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

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

时间:2023-06-01 08:52:48

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

第1篇

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阳

交通安全知识,我喜欢的风味食品,给老师的一封信,我小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阳

夕阳的半个脸蛋已经没入地平线,黄昏夹着习习凉风飘然而至。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书阳

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滴一串地掉在雨水汇成的水洼上面。春雨纷纷,染绿了山,;染绿了水,染绿了石板小路。星期天,我去排队买米。在我前面的是一个男青年,他算不上胖,但也够健壮的了。圆圆的脸庞上,两道细眉,一双大眼睛,配上稍小了点的鼻子,也还算匀称。就是嘴唇厚了点,像非洲人似的。的尝试,我心中的世园会,我最

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爸爸长着浓浓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总是闪着严厉的目光。可能是因为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原因,额头上那深深的皱纹和他不到四十岁的年龄很 相称。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

第2篇

您好!虽然学校现在打击学生买零食的罪行,但是我仍然发现有一小部分的同学用零用钱买零食.要知道,零食是很容易上火,也很不卫生,某些同学吃了领事后就会闹肚子、头晕、牙痛、喉咙上火等烦人的症状.

为了同学们的健康,为了不让同学们老往医院跑,我们建议您:

一、学校以后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同学们培养健康爱好的兴趣,不再乱花钱购买零食.

二、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让家长每天给孩子清理"心理垃圾".

三、学校要时常净化校园文化,让学生们不再接触"流行垃圾",腐蚀学生们对流行的痴迷.

四、多通过班队活动教育同学们不要乱花钱买零食,教育他们要合理运用零钱.

五、后门经常都有学生去购买零嘴,但是,学校却当作看不见,希望后门能严加管理,让学生们没有买零嘴的空角.

六、呼吁政府定期对小卖铺检查并打击.

为了我们的健康,希望我的意见能被纳用!

第3篇

您好!虽然学校现在打击学生买零食的罪行,但是我仍然发现有一小部分的同学用零用钱买零食.要知道,零食是很容易上火,也很不卫生,某些同学吃了领事后就会闹肚子、头晕、牙痛、喉咙上火等烦人的症状.

为了同学们的健康,为了不让同学们老往医院跑,我们建议您:

一、学校以后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同学们培养健康爱好的兴趣,不再乱花钱购买零食.

二、得到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让家长每天给孩子清理"心理垃圾".

三、学校要时常净化校园文化,让学生们不再接触"流行垃圾",腐蚀学生们对流行的痴迷.

四、多通过班队活动教育同学们不要乱花钱买零食,教育他们要合理运用零钱.

五、后门经常都有学生去购买零嘴,但是,学校却当作看不见,希望后门能严加管理,让学生们没有买零嘴的空角.

六、呼吁政府定期对小卖铺检查并打击.

为了我们的健康,希望我的意见能被纳用!

第4篇

[关键词]吕夷简;宰相;州郡学校

由于五代变乱,唐代比较成熟的地方官学体系没有在宋初得到有效的继承。宋初统治者非常重视科举。宋真宗算是宋初皇帝中的才子,喜文学,多著述,他的《劝学文》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1]意在劝人们走科举之路,求取功名。所以,在北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忽视学校教育,州县之学很少设置。大中祥符二年(1009),准允曲阜先圣庙立学,又赐额应天书院,这是宋代州县设学的开始。乾兴元年(1022),兖州也设置了学校。景祐四年(1037),规定只有藩镇才能设置学校。宝元元年(1038),大郡也相继设置学校。但是,“或作或辍,不免具文。”[2]直到庆历四年(1044),才规定路、州、军、监设置学校,学生人数二百以上者便可设置县学。从此以后,州、郡、县都开始设置学校。

据《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三记载:“自明道、景祐间,累诏州郡立学、赐田、给书,学校相继而兴。”[3]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对于各州设置学校的记载较详,兹录如下:

1022年:

11月庚辰,国子监孙奭言知兖州日,于文宣王庙建立学舍。卷99

1023-1031年:无

1032年:

7月甲戌,许寿州立学,仍赐九经。知州侍御史朱谏请之也。卷111

1033年:

5月庚寅,许大名府立学,仍赐九经。从王曾之请也。卷112

1034年:

1月甲子,许京兆府立学,赐九经,仍给田五顷。卷114

1035年:

10月壬子,许蔡州立学。卷117

10月己巳,许苏州立学仍给田五顷。卷117

12月乙丑,许孟州立学仍给田五顷。卷117

1036年:

1月己酉,许洪州、密州立学,仍各赐田五顷。卷118

3月癸巳,许潞州、常州立学。卷118,

4月乙亥,许衡州立学。卷118

5月戊子,许许州立学。卷118

5月辛卯,许润州立学。卷118

5月戊戌,许真州立学仍给田五顷。卷118

6月戊申,许越州立学,仍给田五顷。卷118

6月壬子,许階州立学,仍给田五顷。卷118

6月甲子,许真定府、博州、郢州立学,各给田五顷。卷118

7月甲寅,许并州立学。卷119

9月庚辰,许绛州立学。卷119

10月辛未,许合州立学。卷119

11月乙亥,许江州立学。卷119

1037年:

8月戊戌,许华、福二州立学。卷120

12月壬申,给真定府、路、州学田各五顷,仍诏自今须藩镇乃许立学,它州勿听。卷120

1038年:

3月己酉,许颍州立学。颍非藩镇也,于近诏不当立学,知州蔡发有请,特从之。卷121

1039年:

2月庚午,许明州立学,仍给田五顷。卷123

3月丙辰,许泉州立学,仍给田五顷。卷123

11月辛丑,许建州立学,仍给田五顷。卷125

1041年:无

1041年:无

1042年:无

1043年:(下转第15页)

(上接第10页)

12月庚申,许广州立学。卷145

1044年:

11月戊午诸路、州、府、军、监并各立学,及置县学……卷153

据以上材料,1022-1044年州郡立学的情况统计如下:

1022-1044年州郡立学的情况统计

《东都事略》卷52 记载:“景祐二年封申国公。夷简尝建议立州郡学校。”[4]有关吕夷简兴办州郡学校的记载还见于曾巩撰《吕文靖公夷简怀忠之碑》:“既又立州郡学校,授宗室环卫官,建睦亲宅,增教授官,置太宗正以总之。”[5]所以,吕夷简建议州郡立学是在他被加封为申国公前后。吕夷简被封申国公是景祐二年(1035)十一月,那么,他建议州郡立学就是在1035年前后。从立学情况来看,立学数目的最大值出现在1036年,显然是在吕夷简提出建议以后出现的,当时吕夷简任昭文相。可见,当时各地掀起了一股州郡立学的热潮。而在景祐四年(1037)四月吕夷简罢相后,州郡立学数目呈急速下降趋势。这与当时限制州郡立学有直接关系。史载:“(景祐四年十二月)诏:自今须藩镇乃许立学。”[6]吕夷简建议州郡立学处在北宋学校教育从无到有的阶段。可以说,没有这一阶段州郡学校的发展,就没有后来北宋学校教育的大发展。可见,吕夷简对北宋兴办州郡学校是起了积极推动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明]高拱.本语·卷六.四库全书,第849册:863.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6.四库全书,第611册:120.

[3][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中华书局1957:2188.

[4][宋]王偁.东都事略(宋史资料萃编)卷52《吕夷简传》.台湾文海出版社,1979:777.

[5][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卷8《吕文靖公夷简怀忠之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9:1376.

第5篇

【关键词】法治 问责 民主

一、子产问责思想产生的背景

春秋,是新旧制度的过渡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壮大,周室衰微。周初以来的封建诸侯国数目由数百锐减至数十,原有的“井田制”逐渐遭到破坏,私田兴起,导致了西周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瓦解。与这种情形相伴随的是以封建宗法制度为基础的价值观念和伦理准则遭到了侵蚀和破坏,西周所树立的政治理念和社会制度――德和礼渐渐地失去了其规范的效力。在相互倾轧的列国环境里的郑国,是西周后期兴起的一个国家,位于晋、楚两大国之间,腹背受敌,左右为难:从晋,则楚来讨,服楚,则晋来伐。再加上郑国自昭公而后,国内强族骄横,卿大夫专权跋扈,国君相继被弑,内乱不息。身为郑国政界中流砥柱的子产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是:“国小而侮,族大宠多”,可谓是切中肯綮。

二、子产的问责思想概述

(一)整理田制,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

子产对内政的改革,是从整顿田制入手的。他首先“作封洫”重新划分土地界限,确定各家的土地所有权,以制止贵族对土地的肆意侵占和争夺,又把农户按五家为伍的方式编制起来,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以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作封洫”的直接目的在于清查田亩,改革以往的“井田制”,多占者没收,不足者补足,承认土地私有,将私田合法化,并按田亩征收税赋。子产在自己执政期间承认土地私有,在一定意义上即是把田地的管理变为个人负责制,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私有制能激发人类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私有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农业生产。

(二)铸刑书于鼎

“铸刑书”是将子产自己所铸刑书三篇铸造在铁鼎上,予以公布。所有民众,不分贵贱,共同遵守,以为国之常法。郑国是有史以来,最早T刑书于鼎的国家。《刑书》包含着大量“法”的要素,必然或多或少地冲破“礼”的体系,也就是说,子产铸刑书就是把“法”的因素和精神引入旧的礼制。这样,《刑书》必然要涉及当时社会各阶层利益之间的重新调整,这些利益的调整必然要触及那些既得利益集团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的权益,自然就引起了上层贵族的坚决反对。因此,子产铸刑书于鼎,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子产并未动摇。历史前进的步伐谁也阻止不了,二十三年后,晋国也开始铸刑书,此后,成为各国之通例。历史事实证明,子产的这一做法不仅没有使郑国败亡,反而使郑国更加稳定。

(三)“不毁乡校”,广开言路,重视民意监督

开放言路,允许乡校议政,是子产执政的一项重大特色。“子产不毁乡校”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有详细的记载。当时郑国的都邑市民有茶余饭后在乡校闲游聊天的风俗。即所谓“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以为乡校议政对执政官员不利,遂向子产建议取缔乡校。子产认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春秋时期的“乡校”不仅是学校,还是国人的公共建筑,是他们公共集会和活动的场所,兼有会议室、学校、礼堂、俱乐部的性质。因此,国人才能经常在这里议论国家大事,甚至评判执政所推行的各种政策的好坏。

三、子产问责思想评价

子产的治国韬略不慎枚举,本文选取第二部分中的三大举措详述子产在实行治国方略中所贯穿的问责思想。

首先,在整理田制,整顿贵族田地和农户编制方面,子产在执政伊始就毅然决然地推行“作封洫”的改革措施。在“作封洫”新法颁布实施一年后,郑国民间流传起一首《舆人颂》的歌谣:“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当时人们对子产改革的态度由此便可窥一斑。然而,自从纳税以后,那些下层庶民辛勤开垦的私田,也因此有了合法性,他们的经济利益反而得到了保护和加强。这样,一部分下层人士就成了中小地主,一部分原来的奴隶则成了自耕农。土地私有化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生产的积极性,这种土地的“个人负责制”不仅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让子产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随着新法的深入推行,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认识到子产的新法确实符合自己的利益。子产改革旧制,推行新法最终给老百姓带来了实际利益。

其次,子产在郑国推行法治,宽猛相济,并铸刑书于鼎的做法,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公布成文法为后来法家所主张的“法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为实行法治必须以公布成文法为前提。《刑书》不仅对普通民众有约束力,对执政官员的行为也有规范力度。至此,国家在惩治、贪污腐化问题上有了依据和保障。子产这一举措,对我党现行的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也极具借鉴意义。十以来,我党加大对的打击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我们取得的良好局面依靠的不仅是政策、手段、工具的实施,还有完善的法律为正本清源作后盾和保障。

最后,关于子产不毁乡校,广开言路,重视民意监督的做法被一直沿用至今。《国语・周语上》曰:“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民众的言论对于执政者具有非常大的导向和监督作用,是一切善政的根本。廉政建设离不开民众的监督,监督的缺失或不到位是一切腐败产生的根源。只有让掌握公权力的人真正了解自己的职责所在,并对此怀抱一颗敬畏之心,人们民主政治的愿望才能够实现。

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体现与发展便是越来越庞大的公众参与。政府等公权力机关通过“阳光工程”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将公权力的运作曝露与社会公众的眼皮底下,开设部门、网络检举中心等等机构,让公众可以匿名的、可以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揭发腐败失职行为。当然,我国民众参与意识的提升,与当前整个国家对民众的教育投入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见效过程,而它对于我国整体民主素质的提升,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博.轮子产的廉政实践及当代启示[J].党史博采,2015.

第6篇

8月16日,市教体系统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关于做好全市中小学2021年度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全面细化疫情防控各项具体措施,做好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个环节的疫情防控工作,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网。据悉,今年我市秋季学期开学时间为:小学、初中和高一年级8月31日报到,9月1日正式上课;高二、高三年级8月22日报到。

通知指出,各中小学和幼儿园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秋季学期学生返校“三条硬性标准”(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要求,完善学校应急预案与演练方案。

要严格按照“中高风险地区学校暂缓开学、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缓返校”要求,及时调整防控措施与开学工作安排;充分考虑开学后延期返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好他们的学习、个人防护、心理疏导;综合属地疫情形势变化和学校教育教学安排,做好线上教学准备,保证线上教学随时启动、线上线下随时切换。

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严格实行入校人员资格审核、测温亮码和登记制度,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合理引导师生使用快递行为,加强学校快递收发管理,设立校园集中存放点并做好通风消毒。严格落实“晨午晚检”“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因病缺勤人员及时追踪登记。

各校要严格师生返校条件,在省外低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应在开学前14天返回本县(市、区),并第一时间就近做1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无异常应继续做好14天健康监测和管理;在中高风险地区的师生暂缓返校,待滞留地区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再安排返校,并按规定做好健康管理。

此外,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确诊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被疾控部门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的不得返校。经属地卫生部门评估同意后返校的,返校后应继续做好健康监测。

正式开学后,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也必须做到严格师生返校条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防控措施不到位的一律暂停举办线下培训。

通知强调,各地各校要按照相关要求,动态精准、分类掌握暑期师生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全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师生员工(包括物业、食堂、安保、宿管等所有在校内工作人员)应如实填报《2021年秋季开学师生返校疫情监测表》。各类教育机构及体育场馆务必按照相关要求,做好本单位公共场所的全面消杀消毒工作,确保卫生环境达到开学的要求。

各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将对所辖学校进行校园疫情防控专项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暑期校园管控、师生健康监测与疫苗接种、应急及演练预案等落实情况。

小学入学物品准备清单

1.准备各种本。生词本,拼音本,单线双线本各若干。

2.准备各种包书皮儿、包本皮儿若干。市场上有纸质和透明塑料质的书皮儿和本皮儿,大的和读者杂志尺寸相同,小的和孩子的作业本尺寸一样。建议这两种尺寸的纸质和透明塑料质的各买10张(共计40张)即可。

3.准备10张左右的不干胶标签纸。写上孩子名字,贴在文具上,避免和其他孩子起争执。

4.准备30支左右的2H铅笔。2H写出的字稍轻,便于孩子涂改。在孩子上学三个月左右,这30支笔也用的差不多了,以后再买HB的铅笔,比较黑。

5.橡皮要买那种软软的香橡皮,孩子不容易擦破作业本。是日常消耗品,在批发市场多买一些。

6.尺子准备15CM的小直尺即可。小直尺有两个长边,要买那种一边是平直的,另一边是波浪纹的。

7.转笔刀。转笔刀不用买那种电动或摇把的高级货,可以一次买5个方糖大小的办公用转笔刀。

8.铅笔盒。不要给孩子准备铁质的铅笔盒。孩子的课桌太小,桌面上的铅笔盒总会“当”的一声巨响掉在地上。建议准备塑料质铅笔盒,或者换成了那种软软的大笔袋,单个10元左右,重量轻,掉在地上动静很小。

9.垫板。塑料垫板太光滑,隔一层纸在上面写字容易滑动,所以建议父母自备硬壳纸代替塑料垫板。

10.书包。一年级小朋友买稍小号的书包,挑选书包时要注意选质量稍好,自重比较轻的书包。关于是否给孩子准备拉杆箱式的书包,这需要根据孩子班级的情况自定。如果给孩子准备拉杆书包,每次路过台阶的时候,他必须自己收起拉杆,然后提着书包上台阶再进入教学楼,也是比较吃力的。父母在给孩子买拉杆书包时先到学校参观一下,把孩子的班级在几楼、是否需要上台阶等问题弄清楚后在决定买书包的样式。

11.画笔。一年级小朋友的课桌是比较小的,桌面放上那种大盒的画笔,根本没有地方再放画纸了,建议给孩子买那种画笔立装的小提盒(24色即可)。

12.胶棒剪刀。孩子班上开设手工课的,需要妈妈给准备胶棒和剪刀。剪刀购买时注意要买孩子专用的圆头剪刀。可以配套买个小型文件袋,把剪刀胶棒装入并拉上塑料拉锁。否则剪刀单放在书包里,孩子在奔跑过程中非常容易刺伤宝宝。

13.50个小信封。孩子上学后,经常会遇到交费的情况,建议妈妈们放入,小信封内,并在封面写清孩子的班级,姓名,钱的数额和用途。孩子到班上交费过程中就不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小争执。

14.文件夹。老师经常会发一些单篇儿的通知,或是孩子在家做的单篇儿的作业,在上下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个夹子把这些单篇儿纸整整齐齐夹好,我们回家看到的将是在书包里揉搓的皱皱的纸团。文件夹买那种对开中间有个夹子的,侧面有侧兜的更好,可以把交费的小信封装在侧兜内。

15.奖励小贴贴。孩子学习好我在家里也有奖励,这样孩子会更积极。

第7篇

学校教育的具体活动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承担着对社会输送人才的职能。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写给学校的建议书文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写给学校的建议书文案1尊敬的学校领导: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与老师对我们的孩子所做的优质的无私的教育,才让我们的孩子日渐聪明、可爱、善良、乐于助人和尊敬师长;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们家长提供这次机会,能让我们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我们知道,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老师的工作,更是我们家长的责任,所以,今后,我们一定会与老师互相配合,争取让你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以后在各方面能有更大的进步!

其次,说几点意见和建议,供学校和老师参考,不当之处还望谅解。

1、希望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够展示才艺的窗口和舞台,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丰富一些,激发学习潜力和动力。

2、建立所有老师和家长及学校的联系方式簿,便于学校、老师、家长的联系。

3、在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每个老师都多用多媒体上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学校能否成立一个辅导班,利用课余时间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进行强化辅导。

5、多组织军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能力。

6、让学生多实践学到的知识。

7、号召学生用英语交谈提高口语能力。

几点拙见,万望见谅!

写给学校的建议书文案2敬爱的校长和老师们:

最近,校园里的垃圾越来越多,学校的大门前和校园的路上都是垃圾。再加上有些同学平时都不注意卫生,废纸包装袋随手一扔了事,整个校园看上去很不整洁,实在令人痛心。

这一景象对我们整个校园的形象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所以我建议:

1、在学校的门口,及其他地方多设置一些造型各异的分类垃圾桶。

因为我发现能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种,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节约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在学生中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更干净整洁!

2、学校学生人数很多,同学们在下课活动量很大,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只有树木才能把大量二氧化碳转为氧气,净化空气。

所以要多多植树,这样我们的校园环境才能更美好!

敬爱的校长和老师们,请采纳我的建议,快让同学们行动起来,让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变得更美丽吧!

写给学校的建议书文案3尊敬的校长:

您好!我是__x班的颜__。__小学已经辛勤培育我六个春秋了,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用东西。我真心热爱和感谢我的母校,也真心希望母校能够更加受世人欢迎。

在我学习的六年里,我发现母校一直在往好的`方向努力发展。

校园里的教学楼是越来越好看了,原本这是一栋又脏又难看的一栋楼,但经过一次装修后现在变得漂漂亮亮的,整栋大楼焕然一新,走廊和楼梯口的墙壁上不但贴上的白花花的瓷砖,还刷上了五颜六色的颜料,让教学楼又添了一道色采。

在大门的右边,原本丑陋的水塘也有变化。经过几次清理后干净了许多,水塘里也许多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高高兴兴的游呢。

虽然学校的设施很完美,但是我总觉得还是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下面是我的建议。

一、我希望学校的走廊上的围墙能够加高一些,防止同学摔下去。

二、我希望学校能将国旗台的护栏修理一下,防止断裂。

三、我希望学校能增多一些健身项目,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健身。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有望校长能够采纳。

祝校长

青春永在,笑口常开!

写给学校的建议书文案4尊敬的校长:

您好!冒昧给您写这封建议书,请您在百忙中抽空看一看。您是学校的校长,每天有很多事要做。您为我们呕心沥血地工作,对学校注入了满腔热忱。使得学校井井有条。但是,我觉得学校在一些细节方面做得还不够规范细致,为了更好地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我觉得您还应听听我下面的建议:

(一)开放图书馆,增加图书,给同学们多提供一些课外阅读的条件和机会。因为惟有阅读,才能开阔同学们的视野;惟有阅读,才能使同学们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图书馆应该成为同学们的第二课堂。

(二)每周给同学们多安排一到两节计算机课。现在是信息时代,应该让同学们尽快掌握电脑知识,让同学们学会上网、查资料,通过网络,同学们还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这就等于给同学们插上了接触社会、学习更多知识的翅膀。

(三)课外时间,经常打开教室里的电视机,让同学们听听新闻,了解国家和世界大事;听听音乐和歌曲,让同学们能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多一些审美的情趣。不要老像现在,课间休息时,电视机在睡大觉,同学们乱吵闹。

(四)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让家长每天给孩子清理“心理垃圾”。

(五)把学校门口的小商、小贩都迁走。可以说,我们学校90%的同学,都爱在校门口买一些小吃和玩具,还把小吃包装和玩具袋子随便扔,吃完小吃后回家闹肚子。这样不但影响到同学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破坏了学校周边的环境。希望学校能管管这件事。

(六)给每个年级,每隔一段时间安排一次课外活动,让同学们真正接近自然,放松身心,寓教于乐,健康成长。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同学,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

写给学校的建议书文案5冒昧给您写这封建议书,请您在百忙中抽空看一看。您是学校的校长,每天有很多事要做。您为我们呕心沥血地工作,对学校注入了满腔热忱。使得学校井井有条。

但是,您却忽略了四楼的重要场所——图书室。使得满腹知识的它忘记了它的使命,进入了一阵又一阵的沉睡之中。在神圣的.学堂中,关上了一扇求知的大门。您知道吗?有多少渴望读书的眼睛,透过窗户望着“可望而不可及”的书架。您知道这一切吗?记的我上次到图书馆里借书,一摸桌子,手就黑了,难道这么一间为同学而修建的知识宝库,就甘心淹没在浑黄的尘埃中吗?许多在学校不应该发生的事也同“蠢蠢欲动”发展到了“横行霸道”:1、许多同学由于不能分清图书的好处和坏处,盲目阅读了对成长有害的不良书刊;2、课间做完作业后,因没事可做,疯疯打打造成了危险;3、由于没在小时养成读书的习惯,许多人只机械地接受老师教的知识,自己不在课外学习。鉴于以上3点,我们诚心诚意地向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尽快开放读书室,购买健康的书刊,添置《十万个为什么》、《百科知识大全》等知识性读物。并且最好定期更换图书,已防同学们乏味;

2、让两人担当“图书管理员”,已防撕书、偷书现象发生;

3、每学期期末后开展“读书会”和“知识抢答”,使我们得到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还得到了乐趣。

以上建议,请您采纳,让校园再添上一笔古香古色的书香气。如有不合适的,请您多多原谅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写给学校的建议书文案6尊敬的校领导: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与老师对我们的孩子所做的优质的无私的教育,才让我们的孩子日渐聪明、可爱、善良、乐于助人和尊敬师长;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们家长提供这次机会,能让我们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我们知道,教育孩子不仅是学校、老师的工作,更是我们家长的责任,所以,今后,我们一定会与老师互相配合,争取让你们的学生(我们的孩子)以后在各方面能有更大的进步!其次,说几点意见和建议,供学校和老师参考,不当之处还望谅解。

1、希望班上能有活泼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发挥每一节课的效率,

2、学生年龄小,正在长身体,平时能有良好的体育锻炼,重视体育课的教学,

3、对学生在课堂上乃至学校所发生的不良行为或习惯能及时制止和教育,必要时希望您们能与我们交流,我们将万分感谢您们的付出,

4、老师与学生之间能加强交流,小朋友非常崇拜老师,在心底里很依赖老师的,

5、有较为严格的学习时间规划,该学习的时候能让学生好好学习,该放松的时候能安排有益的、有趣的活动,小孩子时间观念不强,老师交待的他很当一回事,

6、能有严格的课外书监管小组,杜绝学生间有不好的课外书流传,让学生读一些感兴趣的种类多样的、能帮助学生多了解社会或能学习到日常知识的课外书籍,也可在班上开设并丰富读书角,必要的时候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

7、允许的话周末可以开设学生有兴趣的课外实践活动,

孩子还小,人生观还没形成,幼小的心灵却又比较脆弱,希望老师在学生犯错的时候,希望能宽严相济,而不是一味的责骂与怪罪……

几点拙见,万望见谅!

此致

敬礼

建议人

第8篇

尊敬的校长:

您好!冒昧给您写这封建议书,请您在百忙中抽空看一看。您是学校的校长,每天有很多事要做。您为我们呕心沥血地工作,对学校注入了满腔热忱。使得学校井井有条。

但是,您却忽略了四楼的重要场所——图书室。使得满腹知识的它忘记了它的使命,进入了一阵又一阵的沉睡之中。在神圣的学堂中,关上了一扇求知的大门。您知道吗?有多少渴望读书的眼睛,透过窗户望着“可望而不可及”的书架。您知道这一切吗?记得上次您让我们打扫图书室时,那里尘土飞扬,刚擦完一张桌子,抹布就黑了。难道这么一间为同学而修建的知识宝库,就甘心淹没在浑黄的尘埃中吗?许多在学校不应该发生的事也同“蠢蠢欲动”发展到了“横行霸道”:1、许多同学由于不能分清图书的好处和坏处,盲目阅读了对成长有害的不良书刊;2、课间做完作业后,因没事可做,疯疯打打造成了危险;3、由于没在小时养成读书的习惯,许多人只机械地接受老师教的知识,自己不在课外学习。鉴于以上3点,我们诚心诚意地向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尽快开放读书室,购买健康的书刊,添置《十万个为什么》、《百科知识大全》等知识性读物。并且最好定期更换图书,已防同学们乏味;

2、让两人担当“图书管理员”,已防撕书、偷书现象发生;

3、每学期期末后开展“读书会”和“知识抢答”,使我们得到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还得到了乐趣。

以上建议,请您采纳,让校园再添上一笔古香古色的书香气。如有不合适的,请您多多原谅。六年级:说得简单

第9篇

关键词:回鹘;庞特勤;《张议潮变文》;李浔

中图分类号:G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3-0128-05

New Evidence on the Tang Envoy to the Western Uighur Kingdom in 856

RONG Xinjia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In the 10th year of Dazhong (856 CE), Tang court sent emissaries to the Western Uighur kingdom in the eastern Tianshan, hoping to erect a new Kaghan, but the emissaries were robbed by“betrayed Uighurs” and lost all of the materials for the Kaghan. This is an important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the late Tang. This author studies in detail the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event, based on traditional sources, Dunhuang manuscript Zhang Yichao bianwen, and the newly discovered epitaph of Li Xun, who was the vice messenger of the emissaries.

Keywords: Uighur; Pang Teqin; Zhang Yichao bianwen; Li Xun

回鹘西迁,是西域史上的大事;而由于敦煌写本《张议潮变文》记载了归义军与西迁回鹘的争斗情况,因此也成为敦煌学研究者津津乐道的话题{1}。以下在整理有关大中十年唐朝册封庞特勤为可汗的相关记载的基础上,补充新发现的一方墓志上的有关记载,并从不同体裁的史料记录来看唐朝这次不成功的册封活动的真实情景。

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回鹘汗国为黠戛斯所灭,部众四散奔逃,其中有回鹘相伋职拥可汗外甥庞特勤,率领十五部西迁天山东部地区,揭开了回鹘历史的新篇章。这支回鹘虽然是由特勤(可汗子弟)统领,但人数众多。特别是当南下投奔唐朝的可汗乌介及近可汗衙帐的十三部被消灭以后,西迁回鹘成为最主要的一支力量。经过十多年的争斗,庞特勤以焉耆为自己的根据地,据有“碛西诸城”[1],在安西地区自称可汗。

宣宗大中十年(856)二月,有回鹘使者经由朔方来到唐朝都城长安,另外还有一些回鹘使者随黠戛斯使李兼到达长安,唐朝方才得知西迁回鹘首领庞特勤已在安西地区称可汗。于是唐朝颁发《议立回鹘可汗诏》:

朕君临万有,子育兆人,雨露之所沾濡,日月之所照烛,欲令自遂,必念好还。乃眷朔易之雄,况当勋力之后,每思报德,实用究怀。所以频遣诏书,俾勤寻访,穹庐莫睹,瓯脱已平,万骑岂无其忠臣,六角冀存其贵种……沙漠既空,井邑犹在。近有回鹘来款,朔方帅臣得之,送至阙下。又有回鹘随黠戛斯李兼至,朝廷各令象胥,征其要领,音尘可访,词旨必同,愿复本邦,仍怀化育。皆云庞特勒(勤)今为可汗,尚寓安西,众所悦附,飏宰相以忠事上,誓复龙庭,杂虏等以义向风,颇闻麕至,(既)契素愿,慰悦良多,俟其归还衙帐,当议特举册命。今遣使臣,且往慰谕……大中十年二月[1]

这时唐朝的本意,是希望庞特勤这支回鹘能够从安西地区迁回到漠北回鹘衙帐所在地区,一旦其回归,则加以册封,这样名正言顺。从下一诏书可以得知,唐朝随即遣使前往回鹘“慰谕”,通报这个消息,但唐朝使者刚过灵武,就遇到从安西地区而来的回鹘使者,于是又与回鹘使一起回到长安。

这批回鹘使者带来的消息是说庞特勤这支回鹘部众已经在安西地区立足,不便返回漠北,庞特勤在安西地区被拥立为新的可汗,而且“诸部宾归”,希望唐朝给予册命,以便“为诸蕃所信”,不使其对在安西地区建立的“新造之邦”产生怀疑。于是,到十一月,宣宗颁布《遣使册回鹘可汗诏》,不再期望回鹘回到漠北原居住地,而是册封在安西的可汗为嗢禄登里罗汨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诏书说:

朕自纂承丕图,常多轸恻。爰命使者,将远抚之,讯厥存亡,俾求嗣立,轺车才至于灵武,蕃使已及于塞垣,迨至阙庭,深陈血恳,称可汗已立,诸部宾归。实资神祇之卫,乃藉忠勋之力。果能克绍,叶纂旧图,颇协人愿,深契朕志。尚恐未为诸蕃所信,犹疑新造之邦。是用特命使臣,遵行册礼……可册为嗢禄登里罗汨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命检校秘书监兼御史中丞王端章持节册使,仍令所司择日备礼策命。大中十年十一月[2]

唐朝君臣信从了回鹘使者的说法,准备派遣使臣,前往册礼。上面是“封立”的诏书,正式册封的“册文”则是《(大中十一年)册回鹘可汉书》,册封为“嗢禄登里罗汨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对应的回鹘文是Uluγ t■ngrid■ qut bulm■■ alp külüg bilg■ qaγan[3]。

在十一月正式遣使册封时,宣宗的《(大中十一年)册回鹘可汗文》说道:

皇帝若曰:我国家诞膺天命,光宅中土,居临九有,包举八荒,声教所加,册命咸及。而况回鹘,北方之强,代济忠烈,惠行邻境,俗慕华风。立国以来,尝效诚节,代为甥舅,每岁通和,推诚不疑,为我与国。当会昌之际,自属天灾,人罕粒食,上下离散,牙帐为墟。地多种落所侵,国甚黍离之叹。朕自登宝祚,每轸素怀,爰发使臣,访其后嗣。轺车既出,蕃使爰来。咨尔回鹘可汗,挺此雄材,生于贵族,能收既绝之烬,常怀再振之心,愿嗣天骄,载归地着,发使请命,诚辞可哀。夫亲仁善邻,国家之宝,兴灭继绝,王者之宜。况朕布德滂仁,施于海外。尔乃坚诚励节,行乎域中,所以公侯子孙,道在必复,华夏屏卫,理宜长存。既将还定旧封,钦承坠绪,克绍崇构,允膺鸿休。今遣使臣朝议郎、检校秘书监兼卫尉少卿、御史中丞、上柱国、赐紫金鱼袋王端章,副使臣朝议郎、检校尚书工部郎中兼国子《礼记》博士、御史、赐绯鱼袋李浔持节备礼,册命为九姓回鹘嗢禄登里罗汨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尔其服我恩荣,膺兹位号,勉修前好,恢复故疆。宜克己于蹛林,长归心于魏阙,无怠尔志,永孚于休。{1}

这是册封诏书的正式文本,在《唐大诏令集》也是归入和上面的“封立”诏书有区别的“册文”一类中。所遣正使为朝议郎、检校秘书监兼卫尉少卿、御史中丞王端章,副使是朝议郎、检校尚书工部郎中兼国子《礼记》博士、御史李浔,他们带着这份诏书上路。对于此事,《资治通鉴》卷249记载了具体的时间:

大中十年……上遣使诣安西镇抚回鹘,使者至灵武,会回鹘可汗遣使入贡,十一月,辛亥(十二日),册拜为嗢禄登里罗汩没密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以卫尉少卿王端章充使。[4]

遗憾的是,王端章等一行唐朝使臣在半路被打劫,无功而返。《通鉴》卷249记载:

十一年,冬十月,王端章册立回鹘可汗,道为黑车子所塞,不至而还。辛卯(二十七日),贬端章贺州司马。[4]8066

同样的记载,又见于《旧唐书》卷18《宣宗本纪》,涉及人物略多:

〔大中十一年十月〕入回鹘册礼使、卫尉少卿王端章贬贺州司马,副使国子《礼记》博士李浔为郴州司马,判官河南府士曹李寂永州司马。端章等出塞,黑车子阻路而回故也。[5]

这里都说是黑车子阻断道路。前人已经指出,黑车子是室韦别种,其活动地区在东北一带[6],说这个部族阻断王端章的出使道路,似乎不好理解。

幸运的是这一事件也为敦煌写本P.2962《张议潮变文》记录下来:

先去大中十载,大唐差册立回鹘使御史中丞王端章持节而赴单于,下有押衙陈元弘走至沙州界内,以(与)游弈使佐承珍相见。承珍忽于旷野之中迥然逢着一人猖狂奔走,遂处分左右领至马前,登时盘诘。陈元弘进步向前,称是“汉朝使命,北入回鹘充册立使,行至雪山南畔,被背乱回鹘劫夺国信,所以各自波逃,信脚而走,得至此间,不是恶人。伏望将军,希垂照察。”承珍知是汉朝使人,与马驮至沙州,即引入参见仆射(张议潮)。陈元弘拜跪起居,具述根由,立在帐前。仆射问陈元弘:“使人于何处遇贼?本使伏(复)是何人?”元弘进步向前,启仆射:“元弘本使王端章,奉敕持节北入单于,充册立使。行至雪山南畔,遇逢背逆回鹘一千余骑,当被劫夺国册及诸敕信。元弘等出自京华,素未谙野战,彼众我寡,遂落奸虞。”仆射闻言,心生大怒。“这贼争敢辄尔猖狂,恣行凶害。”向陈元弘道:“使人且归公馆,便与跟寻。”由(犹)未出兵之间,至十一年八月五日,伊州刺史王和清差走马使至,云:“有背叛回鹘五百余帐,首领翟都督等将回鹘百姓已至伊州侧。”[7]

根据有关张议潮的史籍记载和相关的敦煌文书,《张议潮变文》虽然属于文学类的作品,但所述史事是当时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的记录。这里所记大中十年王端章使团一事,补充了史籍记载的不足。“单于”是用古名代称回鹘,王端章一行册立回鹘使团在“雪山南畔”,被“背乱回鹘”一千余骑劫夺了国信,各自奔逃.其中押衙陈元弘逃到沙州界内,被归义军游奕使佐(左)承珍撞见,带到节度使张议潮处,说明缘由。张议潮正准备出兵讨伐背乱回鹘,大中十一年八月五日,伊州刺史王和清派人报告,有五百余帐背乱回鹘来侵伊州。可惜《变文》后残,不知下文如何分解。

这里所说的“雪山”,森安孝夫氏认为指伊州及纳职北方之山脉{1},笔者表示赞同。这支活跃在伊州地区的回鹘可能是西迁回鹘散出的部族,不属于焉耆的庞特勤势力,所以劫夺唐朝送给庞特勤的国信[8]。

《张议潮变文》告诉我们有关王端章使团的一些新的信息,即唐朝使团的国信是被背乱回鹘所劫,而不是黑车子。逃回长安的王端章等人大概被冲昏了头脑,也不清楚打劫者是谁,所以就说是黑车子了。也可能他们就是用黑车子来给自己的失败之行找某种借口。

现在,我们又有幸见到一方使团副使李浔的墓志,提供了一些史籍和敦煌文书没有的信息。这是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新获的一方墓志,我们把主要内容转录如下:

唐故义武军节度副使检校尚书户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李公墓志[铭并序]

翰林学士承旨朝请大夫守尚书户部侍郎知制诰柱国赐紫金鱼袋苗恪 ■(撰)

李系出皇支,道王讳元庆之后。道王,神尧之子,贞观中自陈王改封,其后子孙多显勋力,居要官,或嗣封,或否。至贞元中,尚书大京兆讳实,嗣封道王,用雄强严猛为治,敢言人善恶无避,自丞相已下皆惮焉,德宗深器之。公即王之少子也,讳浔,字礼源……始出门,贤人学士争与之交,名声爆烈,若火风嘘。公卿皆愿出力,推致青云上,故宗正尚书公为当时文章人物主,方为御史〔中〕丞,时公持一轴文留门下,尚书公省之三过,乃曰:“道王之子有是文,岂烦再试!”不数月,尚书公司贡士,遂擢居上第。近俗尤尚新得第进士,先一日,必窥觑罅隙,刺侦将上之籍。闻得则夜漏未尽,持炬守省门,仍贷假冠屦车马,以支一春游谒。公是日日至辰,方乘驴至牓下,一谢已,复闭门治笔砚。始仕,校秘书于省阁下,又于宗正寺修皇谍。后四从诸侯府……登朝为博士。

北狄乱,其种争立,宣宗问可使绝域者,宰相上公名,因得假尚书郎,赐绯衣,介王端章而去。未至虏帐,遇他虏遮我,留碛中,欲尽杀汉使者,劫取一切物,且伪言我为当立者,索展礼。公曰:“斯■ ■图之?”端章曰:“已在虎口中,尚谁与图!”公曰:“不可即允之。”端章手持册,与读未毕,虏噪而攻我,凡旗节、车马、玺币、装橐尽劫去。行人幸不死,脱归。公连坐贬郴州司马,移复州。侯固节制北单于府,生平慕公,因奏以自副,加宪丞,与金紫。未行,侯移治中山,复请公以副。币未至,得疾殁于复州,大中十四年四月十六日也,寿五十八。[9]

李浔虽然出身唐朝宗室,但到了晚唐时期,要入仕为官,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墓志的前半即讲述他的科举生涯。按唐朝科举制,举子在考前要制造声誉,并向可能的主考官行卷。当年冬天考试,次年二月发榜,开元以后发榜的地点基本固定在尚书省礼部南院[10]。聚集在崇仁坊等密近之地的举子们,届时都会提早侦察考试结果,并做及第后春游的各种准备,在夜漏未尽的时候就守候在省门口,等待发榜。墓志记李浔在科举道路上,也同样在制造声誉,也向主考官行卷,但他信心十足,发榜那天,到了太阳高照的辰时(相当于7-9点),方才骑驴到榜下;及第后也不随时流而动,而是闭门读书写作,入仕后,从秘书省校书郎,做到国子博士。

不过这位科举出身的文人,正像《张议潮变文》所说的是那种“出自京华,素未谙野战”之辈,所以遇到“他虏”的打劫,就没有那么潇洒了,最后使团被洗劫,虽幸而逃归,但被贬官降职处理。

现在我们在长安留存的从唐朝国史系统而来的《旧唐书》、《资治通鉴》和敦煌当地称颂节度使功绩的《张议潮变文》之外,又有了当事人唐朝册封回鹘副使李浔后人的私家记录,相互对照,可以看到史料中的同与不同之处,以及墓志材料的价值所在。

第一,关于劫夺王端章一行的部落,《旧唐书》、《通鉴》说是“黑车子”,《李浔墓志》说是与“北狄”(代称回鹘)不同的“他虏”,而《变文》说是“背乱回鹘”或“背逆回鹘”。敦煌变文的记录是与事件发生时间和距离都最为接近的,因此,劫夺唐朝国信的部族应当是不附属于庞特勤的另一支回鹘,即《墓志》所说的“他虏”。

第二,《墓志》和《变文》都详细叙述了王端章一行被劫后的一些情况,特别是《墓志》说到劫掠的部族声称“我为当立者”,也证明这个部落是另一支回鹘,他们拥有一千骑,势力也不算弱。从上面所引唐朝诏书所记回鹘使者称“诸部宾归”可汗庞特勤,但仍希望唐朝给予册命,以便“为诸蕃所信”,其实表明回鹘诸部还没有完全信从庞特勤,因此这支所谓“背乱回鹘”自称“我为当立者”。《墓志》记载,王端章等被劫后,李浔说还要想想办法,但王端章说“已在人家虎口当中,还图什么”,李浔虽然争辩说“不可当即允许他们的请求”,但王端章随后即手持册书,要任命劫掠者为可汗。可是这批回鹘部众没有耐心,将唐朝使者所携全部旗节、车马、玺币、装橐尽数劫去。可以想象,如果这支回鹘部落有了唐朝的国信,就可以号令其他部族,宣读与否,对于他们并不重要。李浔的出使,本来应当是作为《礼记》博士来安排回鹘可汗按照唐朝礼制来接受册封的,可惜结果没有等到这一幕发生,就被打劫一空。好在唐朝的主要使臣并没有被杀,而是逃回长安。《墓志》为我们提供了非常真切的被劫后的情况。不过我们也要分析,《墓志》显然是李浔本人的说辞。

第三,《变文》所记陈元弘,是王端章使团内的押衙,他说“元弘等出自京华,素未谙野战”,的确是句实话。正使王端章为卫尉少卿,是“掌邦国器械、文物之政令”的卫尉寺副长官[11];副使李浔是教授《礼记》的国子博士,《唐大诏令集》和《旧唐书》可以补足《墓志》的记载;判官李寂是河南府士曹。三人都不懂野战,在西北部族离乱之际,唐朝以这三人作为使者前往绝域,可以说是用人不当。

第四,好在这些使者跑的还算快,丢失国信等物,正副使者和判官一个没少,可能是得到在伊州一带游奕巡逻的归义军兵将的援助,得以最后回到长安。三人俱被贬官,李浔被贬到江南西道的郴州(桂阳郡)任司马,可以说处罚很重。虽然《墓志》里特意讲到李浔在被劫后曾与王端章争执,这应当是回朝后的陈词,但显然丝毫没帮上忙,还是被贬到边远地区。以后又量移至山南东道的复州(竟陵),距京师稍近。虽然因为侯固的帮助,李浔得以“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但还没有来得及回到中原就死在复州,最后以“义武军节度副使检校尚书户部郎中”的身份埋葬。

大中十年唐朝遣使册立回鹘一事是晚唐西北史的重要事件,新出墓志给我们理解分析传世史料和敦煌文书都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使得这一事件的轮廓更加清晰。

参考文献:

[1]回纥传[M].旧唐书:卷195.北京:中华书局,1975:5215.

[2]宋敏求.封立[M].唐大诏令集:卷128.北京:中华书局,2008:693.

[3]J.Hamilton.Les Ouighours àI'époque des Cinq Dynasties[M]. Paris, 1955: 142.

[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6:8061.

[5]宣宗本纪[M].旧唐书:卷18.北京:中华书局,1975:640.

[6]王国维.黑车子室韦考[M].观堂集林:卷14.北京:中华书局,1959:623-628.

[7]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181.

[8]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99.

[9]胡戟,荣新江.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52-953,443.

第10篇

关键词:归义军;曹氏;称卒;族属

中图分类号:G256.1;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4-0116-09

关于归义军节度使曹氏家族的郡望及族属问题,自罗振玉先生在《瓜沙曹氏年表》中认为曹氏家族出自谯郡曹氏,并在文后附“谯郡曹氏世系表”[1],曾被学术界遵奉,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以及很多新材料的不断发现,不少学者对节度使曹氏家族的郡望及民族归属产生质疑,如史苇湘先生认为“与汉世曹姓恐非出自一系”[2],荣新江则直接提出“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3],冯培红也认为“归义军节度使曹议金家族是粟特曹氏”[4],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沙武田先生[5]。当然也有坚持归义军节度使曹氏是汉人,如李并成、解梅,他们在《敦煌归义军统治者曹氏果为粟特后人吗——与荣新江、冯培红先生商榷》一文中认为“曹议金家族恐怕很难和粟特裔民挂上钩,显然应为敦煌汉族豪门”,并进一步推论“可能是曹通家族后代”[6]。各位学者之作,都依据世传文献、敦煌遗书、敦煌壁画等材料,通过分析敦煌曹家来源、当地民族融合状况、敦煌社会政治形势等对曹氏的民族归属与家族来源进行剖析,鞭辟入里,使后辈学人获益良多。在认真拜读完这些专家的文章后,又感觉他们对一些史料的运用还是不够细致,没有联系古代中国传统礼法这个大背景。笔者近期在翻阅现传文献《资治通鉴》、两《唐书》、两《五代史》、《宋史》的时候,通过比对,发现古人对汉族官员和少数民族官员之死用词不一,似乎给后人某种暗示。本人不堪鄙陋,想顺着这条线索通过观察敦煌归义军曹家的死亡之称,对曹议金家族的民族归属作进一步的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一 古代中国对人死亡之称的规定

古代中国是个严格讲究礼仪制度的国家,制定礼仪的目的,《旧唐书·礼仪志一》开篇即说:“记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物而动,性之欲也。’物无极限,祸乱生焉。圣人惧其邪放,于是作乐以合其性,制礼以检其行,俾俯仰有容,周旋中矩。故肆觐之礼立,则朝廷尊;郊庙之礼立,则人情肃;冠婚之礼立,则长幼序;丧祭之礼立,则孝慈著;蒐狩之礼立,则军旅振;享宴之礼立,则君臣笃。是知礼者,品汇之璿衡,人伦之绳墨,失之者辱,得之者荣,造物以还,不可须臾离也。”[7]可见礼仪是使人得尊卑而知荣辱的一套行为准则,根本目的就是让人们知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从而使上层贵族统治者得到应有的精神和物质利益。根据这套礼仪制度,统治者具体规定了社会每个阶层所应享有的特权,包括衣服材质与服色的不同、出行车马数量、家居房梁的架数与间数、进深等等,就连死后处于不同地位的人其陪葬品数量、墓葬规制、死亡之称都有严格的区别。在死亡之称方面,《礼记·曲礼》云:“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正义曰:‘但生时贵贱著见可识,而死荫为野土,嫌若可弃而称轻亵之,故为治尊卑之名,则明其尤有贵贱之异也。’”[8]随着历史的发展,汉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社会向唐宋变革以后的平民社会演变,人在社会中地位的升降标准也发生变化,即由原先的讲求贵族门阀出身到后来的以官品论高下,这样对于谁薨谁卒的死亡之称评定也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本文所探讨的对象是敦煌归义军节度使曹氏,具体的历史年代在晚唐五代宋初时期,所以我们把目光主要投向这一时期的礼仪制度。《新唐书·百官志一》:“凡丧,三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9]《宋史·礼志二十七·凶礼三》:“定谥。王公及三品以上职事官薨,赠官同。”[10]根据当时“三品以上称薨”的规定我们来看看敦煌归义军节度使曹氏的官品及死亡之称。

二 归义军节度使曹氏的

官品及死亡之称

1. 曹氏的官位

有关曹氏的官品,在现传史籍、敦煌遗书和莫高窟壁画的榜文题记中多有记载,前辈学者也有较多的梳理考证,基本上厘清了有关曹氏家族的官位名称和使用年限[11]。本文限于篇幅不一一赘述,仅列举部分内容:

现传史籍类:

《资治通鉴》载:“八月,归义军节度使张议潮薨,沙州长史曹议金代领军府;制以议金为归义军节度使。”[12]这里仅载曹议金是节度使。

《旧五代史·唐明宗纪》载:“(长兴二年春正月)丙子,以沙州节度使曹议金兼中书令。”[13]

《旧五代史·外国列传·吐蕃》载:“沙州,梁开平中,有节度使张奉,自号‘金山白衣天子’。至唐庄宗时,回鹘来朝,沙洲留后曹议金亦遣使附回鹘以来,庄宗拜议金为节度使、瓜沙等处观察处置等使。晋天福五年,议金卒,子元德立。至七年,沙州曹元忠、瓜州曹元深皆遣使来。周世宗时,又以元忠为归义军节度使,元恭为瓜州团练使。”[14]此段提到了曹议金是节度使兼瓜沙等处观察处置等使。曹元忠为节度使。

《旧五代史·周书六·世宗本纪二》载:“(显德二年五月)戊子,以沙州留后曹元忠为沙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15]曹元忠的官位出现了检校太尉和同平章事。

《宋史·外国传六·沙州》载:“议金卒,子元忠嗣。周显德二年来贡,授本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铸印赐之。建隆三年,加兼中书令,子延恭为瓜州防御使。兴国五年,元忠卒,子延禄遣人来贡。赠元忠为敦煌郡王,授延禄本军节度使,弟延晟为瓜州刺史,延瑞为衙内都虞侯。咸平四年封禄为谯郡王。五年延禄、延瑞为从子宗寿所害,宗寿权知留后,而以其弟宗允权知瓜州。表求旌节,乃授宗寿节度使,宗允检校尚书左仆射、知瓜州,宗寿子贤顺为衙内都指挥使。大中祥符末宗寿卒,授贤顺本军节度,弟延惠为检校刑部尚书、知瓜州。”[16]这一大段叙述给我们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曹氏家族官位资料,除曹议金外,其余子孙当过节度使、检校太尉、检校尚书左仆射、检校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衙内都虞候、衙内都指挥使等官,还被朝廷封郡王爵位,可谓官高爵显。

《宋会要·蕃夷五》载:“建隆三年正月,制推诚奉义保塞功臣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使特进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沙州刺史上柱国谯郡公食邑一千五百户曹元忠,可依前检校太傅兼中书令使持节沙州诸军事行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使,加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散官勋如故。”[17]

《册府元龟》对曹议金的官位有详细的记载:“后唐庄宗同光二年五月,以权知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守沙州长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曹议金,为检校司空守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瓜沙等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使。”[18]

《宋会要·蕃夷五》载:“制:‘权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谯县开国男曹延禄,可检校太保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观察处置营田押蕃落等使’。”[17]

敦煌遗书类①:

P.2675:“河西归义军节度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兼中书令御史大夫上柱国曹议金状上”。

S.4291:“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曹元”。经荣新江考证处为“德”[11]108。

P.4046:“弟子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曹元深”。

S.2687:“弟子河(西)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管内营田处置押蕃落等特进检校太傅谯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曹元忠”。

P.3827+P.3660V:“当道去开宝七年六月六日,臣父薨亡,臣兄瓜州防御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谯郡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延恭,充归义军节度兵马留后。”

第三类莫高窟榜文题记:

第55窟:“故敕河西陇右伊西庭楼兰金满等州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托西大王讳议金供养”[19]。

第100窟:“故敕河西陇右伊西庭楼兰金满等州节度使检校中书令……大……议金”和“敕河西归义军节度押蕃落等检校司空谯郡开国公曹元德一心供养”[19]49。

第427窟:“维大宋乾德八年岁次庚午正月癸卯朔二十六日戊辰敕推诚奉国保塞功臣归义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西平王曹元忠之世创建此窟檐纪。”[19]160

第444窟:“维大宋开宝九年岁次丙子正月戊辰朔七日甲戌勅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内当押蕃落等使特进检校太傅兼中书令谯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实封三百户曹延恭之世创建纪。”[19]168

第431窟:“维(大)宋太平兴国五年岁次(庚)辰二月甲辰朔卄二日乙丑勅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内当押蕃落等使(特)(进)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谯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实封七百户曹延禄之世创建此窟纪。”[19]164-165

依据上述文献记载,结合荣新江等学者考证,我们可以总结出归义军节度使曹氏的官位如下:

曹议金:守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瓜沙等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使,这是职事官位,其死后又被赠太师;另外他的文散官位是金紫光禄大夫,他的检校官位是司空,兼官是中书令、御史大夫,勋位是上柱国。

曹元德:职事官归义军节度押蕃落等使,检校官司空,兼官御史大夫,爵位谯郡开国公。

曹元深:职事官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官司徒,兼官御史大夫。

曹元忠:职事官使持节沙州诸军事行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使,文散官是特进,检校官太傅,兼官中书令,勋位是上柱国,爵位谯郡(开国)公,死后赠敦煌郡王。

曹延恭:职事官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内当押蕃落等使,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官司徒,兼官御史大夫,勋位上柱国,爵位谯郡开国县男。

曹延禄:职事官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观察处置营田押蕃落等使,文散官特进,检校官太尉,兼官御史大夫,勋位上柱国,爵位谯郡王[17]。

通过上述总结,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曹家官位{1}。下面具体以曹议金和曹元忠为代表考察其品级。

2. 曹氏的品级

隋唐以降,汉晋南北朝那种贵族制社会风气逐渐向平民社会政治转变,人们在朝廷中当多大的官就直接决定其所享有的各种社会特权,官品位的高低决定着官的大小和地位,所谓“官非位无以分贵贱,位非品无以定高卑”[20]。我们翻开中古时期的文献记载发现,绝大多数人在官位名称上有很多,其中有职事官、散官、检校官、勋官等等,至于这些官号的源流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故不再赘述。就以上文举出的曹家为例,曹议金的各种官号有七种,到底哪一个或几个官号是直接决定其官位大小,品位高低的呢?《旧唐书·职官志》载:“凡九品以上职事,皆带散位,谓之本品。职事则随才录用,或从闲入剧,或去高就卑,迁徙出入,参差不定。散位则一切以门荫结品,然后劳考进叙。武德令,职事高者解散官,欠一阶不至为兼,职事卑者不解散官。贞观令,职事高者为守,职事卑者为行,仍各带散位。其欠一阶,依旧为兼,与当阶者皆解散官。”[21]《新唐书·百官志三》曰:“凡朝位以官,职事同者先爵,爵同以齿,致仕官居上;职事与散官、勋官合班,则文散官居职事之下,武散官次之,勋官又次之。官同者异姓为后。”[9]1236从两《唐书》中的规定可以知道,当时官位品级首先要看爵位,然后是职事官。至于散官和勋位是作为当时官员享受俸禄的依据,可以看作朝廷笼络下级官员的手段。据此,我们具体来看看曹议金的官品:曹议金的爵位未见正史的记载,虽然敦煌遗书和莫高窟壁画中有其“大王”的称号,多为自称,为谨慎起见,本文不做叙述。其职事官是“守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瓜沙等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使”。节度使、观察处置使等官位在两《唐书》、《宋史》中没有具体的官品规定,但是两《唐书》对于节度使职权和享有的崇高地位都有具体的记载。《旧唐书》载:“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度使,得以专制军事,行则建节符,树六纛。外任之重,无比焉……检讨未见品轶。”[21]1922《新唐书》载:“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抹兵杖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驿则上闻。入境,则州县筑节楼,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将鸣珂,金钲鼓角居后,州县赍印迎于道左。”[9]1309-1310可见,节度使位高权重,上任之时八面威风,应不至于连个三品官都算不上。当然要知道曹议金的官品,既然正史无明确的职事官品记载,我们可以从散官位来判断。正如《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所述:“散官与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一致,有低级散官而任较高级职事官者称‘守某官’。”[22]曹议金的职事官前是“守”,也就是说他的散官比职事官位低。曹议金的文散官位“金紫光禄大夫”,是“正第三品”[21]1792,那么其节度使的职事官品位至少是“从二品”。

我们再分析曹元忠的官品位。由于曹议金所处的时期是五代,其职官制度基本沿袭唐代,曹元忠时期已经是宋代[11]95,113。职官制度在唐的基础上有所改变。《宋史·职官六》载:“节度使宋初无所掌,其事物悉归本州知州、通判兼总之,亦无定员,恩数与执政同。初除,锁院降麻,其礼尤异,以待宗室近属、外戚、国婿年老久次者;若外任,除殿帅始授此官,亦止于一员;或有功勋显著者,任帅守于外,及前宰执拜者,尤不轻授。又遵唐制,以节度使兼中书令、或侍中、或中书门下平章事,皆谓之使相,以待勋贤故老及宰相久次罢故者;随其旧职或检校官加节度使出判大蕃,通谓之使相。元丰以新制,始改为开府仪同三司。”[23]“使相”这个官名出现在中唐,朝廷为笼络地方藩镇,给他们加以“平章政事”的称号,谓之“使相”,像李光弼等人都有过这个称号,到宋代,继续沿用。关于其品位,据《邵氏闻见录》载:“太祖遣曹彬伐江南,临行谕曰:‘功成以使相为赏。’彬平江南归,帝曰:‘今方隅未服者尚多,汝为使相,品位极矣,岂肯复战耶?姑徐之,更为吾取太原。’因密赐钱五十万,彬怏怏而退。至家,见钱布满室,乃叹曰:‘好官亦不过多得钱耳,何必使相也!’”[24]赵匡胤称“使相”是“品位极”,可见使相品位很高几乎达到极点。曹元忠的官号是使持节沙州诸军事行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使瓜沙等州观察处置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使,兼中书令。按照宋制应是“使相”。元丰改制以后,使相改为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根据宋代官制是从一品,是改制以后的品位,级别应该相差不大。另外《宋史·职官九》载:“凡除职事官,以寄禄官品之高下为准:高一品以上为行,下一品为守,下二品以下为试,品同者否。”[23]4060这个“寄禄官”是元丰改制以后,王安石等人编的《元丰寄禄阁》里出现的一个官阶名号,又称为本官、正官,是与宋代每个官员的实际职务紧密联系的。官员达到一定的本官阶,才能承担与之相应的实职,本官阶是用来决定官员俸禄,并且作为官员享受赠官、叙封、恩荫、荐举等待遇的重要标准[25]。如果按照元丰改制后的官号看曹元忠官位,可以称为“推忠奉化保顺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沙州刺史充归义军节度使特进上柱国谯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实封二百户”{1}。因此,虽然曹元忠是生活在宋神宗皇帝之前的归义军节度使,但是其官职品位无论改制前后都在从一品。

经过上述考证,我们可以清楚曹议金是从二品,曹元忠是从一品,根据唐宋职官制度和中国传统礼法,理应在死后称“薨”,但是正史中却无一例外地都用了“卒”{2}。而同样为归义军节度使的张议潮死后正史称“薨”{3}。张淮深是死于非命,且他的官号未得到朝廷认可,其墓志铭里称“陨毙”[11]79。同样是敦煌瓜沙地区的最高首领,张议潮和曹议金、曹元忠的官品基本相同,为何古人厚此薄彼,令人深思。

三 汉官与少数民族官员

死亡之称对比

笔者在翻阅正史时,发现史官对具有称薨级别的汉官与少数民族官员或首领在对死亡之称用词时不同,下面列表对比(表1)。晚唐五代至宋,是继魏晋以后的又一次民族大融合、大迁徙时期,其中沙陀人、党项人、回鹘人、女真人、契丹人不断地向边疆或内地流动,民族成分复杂。本表以正史明确记载的各民族人物作为代表,以见其一斑。

通过上表汉官与少数民族的官位和死亡之称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少数民族官员或首领即使爵列王公官至宰辅,如无特殊情况{1},对其死亡之称史官用词依然非常吝啬地给了个“卒”字。《十三经注疏》有这样的记载:“在《左传·隐公三年》杜预注:‘称卒者,略外以别内也。’孔颖达正义:‘鲁史自书君死曰薨。若邻国亦同书薨,则与己君无别。国史自在己国,承他国赴告,为与己君同,故恶其薨名。虽赴称薨,皆改赴书卒,略外以别内也。’”[26]“略外以别内”是针对当时鲁国国君之死称“薨”晋文公之死称“卒”而做的注释。春秋时期列国纷争,作为鲁国的国史《春秋》在记录本国史和其他诸侯国事时内外有别,并且是略外。关于《春秋》撰史思想,《史记·孔子世家》如是记载:“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春秋,上至隐公,下至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约其文辞而指导。故吴楚之君自称王,而春秋贬之约‘子’;践土之会实招周天子,而春秋讳之曰‘天子狩于河阳’。推此类以绳当世。褒贬之义后有王者举而开之。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27]这就是所谓的春秋大义。春秋笔法为后世史官所崇尚并运用于史书撰写的实践中,以此来有所褒贬。我们翻开中国史书,对于少数民族的态度是一致的,即贬低,其中戎、夷、狄、蛮等蔑视的字眼充斥着整个中古史,很多少数民族皇帝即使占据了中原,坐镇中华,也要附会自己是轩辕黄帝的某支系以掩盖自己戎夷的面目。据此史书编撰原则以及上表的对比,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同样是敦煌归义军节度使,所受的中央官职又基本相同,也符合当时死后之称的规定,张议潮死后就用“薨”,而曹议金、曹元忠等人死后却用“卒”,因为归义军节度使曹家是少数民族。

四 几个少数民族官员死后称

“薨”的特例分析

笔者在调查比对少数民族官员与汉族官员死后称卒或薨的过程中,同样发现一些少数民族官员在死后有称薨的特殊现象,下面将这些情况举例予以说明:

李光弼是契丹人,死后史书给予“薨”[28]。考其原因:首先,他的李姓是国姓。李光弼的先祖是契丹酋长,契丹人在唐太宗时期被赐李姓,“(贞观)二十二年,窟哥等部咸请内属,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左领军将军兼松漠都督府、无极县男,赐姓李氏”[29]。其次,李光弼有大功于唐朝,是大唐的靖难功臣、中兴之将。李光弼协助李唐王朝镇压安史之乱,救社稷于覆巢,挽危局于倒悬。皇帝曾多次下诏赞他,有“制曰:(光弼)器识宏远,志怀沉毅,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往属艰难,备彰忠勇。协风云而经始,保宗社于跕危。由是出备长城,入扶大厦。茂功悬于日月,嘉绩被于严廊”[28]3306。最后,李光弼生前所受到的朝廷恩惠也是少数民族官员所罕见的。他曾被封为天下兵马副元帅,这种官位一般是皇室宗亲才能担任的。而临淮王(亲王爵){1}的封爵,作为皇室以外的人,能得到亲王封号很难,而他被赐铁券,凌湮阁图形。

王思礼,高丽人。他死后史官给的是“薨”。考其原因:首先,他是保边靖难功臣。王思礼曾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抗击吐蕃,破石堡城,以功除右金吾卫大将军,后来又跟随李光弼镇压安史之乱。至德二年(757)收西京,第一个攻入景清宫,随后又收复东京。其次,他官拜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河东节度使、北京留守、太原尹、御史大夫。史称:“自武德以来,三公不居宰辅,唯思礼而已。”[30]

西夏王赵德明死后,史官给的是“薨”。考其原因:首先是有大功并赐国姓,其先世协助唐政府镇压黄巢起义曾被赐姓李。五代十国末期,党项人归顺大宋,协助宋政权消灭北汉国,打击契丹,镇压羌民叛乱,又被赐姓赵。其次是他官拜推忠保顺亮节翊戴守正宣德崇仁功臣特进检校太师兼中书令使持节都督夏州诸军事行夏州刺史上柱国充定难军节度使夏银等州管内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食邑六千户实封一千户,也是使相。宋朝廷为了笼络这个西北强国,牵制契丹人,对党项首领赏赐有加,恩宠无比[16]13981-14033。

据上述考证,可以推断出少数民族官员死后能得到“薨”的待遇,其家族必然是为朝廷立过特殊功勋的,一般要有定难勤王中兴之功,方能得到朝廷的特殊恩宠,生前加官晋爵,死后享受特殊之称。

五 相关问题的思考

在本次课题研究中,笔者发现关于曹家功臣名号问题与正史规定不符,为此特在本文最后提出设想,以供各位史学同仁参详,也为今后继续探讨曹家族属提供思路,也许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莫高窟第427窟和第454窟都有关于曹元忠的功臣名号的记载,即“推诚奉国保塞功臣”[19]160,171。《宋会要·蕃夷五》又有“推诚奉义保塞功臣”[17]。笔者查询了《宋史》,发现所述功臣名号在《宋史·职官志》中没见记录:“功臣者,唐开元间赐号‘开元功臣’,代宗时有‘宝应功臣’,德宗时有‘奉天定难元从功臣’之号,僖宗将相多加功臣美名。五代寝增其制。宋初因之,凡宣制而授者,多赐焉。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刺史以上阶、勋高者,亦赐之。中书、枢密则‘推忠’、‘协谋’,亲王则‘崇仁’、‘佐运’,余官则‘推诚’、‘保德’、‘翊戴’,掌兵则‘忠果’、‘雄勇’、‘宣力’,外臣则‘纯诚’、‘顺化’。宰相初加即六字,余并四字,其累加则二字。中书、枢密所赐,若罢免或出镇则改之。其诸班值将禁军,则赐‘拱卫’、‘翊卫’等号,遇恩累加,但改其名,不过二字。”[23]4080

“功臣推忠、佐理、协谋、同德、守正、亮节、翊戴、赞治、崇仁、保运、经邦右赐中书、枢密臣僚。推忠、保德、翊戴、守正、亮节、同德、佐运、崇仁、协恭、赞治、宣德、纯诚、保节、保顺、忠亮、竭诚、奉化、效顺、顺化 右赐皇子、皇亲,文武臣僚、外臣。拱卫、翊卫、卫圣、保顺、忠勇、拱极、护圣、奉庆、果毅、肃卫 右赐诸班值将十禁军。”[23]4062其中第二个“推忠”据本卷后注释应为“推诚”之讹[23]4072。

我们回过头来看曹元忠的功臣号,无论是莫高窟洞窟里的“推诚奉国保塞功臣”抑或是《宋会要》里的“推诚奉义保塞功臣”,在宋代的职官制度中都无法找到“奉国保塞”和“奉义保塞”名号,但是宋朝廷在赐给外臣的名号里有“推忠(推诚)、保德、翊戴、守正、亮节、同德、佐运、崇仁、协恭、赞治、宣德、纯诚、保节、保顺、忠亮、竭诚、奉化、效顺、顺化”。其中奉化、保顺与之相似。按照第一段所引的宋史记载“外臣则‘纯诚’、‘顺化’”来推断,当时宋朝廷是把他们当成了外臣。我们再对比西夏王赵德明的功臣称号,也可以看出端倪。赵德明的功臣称号为“推忠保顺亮节翊戴守正宣德崇仁功臣”,透过诚、顺、奉、化这些字眼,应该有理由判定曹家是少数民族,当时的大宋朝廷为了安抚这位远离中原却一直坚持诚服大宋守卫中原飞地的地方政权首领,采取了较为平和的方式,对功臣封号略加变动,而史官在记录时也采取了折中的办法,即表达了当时朝廷的初衷也给后人认清曹氏民族所属留下了线索。因此,笔者推断曹元忠的功臣封号被修改过,真正的封号可能是“推诚奉化保顺”。

六 结 论

一部中国古代史,其实就是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开发华夏大地的历史,但是“夷夏大防”的观念却根深蒂固,从孔子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到苏轼的“夷狄不可以中国之治治也,譬如禽兽然”,再到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对夷狄之鄙视可谓贯穿古今。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少数民族有两种选择:一是反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十六国时期的石勒杀汉人;二是融合,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笔者认为,归义军节度使曹家就是采取了第二种融合的策略,使自己快速地融入到了敦煌地区汉人族群中,从而使得自己在瓜沙一带能统治百年之久。

茫茫沙海,掩埋了很多历史真相,留给后人的是藏经洞里的经卷文书以及莫高窟壁上的画像,在这些遗存中我们见到的是曹氏利用自己在敦煌最高统治者的权势修改的郡望记载和画像,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们那种迫切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心理,但是无论如何,当时史官的记载会给我们留下线索,只要我们抓住中国古代礼法和史官修撰原则就能认识到归义军节度使曹氏是少数民族的真面目!

参考文献:

[1]罗振玉.瓜沙曹氏年表[M]//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历史卷(一).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1-12.

[2]史苇湘.世族与石窟[M]//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154.

[3]荣新江.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J].历史研究,2001(1).

[4]冯培红.敦煌曹氏族属及归义军政权[M]//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183.

[5]沙武田.敦煌石窟归义军曹氏供养人画像与其族属之判别[M]//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西部考古.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6.

[6]李并成,解梅.敦煌归义军统治者曹氏果为粟特后人吗——与荣新江、冯培红先生商榷[J].敦煌研究,2006(6):111.

[7]刘昫,等.旧唐书·礼仪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815.

[8]礼记正义[M].十三经注疏委员会,整理.郑玄,注.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5.

[9]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百官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1194.

[10]脱脱,等.宋史·礼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2913.

[11]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60-148.

[1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52[M].北京:中华书局,1956:8164.

[13]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唐书·明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575.

[14]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外国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1841.

[15]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周书·世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5:1531.

[16]脱脱,等.宋史·外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4123-14124.

[17]徐松.宋会要辑稿·蕃夷志·瓜沙二州[M].北京:中华书局,1957:7767.

[18]王若钦,等.册府元龟·帝王部·来远[M].北京:中华书局,1960:2057.

[19]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7.

[20]薛居正,等.旧五代史·职官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1989.

[21]刘昫,等.旧唐书·职官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1785.

[22]俞唐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54.

[23]脱脱,等.宋史·职官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7:3946.

[24]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1[M].北京:中华书局,1980:3-4.

[25]朱端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50-651.

[26]春秋左传正义[M].杜预,注.孔颖达,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1-83.

[27]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M].北京:中华书局,1963:1943.

[28]刘昫,等.旧唐书·李光弼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5:3311.

第11篇

加强控烟工作,创建“无烟学校”,是促进全校师生身体健康的需要,也是校园文明进步的标志。

具体措施:

1、学校把无烟学校建设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控烟工作具体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控烟规章制度。就控烟工作及时成立控烟工作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加强控烟的日常管理,并做好检查记录,确保学校控烟工作落到实处。。

2、充分明确禁止吸烟的场所与范围。学校的教室、图书室、实验室、活动室、办公室、会议室、操场、厕所及学生活动场所,均属禁止吸烟范围。在学校入口处张贴或摆放“无烟校园”提醒,在显著位置张贴学校控烟规定、奖惩办法等;提醒教职工、来访者、学生家长学校已实施全面禁烟;在教学楼、办公楼等场所设有禁烟标识;不在学校办公室、会议室、食堂等场合摆放烟具。

3、加强宣传,创造良好的控烟氛围。为了提高师生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不吸第一支烟》、《保护不吸烟者免受烟害》等有关内容,对学生利用班会或少先队活动时间认真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师生对控烟的认识,人人参与控烟活动,自觉抵制烟害,创造良好的控烟氛围。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控烟实际效果。一是积极组织师生开展“远离烟草,珍爱生命”主题活动,教育全体师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禁烟。二是积极开展知识竞赛、演讲赛、树立典型示范等活动,促进控烟活动稳步有效的开展。三是将“抽烟有害健康”的内容归入健康教育计划,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5、学校把是否吸烟作为学生思想品德评定之一、“三好”学生评选内容评定之一,把控烟与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6、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控烟网络,在净化学校环境的同时,将控烟活动逐步延伸到家庭、社会。学校主动和家长配合,利用家长会、微信群积极宣传抽烟有害健康,倡导学生劝戒家长戒烟、禁烟。在“5.31世界无烟日”这一天,要求学生给自己家长一封劝烟信,劝阻家长禁烟、戒烟,同时学校也给家长一封信,宣传学校禁烟办法、抽烟风险等,提议家长禁烟、戒烟,以身作则为教育学生养成不抽烟的习惯做表率,卡住学生买烟经济来源。呼唤社会监督。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学校是控烟学校。商店不能将香烟卖给学生,共同为学生创造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申报单位(盖章)张寨社区小学 

2020年 9 月 13日

第12篇

一、思想重视、组织活动有力。

1、学校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班主任为成员的寒假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领导开展活动。寒假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上级精神,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寒假工作意见,确保了寒假活动的顺利开展。

2、学校通过召开校务会、班主任会议、教师会,认真学习上级有关寒假工作的意见,层层进行思想发动,统一全校教师对开展寒假活动重要意义的认识。1月17日召开了校务会,落实寒假计划的制定、实施以及寒假工作的过程管理、总结等工作。1月17日下午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使大家充分认识假期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体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寒假工作,在寒假中要遵纪守法,尊老爱幼,严禁教职工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1月19日上午召开了全体班主任会议,树立“放假不放教”的观念,要求大家切实开展好假期家访工作,特别要关心学困生、特殊家庭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假期生活。

二、增强法制安全意识,做遵纪守法小公民。

在散学典礼上,法制副校长陆赛锋警官作法制教育的讲座,让学生知晓了安全燃放烟花爆竹的有关规定,知晓了安全使用煤气、电器和防火、防盗、防骗等危及生命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技能,培养了学生自我保护的技能。学校大队部还举行了“经典启心智,书香溢家园”寒假读书活动的启动仪式,仪式上,大队长徐曼向全体伙伴们提出了读书倡议,并作了活动的安排。最后校长作了总结发言,他表彰了这个学期师生各级各类获奖情况以及学期四好少年、学习积极分子,提出了寒假活动的主题、内容、要求和具体安排,并向全体学生家长发放了《寒假活动告学生家长书》及“经典启心智,书香溢家园”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使广大家长知晓学校寒假工作的要求和安排,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三、家访情况及慰问贫困学生情况:在假期中,学校党政领导分别慰问了12名贫困学生,发放图书、学习用品累计人民币1325.60元整。1月29日又对5名家庭贫困学生进行了家访,并送上了团县委的春节慰问金。学校6名班主任共对105名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家访活动,形式有qq平台、路遇、上门家访等,占学生总人数的67%。他们了解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实际情况,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四、围绕主题,积极开展活动

2011年寒假,我校紧紧围绕“安全、温馨、健康、快乐”为主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为学生的寒假生活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1、“敬老爱老,四好少年在行动”。1月20日上午,学校彩虹中队海豚小队的8名小志愿者,在大队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社区敬老院,打扫卫生,张贴喜庆的窗花,和老人们聊天。其次,大队部还号召队员们在假期里坚持每日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累计基本能坚持共有 102 人;过年向爷爷奶奶说一句祝福的话,累计 110 人,增强了学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意识。好人好事共 97 件,有帮助小伙伴辅导作业、有帮助邻居带小孩等等。

2、“真情传祝福”行动:形式有寄贺卡、打电话、发短信等,累计送老师 22 条;送长辈 56条;送伙伴 31 条;送亲戚 44 条,给灾区小朋友写慰问信共25 封。开学初学校还对各班收集的祝福语进行了评比。

3、四至六年级学生创编“节日小报” 共收到 63 份。评选出优秀作品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