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甲状腺护理措施

甲状腺护理措施

时间:2023-06-01 09:09: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甲状腺护理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甲状腺护理措施

第1篇

【关键词】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护理措施;综合护理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0.169

为了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 现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诊治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对照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64例。观察组中男40例、女24例, 年龄24~67岁, 平均年龄(41.2±9.2)岁;疾病类型:2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为甲状腺腺瘤。对照组中男44例、女20例, 年龄23~65岁, 平均年龄(40.6±9.2)岁;疾病类型:23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为甲状腺腺瘤。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在术后护理措施的选择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措施, 对照组则为常规护理措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常规护理措施是给予患者基础健康教育、病情监测及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的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宣教: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 宣教采取集体讲座和一对一口头宣教等多种形式, 并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宣教方式, 例如针对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可使用专业性语言对其进行病情分析, 针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可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以增强患者的健康知识, 督促其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1];②心理护理:由于病痛折磨, 患者往往存在较严重的负面心理情绪, 加之医疗花费较大导致患者心理压力较大, 继而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 从而影响到预后, 因此护理人员要细心体察患者的心理, 耐心与患者沟通, 倾听患者的倾诉, 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 帮助患者尽快摆脱不良情绪, 重拾康复信心[2];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在术后6 h内禁食, 期间可饮用适量温水, 待确定无咳嗽等症状后可食用一些流食, 逐渐可转为半流食, 并且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避免辛辣、刺激、生冷, 注意少食多餐;④引流护理: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需对患者常规留置引流管, 护理人员应妥善固定好引流管, 避免引流管弯折或脱出, 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及引流是否通畅,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上报[3];⑤创口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创口情况, 尤其要注意创口是否有出血状况, 发现出血应立即评估出血量, 并作出有效处理, 平时则应定期给创口更换敷料, 告知患者尽量少说话以免发生内出血。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4] 在患者出院前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这三项指标。护理效果分为优、良、差, 优良率=优率+良率。护理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护理效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为95.3%,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术后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为7.8%,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3 护理满意度 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为96.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甲状腺疾病均为现代临床常见病, 而这些疾病通常需要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着手术操作简单、治愈率高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 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全面保护, 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4]。但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往往不够具有针对性和全面, 局限性较大, 因此护理效果不是很理想。综合护理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护理模式, 其强调以人为本, 以患者需求为中心, 给予患者综合、系统、全面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显著提高了护理的临床效果[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95.3%)显著高于对照组(79.7%)(P

参考文献

[1] 匡秀红.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与效果分析. 系统医学, 2016, 1(7):129-130, 133.

[2] 杨群英.甲状腺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体会.中国医药指南, 2013(29):260-261.

[3] 邱春.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全期护理对其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 2015(2):65-66.

[4] 尤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评价.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15):215-216.

第2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 要】目的:研究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我院选择2013 年4 月-2015年4 月间诊治的86 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对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所选患者进行分析,64 例患者恢复良好,占74.4%;22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25.6%;具体包括:10 例患者手足抽搐,占11.6%;6 例患者喉返、喉上神经损伤,占7.0%;2 例气胸,占7.0%;2 例伤口出血,占7.0%,2 例乳糜漏,占7.0%;经过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手术前后,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护理,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

关键词 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术后并发症;护理分析

胸骨后甲状腺肿也称为纵膈甲状腺肿、胸内甲状腺肿,是说部分或者全部肿大的甲状腺位于胸廓入口水平之下,临床上并不多见。因肿大的甲状腺对周围的器官造成压迫,主要选择手术治疗,但是难度相对较大,所采取的的手术操作与常规的甲状腺手术存在差异,在治疗和护理上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1]。我院选择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间诊治的86 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对其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院选择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间诊治的86 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其中16 例为男性,70 例为女性;年龄在26~69岁之间,平均为(51.2±2.3)岁;22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1.2 方法

对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案。术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可能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制定处理及预防措施。

2 结果

通过对所选患者进行分析,64 例患者恢复良好,占74.4%;22 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占25.6%;具体包括:10 例患者手足抽搐,占11.6%;6 例患者喉返、喉上神经损伤,占7.0%;2 例气胸,占7.0%;2 例伤口出血,占7.0%,2 例乳糜漏,占7.0%;经过积极的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胸骨后甲状腺肿并不多见,同时患者多是老年患者,全身各个脏器功能衰退,对手术的耐受程度也随之降低,特别是术中大量出血,机体消耗的能量快于输液补充的能量,容易导致伤口愈合困难,进而导致感染等[2]。而且还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全身主要器官情况,预测手术的耐受程度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尤其是胸骨后的甲状腺手术,严重影响患者的循环、呼吸系统。因而医护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积极的配合医生的诊治工作[3]。

本文作者对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了总结。(1)手足抽搐的观察及护理:多见于术后1~2d,主要是因术中损伤或者误切了甲状旁腺,导致其血液供应受累。大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常出现口唇、面部以及手足针刺样强直感或者麻木感。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手足及面肌持续性痉挛伴疼痛,可持续数日,严重时会导致膈肌及喉痉挛,导致窒息,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而,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四肢无力、口唇麻木、手足抽搐等症状,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医生报告,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4]。(2)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的观察及护理:患者主要表现为声带麻痹、声音嘶哑,同时伴有呼吸困难、饮水呛咳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术中在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或者分离腺体时,误将神经一起结扎。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术中与患者交谈,避免损伤喉返神经,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进食饮水以及声音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向上级医生报告。术后给予患者营养药物及训练发声,积极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传教育。(3)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术后患者呕吐、咳嗽、谈话以及过频活动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发绀、呼吸困难以及胸骨后疼痛,同时向颈部及背部放射,血液积聚,导致低血压、心动过速、循环不稳定以及尿量减少等。因而术后应密切关擦汗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等指标,积极控制高血压,通过观察敷料的颜色变化,假如短时间内大量出血,敷料鲜红,则说明有渗血,需要立即同时上级医生。(4)气胸的观察及护理:主要是因术中对胸膜造成损伤,患者主要表现为疼痛,严重时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血管功能降低。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循环情况,及时同时胸外科医生会诊。

综上所述,对于胸骨后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手术前后,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过全面、系统的护理,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几率。

(通讯作者:李洁倩)

参考文献

[1] 王海涛, 李成华, 王荣寅. 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21 例[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24(01):487-488.

[2] 余生林, 贾磊. 胸骨后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J]. 宁夏医学杂志,2010,26(06):610-611.

第3篇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在临床上,甲状腺肿瘤疾病为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且女性较多,其主要因患者甲状腺分泌功能受致病因子影响出现紊乱状态。一般情况下,手术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但在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过程中,基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和患者对手术方法的不了解,因此,其极易出现情绪不稳状态,该种不良情绪给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带来一定影响[1]。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特从我院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中选取43例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43例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均符合WHO关于甲状腺肿瘤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并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例,男5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19~50岁,平均年龄(34.52±1.16)岁;14例为单侧肿瘤,8例为双侧肿瘤;2例为腺癌,7例为腺瘤,13例为甲状腺囊肿;对照组21例,男5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20~51岁,平均年龄(35.06±1.21)岁;12例为单侧肿瘤,9例为双侧肿瘤;3例为腺癌,5例为腺瘤,13例为甲状腺囊肿。对43例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

1.2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43例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相应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1.2.1 术前护理干预措施

1.2.1.1 心理护理干预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采用亲切和蔼的语言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减轻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同时,便于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可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减轻其出现的不良情绪。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基础知识和治疗方法,告知患者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事情,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保障手术顺利完成等等。

1.2.1.2 术前准备 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应对患者血清电解质进行有效检测,便于医护人员充分了解甲状腺功能情况。同时,加强患者术前训练,促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便于顺利完成手术。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准备好氧气等急救设备。

1.2.2 术中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在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中,应对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有效监测,避免患者出现异常现象,做好手术配合护理,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1.2.3 术后护理干预措施

1.2.3.1 饮食护理干预 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应指引患者严遵医嘱多食高纤维素、高热量和高蛋白等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和刺激性食物等。

1.2.3.2 出院护理干预 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每天在患者手术部位进行按摩,便于减轻患者喉头出现的水肿现象。同时,指导患者坚持颈部适量运动,避免出现组织间隙粘连现象,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2] 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

1.4 观察组统计学处理 本次观察研究通过SPSS 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单位为(χ-±s),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χ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后,其对护理总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后,其对护理总满意度为76.19%。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有显著差异性,P

2.2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发生1例切口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4.55%(1/22);对照组发生2例切口内出血,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手足抽搐,1例切口轻微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3.81%(5/2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 讨论

甲状腺区血管丰富且分支较多,重要神经分布繁杂,解剖结构较为复杂[3],因此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较为困难,若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患者神经损伤或术后出现并发症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也因此患者在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焦虑、恐惧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给患者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采用相应心理干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在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过程中,一般仅考虑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详细了解,进而不能很好满足患者需求,对于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不能进行有效缓解,相对不利于患者康复。随着人们对护理要求的提高,护理干预措施应运而生,有效弥补了常规临床护理措施中出现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满足了患者需求,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4]。同时,针对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饮食、康复等方面实施针对性、预见性的干预和指导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5]。

本次研究选取的43例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中,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措施在甲状腺肿瘤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围术期具有良好效果,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新雅,樊全治.综合护理干预在普外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3):618.

[2]宋向丽.合并糖尿病的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2):652.

[3]徐佳.甲状腺手术区的应用解剖学与影像学观测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07.

[4]董海云.102例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1,9(5):1175-1176.

第4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腔镜;甲状腺切除;并发症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自1997年Htischer等[1]完成首例后,其极佳的美容效果获得了人们的认可,满足了当前女性对美的追求。规范使用腔镜是甲状腺切除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样手术后观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循证医学在护理学领域的重要应用,是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遵循证据的护理科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提高护理实践的方法[2]。它包括4个连续的过程: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循证应用[3]。这4个过程是循环的,可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为了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对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我科2008年12月-2009年9月对78例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的病人进行了循证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78例患者中,男9例,女69例;年龄18岁~39岁,平均29.1岁;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51例,甲状腺腺瘤20例,甲状腺癌7例。术前B超检查:甲状腺肿块最小直径1.2 cm,最大直径4.5 cm。术前测FT3 、FT4 、TSH均在正常范围。颈部正位片无气管移位,未发现咽喉及声带异常。既往均无颈部手术史,无凝血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心肺功能不全。术后均行病理组织活检确诊。

1.2手术方式: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平卧分腿位,颈部垫高。采用胸乳入路,1/200 000肾上腺盐水膨胀液胸骨前皮下组织浸润注射,于中央偏左或右侧1~2 cm做10 mm小切口,用甲状腺分离器潜行分离皮下3次,其中2次要分离到颈部胸锁乳突肌前方,中间一次仅分离到胸骨上窝,不离断带状肌,用2-0可吸收缝线或特制拉钩牵拉,行甲状腺腺叶全切时常规显露喉返神经;用超声刀或电凝钩建立胸颈部空间时,左手用吸引器,及时吸出水烟雾气,再于左右乳晕分别做1个0.5 cm切口,置入trocar建立胸颈部空间,充人CO2压力6mmHg。沿颈白线切开,显露甲状腺,沿甲状腺真包膜钝性分离周围组织,充分显露腺体,决定切除范围,所有标本均送冰冻病理检查。如为恶性,应用超声刀做患侧腺叶+峡部+颈前肌、颈动脉鞘淋巴结清扫。所有标本置人手套制成的取物袋,经胸骨前切口取出。蒸馏水冲洗术野,彻底止血,缝闭颈前肌群,颈白线[4]。残腔置予以改进引流方法“T”管接10ml注射器保持负压[5]。

1.3结果:78例患者均手术成功,住院时间3-5 d,平均4.5 d。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回访6-24个月,患者均满意,生活质量高。

2循证方法

2.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带头,对责任护士及主管护师进行有关循证护理知识的培训,通过学习使小组成员掌握循证的有效方法。

2.2确定问题:腔镜甲状腺手术,不可避免的既有常规手术的并发症也有腔镜器械导致的并发症,虽然腔镜甲状腺手术由于腔镜的放大作用,解剖更清晰,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甲状旁腺的几率大大降低,但操作不当,仍可发生损伤[6]。所以护理的目标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护理。我们确定的需要循证的护理问题是:皮下积液、皮肤淤斑、皮下气肿;CO2相关并发症;疼痛;出血;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颈胸皮肤发紧不适。

2.3循证支持:通过查询相关中、英文的文献数据库,系统的寻找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面的证据,对科研实证的有效性及实用性进行审慎,系统评审,结合病人需求,制订并实施护理计划。

3应用最佳证据,采取护理措施

3.1皮下积液、皮肤淤斑、皮下气肿的护理:循证:(1)腔隙的层次不正确,在脂肪层分离致脂肪液化;(2)制作腔隙层次过浅致皮肤灼伤;(3)CO2压力太高。

护理措施:(1)手术中留置引流管保持负压吸引,术后观察负压吸引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必要时可以胸带加压包扎,预防术后皮下积液,减少感染的机会。(2)一般发现皮肤淤斑可局部理疗,48 h后可做点头、仰头、伸展和左右旋转颈部的早期活动,避免幅度过大,循序渐进。通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皮下瘀血吸收。(3)术后小范围的皮下气肿只要不影响呼吸,一般2~4 d自行吸收。本组患者中2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瘀斑,予以密切观察,心理护理,训练指导,4天后自行吸收。

3.2预防CO2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循证:CO2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充气介质,在腔镜手术中灌注CO2来维持手术空间,CO2弥散能力强,人为建立的空间毫无密闭可言,亦无浆膜覆盖,CO2的吸收远大于胸、腹腔内吸收,对动脉血气影响可能比其它腹腔镜手术大,空间压力过高就可能出现高碳酸血症如现肩痛、背痛及皮下气肿。

护理措施:术后要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动脉血pH值的变化,低流量给氧24小时,促进机体吸收与排除CO2,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更要注意。

3.3疼痛的护理:循证:由于手术所致的肌肉创伤和肌肉痉挛等原因,术后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一般发生在24 h内,24~36 h后逐渐减轻。

护理措施:(1)冰敷.冷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降低肌肉的电兴奋,破坏反射弧,减少肌肉发生痉挛,从而减轻疼痛。(2)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病因、好发因素、治疗原则、常规手术方式、并发症,为其寻找患同一疾病已做完手术的病友,让其互相探讨.消除顾虑;要求患者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歌曲或看电视.并随着心理放松术的音乐带指示做呼吸调节及放松动作。(3)术前训练。嘱患者仰卧位,用软枕垫高患者颈部,双肩抬高20-30cm,训练颈过伸位,每天2次,从每次30min逐步延长至1.5-2.5h。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出现不适时的应对技巧。

3.4出血的护理:循证:术后伤口出血主要发生在24-48 h内,尤以在24 h内为多[7],出血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止血不彻底或结扎线脱落:由于甲状腺的解剖位置特殊,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其出血主要来自两侧的甲状腺上、下动脉,距离心脏近,血管内压力高,血流量大。若手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某种原因造成结扎线脱落,可引起出血且速度快,数分钟内就能产生明显的局部压迫症状,引起呼吸困难而窒息[8]; (2)制作腔隙层次不对致肌肉血管损伤; (3)少数因术后1~2 d内咳嗽、呕吐、颈部过度活动或谈话引起[9,10]。

护理措施:(1)冰敷:冰敷可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出血。在78例患者中术后均给予颈部间断冰敷有效减少术后伤口出血及减轻颈部肿胀。(2)沙袋压迫. 沙袋压迫法对减少甲状腺术后渗血有一定的效果.(3)观察并保持有效的负压引流,术后每30-60分钟抽吸1次10ml注射器。当引流液减少后,抽吸时间可延长至每2小时1次。每4小时观察记录1次,4 h引流量

3.5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的护理,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Miccoli等报道,此并发症发生率2.7%。

循证:(1)腔镜甲状腺手术切割甲状腺组织的切除线和喉返神经平行,从而导致术中切断、结扎或过度牵拉神经;(2)术后神经组织水肿或缺血;(3)术后血肿、瘢痕压迫神经等;(4)超声刀热损伤。

护理措施:全麻手术术中不能测试患者发音、吞咽情况。患者清醒后应作简短问答,正确评估患者的声音。进食、饮水时,观察有无误咽、呛咳发生,以便及时发现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的存在。 (1)喉上神经损伤:表现为进食时特别进水或进流质时容易发生呛咳、误咽,一般经营养神经治疗后可逐渐恢复。护理时应对患者饮食指导,协助患者坐起进食,宜进半流质饮食,进食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呛咳;(2)喉返神经损伤:表现为声音嘶哑、低沉。护理上嘱患者少说话让声带和喉部处于休息状态。(3)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认真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告之通过侧支代偿,一般可逐渐恢复。必要时适当应用促进神经恢复的药物,结合理疗、针灸促进恢复。

3.6甲状旁腺损伤的护理:循证:(1)未完全分离甲状旁腺,将甲状旁腺和腺体一并切除.(2)甲状旁腺血管损伤致缺血引起。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注意面部、口唇周围和手足有无针刺和麻木感,必要时检查甲状旁腺激素(PTH),Cahill等[12]认为甲状旁腺激素(PTH)大于基线的50%时提示术后3 d内血钙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2)饮食适当控制,调整为低磷钙饮食,必要时补给维生素D[13]。如绿叶蔬菜、豆制品和海味等。(3)症状轻者,口服钙片和维生素D ;症状较重者,口服双氢速固醇,可迅速提高血钙。抽搐发作时,应立即静脉缓慢推注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20 ml。

3.7颈胸皮肤发紧不适的护理:循证:腔镜下甲状腺手术需要在颈胸皮下分离 一个手术操作空间,术后空间消失,并很快愈合形成瘢痕,所以部分病人术后会感觉颈胸皮肤发紧不适,皮下分离范围处的皮肤不能够像其他地方的皮肤一样可以提起来,活动头部时还有一点僵硬感。

护理措施:(1)训练指导:鼓励患者在拆线2周后进行颈部前后、上下、左右的运动。在术后3个月以后会自动消失。(2)心理护理:术前向患者说明此并发症的原因及可能性。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患者耐心讲解的原因,告诉患者不需要特殊处理。

4小结

经临床实践,对78例腔镜下甲状腺肿切除病人实施循证护理,有效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循证护理的应用发挥了护士最大工作效能,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和主观性,使护理工作有证可循,有据可依[14]。可见,循证护理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理念,这个理念正逐步渗透到护理的各个领域中,改变着护士的行为[15]。但临床实践中我们还应该注重个体差异,避免照本宣教让循证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Hascher CS,Chiodini S,Napolitano C,et al.Endoscopic rightthyroid lobectomy[J].Surg Endosc,1997,1(8):877

[2]周玉琴.我国循证护理实施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4):422-425

[3]肖惠敏,姜小鹰.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580 2):969-970

[4]韩小宏,李志宇,王 平.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4):373-374

[5]宋昭惠,王黔,沈祖楹.甲状腺手术放置引流的改进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2):108

[6]胡三元. 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现状与展望[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4):242-244

[7]陈付英,魏洁。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l6例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04,11,26(11):921

[8]候萍,孙秀琪.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8):104

[9]高丽莲,廖惠珍,陈彦如,等.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7):610- 611

[10]朱红,金晓东,张甜,等.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华西医学,2007,22(4):871-872

[11]杨宝仙,王艳琼,钱云等.甲状腺手术切口引流的改进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3):165

[12]Cahill RA,Harty R,Cotter S,et a1.Parathormone response tothyroid surgery[J].Am J Surg,2006,191(4):453-459

[13]郭红梅,张化英,孟秀阁.甲状腺次全切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9,11(6):375

第5篇

【关键词】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手术;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23-01

在甲状腺手术病人以往的手术护理过程中,护士虽然按常规手术护理程序,密切配合手术医师的各项操作,认真书写“手术清点记录单”和“手术安全核查记录”,但仍有部分病人术后出现声音嘶哑、伤口疼痛、出血、术中甲亢危象及心律失常等手术并发症[1]。因此,我院手术室护士及手术医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及思考,加强了手术环节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手术室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26岁~63岁,平均38岁;其中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

1.2 术前准备

1.2.1 病人准备

术前药物控制甲状腺功能及用碘化钠减轻甲状腺充血,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术。基础代谢率下降并稳定在±20%范围内,临床症状缓解,情绪激动、失眠、手指震颤等症状显著改善或消失,体质量稳定或增加,脉压相应缩小,心脏收缩期杂音减轻,心率较慢,静止时心率低于90min,甲状腺缩小变硬。本组16例术前病人准备均达上述标准。

1.2.2 心理护理

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多有精神紧张、恐惧、陌生心理,担心手术效果而焦虑不安。护士在接病人入室前主动向其介绍手术目的、方法、手术过程、手术时间及以往或目前手术成功的病例,告知术中、术后注意事项,认真耐心回答和解释病人的疑问,以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减轻精神压力。告知手术风险和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其能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安静地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

1.2.3 器械及物品准备

器械护士做好手术布类、器械、引流管或引流片等准备,巡回护士注意病人的保暖,室温调节在22 ℃~25 ℃,防止病人受凉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准备好肩垫、抢救药品器材,检查氧气是否充足,导管是否通畅,电刀、吸引装置等运转是否正常状态。

1.3 术中配合护理

1.3.1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常采用仰卧头颈过伸,两颈侧置小沙袋固定头面部,肩胛下垫一软枕[2]。

1.3.2 建立静脉通路

用静脉套管针,选择上肢前臂或下肢表浅静脉穿刺置管并妥善固定,使液体输入通畅。

1.3.3器械护士配合

熟悉手术步骤,根据手术进行的各个环节,准确敏捷地传递给术者所需物品。巡回护士密切配合麻醉医师做好病人术中体温、脉搏、血压的监测;密切观察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注意手术创口的出血情况,保持吸引装置的通畅。根据创面、吸引瓶内容物及纱布渗血情况估计术中出血量,及时配合医生调节输血输液速度。

1.3.4 术毕护理

贴敷伤口,粘贴胶布切勿过紧,以免影响呼吸。检查伤口引流是否通畅,协助病人盖好被子,以防受凉。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及时书写“手术清点记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等,做好围术期的护理[3]。

2 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如果体内增多的甲状腺激素未被完全控制,基础代谢率增高,氧耗量增大,术中可常表现情绪激动、怕热多汗、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甚至发生心房纤颤和充血性心力衰竭[4]。术前准备应充分,以防术中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的发生。尤其对有心房纤颤及早期心力衰竭者,如果收缩压高于180 mmHg(1 mmHg=0.133 kPa)或心率大于100min时,应暂缓手术,继续做好病人准备。根据甲亢病人的病情特点,除对病人进行细致耐心的心理护理外,术中还要严密监测病人的血压,过高过低均不利于手术,要及时处理,特别是舒张压过低可使心脏供血不足;呼吸是否平稳,口唇及四肢末梢是否发绀,有否气管压迫或手术操作憋气缺氧。保持病人呼吸平稳,体温脉搏正常,四肢无冰冷、潮湿多汗。严格计算出入量,补足液体。行腺体切除时要与病人交谈,注意有无声音嘶哑,提醒医生以免误伤喉返神经[4]。术中如有大出血致血压下降或直接危及生命时,要及时加压输血补液,防止休克,保持进出量平衡。病人若出现严重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或气管壁塌陷窒息时,要立即配合麻醉医师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抢救措施。

3 体会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由于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和病人身心疾病、手术者的技术操作经验及手术护士的术中配合等诸多因素,每一个环节如有缺陷,都可能使病人发生各种手术并发症及后遗症,甚至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麻痹和甲状旁腺机能低下。预防措施除了熟悉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解剖关系外,手术切口不宜过小,暴露必须充分良好,术野清晰,止血彻底和操作轻柔。若难以做到充分暴露术野,在手术者操作过程中,手术护士注意提醒手术者避免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甲状腺下动脉是供应甲状旁腺的唯一血管,大多数病人的术后低钙是因其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所致。在分离甲状腺下极时,不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而采取囊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的方法,术中减少不必要的游离,尽量保留甲状腺后被膜,可避免损伤甲状旁腺及其血液供应。

参考文献

[1] 刘玉岩.甲状腺术中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健康月刊,2010,29(6):259.

[2] 张峥.手术室护理技术手册[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94.

[3] 缪建平,王蕙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人围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02.

第6篇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202-02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临床中较为较为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多见于中年女性[1]。及时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甲状腺炎的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探讨了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并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方法

1.一般资料: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20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2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为24~56岁,平均年龄为(35.5±5.6)岁。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颈部胀痛和咽喉疼痛,并且甲状腺明显肿大,有压痛。20例患者中5例表现有心悸、怕热多汗,12例患者全身不适且伴有发热症状,3例患者耳后和颈后有放射痛。

1.2治疗方法:首先让患者保持我床休息,给予消炎镇痛剂,消炎痛25mg或者阿司匹林0.5~1.0g,3~4次/d,两周一疗程;对于症状较重,如甲状腺肿大明显且有压痛感的患者,给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用药,每天的药量为20~40mg,一个疗程后逐渐减少剂量,总疗程为两到三个月;对于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给予剂量较小的普萘洛尔;病症较严重,时间较长的患者,每天口服甲状腺片40~60mg,疗程为三到六个月。

1.3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由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较多,容易增强其神经兴奋性,患者常出现抑郁、悲观和恐惧等情绪[2]。而且由于该类疾病的病史较长,病情反复情况较多,容易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和患者进行交流,为患者讲解相关的病理知识和良好心态对病情康复的重要性,稳定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3.2对症护理:患者颈前区疼痛:积极巡视病房,加强对患者体征的观察,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提供给患者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避免不良刺激;注意勿碰触到患者的疼痛部位;分散患者注意力,如聊天、看电视或者播放轻音乐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患者发热时:给予患者抗菌和抗感染药物,保持常饮水的习惯;定期进行体温检测,并及时记录。一旦患者出现体温过高的现象,立即给予患者口服解热镇痛剂或者进行物理降温;患者如果出汗,用毛巾为其擦身,并注意做好保暖工作;督促患者饭后漱口,以免发生牙龈病变或者口臭。

1.3.3用药护理:临床上常用的肾上腺受体拮抗剂为普奈洛尔,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心率,避免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者窦性心动过缓;如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应注意定期监测血脂、血压的情况。临床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为布洛芬,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出现发热及疼痛时服药;服药过程中定期对肝、肾功能进行检查;一般情况空腹服药最好,如肠胃感到不适,则可同牛奶一起服用。临床上常用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为泼尼松,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按时服药;正确使用剂量;保证饭后才可服用;如服用时间较长,须进行定期血电解质和血糖的监测;观察大便是否有潜血现象。

1.3.4饮食护理: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有时会伴有高代谢的症状,能够加速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患者常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让患者多食含糖量高、蛋白丰富及高热量的食物。切忌食用含碘高的食物。

2 结果

通过及时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干预,20例患者的临床体征消失,其甲状腺结构和血沉等均恢复正常,无硬结残留,临床治愈率提高。

3 讨论

亚急性是临床中较为较为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确定,但多数人认为和病毒的感染有关。甲状腺炎发病多见于中年女性,通常发病前几周即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临床表现多为甲状腺伴有结节或肿大,大部分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全身发热及颈前区疼痛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变为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经确诊之后,通常给予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能较快地缓解其症状,但是需要治疗的时间较长,一旦多早结束疗程,停止用药很容易复发。及时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甲状腺炎的复发,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一般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和饮食护理,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表明,通过及时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干预,20例患者的临床体征消失,其甲状腺结构和血沉等均恢复正常,无硬结残留,临床治愈率提高。

综上所述,及时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甲状腺炎的复发,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妊娠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 护理

doi:10.14033/ki.cfmr.2016.30.0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0-0087-02

研究发现,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骨骼、脑部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胎儿在母体发育期间各器官功能始终处于不断的适应改变中,一旦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将可能出现较高的早产、死胎和剖宫产率[1-3]。本文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妊娠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美国甲状腺协会相关的诊断标准,排除肾上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和促甲状腺素瘤等患者。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1~42岁,平均(27.1±2.4)岁;对照组年龄23~40岁,平均(26.9±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心理干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实施笔者所在医院制定的系统性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2.1 分期o理 (1)妊娠早期(孕13~27周)护理:根据妊娠早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加强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刺激因素的评估。产检期间为患者进行专题健康指导、心理干预等,监测期间评估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做好家属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及家属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的依从性。(2)妊娠中、晚期(孕28~42周)护理:此阶段患者已可进行胎心监护,可指导孕妇记录每日早中晚的胎动,如出现异常立即就诊。嘱咐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遵医嘱是否用药或变更剂量。妊娠晚期如出现见红、破水、阵痛等先兆,立即前往医院就诊[4]。

1.2.2 药物指导 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常用药为左旋甲状腺素片,初始计量为25~125 μg,剂量增加幅度为原剂量的1/3,平均加量为66.4 μg。一般2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外周血TSH水平调整剂量,正常标准为TSH 0.3~2.5 mIU/L。

1.2.3 补碘干预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对碘的需求量急剧增加,WHO建议孕妇应在妊娠期增加碘的摄入,推荐标准为每日摄入200 μg碘,并鼓励日常增加碘化盐及含碘高的食物。必要情况下补充微量元素。

1.2.4 围产期护理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产妇多有腹直肌力量不足,常无力屏气向下用力,不能很好增加腹压,因此第二产程尽量缩短,必要时应用器械助产,并做好新生儿复苏准备。胎儿娩出后注意产后出血的发生,给予宫缩剂,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产后即刻留脐血,测甲状腺功能。(2)分娩方式选择: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若没得到良好的控制,不建议继续妊娠,因为分娩时可能并发黏液性水肿昏迷危及母儿生命。即使正常分娩,胎儿健康状况可能欠佳。至于分娩方式选择,与正常孕妇相似,以阴道顺产为主,剖宫产为辅。

1.2.5 产后护理 产后产妇甲状腺激素抗体会持续下降,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得到好转,不过也会因分娩、营养等原因出现反弹。因此产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甲状腺功能,根据TSH水平补充甲状腺激素。

1.2.6 出院前健康教育 出院前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特别是不能随意更改药物及剂量。叮嘱其日常注意事项,如饮食、个人卫生、作息等。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不同阶段(孕3、6、9个月)甲状腺激素FT4、TSH等指标变化;(2)妊娠结局,包括早产、产后大出血、死胎和新生儿畸形率等情况;(3)评价产后1 min Apgar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不同阶段甲状腺激素指标变化比较

两组FT4孕3个月时达到峰值,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观察组早产、死胎和畸形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第8篇

1临床资料

选取临床2013年1~12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65例,其中男25例,女40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8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怕冷;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乏力;心动过缓、胸闷、心悸。血清TsH水平升高说明甲状腺自身有病变,降低说明垂体有病变。TSH刺激试验,TSH升高表明下丘脑功能障碍,TSH不变表明垂体前叶功能障碍。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升高[1]。

2护理方法

2.1常规护理护理人员每日对病房进行通风,确保病房空气的清新,并使病房的湿度保持在40 ,温度保持在22~24℃ ,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患者上呼吸道自身防御功能的发挥,避免了肺内感染的发生。由于患者大多出现了便秘、食欲减退的现象,因此在食物的选择上,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定时向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低盐的食物,并安排病情较轻的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而对于水肿患者,护理人员则要求其卧床休息,并做好了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其坠床[2]。

2.2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配合药物治疗,评估药物对身体外形有无改善作用或者加重的倾向,注意药物不良反应,优甲乐如果按医嘱服药并监测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果超过个体的耐受剂量或者过量服药,特别是由于治疗开始时剂量增加过快,可能出现下列亢进症状,包括:心动过速、心悸、心律不齐、心绞痛、头痛、肌肉无力和痉挛,潮红、发热、呕吐、月经紊乱、震颤、坐立不安、失眠、多汗、体重下降和腹泻。在上述情况下,应该减少患者的每日剂量或停药几天。一旦上述症状消失后,患者应小心地重新开始药物治疗。对部分超敏者,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使用利尿剂应间歇使用,注意观察尿量,是否有电解质紊乱,防止发生低钾血症等[3]。

2.3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低钠、低脂肪饮食,细嚼慢咽,少食多餐;进食粗纤维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或全麦制品,以促进肠蠕动;烹调方式应多样化,食物注重色、香、味,以增进食欲,同时保证足够的水分的摄入,保证大便通畅,对于由桥本甲状腺炎所致的甲状腺减退症者应避免摄取含碘食物和药物,以免诱发严重的粘液性水肿[4]。

2.4心理护理本病一旦确诊后家长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因此护士必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把疾病的知识和治疗的重要性教给家长,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配合和支持[5]。

2.5预防并发症病房及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定时消毒及灭菌。做好口腔护理,清醒患者每Et用冷开水、生理盐水、3%双氧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清洗El腔2次;昏迷患者常张口呼吸,可用两层湿纱布盖于口鼻部,以便吸入的空气得到湿润,避免呼吸道干燥。对于卧床患者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每2h~3h翻身1次,并用热湿巾擦洗患者骨隆突处及用50%红花酒精做局部按摩。昏迷患者常留置导尿管,尿管置于床旁,每4h放1次,每天要进行外清洗。同时配合医生积极寻找促发昏迷的诱因,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昏迷[6]。

3讨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系甲状腺激素合成 甲状腺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而致的全身性疾病。若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期,称为克汀病;始于性发育前儿童称幼年型甲减;始于成人称成年型甲减。女性甲减较男性多见,且随年龄增加,其患病率见上升。

良好的饮食结构与规律饮水习惯为患者的消化系统注人了动力,适宜的运动,合理用药和耐心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措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是护理干预的重要立足点。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只有患者及家属"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地使护理干预的效力保持长久。同时也促使患者及家属提高对于疾病本身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65例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2:95.

[2]周华容.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护理[J].健康必读,2010,10,10:133.

[3]温燕霞.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观察与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5,5:135.

[4]姜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药物应用,2010,4,8:185.

第9篇

【摘要】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内窥镜; 护理; 腔镜

甲状腺疾病多发于女性,1997年Huscher报道世界首例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国内也相继开展,我院自2003年开展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2例,其中男5例,女37例。年龄17~69岁,平均43岁,右侧甲状腺瘤15例,左侧甲状腺瘤10例,峡部2例,双侧甲状腺瘤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

1.2 手术方法和结果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采取经胸骨前径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方法。41例手术成功,中转开放手术1例,中转原因是甲状腺瘤位于甲状腺下极,位置极低,因观察角度和手术器械由下向上操作的特点,不能良好暴露和切除肿块。术后48~72 h拔除引流管,住院时间3~5 d,甲状腺功能亢进者7 d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随访4年患者均无复发。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1)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对手术的效果持怀疑态度,担心是否成功,针对患者心理特点,与其通过交谈,建立友善护患关系,耐心解释提出的各种疑问,介绍手术的方法和优点,参观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后患者颈部皮肤照片,真实体验新技术优点,并让其和手术后的患者相互交流,现身说教,缓解心理压力,建立手术成功的信心;(2)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因需服用碘剂,基础代谢率维持在正常范围,才能接受手术,必须向患者说明术前服用碘剂准备的重要意义,解除患者等待手术期间的烦燥不安,耐心静养有利于基础代谢率的稳定。有1例病人因情绪反复不定,基础代谢率不能控制而未行手术。

2.1.2 术前全面检查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2.1.3 术前6 h禁饮,12 h禁食,以防手术中产生恶心、呕吐,食物误吸至气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2.1.4 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术前1~3周用复方碘化钾溶液,碘剂的作用可使滤泡细胞退化,甲状腺的血运减少,腺体因而变硬变小,使手术易于进行并减少出血量[1]。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常规护理

术毕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暂禁食,清醒后改半卧位,有利于呼吸道通畅及引流。术后6 h后,如无恶心、呕吐,可进温流质饮食,宜少量慢喝,观察有无呛咳。生命征监测:密切观察生命征的变化,术后每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4 h测体温1次,以便及时观察甲亢危象现象、有无内出血、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手足麻木抽搐,如有及时通知医师,便于尽早采取措施。保持引流管通畅:因术后置引流管长度较深,放置颈部,从双上方引出,应接负压器引流,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扭曲、弯折,并用别针将负压器妥善固定于衣服上,防止牵拉、受压。观察引流液的量及性质,本组患者41例引流量在30~60 ml,术后48~72 h拔除引流管。伤口渗液多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胸前用沙袋以减少渗血、水肿,防止皮下积液、气肿的发生。术后呕吐及疼痛的护理:术后呕吐多与麻醉药、插管刺激有关,应向病人解释说明原因,消除其紧张情绪,嘱其把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呕吐次数少时可暂时不处理,严重时可给予止吐药。术后41例均有疼痛,由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不同,反应也不同,疼痛轻者可暂不处理,对疼痛不能耐受者,应给予止痛剂,缓解疼痛。

2.2.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呼吸困难或窒息:造成其主要原因,除出血压迫气管,还可由于喉头水肿、痰液梗阻、双侧喉返神经损伤或气管软化塌陷等引起。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术后给予地塞米松、庆大霉素加糜蛋白酶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减轻喉头水肿,鼓励病人咳痰,床边常规备气管切开包、吸痰器,必要时用。手足抽搐:由于手术甲状腺后面的甲状旁腺误被一并切除或甲旁状腺受挫伤,血液供应受阻,使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血钙所致。如出现四肢麻木、口唇麻木、手足痉挛抽搐等症状,及时按医嘱给予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10 ml。甲亢危象:发生在术后12~36 h,表现为高热,体温>39 ℃,脉搏>120次/min且弱,大汗,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本组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即常规口服碘化钾溶剂,从15滴开始,每日3次,逐日减少1滴,尽量保持患者体温在37 ℃左右,有2例病人体温>38 ℃,即给予降温处理、吸氧,减轻组织缺氧,预防危象发生。早期应加强巡视,观察病情,一旦发生症状,立即予以处理。高碳酸血症:保证充分的氧气吸入,术后低流量吸氧,可提高氧分压。为了维持手术空间,必须持续灌注CO2,CO2的大量吸收,易有CO2存留体内,手术后必须持续吸氧,以避免高碳酸血症发生[2]。 皮下气肿、纵膈气肿:在制作皮下操作间隙时,如果CO2灌注压力控制不当,注入大量的CO2气体,易引起广泛而严重的皮下气肿,甚至纵膈气肿,进而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3]。术后需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颈部及胸部皮肤有无肿胀,局部有无捻发音。症状较轻,气体可自行吸收,症状较重,影响呼吸和循环时,立即采取半卧位,给予高流量上氧,必要时配合医师行胸骨上窝穿刺或切开排气[4]。

2.3 出院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注意适当的活动,勿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良好的饮食规律,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酒、浓茶、咖啡。加强营养,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出院后1月内指导避免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出院后仍需回院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返院复诊。

3 讨论

甲状腺切除术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瘤的有效措施,由于甲状腺具有解剖复杂、血管丰富、血管神经变异繁多等特点,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大出血、急性呼吸道堵塞、神经损伤、甲状腺危象等意外,轻者给病人造成痛苦,重者危及生命[5,6]。传统开放式手术的缺陷是病人颈部将留下长约10 cm的疤痕,影响美观而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是近几年开展的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无疤痕等特点,住院时间短,增加了住院病人的周转率,更加重要的是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通过对42例患者临床护理实践证明,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掌握常见的并发症,做好观察与护理,对手术的成功起到积极的作用,确保了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满意,特别受到年轻女性患者的欢迎。

参考文献

[1]石美鑫,熊汝成,李鸿儒,等.实用外科学[M].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82-487.

[2]田淑红,刘会青,周玉洁,等.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展[J].2006(11):897-898.

[3]王存川,段立纪,陈,等.腔镜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J].中国内镜杂志,2002(7):19-20.

[4]王俊.内镜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1937.

第10篇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室;护理

[中图分类号]R3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389-02

引言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位于甲状软骨下方,紧贴于气管两旁,由中央的峡部和左右两个侧叶构成。甲状腺由两层被膜包裹,内层被膜称甲状腺固有被膜,紧贴腺体并伸入到腺实质内;外层被膜称甲状腺外科被膜,易于剥离,两层被膜之间有甲状腺动、静脉、淋巴结、神经和甲状旁腺等,因此手术时分离甲状腺应在此两膜间进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术后容易出现声音嘶哑、术中甲状腺危象等,因此护士需做好手术的配合工作。本文就2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近2年来本院治疗的20例行甲状腺次全切术患者。其中男1例,女19例,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41.3岁。经诊断巨大单纯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良性肿瘤4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全麻,行甲状腺次全切术。具体手术室护理如下:

术前,护士认真书写“手术清点记录单”和“手术安全核查记录”。同时做好患者术前准备工作。

手术前准备手术患者取垂头仰卧位,行全身麻醉。护士需在切口周围皮肤消毒,范围为:上至下唇,下至连线,两侧至斜方肌前缘。手术室护士传递给主刀医生22#大圆刀,在胸骨切迹上两横指处切开皮下组织及颈阔肌。传递纱布,缝合在上下皮瓣处,牵引和保护皮肤;传递组织钳提起皮肤,电刀游离上、下皮瓣。形打开颈白线,传递甲状腺拉钩牵开两侧颈前带状肌群,暴露甲状腺。传递圆针慕丝线缝扎甲状腺上动脉和上静脉、甲状腺下动脉和下静脉。传递血管钳或直角钳分离并钳夹峡部,传递15#小圆刀或解剖剪切除峡部。传递血管钳或蚊氏钳,沿预定切线依次钳夹,传递15#小圆刀切除,取下标本,切除时避免损伤喉返神经。传递慕丝线结扎残留甲状腺腺体,传递圆针慕丝线间断缝合甲状腺被膜。生理盐水冲洗,传递吸引器吸尽冲洗液并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放置负压引流管置于甲状腺床,传递三角针慕丝线固定;传递圆针慕丝线依次缝合颈阔肌、皮下组织,三角针慕丝线缝合皮肤,或使用无损伤缝线进行皮内缝合,或使用专用皮肤吻合皮钉吻合皮肤。

2结果

经过合理有效的手术室护理,全部患者手术成功。且无并发症发生。住院1周左右,20例患者康复出院。

3讨论

甲状腺次全切术是甲状腺手术常用的方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患者应放置垂头仰卧位,该适用于头面部及颈部手术。在手术患者全麻后,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麻醉师一同放置。放置垂头仰卧位时除了遵循放置一般原则外,还需注意:在仰卧位的基础上,双肩下垫一肩垫平肩峰,抬高肩部20°,使头后仰颈部向前突出,充分暴露手术野;颈下垫颈枕,防止颈部悬空;头下垫头圈,头两侧置小沙袋,固定头部,避免术中移动;双手平放于身体两侧并使用中单将其保护、固定;双膝用约束带固定。

术中发生高频电刀报警,电刀无法正常工作使用,巡回护士应先检查连接线各部分完整性以及电刀连接线与电刀主机、电极板连接线与电刀主机的连接处,避免连接线折断或连接部位接触不紧密的情况发生;查看电极板与手术患者身体部位贴合是否紧密,是否放置在合适部位,当进行以上处理后问题仍未解除,应更换电刀头,如仍无法正常使用,更换高频电刀主机,及时联系厂家维修。此外,当手术医生反映电刀输出功率不够,要求加大功率时,巡回护士不可盲目加大功率,造成手术患者发生电灼伤隐患;应积极寻找原因,检查电刀各连接线连接是否紧密的同时,提醒洗手护士及时清除电刀头端的焦痂,保持良好传导性能。

第11篇

【关键词】:甲状腺癌术;低钙血症;护理体会;喉返神经损伤;伤口出血;

甲状腺癌是临床常见的癌症,由于甲状腺上皮细胞癌性病变,癌细胞不受控制,疯狂增长所致恶性肿瘤【1-2】。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射性外部照射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等。其中我们最长使用的为手术切除治疗,能够直接切除病灶,效果良好。甲状腺癌术后常易出现一些并发症,我们不能松懈对这些并发症的护理,以取得更好的整体治疗效果。现将总结归纳情况详述如下。

1. 常易出现并发症

1.1 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癌手术后较常出现的并发症,在手术过程中,因甲状腺病变位置与喉返神经相近,或多或少会对其造成伤害【3】。当双侧喉返神经受损伤时,甲状腺癌患者肠出现失音,这是最直观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此种情况,我们要立即提起足够重视。但单侧喉返神经损伤时,通常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是十分明显,只出现声音嘶哑情况,但是我们也要对此保持高度敏感性,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声音变化。喉返神经损伤出现的原因也不只是手术中导致的损伤。术后手术部位的血肿压迫,缝合部位对喉返神经的牵拉,也极有可能导致相关损伤。

1.2 伤口渗血、大量出血

伤口出血也是甲状腺癌术后常易出现的并发症,但出现的时间范围较短,通常在24小时内。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要注意此种并发症情况。甲状腺为浅表器官,且颈部皮肤较薄,此部位的血管丰富,即使缝合伤口后,小范围的组织牵拉,也极易出现伤口崩开出血【4】。若患者在术后因饮食不当出现呕吐、剧烈咳嗽都可能引发缝合部位的大量出血。

1.3 呼吸困难或者出现窒息

呼吸困难是甲状腺手术后最为危及,最需要我们重视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得当很可能呼吸功能损伤,要耐心仔细检查患者是由何种原因导致呼吸窘迫。其主要诱因有,在手术过程中选择的手术切口靠近气道,切口内出血,压迫气道【5】。气道附近组织发炎出现水肿,气道中痰液较粘稠,都能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出现窒息。

1.4 手足抽搐、面部麻木

手足抽搐、面部麻木易出现于手术过后2-4天,此种并发症危险性较小。通常是由于术中甲状旁腺受损或是术后甲状旁腺的血供不足导致。通常术后3周左右,甲状旁腺自我修复即可恢复。

2.护理方法

2.1 健康教育

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紧张、恐惧情绪充斥整个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癌患者中,女性患者通常较多,手术会留下较大瘢痕,且在脖颈处,使其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重视人性化护理,多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其了解手术治疗方法的优势。营造温馨的的病房环境,温和的护理气氛,适时安抚患者不良情绪。

2.2 基础护理

甲状腺癌术后,要及时将患者护送回病房,采取仰卧位休整,等待患者麻醉苏醒。安顿好患者后要立即将各种监控仪器连接到患者身体。密切观察患者各种体征变化。术后不可立即进食,要等待切口愈合,首次进食,叮嘱患者只能进食流质食物【6】。

2.3 循证护理

运用各种监测仪器,针对甲状腺癌患者制定紧急临床反馈路径。一旦患者出现并发症,确保能够立即采取医疗措施。针对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我们要在手术前,认真检测患者颈内淋巴结位置,尽量减少神经损伤。一旦出现损伤,可以使用促进神经恢复药物、理疗手段。安抚患者恐惧情绪,告知其失音原因等。对于伤口渗血、大量出血现象,我们要根据相关情况,调整甲状腺引流管的放置情况【7】。或者调整切口辅料,保持切口部位松弛,可外加冰袋,降低切口处皮肤温度,帮助其尽快愈合。针对呼吸困难或者出现窒息的对症护理措施有:调整饮食、保持监测频率。饮食一定要保证是在术后2d以后,耐心劝导患者听从建议。而且虽然是进食流质食物,也不能误食易引起咳嗽、呕吐的水质食物。在监控过程中,留心患者呼吸困难初期症状。一旦出现窒息现象,要具备晚上的紧急抢救途径。手足抽搐、面部麻木等并发症多是由于甲状旁腺功能受损,此时患者体内钙水平严重不足。在给予患者神经促进剂后,也要注意钙剂的补充。维生素D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服用的钙剂吸收,我们也要适当给予患者相关药物【8】。

甲状腺癌的治疗过程中最长使用的为手术切除治疗,能够直接切除病灶,效果良好。其他治疗方法如单纯化疗,因现今使用的药物靶向性较差,对患者的正常组织有较大的破坏性,使用率较低。甲状腺术后常出现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伤口渗血、大量出血,呼吸困难或者出现窒息,手足抽搐、面部麻木等并发症,针对这些并发症,实施的针对性护理基础护理、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等,通过这些综合的护理方法能够更加系统全面的给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更优质的护理效果,提升医院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黎,李金叶.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4,19(6):27-28.

[2] 关山飞,何珠.甲状腺癌术后447例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2):68-69.

[3] 郑晓珊,周钰静,张宝珍等.对86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 ,2013,(10):167-167.

[4] 金硕.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2):124-125.

[5] 宣锦花,秦凌云,徐娟等.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10):1248-1249.

[6] 张冬雁.甲状腺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7(1):131-132.

第12篇

中图分类号 R58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6-0102-02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因症状轻微而被忽视,但其对妊娠的不良影响却值得关注[1]。有报道孕妇合并甲减的总发病率约占孕妇的1%~2%,因此育龄期妇女和妊娠期合并甲减的病例并不少见。如果在妊娠期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胎儿发育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可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体重儿、早产、流产、胎盘早剥等[2]。查阅相关资料关于妊娠合并甲减不同发现时间给药剂量差异的文献罕见,本研究希望对比妊娠合并甲减患者不同确诊时间的给药剂量,为这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个剂量参考指标,以便积极进行早期治疗、护理干预,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的80例怀孕2个月内的患者,两组发病史均小于1年。按照孕前是否发现甲状腺减低症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早期干预组于妊娠前已知甲状腺功能减退,且有生育需求,平均年龄(24.5±3.5)岁;对照组为早孕检查时发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平均年龄(25.3±1.9)岁。诊断标准按照美国甲状腺协会和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的参考标准:甲状腺激素处于正常水平低限,将2.5 mIU/L作为妊娠早期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上限。病例排除对象:促甲状腺素瘤,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西汉氏综合征,肾上腺功能减退,以及药物影响所致的甲减。

1.2 早期护理方法

早期护理干预组为妊娠前在接受甲状腺功能检测时发现有甲减,在妊娠过程中监测甲状腺功能,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介绍甲减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妊娠后可能出现的体征、危害,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病史,掌握患者心理动态,病情动态和所处社会环境,并向患者家属介绍根本措施及替代治疗效果,指引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帮助其消除悲观情绪。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确诊后立即给予左旋甲状腺素片(优甲乐)治疗,早期干预组起始剂量25~89 μg,平均剂量(41.2±3.6)μg,基础剂量加量约为原剂量的1/3,平均剂量增加到(53.2±10.3)μg;对照组起始剂量45~125 μg,平均剂量(61.2±5.9)μg,根据激素水平增加剂量,加到(68.3±12.4)μg。每2周复查甲状腺功能,并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调整激素用量。明确诊断后,及时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指导患者按时服用甲状腺激素的同时按时服用铁、钙和维生素,并注意分开服用,利于药物吸收,指导患者多服用含碘量高的食物。

1.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治疗期间全面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确定有无漏诊、误诊,每日定时监测脉搏、胎动,了解患者甲减症状,定期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孕晚期要加强胎儿监测防止窘迫发生;定期监测血红蛋白,并给予抗贫血治疗,减少产时产后贫血发生。对比两组接受药物治疗的剂量,以及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前后甲状腺素的变化、生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同时对比妊娠不良结局。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同孕月甲状腺激素用量变化比较

对照组不同孕月甲状腺激素用量显著高于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游离甲状腺素(FT4)达标孕周比较

干预组激素达标孕周(15+周)显著早于对照组(2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TSH达标孕周比较

促甲状腺素于2个月时下降明显,干预组促甲状腺素达标孕周(10+周)显著早于对照组(1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两组患者分娩后未发现婴儿异常,干预组平均孕周(40.2±4.5)周,新生儿体重为(3.35±0.34)kg,均为顺产;对照组平均孕周(40.5±3.2)周,新生儿体重为(3.51±0.51)kg,实行剖宫产5例,产钳助产2例,对照组的剖宫产率高于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因症状轻微而被忽视,但其对妊娠的不良影响却值得关注。有报道孕妇合并甲减的总发病率约占孕妇的1%~2%,妊娠期合并甲减的病例并不少见[3]。如果在妊娠期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胎儿发育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可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体重儿、早产、流产、胎盘早剥等,并可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后代智力水平降低[4]。妇女在计划妊娠前应进行超敏TSH的筛查,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水平。妊娠期间应每隔1~1.5个月监测一次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发现患者是否需要调整甲状腺素的剂量,对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