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09: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83-0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蔓延到全球,对全球各个国家的文化产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受到了冲击,但是这次危机带给文化产业的不只是危机,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机遇。如何抓住这次机遇来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以及如何应对这次危机,是国内文化产业需要解决的新难题。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1.金融危机促进了国内文化消费。经济危机带给经济的是萧条,在经济萧条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匮乏。为了弥补精神的匮乏,人们需要依靠文化的补充。这就扩大了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市场。经济萧条使得人们有更多的闲暇去电影院、图书馆去充实自己。2011年年底出版的的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的电影票房突破100亿,2011年电影票房达到120亿。2011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5%,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占中国GDP的5%左右。 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增长率将超30%,过去几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文化产业获得了更高的增长率。说明金融危机促进了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
2.金融危机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创新。每次的经济危机都将推动技术的创新。全球经济危机能够带来技术的变革与科技的创新。进而推动经济的恢复与繁荣。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带来了以电气革命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192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的爆发最终引起了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互联网在全球的发展,帮助美国从经济危机从复苏。“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促使文化产业进行创新,科技的创新带来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在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通过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知识和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 。
3.金融危机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文化产业在本来不只是消费服务业、还是生产服务业。一直以来,文化产业都被定义为消费服务业,由于这个定位,使得在行业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小问题。并且由于市场发展的不够不成熟,文化产业在生产方面的功能没有受到重视,文化产业成为一个孤立的产业,不能带给其他产业如何的促使作用。这次的经济危机将会对整个制造行业进行重新洗牌,单纯依靠低成本和密集使用劳动力的靠劳动力密集的中小企业将会退出这个市场,而对于那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能够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来说却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他们能够在这次危机中进入产业链的中高端,获取更高的利润。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有大量的文化创意企业为他们提供发展、策划的服务工作,文化产业将在与传统制造业的合作方向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而传统的制造企业在与文化创意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将获得巨大的收益,实现双赢的局面。因此,在经济危机中中国的文化产业在服务于传统制造业升级的方向上,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金融危机促进了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经济危机将改变全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全球文化产业的贸易将从单纯的产品服务交易进入资本市场的交易。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各国的文化产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外文化产业进入中国的市场的步伐放缓,中国国内市场竞争趋缓,为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中国文化产业开拓国际市场赢得了时间。国内文化产业实行的是“走出去”战略,通过版权“走出去”、成品“走出去”和实体“走出去”这三种策略发展。其中版权的输出比较方便,但是比较复杂;成品输出成果较显著,但是受制于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在海外市场创办实体企业,既能够贴近普通民众,又能够宣扬文化产业,是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目前,国际市场对中国的文化产业兴趣日益浓厚。这给国内文化产业实行“走出去”战略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后危机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1.完善发展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推行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政府需要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来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还必须解决体制问题。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政府在文化管理的职能,将政府的“办”文化转变为“管”文化,实现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将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要对少数国有文化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使它们变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文化企业,赋予它们在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中流砥柱的责任。同时,鼓励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使中国的文化产业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以国有文化企业为主导非国有文化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2.健全文化产业的法律体系。进一步重视知识的产权保护。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加大对文化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并保障创意开发者的利益,对文化产业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对文化产品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其实就是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力的价值。通过完善对文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保障文化产品的合法权益,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处于产业的快速发展期,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产生了很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文化产业管理部门必须顺应发展趋势,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规范并实行有效管理。完善国内产权保护方面不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3.建立一套符合中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文化产业较强的融合性决定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而文化产业集群产生的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也成为其发展的驱动力,但是中国的文化产业由于经营单位众多,资源比较分散,并且集约化程度很低,难以产生规模效应。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产业集群政策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要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实现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二是构建一个有利于参与方协作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平台,以便促进资源的融合。三是鼓励先试先行,积极探索文化创意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打造有特色、有实效的国际化文化创意“特区”。
4.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资源的优势。中国有悠久的文化沉淀,将文化沉淀与商品生产想结合是当今文化产业的关键。但是,目前我们对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做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相反地,总是被外国公司抢先开发。中国的传统文化沉淀的很多创意都被国外使用,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国内的企业却没有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相应的产品中。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开发利用是无地域、无国界的,谁的文化意识超前,谁的艺术手法先进,谁将占领文化资源开发的制高点。如果不迅速提高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能力,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历史的精品被打磨成别人的商品。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传统的文化资源。加快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
5.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是关键。中国文化产业之所以缺乏强大的竞争力,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专门人才。我们应制定人才流动和培养的政策,实行人才自由、合理的流动、交流和合作。必须改变传统的文化人才地区、单位所有的体制,实现人才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和人才供求的市场化。要注重人才的培养。防止人才的流失。要培养文化创作与生产方面的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还要重点栽培文化产品营销人才。人的因素是创新的关键,“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关键是要培育创意企业家和专门人才,通过人才“绿色通道”引进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规则和环境的专业高端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以知识产权参与分配的新路径,营造有利于发挥各类人才智慧和才能的宽松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时期,文化产业通常会逆势发展、迅速崛起。只要政策实施得当,文化产业必将实现快速发展。经济危机并不意味着处处是危机,相反对某些产业而言反而是机遇。中国的文化产业如果能够在这次危机中把握住机遇,必将实现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凌.香港创意产业的发展及经验[J].发展研究,2005,(3).
[2] 佚名.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题将解决[EB/OL].http:///,2009-11-13.
[3] 李舫.逆势上扬,春暖花开:文化产业的观察与思考[N].人民日报,2009-03-20.
[4] 柯亚莎,常禹萌.从保守绅士到创意先锋:英国创意产业的奥秘[EB/OL].http:///,2008-02-04.
[5]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6] 王颖.全球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
[8] 蒋三庚,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9] 成思危.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J].战略与风险管理,2010,(1).
[10] 厉无畏.关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战略与风险管理,2010,(1).
[11] .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09-03-06(01).
1.扩充文化产业财政投入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综合财力的持续增强,各个财政机构颁布有效的资金筹集举措,重点调节支出结构体系,扩充文化产业财政投入。依据资料显示,我国在2008年投入于文化事业的财政总额高达两百五十亿元,实现了百分之二十的增长,第二年该项投入增加二十六亿元之多,实现了百分之十的增长。由此类数据不难看出,近期由中央直至地方,有关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显著高出了同级财政经费投入的平均增幅。不断扩充的财政投入令文化产业面临了广阔的发展机遇,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我国应持续扩充经费投入。然而,伴随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更新,文化领域内政府单位职能渐渐实现了管办分离,也就是由以往的政府一体化管办渐渐向着逐步分离的方向发展。更多的文化产品要源自市场,即便在公共文化产品以及服务管理层面,政府单位亦应扩充财政投入支持。具体方式上,无需沿用直接生产的传统模式,而改用招标管理以及市场化采购等方式应对,进而更新以往政府包办一切文化产品的陈旧做法。
2.深化财政分类,促进文化体制全面创新
为促进文化体制全面创新,应稳步落实贯彻我国有关深化文化制度改革的工作意见,依照政企分开以及管办分离的工作原则,提升改革更新力度,积极应用财政政策方式有目标、按部就班的促进经营文化机构改制转变,进而开创形成一大批具备较强实力以及精神活力的国有文化企业,令其变成文化市场之中的主导关键,推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全面发展。具体来讲,首先应推进工艺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更新,通过竞争管理以及激励制度,促进人事管理、收入分配以及社会保障机制的全面更新。应稳步积极的推动经营文化事业单位的改制发展,创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应积极推动一般性艺术团队、出版机构、媒体单位等经营单位改制成企业,实现自主管理经营以及自负盈亏。对他类国有文化经营中介单位,应开创良好的条件,颁布财税优惠管理体制,实现工作职能的改革分离,有目标推动其转变成为企业,并发展变成市场建设以及文化产业的新生力量。
3.通过财税政策引领资金投向,提升文化产业均衡性
基于经济建设发展存在明显差异,财政较为困难的地方区域面临一定压力。为此,文化强省实施工作战略阶段中,上级单位应颁布特殊的管理政策,将财政经费逐步向文化资源开发以及保护管理水平较弱的地方区域倾斜。各个财政机构应将推动文化产业良性发展囊括到整体经济建设的大局之中,注重通过财税政策引领经费投向,优化文化产业的整体布局。首先,应做好投资引导,更新文化产业不平衡的不良局面。另外,应基于公共文化系统服务设施的建设创建完善的服务系统,依照结构科学、网络系统完善、高效运行的工作原则,将大规模的公共文化系统设施作为核心骨干,将社区或是乡镇地区的基层文化服务设施看作是基础,创建综合服务体系,进而为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再者,应通过积极的财政投入引领知识资本的合理流动。例如,通过财政手段吸引文化产业有关专家、研究学者,创建形成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的智囊团,针对地方文化产业形成良好的引导,给出积极策划意见,进而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4.推进文化产业投资融资制度全面创新
文化产业建设发展要激发政府良好的辅助引导功能,透过财政引导,有效合理的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开展文化产业建设,渐渐构建成丰富的文化产业投资融资制度。金融政策上,可通过信贷资金、创建专项基金等模式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项目工程建设。针对经营性文化单位则应确保其在贷款、还款以及担保层面做一定的优惠倾斜,利于有效推进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应在我国政策许可的范畴之中,着力于给完全市场竞争的文化单位以及机构部门更丰富的财政优惠支撑,以有效缩减经营管理的边际成本。应积极鼓励并丰富吸引社会资本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资,抵消民资以及外资引入文化产业有关的体制影响,令各类所有制文化单位均可享受到公平的投资发展机遇,获得应有的权益保障。
二、结语
神木县县长雷正西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神木县经济建设取得了骄人成就,但县域文化软实力建设滞后,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失调,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与神木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文化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不够。要想有效化解上述矛盾,实现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构建和振兴文化产业是必然选择。
记者:进入21世纪,神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发展,县域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近年来神木县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大县的发展战略,神木县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面临哪些发展机遇和优势?
雷正西:发展文化产业是神木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未来10~15年,是神木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关键时期。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此过程中必然要伴之以文化产业的振兴和繁荣。当前,神木的文化产业正站在新的历史关口,面临着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前进一步,将产生飞跃。
一是政策的机遇。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转型的目标和具体措施,其转型的方向十分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就神木而言,早在“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就提出建设文化大县的目标,“十一五”时期又出台了文化发展规划。因此,从政策层面讲,神木的文化产业已经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二是资本的机遇。文化产业作为文化资源集聚的实体,其建设之初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注入。随着神木县域经济实力的持续快速提升,为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尤其是以神木新村为代表的几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大批重点项目纷纷落户,正在产生强劲的聚集和带动效应。
三是市场的机遇。根据国际研究成果,在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居民消费支出中吃穿用类比重逐步下降,消费的重心开始向精神文化方面转移;而2009年神木县的人均GDP已达到1.2 万美元。可以说,神木县发展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前景非常广阔。
更重要的是发展文化产业是神木实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神木的矿产资源只会越挖越少,而文化资源却会越“挖”越丰富。可持续发展靠什么?原动力就是文化。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其设计、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主要是文化人和创意人的“智慧”,无传统工业的污染,是神木重要的后续产业,并能够广泛渗透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内生出大的发展原动力,取得联动效应。依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占GDP的比例应逐渐提高,美国已经达到了22%,北京和上海为6%,西安和邻近的鄂尔多斯也占到近2%,而且这一比例还在逐年增加,而我们神木目前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按照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的话:在科学发展中,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一样,是发展的两个重要极点,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科学发展的硬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硬资源。下一步,神木要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更大突破,实现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就必须迎头赶上,让文化成为发展的生力军和领头羊。
记者:神木历史文化悠久,民族英杰辈出,名垂青史的"杨家将"即发源于此、并建功立业,有着丰富历史文化遗存的神木县将如何打造县域文化品牌?
雷正西:一个区域或者城市,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的东西,是她的文化。如果没有文化,就是一个缺少精神内核的躯壳。神木历史文化悠久,民族英杰辈出,但由于文化资源实际开发利用不够,至今仍未形成具有成熟形态的地方特色主导文化。纵观神木历史文化长廊,数杨家将文化的历史地位最高、影响传播最远、社会反响最大,是神木历史传统文化的标本和见证,是神木向世人展示其文化魅力的窗口,是神木能拿得出、叫得响、推得开的第一文化品牌。我很赞同庞士让教授的观点,“对神木而言,除人是第一资源外,另有两大主要资源,这就是大煤田和杨家城。前者是物质资源,后者是精神资源。前者是乌金,后者是赤金。前者是大地的恩赐,后者是历史的厚赠。前者愈挖愈薄、愈少,后者愈挖愈深、愈多”。因此,神木的大煤田要挖,神木的杨家将文化更要“挖”,而且神木要在这里挖到文化产业开发的“第一桶金”。
诞生或安葬在一个地域的名人,集中了这一地域的精神领悟。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功开发成吉思汗文化、山东曲阜成功开发孔子文化、浙江奉化成功开发蒋氏文化就是典型。杨家城是杨业的故乡,也是杨家将文化的起源地。而杨家将文化,来源于杨家将的事迹,从历史上讲,是指以杨业为首、以他和他的儿孙为主体、以他们的主要部将为成员的爱国将领集团和英雄群体,其主线和核心是爱国主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具有唯一性。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曾经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依靠现代文化机制来包装”。有鉴于此,神木县以杨家将文化为切入点,倾力打造神木第一文化品牌,开发利用杨家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路,就在于把它推向市场,整合其亮点。具体来讲,就是要依托杨家城,制定打造神木第一文化品牌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文化产业集聚区,搭建起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位平台,打造出能够吸引人们眼球并乐意消费的看点。可探讨建设国内最权威的杨家将文化资料馆和研究中心、人物场景蜡像馆、边关宋城、仿宋街等杨家将文化载体,探索开发和杨家将有关的北宋边关文化、西夏(党项)文化、辽(契丹)文化及相关产业,在表现杨家将根祖源文化的同时,科学展现由杨家城而生发的杨家将群体在杨家城以外所上演的英雄壮举和生活场景及当时的历史人物风貌,使之成为具有瞻仰性、审美性、体验性的活化状态的文化园和文化品牌。
记者:在以资源为主导产业的神木县,文化产业是一个开发周期长、产生效益慢的系统工程,政府将在文化产业的挖掘与开发中承担怎样的角色,神木县又有着怎样的战略规划?
雷正西: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政治的概念,更是一个基本的文化和文明的过程。神木要想在全国领先,而且是长期领先,最终不是凭借矿产资源,而是文化。神木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文化建设。神木相继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文化先进县,说明了神木县文化资源的丰富和文化事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过去神木忽视了对县域优秀历史文化的开发和保护,面对文化发展的良好条件和机遇,神木要调整生产关系,实现由两手挖煤到一手挖煤、一手“挖”文化的战略转变。
一是发掘地域特色文化。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是一种软实力,要去研究,要去挖掘,才具有开发的商业价值,而能否因地制宜和凸显差异化,是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神木悠久的历史年代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优势明显,但这种优势尚未变成强势。提升神木能源化工城市的档次和品位,改变以往人们对神木的形象认识,需要神木不仅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更需要神木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还可以大力挖掘现代工业文化,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同台共舞”。当前,要立足于本土文化的根基,可依托对雄浑杨家城、华美的汉画像石、挺拔俊秀的二郎山和天台山、城区的四合院、大漠明珠红碱淖、蒙汉边贸商埠高家堡、大柳塔现代化采煤和锦界工业园区等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和整合,赋予其具体的产品属性和更高的附加值,进而提高神木历史文化的现实价值,成为提升神木区域竞争力的又一抓手和突破口。
二是提炼现代文化精神。文化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而文化精神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区域精神追求和发展境界的浓缩与概括。从文化精神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提炼文化精神,能够使得一些原始的、质朴的甚至粗糙的文化资源得以由隐性价值转变成显性价值。要植根历史,继承千百年来杨家将文化孕育的爱国爱民、忠勇豪气、舍小家顾大家等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文精神。也要基于现实,紧跟时代,结合神木是“杨家将”故乡、陕北革命老区的历史传统和处于秦晋蒙三省(区)交界地带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提炼和弘扬今天的神木人秉承先辈的优秀品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业不止、追求卓越的现代文化精神。这种现代文化精神应包括以下内容: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诚实守信的传统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热情豪爽的参与精神。要善于把从历史文化中发现和提炼的当代价值,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是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文化本身就可以作为产业经营,直接创造GDP,而且是纯绿色的GDP。因此,文化是一种硬实力,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神木县将制定操作性和目标性强的具体规划。总的思路要跳出陕北传统文化(比如扭秧歌、信天游等)的小圈子,放开眼界,大气魄、大投入、大手笔抓文化产业,以厚积薄发之势,力争在不久的将来,让神木的文化产业能产生轰动效应。
冯韶慧:此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动我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决心和信心,吹响了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号角,标志着我省文化改革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此刻我的心情是激动而复杂的。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省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省舞台艺术异彩纷呈,一批精品剧目和品牌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城乡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历史性改善,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使广大群众受益;文化消费市场日趋活跃,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1.7%,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新的“领跑”产业;文化遗产工作成效显著,一大批重大文物遗址得以修缮。可以说,我省文化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呈现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虽然“十一五”成就可观,但我心里却很不轻松。一想到我省的文化资源优势还需要进一步释放,想到群众的文化权益还需要更大程度的保障,想到文化产业实力距离支柱产业还有较大差距,想到还有很多亟需做的工作,就时刻感到肩头责任的沉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勾划了“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的宏伟蓝图,省委七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我省从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近日召开的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对文化强省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应该说文化建设面临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正在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十二五”时期的文化建设一定会大有可为。这其中有两个标志性的要求:一是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着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这些目标任务既给我以信心和力量,同时又使我油然而生一种如履薄冰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深怕因为抓不住、抓不好、抓不紧新一轮发展机遇而有辱使命。各级文化部门都要认清机遇、抓住机遇,明确责任、勇于担当,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求实过硬的工作举措,推动文化建设快速发展,为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作出应有贡献。
记者:2010年是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取得很大成效的一年,文化系统的转企改制、内部机制调整优化等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那么在“十二五”时期,文化系统的体制改革还会有哪些内容?
冯韶慧:改革就是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改革创新永无止境。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就必须持续不断地推进改革创新,向改革要生产力,向创新要精品和效益。“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将在巩固当前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向纵深拓展,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一是巩固并深化转企改制成果。围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与职工签订企业劳动合同、实行企业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及各项管理制度等方面见实效,打造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整合演艺资源,实行集团化、规模化经营。二是大力推进机制创新。机制创新已经使不少文化单位尝到甜头,比如河北交响乐团,本没有任何特殊的优势,完全靠不断创新内部机制激发活力,发展成为全国省级交响乐团的佼佼者,受到傅庚辰等音乐界权威专家的肯定,这些经验做法对于文化事业单位机制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十二五”期间,无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都要在内部机制改革上下大功夫,建立有利于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基础管理机制,建立适应市场和群众需求的创作演出、公共服务等业务运行机制。三是着力推进内容形式创新。核心是打造立足地域文化、彰显河北特色的文艺精品,既包括舞台剧也包括实景剧,这是体现河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要梳理好我省文化脉系,真正认清我省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确定文艺作品的主题、题材。要更加注重借助京津在文化方面的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打造留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要加大对转企院团的扶持,通过设立精品生产专项资金加大对精品剧目的奖励、补贴力度,培育演出市场。要加强文化与旅游、高科技的融合,推出一批着眼旅游市场、有较强吸引力的演艺产品。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趋向,加强文化与媒体的合作,敢于到全国性的乃至国际性的大舞台上、大市场中去展示,提高影响力和知名度。四是积极开拓文化市场。市场是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助推器,所有文化单位都要主动适应市场、对接市场,开拓市场化运作途径,在市场中发展壮大。这其中有一点很重要,这就是要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利用,通过市场手段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项目和品牌,这是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关键环节。
记者:人们越来越形成这样的共识,就是文化也是民生,而且是能够从精神上增强人民幸福感的民生事业。请问,文化厅将采取哪些举措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
冯韶慧:精神上的幸福是最高层次的幸福,文化是提升人们幸福指数的民生事业。从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出发,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构建覆盖城乡、普惠全民的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对此担负着首要职责,应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与保障力度,让群众共享公共文化的阳光。重点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构建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要坚持规划引领,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城市,普遍建设达到国家评估标准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有条件的城市要建设综合性、多功能文化设施,对公共文化服务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并引领群众文化追求。在农村和城市社区,大力发展乡镇(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村文化室等基层基础文化设施,构建便民文化服务圈,使基层群众能够近距离享受文化。按照文化部、财政部部署,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均等化水平。二是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围绕群众生产、工作、生活需要,发挥文化单位骨干作用,调动社会参与,鼓励群众自办,形成多元投入、多方共建机制,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数字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等文化创新工程,发展流动性、数字化、联盟式的新型服务业态,推动形成常态化、生活化、人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三是建设好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文化遗产能够给人带来心灵的温暖,走近文化遗产仿佛就是走近自己的故乡,我们无论何时都要保护好文化遗产。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利用好文物建筑、文化遗址、工业遗产和文化街区,可以使其成为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的重要依托。要积极推进重大文物遗存的修缮和保护,力争五年内把我省重要文物遗址修缮一遍,重点抓好清皇陵区、长城、大运河、正定古城等保护工程。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强民间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扩大生产性保护规模,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等整体性保护工作。我们要通过有效的保护工作,使文化遗产成为燕赵大地上一张张亮丽的名片,一道道迷人的风景,一处处温情的家园。
记者: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都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请问我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冯韶慧:文化产业是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是融合度高、附加值大、带动力强的战略性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和我国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在后金融危机长期化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发展文化产业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区位优势,“十一五”期间发展势头强劲,但在GDP中的占比还不高,这也说明我省发展文化产业的空间很大。“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几个抓手发挥好对文化产业的指导、协调、服务作用。一是把规划抓在手上,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以我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依据,指导各市和有一定基础的县制定当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目标、优势和重点。二是培育文化产业带,推进区域文化产业整合。充分发挥环首都地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率先建设河北省环首都地区文化产业带。同时配合我省区域发展规划,突出河北地理和文化标志,积极培育长城文化产业带、太行山文化产业带、沿海文化产业带、冀中南文化产业带。三是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有助于改变我省文化产业小、散、弱的状况,促进文化企业联合、文化产业链延伸和文化产业体系完善,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扶持每个设区市重点打造至少一个大型文化产业园区,谋划一批文化产业实验园区,力争我省1-2个园区创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四是评选示范基地和示范县,树立文化产业发展标杆。继续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着眼培育县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开展文化产业示范县评选,促进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五是优化服务环境,促进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国家、我省设立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深化文化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务实合作,完善政策、人才、项目、信息、交易等服务平台,为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提供从策划、审批、立项到融资、建设等全过程的优质服务,推动兴起民营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热潮。
记者:通过您的介绍,对我省“十二五”文化发展思路有了总体的了解,也充满了希望。怎样保证把这些规划的内容变成现实呢?
【关键词】管治理念 协同发展 城市群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14-03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而其中,以特大城市作为核心,建立在人口、经济、文化和整体结构上,具有合理层级和良好协调机制的城市共同体,带动区域整体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城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自“十一五”时期开始,中国先后批复了若干个地区(经济圈、经济区、城市带、城市群)发展规划,由此启动了中国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实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加强地方合作、消弭行政区划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的制度,整体性地提升区域发展实力。文化产业的区域经济版图,也在这一进程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不同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同,但是同一区域内,都将朝着超越行政区划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的目标,突破现有制度障碍和利益分配格局,探索出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云南省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热土,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文化遗产资源。“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全省GDP总值的6%以上,在全国名列前茅,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引人瞩目。以云南省唯一特大城市昆明为核心,携手玉溪、曲靖、楚雄规划建设的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核心,将在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滇中城市群是指云南省中部以昆明市为核心,半径150~200公里,包括玉溪市、曲靖市、楚雄彝族自治州4个州市组成的城市群。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该区域总人口1727.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7.58%;当年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4262.4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59.04%。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影响经济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明显优于其他州市。就文化产业而言,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1.从整体的视角:昆明市的文化产业主导了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的发展
滇中城市群依托昆明为核心,集中了云南省主要的文化产业人才、企业和项目,同时也是全省文化消费市场最具规模的地区。
第一,都市消费群体庞大,但严重依赖外来消费人口贡献。就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状况来说,城市人群仍然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滇中城市群作为云南省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意味着能够容纳和吸纳更多的城市人口。由于具有较好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昆明集中了云南50%以上的报纸期刊、60%以上的节庆会展、70%以上的报刊读者。但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市场容量有限,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在2010年外来消费贡献了全省76.35%的文化消费数额。包括滇中城市群在内,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严重依赖外来差旅人口的消费贡献。
第二,昆明枢纽作用明显,其他城市无法吸纳中转消费人口。昆明是云南省航空、铁路、公路的交通枢纽,超过60%的游客需要取道昆明到达全省各州市。作为云南省文化消费的集散和中转中心,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昆明形成了很大的市场。但滇中城市群4州市中,仅有昆明具有枢纽地位,并且是热门旅游城市,其他3州市均无法有效吸纳中转消费人口,间接导致了滇中城市群4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2.从局部的视角: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从公开的数据来看,仅有昆明市可以查询到“十一五”时期历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其他城市均只可以查询到部分年份的数据(如表所示)。这虽然与各地经济结构和统计口径不一致有关系,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各地对文化产业重视的程度,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对于城市经济的重要程度。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不均衡现象,从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到佐证。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增加值60%以上产值集中在昆明。昆明的文化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且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楚雄依托本土彝族文化资源,虽然增加值的绝对数值不大,但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玉溪本身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并且将伴随昆明城区南移及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的建设,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相对来说,曲靖市无论是从文化产业增加值还是其占GDP的比例来说,都处于较低水平,是文化产业的欠发达城市。
综上所述,昆明属于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且遥遥领先;玉溪和楚雄属于第二梯队,发展势头良好;而曲靖处于第三梯队,需要奋起直追。因此,作为省会城市的昆明,在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更应该发挥好核心作用。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发展,努力缩小与全国重点城市的差距;另一方面,要与周边城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将运行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进行因地制宜的推广。
二 滇中城市群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这次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之所以把XX的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个重大课题专门研究,主要是向大家传递两个信息:(1)虚功只有实做,真招才能实落。文化这一“虚功”,只有凝聚到文化产业这一“实活”上,才能更好地推进、更好地发展。(2)发展文化产业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问题,而是事关XX科学发展、超常发展的大战略,从现在开始就要集结队伍,整合资源,突出亮点,加快推进。刚才,XX同志就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发展文化产业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抓实。下面,我强调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切实增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文化是国家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血脉。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始终是决定人类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彰显,已经成为一个地方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也因此被誉为21世纪最具潜力、最具优势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资深产业。XX作为文化积淀深厚的古老地域、新兴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实力,我们不仅具有较好的基础,更具有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是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社会进步的现实选择。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从以下四个方面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
第一,XX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XX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天下九州,冀州为首;夏铸九鼎,冀鼎最重。在中国历史上XX曾是中原政治文化的核心,由此孕育的XX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武强木版年画、XX内画、XX法帖拓印分别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宫廷金鱼、侯店毛笔、武强和饶阳乐器、深州黑陶、阜城剪纸、武邑和饶阳雕刻也都在国内外久享盛名。这些传统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XX特色相互融合,为世人所珍视,也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成为我们发展的独特资源。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的宝贵文化遗产,如果不能在我们手中得到充分发掘和弘扬,既对不起先人,也对不起后人,既对不起前任,也对不起后任。我们必须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在弘扬历史上深入发掘,深入研究,用心工作,用力开发,这样,才能使宝贵的文化资源变为当今XX的经济资源和产业财源。
第二,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为文化产业大发展、快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文化产业具有“逆经济周期”的特点。历史经验证明,经济萧条时,文化消费反而会逆市上扬,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契机。1929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使美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第一文化强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和韩国积极实施“文化立国”战略,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分别占GDP的17%和13%。日本的动漫产业已超过了汽车产业,韩国文化如电视剧等,则在我国掀起了“韩流”。当前正在不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将加速人才与资本等要素向文化产业转移,使文化市场面临着重新配置的机遇。机不可失,遇不再来。如果我们不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就将失去一次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
第三,打造“水市湖城”品牌,需要与文化产业相互借力、互惠共赢。文化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历来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能增添城市魅力,提高城市品位;城市的发展,影响力、吸引力的增强,又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产业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发展城市经济,提升文化产业就是提升城市知名度。当前我们正在围绕XX湖做文章,倾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水市湖城”。把“生态+文化”这一城市品牌打造好,不仅要有“硬景观”,还要有“软内涵”,不仅要有影响力,更要有亲和力和美誉度。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增添文化要素,不断增加“水市湖城”的文化内涵。唯此,“水市湖城”的品牌才会更响、分量才会更重、名号才会更名、亮点才会更亮。
第四,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对于XX超常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文化产业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业,具有不消耗资源、不污染环境的显著特点,是最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文化产品的消费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文化产业发展必将呈几何倍数快速增长。而且事实将越来越证明,缺乏文化产业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经济;缺乏文化品位的城市,是不健全的城市;没有文化内涵的企业,是走不远的企业。同时,发展文化产业还能够使文化要素融入其它产业发展之中,提升各大产业的发展潜力,强力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生产要素,加速区域产业集群的成长和产业链的延伸,使各种产业发展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为推进XX超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软硬双重支撑。
总之,XX发展文化产业,优势明显,机遇在即。只有抓住机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才能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档次;反之,就会在新一轮文化产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也影响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我们一定要认清大势,坚定信心,鼓足实劲,硬措真举,以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推动XX经济的以快补慢,为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立足实际,注重实效,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提升
文化既是生产力,也是发展力,既反映软实力,也体现硬实力。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提升的空间很大,我们必须把“软实力”作为“硬资源”,把上层建筑当做经济基础,来大谋划、来真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四项工作:
第一,挖掘文化底蕴,打造文化特色。从现在开始,要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合理规划,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要重点在“三个注重”上下功夫:一是注重挖掘整理。我市的文化产业有历史没有提升,有“名气”没有规模,有影响没有效益,下一步必须在进一步挖掘上下功夫,在进一步整理上用气力。要组织得力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对XX历史上的名人、名家、典故、传说、故居、故地、遗作等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精心整理,追根探源、寻祖问宗,整理残存的记忆,粘接文明的碎片,还文化以灿烂的色彩,还历史以本来的面目。二是注重塑造品牌。品牌就是市场,品牌就是影响,品牌就是效益。在文化品牌的打造上,一方面,要立足XX自身优势,利用现有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大打“四牌”,即九州文化牌、湖(XX湖)河(滏阳河)文化牌、历史名人牌、特色产业牌。另一方面,要高点高位打造品牌。在品牌打造上,既要有“大家”气质,又要有大将风范,既要有世界眼光,又要有本地实际。要根据不同的文化品位和产业影响,冠以不同名号,使其各就高位,从而提升其文化价值,提高其价值品位,让XX的文化产业走出全国、享誉全球。三是注重宣传推广。XX文化有特色,历史有传承。酒香也怕巷子深,醋好还得会吆喝。要围绕文化产业的宣传推广,加强研究,搞好策划。在这方面,要舍得下功夫,舍得花本钱。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全方位、广角度、多层次、立体化地宣传推介XX文化,全面提高XX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二,占领市场高地,提升文化效益。要围绕推进XX超常发展富民强市的目标,重点在“三个抓”上求突破。一是抓项目。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发展文化产业,同样需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没有项目作支撑,一切都是徒劳。当前要瞄准文化大市、产业强市目标,围绕内画、乐器、年画、毛笔、剪纸、黑陶、金鱼、雕刻文化产业,培育、包装、打造优势文化品牌项目,特别是以内画、乐器、毛笔为主的标志性项目,既要注重现有产业的提升改造,又要注重谋划推进一批文化产业的大项目和好项目,做大规模,提升效益。每个县市区都要确定各自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并从政策、土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抓招商。要着眼于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招大商、引大资,聘能人、请高人,引进集团投资者,参与文化产业发展。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稳妥地吸收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借助外力把XX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三是抓龙头。XX不缺少文化,但缺少龙头文化产业,特别是缺少实力强、影响大的龙头文化企业。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通过增资扩股、合作经营、联合开发等形式,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公司,打造“航母”型文化企业。要充分发挥龙头文化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拉长产业链条,搞好产品对接,发展龙型经济,影响和带动整个产业的大发展、快提升。
第三,整合文化资源,形成发展合力。文化产业单打独斗,既形不成效益,也缺乏竞争力。必须加大整合力度,让优势企业联合起来,把优质产品集中起来,以“规模效应”形成产业带动效应。要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规划的文章。做大文化产业,谋划为先,规划为要。市直有关部门要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认真谋划、精心规划,要敢于请高人、聘能人、邀大家。要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短、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到近期有项目,中期有目标,长期有远景。二是做好园区的文章。园区既是聚合文化产业的平台,又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舞台;既是产业集约发展的“孵化器”,也是产业集群建设的“推进剂”。要在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上求突破,通过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园区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打造整体实力。当前,要加快推进文化园区、文化公园、文化中心的策划和建设,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打造、高水平建设,使其成为文化产业的靓丽名片,成为XX“水市湖城”的新亮点。三是做好“借湖兴文”的文章。要紧紧抓住三年大变样的有利时机,环湖打造优势文化产业的对外窗口和展示平台,使XX湖成为全市文化产业的聚集地。当前,要着手围绕XX湖筹划建设“一园一院十馆一中心”。“一园”即文化公园,“一院”即XX湖生态大剧院,“十馆”,即“水市湖城”规划馆、董仲舒纪念馆、中国酒文化博物馆、世界内画博物馆、中国笔帖博物馆、中国古瓷器博物馆、中国年画博物馆、中西乐器博物馆、中国雕刻艺术博物馆、中国裘皮展销馆。“一中心”即国际会展中心。“一园一院十馆一中心”的建设要加紧推进。目前正在成立筹备推进小组,组长由有名望的懂行的原市级老领导担任,要把能干细活、能顶硬事的精兵强将吸收进来,真招实措,真抓实落,借力“水市湖城”建设,把文化设施建设好,把文化产业做名做大。XX“水市湖城”在外扬名之日,必将是文化产业兴盛见效之时。
第四,打造文化团队,构筑智力支撑。文化产业是一项高端型、专家型产业,没有一批能人、高人、细人、硬人作支撑,是不可能实现大提升、大突破的,要千方百计地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引进人才,靠人才提升层次、提高水平。要重点做到“三个一批”。一是立足长远发展,储备一批人才。要对我市现有的和在外工作的XX籍文化名人进行登记造册,经常联系,定期走访。同时,要把XX的“名人库”建起来。二是发挥院校优势,培养一批人才。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在高等院校或职业技术学校设立文化产业专业,建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培养文化产品研发、生产、营销、推介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让高等院校成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技术研发的中心。三是要加强文化交流,引进一批人才。要邀请文化名人到XX办讲座、搞培训,传真经、授真招,对人才培养、产业打造进行指导帮助。同时,要用宽松的政策和优良的环境引人才、聚人才,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但求“管用”,共同推进XX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和尽快见效。
三、戮力同心,强力推进,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加速提升营造良好环境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关联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事关发展大局,涉及统筹兼顾,主管、分管、直管部门要精心运作,各级有关部门和有关名人志士要协调配合,上下形成合力,切实抓好文化产业各个环节的具体落实。
第一,要健全组织,加强指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分产业成立指挥部,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精干队伍。既要让领导挂帅,又要让“大师”出征。要把产业领头人、民间艺人、文化“大师”吸纳进领导机构,提升他们的地位,突出他们的作用。要牢固树立抓文化产业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像抓项目一样抓文化产业。既要做大龙头企业,又要兼顾产业提升;既要横向膨胀规模,又要纵向延伸链条;既要积极开拓市场,又要打造外部形象。
第二,要积极扶持,出台政策。文化产业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其发展离不开党委的领导和政府的扶持引导。要结合省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深入研究和制定更为具体、更有操作性的促激措施。要注重从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要从“宽”处着眼、在“放”上用力,鼓励和吸引非文化民营企业、省内外知名品牌文化企业参与进来,推动XX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整体提升。
关键词:档案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开发利用
文化资源是指一切与文化活动有关的生产生活行为,而档案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物化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应当牢牢抓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契机,改革发展思路,促进其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的背景分析
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是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对于档案文化资源的需求的必然选择。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公众的需求层次也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的现状下,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
应当以文化产业的发展来带动档案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对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提升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和改革档案机构的管理方式都有正向的导向作用。文化产业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档案文化资源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质,与其他资源要素相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也势必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带来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文化产业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现实问题
1.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观念欠缺,视野狭窄
文化产业依赖于文化市场而存在和发展,而这也要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拥有广阔的市场视野。而公众在档案文化资源方面开发和利用观念较为欠缺,发展视野也较为狭窄。由于我国档案资源机构的现实管理模式问题,我国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开放程度与国外一些开放式档案馆相比,还处于较为落后的位置。因此,开发性程度不高不仅造成了我国公众没有形成对档案文化资源利用的意识,也造成我国档案文化资源因缺乏与社会大众的交流使得其开发缺乏广阔的发展视野。
2.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的需求度不高
2011年8月16日,由我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文化部共同编写的《文化蓝皮书: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报告中指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离不开文化体制、国家政策和社会机制的共同促进作用。由于消费市场上对文化产业的需求量较大,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我国消费市场上的公众对于档案文化资源的认识度不足,对于档案文化的需求也极为有限,造成了我国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进程较为缓慢。
3.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的方式单一,缺乏创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关乎着文化产业是否能够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而在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能够深化和提升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不断的创新和整理档案文化资源,将其以新型的适应社会需要的方式进行重组和优化,是档案文化资源利用开发的重点。不断整理优化档案文化资源,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自身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对潜在市场的洞察力。因此,档案机构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已不再适用。创新型人才的不足也同样制约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文化产业背景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应对策略
1.以经济效益驱动开发档案文化资源
传统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大多以公益性质为主,仅局限于部分公益性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提供免费的档案信息资源。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式是不符合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趋势的。而纯公益性质的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低,开发效果差。因此,开发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应当以经济效益为主要驱动力,以生产文化产品和开发档案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激发档案文化资源开发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他们充分深入开发档案文化资源,提高档案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2.立足社会公众需求推动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才能产生无限的创造力,同样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应当瞄准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只有让档案文化资源通过档案工作者的服务进入了社会文化产业市场,才能生产出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与此同时,档案文化资源才能真正的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并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资源价值,也使得档案文化内容在社会上产生强大的影响力。
3.培养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型人才
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推进,离不开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敏锐观察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档案机构应当培养和建立一批专业的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人才队伍,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来带头进行档案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指导工作。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金融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经济危机已成为不争的现实。受到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的新闻传媒业正在经受着考验,一方面,国际市场的波动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传媒市场,给新闻传媒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中国的传媒广告收入减少,整体效益下滑;另一方面,我国新闻传媒业的改革发展进入到战略机遇期。中国的经济从总体上还在向正面发展。国家可能对国内产业市场、经济结构进行较大的调整,新闻传媒业也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面临着优化升级的好机会。另外。金融危机时期受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加,文化传媒市场反而出现明显升温,给中国新闻传媒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所以,金融危机对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是“危”中有“机”,新闻传媒人要辩证地把握“危”与“机”的关系,坚定信心,应对得当,就能化“危”为“机”,在逆境中提高新闻传媒业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融危机下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机遇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推动传媒业壮大的政策机遇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新闻传媒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对社会精神、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对发展新闻传媒业相当重视,对新闻传媒业的发展作出了详细的规划部署。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力图从根本上打破新闻传媒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壁垒,为开启应对金融危机的媒介融合变革路径奠定了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新闻传媒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持。为推进新闻传媒业的发展。中央还出台了以114号文件为代表的利好政策文件,转企改制的传媒业单位可以连续5年享受所得税减免的优惠政策。在这次金融危机冲击中,很少有行业能够像传媒业这样得到政策的青睐。随着“国十条”的出台和4万亿元刺激内需的政策实施,以及扩大消费的财税政策陆续推出,新闻传媒产业市场也将有一个预期的活络期。因此,新闻传媒业应该抓住机遇,以扩大内需为出发点,除了稳定原有消费群体外,更要扩充农村、低收入和特殊群体等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大的人群作为新闻传媒受众。借此形成更广的国内新闻传媒受众市场。从传媒资本的角度看,中国新闻传媒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明显加快,而且国家的有关政策也开始松动,由原来的严格控制到现在的限制性进入。抓住这一机遇,对新闻传媒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深化传媒业改革的改制性机遇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中国虽是文化大国,但不是文化强国。所以,党和政府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为我国新闻传媒业的改革和发展明确了前进的方向。中央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要用市场化方式支持精神文化产品和产业发展。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给新闻传媒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快新闻传媒业的体制改革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新闻传媒业要充分利用当前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契机,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拓融资渠道,培育一批大型骨干新闻传媒企业,打造新型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鼓励有条件的传媒企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到境外兴办实体。拓展国外和港澳台地区的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构建现代企业运营机制,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水平,从而增强新闻传媒业应对金融危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促使传媒业整合的联合性机遇
金融危机将加快媒体变革的趋势,引发传媒产业新一轮的洗牌,使文化产业面临新一轮调整,这将给传媒业提供一次转型升级的机遇。技术进步推动媒体变局。金融危机不仅加剧了传媒业的竞争。也催化了传媒业的加快洗牌。从长期来看,先进的传播技术、传播手段对传统媒体的挑战将是媒体变局的主要趋势。金融危机首先给传统媒体带来冲击,使这种挑战更为严峻。加快新闻传媒产业的拓展和整合已是当务之急。在传媒板块中太多数个股惯性下跌,传媒行业正流行一股并购风潮,行业迎来了整合契机,这使中国文化企业有对外国破产文化企业进行抄底和进入世界文化产业竞争核心的机会。金融危机也给了新闻传媒业一个进军其他文化相关产业的机会,许多产业的进入门槛降低,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们一个“抄底”进入其他产业的机会,传媒业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把业务拓展到有盈利前景、回报率高的产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国内外传媒巨头的发展实践证明,多元化经营是传媒业寻求快速发展、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要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新闻传媒业就必须坚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面对金融危机,新闻传媒业在坚持原有多元化的经营上,积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社会资本和先进的运营理念,实施跨媒体、跨领域的发展,打造新的盈利点。在我国,新闻传媒产业发展的环境逐步优化,平面媒体政策相对宽松、广电媒体市场准人大门渐启、市场拓新先机开始显现、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新闻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新闻传媒业雏形已经形成,并且新闻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所以,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传媒业的新格局。
促进传媒业发展的创新型机遇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哪里有创新,哪里就可以快速发展。创新首先要从传媒业从事的业务内容开始。内容创新主要体现在栏目、节目设置,文章、节目题材和表现形式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与提高,使其始终充满活力,保持内容常新、特色突出、亮点闪烁、内容质量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良好状态,最大限度地满足大众新的需要和偏好,增强他们的忠诚度。与其他很多文化产业相比,金融危机对新闻传媒业的冲击可能还会小一些。可市场需要信心,大众关注经济走势对民生问题的影响。党委、政府需要为“保增长、扩内需、优结构、重民生、维稳定”加油鼓劲,这为创新新闻传媒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据了解,2008年以来财经杂志及报纸、广播电视、网站财经新闻的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都同比上升。在市场需求增加的情况下,新闻传媒业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运用文化含量高的创意和策划,为新的市场需求带来相适应的消费产品,把握商机,积极争取市场份额。加强和创新经济方面的报道,不仅在非常时期能体现新闻传媒业的媒体责任,发挥新闻传媒业在促进消费中的催化剂作用。还能加强与广告客户长期有效的合作,带动媒体广告收入增长,最终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的。另外,经济危机抑制人们的物质需求时,精神需求反而会增长。新闻传媒业要紧跟金融危机下大众兴趣和心态的变化,及时调整栏目。、文章的取向,拓宽节目、文章的题材,积极为大众服务,既关注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现象。又关注大众精神和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心理抚慰和文化滋养,缓解大众的精神压力。增强民众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在版面、栏目上则注重提高视觉的新鲜感,增强亲和力。只要新闻传媒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实施多元化发展,坚持开源节流,善抓市场机遇,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就完全能走出困局,转“危”为“机”,再创发展新优势。
国际金融危机带给新闻传媒业的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痛苦同在的未来,只要新闻传媒人能够科学地判断形势,以“把一切变化当做机遇”的态度,多思考面临的机遇,抓住机会,适时调整发展战略,采取正确的应对策略,积极创新,努力进取,提高创新能力,挖掘应用需求,勇于探索,努力提高新闻传媒业的竞争力,努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共同缔造属于新闻传媒业的辉煌,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校:张红玲
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创意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目前,各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归纳不同,李世忠在他的《创意产业概念析》中对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分别有了定义的归纳。他指出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世界各国基本都沿用了2001年英国出台的《创意产业图录报告》(CreativeIndustriesMappingDocuments)中所定义的:“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干,通过知识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则在2008年北京市政府通过的《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中被作出了最权威的定义:“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行业集群。”
如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释放的巨大生产力、推动力和影响力,都超乎了人们的想象。曹新卓在他的《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巡览》中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全球主要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英国是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的国家,并最早提出了创意产业的定义和内容。1997年5月布莱尔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英国创意产业领导小组以及一系列推动政策,用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拯救英国经济困难的重要方法。自1997年起,英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长率为9%,远远超过了传统工业的2.8%的增长率,英国经济逐渐从制造型转向了创意服务型。喻翠玲在《英美创意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中归纳了英国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1.政府的大力推动;2.因地适宜的发展模式;3.有针对性的产业支持政策。曹新卓介绍到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是美国,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版权产业,在2001年为国民经济贡献了5.24%的国内总产值。《英美创意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中归纳美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1.用政策促使投资主体多元化;2.用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创新;3.用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产品的出口;4.用教育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人才;5.用法律保护文化产业发展。《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巡览》中介绍了其他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日本以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特别是日本的动漫艺术及其相关产业,已经成为了日本的第二大支柱产业。韩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则是以在10年期间在全国建设10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形成全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新加坡也早在1998年就将创意产业定为该国21世纪的战略产业。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下,全球各产业都受到各种影响,文化创意产业也在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求发展。例如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泽珲在《金融危机之际正式文化雄起之时》一文中,用各国的历史经验总结出宏观经济的萧条期往往是文化产业的机遇期。其中,他把美国、日本、韩国的经验描述为文化产也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宝贵财富和精神支柱;是打破资源瓶颈的战略支点和动力引擎;是走出发展困局的本土根基和国际名片。
同样的观点还在李光斗的《创意经济迎战萧条寒冬》提到:“萧条年代,要想突出重围,用创意振兴经济是最快的捷径”。他认为创意具有巨大的改造力量,它可以改变竞争格局、改变国家、改变历史,它有力量迎战经济寒冬。
同时,中国人民全国委员会的厉无畏2009在《中国流通经济》发表的一片文章《创意产业:经济寒冬里的一股暖流》中,对文化创意产业在金融危机下的发展也持乐观态度。文中指出,创意产业是一项可以将文化资本重新组合引入经济系统的新兴绿色产业,它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面临着的更多是发展机遇,它可以通过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从经济另一面实现经济崛起。
另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埃德蒙•菲尔普斯在《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挑战》中认为创新与消费和竞争是促进世界经济变化的三个主要市场力量。他指出了创意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特别给出建议,呼吁中国需要在创意产业上自给自足,不依赖其他国家独立生产出更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学界中也有持保守太度,提醒大家要认真分析情况以应变严峻形势的,例如黄志祥在《金融危机对传媒业的影响和对策》一文中,以传统报刊业的身份就不同形态的传媒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做了说明。他提到了在同样属于传媒业的不同形态的媒体们,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是具有差异的。就广告收入这一项为例,以网络、移动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金融危机中能够逆风飞扬,获得了傲人的广告收入业绩。而固守传统媒体产品、传统产业结构的报业,广告收入增长极为困难,已经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中国传媒大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李艳在《职业》杂志的《在金融危机中做创意》的采访中提出了对金融危机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的观点。李艳认为金融危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契机。采访稿中提到历史的经验证明,往往在经济萧条时期,文化产业能得到更多的发展,因为人们在危机中,需要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精神压力,从而调整再金融危机中的心态,并且增强信心。
面对金融危机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也积极应对,相关部门也提出了针对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划以及扶持政策,如《领导决策信息》中了《10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的文章,该文提到了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后,各地都响应号召,推出规划发展蓝图以及相关政策,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中总结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前十名的城市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政府支持力度。从文中的数据及表格中可以看出,这10城市都以各自的方式和政策大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喻翠玲.英美创意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19(2):69-73.
[2]刘晗.在金融危机中“做创意”[J].职业,2009,(19):14.
[3]周任远.上海创意产业聚集现状分析及动因探讨[J].管理观察,2009,(5):13-14.
[4]曹新卓.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巡览[J].中国商界,2009,(1):46-47.
[5]陈泽珲.金融危机之际正式文化雄起之时[J].今日中国论坛,2009,(4):45-48.
[6]领导决策信息.10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比较[J].领导决策信息,2009,(2):26.
[7]厉无畏.创意产业:经济寒冬里的一股暖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9,(2):4-6.
[8]李世忠.创意产业概念析[J].生产力研究,2009,(9):130-132.
[9]埃德蒙•菲尔普斯.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挑战——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增长新动[J].
中国流通经济,2009,(3):4-6.
[10]黄志祥.金融危机对传媒业的影响与对策[J].新闻与写作,2009,6):18-20.
[11]李光斗.创意经济迎战萧条[J].现代企业文化,2009,(5):34-35.
[12]魏爱梳.创意产业文献综述[J].经济论坛,2009,(1):64-66.
[13]UnitedNationConferenceonTradeandDevelopment.CREATIVEECONOMYReport2008[M].UnitedNation,2008.
[14]Marta-ChristinaSusie.TheCreativeEconomy[J].LESIJ.2008(1).
[15]NormaMRants,DeborahLeslie,SusanChristopherson.Placingthecreative
河北传媒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受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河北传媒产业受到诸多不利影响,面临许多挑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广告收入总体下滑,媒体经济受到影响。据《中国国情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电视广告收入增幅为13.8%,在传媒行业居领先地位,但同比增幅继续减缓。广播广告收入较2008年下降6个百分点。报纸广告因房地产行业、金融证券业、汽车业等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大幅缩减,传媒业广告收入持续萎缩,增速放慢。这些情况,河北传媒业不同程度有所表现。
原材料价格上涨,报刊销量下降,读者流失严重。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国际新闻纸价格不断攀升,一些报刊纷纷提价。同时,百姓收入降低,不得不抑制消费需求,导致报纸发行量下滑。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提供了方便、快捷、互动、免费的新闻信息阅读模式,在新媒体冲击下,报纸等平面媒体的读者不断流失。
劳动力不足导致销售、发行等环节服务质量下降。金融危机后的用工荒对传媒业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报刊发行方面。由于劳动力缺乏,邮政发行员队伍不稳定,导致报刊终端销售能力下降。主要依靠邮政发行的涉农报刊时常遇到投递延误、缺刊少刊现象,对报刊的生存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优秀的传媒产品数量减少,价格提高,媒体运营成本增加。比如,由于受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生产成本提高,电视剧投资锐减,优秀剧目数量减少,电视剧集的售价不断提高。电视媒体要应对广告收入下降、运营成本增加的双重困境。各电视台为了维持较高的收视率,拼力争夺资源。为了抢占先机,一些电视台纷纷参与投资拍摄电视剧。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好的传媒产品数量减少,价格提高,媒体运营成本增加,这类问题日益突出。
还应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北传媒产业有诸多有利条件,面临诸多发展机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文化产业被列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获得政策扶持。我国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相关文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河北省顺势而为,积极与国家政策对接。2010年出台了《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和《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传媒业将获得政策扶持,出版产业创新工程、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业项目等被列为河北省文化产业建设的重大项目。
“口红效应”使得传媒产品的市场需求增加。“口红效应”理论认为在经济萧条时期,消费者减少大额消费,通过购买口红之类的廉价化妆品和文化产品来缓解压力,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逆势成长。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同样为传媒业创造了发展机遇。
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低碳经济的兴起为传媒产业提供了发展契机。目前,河北省正在进行的“三年大变样”行动计划已经进入“城镇建设上水平”的关键阶段,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培育城市文化内涵等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传媒产业具有低耗能、低污染、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等优势,契合“后危机”时期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对经济增长、促进就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体制改革加速媒体转企改制,推动传媒业走向市场。2009年是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攻坚年,2010年我国多家出版传媒集团的成立为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发挥积极作用,改革步伐将进一步加快。继河北省一些主流媒体成立传媒公司后,2010年,石家庄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相继成立,河北省地市级新闻媒体开启了转企改制的新征程。
河北传媒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后,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河北传媒产业逆势成长,各级媒体的经营创收扭亏增盈,成绩喜人。2010年,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实现销售收入49.27亿元,同比增长16.84%。品牌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高。2010年,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报刊期发行总量达到180多万份,《燕赵都市报》发行量达百万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已经成立河北报业传媒有限公司、河北长城传媒有限公司等多家传媒企业,明确企业法人的市场主体地位,法人治理结构逐渐完善。与此同时,河北传媒产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现实困境。
媒体广告投放量减少,产业增长压力较大。虽然经济企稳回升,但由于投资、出口、劳动力低成本等经济增长的传统优势已经难以为继,我国的经济发展仍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河北省经济发展也存在工业生产增速下降、物价涨幅增大、民间投资偏弱等问题。由于传媒广告业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与经济发展形势相关,受这些不利因素影响,河北省传媒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的压力仍然很大。
体制改革仍待深化,尚未真正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传媒业发达省市相比,河北省的传媒产业规模小、实力弱。虽然已经成立了一些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但受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影响,媒体的经营运行机制尚未完全与市场接轨,融资体系、市场竞争机制等还不完善,制约传媒产业发展的体制障碍仍然存在。
品牌影响力不足,缺乏富有特色的地标性文化品牌。传媒产业的竞争力需要强有力的品牌支撑。虽然近年来在中国新闻奖等重大奖项评选中,河北新闻界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高,但是,河北传媒业的品牌效应还不明显,缺少具有河北特色、能够代表河北传媒业整体水平的名栏、名家、名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广告创收和产业拓展能力。
传媒产业的经营模式单一。目前,广州、上海等发达地区的传媒业已经逐步形成以广告和发行经营为主,会展、培训、电子商务、信息定制等多种经营方式相互补充的经营模式。河北省的传媒企业近年来也积极探索多种经营,但还未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依靠广告收入的单一运营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新形势下发展传媒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看,“十二五”时期,河北传媒产业既要迎接挑战,也要抢抓机遇。河北传媒产业的发展要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扎实推进转企改制,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人才、效率等问题;以“调结构、促发展”为目标,加快形成“数字化引领、结构化升级”的产业布局,融合优势资源,拓展产业链,使传媒产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健全保障体系,营造良好成长空间。河北传媒产业的发展应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健全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
一是落实现有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北京、深圳、山东等地近5年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都在20%以上,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相比之下,河北省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力度弱、范围小。各地方政府和部门应抓好现有政策落实,并结合实际制订更详细的发展规划,在资金、财政、税收等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二是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展多样化的融资模式。融资难一直是制约河北省传媒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目前形势下,一方面应加大财政扶持传媒产业的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补充资本金等多种形式,支持传媒业重点项目建设和技术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入传媒领域的政策限制。在娱乐、影视、综艺等内容生产领域,以及广告经营、大型活动、印刷发行等媒介经济领域,鼓励新闻媒体吸纳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
三是建立人才保障机制,制定符合实际的灵活用人制度。事业单位的性质使得新闻媒体在人才引进上受到种种制度限制,缺乏独立自主的用人权,导致急需的人才引不来,引来的人才留不住,严重影响了人才的使用效率。优化用人机制,给新闻单位更多的自利和政策支持,是传媒产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和迫切要求。
加快体制改革,培育规范的市场主体。通过体制改革,培育规范市场主体,尤其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国传媒业原有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下形成的,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需求,必须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市场化、产业化、数字化、国际化是传媒产业的改革方向。河北传媒业应适时调整战略,向先进省市学习,在融资机制、管理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二是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目前,传媒业已经进入规模化、集约化竞争阶段,新闻媒体必须建立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创新干部选拔、岗位聘用、业绩考核、奖惩激励等内部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事业发展凝聚力量。
强化内容生产,夯实产业根基。首先,加强传媒产品研发,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后金融危机的影响已渗透到社会各领域,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随之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对时动、经济动态、重大新闻事件等更为关注。新闻媒体应该充分了解受众市场的新需求,对节目版面进行优化调整,加强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舆论引导,提供更多能够缓解压力、抚慰心灵、鼓舞信心的新闻作品。
其次,立足地方特色,打造强势品牌。富于个性、特色鲜明的品牌节目(栏目)不仅有助于实现媒体内容差异化、提高知名度,还能增强广告吸纳力。河北省传媒业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产品,比如《河北日报》的《燕赵论坛》专栏等,在巩固提高既有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也要根据媒体市场的新动态,开发新的品牌产品。
第三,加大对农新闻传播力度,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在金融危机导致用工荒和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双重影响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农民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村受众市场有极大的开发空间。一是强化对农新闻报道,办好专业媒体。“十二五”时期,新闻媒体应根据农民受众的新需求,加强对农新闻制播力度。如进一步提高《河北农民报》等专业媒体的实用性、服务性、指导性,为农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二是加强对农村民间文化的开发与宣传引导。河北省有许多文化资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农村,比如耿村民间故事、井陉拉花、蔚县剪纸、唐山皮影戏等,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新闻媒体应加强对这些优秀民间文化的发掘、弘扬与传承,引导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三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农村书屋工程”、文化下乡等活动,提高新闻媒体在农村的覆盖面,用优秀的文化作品占领农村文化市场。
开展多元经营,形成丰富的产业业态。河北传媒业的发展应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拓展传媒产业链。传媒业的多元化开发主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依托现有经营资源,培育经济增长点。比如报业集团借助已有的印刷设备发展商务印刷业,利用发行渠道和资源发展现代物流业,还可利用丰富的内容资源建立分类数据库,开展信息咨询服务。第二,依托品牌优势,延伸多种经营。新闻媒体的品牌影响力是一种无形资源,可以转化开发,产生新的经济效益。第三,以内容产品为基础,进行深度开发。同时,面对新形势,借势新媒体,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广告吸纳力强,形成对传统媒体广告市场的分割,同时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许多潜在的经济增长点。
本文为2010年度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金融危机对河北省新闻文化产业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的成果之一(10457206D-16)。
张芸单位为河北省社科院
摘 要:在中国转型的大背景下,位于祖国边疆的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如何利用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融合进一
>> 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机遇 循环经济视角下黑龙江省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黑龙江省房地产经济发展战略刍议 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森工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论文化经济发展及其对黑龙江省的重要启示 金融支持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黑龙江省各市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黑龙江省农业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四化”问题 浅析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黑龙江省宏观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绿色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黑龙江省对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借鉴 市场主导 流通牵动加快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黑龙江省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黑龙江省农业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2-11-17.
[2]张旭东,宋丽丽.对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学术交流,2007.
[3]刘明宇,郝大江.“十二五”黑龙江省地域文化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3.
[4]徐仁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探讨与研究,2012.
[5]胡元明,岳文静.黑龙江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及创新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11.
作者简介:董芫彤(1991- ),女,黑龙江鹤岗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院系: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公共经济管理;单兵(1981- ),女,黑龙江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级士研究生,院系:管理学院
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全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科学发展的思想方法,一种提升产业水平的发展道路,一种动漫产业自身建设的检验手段,更是对新时期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意见》指出,发展动漫产业对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持续关注和支持动漫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策划活动,近年来,省内动漫产业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发展趋势良好、潜力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一批具有河南特色和国内、国际影响力的动漫品牌,推动形成熟的动漫产业链,培育健康向上的动漫文化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动漫产业概况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因为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动漫产业被称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高投入、高利润和高风险。好的动漫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紧紧锁住消费者的研究,为制作者带来高额利润;二是与科技结合紧密,对人才需求量大质高,动漫是网络和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动漫作品的创作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同时对于既懂艺术又有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需求量大。三是衍生产品多,营销周期长,动漫产业的衍生产品很多,使得整个产业链的营销周期拉长。
二、河南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河南共有与动漫游戏相关的企事业单位120多家,从业人员5000多名,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小樱桃”、“独角乐园”、“小破孩”等一批精品动漫品牌形象的推出,叫响了国内外动漫市场。从整体上来看,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全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发展的瓶颈,它制约着河南动漫产业的壮大,同时,这些问题也倍受省政府的关注,先后制定和出台一些列相关扶持推动政策,可以说河南的动漫产业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
(一)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瓶颈
一是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2005年财政部等部门联合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这说明国家政策对包括动漫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在税收政策等方面开始给予了很大支持,河南省相应的动漫产业扶持措施出台较晚,有待进一步落实;二是原创力缺乏。河南动漫产品的涉及面较窄,题材的选择往往针对少年儿童,忽略了对成年人的的吸引力,河南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动漫产品没有突出河南自己的特色,内涵不深,不能表现并传播河南文化;三是动漫专业人才缺乏。河南省有不少高校都设立了动漫专业,但由于办学历史短、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因素、严重缺乏实战经验等因素,使得培养主来的动漫人才进行动画片制作时举步维艰,另一方面,河南动漫产业从业人员工资收入低、劳动保障不全面,两方面造成了动漫优秀人才的流失和人才贮备的不足;四是产业链不完整。国外动漫产业的盈利模式是:通过原创动画片做敲门砖,借助图书和音像制品的销售利润来收回原创制作成本,依托大量的衍生品获取丰厚的利润。河南的动漫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二)河南动漫产业发展的机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河南的动漫产业发展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一是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4],将采取多种强有力措施,促进全省动漫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亟待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是人才资源优势逐渐凸显。河南地处中原,人杰地灵,有全国顶尖的动漫人才资源,省内高校林立、人才集中,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三十多所高校开设有动漫专业,已成为国内主要的动漫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四是企业的迅速发展、原创作品日益繁荣。天乐动画公司《独角乐园》在中央央视影视少儿频道播出、拾荒动画公司《小破孩》系列作品广泛流传互联网。2010年,河南斥资8亿打造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河南基地),入驻的16家动漫企业运行良好,完成原创作品7000多分钟,其中,《公路Q车吧》、《虫虫计划》等动画连续剧已制作完成,并取得了发行许可证。
总体上看,河南的动漫产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是一个蒸蒸日上的“朝阳产业”。面对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河南的动漫产业如何为经济社会和文化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