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同管理调研报告

合同管理调研报告

时间:2023-06-01 08:52: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同管理调研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合同管理调研报告

第1篇

一、文秘工作

坚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质量,全面完成年度重点工作。

(一)调研工作

围绕公司2006年重点工作,对公司技术引进、生产经营、内部改革、管理创新等各方面工作展开深入调研。

1、围绕公司技术引进工作的深入展开,结合技术引进各项工作的实施,对阶段性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进行调研,落实到月度行政工作通报和各类文件材料中。在××*部和集团公司领导对技术引进工作进展情况的检查指导中,完成了汇报材料的撰写,记录、整理了上级领导的讲话材料,并下发各单位。

2、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各阶段的重要工作展开调研,深入了解各单位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并撰写了调研报告;针对产品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积极深入生产一线,有针对性的对产品的××、××、××等工序进行调研分析,查找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公司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围绕××*生产制造以及对标工作等方面展开调研,及时了解参展××*制造过程中的亮点和困难,为公司质量工作推进会准备相关材料。

3、围绕公司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工作的推进情况进行调研,了解了改制单位改制分流进展情况和职工思想动态,起草了××公司与改制单位业务关系处理暂行规定中的公文管理、会务管理和出差请假管理方面的相关内容。版权所有

4、围绕“××*定额”基础管理创新工作展开调研,对提高原材料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单元式标准工时定额管理模式等方面深入调研,撰写相关调研材料。

5、完成上报集团公司的半年及全年综合调研报告和各类信息上报等。

通过上述有针对性的调研,了解和掌握公司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共撰写了数万字的调研报告,及时为公司领导提供了准确有效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二)会议工作

完成了公司2006年度工作会、职代会、经营工作会、人才工作会、质量工作推进会、改革与发展战略研讨会等公司重要会议的组织工作。

1、材料准备工作: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搜集各方面信息,撰写各项会议文件材料,并制作幻灯片,提高了会议质量。

2、会务安排工作:完成了各类会议的会议通知、会场布置等会务工作。

3、会后落实督办工作:对重要会议的会议精神、会议要求的传达与执行进行督办,提供反馈信息。

4、完成了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企业评审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评审认证会、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宣传思想工作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文字材料准备工作。

(三)文件资料工作

1、公司公文管理: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等大型文件的校对、核稿工作;围绕公司各项工作的开展,完成相关公文与书面材料的起草、核对和发送工作,全年共发送各类红头文件200余件;完成公司各类会议纪要等相关材料的整理工作。

2、编制向××××部、省政府、市政府以及其他部门提供的文件材料、信函传真、××××的贺信贺电等,树立公司对外的良好形象。

3、撰写各种场合所需的公司简介、广告等,完成公司网站、企业文化宣传、职工文化艺术节、扶贫宣传、公司大门显示屏宣传栏等所需的相关文字材料,编写了公司2006年年鉴等材料。

二、法律工作

审查公司各类日常经济往来的合同;参加涉及公司的诉讼与非诉讼活动,维护公司权益;通过法律程序追缴外单位欠我公司货款,为公司挽回损失。

(一)审查各类经济合同。

2006年,法律事务处严格审查日常各类合同,截至目前,已审查各类合同1000余份。针对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出具法律意见。同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为便于对合同的管理,编写了合同管理系统,合同管理实现了电子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息系统外包 管理对策

一、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外包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外包风险文化缺失。外包风险尚未真正纳入全行全面风险管理范畴与整体工作部署。外包风险仅在科技条线开展管理与预防,尚未在各条线引起必要的重视与管理预防,没有很好地纳入全行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中,这种片面的条线重视现状将存在一旦出现IT外包风险,导致发生不可控制的被动局面,甚至还将会损害银行在市场上的公众形象。

二是信息科技外包决策不够完善。外包决策过程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外包的分析描述中,没有提供必要的分析依据,比如实质的调研报告、讨论纪要以及相关具体调研的数据等材料支持整个调研过程。外包服务商的选择上,外包采购方式来源于单一来源。在外包服务商选择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的定性与定量指标,缺乏运用较为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和方法为IT决策提供指导。

三是信息科技外包合同设计与执行存在不足。合同条款设计不完备,缺乏灵活性和必要的约束条款。缺少针对外包服务的业务连续性的安排、外包服务的审计和检查、不得将外包活动变相转包、限制成本增加等合同条款的约定,缺乏对外包服务中可能出现的重大损失、人员变动和外包协议意外终止等情况的应对措施,尚未明确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商必须提供的最低服务水平、外包应急预案及演练等。外包合同执行情况的动态管理不足。外包合同管理人员根据项目经理提交的阶段报告执行阶段款项的支付,缺少对现有合同的有效状态、待支付费用状况、支付的合理性等进行事前管理,缺少对合同数据的分类统计与分析的主动性。

四是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商的管理和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当纸质约束无法实现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时,就需要把精力和重点放在外包供应商的选择上,通过甄别具有良好的合作潜力的外包伙伴来降低信息科技外包可能带来的风险。从部分商业银行外包服务商的整体管理情况来看,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外包商准入评级体系及后续评价机制,尚未做到对外包商的技术实力、经营状况、社会信誉等因素进行有效合理的评定,尚未实现外包商分级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外包过程管理对策

(一)建立全面的外包风险管理文化

于银行来说,科技不仅是科技部门的科技,更是全行的科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方式。银行的信息科技建设与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是IT外包顺利实现的基础,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应该始终贯穿于实施外包的所有阶段,并明确操作流程,风险种类及防范措施。

(二)建立两阶段信息系统外包过程管理模型

对于信息系统外包过程管理来说,过程管理方法也是一种改善外包管理、提升外包绩效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信息科技外包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复杂又系统的分析、判断、执行和评估的过程,各个过程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只有对诸过程进行系统的应用、管理和连续的控制,才能实现外包过程管理的有效控制,进而实现整个外包活动的成功和延续。

(三)建立信息系统外包管理标准

供应商选择的好坏关系到外包业务能否成功,是防范外包风险最重要的一步。供应商的经验,技术,能力、资本、信誉、对金融业的熟悉程度、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已有类似业绩等都是影响外包业务能否按约完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只有选择了专业水平高、服务质量好、信誉卓著的优质的外包商作为合作伙伴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银行业务外包的信用风险,增强外包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刘现伟.企业信息系统外包战略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孙琪霞.陈菊红.基于缺口视觉的信息技术外包三阶段决策模型研究.情报杂志[J].2008.27(12):71-74

[3]刘莉.吴绒.李楠.金融外包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第3篇

一、不注意审查合同签订的可行性

对重大经济合同事项,企业一般会在决策前进行可行性调查研究。可行性调查研究所采选的数据和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内外环境分析是否深入、透彻,结论是否客观、可靠,建议是否恰当、合理等,都将影响企业决策。可以说,可行性调查研究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合同目的能否顺利实现。但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往往认为可行性调查研究只是例行程序,无须审查,从而导致审计深度不足、质量不高,难以提出有份量的审计建议。因此,审计时必须重视对可行性调研报告相关数据的复核,并对其结论和建议进行分析。

二、不注意审查合同主体资质

合同主体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关系到合同的合法性、合同权利实现的保障性,以及合同义务能否按约定履行。特别是那些技术要求高、安全责任大的经济合同,对主体资质的规定更显得重要。但在合同审计中,对合同主体相应资质的审查经常被忽视。比如:承揽建筑工程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承揽消防设备维护没有相应的维修资质时,如果审计人员不注意审查,放过了本来就不合法、不合规的合同,其结果必然导致审计失败,影响到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不注意审查行业准入限制

国家规定对一些特殊行业实行准入限制,目的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比如:金融业、爆炸品生产、特殊设备维修等,都必须取得相应的行政审批后才能经营。但在日常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因不清楚这些规定或者明知故犯等,未经相应审批而介入限制性领域,非法经营,导致无效合同的出现。这些合同大多表现为劳务合同或租赁经营合同,因这类合同给签约双方或社会公众造成损失的案例屡见不鲜。合同审计中,如果不了解或者不重视行业准入限制,自然就无法揭示出所隐含的重大风险。

四、不注意审查合同审批程序

一般来讲,企业(尤其是企业集团)在合同管理方面都制定有事前审批程序制度,包括“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授权审批、资金审查会签、报上级备案等。这些程序制度在预防腐败和权力滥用,防止不当决策和错误决策,形成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合同审计中,一些审计人员对这些程序制度不关心,审查时走过场,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不去调阅有关会议纪要、授权委托书和备案登记纪录等,导致审计失误,不能充分履行审计监督职能。

五、不注意审查合同数量的完整性

有的企业由于合同基础管理较差,或者故意隐瞒等,出现合同台账不完整、合同文本不归档等情况。这时,如果不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很难得到完整的合同数量信息,发生漏审事件。因此,审计过程中,必须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来取得完整的合同档案资料,降低审计风险。比如:通过向员工询问的方式了解哪些事项可能与合同相关;通过合同收支与相应的债权债务对比分析,来判断哪些经济业务可能签有合同;通过不同年份合同档案的对比分析,来估计哪些合同没有被延续或替代等,从而发现未登记归档的合同。

六、不注意审查合同内容的真实性

对于人事管理不善、内部控制不健全、业务流程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充分的企业,容易滋生合同舞弊,主要表现为阴阳合同或虚假合同等。比如:篡改合同部分条款,以隐瞒收入,或虚构费用等,给企业造成损失。实施审计时,审计人员一般不会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合同文本产生怀疑,很少核实其真实性,造成审计失败。因此,当发现企业存在管理缺陷时,必须高度重视合同的真实性,并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降低审计风险。比如:向企业员工调查合同工作量,向签约方函证合同内容及债权债务,审查合同资金流转情况等。

七、不注意审查税务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诸如租赁经营、承包经营、委托经营等事项日益频繁,而这些都是通过合同达成的。受知识面和观念的局限,许多人对税务制度知之甚少,或者依法纳税意识淡薄,反映到合同上则形成税务风险。比如:在不进行工商和税务登记主体变更的前提下,约定由未进行相应登记的承包方或承租方负责纳税,而据相关法规,这种约定没有法律效力,一旦发生税务问题,发包方仍应作为法定的纳税义务人承担纳税义务。因此,审计人员要运用相关知识,明辨合同中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

八、不注意审查违约条款

缔约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往往把事情都向好的一面看,乐观地认为合同目的能顺利实现,阻力和风险考虑不足,因而对违约问题不重视。主要表现,一是合同中不商定违约条款;二是违约事项界定不清晰;三是违约责任的意思表达不明确,不具有可操作性。上述情况,同样容易被审计人员所忽视,合同审计过程中,不注意审查违约条款的完备性、适当性和可行性,导致审计意见不全面、不恰当,就起不到防范违约风险的作用,发生违约纠纷时或损失时,已于事无补。

九、不注意审查担保条款的合法性

缔约一方就对方履约能力有疑问时,往往要求提供相应担保,担保的表现形式主要为第三方承诺在一定条件下承担相应的债务。但实践中,经常出现就技术能力提供担保的情况,导致合同担保条款无效。比如:承揽铁路机车车辆维修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并经铁道部强制认证和许可后方能执业,但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在向有资质的第三方寻求技术能力担保后,就能顺利签下维修合同。显然,这种担保是违法的。审计中,如果只注重有无担保条款,而不审查担保的合法性,就很难揭示履约风险。

十、不注意审查合同资金流转情况

第4篇

[关键词]数字 电视 数字 工程设备 信息 验收 科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TN949.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34-01

有线电视不仅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而且还可以提供电子远程网络教育、政务信息传播、生活资讯、金融经济等各种信息服务,从而使千家万户的电视机,成为集广播电视文化生活、科学教育发展、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但在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由于涉及千家万户,存在着面广线长,项目繁多,投资较大,区块多,工作界面繁琐、技术复杂等诸多问题,为数字电视工程改造管理带来更大的难度。为了保证工程项目的成功,规避有线数字电视改造过程中质量与进度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的风险,就必须强化工程管理实施全过程的协调、监管、危机预警,扎实抓好合同管理、进度控制、变更控制、安全管理、信息管理,保持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协调一致,使整个数字化改造项目,达到保质保量顺利推进的目的。

一、有线数字电视改造工程的管理手段与措施

(一)工程招标阶段管理

确定系统需求:明确分配网系统总体应用需求和协调建设单位的有关规范,提出并指明实施工作中的相关意见。在投标前,工程方需要结合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向建设单位提出招标文件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二)工程设计阶段管理与措施阶段管理

目标是规范设计过程中采取审核确认、设计方案,并促使主案满足业主单位的分配网系统,能够达到工程需求的目的。我们在确定工程各方往来文档的签批人、种类、格式等计划实施中,要求设计实施单位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并要求承建单位有关项目的组织设计人员必须亲临工程现场进行实际勘察,在掌握和了解第一手情况下,才能由技术人员,参与设计有关分配网系统工程的基础情况调研报告。同时要根据工程合约的要求,施工方要参照投标文件,招标文件,进行实地勘查,对标书所涉及的数据和有关报告,认真核实,并结合分配网系统工程,以及各建筑物环境的调研情况,在得到确认后,由项目甲方统一评审确认。确认后,双方开设计技术交流会,并编写会议纪要,出席确认人员都应签认,讨论技术细节,并提出设计方向。承建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收到意向资料后,及时提交经承建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认的设计方案;设备材料表及应用情况;测试验收方案;设计图纸相关工程机构、工程设计方案有关的技术关键点。

二、工程实施阶段管理

现场施工人员在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时,要遵循施工安全、安全用电、仪器测试合格、测试验收方案齐全的原则,施工一处,测试一处。对有线数字电视主要设备、器材的进场验收时,各有关单位应共同到达现场,对合同上所标注的技术参数,要和实际测试参数一致,并对各种设备型号和数量进行核实,主要验明货器材是否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明,规格型号是否按设计方案、检测报告是否达标、是否具备使用说明和技术条件说明文。我们在对同轴电缆连接器与器件安装的重点检查过程中,主要采取同轴电缆与设备连接。采用F型电缆连接器时,电缆芯线露出长度应符合安装规定,导体电缆编织线与主接器外导体是否连接好,架空钢绞线规格应符合方案设计规定,应防止过度坚固、损毁设备接口,并不应有扭曲变形和断股的空钢绞线。采用F型电缆连接器时电缆连接器件与设备接口连接安装时,F型连接器需采用插针过渡时,插针与电缆芯须采用焊接方式;在各小区人行道上,应运用颜色的保护管保护;架空钢绞线,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识,应与设计规定的电阻值相符合;电缆连接器完工时应有标识并做好防雨保护。

第5篇

   ====年以来,镇农经站始终坚持“三个艰苦”的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四个观念”的工作思路,紧密围绕镇党委、政府“打造诚信政府,构建和谐××”的工作目标,====年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提高村街财会人员水平

   我镇==个村街现有财会人员==名,大多数会计都是刚刚从事这项工作经验少、业务不熟练与新时期农村财务工作的要求很不适应。为了造就一支熟悉农村政策,精通财经知识的专业化队伍。农经站今年多次深入村街对会计进行业务指导和村街财务交接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以村务公开、政务公开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是群众特别关注的热点也是在农村推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这项工作得到了更好的开展,我镇==个村街的村务公开+面和档案管理都基本实现了省委要求的“三统一”标准,并深入开展了村务公开“三级示范工程”目前已有==个村街达到示范要求,工作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政务公开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着重加强了公开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做到档案齐全,分类管理,存放有序。

   三、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做好土地流转和证书管理工作

   今年=月份按照区委的安排部署,开展了就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调查研究,并就反映的突出的问题总结了详实的调研报告。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的调查活动中逐一村街进行核实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是,为今后土地的合法流转和解决土地纠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今年是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关键年,×××、×××、××三个====年达标村街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特别是×××兴修村内公路,建排水设施,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得到来了市、区领导的认可。在抓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抓了文明生态村长效机制建设,结合全镇实际建立了《村民文明公约》、《门前三包责任制》、《“五乱”治理责任制》等制度。加强信息反馈力度,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多篇信息被《廊坊日报》、区政府、区委组织部所采用,并以专刊的形式通报全区。

   五、加强各类报表数据的填报和管理

   农经站掌握着农村经济的各项数据,在填报各类报表时都认真细致的计算和审核,做到准确无误。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年农经工作准备抓以下几方面:

   =、在财务集中支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村街财会人员素质,按照“七统一”管理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岗位资格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保证培训考核制度化。

   =、做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做好迎接省、市、区检查和考核的准备工作。

   =、配合区农经站做好迎接全市农村会计委托制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完善农民负担管理新体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继续开展农民负担专项治理工作,查找存在问题,完善管理机制,以迎接市减负办组织的农民负担大检查活动。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做好全镇土地承包登记、发证、变更、备案等各项工作,并妥善解决好二轮土地延包的遗留问题。

   =、搞好农经统计工作。根据《××省农经统计工作办法(试行)》的要求认真做好农经各类报表的汇总上报工作。

第6篇

关键词:新疆电网;法律意识;法规风险

作者简介:祝丽芳(1981-),女,河北保定人,新疆电力教育培训中心,讲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刘陶(1983-),男,四川乐山人,新疆电力公司营销部,助理工程师。(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中图分类号:F27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148-02

市场经济的特征决定了风险管理是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管理内容。风险蕴含着成功的机会,也包含着失败的可能,极具挑战性。各种风险处理不当不仅会演变成法律风险,更会使企业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尚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供电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虽有天然垄断的特点,并不断改革自身弊端,力争走集约化发展之路,但由于长期管理相对粗放,缺乏法治传统,法律风险管控能力差。因此,供电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确立法律风险防范意识,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法律风险,是保证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保证国有企业资产安全、保值增值、健康发展的需要。

本文结合新疆供电企业实际,对供电企业增强法律意识,规避政策法规风险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电力行业是一个涉及公用利益和公共安全的企业,是因其自身特点而自然形成的垄断性行业,因此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必将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影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极易引发索赔、劳动争议纠纷等涉诉涉法事件,再加上电力行业给公众的印象普遍是经济效益好、支付能力强的单位,因而成为一些不法人员滥用民事权利,恶意索赔的对象;另外,电力行业管理者运作资金大、社会责任重,如不坚持依法治企,进行自我约束,就有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后悔终身。之前在中国新闻界,报道了四个省电力系统有500多名干部严重违法、违纪,经过专家调查,发现这些干部犯罪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第二类是渎职给国家和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如签定合同,审核不严,给单位造成损失,势必要承担刑事处罚。每一个电力企业员工都有自己的职务,对应相应的权利和要求,如果电力企业员工没能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就可能因为电力企业员工的失误给企业带来损失,从而面临失去自由的代价,因此,增强电力企业员工的法律意识,规避政策法规风险是每一个电力员工的当务之急。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疆供电单位在增强法律意识,规避政策法规风险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领导干部或普通职工,有相当一部分人法律意识还不是很强,存在很多问题,不具备本岗位抗风险的能力,日常专业性的法律培训不够,尽管有法律答卷,但过于形式主义,没有对所有员工真正做到普法。

第二,部分地州只有一个法律专责,而且不是专职,某些基层单位甚至没有法律专责,且与普通员工沟通不足,员工的法律知识严重欠缺,合同审查方面有时也会出现脱节现象。

第三,基层排查,隐患通知书,尽管在大的方面有规范,但由于没有法律顾问审查,细节填写上都比较粗略,在文本制作上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隐患。

第四,部分地州用工存在很多风险,以前常出现以供电局的名义对农电派遣工进行评先选优、发工资、培训等活动,甚至有些单位为了考虑成本雇佣六、七十岁的老大爷做门卫,在临时用人方面,由于没有签订相应的合同,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法律风险。

第五,经过调查发现不少单位过去存在不同程度的乱担保情况。之前曾出现过某些地州供电局领导由于不懂担保法给某些企业担保,最后法院要供电企业交大量担保金的状况。

第六,部分县级供电局对外合同、规约、协议部分没有细化,工作中还会出现口头协议,且不注意保留相关的证据,究其原因一是落实不到位,二是基层员工本身认识不到位,基层监管、监控有些失控。

第七,基层单位在树障清理和外力破坏上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电力法还是以前的版本,没有根据现在电力设备的改进实时进行修缮,给实际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第八,新疆民族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基层和民族同志催缴电费时,如果不注意语气,推卸责任,一个小事件就可能会造成大争端,绝对不能忽视。

第九,在规章制度与工作流程上存在一定问题,由于最近几年企业发展较快,各部室职能也在不断更新,工区对外业务以及了局级职能科室衔接出现了问题,给企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三、相关建议

结合实际工作,电力企业员工需增强法律意识,规避政策法规风险。纵观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企业法律风险多是人为控制不力造成的。控制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改善并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内部人员失控,可防范与化解法律风险。结合新疆供电企业的实际,可采取以下措施规避政策法规风险:

第一,应加大法律意识方面的培训。培训部门应该拿出资金、时间、精力,分不同的层面请不同的专业人士,就不同层级应该加强什么样的法律意识才能增强本岗位抗风险的能力进行企业人力资源风险防范培训。

第二,各地州电力公司应按照新疆电力公司的要求,加强法律制度职能规范,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专门的法律专业人员,且专人专管,以加强相应的职责管理,增强有法可依的渠道和来源。

第三,加强管理制度,保证人员的安全。通过“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规范ERP,抓住源头,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实现企业的防范风险。另外,内部应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流程,严格落实规定,进行风险规避。

第四,电业局要进一步理清与派遣人员的关系,并与相应的派遣公司订立合同,供电局不应直接为农电工发工资、培训、评先选优等,以提高临时用工风险防范能力。

第五,合同管理上应实行合同部门会签制,各主管部门领导共同审核后签字方能生效。合同规范应以电力公司范本为主,从公司的大局出发,订立符合单位实际的合同,防止合同欺诈,从而规避危险。

第六,建立企业担保制度,对所属企业员工加强担保法律方面的培训,增强员工依法担保的自我保护能力。

第七,提高约束能力,财务规范化,算清帐,算好帐,不吃亏,不惹事,建立相关审查制度,防止有人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第八,电力法应实时修缮,加强对企业内部和社会的宣传,以及用户对电力法的了解,为一线职工制定相关的法律依据。

第九,加强基层供电单位监管、监控力度,依法治企,保证每个单位职工都能依靠法律保护自己,防范企业风险。

第十,加强边远地区电网建设,保证全网电压质量,做好风险防控。

第十一,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尤其要加强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员工的素质教育。其办理业务时应注意语气,不推卸责任,从而塑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第十二,应常务公开,并贯彻落实,实行法规制度的硬着陆,接受民主监督。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新疆电网公司现存的法律风险点进行总结,认为应加强岗位法律培训,规范业务流程;加强临时用工管理,规范合同管理和担保制度;加强基层单位监管力度,以及边远地区的电网建设,塑造民族团结氛围。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完善新疆电网法律风险体系,增强新疆电网员工的法律意识,创建法治企业制度,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纪在霞.加强电网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建议[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6-17.

[2]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吕振勇.电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

第7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提升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骨干,必须把提升管理水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抓好,常抓不懈,通过强化管理促进转型升级,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其中,法律事务管理更因其基础性和不可逆性,成为管理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海外市场的开拓,法律事务的管理提升也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能否对法律事务进行有效管理,既能提升法律事务的管理效率,又能切实控制企业的法律风险,已成为国有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国有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提升的实施背景

(一)提高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水平、提升核心能力的要求

随着国有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的逐渐拓展,以及国内国际法律背景的变化,过去旧的一事一管的法律事务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国有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加强基础管理的同时,如何建立一个涵盖全过程,覆盖全方位的法律事务管理体系,真正做到既能有效的控制法律风险,又能提升法律事务管理的效率,实现跨地域、多层次、快节奏的法律事务管理,这已成为众多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二)国际市场开拓的要求

随着世界经济的大融合不断加剧,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走出去”已经成为众多国有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在进行涉外活动的过程中,企业不可避免的面临经营风险、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诸多风险,其中法律风险更是以其高发性、综合性,从而成为众多风险中最难防范的一环。涉外事务一般可预见性低,风险高,稍有不慎就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对涉外法律事务实施有效管理,控制企业涉外法律风险,是企业实现“走出去”战略的重中之重。

(三)企业规模扩张及建设技术主导企业的要求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技兴企理念的提出,国有企业法律事务的管理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在大跨步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各种纠纷日益增多,企业专利或技术秘密被侵害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作为技术主导企业,如何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用法律的武器来充分保障企业的知识产权,已成为大型国有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国有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提升的运作模式

国有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应该运用系统方法、过程方法和风险管控等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以全过程管控为核心,以风险管控为手段,通过风险的全过程管控、内容的差异化实施和流程的标准化再造,实现法律事务管理从事后向事前,从后台向前台的转变,有效地控制风险,优化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法律事务管理持续改进机制,强化法律事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因地制宜,确立符合自身模式的管理理念

企业首先应以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为手段,通过体系和制度建设,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最终确立基于效率和安全为核心的全过程风险管控的理念,即“全过程管控”的理念。

(二)量身订做,建立标准一体的管控体系

在确立管控理念之后,企业应将以“全过程管控”为核心的法律事务管理提升作为一项系统工作,从体系化建设入手,建立完善的制度结构。

企业应确立制度建设体系化的方针,根据分权制衡的原则,制订框架型的法律管理制度,在此框架内,对横向的管理内容,以及纵向的管理流程都做详细的规定,明确各业务部门及各子公司、分公司在法律事务管理方面的管理职能,各部门及各子公司、分公司根据自己的权责再分别制订各自的法律事务管理制度,最后将职能与权责细化到每个岗位,确保每个管理人员都既有权又有责,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真正做到法律事务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过程规范、透明。

(三)立足风险,形成全过程管控的管理格局

1.建立法律风险预评估模式,实行源头控制

企业通过内部调查与外部调查相结合,全面调查与专项调查相结合,收集项目所涉及的资产、信誉、能力、财务、人力、自然环境、政策环境等所有状况以及所涉及的法规政策,评估潜在的法律风险,建立法律事务风险档案,从而进行有效地源头控制,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2.突出重要风险点,实施全过程监控

在法律事务的管理过程中,企业应通过对项目立项、决策、运营等流程的全程参与,从而有效控制运营中的法律风险。在进行全面流程管控的同时,企业还要突出重点,对重大风险点重点关注,在全面管控的同时兼顾效率,真正将过程管控的思维融入到法律事务的管理之中。

3.规范事后管理,建立项目评价及相应的应急机制

企业在法律事务管理过程中,一方面根据上述做法在事前和事中进行充分的风险评析和预估,通过合理的流程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充分的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一旦发生风险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做到准确的风险定性,并根据该风险内容作出合理的应急措施。

4.规范诉讼管理,形成风险防控的最后保障

法律纠纷一般随机性较强,而且内容差别较大,一直是法律事务管理的一个难题。笔者所在的公司通过多年实践,建立了一套科学化的法律纠纷处理机制,从事前入手,重视资信审查;从证据入手,加强收集和管理;从矛盾入手,消灭潜在隐患;从关键点入手,选择有效手段。这些行之有效的法律纠纷处理机制,使企业在法律纠纷中一直掌握着主动权,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信考察和评估程序化

企业各相关部门和子系统应该依据一定时期内的接触和合作情况,定期对自己业务的相对方的资信状况、履行能力等进行评估并得出评估报告,报告及时报送法律部门,作为以后如合同的签订、共同项目的合作等涉及相关决策或者法律行为做出的参考,以及风险防范的预警资料来源。

(2)证据留存和管理规范化

企业签订的各类合同文本、协议,相关各类流转单据,相关的会议纪要和记录,招标和投标过程中的相关调研报告、相对方提供的各类证明材料,主管单位和领导签署的各类许可性、授权性文件和文本,以及有可能引起任何法律风险的可视证明材料等都是企业制度应该明确规定的证据不同的证据类型有不同的程序要求。所有证据在相关事宜处理完毕或者履行完结之后都做好相关记录,分类造册并妥善保存,以备查询和提取之需。

(3)潜在法律纠纷处理提前化

潜在法律纠纷,是法律纠纷处理机制中的重要一环。企业应该通过比对前期的资信考察结果和证据留存情况,迅速评估出潜在法律纠纷显性化的可能性及对企业的影响,有针对性地选择对外磋商或者对内整改的不同方式,把握时机,提前介入问题实质,化解纠纷,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和扩大,把对公司的影响降为最低。这是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的最好时机。

(4)诉讼、非诉讼案件解决及时化

对已经发生的法律诉讼、非诉讼案件,企业应该以事实为依据、证据为核心,结合案件发生的原因和争议的主要事项,迅速找好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并及时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在不同的情形和对策下该案件对企业造成的法律后果,通过对结果的评估来为解决案件手段的选择做出参考和比较。

在选择合理有效的救济手段后,通过证据的不同组合,一方面合法规避不利的证据点,另一方面形成雄辩的证据链,合理压倒对方,为案件及时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区分内涵,实施差异化的管控方式

1.依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制订不同的管控措施

对全流程进行管控的同时,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法律事务实行不同的管控方式。

企业可以根据多年来法律事务管理的实践,总结归纳形成法律事务风险清单,再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损失度两项内容,对风险清单中的风险点逐一进行定性分析。根据企业对该风险的容忍程度,并结合定性分析的结果,设定基准风险,可以依次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三个等级,即重大风险、一般风险和较小风险,并施以不同的管控方式。

2.针对不同的管控内容,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

企业应因地制宜,结合企业市场、客户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制订适合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方法。

(1)区分客户,制订相应的大客户管理方法

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应结合日常的法律事务流程,制定针对大客户的法律事务管理方法。通过与其签订战略协议的方式,对双方某些权利义务进行确定,这样在实际履行项目或合同的过程中,就能避免重复性的工作浪费,同时也保证了企业的优先供货权和产品质量优先保障,大大提高对大客户的法律事务管理效率。

(2)区分方法,制订合理的个性化措施

大型国有企业在具体法律事务的管理中,可以根据管控内容差异化的特点,分别实施个性化的措施,从而对法律事务实行有效管控。

(五)强化基础,确定标准化的管理流程

1.体系标准化

大型国有企业应建立一套以法律事务管理制度为核心的标准化的制度体系,各子系统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在此标准体系内,依照其权责,制订相应制度,推行协同一体的标准化管理模式。

2.流程实施标准化

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分别制订标准的管理流程。例如,在合同审核签订的过程中,可以制订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图,从合同起草到合同审核再到合同签订,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按照合同承办人员、部门领导、公司法律部门、公司领导的顺序,逐级设定批准权限,制定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合同承办人员可根据相应流程对自己的合同实施源头管理。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而且使管理思维、风险意识在基层扎根,真正降低合同风险。

3.合同及项目资料管理标准化

企业应该对合同及项目所涉及的全部资料,包括谈判资料、资信证明、合同资料、往来信函等都规定了标准的归档管理程序。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建立电子化法律事务资料库,按照标准化的模式,对企业所有项目和合同资料进行了归档,实现全范围内法律事务资料的快速共享,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法律事务反应的速度,还为法律事务管理的持续提升提供了有效快捷的途径。

(六)强化人员培养、建立长效机制

强化人员培养,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型国有企业要力争打造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加大专业法律人员培养力度,在实战中锻炼,在业务中学习,以更好的适应新型法律事务管理方式的需要,使法律事务管理真正能融入企业,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

三、国有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提升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法律事务管理效率

通过对法律事务体系的建设,企业能够实现法律事务管理的快速及时、协同建设,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法律事务管理整体效率。

(二)切实控制企业整体的法律风险

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使企业在管理上形成闭环,相互监督、相互配合,更加及时、准确地识别存在的法律风险,实现了对法律风险的切实管控,最大限度的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法律事务管理持续改进机制能够使法律风险规则意识、风险意识、管理意识深入人心,切实地控制公司整体的法律风险,为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第8篇

一、主要进展及成效

(一)主要进展

2016年以来,昆明市科技局在认真研究了“昆明市十二五期间科技特派员创业创新成效”的基础上,找准着力点,以“特色花卉、蔬菜产业”为科技特派员项目支持重点,同时兼顾其他行业项目,共计投入市级计划项目经费140万元,采用“政府引导一企业带动一科研转化一农民增收”为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选聘了科技特派员30名。其中,企业法人代表14人,技术专家16人,服务于地方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主要从事技术研发、产业推广、销售培训等服务工作,涵盖了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

1.加大对玫瑰产业链的扶持。围绕2016年度科技特派员工作重点,市科技局对特色花卉产业链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全年共有17名科技特派员以17个科技计划项目为平台,服务于特色花卉产业链,仅玫瑰产业链就有8名科技特派员(3人为企业法人代表)以及包括中国花卉龙头企业一一云南丽都花卉发展有限公司在内的8家企业参与到玫瑰产业链中。2016年,市科技局共计支持玫瑰切花新品种繁育及产业化推广、高原“梦之草”永生保鲜花新技术新工艺系列新产品开发、西山区香水玫瑰产业链建设等8项科技特派员科技计划项目,为玫瑰产业链的品种繁育、技术研发、示范推广、销售服务等环节注入了新生力量。这种以“企业技术研发+科技特派员项目示范推广十示范户种植+企业统一销售”的产业化合作共赢经营模式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和群众的认可。

2.项目助推特色花卉产业发展。除了玫瑰产业链之外,昆明市科技局在充分了解国内外鲜花市场需求后,以科技特派员创业和助农创业为主线,立项支持其他花卉产业发展,选聘了9名科技特派员(5名为企业法人代表),针对省内外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非洲菊、蟹爪兰、蝴蝶兰、满天星”等多种特色花卉开展示范种植,营销渠道建设等服务工作。一年来,依托“自主产权新品种花卉低耗高效组培繁育技术工业化集成与推广、城市化花卉产业发展示范工程、非洲菊新品种研发及产业化集成示范”等9个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平台,建立“公司+基地+组织+农户花卉产业合作”工作模式,与农产形成“科技特派员+技术幅射推广+示范带动农产”利益共同体,实现共赢。

3.着力解决蔬菜产业发展瓶颈。在蔬菜产业链上,昆明市科技局以“解决昆明市蔬菜产业链发展瓶颈问题”为重点,解决现存的“特色蔬菜示范推广面积小、自主产权种苗繁育弱、蔬菜销售渠道窄”的瓶颈,选聘科技特派员7名(企业法人代表4名),立项支持“西山区高档精细菜韭黄高效生产示范项目、五华区特色农业体验园建设、石林县蔬菜产业项目、特色出口蔬菜基地建设及生产集成技术研发应用示范”等7个项目。科技特派员纷纷深入农村,开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出口蔬菜标准化生产、漂浮苗栽培、大棚种植、叶面施肥技术、蔬菜冷冻保鲜”等技术推广工作。

4.带动传统农业产业升级。围绕“以‘花卉、蔬菜’等特色产业为支持重点,同时兼顾其他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市科技局分别针对养殖产业选出4名科技特派员(1名企业法人代表),粮食、果树行业各遴选出1名科技特派员(果树科技特派员为企业法人代表)。立项支持“无公害蛋鸡标准化饲养、良种仔猪繁育创业链建设、宜良县无公害优质米产业链创建、晚香蜜桃规范种植技术”等6个科技特派员项目。意在对传统农业进行品牌提升,把昆明市打造成全省的“滇中肉库、滇中粮仓、滇中果园”。科技特派员依托项目,采取“技术推广单位+科技特派员+农产”和“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与农产建立了“互惠双赢”利益共同体,为传统农业升级搭建了新的平台。

(二)取得的成效

2016年度,由昆明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行动工作,充分实现了“权衡全市特色农业区域分布,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提升传统农业竞争力”的目标,为在“十二五”期间至少打造1―2条国家级科技特派员产业链奠定基础。

1.玫瑰产业链日趋壮大。截止2016年底,科技特派员依托项目推广食用玫瑰种植2000亩、鲜切玫瑰种植2500亩,产值达到1800万元。开展玫瑰种植技术培训40期,培训花农2120名。成立1家食用玫瑰种植合作社,引进玫瑰新品种7种,带动示范户1213户。通过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项目后,玫瑰产业链项目给示范户累计带来552.6万元的增收,户均增收3524元,平均比传统农业(玉米、小麦)每亩增收950元。一方面,农产获得了收益,另一方面,科技特派员及企业的科研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2016年,仅云南丽都花卉发展有限公司就认定自主产权玫瑰花新品种4项,制定鲜切玫瑰花工艺流程1项、食用玫瑰种植标准技术1项。

2.特色花卉产业成绩斐然。2016年,科技特派员在各县区累计推广种植各类特色花卉种植面积2800亩,农户种植花卉每亩比传统农业增收750元。特派员所在企业认定非洲菊新品种2项、认定切花菊生产技术专利1项等喜人成绩。2016年度,共计开展花卉种植培训讲座45期,培训花农2420人,成立非洲菊生产技术协会1家,引进新品种5种,带动示范户1027户,示范户累计增收210万元,实现户均增收2045元/年。

3.蔬菜产业发展成效明显。2016年,蔬菜类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技术培训65期,培训种植户7200人,发放资料1万余份, 带动示范户3942户,推广种植韭黄、七色红薯、蕨菜、西兰花、菠菜等特色蔬菜面积9000余亩。成立韭黄协会1家、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2家。亩均比传统种植增收750元,户均增收1712元/年,蔬菜产业科技计划项目给示范户累计增收675万元。为更有效的增强农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科技特派员还与农户建立了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合作关系,例如科技特派员冯荣光(企业法人),依托自有的石林禾泽蔬菜速冻加工厂,建立起“特派员工作组+公司+蔬菜种植基地+农户”的经营联动模式,组织公司技术人才成立了特派员技术指导小组,进村入户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和签订供销合同。预计在2012年第三季度末,将实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定达到20000亩、示范户增收1200万元/年、建立6个特色蔬菜营销试点”的目标。

4.传统农业升级提速。2016年,6名传统农业科技特派员依托所在单位和企业,采取“技术推广单位+科技特派员+农产”和“公司十协会+农产”的模式,与农产建立“互惠双羸”利益共同体,成立养殖协会1家、种植合作社1家。共计开展养殖技术培训12期(800人次),带动养殖示范户420户,实现户均增收1800元/年;开展粮食种植技术培训20期 (3400人次),带动粮食种植示范户1000余户,实现粮食项目区域内人均增收100元/年;开展果树种植培训5期(300人次),带动晚香蜜桃种植户136户,户均增收1500元/年。

二、特色和主要经验

(一)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交流活动,为“十二五”特派员工作出谋划策

昆明市科技局每年都积极召开特派员工作交流会,2016年3月,为更好地总结昆明市“十一五”期间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经验,对“十二五”全市科技特派员工作进行谋划和布局,昆明市科技局积极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会。2016年3月31日,由昆明市科技局组织,市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协调小组成员单位、14个县(市)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及科技特派员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了“2016年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会议”。云南省科技厅农村处处长王立新,市政协经科委调研员周锐,市科协副主席李小昆等领导应邀出席。本次会议,全方面总结了“十一五”以来,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所取得的绩效, “十一五”期间,市科技局结合昆明实际,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项目为抓手,共投入科技专项经费385万元,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106项,带动农产45140户,帮助农民增收12772万元。科技特派员工作有力促进了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树立和提升了一批农业品牌,带动了全市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上,省科技厅王立新处长对昆明市“十一五”期间科技特派员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指出,云南省科技厅在2016年将制定出台云南省科技特派员认定办法,同时也希望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把选拔科技特派员的重点放在企业。

(二)学习借鉴“国家级科技特派员特色产业创业链”创建工作的经验

昆明市科技局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创建工作。2015年11月,由市科技局牵头,各局分管领导组织县区科技特派员管理部门、特色花卉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组成的考察小组,赴红河州蒙自市学习借鉴红河州国家级“科技特派员特色热带水果创业链”的做法和经验,并撰写了《昆明市科技局关于对红河州“科技特派员特色热带水果创业链”的学习调研报告》,同时印发至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此次学习,对昆明市创建国家级特派员创业链有着引领导航的深刻意义。根据昆明市的地理、气候和环境等因素,继续调整科技特派员特色花卉产业创业链组成结构,全力以赴的开展昆明特色的科技特派员特色花卉 (以玫瑰花为重点)产业创业链创建工作,重点扶持具有“技术示范效应强、推广种植面积大、促进农产增收”等作用的特色花卉产业项目,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打造1―2条国家级科技特派员产业链。

(三)以科技特派员力量为支点,重点发展具有昆明特色的农业产业

自2006年开展科技特派员以来,通过5年的学习探索,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初步形成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工作思路。不走常规化、模式化道路,而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当地环境和经济结构,合理的制定特派员工作方针,再由科技特派员具体实施。昆明市14个县 (市)区,既有高寒地区,也有低湿地区,因此,全市并没有统一的特派员服务模式制度,而是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现状,寻找县域特色强、经济收益好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以“示范基地一科技特派员一带动推广”的形式逐步替代传统农业。自2006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至今,已初步形成以“特色花卉、出口蔬菜、时鲜水果、中草药种植、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为产业主导、以科技特派员队伍为技术支撑、以农村致富增收为根本”的现代农村经济产业,一批“龙头企业积极参与、科技特派员专业指导”的昆明特色农业产业链正在成长壮大。

(四)选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培育特色花卉产业链

昆明地区的地理气候适宜各类温带花卉的生长繁育。根据《昆明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和《市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意见》,昆明将建成带动全省、辐射全国、突破亚洲、面向全球,建成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鲜切花出口基地、鲜切花现代物流集散中心、信息服务价格指导中心、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中心、花卉博览会展中心。早在2006年,昆明市科技局以前瞻性的眼光,围绕昆明花卉产业发展动向,选聘特色花卉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创业创新行动,着力打造以鲜切花、玫瑰花为重点的科技特派员特色花卉产业创业链。从2006年至2016年底,昆明市共认定了24名花卉科技特派员,成员有来自省内科研院所的花卉专家、花卉种植企业的法人和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兢兢业业地服务于产业链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使科技项目、企业资本向农村聚集,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紧密结合,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现了多方共赢。

(五)依托农业企业,以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创新管理模式

科技特派员主要以农业企业为依托,以科研院所技术专家、县区科技推广人员为支撑。为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落实到位,昆明市科技局别具匠心,采用了项目合同管理形式,即科技特派员根据创业行动内容和性质,以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由县区科技部门推荐并拟定合同上报市科技局,形成市科技局与县区科技部门签订项目合同。同时县区科技部门与科技特派员分别签订项目合同,要求科技特派员在合同期内认真完成规定的内容,统一按照合同管理,有效的规避一些由单位性质、身份级别所带来的管理难等问题。这种以项目合同的管理形式,减少了中间环节,杜绝了资金的挤占挪用,实现了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和资金管理的科学化,使项目推进程度检查、项目验收考评等内容做到了规范性、透明性,受到了科技特派员的普遍好评。

(六)健全组织机构,成立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宣传科技特派员工作,意义在于能让更多的公众了解科技特派员、支持科技特派员、受惠于科技特派员的服务。为此, 昆明市科技局于2009年11月成立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主要负责科技特派员的认定和日常服务工作。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在做好科技特派员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还特别重视科技特派员工作宣传, 2016年,分别以《“科技特派员”助农民增收1.27亿》、《昆明鼓励科技特派员创业》为题,在昆明日报上进行专题报道。2012年4月,根据昆明市科技特派员在2016年度完成的绩效工作,还编印了《在希望的田野上一一昆明市科技特派员汇编(第二辑)》、 《昆明市“十一五”科技特派员工作报告》,并分发到昆明市十四个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和每一名科技特派员手中,以此加强广大公众与科技特派员沟通及信息交流,也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中,又好又快的促进传统农业结构转化升级,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健全科技特派员认定、考核管理制度

昆明市目前尚未出台相关的特派员认定、考核管理工作制度,这不利于科技特派员长期规范发展。目前,《云南省科技特派员认定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4月10日施行,但在市级层面上,还未出台相对应的管理认定办法。就昆明市科技特派员的认定和管理来说,虽然项目合同制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科技特派员的肯定,但由于管理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在项目合同验收后,科技特派员组织管理就难以实现。特别是一些企业法人科技特派员,在项目合同结束后,仍然在做科技服务、推广工作。因此期盼昆明市政府能针对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和云南省科技厅施行的各项制度和办法,出台相对应的特派员管理制度和认定办法。以此明确昆明市科技特派员的认定程序及能够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和对应的资金扶持条件。用优惠制度吸引人才,将“要我下乡”变为“我要下乡”,则将能激发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更有效的促进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的推广。

(二)科技特派员工作急需列入部门工作年度考核

随着部分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机构精简、人员分工重新调整,导致出现对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认为“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和一些日常的科普、农经推广工作结合在一起开展就行,因而未配备专职的人员负责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或者认为“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仅仅是一个项目,进而在科技特派员立项申请的时候,过于重视项目的经济性,在项目执行中,又过分关注合同经济指标,往往忽视了科技特派员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重要性。甚至有人认为科技特派员项目经费少,工作任务重,进而出现推进工作缓慢、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将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列入常规的年度科技工作考核中,形成一项常规的科技工作,将更有利于在基层面上推广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

第9篇

关键词:医改;医疗机构;调研

一、基层医疗机构医改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2010年9月,我市启动实施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年来,我市围绕医改工作“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基层医疗机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成效明显。

1.公益性管理体制有效回归。2010年9月,我市8家乡镇卫生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政府管理和财政保障,明确规定13家基层医疗单位属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单位,界定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是为辖区内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公益管理体制有效回归。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偿解决,政府补偿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的原则进行,保证其正常运转,解决了乡镇卫生院的后顾之忧。

2.用人制度进一步规范。重新测算全市卫生院编制基础,市编办核定了13家基层医疗单位的人员编制,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三种类别对岗位进行科学合理设置。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整体稳定、平稳过渡的原则,对全市基层医疗单位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对13名院长(主任)进行公开竞聘,合同管理。新进人员全部实行公开招聘,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人员素质得到优化。

3.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建立了两级考核、两级挂钩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一方面市卫生局对基层医疗单位进行绩效考核。另一方面各医疗单位对本单位职工进行绩效考核。基层医疗单位职工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两个部分,为进一步增强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其比例已由原来的6:4变为5:5,并逐步向4:6转变。现在基本工资按月固定发放;绩效工资与工作岗位、工作业绩挂钩,各医疗单位根据每半年考核结果分配每位职工的绩效工资。

4.基本药物制度运行良好。基层医疗单位全部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一体化村卫生室所需药品全部由乡镇卫生院负责从省网上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近年来,我们重点抓好基本药物网上集中招标采购,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基本药物的及时配送,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监督和指导,严格杜绝私采药品的现象发生。

二、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

1.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积极性有所降低。医改后,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全部实现了工资财政全额供给,解决了后顾之忧,致使有个别人员产生了“等、靠、要”思想,习惯“坐等病人”,据统计,13家基层医疗机构2012年、2013年、2014年1―6月份同期诊疗收入分别为115.39万元、98.3万元、91.81万元,2012―2013和2013―2014年度诊疗收入分别减少17.4%和7.1%,可见基层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运行机制没有活力,诊疗积极性有所下降,形成了新的“大锅饭”现象。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基层医疗机构收入全部上缴财政,支出由财政审核下拨,对营收结余自主性不强,造成内部活力不够,创新动力不足。

2.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卫生人才队伍是决定卫生服务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才匮乏,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健全,成为制约我市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高层次人才匮乏。13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中,仅有7人拥有本科学历,72人拥有大专学历,仅占总人数的27%,且大专多数为中专毕业后进修的第二学历。职称方面,副高职称只有1名,中级职称22名,大部分都是初级职称,甚至没有职称。二是卫生技术人员老龄化,出现断层现象。由于卫生工作特殊性,卫生培养人才周期长,如不及时补充相应专业技术人员,今后将直接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日常运转。三是传统技术人员比例大,新技术人员相匮乏,如全科医生、影像技术等人员短缺。另外,上级要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需开设中医门诊,但由于中医人才缺乏,有部分卫生院(中心)只是挂牌成立了科室,但无中医已坐诊。

3.基础设施及医疗设备方面的问题。医改前,基层医疗机构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长期缺少政府财政投入,房屋设施多为上个世纪建筑,医疗环境恶劣,历史欠账较大。近年来,随之医改深入推进,各级政府对基层硬件建设方面投入逐年加大,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环境有较大改善,但是相比与经济增长水平及群众日益提高的医疗服务要求,我市现有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设施远远不够。另外近年来政府投入偏重于基础建设,医疗设备无较大更新,一些单位甚至没有心电图、B超、血常规等检测仪器,不能开展常规检查,在开展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时不得不租用设备。医改后由于财务制度的变化,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购买和维修需要首先申报,经财政局批准后统一购买和维修,手续繁杂,耗时较长,鉴于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对日常医疗服务有较大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提高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积极性。应当把调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积极性作为深化医改的一项重大课题。应结合医疗机构实际,根据一线、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合理制定绩效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与奖励挂钩,体现效率与公平兼顾,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政府层面,建议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单位的用人、财务自,减少外部束缚,激发基层医疗单位内部活力。同时,严格执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年度结余收支全部留用,其中50%用于事业发展,50%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的医改政策,协调人社、财政等部门,落实“奖励性绩效工资占绩效工资比例一般不低于60%”的要求。

2.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建立可持续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补充机制。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实际需求,有计划、分步骤公开招录尚未就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中去,特别是加快中医人才的引进,逐步改善人员短缺、学历层次较低和专业技术人缺乏的局面。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挑选基层卫生机构中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员,开展离职进修、轮岗培训;鼓励现有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再教育,积极参加执业资格和职称考试。三是完善对口支援、帮扶的制度。充分发挥好市级医院对口支援、帮扶制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到基层服务,对长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聘任、业务培养、待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

3.加强基层医疗设施和设备投入。切实加强基层医疗单位基础设施和基本医疗设备配备,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适宜、规模适度的原则,加大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其业务用房达到国家颁布的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将更多的农村群众留在当地,有效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在基层的落实。同时,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力争缩短简化基层医疗机构急需、必需医疗设备审批程序,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

(作者单位:沙河市卫生局)

参考文献:

第10篇

摘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文章利用抽样调查、全面统计、专题调查等多方面掌握的数据资料,在对南通市近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就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较突出的社会性问题、成因及其缓解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保障;服务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举措。目前全国各地、从上到下都加大了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劳务输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既快又好的方向发展,是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了准确了解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推进情况,找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症结所在,研究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我们开展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实情分析

2005年上半年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数199.28万人,转移比重为56.3%,比2004年底提高了1个百分点,新增转移3.53万人。其中外出务工98.65万人,外出比重27.87%,比2004年底提高了0.64个百分点,新增外出2.27万人。

从年龄结构上看:转移劳动力中青壮年占绝大多数,并且比重仍呈扩大之势。据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的劳动力中,45岁以下的占70.8%,其中25—45岁的占60.1%,对7570名劳动力调查后的数据汇总显示,转移的劳动力中在25—45岁的共有2797人,占这一年龄段农村劳动力的77.4%;从文化上层次上看:以初中为主。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的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68.0%,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占17.3%,2/3以上的是初中文化程度;从技术技能看:转移劳动力中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比重提高。调查显示转移劳动力中实际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占33.6%,较上一年增加5.4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安民之道,富民之基。近年来,南通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对农村经济作用凸显。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劳动力价值,近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年均递增9.0%,高于同期农民收入1.6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依靠;另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中转移出来,缓解了地少人多的矛盾,有效地促进了土地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总的来看,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推进比较顺利,成效也明显,但从了解的情况看,南通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剖析

从南通实际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在移动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较多矛盾和制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不断扩大,要求进一步提高,加上内外部一些条件的变化,制约因素仍然较多且程度逐步加深。当前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素质不适应

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期望过高,只愿从事工作轻松,工资待遇高的岗位,而高技术活又没能力干,这些均导致“许多事没人干,许多人没事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因素。目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产业发展,都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增长的劳动需求大多是需要一定文化和职业技能的工种,文化程度和劳动技能越高,就业岗位就越稳定。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市劳动力素质较过去有所提高。但从整体素质上来看,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较低,在转移劳动力中,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68%,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7.3%,大专文化程度占0.9%,在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非农产业的岗位要求,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构成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

(二)社会保障不到位

总体来看,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农民工的处境有所改善,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工的权益保障现状仍不容乐观,不少企业用工欠规范,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据抽样调查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农民工月平均工资830元左右,基本从事苦、脏、累工种,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时间长,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3时,其中52%的人没有休息天,42%的人日工作10小时以上,超过了《劳动法》规定的时间,且得不到相应的劳动报酬。有63.2%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少企业随意加班加点,延长劳动时间,增强劳动强度,工资报酬低,部分企业克扣,拖欠职工工资,故意漏缴或少缴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金,进城务工劳动者的个人发展,岗位提升得不到平等对待,他们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没有得到基本解决,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业的积极性。

(三)服务体系待完善

管理工作跟不上、服务不到位。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负效应产生和放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是个系统工程。从掌握劳动力资源、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培训,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完善的管理和服务,但是目前政府的这种职能尚待完善。政府还不能比较完全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转移的基本情况。在公共培训和技能培训上,政府部门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措施,劳动力培训未形成一盘棋的局面,培训机构缺乏,专业设置雷同,缺乏办学特色,培训资源不够集约,这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如果不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化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就难以加快推进。

在就业制度中,政府还没有完全把农民纳入劳动就业体系,导致农民工有组织外出的比例较低。尽管农村劳务输出人数的比例较高,但真正有组织转移的比例并不高,调查显示,有87.3%是零散型外出务工,正式经亲友介绍外出务工的、有组织的(包括政府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仅占12.7%,这就带来了工作人员跟踪管理服务缺位,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不便于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相对部分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缺乏相关信息,或信息不准以及盲目流动,徒劳往返,蒙受损失。

三、积极推进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和运行机制,其进展的快慢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是个较长的过程。在全社会总劳动力中,如果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的比重由75%降到10%左右,作为初步完成劳动力转移的标志,那么完成这个过程英国大致用了300年,法国用了120年,加拿大、美国、日本用了100年左右。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重大的发展中国家,真正完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南通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凸显的一些问题再次表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样要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转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负面影响降到较低程度,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为此,当前要进一步端正思想认识,在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各项制度建设、加强综合管理和服务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及相关工作的思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工作的水平。

(一)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条件,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长久稳定转移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健全培训体系。以现有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党校为主要阵地,以各种社会办学力量为补充,尽快构筑起适应南通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的培训体系,各类培训机构和办学力量,要依拖现有办学资源和条件,尽快办出特色,提高知名度。其次,推进就业培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注重实效为原则,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符合本地实际,符合农民愿望,符合用工单位要求,重点要突出就业指导培训,农民致富技术培训,以及与当地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岗位技能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要与劳务输出相衔接,要瞄准市场需求,主动与劳动力市场挂钩,发展“订单”培训。农村职业教育要走专培与代培相结合的道路,要走实用培训与系统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

再次,要确保培训质量,努力提高我市劳动力的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结构由体力型向智力型、专业型、技能型转变。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鼓励和帮助农民掌握新技能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力量。要在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作用的基础上,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形成一批优势专业和特色工种,创立一批劳务培训和输出品牌。

(二)规范用工管理,促进维权保障

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当前存在农民就业同工同酬,合法权益没保障的现象,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针对目前劳务输出中存在的盲目性,分散性和农民工权益保护不利等问题,尽力搞好各项服务,积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

改善进城农民就业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全面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管理服务工作。重点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高签订率;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保障劳动者按时足额领取报酬的权利,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将进城的民工和异地转移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建立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配套保障制度。加强行政执法检察力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农民享受相应的待遇;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种方式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意义、方针政策和典型事例,进一步加深社会对这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活跃就业形式,拓展转移渠道

第11篇

论文摘要:为实现农民工的全面发展,提升农民工培训的服务效能,增强农民工培训活动的吸引力,必须积极推进农民工培训政策创新。为达此目标,应当坚持农民工培训与市场需求相对接的政策导向,试行“学分银行”存储、互认、兑换有机联动的农民工培训政策认定,推进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农民工培训网络的政策协调,为农民工提供“普惠制”就业培训的政策便利,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农民工培训配套政策支持,健全农民工培训评估与监控的政策保障。

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政策;学分银行;创新;路径

政策创新的核心要义是用新的政策理念拟定完善的政策举措,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去改革、发展和优化政策,以摆脱政策困境,实现政策目标。诚如德国社会学家沃尔夫冈·查普夫(Wolfgang Zapf)所言,创新是“达到目标的新途径,特别是那些改变社会变迁方向的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控制方法和新的生活方式,它们能比以往的实践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值得模仿,值得制度化。”所谓农民工培训政策创新,是指基于农民工培训的现行状况及其发展趋势,通过扬弃僵化、无效、过时的制度体系,探索优良的政策替代方案,优化政策组合方式,从而顺利实现农民工培训目标的活动。当前,为保证我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加快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亟需创新农民工培训政策的内容和体系,寻求农民工培训政策创新的基本路径。

一、以权变管理理论为指导,坚持农民工培训与市场需求相对接的政策导向

权变,是指权宜应变,有“随具体情境而变”或“依具体情况而定”的意思。权变管理理论是由弗雷德·菲德勒(Fred Fiedl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后得到了卢桑斯(F.Luthans)等人不断发展完善。权变理论最初应用在企业管理中,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权变理论要求管理者必须明确每一情境中的各种变数,了解这些变数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掌握原因和结果的复杂关系,从而针对不同情况做出灵活的变通。“权变管理的目的是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采用适用的、合理也有效的最佳管理方式,而不是为了寻求一种理想化、‘最好的’管理模式。”权变理论运用系统观点考虑问题,强调因人、因时、因事、因地等具体情况而采取灵活、应变管理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实效。

以权变理论为指导,农民工培训政策应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攻关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政策研究”课题组的调研报告,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宾馆餐饮娱乐业、建筑业和制造业,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21.7%、19. 4%和18.7%,这三类行业的农民工共占被调查者的近60%。从职业上看,农民工主要从事低层次的职业。前三位职业是普通工人、服务人员和销售人员,分别占被调查总数的33.0%、25.5%和9.7%。结合当前劳动力市场行情,政府应全面拓展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空间,引导培训机构按照企业用工需求,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应用型技能人才。除此之外,政府还要运用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理念指导培训项目的设计与规划,督促各级培训机构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把握培训市场和机遇,提升培训的社会效果。

在权变理论的指导下,政府应引导农民工培训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统一,培训与就业相协调,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相一致,灵活采用“校企结合培训”、“订单培训”、“定向输出”等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使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政府及培训机构也可以创造能够跨地域、转专业、分阶段的“学分制培训”模式,形成学分互认机制,还可以采取“企业+培训机构+失地农民”联动型的产教结合培训模式,以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行情。

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情况,政府需要增强权变意识,利用政策工具指引培训机构明确培训重点,实施分类和定向培训的政策,提高农民工培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针对拟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者实施外出就业技能培训;对与企业签订一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在岗农民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对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籍退役士兵推行劳动预备制培训;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劳动者和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技能培训,等等。

二、与农民工需要相适应,试行“学分银行”存储、互认、兑换有机联动的农民工培训政策认定

“学分银行”是一种模拟或借鉴银行储蓄功能及特点,以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时间、自愿选择学习地点的教育管理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开放性、灵活性、服务性。农民工学分银行制度是农民工通过在培训机构修习课程或是通过教育部的学分认证考试等多种形式获得学分,将学分存入个人在学分管理系统注册的账户中,累积达到一定的数量,最终可以兑换技能凭证或学位证书的一种学分管理方式。构建农民工“学分银行”,允许农民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就业需求,自主选择培训课程、培训机构、培训教师、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能够调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同时,该制度开放了农民工培训的大门,实现了培训资源的共享,允许农民工间断学习,逐步把技能培训、资格认证、专业课程学习之间进行学分累计互换,让更多的农民工有机会获得技能凭证或学位证书,大大增强了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一)需要完善农民工培训“学分银行”的存分机制

农民工培训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具有动态、多变、自学为主的特点,主要采用远程教育、实地培训等方式。这需要对各级各类培训课程做好评估,明确学分标准,然后把相关培训折合成通用公认的学分。农民工在参加完某项培训活动并经认证合格后,可通过“学分银行”网络系统在网上申请注册个人账户,并接受“学分银行”的学分审核,经审核合格后再存储相应的课程学分。

(二)健全农民工培训“学分银行”的互认及转换机制

一般来讲,同级同类培训机构的学分互认较为容易,不同级别的教育单位或培训机构的学分互认较为困难,实践中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建立不同级别的“学分银行”。可以按照培训资源、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社会影响力、培训业绩等标准确立A级、B级、C级“学分银行”。同级之间的学分可以互认,不同级别的“学分银行”按照一定比例互认。例如,A级“学分银行”1个学分相当于B级“学分银行”1.2个学分,或相当于C级“学分银行”1.5个学分。同时,对于渴望学历证书的农民工,应尽量实现“资格证书”向“学历证书”的转换。“学历证书”体现了通过正规教育获得的学习经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而“资格证书”是对个人在具体生活和工作场景中通过实践操作、教育培训等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确认。例如,农民工经过培训获得中级厨师证并从业满两年,可申请获得中专学历证书;如获得高级厨师证并从业满三年,可申请获得大专学历证书等。资格和证书的互认,能够使非正规教育获得社会认可,使其具有与正规教育相近的水准和效力,大大增强了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三)建立农民工培训“学分银行”兑换机制

农民工参加培训获得相应学分并逐渐累积,达到规定的学分数量时,可以兑换成相应级别的证书。在实施学分兑换时,应设计兑换汇率、逐级兑换比率等制度。农民工在获得某项证书所规定的有效学分后,可以用已获得的学分去兑换证书。在兑换证书后,当累积的有效学分达到更高标准时,再去兑换更高层次的证书。以此类推,水涨船高,实现农民工知识技能和证书层次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三、整合培训力量和资源,推进院校、企业、社会培训机构三位一体的农民工培训网络的政策协调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社会效益巨大而经济效益不太明显的事业。因此,必须出台行之有效的农民工培训激励政策和措施,广泛调动用人单位、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开发农民工培训的动力之源,保障农民工培训顺利推进。

在“经济人”理性的支配下,企业精打细算,不愿为培训农民工付出额外的成本;看到农民工跳槽现象较为普遍,企业担心为他人嫁衣裳,没有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在捉襟见肘的财力状况下,企业在开展农民工培训时或有心无力,或疲于应付,农民工培训质量和效果无从保障……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甚至妨碍产业升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为鼓励用人单位积极组织农民工培训,政府可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允许用人单位培训农民工所需经费从职工培训经费中扣除,并计入成本在税前列支。政府鼓励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签订一定期限的合同,通过强化合同管理来调动用人单位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消除用人单位因农民工流动性大而不愿意培训农民工的顾虑。

农民工培训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属于准公共产品,各种社会培训机构在此类公共产品的供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社会培训机构关爱农民工的生存与发展,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自愿投入到农民工培训活动中来,是开展农民工培训的重要生力军。吸纳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工培训,是保证农民工培训取得预期成效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加强政策支持,调动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首先,政府大力宣传培训机构的社会服务功能,鼓励培训机构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思考开展农民工培训的社会意义,引导其自愿为农民工服务。其次,打消培训机构的后顾之忧,由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签订农民工培训合同。通过强化合同管理,确保农民工由用人单位优先录用,保障农民工有较高的就业率,提升培训机构的事业心和成就感。第三,政府遵循市场规则,运用利益杠杆的作用,允许社会培训机构的功利性目标追求,支持各类培训机构申请使用中央、省、市农民工培训扶持资金,在培训补贴、经费划拨、场地供给、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其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活动。

四、贯彻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为农民工提供“普惠制”就业培训的政策便利

所谓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是指以提升社会成员的就业能力为目标,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不同项目、不同等级的专业技术培训,拓展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行动方案。该政策拒绝只面向一部分人提供特殊的免费培训,主张对所有劳动者实施普遍性的就业扶持政策。对农民工实施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准则,贯彻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对于实现农民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建立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农民工实施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首先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培训项目,开展订单式培训,并按技能水平发放不同层次的补贴。在这方面,可以适当借鉴辽宁省的成功做法。《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的通知(辽政办发[2008]8号)》规定:对用人单位急需或已签订劳务输出意向协议的普惠制就业培训,鼓励采用“快速通道”办法开展订单培训。一般专业工种就业培训,每课时每人补贴3元;第二产业等专业工种的初中级培训,补贴标准为每人每课时5元;高技能培训补贴标准为每人每课时10元;创业培训补贴,按每人每课时10元执行。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普惠制就业培训实行定额培训补贴办法[5]。该普惠制就业培训政策取得明显成效,对于减轻农民工培训负担,稳定就业形势,提高农民工就业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在对农民工开展普惠制就业培训工作的过程中,对那些年龄偏大、身体残疾、处于低保边缘、零就业的农民工,同样要安排他们参加培训,提高职业技能。他们如能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则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生活确有困难、居住偏远的农民工,根据当地生活水平状况,在餐费、交通费等方面给予适当补贴;对已享受过免费培训的农民工,一年内未就业,或虽然就业但工资收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还可以再享受一次以提高就业收入为目标的免费技能培训。

第三,创设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就业培训与职业推荐相结合的政策机制。为了使农民工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建立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其一,宁缺毋滥,打造精品,对普惠制就业培训机构实施严格的准入机制。其二,在企业设立农民工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中优秀的技师、工程师担任实训教师,让农民工学到真正管用的本领。该方案为消除知识学习与技能运用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提供了调整的方向和坐标。其三,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应将对农民工的培训与职业推荐结合起来。培训机构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搭建劳动力市场资源信息管理平台,密切跟踪当前或预期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在开展订单式培训的同时,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咨询服务,并尽量将农民工推荐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去。

五、基于系统论的视野,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农民工培训配套政策支持

系统论最初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贝塔朗菲创立的,是人们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系统论方法就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地、精确地考察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以实现整体最优化的一种方法。” 转贴于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系统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是整合系统各个要素的关键。农民工培训政策体系的目的是促进农民工人文素养的提升、道德修养的完善、职业技能的提高,实现农民工的全面发展。该目标定位具有规划未来、引领发展的作用,属于农民工培训的“上层建筑”或“顶层设计”。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支持、信息建设、国家资格框架等都要在农民工培训政策目标定位中求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工培训的适切性、自洽性、可行性与有效性。

(一)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支持,推行“培训券”、“一卡通”的农民工培训政策便利

为创新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投入机制,可推行“培训券制度”,即国家将用于培训的公共经费以凭证的形式直接发给培训者本人,培训者凭券自主挑选培训机构,并以券冲抵培训费用,然后培训机构凭券向政府申请支付补贴。“培训券制使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经费拨付,转化为受益者对教育(培训)服务的购买力和看得见的福利,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功能并举。”

目前,培训券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较好地试点与推行。培训券是一种代金券,可分为就业培训券和创业培训券两类。符合条件人员到户口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申领培训券,可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培训定点机构和专业,凭持券面值抵扣培训费用。例如,陕西省规定,“《就业培训券》和《创业培训券》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省财政厅监制,在全省培训定点机构内通用。根据培训专业的不同,《就业培训券》面值分别为600元、480元、360元三种,《创业培训券》面值为600元。《就业培训券》和《创业培训券》面值只含培训部分,对按规定培训合格的按面值全额兑付。”培训券制度灵活、便捷、规范,赋予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机构的机会,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农民工积极参加培训。同时,该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培训活动中,给培训机构带来空前的压力,能够督促其提高培训质量,打造良好的培训品牌,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参与培训活动。

(二)加快推进农民工培训信息化进程,建立全国性人才需求、就业岗位和培训信息平台

由中央和地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委托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中介机构对全国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定期人才需求信息报告,建立国家和各省人才信息网络平台,引导培训方向,促进就业市场的有序流动。各地加快建立农民工培训信息中心、务工人员联络中心、政策法规宣传中心、教育资源整合中心、企业培训服务中心,推动农民工培训工作走向深入,为农民工参加培训,获得就业就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三)建立和完善国家资格框架,提高劳动力市场规范性和统一性

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可以为接受培训的农民工提供一条“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终身发展之路。在完整的国家资格框架下,农民工培训和义务教育能够更好地衔接,弹性学制和灵活教学制度能够紧密结合。“国家资格框架能够实现不同学习系统的对接和不同系统资格的等值互认,这对于受训者的未来发展及终身发展也是有益的。”对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的重大改革对许多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它不仅能够减少制度性、体制性障碍,衔接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教育与培训,而且对于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建立灵活、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有着重要作用。

(四)不断完善立法和相关配套制度,消除城乡有别的政策歧视,清除部门分割的政策障碍

农民工培训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法律的制约、政策的引导和制度的规范。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应加强国家和地方立法,协调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关系,理顺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关系,并在土地政策、户籍政策、子女上学政策、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系列政策方面做出改革和调整,进一步消除城乡分隔的体制性障碍,以保证农民工在制度转型过程中享有更多的培训机会,降低心理成本,提高接受培训的积极性。

六、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健全农民工培训评估与监控的政策保障

提高农民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必须以完备的评估和监控政策作为保障。我国的农民工培训具有培训类型纷繁复杂、培训内容动态多变、投资主体多元参与、培训成员来源多样的特点,农民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很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以往对农民工培训质量和效果的评估侧重于资金投入、师资情况、培训人数等量的方面,而对培训的实效性、培训资质、培训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和监管关注不够。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农民工培训评价和监控政策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在国家层面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协调、适应时代特点的培训质量评估制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确定培训所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农民工培训质量的宏观评估和监控机制,有助于为农民工培训提供决策信息参考,提高培训项目的管理水平,优化培训项目的资源配置。当前,政府主管部门应对精英教育的质量评估标准进行理性反思,从受训人员的满意度、培训质量和效果、技能鉴定、职业道德、劳动保护等方面细化考核指标,健全培训课程和培训管理的质量评估体系。在质量评估和检查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如果发现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不符合标准,责令其整改,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则严格取缔其农民工培训资格。

(二)推行竞争择优机制,建立农民工培训机构市场准入制度

农民工培训项目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培训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加强对农民工培训机构的资格资质审查。农民工培训机构由各培训项目的政府主管部门提出,同级财政部门按照政府采购程序组织专家评审,实行公开招标确定。招标确定的农民工培训机构要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三)树立质量为本的理念,构建农民工培训质量监控政策

1.建立农民工培训质量督导制度。成立由专家、教授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督导组,监督培训全过程。建立农民工培训专家听课制度,由专家深入培训第一线,了解培训进展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2.健全农民工培训监管责任制度。政府就业服务管理部门应将培训质量的监管责任落实到人,由分管领导干部承担监管任务,并对培训质量情况承担督导责任。

3.实施农民工培训质量与经费划拨挂钩制度。在农民工培训质量的监管工作中,政府督导人员一旦发现培训机构存在敷衍塞责、弄虚作假、动机不纯、疲于应付而导致培训质量低劣的情形时,即按有关规定暂停拨付培训经费。对于培训质量不达标的培训机构,政府部门应当责令其进行工作整改,只有当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时,才恢复向其发放培训经费或补贴。

(四)健全对培训资金的全方位监管制度,确保培训资金被正当合理地使用

1.规范培训资金申领程序,严格执行对培训补贴对象的审核和监管。建立享受培训补贴政策人员、单位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以有效甄别培训补贴申请材料的真实性,防止出现冒领行为。

2.强化培训资金监管责任意识。对农民工培训经费进行专项管理,建立培训基金账户,严防职业院校与有关机构合谋套取培训资金现象的发生。培训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应向社会公开,对有虚报、套取、私分、截留、挪用培训补贴资金等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3.重点监管培训券的使用。对培训券一律实行实名制管理,并在人力资源市场网上进行公示。严防转让、低价收购、伪造培训券、弄虚作假骗取培训补贴的行为发生,对发生的违规问题要严肃查处。

第12篇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撑,项目是产业的载体,同时,项目又是保持投资拉动的主要抓手,抓产业必然要抓项目。二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县委研究同意,召开全县产业暨项目工作会,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刚才,县产业办通报了2007年度全县产业发展情况,县项目办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的项目工作,公布了2007年项目绩效考评的结果,分别表彰了2007年度产业建设和项目工作先进单位及个人。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对大家一年来付出的辛勤和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在今年的工作中更上新的台阶。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两点意见。

一、关于产业工作

2007年,是实施“产业兴县”战略的第一年,全县上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以产业化的理念认真谋划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了产业良性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主要在于:

一是形成了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委龙书记亲自担任组长,李县长、刘冰副书记、人大廖主任、政协林主席担任副组长,其他县四大家领导、县直主要经济管理部门及电力、电信、烟叶公司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十七个产业工作专班,各专班的组长、副组长分别由县领导担任。实行“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个产业、一块资金、一家企业、一抓到底”的“六个一”工作模式,县四大家领导齐抓共管,各乡镇各部门全力配合,狠抓落实,从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性工作机制。

二是科学规划明确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的实施意见》,从总体上明确了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各产业工作专班经过深入调研,组织专家科学制定了17个产业的五年发展专项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使各产业按照目标得以健康有序发展。

三是支持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有力。县委、县政府向内挖潜,出台政策,着力形成优惠政策洼地,在出台《关于加快产业兴县进程的实施意见》之后,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等,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支持工业发展,收集整理了优惠政策汇编,优惠政策洼地效应正在逐步形成。向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产业发展项目,如通过招商引进了深圳中技集团拟在工业园区建设一座2×30万千瓦的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去年12月份,龙书记带队在深圳就签订了招商意向性协议12个,总投资达35亿元。向上积极争取产业发展资金,如畜牧产业先后申报了三峡库区生猪品种改良、肉羊良种繁育场及示范基地建设等7个项目,资金达657万元;旅游产业争取资金2200多万元。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各项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总体上看,2007全县产业发展势头旺,形势好,各产业专班工作积极主动,思路清晰,在规划编制、项目争取、协调引导和技术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明显。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研究解决:一是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部分产业专班在工作协调上存在无抓手无部门落实现象,如农业产业的主管部门在农口单位,而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主管部门在商务局;建材产业行业管理在建设局,而建材企业管理又在商务局;各项目主管部门在申报审批产业发展项目时,与产业办沟通协调不够等。二是产业发展项目论证、储备、申报争取、推介引进不够,导致产业发展投资的缺乏,影响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三是企业融资相当困难。全县多数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大多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银行不愿对企业开展资金融通业务,导致企业融资困难。尤其是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制约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四是政府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快。部分执法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对企业以执法为名进行刁难,索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企业非生产性成本较高。同时,政府少数职能部门服务意识差,有的企业老板觉得压力较大。

2008年,在产业建设上,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工业产业方面,要着力培植一批支柱产业、规模企业、知名品牌,不断增强工业在产业兴县战略中的拉动作用,力争全口径现价工业总产值达到13.9亿元,增长22%,增加值达到4.66亿元,增长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现价总产值达到6.38亿元,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8家,利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3家。农业产业方面,要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意识,加大扶持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兴县富民的龙头。以市场为导向,继续发展畜牧、蔬菜、魔芋、烟叶、鲜干果、茶叶、桑蚕、小杂粮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其他新型产业。逐步使蔬菜、柑桔基地成为省级特色板块基地,新增1家企业成为省级龙头企业,4家企业成为州级龙头企业。第三产业方面,要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突出重点、扩大规模、创新机制、提高水平,大力发展旅游、文化、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40%以上。具体到各个产业,就是要围绕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结合实际,分解确定年度目标,狠抓落实。

要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总的思路是全力实施好企业成长工程、平台工程、落地工程、品牌工程,培植龙头促成长,壮大基地促配套,创建品牌促升级,狠抓项目促投资,建好园区促集聚,改善服务优环境,严格考核保目标。具体到各个产业,各专班要结合不同产业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一步明确具体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措施,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在这里,我着重强调几个全局和共性的问题。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各工作专班、各乡镇、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好引导、扶持、协调和服务作用,及时为业主解决实际问题。继续坚持“一个领导、一个专班、一块资金、主抓一个产业、负责一家龙头企业、一抓到底”的“六个一”产业发展工作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作专班进行适当调整,确保专班有人负责有抓手。要进一步强化县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抓好各产业工作的信息收集、宣传引导、工作督查、综合协调和目标考核,确保17大产业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目主管部门与产业办之间的衔接沟通机制,建立产业办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产业发展问题。要严格产业发展考核奖惩,对产业发展成绩突出的乡镇、部门、企业、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措施不力、工作成效不明显的,在全县通报批评,造成工作失误或失职的,予以责任追究。

二是要切实抓好产业项目建设。要围绕30万吨炼钢工业试验、煤矸石综合利用、益濠公司服装基地、5万头生猪养殖、支井河流域开发等签约项目的落地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各产业工作专班要从资源分布、市场需求、融资渠道、经济效益等方面,认真研究,找准发展方向,精心筹划和包装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进一步加强产业项目招商工作,千方百计在引进大项目和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上有突破,争取建设一批投资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

三是要促进企业成长,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对符合产业发展政策且有一定规模、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民营企业,在项目、资金扶持等方面予以倾斜,积极引导企业走联合和集团发展之路。着力在优势产业中培育产值过亿元和利税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按照李县长在经济工作会上所讲的采取三个一批的方法即争取投产一批、改造一批、壮大一批,逐步推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其龙头带动和骨干支撑作用。

四是要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我们有一些产业已经成功创建了部分品牌,但精品名牌还没有什么。要继续全面实施质量兴县战略,重点扶持技术含量与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企业。鼓励企业创建精品名牌,引导企业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适时引导同一产业的企业品牌整合,着力解决“只有产品没有品牌或只有品牌没有产量”的问题。

二、关于项目工作

2007年,全县项目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刚才大甲局长作了通报。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我就不再过多表述,在这里我着重讲一下还存在的一些差距和问题,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这些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从项目建设进展来看,整体建设进度不快。虽然去年我县州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投资,但综合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率只有65.7%,全县45个重点项目只开工36个,开工率只有80%。开工的项目中只有21个项目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还有15个重点项目没有达到预期的建设进度,整体进展缓慢。

二是从项目前期工作来看,前期谋划工作不深。缺乏有针对性的深入调研,储备项目少,多数属于老项目翻新,而真正新谋划的项目很少;项目谋划质量不高,缺乏系统的研究与科学的论证,可研的深度不够,使得谋划的项目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同时项目的结构不优,多数项目属基础设施项目,而富县富财政的生产性工业项目较少。从2007年已经开工建设的36个重点项目看,工业投资项目只占总投资的30%,近70%的投资属于非工业项目投资,不仅达不到州委、州政府要求的50%的比例,对培植财源,直接拉动财政稳定增收也显得比较乏力。

三是从项目建设管理来看,综合管理力度不强。以项目办为首的综合管理机构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从全县的情况来看,综合管理的力度还是不够的,部分项目涉及单位的综合管理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主要表现在项目建设的情况缺乏客观真实地反映,项目工作的信息不能及时地沟通和交换,综合管理部门也不能及时准确地给领导提供决策建议。有的部门内部缺乏有力的监管,导致资金管理出漏洞,项目建设质量大打折扣。

四是从项目建设环境来看,大抓项目的工作氛围不浓。县委政府将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重点来抓,就是要带领大家共同营造一个浓厚的项目工作氛围。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抓项目的共识基本达成,但共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够,抓落实的力度不够,缺乏谋划项目的主动性和争取项目的拼搏精神,拼、争、抢的意识不强,全民思项目、建项目、服务项目建设的氛围不浓。

这些问题必须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根据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今年的项目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项目争取工作要进一步突破,项目实施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做到“论证储备一批、申报争取一批、建设实施一批”良性循环发展,全年完成10亿元以上的项目投资计划。任务很重,要求很高,但有压力才有动力,有高位目标的引导才能促使我们跳起来摘桃子,才能拉动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在阴历年前的项目调研会上及前天的全县经济工作会上,龙书记、李县长分别从思想认识、工作要求、工作方向、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工作措施等诸多方面讲了很好的意见,对项目工作作了重点强调和总体安排。在今天的会上,印发了几个文件,即《关于加强2008年全县调度项目建设责任目标管理的通知》和《2008年全县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计划及项目资金申报计划指导意见》以及《关于建立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制的通知》。这三个文件,对今年的项目前期工作、项目申报争取工作以及项目建设实施工作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目标措施要求和很好的指导意见,请各部门、各乡镇认真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同时项目办还拿出了《2008年项目工作绩效考核考评实施方案(草案)》,征求大家的意见,请大家认真修改,及时反馈给项目办。下面,结合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就如何确保今年项目工作目标的实现讲几点意见。

(一)齐抓共为,构建项目工作的大格局

一是要提高认识。要牢固树立起抓项目就是促发展、保稳定的大局意识,克服只有项目主管部门才是项目工作的责任单位,只有项目建设业主才是项目工作责任人的片面认识;树立抓项目是本职,不抓项目是失职,抓不好项目是不称职的强烈责任感,形成齐抓共为意识。

二是要提高能力。要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干部项目知识和抓项目能力的培训,教育引导干部潜心钻研项目知识,熟悉项目建设的程序,拓宽项目建设的思路,切实提高争取项目的能力、建设项目的能力和管理项目的能力。每个部门和单位至少要培养2至3名熟悉项目工作、会抓项目的骨干。要在项目建设的实践中锻炼干部、发现干部和使用干部,把项目建设的成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评价干部能力的重要标准,努力建设一支熟悉项目、会抓项目、能抓大项目的干部队伍。

三是要形成合力。2008年,要继续坚持县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县项目建设的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县项目办的综合协调职能。项目办要在现行的工作基础之上,探索更为高效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在项目综合管理中的作用。各乡镇、县直各部门之间以及和项目办之间要加强协调、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一是各单位和部门之间平时要加强相互沟通、联络与协调,互通情报与信息,共同组织项目的策划与开发工作,既分工又协作,合力搞好项目前期阶段的资料搜集、可研编制与项目储备。二是各有关项目单位必须加强同项目办的衔接与协调。各项目单位在向上申报项目前,务必要将争资项目报项目办备案。县项目办要切实担负起对全县所有争资项目进行综合协调与统一管理的职责,加强对各项目单位争资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及时解决项目争资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困难与问题。三是项目申报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自始至终要互相协作与配合。凡项目通过计划口径的,由县发改局为主,牵头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协助;凡项目不通过计划口径的,由相关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其他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总之,在项目申报和争资过程中,各部门各单位要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坚决杜绝出现多头申报、重复申报、无序申报的现象,在全县形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齐头并进共同争取项目资金与投入的合力。

(二)科学谋划,确保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大进展

项目前期是项目工作的关键。现在国家投资也好、招商引资也好,都看的是项目的前景和效益。只有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才能争取好项目、实施好项目、管理好项目,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今年初步确定的34个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的推进,要按照文件要求,千方百计全力推进。同时要在高度重视现有重点储备项目前期工作的前提下,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适时谋划催生重点储备项目并实行滚动管理。目前没有确定项目前期工作计划的单位要对本单位本系统职责范围内或是管辖区域内的资源进行调研,要形成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的项目建设调研报告。要早启动、勤思考、多筹备,切实提高项目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对接政策不落空。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政策,努力寻找地方特色与国家政策支持的结合点,寻找我们的重点项目与国家政策的有效对接点,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用好政策,把国家的政策真正变成我们的项目、我们的投资、我们的现实生产力。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一些产业政策还会不断调整,我们必须敏锐地去把握,及时地去应对,不等不靠,超前思考,超前决策,善于抓住政策带来的潜在机遇,在与上级实现对接上不误点、合到拍,努力使申报的项目符合国家和省上的扶持重点,从而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

二是要盘好家底不盲目。既要弄清自然物产资源状况,也要全面掌握人脉资源状况,既要弄清自身的优势所在,也要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更要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要围绕特色优势资源,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围绕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库区环保及生态环境建设,围绕农业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领域来进行项目的谋划。坚持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并举,在提升资源型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坚持基础性项目与生产性项目并举,在突出抓好基础性重大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性工业项目;坚持大项目与小项目并举,在积极策划引进高、新、大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新增长点、新财税点、新就业点的“短平快”中小项目;坚持抓经济项目与民生项目并举,在立足经济项目建设的同时,关注民生问题,大力实施社会事业项目、惠及百姓项目。

三是要科学谋划不外行。项目谋划与前期工作要体现科学性。我这里所说的项目谋划就是如何科学地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在初选的基础之上最重要内容的就是项目的可性行研究报告,这是我县项目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我县项目招商引资中的一项重要因素。今年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力争有一个较大的进步。在项目生成机制中各部门的谋划是基础,各单位一定要拿出明确的计划,切实加强本部门的项目前期谋划工作。县项目办和县发改局要探索建立项目咨询决策办法,重点对各部门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指导与检查,建立合理的项目前期工作流程,不断充实和健全项目库的建设,将项目库作为整合项目前期工作成果实行动态管理,从而使其发挥实效。

四是多元机制强保障。要多渠道落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一个途径是财政拿钱做本子,主要是可行性强、政策性强的项目;一个途径是企业拿钱做本子,主要是与企业发展关联紧密的配套产业项目;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民间拿钱做本子。

(三)抢抓机遇,确保项目争取工作取得大突破

项目的申报争取是承接项目前期工作成果、实现项目建设梯次推进的重要环节。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局面,我们要切实加大项目申报争取的力度,以抢抓和抓抢的姿态,多渠道扩大项目申报争取的成效,推动项目建设梯次良性发展。项目领导小组下达的指导意见中确定了98个项目19.4亿元的项目资金申报争取计划,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想千方设百计,积极争取项目尽早立项纳入计划,争取资金尽早足额到位。

一是要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各部门和单位平时要加强与上级对口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建立关系,培养感情,疏通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产业政策与投资信息,适时调整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项目策划与申报工作,争取把更多更好的项目挤进上级计划本子、投资笼子和资金盘子。要积极加强项目的经常性汇报衔接,切实搞好项目的跟踪落实,确保计划项目资金的及时到位。同时对照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方向,在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基础之上,加强向上的争取,积极拓展新的项目源。在认真做好政策性项目资金申报争取的同时,还要切实抓好应为之外的项目资金争取工作。

二是要加大项目招商的力度。要巩固现有招商引资的成果,为招商项目落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力争已达成协议的招商引资项目能够按计划落户巴东,并通过落户的业主,以商招商,带动更多的业主落户。要进一步摸清巴东在外的成功人士状况,利用各种人脉资源,广泛开展“抓一条信息,建一个关系,找一个业主,引一个项目,跑一笔资金”活动,重奖有功之臣。利用各种招商项目活动,加强项目推介,同时,实施“回归工程”,鼓励巴东在外成功人士回家乡创业。

三是要转变观念,拓宽渠道。要大胆探索采取BOT、BT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大型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要创新机制,激活民间资本,使项目工作社会化,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项目建设领域,让老百姓把钱拿出来投资项目建设。要着力解决银企合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最大程度地争取金融机构对项目建设融资的支持。

(四)科学实施,确保项目建设投资目标全面完成

今年项目建设的计划已经出台,与去年相比有一个较大的推进,但在实际工作中将要面临很多的困难,任务也很重,从事项目工作部门和同志一定要善于把握全局,突出工作重点,以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确保全年项目工作有新的突破。

一是要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2008年全县重点项目73个,计划总投资达116320万元。这一计划,是根据去年项目建设情况和目前掌握的项目建设动态所制定的一个总体要求,各单位要根据自身实际,细化工作目标,不能将项目停留在计划上,将计划停留在文件上。要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相关的单位,将工作责任明确到具体的人员。同时,项目建设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资源需要不断的发掘,机遇需要努力的争取。所以工作的目标随时都面临着进一步的拓展,各部门要做好年度计划中的项目建设,但也不能仅限于县下达计划中所明确的建设内容。

二是要抓好重点项目的建设管理。重点项目是拉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全县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一如既往的抓紧抓好。在健全相应工作机制的基础之上还要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从73个项目中精选29个项目仍然实行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落实一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挂帅、一个部门牵头、一个专班运作、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建立项目洽谈情况通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通报、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通报制度和定期联席会制度,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要强化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项目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把项目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拿在手上抓,以进一步增强项目主管部门的责任感。要将本部门的项目综合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配合县项目办做好重点项目的检查督办。三是强化项目建设的“五制”管理,即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项目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行预决算审计制、项目建设的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严格的制度和过硬的措施,确保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究而必果。

三是要加强项目建设的督查。2007年全县开展了几次较大规模的项目工作督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全县项目建设的规模和仍然存在的问题来看,督查的力度还是不够的。一方面督查的深度不够,主要停留在对主管部门的检查督办,对项目建设的实地督查不够,另一方面督查的广度不够,除了州县重点项目,其它项目特别是分散到各乡镇实施的部分项目缺乏强有力的督查。要实现全面深入的督查监管不可能由那一两个部门或是几个人的班子去完成,需要我们建立一个联动的综合管理机制。从项目建设的需要来看,我们不能仅仅只注重工程安全、项目进度还要看资金管理和投产效益,大项目不能出问题,小项目也绝不能乱套,现在各项目都有相应的建设业主和主管部门,各级也有相应的文件及规章,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执行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