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8:52: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多元文化的价值,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1-0001-02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文化上也形成了以文化价值为主导,资本主义极端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等多元文化价值并存的“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价值格局。在这种大背景下,新时期的师德培育应该有新探索、新思路。本文就新形势下的师德培育拟提出如下新路径,以供学界商榷。
一、推进师德问题认知的“哥白尼式革命”,走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辩证思维路径
受到初级阶段文化格局中的封建官文化遗毒的影响,长期以来在师德认知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单极思维定式的倾向性,其片面地认为师德问题是教师一方引起,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与社会无关。师德下滑应该由一线教师负全部责任,解决师德问题的对象应单极定位于一线教师身上,所采取的措施也只是针对一线任课教师。师德实践是教师在自己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与学生、教育管理者、社会之间的多维度互动性活动。师德实践的结果与师德培育的成效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教育管理者、社会各界人士为客体,主、客体双方互动作用的结果,并非教师单方面所致。可见,师德的好坏,不单独取决于教师一方。在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路径选择上,只针对教师尤其是一线任课教师的做法,只会导致师德培育走向歧途。
消除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定式,必须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为方法论,正确认识师德实践的主客体结构与互动关系。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师德问题,就是要求我们以康德“哥白尼式革命”的魄力,转变师德认知观念,这是我们进行师德培育的认识论前提。在康德之前,欧洲哲学界关于认识论的研究,存在两大阵营:唯理论与经验论。经验论认为一切认识都来自于感觉经验,经验之外不存在认识的客观必然性。唯理论则认为感觉经验不可靠,一切正确认识都来自于人的理性思维。经验论、唯理论各执一端,争论不休。面对这种窘境,康德另辟新径,抛弃了将感性经验与理性思维对立起来的单极思维方法,将感性与理性、经验与思维在“先验统觉”和“综合思维判断”中统一起来,在先验论基础上消除了经验论与唯理论对峙的局面,实现了认识论领域的“哥白尼式革命”,为马克思创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架起了桥梁。康德先验认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开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先河,为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创立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诞生创造了认识论方法的前提,在哲学的诞生中起到了先导作用。新时期我们也应该让康德认识论的“哥白尼式革命”在师德认知问题上发挥其桥梁和先导作用,启发和引导学术界以康德认识论“哥白尼式革命”和马克思的实践主客体辩证法思想,重新建构师德认知体系,“彻底摒弃师德认知的单极思维,确立师德认知的辩证思维,用的矛盾分析方法和两点论的认识方法指导师德建设实践”,[1]揭开师德建设与培育困境背后的多元文化价值的面纱,走师德建设与培育的辩证思维路径。
二、重视和发挥规范价值的等位效应,营造师德培育公正、公平的规范环境
重视和发挥规范价值的等位效应,是新时期师德培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术界之所以提出规范价值的命题,是因为价值作为一种主体性现象,是实践主体个体对于实践客体之间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价值的个体主体性与人类主体性之间,当下现实性与理想性之间,感性确定性与社会、文化规定的超越性之间,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主观性和客观性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紧张,这是价值问题本质复杂性的一种表现,也是主体性复杂性的一种表现。”[2]由于实践主体既可以是不同的个人,也可以是不同的利益群体、阶级和阶层,又由于不同的实践主体会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必然导致不同价值主体之间在谋求价值和价值评价标准的矛盾冲突。价值的主体间性凸显,规范价值担当着协调主体间价值冲突的重要角色。规范价值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标准,也是一种评价标准。同样,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也有自己的道德规范与规范价值。师德的规范价值既是师德评价的标准,也是一定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标准。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各自都有自己的师德评价标准,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规范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一种普遍适用的师德价值规范。这种师德价值规范不能只有一线教师遵循,还要有教育教学管理者、学生、党政机构、社会团体共同遵守。师德规范作为一种价值规范,对师德实践的主客体,相关各方均有约束力。师德的规范价值就在于它的等位性,在师德规范的制定与遵循面前人人平等。为此,在师德规范、师德评价过程中,要力戒官本位和学生本位,要力争做到管理者、教师与学生的等位。这种师德规范的等位性要体现在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师德规范的制定修改权、解释权、执行权、评价权均应在师德实践的各个相关方一律平等。完善教育教学法规,使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不被变通,并明确教育教学管理者的师德责任与学生的学德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师德的规范价值,为师德培育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规范环境。
三、克服多元文化价值的负面影响,加强主导文化价值对师德培育的引导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还存在着多种文化价值,新时期是一个“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价值格局。“一元”就是的主导文化价值,“多元”主要是“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文化价值、功利主义文化价值、竞争文化价值、封建主义等级文化价值、封建官文化价值”。[3]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历史推进作用,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它们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因为这些文化价值是市场经济的固有属性。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价值规律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竞争现象已经随处可见。但是,竞争在政治生活和上层建筑的层面,一旦产生不正当竞争,则危害巨大。教师岗位聘任、职称评定、业绩绩效考核等方面,如有不正当竞争产生,将直接影响到师德建设的成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功利主义颇有微词,其实极端功利主义不可取,适当的功利追求则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教师是人而不是神,追求物质利益应当予以肯定。不应该把正当的功利追求与师德高低联系起来,但是,个别教师把教育教学当作自己利欲熏心的工具,极端功利主义思想膨胀,这是我们应该加以抵制的。多元文化价值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现象,对当今师德建设造成了冲击。克服多元文化价值的负面影响,就需要加强的先进文化价值的主导性,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指导当今师德建设,使之成为师德实践的主客体各方都遵守的道德价值标准。
四、确立“以师为本”理念,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消除师德下滑的经济土壤
由于官本位和官文化的影响,各级学校管理高度行政化,利益分配行政化不断加强,使个别教师只好以“钱数”与“分数”做交易,加重了师德建设的难度。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就是把教师看成是生活在现实的“分工”与“分配”关系中的人,消除物质利益分配行政化、身份化的倾向,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铲除师德下滑的经济根源。
教师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不是离群索居的人。马克思把这种社会关系最终归结为物质关系,教师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的高低受到分工的制约,也受到由分工不同而引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的制约。马克思指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4]分工包含着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等所有这些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在分工还不能被消除的历史条件下,只能是争取生产资料占有的平等以及产品分配上的平等,就是要做到按劳分配,而不是以政治地位、官方身份的高低论分配。前者是以经济等位来实现政治地位的等位和社会地位的等位,后者则是以政治地位的不等,导致经济地位的不等,进而巩固特殊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努力争取做到按劳分配,消除按身份地位分配。
确立以师为本的理念,以经济等位实现政治等位,就可以为师德培育提供物质保障,使师德养成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使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师德,建立在厚实的、坚固的经济基础之上,这就是的唯物主义师德建设观。否则,一切师德培育与师德建设的做法,都是唯心主义的口号,不可能解决师德问题,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师德培育路径。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宇,李世忠.师德建设困境的单极认知思维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4):86.
[2] 马俊峰. 重视规范价值的研究[J].哲学动态,2007(1):15.
关键词: 多元文化 西方价值观教育 发展轨迹 当代价值观教育 借鉴
一定的价值观念产生于一定的历史土壤,也是民族文化的反映。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多元文化向我们走来,这不仅是对我们生活的挑战,而且为我们的价值观教育赋予了新的任务和使命。面对多元文化,我们既不能回到一元主义的价值霸权,又不能走向随意性强的价值相对主义,因此,探寻西方多元文化背景下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轨迹,探讨适合我国当代价值观教育的新路径有着重大意义。
一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伴随着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出现了多元文化价值观。多元文化承认每种文化的平等地位,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就不能像过去一样传授单一的价值观,正如价值澄清学派的代表人物拉思斯所说:“要确定什么是值得珍视的,什么是值得他们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的等问题,变得令人日益困惑,甚至是压倒一切的。我们的人的生活当然不像几代前的生活那样简单划一。”①作为应对多元文化的西方价值观教育,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1.价值澄清学派。
价值澄清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最早兴起的一种价值观教育模式。其代表人物有拉思斯、西蒙、柯申鲍姆,代表作是《价值与教学》。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价值产生于个体的经验,价值观因人而异,它是个人不同时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感悟,因此具有相对性,一个人不能把他的生活经验的价值观强加于别人。价值澄清学派认为一个人要获取真正的价值,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选择:(1)自由的选择;(2)从各种选择中进行选择;(3)对每一种选择的后果进行审慎思考后做出选择。第二阶段,诊视:(4)诊视与珍爱;(5)确认:愿意向别人确认自己的选择。第三阶段,行动:(6)根据选择行动;(7)重复:以某种方式不断重复。人们通过选择、珍视和行动这一明智的过程形成价值,价值澄清学派认为,“如何形成价值观”比“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更为重要,为此他们反对道德说教,认为“儿童需要名副其实的自由选择”。②相对于一元价值的被动灌输,价值澄清学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个体价值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价值澄清学派在反对传统道德教育强制性灌输和单纯内容的教授的同时却完全否定外部因素,如榜样示范、说服教育等方法在价值观中的作用。
2.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继价值澄清学派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价值观教育的又一路径。科尔伯格是价值澄清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反对价值澄清学派的价值相对主义,也对传统的美德袋教育进行了批判。美德袋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说教,给学生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使这些美德成为学生的道德,实际上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无明显效果。他主张道德具有普遍性,但它不像美德袋教育那样指向特定的道德规范,而是指向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推理形式和普遍的道德原则。为此,科尔伯格通过纵向的和跨文化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他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即三水平六阶段,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定向,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第二水平:习俗水平,第三阶段:乖孩子,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法制取向,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在科尔伯格看来,不管生活的环境和社会文化如何,我们都具有相同的道德价值,价值观中的文化差异是无足轻重的,人类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是通过一定的顺序完善的。
在一个多元文化和价值的时代,科尔伯格承认道德原则和价值观的多元化,但要遵从公正的原则,公正原则是各种价值观的调节器。价值观教育不同于传统的美德袋教育,也不同于自由选择的价值澄清,而是要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升。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重视道德的教育过程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承认价值观的多元化,在道德教育方式上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的道德教育只停留在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的形成过程中,忽略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只能培养具有道德认知的人,和具有道德行为不是完全对应关系,而且公正原则也不代表所有的道德原则,忽视了具体的德育内容,因此,它最终又陷入了和价值澄清学派同样的困境。
3.品格教育。
“日益棘手的道德问题――从贪婪到虚伪,从暴力犯罪到自我毁灭(诸如吸毒和自杀等)――使人们普遍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如今,从城市到乡村,从个人到团体,从自由派到保守派,都一致向学校呼吁: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吧!”③1996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要求在全国公立学校中推行品格教育:“我要求我们所有的学校又要进行品格教育,讲授良好的价值观和进行良好的公民教育。”④“面对着各种侵蚀社会的因素,学校知道,他们必须做一些事情来交给孩子们正确的道德价值。”⑤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对出现的一系列道德问题,人们开始对六七十年代激进主义进行反思和批判,这些促进了品格教育的复兴,并于九十年代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流。
品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道德价值所构成的,这一点与传统的美德教育相符,因此,它谓之“复兴”。但是它在理论基础、内容和方法上又与传统的美德教育不一样,传统的美德教育强调的是权威机构的道德,方式是灌输。它与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都强调道德具有普遍性,但它强调的是具体的道德准则。品格教育还主张人类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即使在这个价值观冲突的社会里,也存在普遍认同的道德标准”。⑥品格即由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道德行为等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构成,品格教育就是由学校向学生传授这些人类公认的共同价值观,通过道德认知和道德体验,最终形成良好的品格。
二
以上我们探寻了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轨迹,即从一元的道德灌输到多元的价值选择,再到道德认知的发展,最后回归到传统的品格教育,它的回归,不是简单的原点回归,而是在一个更高层次的回归,作为对传统美德的回归,品格教育再次肯定了价值教育的普遍性及学校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它不但是西方价值观教育的方向,而且为我国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借鉴。
1.坚持自主选择和价值引导相结合。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个体的价值观靠个体自主选择与判断,任何人的价值观都不能依靠别人来选择。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发展,学校德育如果用封闭单一的模式,运用道德强制灌输的手段,去教会学生一味地顺从现存社会的道德现状,就肯定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价值澄清法给予我们的积极启示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变化,价值观不能只靠灌输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而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会学生自己选择道德价值取向,重塑人的伦理精神,重建人类在物质至上时代所失去的精神家园,实现人们在道德价值上的自主、提升和超越。根据价值澄清学派的观点,在价值澄清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热爱乃是保证学生获得自己清晰价值的重要条件。这种观点在当今呼唤主体性和创造性的社会,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教育的呼声中,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只有以学生为本,尊重人、理解人、教育人、引导人、关心人、帮助人,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学生自己的正确价值观。
青少年学生由于道德认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弱,价值观的形成不能完全靠自主选择,还需要学校教育者和家长的价值引导。但我们的价值引导不同于价值灌输,不是一种权威式的教育,而应是一种价值协商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要,使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应定位在一种民主、平等的位置上,课堂上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舒展,才会有思维的跨越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也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面对面地平等交流,就重点、难点、焦点、热点问题深入探讨,互相启发,碰撞出思想火花,创新理论知识。这样受教育者才能敞开心扉,表露出自己的观点,教师才能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2.坚持多元价值观认同与一元价值导向相结合。
当今世界文化正处在一个大碰撞、大交替、大融会的历史时期,各民族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不同方向发生转化,包括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用一元价值观控制人们的思想根本不可能。今天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不是大一统,而是在多样中取得共识,也就是它不只是尊重个别差异,还具有“共同”的一面,没有共同,只有差异,就不会和谐。所以既要尊重多元,又要在多元中把握共识,在多元中倡立主导,减少文化冲突,增进文化共融,实现社会的主流文化与提倡文化多样化地有机统一,也就是一个社会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存在,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3.破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离墙,注重社会实践。
现代社会是高度一体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参与社会现实的“世外桃源”越来越成为神话中才能品味的图景。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和理论工作者面对社会因素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感到惊叹,感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无奈和压力。目前,我国学校德育为适应新形势,作了一些有益的改革探索,但人们普遍感觉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教师及广大理论工作者正在努力探讨的课题。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应在经验中获得,这一点给我们以重要启示。我们的德育教学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让思想政治教育离学生“更近”,围绕学生在学习、健康、生活、交友等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实”。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除应讲教材的基本知识以外,还应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效用的积极的社会经验,而不是闭目塞听,一味回避社会问题,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形成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注释:
①科尔伯格著.魏闲超,柯森等译.道德教育的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17.
②路易斯・拉斯思著.谭松贤译.价值与教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3.
③托马斯・里克纳著.刘冰等译.美式课堂:品格教育学校方略.海南出版社,20001:2.
④转引自杨韶钢.从道德相对主义到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2004,(1).
⑤托马斯・里克纳著.刘冰等译.美式课堂:品格教育学校方略.海南出版社,20001:21.
⑥托马斯・里克纳著.刘冰等译.美式课堂:品格教育学校方略.海南出版社,20001:18.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差异与共生――多元文化下学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教育[M].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路易斯・拉思斯著.魏闲超主编.谈松闲译.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内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音乐教育,更要从世界着眼。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中国、印度、阿拉伯、欧洲等四大音乐体系,每一种音乐体系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而每一种文化背景也得以孕育出不同的音乐内容。这些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为高校的音乐教育提供了广泛的音乐素材,使得高校的音乐教学能够吸取世界多种音乐素材的长处,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
(二)多元化的音乐教学形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传播速度也在日益加快。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工具以及教?W模式,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而为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在某种程度上为高校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条件,高校的音乐教学形式也因此变得日益多元化起来。高校的音乐教师要在此背景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多种优秀的教学策略运用于日常的教学中,对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顺应音乐发展多元化的必然趋势。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精神文化的重要发展内容。世界上的众多音乐体系和音乐内容,都有其自身独特的音乐特色,在本质上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而随着世界经济的日益发展,世界文化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而在文化之中的音乐,也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高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顺应了文化发展多元化趋势,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取众家音乐之所长,为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助力。
(二)是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音乐文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而在音乐文化中,也不乏众多优秀的音乐文化作品。高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为我国的优秀音乐文化提供良好的传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能促进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对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通过不断的融合发展,为音乐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和音乐审美。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有效拓宽高校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并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面向世界范围内优秀音乐文化作品而进行的音乐教育,因此对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能起到积极而重大的作用。同时,音乐是各地文化的代表,通过学生对音乐文化的学习,还能让学生在了解世界各地文化习俗和音乐文化背景的同时,增强其音乐审美能力。
(二)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多元文化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音乐文化了解其背后的地域文化和由此产生的艺术观念等,对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和音乐理解,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多元文化音乐的挖掘,还能深刻认识到其中的特殊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还对其传承和发展各种优秀音乐文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三)推动音乐教学体制的改革工作。当前高校的音乐教育面临很多问题,进行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教育,能够推动高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工作。虽然目前我国高校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理论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教育的音乐教学体制也必然向着多元音乐方面发展,多元音乐教育在学生中的运用,对促进改革,帮助学生用更新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的不同音乐和文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高校音乐教育中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坚持多元化的音乐教学策略。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文化资源,都有值得借鉴之处。要想在高校中践行好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工作,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就要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思想上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地将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对音乐的教学工作,要站在世界的角度上,充分对整个世界的音乐文化及其异同进行分析,在认同各个不同音乐体系优点的基础之上,取其优势,去其糟粕。同时,针对国内而言,也要处理好汉族音乐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传承、互补、创新,将更多更新鲜更多元的音乐文化引入到(下接第206页)日常的教学之中,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良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体系。多元文化教学已经被世界范围内的多数国家所普遍认可,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加深入人心。高校要积极顺应时展的趋势,通过广泛吸收世界范围内的多种音乐文化,促进其音乐教学工作的发展。同时,在进行音乐教学的同时,高校还要积极摆脱以往以欧洲音乐为核心的教学理念,通过音乐教材、课程设置及选课考评等多种手段,构建起多元音乐文化教育教学体系,从而为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
(三)强化教学设施投入,让音乐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我国高校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发展较晚,因此在很多的教学设施方面,都存在投入不足的现象,这些问题都对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开展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高校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为了促进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高校在进行制度及教学体系的建设之外,还要强化相应教学设施的投入,并做好教学形式多元化建设工作。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积极摆脱原有的应试化教学弊端,注重教学互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四)建设良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师资队伍。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对高校的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促进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就必须强化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为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学提供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高校要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培养原有教师队伍并举的方式,优化整个高校音乐的师资配置,并在丰富教师多元文化音乐理论的同时,积极组织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实践活动。让教师能够立足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形成一套完整且丰富的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的多元文化音乐学习效率的提升。
1.多元文化与高等教育
虽然多元文化教育并没有形成为明确的政策导向,也没有将多元文化教育高度概念化,但并不意味着没有类似的做法,没有把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之中。尤其是高等教育都体现着浓郁的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多元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带动着教育模式也越来越呈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多元文化在世界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态势,因而在中国的发展势必要形成新的发展模式,这就会带动着我国的教育模式,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要符合这一文化发展趋势,因为高等教育本身就代表着文化发展的必然方向,高等教育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突出,和必要,这正是我们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即构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
2.多元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在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来源途径更加宽泛,世界各地、各国各民族文化之间交流的日益频繁,满足了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也处在一个相对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下。大学生富有强烈的个性特点,他们作为非主流文化接受的一个群体,在选择和接受西方外来文化的时候,由于个体不同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其对文化需求的选择会大相径庭。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在不同的社会生活背景下、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多元文化给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吸收和选择自我文化需求的平台。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为大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化和自我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在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西方文化的这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青年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逐步完善。此外,开放的文化氛围,促使学校理想信念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理想教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这也有利于青年大学生个性的发展。随着理想信念教育内涵的扩大,青年大学生由原先的僵化的思想,逐渐意识到,只有通过独立的思维、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意识的充分发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大学生越来越重视自我的发展,自己学术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能学到他们想掌握的技术和知识,适应就业过程中的需要。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该突出这方面的需要,同时也能把握好主流文化的导向。
3.大学生多元文化价值观
在伴随着经济转型和科技发展的今天,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由于每种文化都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在当今价值多元、文化冲突的社会中,大学生对于价值的选择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出现了价值选择的迷茫。多元文化教学强调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选择,形成批判性分析能力,但并不否认基础知识等掌握的重要性。不少研究者谈到,多元文化教学需要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位前提,如果忽视这方面的教学为代价进行多元文化教学,多元文化教学的目标也就被扭曲了,最终也就违背了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社会需要的初衷。当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使大学生掌握和理解的基本理论。掌握理论,能够使大学生大学生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认清事物的本质,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必不可少的思想武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通过学校的素质教育和相关课程的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核心价值的内涵,要通过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及相关活动来践行核心价值。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下,盲目的追求眼前利益,使得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以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多元文化的融合和碰撞,对中国意识领域的冲击进一步加大,出现了一元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矛盾。在当代中国,多元文化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已对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们应该重视这种影响,强化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从而减少大学生在价值观选择过程中的困惑,帮助他们在多元文化开放的社会环境下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元文化的格局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自己个性和能力的空间,同时多元价值也给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众多难题和挑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元价值标准,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得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挑战。多元文化使新与旧、传统与现代重叠交错,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碰撞交融。因为多元文化必然导致多元价值观,人们在多元价值观面前难以选择统一的文化价值标准,从而引起价值观、文化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错位和迷失,给个体的心理及社会带来冲击,引起震荡。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大学生具备多元文化意识多元文化有利于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文化互相取长补短,以及协调发展。多元文化之间是有差异的,而差异恰恰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当大学生接触到外来文化并对它有所了解时,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自身文化的特性,摆脱自身文化的糟粕,取其精华。多元文化有利于使得大学生个体精神的进一步完善。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是现代人的核心价值。
作者:白丽敏单位:河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
多元化是指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在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经济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多样化的观念、理论、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文化、价值、生活等方面的多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趋势。文化的多元提供了各种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机遇,不同文化之间可以彼此借鉴、共同繁荣和发展,由此可以形成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发展态势。而且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原本相对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走向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价值多元化的实质是容纳不同的价值标准与追求。
当前,多元化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学校德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同样也受到了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转型期,各种传统与现代的思想出现了空前的对撞和激烈的交锋。在此过程中,社会道德实践及其成果极大地丰富起来,为学校德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发展资源。但一些反道德、非道德行为的泛滥及各种力量侵蚀下的传统道德体系已被打破也使学校德育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学校德育作为社会系统中重要的环节,自然无法回避多元化的困境,学校德育正面临着一个空前的时代境遇,且多元化正以一种难以避免的趋势渗透和影响着学校德育。
二、多元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着多元化的时代境遇,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道德失范甚至道德危机现象,原来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观念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许多新的人生追求方式悄然兴起,不同社会成员的道德取向各不相同,由此对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学校德育面临张扬学生主体意识的大众文化的挑战
文化多元化使得时尚文化、快餐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等大众文化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青少年往往在学习、生活中通过渗透、熏陶等多种形式接受这些文化。大众文化在内容及传播形式等方面表现出新颖性,在文化理念方面凸显与时俱进的品格,日益成为我国学校德育创新的文化沃土。高扬主体意识的大众文化具有求新求异、解构规范等特点,尽管与传统德育倡导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等有些不符,但却切合了我国青少年保持独立个性的心理需求。因此大众文化在给我国学校德育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德育工作的创新带来机遇。大众文化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开拓性和创造性,扩大了教育主体的范围,为学生交流提供了平等、快捷、高效的渠道,学生通过对大众文化的参与和解读,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展示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使学校德育从理念、机制等诸多层面都洋溢着人本主义的气息,契合了德育工作“以人为本”的理念。
2.学校德育面临张扬个性的价值多元化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新旧价值观念、传统价值观念与西方价值观念激烈交锋,价值观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多元化的价值观给当代青少年带来多种选择,家庭教育、大众媒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活动深刻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而一些学校无视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德育工作仍然沿袭单一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没有积极引导青少年进行价值观选择,导致青少年普遍存在价值观迷惑的现象。如果没有及时的、正确而理智的引导,学生很难养成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学校德育便因失去原有的价值而流于形式。
3.学校德育评价标准面临多元化的挑战
德育评价主要是为了改进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过程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德育评价的实施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德育评价必须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传统的德育评价中,主观规定性的东西比较多,往往偏重于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评价,偏重于德育结果和功利性的评价,追求德育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当前,由于价值多元化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呈现在世人面前,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标准显得尤为困难。正处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的青少年学生,倾向于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念系统。在此过程中,他们关心自己的命运和自身发展的状态要多于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及利益;他们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多于对社会的奉献。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的价值取向仍呈健康向上态势。因此学校德育评价标准应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三、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发展
1.生命道德教育:多元化时代道德教育的新起点
生命道德教育主张将生命教育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起点和归宿。生命德育是关于学生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生命德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随着多元化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命意识日益凸显。传统的“去生命化”德育模式正面临着种种困境,当前的德育模式应以生命为思维原点,探寻生命维度,形成关爱生命的德育范畴、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因为人的生命的存在、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离开了人的生命,德育将因脱离实际而成为抽象的说教。
2.德育生活化:多元化时代德育范式的新转向
德育生活化是指德育工作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要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体验道德魅力,培养德性,学会过道德生活。德育的生活化回归,有利于克服学校德育与社会发展相脱离的弊端,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德育才能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面对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学校德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迫切需要德育理论的创新。德育要创新,就要转换与超越以知性和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德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学校要使德育重新散发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育人魅力,就必须立足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世界建构道德教育大厦才是德育产生实效的基础。
3.人文关怀:多元化时代德育工作的新维度
人文关怀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注重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要求的一种价值观念。在学校德育中渗透人文关怀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注重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新旧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激烈冲突,传统的伦理道德的约束机制日渐式微,善恶标准出现扭曲。青少年由于失去内心约束,缺失了信仰和道德,在利益面前变得无所顾忌。这些变化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以往一味的注重德育知识的传授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了,必须将人文关怀融入德育体系,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来看待,积极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以应对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4.多维整合:多元化时代德育发展的新走向
首先,德育对象的整合坚持主体化原则。多元化时代的学校德育要在弘扬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的培养,促进学生自我认识、选择能力的提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其次,德育体系的整合坚持现代化原则。要逐步建立目标体系明确、内容体系系统、评价体系科学的完整德育体系。再次,德育价值取向的整合符合时代化要求。在学校德育面临的价值多元化挑战中德育价值取向是最棘手的问题。德育价值取向的整合主要表现为社会与个人、应然与实然、价值判断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等的整合。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才能引导多元化时代德育不断创新、发展。
5.灌输与自主选择相结合:多元化时代德育的新取向
在多元化时代,个体道德行为不仅具有选择性,而且具有自主性,任何道德行为都应出自自主的判断、选择,而不能由他人代替选择。传统德育的缺陷就在于预设了道德判断和选择的对象让学生被动接受。这种外在强制的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将会导致学生创造性的缺损、权利感的缺失、责任感的缺位,因此需要学生的自主选择。但是,学校德育不能完全托付于学生的自主选择,还需要德育工作者的灌输引导。灌输既是一种基本原则,又是一种必要的方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道德的知识、认识、判断、选择以及创造的方法、经验等都可以通过灌输完成。多元化时代德育的方法取向应该建立在灌输与自主选择充分整合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育者的灌输引导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敏.人文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3).
关键词:多元思潮;青年学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28-02
当今社会是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化的社会,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引起了人们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的青年学生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在当代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社会思潮就是反映人们某种利益又同大众心理相结合而产生广泛影响并流行的带有一定趋向性的思想意识和观念。[1]多元社会思潮背景境下青年学生价值观问题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讨论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以期为当今时代背景下更好的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学生价值观研究现状
1.关于多元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有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展开研究。庄少琼[2]从青年学生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实现手段、价值评判标准等方面分析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变化,指出全球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冲击表现为价值取向多元化并有功利化倾向、价值目标多层次并有短期化现象、价值实现手段多样化与价值评判标准的多重性。有学者从大众文化入手,探讨其对青年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影响。王洪玲[3]指出,大众文化的迅速传播导致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在取向上凸现个人本位,在目标与行为选择上更加注重实效与功利,在消费上呈低俗享乐时尚化,认为大众文化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其中负面上大众文化不仅对主流文化造成冲击,民族精神、传统道德在大众文化的浸渍下也变得相当模糊乃至淡化,它使得青年学生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也在社会震荡中摇摆,在一定程度和范围上呈现出复杂甚至充满矛盾的多元取向。有学者从网络文化角度展开研究。彭斌、杨艳莹[4]指出,网络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深刻的影响,其消极方面表现在易导致青年学生价值选择的矛盾性、易造成青年学生价值标准的模糊以及易产生青年学生社会交往的障碍等方面。
2.关于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学生价值观特征的研究。李艳秋[5]经过研究指出,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我国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呈现一定的特点,表现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总体认识较为积极理性但部分认识存在偏差,社会责任感总体责任意识较强但部分责任意识弱化。张国玲[6]认为当代青年学生的价值观表现出两重性。孙连华、崔国军[7]指出,“90后”青年学生的价值观特征表现为价值取向与追求的多元化和价值目标与评价的功利化。结合研究情况,多数学者认为总体上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是理性与非理性并存,更多的体现在非理性方面。
3.关于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学生价值多元化原因的研究。张卫[8]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指出,社会风气、个人利益和需求、制度约束、校园风气是影响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原因,学生管理机制、教师素质、个人发展、课外活动、学校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也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刘雪菲[9]从客观的环境因素去分析,指出市场经济环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以及信息化的网络环境是当今青年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楚明钦[10]指出当代青年学生不良价值观念的成因主要是受到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社会不良风气和消极腐败现象、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当代青年学生价值多元化的原因分析,学者们从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展开分析,大多数学者更多的是从当代青年学生价值多元化体现出来的不良价值观方面入手去探讨其产生的原因,指出了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等外部环境的不良方面是其产生的根源。
4.关于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途径研究。陈树文、孙宏超[11]指出,由于受到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高校青年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还存在某些消极倾向,价值观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理论指南,在价值观教育中应注重课堂教育与自主学习、价值观教育与辅导陈常工作、价值观教育与学生日常活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之间的“四个结合”。李新生[12]认为,多元化背景下迫切需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坚持科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充分整合和优化校内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优化校园环境,营造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氛围。蒋耘中[13]则认为,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青年学生自身努力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才能收到效果。何家义[14]则从中国优秀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塑造问题,指出应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提高思想认识、优化思想素质为目标,使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朝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对于多元社会思潮下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问题的探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在内容上多数学者指出了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要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南来引领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方法上有学者从形成主体上指出了应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以及青年学生自身的作用。
二、当前研究的特点
综上所述对于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研究,学界的研究体现了以下特点:第一研究的范围与领域不断扩大。近年来,研究范围与领域不断扩展,表现为青年学生不同类型价值观的研究逐渐增多;有关青年学生价值观变迁的相关因素研究逐渐增多。第二研究的方式逐渐多样化,中后期的研究转向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并侧重于实证研究,从而使青年学生价值观的研究更实在,更具操作性。
三、对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思考
关于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笔者认为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系统性研究缺乏。尽管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但系统研究的不多,多数学者是从个别角度出发来研究,系统化研究多元社会思潮下青年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塑造问题不多。二是同类研究中的重复内容较多。纵观目前学界的研究情况,研究思路与研究结论现象接近或相同的不少。三是实证研究问题。虽然后期研究中,实证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实证研究成果还是不足;另外实证取样代表性不足问题也存在。有些研究仅仅根据局部的小样本取样就将得出的结论推断为全国性的普遍问题,使得研究缺乏科学性。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吸取已有研究的优秀成果,突出青年学生价值观研究的系统性、创新性与代表性,探讨分析多元社会思潮背景下当代青年学生科学价值观树立的范式,将青年学生价值观研究推向新的水平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庄少琼.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2009,(3):56-57.
[3]王洪玲.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追问[J].职业时空,2011,(2):154-155.
[4]彭斌,杨艳莹.论网络非主流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66-68.
[5]李艳秋.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0):61-62.
[6]张国玲.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审视[J].文史博览(理论),2009,(6):43-44.
[7]孙连华,崔国军.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6-108.
[8]张卫.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优化研究——基于4所上海高校的调查[J].浙江社会科学,2010,(10):110-115.
[9]刘雪菲.浅析“90后”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宏观原因[J].湖南农机,2011,(1):119-200.
[10]张国玲.价值取向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审视[J].文史博览(理论),2009,(6):43-44.
[11]毛玲.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分析与教育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6):46-47.
[12]孙连华,崔国军.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6-108.
[13]蒋耘中.多管齐下推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3):25-26.
关键词:多元文化;精神生活;发展;时代性;课题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4—0112—04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整个国家成为一个“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又指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我们要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党的要求即是时代要求。它表明,在当今多元文化时代,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发展和可以发展,这不仅仅是由生活自身决定的,更是由时代大环境和社会发展现实的突出矛盾所引发的。而要推进人的精神生活发展,需要对一些事关精神生活发展的时代性课题,也即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明确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文化多元发展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导向
随着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以开放的态势与异域和异质文化积极对话,在相互交流中补益和发展自身,文化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发展成为一种客观现实。
从开放和全球化视角看,当今文化的多元既有来自空间地域的多元,如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也有来自时代变迁的多元,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并存;还有来自文化地位差异的多元多样,如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共处等。由于各种文化都是在不同的环境和土壤中孕育生长的,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质和精神内核,也就是有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因而文化的多元发展实质上是以异质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交流互动发展。在多元文化的频繁互动中,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相互撞击,必然会使一些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身原有的僵化和封闭性质,实现开放式和现代性发展,比如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同时,一些文化也会合理调整自身的价值取向,适当改变生存和发展方式,如精英文化的大众化实践等。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根本上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深刻变动的反映,而所有这些都必然最终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引起人的思想和心灵的变化,使社会主体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性和差异性,人的精神生活多样化日趋明显。
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多样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多样化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它使社会生活充满了生机,使人的心灵世界极大地挣脱了神圣时想主义的束缚,重新获得了鲜活个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不同民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宽松开放的文化环境同时也给人的精神生活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文化全球化中,作为民族精神之根基和源泉的民族文化正受到强大的西方文化霸权的威胁。“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不平等现象。在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媒体资讯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在全球互联网服务器的存储中,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借助经济、科技和传播上的优势迅速扩张。”文化霸权势力的不断扩张,严重挤压和消解着各民族文化,威胁着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如今西方的一些文化价值观念、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等,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年轻人追逐和效仿的对象。在西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部分青年已经出现不同程度民族认同的弱化和文化意识的西化。
精神文化的本质与核心是价值观。在多元复杂的文化格局中,新的与旧的、土的与洋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其中,既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既有发展着的,也有衰亡着的。我们必须正确辨别不同思想文化的性质,用正确的价值取向选择思想文化,以发展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
在当代中国,能够引领人们正确选择思想文化,发展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的思想文化,只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它主要包括引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价值目标、道德规范、民族精神等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政党的精神文化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表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政党共同的价值追求。它决定着社会对一些根本性问题的立场,比如价值判断,让人们明确善恶美丑、真假好坏、真理谬误、应该不应该的界限。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对整个社会文化具有支配作用,制约着文化诸形态的发展,规范着不同文化的内容。人的精神生活的本质是自由,但是滋养精神生活的文化和承担精神生活的个体却不能不受到社会意识形态的浸染和制约。正如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并不是供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不管人们是否愿意,他们都得接受。谁不与一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认同,谁就不可能进入这个社会。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只有在意识形态所限定的“问题框架”内去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才是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扩散与影响,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引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文化多元多样与个体文化选择
文化的多元多样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不同的文化以其不同的形式、内容和价值取向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不同的营养。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我国古代传统文化、西方社会传人文化、精英文化、民众催生的大众文化等多种文化样态,以不同话语从不同价值视角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当代中国,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和主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具有其他思想文化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即科学性、人民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科学性是指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以为指导,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人民性是指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时代性指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开放性指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注重吸收和借鉴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这种先进性,能够把共同利益群体的精神取向整合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进步力量,形成一个“文化磁场”,增强整个社会的文化凝聚力。同时,它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方向和路标,确保人的精神生活能够在正确轨道上健康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在历史演进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的文化。传统文化是孕育厚重的民族精神之根基,它在凝聚人心,增进民族情感,营造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提供个人精神生活归属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产物,它不可避免地混杂着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一些糟粕成分。比如,、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它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提升。
西方社会传人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主客观原因促成,已经取得在我国文化体系中的一席之地,形成了与我国主导文化相对理性与平和交流,并呈现与中国本土文化会通、融合的状态。这使得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分更好地发挥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发提升作用。同时,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了中华文化,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但是,西方文化毕竟与我国文化有着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如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技术和信息制造与传播的优势,对我国进行显性与隐性的文化传播与文化渗透,已经在制度文化、思想观念、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形成了对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强大影响,这是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的。
精英文化以表达知识分子主体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为宗旨,在价值取向上总是不满足于眼前的世俗生活,有现实主义的批判态度和历史觉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关注人的生存意义与价值。作为知识分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精英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它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规范导向的功能。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精英文化也正陷入空前的危机。一些精英文化开始走商品化、平面化的运作路线,出现了思想贫血、精神萎缩、淡化人文关怀的不良倾向。当前精英文化必须走出社会转型这个特殊时期的困境,才能真正起到提升民族精神境界、引领中国文化价值的文化使命。
民众催生的大众文化在我国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增长而迅速壮大起来的,如今已成为我国文化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形态。大众文化以其平民化、参与化、通俗化和共享化的特点满足了各阶层各年龄群体各文化层次的人的不同文化需要,因而赢得了大众的接纳和喜爱,尤其极大地丰富了普通百姓的精神生活。也正因为此,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正在对我国社会风尚的培育、人们价值观念的树立和行为模式的养成产生着日益深广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主要承担者,可以对民众起到一定的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的功能。但是,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快乐价值取向又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传统的价值观念、文化立场与文化消费习惯,容易滋生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生活方式。丹尼尔·贝尔曾借用麦克唐纳的话说:“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因此,作为“文化快餐”,大众文化显然在承载文化内涵和价值营养方面有明显不足,其正面功能需要积极引导。
文化的多元多样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它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文化和思想的蓬勃发展与良性互动,使人的精神生活充满了活力,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多种可能的空间。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文化,只要他的选择无碍他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发展,任何人都无权加以干涉。然而,文化的多元多样化并不掩盖各种文化自身的优劣,也不等于文化之间地位分殊和价值好坏之别的消除。多元文化碰撞的背后,实质和核心问题还是价值观的博弈。因此,表面看来,在多元文化的境遇下,个人选择什么文化,归属于什么文化,似乎完全是个人趣味和意志自由的结果,但实际上是个人自我理解能力和自我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的展示。从个体文化选择与价值取向上看,低俗与高雅的文化选择差别,便直接决定其精神生活的高度和深度。倾向于低俗文化选择与取向,主要是寻求感观刺激、庸俗取乐,满足于一般性浏览,忽视理性思维,冷淡理论学习与运用等,这必然意味着他的精神生活是庸俗的、浅表的和漂泊的。
因此,我们必须在多种可能的空间中善于文化选择。对人的精神生活发展来说,文化越是多样,就意味着精神生活资源越是丰富。但是,文化选择并不等于个人精神生活的文化资源选择。因为所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资源并非对每个人的发展都能发挥益处,或者说,并非每个人都能够真正利用全部的社会文化资源来发展自己。对个人来说,无论文化怎样多样,个人都只是根据自己的精神需要进行取舍。但精神需要还有健康的、高尚的与奢靡的、腐朽的之分的问题。因此,文化选择并非易事。它不但要挑战个人的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而且要求发展个人健康的和高尚的、高级的精神需要。但是,社会文化的多样化,于人的精神生活而言,其重要性恰恰在于,它为人的精神生活发展铺垫着种种可能性的道路。因此,善于文化选择,在世界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社会生活瞬息万变的今天,无疑是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
三、价值观自觉与精神家园建设
文化的深层蕴涵是价值观。在多元文化环境下,一个人追求或不追求什么样态的文化,选择或不选择什么样态的文化,根本上是由他所确立的价值观尤其是核心价值观决定的。任何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就是该国家民族共同拥有和追求的价值观。正是这种共同拥有和追求的价值观,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同样,任何个人也有自己的价值观体系,但决定人之为人的精神存在以及人的发展深度的,仍是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多元文化下人的精神生活发展,无疑离不开个人价值观的正确形成和自觉。只有对价值观的高度自觉,才能建设好维护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但是,随着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发展,我们却看到了一些个人价值观发展中令人忧虑的现象:一是价值观的相对化。在形形的思想文化冲击和价值取向诱惑下,一些人先是陷入价值迷茫和精神困惑,最后在反复的权衡比较中,那些被人们认同为“永恒”或“绝对”的价值终于不敌所谓的“独立性”和“个性”实在与彰显,结果就是认为“想怎么都对、做什么都行”,个人完全根据自己的价值旨趣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把持这种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的人,虽然一定程度上的确挺立了自身的独立性和个性,但是并没有使这种独立性和个性有效转化和生成为真正“有个性的个人”,实际是片面地实现了原子化的个人、“偶然的个人”、狭隘的利己主义的个人。这种“原子化的个人在精神上既失去了与历史传统的联系,也失去了与他人的联系,人的精神的根基由于失去了稳定和可靠的支撑而成为碎片”。二是价值观的功利化。功利主义价值观以实现快乐和幸福的最大值为行为目的。这种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的特点,就是明显的眼前性与现实利益性,表现出来就是行事追求急功近利,忽视可持续与全面发展;注重感性思维与感官满足,忽视理性思考;注重文化的实用价值和工具价值,疏远思想、道德、理想、信念等精神蕴涵。哲学家鲁道夫‘奥伊肯告诫人们:“倘若人不能依靠一种比人更高的力量努力追求某个崇高的目标,并在向目标前进时做到比在感觉经验条件下更充分地实现他自己的话,生活必将丧失一切意义与价值。”因此,从功利主义价值观出发的人必然出现精神懈怠,动力不足,陷入挥之不去的急躁、浮躁、焦躁、烦躁频发的自发发展状态。三是价值观的物化。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价值观,它看不到精神生活的巨大价值,总是“用对钱袋的影响来衡量每一种活动的意义”。这种人“总以为,没有财产的支柱自己便寸步难行和遭受毁灭,阻碍他们前进的正是这种错觉”。马克斯·韦伯曾经说过:“谋利、获取、赚钱、尽可能地赚钱……这种冲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见之于侍者、医生、车夫、艺术家、妓、不正派的官吏、士兵、贵族、十字军骑士、赌徒和乞丐。可以说,凡是具备了或者曾经具备客观机会的地方,这种冲动对一切时代,地球上一切国家的一切人都普遍存在。”人是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统一与一体的存在物,因此,对物质的需要,赚钱的欲望人皆有之,也无可厚非,但是这种需要和欲望必须有精神的引导和提升,并且与精神协调发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文化意识与理解;社会重构
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MulticulturalArtEducation)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特色。如今,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后现代主义艺术教育潮流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并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关注。
一、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出现的时代背景
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及广泛影响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产生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代背景。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初,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大范围爆发,多元文化主义再一次被世人广泛关注并波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多元文化主义具有多种功用,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历史观、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也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它们之间的共识可概括为:美国是一个多元民族和族裔构成的国家,美国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不同的,美国的传统不能以某一个民族或群体的历史经验为准绳;群体认同和群体权利是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美国社会必须面临的现实。[1]据此,多元文化主义论题频繁出现在美国教育领域,旨在促使学生从基础教育阶段起就增加对不同文化和自己文化传统的理解。在美国国内不断强调关注种族多元化、追求社会民主化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紧随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开始盛行。相同的社会议题同时出现在艺术及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在艺术领域,出现了对不同身份艺术家待遇不公的纠偏,尤其关注不同种族、性别艺术家获得机会和待遇公正等问题。在艺术教育领域,带有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评论人士不断质疑,当时美国的艺术史、美术馆以及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通常反映的是以欧洲中心主义为主体的价值观念偏见,将其他文化群体排除在外。后现代文化主义理论的兴起及蓬勃发展促使相关学者越来越密切地关注此类社会文化现象,纷纷阐释并批判这些现象背后所暴露出的带有偏见且扭曲的文化历史观念。相关领域学者更加力求还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博物馆展览及历史课本的真实性。针对社会中广泛存在、并直接表现在艺术及艺术教育领域的种族、阶层不平等等现象,一些学者开始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艺术教育价值的追问转向如何实现其社会建构功能,即艺术教育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增进学生文化自尊及对其他文化群体的理解?艺术教育如何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多元文化艺术教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特点。
二、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
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兴起与广泛推广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表现为艺术与儿童文化意识发展的关系、艺术教育社会重构作用的基本立场两个方面。
(一)艺术与儿童文化意识发展之间的关系
艺术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特点能够对儿童形成文化意识、进一步理解多元社会起到促进作用,这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首先,儿童具有获得文化知觉和意识的潜能。Smardo与Schmidt指出,儿童到了五岁就已经形成对自己、对同伴的态度,而且开始发展出文化知觉,也开始学习社会流行的对族群及其他不同文化的态度。[2]根据Parsons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观点虽然非常个人化,但对文化却是开放的,他们对艺术持着非批判非偏见的观点,对于源自儿童生活社区及儿童自身经验艺术的学习都是儿童进一步获得文化概念的良好起点。[3]这些研究成果都表明,儿童具有获得文化知觉和意识的潜能。其次,艺术所具有的文化特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获得、文化理解能力的发展。Freedman指出儿童从很小就能够开始学习艺术与社会生活的相关性,这是了解一件艺术作品为什么被珍视的重要步骤。他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开始学习分类、差异和推理,而且能够辨别艺术作品的风格、主题、形式、意义和目的。在这个层次上儿童开始了解为什么不同的个人和文化团体会创造出不同的表征来代表相同的主题(如人、动物、事件等)且能抓到这些不同表征的价值。Freedman特别指出,因为外表相同的艺术品可能在意义和目的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比较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品时,教师若能敏感地指出这些不同就能帮助儿童看到一个事实,即对艺术的了解需要突破仅仅对它表面形式及呈现内容的研究。[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探究技巧和视觉敏感性的发展,自身文化意识以及文化理解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艺术教育社会重构作用的基本立场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JuneMcFee就在其著作中指出,通过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化获得的结论表明艺术及其实践被不同的文化群体所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组群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认同。[5]可见艺术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文化族群个体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特点,并直接显现在他们的艺术观及艺术实践中。[6]承认艺术是文化的产物、重视文化在审美议题讨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被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艺术教育除了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以外,通过专门的课程设计还能够达到促进学生获得不同文化认同和理解等一系列文化效应,突出表现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社会,使学生在主流或者非主流社会形态下发展出积极的自我身份认同,最终学生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不同时代文化群体价值系统所运用的艺术符号中认识到艺术形式的多样性,进而能够整合相关信息并进一步达成对这种多样性的认识与思考。[7]艺术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分析与批判能力的思考者,能对自身生活环境与社会阶级加以审视,进而使用社会行为技巧参与自身命运的塑造与掌控。这是艺术教育反对精英主义、努力去除精致——大众艺术界限,进一步促进社会民主变革,以达成社会重构目的的直接表现。据此发展起来的文化多元主义艺术教育理论与课程实践具有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基本特点
(一)以培养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及社会意识为主要旨趣的目标定位
与传统艺术教育将培养学生艺术能力及创造性为主要目标不同的是,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将目标定位在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及社会意识的培养。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提倡者认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提供了基本的信念、价值观以及赋予生活以意义和结构的基础模型,它使个体成为多样社会群体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的功能。因此,了解文化及其多样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显得尤其重要。[8]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将学生审美经验的积累建立在世界范围、多个民族文化群艺术经验的基础之上,更加强调对艺术作品、艺术史等艺术现象社会文化背景的关注,关注学生在丰富的社会背景及文-38-《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年第9期化意义的层面上进行艺术学习和分析,目标旨在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对不同艺术形式所处文化的理解。不仅如此,通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实施,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群体所拥有的特别的文化艺术传统,接触不同文化价值下的艺术设计和媒介表达方式,对于艺术问题的思考直接将学生引向对特定文化群体相关社会议题的思考,使学生关注到不同文化群体特色及其文化价值观,在种族平等、社会公平的基本立场上消除文化群体刻板印象及社会偏见、进一步探讨社会道德和民主责任,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探究进一步上升为学生社会意识的形成。所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目标不再仅仅是教授艺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能力,而是将艺术教育的功能进一步扩展,凸显艺术在现代人类生活中的文化意义及社会功能。
(二)突出多元文化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
基于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特有的理论基础及目标定位,研究者和实践者倾向于突出多元文化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首先,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更多关注能够反映多元社会文化的艺术形式。例如能体现多元文化价值的通俗艺术、民俗艺术、边缘艺术、本土艺术等,这些艺术形式包含大众文化、民间习俗、两性平权、人权平等、种族歧视等当代社会议题。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内容不再仅限于西方主流文化的精致艺术,而是扩展至能够反映不同种族、文化和性别等团体的概念和议题。使学生在接触各类艺术形式的同时体验、理解它们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及当代社会议题。其次,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增加了能够体现全球性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快速进步,地球村上各个国家彼此的关系更为密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增加全球性议题主要包括能体现政治、经济、科技、人权等交错关联的艺术内容及形式。教育内容不仅强调世界各个民族的共通之处,同时也关注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主流文化和次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全球性议题的艺术教育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欣赏全球范围内多样的艺术形式,以多元文化社会和地球村的公民自居,适应地球村时代。最后,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内容强调基于文化议题的学生艺术表达和创作。主要包括基于本土题材的艺术表达和创作,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并进一步探讨不同群体如何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比较东西方及其它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不同文化群体学生的集体创作等等。此类艺术教育内容能够使学生认识并尝试不同文化艺术表达与创作风格、分析研究各文化如何演变及发展、探讨社区如何透过艺术建立归属感等等。一系列相关的艺术表达和创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理解艺术表达创作过程,同时也使学生逐步建立起社会批判意识及公平审视、对待文化差异的社会责任感。
(三)注重学生群体文化特点的民主教学方法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方法尤其注重教学过程中民主精神,直接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群体的文化特点,使来自不同文化群体的学生在学习不同文化背景艺术的经验中理解自己群体文化、尊重他人文化。[9]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要点。第一,教学方法以社会学、人类学为基础,尤其关注文化本质属性及文化过程的相关议题,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所属某一文化群体的人是如何形成并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的。带着这样的经验学生进一步关注艺术作品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在社会文化脉络中学习艺术领域相关知识并进行深入的文化内涵探讨。第二,以此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中,教师首先要承认教育是一种带有文化性、社会性的干预,必须要正视自己的文化社会偏见,时时察觉而不影响教学方法的民主性。第三,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及其所在社区文化为中心的特点,教师注重运用学生及其所在社区的文化价值观及基本信念来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第四,教学强调运用人类学方法辨识文化团体及在其价值观与实践影响下的审美表达与创作。在研究学生所处的文化团体艺术时,注重搜集关于他们所处的动态文化社区环境的信息,以此作为分析其艺术品及艺术实践的依据而非仅仅依据主流的文化意识形态。在研究非学生所处的文化团体艺术时,教师和学生通过诸如搜集各种书面、影像材料及个人史料等,获得一系列有价值的人类学数据信息,进一步理解艺术乃是一个社会整体中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不能脱离其社会文化土壤来进行解读和分析。第五,提倡不断挖掘并谨慎地使用反映文化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能够更民主地呈现教室、社区乃至国家中的社会文化与种族多样性。最后,教学方法时刻关注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特点、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政治、宗教及种族等因素所造成的人际互动的高度复杂性,努力寻求一个更民主的方式,使弱势群体能有机会融入艺术教育过程并表达意见,也使优势群体能检视出自己文化中所习以为常的偏见。
(四)强调学生文化群体特点和师生合作的人类学评价方法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中的评价与传统评价方式的不同,更加重视来自不同种族、民族、社会阶层学生的学习风格差异对于学生学习成就及课程实施的影响。对于学生学习成就,相关研究者提倡评价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果,尤其要将学生所在文化群体特点纳入评价考查范围之内,鼓励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如访谈、观察、问卷、记录、日记等方式完成对学生的评价。[10]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一方面是考查、记录学生参与多元艺术教育课程过程中其艺术能力、文化理解力、社会意识与责任的发展进度和水平。另一方面更是要在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过程中建立带有文化群体特点的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力求无论学生来自何种文化群体,都能够获得平等的文化身份,接受公平的教育待遇。多元文化艺术教育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多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除了验证学生学习成果之外,确认教学过程中权利和资源分配是否公平也是课程实施评价的重要目的。因此,形成性评价构成了课程实施评价的主体部分,尤其关注教学情境中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内的所有成员及他们之间的合作状态。在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多元文化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调动知识并将其带入教育过程中的能力、共同合作形成一个具有文化应对特色教育环境的能力,同时他们是否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进一步影响经济、政治及社会机构的思路及设想也是评价关注的一个方面。非正式的师生课上讨论评估,学生分析学生访谈艺术家的情况、对当地社区的调查、撰写课堂行为评估报告,都是教师、学生和社区能够共同参与的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可见,人类学的方法不仅能够提供实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是进行教育评价的重要途径。[11]
四、美国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精神文化;育人
作者简介:杨希(1986-),女,回族,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114)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03-02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育人,在当今这样一个呈现出多元文化格局的社会里,面对各种文化理念与思潮的蜂拥而至和相互激荡,大学精神文化及其育人功能的发挥势必会受到影响。由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探讨大学如何适应这一客观趋势,培育优秀大学精神文化,进一步加强大学精神文化的育人功能理应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核心命题。
一、多元文化及大学精神文化育人功能的解读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地的文化不再处于孤立封闭的状态,而是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由此,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正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背景。
1.多元文化背景的形成
目前对多元文化这一概念还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先生在其《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中提出,多元文化是指本土文化起源的多样性。今天所谓多元文化,就是指人类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具体来说就是指一个国家、社会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现状。①目前对于我国而言,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当代社会转型也随之加速,这有利地推动着文化向多元方向发展。其次,中国社会信息化建设速度加剧,由此使中国跨入信息化社会,这为多元文化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载体。最后,改革开放使我们与全球文化相互接触、相互碰撞、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百家争鸣”的多元文化格局。由此,我国必然要面对多元文化这一历史性趋势。
多元文化具体到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主要指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并存;西方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并存;各种意识形态与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并存;重学术分析和研究的精英文化与重生活、消费和时尚的大众文化并存等。
2.大学精神文化育人功能的内涵解读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它作为一种内化气质的抽象,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是所有身在大学中的大学人的共同财富。它既是大学的,也是每个大学人的。大学精神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亚文化同样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育人功能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首要功能。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教育力量,大学精神文化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独特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群体意识等。浓郁而深厚的精神文化能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指引与导向、激励与凝聚、认同与约束以及陶冶与教育。学生只有时刻身在健康而积极的大学精神文化氛围里才能如同进入芝兰之室,久而会满身芬芳,从而受到精神上的启迪与洗礼,成为志存高远和自立自强的高素质人才。
(1)指引与导向功能。这是大学精神文化最重要的功能,大学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把大学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深深印刻在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身上,从而潜移默化地指引与教育其中的大学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他们实现对个人精神、人格和心灵的塑造,以此达到充实自身精神世界和升华个人价值追求的目的。
(2)激励与凝聚功能。大学精神文化是全体大学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诉求,而这些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一旦被群体成员所共同认同后就会成为“粘合剂”,发挥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力作用,从而在各个方面把所有大学人团结起来,激发出潜在能量,使其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和获取成功的动机,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进取。
(3)认同与约束功能。大学精神文化对大学人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治学追求和行为习惯时刻产生着影响。它使个体把群体认同的理想诉求内化成自身的价值取向,这为每一个大学人在对自身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进行评价时提供了一个内在尺度,从而对大学人的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并规定了每个大学人的言行举止。
(4)陶冶与教育功能。大学人由于长期处于大学精神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于是便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使自身的情操得以陶冶,道德得以洗礼,人格得以升华,从而达到了通过大学精神文化氛围陶冶大学人心灵的教育成效。
3.多元文化:大学精神文化育人功能发挥必须面对的课题
当今社会,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多元文化蕴含了极为丰富的道德观念、传统习俗、情感风格和精神追求。在这样一种文化前提下,任何一所高校,其精神文化及其育人功能的发挥都必然要被多元文化打上深深的烙印且不能游离于多元文化之外。这是因为大学精神文化及其育人功能的发挥始终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因而难以摆脱文化背景的牵引和钳制。随着文化纷争和文化冲突的日益凸显,价值标准的多元性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性都将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精神文化及其育人功能的发挥。作为一种不争的社会现实,多元文化之于大学精神文化及其育人功能的发挥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如何正视多元文化这一现实背景以及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采取切实的方法和策略推进自身发展,已成为大学精神文化及其育人功能发挥所不可规避的现实课题。
多元文化艺术教育是指在多种族、多文化共存的社会背景下,在充分尊重和保障不同民族文化平等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国家整体艺术文化的一种教育。多元文化艺术教育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并在之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主要精神是允许文化艺术存在差异,并让学生对不同的文化进行科学的认知,进而产生对艺术的尊重。这种多元文化思潮对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台湾学者郭祯祥就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涵盖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学生能够通过欣赏不同艺术文化的过程对不同的文化艺术背景及其社会价值进行认知。
二、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现状
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教育相比,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有自身的特点。首先,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两极分化现象。由于我国加入全球化进程相对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处在起步阶段,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就整体状况来看,虽然我国在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两种现象:部分文艺工作者过度重视国外文化,认为国外文化才是最先进的;还有部分文艺工作者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才是最好的。这两种极端的一元文化论都是不科学的,会阻碍我国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使我国艺术教育缺乏多元化视角的创新精神,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复制品。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虽然我国高校在文化观念的认知上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整体的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意识在不断增强。我国与其他不同国家、地区日渐频繁的文化交流活动和各个高校举办的艺术文化研讨会,都能够充分体现出我国对多元文化发展的重视。这种多元文化发展意识的增强也符合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宗旨。新课标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不同文化的精髓,逐渐形成平等、尊重的多元化文化观念,进而促进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这对当前广大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所以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多元文化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多元文化对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影响
多元文化发展是当今乃至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其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促进意义。从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的现状来看,多元文化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促进以往教育模式的转变。
多元文化的发展必然会冲击我国以往的艺术教育模式,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发展的影响,无论是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讲授丰富的知识内容,以符合当前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只有改变以往的艺术教育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出满足当前时代需求的艺术专业人才。
其二,有利于学生艺术情怀的塑造。
美作为艺术教育追求的目标,学生通过多元文化的艺术教育,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的内在魅力,这个学习的过程将极大地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学习,进而体会到不同的文化价值与时代特征,这对于学生的自身情感陶冶和艺术个性的塑造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三,促进艺术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发展。
多元文化的发展对艺术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还体现在促进艺术与其他不同学科的交融上。任何艺术作品都有其内在思想,涵盖了不同的创作历史、人文情感和地理风貌。如,要想理解长城的艺术价值,就要从其产生的原因、时代背景和所处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才能最终体会其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对埃及的古建筑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艺术作品的理解同样要如此。只有将这些艺术作品还原到当时所创立的环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艺术思想。艺术所具有的学科交融性的特点,在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促进我国高等艺术教育多元文化发展的建议
其一,改善教学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施教理念,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应该改变以往教师作为主角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一切艺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以学生作为基础,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从学生角度展开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艺术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文化艺术学习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从主观意识上渴望追求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情操是极为重要的。
其二,重视本土文化,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
提倡多元文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要忽略本土文化,而是强调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大国,本身的文化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本土文化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是无可替代的。本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情感和精神的凝聚体现,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我国当前的一些艺术教育者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存在不足,对西方文化存在过度崇拜,这就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立足于本土文化,正确看待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差异和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认同价值观。
其三,创新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追求美,而美好的事物总是会让人浮想联翩。在丰富的想象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极大的拓展,这也是获得艺术思维的过程,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是以这种想象力作为基础的,因而艺术教育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有着其他学科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鉴于此,在日常的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多元文化艺术教育的魅力,创新艺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情感认知,进而由抽象的艺术概念理解转变为具体的艺术价值领悟,发现新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学生创新。
其四,开放思维,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艺术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外延不断得到拓展。这就要求在艺术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前沿知识的传授,设计出多元文化的艺术教学活动,使艺术课堂呈现出一种包容开放的姿态,从而提高学生接纳新鲜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拓展思维和艺术视野,进而增加对艺术学习的激情。
五、结语
【关键词】历史教学 多元文化意识 多元文化教育
我国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特征是“多元一体”,这意味着在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前提下,各民族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各民族的人平等、和谐相处,就需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世界文化,同时理解其他民族、地域的文化,从而学会尊重差异,相互理解,学会合作,在保持各民族传统特色的同时,维护祖国的统一,共同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承担起世界和平发展的责任。
一、多元文化概念
中国古代百家争鸣时代就存在多元文化状况,不同地域之间的不同群体的交往必然会对交往对象产生影响,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同化”或“合一”,而是一个在不同环境中转化为新物的过程,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差异,也就产生了多元文化。“多元文化”这一术语在西方20世纪20年代就己经出现,20世纪50至60年代开始,出现了多元文化主义的社会思潮。当时,“多元文化”指代的是两种文化现象:一是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社会的文化,在这种社会中,既存在着殖民国家的统治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也存在原住民的种族或民族文化,即两种差异悬殊的文化并存;二是指不同的民族文化,它指具有不同社会和文化来源的民族虽共同存在着,但各民族之间以及各民族群体之间的文化特性有着较大的差异。此时的多元文化涵盖的内容比较狭隐,仅仅包涵了种族和民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理论对多元文化批判的声音越来越多,人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也逐渐发生变化,多元文化的含义开始扩大。后现论研究者认为多元文化几乎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各个民族间的的价值体系、思想观念都存在差异,此外,这种差异还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地域、年龄、性别、群体、等方面。此后,“多元文化”的含义开始由仅关注宏观层面一种族、民族差异,逐渐进展到涵盖微观层面一价值规范等差异,开始越来越多地与“文化”自身的含义相对应。综上所述,多元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群体之间,在价值规范、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多元文化具有多种内涵,它渗透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由于文化的概念具有多义性和层次性,很难对文化下定义,因此对多元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综观学者们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笔者较为认同西方学者们对多元文化的定义,他们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多元文化,人们在价值体系、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不只存在于民族之间,还存在于各社会阶层、性别、年龄、宗教等群体之间。
二、历史教材中多元文化的类型
1、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多元文化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接纳。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
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长期发展和融合而形成的。文化是由一定的民族或群体创造、保存并传承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或群体性,民族与文化是不可分离的,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性之一。
2、地域文化
“因地理区域中文化构成因素与结构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不同地理区域有时会呈现出文化上的差异。地域文化直接表现为不同地域间人们的语言、意识、情感、心理等的不同。”在特殊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的影响下,不同地域的人们孕育出了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这就构成了了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从空间位置和文化对整个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影响来看,世界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化类型:古埃及文化、古代两河流域文化、古代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玛雅文化、阿拉伯文化。
3、阶层文化
一般情况下人们理解的阶层是指阶级内部之间不同等级的群体,在古代社会,阶级主要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具有的身份等级。今天我国学者更多使用“阶层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是为了有别于在政治上“划阶级、定成分”的做法。“阶级”或“阶层”在现代社会理论里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区别,阶级主要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分析社会中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对立,是从政治学的角度进行定义的;阶层更多地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主要从社会经济地位的角度来分析不同群体的人之间的区别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特征。
4、年龄文化
这里所讲的年龄文化一般将不同的年龄阶段作为分类标准,把同处于一定年龄阶段将共享社会文化的人分为一个群体,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从属于不同的群体,各个群体的成员有着各自特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行为方式。不同年龄阶段群体的人拥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年龄文化一般可分为少年儿童文化、青年文化、中年文化和老年文化。?高中阶段的学生介于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之间,这个年龄群体的学生情绪化、理想化、自主性、独立性、进取性和叛逆性都较强,有着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本文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历史教材的特点,将教材中所反映的青少年群体的文化视为同辈群体文化。
5 宗教文化
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和社会现象,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崇尚与禁忌等各方面的特点,千百年来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宗教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复兴运动中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莎士比亚的戏剧,歌德的《浮士德》,雨果的《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的小说,都受到了基督教精神的影响。西方的音乐、诗歌、绘画、雕塑、建筑艺术,更有鲜明的基督教色调和风格,至今以其高超的审美价值所形成的巨大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前来观赏参访。
3 结语
总之,多元文化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正是各种不同类型文化不断地碰撞、融合、相互影响,才形成了今天各具特色的世界文化,所有文化都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人类文明才能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语文教育多元文化实施策略
文化和教育相辅相成,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构成了人类文化和教育发展的源泉。文化是人的创造物、类的存在物和整合体,文化是人们所创造的,为社会群体所接受的一切事物。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传递者和创造者,文化制约着和影响着教育。就文化和语文教育的关系而言,语文教育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同时,文化对语文教育的影响最为明显和直接,是创新和推动文化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考察多元化文化背景中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策略,能为学生文化创造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一.多元文化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
1.1语文课程的文化价值观选择多元化
课程文化的核心是其价值观的问题,语文课程在进行教育和传承功能时,语文课程由追求语文的工具价值向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转变,负载着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功能。在中国当前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剧烈冲突。
1.2语文教材的建设多元化
初中学的语文教材大多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语文教科书也进入“多元化”时代。不单单是语文教材上存在着六七套课本“群雄相争”的局面,在内容上,选择和编写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语文教学的载体呈现了不同趋势,从竹简到纸质文本再到网络电子文本,直接反应着语言教材的多元化发展趋势[1]。
1.3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多元化
独霸语文教坛数十年的“五环节”教学法,早已被数不胜数的教学方式所取代。像于涟的“人文情感渗透”、蔡澄清的“点拨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都极具代表性。在这些教学方法中,读写结合法、自学指导法、情境教学法等的使用也较为常见和频繁。
1.4语文教学评价的尝试多元化
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评价观点。此观点的教学立足于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在教学评价上注重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同时,评价依据也逐渐多样化,将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过程和方法作为评价的依据,更加科学;最后,在评价方式上,实施的是定型评价和定量评价的统一。
二.语文课程改革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实施现状
2.1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产生的原因
分析新时期下语文课程改革的特点,不难发现其产生的两个基本文化条件:一是文化的反思能力,中国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语文教育变革的动机;一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稳定社会环境,这是支撑课程改革的制度与物质基础。
2.2新时期语文改革实践的现状
新时期语文改革实践的现状,用“喜忧参半”四个字概括最为精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已接近三年,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在加强与生活联系的同时,强调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提升。但是,在改革下,发现许多教师存在着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不够的问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人生阅历欠缺,阻碍了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进程[2]。
2.3新时期语文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
在语文课程改革取得成就的同时,课改中也存在着问题。主要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语文课程教学的理念极端化,传统的语文教学倡导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新课改下,教师的绝对权威性被淡化,初中语文教育放弃了基础性的积累和训练,呈现下降的趋势;另外,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理解不透彻,没有将人文和人格的培养渗透进学生的学习中;最后,新课程的改革也存在着不平衡现象,语文能力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越差,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实现初中语文教学变革的实施策略
3.1立足现实,因材施教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群体和个体的差异性是语文教学应当把握的重点。就学生群体的发展状况而言,由于我国经济物质条件区域间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要求我国必须因地制宜地利用好当地的现实资源,研制出多元文化背景下本学校和本地区学生的教学策略。就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而言,加强对首尾两头学生的个别指导,增加内向孩子的锻炼机会,进行作业难度的梯度分配,是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真正“因材施教”的有效策略。
3.2适度把握,逐步推进
语文课程改革中,出现了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极端化与程式化运用。例如,教师在对“语文生活观”的理解上,语文教师经常让语文教学和学生的思想与生活相脱离,将语文课程变成了纯粹技术的训练。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教师将教学和生活相结合,丰富了学生学习内容,这无疑具有优越性。但是,不少教师错误地用泛化的人文性来取代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因此,在文化多元的教学改革下,强调教学的理智型,逐步推行语文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3.3继承创新,超越升华
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不同,在传承人文文化,创新历史使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给予学生个体生命发展以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塑造学生生命意识上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应当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使语文教学成为民族文化传统延续的手段;其次,语文教育要承担文化建构的历史使命,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文化素养;最后,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新世纪中国人的重任,这也是语文教育在新世纪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的使命[3]。
结语
人类文化不断向前推进,多元的文化冲突趋势越演越烈。语文教学在我国承担着母语教育的重任,在文化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从传统语言技能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陶冶人性,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感情世界,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个体生命意识,成为立足民族,走向世界的高素质中国人。
参考文献
[1]王培远.语文教育要以人为本[J].文化教育,2010,3(56):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