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

时间:2023-06-01 09:09: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口腔护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口腔护理

第1篇

【关键词】脑外科昏迷口腔护理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升高及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水平的提高,在脑外科经常会有上述情况住院的昏迷病人。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1],一方面昏迷病人由于不能进食,吞咽,咀嚼功能减弱或受限,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粘膜抵抗力减弱,会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另一方面,昏迷病人往往病情危重,病程长,经常会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痰等,机体抵抗力低下,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2]。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昏迷病人的口腔护理,我院脑外科从2007年10月起,通过前瞻性对照研究,运用生理盐水+1%~3%双氧水对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脑外科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的昏迷病人60例(入科前有口腔疾病的除外),男42例,女18例,年龄3~76岁,平均42岁,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根据意识障碍分级法[3]。其中浅昏迷18例,昏迷30例,深昏迷12例,昏迷时间最短的3天,最长的89天,均联合应用2~3种抗生素治疗,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意识状态、体质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2口腔护理

2.1口腔护理的方法

2.1.1两组病例均由两名护士共同操作准备好用物,操作前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口腔护理的必要性,以取得病人家属的理解和支持。若病人有经口气管插管或用带囊气管套管,应先检查气囊充气是否足够,以保证气囊与气管壁的密封[4],病人取头偏一侧,由一名护士固定患者头部、开口器或气管插管。用吸引器吸净口腔及呼吸道的痰液。操作时先借助压舌板,手电筒照射,观察口腔粘膜,舌面有无出血、肿胀、溃疡、霉菌感染及分泌物的性质。分泌物定时送检。

2.1.2对照组按口腔护理操作常规步骤,用弯血管钳夹紧浸有生理盐水的棉球,依次擦洗口唇、牙齿、颊部、舌面及硬腭部。

2.1.3观察组在口腔护理常规用物的基础上,增加干棉球7~8个,浸有1%~3%双氧水的棉球7~8个。具体步骤: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湿润口唇,后用1%~3%双氧水棉球擦洗一侧牙齿外面,接着用生理盐水擦洗,同法洗另一侧。然后用弯血管钳夹紧1%~3%双氧水棉球依次擦洗一侧牙齿上内侧面,下内侧面,颊部。同法擦洗另一侧。最后是擦洗舌面及硬腭部。因双氧水接触口腔血渍,痰液分泌物时会放出新生氧,产生泡沫,所以要适时地用干棉球吸取多量泡沫。接着用生理盐水棉球依次擦洗上述部位。

2.1.4两组患者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如是气管插管患者,每次操作完毕后均应洗净牙垫,更换胶布,固定好气管插管。操作前后记录有无口臭、溃疡、霉菌、疱疹等口腔并发症。论文百事通

2.2口腔护理的效果

2.2.1在同等治疗情况下,对照组第2天即发生口臭2例,共发生口臭10例,第7-14天发生口腔溃疡2例,霉菌感染3例,疱疹1例。观察组发生口臭1例,霉菌1例。两组进行比较,对照组的口臭率和口腔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2实验室检查方法均采用同一种方法,同一化验员。

3口腔护理的体会

3.1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疾病的手段之一[5]。脑外科昏迷病人病情危重,生理机能紊乱,不能经口进食,创伤脱水及利尿脱水剂的应用,致口腔唾液分泌显著减少,加上气管插管或经常性的吸痰,引起口腔粘膜损伤,使口腔的天然屏障作用减弱;同时因为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导致菌群失调,增强了细菌在口腔内的繁殖。大量的细菌分解产物如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易发生口臭。因此如何更好的做好口腔护理,就很有必要性。

3.2双氧水溶液为氧化性消毒剂,含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迅速分解,释出新生氧,对细菌成分发生氧化作用,干扰其酶系统而发挥抗菌作用。局部擦洗的时候产生泡沫,有利于清除血痂、痰液及口腔分泌物。因此双氧水溶液有抗菌除臭的效果,能更好的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3口腔炎症的发生与口腔酸碱度有关。昏迷病人由于病情危重及复杂,常需应用多种药物,尤其是大量抗生素的使用,易破坏口腔内各种微生物间的平衡状态,导致口腔酸碱度失衡。而双氧水使口腔酸碱度维持在正常范围(PH值6.6~7.1),有效地避免了口腔炎症的发生[6]。新晨

3.4昏迷病人在意识障碍的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易引起误吸致吸入性肺炎。因此行口腔擦洗时应用弯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棉球蘸漱口溶液时不可过湿;操作时细心、轻柔、迅速、不刺激悬雍垂部位;适时用干棉球吸取多量泡沫,必要时再次吸痰,以预防病人误吸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3.5在为昏迷病人做好口腔护理的同时,更有必要对病人的口腔及人工气道做好湿化护理;注意吸痰的压力、频数、时间、吸痰管的选择,以尽量避免吸痰对病人口腔、呼吸道粘膜的损伤;仔细观察并记录病人口腔炎症的发生时间,及时通知经管医生,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护理。

3.6高浓度的双氧水长时间应用会对口腔粘膜表面造成损伤,但根据我院脑外科的临床实践,稀释后的双氧水用于昏迷病人,操作适当,未出现此类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87.

[2]邓洁,郑修霞,宫玉花等.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623-624.

[3]李梦樱.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9.

[4]金仙妹,赵建江,王海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中华护理杂志[J],2006,41(1):26.

第2篇

1.1评定标准观察2组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后2周后的牙龈炎发生情况和口腔牙垢情况,监测患者的161126313646共6颗牙的牙龈指数(GI),牙龈炎诊断标准按牙龈指数分级:0为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柔韧致密,1为牙龈颜色轻度改变,略有水肿,2为牙龈暗红水肿,碰之出血,3为牙龈明显暗红,水肿发亮,有自发出血倾向或溃疡形成[1]。凡GI>1,即可诊断为牙龈炎。观察牙周、牙弓夹板及钢丝结扎处有无食物残渣和污物。舒适度采用自制调查量表形式做问卷调查进行评分,将患者在口腔护理时的舒适度进行评估,无不适为4分,轻度不适为3分,不适可以耐受为2分,严重不适为1分。同时进行护理工作量比较,即比较每天每例患者进行不同的口腔护理方法所需的时间。

1.2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土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口腔护理比较,见表1。

2.2两组护理工作量的比较观察组在口腔护理操作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口腔护理过程中舒适度比较对照组在口腔护理过程中患者舒适度方面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3讨论

颌骨骨折患者常并发牙外伤和软组织损伤,创口与口腔相通,口腔内滋生大量病原微生物;为了重建和调整咬合关系,恢复口腔咀嚼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除了进行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外,通常会行颌间牵引固定,患者不能张口运动,口腔自洁作用差,口内分泌物不能及时清除,但是由于牙弓夹板、牵引皮筋和结扎钢丝的存在,又不利于进行口腔护理,严重妨碍口腔卫生的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骨折合并感染、促进骨折愈合的重要手段[3],因此做好口腔护理对颌骨骨折的病人相当重要。口腔冲洗法的确能起到准确冲洗,清洁牙间隙,去除遮挡部位污垢的作用[4].但本方法需两名护士配合操作,耗时长,需要器材多,操作结束后,患者和护士的体力消耗大,均感到疲劳;反复注入和抽吸使冲洗器和吸引装置出入口腔频繁,且注射冲洗液时用力不均匀,都会导致患者不适。再者,如何避免口腔冲洗时冲洗压力和负压吸引力可能对口腔黏膜组织的损伤,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另外在进行冲洗时,冲洗和吸引必须配合妥当,随时观察患者呼吸情况,特别是口腔内组织肿胀疼痛者,避免冲洗液引起的呛咳,甚至窒息。

对比组采用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结合,常规口腔擦洗法使用棉球擦洗口腔,容易使棉花丝挂在结扎钢丝上面,笔者对此进行改良,改用小纱布团进行擦洗,这样可以在直视下把外侧牙龈、外侧牙面、结扎钢丝、牙弓夹板、牵引皮筋及颊部黏膜处的污垢擦干净。而牙齿内面、咬合面和硬腭等非直视下部位则选用口腔含漱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口腔擦洗法的局限性,口腔内含漱液在舌头的运动下形成水的冲力,利用水的冲力,反复冲洗内测牙面、内测牙龈、牙间隙、结扎钢丝和口腔黏膜等处,含漱一分钟后再吐出,如此反复使残存的污垢被清除干净。两种口腔护理方法有效结合能有效的预防牙龈炎和清除口腔内的污垢,这是两组在口腔护理效果上无明显差异(P>0.05)的主要原因。两组在护理工作量和患者舒适度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只需一人操作,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口腔含漱法是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的,患者易于掌握和接受,还增强患者自我参与意识。

第3篇

擦洗法

有研究显示,单纯的冲洗含漱也只能暂时的清除或减少口腔游离的细菌数量,而要真正的清除定居在牙齿上面的细菌及牙菌斑是需要机械的擦洗,但由于患者张口困难,给护理人员口腔护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而且达不到彻底的清洁,延误患者的治疗,延长患者的住院日。传统的方法由于深入口腔的止血钳质硬、体积大,操作不灵活,多会引起患者恶心,呛咳等不适感,甚至引起患者负面情绪。

护理过程中发现传统的棉球擦拭后其表面光滑,与牙齿接触摩擦力小,不易清洁牙齿表面的污垢,改进后的方法是将创痛的棉球和镊子换成纱布即可,而纱布则不同,因其表面粗糙,有孔,擦拭时,摩擦力大,去污力强,易刮出牙齿表面的污垢,并且操作者可以适当的调整擦洗的力度,以免造成损伤,因此将纱布裁剪成条状,带好无菌手套后将无菌的纱布条缠绕在义务人员手指上,蘸湿纱布,对患者可以进行口腔各个面的擦洗。具有柔软、安全、省时、低耗等优点,经临床适用,效果良好。

对观察组50例(改进擦洗法)及对照组50例(传统擦洗法)进行试验,结果如下。由表中可以看出,对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方法。

口腔清洁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口腔护理的目的和意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参与的积极性,以防患者因疼痛拒绝口腔护理,知道患者漱口的方法,对创口愈合较好或疼痛较轻的患者,鼓励其恢复刷牙,因为刷牙时最接近生理的口腔清洁方式。

体会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不只是按时执行完成医嘱,最重要的保证在做好有效的护理的同时可以使患者赶到舒适,人们对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高,口腔护理已不单单是清洁口腔,口腔护理已从单纯的预防疾病,发展为保持身体健康,提高科学水平的科学技术,因此,护理人员有责任从维持口腔清洁出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口腔护理更注重了人性的关怀,舒适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在同样的口腔护理操作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发现新的理念,新的技巧,考虑其口感舒适,视觉舒适,及心理舒适,全面评估,取得良好的效果,希望以上经验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减轻不适,早日康复。

作者:冯娜贾丽红任冬霞党微彭春霞杜文萍单位:太原第二医院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住院的患者60例,以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60例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2~93岁;外科大手术术后8例,神经系统疾病12例,呼吸系统疾病22例,多发伤6例,其他12例。2组患者在入组时的性别、年龄、疾病分类、机械通气时间、治疗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标准

①无口腔疾患、插管前无肺部感染的患者;②机械通气时间超过48h以上;③口咽部清洁开始时间在机械通气开始24h内;④排除无创机械通气和插管时已有肺部感染、口腔疾患、放疗化疗及使用激素者。

1.3口腔护理方法

2组患者每天均清洁口腔3次,整个操作过程液体的停留时间不少于5min,每次擦洗及冲洗所用银连含漱液(或生理盐水)的剂量为150~200mL。1.3.1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按照《新编护理学基础》[10]中的口腔护理标准,采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常规的口腔擦洗。1.3.2试验组采用银连含漱液进行口腔擦洗和口腔冲洗。口腔护理由ICU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完成。操作过程由2位护士协同完成。首先将患者头部抬高30度,头偏向一侧,取下固定气管插管和牙垫的3M胶布,一位护士一手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和牙垫,另一只手用注射器抽取银连含漱液注入口腔,另一位护士用无菌吸痰管同步抽吸口腔内的分泌物,反复多次进行;其次,用银连含漱液棉签或棉球清洁口腔及附着在气管插管上的分泌物,最后用银连含漱液冲洗口腔,吸尽口腔内的分泌物,更换消毒牙垫,用清洁的3M胶布固定气管插管和牙垫。在冲洗的过程中应防止误吸,保证气囊充气,气囊充气时用测压装置测定压力,临床上通常以注入的气体刚好能封闭气道,听不到漏气声后再注入0.5mL气体为宜,一般注入7~10mL气体,保证气管与气管导管之间的缝隙处于密闭状态,以防止冲洗液误吸。

1.4评价指标

①VAP的发生率:VAP的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关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标准评定[11];②每天监测四时体温;③每天查血常规,主要观察白细胞(WBC)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④每3天肺部X线检查1次;⑤口腔护理前后采用无菌痰液收集器收集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培养、分离、鉴定,比较细菌种类和数量的变化。⑥口腔并发症(口腔粘膜糜烂、口腔溃疡、口臭)的临床观察时间为10d,10d内停止机械通气的,则观察至拔管后48h。

1.5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整理、核对后由双人录入计算机,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试验后

2组VAP发生率、X线检查、痰培养及口腔并发症比较表1结果显示:试验后试验组的VAP发生率、X线检查心肺见感染灶、痰培养见致病菌生长和口腔糜烂、口腔溃疡、口臭等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试验后

2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的比较表2结果显示:试验后试验组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3讨论

第5篇

加强心理干预,教育患者正畸矫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初戴矫治器可能引起的不适、疼痛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处理办法等,鼓励患者加强和家长以及主管医生的沟通,增强信心以利治疗的进行。

观察方法每月复诊时均记录牙釉质脱矿指数(ED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

EDI分级:0度0计为0分,釉质表面光滑透明,没有白奎色斑;1度计为1分,釉质表面出现轻度的白奎色斑,面积小于所在区域的50%;2度计为2分,釉质表面白垄色斑大于所在区域的50%,但尚未达到100%;3度计为3分,釉质表面白奎色斑占满所在区域,或釉质表面出现龋洞。

GI分级:0级牙龈健康;1级牙龈轻度炎症:牙龈色有轻度改变并轻度水肿,探诊不出血;2级牙龈中等炎症:牙酿色红,水肿光亮,探诊出血;3级牙龈严重炎症:牙龈明显红肿,并有自动出血倾向。

PLI计分标准:PLI根据压面菌斑的厚度记分而不根据菌斑覆盖面积记分。用视诊的结合探针的方法检查,检查是用探针轻划牙面,根据菌斑的量和厚度记分。计分标准:0=龈缘区无菌斑;1=龈缘区的牙面有薄的菌斑,但视诊不可见;2=在龈缘或邻面可见中等量菌斑;3=龈沟内或龈缘区即邻面有大量软垢。

BI:将牙周探针轻探至龈缘以下,观察出血程度设。0度为无出血,1度为牙龋略有水肿但不出血,2度为点状出血,3度为线状出血,4度为出血溢出龈缘。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本研究中,治疗前1周固定矫治患者的临床牙周指数EDI、GI、PLI和BI值基本正常,牙龈状况良好,牙龈色、形、质正常,探诊无出血,安装固定矫治器1个月后患者的EDI、GI、PLI和BI值均开始有轻度上升,随着矫治的进行各项指数均呈上升趋势(P<0.05)。部分患者出现牙龈轻度红肿,菌斑堆积及牙龈轻度出血等症状。见表1。

正畸治疗中,由于固定矫治器戴用时间较长,会对患者牙周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良好的临床口腔护理措施是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的方面。有研究认为正畸固定装置会影响口腔自洁作用[2],容易导致局部菌斑堆积、牙龈出血即牙龈炎,严重的甚至可以发展为牙周炎[3]。有些患者牙面有食物残渣大量堆积,牙龈红肿,菌斑大量存在于牙齿表面,牙龈轻触出血,口腔异味明显,有的出现假性牙周袋,龈、龈缘增生性肥大。固定正畸患者矫治期间并发牙周组织炎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初装矫治器时,患者由于以往的刷牙习惯不能满足戴用矫治器后口腔清洁的需要,加上口腔黏膜对矫治器的不适应,牙龈组织容易发生红肿;(2)就诊患者中,青少年学生居多,学业重,学习压力大,甚至部分学习要求过于严格,加之这些患者自控力差,没有养成刷牙耐心、细致的好习惯,导致食物残渣存留,菌斑形成,引起牙龈炎症[4]。(3)固定矫治装置采用的的直丝弓托槽、各种矫治弓丝、直丝带环、颊面管、舌弓等装置妨碍了牙刷刷毛的进入和口腔自洁作用。

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口腔护理对策: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教育正畸患者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时间、刷牙次数等,引导患者少食过酸、过甜、过黏的食物同时嘱咐患者家属予以监督,减轻固定矫治器治疗对牙周健康的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正畸治疗后患者比没有正畸史的患者龋病和牙周病患病率较低[5],原因与在正畸治疗期间患者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以及讲过牙齿矫正牙齿整齐的排列有利于口腔内食物残渣、菌斑等的清理。建议患者采用和合理的辅助手段以帮助口腔健康的维护。如合理使用含漱液辅助菌斑控制,减轻牙龈炎症,采用牙间隙刷辅助清理较难清洁的部位,定期由正畸医师监测口腔牙周健康状况以早发现、早治疗早期牙龈炎,防止牙周状况的继续恶化。矫治器选择、设计要合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矫治附件,带环选择要合适以避免对牙龈边缘的刺激,牙面粘结剂要处理干净以防止残留物质刺激牙龈,选择超薄托槽、自锁托槽、高质量的正畸弓丝等以利于口腔牙周健康的维护和保持。加强心理干预,提倡“人性化”舒适护理理念,设立零障碍沟通渠道,使患者在矫治过程中所有的疑虑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时与正畸医师沟通,同时鼓励患者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增强信心使正畸矫治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杨秀慈唐枝赵暖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河北省辛集市第三医院

第6篇

【关键词】 口腔冲洗;口腔护理

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道的重要通道,又是部分消化液分泌的器官,更是微生物寄居和滋生的最佳环境[1]。口腔科患者行外科术后常因禁食、口内有伤口、皮瓣或行栓丝固定等,口腔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洁作用,常需协助患者保持口腔清洁。但由于患者张口受限,口内有伤口或皮瓣移植,传统的口腔护理无法进行或效果差。对此类患者如何有效地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伤口感染及呼吸系统感染,是口腔医学护理界面临的重大前沿课题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口内术的住院患者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住院行口内术并应用口腔冲洗进行护理的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3~65岁。30例患者中行半侧下颌骨切除自体骨移植3例;颌骨囊肿刮治术5例;舌癌切除术2例;正颌患者6例;下颌骨骨折14例。

1.2 方法 冲洗液的选择:在冲洗前首先测量口腔pH值,然后根据pH值选择冲洗液。如pH值为酸性,则选择3%碳酸氢钠;如为碱性,则选用自制的口消宁溶液;如为中性,则选用0.9%生理盐水。操作方法:选择合适的,患者半卧位,抬高床头30°,头偏向一侧。将吸痰管与负压装置相接,打开负压装置,用蒸馏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嘱患者张口,打开输液管开关,右手持输液管并将输液管出水端靠近口腔冲洗的部位,左手持吸痰管配合冲洗,边冲边吸,冲洗出的污水或分泌物应及时吸出,避免患者发生误吸。冲洗时的出水量及水的压力可通过控制输液开关进行调节。冲洗时,请患者咬合上下牙齿,从内向门齿冲洗左外侧面、右外侧面,请患者张开上下齿,纵向冲洗左上内侧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面、左下咬合面以及颊部。同法冲洗右侧。最后冲洗硬腭部、舌面及舌下。冲洗液量一般以150~200 ml/次为宜。关闭负压吸引,吸痰管置于医疗垃圾袋中,取下漱口液瓶放于治疗盘内。用手电筒观察口腔情况。

2 结果

30例患者中口腔清洁度良好,无1例发生口腔异味、口腔溃疡、口腔疱疹及口腔霉菌感染,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3 讨论

口腔护理是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对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改变口腔内环境、维持口腔防御体系有积极意义。口腔护理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口腔并发症的作用。采用冲洗法,液体能够分布到口腔的各个部位,并利用液体的作用及顺位引流,使容易黏附于口腔黏膜的微生物脱落而随着冲洗液被吸出,达到彻底有效地清洁口腔的目的[2]。

口腔科患者由于行口内术后无法进食,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产生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引起口臭,破坏口腔内环境,导致口腔粘膜受损而形成口腔溃疡[3]。应用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由于液体不断的循环流动、振荡、冲击,使寄居或附着于口腔粘膜、舌、齿缝中的微生物脱落而随着冲洗液被吸出,再加上用止血钳夹着棉球在齿、颊、腭各面擦洗,更起到协同作用,清除了口臭。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多采用教科书特殊患者口腔护理方法,即擦洗法,但擦洗法对于口腔内形外科手术患者,却难以对其上腭、舌面、峡部及牙齿进行全面的清洁,使口腔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同时,因棉球在口腔内反复擦洗,患者咽部受到刺激,易引起恶心和不舒适感。王舜娟[2,4]等采用冲洗法,与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了比较,效果优于擦洗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冲洗法为口内术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液体可均匀分布到口腔的每个部位。利用液体作用及顺位引流,使粘附于口腔黏膜的微生物脱落而随着冲洗液被吸出,达到有效的清洁并去除菌斑,较好地控制细菌感染,减少口臭发生率、增加舌苔转薄率、减少口腔感染、减少口腔护理对患者咽部刺激,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及气口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口腔冲洗方法可操作性强,只需1名护士就可以单独完成,操作简单,患者在冲洗过程中没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及咳嗽等,也没有发生脱管等不安全情况,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节约了护理人力资源,而且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作用,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刘大维.口腔预防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00.

[2] 王舜娟,陈秋芳,钟华荪等.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4,19(8):685.

第7篇

新生宝宝抹口腔

从宝宝出生开始,家长就应每晚定时给宝宝抹口腔。抹口腔可以让宝宝口腔清洁,令宝宝习惯洁净舒服的口腔,从而使宝宝长大后较易学习及适应刷牙。

给初生宝宝抹口腔需要预备纱布、棉花或手帕及一杯白开水,先用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然后将手指裹上纱布蘸水后轻轻放进宝宝口腔内,贴着牙龈从上至下绕一圈抹干净。如果抹不到宝宝口腔后面的牙龈,家长可尝试将手指从宝宝嘴角伸进他的口腔,沿着他的面颊内侧到口腔深部,然后把手指轻轻放进宝宝的口内,这样就可以抹到后面的牙龈了。每晚临睡前为宝宝清洁口腔最为合适。

奶宝宝的口腔奶块

由于哺乳或溢奶的缘故,奶宝宝的口颊内或舌上常有残留的奶块。有些家长喜欢用纱布蘸水去擦,这是极其错误的。因为稍不留意,粗糙的纱布就会损伤宝宝稚嫩的口腔黏膜,严重者会引起口腔感染甚至败血症。其实遇有这种情况时,只要给宝宝喝少许温开水,奶块即可被冲去。

如果发现宝宝口腔有一些白色类似奶块的膜状物,用上述方法又冲不去,且宝宝烦躁,吃奶时哭闹,口气热,流涎,甚至有低热等症状,这有可能是被霉菌感染而引发的鹅口疮。可用棉签蘸龙胆紫涂口,每日1~2次;也可将制霉菌素药片压成粉末状,用白开水化为乳悬液涂口,每日5~6次;还可用野蔷薇花、鲜藿香、鲜竹叶等适量煎水涂口,每日3~4次。涂口时应注意不要在喂奶后立即进行,以免引起宝宝呕吐。

让宝宝学刷牙

宝宝第一颗乳齿长出后,家长仍要每天为宝宝抹口腔,同时抹他已经长出的牙齿。宝宝的上下门牙都陆续长出后,可尝试用较柔软的宝宝牙刷帮宝宝刷牙;你也可选用宝宝牙刷,让宝宝初步体验刷牙的感受。

当宝宝第一颗臼齿长出后,家长最好每天在宝宝早上起床及晚上睡觉前帮他刷牙。宝宝两岁前,家长应为宝宝选用一支刷毛柔软、刷头长度比五角钱硬币直径小的牙刷。最初用牙刷替宝宝清洁牙齿时,暂不需要使用牙膏,待宝宝懂得吐水后才使用牙膏。

Q&A

Q、听说有种永久预防龋齿的方法叫做窝沟封闭,3岁的宝宝是否可以做?

A、赵铭医师:窝沟封闭是一种预防龋齿的有效方法,宝宝初萌牙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窝沟,且钙化不足,耐酸性差,如果刷牙不仔细,很容易得龋齿。理想的窝沟封闭应做3次:即在3到4岁时给乳牙做1次,6岁左右给六龄牙做1次,12岁左右时给双尖牙和第二恒磨牙做1次。窝沟封闭不用钻牙,大约10分钟就可以做好,一般宝宝都可以接受。

Q、宝宝总流口水,该看口腔科吗?

A、赵铭医师流口水多为出牙期的暂时性表现,一般不用看口腔科。妈妈应该为宝宝戴口水巾,及时擦干流出的口水。另外,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吃硬的食物,不要捏宝宝的脸或挤压宝宝的腮。

Q、宝宝哭闹的次数明显增多,好像总处在低烧的状态,是不是因为长牙?

A、赵铭医师:在新牙要出来前,宝宝的确会有情绪波动,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一般只要给以磨牙饼或牙胶让宝宝咬,并转移其注意力,宝宝就会安静下来。有些宝宝在牙齿刚萌出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只要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多给宝宝喝些开水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请医生检查看是否合并其他感染。

Q、快出牙的宝宝会得什么咬什么,可以给他用牙胶吗?

A、赵铭医师:这时要多加小心看护,以免其乱咬硬物而被锐器损伤牙龈黏膜。可以买来由硅胶制成的牙胶,让宝宝放在口中咀嚼,以锻炼宝宝的颌骨和牙床,这样做还可以促使牙齿萌出后排列整齐。

Q我的宝宝2岁半了,我该让他自己刷牙吗?

A、赵铭医师:宝宝2岁后,您最好为他准备一支刷头长度不超过硬币直径的牙刷。如宝宝懂得吐水,应让他用一粒青豆般分量的儿童牙膏,每天起床及晚上睡前自己学着刷牙。由于宝宝的手部小肌肉尚发育中,刷牙的技巧还未能完全掌握,为了确保宝宝的牙齿刷得干将,您需每晚帮他补刷一次。您可蹲在宝宝对面,用一只手轻托他的下巴,让宝宝的头稍微向上,以便您能够清晰看到他牙齿的情况。

Q、我的宝宝出了6颗乳牙,我该怎样帮他刷牙?

A、赵铭医师可以先让宝宝坐在您的大腿上,这样会较容易看清宝宝的牙齿。不用牙膏,选择宝宝牙刷,先刷全部牙齿的外侧面,再刷内侧面,最后刷全部臼齿的咀嚼面。力度一定要轻柔,眼用纱布擦口腔是一样的,您可以看着牙齿,如果附着物被刷掉了,就不必反复再刷,以免伤害宝宝娇嫩的牙床。

第8篇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一个重要途径[1]。口腔护理适用于高热、昏迷、禁食、留置胃管、口腔疾患、生活不能自理和血液患者,其目的是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2],在重症监护室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此类病人占多数,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致使口腔细菌大量增多,增加口腔感染的机会及口腔护理工作的难度[3]。我科对86例昏迷患者采取了有效的口腔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86例,男55例,女31例,年龄16~83岁,平均41.2岁,颅脑损伤、脑出血致昏迷32例,多发伤致昏迷21例,呼吸衰竭导致昏迷28例,多脏器衰竭致昏迷26例,经口气管插管33例,气管切开10例,经治疗和护理好转73例,占84.9%,死亡5例,自动出院8例。

1.2 方法:①评估病人的情况,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宜的漱口液常选用0.02%呋喃西林液、2%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等。②分类:昏迷患者口腔护理采用擦拭法:用止血钳夹取浸有口腔护理液的棉球按操作方法进行擦拭。昏迷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采用擦拭结合冲洗的方法,擦拭后用注射器吸取漱口液注入口腔,再用无菌吸痰管吸出液体,反复多次达到清洗口腔的目的。

2 结果

通过对86例重症昏迷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口腔护理,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取得较满意效果,本组发生口腔溃疡10例,占11.6%,口腔护理总有效率为88.4%。

3 讨论

3.1 昏迷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自净能力下降,细菌繁殖力增强,临床应加强口腔护理,每6h行口腔护理1次,用浸有0.02%呋喃西林液或2%碳酸氢钠溶液的棉球按口腔护理操作方法依次擦洗口腔内各部位,并注意清除牙齿间隙里及舌面的残留物质及痰痂,对烦躁的患者要固定好头部,动作轻柔以免损伤牙龈及口腔粘摸,用止血钳夹取棉球,每次1个,以免遗留在口腔内,加强翻身、拍背、排痰,口唇干裂给予润唇膏润唇。

3.2 昏迷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行口腔护理:①吸痰护理:动作轻柔,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前后给予100%纯氧,连续吸痰最多不超过2次,每次吸痰时间少于15s,插管患者每日行口腔护理4次,由2名护士完成,一护士要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和牙垫,另一手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0.02%呋喃西林液或2%碳酸氢钠液缓慢注入口腔,另一护士用无菌吸痰管抽吸口腔内的分泌物,反复多次进行,再用浸有口腔护理液的棉球依次清洗净口腔颊部黏膜及气管插管上的分泌物,此法有效预防口腔并发症的发生,拔管的患者无口腔并发症发生。

3.3 昏迷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气道分泌物往往较多,加强气管切开术后的口腔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极为重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口腔护理液,用浸有口腔护理液的棉球,认真细致地擦洗口腔内每个部位黏膜,每日行气管切开护理及口腔护理4次,发生口腔溃疡3例,治愈有效率为70%,运用正确的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口腔护理,能有效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第3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07.

[2] 崔美.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4.

第9篇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口腔粘膜炎;改良口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204-01

口腔粘膜炎是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的发生率为23%-95%,由口腔粘膜炎所引起的口腔疼痛、糜烂、烧灼、进食障碍等症状严重的影响着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全身感染 [1]。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会并发口腔黏膜炎一般是由于患者患有口腔疾病或口腔不卫生所导致的。因此,如何有效的对口腔护理措施进行改良,对患者进行全面口腔护理,缓解其口腔粘膜炎的症状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本研究就着重的讨论了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行改良后的口腔护理措施,其对口腔粘膜炎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了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口腔粘膜科就诊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30例,其中包括2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和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研究组行改良口腔护理方案,患者共计15例,9例男性,6例女性,平均年龄(51.2±3.5)岁。对照组治疗方案为普通口腔护理,患者共计15例,11例男性,4例女性,平均年龄(49.6±3.7)岁。每组患者均为1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化疗方案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组的改良口腔护理方案:化疗前3周进行口腔的检查与护理,包括口腔及牙齿的情况,观察分析是否存在感染病灶。患者有牙垢及牙结石问题则行超声波去除,为使牙齿更加光洁可以使用研磨剂,发现龋齿则进行清洁与修复。督促患者自身加强口腔卫生,应用改良后的刷牙法每日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化疗开始后,建议病人坚持刷牙,保持口腔卫生。若患者的实际情况不适合用牙刷刷牙,可以使用棉签去除沉积物。以上所有的改良口腔护理措施都要有护理人员进行指导,患者小心操作,刷牙过程中要避免新的创伤出现。

1.2.2 对照组的常规口腔护理方案:化疗前不进行口腔检查,由患者自己维持化疗期间的口腔卫生,医护人员全程不进行干预。

两组患者均于每天3次餐后使用含3%过氧化氢的制霉菌素漱口液进行漱口。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于化疗后的第0、1、6、12、20、30天进行口腔内部检查并评价患者的牙周状态。化疗过程中观察所有患者口腔粘膜炎的临床表现。分别在化疗的第12天和第20天用口腔拭子在口腔内壁取样,将样品在远藤氏琼脂、葡萄糖蛋白胨琼脂、血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有无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白色念珠菌。

1.4数据处理:所有获得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 0来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龈指数具体情况见表1。通过对患者既往口腔卫生情况的收集及表1中第0天和第1天的牙龈指数结果显示,所有的患者在化疗前普遍口腔卫生情况较差,牙龈炎症状显著。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化疗过程中,随着改良口腔护理方案的进行,研究组的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说明改良的口腔护理方式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口腔卫生。研究组第1天的牙龈炎有轻度的下降趋势,随着化疗的进行两组组患者的牙龈指数均呈现上升状态,但上升的幅度研究组要较低一些,说明该组患者的牙龈炎症状较轻,表中的第12天、20天和第30天可以看出两组之间有着显著性的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前半段时间两组患者的差异性不明显,后半期两者开始呈现显著的差异。

2. 2 由于入院前两组患者都患有基础性口腔粘膜炎,因此在开始化疗后两组患者的口腔粘膜炎发生率均显著增高。化疗第6天,研究组有3例患者发生粘膜炎,发生率为20%,常规组有5例患者发生粘膜炎,发生率为33%。化疗第12天,研究组的粘膜炎发生率升高为40%,常规组粘膜炎发生率为67%。化疗第30天,研究组的粘膜炎发生率下降为33%,常规组粘膜炎为47%。这些数据显示了进行改良口腔护理的研究组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有所降低。但两组之间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

化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的口腔出现病变情况。绝大部分患者的口腔黏膜出现红斑,口唇疱疹等临床表现,经统计对照组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表现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通过改良了护理措施,对急症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所致的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组的所有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尤其体现在化疗进行20天后的牙龈指数,研究组的牙龈指数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化疗后第6天,研究组有3例患者发生粘膜炎,发生率为20%,常规组有5例患者发生粘膜炎,发生率为33%,但化疗后的第30天,研究组的粘膜炎发生率就下降为33%,而常规组粘膜炎仍旧较高。这些数据虽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但也明确的显示了进行改良口腔护理的研究组口腔粘膜炎的发生率降低。表2中的数据体现了虽然研究组发生口腔粘膜炎的发病率和程度较轻,但不可忽视的是两组患者口腔粘膜病变发生情况还是比较明显的,这是因为在引起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口腔粘膜病变的原因中,口腔局部因素在其中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还存在其他引起病变的因素;第二个原因是在化疗前没有能够对患者进行彻底的口腔清洁术,没有全面的清除掉感染的病灶。

通过本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改良口腔护理措施,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并发口腔黏膜炎症是具有明显的的防范作用的,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效果与生活质量,本研究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改进。

参考文献

[1] 马新娟,崔振珠,张艳华. 白血病口腔并发症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1,36(8):622.

第10篇

关键词:口腔护理;正畸固定矫治;护理效果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措施是治疗口腔产生错颌与畸形的重要措施,治疗中运用先进仪器与设备,帮助患者实现口腔矫正需求,从而达到美化口腔的作用。患者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牙龈增生、牙龈炎等病症,此类病症的发生,会影响矫治质量[1]。因此,在矫治过程中加入定期口腔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且保障口腔健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成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患者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前来某医院治疗口腔畸形的患者70例,平均式、随机式将70例患者分成常规组与定期组各35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的年龄在14~20岁,平均年龄为(17±3)岁,疗程是在13~23个月,平均疗程为(18±5)个月,男性矫治患者20例,女性矫治患者15例;定期组患者的年龄在13~19岁,平均年龄为(16±3)岁,疗程是在12~23个月,平均疗程为(17.5±5.5)个月,男性矫治患者21例,女性矫治患者14例。分析两组患者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良好可比性(P>0.05)。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正畸治疗史、存在牙周病症、存在全身系统疾病。患者均已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具体操作内容: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患者进食后要清理口腔,清理方式采取温盐水清理;还要叮嘱患者定时复查,让医师了解患者矫正情况,并遵循医师的健康指导。定期组患者实施定期口腔护理方案,具体操作内容:(1)术前护理。在正畸治疗前,护理人员要实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具体治疗过程与具有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增强治疗信心。(2)术中护理。在安装矫治器时,要达到熟练操作的要求,能够对患者口腔流出的唾液及时吸出,隔湿清洁牙面,保证治疗质量与效率。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进食后,使用专用漱口水清理口腔,拆除弓线后要采取每日早晚刷牙的措施,形成生活习惯。患者要定期复查,让医师掌握矫治情况,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新措施。(3)配合护理。采取定期评估患者口腔状态及保健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改善策略。如果患者存在问题,护理人员要及时并耐心解答,实现提高患者依从性的目标。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实施各自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依靠自制调查问卷获取,问卷内容包含:操作水平、护理态度、细心程度等,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模式,运用(x)均数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运用百分数(n%)表示。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

常规组经过常规护理后,发生牙龈炎患者5例,占比14.29%;产生牙龈增生患者4例,占比11.43%;其他并发症1例,占比2.8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57%。定期组经过定期护理后,发生牙龈炎患者1例,占比2.86%;产生牙龈增生患者1例,占比2.86%;其他并发症0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从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数据比较可知,常规组实施的常规护理措施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高于定期组实施的定期护理措施,比较呈现出显著差异,说明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矫正固定如图1所示。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实施各自护理方案后,护理效果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如下。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方案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患者共18例,占比51.43%;满意患者共10例,占比28.57%;对此方案不满意的患者7例,占比20.00%,常规组对护理措施具有的总满意度达到80.00%。定期组患者对护理方案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患者共25例,占比71.43%;满意患者共9例,占比25.71%;对此方案不满意的患者1例,占比2.86%,定期组对护理措施具有的总满意度达到97.14%。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分析,定期组患者对定期护理方案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对常规护理方案的满意度,比较可知具有显著的差异,满意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矫正牙齿清洁过程如图2所示。

3讨论

错颌畸形问题主要发生在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引发因素与先天遗传因素、后天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儿童口腔会呈现牙齿及颌骨等部位产生畸形的现象。根据统计数据可知,错颌畸形在我国口腔病症中,具有患病率高的特点,达到50%。错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健康,且影响颌面骨骼正常发育,还影响面容美观。在治疗措施中,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口腔整形治疗中,能够帮助患者治疗口腔存在的错颌问题、畸形问题,实现患者牙齿整体度与美观度的需求。虽然此矫治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口腔并发症,因为矫治过程中需要运用固定矫治器及附件,两者在接触患者口腔时,对患者的牙龈产生影响,会产生牙龈炎、牙龈增生等口腔疾病,且口腔疾病产生后严重影响矫治效果,在为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未达到患者需求[2]。因此,在矫治过程中,需要加入有效的护理措施,让患者的口腔受到保护,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进一步保障矫治效果,达到患者需求。本次实验的开展是为了证明定期口腔护理措施具有的护理效果,是否能够降低术后口腔并发症发生率,从而为矫治患者提供有效的服务。以往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常规护理模式,只注重叮嘱患者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在进食后要采取清理口腔的措施,清理方式采取温盐水。另外还要定期复查,根据医师健康指导开展日常口腔护理。虽然从结果数据中可知,具有的效果较为良好,但是口腔治疗界不满足当下的治疗效果,希望研究出更优质的护理措施,在不断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让护理措施充分发挥作用,有效为患者服务。因此,定期口腔护理模式被研发出来,但是具体的效果还需要通过实践证明。从本次实验结果可知,采取定期口腔护理的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只有5.71%,而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在28.57%,从数据可知,定期护理模式有效地降低了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效果。再从护理满意度的角度看两种护理模式,患者对定期口腔护理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7.14%,而患者对常规口腔护理方式的满意度只有80%。由此可知,定期口腔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原因与护理过程细致化密切相关,常规护理模式只是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而定期口腔护理模式开展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配合护理。术前护理加入了心理护理过程,让患者增强矫治信心,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术中护理加入了及时吸取患者流出的唾液与口水,避免口水与唾液影响矫治质量与效率,并提高了患者的口腔舒适度,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进一步保障矫治效果。另外,定期口腔护理改变了常规护理中的漱口方式,将温盐水漱口替换成专用漱口水。由于专用漱口水中的成分专门抑制细菌滋生,且能消除细菌,因此具有良好的效果。配合护理中实施评估患者矫治效果的措施,评估措施能够及时发现患者产生的并发症并及时治疗,从而使并发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与改善,进一步实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目标。所以,定期口腔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虽然本次实验证明了定期口腔护理具有的效果,但仍然存在并发症发生的现象。分析原因可知,可能与护理过程不到位有一定关系,需要护理人员加强护理措施与提升护理质量理念,充分发挥护理方案的效果。

4结语

第11篇

关键词:口腔护理;冲洗法;经鼻气管插管

入院的这些重症患儿的免疫力极度下降,患儿的口腔自我清洁能力很弱,医院又是获得性细菌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灾区,院内患者、医护人员、医疗器械、患者使用过的床单被褥衣物,及患者的痰液粪便等各种排泄物都能成为病菌传染的媒介,各种多重耐药菌横行,平时对正常人无害的各种条件治病菌此时也变得危险起来。食物进入机体消化道的主要通道是口腔,且口腔内又有消化液的分泌,整个口腔环境温暖湿润,是各种微生物滋生和繁殖的良好场所。一旦患儿发生细菌感染,会增加患儿的痛苦,激起家长的不满,严重影响患儿的护理效果,一定程度会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甚至会发生患儿感染高度耐药菌死亡。此时,微生物在温暖湿润的口腔里大量繁殖,活菌数量明显快速上升,细菌的代谢产物急剧上升,如吲哚,胺类及硫氢基等,易发生口腔异味。插管时间过长,也容易造成患儿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口腔黏膜干燥,口腔感觉异常。如果不能有效清洁口腔,患儿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口腔感染,患儿的食欲会降低,营养补给不足,影响疾病预后,更严重的是可能引起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感染。这些患儿的病情严重,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来维持呼吸,机械通气过程中又有多种常见又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有研究表明,并发症中的多数与细菌的定植和误吸有关,有效的口腔护理是预防细菌类并发症的关键所在。因此,气管插管的重症患儿的口腔护理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经鼻插管的重症患儿进行口腔护理,采用口腔冲洗法与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对比。现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在儿科监护室经鼻气管插管治疗后好转或治愈危重患儿88例,其中男47例,女41例。按照住进监护室的时间,随机分为口腔冲洗法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A组)44例,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对照组B组)44组。两组患儿在气管插管停留时间、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病情轻重等方面的差异,不会影响统计学上的结论,统计分析的结果具有代表性。

1.2方法

1.2.1 A组:安抚好患儿的情绪后,需要两名护士配合,让患儿处于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检查气管导管的气囊是否漏气,保持适当的气囊充盈度,待导管进入一定的深度后,彻底吸取气管内的痰液和口腔分泌物,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做药物敏感试验,并观察患儿口腔黏膜和舌面舌下是否有异常现象,如溃疡,斑点,糜烂等。检测口腔PH值,选择合适的冲洗液。用拔掉针头的规格为10ml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冲洗液,选取不同的角度从患儿的牙齿、牙龈、颊部、舌苔、舌下、咽部到上腭的顺序实施缓慢的冲洗步骤。然后从偏下位口角处轻插入吸管,采取负压吸引法将口腔内的液体彻底吸净,重复操作,直至吸出的液体变得澄清。并再次检查舌面、舌下和口腔黏膜,及时更换牙垫和胶布。每次冲洗完毕后,取气管及口腔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每天做1次/4h口腔护理,每次左右侧卧交替。若这两处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做初步处理,还需要做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及时用药处理。做好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异常早治疗。

1.2.2 B组:安抚好患儿的情绪后,让患儿配合张开嘴巴,或者轻柔的张开无自主意识的患儿的嘴巴,先后采取左右侧卧位,用弯血管钳夹紧浸润着生理盐水的棉球或纱布,保证合适的擦洗力度和一定的擦拭次数,严格按照口唇、牙齿、颊部、牙龈、上腭、舌苔和舌下的次序来进行口腔清洗操作,防止某些部位漏擦,某些部位重复擦拭,导致口腔清洁不完全,影响护理效果,干扰试验结果。每天做1次/4h口腔清洁,参照同一评价标准做口腔清洁效果评价。分别取护理前后的气管及口腔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1.3评价标准

1.3.1检验科的分泌物细菌培养统计。AB两组每次口腔护理前后取的气管及口腔分泌物送检,并统计细菌检出阳性率。

1.3.2每次做口腔护理的护士对患儿进行口腔清洁度评估①检查口腔是否有异味及异味程度;②牙齿表面是否光洁,有无食物残渣,有无牙垢;③观察舌体颜色,舌苔状态;④口腔黏膜是否清洁,是否有附着物,是否有损伤。口腔无臭味,牙面光洁,舌头红润,舌苔白薄均匀为好,口腔黏膜完整干净无异常斑点,为护理效果好;口腔无臭味,舌体发白失润,舌苔厚、黄或白、过润或干燥,牙面略微不光洁,有少量残渣和牙垢,口腔黏膜处附着有少许粘液,无损伤。为护理效果一般;口腔有异味,牙面很不光洁,有较多食物残渣和牙垢,舌体发白,舌苔厚腻发裂,口腔黏膜处有一些附着物,甚至出现破损,发现菌斑,溃疡,糜烂,为护理效果差。

1.3.3临床发生的细菌类感染并发症的发病率的统计及住院时间的统计。

2结果

2.1在AB两组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患者中,比较常见的经口腔感染定植及误吸的各种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的检出率,A组仅有一例检出病菌,而B组高达11例检出病菌。使用口腔冲洗法做口腔护理的A组明显优于用传统口腔护理法的B组。

2.2护士的评估在AB两组中,A组评护理效果差的为0例,护理效果一般仅4例,而护理效果好的多达40例。B组评为护理效果差的高达9例,护理效果一般的有12例,护理效果好的仅23例。采用冲洗法护理的A组明显优于采用采用传统护理法的B组。

2.3患儿的主观感受A组感觉不舒适的仅1例,感觉较舒适的有6例,感觉舒适的有37例。B组感觉不舒适的高达10例,感觉较舒适的有16例,感觉舒适的仅18例。分析得出,采用冲洗法护理的A组患儿舒适度明显高于采用采用传统护理法的B组。

2.4临床发生的细菌类感染并发症的发病率及住院时间A组发生细菌类感染并发症的案例为0,而B组发生细菌类感染并发症的案例为5例,且A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平均比B组短。采用冲洗法护理口腔的方法预防细菌类感染并发症的效果明显优于采用采用传统护理法护理口腔。

综合上述4条结论,可得出最终结论,即选择口腔冲洗法对经鼻气管插管的患儿进行口腔护理,能够彻底清洁口腔,细菌检出阳性率可明显降低,能有效预防细菌类感染并发症并降低其发病率。

3讨论

危重患儿的免疫力低下,自身防御机制变差,易发生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经鼻气管插管的人工机械性呼吸道也破坏了患儿自身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病原微生物的上呼吸道寄生,消化系统的条件致病菌的移行,均能让患儿发生感染。在病房环境中和医护人员手的交叉感染,会提高患儿的细菌感染率。机械通气前不规范或者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多重耐药,菌群失调。呼吸机气管导管、呼吸阀及湿化器消毒的不彻底,不及时或者使用的方法不正确,使用吸管行使吸痰时操作有误、操作不规范,让带菌的吸管进入了气管,都会造成细菌感染。

3.1基础病室环境的处理病房内保持空气流动,对高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隔离。每天定时及时清扫拖拭地面,及时并正确处理排泄物和血污,维持室内清洁,定时进行室内消毒处理,空气消毒,限制进入病室探视的人数,进出病室的所有人员都有着装清洁要求,手部清洁消毒,更衣,带口罩,换干净的鞋子或戴鞋套。

3.2心理护理为减少经鼻气管插管患儿的痛苦,加快疾病的愈后,让患儿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医护人员都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与患儿沟通,因此,在每次进行介入操作时,医护人员都应先安抚好患儿的情绪。

3.3口腔护理加强口腔护理,可防止细菌类感染并发症。除基本的口腔冲洗液如生理盐水、碳酸氢钠溶液、硼酸溶液外,还可根据每个患儿的不同情况,如发生口腔化脓、口腔黏膜出血等情况,可适当选则适宜浓度的双氧水溶液、氧己定溶液等来进行口腔护理。

3.4气道护理及时监测患儿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保持患儿呼吸道的畅通,进行有效的机械通气,及时吸出气管里的痰液,选择合适的吸痰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步骤,动作要轻柔,防止患儿发生抵抗,造成吸痰困难。每次吸痰都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若患儿分泌物较多,要增加吸痰次数。

参考文献:

[1]郑莉茗.口腔护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3):27-29.

[2]林真珠,王惠珍.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0,17(8B):4-7.

[3]陈文忠,李逊.小儿尿路结石的ESWL治疗及腔内处理[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617(4):218-219.

第12篇

我科近2年来,使用口喷型益口对106例患儿进行术前及术后口腔护理,均未出现感染情况,此方法做口腔护理操作简单、效果好,患儿及家属容易接受,先将方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6例,男67例,女39例,年龄4个月至3岁。唇、腭裂手术93例,外伤13例。

2 术前护理

2.1 术前指导:

入院后即对患儿的家属进行以下健康知识指导,①唇腭裂患儿,嘱家属入院后给患儿使用汤匙喂食,以防术后使用奶瓶患儿用力吸食,影响伤口愈合。②保持口腔清洁,术前2天餐后喂食少量温开水后,再给予口喷型益口喷口腔1-2次,每日2-3次。③指导患儿家属给患儿喂食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患儿对汤匙喂养不适应时,可多次少量喂食。④每日通风1-2次,每次20-30分,保持病室温、湿度,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2.2 术前准备:

术前8小时禁食水,保持病区安静以保证睡眠质量。备好心电监护仪、吸痰和吸氧设备。

3 术后护理:

3.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使用全自动心电监护仪监护患儿心率、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置。

3.2 保持呼吸道通常:

术后6-8小时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因口腔颌面部位于呼吸道上端,血运丰富,出血多易形成血肿、组织肿胀,加之患儿无法将口内分泌物及时吐出易造成窒息,所以,术后应密切观察术区伤口出血、口内分泌物及患儿吞咽、呼吸等情况,保持呼吸道通常是手术成功的首要。

3.3 口腔护理:

口腔为污染环境,手术切口又在口腔内,为预防感染应及早做好口腔护理。患儿进食后给食适量的温开水,再用益口含漱液对准患儿口腔喷1-2次,每日2-4次。如口腔内分泌物、食物残渣较多时,可用棉签或棉球沾取益口液由内向外、由上向下擦试,擦拭创面时要严格掌握力度,避免用力过度引起伤口复裂。在做口腔护理的过程,还要注意观察口内分泌物的颜色、量、创口愈合等情况,根据口腔及创口愈合情况及时调整口腔护理液。

3.4饮食护理:

口腔手术对进食有一定影响,术后营养供应是康复的保障。指导家属在患儿完全清醒后6小时,用滴管或汤匙先喂少量温开水,观察30分钟后若无呕吐及其它不适再喂食,原则是少量多餐,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流食,初始可给予米汤、豆浆、牛奶、新鲜水果汁等,后期可根据年龄适当增加骨汤、蛋羹、肉菜末等。由于术后疼痛不适、张口受限,临床上常出现患儿哭闹不愿进食,所以,喂食时应注意口腔内创口,避免创口裂开,剧烈哭闹时勿强行喂食,以免呛咳。

4 讨论

口腔为呼吸道、消化道的起端,与外界相通的开放性通道,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当手术时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口腔干燥、牙齿间隙的食物发酵、口腔内存有大量分泌物及伤口渗出物,口腔就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易引起伤口感染及口腔并发症,因此,做好口腔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益口含漱液是以三氯羟基二苯醚为主要抗菌成分,辅以丙三醇等配制而成。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有较强抑制作用,能有效抑制或杀灭口腔内的细菌、真菌、病毒,不破坏口腔正常菌群,对口腔黏膜刺激性少、安全,可明显减少牙龈出血、伤口感染、口腔溃疡发生,为新型的口腔护理液,同时,口喷型益口含漱液针对婴幼手术患儿,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效果好,护理人员和患儿家属均乐于接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