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08: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质量统计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年工资统计工作会议今天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一是2003年度工资统计工作进行小结;二是布置****年工资统计工作;三是讲授工资统计汇总软件的使用。
下面,我讲二点意见:
一、****年度工资统计工作回顾
****年,各县、各部门都能认真贯彻落实在广州市召开的全省人事干部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的情况下,按时按质地完成工资统计任务。具体表现在:
(一)、领导重视。从各县、各部门反映的情况看,各级人事部门和市直各单位领导对工资统计报表工作都非常重视,切实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并对如何搞好工资统计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有些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意见;有些县注意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工资统计人员能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按时按质完成工资统计工作任务。各县人事局领导都能亲临统计工作布置会,并对如何做好统计工作阐明意义、分析难点、提出要求,给统计同志以极大的鼓舞,进一步增强了搞好统计工作的信心和责任感。
(二)、制订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统计工作。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结束后,各县、各单位参会人员都能及时将会议精神向领导汇报,并对当年统计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保证统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依法统计。各单位都能按照《统计法》、《人事统计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等的要求,依法进行报表的填报工作,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使工资统计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开发利用统计资料,为领导决策服务。各级人事部门能充分利用统计资料,整理统计资料汇编和撰写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五)、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各县、各单位都十分重视培训工作,大多数地方都采取以会带训的办法,通过培训,使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逐步提高,从而保证了统计工作的质量。
****年的工资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报表上年底数没核对、汇总数据出来后不注意数据审核、漏填补充资料或补充说明、没报统计总结和统计分析材料等,这些虽然只是单位的情况,但却影响了全市人事统计工作的全局,必须引起重视并注意加以解决。
二、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几点要求
1、要刻苦钻研业务,提高统计工作业务的水平。近几年来,工资统计工作队伍人员更替较快,一些老的统计干部转到了其他工作岗位,不少新生力量充实到统计工作队伍中来,这是统计事业发展的需要。新充实到统计工作队伍的同志大都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思想观念较新,现代科技知识水平较高。他们为统计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为统计工作上新台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工资统计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需要了解和懂得工资工作的各项政策,需要有统计专业的相关知识,也需要长期工作经验的积累。我们要求统计干部对工作要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认真学习人事政策,钻研干部统计业务知识,研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给统计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工资统计工作做精、做细、做活。
2、及时向领导汇报,做好年报布置工作。****年工资统计年报工作与去年相比,变化不大,但是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回去后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尽快把工作布置下去。
3、加强队伍建设。各县是要采取以会带训的办法,在布置会期间进行培训,特别是对新担任统计工作的人员,更要注意做好培训工作。对他们要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弄清各套报表的关系,每套报表的统计范围、统计对象、指标含义,还要求掌握统计汇总软件的操作。
4、加强指导,保证质量。各县要加强对下级部门和单位的督促检查,把好质量关,把质量问题作为统计工作的一件根本大事来抓,确保填报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绝不能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而忽视统计数据质量,出现数据质量问题。
5、要按时上报。****年工资统计工作要求各县于****年1月20以前完成,市直单位按市里统一计划按时上报。数据汇总会拟于****年1月20日至22日召开,具体时间、会议地点另行通知。各县要把工作做在前面,争取主动,把工作做好。特别是还要负责人才资源(以前干部)统计工作的同志,更要合理安排好工作计划,确保各项统计工作任务的完成。
6、加强工资统计分析工作。近年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加强统计分析工作。但是,工资统计分析工作大部分县都没有做。各县要把提高统计分析工作,作为今年工资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卫生统计;现代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84-02
现代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统计管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作为医院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枢纽,其作用正在被管理者重视。医院的科学决策应当建立在充掌握院内的各种信息基础上。卫生统计专业性强,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信息的可靠性,影响医院经营决策水平,因此,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医疗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加强管理,促进自我生存和发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发挥统计职能,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只有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一、统计数据的性质
(1)、统计信息要有可信度
医疗统计指标在医院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医疗工作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决策,对医院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网络化管理,联网后的计算机不同于单机运行,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工作站,原始资料收集过程因此就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网络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临床医生因对某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输入操作员出现的手错等,都要求统计工作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2)、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
各类统计数字均来源于医院各科室,统计工作者直接深入科室,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医院综合信息台账,包括人事、财务、仪器设备、科研培训和患者资料等,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院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使信息科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二、开展和拓宽统计工作职能
(1)、全面开展统计工作,加强医院质控工作
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靠拢医院管理
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3)、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三、建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当好领导管理和决策的“智囊团”,具体有以下几点:医院设立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医院信息网络,从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障;医院统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具备统计专业知识,时代的发展又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医疗科室进行课题设计、数据处理,使统计职能深入人心;为医院决策提供可行性论证,使统计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统计工作者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承担重要任务,增强医院统计参与管理的意识,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综合收集、利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为医院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部和“智囊团”;定期或不定期做好统计分析及统计信息反馈工作:每季、半年、年度做定期综合性统计分析,其内容包括门诊及临床各科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经济效益及病人满意度等。并从纵向(与往年同期比)、横向(与同级医院比)以及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正负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提供给医院及有关部门。院领导往往据此主持召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医疗质量分析会,并把统计分析报告进行宣读,对于成绩及问题进行全面讨论,给予表扬和批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做专题性调查,写出不定期统计分析;改进统计方法:医疗评价更合理在诊断质量评价上,以前我们只评价门诊/出院诊断符合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仅这两项指标不够全面,又把漏诊率、待诊率、入院3日确诊率纳入考核项目,对诊断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两点体会:第一方便了领导对统计信息的利用,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第二有效地发挥了统计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 于承浩.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统计,2002;9(2):99-100.
[2] 张翠红.统计工作与医院的综合管理.地方病通报,2002;17(2):82-83.
[3] 侯世方,孙长福.统计职能在医院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5):275.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依法统计,促进经常性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浙江省统计稽查暂行规定》和《丽水市统计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及《2005年全省统计稽查工作计划》,制定本计划.
一,稽查对象:全市建筑业企业和经济普查质量抽查被抽中的企业以及县(市,区)统计局.
二,稽查内容:
(一)组织管理统计工作情况;
(二)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三)原始统计记录或统计台账设置情况;
(四)统计资料报送和提供,公布情况;
(五)经济普查及2005年稽查时最近一次定期报表中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情况.包括被稽查单位上报给其他政府部门的主要统计数据质量情况.
四,稽查要求:
(一)统一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统计稽查,是政府统计部门推进依法统计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当前维护统计工作权威,树立统计良好信誉,促进统计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各县(市,区)统计局要高度重视统计稽查工作,将其列为今年统计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同时要充分调动政府统计部门全体专业统计人员共同抓好统计稽查工作的积极性,并将稽查工作列入本局工作责任制目标考核内容.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保障,确保稽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二)制定计划,认真抓好稽查的部署和落实工作.各县(市,区)统计局要结合本县(市,区)统计工作的实际,及时制定年度分季度的稽查项目计划,安排具体稽查时间,明确稽点和稽查数量及其他有关要求,确保完成市局下达的稽查计划任务.在认真制定稽查计划的基础上,各县(市,区)要认真开展稽查工作,原则上要求每月都要开展稽查.通过稽查,以达到摸清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监督力度,提升政府统计部门专业统计人员业务技能,促进经常性统计执法检查之目的.年度稽查项目计划于3月25日前报市统计局.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统计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决策和进行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为此,乡政府对农村统计检查自查工作高度重视,认真领会自查工作精神,再次学习《统计法》和《省统计管理条例》,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统计检查自查工作的重要性。
二、乡乡统计队伍建设
1、分管情况:XX乡党委委员、副书记XX具体分管统计工作。保证统计工作有人负责,有人管理。
2、统计机构健全、制度完整:乡政府确定专职统计员从事统计工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统计制度,要求统计人员按规定参加统计业务培训,按时参加统计年检,做到持证上岗,依法统计。
三、统计工作软、硬件建设
1、乡统计办公场所
乡党政领导在政府办公场所紧缺的情况下特意为统计办留置了一间全新、单独的办公室,并配置了专用的微机、打印机、档案柜等,有效提高了统计工作效率。
2、制度建设
根据统计制度要求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统计资料管理制度、数据质量抽查制度,规范各项统计报表工作记录和统计资料的存档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日常统计报表工作和资料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3、各类统计报表按要求实行网上直报,并建立完整的村级台帐,保证数据质量,实事求是。
四、数据来源
1、充分发挥广大乡、村干部主观能动性,认真开展统计基础工作调查。包括农产量抽样调查、畜牧抽样调查、固定资产投资调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等统计调查工作。
2、乡直有关部门上报各种报表及表册。如派出所提供的人口报表,畜牧站上报的畜牧生产季报表,农业服务中心上报的农村经济收入和农民负担调查表等。
3、乡统计人员到有关单位搜集相关的统计基础材料。统计人员到乡直管财政所、畜牧站、农业服务中心等单位搜集劳动情况及报表材料,到中心小学、卫生院等垂管单位搜集相关统计材料。
五、基础工作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统计人员能坚持认真学习《统计法》及工作中的有关法律法规,按时按规定参加统计工作会议、有关统计培训及统计执法考试等,提高了自身素质,适应了工作需要。
2、对统计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乡统计部门及时拟定了年初工作计划,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统计工作进度,乡党委、政府每年研究统计工作会议不少于2次,对统计工作早安排、早部署,保证了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3、坚持实事求是、严格统计执法,认真做好统计调查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了统计各类报表工作。
(1)乡统计人员每月都要抽出部分时间,深入农村及有关单位进行统计调查,搜集统计资料,了解辖区农业生产,群众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进一步核实统计数据,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严格统计执法,按时按规定上报各种报表。
(2)认真搞好档案管理。将统计资料及时装订成册,将重要统计资料整理归档。由于基础工作做得扎实,统计数据来源可靠,统计人员加强学习,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较好。因此,本乡历年农村统计工作没有发生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
经核查,乡级上报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15笔,分村汇总66笔,差异率0%;乡级上报农作物产量数据12笔,分村汇总60笔,差异率0%;乡级上报生猪存栏数据1笔,分村汇总5笔,差异率0%;牛存栏数据1笔,分村汇总5笔,差异率0%;羊存栏数据1笔,分村汇总5笔,差异率0%;家禽存栏数据1笔,分村汇总5笔,差异率0%。
六、存在的不足
对村级统计人员培训较少,乡直有关单位统计报表不能及时上报乡统计站。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乡统计人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及业务知识的学习,要认真学习与统计有关的法律、法规,按规定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行的会议、培训、执法考试,努力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不断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需要。
2、加强对村级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村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搜集准备培训资料,拟定培训计划,每年至少对村级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一次以上,使其统计业务素质有一定的提高。
3、规范统计档案管理。认真搜集统计资料予以保存,规范建档。
论文摘要:医院统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院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医院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当前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围绕此项活动,医院的统计工作应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服务,充分显示统计工作的魅力,已是摆在医院统计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论文关键词:卫生统计;现代医院管理
现代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统计管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作为医院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枢纽,其作用正在被管理者重视。医院的科学决策应当建立在充掌握院内的各种信息基础上。卫生统计专业性强,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信息的可靠性,影响医院经营决策水平,因此,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医疗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加强管理,促进自我生存和发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发挥统计职能,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只有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1统计数据的性质
1.1统计信息要有可信度
医疗统计指标在医院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医疗工作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决策,对医院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网络化管理,联网后的计算机不同于单机运行,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工作站,原始资料收集过程因此就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网络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临床医生因对某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输入操作员出现的手错等,都要求统计工作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1.2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
各类统计数字均来源于医院各科室,统计工作者直接深入科室,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医院综合信息台账,包括人事、财务、仪器设备、科研培训和患者资料等,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给院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使信息科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2开展和拓宽统计工作职能
2.1全面开展统计工作,加强医院质控工作
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2深化拓展统计工作,靠拢医院管理
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2.3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建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当好领导管理和决策的“智囊团”,具体有以下几点:医院设立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健全医院信息网络,从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障;医院统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又要具备统计专业知识,时代的发展又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医疗科室进行课题设计、数据处理,使统计职能深入人心;为医院决策提供可行性论证,使统计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统计工作者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承担重要任务,增强医院统计参与管理的意识,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综合收集、利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为医院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服务,真正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部和“智囊团”;定期或不定期做好统计分析及统计信息反馈工作:每季、半年、年度做定期综合性统计分析,其内容包括门诊及临床各科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经济效益及病人满意度等。并从纵向(与往年同期比)、横向(与同级医院比)以及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从中找到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正负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及时提供给医院及有关部门。院领导往往据此主持召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医疗质量分析会,并把统计分析报告进行宣读,对于成绩及问题进行全面讨论,给予表扬和批评,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做专题性调查,写出不定期统计分析;改进统计方法:医疗评价更合理在诊断质量评价上,以前我们只评价门诊/出院诊断符合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仅这两项指标不够全面,又把漏诊率、待诊率、入院3日确诊率纳入考核项目,对诊断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并把一目了然、反映不出诊断水平的疾病,如大部分骨折、烧烫伤、原因明确的中毒和部分创伤等剔除,使其不参与诊断符合率的计算。
两点体会:第一方便了领导对统计信息的利用,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第二有效地发挥了统计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承浩.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统计,2002;9(2):99-100.
[2]张翠红.统计工作与医院的综合管理.地方病通报,2002;17(2):82-83.
[3]侯世方,孙长福.统计职能在医院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5):275.
[4]马天华.浅谈医院统计职能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1999;16(4):202.
[5]赵雯.搞好医院统计要处理好八个关系.医院管理杂志,1999;6(3):237-238.
关键词:统计 管理 现状 发展
1 统计的定义及特性
1.1 定义 从微观上说,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各分项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综合性的工作。平时点点滴滴的统计数据是反映平时工作成效、结算支付以及未来工作计划安排的重要依据。
从宏观上说,统计工作是一个工程项目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工程项目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同时,统计的各项数据及指标也是反映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参考依据,就好像照片一样能够直观的反映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1.2 特性 统计有两个鲜明的特性: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2 统计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其精髓在于控制,即重点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现场的管理控制。而控制的基础就在于对于工程项目所做的科学的,切实可靠的统计工作。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于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筛选、分析,根据其动态变化,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由此得到的对于工程项目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决策和结论,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或修改原计划的综合管理过程。影响项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如果不努力去做大量的统计工作,就会导致事到临头,毫无警觉,风险隐患在哪里不清楚。因此,统计工作项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建立起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工程项目管理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2.1 可以反映工程项目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例如月末、季度末或年底),也可以反映工程项目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即本月的生产、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情况),还可根据现状或动态指标制定工程计划及保证措施。
2.2 可以反映工程项目的效益与效率。可以通过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投入的人、材、机等诸方面的统计、汇总与合同清单进行盈亏分析,另外还可计算人均产值来反映项目的生产效率。
3 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现状及分析
3.1 统计工作得不到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
3.2 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主要由于统计人员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甚至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3.3 统计指标提供的及时性普遍较低。实际工作中,很少甚至不向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工程项目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整个项目的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了。
由于上述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所以目前统计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决策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因此导致了统计工作陷入“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这一怪圈。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主要原因是管理者和统计人员往往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进而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更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目前管理者和统计人员对统计的认识不足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①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②认为统计是为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负担越重;③认为统计对项目管理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管理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④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经营项目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统计无能为力。
4 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发展
统计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是监督整个项目实施的重要手段,是项目管理者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建筑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能充分发挥统计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我们必须在原有的统计工作基础上进行更全面、更有效、更系统的改革发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着手:
4.1 在工程项目的各部门设置专职统计员,对整个项目的统计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统计培训,做到培训上岗并提高从业人员的统计意识。
摘要统计信息是事业单位在实施科学决策,以及推行现代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而且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为了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也必须有效提高统计信息的质量,因为它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统计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然后针对统计信息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问题改进措施
统计工作在事业单位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的竞争愈演愈烈,把好统计信息工作的质量关,对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事业单位应充分认识到统计信息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其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帮助统计工作能适应各种变化,让事业单位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一、统计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性
早在十二五时期,国家统计局对统计工作就提出了规范统一的科学发展要求,以规范统计工作的操作规程与业务流程,进一步使统计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法制化,只有这样统计信息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经过反复实践证明,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所起到的作用将越来越大。首先,要想有效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就离不开科学的组合方式、高效的统计制度以及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这样就能有效避免不规范与不科学的现象出现,从而有效确保了统计信息质量;其次,当事业单位的统计信息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之后,统计信息的实用性及准确性都将随之得到有效提高;此外,为了使统计信息质量能得到有效保证,还将基层数据直接导入了国家数据库,这样便能在极大程度上降低统计数据受外部干扰的程度。
二、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
1.统计工作的建设相对滞后
我国的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对统计工作的建设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的感觉。在过去,大部分事业单位中都未单独设立统计机构,现在除了极少部分的高校,以信息中心兼职充当其统计机构外,其余高校根本不具备统计机构,一般统计工作都划归于财务室、院校办公室或是别的部门。随着高校办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财务人员与办公室人员能勉强完成相关的报表统计,已经实属不易了,再也无法对相关的一些调研结果与数据进行整理,试问这样的统计方式如何能确保统计信息的质量。
2.缺乏完善的统计制度
之所以说我国缺乏完善的统计制度,是因为我国现行的统计立法,不能满足统一性和整体性的要求。例如统计法中对于统计经费、统计工作计划、统计工作执行与检查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知识与规定。而且多数事业单位也未制定出完善的统计制度,若再加上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的忽视,就更难保证统计信息的高质量了,长此以往将严重阻碍事业单位统计事业的发展。
3.基层统计团队力量不足且基础性较差
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开始于乡镇单位,它们是后续统计工作中的统计基础与数据源头,其统计工作量是非常庞大的。而乡镇单位有普遍缺少专职的统计人员,面对任务重、专职人员少的困境,统计信息质量将很难保证。再加上乡镇单位原本拥有的统计人员,由于单位中事情繁杂,为接受过正规的上岗培训及岗位频繁变动等原因的影响,造成统计人员普遍存在专业技能较差,以及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由此看来,基层统计团队的统计能力,完全无法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统计工作需求。
三、提高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的改进措施
1.提高事业单位中对于统计工作的法制意识
增强普法宣传力度,提高事业单位中对于统计工作的法制意识,确保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能顺利开展。首先,提高法制意识应从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抓起,要使其敢于利用法律武器来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并始终依法对统计队伍稳定性与统计机构完整性进行有效保护;其次,事业单位在进行统计工作的过程之中,应始终与统计法保持高度一致,确保统计工作所具有的严肃性,不受外界任何因素的影响;此外,要想有效提高统计信息质量,还必须把统计执法当成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只有如此才能使统计工作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2.在事业单位中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统计管理制度
在提高统计信息质量的过程中,建立起科学规范的统计管理制度是势在必行的,不但要建立起统计管理制度,同时还必须严格执行统计管理制度,若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与矛盾,都必须及时进行协调及处理,以便将事业单位中的统计信息质量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同时,事业单位中的统计工作是可以与日常的管理工作相结合的,例如将统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与个人的业绩考核挂钩,实践证明这样也能起到提高统计信息质量的目的。
3.加强基层统计团队的综合能力
要想使基层统计团队的综合能力得到增强,就必须借助强有力的措施,以便快速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等。一方面坚持统计工作的原则与要求,建立健全相关的基层统计网络,另一方面也必须设立专门的统计岗位,并切实做到以源头建设促统计工作发展。这样基层的统计工作才能拥有更加超脱的地位。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切实提高事业单位中的统计信息质量,是事业单位统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统计工作的相关人员还必须及时发现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便能以最快的速度提高事业单位统计信息的质量,从而达到促进事业单位决策与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亚珍.规范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探索.财经界(学术版).2012.04.
[2]叶冬桂.关于提高企业统计信息质量的策略研究.科技致富向导.2010.08.
根据市统计局有关文件精神和区统计局《*区20*年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年”工作实施意见》的相关部署,我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年”工作全面启动,为确保这项统计基础性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和内容范围
“强化年”活动的总体工作思路是整改、巩固、深入、提高,继续加强对统计规范化活动创建单位的指导和监督,不断巩固统计规范化建设的成果,并以示范单位带动我区统计规范化建设由点到面全面铺开,进一步提高我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总体水平。
“强化年”活动的工作范围是:一是继续推进村居和工业企业开展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活动;二是从工业和农业拓展到其它产业,包括二级及以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2亿元以上批发业、5000万元以上零售业(汽车销售业为1.5亿元以上)、三星级以上住宿业和2000万元以上餐饮业;三是开始着手开展政府部门统计基础建设活动,选择若干个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比较紧密的指标所涉及的部门进行规范化创建活动。
在“六个有”(有良好的统计工作环境;有稳定的基层统计队伍;有必要的统计工作经费保障;有完整规范的统计工作制度;有健全的原始数据统计台帐;有完善的统计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和规范基层统计工作。镇(街道)、开发区要严格按照在地统计的要求,全面加强对辖区内企业、个体户以及村居统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并实现网上直报,逐步建立起本级的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贸易业以及服务业等抽样调查,重点镇(街道)要分专业建立法人单位名录库。
二、各实施阶段及工作安排
(一)启动阶段:(20*年5月-6月)
制定20*年度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计划,确定具体创建对象,明确工作目标,保证该项基础性工作高标准、高质量进行。
根据区统计局动员会议和考核意见精神,于6月底召开全镇动员工作会议,及时做好各项工作布置。
(二)实施阶段:(20*年7月-8月)
7月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培训月。由区统计局对列入本次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本镇村居、企业统计负责人分期分批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明确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目标和要求。
开展督导和检查。督促统计机构人员、办公设备、工作制度等组织建设的落实,重点指导统计台帐、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档案、名录库建设等业务建设。检查部门统计与政府统计的统一性、调查方案的科学性、统计报表收集和统计数据处理的规范性及统计数据的准确性。
及时了解创建单位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动态、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经验。对好的经验要予以交流借鉴,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门指导并督促整改。
(三)验收阶段:(20*年9月-10月)
关键词:医院;综合统计;卫生统计
中图分类号:F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226-02
1 综合统计的优势
它是医院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依据,是检查监督医院各项计划实施进展的依据,也是医院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
1.1医院综合统计为医院管理提供医疗、预防、诊疗、保健卫生资源利用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以便医院行政部门及时了解医院工作情况,对医院的规模和医疗质量进行监控,规划。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服务。
1.2医院综合统计拥有大量的资料数据。能保证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完整,科学地反馈于医院的决策机构,它是医院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依据,具有统计的监督和服务作用。
1.3医院综合统计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经济效益型和管理型的医院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和监督医院经济运行的状况,提升医院管理质量,提高医院经济效益。
1.4医院综合统计在评价医院在社会、医院和患者三者利益之间所发挥的作用,决定着医院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证患者的利益,使患者在现有医疗条件下得到最佳服务,同时,医院获得社会效益,提升了医院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1.5医院综合统计可以反映医院的过去、现在和预测未来。它反映了医院在过去各个时期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水平以及医院发展过程中的每项成果。
1.6医院综合统计参与了医院管理决策,对医院管理工作起着“智能团”的作用。一是及时准确地提供领导做出决策目标的统计信息;二是在决策目标确定后能够提供辅助论证决策方案的统计信息;三是在决策付诸实施后提供有助于决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的借鉴性统计信息;另外,应善于抓住医疗服务、管理和经营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2 综合统计的内容
2.1卫生管理统计。就是要强化统计管理职能,将统计与医院的管理相结合,把统计工作渗透到经营管理中去,充分发挥统计在医院经营管理的作用,使统计工作直接参与医院管理,为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为医院的经营管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主动跟踪医院管理,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信息的收集,力求以统计数字、图表、报告相结合的形式。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情况,使统计更广泛地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和医学研究各个领域;准确把握领导决策对信息需求的特点,发挥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作用。
2.2综合分析统计。医院要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必须加强管理。现代化的医院管理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和医院信息。卫生管理统计利用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把医疗质量统计,医疗效率统计,社会效率统计等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是人员的构成对医院工作所产生影响的分析与评价;二是对业务技术质量和数量的分析与评价;三是对病床使用程度和仪器、设备利用程度的分析与评价;四是对各部门工作协调性的分析与评价;五是对收入与费用支出等经济活动的分析与评价;六是对经济指标与业务工作指标联系的分析与评价。采用定期分析、不定期分析、专题分析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向医院各级领导提供信息数据,参与医院的经营管理。
2.3综合监督统计。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统计必须调整视角,变单纯的事后反映为事前的预测与咨询,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事后的信息与评价为一体,促进统计信息整体功能的发挥,对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新情况以及发展的趋势和影响做出综合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参与领导决策。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医院领导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服务。密切关注各项工作计划及医疗质量指标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强化统计监督职能。
2.4卫生信息统计。借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龙头的信息技术,综合统计信息交流,走向社会大市场,有利于医院工作系统化,程序化,便于工作和总结。建立全院性的医疗统计网,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和先进的计算机手段对统计资料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为领导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信息咨询服务,从而敏感地发现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及时、有效的改进方法,为医院管理决策的实施提供信息保障。同时医院管理决策为医院统计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推动医院统计方法的不断发展。
3 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良好的制度带来良好的工作效果。医院应完善相关统计工作制度,做到制度留人,管理留人,工作留人。
3.2统计人员开展综合统计工作,需要全院各部门的信息支持、管理层高度重视。卫生统计工作包括了人力资源、医疗设备调查表,并将统计业务扩展为统管全院医疗业务、医务人员、卫生经费、医疗费用、医疗设备等的统计。统计人员开展卫生统计工作,需要全院各部门的信息支持、管理层高度重视,必须建立科学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全院有效的信息反馈制度。
一、统计工作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1.项目前期阶段。通过现场踏勘和走访,对已有工程资料的评审,分析相关数据,预估项目实施过程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和不确定性因素,充分考虑合同风险并测算项目预期收益,为是否承接该项目,以及制定投标报价提供依据。
2.项目建设阶段。一是根据生产经营管理需要,通过对项目施工安全、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掌握工程施工过程的项目产值、完成工程量、工程款收支、安全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工期等信息,对完成工程量和产值是否吻合、成本开支是否真实合理,从统计和项目施工专业角度对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确保经济数据的准确可靠,为项目科学动态管理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二是通过项目当前的人员、技术、设备情况,以及工程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等方面的状况,预测未来统计周期内各项指标的变化,便于企业掌握和控制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趋势,为做好工作计划和准备提供依据。三是通过对统计数据的横向比较,反映出项目人员规模和组成、经济规模、项目结构、安全质量体系的合理性。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对比和分析,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3.项目竣工阶段。通过对项目安全、质量、造价、工期等方面收集、整理和分析,全面掌握项目经营情况,将统计信息与工程管理相关部门共享,积极做好项目收尾工作。同时,对各类成本资料进行统计与审核,确定项目真实成本。通过对完工项目数据和资料的分析,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企业发展积累管理经验。
二、统计工作现状
1.管理者对统计工作重视不足。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项目管理者必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创造经济效益、保证施工进度与安全上,放在与建设方、监理方以及上级公司等的协调上。因此,对直接产生效益、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工作重视程度高,对起到基础性作用,效果难以直接体现的统计工作重视不足。造成统计人员兼职的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
2.统计数据资料准确性、及时性下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统计数据发挥效用的基本要求。部分统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工程项目的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填报统计数据的随意性加大,一些统计指标没有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统计数据质量下降。
3.缺乏统计分析和监督。统计工作要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效用,不能仅仅停留在数据简单堆砌的基础上。目前,大部分统计工作缺乏对整个项目的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统计咨询和统计监督缺失。统计工作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由于统计工作存在的上述问题,所以目前统计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决策参考作用有所减弱。统计工作陷入了“管理者不重视统计工作质量下降统计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管理者更加忽视”的恶性循环。
三、对策与建议
1.转变观念,全面了解正确认识项目统计工作重要性。事实上,在发达国家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对统计中作十分重视。充分利用统计功能控制项目的进度、质量和费用支出,是管理者做出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前项目统计工作要求统计人员除了具备专业统计知识外,还要懂得工程施工、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等知识,对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企业应组织统计专业人员系统学习统计知识、工程管理知识、法律制度和计算机技术,鼓励专业人员参加执业资格、业务水平及技术职称考试,提高专业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引导专业人员积极参与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管理,促使项目管理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2.建立健全管理体制,规范经济统计工作。一是设置综合统计部门或统计岗位,配备既懂统计专业知识又熟悉施工专业的人员,并明确其他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各部门按统一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和分析报告。二是建立健全项目统计指标体系。在充分考虑企业经营管理、参与市场竞争需要的基础上,结合上级主管单位的要求,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企业统计指标体系,科学分解指标体系,落实统计工作相关责任人,强调统计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客观性、全面性和规范性。
(一)第一产业统计范围、调查频率和上报时间。
第一产业包括以下5个门类:(1)农业;(2)林业;(3)牧业;(4)渔业;(5)农、林、牧、渔服务业。
农业、牧业报表实行定期报送制度。乡镇(街道)报送时间分别为2月15日前上报乡镇基本情况表、行政村基本情况表(每5年报送一次),3月5日前上报一季度畜牧业报表、第一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5月8日前上报春季作物估产报表,6月8日前上报农作物夏播面积报表、春季作物实产报表、上半年畜牧业报表、第二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8月5日前上报农作物秋播面积报表、夏季作物实产报表,9月5日前上报前三季度畜牧业报表、第三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10月15日前上报全年农作物预计报表、全年畜牧业生产预计报表以及第四季度抽样畜禽规模户报表,12月20日前上报年报。
畜禽监测调查实行月报与季报相结合制度。乡镇(街道)报送时间分别为每月(季)的20日前。
粮食生产监测调查实行季报制度。乡镇(街道)报送时间分别为2月5日、6月5日、8月5日、10月15日前。
农村住户调查实行月报与季报相结合制度。《现金收支日记账》、《农村居民家庭实物收支台账》实行月报制度,乡镇(街道)每月10日前上报数据;《农村住户劳动力就业情况季度调查表》实行季报制度,乡镇(街道)每季上旬(3月10日前、6月10日前、9月10日前)上报数据;《年报一次性调查一套表》乡镇(街道)12月15日前上报。
区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科技局、教育局、卫生局、公安局、民政局、社保局等相关部门结合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主要业务统计报表在上报主管部门同时,抄报区统计局。
(二)组织实施。
区统计局负责指导开展第一产业统计调查及统计业务培训、数据质量评估等工作,负责相关行业的第一产业调查,审核、汇总、上报本地区第一产业统计报表。
各乡镇(街道)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第一产业业务统计调查、数据评估分析等工作,及时向区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区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科技局等作为重点工作牵头部门,分别要负责做好农业、林业、渔业、耕地面积、食用菌季度生产情况统计工作及年度生产情况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相关统计数据的汇总及报送工作。
(三)加强考核。
按照《关于印发*区2009年度统计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区政办发〔2009〕72号),严格考核制度,落实考核责任,确保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全面性。
二、工作机制
(一)分工负责制度。由各乡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按照“整体设计、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分步推进”的原则,做好本单位的业务统计调查工作。
(二)统筹协调制度。根据工作需要,由区统计局或视需要由区政府办公室召集各乡镇(街道)及区级有关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研究解决第一产业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指导、督促、推动第一产业统计工作。
(三)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对各乡镇(街道)和区级有关部门第一产业统计工作年度考核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
三、工作要求
第一产业统计调查工作涉及范围广、调查难度大、业务要求高,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第一产业统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第一产业统计工作机制,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第一产业统计工作。
2.做好统计保障。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要安排专职人员从事第一产业统计工作,年度财政预算要保证开展调查所需经费,确保第一产业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一、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认真做好定期和年度统计报表工作
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一直是我们统计部门工作的核心,为此,从年初开始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各种有力措施:
1、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企业单位的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发统计台帐,保证了数据源头的真实可靠。
2、建立科学的统计评估制度,确保重要的统计指标真实可靠。
3、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增强全社会依法统计意识。
二、加强能源统计核算基础,提高能源平衡表编制质量
(一)强化报表审核,不断提高能源报表质量。一是严格报表上报要求,狠抓源头数据质量,要求企业能源报表上报达到“完整、准确、统一、及时”;二是加强报表数据审核,进一步完善企业、街办、区局三级审核体系。加强报表完整性、准确性审、逻辑性、统一性、协调性审核;三是强化数据质量评估通报。严格按照省市关于报表质量的要求,从表内标间数据衔接、横向纵向数据对比等方面对报表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并在季度末对各重点企业、各街办报表数据质量进行通报;今年以来,能源报表未出现重大错误,数据查询量也大幅下降。
(二)强化监督检查,提升能源统计数据质量。一是联合中小企业局对辖区当中新增企业的报表数据质量进行检查;二是根据报表报送情况,对几家数据波动较大的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三是结合统计法制工作安排,对部分工业企业进行了能源统计工作专项巡查,提升源头数据质量。
(三)强化部门联动,准确反映节能降耗工作成效。一是加强与发改委、中小企业局等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我区为节能降耗采取的措施以及成果,并将其反应在能源统计工作中,宣传到全社会;二是加强与重点耗能企业的沟通,及时了解企业能耗变化情况,及时发现能源统计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并采取足够的应对措施。同时,逐步建立了与有关部门的“季度定期、重大事件不定期”交流机制,不断互通信息,加强沟通,及时发现节能降耗中出现的重点和突出问题,不断提升节能降耗工作效果。
三、明确责任,不断推进基层能源统计基础建设
一是今年以来,我科室着力加强基层能源统计力量建设,街办统计工作站落实了专兼职人员负责能源统计工作,为企业报表审核设置了第一道防线;重点耗能企业配备了专职能源统计人员,能源统计队伍专业化水平更进了一步。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区、街、企业三级能源台帐设置,重点企业电子台账建设基本完成。三是建立了全社会能源统计数据联审制度。为进一步夯实GDP能耗测算基础,今年上半年,区局出台了全社会能源统计数据联审制度,就各专业能源统计数据的收集、审核、汇总、上报做出明确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能源数据的准确性、衔接性。
四、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能源统计人员业务水准
今年以来,区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能源统计业务培训,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是年度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统计人员、街办能源统计人员进行了能源知识、能源统计业务培训;二是多次组织街道办事处和重点耗能单位能源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能源统计制度、报表指标、能源消耗总量、单位产品能耗、能耗考核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及能源统计数据评估分析方法进行了重点培训学习,并对报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通报和讲解;三是对区局其他专业统计人员进行了全社会能源统计业务的培训,提升了专业统计人员能源统计业务水平;四是采用座谈会、单独培训、深入基层培训等方式对重点耗能企业、新增单位统计人员进行能源业务培训;五是区局能源统计人员积极参加省市能源统计业务培训。通过高密度、多形式的培训,我区能源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能源报表数据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圆满完成了全县能源统计台帐报表工作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关于建立能源统计台帐报表工作要求,对我辖区法人单位进行了认真的清查。为了使基层统计人员能认真对待这次的清查工作,除了下发文件通知,还通电话对这项工作的意义进行了强调。根据与相关部门核对的单位情况,设计了一张简表和各重点清查的单位名单。采取的清查方式是:一是根据基本单位名录库掌握的单位情况逐一核实,二是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单位名单进行重点核实,三是分专业划分界定了单位,由各专业工作人员对单位进行详细了解,并督促各单位建立了能源统计报表,圆满地完成了此项工作。
六、2016年能源统计工作计划
一年以来,在全科室的共同努力下,能源统计工作取得一定进步,但与省市能源统计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2016年我科室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能源统计工作:
一是逐步推进基层能源统计基础工作,逐步完善企业能源统计台帐,逐步规范能源统计上报流程、审核流程。
二是加强与企业沟通协调,争取企业配合,加强审核,做到专业间数据衔接,全力做好能源专业“企业一套表”工作。
三是继续开展能源统计对象的能源统计执法检查、能源统计工作巡查以及调研。
四是全面推进全社会能源统计工作,着力解决GDP能耗测算瓶颈。建立全区GDP能耗测算方案,健全全社会能耗数据联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