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08: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索的乐趣
所谓“精”,就是精心设计提问,设计的问题要精。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提问既要有深度,又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如教学《李时珍》一课时,找准关键处,可抓住“完善”一词,层层设疑:“完善”是什么意思?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为了编写“完善”的药物书,他是怎么做的?药物书《本草纲目》是“完善”的药物书吗?这样以“完善”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完善”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二、培养敏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问
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定会事半功倍。
1、找题眼。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学生问:①谁向谁借?②为什么借?③怎样借?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学生认识上的冲突,激起探究欲望。学生有了求疑解题的心理,就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积极举手发言。
2、抓中心词句。如《草船借箭》一课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一学生由此提出:①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②从“神机妙算”中看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3、揭矛盾。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说:“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句话中老奶奶为什么焦急?为什么又能耐心地等待?我启发学生很好地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思考从谬误一步步走向正确,从浅薄一步步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处进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动力。
4、比好坏。如《荷花》一课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学生问:“为什么不用‘长’而用‘冒’”?通过讨论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5、抓感兴趣的部分。如《田忌赛马》一文,有学生问:“同样的马匹,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马的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还应教会学生大胆地围绕课中插图、标点、空白等内容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或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
三、提问要促使学生在质疑辨疑中体验成功
质疑主要指学生质疑问难,目的是培养学生多思善想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见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辨疑是指教师在学生学完一个单元或一部分知识后,对易混易错的相类似的字、词、句、段、篇组织学生讨论辨析,通过争论辨析后形成正确认识,正确掌握知识并体验成功。
四、挖掘内涵,主问题设计尽量追求真善美
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也就是说,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获得知识。在这样的理论背景下,去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发展学生的探究品质,就有着积极的意义了。审问意识是指阅读者在阅读活动中,有意识的存疑问难,追求探究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充分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阅读教学重视学生审问意识的培养,标志着教学活动由教师本位观向学生主体观的一大转变。
一、诱定目标,存疑问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而课堂的情境常常是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创设的。我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目标,给老师提问题,并根据学生发现的目标、提出的问题适当调整教学设计里预设的教学目标、问题,使学生在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和落实自己提出的目标的过程中,阅读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教学《将相和》,我让学生紧紧抓住一个“和”字,诱导学生从“和”看“不和”,设问:为什么“不和”?后来怎么又“和”了?是怎么“和”的?从而发现学习目标,即阅读课文,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又如,教学《月光曲》,我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问:“谁来给老师提提问题,说说你想从本文的学习中弄懂什么?”一位学生说:“我想知道,眼下一个小明星参加一场公益演出,出场费都索价好几万,贝多芬这样一个大音乐家,为什么肯免费为盲姑娘弹琴?”我引导学生读第2至5自然段,探究贝多芬推门走进茅屋并为盲姑娘弹琴的原因,联系漫天要价的明星进行比较,深刻地体会到贝多芬同情和热爱穷苦善良的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
二、充分鼓励,强化发问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如果不注意保护,很快便会灰飞烟灭,要再次调动可不容易了。因而,教师要重视课堂情境的保持,培养并巩固学生的审问意识和探究品质,必须强化学生的发问,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如《将相和》一课时,一个基础较差、平时也从不举手发言的女同学提出:“赵王接到秦王的信为什么‘非常着急’?为什么怕秦王派兵来进攻?”问题虽有点儿幼稚,但对于这位同学来说,她做了一件从来没敢做过的事情,她能发现这个问题,肯站起来举手发言,迈出这一步,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我立即给予肯定、表扬,鼓励她开动脑筋,联系上下文想想。她面带喜色坐下了,最后还是她自己举手把问题解决了。
三、善待发问,训练思维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的积极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是灌输者。我们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问题要善于“诱答”,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协作”“会话”,比较分析问题,教师在关键处启发点拨,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解决问题,建构意义。
此外,对于发问,我认为还有“不答”一法,即学生发问时,教师不妨吊吊学生胃口,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给学生的想象之马留出任意驰骋的空间。譬如导读《草船借箭》,有学生根据诸葛亮利用草船“借”到十万支箭这一事件发问:“如果曹操叫兵士射的是火箭怎么办?”我含笑而不答,只是说:“你能提这样的问题,说明你真正开动脑筋了。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先联系上下文想想,讨论讨论,有了结果告诉老师一声。”这样做,并不是教师偷懒,而是对一些不会影响学生对课文中心的理解把握的问题,为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采取的因应之策,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思维的体现。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词语盘点。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丰富词语积累
2、掌握积累词语的方法,培养兴趣,逐步形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设计练习题
2、学生准备:复习本组课文中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谈话: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习《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四篇课文。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从历史名著中认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知道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且还学会了不少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词语盘点大比拼,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掌握的生字新词多。
二、 读读写写,巩固理解
1. 出示“读读写写”的词语,学生自由认读。
2. 指名让学生读,注意读准字音。
3. 这些词都是我们本单元课文里的生字词,看看哪些词语给你的印象最深?
4. 学生自由交流。交流一组,认真地订正、分析这一组的词语。
5. 认真书写这些词语,注意平时错得较多或不容易写好的字词。
6. 展示欣赏字迹工整、优美的作品,并请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
正确读写是积累和运用的基础。也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学习现状来确定词语记忆、书写的重难点。
三、 读读记记,加强积累
除了这些生字词外,课文中还有很多值得积累的好词,我们也要读读记记。
1.出示“读读记记”的词语,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让学生读,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4.运用。词读得很好,我们还要会使用。
5,游戏:听意思,说词语。
6.小组比赛。
7.拓展
(1)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还有很多值得积累的好词好句。你能找到几个吗?
学生自由积累。
请学生交流,共同分享。
(2)你能在说话中用上这些词语吗?
选择词语说几句话,注意用得准确,内容具体生动。
(3)含历史故事的成语:
含反义词的成语:
含近义词的成语:
AABB式的成语:
四、总结交流
1、交流总结积累词语的方法。
2、总结: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读、写、用的方法积累词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还有很多积累词语的方法,课后请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在相互学习中积累更多词语。
四、布置作业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小学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年初,我校结合学区出台的学习习惯读本,开展了广泛的学习研究实践活动,特别把思维习惯的研究放在“影响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看待,使之成为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感到语文学科中听说读写的内容,存在着大量的思维能力及习惯的培养因素,因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应着重对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培养,因此我校在低年级段和高年级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分别开展了“联想类比思维习惯”和“善于重组创新的思维习惯”的研究。
1.创设氛围,培养“联想类比思维习惯”
在低段语文课堂中,通过创设想象的氛围和巧妙设疑,多种渠道开展“联想类比思维习惯”的培养。
创设想象氛围,为学生的联想类比提供可能。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培养学生联想类比的思维习惯提供知识基础。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范围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扩展,从而拓宽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讲“竹子”时,教师给学生讲“岁寒三友”,使他们不仅加深对竹子的理解,同时在头脑中也可与竹子一并想象到“梅”与“松”,寻找事物的共性,培养学生类比意识,使其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体验。学生获得了坚实宽阔的知识基础,能够在更大的空间内进行自由联想。
巧妙设疑,培养学生联想及类比能力。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问题设计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出发,巧妙设计情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及类比能力。如在上《四季》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四季的图片,再让同学们进行讨论:“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并结合季节之间的联系,设置一个小问题: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诱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联想类比的能力。
2.组织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训练“重组创新的思维习惯”
创新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著名的教育学家泰勒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具有某种才能,但由于大多数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才能的发展,所以学生的才能没有得到发挥的机会。”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传授知识,还应加强对学生才能的开发,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教师应结合并侧重思维习惯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实际练习法,给予学生锻炼思维的机会。利用课前5分钟,开展说话训练,学生可以选择寓言、童话、幽默故事、讽喻小说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设计,找出与之相类似的课文或故事,并指出其中蕴涵的道理。
善于抓住有价值的疑点,鼓励学生挑战思维定势。低中年级学生由于知识面窄、好胜心强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所提出的问题还比较肤浅,甚至没有什么价值,教师要高度重视。首先在肯定其努力的情况下,给予中肯的指导。其次学生一旦茅塞顿开,感受到由大胆提问带来的满足,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鼓励,学生定会产生提问兴趣,逐渐形成习惯。如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一个学生在初读课文后提出诸葛亮是“骗”来的箭,为什么课题中却说是“借”呢?此刻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哄堂大笑。其实细想起来,这位学生的提问是很有价值的,老师及时表扬他大胆思维的精神,并鼓励学生抓住这一有价值的疑点,分析课文、探究原因,结果发现正因有“借”才有“还”,体会到诸葛亮的聪明才干。此时,大家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赞叹不已,正是有老师的引导与支持,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了基础。
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离不开学法的指导,客观规律的总结,以及非智力品格的养成。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千方百计,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主动发展、自我求知,实现学习过程的个体化,最终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学生; 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121-01
教学相长,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实践,不但使学生得到进步,教师也可以得到提高。经过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进一步深入体验到了“教学相长”这一富有哲理性的教学原则。就学习语言,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就提高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时空
语文课是技能课,课堂上应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给学生学习足够的选择机会和主动发展的时间,留给学生“自我发展”时间,让学生作为“自然学习体”参加到教学中去,成为时间的主人。一堂课,学生听、说、读、写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5分钟,为此教师应在“导”字上下功夫。“精讲”上动脑筋,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使学生始终处于自觉、积极的心态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另外,学生的课堂空间应自由开放,便于师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要充分考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讨论交流的需要,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热烈的教室空间气氛。因此,教室课桌椅的摆放应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主动讨论和交流为原则,可摆成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团式”或摆成有利于集体讨论交流的“圆桌式”等。
二、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角色
语文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改变教师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成为学生主动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运用多种学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个体学习时读读、圈圈、画画,在同桌互议时阐述观点,在小组讨论时各抒己见,在全班交流时畅所欲言。作到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自己能领悟的不再分析,腾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问、读、讲、写,自己去品味,自己去想象,自己去评论,教师只在关键的地方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学得主动,学得投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我教《赠汪伦》这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特意安排了一个插曲,让学生通过想象,把汪伦为李白送行的场面表演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自告奋勇的担任了汪伦这一角色,并鼓励学生与老师主动配合。由于我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之中,因此,学生们放开了手脚,表演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整堂课学生学得轻松,而且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了。
三、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过程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谁也不能代替。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学”施“教”,以“教”导“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一)问题――让学生提出
现今课堂上有些教师往往重视让学生回答问题,而忽视让学生提出问题,不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是他们好学深思,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的表现。
提问题应体现在教学全过程:出示课题,让学生提问;每一个教学步骤让学生质疑;总结全文,让学生袒露疑问,教师应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出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提问:“看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提出各种问题: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是怎样借的?结果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我自始至终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又提出了如下问题:①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之后交十万枝箭?②江上的大雾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3天后会有大雾?③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请他帮忙?④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是什么意思?⑤诸葛亮神机妙算体现在什么地方?他是如何借箭成功的?学生提出问题后,我根据问题的难易调整教学设计,组织课堂教学。一课授完后,我又让学生质疑,有学生问:诸葛亮是骗箭的,课题为何用“借”?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学生学习课文就显得生动、主动了。
(二)疑难――让学生突破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认识模糊时,老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认真剖析,能去伪存真,把握重点,及时攻克难关。如《一夜的工作》中,写总理工作了一夜后让作者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其中写道:“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多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那么,花生米的份量到底有没有增加呢?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增加。我及时组织联系学生上下文熟读课文,然后四人小组讨论,最后举手发表意见,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学生们终于统一了看法,一致认为花生米的份量增加了。因为总理工作前知道作者要来,并让他在值班室等候,可见是有所准备的,而且课文中加了“好象”一词,说明并不确定。作者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突出花生米数量少,两人吃只有这些,可想而知,总理一个人时,数量更少,由此可见,总理的生活是多么简朴啊!这正是文章的重点,通过主动探讨,同学们不仅解决了问题,突破了难点,掌握了重点,而且都被总理的简朴深深地打动了,纷纷谈起了自己的感受,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法――让学生归纳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分析归纳问题总结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强化自主学习和科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在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掌握学法,才能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如我在教《草借箭》这一课,让学生自由读1-5小节,边读边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周瑜为什么陷害诸葛亮,课文中哪看出周瑜要陷害他?(2)哪些词句说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陷害他?(3)诸葛亮明知周瑜要陷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后交十万支箭?(4)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求助于他?接组织学生分组交流,然后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1)、(2),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学习的方法:明确问题目标找出与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并细读划句子、圈词语,联系上下文说理由相互交流、完善思维感情细读。根据学生归纳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按同样的方法解决其它问题。这样每个学生都积极投身到了学习活动中,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四)评价――让学生参与
评价是对师生教学行为及其导致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用“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这样回答全面吗?”等问题把学生推上评判席,促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专心地听讲,认真热闹地想,大胆说,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质,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语言、教学评价提出异议,使课堂成为学生直抒胸怀的“自由天地”。
关键字:新课标下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中,阅读教学是很重要的一环节。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阅读是一种独立的行为,老师不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和阅读进行过多的干涉"。在这样的形式之下,老师就应该让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进行充分的了解和领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是实现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据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主,而学生则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语文提不上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缺乏质疑意识,同时提问题的意识也相对较低,师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比较重,师生之间的关系没有真正地实现平等,阅读教学就很容易变成老师的"一言堂",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过于强调其主导地位。
第二,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停地提问,对于学生的回答也只是做一些简单的概述,虽然表面上看,学生似乎是在主动的学习,但是其实质还是以教师为主,使课堂教学慢慢从"满堂灌"转变为"满堂问",造成学生对学习的厌烦感和恐惧感。
第三,对于阅读教学的不重视,实行阅读教学的方式比较机械,缺乏一定的情感熏陶,失去了一定的人文关怀
二、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措施
(一)自我设问,增强探究意识
探究性阅读就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思考。老师仅仅是一个朋友、一个指导者,学生可以不在老师提问的情况下进行自主的阅读。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文章的情境进行问题的研究。中国有句古话"学贵有疑",这句话的潜在意思就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运用疑问来推动学生的学习。所以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阅读,并在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之后,对文章的讲述进行问题的提出。在这时,老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的指导,并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与研究。
如:在教学《卡夫》一文时,学生在阅读之后都会提出一个同样的问题,那就是爷爷最后会将卡夫带回家吗?文章的最好结局会是什么呢?在这时,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后,就会明白卡夫童年的悲惨生活,在痛恨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对底层的劳动人民予以同情怜惜。当学生独立自主的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之后,融合自己的思想进行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述,增强学生对文章的了解。
(二)独立思考,引导求索思维
在语文的教学中,若老师一直采用讨论式和集体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不能得以锻炼,难以得到新的见解和经验。探究式阅读主要是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语文的阅读,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因此,在对小学语文进行教育时,必须要营造一个开放独立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独立的思考,自主的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学生也可以融入自己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自主学习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老师不仅仅要讲解课文中的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分析评价。如:诸葛亮足智多谋、并且对待每个人都拥有广阔的胸襟;而周瑜就是一个与诸葛亮相反的人,他心胸狭窄,并且对有才能有胆量的人持以嫉妒的心态;鲁肃是一个老实本分的人;曹操是一个非常狡诈、非常固执的一个人。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对老师做出的评价产生了怀疑,有个同学认为鲁肃不是老实本分的人,它不仅仅对他的上司周瑜进行了欺骗,还对诸葛亮撒谎,。作为诸葛亮的朋友,鲁肃明知道周瑜要谋害诸葛亮却没有将此事告知诸葛亮,这是一个诚实的人吗?若不是诸葛亮足智多谋,运用草船借到了箭枝,那么火烧赤壁这个历史就会被撰改。若不是学生与文章有进一步的接触,谁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呢。
(三)阅读实践,拓展创作空间
语文的教学源于现实生活,老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对现实生活中的知识进行传授。丰富教学的内容,开发课外教学资源,拓展学生阅读探究的空间。在对《火烧云》一课进行教学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观看日落,并根据《火烧云》的描写,将自己看到的日落进行讲述,让学生的阅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不再是令人望而却步的苦差事,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
总结: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为学生语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应该将语文教材进行充分的利用,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推动学生正确阅读方法的形成。此外,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阅读的内容,在此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整个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学生阅读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而且也是他们的欣赏者,要参与到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老师还应该对学生的阅读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标;综合素质;学习兴趣;课堂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47-02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学、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那么,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如何采取有效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效课堂实效呢?下面浅谈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和认识。
一、上好地理导学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认为地理不是中考科目,“学好学不好无所谓”。不少教师对七年级地理的导学课(如人教版七年级上《与同学们谈地理》)并不重视。殊不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地理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第一节地理课的成功对于提高整个初中阶段地理教学实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知识兴趣的第一处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上课时所讲的教材和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所以,教师在教授导学课时,应精心备课、下足功夫,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理解和体会到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并且要多举实例,列举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现象。如我们生活的地区为什么冬天干燥寒冷,夏天高温多雨?为什么我们所在的南宫地区会成为“棉花之乡”?
二、运用有效提问,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上教师应避免形式主义的无效提问和无价值提问,避免让学生被动地按照老师的预设回答问题,如不能让学生只做“是不是”、“对不对”的机械应付。而应精心设计三至五个有价值的问题,以达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教师对问题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原则:
1.导入新课的问题应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在讲地球运动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早晚看到的太阳大气温反倒冷,中午看到的太阳小气温反倒热呢?”再如,讲“大陆漂移说”时,可提出“为什么在火热高温的非洲赤道附近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学生的思维被启动了,自然会认真听课、主动思考。
2.提出与学生心理年龄相当、学生当前关注的问题。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组织学生围绕当时人们关心的问题展开专题学习:一是造成这次地震的地质成因;二是地震的前兆;三是一旦发生地震我们如何自救。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认识到了地理的实用性,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动力。
3.对有难度的问题,可设计有梯度的问题串逐步引导。
4.设计的问题尽量具有开放性,以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及时进行学习评价,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第惠多斯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应时刻注意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恰当的时候予以表扬。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不搞“唯分数论”,利用形成性评价多视角、多层面激励学生。尤其对学困生更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要搞“水涨船高”,不搞“水落石出”,我经常结合实际给他们这样的评价:“你的书写有进步”、“你能积极思考”、“你的学习态度认真,我们都应该向你学习”等。对学优生则采用竞争性评价,如“你还能做得更好”。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给他指出努力的方向。总之,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努力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四、联系生活实际,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倡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因此,地理教学在以学科科学的逻辑顺序开展的同时,还需要以生活为主线,围绕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实际情况及学生所关注的各种问题组织教学。教学设计要做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学生把生活中的疑问在学习知识中获得解决,再带着疑问回到生活中去升华知识。比如,在“备教材”这一环节,我们可以联系当地实际,调整教材,或给教材内容增加“营养”。比如,讲到七年级上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课时,我提出了“为什么在我们的家乡南宫这片土地上会形成冀南名城——南宫市呢?”谈到大家熟悉的家乡,同学们顿时兴趣大增,课堂气氛变得非常活跃。他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有的说南宫地处平原、土壤肥沃,有的说南宫水源充足、历史上就是繁华商贾之地等等。通过讨论,激发了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摒弃了传统的“你讲我听、死记硬背”的做法,达到了提升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的效果。
五、在地理课中渗透综合教育,与其他学科相融合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地理与语文、数学、政治、历史等学科的联系,更能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如结合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来说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又如运用“沧海桑田”、“山崩地裂”这些成语来解释地壳运动和地震。再如,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正是巧妙利用了当时的天气得以成功借箭。当然,学科相互渗透要找准关联点,不能“死拉硬拽”,要把握好“度”,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六、适当开展地理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A-0011-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并未收到理想的效果。其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学生不能自读自悟。大多数教师生怕学生不会读、读不好,
自己领读和带读的多。二是学生不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缺乏探究性学习精神,很难捕捉探究着眼点。由于生活在农村,学生认识事物相比城市的孩子肤浅些,他们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很少去思考事物的本质,以致认知水平不高。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新课程标准强调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认为小学语文实施探究性学习,教师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在课堂上会踊跃地提问。但是,有的学生的问题经常停留在诸如“不理解词语”上,无法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就发现不出问题。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问题对掌握课文内容真正有帮助,教会他们发现这些问题。
一是通过课文标题或结尾发现问题。如《全神贯注》一文,写谁全神贯注?从哪几方面知道罗丹全神贯注?有的课文在结尾处发现问题,如《峨眉道上》最后一句话:“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教师则提示:平常,我们把什么样的人称为英雄?为什么说铺路人是无名英雄?二是通过重点词句发现问题。如《白杨》一课中,“沉思”一词在文中两次出现,“爸爸”这两次沉思,都想了些什么?说明什么?三是根据文章前面要求预习的内容发现问题。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每篇课文的前面都有预习内容,往往揭示出了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
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情境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让学生在情绪高昂和精神振奋中学习,就急于传播知识,学生可能会不但没有接受这些知识,反而会产生冷漠的态度。为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
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让学生从题目入手,捕捉探究着眼点。教师设疑:草船能借箭吗?是谁的妙策?从什么地方可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诸葛亮又是怎样利用草船来借箭的?通过设疑,学生合作交流,很快就步入了探究问题的情境中;再通过阅读课文,学生就找到了问题的结果。特别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同学们感悟:
一个人不仅要学识渊博,遇事还要勇于探究新思路,努力寻觅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又如教学《白杨》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探究,拓展“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文质优美,集中了许多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兼备的经典范文。教学时,教师要大胆地让学生使用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围绕“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新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其教学设计为:一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习情趣。如提出问题:“天堂”指什么?“鸟”属于什么动物?它能识别“美”吗?二是自主学习,自读自悟。在探究学习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究者。学生通过对文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其个性得到张扬。教师在学生能对文本知识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品读,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感悟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情感、美的生命。三是主动探究,渗透环保知识。课文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寓意深刻。学生体会作者几次去看到的不同景象,激发环保的意识,思考怎样做一个热爱自然、关爱家园的人。四是综合实践,提高能力。让学生搜集与文本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当导游、写解说词,让学生临摹文本插图等。这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悟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学会搜集、整理和运用,获得了课本之外的知识与本领。
四、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与反思
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节课就获得全部的课文知识,也不可能说自己运用的方法都是科学的,更不可能说自己探究发现的新事物都是文本知识的整合。因此,在课堂探究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评价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回顾所获取的知识。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探究人物的语言、动作、思想以及文本的布局等之后,教师启发学生探究:通过本文学习,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在今后的探究学习中,我们还应注意些什么?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教师要贯彻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理念。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宗旨。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能力、外部条件等因素进行教学,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
一是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语文教学活动不应把学生局限在书本里,而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习语文,通过动手动口的亲身体验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对学习语文的规律取得不断的认识,使语文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互动合作,人人进步。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组织学生通过谈话或讨论的方式,跟他人合作,在合作中发现自己观点的不足之处,吸取他人观点的精华,同时介绍自己的心得,促进共同进步。
关键词: 原生课堂 交际情境 和谐融洽 本位全局
一、步入原生课堂
(一)提高语言实践能力。
1.培养交际习惯。班级是学生个体差异的集合圈。教师要注意矫正学生的不良道德品质,融洽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敦促学生养成倾听他人言语的交际习惯。简言之,就是让学生文明、和谐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教学五年级上册《浓浓的乡情》,可要求学生形成注意倾听他人言语,文明讨论乡情的表达方式。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诗词、歌曲等,倡议开展“朗诵诗词”、“举办家乡画展”、“做家乡小导游”等活动。由于学生相互聆听言语,课堂和谐,朗诵诗词、演唱歌曲、家乡画展等节目相继出炉。以上活动,在培养交际习惯的同时,既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发挥学生特长,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2.训练语言技能。学生畏惧口语交际,最重要的莫过于方言连篇、词汇贫乏和条理不清。现行教材中的课文皆属名篇大作,诸如林海音的《窍读记》,朱自清的《匆匆》,陈慧瑛的《梅花魂》等文章,无一不是教师训练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语感的最佳蓝本。口语交际《我的理想》旨在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的美好情感。在“引导说梦”时,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的理想及产生原因;在“畅谈理想”时,教师点拨“理想成因”及“怎样实现”。此时,执教者运用电教设备等手段,规范学生语言,既比一比谁的理想美,更比一比谁的语言妙。学生情感顿起涟漪,纷纷模仿播音员的口径自主表达,从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圆扁唇音的吐字技巧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另外,文章条理不外乎是按照时间推移、事情发展、空间转换等顺序组织材料。在阅读教学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掘文本精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定可摒弃方言束缚,融入情感,运用语言感染身边的交际对象。
(二)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1.实物创设情境。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文本特点运用实物创设情境。实物创设就是呈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事件或现象,让学生以真物为对象,以真事为内容,以原汁原味的生活情境为交际环境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执教《我是小小推销员》时,我们让学生搜集商品推销知识、故事,选择推销商品,详阅说明书;让学生带商品进课堂,共同探讨推销方法。课堂上,教师播放商品推销录像片,让学生明确表述性能要形象生动,态度要热情有礼;在推销商品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介绍商品性能、特点,怎样设计精彩的广告语,等等。教师立足引领者角色,情境创设、商品推介、小组竞赛等有条不紊,妙趣横生,有“最佳推销员”的评选,又有“荣誉顾客”的遴选,学生人人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与华中师大教授杨再隋的“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岂非有异曲同工之妙?
2.模拟创设情境。对于内容丰富、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小学生往往表现出浓厚兴趣。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角色,再现故事情节,更能发展他们潜在的创造力。五年级下册《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就是表演课本剧的典型范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教师选择有趣的内容和学生互动,给予适时指导。必要时,教师可做示范,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表演。学生通过表演剧本,感受故事情节之生动,人物形象之鲜明,古典名著之魅力。在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堪称一箭双雕。口语交际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生活化的环境是口语交际最具实际意义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可以针对生活场景,创设童话式的虚拟情境,让学生扮演童话里的人物,以售货员、推销员、记者、导游等身份参与交际,尝试不曾经历过的生活,相互间展开交际活动。
二、走出交际误区
(一)单向活动频繁,交互不适时。
就口语交际任务而言,教师不仅起着主导作用,更多时候成为交际的积极参与者,但这使教师深陷于“忘却自己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本真角色”误区,导致课堂缺乏向纵深处拓展,向生活中延伸,频频出现散乱的折射现象,大大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有位教师执教第12册“民风民俗”这一独白性话题时,学生讲完后即脱口而问:“一提到闽南地区民风民俗,你们想到些什么?”紧接着,示意让一些学生回答问题。该师刻意把双边关系变成多边关系,变单向行动为多向互动,并着力追求统一,以求营造口语交际课的热闹氛围。殊不知,教师无效主导无形中剥夺学生主体地位,本应是学生面向大家,以全班学生为表达对象,却只将老师作为交际对象,把口语交际变成一问一答式的语言训练,迷失了口语交际的真正目的。以上案例,说话训练都以个体、单向交流为主,即便有表面看似双向交流的模式,但学生没有建立在倾听的基础上,语言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互。没有互动和合作,谈何口语交际?因此,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要“稳坐钓鱼台”,指导适时,点拨适度,参与适量,放手让学生自演自讲,自讲自纠。
(二)远离生活实际,实用不到位。
一、开放教学目标,突出个性
发展和改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首先必须紧密联系新教材,改革传统教学中过于狭隘的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朝多元化方向拓展,强化语文观念,增强语文应用意识,把着力点放在解决语文教育的策略性、创造性及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方面。首先根据教学指导纲要、教材内容的要求,制定出全体学生普遍要求达到的基本认识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认知、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性、情感性、情意性目标。例如,教学《在大熊猫的故乡》,除将目标锁定在让学生体会熊猫幼仔和大熊猫的可爱之外,还应该让学生领悟语言规律,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熏陶。课前让学生收集课外资料,增加阅读量,知道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它有温雅个性,憨态可掬,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明星”,咱们的“国宝”,大熊猫因为美丽的祖国而可爱,祖国有可爱的大熊猫而美丽,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除此之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开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使用新教材教学,必须开放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
1.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设计需要,可以把教学地点安排在室外,也可以安排在室内;可组织学生到溪旁林边教学,也可以带学生到工厂参观。如在室内教学,可进行座位排列的重组、创新。座位不能是统一的“秧田式”,可排成马蹄形,也可安排成“蜂窝状”,还可围成圆、半圆;座位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等等。如在室外,可分组阅读,也可以集体讨论。这些形式的变化,目的在于打破以往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开展多向交流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创造条件。
2.建立开放型师生关系
在开放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平等和宽容。上课时,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
用商讨、平等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开展探讨。如“你能试一试吗?”“你有什么不同见解吗?”“我相信你能行!”等等。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学生通过预习阅读,可能提出许多见解和主张。如,有的学生建议老师从分析文中的数字讲起,有的主张介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有的认为应重点分析曹军上当的原因,有的主张分析周瑜的妒忌心态等等,这些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3.建立开放型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才能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要联系语文教材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个人能力感。一方面,课堂上允许学生插嘴说话,自主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巧妙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善于发现不平凡的、有价值的问题或见解,给予坦诚、真切的鼓励,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
三、开放教学内容,扩展创新空间
新教材内容的选用上,给予教师更多的选择余地,教师可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欲。
1.课内外结合,优化教学资源
例如教学《翠鸟》时,可在课前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从课本中、电视中、网上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外资料,初步了解翠鸟的有关知识,体会翠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应该给予保护。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翠鸟到底有哪些具体生活习性呢?这时教师为了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说:“这个问题值得去研究,你们课后继续查找资料,等找好资料,我们再交流探讨。”这样的教学,实现了课堂向课外(社会)开放。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课外转向课内,再走向课外,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改变以往语文教学的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创新兴趣
新教材语文教学内容的编排更注重音乐、美术、常识等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联系,因此,教师要开放教学内容,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如教课文时,可提出“我们怎样学习这篇文章,请大家出出金点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课文内容设计学习方法,绘画、朗读、表演、书法等等均可,让学生从中体验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如期实现。
【关键词】理想课堂 巧妙导入 善于变化 善于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179-01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经常在思考:怎样才是理想的地理课堂?是轻松愉快,学生喜欢的课堂?是目标明确、学生易于掌握的课堂?还是课堂容量大、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课堂?这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只能描绘理想地理课堂的几个特点:
一、理想的课堂应该“先声夺人”
巧妙的导入,如同乐章的“前奏”,小说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能酝酿情绪,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不管白猫、黑猫,导入不拘一格,能抓住学生的心,即是好的导入。如用幽默诙谐又针贬时弊的漫画来导入,在讲水污染时,我首先出示了“屈原跳江无门”的漫画,其大意是:屈原想要跳江,但是江水太浑浊,于是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此浑浊的江水,怎能容纳我清白的身躯!”这幅幽默、生动的漫画一出现,学生即刻兴趣昂然,议论纷纷,此时导入水到渠成;也可利用问题,巧设悬念,激起疑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当然也可以用地理故事来导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气候”一节时,可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而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与地理知识,了解天气与气候变化情况,因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习热情就更加高涨。但要注意导语要简洁,导入的时间要短,切忌喧宾夺主。
二、理想的课堂要“善于变化”
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过:“只有流动的水,才会清澈美丽;只有变化的教学,才会有生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很多时候,同样的内容,换种上法,就会有不一样的精彩。理想的课堂,必然善于变化,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省级行政区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上课时我故意卖了关子,让学生猜猜以下谜语分别指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学生们一听要猜谜语,都特别兴奋,竖起耳朵听。第一个谜语“碧波万顷”相当简单,我话音刚落,大家就七嘴把舌地喊出了正确答案——青海省,偶有几个反应慢的也立即恍然大悟。首战告捷,大大鼓舞了斗志,大家都精神抖擞,满怀信心地等着下一题。我迅速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固”字,几个反应快的同学率先喊出了正确答案——内蒙古。很好,又答对了,那它的全称是什么?主要是哪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我国还有哪些自治区?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熟悉我国的5个自治区。第三题则难点较大,“江淮黄海”说的是我国的哪个行政区呀?大家都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不时有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江苏、浙江等,但都经不起推敲,迅速地被周围同学一一否定。终有一同学灵光一闪,得出了正确答案——四川。我立即让他为其他同学解惑,“江淮黄海,对应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这四条河,不就是四川吗?”他精彩的回答赢得了同学的热烈掌声。待大家安静下来,我给出了压轴题“船出长江口”。经过了前三轮的锻炼,同学们很快发现了正确答案——上海。但同时也有了争议:上海市是省级行政区吗?小小的争议,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直辖市与普通城市的不同,能让学生牢牢记住直辖市也属于省级行政区,这也是我为什么选它做压轴的原因。
通过猜谜语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样的成功让我明白,课堂教学要学会寻找学生的兴奋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通过精心地设计,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如在本课中还可以用猜车牌的方法来认识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用拼图游戏来认识省级行政区的分布等。精心设计可以让本来枯燥的内容一下就有趣起来。
三、理想的课堂,要善于引导
一、依托文本,诱导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语文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深广,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是多元化的。例如,在教学《比金钱更重要》一文时,课堂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有的学生说文中的“我”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他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并且在这个社会上需要发扬。但是另外一些学生却说“我”是个傻瓜,明明不是“我”的责任,明明可以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却还要放自己的电话号码和名字在汽车上,这样的人在现实中是非常少的,即使有在这个社会上也要吃亏的。基于学生的两种说法都有理,作为教师的我不好对其中任何一方进行袒护和辩解,所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一次辩论赛,让学生通过严肃的、面对面的、正式的辩论形式,通过对课外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理解,围绕“我”这个有争议的角色展开讨论与辩论。教师的目的并不是分出胜负,而是想让学生在找、听、辩、看中培养他们理解、分析、概括、应变表达等各种能力。通过学生的说说、写写,有机把握教材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变化教材格局,发挥学生想象
学生对课本中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和历史故事等很感兴趣,教师在把握学生的兴趣后,可以要求学生表演、续写故事、改变故事的结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赤壁之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曹操想赢得这场战役,他该怎么做?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有兴趣,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曹操必须虚心一些,不可以自高自大,不能自我感觉良好;有的学生说曹操应该对作战双方有个透彻的了解,对周瑜的军队要细心观察,不要轻易相信他人;还有的学生说,曹操身边缺少的是像黄盖一样聪明的谋士,他应该发掘身边的人才,为他出谋划策。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得有板有眼、有理有据,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只要有人点拨一下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之水喷涌而出,根本不用担心思维的停滞不前。
三、以教材为本,课外拓展,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预习用到的工具书也局限于《词语手册》《新华字典》等,内容比较单一,形式比较简单。经我提醒后,学生查找的范围扩大,查找的资料丰富起来。如文章作者的基本情况,与之相关的故事,作者的其他作品,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人物等,从单一的书本查找扩展到网上搜索、下载。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为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也提高了。比如《草船借箭》《将相和》《景阳冈》等课文,历史性、故事性很强,教学时教师可以围绕课文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补充性阅读,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课内学习内容。
四、走出教材,亲近自然,走进社会
要从教材出发,引导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身边的每个细节与微小的变化,大胆走进社会中,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发现自己没有发现过的东西.,去寻求自己想要的答案。为了使习作训练《我爱家乡的_____》能够顺利完成,之前我开展了一堂名为《我为家乡做广告》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在课前要求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家乡风景名胜、特色产业、农副产品、历史文化名人等方面的资料。还要求学生通过询问和调查身边的大人,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他们收集到的资料非常多,五花八门,有文字材料,有数据显示,还有精美的图片等等。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肯定,同时也为他们与社会亲密接触奠定了基础。
五、多媒体的完美配合,在情境中感悟生活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可以生动逼真地再现教材的内容,又能把教材中相关的资料向学生展示出来,同时也为学生搭建了提升语文能力的平台。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利用幻灯片,按时间顺序展现生前各个时期的工作生活照片,使学生更贴近总理,与这位伟人有个近距离的接触,同时利用录像再现当时人们在长安街两旁耐心等待总理灵车到来时的感人情景,从而充分整合了各种教育资源,提高了课堂效率,完成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总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崭新而重要的课题。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整合一切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教学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浩瀚的资源海洋中乘风破浪,奋力驶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孙守忠.用好用活教材资源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J].宁夏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