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0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镇发展战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绿色GDP中小城镇绿色产业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当前世界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从20世纪至今,全球城市化水平从世纪初的15% 飙升到世纪末的50%。21世纪更是被誉为“城市的世纪”城市发展趋势不仅会对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改变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类也带来了巨大负担[1]。近50年来,中国GDP增长了10多倍,但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
基于上述问题,各国学者和科学家积极地研究如何高效节约的利用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让人类和城市的未来永续发展。这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以减少碳排放和以生态足迹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的一系列研究。绿色GDP理念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绿色GDP也称为可持续收入(Sustainable Income-SI),,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就是绿色GDP,其基本思想最早是由希克斯在其1946年的著作中提出的。[3]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中国做出了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的排放量降低40%的承诺。[4]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中小城镇缺乏系统科学的长远计划。首先未对自身,历史基础,资源禀赋考虑很多。贪大求洋,不顾经济实力盲目拉大城镇框架。[5]一些中小城镇忽略了城市化与工业的协调发展。大肆圈占土地搞新区开发。导致大量土地长期搁荒浪费,本来具有优质绿色本底的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绿色GDP理念通过以下几点改善城市:
(1)研究城市总体生态格局,对城市用地的开发进行控制,使城市集约高效的利用土地,防止造成摊大饼的现象。
(2)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产业,以减少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加强建设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具有完善的网络生态系统,加强城市抵抗环境污染和吸收碳排放的能力。
(4)改善路网体系,建立以公交系统和绿色慢行系统的为主导的绿色出行方式。
2 琼中县发展现状分析
琼中县位于海南省中部,正处于海南岛的“生态绿心”,境内森林覆盖率高,拥有良好的生态本底。2010年县域人口21万、县城城区人口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75%[7]。
表1 琼中县城市发展的SWOT分析
3 发展策略
营根镇不仅被琼中县域范围内四大旅游片区所包围,是黎苗文化风情带的重要节点,而且其自身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规划以旅游为导向,带动相关产业群。在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把旅游开发与饮食业、商贸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和其他服务产业共同规划发展。
3.1 产业发展策略
继续发展优势产业,推广特色产业。琼中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琼中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呈现出了特色化的趋势。围绕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琼中提出了“山水优势互补、山区特色鲜明、民族风情浓郁”,琼中作为海南岛三江源头的生态中心,黎族苗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基地以及宜居的生态胜地的旅游特色,旅游业将成为琼中发展的新的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扶贫开发,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由粗放低效的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发展,科学发展水果种植业。初步创建“五月荔枝,七月龙眼,九月绿橙”的特色农业产品品牌;重点建设绿橙基地,突出“绿橙节”品牌效益。(图10)
基于绿色GDP理论下的产业应该是把生态因素考虑进来。不能再继续以往的发展道路,片面追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那样的结果可能会换来短期的“繁荣”,但却很可能永久失去可持续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基础。
发展资源型精、深加工业,包括南药、竹藤、茶叶、橡胶、 水果、木薯等加工,从中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发展高科 技绿色产品加工业与环保产业紧密结合,高度强化生产与消费领域的环境无害化处理,发展生态产业,提高聚集效应。(图11)
现代物流业是计加工、运输、仓储、信息、金融等服务功能为一体,运用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进行高效率计划管理、配送的新型服物业,成为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竞争力的基础性支撑产业和拉动经济增长的先导性产业。(图12)
3.2县域体系发展战略
生态本底县域范围以生态为建设本底,强调琼中海南生态中心的地位。优化交通县域范围以贯穿全县纵横交通为交通骨架,发展遍布全县的支状交通。中心突出强调营根镇在全县区域、交通、产业等各方面的中心作用。合理布局各乡镇沿主要交通网络沿线发展,优化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在整体上认清了生态本底和山水格局,通过对区域内山体,水体,植被等场地要素的解读和生态敏感性分析,构筑以“十”字型生态内核和城市生态屏障。以紧凑城市和田园城市理论为依托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形成土地高效混合利用。(图13)
3.3 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开放空间发展战略
营根镇地形起伏较大,主要为丘陵地貌,山清水秀,空气质量上佳,是理想的生活环境居所。通过对规划区内水体、山体、植被等场地等景观要素的解读和生态敏感性分析,构筑以“X”字型的绿色开发空间。将水系、农田、森林、绿地等生态开放空间联系起来,并且与城市建设空间协调发展,形成生态宜居的城镇空间。(图14、图15)
4 总结
琼中县城概念性总体规划的过程紧扣绿色GDP理念,深度发掘海南省琼中县低碳策略对我国小城市生态城市的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由于各项低碳策略的实施均考虑了与现状的密切结合,并且注重规划理念贯穿在规划的始终,从而确保了各项略能够落到实处,是生态城市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对城市规划的科学性。研究是有益的补充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我国中小城镇循环经济之路探索王玮2005年中国环垅资派法学研讨会(年会)( 2005. 8. 5}9.江西枯州)论文集
[2] 生态小城镇建设的循环经济思考赵恩超 包景岭 土小春
[3] 长沙市宜居城市建设与城市生态系统耦合研究胡伏湘
[3] 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高敏雪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
[5]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快发展的途径丁登林
关键字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分析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小城镇作为城镇化最基层单元、新农村建设组织中心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空间载体,小城镇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乡村社会内涵,消除城乡二元社会差别,为新型城市化道路提供必要的准备。
湖岭镇位于温州瑞安片区西部山区,作为温州市50余个中心镇之一,是建设1650网络型组团式大都市的重要组成,也是温州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功能平台。研究其发展战略定位和路径,将有利于湖岭镇在区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现跨越性发展,也希望能为其他中小城镇发展提供参考。
2发展条件
作为瑞安西北片区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基础设施集聚的片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内涵深厚的文化资源,以及良好的特色产业资源和原生态环境,发展潜力巨大。
2.1区位条件
湖岭镇位于温州市域板块几何中心位置,地处主城区、瑞安市、文成县和丽水市青田四地交界处, 随着温州大都市主中心和瑞安“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温州绕城高速、104国道西迁建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区位及交通条件将获得较大改观,区位优势明显。
2.2生态环境
湖岭作为浙江省级生态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山峦叠嶂,水网密布,竹林、稻田、村庄构成山水田园画卷。已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瑞安市级以上“千百生态村”60个,生态环境设施建设也正在逐步完善。
2.3文化资源
湖岭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类文明的遗迹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经过数千年传承,形成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牛文化、华侨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氛围,具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4产业发展
湖岭具有良好的牛产业、工艺品加工产业、农业和旅游业发展条件。湖岭牛饲养、交易及牛肉制品加工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工艺品加工产业的产品体系完善;湖岭农业产品丰富,有机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有山水风光资源、人文资源、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3、制约因素
在区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岭镇正处在新发展平台上,可以在更大的空间上整合资源促进发展,也可以充分利用各级地方政府扶持中心镇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发展。但是同时,需要清醒的认识到,湖岭仍存在的一系列制约因素。
3.1区域发展同质困境
围绕农业、旅游业、生态功能等领域的定位都与周边高楼、陶山、泽雅、四都港流域等地功能存在重叠,产业发展、城镇功能等都有同质化的可能,势必会陷入同质发展、低效发展和盲目竞争的困境。
3.2资源开发利用低效
从资源禀赋来看,湖岭具有突出的山水风光资源、人文资源、红色文化资源、观光农业资源等旅游资源,以及未受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牛、工艺品加工等产业资源,但未加以良好的利用,开发利用率低。
3.3经济发展模式粗放
湖岭镇经济发展以高投入、高污染、低收入为特征,发展模式落后且粗放。牛产业养殖不规范、交易规模小、加工企业附加值低;工艺品加工产品档次低、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大;农业方面效益不高,空间受限。
3.4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湖岭自然生态基地较好,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如潮基制革水污染严重、灵溪造纸作坊下游水质污染、工艺品生产空气污染以及农家乐建设、旅游景区开发“低小散乱”等引起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4、战略定位与路径
研究认为,湖岭镇战略发展定位必须在温州大都市“1650”和瑞安“一主两轴四片”城镇体系的空间格局之下,通过资源整合,突出文化融合、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研究将湖岭战略定位为:特色产业和文化相融合的生态宜居型旅游城镇。并提出以下战略路径:
4.1谋划“三个整合”促进片区资源开发
通过有效整合空间、产业、文化、生态资源,加快片区开发和提升。有效整合空间资源,通过农房集聚和旧集镇改造,以及荒地和废弃地利用,科学统筹片区用地需求,给予重点产业区块、农房集聚、城镇新居住区块用地倾斜;有效整合产业资源,统一谋划,分步开发各地优势产业,实现片区产业的有机融合;有效整合文化资源,通过整合区内各种优秀文化,进行有效的策划和宣传,树立发展特色。
4.2践行“三业共融”促进城镇实力提升
在湖岭产业发展过程中,突出旅游产业主导地位,并促进旅游业同湖岭其他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将文化元素、山水风光和特色产业融入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旅游业成为片区产业发展支柱。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旅游产业为核心,牛产业、工艺品产业、农业和商贸服务业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大力引导牛产业、商贸产业、工艺品加工产业、高效农业融合发展,加快配套设施载体建设,促进城镇产业结构升级和综合经济实力提升。
4.3开展“三城共建”促进城镇特色彰显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特色产业区建设,促进牛产业、工艺品产业和有机食品等特色产业集聚,形成产业城镇;依托片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旅游景点,体现休闲文化,迎合都市人群对慢节奏生活的需求,发展休闲产业,建设休闲城镇;大力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加大城乡环境整治力度,注重将生态文化融入新镇区建设,打造生态城镇。
4.4落实“三项政策”促进城乡面貌转变
实施交通道路配套建设工程,重点实施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加快融入区域快速交通路网,提升全镇各片区道路通达度和旅游景区道路等级;实施公共设施配套工程建设,以镇政府搬迁为契机,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体、及民政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适应产业和人口集聚需要,改善民生福祉;实施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完善城镇给排水、垃圾、污水、电力和能源设施,提升城镇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
4.5实施“三大整治”促进城镇环境改善
在湖岭城镇建设和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要将生态保护做为关系湖岭发展前途的战略问题来考虑,确保生态环境不受过度破坏。实施生态功能区环境整治,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森林等生态敏感区,确保总体环境良好;实施城乡环境整治,着力引导生态产业发展,淘汰高污染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实现污染集中处理;大力实施小流域治理和山塘水库整治工程,改善水库、溪流沿岸生态环境和自然面貌。通过生态环境整治改善,促进片区发展环境提升,使优美的生态环境转化为湖岭最具吸引力的优势资源。
重庆库区的淹没特点
根据1997年5月《三峡工程原四川库区不同水位段移民迁建安置进度及分期投资安排规划意见》,重庆库区淹没及损失主要有三个特点:
淹没损失数量大
三峡工程水库淹没涉及重庆市的万县区、涪陵区、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忠县、石柱、丰都、武隆、长寿、渝北、巴南、重庆市区、江津共16个区县。
全市库区淹没线下居住人口72.85万人,占全库的85%;其中农村29.29万人,占全库的86%;城镇人口37.09万人,占全库的82%。
全市库区淹没涉及城市两座,县城7座,集镇107个。其中有5座县城和52个集镇需要全迁。到2009年直接淹没人口达到103万人。
淹没房屋总面积2927.53万平方米,占全库的85%;其中农村872.53万平方米,占全库的84%;城镇1409.1万平方米,占全库的83%;工矿企业643.64万平方米,占全库的91%。
淹没耕园地(耕地、园地、河滩地)360954亩,占全库的86%。
受淹公路总长891公里,占全库的82%;高压输电线1223公里,占全库的68%;通信线2957杆公里;占全库的84%;广播线4175杆公里,占全库的88%;港口、码头653处;水电站装机80984千瓦,占全库的86%;抽水站装机18432千瓦,占全库的98%。
淹没损失分布不均衡
首先,就不同水位看,主要实物指标在2003后比重太大。如135米线下,农村淹没人口只占14%,房屋只占13%,耕园地只占25%;城镇主要是巫山、奉节、云阳、丰都,万县、涪陵、忠县只是部份淹没;在1387家企业中,只有522家,占总数的37.6%;而135米水位线以上淹没量就很大,如果按分期蓄水位安排移民任务,则最后几年移民的高强度很难完成。
其次,区县之间的不平衡性也十分突出。长江干流临江城镇、农村、企业、专业设施项目往往以纵向淹没涉及为主;开县等地到175米水位(特别是后期)横向淹没涉及突出。部分区县城镇淹没相对集中。
淹没影响不确定因素很多
如滑坡问题,有的区县地质条件成熟,可以对滑坡对象体作进一步研究,但淹没区的滑坡处理方案还不完全清楚,淹没涉及的孤岛、塌岸等问题还没有处理方案。半淹没城镇的功能恢复等问题尚待解决。
重庆库区移民与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
三峡工程的兴建将形成600公里长的水库,因此需要完成百万大移民的艰巨使命,世界上绝无仅有。历史重担落到了重庆市的肩上,压力重大,但也机遇难得。根据本文前面(编者注:参本刊1999第二期)的有关论述和基本观点,为了从根本上完成重庆库区的移民任务,应当采用可持续发展移民方针,选择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
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的基本要点是:用生态经济的思想,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依靠科技进步,指导城乡经济发展和移民扶贫,有效地协调好发展、移民、脱贫、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重视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环境。
必须保证上百万的移民“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移民工作是暂时的,20年内必将完成;移民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是长远的,是关系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关系整个地区繁荣富强的根本。只着眼移民工程,则完成了搬迁就完成了任务;若着眼于历史使命,则必须立足于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然而发展必将增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一旦超过库区原本脆弱环境的承受力,必将反过来制约和威胁库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以致造成社会与政治上的不安定。所以,库区移民必须兼顾暂时的和长远的利益,实施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的区位比较特殊,自东至西位于三峡工程库区的库腹和库尾,全都在库区之内。尤其是重庆市区,一个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恰好在库尾的回水末端。水库正常蓄水位成库以后,泥沙淤积和水体污染对市区的威胁极大,因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特高。
在移民过程中求发展,用发展促移民;在移民与发展中重环保,用良好的环保确保移民与发展的成功。移民、发展、环保三者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出路只有选择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移民是硬任务,发展是必要条件,环保是约束条件。
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重庆市的具体化,或者说是具有重庆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它的具体化与特色主要是侧重了重庆市的特殊区位,重庆市的经济现实和重庆市的特殊使命。
重庆库区生态经济区构想
在重庆市实施生态经济型发展战略的具体目标,是把重庆库区建成生态经济区。
生态经济区是指在特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环境和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所构成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与转换的系统整体。就重庆库区及其关联区县而言,重庆库区生态经济区是生态环境保护区与经济开发区的整体融合,以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在有计划推进库区移民的同时,加快区内经济发展并分步骤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移民是硬任务,时限性很强,不允许有任何迟延,必须执行开发性移民方针,妥善安置好移民,使移民的生活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重点解决好耕者有其地,居者有其屋,致富有门路三个关键问题。
其次,移民与发展不可分,坚持在移民安置中带动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移民安置。只有立足于发展,才能拓宽移民安置的空间,才能确保移民安置后的“稳得住”。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
第三,发展与保护同步。在移民迁建与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峡库区的393亿立方米水体一旦重度污染是根本无法治理的!
第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特殊重要性。要吸取三门峡实际移民人口总量为最初设计估算人口三倍的教训,从严控制人口数量。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实用人才的培养,强化科技意识,实施科技移民战略;否则,持久的发展与致富是没有保证的。
构建生态经济区必须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战略规划,从三峡库区的实际出发,至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战略指导思想、方针、目标与任务
生态经济区划
生产力布局
农业建设
工业建设
交通建设
城镇建设
旅游业
人口与教育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经济;社会;环境
1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小城镇建设也在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对于推动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在建设小城镇的过程中应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并兼顾当代与后代的共同发展。
2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用地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当前,我国尚未形成关于节约用地的调控机制,而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一味盲目扩张,普遍用地较为粗放,其建设总用地面积和人均用地面积都超过了规定的用地指标。另一方面,目前小城镇的建设用地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使得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目前,很多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利益,经济建设大都侧重于新区,而对旧城改造投入较少,使得城镇土地再利用率也较低,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
2.2环境污染严重
当前,我国很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层次仍不是很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大量引入能耗和污染都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此外,目前,小城镇中仍存在很多乱扔垃圾的现象,且没有切实采取行动,有效治理生活污染,使得小城镇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2.3小城镇建设照搬原有模式,产业无特点
从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很多小城镇建设仍是照搬原有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特色,而且小城镇建设同质化严重,不仅竞争激烈,而且发展前景不是很好。
2.4人口凝聚性不强
当前,我国大部分新建的小城镇人口均较少,从全国范围来看,建制镇的平均人口并未达到3000人,且以当地原有的农民为主体,外来人口非常少。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某些建制镇的人口甚至有减少的趋势。
2.5资金紧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当前,我国很多小城镇的城市建设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模式,国家、企业和群众各出部分资金,也有些小城镇通过不合理手段抬高土地出让价铬和征收各种杂费来筹集资金,甚至是通过违法手段来集资,不仅达不到筹集资金的效果,还会为小城镇建设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撑,使得很多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难以进行招商引资和集中人口。另一方面,也有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小城镇政府盲目增设各种基础设施,反而影响了小城镇的建设。
3 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
3.1有利于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
当前,我国很多小城镇的建设消耗大量资源自然和能源,并严重污染环境,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进而危害整个小城镇的经济社会系统的运行,给当地建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来指导小城镇建设,可以为其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使得小城镇区域开发得以全面贯彻。
3.2有利于促进小城镇的经济发展
小城镇规划建设既受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影响,又影响着其建设项目的实施。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小城镇建设中,从生态经济规律的宏观协调高度制定出具有战略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小城镇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协调处理区域发展中长期与短期、需要与可能、局部与全局、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使小城镇的规模经济和积聚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培养壮大优势,形成特色产业,进而建立有力的产业支撑,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确保小城镇经济得以持续快速、稳定高效发展。
3.3有助于保障小城镇人口的切身利益
当前,我国的户籍制度仍较为僵化,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往往难以获得城镇户口,因而无法享受当地社会保障,从而使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受到极大的限制。我国人口基数较多,人口,尤其是农村人口,增长速度较快,从而加大了农村人地矛盾,加剧环境恶化。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小城镇,大力推进计划生育工作,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切实提高人口素质,改善城镇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增强城乡劳动力的流动性,从而切实保障小城镇人口的切身利益。
4 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小城镇建设的策略
4.1科学合理规划土地资源
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指导小城镇的建设,结合城镇规划科学合理地规划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和布局,宏观控制城镇规划,协调村庄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指导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从而有效分配土地资源,协调解决各部门的用地矛盾,保障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4.2节约土地资源和水资源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步伐较快,数量和规模都快速增长。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节约土地资源。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建设用地的作用,另一方面,应通过小城镇总体发展规划严格控制人均占地指标,开发利用增量土地时,应将土地资源的建设、保护、治理和增值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并提高利用效率。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因而,在小城镇建设应切实保护水资源。在小城镇范围内大力宣传水资源当前情况,警示人们应节约用水。同时,应加强水资源的再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3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发展的需要,并结合生态环境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布局,既能保证生产性用地和生活居住地,又能提供文教、休憩、娱乐场所,同时还能对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从而为小城镇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4.4改革小城镇建设投资
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为政府,投资方式多为行政性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无偿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这种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城镇建设。因而,应当将市场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中,改革现有小城镇建设投资模式,并建立开放性、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各类基础设施应由企业进行商业性投资,企业筹资建设后,通过经营管理或其他合法手段收回投资。由于纯公共设施项目无法实施商业化投资和经营,则由小城镇政府集资建设。
4.5增强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
由于政策原因,我国大部分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都不高,严重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集中,并使我国城镇化进程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应当从政策原因入手去增强小城镇人口的凝聚性。首要政策问题即是户籍制度。因而,应对当前小城镇户籍制度进行改革,大力推行按照居民属地和职业来划分户口类比的举措。进入小城镇的农民如果住所、职业和生活来源较为稳定,就可以凭身份证办理迁移和落户手续,并能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同的各项权利和社会保障。同时,应转变现存农村集体财产归属划分,应赋予农民将其拥有的经过量化的集体财产变现流动的权利,并且在其户口迁移后仍可享受到分红,如果户口已迁移的农民自身有要求,应保留其对土地的承包权,从而极大地维护了农民群体的劳动成果,充分调动了农民迁往小城镇的积极性。住房问题是进入小城镇的农民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宅基地支出负担较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民入镇的积极性。因而,对农民宅基地的使用办法进行改革,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开展使用部分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从而缓解迁入小城镇的农民的住房压力,提高其迁移积极性。此外,还应对收费行为加以规范,除了依法纳税外,严禁再向入镇农民收取增容费和落户费等费用,使得农民得以轻装入镇,尽快融入城镇生活。
【关键词】 重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协同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是2013年9月和10月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盟期间提出的两个构想,分别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是目前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我国目前,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将会着重于“一带一路”的建设,将内陆沿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不断的重视起来,不断的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一带一路”具有十分巨大的研究价值,也将会是历史舞台上的一笔浓墨重彩。
一、“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和战略构想分析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这些发展主要都是来源于投资以及出口拉动,一旦经济出现了减速的现象,就务必会增加投资,并且鼓励出口,而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和出口量的增加,经济又会出现过热的现象,而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导致了许多不良后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被提出,主席提出,“一带一路”要与有关国家的发展战略深入对接,将中国优势产业和4国区位特征和发展需求紧密结合。首先与塔吉克斯坦共同进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合作解决它能源供应、交通运输和粮食安全的发展瓶颈。其次,要与马尔代夫合作共创旅游业的辉煌。再次,与斯里兰卡合作,启动双边自贸,加强临港工业园建设。最后,协助印度,积极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
“一带一路”已经从理念设计走向了务实阶段,中国沿线各国一起发展,不断的加深合作,实现共赢。
二、“一带一路”主要省份发展战略
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涉及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内的16个省份,其中,西部地区的省份有10个,我国西部地区所有经济发展不是十分理想的地区基本上都是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受益方,这些省份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和需求,对本省份进行了不同的战略定位。
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新疆是核心的区域,积极建设进出口产品生产加工的集聚区,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等。重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上,地理位置极佳,重庆市以铁、水、空三大枢纽三大口岸和三个保税区为载体,联动各级开发区进行了对外开放平台体系的构建,让重庆的对外开放步伐走得更加稳健。四川省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作为文化中心存在。四川省也因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从中获得了发展的契机,GDP总值不断的升高。甘肃省处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特色的通道经济,也让甘肃省成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的一大特色。云南省由于地理位置上与南亚、东南亚国家临近,所以,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云南省主要是打造昆明与曼谷、河内以及密支那等区域性沿边的自由贸易区。
三、重庆市“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路径优化研究
1、省际间的发展战略路径优化
自从“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来自于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多个省份都争相加入,这些省份当中,有经济发达的省份,想要通过“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来化解产能过剩,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想要通过“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来调整本省的经济状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这些省份都牢牢的把握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而如何优化“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路径,也成为了这些省份发展中的新课题。要想将“一带一路”的战略效果达到最佳,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一带一路”的发展路径。
首先,由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优势,导致许多省份为了抢占先机,在战略的总体规划还未出台的时候就已经出台了自己的规划,这就导致各个省份之间的无序竞争,进而导致了各个省份之间因为争抢而导致国家规划失调的情况。所以,就目前的状态来说,国家应当尽早制定“一带一路”的战略总体规划,并且深入到各个省份中去,根据客观判断各个省份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安排各个省份的角色,避免出现结构混乱的现象。
其次,应当促进省际间的“一带一路”战略协同,让发展侧重点不同的省份实现互补,共同发展,互相促进,协同合作。各个省份应当认识到自己的区位优势,不随意的根据风式转向,也应当认识到其他省份的特点和优势,并且积极的与能够合作的省份进行协同发展。
最后,各省份之间不能固步自封,仅仅将眼光放在自己省份的发展上,而是应当将目光放远,与其他省份进行定期的合作与交流,积极的进行互动,团结一心,互利互惠,保证各省份之间的经济畅通,营造良好的通商环境和人才流动环境,积极的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2、重庆市的发展战略路径探讨
“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宏观的发展思维与理念,它以其全新的发展理念带动着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是在我国现在经济发展阶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战略思想,它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精神指导,引导着我国各个地区健康发展。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海上丝绸之路的产业腹地的重庆市来说,要明确自身的定位,认识到自己作用黄金水路,拥有三峡水库的地理优势条件,坚持六大发展路径。
第一、要明确自身的位置,认识到自身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建立起综合“铁、公、水、空”多种运输方式的立体交通网络,让城市的活跃能力更强,加强运输能力。
第二、以重庆市例题的交通网络为依托,建立起对外开放平台体系,将重庆市对外开放的角度加快,推动三个保税区的转型与升级。
第三、加快物流产业的建设,建立国家级的物流枢纽平台,构建“一核心、多节点”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不断的创新物流发展模式,发展物流行业。
第四、将中心枢纽的力量发挥出来,不断的发展优势产业集群。重庆市要在电路、物流网等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上不断的付出精力,将这些产业不断的培养壮大。,将现代服务业,特色效益农业和特色旅游业项目的发展重视起来。
第五、加快重庆市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构建差异化城镇群,加强城镇的承载能力。
第六、建立“国际信息港”和西部通信枢纽,将长江中上游的生态屏障形成的步伐加快起来,达到预期的效果。不断的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保证三峡水库的水质始终保持良好。
四、结语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和目标。而“一带一路”战略战略思想的发展和实施,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带一路”是最近几年里我国提出的十分重要的一个国家级的发展战略,为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西部地区的各个省份应当抓住机遇,不断的与其他省份之间进行协同合作,最终取得理想中的经济发展效果,实现省份的飞速发展,重庆市也应当不断的认识自身,完善自身,着力推进城市群建设,让城市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2007年底,四川省委九届四次全会首次提出,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要把工业化和城镇化统筹起来,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共同促进。
到2010年底,四川省工业化率达到43.8%,城镇化率达到40.3%,工业和城镇化进入“双加速”时期,主动有为地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四川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
2011年7月下旬,四川省召开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促进“两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思路和具体举措,并讨论了《关于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定》(征求意见稿)。
10月21日,四川省正式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非农就业比重达到62%左右,非农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9.8%,城镇化率达到48%左右;到2020年,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力争双双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以“四大城市群”与“五大经济区”为依托促进“两化”互动。在7月中旬召开的四川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奇葆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是抢抓机遇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目前,四川省已初步形成了成都平原、川南、攀西和川东北四大城市群。同时,建立起成都经济区、川南、攀西、川东北和川西北五大经济区。为此,《意见》要求,要根据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托“四大城市群”和“五大经济区”,确定不同区域发展定位,形成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基地)互动发展的格局;要坚持工业化主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三化”联动,统筹城乡发展。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政策措施保障。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意见》涉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构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构建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城镇及社区建设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维护群众利益机制等内容;在保障措施上,《意见》就提高土地供给保障水平,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完善投融资体系,强化要素保障,强化环境支撑,大力选拔和培养人才等做了具体要求。
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促进“三化”联动。今年7月19日,四川省出台《关于在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中突出抓好新村建设的意见》。此次的“两化”互动文件出台后,四川省紧接着于11月4日召开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城乡统筹、“两化”互动、“三化”联动,把发展现代农业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与促进新型工业化、构建农村新型社区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
[相关链接]
江西省党代会强调
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 战略体系 盐城
沿海开发是江苏省“十一五”生产力布局“四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区域上看,盐城、连云港、南通等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南北交汇枢纽地带,是江苏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但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发展还处于“低谷”区。近期,《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的制定为盐城等苏北地区的沿海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充分利用盐城的沿海优势,以系统的思维确定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这是盐城的重要发展机遇,对促进整个苏北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1、经济快速发展,但与苏南的差距仍较大
“十五”期间,盐城工业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拥有悦达集团、森达集团等销售超亿元的企业1102家。2005年,盐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4.90亿元,同比增长14.3%;农民人均纯收入4893元,同比增长10.8%;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264亿元,增长39.8%,增幅列全省第一。但由于历史、区位、政策等多种原因,盐城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内苏南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低。以2005年为例,盐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585元,而苏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6766元,是盐城平均水平的5.3倍。
2、县域经济增势强劲,但县域间发展不平衡
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可将盐城所辖9个县(市、区)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东台、大丰、亭湖、盐都)已达到或超过苏中地区的平均水平,其中东台市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167.31亿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市中位居第57位;第二板块(射阳、建湖、阜宁)经济快速增长,后发优势逐步显现;第三板块(滨海、响水)近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但与第一板块相比仍属贫困地区,其中响水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46.4亿元,滨海、响水两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苏北地区的平均水平。
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产业趋同化明显
“十五”期间,盐城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形成了农业结构协调、工业结构改善、服务业升级加快的格局。全市三大产业结构由2000年31.538.629.9调整为2005年的22.345.632.1,基本形成“二三一”产业格局。但从盐城工业产业的总体情况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传统产业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附加值不高的纺织、化工、机械和食品四大产业占产业总产值的70%左右;二是产业趋同现象较为突出,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尚未形成;三是大型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不足10%,企业有数量而无规模,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不足。
二、盐城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与潜力
1、海洋和滩涂资源丰富
盐城海岸线全长582公里,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的56%,盛产鱼、虾、贝类等各种海产品。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占全省沿海滩涂面积的75%,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目前,每年以10余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的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已成为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此外,盐城石油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已探明石油天然气蕴藏量达800亿立方米,沿海和近海有约10万平方公里的黄海储油沉积盆地,居全国海洋油气沉积盆地第2位,勘探开发前景广阔。
2、农产品资源优势突出
盐城是江苏最大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已建成8个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个优质油料基地县和6个优质棉基地县,粮棉油、桑果菜和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量均位居全省首位,是轻工、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居全省之首,全市有4个县列入省级农产品产地认证;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种植业产地212个,畜牧业产地87个。新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省级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6个。全市通过认定的有机食品基地2个,绿色食品基地6个,并有179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称号。
3、生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盐城市域东部拥有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湿地,并已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保护区内建有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麋鹿保护区和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当前,大丰野生麋鹿保护区有麋鹿种群600多头,其野生种群总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的一类野生动物12种,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7种,每年来此越冬的丹顶鹤达到1200多只,占世界野生种群的60%以上。市域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此外,盐城海滨湿地还有长200公里、宽140公里近岸浅海区的辐射沙洲,面积10多万亩的海滨林场和辽阔的海滨草原,形成了集蓝天、大海、滩涂、森林、草原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盐城滨海风光。
三、盐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案体系
盐城区域经济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工业基础,但总体经济实力仍相对较弱,社会经济发展在全省还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盐城应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挖掘区域优势与潜力,通过正确战略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一个经济区域只能是在适当的产业或产业链条的适当位置形成相对竞争优势,而不可能在每个产业领域都具有绝对竞争优势。区域经济个性越强,越有利于发挥集聚效应,越能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如前所述,江苏“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全省“十一五”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盐城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突出临海生态特色,实施沿海错位开发战略。
具体而言,除了继续积极发展海洋渔业,提高名、特、优、新产品的比重之外,还应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在现有1300平方公里可利用滩涂上发展沿海速生林带,并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商品用材林产业和优质高效经济林产业,扩大沿海滩涂综合林业产业规模。二是利用沿海发展畜牧业的独特优势,建成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食草动物产业带。三是充分发挥沿海无公害、污染轻的特点,大力推行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在现有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基础上,加快建成以盐土农业为依托的绿色食品基地。四是围绕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港口火电、苇浆、木浆、天然气、石化等能源和原材料基础工业,积极发展海洋医药、海洋化工等新兴产业,建成结构合理、外向度高、特色明显的临海工业体系。五是充分发挥滨海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以建设沿海国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东部沿海重要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基地为目标,以丹顶鹤、麋鹿、中华鲟三种珍稀动物为品牌,形成特色鲜明、规模较大、吸引力强的沿海旅游带。
2、区域关联发展战略
盐城、南通和连云港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同时,盐城又是“长三角”和“淮海”两大经济圈的交汇区,这为盐城的区域关联发展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众所周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区域;淮海经济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边缘,目前虽属于沿海欠发达地区,但该区地处江淮平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且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巨大。盐城应积极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立足淮海,面向长三角”,努力成为“长三角”与“淮海”两大经济圈相互促进的桥梁,通过促进经济圈内各城市的共同发展带动自身的跨越发展。在经济区域之间的关联发展中,要突出发展目标、经济政策和经济利益上的相互依赖及产业的前后关联,在不影响其他区域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
3、“第四产业”发展战略
江苏省的南北差异梯度明显,苏南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第二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而盐城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苏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行业必然会向盐城等欠发达地区扩散。但为了实现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盐城在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的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的后发优势主要体现在沉淀成本小、技术调整快,易于进行产业规划和布局,而且可以充分借鉴和利用他人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实现超常规的发展。因此,对于正处于工业化途中的盐城等苏北城市而言,信息化是其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发展信息产业,当务之急是加快区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系统,改善区域的信息化投资环境。
4、大市区、小城镇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盐城中心市区一直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大市区战略是在将亭湖和盐都两区纳入中心市区范围的基础上,以市开发区、亭湖开发区和盐都开发区作为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实力的重要载体,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错位发展,通过“三驾马车”的合力拉动市区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功能上,进一步明确盐城作为“江苏沿海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海洋经济服务基地”的城市区域定位,着力彰显“水绿生态盐城,东方湿地之都”的景观特色和人文特色。与此同时,作为城市化基础支撑和工业化重要载体的小城镇的发展要提升到战略高度,不断完善现有城镇各项设施的配套水平,强化小城镇集聚产业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推进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向小城镇集中,优化各类资源配置。同时,必须自觉走上行政区域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良性互动。
四、结语
盐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本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找准特色的原则,通过实施正确的战略组合,将潜在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本文所构建的战略体系是基于盐城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条件而提出的,但又立足于我国当前沿海开发和区域一体化的经济背景,因此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有适度的扩展性,对于苏北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盐城统计局:盐城统计快报[R].2006,1(22),45。
[2]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6(电子版)。
【关键词】银行;银行发展战略
一、重新思考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很多商业银行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阶段,三大因素决定了银行必须重新思考新的战略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和发展举措。
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求银行重新思考发展战略:
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沉重,欧洲债务危机深不见底,美、日债务风险明显加大,新兴市场遏制通胀和推动经济转型的挑战巨大。从国内来看,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深层次矛盾在集中爆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在衰减。经济增速已经从2007年二季度的15%下降到2012年三季度的7.4%,回落长达21个季度,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上扬的历史阶段转向8%左右的低速增长时期,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将发生历史性变化。
第一,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能在下滑。过去投资拉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50%以上,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以及财政收入和外汇占款增速下降,未来投资拉动的增长空间有限。房地产、冶金、基建等行业爆发性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第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边际效能已接近零。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经从过去的6-7%下降到今年三季度的-5.5%。结汇制度带来的巨大外汇储备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20多万亿的外储占款增加了遏制通胀的难度。由于生育持续保持较低水平和老龄化速度加快,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十年来首次出现下降,预示着劳动力红利即将进入拐点。特别是近年来,全国绝大部分省市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幅达20%以上,导致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出口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
第三,消费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投资与净出口驱动力的边际弱化,经济增长动力要由投资向消费拉动转型。消费拉动过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在30%以上,今年三季度已上升到55%。过去的30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近3倍,名义经济增长达到100倍,城镇人口每增长1%,名义经济增长近40%。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未来5到10年,城镇化率每年将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由此带动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将进一步提升。
第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将明显加大。未来5到10年,围绕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国家将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实现快速增长。国家将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在进一步提高大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国家将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对银行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行必须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加大差异化资源配置力度,培育市场竞争制高点。
第五,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改革将不断深化。2013年1月1日我国将实施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与国际监管标准相比,我国银行监管标准更高、资本定义更严、监管指标更广、监管口径更紧。银行盈利能力将面临更大挑战,并进而对银行风险管控产生重大影响。《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按照条件成熟程度,通过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
面对新的形势,过去许多成功的经验难以应对新的问题。如果不对发展战略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银行就难以把握合理的发展速度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关键时候的微小偏差,会带来发展中的长期困扰。银行必须提前思考,早做行动,在战略上研究政策取舍,增强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
二、发展远景和目标
基于对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市场竞争和银行所处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银行要重新强调一级法人的管理理念,制定统一的发展愿景、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和风险偏好。
坚持“建设有独特市场价值的一流商业银行”的发展愿景:
发展使命:浇灌实体经济,铸造员工幸福,提升股东价值,服务社会发展。
发展愿景:建设有独特市场价值的一流商业银行。这意味着必须“一心一意办好商业银行,竞位争先追赶大型商业银行,理性发展、精益管理打造百年老店”。
“一心一意办好商业银行”就是要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好商业银行业务,构筑保守稳健风格。要将传统银行业务作为立行之本,根据战略发展需要,稳步推进风险可控、收益稳定的非银行金融业务,但不盲目追求综合化经营。要坚持走特色化和创新型发展道路,通过差异化市场定位,以及“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抢占若干制高点,成为具有一流的产品和服务、一流的业绩指标、一流的管理能力、一流的品牌声誉的最受尊重商业银行。
“智慧城市高地”下的弊端
现在来看,“智慧城市”已经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因为这个概念还在2008年就由IBM公司提出来了,2009年就开始在国内热起来。虽然已经过去4~5年的时间了,但是“智慧城市”绝对还是当下一个热得发烫的概念。在股市还有个“智慧城市板块”,其中的成分股往往是股民们追逐的对象;一些地方政府已经甚至仍然还在规划实施智慧城市发展规划;不久前住房建设部在全国开始了“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据说国家发改委将在今年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从现在已知的发展情况来看,当前人们主要从技术和业务应用层面讨论和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具体来说,这些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物联网(其中尤其是RFID)技术的发展,其次是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第三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第四是上述这些技术在城市信息化发展中的业务应用。而就城市信息化业务应用来看,主要是一些城市规划管理以及一些特定的公共服务业务,如所谓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但是,目前,我们尚没有任何人能够从顶层设计层面去规划和认识智慧城市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建设智慧城市?我们仍然只是延续IBM在4年前从该公司开拓中国信息化业务市场的角度去看待所谓的智慧城市,根本就没有从我国城市化建设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层面去重新理解和认识。
我曾经在去年就撰文提出,目前人们在认识智慧城市时,存在着“概念不清、外延不明”的问题。因为,从当前智慧城市发展实际来看,我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并不一致,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对智慧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的看法往往不同。例如,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往往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建设的角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化主管部门则从工业化、信息化相互融合角度去规划本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而地方政府如地级市则又从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角度去规划智慧城市。有些地方的所谓智慧城市规划,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无线宽带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仍然采用以前的技术思路和模式。智慧城市就犹如一个泥团,在不同的人手里会被捏成肥瘦不一的泥人。当前我国的所谓智慧城市其实一点也不“智慧”。
当前,还存在一种不良的倾向,就是人为地打造所谓的“智慧城市高地”,将当前的智慧城市人为地与之前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割裂开来。例如,有人就专门撰写文章,阐述所谓的数字城市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重大区别,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高明、更先进,让人觉得智慧城市是一种横空出世的产物。因此,如今的智慧城市好像成为某种噱头,成为一些企业、部门开展新的信息化市场、增加新的公共项目建设的工具。
受这种不良倾向的驱使,我国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呈现出若干不利的局面。
1、进一步加剧了业务系统的信息孤岛局面
智慧城市建设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积极地推动,而条线业务部门对此并不热心,因此,尽管条块分割问题一直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顽疾,但是智慧城市建设也不能缓解这一问题。从人口、法人以及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来看,当前的智慧城市对于如何解决其共同管理模式问题并没有提供多少建设性的建议和经验,从这个角度讲,当前的智慧城市建设仍然会面临诸多的重复建设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的各种固有问题仍然会继续存在。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掩盖了电子政务和城市信息化建设所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2、企业信息化发展进一步被边缘化
本来,企业信息化问题一直被认为是企业自身的业务,政府部门主导企业信息化往往会被人认为干涉企业日常经营事务,因此以往在很多地方的信息化规划中,通常都没有多少有关促进企业信息化的实质内容。由于智慧城市重点关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社会管理水平,因此在最近一些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中,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更是难寻踪迹了。
然而,当前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给企业信息化特别是传统产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无论是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还是3D技术,都将使得企业的生产制造乃至于市场营销都发生根本的变化,国外一些学者甚至将这些新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称之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因此,如何抓住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发展大潮,进一步转变当前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结构,各级政府责无旁贷。在这个过程当中,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完全应该对于传统产业信息化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3、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继续受到冷落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大量应用到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其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只会更多而不是减少,但是,很多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对这个重要问题却语焉不详,甚至是采取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对于其潜在威胁,我们不得不深表忧虑。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三个维度及其战略缺陷
如果我们不是单纯地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个纯粹外来的词汇,而是将其看作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并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那么我们对于智慧城市就会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就能够正确地理解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刻内涵。总的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从更加宏观层面去丰富我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认识,并分析其中的问题。
1、从“两化深度融合”维度理解智慧城市
很久以来,信息化一直被看作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思路;当前,根据国际经济不景气以及近年来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这些重要文件中,信息化都占据重要地位。
从国内外信息化发展实践来看,信息化工作往往体现为几个具体的“Logo”。例如,初期是信息高速公路,后来是数字城市,从2008年开始,智慧城市成为各国信息化工作的主流思路和基本方向。而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还是在地方政府层面,尚未与国家的信息化发展大战略相衔接,所以,虽然我们已经将信息化作为国家层面的最高战略,但是在具体实施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落实,只注重在传统产业改造以及电子商务层面着眼(如成立专门的工业和信息化主管机构),而对于信息化的相关工作如城市公共管理、社会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资源、标准规范建设等共性技术建设内容方面,则重视不足,缺乏统筹。因此,尽管信息化具有如此的战略地位,我们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却往往难以体现,也就是说,信息化缺乏一个合适的落地实施的战略战术安排。这可以看作是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缺陷。
2、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维度理解智慧城市
与以前的单项IT技术的创新发展不同,近些年来所诞生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具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相互之间围绕海量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决策分析的、前后相互连贯的产业链条的形式集中出现,共同构成新一轮的、威力更为强劲的信息化宏伟浪潮。
这一轮信息化浪潮对于经济社会的潜在影响,我们尚难以进行预料,但是,有一点可以预料的是,当前基于传统的行政区划而展开的智慧城市建设显然是不适应这种技术发展要求的。从住建部所开展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来看,不仅有规模较大的城市,甚至还有城区和县级单位,显然有违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的规律。而且,试点本身也未对如何应对这一轮的产业链式信息化浪潮提出有效的顶层应用规划方案,因此我们难以对这种“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智慧城市试点寄予过高的期望。
3、从城镇化战略维度理解智慧城市
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较低(大约为5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国的城镇化还有较大的空间。因此,城镇化被看作是未来扩大内需、维持国民经济继续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由于历史因素,当前的城镇化承载着众多的任务和要求,中央也因此将当前的城镇化称之为“新型城镇化”。根据2012年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型城镇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二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上述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主要是基于当前城镇化本身的内在要求。其实,在这些要求当中,信息化都可以而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信息化应该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只有深度融合信息化战略,城镇化才可以真正体现出“新型”的时代特征,才可以被称为“新型城镇化”。
然而,虽然信息化和城镇化都被赋予国家战略地位,但是对于如何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无论是重大的文件还是具体的业务工作层面(如城镇化建设),都未对此加以明确。而且,对于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理论界鲜有研究,政策上也缺乏衔接和协调。这同样可以说是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缺陷。
上述三个维度,都从战略层面讨论了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面对和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就难以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真正内涵,智慧城市不仅难以深度融合工业化,也难以深度融合城镇化。
让智慧城市建设赋予新型城镇化以智慧
从地理空间来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不外乎表现为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大都市的城郊化及其卫星城市建设,二是中小城镇的城市功能和格局建设。然而,比空间扩展更为重要的则是城镇化的内在质量,而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得以实现。为此,应该采取以下的措施:
1、明确智慧城市建设在信息化战略中的作用和定位
这虽然看过去好像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问题,但其实这是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我国信息化工作的总体布局。实际上,当前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受新一代信息技术本身的驱使,更受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所迫。为此,必须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具体抓手,不仅要强调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也要同时强调信息化(即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规范当前智慧城市建设所出现的混乱局面。
2、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要求,构建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对大都市和中小城镇来说,智慧城市建设的内容和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注重应用以物联网、云计算、无线宽带、三网融合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现代城市病为主要内容,而对中小城镇来说,与民生相关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为业务系统应为发展重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刷新当前城市信息化发展现状,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为人们呈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愿景。
3、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与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我国的城镇化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成为一个万亿级的巨大内需市场,是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保障。从历史发展讲,城镇化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德国、美国等少数欧美国家的城镇化,而第二次产业革命则成就了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我国城镇化提供了极好的历史机遇,毫无疑问,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成就我国的城镇化。
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融合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成为支撑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需市场。但是,从政策层面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尚未与我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实现有效衔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国家已经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制定了比较具体的战略部署,如国务院于2010年10月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以及2012年7月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但是,从当前的试点情况来看,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今后,应该从总体上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关联性,从政府采购等等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4、建立能够融合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信息化建设综合协调机制
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信息通信产业管理、城市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而且也与当前的新型城镇化密切相关,因而必须建立一个综合统筹机制去协调推进。但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一个综合、统一有效的机制去统筹智慧城市建设。
实际上,任何一个单一部门所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都会面临诸多缺陷,必须建立一种能够综合协调各方业务内容并实现资源共享的智慧城市建设机制。例如,就目前由住建部所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评价指标体系来看,智慧城市试点几乎包含信息化建设的绝大多数内容,然而住建部本身并不具备信息化建设的主管职能,其中的很多业务是难以由其一家部门就可以落实推动得了的。在当前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发挥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作用,综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管理功能,通过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颁布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并设立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相关问题举行跨部门协调会议,解决项目建设、业务协同与资源共享问题。
5、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机制和体系
为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稳定运行,有必要从保障国家安全高度规划信息网络安全,整合当前分散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建立高效的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6、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关键词:周村区;城乡一体化;实践启示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省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决策,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区(县)作为连接城乡的结合点,集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于一身,是城乡统筹最直接的操作平台,也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突破口。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有百年商埠之称的周村区在这方面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近年来,周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谱写了一曲城乡共荣的新篇章。
一、规划先导——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区域相对集中,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全区城镇化率达到65%,具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近年来,周村区积极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
树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念。周村区深刻认识到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先导、前提。为此他们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发展一盘棋、区域全覆盖,城乡一体、科学构建城镇框架。按照“融合中心、一主两翼、三级联动、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主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社区)”三个层级,将全区统一规划为1个主城区、2个中心镇、22个中心村和29个居民点,构筑紧密衔接、布局优化、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城镇体系。融合中心,是指主城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按照”东新、西古、南商、北工“的总体布局,完善设施、提升品位、做大规模、壮大实力,全面融合中心城区,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承载力。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突出的要求,以产业支撑推动建设发展,全面提升城镇综合实力和承载服务功能。
以“两区三村”建设为载体,统筹规划城乡社区建设。把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建设、农村住房改造建设等相结合,全区统一部署,加强规划引导,全面整体推进。计划3年时间,投资20.36亿元,完成全区2个棚户区、6个老旧工矿居住区、9个城中村和12个城郊村改造任务。目前“两区三村”改造建设全面推进,全区开工建设5个项目,完成拆迁面积7.2平方米,开工建设安置房面积9万平方米。预计到2012年年底,全区城镇和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5平方米和38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居住条件将得到切实改善。周村区已被表彰为“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区”。
周村区的实践探索启示我们,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是先导,是前提。工作中,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特别是要先构建起适合本地的城镇建设体系,在此基础上,才能搞好其他方面的衔接规划,才能增强规划的统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四两拨千斤”——“两区三基地”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架起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桥梁
产业聚集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近几年,周村区坚持“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目标,以“传承商埠文化、激活商埠经济、打造幸福周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此总的指导思想下,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突破以往城乡行政界限和政策“垄沟”,勾画出了“两区两带两基地”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以“两区三基地”的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这个“四两”,巧拨城乡一体化这个“千斤”,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架起了一座金色的桥梁。
“两区三基地”的构思主旨。周村区的“两区三基地”就是为了突破以往城乡分割的行政界限政策“鸿沟”,把过去以镇和办事处为“点”零散布局的相关联产业,统筹规划成片状和带状的产业聚集区,实现资本、人才、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城乡、高效配置、集约发展。
“两区三基地”的实施。“两区”即西部老城区、东部新城区,唱好“双城戏”,深入推进以周村古商城为核心的西部老城区优化提升,改善周村人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充分发挥孝妇河滨河区域优势,加快推进东部新城区规划扩建。“三基地”即北部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南部现代物流基地、王村高档耐材基地,突出抓好309国道市场物流产业带发展,建设大市场、发展大物流、实现大增值;目前,309国道串接起的物流产业带上已崛起了全国最大工业用不锈钢市场,中国家具行业十大商品交易市场、山东省最大的综合性多功能机床销售维修服务中心、辐射华北地区的中国周村轻纺科技城等一大批市场,年交易额达100多亿元,从业人员近4万人。北部先进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南部高档耐火材料生产基地。两基地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00多家,垄断了周村企业的半壁江山,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对外出口耐火材料的主要基地和重要的精密机床制造基地。在“两区三基地”的发展战略实施的同时,周村区还注重加快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实施“优一壮二活三”方略。进一步调优调精农业、调高调强工业、调大调活服务业,推动产业加速向“集约化、集群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加快培植壮大丝绸纺织、机电设备、轻钢结构、精细化工、耐火材料、沙发家具6大特色产业集群,努力推动周村老工业区实现新的转型发展。着力构建以先进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为基本框架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带动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布局已初步形成。
又是一个火热的7月。18日,四川省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工作会启幕。为期3天的会议采取现场参观考察和召开大会相结合的方式,来自全省各市(县)的代表现场参观考察成都市、自贡市、泸州市等典型地区,展示发展成绩,总结交流经验,对全省进一步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进行深入部署。
回顾一年前的7月,全省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工作大会隆重召开,以新型工业化为“发动机”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为“增长极”支撑工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的大幕徐徐拉开。
一年的跨越,一年的攻坚,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统领下,四川的经济社会格局有了怎样的变化?
走进自贡,一座盐井上的老工业城市,探访工业园区、高新企业,漫步都市生态公园,“园中有城、城中有园”,一个产城一体、园城融合的新自贡展现在与会嘉宾的面前。
走进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长江上游滨江城市泸州,以“酒”为媒,搭乘中国白酒产业这艘“航空母舰”起航,驶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走进成都,天府新区全速建设、工业主导助推“两化”互动、“产城一体”齐头并进……市域内的多个典型点位,更是让人惊叹地展现出成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以来的巨大变化……
“‘两化’互动带来的是产业与城市的齐头并进发展,这是一个双赢,也是产、城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更是四川现代化程度的最高体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索,与会嘉宾发出由衷的赞叹。
的确, 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尺。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城镇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或缺。
“十一五”期间,四川经济年均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全国水平,城镇化年均增速比全国水平高约0.5个百分点。四川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差距逐步缩小。四川正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时期,这是重要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重要时期,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我省的总体发展战略,强调将其作为主路径和主引擎,以推动四川跨越提升,实质上是要清醒认识四川发展所处的关键阶段:加快“两化”互动和实现“双加速”发展,是有效避免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不协调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要求,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经济强省、重塑“四川经济版图”的战略举措。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我们共同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时间上同步演化,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朝着“建设一个集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生活三位一体的新四川”全速迈进。(邓灼)
第二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承担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具体任务的单位,应当具有乙级以上规划设计资格。
第三条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以经批准的省(包括由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下同)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并与相关规划相协调。
第四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省(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要求,指导乡镇域村镇规划的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突出三个重点:
1、确定城乡居民点有序发展的总体格局,选定中心镇,防止一哄而起,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2、布置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防止重复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保护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5至20年,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5年。
第六条编制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具备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基础资料以及必要的勘察测量资料。资料由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负责收集,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提供。
第七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全县基本情况,综合评价县域的发展条件;
2、明确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3、预测县域人口,提出城镇化战略及目标;
4、制定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选定重点发展的中心镇;
5、协调用地及其他空间资源的利用;
6、统筹安排区域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
7、制定专项规划,提出各项建设的限制性要求;
8、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确定分阶段实施规划的目标及重点;
9、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
第八条县情分析与发展条件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区位分析;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评价;经济基础及发展前景分析;社会与科技发展分析;生态环境分析;提出县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
第九条产业发展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经济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提出空间布局方案;有条件的可划分经济区。
第十条县域人口预测与城镇化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预测规划期末和分时段县域总人口及其构成情况,制定城镇化发展目标,确定城镇化发展战略和道路,提出人口空间转移的方向和目标。
第十一条城乡居民点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是:预测城乡、城镇之间人口分布状况,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和空间布局结构,选取重点发展的中心镇,提出城乡居民点集中建设、协调发展的总体方案;有条件的提出中心村和其他村庄布局的指导原则。
第十二条用地及空间协调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划分用地功能类型,标示各类用地的空间范围。根据生态环境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防灾减灾等要求,提出不同类型土地及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性和引导性措施。
第十三条区域性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统筹安排的主要内容是:提出分级配置各类设施的原则,确定各级居民点配置设施的类型和标准;根据设施特点,分析能够县域共享或局部共享的设施类型,提出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方案,避免重复建设。
第十四条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交通网络规划。在区域大交通网络规划的指导下,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运输需求,提出交通运输网布局方案以及重大效能工程项目的布局,协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与城乡居民点的关系,重点是公路网和水运网。
2、给排水、电力、电信工程设施规划。根据水源条件和用水需求预测,确定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合理分配用水的方案,统筹安排水厂,选择供水方式和管网排放口及处理设施。以大区域供电系统为基础,结合县域电源和电网现状、用电量和用电负荷结构,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量需求,统筹安排电网、变电站等电力供应设施。在全国或区域电信发展战略指导下,按照县域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需要,结合电信现状,预测业务量,统筹安排局所设置和电信网络。
3、教科文卫等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根据对不同层次上学人口数量的预测,统筹安排和调整各类学校的规模和布点;根据卫生保健的发展需求,预测所需医疗卫生人员数量,统筹布局医疗网点;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统筹布局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安排休疗养等福利设施。
4、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综合评价环境质量,分析存在的问题,预测环境变化的趋势,制定县域环境保护的目标,提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根据需要,划定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和风景名胜区等环境功能分区,明确各区的控制标准。结合当地特点,深入分析各类灾害的形势以及发展趋势,对防洪、防震、消防、人防等设施的现状情况进行评价,选择主要灾害类型提出防治措施。
5、其他专项规划。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编制广播电视、供热供气、科技发展、水利、风景旅游、文物古迹保护、园林绿化等规划。
第十五条近期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是:确定5年内具体发展目标、建设项目,并进行投资估算、建设用地预测,作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立项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主要应包括与城乡建设密切相关的土地、户籍、行政区划和社会保障等内容。
第十七条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件两部分。
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说明书。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和内容提出规定性和指导性要求的文件,必须内容简明、文字精炼、用词准确。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的具体解释,应附有关专题报告和基础资料汇编。
规划图件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规划文本具有同等的效力。规划图件至少应当包括(除重点地区规划图外,图纸比例一般为1:5-1:10万):
1、县域综合现状图;
2、县域人口与城镇布局规划图;
3、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4、县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规划图;
5、县域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图;
6、近期建设和发展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