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时间:2023-06-01 09:09: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第1篇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防范措施;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9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42-02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进入老龄社会,同时伴随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我科是老年病科,住院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据调查发现,中国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龄为75-76岁,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龄多在68岁左右。65岁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达5%以上,而到80岁,比率就可上升到15-20%。多数患者的自控及自理能力减弱或消失,误吸,误服,跌倒,烫伤,自伤及伤人,走失这些常见的安全问题随时可能发生,如何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出现,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成为我们护理人员日益关心的问题。结合临床经验针对不同原因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对策,现总结如下:

1 加强院内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

1.1 耐心对患者及照顾者讲解老年痴呆的相关知识及照顾技巧,耐心与患者多沟通,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尊重患者的人格与自尊,满足患者各个层次的需求,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给患者以关爱。

1.2 强化护士安全意识,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时找出不安全因素,制定防范措施,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和预防性。

2 住院期间安全防范措施与护理

2.1 入院评估 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护理评估,包括一般情况,护理体检,精神症状及心理问题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等,根据评估分析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制定预见性护理措施。

2.2 防跌倒 保持周围环境安全,向患者提供合适的衣,裤,鞋,以免裤腿过长影响行走,鞋底太滑而致跌倒现象的发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性低血压发生的原因,症状,嘱患者在改变起床或起立时,动作要缓慢或稍坐片刻再直立,以防发生性低血压。

2.3 防误吸,误服 进食时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食物量不宜过多,食物温度适宜,喂食速度要缓慢,让患者有足够的吞咽时间,咳嗽,多痰,喘息的患者进食前要鼓励患者充分咳嗽,减轻喘息避免进食中咳嗽引起误吸。特别注意进食后不易立即刺激咽部,如进行口腔护理,口腔检查,吸痰等操作,以免引起恶心,呕吐而误吸。指导其家属每天为痴呆患者进行3-4次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每次20-30分钟。发药时要确认患者把药服下后才可离开。

2.4 防走失 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制度,患者外出活动需有家属或工作人员陪伴,严禁单独外出,返回病房时要清点人数,严防走失。在患者手腕处或上衣明显处佩戴身份识别卡,卡上注明患者姓名,年龄,定点医院及电话,家庭住址,联系人电话,所患疾病等。

2.5 防烧伤及烫伤 老年痴呆患者反应迟钝,感觉功能减退,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外加布套包裹,洗澡时应先调节好水温。协助打取温开水。

2.6 防止自伤或伤及他人 AD患者因抑郁,幻觉,妄想等容易自伤或伤人,入院时应做好安全检查,严禁将危险物品带入病区,护理人员定是进行病区检查,及时清除危险品。病房内的锐利物品,器械,约束带应放在固定位置并加锁,每班认真交接。患者情绪激动时应鼓励其参加喜欢的活动,以松弛紧张的神经,不能控制的兴奋躁动患者应置于安静环境,必要时给与约束带的使用或用药物控制。

3 加强社会支持

患者的亲人,朋友应经常来院探望,与病人沟通聊天,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新鲜刺激,以减轻患者的抑郁,孤独等负面情绪,减少安全问题。密切观察病情,由于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且患者有时缺乏主诉,对其不适症状不能主动告知医务人员,因此值班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特别是夜间睡眠时。

第2篇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安全问题; 防范措施

肿瘤医院住院的老年患者,承受着病痛折磨的同时,还渴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由于老年人的各种生理机能下降,协调能力不强,动作迟缓,经常容易出现意外事故。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统计显示老年人中有74%患有多种慢性病,安全问题的发生率和伤残率分别是全体人群的3.2倍和3.6倍[1]。护理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它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因此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进行梳理,制定防范措施及有效预防,确保护理安全十分必要。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科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70~82岁,所有患者均诊断恶性肿瘤和2种慢性病。

2 安全问题梳理

2.1 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强

少数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对职业风险认识不足,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严,责任心不强,交接班不认真。医护人员年轻化,工作及护理经验不足,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全面,告知制度及安全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对于有长期陪护的住院患者,有依靠陪护的心理,巡视及指导陪护不到位[3]。

2.2 意外脱管 ①老年肿瘤患者免疫力低、身体衰弱、进食差或呛咳易形成恶病质状态,需留置鼻饲管。②静脉注射化疗药,需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或picc导管。③由于肿瘤的压迫和转移及呼吸困难,需留置导尿管和氧气吸入。由于老年人行动不便和各种不适,容易发生上述管道的滑脱或自行拔出管道而需要再次置管,增加对患者的损伤及感染风险。

2.3 压疮的发生 ①老年肿瘤患者摄入量减少,新陈代谢率持续升高,营养状态差。②意识水平降低,皮肤敏感性下降及弹力差,血液循环不良。③长期卧床,大小便失禁,皮肤长时间被尿渍、大便、汗液浸泡,或由于疾病因素,采取被迫卧位,皮肤长期受压极易发生压疮。

2.4 用药安全、交叉感染

老年人肝合成蛋白质能力及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肝功能减退,药物易蓄积,会产生很多药物不良反应。由于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时常会发生漏服药、多服药事件。老年患者抵抗力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很容易染上流感等。

2.5 跌倒、坠床、烫伤

老年患者肢体协调能力减弱,平衡失调、视觉、听觉以及紧急情况的反应能力下降。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视敏度的降低或立体影像知觉的退化,可使他们跌倒的风险增加[4]。老年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较多,需按时服降糖药、降压药,突然站起会引起一过性的低血压、低血糖症状,也会发生跌倒。老年人夜间起夜次数多,患有晚期肿瘤的老年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躁动等症状,极易发生坠件。老年患者感官功能改变,灵敏度降低,或知觉功能障碍,易发生热水袋烫伤皮肤或饮水温度过高,烫伤口腔黏膜。

3 防范措施

3.1 提高医护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科室医护人员法律意识,树立全程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对住院的老年患者进行评估,采取相对应的健康教育和安全措施,每班认真做好床头交接班,责任护士对护工进行床边指导,保证护理安全。

3.2 预防导管脱出

交接班时检查导管固定及相关情况,给予各种导管护理时,动作轻柔,避免翻身起床活动过程中拉出导管。对意识模糊、躁动患者戴连指手套,防止自行拔出导管。临床上现采用改良胃管固定方法,即运用双套结胃管固定法进行胃管固定,此法能克服胶布固定的不足,具有使用安全、固定牢固、简单快捷、易学的优点,可有效防止胃管滑脱[5]。

3.3 预防压疮,做好皮肤护理

对于恶病质、意识障碍、水肿、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进行评估,床头挂翻身记录卡,定时翻身、更换、给予关节运动,铺防压疮气垫。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清洗会,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氮平衡,促进疮面愈合。

3.4 注意用药安全及预防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明确用药指征,根据药物性质给予老年患者相应的安全护理预防措施,交待清楚服药时间和用法及注意事项,做好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夜间加强巡视。病室勤开窗通风,发现传染病患者,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3.5 从细节出发,减少意外发生

为保证患者的住院安全,应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入院时进行评估,确定跌倒、坠床等高危人群。告知家属及床头挂‘预防跌倒标识,下床活动时应用护士及护工陪伴,行动不便的可选用三脚手杖。改善住院环境,卫生间放置防滑胶垫,室内物品固定放置,照明设施完好。对意识不清、烦躁不安的老年患者加强巡视,使用床档,必要时应用约束带。冬季应用热水袋水温控制60℃,带套使用,30 min巡视,严格交接班,防止患者烫伤。

4 小结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明确了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工作有针对性,减少因护理工作引发的医源性问题[6]。做好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以维持老年患者的最佳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曾友燕老年家庭护理需求与服务内容的研究.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7.

[2]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 医院管理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245.

[3] 张萍.消化内科老年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海南医学杂志,2010,21(6):144145.

[4] 张黎明,庄鸣茹.老年病房长住患者不安全事件分析与护理对策.护理杂志,2010,27(3B):471472.

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产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入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22岁,最大的36岁,平均年龄为(28.65±3.10)岁,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采用安全防患措施,选用专业知识扎实的护士对产妇进行护理,要求护理的操作技术娴熟,临床经验丰富。避免由于护理人员的原因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导致新生儿窒息,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治疗中的用药不正确或药品的过期等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伤害,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时应仔细核对用药处方,检查药品规格、生产日期及使用日期等,保证药品的安全[2]。在对患者进行用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护理中应注重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虑,取得患者的信赖,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3疗效评定标准

对产妇在实施护理防范措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进行比较,护理质量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操作、护理风险、专科护理等,以10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高[3]。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    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产妇在实施护理防范措施前的护理质量(76.50±3.10)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71.00%)明显低于实施护理防范措施后的护理质量(97.12±4.15)分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6.00%),如下表所示。

3.讨论

第4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3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06-02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而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所患的疾病大多与患者的大脑思维,行走步态等有关,是住院患者发生意外跌倒较为多见的科室,其中大多数患者都是发生在康复期。因为急性期,护理人员的重点往往集中在急,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身上,护理人员和家属都很重视患者的安全防范。而跌倒事件的发生往往发生在病情稳定后的康复期,患者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安全防范就会粗心大意,不够重视,很容易出现跌倒事件的发生。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发生跌倒事件4例,其中有三倒都是发生在病情稳定的康复期。针对患者康复期的特点,通过加强防范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2012年1月至2112年12月,无一例住院患者在康复期跌倒,现把经验介绍如下:

1跌倒原因

1.1疾病因素脑梗死,脑出血等疾病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共济运动障碍,身体平衡力差,容易引起跌倒,脑卒中患者跌倒发生率为14%至39%[1]。

1.2年龄因素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每年约三分之一的人会发生跌倒,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80岁以上因为活动量减少,家属相对重视,活动时都有人陪同,跌倒相对减少。

1.3环境因素病房设施不完善,光线不足,地面湿滑,行走时稍不慎极易跌倒。

1.4药物因素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3]。很多药物可影响意识,精神,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增加了跌倒的发生率,如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

1.5陪护因素患者病情相对稳定,陪护人员不重视跌倒的预防,防范措施不到位,有时擅自离开,夜间陪护人员熟睡不易叫醒。

1.6护理因素护理人员思想上不够重视,对跌倒危险因素不足,在平时的工作中没有加强防跌倒的健康教育,未引起患者和陪护人员的警觉,护理人员高危跌倒知识培训不到位,夜间巡视不及时。

1.7管理因素护理人员分配不合理,人员少,常出现一位护理人员同时照顾几位患者,不能保证患者的基本需要,特别是护理人员单独值班时,易出现因照顾不周各种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

2防范措施

2.1正确及时评估危险因素,明确高危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特别是对康复期患者要进行持续准确的跌倒危险性评估,以确定是否为高危患者。列为高危患者,发放防跌倒告知书,反复对患者,家属,陪护做好安全宣教,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同时采用床栏,约束带等能看见性防护措施,床尾挂醒目警示标志,以便引起护理人员及陪护的警惕,列入重点交班内容,严格交接班,并在每天晨会中告知,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

2.2专人陪护指导60岁以上的患者必须要家属24小时陪伴,发现患者较易发生跌倒时,应立即通知患者家属及其他陪护人员,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协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防止跌倒事件的发生。

2.3创造安全的病室环境病室光线充足,清洁,拖地时应设警示牌,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卫生间安装竖向抓杆,便于患者站起时借力,增设防滑垫。病室床、桌、椅摆放合理,位置固定;病区地面平坦,无障碍物;走廊、病室设有地灯,保证患者夜间行走安全。呼叫器放置在患者伸手可及之处。

2.4合理用药服用镇静安眠,降压,降糖,利尿等药物的老年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前,要做好健康教育,告知未完全清醒不要下床活动,嘱其缓慢更换,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另外,老年人要做到尽量减少用药的种类,用药的次数,做到合理用药。

2.5加强护患沟通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及时了解对跌倒高危因素的认识,对于因“害怕跌倒”引起的跌倒高风险患者,注意降低病床的高度,对存有不愿意麻烦他人心里的老年人,护士及陪护人员应主动给予帮助,对个性好强,不能对自己的活动能力作出正确判断的患者,需反复教育,并严加看护。

2.6为减少康复期病人跌倒的发生,应在保持老年患者自主能动性的前提下,适量限制老年患者,特别是高龄老年患者的活动范围,老年患者的居住休养环境应更适合老年患者活动的需要,安装安全设施,对于依从性不好的老年患者应该要发其签署跌倒发生危险知情同意书,以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7加强对年青护士的培训,是预防跌倒的有效保障目前护理人员趋向年青化,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加强护士,尤其是年轻护士尤为重要,重点掌握神经内科的特点,医生用药情况及相应的不良反应,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等,提高对跌倒的干预意识,增强责任心。

2.8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护士长要合理排班,要加强人员较少的中午和夜班人力资源,尽可能安排双班制,新老护士搭配。

3小结

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合格证。预防患者跌倒是安全护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病情稳定的康复期,每一个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对患者进行认真的护理,实施安全防范措施,避免跌倒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丁静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7):179.

第5篇

【关键词】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取卵术; 高危因素; 防范措施

跌倒是指身体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1-3]。因为各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取卵术后患者易发生跌倒。故应针对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笔者对此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6月-2011年12月本中心共发生3例患者跌倒意外事件,均为门诊取卵术后患者,年龄分别为29、32、28岁,术前30 min均给予盐酸哌替啶注射液50 mg肌肉注射镇痛,术后监测血压、脉搏正常。一名患者取卵术后4 h取出阴道填塞纱布后出现头晕跌倒,导致左侧上颌窦外侧壁、眶外壁骨折。另外2名患者如厕时,自己感觉无不适,坚决不让家属陪伴,小便结束站起时感头晕跌倒在卫生间,无损伤。

2 跌倒高危因素

2.1 药物反应的影响 3例跌倒的患者术前均使用盐酸哌替啶镇痛,盐酸哌替啶为强效镇痛药,注射后可出现眩晕、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及直立性低血压等。肌肉注射10 min出现镇痛作用,持续2~4 h。

2.2 手术创伤的影响 患者接受取卵术后,体力消耗较大,多有下腹部疼痛不适、出汗、乏力等症状。

2.3 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 患者及家属过高估计自身的身体状况,感觉无不适,完全能够自理,对医护人员告知的跌倒危险不重视。个别患者要强或不愿意麻烦他人,认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未参与安全管理。

2.4 护理人员的因素 护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对患者术后能力评估不足,术后防跌倒健康教育未深入,未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危险性。另外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也是不能忽视的问题[4-6]。

3 安全防范

在现有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本中心通过以下几项防范措施,有效减少患者取卵术后发生跌倒意外。

3.1 评估 确定患者有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使其明白患者目前的状态及注意事项,充分认识到防跌倒的重要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及时寻找和接受帮助,以减少和避免跌倒发生后所引起的纠纷。取卵术患者跌倒高危评估记录单见图1。

3.2 提供安全医疗环境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室环境,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拖地时设警示牌。保持病床制动性能良好。病房内光线充足[7]。

3.3 健康教育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健康教育是防止患者跌倒的关键而有效的措施,护士在取卵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跌倒的危险因素、危害性,交代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引起警惕。尤其对于个性独立、不愿麻烦他人的患者,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跌倒的危害性,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帮助和主动寻求帮助,从源头上预防患者跌倒的发生[8]。

3.4 采取防范措施 (1)对评估分值≥3分的患者在其床头放置“防跌倒”标识;(2)呼叫器及用物放置患者易取处;(3)协助患者上、下床;(4)使用床栏;(5)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有跌倒的危险;(6)告知患者及家属所用药物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7)告知家属陪伴,如离开需与责任/值班护士联系;(8)护士严格巡视。

3.5 跌倒时的应急程序 一旦发生跌倒,应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包括:(1)护士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2)初步判断患者的情况,如测量血压、判断患者意识、查看有无外伤等。(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4)病情允许时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病床上,遵医嘱开始必要的检查及治疗。(5)汇报病房护士长,必要时汇报夜值班护士长到场协助处理。(6)如家属不在,协助医生通知患者家属。(7)认真记录患者跌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8)填写《患者坠床/跌倒上报表》上报护理部。(9)科室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9]。

4 讨论

取卵术后患者跌倒的危险与药物反应、手术创伤、患者及家属安全意识、护理人员因素等有密切关系。在进行手术之前应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如患者有高危因素应给予其特别关注,进行详细的预防措施宣教,实施安全防范措施,以避免患者发生不良安全事件,从而减少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10]。

参考文献

[1] 张玉兰,马腾霄,王勇琴.老年血管病跌倒患者平衡与步态的评定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杂志,2006,23(5):29-31.

[2] 王秀芳,黄炯.护理安全文化在预防护理差错中的探索与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7,6(6):411.

[3] 袁海姬.肿瘤病人跌倒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4):58-59.

[4] 符娟娟.住院病人跌倒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7):82-83.

[5] 宋金美,余卫林,沈哲.绍兴市某医院消化科75例患者跌倒原因及防范护理[J].医学与社会,2012,25(5):28-30.

[6] 李春玲.心内科住院患者常见跌倒原因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3):35-36.

[7] 越继革.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原因与护理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4):78-79.

[8] 库洪安,舒军萍,崔伯艳,等.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及对预防跌倒的认知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05,5(9):86-87.

[9] 马虹颖,杨存美,余小英.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与防护措施[J].护理杂志,2009,26(20):46-48.

第6篇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0引言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逐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若仅仅考虑到生理方面的护理,并不能完全使呼吸道疾病老年患者得到真正的健康,同时还要考虑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相对于其他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难度较大,呼吸内科患者往往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不畅,通气换气困难以及胸闷气短等,同时这些症状会令患者焦躁不安,所以呼吸内科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更加需要耐心[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越来越强,与此同时人们对护理也给予了更高的关注。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人们提出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施加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2]。如: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对患者多进行鼓励提高他们的治愈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对患者的护理给予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建立护理小组及时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互相分享护理经验等。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护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收集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及应对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自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及护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收集护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及应对方法。120例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在61~86岁左右,平均年龄为(69.3±7.6)岁。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4例,平均病程13.5年,阻塞性肺气肿患者56例,平均病程7.9年,其他呼吸内科疾病患者10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系统慢性疾病患者75例。

1.2方法。

对呼吸内科患者均采用传统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在采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具体方法如下: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对患者多进行鼓励提高他们的治愈信心,同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对患者的护理给予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建立护理小组及时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互相分享护理经验;摔伤、坠床等隐患: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下床行动的时间减少,容易出现跌倒摔伤等情况,造成患者股骨颈骨折,因此应指导患者家属定期搀扶患者进行下床运动,避免出现摔倒跌伤等问题;窒息、误吸等隐患: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经常出现咯血、痰液等不易咳出的患者,易造成窒息的情况;此外,有些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易造成误吸的情况。因此,针对以上情况,医护人员在日常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吸痰、拍背等动作,并指导患者家属进行辅助,以促进患者痰液等的排出;此外,医院还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水平。

1.3统计学处理。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的数据具有可靠性,可以根据两组数据反映的情况进行理性评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患者更加注重术后健康的恢复情况,渴望术后得到较好的生活质量,所以术后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来随着空气质量的下降患呼吸类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也多为一些老年人,老年人患者因其自身年龄较大身体各方面机能下降,他们在患有呼吸类疾病的同时往往伴有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就增加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大了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难度,为了给患者术后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人们提出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安全预防措施的新型护理方法[4-5]。如: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同时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护理小组及时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互相分享护理经验等。呼吸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护理问题主要与患者患病年龄、心理、环境等问题有关,在临床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对症处理。综上所述,在患者在呼吸内科的护理过程中加入相应的安全防范对策,可以有效提高呼吸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因素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广泛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包旭艳.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3:2267-2268.

[2]柳玲玲,翟琳.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8:112-113.

[3]吴春香.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8:213.

[4]张国玲.如何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消除和防范安全隐患[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1:170.

第7篇

脑梗死目前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由于脑部血液循坏障碍,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1]。为了更好的帮助病患寻求意外跌倒的防范措施,从而进行了此次的研究。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320例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320例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跌倒的病患为7例,占比为7(2.18%),其中,男4例,女3例,60-80岁4例,80-89岁3例,平均年龄为(78.23±18.79)岁。

1.2 方法

对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所收治的320例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病患发生跌倒的相关因素和相对应的护理防范措施。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

2.结果

经对病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跌倒的病患为7例,占比为7(2.18%),经分析得出导致病患跌倒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护理不当、跌倒防范意识较差,环境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几个方面几个方面是导致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

3.讨论

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常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风心病、冠心病或糖尿病,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的患者。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天病情达到高峰,针对脑梗死可能的病因,积极预防[2]。患有脑梗死的病患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存在着跌倒的高危因素:曾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史,服用降压药等,极有可能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摔伤,轻者忍受跌痛,严重时加重病情,甚至骨折,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故此,为了更好地帮助病患寻求意外跌倒的防范措施,避免和减少病患的意外跌倒发生率,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就显得极为重要。此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20例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研究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管理策略,研究结果显示,跌倒的病患为7例,占比为7(2.18%),经分析得出导致病患跌倒的危险因素主要为护理不当、跌倒防范意识较差,环境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几个方面几个方面是导致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上述导致病患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后制定了以下几点护理措施进行有效防范:1、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可以通过在病患的房间、卫生间以及浴室放置防滑垫,在一些走廊过道公共区域多增加扶手,避免和减少病患发生意外[3];2、疾病知识指导:医护人员应该在平时对于病患进行沟通交流,为病患耐心的讲解有关神经内科高龄脑梗死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效预防措施,以及如何较为合理的运用药物,有效的避免以及减少患者在临床用药中的差错率;3、安全健康宣讲:为了提高病患的安全意识,应对病患进行定期的安全健康宣讲,为病患深入的讲解如何进行防范在住院治疗期间有效的避免因为跌倒摔伤而对病患所造成的二次伤害,增强病患对神经内科高龄脑梗死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利于更好的配合医生及护士进行临床疾病治疗及护理工作,使得病患的身体得到快速恢复,从而有效的提升病患的生活质量;不在病床四周堆积任何物品。

4.做好预防跌倒宣教:

为了提高病患的安全意识,要深入的讲解预防跌倒各项措施,增强病患对神经内科脑梗死疾病的认知,认识到肢体功能的恢复需要时间。5、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选出一些专业能力较强,具有工作热情且责任心较高的护理人员到神经内科工作,在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过程及预防跌倒中,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教育作用,护士辅助患者锻炼生活起居,从而为病患提供更满意的服务[4]。由于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一般病情较为复杂,故此除了基础的临床治疗外,适当的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需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有效防范,能够有效的避免、减少患者在护理期间的跌倒发生率,从而优化疗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5-6]。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护理不当、跌倒防范意识较差,环境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几个方面几个方面是导致神经内科脑梗死患者跌倒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病患的日常护理中应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来提升病患的安全性,有效的避免、减少患者的跌倒事故l生。

参考文献:

[1]刘桂艳.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策略[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14):212-213.

[2],周栋雯.根本原因分析在住院老年患者跌倒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31(13):977-979.

[3]康殿华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227-228.

[4]耿广彦.探讨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意外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7054-7055.

第8篇

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实施的全过程中,患者补发生法律和法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随着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不断增强,对医疗需求的越来越高,抓好护理安全工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成为医疗管理工作重要内容。因此,作为院校门诊的管理者不仅要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更要在安全护理方面多做工作,以确保门诊部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现结合院校门诊部的工作实际,对易发生的护理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 临床资料

1.1确定差错的标准 凡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因医护人员疏忽大意或违反医疗护理操作规程,产生的一定的过错,但由于差错较小或者经过及时纠正,未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或者造成的不良后果未达到构成医疗事故的严重程度,如造成病人死亡、残疾或功能障碍的,称之为差错,根据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的程度进一步分为严重差错和一般差错。

1.2护理差错类型分析

1.2.1输液注射差错 此类差错包括错注、漏注、错配药物,输错、漏输、少输、多输或在液体未输完时需拔针后重新穿刺,拖延输液时间,做皮试后忘记观察结果又重做皮试,等等。

1.2.2处理医嘱差错 此类差错多见于处理医嘱时外界干扰较多,致使转抄不及时或医嘱已执行却没有及时签字等。

1.2.3交接班不清 如做皮试交接班不清,致使下一班的值班人员不敢给病人注射,又重做皮试等。

1.2.4护理观察不到位 如未及时巡视,没有及时发现病人需要及其病情变化等。

2 讨论

2.1 差错原因分析 (1)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违反操作规程,凭经验和直觉处理病人。(2)工作繁忙,治疗任务重,如再遇抢救病人,忙乱中易出现失误。(3)工作中护士身体不适、疲劳、情绪不稳定或亲友来找、相互聊天等情况,易造成精力分散而出现差错。(4)新调入的护士和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知识欠缺,环境不熟,技术掌握不熟练,不懂又不多问,易导致差错发生。(5)带教传、帮、带不到位,对新护士的带教过于放手。

2.2 护理管理对策 (1)加强管理,制定严格的防范措施。(2)处理医嘱应严格做到值班当日医嘱由值班员专人负责处理,交接时对未执行完的医嘱,必须认真核查,完整交接,确保后续顺畅治疗。(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交接班认真清楚,毒麻药品当面交接。交班后、离岗前对本班工作进行一次回顾。(4)严密观察病情,做到按时巡视输液室,及时发现不良因素,基础护理措施到位,防止发生意外。(5)安全教育经常化,安全防范制度化。每月一次安全大检查,对不安全因素,及时找原因处理,限期整改。护理长也可通过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学习,用典型案例教育全体护理人员,提高防范差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行护理道德教育,增强职业道德责任感。继续医学教育,提高专业水平。明确护理工作责任,强化质量意识,杜绝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凤. 医院门诊常见医患纠纷及其防范措施[J]. 人民军医,2010,53(3):233-234

第9篇

【关键词】住院患儿;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1 不安全因素

1.1 患儿因素 随着感知能力、自我意识、自主性、独立性的不断发展,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乐于模仿,又缺乏安全意识;患儿住院后,除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和创伤外,住院环境不同于已熟悉的家庭环境,相当一部分诊疗行为,如:查体、服药、肌内注射、静脉推注等在实施过程中会对患儿产生不适或痛苦,患儿缺乏安全感。如果不正确引导就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长期、持久的负性情绪对患儿的心智发展不利。

1.2 环境因素 医院病床、门窗、桌椅等床单元配备;电源插座过低、电线老化等存在不安全因素。

1.3 陪护人员因素 患儿家属缺乏有效的安全防范意识,提供给患儿的环境、食物、玩具等存在过多的危险因素,患儿在接受治疗时未能全程看护。

1.4 医护人员因素 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安全宣教不到位,未严格执行治疗、护理操作规程。

2 对策

2.1 心理护理 现代儿科护理,不仅要挽救患儿的生命,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疾病的过程对儿童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2]。医院是患儿认为最不安全、最可怕的地方,医院的陌生环境、人员使他们无归宿感。因此在护理患儿中,运用有效沟通技巧与患儿、家长建立信任关系,尽量安排同一位护士对患儿全面护理,建立护患间的信任感。给患儿舒适的接触与支持,如触摸、怀抱、微笑、陪伴、倾听与交谈、游戏等以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促使患儿心智正常发展。

2.2 环境安全 沙门、纱窗要有插销,及时关紧,定期检修,阳台要有栏杆,并设有“禁止攀爬”警示牌;患儿上床后及时放好床栏,并注意床栏高度以使患儿不能爬出为宜,桌椅边缘不能锐利,门不能有弹簧,门、床、桌、椅定期检修,地面进行防滑处理;电线、仪器定期检修,电源插座安装在小儿不易摸到之处,台式电扇放在高处,使用时家长在旁,防止扇叶转动时,小儿手指插入造成损伤,禁止小儿用小木棍等之类物品插入转动风扇内;氧气瓶应上架固定好,放平稳,以免碰倒,备用氧气瓶放在指定地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后及时收回不安全物品:针头、剪刀等。

2.3 避免受伤 禁止小儿玩刀、剪、筷子等尖锐物品。玩具应适合孩子的年龄及其生长发育的特殊需要,且易洗、耐用、易抓握,大小、重量适宜,边缘光滑。在儿童活动、玩耍时,要有家长陪护,活动空间、距离在家长视野范围内,禁止互相丢掷东西或打闹,引起扭伤或骨折。教育儿童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私自外出。

2.4 预防烫伤 沐浴时防止水温过高,水温宜38℃~40℃,或用腕部内侧试水温。暖水瓶放在安全地方,不能让小儿拿到,不让小儿自己倒开水。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暖箱应定期检修,并经常监测箱内温度。热水袋使用前检查质量,防止老化,温度≤60℃,装2/3热水,并排尽袋内空气,套好布套,使用中经常检查,防止烫伤。

2.5 防止气道异物及窒息 指导家长勿给小儿进食易致气道异物食品,如花生、瓜子、果冻等。小儿进食时,不要边走边吃,不要谈笑,不宜进行注射治疗。不宜进食过饱时进行注射治疗,以免哭闹引起呕吐、窒息。喂奶、喂药时取头高侧卧位,较小幼儿、儿童片剂宜研碎,禁止强行灌药,以免异物呛入气管,服药后观察片刻方可离开。

2.6 妥善保管药品 药品放在指定地点,口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以免误服。剧毒药加锁,消毒剂及清洗液放在安全处。

2.7 其他 测试体温时不宜选用口腔测量,以免咬碎体温表。在测肛温时取得患儿配合,如小儿哭闹、扭动身体不配合等,暂停测肛温,同时测肛温时要有家长陪护,并禁止将体温计直接用劲推入直肠内。进行特殊治疗时,如红外线照射、蓝光箱治疗时,家长全程陪护并交代好注意事项。

2.8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医疗差错 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风险管理意识、工作流程等方面的培训,树立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规范护理人员行为,遵守操作规程,为患儿提 供安全护理。

2.8.1 严格执行查对及消毒隔离制度。

2.8.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尽职尽责做好工作。

2.8.3 加强巡视,防止卧床姿势不当引起窒息或坠床,防止小儿烫伤、捂热综合征、液体外渗、针头脱落等造成肿胀或出血等。

自2005年9 月起,逐步加强并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由2003年11月至2005年9月的7人/2542人降至2006年10月至2008年9 月的2人/2321人,这说明在工作中加强对住院患儿不安全因素的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能明显降低住院患儿非医疗技术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第10篇

关键词:住院患儿;跌倒;坠床;走、丢失;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1]。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2]。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工作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增加。儿科住院患儿因其特殊年龄,特殊疾病,特殊性格,认知欠缺等因素成为其住院期间的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儿科护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对患儿实行科学的护理和人性化的服务及安全管理,以保证患儿住院期间的人身安全。

1 影响住院患儿安全的危险因素

1.1跌倒 跌倒是指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意外"触及地面"[3]。儿科住院患儿因其特殊年龄走路不稳、善于奔跑或地面水渍、尿渍未及时拖干以及床尾摇把未及时收拢等都易导致患儿跌倒。

1.2坠床 患儿因其年龄特点睡觉时易动、爱翻身;儿科病区走廊普遍加床较多,加床相对较窄无护栏易导致患儿坠床,病房内床位护栏相对较低,患儿调皮翻越护栏等易导致坠床。

1.3走失、丢失 患儿因其认知能力相对较差、环境陌生、家长照顾不周、患儿易出现走失,病区走廊加床较多,家长照顾患儿较辛苦,晚间熟睡后易出现患儿丢失现象。

2 防范措施

跌倒,坠床,走、丢失在儿科住院患儿中是较为常见的情况。防范患儿跌倒,坠床,走、丢失的发生是很重要的一项护理工作,首先制定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及时找出不安全因素,制定防范措施,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强化护士管理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和预防性。其次医护人员必须向患儿及家长进行安全宣教,使患儿和家长掌握安全防范措施,共同排除安全隐患。

2.1跌倒的预防

2.1.1 加强宣教,关爱患儿 护理人员加强对年龄稍大的患儿及家长宣教,住院期间避免奔跑,避免与小病友嬉戏打闹,对年龄偏小的患儿加强看护。指导患儿勿穿拖鞋行走。

2.1.2创造安全环境 护理人员加强宣教与巡视,及时干预床尾摇把归位。病区加床较多,床间距较窄,及时妥善放置输液架、陪护椅以及各种仪器的电线等以免绊倒患儿。加强卫生宣教,避免患儿随地大小便。制定保洁员工作流程,地面出现水渍,便渍及时清理干净。地面湿拖完未干之前,放置医院统一制作的黄色警示牌。病区过道地面粘贴卡通图案"|小心滑倒"地面贴,以提示患儿及家长走路小心以防滑倒。

2.2 坠床的防护 向患儿及家长进行预防坠床知识的宣教,指导防止坠床的方法。加床患儿睡在床中间或靠墙的一面。病房内带护栏病床随时按需要使用护栏,并告知使用护栏时请勿翻越,患儿及家长知晓后。宣教护士、患儿家属在防坠床宣教表签字,同时在患儿床头挂上醒目的防坠床标识以示提醒。

2.3 走失、丢失的防护 患儿认知度低,记忆力相对较差,处于陌生的环境当中,要求家长24h陪同,避免患儿走失;病区走廊加床较多,住院期间家长照顾患儿较辛苦,夜间睡眠较香,入睡前护士应告知家长晚间患儿应与家长同一方向入睡,让患儿睡在内侧,晚间随手关闭病区大门,夜班护士加强巡视,避免患儿丢失。

2.4 制定住院患儿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患儿发生跌倒、坠床时,当班护士应立即至患儿身旁,通知医生,检查伤情,初步判断跌倒、坠床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将跌倒、坠床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当患儿发生走、丢失时,当班护士应立即通知医生,主任,护士长,保安及院总值班,配合家长积极寻找。同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单,逐级上报,护理部每季度对不良事件进行汇总,组织护士长分析原因,制定下一步防范措施。

3 讨论

住院患者安全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住院患者安全能否得到保证与医疗护理工作密切相关[4]。防范住院患者跌倒、坠床是评价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5]。跌倒,坠床,走 、丢失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不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增加患者及家庭的痛苦和负担,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因此预防儿科住院患儿的跌倒,坠床,走、丢失是护理工作中需要重视的一个环节。每一个护理人员需要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评估患儿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加强对患儿及家长防范不安全因素的健康宣教,得到支持和配合。护患共同防范,以确保住院患儿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2]陈玩粧,张小娟,张海容,等.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35.

[3]陆燕弟.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护理[J]. 护理研究,2007,21(12):143.

第11篇

四平市伊通县民族医院 吉林省伊通县 130700

【摘 要】妇产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无论是医生还是护理人员都承担巨大的责任和风险。而妇产科护理安全是确保不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意外的人生健康损害、缺陷,甚至是死亡事故。本文主要目的是对当前妇产科护理安全在安全隐患方面的原因进行全面和分析,并且运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等方法来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最后对如何提高护理安全及对隐患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希望能够提升医护的服务意识,从而帮助减少医患矛盾,为打造和谐医院做出贡献。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服务意识

妇产科在医院的地位极为神圣和特殊,它是千万家庭的幸福的基础,因此投入的关注度也就非常高,出现任何的安全事故带来的都是不可预估的后果。妇产科护理的日常工作所涉及的非常复杂,特别是血液、X 光线、消毒剂等等,这些都是让妇产科成为高危科室的原因。因此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安全成为热门话题,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努力就爱年各地护理安全隐患,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

1.1 护理人员缺乏足够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

现有的护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在对法律、风险方面的培训很不到位,导致绝大部分的护理人员很少有危机意识和有效到位的应急措施。而且在护理过程中也没有特别注意潜在的风险隐患内容,也很少关注和尊重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不时引发护患矛盾的爆发。

1.2 服务态度不好,缺乏足够的护患沟通

妇产科不仅是高危风险的科室,同时也是病患、家属数量极多的科室,这就导致有限的护理人员面对众多病患家属显得极为手忙脚乱,特别是对于焦急的病患询问,很难做到语气、服务都一直简明热情。

1.3 缺乏专业护理水平和安全防范制度

护理人员基本是都是刚毕业或者没有多年护理经验的新手,每个医院都存在缺少专业护理人员的问题。护理人员的经验、技术水平的不足也都是护理安全的隐患,特别是妇产科的病患家属都有着极为高的期待,一旦护理人员提供不了明确的病情解读,就会导致病患家属的误解和投诉。

其次就是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速度也是日新月异,不断的新设备、新药品、新技术频繁的应用到护理一线,护理人员的掌握水平也决定着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水平。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都是非常忙碌,很多时候对于现有的规章制度很难做到严格的按章办事,特别是紧急情况过程中更加容易出现为章办事,最终引发安全事故。

妇产科因为不按规定办事就很容易出现新生儿被弄错的护理纠纷,特别是新生儿集中洗澡时候,稍微不注意就会造成新生儿手环脱落和绑错。还有就是日常交接班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重要信息的遗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病重患者、新生儿照顾、输液等事情。

2 妇产科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

依法保护自己是现代人要树立的重要思想,同样医护人员也要时刻利用法律法规来保护好自身的权益。这里就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熟知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并能够有效的运用其来保护自己。

高度的风险意识是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要保持的,它是消除安全隐患的关键。医院各部门要明确安全事故管理措施,让各级医护人员都能清晰知道自己的岗位责任和常见的安全隐患内容,帮助护理人员建立高风险意识。并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的方法进行学习,例如病毒、医疗设备、手等。严格要求护理人员通过i奥对医院感染、消毒隔离、无菌等护理工作的安全意识,减少护理工作中因为疏忽造成患者病情加重情况的出现。

2.2 增加和改善服务意识、态度,增加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要时刻意识到患者永远是工作的中心,对于和患者的沟通交流要到位,特别是注意自己在解答患者家属询问时的态度。患者、家属都想自己能够获得最为专业的病情指导,因此这就需要每一个护理人员都要主动的对孕妇、患者做好宣传工作,并且主动巡视和帮助病人,除了耐心解读和回答患者的问题,接触他们心里的担心,还要注重对患者心理、生活、精神方面的照顾

2.3 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完善护理安全防范制度

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素质是妇产科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于每个护理人员都要定期安排教育培训的工作,甚至可以提供护理人员的再教育工作。通过这些工作来拓宽护理人员的知识面和提升专业技能。此外护理人员对于不熟悉的新设备、新技术、新药都要做严格的学习,特别是说明书的禁忌项目,要铭记于心。其次就是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增加更多专业护理人员的进入,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医院也要对妇产科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并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检查,促进安全护理的工作的执行。例如新生儿集中洗澡、注射时,严格执行交接制度,谨防出现新生儿报错事故。护理人员要对自身工作进行梳理,规范自身的护理程序,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出现,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造良好的环境。

3 结论

妇产科关注着千万家庭的幸福,一旦疏忽大意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就很大程度造成医患关系的破裂,也很难获得家属的理解。因此在妇产科日常护理工作要全身心的投入,除了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和专业理论只是,其次还要加强自我的法律保护意识,以及维护医患、护患的权益意识。本文认为妇产科日常护理工作要极其重视与患者的感情交流,对待患者、家属都要热心沟通和接待,另外还要重视保护患者的隐私和知情权,尽量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55―02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的医疗活动,针对手术和麻醉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生

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1]。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和新技术,新业务的增加不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安全质量管理,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结合自己10多年的手术护理经验将手术室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护理安全问题分类列出,针对性地探讨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以增强手术护理人员的安全防意识,现总结如下。

1 手术室常见的护理事故

1.1 接错患者

切实做好术前核对工作,防止接错病人及弄错手术部位.(1)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巡回护士负责在术前1d的下午对患者进行术前防视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2)术日晨,先由护理员持病员接送卡与病房护士核对接入手术室病员通道与夜班护士进行早晨第一次核对.(3)由巡回护士持带有房间号的手术单认真核对患者的病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以及手术间等,同时检查患者的皮肤准备情况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以及随同带入的术前抗菌素和X片与夜班护士对点清楚后将患者推到指定的手术间。(4)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再次进行核对,并借此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5)麻醉前,巡回护士与麻醉师、手术医师进行第三次核对。放置前,巡回护士应查看病历和各种检查单,对患者及手术部位进行核对;(6)手术开始前,再与麻醉师、手术医师共同核对,部位,以保证患者及手术部位的绝对准确无误。做到无缝隙护理,全程有人陪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 摔伤、碰伤

进出病房、病区、电梯、手术间门时,注意保护患头部和手足,防止碰伤或挤伤患者。移动患者至手术床或运送车时,需有人扶稳车身,防止车身滚动造成摔伤挤伤.搬动患者时,动作要轻\稳防止意外摔伤。遇到不能自主移动要等待主管大夫一同协助平稳搬运患者.遇到烦躁不安的患者、有可能发生坠床、摔伤等意外,应适当对患者进行约束或床旁照顾.以及在接送顺序上放在最后接[2]。放置器械托盘时,应将托盘调整至合适的高度,并拧紧固定螺丝,防止托盘放置过低压伤患者或托盘因固定不紧突然降落砸伤患者。巡回护士应严密观察护理.

1.3 不当

合理安置手术,充分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安置时,需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3]。安置应遵循安全\舒适\术野暴露充分,不影响呼吸\循环,尽量保护功能位置,在容易受压的部位、骨突处加以合适的明胶软垫并适当固定。定时观察受压部位,及时提醒参加手术人员的操作,不使患者受压,随时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摆放侧卧位时,应特别注意核对手术部位,如果将患者的左右侧位置摆放错误,极有可能酿成重大医疗事故;患者取仰卧位时,上肢外展不得超过90°以避免因肢体过度外展使神经、血管牵拉受压引起臂丛神经损伤;摆放截石位时,应将患者的膝关节摆正,腿架的窝处加以明胶垫和固定,避免窝神经损伤,注意防止双腿过度外展引起肌肉损伤;俯卧位时,应在患者的胸前垫一俯卧位专用枕,使患者胸腹部呈半悬空状态,防止下腔静脉受压导致血液回流不畅,保持呼吸、循环功能不受影响。

1.4 熟练掌握手术仪器的操作规程,防止电灼伤,.烫伤

使用热水袋时要有外套并拧紧瓶盖保证不漏水,水温为40-50度,\昏迷\小儿麻醉及瘫痪患者为30-40加热部位垫包单,经常检查皮肤色泽和温度.

使用高频电刀前要仔细检查仪器功能是否良好,负极板导线有无扭曲断裂,选用高质量的一次性负极板。负极板应放置在患者肌肉血管丰富的部位,如臀部、大小腿肌肉丰满处,避免贴敷在骨突处、体毛过多处或者有伤口的部位。负极板应平整放置,与皮肤均匀地大面积接触,并与患者身体纵轴垂直[4]。如遇皮肤干燥患者应先用生理盐水擦拭放置部位的皮屑防止术中应避免因操作不当和移动患者导致负极板松脱、移位或未完全紧贴皮肤而灼伤患者。患者进入手术室时不准佩带任何首饰,患者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与手术台上的金属物直接接触,以免灼伤患者。使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一般不用高频电刀,以免发生意外。使用电刀过程中,高频电刀的输出功率必须从低功率设置逐渐调节至适宜功率。

1.5术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一台顺利的手术,不仅需要医生的精湛技术更离不开护理人员的精心的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应熟悉所要参加手术的具体步骤,术前对手术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器械、消耗品等物品应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所准备的手术器械完好、齐全,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杜绝因护理人员因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而引发的医疗事故的发生。

1.6输血引发的安全隐患

一般是在极其危急、紧张的环境下对患者采用输血治疗,但是一旦发生输血错误,不但影响手术效果,更会危机患者的生命。因此,在执行医嘱对患者进行输血操作时,应严格、认真执行两人以上核对患者的姓名、床位号、血型、输血量核实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所有信息核实无误后方可为患者输入血液。

1.7病理标本丢失或差错

在手术过程中,从患者身上切取的任何组织,器械护士都要认真保存,大标本可以用弯盘、盐水盆等存放,小的标本用湿纱布包裹后放入弯盘内保存,不得随意自行处理或丢弃病理标本。标本较多时,先由器械护士将标本交给主管大夫填写病理单放入指定位置再由巡回护士和主管大夫共同核对签字,最后有专人负责送至病理科在与病理科双签字.

1.8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不能越职行事

手术室中容易出现的越职行为有:个别麻醉医师擅离岗位,请巡回护士帮忙照看病人;外科医生请手术室护士帮忙当手术助手;手术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请护士帮助接听电话等。这些行为虽然都是小事情,但是,如果此时发生医疗差错或事故,护士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5],因此,手术室护士只能作职责内的工作,不能越职行为。

2 手术室护理事故的防范措施

2.1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可以规范护理人员的工作和质量,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

2.2加强业务学习。护理工作是一项任务重、内容广泛而繁杂的工作,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特别多,尽可能多的安排、组织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及参加学术交流,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的顺利开展。

2.3减少环境因素的干扰,营造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一台手术的开展通常需要数小时,而且手术过程中的变化往往难以预料。因此,手术室的工作不仅需要足够的体力支持而且需要细致的观察及敏捷的思维,在手术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手术室环境的安静,术者及护理人员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手术。因此,手术室内的仪器、设备需定期检修,避免因设备的不正常工作所带来的噪音干扰及减少对护理人员配合手术思路的困扰。

2.4进行专科培训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操作规范。

手术的成败与否与很大程度上与手术操作的标准与否有联系。因此,手术室每年举办2界专科培训,对所有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所以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手术室的相关操作标准及要求,准确无误的进行每一步护理操作,不给工作留下隐患,扎扎实实的做好三查七对.对新入科的护理人员加强锻炼与安全教育,定期参加业务学习并组织大家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工作的热情。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手术过程中不允许护理人员有任何疏忽、差错等发生,任何一个不正确的操作都将会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导致患者的死亡。因此,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规范流程及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最大的程度的降低手术室的护理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于梅 高校医院手术室工作中护理安全问题及反防范措施[J] 中国校医1001-7062(2007)04-0458-02

[2] 手术室管理指导手册/邵丽,刘丽---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

[3] 宋烽,张金凤,蔡小光.手术中高频电刀电外科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5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