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设计格式

教学设计格式

时间:2023-06-01 08:52: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学设计格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设计格式

第1篇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英特尔未来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8020003

作者简介:刘莉莉(1987-),女,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与网络教育;张菊(1987-),女,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与知识管理;林艳(1989-),女,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师专业发展与生态化教学。

1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随着2004年《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提出,不管是在职教师还是师范生,他们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素质都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林万新在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中指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当中存在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技术、技能较多,而课时却仅有36学时;教学形式的局限性与能力培养多样性的矛盾,课程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比较多样性,但是教学方式却单一刻板,学生在实践时仍主导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宋光辉通过对周口市师范院校的调研分析,得出能力培养的配套实践课程严重缺失,而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操作,最终使得技能训练无法实现。王海燕和余雅萍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指出学生在能力培养中遭遇到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尴尬,实习时间不足导致理论没有验证的空间,理论知识没有对实践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也有研究者对学习课程的实习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探讨,如郑燕林等人指出通过课程的学习,虽然大部分学生的理论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情况并不理想。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分别对目前师范生教育能力培养和通过系统学习并实习后的师范生教育能力进行了探索。本研究试图立足于当前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依据“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针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系统建构创新性的模式,以期使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更加合理和优化,最终提高他们的教育技术能力。

2英特尔未来教育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培训使教师学习和掌握全新的教育理念;通过48学时的培训,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教与学,培养教师如何实施研究性课程和问题导向式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提高信息素养和革新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能力。课程由10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都遵循“结对交流”、“教法研讨”、“动手操作”等格式,培训不仅能让学员把强烈的信息意识贯穿始终,而且引导学员使用互动教学方法研讨,培养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该培训本身贯穿的理念是倡导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与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需要学习多门课程不同,“英特尔未来教育”能够快速有效地整合吸收教育技术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适合于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3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师范院校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来完成的。针对目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所存在的问题,立足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结合“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块教学的基本格式,以分模块教学、英特尔模块教学基本格式、分类教学的思想提出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创新性模式,如图1所示。

图1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创新性模式

3.1精选整合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分模块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是非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渠道。作为非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范生,他们没有必要面面俱到掌握教育技术的各个方面,针对该课程中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先遵循“弱化理论深度, 突出应用特色, 面向能力培养”的原则,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进行精选整合,主要从4个模块进行课程的学习:理论知识、教学媒体与资源的认识与使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整合后的课程模块由浅入深,先理论后实践,先设计后整合。再遵循“以技术作为基础, 以教学设计及课程整合为主线”的原则,考虑到后两个模块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前两个模块的内容,加大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课程整合的比重,弱化理论知识等比重。精选后的课程一方面缩小了教学任务,解决了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另一方面也使得课程学习更加贴近中小学对职前教师的需求和要求。

3.2规划模块教学基本格式,实施适当教学

第2篇

众所周知,实验教学工作相对于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琳琅满目的多媒体课件让人耳目一新。可以想象,如果能够把大量的多媒体课件移到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上并运行这些“满载的货车”必将是大快人心的事。

工程材料与成形加工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重要教学环节,其实践性很强,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消耗大量的实验材料,花费较长的实验时间,实验成本高,并有一定的危险性。且由于客观条件,使实验次数受到限制,难以甚至无法观测到微观现象与过程,例如“铁碳合金平衡显微分析”实验。而本项目研发的“工程材料与成形加工基础实验远程教育系统”不仅可以改善实验条件、更新实验内容、改进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方法、降低实验成本,而且可以突破时空、地域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

二、系统构成和开发流程

1.系统构成

图1是“工程材料与成形加工基础实验远程教育系统”的主页面,该系统包括实验园地、知识查询、留言板、技术社区、在线测试等模块,参见系统构成框架图(图2)。其中,实验园地包括18个实验课件与相关知识库,全面涵盖了该课程的基本知识点与日趋广泛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例如有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快速成形加工等,可以实现网上实验演示、交互式网上实验操作训练;知识查询模块能够实现课程知识点的查询,只需在检索框中输入相应的关键词.就可以得到系统的在线帮助;留言板实现了面向学生的网上答疑、网上辅导,“随教随学,随时答疑”,可提高教师教学辅导答疑的质量和效率;技术社区提供了一个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网上交流的场地;在线测试可以随机出卷,题型多样、全面,有是否题、单项与多项选择、填空、简答题等,且系统能够自动批改作业与试题,提高了教师批改的效率和质量。

“工程材料与成形加工基础实验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相对于其它课程,在课程内容的组织、编辑、教学策略的设计及媒体信息的采集制作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性和方法。因此,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除了注重课件教学功能的全面性之外,主要根据“工程材料与成形加工基础实验”的教学特点和网络远程教育的设计特点,加强了课程远程教育的组织结构设计、教学规则设计与制定,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化和协作性好的学习环境。

2.开发流程

一个软件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起到开发成功投入使用,要经过若干互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阶段。一般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现阶段、测试阶段、运行与维护阶段。

图3所示为远程教育系统的开发流程,遵循软件开发六个阶段的原则。其中原型的开发,是初步设计阶段的一个主要目的。将远程教育系统的脚本设计成可运行的界面程序,确定程序的逻辑框架,色彩色调风格,使教学设计的意图能够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

三、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是指“用系统的方法来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制定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解决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一套具体的操作程序来协调、配置,实现各要素的有机结合,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设计有系统的总体设计,也有单个课件设计,还有某个主题、某个细节的设计,并根据情况不断加以调整与修改。正如一幕引人入胜的话剧离不开好的剧本一样。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系统要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依赖于精心的教学设计。与以往人们所熟悉的“备课”不同,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用系统的观点,将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围绕着教学目标,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实施过程的方案。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用以支持学习者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它是远程教育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根基,主要指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在进行教学资源设计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注重整体,用各种方式链接的各个页面应组合成一个和谐的系统,保证概念的完整性,使学习者不会因“迷航”而缺漏某个知识点的链接路径。本系统的“实验园地”安排了18个课件,涵盖了工程材料热处理、冷加工、普通切削加工、数控加工与特种加工,包括了机械零件整个加工处理过程;二是体现层次;三是突出主次,用主题和背景在明暗、色彩、大小、形状、序列、位置上的对比将关键性和非关键性教学资源加以区分,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2.媒体表达形式的确定

媒体的表达形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来确定。本系统为“实验园地”中的18个课件分别设计了适合内容特点的媒体表达形式。例如,“冲压模具的拆装实验”,该实验的主要设备是模具,我们考虑用三维模型来展示实物模具,用三维动画模拟冲压模具的装拆过程,实现“实验演示”;而“实验操作”是学生练习拆装过程的模块,则安排了交互式操作,其流程为操作提示评判再试。此外,模具零件的结构用二维图表示,参见图4。

3.界面设计

软件界面要美观,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操作要简单,不需要大量的预备技能;提示信息要详细、准确、恰当;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形象、逼真地表达课程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知识,摆脱死板的教学方式。在“212程材料与成形加工基础实验远程教育系统”中,设计制作人员将图片、动画、文字和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色彩的合理搭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交互设计

交互是用户与计算机进行对话的手段,是用户参与和进行控制的接口,是促进和支持教师与学习者能在具体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双向或多向通信和交流活动的手段。远程教育系统中的交互分为两类:学习资源的交互和教学系统的交互。

学习资源的交互是媒体能够直接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一些品质。在系统教学设计时根据各个实验的具体特点,我们安排了各种交互方式。例如模具安装,学生可以拖动零件三维模型到正确位置,假如位置错误,系统则有提示;机床上的开关按钮,学生可以以鼠标点击的方式按动,从而操纵机床加工或停止。

教学系统的交互是指媒体能够支持人与人之间相互通信与作用的能力和特性。“工程材料与成形加工基础实验远程教育系统”设置了以下交互功能:(1)E-mail远程辅导。学生可用E-mail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告知老师,老师作定期解答;(2)实时“技术社区”交互与“留言板”交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切换到“技术社区”进行在线讨论,通过与多个学习伙伴的交流和讨论,提 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回答其他学习伙伴的问题,或通过留言板向老师提问;(3)网上自测。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能随时随地通过“在线测试”进行自我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安排。

5.导航设计

远程教育系统的信息量大,各部分信息之间的关系复杂,设计合理有效的导航系统可帮助学习者顺利通达学习材料的各节点,提高信息通达的便捷性,并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引导。在具体设计导航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简明,使用灵活;(2)提供知识结构导航、帮助导航和线索导航。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途径和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为学习者提供最佳的自主学习环境。例如,我们设计了“知识查询”模块,为学生提供在线帮助,同时,在“实验园地”的各课件页面上提供了搜索引擎,只要填人关键词,就可以搜索到相关知识;(3)为网状知识结构中的学习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引导,避免学生偏离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远程教育系统开发技术

1.脚本设计脚本设计是具体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是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是程序设计的蓝图,它包括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文字脚本用于描述教师对每一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结果;制作脚本则用于描述教学软件的系统结构和教学功能。其主要步骤如下:

(1)系统需求分析。明确“32程材料与成形加工基础实验远程教育系统”教学设计目标和教学对象,确定其课件内容和模式,制定支撑环境,并画出功能结构图。

(2)脚本编写。分总体设计和具体设计。总体设计是将“工程材料与成形加工基础实验远程教育系统”教学目标细化为子目标;具体设计是教学单元设计,即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运行步骤、时间,并写明各帧的教学内容和表达方式。

脚本编写是教学设计与程序设计之间的重要环节,因此,选材要适当,帧面设计要合理;教学过程要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力求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局部设计和总体兼顾协调,交互性设计力求方便用户。

2.开发工具的选择

由于该系统内容广泛,18个实验涵盖了工程材料热处理、冷加工、普通切削加工、数控加工与特种加工.包括了机械零件整个加工处理过程,而且,课件的表现形式创新,基于网络实现人机交互式的实验技能的仿真训练、仿真演示功能强大,所以,本系统采用了多种技术:基于Microsoft.Net FrameWork框架,使用组件创建、动态放射、Ado.Net的相关技术;采用JavaScript、VisualC++、HTML、Delphi、VBScript、VB等语言进行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编程;辅以Photoshop、Flash、3DMax等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开发;也采用Frontpage、Dreamweaver、ToolBook等工具进行Web站点规划。

3.素材制作

远程教育系统中所用素材基本是多媒体形式的,而多媒体素材的准备与制作是十分繁重和细致的工作,占用系统开发的大量时间。常见的素材模型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

文本素材中汉字采用GB码统一编码和存储,英文字母和符号使用ASCII编码和存储。由于纯文本文件一般比较小,在网络上传输时不存在速度瓶颈问题,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熟悉的软件来写作,如Word、NotePad等。

图形、图像素材应采用目前通用的格式处理和存储。网络上通用的格式只有GIF和JPC,所有图形图像都要有这两种格式的一种。

所有音频数据都需要制作成Real流式媒体格式(RAM);视频素材使用四种存储格式:AVl格式、OuickTime格式、MPGE格式和流式媒体格式,在网上实时传输供实时教学使用的视频类素材使用流媒体格式。随着Internet的发展,流媒体(StreamingMedia)也越来越普及。流媒体是通过网络传输的音频、视频或多媒体文件,其数据流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而是随时传送随时播放,只是在开始时有一些延迟。当流媒体文件传输到用户的计算机上时,在播放之前该文件的部分内容已存人内存。

网络课件中所有动画都需要制作成GIF或Flash格式,主要用3DMax和Flash软件制作。Flash是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用于制作动画的软件,用它制作的动画质量高、体积小,非常适合于网络传播。三维动画由3Dmax软件制作,由RealproducerPlus转化成RM文件格式播放。

五、结束语

第3篇

摘要:计算机因其能集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的特性,应用到教育领域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同时对教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掌握CAI课件的制作方法,制作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思路一致的课件,并使之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当中。本文就是笔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尝试制作课件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关键词:课件制作前的准备、选好课题、课件的制作

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已深入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课堂教学,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已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而,教师迫切需要大量教材配套的CAI课件。由于市场上没有现成的软件可买,即使有也不一定与教师的教学风格、思路一致。所以自己动手编制课件就成了最快获得适合自己教学的CAI课件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 CAI课件制作前的准备工作

一个优秀的CAI课件,除了要有精美的制作外,制作前的准备工作也是不容忽视且必不可少的。

1. 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

开发工具的好坏、功能的强大与否,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制作出的课件的质量。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你的“器”选择的不好,那么制作同样质量的课件,你将花费比别人多达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开发周期,这样,不但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满足不了现代课堂教学对CAI课件的大量需求。所以,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可用于CAI课件开发的制作工具有很多,如Authorware、Powerpoint、Flash等等,这些工具具有制作简单、直观,不要求开发人员具备编程能力等特点,特别适合教师选用。在这些创作工具中Powerpoint的交互性较弱,而Authorware的文件太大,这两个缺点恰恰是Flash的优点,所以现在制作的课件多选用Flash制作。

2. 选择好课题

选题即是明确课件的课题,它是课件制作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选择的内容应是教材的新知识点、教学重点以及学习难点。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选题一般要在分析教材、分析学习者特性的基础上,并根据多媒体特点进行确定,通常的做法是找出新知识点、教学重点、学习难点,然后从这“三点”中对课题作出初步的选择。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教师都是为用CAI课件教学而用,而不是因需用CAI课件教学而用。许多教师制作课件,选题多半是要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而不是教材的新知识点、教学重点或难点,这样制作出来的课件就成了“黑板搬家”,根本没有发挥多媒体的特点,也就毫无效果可言。

除此之外还应综合考虑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作为课堂用多媒体课件的选题,其内容必须适于用多媒体表现,能突出多媒体的特点;其次,要考虑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否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应从时间、知识、技术水平以及教学效果等诸方面综合考虑。

二、CAI课件的制作步骤

选择好了合适的制作工具,确定了要制作的课题,接下来就要进行复杂而繁琐的课件制作了。一般来讲,课件制作要经历下面四个阶段,教学设计、脚本设计、素材准备、系统生成。

1. 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你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来制定教学策略、规划教学过程的活动。教学设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AI课件的成功与否。所以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例如,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采用操练与练习的教学模式,而对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注意力容易分散,则可以采用教学游戏原教学模式。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还应注意如下问题:

(1) 教学设计应遵循心理学、教育学规律,使课件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实现。

(2) 优化课件结构,力求课件的内容准确、丰富、图文并茂。

(3) 充分利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利用声、光、动画等听觉和视觉效果设计多媒体课件,使之更加生动。

(4) 系统应为开放式结构,按照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由于授课者和授课对象不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有所差异,开放式系统应能满足各个层次的需要。

2. 编写脚本

编写脚本主要是将教学设计编写成思路清晰、流程精炼的“剧本”。脚本对课件的作用就相当于剧本对于电视、电影的作用,它是编程人员开发课件的依据。脚本的结构应符合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要求,也就是说,脚本应划分成多个模块,通过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调用来实现程序的执行。常用的脚本结构如下: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把学习路径的控制权交给教师,让教师对计算机提供的各项内容进行选择,从而使课件课件按自己的需要确定合适的教学路径,很好地实现了计算机因材施教的目的。

3. 收集、制作素材

这项工作主要是收集、制作、处理课件制作中所要用到的素材,它包括声音的录制、图像的处理以及动画的制作合成等。由于兼容性的问题,素材存储的文件格式一定要是常用的。例如,声音的存储格式应以.wav为主,图像的存储格式应以.bmp或.jpg为主,动画的存储格式应以.avi为主。

4. 系统生成

系统生成是CAI课件制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主要是利用所选择的创作工具,依据CAI课件的脚本,对素材进行加工、合成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考虑到下面几个问题:

(1) CAI课件所运行的平台就是大众化的平台。

在选择CAI课件运行的平台时,应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既要考虑到所选的平台能否使课件正确、流畅地运行,还要考虑到这个平台是否是大众化的平台,即大多数学生或学校普遍采用的平台。如果你选择的平台过高,大多数学校不能使用你的课件,那么你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而如果你选择的平台过低,虽然大多数学校能够运行你的课件,但这个平台不能使课件正确、稳定地运行,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所以,选择好课件运行的平台至关重要,一般来讲,在保证课件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选择的平台应尽量等于或略低于大众化的平台。

(2) 课件的界面大小应尽量选择640×480的模式。

第4篇

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利用常用软件来播放音视频、对音视频文件格式进行转换,以及制作、编辑电影。

2. 教学重点

熟练应用Windows Media Player、Windows Movie Maker常用软件对音频播放、视频素材编辑、添加效果以完成设计方案。掌握使用FormatFactory(格式化工厂)软件进行音视频格式转换。

3. 教学计难点

编辑整合不同素材,添加效果,完成方案。

4. 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机房、ppt课件、为学生提供的素材。

二、教学设计构思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音视频处理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如欣赏音乐与电影,制作编辑影片等。所以,掌握利用音视频编辑软件对音频、视频进行处理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的主要内容由音频和视频两部分组成,由于时间有限,力求达到效果的同时尽量简单,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为设计的中心,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开始、展开、结束。采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基础,通过对任务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更快地了解全貌,引起学生兴趣并启发学生思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考虑到使用性,深入一些的内容可作为知识拓展提供学生自学。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同时激发他们对多媒体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播放一段伴有轻音乐的视频片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音频、视频文件有多种存储格式,不同的多媒体播放设备支持不同的音视频文件格式。列出不同音视频格式文件,让同学们观察?

2. 情境描述

小李同学,经常听听音乐,对收集的一些照片进行编辑,他打算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一个视频相册,并将其上传到视频分享网站。可是该网站不支持小李同学制作的动画视频格式,因此,小李为了完成此情景,必须将其制作的视频转换为网站支持的格式。

3. 情境分析

情境主要完成播放音视频文件,以及图像文件进行编辑加工并进行格式转换。提出:如何完成此情境?请同学们先思考片刻?

4. 情境操作

第一,如何播放音视频文件?

讲述并操作:启动Windows Media Player,利用下载的音乐、CD中的音乐以及视频片断,进行音视频系列播放操作,让同学们观察,使同学们掌握播放数字媒体文件、组织数字媒体收集、刻录用户最喜爱的音乐CD、从CD翻录音乐等操作。然后,问同学们还有其它的音频播放软件吗?……,了解同学们的知识层面。

知识拓展:简介Windows Media Player同步操作功能;播放VCD、DVD影片光盘,方法与播放CD光盘相似。

讲述并操作:在正式进入影片编辑前,首先先在电脑硬盘中建立一个新资料夹并为它命名,编辑过程中所需使用的影音素材〈含图片、影片、声音...等〉置放于资料夹中。启动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用事先准备的图片素材、音频素材进行演示视频文件的编辑操作,同学们将看到作品的完成过程。简单介绍当前其他编辑音视频软件的功能。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

知识拓展:Windows Movie Maker在默认状况下只会显示一种输出方式,可以修改;可以为影片加片头和片尾。让同学们感觉制作的视频更专业了。

第三,网站不支持小李同学制作的视频格式如何处理?

讲述并操作:因为不同的多媒体播放设备支持不同的音视频文件格式。启动FormatFactory(格式化工厂)软件,将小李同学制作的视频格式文件转换成网站支持的格式文件,使音视频文件在不同的软硬件环境下顺利播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四,提供给学生一些用不同视频软件完成的制作视频效果,如使用会声会影对音频、视频素材编辑、添加效果以完成设计方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5. 学生实训

通过情境教学同学们有了对视频文件的编辑和处理的基本认识,掌握了一定的操作规律和方法,完全可以放手由学生以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参考情境完成类似的视频效果的作品。提示可以创新。

在实训中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视频作品后,要及时总结,注重讲清思路,同时要归纳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具有完成类似情境的能力。

6. 课堂小节

本节由情境推动教学。用多媒体展示本课任务作品,引导学生共同回答处理音频、视频的操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于处理音视频编辑全过程有一个认识和掌握,使学生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体会发现与欣赏生活中的美以及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实践、综合能力,及社会责任感。

第5篇

关键词: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教学软件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0-0021-04

20世纪末,通过将各种非线性成分的建构介绍到传统的线性教学设计方法中,科学领域的复杂理论逐渐融入到教学系统开发模型,对ID理论来说,适于考虑这种把非线性作为具有动态本质的学习和思维的固有特征的学习理论。所以提出一个源自于复杂性理论观的模型,这个范式是基于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的假设。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提供了一个对学习的教育学解释,模型的目的是将其作为教学设计理论的心理基础。

一、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教学系统设计(ISD)的四展可表述为“线性循环―流程图―阶段内循环、阶段外线性―动态交互网络”的演变过程。前三个阶段,基本上是设计、开发线性教学程序或是对线性教学程序的完善和补充,我们把它归结为线性教学系统设计。最后一个阶段,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坦尼森教授在认识到了还原论、线性思维重视部分,忽视认知系统各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给教学系统设计所带来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将混沌理论引入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中,提出了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的认知要素等重要观点,最终形成了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

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的特点是:第一,该模型必须能够描述认知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元素;第二,该模型必须解决高级的内部心理过程(如解决问题、决策制定、问题确定和创造性)中的内容知识和认知策略的互动问题;第三,该模型必须包括作为认知系统整体的成分之一的情感元素。[1]

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的主要成分为:第一是作为理论基础的复杂理论。该理论融合了北美认知理论与欧洲认知复杂性理论。第二是学习目标,主要参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目标分类。第三是教学规则,也就是针对于各个学习目标形成的教学策略。

该模型的基本子系统包括以下内容:感觉接受器(感觉记忆)成分、执行控制成分、情感成分、知识库成分以及内部认知处理能力,[1] 如图1所示。该模型指出认知系统的两个主要信息来源:外部和内部。外部信息通过标准的感觉机制进入认知系统,而内部信息则是不同系统成分与认知能力之间积极互动的结果。外部行为是通过感觉记忆成分的输出而得到展示的。

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型并不是一个传统的信息加工模型,而是一个高度动态的、交互的系统,不同成分之间是持续整合的。在多种非线性状况的情境中,认知是一个动态的现象,随着情境变化而变化,以难以预知的方式进行着自我调节、重构和建构,并非一个确定性的线性的信息加工过程。认知系统中的子系统以无数种方式变动和适应。

坦尼森等人引入科学领域的复杂理念,提出一个非线性教学系统设计模型,不把学习看做是从感觉记忆到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线性加工过程,而是一个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模型。交互认识复杂性学习模型强调各种成分的积极认知加工和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取代那种脱离其整体关系对学习要素进行研究的简化方法。学习和认知中情感成分的重要性伴随着知识贮存和提取的一般要素而得以实现。模型另一个独特的地方在于内部认知过程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和建构知识都发挥了作用。

关于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的应用方面,还是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解决、决策制定、问题确定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优化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的应用

首先是目标具体化,这是每个教学设计者所需要明确的内容。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对教学和学习的目的加以明确的过程。将目标具体化还需要详细分析所要求学习的目标的类型,我们参考了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运动技能、态度。[3]根据分类来进行目标的细化分类,并根据分类的特征进行模块化的学习方法设计。例如,教学的目标是学习新的概念知识,我们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特征采取直接叙述或是例子描述等方法。

其次是对于学习环境的考虑,教学有多种形式,不仅包括传统大班式集体教学,也有一对一式,不仅包括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也包括了企业员工的培训等等。环境复杂多样,没有一个固定单一的教学设计能够适应如此复杂的环境。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教学设计者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格式。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基于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交互性,整个模型中交互性是一个教与学的信息不断反馈交流的过程,其中不仅仅是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也包括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学习者自身的内部交互。

三、基于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的教学模式设计

教学的过程不可能是一个线性的过程,教学设计也不是一个单一的一成不变的过程,在适合的心理学基础与丰富的教学经验的糅合下,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能够设计出对于他本身的教学情况最适合的教学。在此我们尝试将认知复杂性作为心理学基础进行教学设计的探讨,将教学方法融合进入教学软件中,实现教学软件能够灵活提供学习者学习方法。我们将教学方法一一分开,分为几个不同的模块,通过对模块的组合来实现不同的学习方法。

由以上分析的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的特点与应用方式来看,该模型适合于模块化的软件开发方式。通过将学习目标进行分类,我们可以将教学模块进行以下分类,言语信息对应的教学方式为讲解式教学模块,智慧技能对应的是练习式教学模块,认知策略对应于复杂动态教学模块。其中复杂动态教学模块主要以复杂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式为主。学习态度对应的则是问题导向式的教学,通过灵活的问题引导学习兴趣。以上四个模块组成为教学模块,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需要学习所有的模块,只需对教学模块进行组合形成教学规则即可,设计者可以是学习者或者是教师,对于教学模块的选择则是根据学习者自身的情况来选择。每个教学模块都应与交流模块相连接,以便学习者能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互动。

该教学软件应适用于不同的科目,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只需按照模块的需求将教学资源放入其中,学习者可以灵活地选择教学模块从而制定出自己的学习方法。讲解式教学模块内容主要以教学视频、文字为主,以陈述性知识的讲解为主。练习式教学模块以练习、模拟操作等内容为主,学习者需要在具有一定知识背景下完成实例练习。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块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具有引导学习的作用,以具有情境的简单例子问题为主,问题应有启发性。复杂动态教学模块属于对教学资源要求最高的模块,它主要包含模拟复杂情境下的问题、案例等,同时也包含角色扮演和综合性较强的实际问题,问题解决应使学习者得到较大的能力提高。复杂动态教学模块则是加强学习者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四个模块进行动态链接,使用者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格式。不同的教学方法形成不同的教学格式,例如,第一是传统的讲解,练习方式属于结构化的线性的教学方式;第二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发现学习法,通过工具来建构内容;第三是与前两者都不同的方式,学习者直接通过模拟环境中的资源来自主寻找所需内容自主学习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对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应用,阐述上述三种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进程。

四、模拟应用

下面是运用结构法、认知建构法和发现法的三种不同教学方法例子。在针对于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中,我们选择的教学目标是程序设计中的语句循环的学习。具体需要掌握的语句有 for、do…while、while…do。

1.结构法是传统的线性的教学:内容结构化

结构法较多运用于概念的习得。由于学习该门课程的对象是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因此在方法上选择了传统的结构法,这样直接将各个语句的含义和规则直接呈现给学生。

目标:学习并掌握各个循环语句。

目的:学生能够理解各个语句的含义。(文字信息)

学生能够理解各个语句的语法规则,并能够阅读简单的循环程序。(智慧技能)

学生能够在简单的问题环境下灵活运用各个语句写出自己的程序。(情境性技能)

教学格式:

如图2,每个教学模块都具有双向性,即每个模块间具有交互性。使用该教学格式的学习者的特征我们进行如下假设:第一,学习者没有学习过循环语句,对程序设计进行入门学习。第二,学习者对于循环语句已有初步了解,但是理解有误。我们在学习目的中详细列出了每个认知子系统需要学习的具体目标。基于每个认知子系统的学习目标我们得出了相应的教学格式、顺序(见图2),讲解式教学主要针对陈述性知识,练习式教学主要针对程序性教学,问题导向教学主要针对情境技能。前三个模块的执行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略有不同,对于完全的新手我们需要从讲解式教学或以问题引导入手,而对于已有概念雏形的学习者,从练习式教学入手再逐步加强对概念理解的方式更为适当。因此针对于不同的学习者要进行适当的选择。

最后在学习者已经能够完成前面三个模块的学习之后进行复杂动态教学,即在一个复杂环境下尝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在这个例子中就是学习者在一个特定情境下进行灵活运用循环语句。这样通过完成具体的教学步骤直到达成学习的目标。

2.认知建构法

这里的认知构建法是学习者进行的高水平的认知活动,通过学习者自身依靠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将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构建的方法。在我们给出的循环语句的学习例子中学习,可以尝试让学习者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循环语句的描述,通过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具体实例问题构建一个循环语句。教师通过分析学习者构建的内容来简化提炼,引导其理解将学的语句的具体含义和用法。认知构建法使得学习者一开始就能随着问题积极进入学习,自主实验自己的想法,这种方法对于理解与实际问题联系性较强的问题相当适合,但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问题需要当场解决,否则学习者容易自己走进误区。

目标:学习并掌握各个循环语句。

目的:提高自我构建循环语句描述相应问题的能力。目的分类同上。

教学格式:给出具体问题,学习者自主使用自己的自然语言描述解决该问题。教师引导得出所学内容。

图3给出的是程序语言学习的认知构建法,允许学习者通过自然语言进行问题描述,学习者在对问题描述的过程中理解语句的含义和运用场合,再从自然语言向程序语言提炼的过程中,自我代入程序语言设计者的心理环境能够直观地理解程序语言的形成,快速掌握程序语言的概念基础。这种方法需要学习者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相应的知识构建能力,有时间仔细思考和探索。由于整个过程中学习者自我构建不一定能够形成正确的思路,因此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此过程中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能够在学习者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分析学习者的表现给出相应指导。总体来说,通过认知构建法进行学习,学习者能具体地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并且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这种方法对于学习者的能力和教师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更适合于专业研究性的学习。

3.发现法

发现法要求学习者具有一定的特定内容的知识背景,通过延展已有的知识发现新内容,进而达成对新内容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于自主学习,拥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在面对问题时,自主尝试解决。在解决问题之后再通过反馈以确认他们是否正确的理解了新知识。

目标:学习并掌握各个循环语句。

目的:探索性自主学习循环语句的用法。目的分类同上。

教学格式:面向问题的教学,在问题导向的基础上辅助以复杂动态教学。

图4给出的是发现法学习的简单结构描述,其中问题导向与学习者知识建构之间的交互应当是多次的、深度的,交互所要达到的目的应当是学习者自主得出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上面给出的目标,在发现法的应用上要求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的程序知识,如了解类C代码或数据结构等,有能力进行发现学习。通过不断的尝试解决给出的问题,学习者进行知识建构,在知识库中建构出他们应该具有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之后通过反馈确认是否为正确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是否能够简化等等。期间复杂动态教学用于进行辅助问题导向教学,提出的问题由浅入深,根据学习者的能力提出适合与发现学习的问题。最后,教学需要达到的是学习者在不断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了新的知识内容,并在反馈过程中确定学习者掌握了该项知识。

五、结束语

在运用交互性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时,首要考虑的是如何选择一个能与学习理论和学习目标相呼应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符合学习者心理特征并且具有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在该模型中应用到的复杂理论则要求我们在应用该模型时能够从多方面考虑教学方式和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由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线性过程。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对于教学模式并没有特定的模式格式,而是重在强调其学习者自身内部的交互性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性。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选择、设计适合的教学模式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多方面考虑。在交互认知复杂性学习模型中,对于复杂的学习情境我们用境脉与复杂动态策略,通过境脉概念化将问题具体化,之后提出解决方法。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软件选择教学策略,教学设计者则可以联系他们的教学实践与心理学相融合,提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坦尼森等著,任友群等译.教学设计的国际观(第1册):理论・研究・模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7-145.

[2]罗伯特・加涅著,傅统先、陆有铨译. 学习的条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袁昱明,施建华.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理念、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6篇

关键词:微课;程序调试;程序设计

一、背景

笔者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按照传统课堂方式来讲解程序调试,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理解较为吃力,并且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需要多次学习巩固程序调试的方法,加深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因此我们选用“微课”的形式来设计“程序调试”教学,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短视频来进行主动学习。

二、微课的由来及其特点

“微课程”这一理念最早来自于美国,早在1993年,北爱荷华大学的Mc Grew教授就开发了“60秒课程”。

2008年,“微课程”这一概念被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名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正式提出。他把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划分成许多小的核心概念,通过一个短时间(1~3分钟)的视频,来对每个核心概念进行讲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在这些教学视频后都配有一些任务。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更短时间(15~30秒)的介绍和总结把这些相关的教学视频连接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这些微课程如同“知识脉冲”一样,能够让学生有一种更加突出的学习体验。这种短小精悍和深入浅出的微课教学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用视频再造教育”的革命,其中可汗学院的微课程影响最大。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为了实现高效教学,相较传统教学,微课能使问题聚焦,微课能突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具有针对性。微课的内容精炼,视频时间短,能抓住学生注意力最佳黄金时段,简要概述知识点,点拨难点,突出注意点,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

三、微课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

我们的教学设计首先考虑的就是学生,因此微课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此确立。

2.针对性原则

微课所讲授的知识点一定要有针对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一定是教材的某一重点、难点。“微课”的设计理念应该是要抓住教学的关键点,在短时间内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注意语言简练、准确、自然。

3.自主性原则

微课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自主学习支架,教师充当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

四、“程序调试”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目标与方法

1.合理选题

合理选题是微课开发重要的第一步。教师制作微课往往要花费自身大量的时间,因而教师应该选择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或者是那些不容易讲清楚和学生不容易接受的知识作为微课的内容。本文根据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以往教学经验,将微课题目选定为“程序调试”方法。

2.确定微课的教学目标

从以下三方面制定了微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代码的调试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主动的分析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具体实例的操作,激发学生对程序学习的热情。

3.教学方法

(1)实例教学:实例都来自于学生代码中的常见错误,浅显易懂,符合文科学生的认知规律。

(2)创设情境:在VB环境中直接演示错误代码并进行调试,给学生更直观的体会。

(3)讲练结合:让学生进行实操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讲解学习程序调试方法的重要性。

(2)程序中的错误类型:包括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通过具体实例,归纳两种错误类型的不同点。

(3)静态调试方法:静态调试是由人工“代替”或“模拟”计算机对程序进行仔细检查。学生刚开始检查代码时会觉得无从下手。此时可以给出学生上机时经常犯的错误,并列举错误代码,在VB环境中演示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主动避免代码错误。

(4)动态调试方法:根据上机时计算机给出的错误信息进行程序调试,讲解动态调试的几个主要步骤。讲解中可以结合一些实例,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演示在计算机语言的集成环境中如何使用断点和单步跟踪工具。总结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5)实践教学设计:给出4段错误代码,由学生上机调试程序并给出相应的调试报告。

五、微课的实现

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上,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几分钟之内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其主要载体是PPT课件,视频录制软件采用Camtasia Studio 8.0,并将其用于后期制作等。

1.Camtasia Studio 8.0软件制作微课的优势

Camtasia Studio是一款专门捕捉屏幕音影的工具软件。它能在任何颜色模式下轻松地记录屏幕动作,包括影像、音效、鼠标移动的轨迹,解说声音等。另外,它还具有及时播放和编辑压缩的功能,可对视频片段进行剪接、添加转场效果。它输出的文件格式很多,有常用的AVI及GIF格式,还可输出为RM、WMV及MP4格式。

2.搭建录制环境

视频模式:抠像+PPT。

硬件环境:电脑、手机(录像)、录音效果较好的麦克风。

3.视频录制

在录制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注意周围的环境,一定要安静,这样才能保证最后录制出来的效果更好。由于录制中视频显示自己,所以在着装和坐姿上要注意,可以先把摄像头调整到最佳位置。其次就是录制过程当中要注意语速,语速与鼠标点击要对应好,避免不真实之嫌。最后注意眼睛要看着摄像头,就像课堂上对着学生一样,自然大方。

将录制后的视频加入片头,增加字幕和小测验。

六、结语

目前微课在中国的高校教育中迅猛发展,本文将微课引人程序调试教学中,微课的使用弥补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微课内容可重复播放,减轻教师的课下辅导的负担,但缺点是缺乏师生互动,因此微课使用中还需要教师进行后期的引导和监督。相信微课和传统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会是今后大学教育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应用型真实工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外贸函电》这门课程是我们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也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在经贸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它被定位为一门“外贸英语沟通能力训练课程”,它是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后为进一步提高外贸技能而设置的。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外贸函电写作的基础知识;掌握外贸磋商各个环节的专业英语及函电撰写方法。[1]为了使学生在撰写外贸函电之前,具备相应的外贸理论知识,我们主要安排了《经贸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先修课程。在学生熟悉了如何通过函电进行业务沟通之后,我们又相应地安排了《外贸函电综合训练》、《商务英语写作》等侧重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

二、分解课程目标

1.课程总目标

让学生具备按照国际通行的惯例进行书面沟通的能力,也具备用英语函电处理客户的咨询、请求、谈判等情况的技巧和能力,为将来的外贸工作奠定基础。

2.细分目标

我们还可以将总目标从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进行分解:知识目标:掌握贸易流程中常用的英语表达;规范的信函格式;信函内容的有效组织。能力目标:具有用英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素质目标:形成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有较强的竞争意识,能有效地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有公关意识,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和贸易伙伴保持良好的友谊。

三、确立课程内容

根据目标,按照贸易主要磋商环节,安排了相应的教学内容。整个课程分为三个部分:函电基础知识:这是在涉及具体磋商环节之前,学生所需要了解的撰写外贸函电的基本方法。包括:写作原则、组成部分、函电格式等。交易的磋商环节:建立贸易关系、询盘、报盘和还盘、下订单及履行。合同履行环节:支付方式、包装、保险、装运、索赔及理赔。

四、课程教学设计

1.教学对象分析

在课程内容体系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首先分析了教学对象,再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管理和考核方式。教学对象分析,国贸专业的高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但并不扎实,造句语法错误较多。有一定的商务英语知识,但并不全面。前面学习的《外贸英语》接触了一些专业术语,但没有具体深入到贸易流程中的内容。缺乏贸易英语专业写作与阅读训练。前几学期主要学习《大学英语》,与国际贸易的相关度不够。

2.教学方式设计

考虑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方式,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根据内容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讲述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重点和难点,学生无法准确掌握的内容,需要老师通过讲述分析、引导。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范文学习,让学生分析大量的实际信件,可以加强学生对信函内容组织方式的把握以及恰当语言表达的应用。小组讨论法主要用于写作任务,给学生一封函电,让他们分组讨论获取的信息,对方的要求意图,再拟出回复的必要内容。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角色扮演法适合最后的综合训练,让学生分组扮演进、出口双方,演练一笔贸易从开始到完成的整个磋商过程。拉近课堂与实际交易磋商的距离。

3.教学过程管理

分为“课前”—“课中”—“课后”的管理,课前和课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的自学任务,比如,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巩固。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课中:第一步:热身。讨论学生在上次作业中所犯的典型错误。第二步:导入。通过回顾这个单元的相关业务知识,引入需要磋商的话题。第三步:讨论新内容。首先介绍本环节函电主要内容;再学习常用句式和表达。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相关信件,归纳写作技巧。第四步:练习。给学生提供一份交易信息,让他们按要求讨论设计写作步骤,准备一份信函的写作。

五、充实课程教学资源

为了让学生体验实际的交易磋商情景。我校创建了仿真实验室。电脑里安装了外贸函电操作的模拟软件。学生可以扮成进出口双方通过软件平台进行沟通,培养学生在网络业务中的工作能力与应变能力。

第8篇

语文学科期末业务检查总结

根据会宫中心学校的安排,这次我们跟随中心学校的陈校长,对会宫栏桥小学、毕山小学、中心幼儿园的业务进行了检查,现将我所检查的一至六年级的语文学科检查结果汇报如下:

1、教学计划的制定情况。各校都能提供各学科详细的教学计划。科目齐全,绝大多数任课教师能按要求认真设计,内容完整、字迹工整美观,能认真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质量,认真分析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措施有针对性,教学进度安排比较合理。

2、教师备课情况。(1)各校都很重视学科的教学设计,大部分老师的教学设计详细完整,每节课教学设计里都有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环节。还有部分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个性,能体现个人思想和新课程的理念。(2)部分老师反思的意识较强,能在教案中写上课后反思或课堂随笔。通过比较个人觉得这一部分栏桥学校最好。

3、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大部分教师能根据中心学校的要求设置作业,种类也比较齐全。作业的格式较统一、规范。语文作业能写明课次、课题,题次、题目,大多数老师能按进度,按要求布置作业,批改较及时、认真,能在作业中划出学生错误的地方,有的老师批改时还在作业后画上小红花、五角星、笑脸等,并附上鼓励性评语,这一板块毕山小学做的有榜样的效果。

各校都能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能认真组织单元测试和评析,能明确测试目的。通过测试和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调节和控制教学进程,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存在的问题:

1、小部分教师备课过于简单。听课写得过于“精炼”。

2、学生作业错误的未及时订正。

3、作文激励性评语明显不足。

第9篇

关键词 教案格式;教案编写;教案预演

中图分类号 G423.0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5―9646(2009)01―0134―02

教学方案是教学设计形成的书面成果,通常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和课程教案等。课程教案是教学方案的主要内容,能否制定和编写既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又满足课程标准需要;既符合自身授课特点,又满足授课对象需求的教案,是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

1 教案的构成

教案分一门课教案、单元教案、章节教案、课时教案等不同类型,其中最基本的是按课时编制的教案。一份完整的课时教案,通常由纲要、教学进程和辅助三部分组成。

纲要部分主要反映课题或课时的教学规定和总体安排,主要应包括:课题名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时数、教学对象、教学地点等等,纲要部分可以用教案封面的形式表达。

教学进程是教案的主体部分,主要应包括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及教学实施步骤、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学时间的分配、课后小结,以及需要布置的作业题、思考题和预习内容等等。

辅助部分内容可因人而异、因课而异,主要应包括板书、板画计划及内容、布局,投影幻灯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以及实物、模型、挂图等物资保障计划以及使用和安排等。

由于学科性质的不同、课程类型的差异及教师各自的教学特点等,课时教案的项目、内容和编写方式等有所差别,因此,对教案的编写格式不必强求一致,应从实际出发,以方便教学为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准。

2 教案的编写

编写教案不是照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应将主要精力用在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和设计教法上,而吃透教材又是基础。在吃透教材的同时,要搞清楚本课题、本单元、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地位及目的要求,同时,要从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出发,分析所讲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并广泛收集资料,攻下这些重点和难点;还要分析教材的来龙去脉,搞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来龙”是为了充分运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循序渐进,了解“去脉”是为了以后的教学埋下伏笔,做好准备;同时,在全面、系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从优化教学的全过程出发,精密安排各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结构,做到开头引人入胜,中部丰满坚实,结尾耐人寻味。

教案的具体编写格式多种多样,可以因人而异。对教学进程部分来说,比较常见的编写格式有讲稿式、提纲式、卡片式和图表式四种。

所谓讲稿式就是将教学的内容用讲授语言即要讲的每一句话都写出来,以免临时找不到恰当的词语,并对教学活动作出详细说明,其特点是内容详尽、步骤清楚、讲解重点明确,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全部教学活动,该形式通常用于理论课的教学、新教员上课、老教员上新课,或者给新学员上课以及一些难度较大的课。

所谓提纲式就是只列出教学内容的纲目及内容要点,对教学活动、方法、手段等作概要性提示,其特点是编排有序、简明扼要、眉目清楚,该形式通常用于专业技术课、技能课的教学,以及教员反复讲过的熟悉的课程内容。

所谓卡片式就是将一堂课的内容分解成若干单元,每一单元内容做成卡片,各单元自成体系、可详可略,其特点是灵活方面、便于组合,可根据教学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或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该形式通常用于同一内容在不同班次讲解,或者内容更新程度较大的课程;所谓图表式就是以图形和表格结合文字说明来表达内容的形式,其特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一目了然,该形式适用于某些数据较多的课或具有很强内在联系但用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

教案的编写格式应符合教师个人的风格特点,编写教案应以教师个人为主,但要适时研究和交流,集体备课的目的主要是统一对教学目的的认识和对教材的理解,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不管是生课还是一门课讲了几十遍内容倒背如流的熟课,教案一定要写,这是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同时写教案本身也是深化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的过程。

3 教案的预演

教学方案制定得如何,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科学合理,必须要通过教学预演来加以检验。对于理论课来说,预演就是试讲,它是教学准备的最终环节,对保证教学方案的顺利实施、确保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试讲的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如根据试讲所涉及的人员范围,可以分为个人试讲和集体试讲两种。

个人试讲即任课教师自己独自进行试讲,其目的是进一步熟悉教案、确定讲解的时段划分、推敲教学语言等,这种试讲由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施起来较为灵活。

第10篇

1、 下面对学生学习动力因素的分析中,属于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是( )。 (1分)

为了做好小组长的工作,王艳同学积极咨询了几位高年级的学长

2、 张老师在外地听课的时候,吸取了大量的教学、学习经验,并将它们记录在电脑里面,并运用计算机、网络将这些珍贵的信息以e-mail的形式及时传递给异地的师生,请问,张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数字教学资源的什么特性?( ) (1分)

处理数字化

3、 让学生判断“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球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如何运动”应属于的层次是( )。 (1分)

理解

4、 在角色表演活动中,刘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去表演其中的角色,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请问,刘老师采用了以下哪种教学策略?() (1分)

抛锚式教学策略

5、 常见的课件结构形式有线性结构、百科全书式结构以及指导性结构,下列关于课件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分)

a.可根据需要综合应用各种结构形式

6、 李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喜欢使用演示课件,下列观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1分)

李老师使用的课件可以完全呈现老师讲述的内容,可以代替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7、 下列哪个格式的文件不可以用windows media player打开?( ) (1分)

rm格式

8、 一般情况下,导航栏由()构成。 (1分)

题头图和导航文字图

9、 采用高级搜索方式比纯粹的关键字搜索更能快速有效地搜索到想要的文件。现需要搜索《学会合理消费》一课的教学ppt,请问除了关键词之外,还需要限定( )。 (1分)

文档格式

10、 你认为将教育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入手?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维度( )。 (1分)

如何将教学评价围绕着教师开展,避免学生评价教师教学,体现公正性

11、 学校让你去评价一位新来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下列选项中哪个不需要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因素?( ) (1分)

课堂气氛的热烈程度

12、 王老师运用各种评价方法搜集评价学生的信息,以供期末综合测评时参考,下列评价方法使用不当的是( )。 (1分)

每个单元结束后,王老师经常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学生该单元的掌握情况

13、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伯利克里这个人物,下列促进小组讨论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1分)

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王老师可以采用复式教学,即在同一个教室里给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

15、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迅速的从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必须善于反思。当您反思自己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过程设计这一部分时,您认为下列因素不需要考虑的是() 。 (1分)

是否使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探索生物世界的好奇心

16、 教师经常会利用flash制作一些按不规则轨迹运动的动画,这就会用到flash中的引导层动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1分)

在动画播放时,引导层上的内容不可见,被引导层上的内容可见

17、 李老师计划在开始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给学生播放一段环保、节能的宣传影片。请问,下列教学设备哪个可供李老师选择使用?( ) (1分)

dvd机+电视机

18、 在设计和开发课件时,图片是应用最多的素材之一,通过抓屏的方法获得图片的步骤是( )① 文件菜单 → 保存 ② 同时按住 ctrl + v 键 ③ 打开要截取的图片 → 按一下键盘上的prtsc(print screen)键 ④ 开始 → 程序 → 附件 → 画图 。 (1分)

③④②①

19、 王老师为了让学生更为准确地了解美国人在时间上的问答方式和动作,他决定借助数字化资源来呈现其所要表达的教学信息。下列选项中哪些素材的组合是

最佳的方案?() (1分)

视频、音频

20、 下列属于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内容是( )。 (1分)

学习内容分析

二、多选题

1、 你认为将教育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应该从哪几个维度入手?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维度()。 (2分)

如何将图像、视频以及可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课件等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

如何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使得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

如何有效地发挥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优势,使媒体技术切实有效地促进教学

2、 在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一般分析哪几方面的特征? (2分) 起点水平

认知结构

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

学习风格

3、 李老师总结了一些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和方法,以下李老师总结出来的选项中不恰当的有哪些?() (2分)

在选择教学媒体之前只需要考虑教学目标

在选择教学媒体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该教学媒体是不是够新颖、够先进,以免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4、 电子教案是将传统教案中的内容转变成计算机能处理的数字信息格式后储存于记录介质(磁盘、光盘)中的现代教案,由文字、图片、图像、图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组成,下面关于电子教案的功能特征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2分)

电子教案有利于教案的修订和保存

电子教案便于携带和学术交流

电子教案可实现超文本组织信息,利于非线性知识的安排

电子教案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5、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需要使用各种不同的媒体,下面的选项中,属于听觉媒体的是()。 (2分)

录音机

收音机

cd机

6、 教师想将截取的一段视频给学生观看,可以选用用下面的哪些软件?() (2分)

绘声绘影

豪杰影霸

premiere

7、 有关教学评价的功能,王老师有如下认识,正确的是()。 (2分)

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学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好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对教学改进是否产生影响主要看教师的自觉性

被评价者还可以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8、 评价离不开一定的价值观或指导思想,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也有所转变,下面有关对教师教学评价指导思想转变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2分)

在教学目标上从强化应试转变为提高学生素质

在教学依据上从以书本为本位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从重视教学信息的单项传递转变为重视信息的多项交流

9、 教研组让你对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下列哪些方面不需要列入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 (2分)

教学设计后面是否有大量的练习题

教学设计过程是否使用了先进的媒体

10、 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王老师建议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就是否让学生评价教师,其他教师也纷纷发表意见,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2分)

应该让学生参与评价,因为学生最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

学生评教的过程也就是对于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诊断过程,有助于教师本人了解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应该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

开展学生评教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会更关心学生,学生也会更尊重教师

三、是非题

1、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设计活动给予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设计工作沿着预定的目标方向进展。 (1分)

2、 要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教师可以考查学生的平时作业。 (1分)

3、 根据调查对象范围的不同,教育调查可分为普遍调查和个案调查。 (1分)

4、 设计和计划表现性评价有以下四个步骤:决定对什么进行测验,明确表现性任务,详细规定评分规则,具体规定测验要求。 (1分)

5、 罗杰斯提倡有意义的学习,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学校为学生而设,教师为学生而教。

(1分)

6、 在有效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如何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机会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1分)

7、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1分)

8、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为教学实施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 (1分)

9、 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等主张的是认知主义理论。 (1分)

第11篇

关键词:混合学习;中职英语;写作教学

一、基于混合学习的中职英语写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分析。制定教学目标是任何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在混合学习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描述课程或者单元的教学,让学生获得相应的知识能力。

(2)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设计是围绕着学习者即学生进行的,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和兴趣爱好等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教师在应用混合学习的教学方法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利于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3)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主要是活动任务设计、活动步骤设计和活动评价规则设计等三部分内容。活动任务设计是指教师结合教学目标、知识点、多媒体和活动组织形式等诸多因素,围绕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设计的活动。活动步骤设计主要指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活动中师生之间或者学生彼此之间的任务分工和教学活动的进度等。活动评价规则设计主要是指教师和学生对教学活动情况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和评价标准等。

二、基于混合学习的中职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案例下面以《英语》Unite 10 Good manners为例,展示混合学习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措施。

(1)设定教学目标。教师在写作中要求学生需要按照电子邮件格式,准确运用所学词汇、短语、句型、习惯用语和动词的时态语态,尤其是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语法的表达方法,流畅地表达出到别人家做客时有关礼貌地信息,并将自己的情感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来。

(2)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对象为某职中一年级学生,数控车31102班。教学对象为刚入学新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英语整体水平不高,书面表达能力欠缺,自学能力和协助能力方面仍需要加强锻炼。为了培养学生的协助能力、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集体教学、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采取异质分组,结合学生的入学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性别等因素进行搭配,组建有一致的学习目标的协助学习小组。对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主要依据小组成员对小组的贡献给出公平合理的评价,并让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参与最后的评价。同时,对于优秀的学习成果,教师将其在网上公布,并给予恰当的点评。

(3)传统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先播放一小段轻音乐,并用多媒体展示西方国家表现礼貌行为举止的图片,如男士为女士开门等,在音乐结束后,教师引入教学内容:Good manners。紧接着教师板书:Do you know what is good manners among the English-speaking people?并用多媒体再次展示西方国家男女行为举止的图片,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判断good manners or bad manners,并根据图片完成相关描述的句子。

然后教师向学生布置写作任务:你的美国朋友受到其中国朋友的邀请去参加他们的晚宴,他向你写了一封e-mail,询问你关于中国礼节的事情,你需要回信告诉他注意哪些问题。

在此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问题,并在小组讨论结束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写作。

(4)网络辅助学习阶段。教师在课后,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关于电子邮件的书写格式,并搜索有关礼节礼貌的图片或视频,并将自己所用的教学资源分享到学校数字化资源网上。同时,教师可以在网上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询问学生对教学内容中不理解的地方,并检查学生的写作情况,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其中优秀的学生写作文章,教师将其在网上进行展示,并指出其优秀的部分。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为课前准备情况、课堂发言情况,小组学习的协作情况和学习态度等。

实践证明,在中职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混合学习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值得在教学中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板书;形式与特点;创新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09)03-0025-03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1板书设计的现状与思考

板书是教学表达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利用黑板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的总称。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推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受到冷落,甚至淡出化学课堂。在化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中,不少教师存在着用幻灯片替代板书的现象,在新课程实验区的教学观摩中这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在日常教学中,教学设计重点往往是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探究活动,引导自主学习,加强有效合作等时尚话题,板书成了不少教师率性而为的即性发挥。

有专家指出,在课堂上使用幻灯片呈现板书的做法,存在明显的弊端。因为板书不仅反映课堂教学的重点及核心,反映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整体的印象,有利于进行课堂总结。若用多媒体代替,由于内容分散于各个幻灯片之中,且幻灯片的内容经常变化,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学习内容;再者,幻灯片的内容只能预设,新课程倡导充分利用师生交流中生成的教学资源,而生成的过程充满了变化,用预设的幻灯片完全替代动态生成的板书,势必束缚师生的手脚,无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板书具有突出教学重点、体现知识结构和教学程序的功能;图文并茂、趣味横生、匠心独具的板书具有引起浓厚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思维的积极性和持久性的功能;体现思维程序、符合逻辑顺序、形成知识网络的板书兼具传授知识的桥梁和开发智力的工具的功能。因此,新课程化学教学中,为保障有效教学,在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引进现代化教学媒体的同时,必须重视板书设计。

2 板书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3板书创新设计的策略与实践

板书虽然有一定的格式可以选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板书就没有艺术创造。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维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要求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要勇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3.1博采众长、优化组合,提升板书的教学功能

线索式板书脉络清晰,凸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表格式板书简明扼要,长于归纳、便于比较;图示式板书形像直观,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富于启发性;词语式板书言简意赅,能有效引导有意识记……。根据教学内容,综合不同形式的板书设计,能起到新颖灵活,优势互补的效果。

板书设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用线索式板书建立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用表格式板书记录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的结果,用图示式板书从本质上理解平衡移动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用词语式板书总结平衡移动原因、理解平衡移动方向,引导学生强化记忆。

[创新设计示例1]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

3.2构思精巧、合理布局,打造板书的非凡魅力

板书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工具,板书的设计是否有魅力,主要体现在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上。板书设计既要提纲挈领、重点突出,体现逻辑性,又要生动形象、激发想象、启迪思维,呈现艺术美。依据教学目标,匠心独运,赏心悦目的板书设计,可散发“智育”和“美育”的双重魅力。

板书设计“电解原理”,以电解原理装置示意图为中心,将通电前的电离,通电后离子的定向迁移、阴阳两极离子的竞争与放电,电极反应式、电解反应方程式,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换等知识点按一定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逻辑顺序展现出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思维过程。副板书辨析了电离与电解的概念差异。整个板书思维层次清晰、富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电解原理,顺利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画面活泼新颖、布局合理,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创新设计示例2]电解原理

3.3另辟蹊径、探索创新,拓展板书的表现空间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的板书设计,能引导学生在目标明确、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的情境下进行有序、有效地自主学习。

板书设计“酸雨和二氧化硫”,以社会热点话题“酸雨和二氧化硫”为核心,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为重点,以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为线索,构建思维导图。清晰的思维导向,有效指引自主学习的开展,起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增强记忆效果。

[创新设计示例3]酸雨与二氧化硫

板书的创新设计应以突出教学重点、体现知识结构和教学程序,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为目标;以追求纲要性和启发性、互补性和示范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体现个人风格和创造能力为宗旨;让板书成为教师教学思路的显示器、学生探究活动的记录仪、激发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开启学生智慧的起搏器、帮助学生记忆的传感器。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化学教学》编辑部.化学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小结[J].化学教学,2007,(1) :79.

[2]王升.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1-97.

[3]张禄.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板书[J].化学教学,2007,(12) :18.

[4]傅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91:3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