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09: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补课现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 采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内黄县中小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况与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了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学 课外体育活动
一、研究对象
内黄县城区和农村部分中小学学生
二、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与受调查学生及学校的任职体育老师交谈和了解。
(二)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走访可得知:内黄县这六所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不普遍,实际效果不佳,学校家庭不重视,缺少体育场地器械和师资力量。学生参加人数和参加项目也很简单,时间短远远达不到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效果。
(一)学校场地器械条件差,运动场地不足
通过调查和实地走访发现张龙一中仅有一个200多米的土操场和跑道,后来在学校建设中将原先门口处的两处学生食堂迁移到了学校操场上了,这样一个学校唯一的一个操场跑道也没有了,两个乒乓球台也是水泥和砖砌的,现在已经破烂不堪,篮球排球足球更是学生的一种奢望,体育项目几乎没有,有的学生甚至连篮球与排球都没见过。很多学生上体育课都几乎不用体育器材,很多学校没有专职的器材保管员,对先有的器材保管不够,损失较大。有限的场地和器材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调查中发现,场地和器材的缺乏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即使是愿意上体育课的学生也只是为了暂时逃避学习带来的压力,而很少有学生是为了健身,或者是对某一个体育项目的热爱。为了逃避学习压力才有上体育课的动力,所以一段时间过后就会感觉体育课很无聊,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所以积极性也就会越来越差。体育课有且也是放羊式的教学。可以说学校学生根本就没有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体育课。东庄镇四中的情况也好不到那里去。操场是学校外的一个大坑,遇到下雨泥泞不堪,甚至还有周边汇聚而来的积水。大晴天情况会有所改观,但这不是说情况会好到哪去。不刮风还能勉强上课一刮风漫天的尘土和垃圾袭滚而来,学生看到都忘“尘”却步,更别说上课了,学生们纷纷都急忙躲避。农村的学校情况不容乐观,县里边的中学,办学条件和体育场地器材应该好很多,去了后发现,情况依旧是不容乐观,大大出乎意料。学校学生人数多可以活动的场地器材也很少,实验中学建了300米的塑胶跑道和六个篮球场和六个乒乓球台,但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情况依然改观不大。综上可知,运动场地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没有合适的运动场地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不会得到保证的。
(二)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经费投入少
中小学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需要体育教师的组织和引导的,调查后得知中小学体育教师师资力量严重匮乏,都是在学生老师人数比300:1以上,而且很多是教学中的“多面手”,专业性不强都是应付式的开展的课程。师生比例严重的不均等,不符合教育部规定的要求。按照教育部规定,小学班容量一般为45人,最多不得超过55人。内黄县中小学校的都严重超过教育部的规定数量。班级大人数多不仅带给体育教师的超负荷工作量,更为重要的是还不能起到应用的体育活动的效果。中小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的原因调查显示,为了玩学习兴趣不大排第一位,调节紧张学习及兴趣爱好各排第二、第三位、提高技能居第五位,这一情况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普偏存在的一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中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目的性普遍不明确,大部分还带有儿童的玩乐趣味,大多是兴趣所致,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而有了学校整体锻炼氛围和教师的积极引导效果则有很大不同。当然与此有关的还有体育经费投入问题,这是能否顺利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物质前提。课外体育活动大多没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课外体育活动多呈无序松散状态,根本谈不上学生素质有步骤有计划的提高。学校体育经费投资少,并且投入力度很不均衡,同样与国家规定体育经费投人标准相差很大,这一问题也已成为阻碍中学课外活动开展的因素之一。
(三)学校忽视对体育方面的培养
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加班加点让学生学习,能取消的课外活动尽量都取消,这就是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各个学校所采取的措施。很多学校挤占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体育课也常常被数学、英语等这样考学比较重要的课程所占去。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如果以后这些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只顾努力学习而忽略了身体锻炼的优秀人才们身体素质欠佳,那他们又要拿什么去为社会做贡献呢?又怎样“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试想一下,我国未来的建设者都是一群身体素质差的人,我们又怎样使我们的国家强大呢?
(四)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少,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是衡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保证学生增强体质状况的前提条件。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长短的调查表明学生每天课外活动的时间1小时以上的占35%,30分钟-60分钟的学生占了45%,还有20%学生每天只有30分钟一下,也就是说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仅限于学校的课间操,少于30分钟。为争取重点初高中升学率,语、数、外等主课教师经常挤课外活动时间为学生补课,周末,还有不同形式的补差班,即使有爱好活动的学生想要活动也无法抽出时间。
(五)家庭社会的不重视
对于家长来说对孩子们的关心无非就是分数,文化课考试成绩的排名,家庭这一块很不重视体育课外活动,家长就抱着上学就是学知识的态度,对学生上体育课很不关心。社会上也是经常将参加体育的孩子和那些没有上进心的学生相提并论,认为是不学无术的表现,这无疑都给学生增加了心里负担,这对孩子是一种不认可的打击。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通过走访调查内黄县部分中小学学生的情况,表明喜欢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还是占绝大多数,这为在中学中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各有不同,但主要的大都是锻炼身体,调节学习,发展兴趣爱好;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选择项目以跑步为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间远远不足,与教育部《关于落实中小学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的要求相差较大;经费投人不足和场地设施缺乏,以及教师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引导不够,是影响中学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原因。
(二)建议
1.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课外的体育活动
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改变目前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处于薄弱环节的状况。建议加大中小学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加强学校体育管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在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硬件投入的同时,加强体育师资、培训、 科研等软件投入,全面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打下坚实基础。要把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保障,并且做到随着教育经费的增长同步增长确保各地区学校体育经费不少于教育公用经费的5%;建立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表彰机制。设立中小学学校体育专项奖励资金,用于表彰在学校体育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校、个人,把体育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践,对推进学校体育活动成效显著的各级地方政府、学校和个人,并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多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学校体育领域,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学校体育活动。
2.不断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氛围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以及其他活动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学校体育组成部分的课外体育活动,理所当然成为了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肩负着培养身心全面发展人的任务。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学校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学生除了上课外参加一些诸如文娱活动、科技活动、体育活动等课外活动,将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有益于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同时又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因此,课外体育活动既是一种广义的教育活动,也是学生和学校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在此不再赘述,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球类比赛活动,推动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氛围。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要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注重引导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终身参加锻炼的习惯。学校运动会是重要的课外体育会动,是具有影响力的学生活动,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起来。同时有些学校举办的自己命名的各种徒步跑,越野跑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结合学校自身条件来发展体育项目
课外体育活动,国家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一些多余的闲置物品都可以用来制作体育器材和教具。如利用竹子做标枪、爬竿、篮圈、单双杆、接力棒,还可以利用竹子来进行竹竿舞教学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利用木头制作跨栏架、篮板;利用圆石制作铅球;利用泥沙制作沙袋;利用树桩制作“山羊”;利用砖头水泥或石块砌成乒乓球台等等,利用这些简单有趣的器材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照样会收到有效的教学效果积极组织成立课外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尝试让学生自己管理,教师从旁指导,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比赛,经费自行解决;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把自由锻炼的时间还给他们,校领导要注重起这个问题,体育教师要负起对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的监督管理的职责,并充分利用好课外时间;建议直接参加组织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教师、班主任及文化课教师计算相应的工作量,合理分工。
五、结束语
内黄县中小学学生课外体育的开展情况的改善需要每一位内黄体育人的努力和全社会支持学生体育工作的有志之士的共同努力。希望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为孩子们构建一个良好合理的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