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监测指标

监测指标

时间:2023-06-01 08:52: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监测指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监测指标

第1篇

但是,目前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进行血糖监测的意识。2012年有报告指出,我国只有不到10%的城市患者拥有血糖仪,农村患者拥有血糖仪的比例更是不足3%。而在发达国家,血糖仪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以自我血糖监测为例,大部分患者认为每个月去医院测一两次血糖就可以了,一部分患者甚至根本不测血糖,以为只要用了降糖药就万事大吉。因为监测不充分,所以很多糖尿病患者不清楚自己的血糖是否达到治疗目标,结果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了严重并发症。

那么,如何进行血糖监测呢?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指标有哪些?本刊特邀专家为糖尿病患者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血糖监测方法、控制指标全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 周健

血糖监测有许多方法,从最初的尿糖测定到最新的动态血糖监测仪,发展非常迅速,这些方法使血糖监测越来越方便、精确、全面、痛苦少。具体进行分类,血糖监测包括了“点”(监测空腹、餐后2小时等各点的血糖)、“线”(动态血糖监测)以及“面”(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等不同的方法。

1.尿糖

尿糖监测目前已较少使用,但有时受条件所限无法检测血糖时,也可以采用尿糖测定来进行自我监测,包括单次尿糖监测和分段尿糖监测。尿糖的控制目标为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监测没有意义。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血糖监测。

2. 血糖

血糖监测的最基本形式是糖尿病患者利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通过平时坚持血糖自我监测,患者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平时的血糖水平,帮助医生及时为自己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目标。

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可以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点,包括餐前、餐后(一般为餐后2小时)、睡前,必要时还需监测夜间血糖(一般为凌晨2~3点)。

具体的监测频率应该是怎样的呢?这就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了。目前,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胰岛素治疗,第二种是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第三种是生活方式治疗。相应地,血糖自我监测方案也需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而异,制定个体化的监测方案。以使用预混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的短效胰岛素和控制空腹血糖的中效胰岛素以一定的比例混在一起)的患者为例,患者可以每周监测3天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每2~4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谱(表1)。

表1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注射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案举例

血糖监测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

睡前

每周3天

×

×

复诊前1天

×

×

×

×

×

使用血糖仪进行监测有其局限性,主要在于:①存在监测的“盲区”,无法完整反映患者的全天血糖谱,若增加监测频率往往病人较为痛苦;②易受个别不准确测量结果的影响。

动态血糖监测仪是近年来投入临床使用的一种新型的血糖监测仪器,每天可自动记录288个血糖值,可以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全貌”,弥补了自我血糖监测的许多不足。但动态血糖检测也有其局限性,主要在于:①检查费用较为昂贵;②对医务人员以及患者的操作要求较高,因此目前仅仅在一些二、三级医院内分泌专科开展。

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糖化血红蛋白是长期血糖控制最重要的评估指标,也是临床决定是否要更换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查一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

当然,糖化血红蛋白自身也有局限性:①如果患者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往往不可靠;②由于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2~3月综合的血糖水平,因此对近期的血糖变化不敏感;③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精确反映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不能反映血糖波动的特点。

4. 糖化白蛋白(GA)

糖化白蛋白是血清中葡萄糖与白蛋白发生非酶促反应的产物,对短期内血糖变化比较敏感,可反映糖尿病患者检测前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尤其是短期住院治疗或近期治疗方案调整的患者,糖化白蛋白是很好的疗效评价指标。此外,糖化白蛋白可用于辅助鉴别应激性高血糖,是对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有效补充。

5. 1,5-脱水葡萄糖醇(1,5-AG)

1,5-脱水葡萄糖醇可以反映糖尿病患者前3~7天内的血糖水平,尤其是短期单纯餐后高血糖以及血糖不太稳定的住院患者,1,5-脱水葡萄糖醇是非常有价值的。但这项指标目前主要应用于科研,尚未在临床推广使用。展望未来,如果将即刻血糖、1,5-脱水葡萄糖醇、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这几项指标结合起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情况就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反映。

以上各项血糖指标的控制目标是多少呢?根据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空腹血糖宜控制在3.9~7.2 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宜控制在≤10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宜控制在

其中,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的血糖控制目标: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没有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而儿童、老年人、有频发低血糖倾向、预期寿命较短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或严重的急、慢性疾病等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宜适当放宽,但是应避免因过度放宽控制标准而出现急性高血糖症状或与其相关的并发症。

除了血糖指标,糖尿病患者还应综合控制其他相关指标(表2),这样才能全面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

表2 中国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

指标

目标值

血糖(毫摩/升)

空腹

3.9~7.2

非空腹

?10.0

糖化血红蛋白(%)

血压(毫米汞柱)

总胆固醇(TC,毫摩/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毫摩/升)

男性

>1.0

女性

>1.3

甘油三酯(TG,毫摩/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mmol/L)

未合并冠心病

合并冠心病

体质指数(BMI,千克/米2)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毫克/毫摩)

男性

女性

尿白蛋白排泄率(微克/分钟)

第2篇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基金利率由5.25%下调至0-0.25%。迄今为止,美联储已经实施了两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消除了美国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短缺,但是这造成了全球新兴市场面临巨大冲击,一是短期国际游资大量的流入造成物价和资本价格难以维持稳定,二是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使得新兴国家面临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三是外汇占款不断增加进一步放大货币供应量,加重通货膨胀预期。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国内经济通货膨胀压力逐渐明显。2011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逐渐升高,4月份居民价格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5.30 %,通货膨胀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缺乏成熟、系统的价格波动监测预警的定量指标,使得在应对经济危机、市场变化、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时茫然无措。所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探究通货膨胀监测预警的定量指标,健全价格波动预警机制。

二 、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的构建

根据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

(一)数据处理

在国际因素方面,本文选取国际原油价格(oil)、人民币兑美元汇率(e)、外汇储备(fer)。在国内因素方面,选取固定资产投资(FAI)、shibor同业拆借利率(i)、上证综合指数月度收盘价(stock_sh)、粮食价格指数(cpi_corn)、肉禽及其价格指数(cpi_pork)。本文使用数据采用月度数据,时间跨度从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国际石油价格来自OPEC网站,股票价格指数来自国研网,其他数据来自中经网。

(二)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的构建

因子分析(FA)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相对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更侧重于解释被观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协方差之间的结构。实质就是用几个潜在的但不能观察的互不相关的随机变量去描述许多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协方差关系),这些随机变量被称为因子。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指标。其中因子提取方法采用主成分法,选择方差最大旋转方法进行因子旋转,采用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输出结果如表1。

表1因子载荷阵

由表1可知,因子旋转之前,部分因子的载荷系数比较接近,旋转之后,因子载荷矩阵的元素取值向两级分化,更加有利于分析。依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两个影响通货膨胀水平的因子F1和F2。

从旋转后的分子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F2在国际原油价格、利率、股票价格指数、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指数上拥有较高的载荷,而这些因素是影响当前的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因此,F2反映了各个具体因素及其综合作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作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

(三)CPI与F2的关系

在样本区间,将F2的因子得分与CPI标准化数据的历史趋势进行比较,结果如图1。

图1

由图1可知,在样本观测期间,F2很好地拟合了标题通货膨胀趋势,具有基本上相同的波动幅度、波峰与波谷,并且F2的变化总是快于标题通货膨胀的变化,对标题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四) F2作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的有效性研究

1. F2的波动性特征比较

作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不应该具有很强的波动性特征。表1中列出了样本观测期间F2的波动性特征,并且与标题通货膨胀进行比较。由表2可以看出,F2的波动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波动性比较稳定。

表2波动性特征比较

2.F2对通货膨胀的解释能力检验

作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要求F2能够完全解释总体通货膨胀πt中的趋势成分。xt=πt-f2是平稳序列,其中Xt是短期相对价格变化导致的F2的波动,Xt应该是一个平稳的序列,不应该有任何的趋势。表3中列出了样本观测期间F2短期波动成分的ADF检验结果。

表3解释能力的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Xt在1%的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可以确定Xt是平稳序列,即Xt ~I(0)说明F2能够完全解释总体通货膨胀πt中的趋势成分。

3. F2反映通货膨胀变化趋势的比较

F2拟合标题通货膨胀趋势的程度可以作为评价有效性的又一指标,首先计算通货膨胀的趋势值,利用HP滤波得到通货膨胀的趋势值,然后计算F2因子的RMSE值。RMSE={[ΣTt=1(πttrend-f2)2]/T}1/2,RMSE越小,说明F2的拟合效果越好,更加能够准确地反映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计算得到F2的RMSE值为0.871261,说明F2对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有很好的拟合效果。

4. F2与标题通货膨胀的协整关系

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应当与标题通货膨胀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才可以成为长期指标被应用,新增数据才不会导致历史估计结果发生改变。本文采用协整检验观察估计得到的F2与标题通货膨胀的均衡关系。协整检验结果如表4,表明F2与标题通货膨胀至少具有1个协整关系,两者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表4协整检验

注:加“*”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5. F2的预测能力的检验

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的重要意义是在于对标题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判断核心通货膨胀预测能力的依据是给定当前的标题通货膨胀基础上,考察F2包含多少关于未来标题通货膨胀的信息。利用方程πt+h-πt=αh+βh(πt-f2)+εt+h的回归平方和来评价模型估计得到的核心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表5中给出了6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F2的R2值。

表5预测能力的检验

由表5可以看出,随着h的增大,R2值有所增加,说明F2作为通货膨胀监测预警定量指标在h=2及更大比h=1对标题通货膨胀的预测能力更好一些,F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通货膨胀的预测指标。

三、结论

(一)国际因素对当前的通货膨胀具有明显的影响,表明我国面临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危机以来,我国实行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对经济注入大量的流动性,大量资金流入股市,导致资产泡沫化严重,股票价格对当前的通货膨胀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实际利率处于负利率的状况,直接导致银行存款分流下降,致使更多的资金流入资产领域,资源错配严重,推动资产的泡沫化,通货膨胀的上涨。

第3篇

1月-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肾部分切除术的145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后48 h根据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肾损伤组和非肾损伤组,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急性肾损伤早期监测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肾损伤组术中液体负平衡量及术后6 h平均尿量均少于非肾损伤组,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高于非肾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优于术中液体负平衡量和术后6 h平均尿量;当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取临界值为0.98 mg/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和75.6%。结论: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是预测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良好指标。 

【关键词】 肾部分切除术; 急性肾损伤; 胱抑素C; 预测 

肾部分切除术是肾癌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由于患侧肾脏切除、健侧肾脏储备功能不足、围术期大量输血、术后感染、肾损害药物的使用等原因,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容易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急性肾损伤是肾部分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1]报道患病率高达20%以上。急性肾损伤严重影响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一旦并发急性肾损伤且需要血液净化治疗,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2]。目前认为,早期识别急性肾损伤并给予早期干预可能可以改善患者预后[3]。因此,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监测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本研究是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拟探讨临床常用指标和生化指标对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为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预警提供依据,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泌尿外科共行单侧肾部分切除术182例,其中年龄小于18周岁14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15例,术后7 d死亡3例,术后7 d内再次手术5例。本研究是前瞻、观察性临床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1)年龄大于18周岁;(2)行单侧开放或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排除标准:(1)年龄小于18周岁;(2)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肝功能不全;(3)术前使用肾毒性药物。剔除标准:(1)术后7 d内死亡;(2)术后7 d内发生出血、再次手术等情况。本研究共纳入145例患者,其中男89例、女56例,平均年龄(42.5±7.6)岁,开放手术121例,腹腔镜手术24例。根据急性肾损伤定义,145例入组患者分为肾损伤组32例和非肾损伤组113例。两组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所选患者术前均经过麻醉科会诊,均为择期手术;入室后常规行心电监测、无创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术中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予异丙酚1.5 mg/kg,芬太尼4 μg/kg,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麻醉诱导;吸入七氟醚2%~3%,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维持麻醉深度,根据手术要求予静注顺式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开放静脉通路,输入平衡盐溶液。 

1.2.2 手术方法 所有肾部分切除术都由本院泌尿科团队完成,成员均为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肾动静脉在肾门被阻断,阻断后立即放置碎冰以减少肾损伤[4]。 

1.3 研究终点及分组 研究终点为术后48 h。根据急性肾损伤定义(术后48 h内血清肌酐水平比基础值上升至少50%定义为急性肾损伤),将所选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 

1.4 观察指标 (1)术中液体负平衡、手术时间、输血量;(2)术后6 h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尿量;(3)术后6 h内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4)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LB)。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对各观察指标进行评价。ROC下的面积(AUC-ROC)在0.90~1.00表示预测能力优秀,0.80~0.89表示预测能力良好,0.70~0.79表示预测能力一般,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 肾损伤组术中液体负平衡量少于非肾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肾损伤组术后6 h平均尿量少于非肾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肾损伤组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高于非肾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6 h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术后6 h血清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中液体负平衡量、术后6 h平均尿量、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优于术中液体负平衡量和术后6 h平均尿量。当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取临界值为0.98 mg/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和75.6%,见表2。 

3 讨论 

肾癌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外科手术是肾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目前认为,对于肾癌,尤其是小肾细胞癌,肾部分切除术与肾癌根治术具有同样的肿瘤远期效果,同时可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案[5-6]。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是急性肾损伤的高发人群,既与肾部分切除患者基础疾病、围术期管理、术后感染、肾损害药物使用相关,也与围术期肾脏局部环境变化相关。肾部分切除术术中为减少术中出血并改善手术术野,需要阻断肾门。目前认为,围术期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主要致病因素,手术时间越长、肾门阻断时间越长,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几率越高、发生时间越早、预后越差。本研究中,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患病率为22.07%(32/145),与文献[1]报道结果相仿。

急性肾损伤严重影响肾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一旦并发急性肾损伤且需要血液净化治疗,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2]。改善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关键是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其中早期识别是临床关注的热点[7]。肌酐和尿量是急性肾损伤诊断的金标准,尤其是肌酐在急性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已经得到众多指南的支持。然而,肌酐并不是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血清肌酐与肾功能相关,但也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多因素有关;血清肌酐与肾小球滤过率呈非线性关系,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超过50%时才会出现肌酐升高[8-9]。本研究分析了术中液体负平衡、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6 h心率、平均动脉压、平均尿量,术后6 h内血清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数据,结果显示肾损伤组术中液体负平衡量和术后6 h平均尿量均显著少于非肾损伤组,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显著高于非肾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手术时间、输血量,术后6 h心率、平均动脉压,术后6 h血清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中液体负平衡量、术后6 h平均尿量和术后6 h平均尿量是预测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重要因素。 

胱抑素C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抑制蛋白,受人种和肌肉含量影响较小,较之血清肌酐更能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目前认为,胱抑素C是临床诊断急性肾损伤的良好指标,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和心脏手术后患者[10-11]。同时有研究发现,明确急性肾损伤的患者胱抑素C升高较肌酐明显提前,可作为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指标[12]。本研究中,术后6 h肾损伤组血清胱抑素C已显著高于非肾损伤组,提示胱抑素C可能是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 

除此之外,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也是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重要指标。尿β2微球蛋白是一种低分子血清蛋白,是细胞表面人类淋巴细胞抗原(HLA)的β链(轻链)部分(为一条单链多肽)。正常情况下β2微球蛋白从肾小球自由滤过,99.9%的β2微球蛋白在近端肾小管吸收;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或滤过负荷增加情况下,通过检测尿液中尿β2微球蛋白,可反映肾功能变化。与β2微球蛋白类似,95%微量白蛋白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当尿液中尿微量白蛋白增加时,可反映肾功能损害。近年来,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13-15]。本研究未发现两组患者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有差异,未能提示尿β2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是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与Sahsivar等[16]研究结果相似,可能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患者基础肾脏功能差异有关。 

本研究中,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对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优于术中液体负平衡量和术后6 h平均尿量。当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取临界值为0.98 mg/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和75.6%。本研究结果提示,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良好指标;鉴于术后6 h血清胱抑素C敏感度较高的特性,可将其作为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筛查指标。 

参考文献 

[1] Fergany A F,Saad I R,Woo L,et al.Open partial nephrectomy for tumor in a solitary kidney: experience with 400 cases[J].J Urol,2006,175(5):1630-1633. 

[2] Uchino S,Kellum J A,Bellomo R,et al.Acute renal failur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 multinational,multicenter study[J].JAMA,2005,294(7):813-818. 

[3]王波,余国宝,杨华萍,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在老年危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5):60-62. 

[4]卢雅立,徐湄,李毅,等.肾部分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的监测指标[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6):911-916. 

[5] Lane B R,Babineau D C,Poggio E D,et al.Factors predicting renal functional outcome after partial nephrectomy[J].J Urol,2008,180(6):2363-2368. 

[6] Thompson R H,Frank I,Lohse C M,et al.The impact of ischemia time during open nephron sparing surgery on solitary kidneys: a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J].J Urol,2007,177(2):471-476.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专业,欢迎光临dYLW.neT]

[7]肖憬,詹翔,桑圣刚.肺癌化疗患者早期肾损伤时血清CysC、RBP浓度的变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1-3. 

第4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探究

1前言

体育的价值和体育课程开展的重要意义,随着体育教学的不断创新与实践,以及国家体育政策的不断出台,现已广泛深入人心,并推动了群众性健身体育运动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良好社会成效与教育成效。但根据笔者长达两年的调研和课堂跟踪结果看,高校体育教学仍然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在教学内容上缺乏时代竞争力,无法紧跟时代要求和学生学习诉求;二是在教学手段上教师缺乏主动提升和探索的动力,教师知识更新速率慢,教学手段不够灵活多变,不利于课堂氛围的调动;三是教学评价指标较为单一,缺乏多维、动态性思想,难以实时监测教师、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情况,不利于学生体质提升、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等体育综合素养培养成效的落实和教师教学成效的监督与改进。基于以上目的和诉求,我校体育教学组在“基于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机制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及高校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对学习评价研究和学生体育有效学习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基础上,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文献检索、课堂观察等多种形式对高校体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和认知,特根据当前学情变化和社会对人才体育素养的需求,本校体育科研小组创造性地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机制,并根据多年来的一线体育教学经验着手设计了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应用于大一新生体育教学活动中,经过一学年的干预性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很好地契合了教学需要,且推动了我校体育教学成效的提升,故笔者认为该教学成效监测指标的建设是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教研价值,本课题特以“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为课题,从其现实意义和价值入手进行解析,并就实验结果为现实教学科研基础,着手探索“动态教学成效监测”的评价指标,为促进和提升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成效和落实人才培养成效做出一定的贡献。

2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提出“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的现实意义与价值解析

2.1落实体育教学根本宗旨,践行身体素养、运动技能和体育素养多维一体的能力培养目标

随着当今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学生综合素养要求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改革的迫切任务。虽然我国从2002年就已开设启动多轮教学改革探索工作,特别是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等顶层设计上具有了极大的进步,高校体育新《课程标准》业已认识到“体育情感状态”与“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进行结合处理的价值,从一维的对学生体育成绩关注到关注学生体育情感培养、心理健康及体育理念、体育习惯的培养等多维体育教学目标,这是十分可喜的转变。但目前就笔者对全国180所高校的体育教学管理与评价的调研结果看,87.3%的高校体育评价体系跟不上新课改的发展诉求,62.1%的高校仍然以传统的“管理为导向”的学习评价,出现了评价方法单一、评价内容狭窄和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不良结果。因此,这种被动、效率低下、能动性差的教学评价指标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提出“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评价概念,目的在于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时展需要为“动态”指标设计的根本衡量标准,以学生在多阶段的体育技能、身体素养、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理念、体育习惯获得4个维度作为学习成效体系评价的标准来衡量师生的教育学的成效。这种“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首先是利于落实当前新教改下的体育教学根本宗旨,践行身体素养、运动技能和体育素养多维一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教研探索意义。

2.2明确教学主体顺序,落实学生教学主体地位,推动教师教法、教学手段和思想彻底改革

虽然高校体育新课改已经启动多年,为提高人才体育素养培养成效,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在教育部门的主导下对于学科教育教学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但体育学科的教学成效却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效率较低,效果并不算明显。难以形成革命性的跨越式改革,主要就在于我们的评价指标探究上的单一和静态设计缺陷。笔者提出“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评价思想和概念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就是,能明确学生体育能力和整体体育素养教学之间的关系及教学主体顺序。体育教学真正从体育教师主导落实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体育素养培养为目标,以学生身心健康为导向”的教学目标上。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一直处于教师绝对主导地位,虽然在新教改大环境下,部分院校就教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但就整体的教学成效来看,高校体育教学现有的评价体系仅对学生的体能测试做了要求,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成效、教育成果评价却走向了靠论文、科研成果支撑,竞赛成绩为主导的严重脱离实际教学的教学成效评价极端。导致并没有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和实现差异性分层性教学,并不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效动态,学校也不了解教师的教学成效动态,很难做到教学监督和及时的教学指导。

2.3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和体育自信心,利于落实体育素养、体质健康等培养目的

笔者设计并提出高校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的评价思想和概念的设计就是基于当前我国高校学生高达76.35%的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不足、体育活动参与动力缺乏和体育自信心建设机制缺失的教育现象和现实基础上。这种“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第一次真正从教师、学生、教法、教学手段、学习成效等多维角度进行考核和监督的一种教学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体质测试成绩和教师科研成效的一维评价标准带来的弊端和僵化,使体育课堂真正回归学生和教师之间单纯的“教与学”活动,具有教学能力和热情的教师可放下并不擅长的科研负担,将更多精力和精神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教学手段的学习上,真正关心学生的学情、体育学习的情感动态和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困难,帮助其实现突破,达到提升体育兴趣和提升体育活动参与的动力。而“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是真正面向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成效和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的,该评价指标第一次真正从源头上认识到学生作为体育教学主体地位的价值和体育课程开展的意义,能够处处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和教育目的设计。以我校大一网球教学为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初入学身体素质检测结果P>0.05,无明显差异,但在试行“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教学后,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在网球发球技术方面监测结果为P<0.01特别是正手底线击球和反手底线击球方面差异更大,这能充分表明,“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评价体系更能提高学生在网球基本技术学习上的动力和扩大教学优势,特别是在提高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方面价值更大,因此该种评价机制明显优于传统评价方式。

3高校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之我见

3.1从人才培养成效管理思想导向建设上,变“以管理为导向”为以“能力素养”为导向

高校体育教学虽然在新教改和素质教育改革就体育教学成效和体育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层面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和层次的教研与探索,但从最终的人才培养成效结果来看,却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就在于作为体育学科发展的最终评价标准的教学评价设计体系仍然是功利化、科研化为导向,使我们的体育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思想仍脱离社会和学生成长需求,以管理为导向的体育学习评价和以体质测试成绩、竞赛为目的的学生分类、选拔策略以及以论文、科研能力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这种教学评价体系对于英语等注重知识性、应用性的学科来说是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注重运动技能、体育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体育教学学科来说并不适用。过去这种只注重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方法,容易误导学生过于重视某项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养成急功近利的思想,高达72%的学生存在突击性锻炼的思想习惯,日常缺乏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性,更忽略了未来人才发展所必需的体质基础、自主体育锻炼能力、思辨能力和健康的身心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体育综合素质不强、特别是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等限制未来职业发展的不利局面。而并不擅长科研的体育教师在科研的重压下苦不堪言,出现惰性教学和厌教等不良现象,要落实高校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首先必须要在人才培养成效管理思想上下功夫,必须改变当前“以管理为导向”为以“能力素养”为导向,真正落实学生体育素质培养目标和扭转教师功利性、重科研性教学的不良思想。

3.2评价核心需强调发展性,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素养发展、课程发展及教学能力发展

随着社会的分工与合作的不断细化与深化,当前高校学生已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力、思辨力、协作能力和抗压力等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而随着研究界对体育课程开展价值的不断深化研究,普遍认为,高校体育课程的开设目的并非只是停留在通过体育技能教授达到强身健体的浅表层目的,而是通过集体性、对抗性活动,让学生学会沟通与协作、锻炼良好的意志力和美好的情感,在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因此从人才素养培养的角度来看,过去的强调成绩的评价机制是不利于人才的自主性、全面性发展的,当今的评价机制必须要面向社会和未来。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评价机制的核心构成。本课题组提出的“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的评价核心就是变成绩为核心为以“发展性”为核心,真正落实以学生的未来、社会属性为导向,促进学生与教师的素养发展、课程发展及教学能力发展。

3.3落实每堂课教学成效评价,促使体育教学回归教学的本质,切实保证学生素养培养成效

“千里之行基于跬步”,落实“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指标体系建设必然要落实到每堂课教学成效评价,以促使体育教学回归教学的本质,切实保证学生素养培养成效。根据本课题组对实验组1学年的干预性实验过程,笔者初步摸索出一套尚待完善的监测指标体系,由于各校情况不同,需根据学生、学校基础及教师层次的差异略有调整。具体构成与评价标准见表1:

第5篇

关键词:金融;外汇流动性;监测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2-0020-05

一、银行外汇流动性管理的现实需要

对商业银行而言,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是生存的根本,流动性风险管理历来被商业银行视为重中之重。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由早期的资产管理理论过渡到负债管理理论,再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资产管理理论强调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主张以资产的流动性维持银行的流动性。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的负债管理理论强调银行可以通过主动负债即通过从市场上借入资金来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70年代中期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在继承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优点的基础上,重新科学地认识了流动性的地位,指出流动性既是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又是实现盈利性的有效途径,是“三性”统一的桥梁。[1]

对商业银行而言,外汇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因素包括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外汇市场交易状况等,微观因素则包括商业银行的政策取向、流动性管理水平的高低等。与这些因素相对应,可以大致把外汇流动性分为市场的流动性和经营机构的流动性。

就外汇市场而言,其流动性是指投资者所持外币兑换成本币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资金成本。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市场一直被认为是缺乏流动性的市场。近年来,随着外汇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汇率改革的进展,我国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已大幅提高。郝波(2007)运用广义异方差条件自回归模型(GARCH)(1,1)模型,验证了2005年汇改后我国外汇市场的非平稳性明显减弱,即2005年汇改后,受到冲击的外汇市场持续时间减短,风险变大,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得到改善,市场有效性的改善也提高了外汇市场的流动性。[2]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我国部分购买了境外衍生金融产品的银行受到一定损失,尤其是投资美国次级贷款相关产品(CDs、CDO)的银行受到较大影响。随后,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不少商业银行外汇资产的流动性遭受到了不同程度冲击,引起了业界和管理层的警觉。2009年上半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量急剧萎缩,中国的外汇交易市场也因金融危机影响交易量明显下降,流动性降低,市场的巨大波动使得外汇流动性管理的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市场角度,还是从微观银行角度,外汇流动性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外汇市场整体流动性状况的评价方法

Kyle(1985)最早提出市场流动性的概念:指一单位指令流带来的资产价格变化幅度(λ)。[3]他提出市场的流动性包括三个纬度:紧度、深度以及弹性。由于受到数据来源的限制,研究人员一般使用买卖价差来衡量市场的紧度,对市场的深度以及市场的弹性则较少进行实证研究。市场流动性的测度方法较多,基本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单位指令流带来的资产价格变化幅度。Kyle提出的“允” 可以作为市场流动性的测度指标,但它是针对整个市场的测度方法。第二种是买卖价差。Amihud和Mendelson(1986)提出了对于每一个交易者,买卖价差是市场流动性更好的一个指标,买卖价差越大,流动性越小,反之亦然。Easley等(2002)研究了买卖价差和私人信息间的关系,他(她)们提出了以信息为基础的交易概率(PIN:the probability of information-based trading),即在所有的交易中知情交易者交易的比率;同时认为,买卖价差是PIN的递增函数,知情交易者越多,买卖价差越大。第三种是交易带来的价格变化。Brennan和Subrahmanyam(1996)认为,因为有些交易会引起价格的变化,有些交易不会带来价格的变化,所以买卖价差也存在缺陷。他们提出,交易带来的价格变化,可以测度市场的流动性。在市场微观结构的数据不足时,Amihud(2002)提出如下的测度指标,即每日内收益率的绝对值和市场交易总量的比率,这个指标可以测度1单位的交易量带来的资产价格的变化。[4]

三、单独对商业银行外汇资产流动性进行评估的必要性

市场的流动性是以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为基础的,没有单个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市场的流动性就无从谈起。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并不重视外汇资产流动性状况的评估,一方面是由于外汇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较小,对银行整体流动性的影响也较小,另一方面是由我国商业银行对外汇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意识不强所致。随着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银行外汇资产比重逐渐加大,对外汇资产状况进行评价的必要性也日趋显现。如前所述,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外汇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从根本上讲,流动性是一种“将其他资产转化为中央银行货币的能力”。[5]中央银行的货币可以用来购买任何商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考虑到我国的实际国情,对银行外汇资产流动性的评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银行保有的外汇资产的变现能力;二是外汇资金在市场上兑换成本币的成本和速度。对于第二个方面,我国的外汇交易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引入做市商制度以后,其有效性有了较大的提升,银行可以在这个市场上以合理的成本和速度实现换汇。[6]因此本文将从银行资产管理本身的角度,解读银行在外汇资产流动性方面的管理思路。

四、评价银行外汇流动性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思

银行流动性涉及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供给两方面。对大多数商业银行来说,其流动性需求和流动性供给来源如表1所示。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方法都是针对本币业务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中,流动性评价指标主要是备付金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和中长期贷款比例。这些指标内容比较单薄,不能全面反映银行资产的流动性状况,更不能反映银行的融资能力。并且各银行不顾自身实际情况去套用、追求这几项流动性指标,扭曲了流动性管理的本质。目前央行和银监会采取的是一揽子指标的方式综合评价银行的本币流动性状况,而对外汇资产,还无明确指标衡量其流动性强弱。

从2009年初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新的商业银行外汇资产负债统计报表(汇发[2009]6号,以下简称报表),用以反映银行外汇资产的基本状况。笔者认为可以该报表为监测外汇流动性状况的数据来源,设计衡量银行外汇资产流动性强弱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特点是,将宏观市场因素与微观银行因素相互结合,综合评价银行外汇流动性状况。

借鉴本币中流动性的判断方法,结合我国银行外汇资产的特点,笔者设计了以下指标。这些指标可定期进行评定,如在半年末或季末进行评定 。

(一)确定外汇流动性监测评价的指标

1.超额准备金率。从2005年起,人民银行要求各商业银行按比例缴存外汇存款准备金,目前这一比例为5%。但各商业银行在法定准备金之外,通常会再交一部分超额准备金,用于支付系统清算之用。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因而超额部分准备金可以作为商业银行外汇资产准备金的稳定资源。准备金数据可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账户提取。

2.币种比值。指银行外币中美元资产与其他币种之比。多币种投资和储备符合风险分散化的经营思路,并且美元与其他币种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美元占比过大,当美元贬值时,将造成银行外汇资产的损失,影响其流动性。出于这种考虑,设定币种间比值以衡量投资结构的合理性。数据来自各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汇总。

3.外汇流动资产占比。其中的流动资产指短期(3个月内)贷款和短期投资之和,该指标可以反应银行外汇投资的合理程度。外汇流动资产应包括现金、短期贷款、股票投资、存放同业及存放中央银行的存款、应收款项。

4.外汇流动比例。流动资产比率是商业银行衡量流动性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指标数值越高,说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小。当然,如果该指标过高,则又意味着银行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其盈利能力会随该指标值的增大而减弱。

其中流动资产指短期内(3个月内)可以变现的资产,流动负债指3个月内可以变现的负债。其中的流动负债,应包括活期存款、3个月内到期的定期存款、品种为3个月内的正回购债券、同业存放、应付及预收款项。

5.外汇资金拆借比例。拆借资金比例也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及其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旦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某种突发因素或特殊因素产生临时流动性不足,可以用拆借资金来弥补。对于商业银行总行而言,由于通常为外汇市场上的做市商,因此同时存在拆入和拆出外汇资金的情况。拆入拆出资金指卖出回购资产、买入返售资产。

6.外汇贷存比。贷存比率是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传统指标,它反映了银行存款资金被贷款资金占用的程度。贷存比率越大,即贷款额占存款额的比例越大,表明银行用在贷款上的资金越多,银行因为流动性不足而承受的风险也就越大。

7.证券外汇投资比例。银行持有外汇证券的目的是提高收益,但是证券资产是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资产,流动性较强但易遭受损失,因而是影响外汇流动性的重要参考。证券投资余额以证券投资总额的重估损益为依据。

8.风险外汇投资占比。风险外汇投资包括衍生金融产品、持有房地美和房利美资产、持有CDs、CDO合计数为依据 。CDs和CDO的资产状况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流动息相关,是具有较高收益同时隐藏巨大风险的外汇资产。

9.高风险外汇投资占比。高风险金融产品指高风险外汇投资总额。

(二)各指标的赋值与同一化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大多来源于企业对外贸易的收入和外商投资,其指标的设定也不同于本币的指标设定。在笔者设计的指标中,相对数指标较多,通过给不同指标赋予权重的方法将各指标进行同一化处理。各单一指标满分均为100分。公式是:

(2)

以上式中各主要指标说明: ―流动性评价得分, 得分为(1)式与(2)式相加得到; ―外汇市场流动性系数,指标6-9均乘以该系数; ―第I项指标的得分; ―第I项指标权重。

当外汇市场的成交量下降时,交易价格显著上升,外汇市场的流动性将会下降,这会给银行外汇流动性带来负面的影响, 系数介于0-1之间;当外汇市场流动性充裕时,该系数为1;流动性不足时,该系数相应扣减。[7]本课题设计的指标体系中,指标6-9均与外汇市场成交量有关,应乘以此系数。

测算外汇市场流动性的方法较多,本文认为可以市场交易价格为依据,即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日的人民币兑换主要外币的交易价格,运用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方法(如ADF)进行检验。 在此种情况下,应该以市场交易量增减变化程度确定 系数。[8]如当市场成交量萎缩到历史同期的80%时,可将 定为0.8。2005年7月21日汇改后,我国不再银行间外汇市场成交量,只公布与上期相比较的增减数,因此建议可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定期该系数,作为对外汇市场整体流动性状况的一个提示器。

权重 的确定,笔者认为,流动资产占比、流动比例等指标是比较传统的衡量流动性指标,在央行、银监会现有的各种指标评价体系中均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各商业银行也较为重视资产负债管理,因而应赋予较大的比重,其余指标的权重占比相同。

例如,某银行9项指标的得分分别是90、100、80、100、90、100、90、95、100,系数为1,则其综合评价为93.5分。

此方法也可以分币种对外汇资产的流动性进行评估。

(三)对银行的外汇资产流动性做出评价

对银行的外汇资产流动性做出评价可以通过设定外汇流动性状况预警指示的方式进行,根据银行的综合评价判断其流动性强弱,如将得分在60以下的定为红色预警,表面流动性较差,外汇资产安全受到威胁,应高度关注;60-80分之间的为黄色预警,表明影响流动性状况的部分指标异常,应引起注意,但基本正常;80以上为绿色,表明流动性正常,无需过多关注。

五、实证检验

为了对上述的指标体系的准确性进行检验,笔者选取了A、B两家区域性法人金融机构2009年上半年的报表进行实证检验, 系数为0.9,结果如下表。

六、结论

1.A、B银行外汇流动性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但其中B银行得分略低,银行外汇流动性状况应引起关注。这主要是因为是B银行两项指标得分较低所致,一是币种比值指标得分偏低,说明该银行外汇投资的币种结构不尽合理,当国际市场汇率发生较大波动时,该银行的外汇资产容易产生风险;二是高风险投资占比指标得分偏低,主要是由于该银行持有LEHMAN和BETA两家破产金融机构的外汇衍生金融产品,因而存在明显的账面亏损,说明该行对外汇市场风险控制能力不强,未能有效规避高风险投资品的市场风险,应引起高度关注。

2.系数对银行外汇流动性的影响很大。2009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萎缩的影响,我国外汇交易市场交易量有所下降,因而系数的减小对外汇流动性产生较为了明显的影响。

七、政策建议

1.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评价制度,将银行外汇资产安全纳入监管范畴。对银行外汇流动性的管理,应建立在对银行流动性状况科学、客观评价的基础上。但目前,我国监管当局在这方面基本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没有一套合理的银行外汇流动性评价指标体系,即使发现银行流动性存在问题,也无法对症下药。因此,建立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评价制度体系是当务之急。

2.外汇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银行外汇流动管理的窗口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风险提示。根据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对银行的外汇流动性进行分类监管。根据评价结果的优劣,可将银行外汇流动性状况分为三类,对每一类银行,按季或按月给予相应的窗口指导,特别是对具体某类指标评分较低的银行,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风险提示,如有必要还可以限制银行外汇资金来源和运用的某些具体行为或途径,以强化监管力度。

3.监管部门应进一步约束和规范银行的对外投资行为,弱化国际金融危机通过银行向国内的扩散效应。监管部门应要求银行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管理,对银行投资境外证券产品和衍生产品实施专门的市场准入管理。对风险控制和评估能力弱、流动性监测评价指标得分低的银行在境外投资的规模进行必要的控制和市场禁入,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4.审时度势促进金融深化,丰富外汇产品,推动国内外汇市场健康发展,引导银行外汇资产在国内运用的深度和广度。当前中国,贸易和直接投资项下双顺差造成的外汇盈余是银行体系外汇流动性的主要来源。引导银行体系庞大的外汇流动性更好地服务于国内经济是确保金融安全以及有效防范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金融深化是大势所趋,金融危机后各国在加强金融深化过程中的监管问题上态度高度一致。对我国的外汇市场而言,不是金融创新过度,而是金融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市场活跃度受到抑制。因此,当前应该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拓展外汇金融产品的品种和应用范围,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包括外汇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发展,更好的吸收银行体系的外汇流动性。■

参考书目:

[1]中国人民银行文昌市支行课题组.外汇市场干预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实践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6(7).

[2]郝波.汇改后中国外汇市场波动性及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07.

[3]杨荣,赵君.人民币美元市场流动性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9(1).

[4]陈小五.中国外汇市场的培育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瓦森德.流动性黑洞――理解、量化与管理金融流动性黑洞[M].姜建清,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6]孙红燕,刘志迎,孙海来.中国外汇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J].经济论坛,2006(1).

第6篇

关键词:政府网站 绩效评估 指标体系 日常监测

一、政府网站日常监测背景及范围

⒈日常监测的背景

开展政府网站日常监测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政府网站存在突击式工作以应付评估,日常更新维护不及时,政府文件、人事任免、财政信息等缺少更新维护;二是部分政府网站存在提供虚假或无效的服务信息现象,在线查询和在线申报等服务无法访问,数据更新不够及时,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

⒉日常监测的范围

为了考察各级政府网站的日常维护情况,2007年5月至7月、8月至10月,对75个部委网站、32个省级政府网站、333个地市级政府网站组织了2轮监测。并对近年来绩效水平领先(部委和省级的前10名,地市级前20名)和进步比较快的政府网站进行重点监测。

二、日常监测手段与方法

⒈日常监测的手段

在2007年的政府网站日常监测工作中,主要采用了自动监测法、人工比对法、电话核实法和模拟用户法等4种监测手段。各项监测手段的监测内容如下:

――自动监测法:联合有关专业公司,利用计算机全面扫描网站信息更新、访问故障和链接有效性等情况;

――人工比对法: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发现实际信息,人工浏览网站页面,与实际信息进行比对,核对扫描中发现的问题;

――电话核实法:电话核实确认在线申报、过期信息等重点问题;

――模拟用户法:采用电子邮件模拟用户,跟踪网站公众参与栏目的处理反馈情况。

⒉日常监测评分方法

在对2007年的政府网站日常监测结果打分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评分方法有5种,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有效率法,计算公式如下:

(抽查中有效的数量÷抽查总量)×权重

――基准线法,设立指标基准线,超过基准线即可得满分,未超过基准线的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值÷基准值)×权重

――标杆法,选取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作为标杆,计算公式如下:

(实际值÷标杆值)×权重

――有无测试法,根据有无该项监测内容,有则得满分,无则不得分。

――综合法,综合上述几种方法评分。

根据2007年5月至7月、8月至10月的2轮政府网站日常监测的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日常监测得分。

三、日常监测的指标体系

日常监测指标体系的设计从政务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角度出发,针对以往政府网站内容维护难点和用户关注热点设置指标,考察内容更新维护情况;同时还联合有关专业公司,引进计算机监测技术手段,考察政府网站服务的可用性,反映政府网站不间断提供服务的能力。具体指标参见表1。

表1日常监测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

张少彤,博士,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主任助理,电子政务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

范俊,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电子政务评估师。

第7篇

【关键词】连续刚构桥 健康监测 在线评估

0引言

大型桥梁的生命过程一般包括规划与论证、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以及养护维修等几个阶段。以往人们往往主要只关注设计与施工阶段,而忽略了桥梁的管理和养护。然而,桥梁在通车运营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侵蚀、材料老化和超载以及突发性灾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损伤,伴随着荷载的长期作用,其结构损伤不断累积、抗力不断减弱,从而导致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使桥梁的运行状态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桥梁健康监测能有效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实时获得桥梁真实承载能力,是实时获取桥梁实际工作状态的唯一方法。采用科学先进的方法对桥梁结构健康状况进行长期自动监测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通过建立健康监测系统,对桥梁结构进行科学的损伤检测,能够明确影响桥性能退化的主要因素,及早发现结构的早期损伤,为桥梁设计、施工及养护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确保结构的正常使用,避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桥梁健康监测技术是通过对桥梁结构的关键指标和测点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其结构参数在桥梁运营过程中的变化,结合定期检查和人工检测的结果,通过对这些结构参数的分析和处理,综合评定桥梁的健康状况,为桥梁管理养护提供依据。

1健康检测指标及测点

在选择桥梁健康监测指标和测点时,首先应考虑桥梁结构的特点和各个方面对健康监测系统功能的要求,确定系统需要获取哪些信息。桥梁监测系统不仅对结构本身的状态和行为(如沉降、应力、挠度、裂缝、偏位、加速度、动力特性等)进行监测,而且还对环境条件(如风、地震、温度、车辆荷载等)记录监测和分析。其次用结合监测费用,从科学经济的角度出发,由大量可选监测项目中选取适关键指标和测点实施,达到最大费用-效益比。

2工程实例

2.1工程简介

本项目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依托工程,主桥上部为(110+2×200+110)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单箱单室箱型桥梁,上部采用悬臂法施工,下部为双柱式柔性薄臂矩形空心墩,该桥为直线桥梁。对此大桥进行健康监测,根据该桥设计图纸中的结构参数、施工中的时间顺序等相关资料,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具体如图1所示。

2.2健康监测指标及测点布置

一般大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对以下几方面进行监控:桥梁在正常车辆荷载及风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力学状态;桥梁在突发事件(如强烈地震、意外大风或其它严重事故等)之后的损伤情况;桥梁重要非结构构件(如支座)和附属设施的工作状态;大桥所处的环境条件,如风速、温度、地面运动等。根据大桥的结构特点和监测系统的要求,确定该桥健康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基础不均匀沉降

该桥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监测,按照二等水准要求施测,首先设立基准点,其次对监测点实施测量。监测点共计12个,布设于左幅各桥墩墩底四周。

(2)桥面平面偏位

桥面的平面偏位采用GPS(定位)及墩顶部位倾角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首先在桥梁周围稳定的原状土层上设立监测基准(平面控制点)6个,形成监测基准网,其次在桥面(墩顶、L/4、L/2、3L/4)及墩顶部位布设监测点。研究桥梁整体偏位是否与箱梁梁体的偏位一致,以及各墩顶的不等量偏位与箱梁梁体偏位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3)主梁典型截面挠度

主跨结构的挠曲采用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的方法监测,通过测量箱梁内各连通管液面的变化量计算结构的挠曲,典型截面选取每跨3断面(L/4、L/2、3L/4处)。监测采取24小时远程监控的方式,设置数据采样间隔为2小时,自动采集并存储,定期对存储数据远程采集、处理和分析。

(4)主梁典型截面应变

该桥应变计布设于主跨梁体内部顶板、底板和左、右腹板,典型截面分别为L/4、L/2、3L/4和墩顶断面。跨中及墩顶处测点测量顺桥向应力值,L/4处测点测量主应力。监测数据通过3G数据网络平台传输,实时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远程传送到指定的中央监控平台进行分析,实现桥梁远程监测。

(5)主梁裂缝

该桥合拢段共有4条裂缝,对裂缝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安装裂缝计,实时监测裂缝宽度及长度。

(6)箱梁内部温、湿度

主梁箱梁内温、湿度测点共6个测点,箱梁内部4个,箱梁外部2个,分布在2个截面上,采取24小时远程监控的方式。

(7)风场特性

由于该桥跨径达200m,风致振动对桥梁上部结构的影响较大,监测点布设于第二跨跨中部位,风场特性采用风速风向仪监测,测量瞬时风速和平均风速风向。

2.3监测结果数据分析

对大桥进行4年健康监测,并对健康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基础不均匀沉降

在整个监测期内,大桥各墩的沉降实测均值为-0.020mm至-0.005mm,未见异常沉降,且每年无明显变化。综合考虑大桥已建成十年,以及仪器精度和测试系统误差的影响,初步分析认为各墩均无明显沉降,更未出现沉降差异,对结构安全无影响。

(2)桥面平面偏位

上部结构出现非永久性的有规律的平面偏位,最大值X:-100/43mm,Y:-33/4mm。进一步对温度、温差对平面偏位的影响进行简化计算后,认为实测偏位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及光照导致的温差所致,非结构产生的永久性变形。该平面偏位不会对桥梁结构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3)主梁典型截面挠度

中孔跨中挠度最大31.8mm,挠度实测值小于设计活载作用下的计算值,主跨无明显挠曲变形和扭转变形,不会对结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4)主梁典型截面应变

各期活荷载作用下和外部环境影响下实测应变范围位于设计活荷载和温度效应产生的内力包络图内,各监测点未见现异常应变,表明结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其中,跨中及墩顶处测点测量顺桥向应力值结果与挠度同步变化明显,L/4处测点测量主应力变化不明显。

(5)主梁裂缝

裂缝监测结果表明,主梁结构裂缝没有开展趋势。

3结语

通过对该连续刚构桥健康监测的实施,对于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健康监测的关键指标及测点得到如下结论和建议:

(1)对于建成较旧的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沉降已趋于稳定后,基础沉降监测结果已无明显变化,可以减小监测频率。

(2)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及光照导致的温差,导致桥梁上部结构产生非永久性的有规律的平面偏位,该平面偏位不会对桥梁结构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3)挠度监测结果与车辆通行实际情况相符,为健康监测最重要指标。

(4)顺桥向应力值结果与挠度同步变化明显,主应力监测结果变化不明显。

(5)裂缝监测除在线监测外需加强人工定期巡检,以便确认新裂缝情况。

(6)在监测条件允许时,可对大桥实际通过车辆荷载进行测量,使挠度及应力监测结果应与实际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7)对于大跨径桥梁,为提前掌握、预警有效预应力严重不足引起的危害,应考虑对预应力进行监测。

(8)由于结构的动力特性代表了桥梁最重要的刚度的情况。在监测条件允许时,应对桥梁结构动力特征进行监测。

参考文献:

[1]邬晓光,徐祖恩.大型桥梁健康监测动态及发展趋势[J].长安大学学报,2003,(1).

[2]谢峻,江见鲸,王国亮,王来永.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健康监测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2006,46(12).

[3]张启伟.大型桥梁健康监测概念与监测系统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2001,29(1).

第8篇

[关键词] 心脏冠脉支架植入术;超敏肌钙蛋白(hs-cTNT);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 超敏CRP(hs-CRP);D-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 R5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4-0028-02

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及工作压力均造成了许多健康问题。由冠脉狭窄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就是典型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近年来开展较多的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效果明显、成功率高、康复时间短的优点,近年发展相当快。随着开展例数的不断增多,不同人群术后效果出现分化,甚至出现再狭窄的现象。本文通过对相关血液学指标术前术后变化的研究,着重探讨完善术后相关监测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早期预警、处理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4例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3年1月间我院心内科确诊为心脏冠状动脉狭窄,并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年龄46~62岁,平均(56.9±3.9)岁,其中男84例,女20例。所有研究对象术后4周开始,严格按照出院医嘱定期复诊及回访。依据复诊及回访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无不良事件发生组(A组)62例及不良事件发生组(B组)42例。不良事件包括心绞痛、血管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及消化道出血、夹层血管瘤、呼吸困难等。

1.2 诊断标准

据美国心肺血液协会标准定义[1],原靶病变管腔直径狭窄≥50%为支架内再狭窄。本文关于急性冠脉疾病的诊断标准采用美国心脏并学会及美国心脏病协会相关标准[2]。病变管腔狭窄程度>75%,为支架植入术适应证。

1.3 方法

对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不良饮食习惯,有无吸烟等一般资料记录在案。复诊时完整记录研究对象的服药史(波立维、拜阿司匹林、阿伐他丁钙、替米沙坦等),不适症状,术前术后相关检查(运动试验、心脏彩超、心电图、冠脉造影、血液学指标等)。

1.4 实验室检查

患者空腹取3 mL经肝素钠抗凝全血测定hs-cTNT、NT-proBNP、hs-CRP,取3 mL经枸橼酸钙1:9抗凝全血测定D二聚体。hs-cTNT、NT-proBNP测定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E601及配套试剂; hs-CRP 、D二聚体测定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宁波美康公司提供。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方差不齐时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监测指标的比较

见表1。两组各项指标经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无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比较

无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的比较见表2,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经t'检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作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已经得到有效的肯定。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并非毫无风险,术后心绞痛、血管支架内再狭窄、血栓形成,消化道出血、夹层血管瘤、呼吸困难等不良事件依然有发生。近年来,对如何预防与预测术后不良事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

NT-proBNP是主要由心室分泌的氨基酸多肽,其具有扩张血管等作用[3]。刺激NT-proBNP释放的关键是心室室壁扩张及其带来的容量负荷。冠脉综合征患者由于心肌缺血,导致左室重构、充盈压升高而增加室壁张力,引发NT-proBNP的释放[4]。本研究提示,冠状动脉狭窄患者术前具有较高水平的NT-proBNP,术后无不良事件发生的患者NT-proBNP总体保持低水平状态,可能是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心肌缺血长期改善,刺激N-BNP释放的容量负荷下降的结果。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患者支架靶位由于各种原因如血栓、夹层瘤等产生血流不畅,心肌缺血改善不足,导致刺激NT-proBNP增加。

CRP主要反映机体炎症等应激情况,灵敏度高。心血管疾病被认为是炎症性疾病。Woodman RJ等[5]提出CRP在反映内皮细胞受损、心血管疾病、炎性细胞因子激活、血栓形成方面具有较好作用。美国CDC/AHA推荐, hs-CRP(1.0~3.0) mg/L心血管事件发生为中度风险,hs-CRP>3.0 mg/L为心血管事件发生为高度风险。研究显示,104例患者治疗前后均处于中度、高度风险状态,但水平上有所区别。无不良事件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规范服药、调节生活方式,从hs-CRP水平上提示由高风险转为中度风险,治疗效果理想。不良事件发生患者,由于治疗效果欠佳,炎症状态持续,从hs-CRP水平上提示高风险,促发hs-CRP增高的炎症可能来源于支架靶点引发的血管壁炎症反应[6]。

D二聚体是纤溶酶的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所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高水平的D二聚体提示体内继发性纤溶的存在,是血栓形成标志物之一。冠脉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机体常存在血栓与继发性纤溶,其演变的结果是患者发病的关键原因之一。本研究中,无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说明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经规范服药控制等措施后,机体内血栓与继发性纤溶的演变得到有效控制,并发症相对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组D二聚体水平处于较高水平,提示支架原靶位血栓可能有形成,继而导致心肌供血不足,疗效欠佳,导致并发症增多。有学者根据D二聚体水平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过预测分析研究,其结果与本研究相似[7,8]。

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 h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有学者报道肌钙蛋白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1%和98.3%,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应用上更为广泛[9]。在无不良事件发生的患者术后hs-cTNT下降非常明显,提示支架植入术效果明显,心肌因血管狭窄导致的供血不足得到明显的持续改善。不良事件发生患者,hs-cTNT明显高于无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提示原来因心肌缺血性损伤的病因没有得到预期改善,心肌损伤持续。

心脏冠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冠脉狭窄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效果明显,但术后并发症所导致的不良事件不容忽视。如何通过完善相关指标的监测,及早诊断并发症的存在,对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相关指标的研究,本文认为持续的对超敏肌钙蛋白、N端脑利钠肽前体、超敏CRP、 D二聚体进行联合监测,有利于早期对相关并发症进行预测,及早处理,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孟球,吴先明. 支架植入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炎症过程的影响及其与再狭窄的关系[J]. 心脏杂志,2009,21(6):826-829.

[2] 刘永铭,严祥,张钲. T淋巴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J].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59-61.

[3] 吴小盈,沈冰,蒋文平,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的测定及治疗的影响[J]. 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5,14(6):527-529.

[4] 武春燕,王桂红,刘玫,等. BNP联合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122.

[5] Wooman RJ,Watts GF,Puddey IB,et al. Lcuhocyte cout and vascular function in Type diabetic subjesct with treated hypertension[J]. Athenosclerosis,2002,163(1):175-181.

[6] 刘海波,高润霖,陈纪林,等. 血清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J]. 中国循环杂志,2000,15(5):264-265.

[7] 李世英,贡鸣,朱小玲,等. 常用实验室指标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价值[J]. 中国急救医学,2008,28(5):393-395.

[8] 柳宝忠,徐敬东,田桂芹.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D-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 实用医技杂志,2013,20(2):180-181.

第9篇

关键词:同业对标;运监业务;在线监测;指标预警;过程管控

随着地市运监中心的建立,地市同业对标工作职能随之划转至运监中心,对于新成立的运监中心,同业对标是一项全新的业务,基于做好同业对标工作管控的初衷,中心积极探索地市运监业务与同业对标管理的有机融合点,从完善制度规则、细化管控措施、规范管理行为入手,将运营监测(控)监测、分析、协调控制、数据管理等职能充分融入同业对标指标过程管控,通过开展指标分析,发现管理短板,以预警等级确定、指标协同管控、弱项指标监测、指标评估验证等内容开展同业对标指标过程管控机制实践,将指标的事后结果监控逐步转变为过程管控、事前监控。

1 建立对标指标预警体系

1.1 制定实施方案

以历年来同业对标指标评价及同业对标指标体系为数据支撑,通过指标责任部门认定、指标目标段位测定、单项指标对策表编制等前期准备,通过预警监测、常态化监测,结合省公司的同业对标指标评价结果,开展指标分析,发现指标管控、专业管理的短板,以预警等级确定、指标协同管控、弱项指标监测、指标评估验证为具体实施内容,研究探索同业对标指标体系预警管控机制。

1.2 探索创新方法及保障措施

通过指标影响因子的分解、单项指标对策表的编制、预警指标的确定、弱项指标监控等手段,分析、挖掘公司同业对标指标管控中存在的主、客观因素,研究探索同业对标指标过程管控,将指标事后结果监控逐步转变为过程监控、事前监控,提升同业对标指标监控分析的及时性,尽早发现指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指标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以确保同业对标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

1.3 明确管控流程

项目前期方面,以编写项目实施计划、梳理对标指标体系、测定年度目标、开展因子分解等步骤为主开展管控;项目实施方面,以预警监测、派发异动协调控制工单、验证整改结果、监测内容等步骤为主开展管控。

2 指标预警管控实施

同业对标指标预警管控实施主要有前期准备和预警管控两部分组成。其中前期准备过程主要由体系分析、细则修订、责任认定、目标确定、对策制定及因子分解等内容组成;预警管控将指标(指标因子)按照事前可监测与否分为预警监测指标和常态化监测指标分别按照不同的流程进行管控,一类为预警监测指标,主要通过运监平台周期监测为基础,开展指标因子监测,提前发现影响指标提升的因子异动,向业务部门派发协调控制工单,对异动因子加以整改,达到提前预警作用;另一类为常态化监测指标,主要根据当期评价结果,开展指标失分预警分析,并向业务部门派发协调控制工单,督促业务部门进行整改,保证指标在下期评价时有提升;两类指标均包含核查验证过程,确保指标闭环管控。下面就管控具体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2.1 指标预警管控前期准备

2.1.1 梳理指标体系,分析指标差异

对的同业对标指标体系整体情况及单项指标开展分析,并对其中新增指标、定义发生变化指标进行重点分析,明确下阶段重点、难点管控指标及管理专业。

2.1.2 认定指标部门,明确管理责任

为明确指标管理责任、便于后期责任溯源,开展年度同业对标指标责任部门认定。根据公司各业务部门职能设置,以及同业对标指标体系指标定义,结合指标体系中省公司对应业务对口部门设置,中心对同业对标指标责任部门进行了初步的认定,经各部门(单位)对指标责任部门认定情况进行确认后,最终确定指标责任部门。

2.1.3 测定指标段位,确定工作目标

依据公司年度同业对标工作目标及“进步进位”、“末位禁绝”、“就高不就低”、“合理申辩”等指标目标段位测定原则,按照指标责任部门认定结果,组织各部门(单位)开展指标目标段位的测定。

2.1.4 编制指标对策表,强化指标管控

对策表指标影响因子依据指标定义按照可监测、可管控、可验证的原则进行分解,因子分解均在两级以上,并对各因子进行分析,制定详细的提升措施,为后期开展指标过程监控分析做好准备工作。

2.1.5 划分指标监测类型,开展指标预警监测

为细化指标因子管控途径,通过分解指标因子、制定管控对策,我们将体系分为预警监测、常态化监测两类指标。预警监测类指标,所谓预警监测类指标,即是指影响指标提升因子较多,且通过运监平台系统能展开日常监测,在当期指标评价前进行预警管控的指标。常态化监测类指标,所谓常态化监测类指标,即指该类指标为结果性指标,日常监测缺乏相应的平台、手段。

2.2 指标预警管控机制建O及实施情况

2.2.1 预警监测类指标管控过程

预警监测方法以运监平台监测分析异动派发异动工单业务部门整改异动闭环验证为主要管控过程,配合运监数据分析等手段提升指标异动整改效率,最终达到指标预警的目的。

2.2.2 常态化监测类指标管控过程

常态监测方法以评价结果分析预警等级确定派发预警工单业务部门整改异动闭环验证为主要管控过程,配合运监数据分析等手段提升指标异动整改效率,最终达到预警的目的。

2.2.3 闭环验证类指标因子管控

为更好落实预警监测、常态化监测工作成效,在指标监测分析整改后,需对指标进行闭环验证工作。

2.2.4 指标因子循环监测机制

指标因子监测过程中,通过对业务部门协同整改结果的验证,判断该指标管控流程是否关闭,如指标异动消除或下期评价结果验证中提升,则判定为该指标管控流程关闭;如该指标异动未消除或下期评价结果验证中未提升,则判定为该指标管控流程进入下一管控流程周期,继续进行监测分析整改。

该机制将每一项指标管控过程视为单一流程项,整个管控过程必须确保每一项流程关闭后,才能视为该指标管控流程结束。此举运用运监工作中协调控制职能,保证每一项指标的提升效率。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为了加强本市供水水质管理,保障供水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市供水管理条例》、《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等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的供水企业(单位)(包括原水供水企业、公共供水企业、自建设施供水企业、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管道分质供水企业等)的水质及其相关管理活动。

第三条(管理目标)

本市供水水质管理实行企业(单位)自检和行政监管相结合的制度,确保供水水质达到国家、行业及本市相关标准,确保供水安全。

第四条(管理职责)

**市水务局(以下简称市水务局)是本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市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其所属的**市供水管理处(以下简称市供水处)负责对本市供水水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

**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受市水务局委托,实施本市供水水质的日常监测工作。

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县)所属范围内的供水水质的监督管理,业务上受市水务局领导。

第五条(供水水质监测)

供水水质的监测包括对原水、生产过程水、出厂水、管网水、管网末梢水以及二次供水以及龙头水的全过程监测。

第六条(鼓励和奖励)

本市鼓励供水企业(单位)采用先进的工艺、材料、设备等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供水水质。对在城市供水水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七条(费用)

供水水质的行政监管费用由行政主管部门承担,企业(单位)自检费用由企业(单位)承担。

第二章行政监管

第八条(水质监测网)

**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由国家站(中心站)和地方站组成。

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资质认定并获得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授权的**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水质监测站,是国家城市水质监测网的国家站和本市供水水质监测网的中心站。

地方站由市和区(县)供水企业的供水水质分析实验室组成。地方站须通过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资质认定,业务上受市水务局指导。

第九条(水质监测方式、内容)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定点和不定点、动态实时监测等方式,对供水质进行监测,供水企业(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定期、不定点监测可采取随机抽检形式进行。

市和区(县)二级供水水质监测项目包括:

(一)原水供水企业

原水:每月一次监测29项指标。

(二)市属公共供水企业

原水:每月一次监测29项指标。

出厂水:每月一次监测42项指标,每年一次监测106项指标。

管网水:每月一次监测9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月一次监测42项指标。

(三)区(县)公共供水企业及自建设施供水企业

原水:每季度一次监测29项指标。

出厂水:每季度一次监测42项指标,每年一次监测106项指标。

管网水:每季度一次监测9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半年一次监测42项指标。

(四)乡镇公共供水企业

原水:每年一次监测29项指标。

出厂水:每半年一次监测9项指标,每年一次监测42项指标,并对部分水厂进行106项指标的抽检。

管网水:每半年一次监测7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年一次监测42项指标。

第十条(实时监测)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供水企业(单位)实时水质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对供水企业(单位)的原水、出厂水、管网水、输配主要边界或重点区域等供水环节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控,供水企业(单位)应当按照供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真实的在线水质信息。

第十一条(水质考核)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质监测结果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考核。

第十二条(涉水产品)

涉水产品是指在饮用水生产和供水过程中与水直接接触的材料和化学物质。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等相关标准和规定对供水单位所使用的涉水产品进行不定期抽检。

第十三条(水质公布)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市供水监测与管理月报”、“**市供水水质例会会议纪要”等形式定期公布本市供水企业(单位)的供水水质信息。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鼓励和支持社会公众对本市水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第十四条(水质例会)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召集供水企业(单位)参加的供水水质例会,公布水质监测结果,进行水质管理工作交流、制水工艺指导、检测数据汇总、水质事故分析等事项。

第十五条(培训)

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适时组织供水水质管理、水质检测技术等的培训。

第三章企业自检

第十六条(检测制度和设施)

原水供水企业、公共供水企业以及自建设施供水企业应当建立覆盖供水全过程的水质检测制度,建立水质化验室,提高检测能力。

第十七条(检测项目)

企业(单位)自检项目包括:

(一)原水供水企业

建立原水水质的监控体系,在水源地使用在线仪表对氨氮、浊度、溶解氧、氯化物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将数据传输至相关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及供水企业(单位)。

原水:每日至少一次检测21项指标,每月至少一次检测29项指标。

原水供水水质应当符合生活饮用水水源水水质标准。当原水发生突变或受到严重污染时必须及时通知相关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供水企业(单位),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查明原因、妥善处置。

(二)市属公共供水企业

原水:每日至少一次检测21项指标,每月至少一次检测29项指标。

出厂水:在出厂管网上安装在线仪表对2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如在线仪表发生故障时,应对出厂水每小时一次检测2项指标),每4小时一次检测3项指标,每日至少一次检测21项指标,每月至少一次检测42项指标,每半年一次检测106项指标。

管网水:每一采样点每两周一次检测9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月一次抽检42项指标。

(三)区(县)公共供水企业及自建设施供水企业

原水:每日至少一次检测9项指标,每月一次检测29项指标。

出厂水:应当在出厂管网上安装在线仪表,对2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控,每8小时一次检测3项指标,每日一次检测11项指标,每月一次检测42项指标,每年一次检测106项指标。

管网水:每一采样点每两周一次检测9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季度一次抽检42项指标。

(四)乡镇公共供水企业

原水:每日至少一次检测9项指标、每月一次检测29项指标。

出厂水:每日至少一次检测9项指标,每月一次检测42项指标,每年一次检测106项指标。

管网水:每一采样点每月两次检测7项指标。

管网末梢水:每半年一次抽检42项指标。

(五)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

建立水质检测制度,加强对水质的监控;每半年不少于一次进行水箱清洗,冲洗后检测5项指标;定期对龙头水进行抽检。

(六)管道分质供水企业

建立水质检测制度,加强对水质的监控;每月一次检测42项指标,龙头水每日一次检测5项指标。

第十八条(在线监测)

市和区(县)公共供水企业应当设置位于出厂水、输配管网和重点用户等处的在线水质监测仪器,对浊度、余氯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应当将真实的监测数据传输到市或者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水质报告)

本市建立供水水质报告制度。

原水供水企业、市属公共供水企业应当按规定定期将企业自检的供水水质报告报送市供水处。

区(县)及乡镇公共供水企业应当按规定定期将企业自检的供水水质报告报送至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后报送至市供水处。

市供水处应当及时将供水水质报告汇总后报市水务局,并根据要求报送建设部及本市相关管理部门。

供水水质报告内容包括:

原水供水企业:旬报(原水21项指标);月报(原水21项、29项指标);年报(原水21项、29项指标)。

市属公共供水企业:旬报(原水21项指标,出厂水21项指标);月报(原水21项、29项指标,出厂水21项、42项指标,管网水9项指标,管网末梢水42项指标);年报(原水21项、29项指标,出厂水9项、21项、42项、106项指标,管网水9项指标,管网末梢水42项指标)。

区(县)公共供水企业及自建设施供水企业:月报(原水9项、29项指标,出厂水11项、42项指标,管网水9项指标);年报(原水9项、29项指标,出厂水11项、42项、106项指标,管网水9项指标,管网末梢水42项指标)。

乡镇公共供水企业:月报(原水9项、29项指标,出厂水9项,管网水7项指标);年报(原水9、29项指标,出厂水9项、42项、106项指标,管网水7项指标,管网末梢水42项指标)。

第二十条(水质检测采样)

水质采样点的分布应当具有代表性,应当分别设置在水源区、取水口、水厂出水口和居民经常用水点和管网末梢等。

供水企业(单位)应当根据供水人口设置固定数量和固定位置的管网水质检测采样点。采样点数量按供水人口每2万人设一个采样点计算,供水人口在20万人以下及100万人以上的酌情增减采样点。

第二十一条(水质超标措施)

供水企业(单位)应当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判断限值、计算合格率。当检测结果超标时,应当立即重复检测,并增加检测频率。检测结果连续超标时,应当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质事故的发生。凡饮用水水源水质不符合标准时,供水企业(单位)应当采用先进适用的净化技术,改进处理工艺,使水质最终达标。

第二十二条(委托检测)

供水企业(单位)应当具备水质检测能力。无能力自检的,可委托通过市级以上计量认证并具有相关项目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

第二十三条(涉水产品和清洗消毒)

供水企业(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的涉水产品。

用于供水的新设备、新管网投产前或者原有设备、管网改造后,应当严格进行清洗消毒,经有资质的水质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章应急预案

第二十四条(制定应急预案)

供水企业(单位)应当制定处理供水水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报市和区(县)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供水水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当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市突发公共事件供水行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结合本供水企业(单位)实际情况编制。

第二十五条(现场调查)

当发生水质事故时,相关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入现场进行调查、取证、采样和检测,相关供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服从和配合。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 监测指标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2-0049-03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经过20多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监测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规模不断增加,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经营管理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运行监测指标和监测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特别是2004年1月,银监会制定下发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在监测方式上,该评价体系强调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相结合,定量指标的监测和监管者的定性判断相结合,静态监测和动态监测情况相结合。在监测体系上,由原来单一的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综合评价,扩展到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状况综合评价;对风险较大和风险突然加剧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及时进行预警;对不同风险情况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分类处置等多项工作。

一、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的发展趋势

(一)监测指标体系逐步完善,更多地体现出风险导向的特点

农村信用社的监测指标从最初的两项指标,逐步发展到5项、9项指标,到目前的22项指标,这一发展过程不仅是指标数量的增加,而且监管的侧重点和指标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前一发展阶段,农村信用社监测体系主要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主,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数监测数据来源于资产负债表,整个指标体系中静态监测指标比较多,缺乏动态监测指标。2003年以后监测体系在指标的取舍上特别注重风险导向,放弃了很多像存贷款比例等单纯体现资产负债表项目之间比例关系的静态比例指标,而代之以像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抵补率、对最大十户贷款欠息比例、不良非信贷资产比例、利息回收率、不良贷款余额下降率等直接与风险分析密切相关的指标。监测数据来源从单一的资产负债表,扩展到财务损益表、业务状况表等基本报表,而且有些还属于表外信息。从监管的角度来讲,监测指标越少,监测对象所需要注意控制的环节也越少,如果监测对象要想规避监管,它所需要粉饰的数据也少,付出的代价比较小。如果监测指标很多,监测指标之间就会形成复杂的钩稽关系,监测对象如果想要粉饰有关数据,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即使修改了个别数据,这种修改的痕迹也会很容易从其他方面识别出来。

(二)监测手段不断丰富,吸收了不同监测方式的优点

按照不同的标准,监测方式可以分为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定量监测和定性监管、静态指标监测和动态指标监测等各种方式,这些监测方式各有其缺点和优点。最初采用的监管方式相对较为简单,以非现场监管为主,监测指标多属于静态指标和定量指标。从1978年到2004年,增加了法人治理结构、风险管理能力、内控制度的健全性、内控制度的有效性、监管报表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等定性监测指标,资产利润率、利息回收率、存款增长率、不良贷款余额下降率等动态监测指标。监测体系中动态监测指标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定性监测指标从无到有,现场检查也开始提及,逐步形成了以非现场监管为主,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相结合,以定量监测为主,定量指标监测和监管者的定性判断相结合,静态指标监测和动态指标监测相结合的综合监测方式。

(三)运行风险监测工作涵盖范围不断扩展,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处理流程

按照处理程序的先后,运行风险监测工作可以划分为搜集整理监管数据、分析计算综合评价和风险处置预警等一系列处理流程。在1996年以前,编制和监督完成年度信贷收支计划是农村信用社资金管理的主要内容,相关的监测指标也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设计的,主要是考察信用社发放的各项贷款规模是多少,固定资产贷款规模多大、贷款规模是否与存款规模和自有资金规模相适应等信贷规模的控制问题。但是对各项指标的幅度和具体管理方式则缺乏相应的规定,“允许各地在执行中适当灵活掌握”。1996年到2003年,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使用的是达标管理的方法,主要根据监控指标和本地农村信用社的现状,逐社制定年度指标,由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进行考核。比较而言,这种管理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有达标和不达标两种评价结果,不能够及时反映信用社的具体变化。为了解决有些农村信用社短期内难以达到规定指标的情况,又制定分年实施计划,逐步达到资产负债管理规定的全部指标,并对达标的时间做出了硬性规定(备付金比例、拆借资金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要在一年内达到规定比例;单户贷款比例、存贷款比例要在三年内达到规定比例;资本充足率、呆滞、呆账贷款比例要在五年内达到规定比例)。2003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评价不再采取达标管理的方式,而是采用评分体系。对农村信用社的22项指标逐项进行考核打分,每项指标有一定的权重,不论指标数值的高低都对应一定的:分值,解决了将各类不同指标综合归纳成统一的可比较的标准和不同信用礼之监横向比较的问题。对于在风险评价中表现出较大风险和风险突然加剧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进入预警程序,对于不同风险情况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从而形成了较为全面的风险处理程序。

二、农村信用社风险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风险监测指标监管意图不够明确

指标体系中前四类指标分别考察了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盈利性风险。但是第五类综合发展能力指标的监管目标不是很明确,其中的不良贷款余额下降率考察的主要是信用风险的变化情况,固定资产比例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号察流动性风险的指标,存款增长率考察的是规模扩大的速度,更多的带有计划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的意义,对风险而言指标意义不大。如效益性指标中的利息回收率,主要考察的仍然是信用风险,而不是盈利能力。在贷款五级分类体系下,无法收到利息的贷款实际上就是不良贷款,利息回收率和不良贷款比例是对同一项风险站在不同角度的重复评价。

(二)由于评价比较困难,部分监测指标没有完全实行

如指标体系中第六类管理能力指标由于考核较为复杂,不便于收集汇总资料,在很多地区没有推开。如山东省要求“年末,对农村信用社进行综合评价时,只对定量指标计分,不对管理能力计分。”对管理能力的考察,采取的是定性评价的方法,只要各项监管措施齐备,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就会得到较高的分值,但是具体执行情况如何,有没有明显的操作

风险隐患,则很难形成明确的结论。

(三)风险监测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监管空白

从农村信用社运行中的风险状况来看,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也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在现行的风险监测体系中,没有针对市场风险设计的监测指标,对于操作风险主要是通过管理能力指标进行间接评价,而且由于各种原因,这种评价也没有完全实行。因此现行评价体系存在着部分监管空白,其综合评价结果不能全面反映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状况。

(四)部分监测指标在实际中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如备付金比例要求在5%以上,但是在实际中几乎所有的信用社都能达到这一标准,失去了风险控制的意义。如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比例和不良贷款预计损失抵补率并不能实际反映对不良贷款的弥补能力,意义不大。如最大单户和最大十户贷款指标的监管目标是为了控制贷款集中度风险,但是农村信用社规模过小,同样的贷款客户申请同样的贷款规模,在四大商业银行就不受到贷款集中度的限制,在农村信用社就很可能因控制单户贷款额度而无法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使农村信用社在很多关键客户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三、研究结论

首先要建立多方位的监管体系。在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中,中国银监会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发挥着主导作用,负责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执行和监管;中国人民银行也是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银行需要切实保证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安全,因此人民银行下一步也有必要建立相应的金融风险预警监测体系;财政部在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经常政府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拨付财政补贴,或者在清理金融机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财政援助,目前财政部还没有建立专门针对金融机构的管理服务机构,也缺乏相应的金融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另外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够健全,有些机构如存款保险管理机构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其次要建立简明高效的预警监测指标体系。预警监测指标是金融预警监测制度中判定风险状态的有力工具,因此各国都非常注重预警监测指标的确定。由于职责和出发点不同,各个国家不同的监管部门其预警监测指标体系也并不相同,但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是各国都非常重视对资本充足性风险的监管。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资本充足率达到12%作为市场准入的关键标准,日本对有问题银行的快速预警纠偏模型中,资本充足率成为是否需要采取行动的直接判别标准。第二是各国在风险监管中都普遍借鉴了美国的“骆驼评价体系”(CAMEL)。无论是新加坡的CAMELOTS评价体系,还是英国的CAMELBCOM评价指标,其指标体系都与骆驼评价体系有关,并且还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善。

第12篇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要求

(一)总体思路。在建立健全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各项能耗指标的数据质量实施全面监测,评估各县、各重点企业能耗数据质量,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节能降耗工作进展,全面、真实地反映全市、各县市区以及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降耗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二)工作要求。在加强能耗各项指标统计的同时,对能耗指标的数据质量进行监测,确保各项能耗指标的真实、准确。要深入研究能耗指标与有关经济指标的关系,科学设置监测指标体系。要抓紧制订科学、统一的能耗指标与GDP核算方案,从核算基础、核算方法、工作机制等方面对单位GDP能耗及其他监测指标的核算进行严格规范,不断完善主要监测指标核算的体制和机制。各县、各重点企业要结合实际,制订严格的数据质量评估办法,切实保障数据质量。节能降耗指标及其数据质量分别由上一级统计部门认定并实施监测。全市在省级监测的200家重点耗能企业外再确定一定数量的企业一并监测,各县人民政府也要对本县的重点耗能企业进行监测。要进一步研究建立统一、科学的季度、年度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GDP能耗核算制度,制订反映本身工作特点的能耗数据质量评估办法。

二、节能降耗进展情况监测

(一)对全市以及各县市区节能降耗进展情况的监测工作由市统计局组织实施

监测指标: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及其降低率;主要产品、重点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重点耗能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重点耗能行业产值及其增长速度等。

(二)对主要耗能行业节能降耗进展情况的监测

主要耗能行业包括: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火力发电、造纸、纺织等。

监测指标:单位产品能耗,单位增加值能耗。

(三)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测

省级重点耗能企业为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市级重点耗能企业为年综合能耗0.8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县级重点耗能企业为年综合能耗0.5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

监测指标:单位产品能耗,能源加工转换效率,节能降耗投资等。

(四)对资源循环利用状况和期间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建设情况的监测

监测指标:资源循环利用指标;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及节能效果。

三、对县市区单位GDP能耗及其降低率数据质量的监测

(一)对GDP的监测

第一组:GDP总量的逆向指标,用于检验GDP总量是否正常。

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2.各项税收占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之和的比重。

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占GDP的比重。

第二组:与GDP增长速度相关的指标,用于检验现价GDP增长速度是否正常。

1.各项税收增长速度。

2.各项贷款增长速度。

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

第三组: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的指标,用于检验第三产业增加值是否正常。

1.第三产业税收占全部税收的比重。

2.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增长速度。

(二)对能源消费总量的监测

1.电力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用以监测终端能源消费量是否正常。

2.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占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用以监测地区能源消费总量是否正常。

3.火力发电、供热、煤炭洗选、煤制品加工、炼油、炼焦、制气等加工转换效率,用以监测涉及计算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关系数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