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普洱茶文化

普洱茶文化

时间:2023-06-01 09:09: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普洱茶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普洱茶文化

第1篇

关键词:普洱茶文化;和谐;云南;博物馆;价值

彩云之南――云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它也是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的主要l源地。在这里,数十个民族共同繁衍生息,孕育了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中国茶文化。在这里,普洱茶文化独树一帜,是云南茶文化的重要标志,因为它已经上升到了生命哲学义理的高度,将普世和谐之美散播到世界各处。

1 普洱茶文化背景下的和谐世界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4700年前的神农时代,所以它的文化底蕴深厚,能够代表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与人生观。从狭义角度讲,茶文化代表了人类的精神财富,中国人讲究茶的人文文化与茶艺精神,为其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功能,因此茶文化也见证了中国不同时代的不同社会文明发展形式。普洱茶文化就代表了云南各民族人民在发现、种植、利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饮用茶这一系列生产生活过程,这足以证明茶文化已经存在于云南地方文化、思想观念、生活习俗、以及文化艺术的血液流淌中,成为澜沧江流域千年以来的文化及精神文明载体,象征着民族文化孕育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传承景象。所以可以将普洱茶文化视为是云南人民的精神寄托,它已经深入骨髓,成为地方建设和谐的基本象征。

在2002年的第七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就谈到“如果这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能促进人与人间的关系,那就是茶。因为茶香甘醇,带给人悠远意境,它象征着中庸与和平。”中庸与和平也正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因此中国人借助茶文化与世界互动交流,这是再好不过的媒介了。当然也要看到,在当下物欲横流、人类通过科技力量征服掌控自然的巨大支配欲望释放背景下,现代文明所创造得更多物质内容也正在蚕食人们的原始思想,它所生成的各种异己力量也正在不断摧残着人们的心灵,导致了人的异化。在这种危机背景下,人类急需找回人类文明与生态文明的交互共融思路,解决内外危机交集所带来的矛盾发展现状,为人类未来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新基础。在中国,澜沧江流域下的云南民族文化就希望以普洱茶文化为核心,寻求茶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融合,在该片土壤中生根发芽并结出硕果,为和谐世界创造打下良好基础,可以将其视为是一种民族意识、气质与品格的水融,这里不但包含了云南各个民族的传统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反映了当代人的人生信仰与思想境界,这与国家的科学发展观理念相互统一一致。

客观来讲,普洱茶文化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是具有重要价值意义的,而且这一价值也在日益凸显。这主要是因为现代人在现代化科学技术、信息文化及喧嚣城市氛围中生活,它违背了人类与自然本应一体的和谐生态本质,所以现如今更多人开始不自觉的寻求再次亲近自然本源与文化生态的机会,寻求那种与自然相融的和谐性空间,所以普洱茶正起到了此作用,它在文化价值上对应契合了现代人的现实发展需求,蕴含了更多和谐自然、质朴简约的人文精神,从侧面促进了人们社会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有效发展。当然,中国也依靠普洱茶文化实现了与他国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文化经贸往来,这对于人类发展,创建和谐世界是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的[1]。

2 普洱茶文化的和谐价值

普洱茶的文化和谐价值体现在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普洱茶拥有千百年文化底蕴,惠泽天下众生,无论是皇权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曾经得到其润泽。现如今,普洱茶更是人们之间互通友谊,表达真情的“和谐饮品”,所以普洱茶这种从人类个体发展人性、人文交际的和谐功能价值是其它文化产物所不能取代的,它为人们所带来的是风清正气、民心和谐的社会风气,也非常利于营造出那种振作向上、洗心涤厌的和谐氛围,这对人与社会之间的长久交流是非常利好的。

普洱茶是宝贵的世界茶文化自然遗产,它被人们称之为活着的世界茶树基因库,这就说明人类已经将其视为是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最好沟通纽带,强调它的原始自然价值,包括它为人类所带来的有益特性。我国作为普洱茶的重要起源中心与原产地,希望借助普洱茶的推广来带动国家环保生态产品的全面普及,也倡导现代化农业生产要走绿色路线,为人类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如此背景下,普洱茶就象征了健康与财富,人们对它深怀感恩之心,将其视作大自然的慷慨恩赐,将普洱茶树供奉为神灵并虔诚守护。现如今,在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的少数民族人民依然还保留着祭祀茶祖、茶神与茶魂树的古老习俗,他们将其视为是对古老祖先的精心守护与崇拜[2]。

3 普洱茶文化的社会和谐价值体现

2016年7月~9月期间,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普洱岁月、茶马春秋――普洱茶马文化风情展》,这一主题活动展示了从我国清代到民国时期近300件茶马文化实物与珍贵图片,特别是以普洱茶“茗香随风”为主题的中国普洱茶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展示更吸引了各方注目,它将普洱茶从古至今的千年文化都展示在人们眼前,强调云南普洱作为世界茶源、茶马古道的重要标记,是中华民族一笔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这里,普洱茶文化也与公众生活紧密相连,进入平民百姓视野,鼓励人们以茶示礼、以茶会友,展示了它之于国际、之于社会、之于人民的和谐之美[3]。

总结:品茗普洱茶文化,温润心灵,共建和谐人文社会,这也是普洱茶文化之于人类发展建设的重要功能。现如今,中国也在通过建设云南“绿色经济强省”与“民族文化大省”来丰富茶马古道内容,向世界普及普洱茶文化,希望通过普洱茶文化所承载的悠久历史与和谐文化精髓来构建强大的文化联谊体系,使普洱茶文化成为天下人的共同精神文明财富,将它的和谐价值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陆云.论普洱茶文化的“和谐”之美[J].大理学院学报,2013(8):59-62.

[2]王平盛,刘本英,成浩等.论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地位[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2):533-536.

第2篇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普洱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普洱市文联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普洱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3-7903

国内刊号:53-1201/G2

邮发代号:64-2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3篇

五年前,在一个山花烂漫的美好季节,我与文化界的几位朋友相约品茗,畅谈普洱茶的来世今生,当我提及思虑良久的办刊想法时,他们一致鼓掌响应,并说要办就办成全国一流的文化时尚刊物。于是,一次高端的策划行动由此展开,这是一次文艺界和普洱茶界人才资源的大整合,是一次省内外知名专家和资深策划人参与的大行动。我们在全国公开招聘编辑、记者和运营人员,组织普洱茶专家、企业家、民间爱好者等国内外各界人士参与办刊,一本以弘扬普洱茶文化,推动普洱茶产业发展,服务普洱茶人为主旨的《普洱》杂志应运而生。

五年来,许多观点独具、鞭辟入里,对普洱茶产业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文章在《普洱》杂志陆续发表;一大批普洱茶专家、茶商、藏茶者甚至茶痴、茶怪和其他各界文化精英的奇思妙文在《普洱》杂志汇聚;一个又一个切中普洱茶产业发展要害的“独家关注”和“特别策划”在《普洱》杂志面世。

五年来,《普洱》杂志以自己独创的方式,不仅有效整合了行业的思想文化资源,成为行业发展的“智库”,引领了一个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全国的茶产业中异军突起,丰富和创设了普洱茶理论,倡导了独特的普洱茶生活,引导了普洱茶品饮和消费时尚,解答了许多制茶、藏茶、品茶者的困惑,科学地分析了普洱茶产业和产品,艺术地展示了普洱茶文化,真实地还原了普洱茶生活,成功地确立了普洱茶的地位,牢牢地掌握了普洱茶的话语权。

五年来,《普洱》杂志坚持不懈地探索和重新清理了普洱茶的文化传承源流,确立了中国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这五年,《普洱》杂志强化了普洱是世界上公认的茶树原产地中心和天然基因库这一认识,并使它成为中国茶消费者的常识;这五年,《普洱》杂志以科学的态度正本清源,厘清了许多关于普洱茶的混乱理解,维护普洱茶的真实面目,让普洱茶以正确的方向,健康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这五年,《普洱》杂志以一系列重磅文章,探索和确立了普洱茶独特的地理价值、生态价值、健康价值和生活价值;这五年,“越陈越香”、“普洱茶最生态、最健康”成为中国茶消费者的认同,这极大地改观和丰富了中国茶的价值谱系,成功进行了普洱茶的价值发现和价值重塑。

五年来,《普洱》杂志不遗余力地为推动“科学普洱行动计划”营造氛围,荟萃了大量科研成果,力求深入浅出地及时地进行传播,成功营造了深厚的社会舆论气氛,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普洱行动。这五年,《普洱》杂志顺应时代,应对快节奏的“城市病”“亚健康”和过劳抑郁等现象,成功引领和推广了一种以普洱茶文化为中心的慢生活和休闲方式,倡导了以健康为核心价值,以身体与心灵、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目标的“普洱式生活”,让“普洱式生活”成为了现代生活的一个新时尚。五年来,《普洱》杂志一以贯之地倡导和传播这种生活方式,探索和论述了普洱茶与人、人与自然、社会生活与健康的和谐关系,成为了许多人休闲时不可或缺的枕边书。

诚然,这五年,即使没有《普洱》杂志,普洱茶的科学研究、文化研究、产业研究也会进行。但是,如果缺乏一条走向大众的通道,很难想象这些研究会在社会大众中产生如今天这般深刻广泛的影响力。五年来,《普洱》杂志坚持以唯美时尚的方式搭建这条通道,努力寻求专业性与大众传播性之间的平衡点、契合点。如今,在立体传媒占据主流的时代,办好一本平面传媒杂志很难,而让一本专业性平面杂志走向生活现场更难。五年来,《普洱》杂志的发行量不断攀升,不仅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专业茶杂志,也成为了云南省在全国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时尚生活杂志之一,在业内和社会大众之中赢得了广泛赞誉。这说明,《普洱》杂志在整合普洱茶专业性资源与社会文化生活价值资源之间做了大量创造性的工作,甚至可以说,这五年,正是《普洱》杂志做了让普洱茶艺术化、生活化、日常化的诸多努力而。我们都知道,一种茶文化,正是在真正完成了艺术化、生活化、日常化的进程之后,才真正算得上一种有活力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五年,《普洱》杂志不仅架设了一条沟通普洱茶科学、文化、产业与生活之间的美丽桥梁,也为普洱茶构筑了一条唯美的、充满活力的、通向“人文普洱”美好未来的道路。

一本《普洱》杂志很薄,它不过是几十页纸,述说着些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事,甚至是琐碎的日常生活;但它又很厚,它探索自然生命的神奇密码,追寻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统中那种含蓄、淡定、深厚的诗意、哲理和美学,他为后工业化的现代人寻找一种健康身体、温润心田、重归自然的质朴与宁静。

五年,对于历史的长河只不过是瞬间的回眸,一株茶树伸展开枝叶,一饼普洱茶正内蕴真香,一个普洱茶王国的梦想正渐渐变成现实。五年,《普洱》杂志正如一个妙龄少女,正渐渐褪去青涩,走向成熟,她顾盼生姿的妙目和袅袅娜娜的舞步将一步步走到世界的舞台,倾国倾城,倾倒众生。

端起一杯茶汤,翻一翻杂志……

我看见普洱的土地上,站立着一棵棵比孔子还要古老的茶树,

在四季的轮回中落叶、发芽。

第4篇

【关键词】普洱茶;包装设计;艺术特色;茶文化

中国的饮茶历史十分悠久且源远流长。在诸多种类的茶叶中,普洱茶则更为特殊,这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保健功能以及独特的醇香味道,尤其是普洱茶属于特有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与现代市场的新型需求,普洱茶的包装设计也在随之不断改变,即普洱茶的包装设计不但要承担起产品的主要载体,而且要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以此深化普洱茶的文化意蕴与内涵。[1]同时,由于茶包装是饮品类产品包装设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所以,随着普洱茶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其包装设计所体现出的额外价值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针对普洱茶包装设计的艺术特色研究,推于提升普洱茶的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支撑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普洱茶的发展历史

普洱茶产自于美丽而神秘的云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近两千年的历史。普洱茶的制作工艺跟随着历史朝代一步步发生变化,成千上万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传说,有神农氏开山种茶的故事,有诸葛亮“武侯遗种”的传说,也有茶始祖岩冷的“给牛马,怕得病而死;给金银财宝,怕花光;而给你们茶树,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样的历史记载。[2]三国、唐代、南宋、元明清对种茶都有着明确且详细的记载。《普洱府志》记载,三国时期,其境内就开始种茶。然而最早将种植普洱茶写入历史文献中者则是唐代曾去过云南南诏的唐吏樊琸,他的《蛮书》也是普洱茶区种茶最可靠最详细的历史记载。在南宋时期,李石在《续博物志》中载明,茶叶的主要地在于各大山脉,也表明了思茅是最早大规模种植茶叶的地区。[3]元朝,李京在《云南志略》中称,普洱茶在当时的元代已经成为我国边疆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交易的重要商品。明朝,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拾遗》中对普洱茶也有着生动具体的记载,在当时普洱茶已经被社会各个阶层接受并消费,普洱茶名扬中华大地。清朝,普洱茶已然进入发展的全盛时期,种植范围之大,产量之高,开始大量出口缅甸、泰国、印度等世界各国。发展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普洱茶多样化发展,这一时期也成为古普洱茶与现代普洱茶之间的分水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段时期,在受到绿茶和红茶高速发展的冲击下,普洱茶曾经处于一定暗淡时期。直至1993年,台湾邓时海在其《普洱茶》中明确提出“普洱茶越陈越香”这一理念之后,人们将眼光重新移回普洱茶,而其收藏和品饮价值开始得到世人重视。直到今天,普洱茶依然有着极大的反响。[4]普洱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内向外不断扩散,先民们将自己的劳动技能和勤劳智慧广泛运用于茶叶种植与生产之中,经过长时期的生活生产活动,受到商品交易的大力推动下,在特定的气候、地理和运输条件下,充分利用云南种植普洱茶的独特优势,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发展,最终奠定了普洱茶质优味纯、享誉国内外的历史地位。

二、普洱茶包装设计的视觉艺术元素分析

(一)图形设计。

图形运用在包装设计上能够起到引领消费需消费需求的重要角色,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一定的文化内涵,合理、正确的包装图形,可以有效突破语言和国界的限制,最大程度上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以便于更进一步让消费者了解普洱茶以及它所附带的文化价值,在促进商品销售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5]一是对图形元素的运用表现了一定的地域特征,普洱茶作为云南地区具有标志性的商品,好的图形元素能够有效帮助人们了解云南,了解普洱茶,也有利于提高普洱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在传播云南地域文化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二是好的图形元素能够彰显一定的品牌文化。在当前激烈的普洱茶市场上,是否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是普洱茶销售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在具体的包装设计方面选择企业品牌文化直接作为图像包装的设计,有助于增强品牌意识在消费者心里的比重,同时也是树立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三是好的图像设计也是对茶文化历史的一种突显。普洱茶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发展历史,能够流传至今势必具有浓厚的茶文化。而采茶、炒茶、茶俗等都是普洱茶包装设计中图形元素的重要呈现方式。普洱茶一定强调静、和、俭,这一点与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是有着共通性的。当前以普洱茶的茶俗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茶马古道文化活动,可以大力普及普洱茶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不仅能够喝到质优味美的普洱茶,同时也能够深切体会普洱茶本身所具有的浓厚历史文化。[6]

(二)色彩设计。

不同的商品应该具有不同的色彩与之搭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欲望。比如,绿色容易让人联想到蔬菜,褐色让人联想到巧克力等,因此,即使是同类型的产品,也应该有一定程度上的色彩偏重。绿茶比较清爽,红茶香醇的特点,而普洱茶回甘醇香,对其色彩设计方面必须与其本身属性相适宜。根据消费群体和市场定位,普洱茶在色彩上更加偏向于稳重、低调。因此,在包装设计上,应该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审美观,稳重又不失民族风情。在进行熟茶包装时,选择更加明快、艳丽的色彩,在包装生茶时可以选择低调、素雅的色彩。在面对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中,普洱茶在包装的色彩方面并没有一味随波逐流,相反地则是在坚持一惯的中国风、民族风,低调、稳重的色彩却使得它独领。[7]

(三)文字元素。

文字在普洱茶包装设计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传达商品信息。普洱茶在具体的包装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字体适合性原则,在设计商品本身属性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将字体外型中的“意、音、形”完美融合为一体,既能够保证文字信息让人一目了然,又可以充分传达商品信息。而要想让普洱茶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则需要在进行文字设计时更多地添加其所要向消费者表达的情感和真实意图,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其他茶叶区别的有效途径。比如,可以将文字与茶叶外型、茶壶、具有传统民族风格的设计图样相互结合,文字在表达商品信息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在进行具体的装饰性文字方面,不要太过于注重字体形式,更多的是应该将情感与文字相互融合。

三、普洱茶包装设计中的品牌创意分析

品牌是一种文化,一种极具个性的文化,这种个性文化可以在诸多媒介中得到充分体现,特别是在消费者频繁接触的包装设计方面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播。可以说,未来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品牌的竞争,更是商品所蕴含的文化竞争,创造具有品牌个性和品牌内涵的品牌文化是企业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拓展销售空间以及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与关键。[8]当前,市场销售的普洱茶品牌数不胜数,在诸多包装中,消费者很难区别其中的差异性。而随着普洱茶市场空间的逐渐扩大,不能紧跟市场的发展步伐,有效应对激烈的竞争等,这一系列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普洱茶的销售与市场的拓展。而品牌作为现代消费者选择商品时的重要印记与符号代表,同样也是普洱茶立于市场竞争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也是消费者识别普洱茶的关键所在。[9]普洱茶作为云南地区独具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商品是其他地域、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独特资源,在中国茶文化中也是别具一格。因此,在对普洱茶进行包装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其所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充分体现普洱茶蕴含的文化意境与艺术特色,树立其品牌形象,增加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概念、形象与意识。普洱包装设计的品牌创意路径具体可以结合云南省本地的雕刻、绘画、建筑、生活器具和服饰等各个方面的文化艺术元素,将能体现普洱茶品牌包装主题特点或者与普洱茶包装相关联的图形、图案等,通过科学合理的借用与参考,进而设计出具有强烈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包装设计,增强普洱茶包装设计的艺术特色与魅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10]在目前复杂混乱的普洱茶品牌市场中,通过普洱茶的外在形象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或者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是当前普洱茶产业迫切需要关注的事情,也是云南普洱茶是否能在国内外的茶叶市场竞争中取得重要地位的关键所在。普洱茶是云南的一个主要支撑产业,因此,其包装设计的风格与艺术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具有当地区域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等的设计元素,以及贯彻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普洱茶包装产业和使用恰到好处的现代特色的包装设计材料等,也日趋受到人们的关注。就目前而言,云南普洱茶的包装设计艺术特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促进其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在多姿多彩的云南普洱茶文化与云南区域特色环境下,设计者需要更深层次地了解,研究和创造出能够更好体现云南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通过对云南普洱茶各个细节的独创设计,提升云南普洱茶包装设计的艺术魅力,赢得国内外的青睐与认可。

【参考文献】

[1]张程,刘蓉华.云南普洱茶包装设计的研究[J].中国包装工业,2014,6:60

[2]刘新元.普洱茶品牌包装设计中视觉元素的研究[J].艺术百家•通俗歌曲,2014,9:184

[3]陈琳炜.普洱茶包装设计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4

[4]黄葛子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包装装演设计中的基础性[J].包装工程,2005,26:18~19

[5]韩东晨.爆炸功能装演中的色彩设计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2~13

[6]白杨.地域文化特征在普洱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纳姐茗茶”包装设计为例[D].昆明理工大学,2013

[7]王伟.创造品牌形象的茶包装设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8~19

[8]余梦雯.关于韩国包装设计中表现出的设计趋势的探索研究———以茶饮料标签插图为中心[J].商业文化,2011,9:12~13

[9]邱志涛,刘义晴.地域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绿色智慧研究———以将乐擂茶包装设计项目为例[J].包装学报,2010,5:12~14

第5篇

十年,一个数字,承载了多少故事!

平地起楼宇,花落又花开,少年从懵懂到成熟,人生还行走在路上……十年弹指一挥间,十年却又路漫漫其修远!

随着普洱茶近年风靡国内外,谈普洱、喝普洱、藏普洱成为一种高雅的文化追求。对于普洱茶来说,十年沉淀了它的芳香,从平凡到追捧,从不理性又回归理性。十年,让更多人认识了普洱茶,这一缕古老悠长的茗香。

对于一本杂志来说,十年,记录着成长,抒写着时光。《普洱》杂志既是普洱茶的产业文化,又是普洱茶的文化产业,它的这种文化感,取自普洱茶的神韵,朴实丰满、清雅含蓄、宽容平和。

一本s志的发展,少不了读者的支持,从2007年首家《普洱》杂志读者俱乐部于丽江成立开始,读者群迅速扩大,发展至今,全国已拥有百余家读者俱乐部,销售网络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值得一提的是,在“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的拉萨,《普洱》也成立了读者俱乐部,用杂志延续着茶缘。多年来,《普洱》读者俱乐部一直以读者的有效参与模式来推广普洱茶文化,充分整合行业的思想文化资源,逐渐成为普洱茶行业发展的一个“智库”。

为了与读者进行长期而良好的交流互动,《普洱》杂志读者俱乐部还精心打造了茶山行活动。云南是普洱茶的出生地,每年春末夏初,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人、茶商都会与《普洱》一起进入云雾缭绕的茶山,看茶园、古树,观古村落、古寺庙,赏日出日落、云海奇景,体验采茶、制茶的艰辛与乐趣。这一切都让每一个进山的人痴迷陶醉、流连忘返,真正体验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一种置身于世外桃源的超脱。

从2010年至今,《普洱》茶山行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七届,茶友们到茶山寻茶问源、与茶农零距离对话、和茶山亲密接触,感知茶文化的源远流长,聆听茶马古道的马帮传奇,亲历普洱茶的前世今生,朝拜普洱茶的精神圣地。每一年,都有爱茶如命的茶友跟随我们多番周折、一路崎岖,有时只为拜见一棵集天地精华的古茶树。有将茶作为药的茶友,到了茶山,因品到了千年古茶树沉淀出的茶汤,激动不已,还有的茶友甚至饮到醉茶……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品味、收获、结缘。如今,每年的茶山行活动已成为《普洱》与众多读者朋友们约定俗成的重要约会,也成为杂志的一个特色活动。

茶山行活动是我们精心搭建的一个茶人、茶商与原产地交流的平台,多年来,一片树叶播撒的深情,已遍布神州大地。今后,《普洱》还将继续努力,与广大读者一起,倡导健康的普洱茶生活,享受文化普洱的清香,为推动云南茶产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如今,《普洱》迎来了10岁的生日,各地的读者俱乐部,也与我们一起度过了欢乐的岁月。

十年《普洱》,一路有你,字里行间,皆是感激。

第6篇

不仅重新定义和提升了普洱茶,也重新定义和提升了云茶,

不仅重新定义和提升了普洱,也重新定义和提升了云南。

而这,或许是某些茶种,某些人所看不顺眼的,但这只是一瞬间的不适应。因为归根结底,普洱茶重新定义、提升和丰富的是整个中国茶。

普洱茶王者归来的故事已经是一个老故事了。可和许多经得起时光磨洗的老故事一样,它依然越陈越香,越老越颇有嚼头。普洱茶的故事很老,老得地老天荒。可由于云南地处边疆,远离中原主流文化,普洱茶这个老故事,确立自己的名号花了太过漫长的光阴。

仔细追溯,从没有普洱茶名号的久远年代,普洱茶的故事其实早已开始了。这很简单,因为世界的茶,源于云南。在文献记载之前,云南的少数民族早已种茶,但云茶最早进入文献,是在唐代。那就是茶界早已耳熟能详的《蛮书》中所谓“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的记载。“普茶”之名始于明代记载。但在明代,普茶只不过更多的是一个茶叶产地的概念,而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茶种的概念。普洱茶作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茶种概念诞生于清代中晚期,并且诞生不久,就获得了“名重于京师”的盛誉。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清代中晚期,云南茶成为重要的中国茶产区,不仅边销于藏区,也销往内地和进贡宫廷。云茶产量和贸易量的增加,自然有助于确立普洱茶的名号。此外,普洱茶“味最酽”也是确立其名号的重要原因。“味最酽”的普洱茶质地迥然有别于内地的各个茶种,它未必讨好内地茶人的舌尖,但一经接触便给内地茶人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让他们明确知道这是来自云南的茶。此外,那时的普洱茶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采造法”,其形体上的“七子圆茶”也以鲜明的形象区别于内地的众多茶种。总之,各种因缘聚合的结果,使普洱茶在清代中晚期作为中国茶的一个重要茶种成功确立了自己的名号。可是,和内地的各种名茶早在唐代、宋代、明代以及清代早期确立了自己的名号相比,云南由于僻处边疆和中原主流文化之外的缘故,长期藏在深山人不识,其名号确立的时间还是严重滞后了。

并且,普洱茶确立的名号还是脆弱的。1905年,普洱茶停止进贡京师,品牌影响力开始极大削弱。之后,普洱茶的种植区域虽一度有所扩大,但作为一个重要茶种,品牌名声却在不断萎缩。到了20世纪下半叶之后,普洱茶甚至湮灭无闻了。那时,云茶的产量虽然不小,但品牌影响力却几乎丧失殆尽。虽然“滇红”、“滇绿”、“下关沱茶”有一定知名度,但云茶却没有自己的拳头品牌,而是沦为一个茶叶的原料基地。那时,用云茶为原料,虽然可以做几乎任何一种茶,但云茶已经丧失了自己的品牌灵魂,用“寄人篱下,苟且偷生”这句话来形容云茶当时的状况,似乎并不为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特别是到了新世纪之初的头十年,云茶开始觉醒,再次找到了自己的品牌灵魂。而这,便是普洱茶的强势复兴和崛起,它不仅一举跻身中国十大名茶之列,并且其强势的影响力不断发酵和扩散,大有成为现代中国茶名列前茅的几个经典茶种之列。

普洱茶的强势复兴和崛起意义重大,它对云茶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是全面而深刻的。

新世纪以来,普洱茶一举重新确立了云茶丢失的灵魂,强有力地整合了云茶资源,带动了云茶价值的巨大提升。普洱茶的复兴和崛起,使云茶有了一个响亮的代表性名号,终结了云茶没有代表性品牌的混乱年代,使云茶一举摆脱了没有自己代表性品牌的中国茶叶原料基地的从属地位。普洱茶的响亮名声和卓越声誉,使云茶具有以前不敢想象的高附加值,从整体上极大提升了云茶的价值。普洱茶的强势,受益的不仅是普洱茶,而是整个云茶。正是因为普洱茶的高价值,带动了云茶的高价值。在普洱茶火爆的时候,一些商家用川茶、贵州茶、广西茶为原料来制作普洱茶,冒充普洱茶,这当然是不值得赞扬的行为,但这却从一个侧面证明云茶价值的巨大提升。此外,近年来“滇红”的强势崛起,更是直接受益于普洱茶带来的云茶价值整体提升效应。普洱茶整合云茶资源,带来云茶价值的提升,直观的体现就是大益、龙润、七彩云南、帝泊洱、下关沱茶、滇红集团等一大批普洱茶和云茶龙头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的崛起,构筑起了现代云茶的产业和市场基础,让回归的云茶之魂找到自己强健的肉身。

新世纪以来,普洱茶的强势复兴和崛起,重新定义了普洱茶的概念,也重新定义了云茶的概念,使云茶的价值在中国茶谱系中获得了再次确认和提升。如今,对于什么是普洱茶,茶界虽然还有争论(比如是生普主义还是熟普主义,比如普洱茶到底是不是黑茶),但普洱茶的基本定义还是确定的,那就是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无论它们是生普或者熟普,都具有“越陈越香”的共同特点。而更加重要的是,普洱茶的定义中还有它特定的地理价值和健康价值。如今,澜沧江中下游河谷地带的优越地理环境孕育生长而出的普洱茶在全国茶种中独一无二的良好生态价值以及其良好的降血脂、降血糖、减肥瘦身功能和对现代人普遍具有的亚健康状态的良好防治作用已经得到公认。普洱茶这种特殊的生态价值和健康价值,是中国别的茶种很难媲美的。正是因为普洱茶得天独厚的地理生态价值和良好的健康价值概念的确立,使普洱茶不仅一举确立了在现代中国茶谱系中十大名茶之一的地位,也极大地刷新了现代中国茶的谱系地图。它的意义,绝不仅只是为现代中国名茶谱系增加了一个茶种,而是给现代中国茶找到了一个灵魂上的根。这个根,不是那种老生常谈的所谓“茶禅一味”的道上的根,而是具有实体意义的肉身血缘上的根——世界茶、中国茶都源于云南的茶。

新世纪以来,普洱茶的强势复兴和崛起,使普洱茶文化价值和云茶文化价值广泛传播,使普洱式生活,云南式生活具有了生活价值的意义。在中原式、内地式、沿海式生活方式大行其道的年代,僻处边疆的普洱式生活、云南式生活是落后的象征,是不值一提的,甚至是应该逃离或者摒弃的生活方式。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生活节奏普遍加快,自然生态气候环境急遽恶化的当下,依旧缓慢的、多元包容的、自然气候环境优越的普洱式、云南式生活方式获得了特殊的价值,成为内地人、沿海人、都市人趋之若鹜的高品位高价值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在普洱茶文化中得到集中体现,同时也赋予了普洱茶特殊的文化价值。这种生活文化价值的变迁,使得今日的普洱茶不仅名重于京师,而是名重于天下。

总之,普洱茶在新时代的王者归来,不仅重新定义和提升了普洱茶,也重新定义和提升了云茶,不仅重新定义和提升了普洱,也重新定义和提升了云南。

而这,或许是某些茶种,某些人所看不顺眼的,但这只是一瞬间的不适应。因为归根结底,普洱茶重新定义、提升和丰富的是整个中国茶。

第7篇

见到他是在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上,身后是从云南带来的普洱茶茶产品,李兴昌正悠闲地喝着茶、看着熙熙攘攘的参观者,不急不躁,杯中的普洱茶也在北方寒冷的空气中透着浓郁的茶香。

李兴昌对普洱茶的感情要源于他的母亲。普洱茶在古时是皇室贡茶,据史料记载,当年进贡给皇宫的普洱茶大多采自距普洱市30余公里的困鹿山古茶园。而李兴昌的祖先就是普洱贡茶的制作人。出于对普洱茶的喜爱情缘,1987年李兴昌的母亲用800元买下了困鹿山上百亩古茶园的经营权。这位身居深山、九十多岁的老太太从未出过远门,说出的传统普洱茶贡茶产品(团茶)的重量与形状却与保存在故宫里的“金瓜贡茶”相同,而她从未听过也从未见过这种茶。原来这位老人记忆中的普洱茶制作方法正是普洱贡茶制作技艺。“金瓜贡茶”是普洱茶独有的一种特殊紧压茶形式,早年的金瓜茶是专为上贡朝廷而制的特质茶品。

为了帮助母亲,本是小学老师的李兴昌也渐渐参与古茶园的管理。除去护理这些古茶树,做普洱茶也是很辛苦的,刚开始时,李兴昌和妻子全部是手工制茶,经过三至四年的反复试验,他们的制作技艺终于接近传统技艺。李兴昌不甘于让这些古茶隐匿深山,他不断地收集资料,并向身边的人讲述普洱茶的故事和历史,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听说困鹿山的古茶园。

随着云南省政府对普洱茶产业发展的重视,2006年困鹿山古茶园被确定为“皇家古茶园”。有关部门又组成考察团对古茶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因为李兴昌制作普洱茶的方法最接近传统普洱茶(贡茶)技艺,2008年6月7日以李兴昌的普洱茶制作技艺为主要申报材料的“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0年李兴昌被确定为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对于他来说,自己顺其自然地接触普洱茶,接管古茶园也是自己的分内事。在外人看来神秘的普洱贡茶制作技艺,已经成了李兴昌生命的一部分。

在接管古茶园后,李兴昌精心地护理着这些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茶树,为它们松土、修剪树枝。李兴昌也从未觉得“成为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是一件值得宣扬的事,“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

成为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后,宣传普洱茶文化更成为李兴昌生活的一部分。每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都会选择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各地展示,作为茶业的代表,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被选中的几率高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兴昌说,政府和文化部门加强针对传统技艺传承的宣传,是要让全社会的人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他会在全国各地参加活动,向外界展示普洱茶传统制作技艺。为了推广制茶工艺,2009年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开办了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李兴昌也成了传习所的老师。2012年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在宁洱哈尼族彝族县职业高级中学成立了“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传习基地,让更多的人掌握“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为提高普洱茶品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今的普洱茶制作工艺已经漂洋过海,传到了韩日等国。经过实地考察,下学期将有20名韩国学员被派到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县职业高级中学学习制茶技艺。

名声打出去了,客户越来越多,仅凭手工制作已经无法满足需求,2011年李兴昌家修建了宁洱困鹿山贡技茶场,引入了部分机器设备对学员进行对比性生产教学。但只要时间允许,李兴昌依然坚持手工制作。因为只有手工制作出的普洱茶才是最地道的。

普洱贡茶的制作技艺非常重要,制作过程不同,口感也会不同。传统的普洱贡茶制作技艺包括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蒸压成型四个步骤,李兴昌将之发扬扩展为五个步骤,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增加了“冲泡品饮”的茶艺环节。因为他关心的不仅是普洱茶制作技艺的传承,还有普洱茶的品饮,注重品茶人的心境和环境,以及冲泡技能、使用器具等。因为这些也决定了能否冲泡出一道好茶来。只有通过喝,才能喝出茶的韵味。

第8篇

普洱茶究竟怎么了?普洱茶为何“疯狂”起来了呢?

应该说,茶文化的进一步推广,首先源于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源于对普洱茶的逐步认识和研究。但让其“疯狂”,最主要的是源于商家炒作、广告轰炸,一些广告宣传声称:普洱茶不仅是最佳饮料,还可以抑制癌症,可以减肥、降血脂……还有若干科研成果和材料证实,言之凿凿,引起不少人的狂热追逐,还真有人就把普洱茶当作药物来使用了!

普洱茶果真有这些功能,可以当作药物来使用吗?

究根探源,还得从头说起。

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茶艺、茶礼为文人骚客和达官显贵喜闻乐道。普洱茶是历史悠久的云南名茶,主要产在云南省南部,海南也有少量分布,一般生长在海拔1200~1400米的高山上,其它位置难以生长,所以比较珍贵。云南有树龄达800年以上的茶树王,更是鲜见。

普洱,是云南省的一个小镇,历史上曾经在此有府、县设置,现在是县级市。普洱茶就是以这个历史上最主要茶叶经销地普洱镇而得名,但并不是仅仅生长、加工在这里。

普洱茶已经有几千年的饮用史。早在唐代,普洱茶就已经销售到内地和;到了宋朝,有了“以茶易马”的市场,用茶叶可以交换当时比较贵重的马匹;明朝“士庶所有,皆普洱茶也”,可见其珍贵。到了清代,普洱茶发展到一个鼎盛时期,每年远销外地十万担以上。清廷把普洱茶定为向朝廷进贡的珍品。大文学家曹雪芹把普洱茶写进了《红楼梦》这部巨著,俄罗斯大作家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战争与和平》中,也描写了喝普洱茶的场面。

普洱茶的药理功能早有记载,清人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普洱茶性温味香……解油腻牛羊毒,虚人禁用。苦涩助痰,刮肠通泄。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犹大也。”《百草镜》、《滇南闻见录》等古籍,都有普洱茶解毒、治病的记载。可见,古人对普洱茶早有关注和使用。尽管古人早有记载,普洱茶也已经有几千年的饮用史,但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还是进入新时期以后。营养学家于若木称“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天然的最佳中药配方”。研究也早已证实,饮茶能有效地降低血脂、血压及血液中的胆固醇,进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特别是儿茶素有很强的降脂和保护毛细血管的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对普洱茶的生理、药理功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普洱茶的功能也进一步得到开发。国内外科学家对其进行了诸多实验,发现它有一定的抗癌功效和其它功效。昆明天然药物研究所国家级专家、教授梁明达、胡美英发表了《普洱茶――21世纪的抗癌保健饮料》一文,对普洱茶的抗癌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据了解,目前肿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全球死于癌症者有400多万人,我国每年有80多万人死于恶性肿瘤。云南省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较低的地区,普洱茶主要产地思茅、临沧,西双版纳更是云南省肿瘤发病较低的州市。专家认为,这与当地居民长期饮用普洱茶有直接关系。日本是世界胃癌重点高发区,但是在其产茶大县静冈县,胃癌发病率明显低于其它地区。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茶水具有暖胃、减肥、降脂、降血压、降血糖、防龋齿、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抗衰老、抗癌、抗辐射、抗毒、减轻烟毒、预防便秘、解酒等功效。其中普洱茶的抗癌、抗辐射、降脂作用尤其明显。法国一家医院曾经作过一次有趣的实验,每天给那些肥胖者喝三碗云南普洱茶,一个月以后,发现这些胖子血液中的脂肪减少了将近四分之一。国内做的观察也很相似,体重超标者饮用一段时间普洱茶以后,40%以上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年龄在40~50岁的病例效果更显著。而且对降低人体内的三酸甘油脂、胆固醇等有不同程度的疗效。研究显示,由于普洱茶经过独特的发酵过程,其所含酵素具有很强的分解脂肪的功能。

不仅如此,普洱茶还具有抑制体重反弹的功效。许多人通过运动和控制饮食减肥,可是稍一放松,体重就会反弹。可是,坚持饮用普洱茶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日本朝日啤酒公司研究人员拿出四组大鼠做实验,先给它们喂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增重以后,喂食普通食物,各组分别添加普洱茶、茉莉花茶、乌龙茶及混合茶末,结果发现,喂食普洱茶的大鼠体重下降非常明显,比其它组大鼠平均体重下降了8克。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坚持饮用普洱茶可以抑制减肥反弹。

可以看出,茶叶确实是有益健康的好饮料。1989年,在中国科协召开的全国肿瘤学术会议上,云南代表提出普洱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的论点,许多专家探讨了茶叶的抗癌功能、抗辐射功能等等,在会议纪要中,首次提倡在国人中推广饮茶,并把它作为抗癌的措施之一来实施。1991年,在亚太地区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上,中国茶叶尤其是普洱茶的抗癌、抗辐射作用的科研成果,引起与会者瞩目,并受到高度评价。

自此,茶叶,尤其是普洱茶声威大震。一些商家抓住这些要点,大作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对普及茶文化起了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也不乏夸大之辞,有的商家大肆宣传其抗癌的功效,炒作抗癌概念。诸多的报刊加上影视声像等强大的立体广告攻势,使许多人误以为普洱茶就是可以治疗癌症的药物,可以治疗癌症和其它许多疾病。

针对这一误区,许多专家都提出了异议。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于汉力指出,概念炒作不可取,夸大的广告宣传往往误导患者、消费者。如果以为茶叶可以治疗癌症,那就大错特错了!茶叶、包括普洱茶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但是“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不等于就是药物,更不等于就可以治疗癌症。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生长,与杀灭癌细胞、治疗癌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茶叶和其它保健品一样,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有的甚至是具有抑制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比如一些灵芝产品。但是,茶叶也和那些五花八门的保健品一样,是茶不是药,保健品也不等于药。常年坚持饮茶,具有一定的抗癌功效,但是,也不等于从此就不患癌症。应该指出的是,所有的茶业产区,尽管恶性肿瘤患者较少,但是不是绝对没有。这就是说,常年坚持喝茶也不一定就不患癌症,更不用说用茶叶治疗癌症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超越了这个度,就错了,真理向前跨越一步就是谬误。

第9篇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芳不愧杜蘅,清堪掩椒菊。”浓浓的红茶,是天地汇聚孕育的恩赐;深深的马蹄印,是千年风雨兼程的见证。山水毓秀,赋予了这片宝地碧翠万顷的茶海;地灵人杰,开辟了远古马帮跋山涉水的不朽文明。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在这南国之南――普洱,悠悠千古的茶文化如这醇香浓厚的普洱茶香一般,沿着峰回路转的神秘古道散发到四方天下。沧海桑田,当年的繁华绚烂早已遗失殆尽,可被烟火熏黑的巨石仍然在诉说着这段传奇,古道酝酿的神韵,风采依旧。

回眸历史,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先见之明。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可解毒,于是人们便开始种植茶树。而早在一千七百年前,这里已有茶树的栽培。到了宋朝,络绎不绝的马帮铃声回肠荡气于高山幽谷,余音袅袅。繁荣的茶叶市场兴旺了这片绿意盎然的地方,普洱府成了著名的“茶马市场”。清乾隆时期,普洱茶被定为贡品,以其独特的味道“名重京师”,从此名扬四海。没有龙井的骄矜,浑身透着源自无量山和哀劳山的质朴与浑厚;没有铁观音的清秀,继承了澜沧江的浑然大气和热带雨林的神奇。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诗赞美了普洱茶的香味和茶形,“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赏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性温气和,香气独特,汤色红亮,加上越陈越香的与众不同,让普洱茶在众多的茶叶之中脱颖而出,在世界茶史上抹上了最为亮丽的一笔。

时至今日,普洱茶的甘醇本色丝毫未变,经过了岁月的荡涤,普洱茶香愈发诱人。世界各地的茶友不辞辛苦跨过万水千山慕名而来,为的只是品一杯香茗,尝一滴淡雅,找寻一份古老的惬意。

普洱茶的魅力不知吸引了多少中外文人学土为之著书立说、吟诗作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里写道:贾宝玉过生日那天,袭人、晴雯等人在怡红院开夜宴,林之孝家的查夜的经过。宝玉谎称:“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林之孝家的查夜的就对袭人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而在《红楼梦》中出现过的“女儿茶”,则是普洱茶中的上品。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也有喝普洱茶的详细记述。

如此倍受中外名家的青睐,得益于普洱茶浑然天成的甘洌爽口:源自于普洱茶与生俱来的无穷韵味;归功于茶马古道的发扬光大。

抛开历史的陈词重华,穿越时空的物是人非,茶马古道承载的文化印记,赫然于眼前。遥想当年,面对无数的悬崖绝壁,走过无数的险山恶水,一群又一群的马帮汉子们以他们的铮铮铁骨开辟了茶文化的“丝绸之路”。起始于普洱府,贯穿整个云贵高原,途经香格里拉,连接青藏高原、巴蜀古地。茶马古道的从无到有,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宏篇巨著,是一首气势磅礴的伟大赞歌。

漫长的路途满布荆棘,驮运的日子风雨交加,更有匪徒强盗时时威胁。马帮人抛家弃子,风餐露宿,英勇无畏,坚守着一生不变的执著,走过了天灾人祸,走向了春华秋实。货物的交易,带动了信息的交换、文化的交流。茶马古道成了西南地区文化、经济、政治的生生不息的血脉,因为有了马帮人日复一日的穿梭往来,它的一张一弛,强而有力。

再次想起那些巨大石块上的永恒烙印,心中的澎湃再也无法抑制,这些无数的马蹄印,汇聚了马帮人一生的汗水,一生的年华,它们是将这片土地从蒙昧落后带向光明的使者遗留下的宝藏――马帮精神!

奔波于古道上熙熙攘攘的马帮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可马帮精神是他们和他们的子孙立下的亘古不变的誓言,是满目疮痍后的重生,是洗净铅华后的隽永。今天的普洱人民,正追寻着那古老的记忆,遵循着那神圣的使命,要让那醇厚无比的普洱茶的甘甜,再次沁入每个人的心脾。

第10篇

汉传大乘佛教,在思普区多为汉族信仰,思茅、普洱、墨江、景东、镇沅、景谷、江城等县有寺庙,澜沧、西盟拉祜族、佤族地区有佛房。清代《普洱府志》载:观音阁在府城西北,明万历年间土舍那天福建临莲池上莲台寺,康熙五十年修。现该寺经修缮仍在观音山。镇沅县者东乡有明代天启年间的和尚洞。进入清朝以后,思谱区境内大乘佛教佛寺、佛房增多,佛教活动直到1949年。后,落实宗教政策,佛教正常祭祀礼仪有所恢复。佛教活动主要内容有:忏法、盂兰盆会、佛陀诞辰(农历四月初八)、成道日(农历腊月初八)、涅日(农历二月十五)、观音成佛节等节目,众僧戒斋设坛,举行法会等。出家僧尼入寺后一律以“释”为姓,僧尼必须素食,守十戒,平时住寺礼佛、诵经、坐禅,以“禅定”作为基本的修行方法,此外,从事一些农事和手工业劳动。

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坐禅时通夜不眠;二、满腹时帮助消化;三、茶为不发之物,可抑制。僧人坐禅、祈祷、解渴、茶会均要用茶。坐禅要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如此长时间的坐禅,势必产生疲劳困倦,需要饮茶醒脑提神,方能坚持。再者,僧人还有“过午不食”的戒律。因此,具有提神益思,破睡驱眠,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效益的茶,便自然成了僧人们所必须的而又不违反教义戒规的最理想的饮料了。佛教历来提倡禁欲、禁酒、戒荤吃素,而茶汁性淡、醒脑提神,既符合佛教戒酒禁俗,忍受苦难的教义,同时又利于佛教修炼“禅定”时以茶助兴。因此,佛家把茶叶视为“神物”,历来倡导饮茶。佛门寺院还在不同的场合饮用其茶:以茶敬佛祖、菩萨、祖师,用“奠茶”表示对其无尚崇敬和尊重;以茶敬施主、香客及游览者,沿袭着我国人民传统的客来敬茶的习俗,用“寺院茶”表示对来者的敬意;以茶为受戒僧人虔饮,僧人在受戒前后均饮用“受戒茶”,让僧人受戒后虔诚坐禅。可以说,大乘佛教的诸多佛事活动离不开普洱茶。

南传上座部佛教,正式名称为“巴利语经典系佛教”,此佛教传入思普区的时间已有数百年之久,在西双版纳、孟连、景谷、景东、墨江、普洱、思茅、江城、澜沧、西盟等县,傣族、布朗族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此佛教与普洱茶的关系密不可分。傣族称佛寺为“碗”,一般分三个等级,土司所在地的佛寺称总佛寺,四座以上村寨佛寺组成的佛寺其中一座为中心佛寺,最基层一级的就是一个寨子的寨佛寺。1996年统计全区有佛寺168座,分布于景谷、江城、澜沧、孟连、西盟5个县。佛寺的祭司“安章”主持宗教活动,丧葬和祭神驱鬼,接待来客,均要用茶。过“雨安居”关门节时,进入斋戒期(从傣历九月月圆日到十一月月圆日,整三个月)。佛寺僧侣坐禅及信教老年人住进佛寺持戒、听经、坐禅时要饮茶。傣历一二月间赕小窝铺“豪巴立哇”(又称“豪干”)最大的斋期时,按佛规应邀40座佛寺“都”以上的僧侣40人,带“萨玛尼”级侍从参加,一部分僧侣住佛寺大殿,傣语称“帕哄”,一部分则住进事先在佛寺周围搭好的小窝铺内,傣语称“帕厅”。两部分僧侣分别选出负责人,每日早晚集体上佛寺大殿诵经礼佛,中午集体进布萨堂自咨,其余时间各自在住处坐禅,这些活动均伴随着饮茶。举行“赕小窝铺”活动期间,信徒一般不出工劳动,每天做最好的饭茶供僧侣食用。僧侣衣食住行及宗教生活完全模仿古代僧伽的生活方式,时间为15天,通过这种“赕”的形式给僧侣静养修身,洗心革面的机会,祈求平安无事,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茶也随之有其用场。

云南滇西北迪庆藏族地区及地区的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的用茶,大都是思普区运去的普洱茶。藏传佛教徒不仅用茶自饮、待客、供奉佛祖,而且举行茶会。据载,喀温巴穆大喇嘛庙,四方云游僧巡礼,和尚常常到此聚会,同时举行盛大的茶会。巡行和尚笃诚信佛,用茶款待全体喇嘛,全庙有四千名喇嘛,每人饮两杯,便需8千杯,当时费银50两。据查理•鲍乐《人民》载,二、三月间,喇嘛举行三星期盛大的祈祷会,在此期间还有大型的茶会。数千名喇嘛披着庄严的法衣排列成行,静坐在殿内的蒲团上。年青的喇嘛,端出热气腾腾的茶釜,施主拜伏在地,将茶汤分给众僧。与此同时,施主大唱《赞美歌》,富裕的巡行和尚,将点心或牛酪等物加进茶中。据《旧传》载:苏纽某国王曾连续八日举行大飨宴,这种大飨宴喝点心牛酪的茶汤。会后,信士们游山,穷人携带茶锅、茶碗,在山腰上烧水喝茶,享乐一天,藏传佛教与普洱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综上所述,思普区的普洱茶之所以能与当地这里的佛教结合得很紧,其原因在于普洱茶有利于清神、益脑和修身养生,茶又能解毒、去烦、解闷,并能舒通经络,特别有益于佛家禅定,这使佛教对茶的态度十分重视,使普洱茶融入了宗教文化之中,从而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流派、不同礼仪的佛教茶文化,通过茶最终表达出了佛家“明心见性”的道德观。因此在宗教界和社会各界大力提倡弘扬茶文化,是符合两个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

(注):本文由本人调查采访所得资料写成,并参考过下列文献。

参考文献:

(1)清光绪《普洱府志》,清光绪二十六年刊本。

(2)《思茅地区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思茅少数民族》,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第11篇

润元昌茶业:冬天是一个干燥、阴凉的季节,人们容易出现咽喉、皮肤、鼻腔干燥不适,身体血循环不畅,而冬季喝热茶则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水分,尤其是普洱茶,口感香醇,可以温暖肠胃,提高抗病能力,能对身体起到更好的调理、保健作用。

微访问:如何品评普洱茶?

@果果:品评普洱茶主要依靠舌头,舌尖主要品评茶品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评判茶是否发酸,舌心感受茶的涩味,舌根体会茶的苦味。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的状况,这样才能较全面地品评茶品的滋味,得出较为客观、合理的结论。

微访问:冬日煮茶如何诗意相约?

@茶:“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雪屋煮茶药,晴檐张画图。”“送君归后,细写茶经煮香雪。”“酒压羔儿雪煮茶,红罗斗帐锦笼花。”“经觅句无尘事,坐对尤宜雪煮茶。”

微访问:茶人有三境?

@茶百科:是的,可以总结出来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初入茶门,为尝好茶夜不能寐。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喝茶无数,口味颇叼,煮茶品泉,聊茶赏器。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好茶尝尽,乃悟好茶。

微访问:说说茶与壶的意义。

@爱茶你我:藏一壶岁月。藏,有容纳、隐藏、珍藏、矿藏等寓意,给他一时间,容他一岁月,还你惊艳。杯中日月长,壶里乾坤大,林语堂言“有一把茶壶,中国人到哪里都是快乐的。捧着一把茶壶,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

微访问:何为浅茶满酒?

@祥源茶:回顾饮茶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茶基本都是以喝热茶为主,所以,给客人敬茶时,倘若茶水倒得太满,客人会因烫手而握不住茶杯,或因茶水太满而使茶汤洒落,或不小心弄湿衣衫而影响品茶的兴致。因此,传统茶礼中就有了“浅茶满酒”和“茶满欺人”的说法及习俗。

微访问:中国都用哪些方式泡茶?

@华扬茶业:茶的冲泡方法是随着历史而不停改变,由唐代以前的烹茶方式,宋代的点茶法,至明代废团茶而改用散茶后,冲泡茶的方法才渐渐有了固定的方法。现代中国茶的冲泡方法大置上可分为盖碗或茶壶。要沏一手好茶,先要掌握使用器具的技巧,亦可免烫伤。

微访问:普洱茶很多变吗?

@我爱普洱:普洱茶多变的性格,使其成了中国茶中的异类,她的多变性是中国其她茶类所没有的――新的生茶具有绿茶爽口的滋味,老生茶则具备乌龙茶的醇厚与黑茶的质重;熟茶则具有黑茶的浓酽,老熟茶更是具备红茶的柔滑。就是这样一种其貌不扬、制作简单的茶叶,从清朝中期至今,一直焕发着无尽的魅力。

微访问:解读中国茶,不战争

@圆茶世家:我们要说:中国茶,不战争!中国茶种类丰富,名品众多,各有千秋,受众面也各不相同,每一种茶叶都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丰富并传承着古老的中国茶文化。只有绿茶的中国,或者只有普洱茶的中国,都是残缺的。回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让中国茶文化大放异彩。

微访问:大家是如何习惯喝普洱茶的?

@遇见未知的足迹:一开始不太习惯普洱茶发酵后的陈味。当然,如果换另一个角度来想,其实普洱颇似人生,久历沧桑,浓窖典藏,则豁然,则达观。好吧,慢慢去习惯这种口感,毕竟普洱承载着中国茶走向世界的使命。

明星聊普洱

第12篇

1、天弘普洱,购好购醇!天弘普洱,带您领会桃源生活!

2、选高端普洱茶,天弘值得品位!天赋香茗醇味浓,普洱弘茶宾为尊!

3、一生健康路,天宏相伴!天弘普洱,品出不一样的人生!

4、来天弘茶庄,买上品普洱!天地弘扬好茶好普洱!

5、普洱第一茶天弘做!千年茶文化,普洱上乘!

6、天弘茶业有限公司,在淘宝商城里的名称是“弘普号旗舰店”,产品定位于中高端,主营普洱茶,选料上等,无仓味,无杂质,耐泡,口感醇厚,特面向社会征集茶叶店开业宣传语,要求作品能让消费者望到就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以销售为目的,要有天弘二字显现,从字面意思能望的出是销售普洱茶!

7、百年天弘,茗冠天停!纯正普洱,浓香典范!

8、百年品味,天弘普洱!喝天弘普洱,享杰出人生!

9、天弘普洱,争做云南第二的茶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