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院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安全管理制度

时间:2023-06-01 09:09: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院安全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院安全管理制度

第1篇

[关键词]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效性评价医疗安全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主题,其中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核心,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需要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本文对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评价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1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评价的必要性

安全的医疗环境离不开有效的制度来制约,通过制度有效性评价,有助于发现并解决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不足[1],持续改进制度,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质量。制定出的制度能否达到预期目的,切实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必要对制定的制度有效性进行评价,也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2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评价体系框架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既要求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果,又要求目标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有效率,即医院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医疗质量安全的目标。姜辛[1]研究提出,一个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评价体系框架应该从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即医疗安全文化提升指标、医疗安全业绩指标和医疗安全制度适用性指标。陈山等[2]将制度需求、制度本身、制度实施、实施结果、实施效果等五个方面作为制度有效性评价维度。

3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评价指标制定原则

从制度总体评价角度来说,评价指标的制定应考虑制度的科学性、全面性、适用性、目的性。所谓科学性就是以科学的理论、严谨的概念、合理的逻辑为依据构建评价指标;全面性就是所选指标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能涵盖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内涵的主要方面;适用性就是指指标的设置应结合到目标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建设的实际情况,包含员工对于制度接受与知晓率问题[2-4];目的性就是评价指标应该重视加强对患者感受和患者体验的考评,改变目前仅仅将临床医疗作为管理对象、强调终末评价而忽视了过程评价的现状[3]。

4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评价内涵

对制度内涵认识、流程可操作性方面欠缺是目前制度落实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从而导致制度难以有效实施[5]。对医疗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价,有了评价框架、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就要思考评价的内涵是什么,也就是一个制度对于目标医院来说是否“合理”。

4.1制度制定的合理性

制度的制订与监管应该由统一部门完成,制度的构想与规划设计应该满足于目标医院整体管理需求,制度内容应该结构合理,严谨统一,条文简洁精要,杜绝冗长模棱两可。制度的构思一定要考虑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各个环节、关键要素以及关键点,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简单的东西流程化、细节化[6],这就要求在制定制度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基础数据调研做支撑,一方面内部调研,就是要了解本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制定制度关键环节与要素、不同人群的个性与共性,政策的制定才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要外部调研,与外交流,学习先进经验,了解其他单位在执行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引以为戒。

4.2制度包含内容的合理性

一个制度所包含的内容是否合理,可以用WWHS来考量,即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what),制度制定的依据是什么(why)、制度制定后如何操作(how)、制度制定的附加条款(supplementary),这四方面是制度内容的灵魂[7],囊括了一项制度所包含的核心要点,其中在附加条款中需要强调的是如何监管,谁来监管,处罚措施的落实等。

4.3制度动态管理的合理化

制度的完善与及时修订与否,是一个医院制度健全的具体表现,也是医院与时俱进,持续改进的必然。动态管理就需要应用管理工具,运用PDCA循环,大环套小环,持续改进制度。在持续改进中,经有效性评价确定为无效管理制度的应当及时删除或者取缔,在制度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的各种不足也应该及时更新与完善。

4.4制度落实的导向性

任何制度在落实上需要遵循一定导向性,要以患者为中心的同时,还要考虑职工的感受,充分调动每一位职工的积极性。在患者方面,加强对患者就医感受和就医体验的考评,持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在医务人员方面,加强基础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一项制度的出台,不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而是要通过制度的导向性,指导下一步工作开展。

4.5制度核心要点的明朗性

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的通知》。18项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进一步明朗化,这样有利于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各级医疗机构在编制本机构相关制度时具有同质性、规范性、指导性,把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真正有效落实。同样,一个医疗机构在要求每个科室制定自己科室工作制度时,就需要把制度的核心要点明朗化,有利于全院制度具有同质化、可操作性等。安全的医疗环境离不开有效的制度来制约,医疗领域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便会产生一系列危害患者健康及安全的隐患,构建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课题,非常必要。

[参考文献]

[1]姜辛.医疗安全规制建设及有效性评价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

[2]陈山,郑洁沁,丁艳.制度有效性评价的标准及影响[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7(3):80-81.[3]周可欣.医院制度建设之我见[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0):35-37.

[4]方鹏骞,闵锐,张凤帆,等.对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8,38(1):1-4.

[5]孙蓉蓉,陈连生,顾民,等.江苏省51所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核心制度及流程执行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2016,20(7):27-29.

第2篇

关键词:医院;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医疗健康、疾病控制和预防的需求,国家加大了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充实和改善医院的就诊环境和医疗条件。但同时大量先进的医疗设备设施和各种辅助的生活电器设备以及特种设备进入医院,各类危险因素相应增多,并引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是涉及职工和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发展和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改进医院的安全管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医院才能更好地发展。

一、医院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1.医院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隐患增多。随着医疗环境的改善,新建医疗建筑、新购医疗设备等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危险有害因素。如:各种电气设备(各种医疗设备、后勤辅助设备、生活电器)、特种设备(电梯,锅炉,压力容器,氧气管道、压力管道、高压氧舱等),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氧气,乙醚、化学试剂)等容易造成,机械伤害,高空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医院是人口密集流动人员多的公共场所,住院病人多有行动不便的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2.医院安全管理职权分散。医院相应的安全管理职权分散在各个业务管理部门,各类设备管理在使用科室,公共设施设备在设备管理部门,房屋建筑在基建或后勤部门,医疗安全在医务部门,消防在保卫部门等等,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缺乏相互协调,统一管理。

3.安全责任不明,缺乏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各部门、科室和员工无安全管理责任目标,更没有签订责任书,导致各级、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对各自的安全职责不清楚、不明确。使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到实处。其结果表现在安全工作上的推诿、扯皮、没人管的局面。缺乏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造成安全管理上的漏洞和缺失。

4.安全监管机构不健全。除个别医院有安全生产委员会外,大部分无安全生产委员会,也没有常设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职能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因此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靠各职能部门自己管理,安全工作的执行情况无人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隐患整改情况的落实和整改效果的验收也无人监督,也谈不上进行考核,安全生产工作“五同时”“三同时”更无从谈起,相应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也落不到实处。整个医院的安全生产工作缺乏统一协调和监管。

5.员工缺乏安全教育,安全意识淡薄。各医院除了对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医疗安全教育外,对防火用电等其他的安全知识教育极少进行培训,大部分没有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就直接上岗,因此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普遍存在安全工作于己无关的思想,只重视业务,不重视安全,或口头上说重视安全,实际不落实,没有实际行动,甚至认为安全工作不过是敷衍上级检查才勉强应付做的。安全投入就要增加运营成本,没有效益,不愿意投入应有的安全费用。甚至不配或少配安全管理人员,这样就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二、为什么要在医院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通过在医院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促进医院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改善工作环境,规范生产行为,使日常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提高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提高本质安全度,有效预防控制风险、消除安全隐患,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

三、如何在医院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

1.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在二等甲级以上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独立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各部门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综合协调管理。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作为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最高组织和决策机构。在规模小且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医院,应当指定有关部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质的安全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负责全院的安全管理。医院安全管理机构分设为院级、部门级、科室级三级安全监督网络,各级设立兼职安全员。

2.健全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更要根据法规、标准制定和完善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主要包括: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安全例会制度、隐患整改制度、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等各种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使医院的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使安全工作有章可查,有章可循,有章可依。

3.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级各类人员、各职能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是医院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医院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医院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在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责任制的基础上,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责任体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使每个职工都知道自己的安全目标和安全责任,使“一岗双责”落到实处,真正做到“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4.加强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医院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医疗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医院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通常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检查的级别一般是:工作岗位的日常检查,科室安全检查,部门的安全检查,医院的院级安全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查思想、查制度、查纪律、查隐患、查整改。

5.严格安全考核。通过检查评比,对各部门安全工作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安全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激励各部门搞好安全管理,逐步形成自我加压,自我约束的管理机制,有助于对人们的安全意识和理念的积极强化,鼓励各部门和员工争先创优,认真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6.做好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医院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每年应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根据演练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以验证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评审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同时医院应按应急预案的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建立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组织训练;根据需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和抢险物资,以备不时之需。因单位实际情况无法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可与附近具备专业资质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服务协议,委托其为本单位提供应急救援服务。

四、推进安全标准化,并有效运行

医院每年应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一次综合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并对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和计划加以改进,检查验证和评估改进效果,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结语

近年来,医院安全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除已有的医疗安全、消防、治安等安全外,建筑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等日现突出,使医院安全管理工作难度明显增大。我们必须面对这些变化,只有在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框架下,树立创新思维,采取新方法,制定新措施,借鉴成熟的安全管理模式,才能使医院的各项工作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健康、稳定地发展,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3篇

1 临床手术室常见护理隐患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效果的好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很大影响。当前,一些手术室医护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隐患,这些隐患很有可能影响手术的治疗效果,甚至给患者留下终生遗憾。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隐患:

1.1护理人员自身隐患 护理人员由于工作量大,强度高,容易降低精神集中力,降低工作效率,从而容易促使护理事故的发生。 护理人员存在责任心不强导致护理差错, 约束力差疏忽大意而出现医疗事故,专业技术不熟练而对仪器无法正确操作,知识面窄对新问题应对能力差,缺乏创造性思维,对护理记录的书写不规范,出现漏写、漏签、错写,与其他记录不符合等问题。接待患者查对错误或者发生接错患者或将患者错放手术间等综合的人为隐患。

1.2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的隐患 手术后对遗留器械、物品清点有误,造成手术时间的不适当延长。或者未按规定进行查对、放置,导致异物遗留。手术中护理人员无菌观念不强、手术操作过程中不严谨,洗手消毒穿衣不严格, 造成对患者的伤口污染甚至感染,而且没有及时的采取补救措施。污染标本及器械未放于指定盆内造成的污染。器械护士未经主刀医生同意丢弃标本或者术后标本未及时贴上标签,导致患者的标本混淆。或者术后的标本未及时送检影响了诊断结果。甚至送检标本错误影响了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室较其他医疗场所具有更多潜在的法律问题,更易产生医疗纠纷。

1.3与患者沟通不当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患者面对各种手术器械心理很容易出现恐惧,不安,心理产生波动。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手术室护理工作节奏快和乏味,致使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造成护理人员工作的主动性较低。当患者向医护人员提问时,医护人员往往语气生硬,让患者的恐惧心理更加严重,使其情绪波动更大。另外手术室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手术室护理工作对护理技术的专业技术要求高并且需要全面的技术,就沟通技巧来说很多医务人员还需要加强。

1.4制度不健全 合理的制度是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医护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护理工作, 随着卫生部新制度的出台,宣告以前的一些旧的制度需要及时修订或添加制度,这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一个适应过程。适应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新规章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充分,造成了护理事故的发生。

2 防范对策

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在手术中不发生认为的不必要的意外。本着对患者负责,对医护人员负责的态度对手术室护理中寻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强化各项规章制度 落实健全的制度是保障手术室护理安全的前提。要及时的防止出现事故,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安全性,需要及时修改和添加各种新的规定制度,吸取从实践中发现和得到的经验教训,如标本管理、物品清点、交接班制度、手术室安全制度等容易出现差错的各种制度和工作细节, 并且由专门人员负责进行定期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出台各种奖罚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抓好制度落实情况,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不,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安全。 加强医患沟通,树立职业的神圣感,增强自信心。建立手术室管理手册,手术室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而且对于新护士来说是工作行动准则,每个人都必须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上遵循操作规程。 对管理者来讲遵守管理手册,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是评价工作质量的依据,是消灭护理事故的重要措施[4]。

2.2建立手术室护理人员 绩效考核制度。医院应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以不断的提高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并增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医院各项规章和制度的敬畏感,使其不敢轻易犯错;医院还应该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资水平、晋升、奖金以及职称的评定等与手术室的护理安全事件相联系,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各种规章,以促进手术室护理人员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此外,医院还应该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术中巡视工作,使所有的护理人员都能够意识到术中巡视的重要作用。在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时候,特别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各项原始记录项的考核,研究显示,相当多的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均与手术室护理人员操作步骤的遗漏具有较为明显的关系。

2.3制定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强的关系最为直接,然而,这种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相关制度的缺乏以及实施力度等是导致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原因。明确、清晰、无争议、科学、客观、具有较强可行性的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手术室护理人员侥幸和惰性心理的产生,更加有助于手术室护理人员遵章行事习惯的养成,对于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包括如下的几个主要方面:①患者手术之前的确认制度:手术室的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之前必须要详细的检查手术的安排单,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台次、手术时间以及术式进行再次确认,并确认患者物品器械和药品等是否准备妥当;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手术之后对本台手术的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资源进行清点;手术室护理人员应该防止医疗器械、物品以及药品等准备不全或者患者手术之后器械、敷料等遗留在其体内等现象的出现;②手术室的复核管理制度;手术室应该建立患者手术前、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关键指标的双人复合制度,以确保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防止关键步骤出错;③手术患者的交接制度:患者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均应该严格的执行交接制度,护理人员应该详细的向交接者交代患者手术之前以及手术过程中的具体状况,从而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依据;④患者手术标本的科学管理制度:在患者手术之后,主刀医师应该和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签字确认,以保障手术标本管理的安全;此外,手术室的防感染制度、患者原记录的填写和管理制度以及安全事件的处理制度等均是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所医院内部均有相应的手术室安全管理制度,然而,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 其诊疗项目、设备仪器以及人员等均不断的发生改变,而如果手术室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仍然一成不变的话,则很难适应手术室变化与发展的需要,势必导致安全事件的发生。所以,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部门 - 手术室,其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也应该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以保障手术室护理的安全。

2.4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及工作环境,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职业有害因素对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侵袭,为手术室护理人员配备好各种防护用品,以有效的防止体液和器械等对护理人员的侵害等也是降低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方式。医院还应该积极的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不断丰富护理人员的业余生活,给予其必要的关心、尊重与理解,最大限度的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

2.5术前疏导 在患者手术之前,护理人员应适当与患者进行交流,向患者说明手术过程及所达到的疗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嘱咐患者正确配合手术的进行,鼓励患者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提高职业化沟通技巧,运用语言艺术,把握与患者交流过程中语言的严谨性,努力营造轻松、信任的氛围,为手术的成功创造条件。

2.6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人员配置 医院的手术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场所,故而,对于在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而言,均应该是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经过科学、合理配置且相对固定的专业人员。在选择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时,应该严格要求,不仅要选择正式编制的护理人员,其应该具备身体健康、吃苦耐劳、性格开朗、思维敏捷、动作迅速等优点,还要重视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手术室的具体工作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排班,并本着以老带新的工作原则做好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带教工作,以不断为手术室的护理人员注入新鲜的 " 血液 ",提高手术室的临床护理质量。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鼓励其进行钻研和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3 结论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和预防是一项复杂和长期的工作, 手术室作为一个高危险的医疗场所, 任何护理的疏忽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完善的手术室的管理制度,科学的人员配置,高素质和专业能力强的护理团队是手术室安全的重要条件。 所以为确保手术室的安全,需要及时的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对手术过程中的每一细节都要仔细的检查,不断的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尽最大可能的杜绝护理事故的发生。 对手术室中存在的隐患要及时的发现和及时处理,为患者的手术创造和谐的手术室环境,提供安全和满意的护理。

参考文献:

第4篇

1 基层医院护理安全管理隐患的分析

1. 1 护理人员的因素

1. 1. 1 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重视不够, 没有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忽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工作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只注重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 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

1. 1. 2 缺乏职业责任感 基层医院由于医院的发展, 增加新的护理人员是护士流动较大的原因, 刚参加工作的护士比例高, 没有建立较好的职业责任感, 缺乏慎独精神, 对患者病情观察不够认真、及时, 导致患者的病情突然变化时, 失去抢救时机, 导致严重后果。

1. 1. 3 护士综合知识水平偏低 基层医院的护士约有60%是刚毕业的中专护士, 资历浅, 综合知识水平偏低, 只有书本知识, 没有工作阅历, 缺乏经验, 不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 在护理工作中没有预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很难准确实施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低, 容易造成操作失败给患者增加痛苦。

1. 1. 4 工作压力较大 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环境, 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人际关系复杂, 尤其是护患关系, 它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双方的权益问题、人格和有关道德与法律责任问题, 处理不好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2];护士工作量大, 三班倒的工作性质, 使护士易产生急躁情绪, 导致护士工作失误率提高。

1. 1. 5 护患沟通不协调 护士在与患者沟通中, 由于缺乏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交代病情语言失度, 解释工作不到位, 特别是在用药咨询、住院账目查询时, 很容易导致患者误解、不满, 甚至引发护患纠纷。

1. 1. 6 护理病例书写方面问题 未深入病房观察病情, 导致记录不真实;记录过于简单不能真实反应患者病情;护理记录的病情、时间与医生记录不一致;病情变化记录不及时或漏记, 一旦发生纠纷, 拿不出可靠的证据。

1. 2 医院方面的因素

1. 2. 1 基层医院人员结构及流动性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大多数是来源于中专刚毕业的学生, 低年资、低学历, 缺乏临床经验或未受过规范的上岗培训。现在岗的很多合同制护士边工作边寻找待遇较高的医院, 工作不安心, 有流动倾向。

1. 2. 2 岗位设置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护理人员流动性大, 导致经常缺编;另一方面年轻护士较多, 休婚假、产假, 或年轻护士家不在本地, 存在春节的假期串休等现象, 护士休假时医院往往不增加人员, 导致临时缺编。

1. 3 护理管理方面

1. 3. 1 管理者缺乏管理知识、经验 基层医院护士长绝大多数是从护士直接提拔到管理岗位的, 接受管理培训机会很少, 属经验型管理者。

1. 3. 2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虽然建立了健全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但由于监管力度不够, 存在落实不到位情况。

1. 4 患者方面

1. 4. 1 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及媒体的作用, 患者的法律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1. 4. 2 患者对医疗水平期望值过高 基层医院患者缺乏医疗常识, 对医疗水平的期望值不符合实际, 如果诊疗结果与自身期望值有差距, 便产生不良情绪并转嫁到护士身上, 出现不遵医行为。

2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2. 1 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结合护理培训工作, 培训护士《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理工作关系较密切的法律知识, 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树立工作中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认真履行告知义务,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

2. 2 完善并落实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将主要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成《部门规定》下发, 对护士培训、考核, 指控小组加大监督力度, 督促护士掌握并执行, 保证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2. 3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根据基层医院低年资护士较多及流动性比较大的特点, 建立值班组长负责制, 做好传、帮、带工作。科室利用各种会议、交接班、晨会、查房等时机进行安全教育, 强化安全意识。护理部每季度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 讨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排查不安全因素, 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做到持续改进。

2. 4 制定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加强质控和检查力度 针对护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护理部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 制定《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采取多种形式定期进行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 并要求科室制定整改措施, 护理部负责追踪整改措施及结果。

2. 5 加强各级人员培训 每年有计划的选派护士长参加省级、国家级护理管理培训班;利用每个月护士长会议时间结合医院目前的工作对全体护士长进行护理管理方面的培训, 不断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抓实新上岗护士岗前培训、上岗前3个月培训;对在岗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 注重低年资护士“三基三严”培训, 科室利用晨会、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的时间培训护士专科知识, 在对护士进行护理操作培训时, 注重操作中无菌观念、提高操作成功率的培训。

2. 6 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 护理部制定《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并下发, 制定各科护理病历模板, 要求各科室护士在书写病历时, 既要符合模板要求, 又要体现患者的个体化, 迅速提高了护理人员书写的能力及法律意识。护理部举办护理病历展评, 提高护士书写能力。护士长每天检查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和出科病历质量, 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改, 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护理部定期检查护理病历, 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 澄清模糊记录中的认识, 统一书写标准。

2. 7 人性化管理, 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 倡导护理管理者关心、爱护护士, 用“以员工为中心”的思维考虑问题, 与护士谈心, 及时发现护士的不良思想动态, 提醒护士调整自己的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积极争取增加科室护士编制,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对排班模式进行大胆改革, 灵活安排中班、节假日值班人员, 使护士超负荷工作的现状得以明显改善。

2. 8 重视医患沟通、提倡人性化服务 每半年对护士进行一次《沟通技巧》授课, 组织观看沟通培训录像。通过培训, 使护士有能力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通过有效地的沟通, 使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了解病情, 对病情的转归有正确的认识, 增强患者的从医行为。通过培训使护士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中讲究语言的艺术性, 对患者的过激言行, 能够换位思考、体谅患者, 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感化患者, 争取患者的信任与理解, 化解医患矛盾, 保证医疗安全。

第5篇

1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有时会侧重于硬件设施及应用层面的投入,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问题重视不够。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健全,操作规程及职责的不明确,也会导致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中出现网络安全问题。

2使用者自身信息安全意识不强

由于医务工作者自身因素,并没有经过网络安全理论知识与技术的专业培训,网络安全意识相对较薄弱。在医院局域网内,工作站计算机未配置光驱并禁止USB端口,极个别员工将自己的光驱连接到计算机上,安装并传输一些未经检测并可能携带病毒的文件。网络中其他客户端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共享下载使用该文件,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与此同时,使用人员存在一定的侥幸依赖心理,认为出现问题也有专人来解决与维护,忽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使得对网络的监管、检查、维护困难重重。

3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日益严重

随着网络资源的不断发展而来的是日渐繁多的网络病毒,随着计算机病毒的不断扩散,对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的进行带来很大的阻扰。由于对网络安全管理及维护的投入较小,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的相对滞后等原因,导致无法对新型病毒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预防及应对措施,结果轻者导致占用存储空间,影响系统效率,重者破坏数据完整性,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保护的相关建议

1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网络安全管理依赖于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的同时,也需要有严格的制度保障其实现。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不断建立及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职责,明确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及操作人员的工作规范及职责,各工作站的操作规范,建立合适的奖惩机制,做到计算机网络安全制度化管理,认真做好落实和监督工作。

2保障做好岗前培训工作

专业技术人员需制定详细的岗前培训工作计划,对医务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使其能明确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医疗工作中的操作规范及流程,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培训人员可以由各科室进行推荐,先组织较年轻,接受力、理解力较强的工作人员先进行培训,以起到示范带教作用,之后再分批次对各科室人员进行整体培训,以达到各部门全科室普及的效果。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医院网络功能应用的不断增加,人员的不断变化,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不间断的过程,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提前规划,落实工作。

3计算机网络硬件管理

对于医院计算机网络而言,服务器的安全在网络安全中处于最核心地位。因此,应当遵循对于机房环境建设的国家规范,建立良好的机房环境,同时也应有严格保障的UPS电源,避免因断电而造成的数据丢失。同时也应对网络各组成硬件,如网线、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等连接设备制定详细的日常维护计划,并做好工作日志记录,做好值班记录,做到维护管理程序化、规范化,保障医院网络的正常运转。

4提高网络安全软件技术水平

若从资金的角度考虑,在未能投入大量网络安全硬件辅助设备的前提下,加强网络安全软件的技术水平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加强防火墙控制。防火墙技术是防范外部网络攻击的有效途径,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防火墙控制,提高医院计算机网络网络防火墙的技术水平,是避免外部非法入侵的有效手段。但因其不能防范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作为辅助手段,可以适当采用入侵检测手段,加强对系统运行安全的监控。防毒墙(网络版)的使用。防毒墙(网络版)可以对文件系统进行实时扫描,以保护终端客户机和网络服务器不受病毒/恶意软件、间谍软件/灰色软件等威胁攻击的危害,而基于Web的管理控制台可以轻松的在每台终端机和服务器上设置协同的安全策略和部署自动更新。

5网络隔离措施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将内网与外网独立设置的策略,从物理层面上将医院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进行隔离,避免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同时对连接外网的计算机进行严格控制,以保障医疗信息的安全。内网可通过交换机划分VLAN将整个网络分为若干不同的广播域,实现网络中不同网段的物理隔离,防止影响一个网段的问题对整个网络造成影响。

6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最主要策略,要严格控制工作站子系统使用人员的授权,在保障日常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其授权。对于工作中确实需要授予特权的情况下,尽量控制授权人数,如科主任和护士长,便于管理,有利于出现问题时查找责任。同时做好用户登录口令管理,杜绝共有、共知用户口令的现象,确保发生问题时可以顺利查找责任人。

7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为防止因意外而导致的信息丢失和网络瘫痪,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是数据库管理员维护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操作。

三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医院;网络信息;安全因素;防护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6)01-0048-01

引言

在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这无疑就造成了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的相对落后,安全措施方面的局限性也是暴漏无疑。好在随着全球化网络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也随之得到一定的提高,再加上新的医改方案的落实实施,更是使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医院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更是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顺以有序的进行。现阶段医院的各项工作都依赖于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其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确保医院网络系统的安全工作势在必行。

1网络安全概述

网络安全是指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论是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还是其系统中的数据都不因任何原因被恶意更改,也不因偶然的原因而遭受到重大的破坏,甚至泄露;网络安全还要求网络系统能够连续可靠的正常运行,不出现网络服务中断的现象。网络安全顾名思义究其本质上来讲就是指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但从广义来说,任何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或是其完整性和可用性,亦或是其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及其理论都在网络安全的研究范畴。

2医院网络信息的不安全因素

2.1管理因素

管理在网络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地位不容动摇。安全管理中的责权不明,会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混乱的局面,当然不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缺乏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管理安全的风险。

2.2硬件因素

硬件安全是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指信息系统中的硬件设备的相关性能,如果其硬件性能不能够稳定的工作或者存在这样那样的故障问题:①就会使医院的各项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②还会使整个网络信息系统的服务器出现问题,紧接着交换机等设备也会相继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时导致医院整个网络处于瘫痪状态也是不无可能。

2.3软件因素

软件安全也是网络安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主要是指计算机病毒或是黑客的侵入。在过去一段时间,医院的网络信息系统大多都采用封闭式的局域网,这样虽然避免了外来病毒以及黑客的侵入,但是就医院整体而言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有局限性。现如今,现代医院网络信息系统不再使用以前封闭式的局域网,而是采用开放式的互联网网络,这样一来虽然医院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很容易受到外来病毒或者是黑客的侵入,致使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不安全性大大提高。

3医院网络信息的有效防护措施

3.1安全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医院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执行安全策略时要制度化,确保信息化设备及系统各项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并严格实施与执行。

3.2硬件安全措施

在硬件安全方面,服务器是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中心,所以加强服务器的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进一步确保服务器的安全运行,需要在服务器以及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设备上安装入侵检测系统,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病毒的侵入。此外,外在环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网络信息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就要求我们控制好设备运行的环境、湿度、温度等外在环境,从而达到确保医院网络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

3.3软件安全措施

在软件安全方面,数据库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因此对于数据库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目前现有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常见的数据库有SQLSERVER、ORACLE数据库。在数据库的管理工作中严格操作以及规范管理是最基本的要求,对数据库进行及时的备份才是数据库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备份能够有效的预防数据的丢失,确保数据库的整体完整。目前在医院中常用的数据备份方法有以下几种;双机热备、异地备份和磁带备份。双机热备是指书库从主服务器备份到备份服务器上,能够实时有效的进行,另外其每天进行三次将数据分别备份在主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上,这样一来即使其中的一台服务器出现了故障,启动另一台服务器就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数据的完整性也不会遭到破坏。磁带备份也是较常用的备份方式,高容量、易携带以及易保存是其较为显著的特点,在数据的异地保存中工作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的预防医院中心机房发生灾难性的事故,使丢失的恢复完整。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医院各项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工作效率,就要做好医院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提高医院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淑梅,朱芮颖.电子文件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护措施[J].黑龙江档案,2002,06:47.

[2]宋颖杰,于明臻.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J].中国现代医生,2007,17:104+110.

第7篇

关键词 手术室 安全管理 对策

手术室安全管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结合我院手术室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建立手术室安全管理,健全和完善科室各项管理制度,制定目标管理。几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手术室护理安全注意要点

①接错患者,特别是患者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护士问话,易发生接错或错放手术间。②手术部位错误,特别是对称性器官手术容易出错。③手术安置方向有误,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或两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受压,衬垫不当影响患者循环呼吸。④器械准备不全,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良,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利,结扎线不牢,吸引器连接管道堵塞,全麻过程氧气管道供氧突然压力不够等。⑤清点有误,术前、关闭体腔前和体腔后,器械、敷料、缝针等清点有误,操作不当导致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器械完好性被疏忽,自动拉勾螺丝短缺或传递前忽略检查,导致心中无底。⑥术中仪器使用不当,准备时未试机,临时故障,电力电极固定不稳脱落,致患者皮肤与升降台或手术台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电灼伤。⑦用药有误,输血、输液查对有误,药物摆放有错,静脉液体标志不清,导致误用,执行口头医嘱有误。⑧切口感染,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手术间空气消毒不达标,参观人员太多或有上呼吸道感染人员进入手术间。⑨术中病理标本保存不当或丢失,手术患者护送不当,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患者坠床,术后患者X线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制度保障完善,系统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①手术室的一般制度:落实手术人员规则、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及考勤、考核制度。②安全管理制度:术前做到“六查”、“十对”、“四到位”制度。六查:接病人前查、患者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手术开始前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高频电力。③清点制度:术中三人三清点制、即术者、洗手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前后共同清点台上纱布、缝合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三不交接制度:洗手护士手术未结束前不交接,巡回护士敷料、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新设备增加等变化,有些制度落实有可能偏差。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提出措施,并认真学习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

加强业务学习,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级护理学历自学考试,选派护士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会。加强三基训练及技术操作培训,以提高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到术中主动配合。

体 会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做保障,其次要注意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新护士的岗位培训及带教工作。建立健全手术室管理制度,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第8篇

【关键词】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临床实验室除了满足质量和能力要求外,还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体系由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环境、设备、供应品、方法等要素构成,它们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或相互依存,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人员安全、样本安全和社会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1]根据病原微生物对人或环境的危害程度,将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分为Ⅳ个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而我们基层医院实验室面对未知疾病的标本,则无法预先判断标本中所带的致病微生物的高危程度,更难确定哪种类型的检测应该在哪级微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因此,基层医院实验室的设施、建设、设备、操作规范等必须达到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标准,以防备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目前,基层医院实验室存在布局不合理、消毒设备落后、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生物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笔者经过多方面了解,结合本室情况,浅淡基层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1 主要存在的问题[2]

1.1 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不符合要求,如实验室的布局不合理,结构老化,废水排放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不达到要求。

1.2 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缺乏操作性,难以落实。

1.3 实验人员配制及培训不足,生物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

1.4 缺少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和应急体系与预案。

1.5 生物安全管理力度不够,领导层更多的重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信息管理,相对忽视了生物安全管理。

1.6 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够规范。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实验室在选址和建筑物间距虽没有特殊要求,也不要求有单独的建筑物,但还是强调要与办公用房的其他公共用房隔离,尽量自成一区或设在建筑物的一端,远离公共活动场所。对功能接近的实验室最好集中布局,尽可能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实验室的内部布局一般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必要时应增加半污染区。若为负压实验室,最好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考虑增设缓冲区,以保证实验室的压力梯度。一般实验室废水的排发的种类不同,采用不同的排水和消毒方式对废水进行无害性处理,才能对外排放。这就要求实验室必须设立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实验室应备有生物安全柜,安装生物安全柜时,要考虑到房间的通风和排风,不会导致生物安全柜超出正常参数运行。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远离能打开的窗,远离行走区,远离其他可能引起风压混乱的设备,保证生物安全柜气流参数在有效范围内。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与致病微生物接触[3]。

2.2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目前,对于一个单位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形式只是为目的服务的,只要考虑到涵盖生物安全的一切要素,紧密联系单位实际,依法建章立制,设计科学、合理、可行、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制度,达到保证安全的目的,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可以接受的。

2.3 “硬件、软件和操作者”是构成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三要素,而其中人是核心要素。如果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多高级的设施也发挥不了作用,再好的制度也得不到落实。因此,有计划地开展人员培训以提高实验室相关人员的素质甚为重要。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还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每年组织对其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必要时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接种,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意外感染而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2.4 实验室设计建造之前应进行规范的危险度评估,在实验活动中实行实时评估,并在随后进行定期阶段性再评估。评估主要依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4]划分微生物危害程度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同时考虑实验室活动中可能涉及的传染或潜在传染因子与预防措施、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经验等其他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它帮助实验室的设计者和操作者确定实验室的规模、设施和合理布局,评估职业性疾病风险,制定相应的操作程序与管理规程,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危险性事件的发生。生物安全实验室发生意外事件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因此在从事某项危险的实验活动之前,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体系预案,并通过培训,定期演练,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熟知。

2.5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力度不够,直接导致规章制度不完善,给生物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工作,加大对基层医院的扶持和指导的力度。对基层医院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改善医院设施和实验室的环境。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2.6 实验室应根据国家规定的要求建立实验器材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工作程序。应遵循根据我国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应当制定规章制度和应急方案;及时检查、督促、落实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5]。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建立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提高检验人员生物安全的防护意识,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规范实验室操作技术,做好应急体系与预案,持续不断地对具体过程进行评估、审核和改进,同进制定出更高的标准,确保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确保各个环节的完善,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基层实验室目前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当地卫生主管部门、上级医院、上级专业技术人员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保证基层医院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2OO4.

[2] 王利平.基层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672-1673

[3] 丛黎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4:12-16

第9篇

关键词:中药 库房 制度 管理

中药库房管理制度是针对中药的入库和出库流程、中药的在库养护程、中药的保存场所以及人员的岗位职责等的进行规范的制度。是在医院整体管理机制下建立的库房管理制度。既要服从于医院大局的管理,又具有其特殊性。中药库房是各医院储存保管中药饮片的场所,应该加强医院中药库房的制度建设与管理。要提高中药在医院的管理效率,为确保中药的质量,中药库房的制度管理关系到中药质量的优劣以及中医临床治疗用药安全,必须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1 明确管理职责和责任的制度

1.1 明确管理职责

通常中药库房的管理是实行药剂科主任领导下的专管负责制。就是依据医院中药库房的管理制度约束库管人员的行为,用制度来操纵药库运作过程,完善中药管理体系,确保入库中药质量和库存中药的品质,为临床医疗提供可靠的后勤支援与保障。包括入库前的验收、入库后的存放、库存期间的养护管理、出库的发放等工作,库房管理人员要对对库存中药实行全方位负责制。要对整个库管流程中中药的质量负责。库房的保管员、养护员要职责明确,流程清晰。

1.2 明确责任的监督奖惩

要形成全员管理,全流程监督的管理机制。医院和药品管理部门有权定期和非定期盘查库房,及时了解库房管理人员对药品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督促库房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并反馈医院其他部对中药库房管理意见。在定期和非定期盘查时若发现库存库空、霉变、生虫、受潮等现象,对于在库房管理工作中成绩突出和有重大贡献者药予以奖励,对于库房人员尚未上报或予以处理,则予以批评教育一定的罚款。

2 确保中药流程和养护程序的制度

2.1 中药的流程管理制度

中药在医院库房的流程包括入库、在库存放、出库等。与中药库房流程管理相匹配的制度包括入库审核验收制度、在库管理制度和出库核对制度等。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中药质量安全的保障。入库审核验收制度明确了中药入库的验收程序,核对内容。出库管理制度明确了中药的出库程序和审核的内容。多数医院都已经事实行了微机管理,在出入库的审核以及中药信息的登记等程序上都要依据程序的设定的要求来操作。

2.2 中药的在库养护管理制度

在库管理制度是中药库房管理制度的核心,关系到中药存放的安全和质量。因为中药材或饮片贮藏量大、品种多,而且受环境影响大,中药的在库管理制度就要对巡库检查、翻仓和勤烘晒、气调熏杀、整理清洁、盘点、报表等环节作出相应的规定。贵重药材细料和剧毒药要实行专人、专柜、专帐、专薄、专锁保管。科学的归类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要求库房管理人员把更多的时问和精力倾注于中药质量养护管理上。要求库房管理人员等偶按中药分类或顺序编号,根据中药的特性,定期(如每周或每月)查看并作检查记录,随时发现药材有无霉坏变质,以便及时处理。针对某些药材易虫蛀和发霉现象,要进行翻仓和烘晒,以达到防虫防霉和散潮目的。在霉雨季节要对易虫蛀品种要勤加检查,必要时进行2~3次熏杀,不让细菌有繁殖的机会。要注重库房的整洁和卫生,做到无垃圾、无污物、无霉烂、药材排列整齐,用物清洁。要保证中药数量的准确,结合日常工作进行出人库查对、翻晒时查对,做到账物相符。要勤盘点、勤报表和勤查价,做到计算机库存与实物库存相符。库管人员可自行对贵重药品、常用药品进行库查,杜绝实物库存与机账库存不相符的情况。定期将库存情况总结上报,为医院中药的采购和调价提供准确的信息。

3 加强中药库房的安全管理制度

中药库房的安全管理包括财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等。要求在管理方面要注意防火、防潮、防水、防盗、防意外损害等。防火是中药库房安全管理的为首要任务,在库房内要配备灭火设施,易燃易爆的中药要远离电源和火源。中药库房的选址和建设等过程要主动邀请当地消防部门的参与。要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和接受消防部门的检查。将消防部门的建议写到制度当中去。在对中药进行养护操作如熏库和气调养护等工作时要提前做好通知和准备,以防止引起人员的意外伤亡。在高处存放的中药要有良好的固定装置,以防止脱落引起意外。要规定库管人员每天观察库房有无漏水、渗水现象,并做好记录。人走关水、关电源。要有严格的防范措施,安置铁窗、防盗门、监控系统,加强防范,不能有疏漏。

4 讨论

医院所用中药药类繁多,范围较广,中药库房管理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施中药库房的流程管理是确保医院中药质量安全的前提,而库房的安全管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科学的医院中药库房管理制度,是医院用药安全的保障。良好的库房管理制度能够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工作责任心,提高库房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口维敏,李振华,陈奋梅.中药库房管理的工作体会.中国药房,2007,18(18):1433-1434.

第10篇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存在问题;有效措施

安全生产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保障广大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路桥工程不断发展壮大,每年都会有很多的大规模工程开展建设。然而,近几年路桥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给家庭、企业、相关部门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有效措施。

1路桥工程施工特点

(1)路桥工程的工期较长,基本上都是露天作业,所以很容易受到自然环境和天气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在风雨较多的季节或是遇到地质松软、沙态化较严重的路段,都会因施工难度加大而延长工期。(2)立体交叉施工,高空作业较多,增加了施工安全管理的难度。(3)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在路桥施工中,一般施工人数较多的工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重视安全教育,保证生产与安全同步。

2路桥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人员的安全问题

施工人员是路桥工程的施工主体,只有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才能保证路桥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然而,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又大,很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又没有经过正规的安全教育培训。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不熟悉施工规范而导致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尤其是高空坠落、触电等事故频发,不仅严重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进程。例如,2012年4月24日,广东某道路施工过程中,现场使用了一台混凝土搅拌机,由于施工人员较多,砂浆供应不上,所以现场人员被迫停工等料。而身为抹灰工长的文某非常着急,于是到搅拌机旁边指挥边拌料,并趁搅拌机操作工不在的情况下,私自违章开启搅拌机,且在搅拌的过程中,将头伸进料内查看搅拌机情况,最终被爬升的料斗夹到头部后,人跌落到料斗下,料斗下落后又压在文某的胸部,造成头部大量出血,最后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这起事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抹灰长文某的安全意识不强,在操作工不在场的情况下,私自违章操作。由此可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重要。

2.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路桥工程现场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路桥施工过程中,由于人流、物流量较大,很容易出现混乱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对施工的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然而,有些施工企业缺乏对现场安全管理意识,导致施工现场出现垃圾乱堆、设备乱放等现象,不仅给施工带来了不便,还严重威胁了现场人员的健康安全。而针对这一现象,施工企业如果没有及时加强安全管理措施,而是采用置之不理的态度,会使施工现场的混乱程度愈演愈烈。

2.3机械设备管理问题

路桥工程的施工过程较复杂,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但这些机械设备如果使用不当大多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导致现场出现混乱,为了操作方便,机械设备没有安置到安全的地方。另一方面,大部分施工企业缺乏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的意识,对于设备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及时地维护和保养,导致机械设备的性能降低,使之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安全问题,造成安全事故频发。例如,2005年,某建筑公司在路桥施工的过程中,使用的起重机突然出现了钢丝断裂的情况,致使塔臂坠落,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造成该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相关部门缺乏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没有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导致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越来越严重,最终引起了安全事故。

2.4缺乏有效的监管部门

很多路桥工程施工企业只注重完工后的质量验收,忽视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作,缺乏相关监督部门的有效监管。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从而加大了施工的不安全因素,影响了路桥的施工质量。

3路桥工程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注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整个路桥工程中的首要问题。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他们的健康安全,是维护路桥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首先,在选择施工人员时,企业最好选择有一定工作经验、对施工现场较熟悉的员工。其次,在施工前,企业要重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开展有关健康安全教育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充分认识生产设备和生产流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再次,要建立专项专管,根据不同的项目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监管。另外,要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制作一些有关安全知识的宣传图片、视频或文字,定点、定期播放展示,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最后,企业管理人员要多注意施工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情况,如发现员工的状态不对,要及时对其关心,给予休假,以保证路桥施工的安全可靠。

3.2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证路桥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首先,管理人员要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观念。在路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只有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才能自觉提高自身的责任感,积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因此,树立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有利于提高路桥工程安全管理的力度。其次,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要遵守“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路桥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路桥工程的具体需求,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如果有安全事故发生,要对相关部门的安全负责人给予处分。最后,落实路桥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对没有履行责任或管理不到位的安全管理人员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管理人员要注重工作细节,及时发现工作中容易忽视的问题,真正为路桥工程解决后顾之忧。

3.3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

在路桥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在对现场进行监督检查时,首先要明确各项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然后根据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将管理工作的检查情况落实到个人。另外,还要定期抽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根本上保障路桥工程的现场安全。

3.4做好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路桥工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较多且复杂,检查起来十分不便。所以,很多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是提高路桥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措施。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购买机械设备时,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在正规厂家挑选性能好、安全系数高的设备,杜绝闲置浪费。第二,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机械设备。每次使用完设备后,都要对其进行检查,如发生问题,要及时处理,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性。第三,使用机械设备时,尽量在一个科学的周期内使用,避免过度使用,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4结束语

路桥施工是一个周期长、突发事件多的复杂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是维护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路桥工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在工程的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企业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强现场监督管理力度,定期检查机械设备,重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作者:肖一心 单位:福建省莆田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直属大队

参考文献:

[1]郑联昌.浅析路桥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10(33).

[2]杨大为.谈路桥施工安全管理的难点及完善措施[J].交通与路建,2011(23).

[3]徐万青.浅谈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1.

第11篇

资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省资阳市 641300

【摘 要】护理工作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预后质量的关键措施。因此,加强护理工作安全管理,积极防范护理风险,是护理工作实施前的重点解决问题。护理安全是患者接受护理期间,未发生法律及法定规章制度以外的损害、障碍、死亡等。通过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对提高护理工作安全性起到显著促进意义。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风险;防范策略

医疗护理行业是高风险行业,现今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维权观念不断加深,对自身的健康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若出现异常情况,对医院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护理安全管理是加强患者护理全过程中管理措施,针对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问题采取必要的防范策略,对减少医疗纠纷,维护护患和谐起到显著促进意义。

1 影响护理安全因素

1.1 管理层因素

1.1.1 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目前医院普遍问题则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部分医院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但缺乏健全管理组织监督,使规章制度可有可无。

1.1.2 缺乏监控力度

上级领导对潜在危险因素缺乏预见性,未全面分析和总结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使得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无章可循,随意性大。

1.1.3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部分医院护理人员缺编,无法满足护理日常基本工作,给患者带来不安全隐患。

1.1.4 未重视护士教育培训工作

部分医院领导只重视护士工作,未重视护士的在职培训,对护士业务培训工作不足,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等。

1.2 护士个体因素

1.2.1 缺乏高度的护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护士在校未接受足够的法律知识教育,单是重视解决患者健康问题,而护士潜在法律问题。治疗操作前,未履行告知义务。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从而解决,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诱发医疗纠纷。

1.2.2 综合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护士资历浅,学历较低,护理经验不够,住院患者多会牵涉到许多专业性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护理。在患者沟通交流工作中,未掌握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知识,无法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1.2.3 新护理人员缺乏临床护理经验新来护士岗前培训时间短,还未来得及认识临床护理工作,尤其是一些护士专科知识薄弱,专业技能操作生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易发生护理差错,发生不安全隐患。

1.2.4 护理记录书写和管理不规范

护理记录中客观资料少,甚至简单,记录与医生记录不一致。或只记录观察到病情或执行的各种治疗护理,但对事后补充缺乏记录;病情变化记录不及时或漏记,出现估计等情况;当发生纠纷时,拿不出真实可靠证据。

1.2.5 交接班不认真

未认真交接卧床或翻身患者的皮肤状态,夜间交班时不到床头交接班,不知晓患者病情变化,交接班后未按照护理等级巡视,导致病情观察时太大意,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对病情发展缺乏预见性,导致延误抢救时机,出现严重后果。

1.2.6 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当患者收治较多时,无法贯彻落实三查七对,如抄错医嘱,漏抄医嘱等,在有疑问时未能及时请示报告,在注射、发药中张冠李戴,给错药或未按时发药。

1.3 患者因素

(1)部分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或心理承受力较低,易产生不理解、焦虑等情绪,依从性、配合力差,拒绝安排治疗等。

(2)患者因教育程度不同,素质较低等,对护士做出不尊重等行为,导致发生纠纷等现象。

2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2.1 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规范和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如分级护理制度、各项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等,并要在长期临床经验中总结而来。护理人员的各种行为都必须在各种制度的监控之下,人人平等。尤其是护士长,应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严格要求新入科护士,规范化各种行为,遵守制度。加强护士责任意识,反复学习各种护理操作规程,制定护理应急预案等。知晓并经常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增强安全意识。

2.2 增强护士法制观念

加强护士法制教育,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的相关讲座和学习,要求护士遵守法纪;同时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识,以此降低护理安全隐患。

2.3 加强护患沟通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尊重、体贴患者,给患者带来温暖,树立自身职业神圣感,促进护患沟通,及时解决其间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

2.4 增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新护士必须拥有护士执业资格证,跟班超过1 年,经考核后,专业理论、机能操作合格后才可上岗独立工作。鼓励护士多参加业务培训活动,使自身理论和操作能够紧贴时展。

2.5 合理应用人力资源

合理推行弹性排班,根据不同时间、护理量需求,及时补充和调配护士,保证一线护理工作有序运转,以免护理质量降低。

2.6 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和管理

护士应重视护理记录,统一护理记录格式。患者入院前应注重客观资料的书写,危重患者应全面、真实、准确、科学记录,若护理记录和医生记录不相符,应主动找医生核实,及时发现问题。

3 总结

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树立质量观念,注重护理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强细节管理。成立护理质量监控组,全面检查和总结护理质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立即处理,以此减轻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青.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96-2297.

第12篇

所谓的网络安全主要指的是网络系统中的数据、硬件、软件等能够受到良好的保护,不会受到恶意或者偶然的因素而泄露、更改或破坏,能够保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且提供的网络服务不会发生中断现象。由于医院本身的性质较为特殊,医院信息系统必须是一个24h都能正常运行的网络系统。除此之外,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辐射范围是整个医院的所有部门,很多计算机联网后同时运行,其中包含了患者就诊的每一个环节,这使得医院开展的每一项业务都有着非常高的网络依赖性。除此之外,医院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和医保联网,从而使医院网络模式变得更具有开放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只要医院网络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则会对医院的管理工作与医疗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给患者和医院带来巨大的损伤及灾难。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其中,系统安全包括应用程序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及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则会伴随着网络攻防技术的不断演变而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特征,数据安全主要包括数据防护安全及数据本身的安全。通常而言,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应用服务、产品、技术及物理4个层面。从应用服务层面来说,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在网络终端将网络接入后发生的安全问题,例如垃圾邮件、黑客攻击、非法入侵、病毒感染及违规操作等,导致系统网络中断、服务器瘫痪、主机遭到劫持、患者账户隐私被盗、数据被篡改或丢失以及医疗信息失窃等等;从产品层面上来说,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软件操作系统与硬件设备和应用程序中被恶意植入的代码及隐藏的后门造成的安全问题;从技术层面来说,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信息产品本身存在的设计与研发方面的缺陷,也包括日常管理维护及信息技术引进中的可控性、非自主造成的安全隐患;从物理层面上来说,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指的是由于受到错误操作、人为破坏、自然灾害以及计算机攻击行为,造成计算机网络系统无法继续正常运行下去。除此之外,随着当前网络科技信息的不断进步与变化,网络安全威胁也随之发生了很多方面的变化,新兴的网络威胁如APT攻击、钓鱼网站、僵尸网络等等,现阶段的网络安全问题可谓十分严峻。

2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网络安全的防护对策分析

2.1构建科学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充分保证当前医院网络环境的稳定健康运行,医院必须制定出科学的网络安全规章管理制度。医院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使用方法和合理的管理制度,例如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医疗资源数据存储备份制度、网络运行维护制度、医疗信息系统操作使用制度等,并且医院应当逐步培养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从而保证医院网络安全能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此外,医院还可以成立网络安全应急小组,当发生网络安全事件问题时小组应当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采取措施。如果出现灾难时应当在第一时间内对网络安全进行恢复,并且尽可能将医院的社会影响、故障损失及网络中断时间降到最低,同时形成长效的问题整改机制。除此之外,医院还应当对所有的网络使用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确保所有的工作人员能够完全胜任其所属的岗位职责。

2.2采取科学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医院应当在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施科学正确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从而保证整个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安全、高效、正常地运行。第一,为了进一步保证医院网络系统服务器能够高效、稳定可靠地运行,应当采取双机热备、双机容错等解决措施;第二,对于一些十分关键的设备,建议通过UPS进行主机设备供电,这能够在保证电压稳定的同时,有效避免发生突发事件;第三,网络架构设计方面,应当将主干网络链路也构建成冗余模式,一旦主干网络中发生线路故障时,则可以通过冗余线路保证网络信息数据依然能够得到正常的传输;第四,物理隔离措施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安全防护措施,医院专业的工作人员应当将网络外网和业务内网进行物理分离处理,从而防止发生互联网和医疗业务网络出现混搭的现象,这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受到互联网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疗业务数据发生外泄,还可避免非法用户借助外部网络进入医院信息系统和服务器实施一系列非法操作;第五,针对医疗业务信息安全,医院应当构建出系统和数据备份容灾体系,从而保障发生机房灾难和存储设备损坏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第六,采取权限分级管理的措施,避免修改数据以及越权访问等现象的发生,还能够对部分关键数据信息进行跟踪预警等。

2.3实施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

医院网络安全防范的对策较为繁多,在技术手段方面的对策应当变得多层次、多元化,从被动防护过渡到主动防御层面上来。第一,由于医院的网络架构是外网和内网隔离的,内网的网络安全需求更为高级,其应当安装一些强大的杀毒软件,同时还应当构建管理控制中心,以此来进行危险项修复、病毒库更新、病毒查杀、漏洞修复、全网体验等;第二,在医院的外网和内网之间构建出防火墙网关,从而将一些非法服务和不安全的服务过滤出去,对网络访问进行适当的限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探测及预警网络的攻击行为,避免出现潜在的、不可预测的恶意入侵现象;第三,要想有效弥补防火墙存在的漏洞,医院还应当采取专业化的入侵检测系统部署措施,将多个关键点分散在网络中,通过对审计数据、安全日志及行为或其他网络来检测所获取的各方面信息,并且从其中发现系统或网络中是否存在被攻击的现象或有违背网络安全的行为;第四,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专业的技术人员还应当通过安全扫描技术,全面扫描网络中的网络服务和可能潜在的安全漏洞;第五,构建云安全管理平台。通常来说,通过虚拟化平台能实现网络安全的集中式管理,如终端保护方案、事件管理(SIEM)、数据防丢失(DLP)等,从而为医院提供出相关的云服务功能,通过虚拟化的手段来压缩医院网络维护成本,并且能够对医院内部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例如,利用VMwarevSphere5与病毒厂商的结合,从而对服务器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这能够动态识别网络通信及对虚拟架构配置更改问题,同时还能够对用户中的未授权操作进行阻止,并且给在不会对系统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前提下防止Oday攻击等行为。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