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整式的加减教案

整式的加减教案

时间:2023-06-01 09:0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整式的加减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整式的加减教案

第1篇

第3课整式(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之间的从属关系。

2、使学生能够把多项式按某字母作降幂排列或升幂排列。

教学分析

重点:整式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按某字母作降幂排列或升幂排列。

难点:把一个多项式按某字母作降幂排列或升幂排列。

突破:弄清各项的次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单项式,的系数分别是,次数分别是。

2、在多项式x^2-x^3+2x-5中,次项的系数是-1,二次项的系数是,-5是它的项。

3、一个关于y的四次三项式不含有三次项与二次项,最高次项系数为,一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为2的3次幂的相反数,则这个多项式为。

二、新授

1、引入

在多项式y^3-y-2^3中的各项是根据y的指数什么特点排列的?

能不能把这个多项式按字母y指数从小到大重新排列?(能)这就是多项式的排列问题,多项式的排列是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变更项的位置,而没有改变多项式的值,排列是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的。

2、降幂排列或升幂排列

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某个字母降幂排列。

升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排列。

如多项式x^3-4x^2+5x-6是按字母x的降幂排列,-6+5x-4x^2+x^3

是按照字母x的升幂排列。

3、例题

把多项式3x^2y-4xy+x^3-5y^3重新排列

(1)按y的降幂排列;

(2)按y的升幂排列。

分析:①这个多项式的各项分别是什么?(符号)②每一项中含y字母的指数分别是多少?

(略,注意例后的思考题)

*强调符号,两个字母的项按其中一个字母排列。x3是y的0次项。

4、什么是整式?

三、练习

P146:1,2。

四、小结

单项式、多项式统称为整式。降、升幂排列。

五、作业

第2篇

第6课3.3去括号与添括号(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去括号法则。

2、使学生会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化简代数式。

教学分析

重点:去括号法则及其运用。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要改变符号。

突破:要把去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看成是统一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2、已知8a2b4与2axb3y-1是同类项,求多项式5x2y+4xy2+xy-7xy-3x2y的值。

3、多项式8a+2b-(5a-b)中有多项式吗?能直接合并同类项吗?

二、新授

1、引入

怎样去括号,使变形后的代数式与原式的值一样?回忆有理数的加减时遇到的去括号问题,口答:

(1)+(-5)=(2)-(-5)=

(3)7+(-5)=(3)7-(-5)=

引导学生归纳出:(1)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数不变符号;(2)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数改变符号。

比较运算结果,得出:

13+(7-5)=13+7-5;9a+(6a-a)=9a+6a-a

通过以上两例,总结出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不变符号。

继续口答:

(1)13-(7-5)=(2)13-7+5=

(3)9a-(6a-a)=(3)9a-6a+a=

比较运算结果,得出:

13-(7-5)=13-7+5;9a-(6a-a)=9a-6a+a

通过以上两例,总结出括号前是-号的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改变符号。

2、去括号法则的应用

例1(P159例1)

去括号:(1)a+(-b+c-d);(2)a-(-b+c-d).

解:(1)a+(-b+c-d)

=a-b+c-d

(2)a-(-b+c-d)

=a+b-c+d

例2(P159例2)

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8a+2b+(5a-b);(2)6a+2(a-c)

析:一个数乘以一个多项式时,要用这个数去乘括号内的每一个项,并注意积的符号。

解:见课本P159

例3(P160例3)

化简:(5a-3b)-3(a2-2b)

析:第一个括号前的+号被省略了,可按有+号的情况对待,第二个括号前是-3可以直接把-3乘进去,也可看成3,然后看成是括号前是-号的情况。

解:(见教材P160)

三、练习

P160:1,2,3。

四、小结

1、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改变符号。

2、一个数乘以一个多项式时,要用这个数去乘括号内的每一个项,并注意积的符号。

五、作业

第3篇

一、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的本质认识”。数学方法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为达到预期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所包含的可操作的规则或模式。方法和思想在一定范围内有通用性(如:“消元”既是方法也是思想),但思想还具备特有的体系性,方法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而思想则是熠熠生辉的。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数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更具有普遍性,它可以迁移到数学以外的自然和社会现象,是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列为基础知识,是我国数学教育多年研究的成果,进一步强调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数学思想、方法可以统率全部的数学知识,因而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既是教学本身的要求,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要求。

初中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如字母表示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思想、统计思想、分类思想(包括等价转化思想与化归思想)、等量思想、不等量思想等大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有理论形成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一般化方法和抽象化方法;解决具体数学问题的方法有代入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分析法、综合法、坐标法、变换法等。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技能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协同民展,只要在课堂教学法中认真把握,把它们融于一体、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不知不觉在获得这些思想方法。

二、实施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做法

1.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的弹性很大,其选择的材料是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的,表达了一定的思想、方法和目的,但是从怎样的材料出发,教师设计怎样的现实情景(或数学情景)?学生在参与这一情景研究的过程中形成怎样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材只做了简短的说明,但是由这些材料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确如灵魂一样支配着整个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研究大纲,吃透教材,揣摩教材编写的意图,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握住支配整个教材的思想,把要渗透的思想方法精心设计到教案中去,例如因为有了字母表示数,我们才能总结一般公式和用字母表示定律,才形成了代数学科,从列代数式到整式加减至一元一次方程,以字母表示数为主线贯穿始终,列代数式是用字母表示已知数,列方程是用字母表示未知数,同时通过求代数式的值渗透了对应的思想,用数轴把数和形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数形结合来巩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概念、了解相反数及绝对值、研究有理数加、减法和乘法的意义等,通过有理数、整式概念的教学,渗透了分类思想,教师只有这样去把握教材的思想体系,才能在教学中合理地不失时机地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2.在知识介绍与展示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定理等数学结论的导出过程,不是简单的再现,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使学生的思维经历数学结论的发生、民展、形成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尝试、观察、猜想、归纳、概括、类比、假设、检验等自我接受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不断再现,逐渐强化

数学思想、方法不可能经历一次就能正确认识并迁移,需要在长期的教学中,点点滴滴地孕伏,断断续续再现,若隐若明的引导,日积月累的强化,使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例如初中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类比思想、换元法随处可见,我们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反复渗透。如:对等式性质和不等式性质进行类比,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对比使学生了解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让学生学会了用类比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初二学分式及其运算时,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由分数的性质和运算可以自主展开对分式的研究。

4.把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知识技能融于一体

思想方法不能与知识、技能脱离,空谈思想方法,学生感觉空洞,无法运用,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具体的知识、技能才可呈现。教师在课堂中要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技能融于一体,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悟到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运用思想方法的同时,也巩固了知识、技能。这样,思想方法有载体,知识、技能有灵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运用先进手段使数学思想方法形象化

第4篇

如何做好数学教学反思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教学目标是影响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全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来确定,要做到以下两点。

1.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适应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如教师制定情感目标应考虑以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一草一木为目的。

2.教学目标是否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是否考虑到了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的差异。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1.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是根据教学目标开发的,使之符合学生的经验、情趣和认知规律。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中让学生理解“同类项”时,我考虑到学生第一次接触代数式的计算,如果搞不清“同类项”的含义,就会给后面的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让学生整理课桌里的书籍,并说出分类的目的与依据。有的学生会这样整理:“先按书和本整理,再按大小整理”。这种整理渗透了“二级”分类的思想,先对书分类,分类的对象是书,分类的依据是大小,分类的结果是大、中、小书,再对本分类。如此分类使学生从生活中探索获取“同类”的含义,体验“归类”的过程,接着让学生思考单项式:3m2n,-4mn,-2,-5m2n,7,6nm中哪些项可归为一类?学生轻松得出答案和理由。

2.反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如在学习九年级数学第四章第三节“游戏公平吗”时,我们可以接触摸扑克牌或摸(红、黄、蓝)玻璃球或玩石头剪子布等游戏,来验证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反思是否按学生个别差异设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设计一些拔高题,培养他们的钻研劲头,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对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应设计坡度较小的问题,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也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

4.反思教学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能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如制作好了课件,在上课前突然停电,无法使用电脑怎么办?教师都应设计应急方案。

三、对教学结构进行反思

1.反思教学结构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如“勾股定理”的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效果就不佳。因为“勾股定理”是古人长时间研究发现的,学生不可能用几节课探究出来,有的学生说出来也是由于课前预习或凭已有经验。有的教师把它设计成探究性问题,先让学生算三边的平方,再观察这三个数的关系,这是一种假探究——“圈套式探究”,学生被牵着鼻子走,在教师的指令下去做,对为什么要算平方一无所知,这样的探究毫无意义。

2.反思教学结构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要有动态信息交流,而这种交流就需要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实现。所以,教师能否有效的提问,是师生间能否成功互动的关键。在现今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角度和表达,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性。当然,高效能的提问类型有多种,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不同的提问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能。在日常备课时,倘若我们能依据教材资源,结合自身实际,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精心设置每一个问题,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收到预期的成效。同时,倘若我们还能坚持在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及时总结自己在问题设置、提问过程、提问效能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并能不断加以发扬和改进,那么,我们教师的潜能就会得到充分挖掘,我们的专业就会得到主动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氛围就会更加和谐。

四、对教学方法进行反思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对每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规律和原则、学生实际水平和可接受能力、教材内容和教学环境、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校提供的条件等来确定。各种教学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教师通过反思能有机地把各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发挥最大效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讲授“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你能对日出时太阳与地平线的位置加以说明吗?”学生对贴近日常生活的这些现象是熟悉的,又知其所以然,这样自然导入新课,学生就能对本节数学知识加深理解。又如,在讲授立方根时,考虑到了“平方根”与“立方根”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我在教学中利用了类比方法,以故事引入学生去探索思考。

在很久以前,古希腊某个地方发生大旱,地里庄稼枯黄。人们找不到水喝,就一起到天神庙去求神,神说:我之所以不给你们降水是因为你们给我做的正方体祭坛太小,如果你们做一个体积比它大一倍的正方体祭坛放到我面前,我就给你们降水。大家觉得这好办,于是很快做好了一个送到神那里,新祭坛的边长是原来的二倍。可是神更怒了,他说:你们敢愚弄我!我要进一步惩罚你们!

故事讲到这,我让学生想一想新祭坛的体积是原来的多少倍,从而引发问题,让学生动脑筋去猜测神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很显然学生用旧知识不能解决,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将知识点融入到故事中去,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五、对教学媒体配置和使用进行反思

反思能否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从某种抑制状态激奋起来。例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性质”一节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提出问题,请学生利用测角仪、米尺,测出教学楼的高度。学生会利用一切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当学生利用前面学的知识无法解决时,教师提示学习本节内容就可以顺利解决此问题。这样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