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0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智慧应急建设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天中国正在迎来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已成为近几年城市经济工作的核心,加速发展智慧城市更是“十二五”规划中,国家从战略高度提高城市化质量、推进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举措。
IBM于2009年正式推出“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并始终致力于通过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如今,IBM软件集团基于整体规划设计、关键技术和实施保证这三大优势,针对中国智慧城市的切实建设需求,推出了全新的“慧典先锋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整合全球可复用的最佳实践模型,以及适用于不同行业和信息化水平的IBM智能运营中心、智能交通、智能水管理、和谐城市、应急等解决方案,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最佳的智慧城市软件和服务支持,全面促进全国建设具有国际化水平的智慧城市,真正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运营效率。
其中,IBM智慧城市智能运营中心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城市决策者协调城市内部的各种机构和各项资源,提供整合的数据虚拟化、实时的协作和深入的分析,帮助城市机构为问题做好准备,协调和管理响应工作,并持续提高城市运营的效率。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将技术和信息整合到交通基础设施中,借助交通预测模型,更好地规划交通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污染,增强应急响应能力,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并使城市交通系统及基础设施更加高效、安全、可靠。智慧城市智能水管理解决方案整合了资产维护、员工技术及工作指令数据,通过预测分析模型、优化的水资源费率制订和互动,减少水资源维护的待办事项和成本,保证企业收益并充分发挥公用事业的作用,实现水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和谐城市解决方案通过建立统一指挥、科学监控、协调有序的和谐城市运营机制,在紧急情况或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反应、实施及时、有效处置,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智慧城市应急解决方案通过有效利用网络、信息、应用系统资源,构建城市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帮助政府通过多行业统一监控、预测分析、资源调度指挥,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未来,IBM软件集团还将通过全球2000多项丰富的全球项目实施经验和成熟与完善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依靠IBM智慧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关键技术和实施保证优势,与更多中国城市开展深入的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并携手城市管理者和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家园。
在招募合作伙伴方面,IBM大中华区方案软件集团总经理夏然表示,生态系统贵在精,不在多。“我们会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把合作伙伴带起来,我希望‘智慧城市’将来的发展方向是我们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和共建的。”
——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周年成长回顾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只有紧紧拥抱数字经济浪潮,才能跨越赶超、实现引领。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市、国家智慧城市创新实践研究基地和我省首批“全光网”城市,近年来,我市乘着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从无到有,已经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为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提供着有力支撑,勾勒出鹤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框架,培育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新动能。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2019年9月30日,作为市政府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由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河南云中鹤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中鹤公司)在抢抓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这一机遇中应运而生。
能谋势者必有所成。一年来,云中鹤公司踏准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的节拍,依托鹤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的优势和资源,专注探索智慧城市集约化建设之道,成为鹤壁东区数字经济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
风劲正当时。一年来,云中鹤公司以技术创新打造城市服务新体验,以技术集成打造城市最大公约设施,以生态孵化打造产业共同体;在助力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等工作中贡献着强而有力的力量。
(小标)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
如今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在便利店,刷一下脸就能支付;在家里,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工作;出门办事,数据代替人工“跑路”,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得数据者得天下。在数据已成为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的当下,谁能率先驾驭新动能,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下一站赢家。
走进鹤壁东区,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智慧书吧、智能灯杆、智慧公交站……处处散发着数字经济的魅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座智能要素积聚之城。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落地,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生态链正在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发展潜力等方面优势日渐彰显,我市已然成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沃土。在鹤壁东区,众多企业正托举着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经济引擎,云中鹤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置身于信息革命浪潮和高质量发展大势中,作为一家成立一年的“新”公司,云中鹤公司深刻地理解到新兴产业发展的好不好,不单单是引进几家龙头企业的问题,更重要在于能否形成具有成长性、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各生态链企业分工合作、延链补链,进而集聚发展、实现规模效应。
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化运作的最大能效,将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如何立足鹤壁,为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提供“数”的支撑,进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最大贡献?是云中鹤公司一年来的重要课题,而云中鹤全体员工,用一年的发展给出了答案。
——在运营模式方面,云中鹤公司坚持“政府指导、国有控股、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政府搭台, 社会唱戏”的多元化协同创新机制。以开放数据和释放需求为源头活水,拉动更多更多资源汇聚多元化创新力量,发挥数字经济的行业平台作用,鼓励人才引入,加强技术交流,引入专家把脉,帮助本地企业提升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为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在打造“数据开放+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上,云中鹤公司坚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在市直相关单位的指导下,依托京东云强大的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着力推进数据汇集和发掘,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创新应用,释放技术红利、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扎根本地,培育产业生态上,云中鹤公司协助政府部门高效汇聚多方数据,确保数据权威性,并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保障服务,进而激发不同交易主体的积极性,扩大参与主体范围,打通数据壁垒,降低数据“跑路”成本,大幅提升数据间的运行效率,推动数据交易从“商业化”向“社会化”、从“分散化”向“平台化”、从“无序化”向“规范化”的转变,实现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数据对接交换,促进产生生态链的建立与完善。
当前,我市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这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借助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驱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创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另一方面也有益于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渗透,培育数字生活新生态,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深化智慧社会建设;同时还将形成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和支撑全市高质量发展城市建设。
云中鹤公司总经理邱爱军介绍,大数据是经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模式、生态体系等方向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掌握和运用大数据的能力正日益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一年来,云中鹤公司经过对《河南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鹤壁市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的学习研讨,细化了公司重点发展任务,完善了建设内容设计。同时,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与投资战略规划,向政府部门提出了明确大数据产业统计体系,建立大数据产业运行监测机制;深化、细化重点发展任务建设方案,统一管理形成工作专栏;补足完善联动机制,建设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为主线、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数据供应链”;利用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提升大数据安全及敏感信息管控能力等建设性意见。
一个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正逐步凸显,激荡起阵阵新浪潮。
(小标)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贡献“云”的力量
城市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缩影,而当前方兴未艾的智慧城市建设,正可以作为一个地方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帮助我们将数字经济与实体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衡量数字经济的产出和效益。
建设智慧城市最终是为了提升城市的管理和治理水平,城市的管理好不好、老百姓幸不幸福,取决于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智慧城市不单纯是城市的信息化,更应该是城市发展方式的智慧化。
8月20日,《鹤壁新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我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要注重公众体验,实现服务普惠便捷;提升产业服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平安和谐;加强集约共建,夯实城市基础支撑4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是我市多年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成果和经验的总结,更为我市智慧城市规划与建设提供了急需的指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的共性标准,为参与建设智慧城市的各级建设方提供了详实详尽的指导说明,对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在云中鹤公司副总经理朱鹏伟看来,《方案》紧盯建设“高质量富美鹤城”发展目标,顺应“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发展趋势,以“数据驱动、服务导向、智能应用”为核心理念,以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促进惠民服务、产业创新和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为重点,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深入集成应用为手段,对建成“一端”智享生活、“一体”连接政企、“一台”汇集数据、“一心”统筹城市运行、“云网融合”夯实数字基础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建成“感知敏捷、资源共享、服务优化、生态协同、产业共生”的新型智慧城市指明了方向。
9月29日,云中鹤公司凭借雄厚的技术优势,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项目一期中成功中标。这意味着云中鹤公司在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在信用、教育、公安、应急、医疗、交通、环保、消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审计等共计15个项目将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京东作为云中鹤公司的投资方,其在智慧城市相关技术方面具有多项唯一性的核心专利技术。而且京东已经将智慧城市相关专利、软件著作权许可给云中鹤公司。”邱爱军介绍,云中鹤公司已实现与我市相关委办局沟通对接,具备跨部门协调以及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鹤壁市京东云计算中心由云中鹤公司负责整体运营管理;云中鹤公司将依托京东云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长期、稳定的本地化服务,保证数据的统一管理,保证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实现整个智慧城市业务管理和后续服务的一致性,最终实现“鹤壁新型智慧城市1234” (一个中枢平台、两大功能中心、三大支撑体系、四大创新应用)的整体目标。
“智慧城市建设实质上是一个城市以信息化为手段,实现城市科学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与社会民生的公共服务,建设范围涉及思路、策略、方法、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和领域。”云中鹤公司项目技术负责人李超迪介绍,规划建设方案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顶”,是智慧城市科学化、集约化、可持续建设的基础。
同时,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管理机制、技术路径、建设周期等原因,现实中的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标准不一、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集约化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主体的重要要求。云中鹤在市委、市政府和京东集团的支持下,将秉持集约化原则,致力打造高效和谐的智慧鹤壁,并形成完善的技术、产品和运营体系,为云中鹤的发展奠定基础。
“云中鹤公司将严格落实《方案》内的工作部署要求,理顺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思路和操作规程,在先行先试中不断积累经验,确保圆满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李超迪说,本着建设参与方的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将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从规划入手,以智慧规划引领城市智慧的发展,循规律、练内功,进一步深化、细化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坚持“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和“一体化”建设原则,实现鹤壁智慧城市从数字化到智慧化升级,丰富覆盖维度和建设内涵,最终实现综合竞争力显着增强、城市影响力显着增强、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生态承载力显着增强、群众幸福感显着增强的城市发展目标。
日前,云中鹤公司接到市发改委邀请,将于今年12月代表鹤壁市参加2020年北京智慧城市博览会。“公司一体谋划、整体推进的发展局面已初步打开。”邱爱军说,他们将通过智慧鹤壁项目的实施,实现产品打磨、技术封装、生态培育、团队打造,使云中鹤具备完整实施智慧城市的资源、能力和案例。
近期可为、远景可期。云中鹤公司正以迎难而上的勇气、积极向上的朝气,勇当先锋的志气,助力高质量富美鹤城建设行稳致远。
轴一:在途项目轴
宝剑锋从磨砺出,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筹备,云中鹤在智慧公安、智慧教育、智慧审计、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多个领域为我市量身定制了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蓝图。
智慧公安领域,建立鹤壁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紧密依托“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结构布局,利用现有或新建物联感知设施、设备,推进智能感知、智能采集等信息化科技手段应用,有效汇聚互联网数据、政府政务数据和城市物联网数据,通过对治安数据的全量全要素采集和数据价值深度挖掘,改变目前治安管理数据零散、信息化程度低、态势研判预警手段不足等现状。构建形成“主动发现、智能推送、精准处置、高效联动”的立体化、信息化“平安鹤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对各类风险隐患的自动识别、敏锐感知和预测预警预防能力。
智慧教育领域,建立鹤壁市智慧教育大平台,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应用模式,形成教育行业基础设施和应用支撑平台,完成覆盖全市、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云服务体系。规范教育平台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管理,保证数据的真实、完整、准确、安全及可用,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有序开放与共享,做好教育基础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推进已建系统运行与服务,提升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安校园等诸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利用已有系统,提升教育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监测评价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实现与其他政务部门的数据共享。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志们:
市智慧城市建设自去年启动实施以来,通过省市及各有关方面近一年时间共同努力,特别是项目方案设计专家团队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方案和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设计方案,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今天,省工信厅组织省信息化专家对我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社会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方案进行评审。蔡厅长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充分体现了省工信厅对我市信息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各位领导、专家以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敬业精神,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形成了项目评审意见。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对市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等3个项目顺利通过评审表示热烈地祝贺!对省工信厅各位领导和各位参与项目方案评审工作的省信息化专家、省测绘局、北京东方通科技公司等有关方面表示衷心的感谢。
信息化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体现着科技实力、发展后劲、创新活力。智慧城市是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国各省市方兴未艾。按照全省“十二五”信息化建设的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幸福的总体目标。智慧城市建设从2012年起,用2年时间重点抓好“一个中心,两个平台”建设,着力推进“六个应用”,全力抓好九个重点项目建设,搭建起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去年11月1日,市委、市政府举行了市智慧城市启动仪式,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启动。目前,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已经市发改委批准立项。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社会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今天通过了专家评审,数字城管、应急指挥、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设计方案正在抓紧修改完善,智慧城市建设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社会管理和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性、支撑性项目,是其它应用服务的依托和保障,是推进资源整合共享的关键,关系着其他项目的应用成效。关系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水平和层次。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是我省信息化管理和参与顶层设计的精英团队,大家紧跟信息化发展潮流和趋势,立足我市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富有前瞻性地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意见和建议,是先进理念、工作经验的结晶,对我们进一步拓宽思路,完善方案帮助、启发很大。市政务信息办和各设计单位要坚持规划先行、应用引领、整合共享的原则,对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充分吸收、融入到我市方案中,提升方案的整体水平和层次,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广视野,定位、谋划、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主动做好与省上整体部署的衔接,主动加紧与省信息化专家项目和设计单位的联系沟通,及时解决方案中存在的难题,全力以赴加快方案的修改完善,进一步完善方案,提升方案的超前性、科学性、可行性和操作性。要组建专门的项目建设机构,充实技术力量和人员,加强与项目建设涉及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前期工作,力争这3个项目尽早启动,发挥效益。要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应用和资源整合,完善拓展项目应用服务事项,推进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应用效益,提升宏观决策、城市管理、民生服务等水平,提升城市幸福指数。同时,我们恳请省工信厅继续对我市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希望省信息化专家团队发挥经验丰富、人才密集等优势,继续为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和层次,推动我市信息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谢谢大家!
随着全域旅游的稳步推进和大众旅游新时代的到来,旅游正成为民众普遍的生活选项,这对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国务院《“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并把它作为推进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可见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提升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用智慧化的手段进行信息和资源的整合,实现对公共服务的运营和管理,从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的智慧体验。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别指出要加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引导智慧旅游的创业发展。以智慧旅游为切入开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安徽省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一)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统筹规划,技术资金支持有待加强
安徽省不断深化旅游改革,重视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出台了《安徽省旅游公共服务三年规划》、《安徽省智慧旅游建设顶层设计方案》、《安徽省智慧旅游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计划在2020年前实现“一核(安徽旅游大数据中心)集散,一台(安徽旅游综合服务平台)供给,一网(安徽旅游网)联通,一机(皖游通)在手”。通过一系列总纲性规划和具体计划,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层面的保障。但智慧平台建设需要借助云计算、北斗卫星定位、4G、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支持,资金投入力度需要加大。
(二)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功能开发有待完善
安徽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和移动综合服务平台(“皖游通”)对外开放,综合服务平台包括智慧政务、智慧服务和智慧营销三大块,内容有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查询、旅游大卖场、数字体验馆等业务系统。可实现对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游线路、旅游商品、演艺项目等不同旅游信息数据的查询。但服务平台的信息传播方式创新性不够,旅游互动交流社区形式单一,游客对信息处理的能动性开发不足。
(三)依托大数据技术初步建成旅游产业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但平台互通互联性不够,行业监测力度不强
第一,平台对旅游企业、旅游市场、旅游项目和相关服务点信息进行标准化分类与采集,已经初步实现全省旅游经济运行总体情况、旅游客源市场情况、旅游项目建设情况、全部5A、部分4A景区的视频监控等信息数据的接入。但平台采集的数据更多集中在旅游行业企业内部,与相关单位如气象、环保、工商、保险等部门信息对接质量有待提高。同时省级和市县级旅游数据互联互通不畅,未能充分实现数据的综合统计、分析、展示和服务。第二,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评价体系不健全。对旅游市场和企业的监测主要体现在游客容量、景区环境等数据的采集和预警,对旅游业态运营的监督力度不够,对旅游市场的服务质量、游客满意度、旅游安全等评价体系指标的数据采集和预警有待加强。
(四)旅游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智慧交通开发力度不够
安徽省大力推进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通达工程,旅游通达条件实现新改善,16个市中有13个市通上高铁;高速公路通达16个市,98%的县区半小时内可上高速;依托合肥、黄山两大机场,开通了50多条境内外航班。交通枢纽、交通干线到旅游景区、乡村旅游区的道路舒适度和便捷度提高。智慧旅游建设不完善已无法满足游客对旅游交通快速增长的需求,特别是自驾车旅居车旅游的兴起对智慧旅游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安徽省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措施
(一)推进智慧交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助力自驾车旅居车旅游新形态
智慧交通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从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交通信息监测系统和交通安全应急系统三方面抓起。第一,利用GPS定位、语音导航、云计算等技术采集和整理安徽省各旅游景区、饭店、购物点等旅游市场各要素的地理位置和信息数据,将其导入交通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向用户提供可视化的查询分析方法,使得在对电子地图进行信息查询的同时,同步显示图片、文字、视频和音频信息,增加距离量算和最短最优路径查询等功能,并根据用户的查询轨迹分析用户的行程安排,为用户提供多种交通行程规划和建议。第二,建设交通信息监控系统,为出行提供便利。以视频监控、车牌识别、泊位引导、无线传感、测速仪等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旅游交通信息。例如各旅游交通主干道车流量信息、路况信息、停车场泊位信息、旅游景区游客容量信息等,实时与游客进行信息互动和交通路线变更建议,缩短旅游交通时间。第三,交通安全是旅游安全的重心环节。将交通部门、保险部门等与旅游发展相关的单位引入旅游交通体系中,对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进行有效处理的交通应急安全系统的建设,实现网上在线办公,能实时解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交通麻烦,解决后顾之忧,提高旅游愉悦度。
如今自驾旅游不断兴起,自驾车旅居车旅游形式已经成为当今旅游的一种时尚。2012年沪苏浙皖联合发展房车营地,根据《长三角房车旅游发展大纲》,安徽省计划建设40处房车营地,其中合肥15处、黄山10处、马鞍山5处、芜湖5处和亳州5处,芜湖龙山房车露营体验公园和黄山奇瑞房车体验公园已建成运营。利用智能交通服务系统移动平台提供自驾游线路导航、交通联系、安全救援和汽车维修保养等配套服务,为安徽省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二)推进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用户交互式体验
安徽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已初具规模,可以从平台功能、信息传播效果两方面来加强。第一,增加服务平台的功能。完善旅游公共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加强对旅游产业的运营监管,实现对旅游景区的门票预约和客流预警等。第二,提高服务体系信息传播的效果。新媒体在旅游行业的广泛应用拓宽了旅游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途径,但信息传播的效果还需优化。目前安徽省智慧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以文字和图片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可以利用三维建模仿真、360实景照片或视频等技术将虚拟体验和角色扮演融入到信息传播方式中,增强用户的信息互动。例如,服务平台可以实时显示景区游客量、实时画面数据和宣传片展映。利用GPS定位技术直接进行语音导游导览;进入景区,电子验票即可进入免费 wifi 全覆盖,点击景区触摸查询屏,可显示附近景点、美食、购物、娱乐场所的实时画面,介绍旅游攻略计划;进入旅游商店,扫描商品二维码可以进入虚拟互动的艺术空间,感受商品的特色和氛围;进入智慧酒店,在取房卡机前自助取卡,以客房电视为人机互动的载体,宣传酒店信息和旅游咨讯,推荐明日旅游计划表等等。
(三)推进智慧旅游商务体系建设,打造智慧旅游大卖场
围绕安徽省“美好安徽、迎客天下”的形象宣传,利用智慧服务平台为旅游交通企业、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商品等行业产品提供营销的环境。第一,服务平台搭建起旅游企业与游客之间的B2C平台,旅游企业与及其他相关企业的B2B平台,为旅游产品网络交易提供便利。第二,服务平台可整合旅游资源,展开联合营销。安徽省推出的以皖南旅游示范区为核心的“1+5行动方案”已全面展开,牵头发起中国山岳旅游联盟,沪皖蒙旅游区、鄂豫皖大别山红色旅游区、长三角旅游区的区域合作也取得新进展。借力区域合作,推动旅游产品的联合销售。第三,推动智慧“农家乐”,打造安徽特色品牌。安徽省计划创建1000家四星级以上农家罚培育发展10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服务平台将各“农家乐”的地理特色、交通路线、消费情况等信息和在线预订和支付结合起来,实现特色产品一体化营销。第四,推进智慧导游。导游员在服务平台上在线注册,游客自由选择导游,旅行社、导游员和游客通过服务平台实现工作互动。黄山市“棒导游”APP的率先启用为安徽省智慧导游的推进提供宝贵经验。第五,多种智慧商务系统结合,实现全方位、立体化营销。除了服务平台之外,结合移动服务平台、触摸屏、数字电视、12301旅游热线电话等设备,同时利用第三方旅游商务网站资源,共同推进旅游产品的营销。
(四)加强智慧监管和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保障旅游质量与安全
将行业监管和应急指挥体系与智慧旅游相结合,可加快行业监管的时效性,提高安全应急处理效率,保障旅游各方的权益。第一,建设旅游行业监管平台,完善导游服务监管系统、旅游投诉处理系统、旅游质监执法系统、旅游企业审批系统、旅游诚信系统等。例如,旅游活动过程中采用电子接待计划书和电子旅游合同,利用手机移动终端动态采集旅游团的活动轨迹,与电子接待计划进行比对和数据分析,作为导游服务监管和处理游客投诉的依据。第二,建设旅游应急指挥平台。安徽省以山地、丘陵为主体,山岳型旅游景区较多,旅游安全事故救援难度大。应急指挥平台建立覆盖旅游目的地的实时数据和影像信息采集系统,做好客流预测预警,建立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旅游救援网络。通过智能播报向游客提醒警示,通过定位导航、摄像头等设备实现旅游活动的可视化,通过智能报警设备及时处理游客的求救,通过环境监测及时做出安全预警。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平台第一时间联动救援网络相关单位,建立远程控制,争取救援时间。
(五)加强旅游便民惠民服务的智慧化
智慧旅游便民惠民服务建设体现出旅游公共服务的公益属性。第一,在市民、游客主要活动区域提供无线网络的免费全覆盖。第二,在服务平台上开展门票折扣、旅游积分兑换、免费电子书报阅读等惠民活动。第三,构建虚拟旅游体验和互动交流社区。例如,滁州市可以利用市民对电视剧《琅琊榜》的追捧,在服务平台上打造“麒麟才子游琅琊山”的3D交流社区,并增设景观的3D体验模块,用户可在社区中自主发表合法言论,即对景区进行宣传,又不失为一项惠民的举措。
三、结语
【关键词】智慧检验检疫;SOA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050-01
1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简介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各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使用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对SOA的需要来源于需要使业务IT系统变得更加灵活,以适应业务中的改变。通过允许强定义的关系和依然灵活的特定实现,IT系统既可以利用现有系统的功能,又可以准备在以后做一些改变来满足它们之间交互的需要。
2 平台设计
本文设计的智慧检验检疫方案利用先进的数字设备及通信技术,构建智慧的业务系统、管理系统和安全体系。信息化应用是实现智慧检验检疫的核心,信息化应用支撑体系包括:统一门户、基础支撑系统、统一数据标准、运行管理制度。
智慧检验检疫应用系统包括三大类管理应用:业务类、管理类、安全类。业务类应用包括信息查询、事件处理、检验任务等;管理类应用包括OA办公、电子政务、综合评价等;安保类应用包括网络视频监控、智能传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
智慧检验检疫SOA平台架构为分层模式,包括门户层、服务层和架构层。SOA平台首先提供智慧检验检疫基础支撑系统功能,并且集成三大类应用系统的服务能力,完成标准的服务提供层,最后该平台实现与检验检疫云端的无缝集成。
2.1 门户层
门户层提供了智慧检验检疫的统一用户界面,包括外部用户访问和内部用户管理等界面。
2.2 服务层
服务层把各种可以被门户层调用的业务单元、应用功能等抽象封装为标准服务并向外提供,具体包括各种业务功能服务、业务数据服务和组件应用服务等。本方案重点建设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
2.2.1 智慧的业务系统
积极研究运用移动通讯、虚拟化、数据挖掘等信息化技术,开展和继续推进国检通、统—信息平台、虚拟化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探索在重点敏感商品的关键工艺环节和关键生产环境中嵌入智能传感器,运用物联网和远程视频技术,远程感知监管信息,实现严密监管、智慧监管;结合样板区、示范区、口岸平台和示范窗口等建设,将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成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引领建设智慧检验检疫和感知检验检疫。根据科技质检实验区建设指导意见,制定科技质检信息化实验区的建设方案和考核标准,从信息化应用、信息安全、电子政务三方面指导系统开展创建工作。
2.2.2 智慧的管理系统
为避免重复建设与形成信息孤岛,智慧检验检疫管理类应用将不再独立建立,智慧检验检疫平台服务层将封装和提供标准统一的管理类应用功能,同时集成到智慧检验检疫云端中,从而实现各管理数据能够实现统一查看、统一管理、统一存储。工作人员可通过城域网随时查看管理数据,确保管理决策工作的准确高效。统一管理系统,可解决人员调整带来的电子档案重建问题,便于与综合评价系统对接,建立起个人发展的立体评价体系。
2.2.3 智慧的安保体系
为了有效保障工作、科研和生活的正常秩序,需要建立视频监控、传感监控系统来达到防止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的目的。智慧检验检疫方案中需充分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将孤立的视频监控、火灾应急报警、门禁系统、广播系统等组成互相联动的安保体系,各种监控信息通过网络汇总到监控中心,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可及时做成安保部署并可通过数字广播进行应急指挥,从而达到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或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的目的。
传统的监控系统仅能简单实现浏览和录像,不仅不能及时防范突发安全事故,甚至不能及时获知事故,监控系统能做的就只是在事后提供录像,而有些模拟监控的录像又质量极差,根本无法从中获得有效信息,无法满足智慧检验检疫建设需求。
智慧安保体系需要全面覆盖主管部门、公安部门、支局三个机构,以保证事故发生时不仅支局和主管部门这些主体单位能获知信息,同时还让公安部门也能在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报警联动:报警联动是智慧安保体系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它可以确保在发生紧急事件时,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公安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被通知,并简单快捷的实现事件现场视频的调取浏览。报警联动功能包括报警按钮、报警主机、各类传感器以及智能检测产生的报警信号通过网络摄像机等前端逐级上传到支局、主管机构以及公安部门的监控管理平台,触发一系列联动操作。
图像整合:本方案采用创新的媒体网关技术,通过网关将各类非标的监控系统适配成标准的接口,然后通过管理平台对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共享,包括模拟监控资源的接入、DVR监控资源的接入,以及第三方网络监控资源的接入等。
安防整合:智慧的安保体系重点在支局,加强支局本身的防范能力是第一要素,所以除了视频监控,支局还需要部署报警、门禁、巡更、对讲、广播等其他技防系统。本方案可实现监控、报警、巡更、门禁、一卡通等各类安防资源的整合与集成,并统一协调实现各子系统间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从而提高管理便捷性、直观性以及防范效率。
警戒区检测:在监视的画面中设定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为警戒区,自动检测进入警戒区的人、动物、汽车等移动目标。该功能可应用于围界防范,在围墙内外各设立警戒区,当有人或者物体跨越警戒线进入警戒区,则报警并联动该区域的监控图像上墙显示。
2.3 服务基础架构层
服务基础架构层提供了智慧检验检疫平台架构的基础核心模块,如统一认证管理、安全管理、服务管理、服务和元数据注册等。根据本方案的设计重点说明以下三方面内容:
2.3.1 公共认证平台
采用智慧检验检疫统一认证管理功能。
2.3.2 网络安全及运维平台
智慧检验检疫的安全防御是一套系统工程,其中外网边界的防御是一个重点,因为L2-L7层的攻击行为,挂马、僵尸、蠕虫等隐患数不胜数,同时也面临支局内部用户在外发表非法言论或其他网络违法行为等管理问题。本方案设计的智慧检验检疫通过使用统一的互联网出口,可以有效降低网络使用成本,同时可以有效对上网行为进行管控。统一的互联网出口可以托管在运营商机房,各个支局原有的互联网线路可以停止使用。互联网出口考虑考虑使用百兆线路链路聚合或者使用千兆线路。
2.3.3 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部署统一的基础平台,将贯穿在日常工作中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这里的基础平台相当于一个软件的“底座”,本身不提供应用管理功能,而是提供各种应用程序接入的接口,无论采用哪个厂家生产的应用软件,无论采用哪些信息化管理模块,只要接入基础平台,都可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未来五年,长春市将以“政府智慧运行、产业智慧发展、市民智慧生活”为目标,围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公共交通、生态环境、保障民生等领域,构建“智慧长春”的基础支撑环境,建立起“智慧长春”的初步框架。
“智慧长春”建设将建立三个中心,搭建三个平台,启动六大工程。即建立电子政务管理中心,搭建运维电子政务公共支撑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搭建运维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立智慧城市综合运营指挥中心,搭建城市综合运营指挥平台。
提升信息设施建设
长春市将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主线,着力构建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全面推进“智慧长春”建设。
加快光网改造及基础设施建设,搭建信息网络、信息资源及云计算三大公共平台。以“下一代互联网(IPV6)”、“新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建设及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为核心,大力推动智慧感知网络建设、城市宽带网络建设、无线城市建设和“三网融合”。
到2017年,长春市将基本建成全面感知、普适计算、融合应用、安全可控的信息网络设施。实现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2T以上,互联网宽带接入率达到90%以上,3G网络覆盖率达100%,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全市有线电视双向数字化率达100%,住宅小区实现100%光纤接入,行政村实现100%光纤覆盖。
通过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提高信息安全防护、监控应急和打击网络犯罪的能力,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同时,规划建设应急防范、灾难备份等平台设施,构建与“智慧长春”建设相适应的信息安全体系。
完善智慧旅游城市
长春市正积极建设智慧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硬件基础设施,实现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涉及旅游环境的WiFi全覆盖。启动了长春市智慧旅游综合管理平台、智慧旅游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选择重点A级景区、星级饭店等旅游行业单位作为首批智慧旅游建设试点单位,进行智慧旅游改造升级。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长春市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届时,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查询长春旅游信息资源、产品、服务。
建设智慧城市公共平台
围绕着市民智慧生活,长春市正在重点建设六个智能应用系统,即市民卡综合服务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卫生医疗综合服务系统,智慧教育信息系统,智慧社区综合服务系统,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长春市计划建成一系列集硬件、软件、集群设备、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信息于一体的公共支撑平台,面向政府运行、产业发展、市民生活等领域提供有效的支持。以应急指挥中心为依托,面向政府构建智慧政务应用支持平台;通过呼叫中心、智能手机APP应用、社区服务站等多种形式,面向市民建设社保、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公众服务应用平台。以电子商务、农业及农品为切入点,面向企业建设智慧产业应用支撑平台。
还将构建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化支撑体系,建立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及协同办公体系。政务公开信息网上率100%,政府部门普遍实现网上办公,90%以上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事项通过网络办理。
长春市将以“市民卡”为载体,整合各类与个人社会事务相关的社保、医保、公积金等政府部门信息系统,推动教育、医疗、交通、社保、档案等各领域的智能化服务。让市民从吃、住、行、教育、医疗、社区生活等方面全面享受智能化服务,城市公共服务更加便捷。
促进智慧产业发展
为实现智慧产业规模化提升,促进“两化”融合,长春市重点培育智慧产业集群;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培育智慧农业示范区;推动传统商务模式转变,培育智慧商务示范区;整合文化旅游信息资源,培育智慧文化旅游新业态。
重点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产业发展和智慧型城市建设。近年来,长春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光电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国家火炬计划软件园区”等诸多称号,信息产业涵盖了光电子、汽车电子、服务外包、软件开发等广阔领域,信息产业产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保持增长,基本形成了重点企业引领、科研院所支撑、园区集聚辐射、政策环境保障的信息产业发展格局。
到2017年,长春市的智慧产业将实现规模化提升,产业规模将达3000亿元。传统制造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率将达到80%以上,重点产业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比重达到90%,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0%以上。
长春市正在建立智慧医疗体系,即“智慧医疗云”,以智慧医疗平台为主体,医院可以公开其医疗资源、医疗技术方案和医药价格。通过这个系统,患者通过网络、电话和短信多种方式的实名门诊预约,医生可根据患者预约门诊时提供的病情和以往检查结果,进行必要检查项目的预处置,并根据预约时间排队。
长春市还实施建设了“1378”卫生信息化建设工程,即建立一个平台、三个数据库、融通七个系统、实现功能。未来将建立一个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公共卫生服务三个数据库。联通医疗、疾控、妇幼、血液、急救、卫生监督、卫生行政等七个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互联互通,改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卫生服务协调与快速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为百姓询医选医约医,获取健康知识服务能力,提供医疗质量、基本药物、财务监管服务等八项服务职能。
相关链接
智慧城市建设需破解三大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广乾认为智慧城市从三个维度认识:“两化”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城镇化。
我国的智慧城市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还是在地方、业务层面,尚未与国家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相衔接。在具体实施时并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落实。
近年来诞生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共同构成新一轮、更强劲的信息化浪潮。这一轮信息化浪潮对于经济社会的潜在影响,我们尚难以预料。但是,可以预料的是,当前基于传统的行政区划而展开的智慧城市建设不适应技术发展要求。
四网协同,打造无线智慧城市
“智慧”有热度,更要有力度。在全国掀起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无锡移动将为“智慧城市”建设增添了更多的智慧元素:“十二五”期间无锡移动将投入建设资金逾64亿元,打造“无所不在”的网络,重点打造政务、公共事业、交通、医疗、教育、就业、金融、旅游、生活服务、消费购物等十大类型60项重点应用,使无线城市成为“政务管理的好帮手”、“推广行业信息化的好平台”、“民生服务的好工具”。
智慧无锡,网络先行。无锡移动持续加大网络投入,致力打造以TD—LTE技术引领、WLAN全市广布、3G深度覆盖、2G精品化的“四网协同”的泛在、融合、智能的无线城市。“四网协同”中的每张网,既分工明确又无缝衔接,市民能根据不同地点、不同应用,自由切换网络,随时随地以最快的速度、最方便的手段按入最佳的网络。
如果将高速的无线网络当作是城市的“神经系统”,那么丰富的移动信息化应用无疑就是城市的“智慧大脑”。无锡移动整合多方资源,打造“无线智慧城市”平台,推出多种信息化应用,目前已包括政务、公共事业服务、交通、生活、旅游、医疗、教育、金融、就业、购物10大类应用近100项便民应用,用户数近200万,访问量过亿。在未来的时间里,无锡移动将积极发挥平台的延展性,提升平台的凝聚力,让更多的应用在平台中开花结果。
此外,无锡移动还与无锡广电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利用各自的内容和网络优势,共同推动“无线无锡”和“无线智慧城市”项目的跨平台合作运营。“无线无锡”平台更名为“智慧无锡”城市民生云平台后,将深化与“无线智慧城市”平台的融合,加快与交通、医疗、教育、社区、旅游等各个行业领域的对接,将大大丰富无线智慧城市的应用。
应用开花,力促惠民强政兴企
为真正做到“科技强政、数字兴业、信息惠民”,无锡移动整合优势资源,成立ICT公司,打造专业的信息化团队,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各行各业量身定制了一系列信息化解决方案,涌现出阳光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能家居等一大批TD与物联网融合的典型应用。
科技强政:为了积极探索无线政务应用,无锡移动全力打造了无锡市应急指挥云平台。该平台集监控、预警、通讯指挥于一体,在全市抗击“海葵”台风等应急抢险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荣获无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无锡移动参与建设的“国检通”项目应用帮助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升审批效率,使原本两天的业务流程,缩短到两个小时内完成;“数字城管”、“移动警务”、“移动办公”等丰富的应用方案,满足了行政执法人员随时随地的办公需求,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效率和一线执法人员的办公效率。
数字兴业:无锡移动融合TD-SCDMA、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企业提供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如:积极探索“智慧旅游”,助力旅游行业创新发展,打造“魅力无锡”城市名片;助建省内首个物联网水产养殖基地,实现远程溶氧、智能投喂和疾病防控,促进增产增收。该项目成果被广泛应用于花卉栽培、水稻和茶园种植、家畜养殖领域;“园区通”项目为马山生物谷、胡埭开发区等园区企业打造信息化云平台,高效支撑园区产业发展。
信息惠民:信息惠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根本目标。无锡移动公司打造无线智慧城市综合门户,围绕“医食住行文购闲”等领域,引入100多项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服务,让城市生活更便捷:创新研发电动车智能防盗应用,实现了车辆位置和运行轨迹的实时查询,目前已协助警方破获电动车盗窃案件180多起,作为解决电动车防盗社会难题的新思路,连续2年被列入无锡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获得工信部和公安部的高度认可,即将作为行业标准在全国范围内规模推广;积极参与智慧交通建设,对全市5000多辆出租车、2000多辆公交车实现高效智能调度,方便市民出行;具备智能感应和一键求助功能的“家庭火灾智能救助系统”,为全市2万余户空巢老人提供居家养老守护服务。
未来已来 4G引领智慧新时代
作为我国具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TD-LTE已列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两大国际标准之一,成为无线智慧城市建设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2013年12月20日,无锡宣布正式提供4G服务,成为全国首批提供4G服务的16个城市之一,这标志着无锡正式迈入4G时代。
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
算、人工智能、知识管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管理、政府和企业办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还有教育和农业等各个行业,都在悄悄地向智能化、信息化迈进。
在智慧浙江科学会客厅暨“城市的明天”主题展览会上,中国电信以智慧城市沙盘为核心,分别设置了智慧政府、智慧产业及智慧民生三大展区,采用虚拟场景、互动演示等新颖活泼的形式,将移动与固定、转型业务与传统项目完美结合,充分展示中国电信在打造智慧城市方面的实力和能力,以及融合创新带来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和聚焦客户运营模式所创造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参观者通过亲身体验,能够感受到智能互联生活已经触手可及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高效服务的智慧政府
智慧政府主要包括平安城市、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工商、智慧税务等服务,为老百姓提供最大便利,打造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近年来,中国电信不断完善智慧政府各项应用与基础建设,有效促使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推动城市格局更加合理,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及时、有序。
在平安城市里,通过市、县、派出所三级联网和信息共享,对城市主要道路、重点场所和部分小区进行不间断监控,实现指挥中心的110、119、122三台合一,民警可以在监控中心把握现场情况,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础。
在智慧城管中,通过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而建立的智慧城市管理大平台,集城市管理、协同处置、执法监督、应急调度、决策指挥、公众互动为一体,核心业务涵盖环卫、园林、路灯、公共交通等城市管理业务。
有了智慧环保,就可以实现集空气质量、环境噪声、烟气排放、水污染、放射源、城市积水、城市雨量、河道湖泊水位、气象参数、污染事故应急响应和环境综合管理、网络办公为一体的综合监测与监管协同。
智慧工商,将利用中国电信的电话网、移动网、互联网融合优势,整合商品监管软件,为政府监管部门搭建商品安全监管平台,同时提供专业的移动执法终端、定制电话终端、互动媒体终端等多种终端设备,实现重要商品信息的备案和监管查询以及一线执法人员移动执法和综合办公等功能。
电子报税,为纳税人提供及时、高效、安全的远程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纳税情况查询等服务。网络发票,为个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提供发票的网络开具、网络查验及相应的涉税业务,加强税务管理机构对普通发票的监管。
转型升级的智慧产业
中国电信借助智慧产业建设为城市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极大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聚集效应,为投资者和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对旅游者提供向全世界传播城市形象的便捷通道。同时,催生出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直接拉动作用、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农民兄弟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即可查看农场现场情况,了解温湿度等信息,实现翻地、播种、除虫、灌溉和收获,就如同“开心农场”一般简单。因为基于先进技术构建的农业专家智能、农业生产物联控制和有机农产品安全溯源等三大应用为一体的智慧农业,实现了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生产自动化、农业管理智能化的综合智能信息化解决方案。
智慧物流,将运用自动识别技术、移动通讯技术、GPSone定位技术等,并基于CDMA手机进行嵌入式开发实现的一套物流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为物流公司一线业务人员提供移动中的任务管理、数据采集、数据通讯等工作,为物流行业提供集语音、数据通讯、定位、拍照、扫描等5项重要功能于一身的全能终端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金融,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大幅度提高办公效率,实现数据网络充分满足银行大数据量处理的需要等。
此外,智慧旅游则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智慧园区是通过融合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形成软实力,对于包括政务、产业和民生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创造更美好的园区生活。
幸福感知的智慧民生
为了承载全方位便捷化的智能化社区生活服务,中国电信将光纤网络铺设进入千家万户,将其与城市功能平台相连接,形成以社区为载体的高品质城市生活。智慧民生主要包括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家居等业务。
通过社区信息化建设,从健康、居家、饮食、紧急情况等全方位给予老年人更多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利用无线通信、互联网等技术,通过智能化的集中、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平台、电子处方、电子病历,智慧医疗能对医务人员、患者和医疗物品进行加强管理,实现诊疗信息的无纸化、语义信息的统一化,医药术语的标准化等。
针对目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际需求,利用移动网、电话网、互联网融合优势,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开发出集协同办公、教育管理、家校互动、应急保障、教育资源共享于一体的智慧教育。
在整个赛事期间,通过宽慧无线的综合调度平台,为青奥会提供了包括语音、视频及多媒体数据的集群调度服务,从而帮助举办方全面掌控整个活动过程的人员调度、场馆监控、应急指挥等。而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无线宽带项目作为南京的重点工程,在2013年就为保障亚洲青年运动会的成功举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保障万无一失
人员调度、场馆监控等看似简单,但却是关系到整个活动进行顺利与否的重要一环。因此,项目伊始,南京青奥组委会就对华为和宽慧无线提出了一个要求,即保证青奥会期间语音、图像等传输地实时准确、万无一失。
为了保障万无一失,华为和宽慧无线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南京宽慧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滑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青奥会的专网指挥调度保障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网络保障,包括网络覆盖的规划、建设和优化;第二是设备的使用培训,使每个使用者都能牢牢掌握;第三是设备的有效管理,通过码号、分组等方式,做到对每台设备的使用情况了如指掌。
如今,经过大赛的检验,这些部分也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视频图像、语音传输流畅稳定、清晰及时。滑瀚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华为所提供设备良好的性能和体验。比如,很多终端设备甚至不需要培训就可以直接上手,而产品设置则基本都可以通过远程在线完成,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方案的最终表现也都获得了组委会的认可,特别是在应急情况下。南京青奥组委会信息技术部技术处处长龚毅诚在接受采访时还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他表示,在南京城墙上传递火炬时,由于电视台转播卫星车无法开上城墙,电视转播一度陷入尴尬。而当时的视频信号都是用手持电台通过eLTE无线宽带回传到转播中心的。
打造智慧南京
青奥会已经结束,如何有效利用留下来的资源也成为南京政府考虑的重要问题,这其中当然包括eLTE宽带多媒体数字集群政务专网。据悉,该政务专网一期工程覆盖南京主城区、江宁大学城、浦口亚青村和14个重要体育场馆群站。接下来,网络还将进一步扩容,至2015年年底,将完成全市范围内信号覆盖。
同时,作为“智慧南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政务专网还将完成与“智慧南京”已有业务系统的对接,打通信息壁垒,为南京市政府跨部门协同办公、城市运行监测、公共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等提供综合服务。
6月7日,全国海事系统智慧海事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广东中山海事局举行,广东、中山、山东、河北和长江海事局等单位分别介绍了推进海事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经验和做法,会议提出在全国海事系统推行智能化海事监管服务新模式。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局长许如清表示,要通过智慧海事建设,适应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满足“四个交通”尤其是智慧交通建设的新要求,促进海事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并通过智慧海事建设,借助科学技术向海事管理要安全、要资源、要素质、要效率、要效益。
打通信息孤岛 挖掘安全数据“宝藏”
在传统信息化模式下,巨量的数据资源掌握在各个职能部门手上,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传统巡查、监管模式,无法适应航运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广东海事局自主研发了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并以此为载体全面建设智慧海事,打通一个个“信息孤岛”,挖掘出这些沉没的水上安全数据“宝藏”。
记者在现场看到,“广东智慧海事监管服务平台”将电子海图、卫星图和地图结合,把船舶管理、船员管理、应急管理、航海保障等各类海事信息打通,集成了广东、全国乃至全球航运业的各类海事数据,叠加了包括航行水域的天气、海浪、水深,以及附近的码头、渡口、桥梁、锚地等在内的一切通航要素,囊括重点建设水域、加油站、取水口等敏感资源,以及海事及社会资源等应急时所需的一切救援力量等数据链,并具备一定的分析研判能力,实现了多元、全方位的功效。
山东威海辖区成山角水域是我国海运咽喉,交通运输部将其列为“六区一线”重点水域,我国首个实行交通管制的海域。在部海事局的指导下,威海海事局对十余年的AIS航路数据进行了提取和研究,收集了近千名船员的设计航线,开展了大量的模拟仿真,最终形成“南北四车道、东西两车道”的定线制规划方案。该方案经过效率性、安全性、规范性的三层评价矩阵计算,符合了广大船员的航海习惯,同时减少交叉会遇局面和碰撞风险,其依据和结论相继获得IMO NCSR会议和MSC会议的审议通过,成为我国海事立法的一次成功案例。
目前,部海事局为海事管理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分别提供了“海事协同管理”和“综合服务”的工作平台,业务办理人员一次登录即可办理全部海事业务,从源头上解决了办理不同业务需重复登录不同应用系统的问题。加强海事全国共享数据库建设,以船舶、船员、船检、危防、通航、货物等11个数据库为基础,实现数据的统一来源、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保证数据的即时性和准确性,提高海事数据资源跨区域、跨部门的共享,有力地破解海事各业务信息系统一直以来各自封闭、各成体系的“信息孤岛”。
掌握全局资源 精准执法如虎添翼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实施,沿海水域开发建设如火如荼,交通流量越来越密集,通航环境日益复杂,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也相应增大,为此河北海事局自主研发了船舶监控智能语音提醒系统。该系统通过解析AIS数据,获取船舶动静态信息,经过数学计算判断船舶碰撞风险,然后生成报警语音信号,自动通过甚高频和音频系统实现对船舶和值班员的提醒。
长江海事局基于其电子巡航平台开发了“危险品船舶动态跟踪系统”。该系统可查询当前辖区内所有危险品船舶相关信息,通过对危险品船舶及危险货物进行分类表示和预警提示,使海事执法人员能提前掌握船货信息,及时为船舶提供信息服务,必要时可派海巡艇现场维护,从而提升对危险品船舶的监管和服务能力。当危险品船舶驶入长江海事辖区,系统将自动识别并预警,长江海事各分支局指挥中心值班人员每天通过平台查询了解辖区当天危险品船舶的相关信息,并梳理监管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动态监控措施。
记者了解到,以前进出管辖水域的船舶、进出港船舶以及辖区现有船舶的总体状况,是比较难统计的。为此,广东海事对辖区自主编制4057个重点水域或管控区自动预警功能,相当于4057名“智能人”在重点水域全天候、不间断安全警戒;针对台风、雷雨大风、雾季、节假日等特殊环境,部署了337个特殊规则模块管控船舶;集成辖区海事应急资源、搜救力量等要素,以及各类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实时查询、实时指挥调度。
据了解,全国海事系统已建成44个VTS中心、158个雷达站,监管覆盖水域达7万多平方公里,VTS数量和覆盖区域居世界前列,实现水上安全通信系统、船舶动态监测重点水域全覆盖。积极推广船舶AIS设备应用,有效运行402座AIS基站,推动内河AIS岸基网络建设,基本实现沿海和内河4级以上航道AIS信号全覆盖,网络节点近2000余个,覆盖直属海事四级机构、省级地方海事及部分所属机构;5000吨级巡航救助船投入使用,海事执法人员单兵执法装备,个人执法记录系统、车船载3G记录与传输系统、固定场所全程录音录像系统等逐步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现场执法效率,保障航海者更加快捷、安全、高效地航行。
优化顶层设计 公共服务更便民
“请注意,前方2000米有渡口。”
“您已超速,请减速。”
这不是在陆上行车导航,而是广东海事局依托智慧海事平台开发的船舶航行APP,让船员也可以通过手机享受便捷的水上导航服务。记者了解到,通过平台,广东基层海事部门还可以合理地协助船舶过闸,优化通航秩序;通过平台,航运企业、船舶和船员能得到更为丰富全面的安全资讯和信息互动;通过平台,还可与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码头经营人等共享视频监控资源……
早在2009年,为了实现信息化工作统一布局、统一管理的要求,部海事局就着手开展海事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工作,建设“一系统、二平台”,以感知船舶为主线,建立全面感知、广泛互联、深度融合、智能应用、安全可靠、机制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构建智慧海事。直属海事系统各单位也注重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智慧海事建设工作的开展,智慧海事建设贯穿了海事科学发展之路,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成效逐步凸显。
目前,部海事局已建立了与公安部、海洋局、高等法院、长江航务管理局、地方政府、电子口岸等单位的数据交换机制,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建立了权威、准确的数据库,为行业内部和外部提供信息服务。利用这些数据,全国海事系统实现了船舶船员现场业务协同管理、实现了船舶远程电子签证、AIS信息综合服务、船员无纸化考试,为海事管理人员、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业务监管和信息服务。
聚焦智慧城市
目前,智慧城市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国外多个国家的一些主要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新加坡已经开始了以智能交通、平安城市等应用为切入点的智慧城市建设。在国内,由于智慧城市的应用需求复杂,需要在服务的基础上加入管理功能,因此发展稍落后于国外。但近来,全国各地都在举办各类大大小小的关于智慧城市的论坛、展览会,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据悉,全国已有28个省市,上百个城市都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也正因如此,与往年相比,此次三大电信运营商所展出的信息通信技术,不再是冷冰冰的技术名词和看得见摸不着的业务介绍,而是实实在在的业务演示和推荐。
记者在中国移动展台发现,其主体为“移动改变生活”,展示了TD-LTE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无线城市主题下的各行业应用。
在现场,中国移动TD-LTE演示车接连体验了移动高清视频监控、移动高清视频会议的应用,充分体现了TD-LTE从网络、终端到业务等各个层面的成熟度,以及TD-LTE的高带宽、低时延、高频谱利用率等特性。
此外,在无线城市展区重点展示了移动医护通、智慧课堂等惠及民生的应用,以及食品溯源、噪音监控等成功案例。
移动医护通是面向全市大中型医院提供基于移动医疗服务模式的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而智慧课堂是基于中国移动的无线网络和教育云服务,结合中小学学习特点专门研制的互动教学学习软件,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实现全新的互动式教学。
除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则推出了史上最豪华阵容,以“创新天翼未来、服务智慧生活”为主题,全面展现了中国电信转型成果。分别以“创新机制”、“海外战略”、“光网演示区”、“智慧社区”、“政企行业应用”、“智慧家庭”手机互联网应用为主题展示七大类业务。而从中国联通的展台布置不难发现,中国联通“沃”概念已经涉及到更多的领域。
可以发现,“智慧城市”成为三家运营商的共同聚焦点。无论是本次展示的智慧城市的光纤、无线网络基础设施,还是应用,均是目前已经在部分城市试点或已经普及的应用。
网络设备商冰火两重天
也许是因为年初以来电信设备行业遭遇集体寒流,参展的设备商们显得情绪不高。尤其是国外厂商,诺基亚、西门子则是多年来首次缺席北京通信展,阿尔卡特朗讯也不见踪影,而爱立信成为了独苗。
记者看到,尽管没有直接提到“智慧城市”,但是爱立信用类似的概念向大众展示了“网络社会”的智能网络和智能运营在媒体、交通、电子、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其中,“我即网络”、社交物联网是其中的重要元素。爱立信东北亚区创新与技术长Johan Lallerstedt表示,在未来的网络型社会,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应该要能随心所欲地相互沟通与连结。
此外,爱立信还带来了增强的HSPA网络上行能力解决方案,能够让运营商提供三倍的上行数据速度。不过,从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巨头来看,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下滑似乎无一幸免。据爱立信二季度财报显示,其净利润比去年统计下滑64%,这也是多年来爱立信首次净利润下滑。对于退出手机终端市场的爱立信来说,未来或将专注于通讯技术领域,而在全球通讯设备市场遭遇寒流的时候,爱立信也期望借“网络型社会”扭转局势。
相较之下,国内的网络设备企业则显得比较“亢奋”。9月13日,中兴通讯在北京“ZTE I-City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融合感知、网络、平台和应用四大系统,并首次在业界提出“4I智慧城市理念”,引入云计算平台。方案涵盖维稳定、促增长、保民生三大领域,包含电子政务、平安城市、应急指挥等12项重点应用,目前已经在海内外的多个城市得到应用。同时,中兴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对创新的运营平台和能力进行开放,与产业链各方共同合作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中兴通讯政府企业方案部副总裁胡剑介绍,I-City网络架构分为感知、网络、平台和应用等4层。他还特别强调,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到产业链的多方,如传感网络设备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商等,单靠一个厂商不可能完成这一巨大的工程,因此开放、创新合作成为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记者了解到,目前I-City方案已经在北京TD-LTE无线政务网、重庆智能交通、委内瑞拉智慧物流、法国马赛平安城市、本溪食品溯源、埃及远程教育、苏州智慧园区等海内外项目中得到实施。
国内外许多国家都在“智慧城市”和 “智慧地球”理念的引导下,先后开展了智慧水务建设,智慧水务已成为许多国家科学管理水资源的有效载体。本文深入探讨了智慧水务的发展战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慧水务 智能水网 信息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应对人类剧烈活动、气候变化而带来的水资源问题(如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体污染、干旱缺水等),推动水务工作向更高信息化层次发展,国内外许多国家都在“智慧城市”和 “智慧地球”理念的引导下,先后开展了智慧水务建设,智慧水务已成为许多国家科学管理水资源的有效载体。
1 国内外智慧水务建设成果
1.1 国外智慧水务建设成果
2008年,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并且也在不断寻求解决方案。IBM的智慧水资源管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协调、预测、利用,第一步是通过水资源运营数据来提高水资源运营管理能力;第二步是对长期的水资源需求和潜在的水资源问题予以预测;第三步是对水资源健康运营予以保障、协调,以便能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IBM公司开发了一套能够具有信息、多组织数据共享、可视化设备和管网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水资源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了跨部门协同共享、优化调度、实时采集、梳理管网顺序。
韩国KILT专家认为智能水网能够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信息技术来指导现有水资源管理,进而提高水资源的管理、供给和生产效率,主要包括四方面:
(1)为了避免出现水渗漏问题,搭建起了智能水账单系统。
(2)为了能够高效配置和生产水资源,建立起了可替代性的水资源交易系统和利用系统。
(3)为了能够更好地推动水资源信息管理发展,可建立起先进的传感器网络和水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系统。
(4)有机地连接起智能水网与电网,进而使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日本日立公司也致力于智慧水务建设,将“智能水系统”作为 “智能城市”中的主要部分之一,该系统基于日立公司“控制、信息融合系统”来一元化管理各种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数据,以便能够对水循环经营效率进行改进,可以对用水趋势进行预测,进而大幅度提高区域供水效率。
1.2 国内智慧水务建设成果
北京、深圳、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先后开展了“智慧水务”建设。江苏省在2010年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了一体化的智慧水利系统――“蓝藻湖泛智能监测及打捞车船实时调度物联网系统”,智能管理、调度和感知太湖蓝藻打捞、蓝藻湖泛处置、水环境治理。
上海“智慧水网”以应用为核心、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环境、资源、安全”三位一体治水思路及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来开展水务信息化建设,依托智慧城市网络基础,将体制改革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进业务网上流转、市区协同联动、跨行业集约整合,服务于应用服务便利化、评价决策智能化、行业监管精细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支撑社会公共服务、行业基础管理和政府职能转变。
深圳水务坚持“统一管理、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规划”,并且基于服务“效益水务、民生水务、安全水务、低碳水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对信息化建设予以统筹规划,分别从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数据中心建设、、网络建设等方面出发,积极推动发展智慧水务建设。
2 智慧水务的发展战略研究
2.1 智慧水务框架
智慧水务在信息时代既是科学发展水资源管理的新模式,也是水务现代化发展的新目标。智慧水务依靠政府管理部门、水供应商、市民的多方参与,利用新技术来实现水资源的控制更自动、服务更主动、感知更全面、管理更协调、决策更科学。智慧水务总体架构主要包括五部分,分别是智慧水务支撑保障体系、智慧水务自动控制体系、智慧水务主动服务体系、智慧水务立体感知体系、智慧水务智能应用体系。
2.2 智慧水务发展战略
(1)转变观念。智慧水务在信息时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让智慧水务更好地融入到水务管理中,应该从科学决策水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水突发事件、水务机构设置等方面来将智慧水务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服务融合。智慧水务以社会公众为核心,能够利用移动终端和互联网来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涉水业务服务,实现水质实时投诉、网上办理行政许可、电子支付水费、智能水表等功能,进而使水务公共服务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3)领域协同。智慧水务并不仅仅只是在行业部门间实现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而是全面整合相关领域。当遭遇水突发事件时,应该联合新闻媒体、农业、环保、水务、国土资源、林业、气象、卫生、交通等相关部门来共同实现决策支持、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应急管理全部的涉水事务;将温馨、便捷、及时的服务提供给社会公众,将更加高效、便捷的水服务提供给涉水利益相关者;在遇到水灾害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向社会各界公布,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4)公众参与。智慧水务利用云计算技术来提供平台共享和数据开放,以此实现社会公众、水供应商、管理部门的共赢。这种公众参与模式可以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减少管理部门相应的资金投入,能够让公众享受到多样化、高质量和低成本的服务。
2.3 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共存。现代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等)的成熟应用和高速发展,为智慧水务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使“全过程应用贯穿”、“全天候传输时间”、“全掌握采集信息”、“全覆盖感知内容”的设想得以实现,提高了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性、灵活性、高效性、明确性,真正实现了扁平化、全方位覆盖、高效敏捷、精确精细的水务管理模式。
(2)专项研究与顶层设计同步。智慧水务的建设是以“统一的工作部署”、“统一的运行环境”、“统一的业务框架”、“统一的技术架构”、“统一的技术标准”为内在要求,最佳方法就是开展全局性的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地对水务发展进行协调、集约、统筹。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各专项研究,做好深入规划。
3 结语
智慧水务建设是科学发展水资源的新模式,也是我国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必由之路,务必要把握住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思想来加强智慧水务建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士玲.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物联网技术,2012(02).
[2]胡传廉.基于新技术条件的城市“智慧水网”发展规划初探[J].中国水利,2011(11).
作者简介
袁敏(1975-),女,山东省梁山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工程师,从事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