人吗?(生笑)……此时有酒有美景,不就缺一位美人吗?(学生鼓掌)

师提示:大家都认为你的分析不错,能从书中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大家有不同理解的吗?

生:我认为是指自己的理想。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离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越来越渺茫,这个理想此时就像远在天涯的“美人”。

师提示:能知人论世,有道理。还有其它的分析吗?

生:我认为是指君主。理由是苏轼此时被贬黄州,远离了皇帝,用“美人”喻皇帝,用“望”来表达自己对君王的忠贞之情。(学生鼓掌)

师:大家的分析都有理有据,我认为这里的“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屈原《离骚》中的“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其中的“美人”就可以理解成自喻;从创作背景及后文对音乐的描写来看,苏轼心有报国济世之志,却被贬到黄州,这不正是幽壑中的潜蛟吗?对君主忠心耿耿,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这不正象孤舟中的嫠妇吗?另外,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此诗句后面还有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就是形容人才没有归宿时茫然无措的样子,不也正是此时苏轼的自我写照吗?所以我认为“美人”就是作者的自喻。当然同学们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可以。

师小结:由“美人”一词,我们可以窥见作者壮志未酬的忧伤,作者借月抒发了自己的悲情。(板书:抒情悲)可见被贬黄州,这对胸有“鸿鹄之志”的苏轼打击很大,赤壁的美景只能暂时抚慰一下他失落的灵魂,但还不足以抚平他心中的创伤。看来要想彻底摆脱忧伤苦闷,还得靠自己从思想上精神上去解脱。

师补充:“赋”这种文体通常采用“主客对答,抑客扬主”的形式。

师:(板书:“主客对答”)苏轼此时,就借“赋”的“主客对答”的形式,请出一位“客人”来与自己辩论,其实“客”也是作者自己。通过“抑客扬主”的手法来展现了自己的解脱过程。

 

(投影)三、自读三、四段,思考主客是如何议论的?

生:客借“月”表达了“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师提示:为何有此梦想?

生:因为客感到“吾生渺小而天地无穷,吾生须臾而宇宙永恒”。

师提示:为何有此感叹?

生:因为看到了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一世之雄——曹操,他与山川明月之永恒相较,也不复存在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等闲之辈了。(学生鼓掌)

师:回答得很精彩,这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小结:客借月道出人生最大的理想——永生不朽。同时也点出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人生苦短、“人生如梦”“人生如寄耳”。客人的言论正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写照。

师问:那么“主”又是怎样超越解脱的呢?

生:“主”指出,从“变”的角度看,水逝者如斯,月盈虚之变。从不变的角度看,而水未尝往,月卒莫消长。故不应羡乎。师:原来客只知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却不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客“知不可乎骤得”是只知皮毛,而并不是真知灼见;那么客的理想“抱明月而长终”能否会实现呢?

生:不能。

师:为何?用下文中的原句来回答。生齐读:“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师:那么我们可以拥有些什么呢?

生齐读:“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师:如何将清风明月这些无主之物,变成为我所有的有主之物呢?

生:用耳去“得”,用目去“遇”。

师:苏轼说过“江山风月,闲者便是主人”,从此文中,你看如何才能做到“闲者”呢?

生:伸长耳朵,张大眼睛,卸下心中的包袱,用心去拥抱自然,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

师:也只有胸无尘渣的“闲者”才能享受到明月山水之乐。这场主客之间的辩论,谁取得胜利了啊?

生:是“主”。

师:何以见得?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客人终又破涕为笑、解愁为乐了,于是“洗盏更酌”,重新开怀畅饮起来。三杯下肚,管它周郎曹瞒,管它人间悲欢,放枕便睡,睡即入梦,竟至一觉醒来,“不知东方之既白”矣,月亮此时消失了吗?

生:没有,月亮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了。

师:不错,苏轼借助“月亮”,通过辩论,从精神上“解放”了自己。至此被贬黄州的苦闷、忧伤已经彻底战胜。(板书:“议论喜”)请同学们再齐读四、五段,读出“喜悦”的感情。

师小结:总观全文,可见词人对月情有独钟,前人评《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这的确有道理。本文中,“月”确是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但是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投影)四、作者借月抒情,但感情既有喜又有悲;以月为论据,但主客结论却迥然不同。这如何理解呢?

生:黑夜中的月亮显得格外皎洁,这与作者品质的高洁相似,所以月下赤壁的美景,引起了作者的共鸣,作者引月为知己,抒发了喜悦之情。

生:同时,夜晚中的月亮,它又是凄清的,这与作者被贬到黄州的悲寂心境类似,所以作者对月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情。

生:月亮的盈虚变化,同人命运的变幻无常相似,作者借月表达了人生的无奈。

生:月亮的永恒长存,这又反衬出人生命的短暂,作者借月抒发了人生如戏的感慨。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看看专家的评论:(投影)请大家齐读一遍。

“苏轼借月与月夜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与理想。他从月之盈亏感悟宇宙的无常,从月之永恒追问生命的价值,进而从动态中把握人生奥秘,表达旷达的思想;他又从月之孤冷慨叹生存的挫折,从月之美好坚定人生的信仰,进而从静态中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反弹出达观的心态。总之,月这一‘天地自然之象’当它与苏轼的主观心态相统一时,便产生了苏轼月夜这一‘人心营构之象’。”〔丁美霞〕①

生齐读。

师小结:原来自然中的“月亮”本身就变化万千丰富多彩,而多情的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带着不同的感情去望月寄情,借月抒怀。所以创作的有关“月”的诗文,既首首优美动人,又情感各异。同学们现在对这种借月抒情的手法有点感觉或感悟了吗?下面从补充的诗歌中,任选你最有感觉的一首来谈谈你对这种手法的理解。

附:《赤壁赋》拓展阅读材料

虞美人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披[注]。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注]①离披:枝叶散落。

中秋月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②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熙宁十年(1077)在徐州作,为《阳关词》三首之一。《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②银汉:银河。玉盘:指圆月。

西江月①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②。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③,把盏凄然北望。

[注]①一本有标题为“黄州中秋”。《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说本词作于元丰三年(1080)。宋杨湜《古今词话》谓其末句“北望”为表现作者“怀君之心”。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则谓词末两句为抒发“兄弟之情”,“疑是在钱塘(杭州)作”。②夜来二句:谓秋风落叶引起眉上愁,鬓上霜(白发)。③孤光:远照之月光。《文选》沈约《咏源中雁》诗:“单汎逐孤光。”注:“铣曰:孤犹远也。”

生:我说说《虞美人》。我觉得作者由月亮的圆缺,感受到人的悲欢离合,作者借酒表达了及时行乐的感情,貌似超脱,其实内心充满了苦楚与无奈。

生:我谈的是《中秋月》。这首诗有点张若虚“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味道。作者用天上月亮的永恒,来反衬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第9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教程:

一、导入

1.猜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吗?这三种东西哪个最厉害?想和老师比试比试吗?如果老师和你们一起玩,你们认为老师会有什么结果?学生自由发言。(输、赢、平)

师生共同玩几次,充分体验,引导学生说出可能输、平、赢。

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知道老师有时候可能会赢、有时可能会输,有时可能还会和你们打平。这就是生活中的可能性,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研究“可能性”。(揭示课题,板书:可能性)

二、新课

1.师:老师这儿有红、黄、绿三种颜色的球,把它们装入不透明的袋中。你能肯定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吗?

请一名小朋友摸摸看好吗?注意不要往袋子里看。

一定是红球吗?你们想摸吗?

2.四人小组摸球。每个人小组都有一个装着球的袋子,由1号小朋友开始,从袋中摸出球,看看是什么颜色,再放入袋中,传给2号,依次摸。

(学生活动)

你摸到了什么颜色的球?(生自由回答)摸到红球的小朋友起立。

①讲解“一定”。师:看,这小组小朋友都站起来了,你们都摸到了红球吗?为什么呢?(选一组将透明袋拿出来)看,他们的袋中装的全是红球。(贴上全是红球的画)从这样的袋中摸出的……学生回答(板书:一定)

②讲解“不可能”。有的小组没有一个人站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

(选择一组)看,他们的袋中没有装红球。(贴没有装红球的图)从这样的袋中可能摸到红球吗?(板书:不可能)

③讲解“可能”。师:有的小组人人站着,有人没有站起来,这是怎么回事?(选择一组交透明袋)他们的袋中有红球,有黄球,摸出的是什么球呢?(板书:可能)

小结: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我们知道了在全是红球的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红球;在没有红球的袋中,不可能摸出红球;在这样的袋中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边说边指)

师:老师这儿有一道题目想请教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出示1、2、3号袋)

我这儿有三个袋子1号、2号、3号,在每个口袋时任意摸一次,摸的一定是黄球吗?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四人小组的好朋友听。

谁愿意来介绍你们小交流的情况。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还有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出示:

①太阳从西边落下。

②冬天比夏天热。

③后天会下雨。

第3题,请学生说理由。

现在你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说说生活中的事情吗?说给四人小组的小朋友听。谁来介绍。

秋天到了许多水果都成熟了,现在请小朋友把你带的水果拿出来。真不少,有梨、苹果、香蕉。现在我们来作一个装水果的游戏。一定要注意装水果的要求,想好了再装,清楚了吗?(小组长拿出你们组的网袋)

①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苹果。该怎样装呢?

(展示)你们是怎么装的?从这样的袋中,能摸出苹果吗?(注意观察有没有错误)

②任意摸一个,可能是苹果。

(展示)你们是怎样装的?全装苹果行吗?不装苹果行吗?那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放的时候要注意不光要放苹果,还要放其他水果。

③任意摸一次,一定是苹果。

(展示)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装的?

4.摸奖游戏。(出示转盘)大家看过福利彩票摇奖吗?很刺激吧!今天我们也来摇摇奖,先来看看摇奖的转盘。(介绍)

想一想,老师的指针转动后,可能会指向哪里?

今日的游戏规则是:用力转动指针,让指针自然停下,如果指针停在红色区域为中奖,如果停在两种颜色之间为大奖。看看今天谁能中大奖?

(指一名学生摇奖)猜猜他一定会中奖吗?有可能中什么奖?

送物品。

第10篇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章第五节《乙醛 醛类》的第一课时。在中学化学所介绍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各种含氧衍生物相互转化的中心环节(醇 醛 羧酸),由于醛基的活泼性,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掌握乙醛的性质,明确乙醛和乙醇、乙酸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更好地掌握醛类与醇类、羧酸的关系,构建有机知识网络。因此本节内容在这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②通过对乙醛性质的探究活动,掌握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③加深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三者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本节内容增强化学学科素养,认识事物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逐步形成科学认识观。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如何上好“乙醛”这节课,我主要考虑了以下方面的问题:

1.课堂上以学生活动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精彩的实验,主动解决问题。

2.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为主线,引导学生分析乙醛的结构,推测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探究乙醛的化学性质,落实“性质反映结构”。

四、教学过程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人喝酒“千杯万杯都不醉”,而有的人喝一点酒就面红耳赤,情绪激动甚至酩酊大醉?

学生:(好奇)

教师:带着这个疑问,我查阅资料,发现这样一些信息:乙醇进入人体内,首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乙醛,接着生成的乙醛又在酶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乙酸,最后转化为CO2和H2O。但如果人体内缺少将乙醛氧化成乙酸的酶,饮酒后就会引起体内乙醛积累,导致血管扩张而脸红,同时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因此人就会醉。(运用电子白板展示该信息)

点评:利用生活中一个常见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乙醛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展示:一瓶乙醛溶液

学生:(观察乙醛溶液颜色,闻其气味,加水溶解)

师生归纳:

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沸点是20.8℃;易挥发,易燃烧;能跟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展示:乙醛分子的球棍模型

学生:(观察并写出乙醛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教师:乙醛的官能团是什么呢?

学生:醛基。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醛基的写法:-CHO,在-CHO中,H和O的位置不能够颠倒。

情境创设:通过计算机课件展示乙醛的结构,对比乙醇和乙醛的结构,并预测乙醛的化学性质。

学生:(推测乙醛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教师:乙烯和氢气的加成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学生:思考乙烯和氢气加成时,是双键中的一个键断裂,加上两个氢原子。

教师:乙醛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时应如何进行呢?

学生:(练习写出化学方程式)

CH3CHO+H2 CH3CH2OH

教师:由乙醛分子中加入氢原子,引出有机化学中还原反应的定义,即有机物分子中加入氢原子或失去氧原子的反应叫还原反应,说明乙醛具有氧化性。

回顾乙醇氧化成乙醛,失去氢原子,引出有机分子得氧原子或失氢原子叫氧化反应。

点评:紧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主线,运用对比法,先分析醛基中的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有类似的地方,把碳碳双键与氢气的加成反应的断键原理迁移到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中,学生通过分析可以自己写出乙醛与氢气加成反应的方程式。掌握乙醇和乙醛的相互转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

教师:乙醇能被氧化成乙醛,那么乙醛能否被继续氧化呢?

学生:(带着疑问做银镜反应实验,讨论小结实验现象)

指导学生书写乙醛银镜反应方程式: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教师:乙醛发生银镜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师生归纳:乙醛分子得到氧被氧化生成乙酸,表现还原性,同时Ag+被还原成Ag,银氨络离子释放出NH3,碱性环境中乙醛最终转化为乙酸铵,而NH3极易溶于水难放出气体。

教师:是不是一般含有Ag+的盐溶液都可以将乙醛氧化呢?例如 AgNO3。

实验探究:乙醛加入AgNO3结果不能生成银镜,可引导学生这是酸性环境,不行。那么碱性环境呢? AgNO3中加入NH3·H2O,生成白色物质很快变为黑色浑浊。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生成了什么物质?有的认为生成了AgOH,可告诉学生常温下AgOH不稳定很快分解变为黑色的氧化银。学生理解并掌握银氨溶液配制的有关注意事项。

教师:实验室常用银镜反应检验醛基的存在,介绍工业上如何制镜和在热水瓶胆上镀银。

点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分析,从而“发现”知识,探究规律;通过设计,用实验去探究掌握银氨溶液的配制及原理。引导学生书写银镜反应,边分析边书写突破难点。扩展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概念。

教师:乙醛还能被另一种弱氧化剂氧化。指导阅读教材实验,强调实验的关键是NaOH溶液要多加一些,CuSO4只能加入几滴。

学生:观察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及状态的变化,并完成方程式。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教师:该反应也可以检验醛基的存在。

学以致用: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C6H12O6,其结构简式为CH2CHCHCHCHCHO ,假设你是医生,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如何检测你的病人尿液样品,诊断你的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学生:(小组讨论, 联系斐林试剂可检验醛基的存在)

点评:创设情境,学生体验医生的角色,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感受知识的存在,促使教材知识活化。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进行积极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

教师:弱氧化剂Ag(NH3)2OH、Cu(OH)2能氧化乙醛,KMnO4、溴水能否氧化乙醛?

实验探究:可选用KMnO4滴入乙醛中探究结果。

学生:(KMnO4、溴水强氧化剂也能氧化乙醛)

教师: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乙醛还能被氧气氧化成乙酸, 2CH3CHO+O2 2CH3COOH

在工业上,可以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乙醛的性质推断其用途。

小结:乙醛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第11篇

师: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生:孔子。

师:谁来介绍一下孔子?

师: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处于我国的春秋时期,距离现在已经有2500多年了。他出生在u邑,也就是现在山东曲阜。孔子名丘,字仲尼。

师: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是第一个广收门徒的老师,他先后有弟子三千,其中著名的弟子就有72人。孔子被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生:孔子写了一本书叫《论语》。

师:《论语》跟孔子有关,但不是孔子写的。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之一《论语》。我们学校的老师撷取200条与小学生关系密切的《论语》,编成了这本校本教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在这一节课,我们将要采用“闯三关”的形式。第一关:记诵经典。

二、 歌诀素读,记诵经典

师:(出示)第一条经典――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同学们是怎样读经典的?(生读)

师:你们这是朗读,听老师读。(老师歌诀体朗读经典,学生不由自主跟节奏,或晃动身体,或用手轻轻打着节拍。)

师:老师与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读得快,有节奏,像唱歌一样。

师:老师使用的是歌诀体的朗读形式,同学们愿不愿意学习这种朗读方法?

生:愿意。

(领读之后,采用齐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直到熟读成诵。)

三、 结合注释,理解文字

师:同学们顺利通过第一关,现在我们进入第二关:理解文字。看第一条,这么多“之乎者也”是什么意思呢?老师教你们理解经典的小窍门,结合注释理解文字。(老师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第一条经典的意思。)孔子说,学习知识或做人的道理,不停地去复习或者践行,不是很高兴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不生气,不是一个君子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老师的方法,自学其余三条《论语》。(学生自学)

师:谁来说说这一条?(出示课件)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生:孔子说:“花言巧语装作和善,是缺少仁德的。”

师:在童话故事中总有一位主人公喜欢花言巧语,他是谁?

生:狐狸,狐狸骗乌鸦的肉,狐狸想吃公鸡就花言巧语骗它。真的是缺少仁德。

师:好,同学们再看这一则?(出示课件)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生: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守信用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师:看来结合注释理解经典的方法都掌握了,看这一条讲的是什么?(出示课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生: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友爱同学,言行要谨慎,要讲信用,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还有精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礼乐技艺。”

师:意思大家都理解了。大家把这四则《论语》连起来读一遍。(学生歌诀体朗读四则《论语》)

四、 反省自我,践行经典

师:大家顺利闯过两关,现在我们要闯第三关:践行经典。学习经典的目的不仅仅是诵读、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它成为指引你前行的一盏明灯,照亮你人生之路。比如,每当我读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的“谨而信”时,就想起去年暑假的一天,女儿和好朋友约好下午三点去图书馆看书。谁料到中午时,乌云密布,她见势不妙,马上给朋友打电话,可她家电话停机。女儿看着黑沉沉的天,就说:“佳琪肯定不去了,咱要不也算了吧。”我看看天,又看看她,说:“咱们做人要讲诚信,不守信用可不好。”虽然乌云密布,我还是把她送到图书馆。我们刚迈进图书馆,就听见佳琪在后边喊女儿。我想,那个下午,两个女孩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俩人遵守承诺,换来的相互信任和友谊。同学们,面对今天学的经典,你想到了什么?(出示四则《论语》)

生: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想到学习知识还是做人的道理,都要经常的复习或者践行。正如孔子说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师:你用经典解释经典,可见你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孩子。

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别人不了解自己时,却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真的就是一个君子了。这一点我做得不太好,当别人误会了我的好意或者委屈了我,怨恨之情油然而生,我好几天不愿意跟他说话。今后,我要力争做一个君子。

师:勇于自我批评,你是生活的勇士。

生:读了“巧言令色,鲜矣仁!”我想到那天去书店买书,在书店门口碰到一个年轻人,蓬头垢面,可怜兮兮地说,他的钱被人偷了,一天了没吃一点东西。我看他可怜,就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掏给了他,谁知他拿起钱,说了一声“谢谢”,就匆匆走了,回头还露出对我鄙夷的笑。那时候自己委屈极了,现在想想,那个人就是典型的巧言令色的小人。”

师:老师同情你的遭遇,赞赏你的爱心。

生:“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中,我体会到我们既要防止巧言令色的人,更不要去做巧言令色的人。

生:我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想到了为别人做事,应该尽心尽力。记得有一次,朋友的汽车遥控器坏了,我帮他打开盖后,发现线路连接的焊点开了。我的遥控器上周也出了这样的问题,爸爸借了好多次工具,费了一天时间才修好。我害怕给爸爸添麻烦,就对朋友说:“只有这里坏了,遥控器就没办法修了,再去玩具店换一个吧。”现在想想,自己真做错了事,自己不但没尽力帮朋友,还撒谎欺骗他。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

师:感谢同学们的掌声,此处也应该有掌声。请你说说为什么送他掌声。

生:他勇于批评自我,是个勇士。

生:他的真诚打动了我,人不怕犯错,就怕犯错不知悔改,还嘴硬说自己没错。

师:谢谢你们俩的精彩点评。同学们,人的优秀品质并不是一下子就在身体里生根发芽的,只会在你做好事的过程中慢慢孕育。人格魅力就是这样一天天培养起来的。

生:老师,我看到“泛爱众”我就想起了我的弟弟。他不到七岁,但心地特别善良,只要在电视上看到谁得病了,或者哪里受灾了,总要收拾自己的衣服或玩具,要给小朋友送去。在路上见到乞丐,他总会向大人要钱去献爱心。一个大雪天,我们小朋友都在雪地上打雪仗,有一个老奶奶路过,不知怎么脚一滑摔倒了,我们看见笑了起来,弟弟却跑过去,吃力地扶起她,拍去她身上的雪,仰起脸不停地问摔得疼不疼。那急切的话语和心疼的目光叫我们这些姐姐哥哥好惭愧。

五、 总结全文,引领提升

第12篇

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并不难,但让学生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算理是一个难点……下面是一些同学的想法:一个学生认为因为-(-5)=5,所以26-(-5)=26+5……真是绝妙的想法!

这个问题我们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们也同样遇到过,同学们也曾经提到过同样的问题,并且一些学生不解地问:“老师,你为什么不这样讲呢?”为此,我带着这个问题,采用我市“活动单导学”的模式,做一次教学尝试.。

一、课堂教学实录

活动一:复习提升,探索新知。

(1)请把下列符号进行化简:

+(-5)= ;-(+5)= ;-(-5)= ;+(+5)

= 。

(2)利用上面符号化简的方法,请将下面的算式简化:

(-5)-(-3)-(+8)+(+7)= 。

你所简化的式子是最简吗?请你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在教师的参与、点拨后,使同学们形成共识,最简的式子为:-5+3-8+7)

①如果我们把“+”“-”看作运算符号(第一个数除外),可读作:(负5加3减8加7);②如果我们把“+”“-”看作一个数本身的符号, 可读作:(负5、正3、负8、正7的和);③你认为最简化的算式本质上是(加法运算)。

教师归纳:引用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了加法运算。

即 -5+3-8+7=(-5)+3+(-8)+7。(几个有理数和的形式)

由于“+”“-”既可以看着“运算符号”,又可以看着“性质符号”,所以“+”“-”号具有双重性,犹如一把双刃剑,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两种不同读法中领略感悟到。我们这里没有直接去讨论算理的问题,而是先解决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同样体现了“化减为加”的转化思想,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规律。

活动二:运用新知,小试牛刀。

把下列各式先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再进行计算:

①(-9)-(+5)-(-15)+(-9);② 14-(-12)+(-25)-17;③-15-(+63)-(-35)-24+(-12)。

教师点拨:由于现在是省略加号和的形式,所以在运用加法的运算律时(主要是交换律)要连同数字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

鉴于在有理数的加法中,对负数的处理是通过添加括号来呈现的,因此对省略加号又省略括号和的形式,需要学生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这就是说,在运用新知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认识,重新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活动三:探究归纳,回归法则。

探究:在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利用有理数的减法,分别计算下列情况下点A,B之间的距离:a=2,b=6;a=0,b=6;a=2,b=-6;a=-2,b=-6。

你能发现点A,B之间的距离与数a,b之间的关系吗?

(人教版新版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P.24)

教师提示:在这里其实和小学里的减法没有什么不一样,都是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得到点A,B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并没有改变”,只不过在中学里计算的范围扩大了。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时的给予点拨、适时的给予评讲,最终使学生感悟出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归纳:由于2-(-6)=2+(+6)=8 ①

-2-(-6)=-2+(+6)=4 ②

所以,减法的实际意义,并没有与小学里的减法有什么实质性的不一样,这正是减法运算法则的魅力。“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教者通过①②两式作出具体的解说)

根据小学里减法的意义,我们在这里做了自然的延伸,把学生刚刚领悟的新知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算理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步。

活动四:概括总结,提升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又有哪些收获?(略)

活动五: 巩固知识,检测反馈。(略)

二、课后教学反思

一般来说,有理数的减法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各需要一个课时,而我这里只用一个课时就轻松完成了。需要提及的一点是,笔者的大胆尝试,使本人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在这段考试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不能不说我们的这种尝试是有益的。

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算理为计算提供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保证了计算的合理性。然而对于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算理来说,难以理解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负数概念的理解尚未能理想化地做好“心理转换”;二是“由具体数学向形式数学的转折”,需要学生具有高度的抽象能力。加之讨论有理数的加法过程中,不时还要用小学里的减法,导致能力偏差的学生不知所云,思维一片混乱。鉴于运算法则本身只是一种规定,为了避开这众多的因素,既不失去运算法则的逻辑相容性,又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接受其合理性,我们遵循学生提出的思路,引用相反数的计算方法,先讨论有理数的减法如何计算,再回过头来通过实例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的算理。这也符合教育部正式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指导思想:“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