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个人教学心得体会

个人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6-01 09:0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人教学心得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个人教学心得体会

第1篇

12月5日,我参加了洛阳市教研室组织的教材培训,感触颇深!

上午,侯正海教授对数的运算教学展开,第一部分运算教学的历史背景让我对运算有了新的认识,从技能立意阶段,到能力,再到素养,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在教学中要有尊重规则的意识,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精神。第二部分是素养立意的运算过程,借助教学实例,我反思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不足,今后也应从理解算理-内化算理-概括算理-迁移算理几个方面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会算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才能在综合练习的时候正确率高。第三部分估算教学,让我对估算有了重新的认识,之前感觉估算在考试中的分值并不高,所以不是太重视这方面的训练,听后发现对学生的思维真的很重要,今后要在这方面多做努力。最后一方面是研究学生,让我明白“以学定教”的本意。

下午,黄为良教授从“图形认识”教学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辨析与思考方面展开,主要给我们举例了教学中经常遇到的30个问题,让我对平时不太会表达的数学语句有了更清楚的认知,感觉数学学科真的是严谨、科学的,也学会了怎样表述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仿佛多了盏指明灯,甚是感谢!

关于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2)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经过对教材的疏理,让我对二年级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学习不仅澄清了我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一些模糊认识,而且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学习还是我认识到作为低年级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尽量选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教学,结合孩子们身边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从而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年我刚教完一年级,低年级的孩子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好动、自制力差,如果我们的教学内容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那么学习效率则无从谈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想办法吸引住孩子。我在教学中习惯用孩子们身边最简单、最常用的情景来教学,孩子们不但接受起来容易、兴趣高涨,孩子们很容易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要注重榜样的作用。孩子们天真活泼好胜心强,针对这一点我注意树立榜样对学生及时科学的评价。在班内性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低年级孩子的每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都需要老师的细心、耐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而且需要所有的任课老师一起共努力效果才更好。

现具体谈一下个人体会:

一、疏理教材,认知结构与目标体系:

通过学习,对青岛版版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全套教材的知识结构是串串相接,环环紧扣,哪一个环节做不好,下一环节就难以实现,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抓好衔接,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二、感知教材,结合实际应用教材:

新的课程标准由“情景串”引出“问题串”,倡导数学课堂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青岛版教材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尽量创设生活化的的课堂情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开放的“生活化“教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就是要求我们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化为具体的、摸得着的、看得见的、可操作的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引领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如何学习,实现了数学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特点。

应该说,教材色彩丰富、贴近生活、编排有新意,深受小学生喜爱。但总体看新增加了不少知识点,原有的内容也并未减少,课时数也增加不少。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我们的教学内容到底应该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难度。

总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将会努力践行课标新理念。

关于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3)

20XX年3月13——16日,我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材培训活动。课堂上执教教师和蔼可亲的面孔、孩子们愉快学习的氛围、专家精湛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学建议、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和谐与温馨……久久不能忘怀。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对新教材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对具体实施有了一定的思考。

一、对新课程的思考:

在本次培训中,与会专家根据不同类型的课例展示,为我们做了精彩点评,使我对小学《课程标准》有了新的诠释,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将根据新的数学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数学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持久发展的空间。

二、对教师角色的思考:

1.教师应该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课程的实施者及课程的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师将应为课程研究的设计者。教师在推行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现许许多多这样哪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思考和改进,提出看法,提炼方法,不断的拓展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对课堂教学的思考:

“以人为本”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力争一切活动都以富有情感的学生作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本次培训中,我认真聆听了来自不同县市的九位教师所做的示范课例。几位教师都能从全面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理念出发,明确把“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放在首位,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学生再也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另外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

学校的张老师执教的习作课《乒乓球搬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张老师由玩游戏入手,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兴致勃勃地观察老师玩游戏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然后用自己个性话的语言将自己的观察所得自然流露,加上老师适时精到富有激励性的点拨,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接下来,老师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玩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和表现欲,课堂气氛自然、活泼还井然有序,再让学生说过程、说感受,自然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得到了情感体验,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综合素质有了质的提高,数学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课堂教学效率也大大提高。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存有遗憾的艺术,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反省、深思、实践——也唯有此,才能使遗憾不再是遗憾,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永葆青春。

关于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4)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疫到来,虽然没有硝烟却完全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对于即将要开学的我们来说,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让我们在慌乱中逐渐有了头绪。

学校第一时间商讨方案,就疫情防控时期停课不停学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很快给出合适我校学生的订制版居家学习方案。钉钉直播给我们培训如何操作,怎么样去开展直播,发送通知,查看统计数据等,各个年级、教研组也纷纷召开会议,认真对如何落实停课不停学进行了研讨。于是,独特的“幸福”周一升旗、省教育厅“名师课堂”优质资源、阳光大课间、钉钉直播个性辅导……应运而生,师生的仪式感、正式感、幸福感爆棚!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先进的网络手段,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媒介,让学生在居家隔离的这段时间,收获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减少因为延期开学对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但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在线授课的确是个很大的挑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整合,引发了教材的变革,以前很少关注除人教版以外的教材,现在主动关注了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对于知识的安排和细节的处理的不同之处,考虑编者的意图,更深入的理解教材,运用教材。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广泛运用,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习内容,弥补教材的缺陷,改变当前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況,使科学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

信息技术可以和课内教材结合起来,设计一些课前、课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网上阅读与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实践活动,以求把网络上的资源充实到现行教材中,使教材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小小的教材拓展到无限广大,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

第2篇

那么,如何让“回顾·拓展”承载本原,有效发挥其作用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的“交流平台”为例,笔者谈以下几点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人教版语文五年级教材在“回顾·拓展”中新设“交流平台”这个栏目,就起着总结反思、方法习得、能力迁移、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有些教师的眼里,“交流平台”食之无味,弃之不忍。因为它涉及的内容、情感、表达的方法都已经在课文的教学中理解品味过了,语言文字训练也已完成,此处再次出现比较乏味亦有重复之嫌。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常常平行推移而不能深入,以致收效甚微。

“回顾·拓展七”中的“交流平台”编者安排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结合本组课文谈谈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二是让学生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其实,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须从以下几方面有所考虑:

一、整体观照 明确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设计。每个单元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编排设计紧扣语文学习重点,追求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益。因此,“回顾·拓展”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目标,为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服务。

联系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在“阅读”方面提出的要求“体会表达效果”“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和在第七组课文的“导语”中点明的学习重点: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来看,“回顾·拓展七”中的“交流平台”提示的内容——交流文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并不是孤立地出现的。编者是要求教师要结合单元教学重点和学段要求来确定“交流平台”的交流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交流平台”之前,要有一个整体意识,关注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让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

二、依托文本 回味品悟

“交流平台”是“回顾·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课文与读写实践的纽带,也是学生对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的一个过程。

因此,在“回顾·拓展七”“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起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预设,品悟运用。例如:

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他会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生自由交流)

师:他给你的印象这么深刻,说明这个人的特点鲜明,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谁来说说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地方?

(生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预设的人物描写片断,学生再次入情入境品读体味)

师:大家读得如此有味道,可以看出作者把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运用的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深深地打动了你。想一想:这些描写方法是通过什么来刻画的?(生交流)

师:这组课文中有很多人物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文章运用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浏览课文,自主交流,师相机点拨引导)

师:大家交流得不错。不过,我想考考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出示一个课外的人物描写的片断)请你认真读一读,仔细品味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生交流)

以上教学片断是围绕本单元的读写收获组织学生展开交流。采用“先放后收”的方法,先引导学生谈自己学习本组课文印象最深的人,老师及时鼓励点拨引导,接着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交流平台”需交流的重点。让学生品读范例,引导学生回顾本组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使学生体会到这种表达的效果。所预设的生发点为,体会交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的好处,再引进一个课外的人物描写片断,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就将“交流平台”承载的读写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促进读写知识从陈述性向策略性转化,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拓展延伸 迁移运用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习《新课程标准》,以课堂为中心,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结构和新模式为着力点,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为着重点,使学生的学习真正得以提高和发展。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49名学生。经过半个多学期的努力,学生的行为习惯已趋于规范,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有待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有的学生平时很努力很听话,可是成绩出不来,此外,还发现个别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强。

三、主要任务目标: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

1、本学期将以自学、交流、写体会、等形式认真系统地学习,逐步树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2、积极、主动地参加课改培训和学习,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切实转变观念。培训和学习中,要积极参与,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课改精神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入手。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形成符合课改精神的课堂教学模式。

1、要加强内部交流与学习。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积极参与听课、说课、评课,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发扬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转变自己的行为,正确把握教学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开放的活动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3、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按时参加学校和年级组织的教研学习、听课、评课、交流、讨论、座谈等活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4、认真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每月作好总结和课后反思。结合课堂实践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论文。

5、作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第4篇

我们学校深入贯彻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开展好党支部创先争优创活动,增强自我教育、自我改进、自我提高的自觉性,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基先锋模范作用,特制定党员争优创先计划和实施方案。

1、加强理论学习,树立先进思想意识。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理论,结合职业特点,重点是要学习领会邓--教育思想,融汇贯通于工作实际,要立足岗位,解放思想,勇于进取,在教学思想、教学管理、教学方法上大胆探索,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2、学习哲学。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立场、方法认识世界,要用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为党员的我有责任通过各种场合、机会和渠道对周围群众和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的教育和无神论教育,自觉抵制宗教的浸浊。

3、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树立高度的敬业精神。教育是十个特殊的行业,教育工作无小事。因此我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勤奋工作,以良好的思想、行动、作风、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钻一行,努力掌握本职岗位中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教学中,严格按照教学常规执行,抓好钻研教材关,积极参加教研组内集体备课活动,集思广益,在专业学科上力争有个人教学风格,争做学校骨干教师。

4、带头加强师德建设,做为人师表模范。平时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参加党支部、党小组组织的各项会议、活动,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收看收听国内外新闻,每月做好读书笔记摘抄,并撰写心得体会,认真学习党委有关文件,并以具体行动落实到工作中,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带头提高自身素质,做群众满意党员。在工作、生活中,严格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报酬,不计得失,在青年教师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5、带头开展课改教改,做素质教育标兵。积极学习新课标,做好充分理论准备,结合教学实践,写好教学反思,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改革,勤动脑,勤动笔,撰写教改理论文章提高教学质量。

第5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教师个体的成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从网络中可以摄取教育理念,使教师自我更新成为现实。教师自己写博客的过程也会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发表自己的任何设想,不会有任何顾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找到学习的主动权,让主体意识得到觉醒,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譬如我最初走进“教育在线’网页,结识了许多教育专家和教育能手,了解到了全国各地的课堂改革和教育信息,学习到许多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朱永新,李镇西,魏书生等教育路上的著名导师,见解新颖,理论独到,率先垂范,给了我们很多教育经验和启迪。另有迎春花开、一片闲云、新老人、清澈小舟等一大批教育能手常常发表个人教学与管理的见解,构筑理想课堂,交流教育心得,相约在心灵港湾,信息技术成为教育者有力的帮手。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方式

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更多反思的职业,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教师主体意识觉醒的出发点。善于反思应成为优秀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教师本人对教学实践及其成败得失进行反思,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提高专业能力与水平。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师的反思性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的技术支持。我在博客中开设了网上情缘、引经据典、课堂心得、生活品味等栏目,记载了自己日常教学的心得体会、教案设计、生活随感等,还利用信息技术下载一些课堂实录、教育信息、名师博文等,形成了属于个人的教育成长资源积淀,对自己大脑中那些漂浮不定、甚至有点凌乱的思想进行梳理,找出错误的认识或不妥当的观点,从而达到了自我反思及提高的目的。

三、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师获得专业化引领搭建了平台和通道

教师要走出思想上的认识误区,提升理念,拓展视野,在不断地智慧交流中获得专业的发展,必须有专家的引领,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师获得专业化引领搭建了平台和通道。然而,普通教师很难有机会与教育专家、优秀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接触与交流,想观摩他们的课、聆听他们的讲座,要走很远的路,来去匆匆,花费很大,就是这样的学习机会也只有个别骨干教师才能得到。2009年12月,我参加了在甘肃酒泉中学举办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培训,亲自聆听了中学语文教材主编孙绍振学者的诠释与评析,明白了对教材使用的原则与方法,以及对教师教研与教学的要求。同时,让我更加密切的与教材主编和全省的教育同仁们有了切磋的机会。

当然,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地走进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的讲座和课堂。运用信息技术,普通教师可以全方位解读名师,体悟名师教学中的精彩,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引领,使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脚步变得踏实而有力。2011年与2012年,我有幸在网络上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实现了与教育专家、学者和名师零距离的对话,通过浏览和阅读这些专家、学者的网络日志,并以留言、回复、评论等方式形成互动交流。的确,在博客这一平台上,教师不再是闭门造车,而能更多地得到各方面专家学者的帮助和引领。这种交流、碰撞与反思,不断的推动着教师自身的进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进行知识的积累,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面对浩瀚的网络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搜索和阅读,对自身工作学习有益的信息资源,通过链接收藏,进行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使之汇集成为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加油站。

四、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进行异步交流,共享集体智慧与资源

网络的理念核心是分享。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空间、时间的界限,实现与本校、外校、本地、外地教育同事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信息技术,达到一种区域的共享互补的功效,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以人为本的教研。促进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的广泛交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师互动”。在顺畅而广泛的交流、分享与合作中,真正实现教师的群体专业发展。

总之,运用信息技术是教育改革及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我坚信,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必定有更广阔的前景。

第6篇

“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理念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已经成为一种教学改革的潮流中的中流砥柱。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程度改善了学与教的关系,真正变课堂为学堂。

小组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从而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

二、我校推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目标:

(一)从学生方面

力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小组内每个人的表现直接影响小组的优劣,所以小组内的同学都有强烈的合作愿望,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交流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力求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小组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那些在课堂平时不能说变得能说了,不想举手的变得想举手了,平时胆小的变得敢于展示。那些所谓的学困生也能在小组汇报展示过程中也能获得成功体验。也许他们的成绩并没有上升,但是他们会变得更自信。

(二)从教师方面

要改变满堂灌的方式方法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会催生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上会更加注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课堂逐渐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由“填鸭式”向“牧羊式”转变。

教师角色逐渐转变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会让教师正逐渐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向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激励者、服务者转变,逐渐由独奏向伴奏转变。

三、我校保障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推行的措施

全员培训

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态和理念的转变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推行前提。为此,我们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培训。计划派青年教师到周营四中、陶官小学等地学习。力争经过培训,使教师不仅能更新教育理念,更主要的是消除教师了的畏难心理,使他们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那么神秘的、高不可攀的,坚定教师搞好小组学习的信心。

出台方案

我们将制定了《小组合作学习实施方案》,这是我校开展小组学习的指导性文件。方案从小组构建、管理、操作流程、评价等方面对班级小组建设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细化小组建设 按照每组4~6人,从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自控情况、性格特点等方面合理搭配,班主任定期对小组长和学生进行指导培训。

完善操作流程 按照“出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评议小结(个人或小组展示)”的流程进行。

规范展示汇报 规定了学生汇报的语言范式:个人汇报语言模式:“大家好,下面由我来汇报...... 我的汇报完毕,请大家来为我补充”。小组汇报语言模式:“大家好,下面由我们组来汇报,先由XXX来发言。我的汇报完毕,接下来请我们组的XXX继续汇报。我们组汇报完毕,请大家补充。”

活动推动

第7篇

【关键词】 人教版 英语教材 教学

在当今以信息为主导的时代,几乎世界各国都将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英语教育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学习英语是国家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而高中英语教学对于英语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做了初步分析,找出其优点和不足,并针对新版教材的内容提出几点有效使用该教材的方法。

1. 人教版高中教材的创新点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有自己的特点,它在内容的选择、知识结构的条理以及教材的功能等方面较以往的教材有了鲜明的变化和突破。较以往教材有如下几点变化。

1.1从学生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解吸收

处于教学一线的老师都知道,传统的英语教材基本上是由语音、词汇以及语法贯穿始终,而往往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机械地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讲,总之,教学效果不能让人满意。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体现不出英语实践的重要性,更是对学生认知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制约作用,从而不利于学生积累知识,也忽略了情感的渗透与人文关怀的精神。而人教版新教材在内容和思想上,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合适的方法应用也则会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更多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机会,通过新教材能够引导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1.2更加注重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英语从诞生之日就是一种语言交流工具,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也应该落实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交际运用的能力方面。因此,教师们在从事英语教学时需要把英语运用能力摆在首位。而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交际水平,教师必须强化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更多开口讲英语的,让他们在可能外多用英语进行交流,并且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较为逼真的环境中练习英语。

2. 人教版高中英语的若干不足之处

对于新版教材,作者个人认为同时也存在若干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2.1教材中部分内容安排不合理

首先,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课文中的生词都放在附录中,和教材的内容篇章处于分割状态,这就让学生在查阅生词和难句时增加了很大负担。其次,教材中的语法设计也过于杂乱。一个语法现象往往会放到多个单元甚至是不同册次的课程中来学习,严重缺乏系统性,根本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

2.2教材的词汇量较大

分析新版英语教材,我们可以发现词汇量较大,课文中有较多的生词、偏词,很多词汇诸如eureka, rejuvenate, genome, humanoid等不属于高中生该掌握的词汇范畴,加大了高中生的记忆负担,并且这些单词在课外生活中,学生根本也用不上。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将有限的精力用到该用的东西上去。

3. 针对人教版教材的教学方法探析

在教学中,教育者能够充分使用一本教材是这门学科能否让学生牢固掌握的关键。下面就从教师的角度探析适合新教材的教学方法。

3.1充分领悟课程标准,掌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在备案时,教师要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系统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全方位地把握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内容和重难点。在实际使用教材时教师要充分展现教材的编写原则和理念。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整合知识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内容、方法与步骤,给学生明确的教材指导。

3.2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只要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会大大提高教材的效果。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如运用游戏和应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此外,教师可以精心组织“任务”教学。例如可以准备课堂小表演或小竞赛之类的比赛,让学生在创新力和英语运用能力上有较大提高。

4. 结束语

总之,对于教材的分析是进行英语教学的首要步骤,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从学生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解吸收,并更注重日常交际应用能力,在教材中融入了对于英语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理解课程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习对于英语的兴趣,并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创新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生;阅读指导;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09-01

一、引言

指导初中生阅读,一方面他们初步具备了这样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能独立的阅读并理解一定深度的文字内容,另一方面也符合初中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初中生掌握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自制能力差、意志力不足,如何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变得非常必要而迫切,这需要不断的理论探讨和亲身实践来丰富和完善。笔者基于自身教学实践,参考同行经验,总结出了“一拉一推”的指导思路,不足之处,还请雅正。

二、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笔者认为指导初中生课外阅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核心,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关键。

(一)树立典型形成读书氛围

对于课外阅读相对积极的同学,在合适的时机和场合,通过口头表扬或者物质奖励等方式,激励其他同学也参与进来。必要时,还可以树立个别积极的典型,让他门分享自己的课外阅读经验和收获,使班上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二) 组建学习兴趣小组

通过建立读书会、文学社、朗诵小组、诗社等,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的加入各个小组。在有老师指导的前提下,小组举办定期和不定期的活动,以小组带动个人。各小组间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比赛,并且定期评比,激发各小组成员的阅读兴趣。

(三)举办经验交流会和趣味比赛

定期开展班级内的阅读心得交流活动,鼓励大家积极发言参与交流。必要时可以以诗歌朗诵比赛、读后感写作比赛、讲故事比赛、经典剧目表演等形式,以此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举办这些活动都是重在分享学习的过程,不拘泥于形式,哪怕是即兴围绕名篇名句中的某个人物事物或是经典句式进行造句练习,只要有老师的指导和鼓励,兴许就能燃起学生阅读的渴望。

(四)妥善处理课堂上看课外书籍的问题

课堂上阅读其他书籍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教育无可厚非,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和形式,切忌过分责怪课堂上看课外书籍的同学,尤其不能违反规定没收他的书。笔者认为应该对他积极阅读一面以予肯定,但是对课堂上开小差看课外书的一面以予批评教育,并且有意识的追踪他的后续表现。笔者就遇到这样的学生,通过说服教育他最终改掉了这个坏习惯。

三、积极引导,辅以监督

仅仅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课外阅读习惯还远远不够,应当用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不仅让学生知道“读书好”,还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应当遵循知识掌握的一般规律,由文章的阅读到全书的阅读,由无意识的小强度的阅读到大篇幅高强度的阅读。切不可一下就安排学生翻“大砖头”,也不可一开始就确定一个难以完成的期限。这样容易因噎废食,完不成的学生可能干脆应付了事,完全不按照老师的指导思想阅读。

(二)有意识地推荐书目和版本

相对学生而言,老师可以较快识别哪些书适合自己阅读而哪些不适合,而学生本身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推荐书目因此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引导手段,适宜的书籍可能让学生读起来感觉像是找到了志趣相投的朋友,而不合适的书籍可能让他们觉得读书没有意思,进而厌倦读书、抵触读书。笔者认为即使是推荐大纲里列出的十本书,也应该注意版本的选择,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有很多版本的,但是对初中生而言,青少年版本的比较适合他们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更容易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要求做读书笔记、提倡写阅读心得

对学生而言,好书美文如久早甘霖,是促成他们文学大树生根发芽的及时雨。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感,而且无形中积累大量创作的灵感,对以后的文学创作、即兴讲演等都大有帮助,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手段。而把自己的阅读的心得体会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一方面释放了阅读后带来的创作能量,另一方面这样的写作经历也将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进而推高新一轮的阅读热情。但是作为初中生,应该尽可能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努力培养他们做阅读笔记的习惯,提倡他们写阅读心得。

(四)不应忘记必要的监督

初中生自制力偏差,独立性不够,引导的同时辅以一定的监督是非常必要的。例如阅读笔记的不定期抽查,自主阅读情况的单独交流等。对于没有完成的或是完成不够的,还是坚持以激励教育为主,并跟踪后续表现,切不可采取恶性惩罚措施,导致学生严重的抵制情绪。

四、结语

初中生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有意识的培养阅读习惯,对于初中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将有极大的帮助。对教学而言,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对以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将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陈丽华.当代校外读者阅读心理初探[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2004,(6):29-30.

第9篇

关键词:电大教学;高数学习;网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02-01

一、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

1、调动学生自主使用互联网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随着学生情况的不同,会进行不断的调整,因此人的因素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数学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要求很高,因此教学不应当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学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电大校园中成人学员占据了绝大多数,因此需要调动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思想上具备了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才可以付诸于行动。结合网络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特点,老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多进行沟通,比如通过QQ,电邮等方式向学生提出每个阶段数学学习的要求、目标、难点以及重点,多询问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数学技能。

2、整合网上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虽然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也不断丰富,但是可供学生学习的内容却是少之又少。很多电大学校在自己的网站上了很多资源用学生使用,但是高等数学与其它学科不同,它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特点,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如何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地传递给学生,就需要丰富网络上有限的教学资源,可以将其它学校优秀的CAI课件分享到本校的网站上,多上传些动画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较难的知识点。这些工作都需要数学教师整合多方面的资源,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逐步学习高数。

二、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1、开展集中面授课程

在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每个单元小结学校都应当举行集中的面授辅导课程,通过该面授课程来弥补学生网络学习的不足。老师通过面对面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学生高数学习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督促懒惰的学生可以赶上教学的进度,鼓励优秀的同学继续保持。通过集中面授的时间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分享学习的心得体会等。

2、开展人性化的个别辅导

电大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别很大,对数学的理解能力、个人学习能力、文化水平都有所差异,此时老师更应当耐心地辅导每位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根据笔者了解,电大的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的问题:有的学生因为忙于每天的工作,抽不出足够的时间来学习高数;有的学生因为文化基础比较薄弱,无法跟上课堂的教学,但是自身渴望有更深层次地进步。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老师应当通过网络开展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必要时候也可以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方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达到了教学初衷。

总而言之电大高等数学的学习应当将面授与网络教学两者相结合,以教会学生数学知识为最终目的。除了灵活运用这两种教学方式之外,老师还应当在数学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初衷。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尽管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仍然需要教师面授来弥补网络教学的不足。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有独立的情感、各自的生活环境也不同,因此许多问题是需要面对面交流在可以解决的。

1、关注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可以理解不同的数学概念以及运算方法,但是高等数学研究的是不同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因此学生必须深刻了解不同的数学概念,才能灵活的运用。比如在理解线性代数中线性相关性问题的时候,如果对这个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则遇到判定线性相关性问题的时候则无从下手。这个时候仅靠网络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面授培训让学生知道什么叫不全为零,如何找出需要的向量。老师通过举一反三和不断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更了解这个概念。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高数学习中也会涉及到很多抽象知识点的传授,这些知识点的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比如在讲解数列极限的时候,在数列极限的定义中涉及到“ε”的概念,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它究竟代表了什么数,在其非常小的时候,可以小到什么样的程度,这都是比较抽象的。这需要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去想想是否应当换种语言去表达这种极限的程度,同时也需要老师加以引导。

3、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高数学习中会涉及到许多的公式,比如积分的运算等,这些公式不仅需要依靠学生自己去记忆,同时更多地需要他们自己理解。在开展网络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邀请学生参与到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公式的推导,这样才可以加深他们对公式的印象。无论是推导公式,还是运用这些公式进行数学计算,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只有充分理解不同公式之间的关系,才可以灵活的运用这些公式。比如求积分运算则是求导运算的逆运算过程,如果不知道求导结果是否正确,可以再通过求积分运算来检验。

三、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方便了教学。电大高数教学因为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应当多采用网络教学方式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老师与学生展开交流,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来提高学生的高数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幼芳.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教学方法改进[J].中国成人教育 , 20 11( 11) .

第10篇

【关键词】 导入 情景 和谐 评价 魅力

新形势下的英语课改要求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给教师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设情景教学,打造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值得探究的课题。

1. 创设情景教学

创设情景教学是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对英语文化的切身体验和浓厚兴趣。它一改过去沉闷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1.1. 设计灵活多样的导入法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说一节课是一幕戏剧。那么导入就好比序幕,序幕虽短却能起到抓住心弦,吸引注意的作用。导入的设计是结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新课题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使其迅速进入全身心的学习状态。

情景导入法是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设计特言的语言环境,尽量再现语言现象,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很快地进入新课。如新目标英语九年级(人教版)第五单元It must belong to Carla可作如下导入设计:把教室作为现场,以实物为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不知不觉地进入了热烈的讨论中,也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情态动词的新课中。

英语课堂的导入法灵活多样,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慢慢揣摩领悟。如直观事物导入法,游戏活动导入法,音乐歌曲导入法,故事悬念导入法等等。丰富多彩的导入为后面的新课铺平了道路,为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1.2. 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体发展基础上。其中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教师应激发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能扫除单调枯燥的传授引发的沉闷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课堂动起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寓教于乐。如抢答猜词、单词接龙,唱英文歌、化装表演等活动,紧张刺激,充分体现出采用活动途径、创导体验参与的思想理念。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3 This is my sister 一课中,为学习家庭成员,教师让学生扮演人物。“爷爷”粘上假胡须,“奶奶’戴上花白假发,“妈妈”衣着前卫,“爸爸”西装革履,My family 演绎得绘声绘色。此外,还可以尝试英语演讲比赛,自编英文歌曲等活动。

1.3. 开展任务型教学模式,创设语言情境,倡导合作互动

任务型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目标,合作互动为途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教室当作一个大舞台,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

任务型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活动情景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配合, 互动互评。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男女生之间都可进行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激发思维,用英语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Unit6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在导入和预习之后,学生分为4人一 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收藏摆在一起,教室成了一个现场展览厅,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就 collection 问题用英语热烈互动,情境十分切近学生真实生动。学生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审美情趣等综合素质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2.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2.1. 关注学生的情感,走进学生的心灵

对英语及其文化的兴趣是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尊重每个学生,关注个性,积极鼓励,让学生产生强大的情感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死学苦学变为活学乐学。英语是一门外国语言,教师应多花时间耐心地引导,细心地讲解,悉心地鼓励,激发求知欲。教师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世界,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尤其是对待差生,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给于热情的表扬。曾经我的一位学生由于英语成绩每况愈下,他对自己失去信心,以至于逃学失学。用行动感化他;用语言化解他;还封他为“英语词汇积累大王”激励他。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学生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价值。

做学生的朋友,做学生最信赖的人,学生才能爱老师,爱英语。师生心心相印,情感共鸣,才能教学相长,和谐温馨。

2.2.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

灵活多样、深入人心的评价手段也是营造和谐英语教学氛围的重要方面。评价是对学生现状的一个评判,也是对教师是否公平、正直、宽容大度的一个考验。评价不单指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更能体现细微问题。合情合理的评价方法尤如师生之间的一架桥梁,而全盘否定的评价方法犹如同隔在师生之间的一堵高墙。作为英语教师,首先,应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特质,放大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就感。评价标准应因人而异,留有余地,讲究策略。其次,采用灵活多变的评价原则,建立良好的英语日常学习评价体系,制成表格。如背书栏目表,每完成一项任务,送一个笑脸,积5个笑脸换一颗星星,积5颗星星奖励一个可爱的娃娃。再如在课堂上进行对话比赛,结对练习,抽签答题,然后进行组内自评、互评,选出各个级别的“快男”“超女”等等。在这些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优秀的引导者,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感受努力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分享和谐温馨的师生氛围。

2.3. 展现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源于教师的努力。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和教学相长的关系。

2.3.1.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以身作责,为人师表。

如英语教师应充满活力,满怀激情。教师的神态、举止、谈吐应值得学生学习,包括英语口语也能在无形中熏陶着学生。

2.3.2.教师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直、善良、有爱心的个人形象。

以我第一年带初三的教学体验为例。那年接手一个新的班级,英语跛腿,教学陷入被动。其中一名女生总是冷漠排斥,在课堂上更是有意捣乱。后来我侧面调查,了解到这个学生身世特殊,性格反叛。我不仅不怪罪她,还同情她的处境,对自己行为进行反思。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化解这个学生对我的偏见,其他学生也感受到教师职业高大光辉的一面,英语教学也步入了正轨。这个经历使我认识到,学生的心灵需要慰藉,心田需要浇灌。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高尚的职业操守犹如一团火焰,能赶走学生心里的寒冬,照亮学生的心灵。

总之,英语在新的形势下显得极为重要,作为英语教师不仅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有探索钻研的精神。创设情景教堂,营造和谐师生关系,对构建高效英语至关重要。我们应不断去思考,研究这个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英语教学整体水平,促进学生英语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 全日制普通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M]. 2008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培训会,心得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8-283-01

人们常说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我想我们老师也应该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怎样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呢?大抵有三种方式:读书、读人和思考。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一次品读名师的机会,我身感荣幸。于3月30日至3月31日参加了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精品展示会(即: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培训会)。这次培训会共有7位名师为我们做了报告并展示了精彩的课堂,下面我做一下简要汇报:

在这两天的学习中,听了6节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示范课、一个专题知识讲座和两位分别来自商州、石泉县教研员的评课。其中,黑龙江的赵昭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匆匆》一课,他用他那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深厚的语文功底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匆匆流失的过程,领悟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他总是极力的把学生推上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用一幅自己制作的动画,让学生面对面的,眼睁睁的感受“60”秒的流失,同时再配上他那赋予深情的朗读,这就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向了,真可谓是教学无痕,在不知不觉中渗透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情绪饱满,让我感受到语文教学,如此读中生趣。

江苏的刘广祥老师执教的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姥姥的剪纸》。他面对初次见面的小朋友,毫不吝啬,入场就献上一首《故乡的云》给同学们,几分钟后,刘老师以他那优美动听的歌声很快赢得了所有小朋友的掌声、呐喊声,甚至还有部分小女生的热情拥抱。就这样,刚才还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经过几分钟时间后竟成了打成一片的朋友。他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做批注,体会姥姥剪纸的技艺之高,并通过句子比较,感受作者的不同写作方法,接着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句,让“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并写话表达对姥姥的怀念之情。由始至终,用 “神”和“拴”两个字来贯穿全文,让学生反复体会姥姥剪纸的技艺高,祖孙情深。这节课,充分展示了教师个人的魅力,他用他那轻松幽默的语言及优美动听的歌声不时引发会场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

听完几位老师的精彩讲授,我们不仅看到了声情并茂的朗读,而且发现教师引导也相当巧妙,学生也朗读得沉醉,想想这些课堂无不体现出了教师要具有多功能的教学功底。以前我们经常提倡学生要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全面发展,如今我认为如果老师不具备多功能的教学功底,又如何能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呢?怎样提高课堂的高效益呢?通过此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受益匪浅。今后,我努力把学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应用到我的教学中,从而服务学生,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在备课上下功夫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上课前要做到课前四问,我打算让学生学到啥?用多长时间去学?怎样去学?学生学到了没有?把这四个问题搞清楚了,准备就更加充分,思路就更加明确,教学逻辑清晰可见,学习目标明确无误,是高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又是高新课堂的最大着力点。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更应该准确把握课堂节奏,重难点精讲细讲。根据学习规律,学生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就20分钟,因此,我们在40分钟的时间安排上,要重点突出,把重难点内容尽量安排在前15分钟里,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最好。剩下的时间里,可以安排讨论、练习、拓展思维等等,当堂检测,当堂反馈。要想使高新课堂落到实处,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认真组织课堂教学

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要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备受劳而无功的煎熬,究其原因,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敢于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探索、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第12篇

【关键词】尊重主体;科学设计;丰富教法;师生互动;强化参与;拓展体验;多媒体运用

有效教学是在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情感与认知的统一,包括分析智能、发散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统一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艺术审美活动的有效性,是需要我们音乐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谈一点心得体会。

一、尊重学生主体,科学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的理念,关注学生需求是重要核心,而关注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尊重是人文、平等的具体体现,尊重学生,是实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前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和分析是我们关注学生的具体体现,是我们进行科学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也是教学准备的一个基本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参与积极性以及教学环境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以求音乐欣赏教学中艺术审美活动的有效。

例如,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的教学,课前我先做了一份书面了解,内容包括:你主动欣赏过京剧吗?你喜欢欣赏京剧吗?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原因?对中国京剧了解多少?结果大部分的同学表示“不会主动去欣赏京剧”,理由有:听不懂、“咿咿呀呀”节奏太慢了、不喜欢女声的唱腔、像捏着嗓子唱等等。当我们的学生面对那些“板眼”、“行当”、“南梆子”、“四平调”等理论知识内容时,他们的学习需求是什么?怎样引导学生主动了解、欣赏我国的京剧、激发他们的欣赏兴趣呢?“音乐教育的作用,首先是要开发每一个人对音乐艺术力量与生具有的反应能力”。面对已具有一定知识储备的高中生,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空间,想象空间、心理体验空间、探索互动空间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和审美。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也作出了适当的调整。在保证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调整部分知识的引入顺序,在唱段欣赏前以多种手段进行知识、情境、心理认知方面的铺垫。如京剧历史、人物故事、认识脸谱、了解“念白”“行当”知识等等。并引用欣赏一些含有中国京剧音乐元素的、经典好听的歌曲唱段进行扩充拓展,如《说唱脸谱》、《我是一个中国人》、《前门情思大碗茶》等戏歌,由此可以拉近学生与中国京剧音乐的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使京剧欣赏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学生的审美视野更为开阔。

二、丰富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保证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达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方式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也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优化组织教学过程,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审美体验提供多种机会,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

如,在欣赏“音乐与诗歌”中《阳关三叠》这首古曲时,我先请学生交流讨论“我所认识的王维”,再通过集体朗诵这首千年绝句,充分感受王维和友人依依惜别感人至深的情意,感受古代文人朋友之间纯粹的友情,并强调这种情感的珍贵。在欣赏讨论结束后,请大家从已学过的古诗中寻找更多的以友人分别为题材的诗句,学生们兴高采烈搜肠刮肚地想,东一句西一句地凑,想起来许多有关的古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赠王伦》里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当大家一起集体朗诵高适的《别董大》这首诗时,既感受到了诗歌作者高适开朗豪迈的胸襟气度,也获得了一种参与活动的快乐和成就感的愉悦。再如在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时,我把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并请学生在《思乡曲》的配乐下,集体朗诵《乡愁》。随着优美的小提琴旋律响起,深情如诉的音乐配上极为抒情的名诗,产生了极佳的审美体验效果。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获得了参与的快乐。

三、强化活动参与,拓展审美体验

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特征。人教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知道京剧艺术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京剧大师梅兰芳,还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鉴赏京剧艺术的知识与技能。在阐述京剧念白的独特魅力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京剧念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强调京剧念白的音乐性,我在教案中做了如下设计:

【教案片段】

师:京剧表演中除了“唱”,还有哪几种艺术手段?

生:念、做、打

师:“念”指的是京剧中的“念白”。念白在京剧表演形式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个唱段的最后,有一小段念白“娘娘千岁!” “二卿平身!”,很有韵味吧?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大家一起模仿体验,并请同学到前面表演。)

设计意图:京剧的念白不同于我们生活中的说话,也不同于用普通话朗诵,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会了解这一点,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感受京剧念白的韵味。

再如,在了解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其“表演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