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企业信息技术

企业信息技术

时间:2023-06-01 09:0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信息技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企业信息技术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发展;企业信息管理;竞争

前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必然要依靠信息技术为自己谋得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能够有效协调企业整体经济发展,促进企业信息的高效化管理。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几个发展阶段,列举了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主要应用,并总结出了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管理的重要影响。

一、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和应用。人们最早是利用大脑存储信息,并利用语言实现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类信息活动的范围和效率,带领人类走向抽象。第二次信息革命是文字的出现,它是由代表一定内容的符号组成的,人们在洞壁、石器上对事物进行标记,使信息能够长时间存留下来,并为我们研究古人类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即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在促进文化传播的同时,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信技术的普及,从最开始的电信、电报,到现代通信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在企业信息应用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只有更好的应用信息技术,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快更大的发展。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同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出现以来,迅速被渗透应用到各行各业。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造成的影响来看,企业只有很好的应用信息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重要应用

(一) 策略分析体系

策略分析体系,是企业专业信息技术人员通过信息体系分析,制定出企业的长期发展策略,它是企业信息建设的支撑体系。企业策略分析系统要求内外结合,同时进行。在内部,策略分析系统应当与企业内部的工作程序紧密结合,最大限度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生产效率;在外部,要向客户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二) 办公体系高度自动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很多现代化企业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员工的工作量迅速增大,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压力。企业员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操作业务流程,繁重的工作得以简化,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强度。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陈旧的工作模式,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发展在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的同时,提高了企业信息管理水平。

(三) 生产环节自动化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等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生产机器实现高度自动化,计算机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保证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实时销售体系和数据交换体系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成交效率。

(四) 人工智能化

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研发人类智能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持,以此系统为基础应对企业信息的千变万化。同时,人工智能体系在遇到人们因为没有研究出恒定公式而无能为力的情况,可以做出相应决定。目前,机器人逐步出现在生产车间,代替人为无法实现的操作,实现了很多情况从不可能实现到最终实现的发展过程。

三、信息技术对企业信息的影响

(一) 有效增强企业信息通讯能力

通讯能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企业执行情况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讯能力强,说明企业对突发状况具有较为敏感的判断力,并能快速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只有较强的通讯能力,才能保障企业内部信息交流顺畅。在信息技术发展初期,大部分企业利用面对面交流、电话、电报等通讯方式进行交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开始在其内部创建网络,为企业内部信息通讯提供了方便的环境,也使得企业于外部交流更加便捷。企业的发展历程证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 有效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企业的运营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大部分企业工作中都要进行信息的登记和传送,包括档案管理和存放。最初人们利用纸质档案进行管理,工作人员任务繁重,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脑和网络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企业的工作速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企业信息通讯更加方便快捷。企业逐步建立起内部数据库,通过对各种资料库的综合,制定更有利于企业快速发展的策略。

(三) 有效节约办公资源

企业运营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办公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纸质资料的存放要耗费巨大的资源。信息技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很多企业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了纸张的使用量,有效减少了企业的办公开支,这是符合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的。

四、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影响竞争范围,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够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以前,企业工作效率低下,业务往来缓慢,信息系统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企业能都在不同地域之间协调价值行为,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全球化,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之间创造了更多层次的关系,扩大了产品的竞争范围。信息技术使得商品信息更为直观,也逐步趋于多元化。商品特征、运用方式等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生动形象的呈现在人们面前,例如产品信息广告,电子报纸等。此外,信息技术有效提升了商品出来信息的性能。

信息技术加剧销售产业的竞争。顾客可以通过附有材料和商品信息的电子清单来评价商品价值,决定是否购买。订单和订货处理的高度自动化,使销售产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可以有效转变企业价值关系,转变企业之间合作的合作比重,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应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抓住这一机遇,充分结合企业现实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发展策略。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中的应用,能够有效转变企业的工作程序,简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在现代化的今天,企业应当适当引进高度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加强对员工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整体技术水平,加强企业信息管理,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瑞.浅析信息技术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和竞争优势的影响[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74-75.

[2]张颖.信息技术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20:51-52.

[3]李阳.信息技术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影响[J].现代国企研究,2014,Z2:19-20.

[4]徐F.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云南大学,2010.

第2篇

1 IT外包关系的主体

IT外包关系的主体是指在IT外包中取得一定权力、承担一定义务的当事人,这里指将信息技术外包出去的企业(外包方)和提供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的企业(承包方)。

1.1 IT外包方

IT外包方是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主体,是关系中的主要需求方,它在IT外包关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IT外包方必须根据组织战略综合考虑组织当前的和未来的信息技术需求,评价目前自己信息化现状是否满足组织对信息技术的需要,以及能够多大程度上满足企业需求,然后再考虑是否外包以及找谁外包等问题。

一般情况下,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决策的重要因素[1~2],企业规模越大用于企业IT建设的财力越丰富,在议价中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它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表现。另外,企业信息化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多次投资建设的累积过程[3],企业信息系统成长的不同阶段企业使用信息系统或技术的范围、层次和深度不同,因此企业的IT成长阶段直接影响着企业下一步的信息技术需求,从而影响着企业IT外包关系。

1.2 IT承包方

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角色,IT承包方对企业信息化各阶段的决策及其实施效果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在IT外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IT外包服务商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业务以及其综合实力如何,对IT外包关系特别重要。企业规模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表现,企业实力强,在关系中的议价能力就强。不同的承包方可以提供从IT维护、IT咨询、软件定制到系统集成等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这对IT外包关系的形成、维系和发展都有一定的限制。

2 IT外包关系的客体

IT外包关系的客体是指参加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主体享受权力、承担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标的,它具体指外包企业外包的是什么,即外包的对象或者外包的项目。

2.1 IT外包对象

很多学者的IT外包定义中明确了IT外包的范围,即外包的对象或者项目。如Lee JN认为IT外包是将组织的部分或全部IT资产、人员和活动委托给一个或多个外部提供商来完成执行,它包括下面的任何一种类型或其多种形式的组合:系统规划、应用分析和设计、应用开发、运营和维护、系统集成、数据中心实施、通信管理和维护、软件、硬件产品、设备管理、最终用户支持等[4] ;Reyes G等人认为IT外包意味着与组织内IT相关的物理资源和人力资源要由组织以外专门的供应服务商来提供或管理[5]。

2.2 IT外包对象分类

IT外包项目是分层次的,低层次的IT外包项目如IT基础设施的外包、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外包,高层次的IT外包项目如战略的开发与支持、信息系统的协同应用 [6~8]。

IT外包项目的层次对于外包方的战略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越高层次的IT外包项目对外包方的战略影响越大。比较被认可的分类方式是Kevin基于IT外包项目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将信息技术外包对象分为设备管理、系统管理、业务流程/价值链集成、协调、控制和战略开发与支持。

3 IT外包关系的环境

企业与其外部客观的经营条件、经济组织及其他经营因素之间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这些影响企业成败但又不在企业所能全部控制的外部因素就构成了企业的外部环境[9]。首先,承包方与外包方分别处于自己特定的行业(产业)环境之内,其次产业环境和位于其内部的各个企业均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

3.1 IT外包关系的宏观环境

宏观环境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外部环境,根据战略管理PEST分析,一个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

(1)政治环境。中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稳步上升,中国在未来应该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鼓励企业、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鼓励专业的信息服务企业发挥优势,承揽外包服务,帮助企业低成本、低风险地推进信息化。

(2)经济环境。经济的发展对外包方和承包方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对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外包方企业使用信息技术,还是承包方企业发展信息技术,都离不开大量的信息技术投资,这需要企业有相当的实力,而良好的经济环境为信息技术投资提供了基础。

(3)社会环境。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效果的日渐显著,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社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外包方企业的高层管理对信息技术的认可直接决定了企业的信息化以及信息技术外包。在这种大的社会认可的环境下,企业采用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外包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另外,社会教育促进了社会对信息技术的认可并为承包方企业培养了大量的信息技术专业人才,这大大促进了信息技术外包行业的发展。当人们把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外包方企业的信息技术外包与专业的信息技术承包方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正常现象。

(4)技术环境。信息技术对企业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它可以帮助外包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自身绩效。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组织的战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企业信息技术实施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过程具有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10],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包方企业会将其信息技术外包给专业的承包方企业,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对承包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3.2 IT外包关系的行业环境

根据波特(Poter)的观点,一个行业中的竞争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它们是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1)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将精力放在其核心竞争力上而将其他业务外包出去。全球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产业也正在高速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如东软、联想、用友、金蝶、大唐、中星微电子、浪潮等各类大型软件服务企业层出不穷。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一方面使得企业外包方越来越多、IT外包变成一种普遍现象;另一方面,IT外包服务业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个行业参与竞争,从而激励着行业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承包方和外包方的出现促进了IT外包关系的形成。

(2)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会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一方面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而将其需要巨额投资的信息技术外包是明智之举。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业是一个门槛相对较低的行业,大量的小型企业可以轻松地加入其中,这样不但会引起行业竞争的加剧,还会引来诸如人才等各种资源的抢夺。在相对激烈的竞争下,信息技术服务商需要主动出击寻找业务机会,从而增加承包方为外包企业服务的机会,促进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形成。

(3)购买商与供应商之间讨价还价的能力。在信息技术外包关系中,外包方是购买商而承包方是供应商。双方讨价还价所关注的焦点就是价格和服务质量。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主要看双方的相对实力,如果供应商是知名的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商,服务专业优良、资金雄厚、人才优秀,承包方为了得到优质服务其讨价还价能力就弱;如果外包方规模大、实力强,而承包方并不是实力雄厚的知名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商,承包商为了得到该业务,其讨价还价能力就弱。这就意味着不同的承包方和外包方之间由于讨价还价能力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信息技术外包关系。

4 IT外包关系解析

4.1 IT外包关系类型划分

IT外包关系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是由于研究角度不同,研究内容存在很多差异,关于IT外包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分类,目前还没有形成共识。本文基于IT外包关系的主体和IT外包关系的客体两个方面来思考IT外包关系类型划分维度。关系质量是反映IT外包关系主体之间关系的常用指标,而作为外包对象,IT外包项目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直接影响外包主体双方的关系[11~12]。所以,本文根据IT外包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和IT外包客体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外包项目层次)两个维度的高低将IT外包关系划分为:普通市场关系、普通伙伴关系、战略市场关系和战略伙伴关系(如图1所示)。

4.2 IT外包关系各类型特点

(1)普通市场关系的特点。普通市场关系是指IT外包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低、IT外包客体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低的IT外包关系。在普通市场关系中,外包项目属于外包企业较低层次的设备管理和系统管理,是战术层次的合作,外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对各自的行为、目标和政策的相互理解程度低,沟通的效率与效用低,相互信任程度低。双方签订的合约明确规定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一种刚性合约。

(2)普通伙伴关系的特点。普通伙伴关系是指IT外包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高、IT外包客体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低的IT外包关系。在普通伙伴关系中,外包项目属于外包企业较低层次的设备管理和系统管理,是战术层次的合作,但是外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对各自的行为、目标和政策的相互理解程度高,沟通的效率与效用高,相互信任程度高,双方签订的合约明确规定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一种刚性合约。

(3)战略市场关系的特点。战略市场关系是指IT外包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低、IT外包客体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高的IT外包关系。在战略市场关系中,外包项目属于外包企业较高层次的业务流程或价值链集成、协调、控制和战略开发与支持,是战略层次的合作,但是由于项目难度增加、业务内容不确定性增加,外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对各自的行为、目标和政策的相互理解程度并不高,此时沟通的效率与效用还比较低,相互信任程度也不高,双方签订的合约是具有一定柔性的战略框架协议,协议明确规定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对未达到预期要求的惩罚措施。

(4)战略伙伴关系的特点。战略伙伴关系是指IT外包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质量高、IT外包客体对外包企业的战略影响程度高的IT外包关系。在战略伙伴关系中,外包项目属于外包企业较高层次的业务流程或价值链集成、协调、控制和战略开发与支持,是战略层次的合作,虽然项目难度和业务内容不确定性增加,但是外包方和承包方之间对各自的行为、目标和政策的相互理解程度高,沟通的效率与效用高,相互信任程度高,双方签订的合约是具有柔性的战略框架协议,协议明确规定了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利益共享的激励性措施和风险分担的方式。

5 IT外包关系构成要素模型构建

基于前文对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主体、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客体和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环境三大要素的详细分析,构建了信息技术外包关系构成要素模型。

从图2可知,宏观环境中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影响是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大环境,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信息技术外包关系;承包方和外包方又受到自己所处的行业的竞争者、替代品、新加入者、供应商、购买商等行业环境的影响;外包方的企业规模与企业信息系统成长阶段、承包方的企业规模和业务服务类型等四个要素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的外包项目的层次和双方之间的关系质量,从而影响着信息技术外包关系的类型及其演化。

参考文献:

[1] Damanpour R. Organizational complexityand innovation:Developing and testing multiple contingency models[J].Manage- ment Science,1996,42(5):693-716.

[2] McGowan M K,Madey G R.The Influ- ence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Orga- nizational Learning Factors on the Extent of EDI Implementation in U.S. Firms [J].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1998,11(3):17-27.

[3] 于宝君.企业信息系统成长过程及演 化机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管理学 院,2008.

[4] Lee JN,Huynh M Q,Chi W K,Pi S M. The Evolution of Outsourcing Research: What is the Next Issue? [C].Hawaii In- 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 ences,2000.

[5] Reyes G.et al.Information System Out- sourcing Reasons in the Largest SpanishFir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 mation Management,2005,25(2): 117-136.

[6] 田安意.企业信息化的动力机制研 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

[7] Kevin J .D.IT outsourcing relationship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Interorganiza-tional Control Mechanism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1996.

[8] 孙剑斌,李盈盈.信息技术外包模式比 较分析[J].商业时代,2008,(31):85-86.

[9] 杨锡怀,冷克平,王江.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7-58.

[10] 余翠玲,毕新华,于宝君.信息技术吸纳能力演进的动力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12):1880-1884.

[11] Nam K.,Rajagopalan S.,Rao H.R. Chaudhury. A two-level investig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 outsourcing 1996:36-44.

[12] Kern T,Willcocks L . P.The Relation-ship Advantage:Information Technolo-gies,Sourcing,and Management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第3篇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的前提是信息资源共享,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就是信息技术标准化。所谓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指在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实践活动中,通过制定、修订、管理和实施各种信息技术标准,达到各种所需要的统一局面,以便获得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技术标准化从标准化方面看,它包括各种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管理、宣传、实施和复审等环节。从信息技术方面看,它包括信息的产生、识别、采集、分类编码、存贮、处理、传输、交换、显示和打印等环节。信息技术标准化是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的前提,是确保信息系统高效率运行的根本保证。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如何确保各信息系统间的互连、互通和互操作,如何确保信息的安全与可靠,是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而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手段就是信息的标准化。换言之,信息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就是规范企业各种信息技术应用系统的管理,充分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化技术,突破信息使用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改变企业生产模式和经营方式,准确记录和适时提供企业各运行环节状况,及时反馈企业运行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企业信息交流的质量和速度,实现企业范围内的信息共享。

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企业产品的创新能力与市场快速反应能力,降低库存和材料消耗,缩短生产周期以及减少非增值劳动等内在的需要。本文结合本人在标准化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列举出目前企业在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前,由于企业信息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存在工作量大、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办公设备落后、资金投入较少等诸多困难。虽然各个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和标准化基础不尽相同,但企业在信息系统实施的实际过程中却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

很多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标准化工作却反必要的认识,使得在信息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有关信息标准化技术人员和技术保障不足,如有的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标准化工作机构,缺乏熟悉标准和标准化的专业人员;有的企业在技术方面未制定相关的标准化管理制度、缺乏国内、国际有关的标准化工作的横向交流,企业标准与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尚未得到广泛的应用。

这就要求企业高层领导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企业信息标准化工作外,更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企业信息化机构、并由企业的最高领导挂帅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与充分的保障和大力支持,特别要有总体规划、阶段性计划和资金的强有力保证;信息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物资设备的优先配备;基层领导和各级人员的积极配合是实现企业信息标准化的重要保证。

如沈阳重型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机械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拥有年产10万吨钢、4万吨铸锻件、45万吨机器产品的生产能力。在参与国内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企业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公司成立了企业信息中心,在主要技术和研发部门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局域网络,在新改造的智能化科技大楼内建立了信息网络平台,为公司信息化建设打下一定的物资基础。

(二)信息资源缺乏共享性

有些企业信息资源对内缺乏充分的信息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对外缺少国内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行情以及先进科学技术信息进行有效、可靠、安全、实时的交流方式和手段。上述情况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在信息化形成初期,企业搭建出来的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体系框架缺乏系统性和可扩展性,信息系统实施的各个模块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基础数据,数据繁杂而且量大;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和技术的局限性,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开发的应用系统相对独立,而且描述企业信息资源的数据和编码分原则不统一,基础数据情况不佳,这就使得同一数据或数据指标在不同的系统、不同部门以不尽相同的描述和内容表现出来。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求企业制定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体系,结合市场相关应用软件情况及本公司产品结构特点的设计需要,并结合企业现行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管理系统建立的要求,使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如术语与符号标准、应用语言标准、数据库与资源库标准等要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产品型号及零件编码标准、生产管理编码标准、工艺管理编码标准、质检管理编码标准以及计划管理编码标准等在结合企业本身特点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不仅要在企业内部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IT技术人才,而且还要协助企业各基层单位建立各自的局域网络,并在建立子局域网络的基础上,将各子局域网进行互联,然后建立企业级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同时通过互联网,实现企业与外部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扩大外部信息渠道,充实企业信息资源。

(三)信息标准化管理薄弱

在方法上企业过分强调实施进度,使用大量顺序码,最终导致系统存在大量冗余数据,信息共享性差;在方式上标准更新和维护过分依赖人工比对,管理手段和效率低下;在手段上缺乏针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必要的信息标准化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对信息系统实施人员在上线过程中必须遵循和执行已制定的编码规则进行监督和制约。

这些都影响信息系统项目实施进度,实施周期延长,结果项目承包商和企业双方都拖得非常辛苦,严重的还可导致信息系统项目的彻底失败。这就要求企业要在确保企业信息标准化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督,必要时及时进行调整,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求企业充分利用各方面的专家,特别是一些院校的、前沿研究的一些老师。

(四)相关工作的宣传及培训力度不够

企业信息标准化工作贯穿信息化建设的准备、设计、实施、上线支持和优化等五个阶段,具有实施周期长、费用大、信息量大、工作难度大等特殊性。由于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宣传及培训力度不够,大家对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础理论及概念了解不够,对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对此项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为此我们必须进行相关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家具备管理理论基础和超前意识以及与岗位相符的管理能力。否则不但不能够为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有时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为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21世纪是信息化时期,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必将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获得显著的发展。作为一个现代化企业要想在国内国际经济竞争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就是实现企业信息的标准化,在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离开信息标准化,就不能实现自动化,也无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只有不断加强企业信息标准化建设,才能不断提高企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晓明.械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标准体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王丽传.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中的标准体系框架研究[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2010(10):27~29

第4篇

1.信息技术的发展概述

信息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如下:

第一,语言的产生。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语言的产生使得原本储存于人脑中的大量信息得以传播和交流,是信息由抽象转为具体的重要阶段,由于语言的使用,使得人们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第二,文字的出现。人们将各种信息用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需要的时候读取信息,使得信息得以保存下来,使信息突破了时间的限制,而随着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互译,使信息突破了空间的限制。

第三,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纸张和印刷技术的出现使得信息的记录有了媒介,书籍、报纸等的出现实现了各类信息的分类记录以及有效传播和共享。

第四,通信技术的出现。以电报、电话为代表的通信技术是将语言、文宇等信息通过电信号的方式传递出去,并在接收端将电信号转化为文字或语言的技术,在近一个世纪,通信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例如光纤的使用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得到飞速提升,而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使通信终端脱离了线缆的限制,大大增强了信息交流的便捷性。

第五,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的出现和不断升级使得信息处理的速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从而导致了人类社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的变革。

2.信息技术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支撑,而信息技术对于提升企业信息管理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1 策略资讯系统

策略资讯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而为企业提供竞争策略的信息系统,为企业在外部竞争和内部管理中建立策略性优势。利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创造策略,还能根据现实情况对竞争策略进行改变,以使其为企业信息管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际工作中,策略资讯系统的工作大体上可区分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首先,在对外策略上,企业能够为上下游合作伙伴或顾客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其次,在对内策略上,企业通过优化管理策略,可不断提升企业生产力水平。

2.2 办公自动化

传统的办公方式一般是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信息的传播靠人工的方式进行,效率低下,而办公自动化是利用互联网和局域网技术,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以使各部门、各岗位协同、高效地工作,是现代企业降低运行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办公自动化程度的高低也是衡量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2.3 生产自动化

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生产型企业可以在产品的开发、制造、营销等全过程实现计算机化,同时也使得物料管理、成品仓储管理等相关工作实现自动化,其带来的好处有:第一,最大化地节约物料和人力成本;第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率,提高成品率,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2.4 人工智能系统

将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可模拟人类智慧的信息管理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类的工作,尤其是信息量大、较为繁琐复杂的工作,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可在短財间内在处理了大量的信息后,根据信息描述做出有利的决策。

3.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影响

3.1 加强了企业通讯能力

通讯能力的高低可以作为企业内外业工作效率的衡量标准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前,企业的业务谈判以及内部交流主要是依靠语言、电话、传真等方式,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内部网络的建立使得企业的通讯能力不断得到加强。一方面企业在外部环境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将采集到的信息迅速传递给企业决策者,因此能够更快做出响应,使外部变化不对企业造成影响或将负面影响降为最低;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信息可以实现共享,在下级向上级汇报以及上级对下级做出指令时能够第一时间实现信息的传递,从而在企业内部实现良好的运转状态。

3.2 提高了企业办公效率

对企业来说,办公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自从有企业以来,对于各类信息的搜集、处理、保存和传递就构成了企业办公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以往,在信息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企业办公主要依靠人工的方式,以信息记录和处理来说,需要办公室人员按照信息的分类和特点进行整理和记录,并进行归档,在数据量很大的情况下,对人们的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管理实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原本由人工完成的信息处理部分或完全交由计算机进行,使文字和数字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得到空前的加强,信息交流变得畅通无阻,通过数据库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太大提升了企业的信息量,为企业的高效运转保驾护航。

3.3 节约企业信息管理成本

企业信息管理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是较大的支出,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例如、以往信息的载体主要是形成的纸质文件,企业需要配备专职人员对这些纸质文件进行分类整理,并开辟空间存储这些文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的存储媒介由纸质逐渐转移到硬盘、光盘、网盘上,实现无纸化,有利于为企业令约开支,同时无纸化还具备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编辑修改的优势,为企业信息管理带来极大便利。

4.结束语

第5篇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

进入21世纪,一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社会图景。以信息化、全球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经济正在改变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

然而,在我国企业信息化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社会上流行着一个有关企业信息化的说法:搞企业信息化是找死,不搞企业信息化等死①。这句话道出了企业信息化存在着两难困境的问题。这句话实际上也就是理论界所说的“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可是,这句话所反映出的意识观念也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那么,正如社会上流传的“2012年预言”,这个“搞企业信息化是找死,不搞企业信息化等死”两难困境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两难困境?它是否真正存在?这应该是解决企业信息化两难困境必须正确认识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是信息技术生产率的提高

社会财富的增加是人类发展的核心话题。一般说来,财富增长有两个重要的源泉:一是经济要素投资的增加,二是经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一般说来,经济要素投入增加所引起的经济增长是有限的,而经济要素生产率提高而导致的经济增长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因此,由于社会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人们希望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同时,生产率的提高是企业增加信息技术投资的动力。

二、企业信息化两难困境的内涵及其证据

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不表现出工业技术与生产率之间的正相关的关系。相反,信息技术投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复杂的矛盾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投资未能获得期望生产率,一般称之为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虽然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但是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相反却是远远不足,一般称之为新“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

图1是美国661个最大的工业公司信息资源的生产率1987-1996年期间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发现,在1994年之前,信息技术投资没有提高生产率;在1994年之后,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

(一)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现象

根据统计资料或企业实践等相关证据,自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投资不能够获得期望生产率,现在人们称之为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这也就是人们所称的“索罗佯谬”。许多西方学者都认同旧“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②。最初对“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研究是着眼于银行、保险、医疗、零售等服务性企业的研究。所得的主要结论是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的财务绩效没有相关性。如Strassmann对38个服务企业进行的研究,Gottlieb and Denny用生产函数对1974-1987年间银行企业进行的研究,都得出类似的结论。随后,对“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研究是着眼于制造企业的研究。如Loveman考察了20个制造企业的样本数据,发现信息技术对企业效益的贡献近于0(梁木梁、周垂日,2004)。Roach(1987)和Strassman(1990)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整体经济生产率降低了,然而信息技术的投资却在持续上升(萨维・德瓦雷、雷吉维・科里,2003;约翰・索普,DMR战略领导中心,2003)。

(二)新“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现象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西方国家的学者发现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但是,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相反却是远远不足。现在人们称之为新“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如:Devaraj(2002)对8家医院3年的数据分析,表明与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Brynjolfsson&Hitt(1998)对组织分散程度与信息技术水平之间的生产率效应的研究表明:分散决策和高水平信息技术投资的企业要比其他类型企业有更好的竞争优势(梁木梁、周垂日,2004)。美国商务部在《浮现中的数字经济》(1998,1999)这一报告中也提及,信息技术投资对美国经济影响巨大;另外,美国商务部在《数字经济――美国商务部2000年电子商务报告》(2000,P61)提及:“总之,基于对宏观经济和企业数据的分析,信息技术对整个生产率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企业数据的分析显示,通过组织结构和其他调整,能更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企业在整个时间内比那些没有进行相应变化的公司更具有生产能力。然而,信息技术对行业生产率影响的分析却呈现了多样的结果,这反映了对很多服务领域产生的测评手段还存在很多局限,因而信息技术对服务领域生产力的影响还不甚明朗”。

总之,新“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主要观点是信息技术投资能够提高生产率,但是,实际上,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相反却是远远不足。

(三)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

由于没有收集到直接的数据,只好利用一些间接的数据来分析我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以下的资料间接可以证明我国企业存在“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现象:我国许多企业对信息技术进行大量投资,但没有达到预期的经济目的,企业信息化失败了;同时,许多企业对投资信息技术进行企业信息化存在着观望的态度。

根据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的问卷调查的报告――《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调查报告》③,企业对信息化效果的满意度不好:对信息化效果满意的企业占总数的6%,较满意的企业占52%,不满意的企业占26%,未知的企业占12%。可以认为,接近1/3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效果不理想,是不成功的。另外,其他的资料也证明了上述的论点。据有关部门统计数字表明,ERP全面实施成功的仅占10%-20%,局部实施成功的占30%-40%,失败的达到50%(邓景毅、罗伟其,2002)。2000年《中国民营报》上有专家撰文谈到国内实施ERP的企业成功率几乎为零(梁和,2003)。2002年,有关部门对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实施ERP效果进行了一次调查,对ERP实施效果感到“非常满意”的仅占1.4%,感到“满意”的占6.4%④。

总之,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在2001年对638家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2000年,638家企业对信息化总投入23.6亿元,户均投入370.2万元,比前五年平均水平增长8.2%,明显高于同期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从实际效果看,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西方企业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企业投入巨资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信息技术设备和应用系统,而实施和应用的效果却不能使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得到明显的提升,出现了西方国家曾经出现过的高投入、低回报的信息技术生产力问题。”

【参考文献】

[1] 约翰・索普.信息悖论:如何实现企业IT投资的价值[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 梁木梁,周垂日.企业中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4(3).

[3] 赵洁,康猛,李颖.中国信息化的发展进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 谢新洲,肖东发,吴淑燕.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态势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2(1).

[5] 闵庆飞,唐可月.重视企业信息化的非技术因素[J].科技管理研究,2003(1).

第6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企业变革;管理变革

引言

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使得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企业经营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和经营决策中的广泛应用,又推动了企业管理思想、方法、手段、模式和理论的创新,为企业管理变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如何抓住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新机遇,创新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效率,已日益成为企业界和管理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

一、什么是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以下四层含义:①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为基础;②企业信息化是依赖信息技术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集成的信息系统;③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④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

1.对企业信息化与管理的认识

就企业管理来说,分三个阶段。在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开的时候,主要是靠人的经验来管理,这是经济管理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科学管理阶段。它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开始的,后来发展到用运筹学、计算机等科学的方法及手段来进行管理,在这一阶段,管理技能对专业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标志着专业化管理阶层逐渐成熟。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重组等概念的提出,管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就是文化管理阶段。经验和科学都需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调动人的积极性。文化管理的内涵很多,最重要的是要把人放在首要的位置,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个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国内外成功的企业都开始注意企业文化。

同时,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企业是各种利益股东所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利益是所有参与签订这个契约的各个利益股东的共同利益。企业管理不仅为股东谋取投资回报,还必须为相关的利益股东提供服务。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高,企业管理中的物质资本地位则相对下降而人力资本地位相对上升,这是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1)企业信息化是引进信息技术与更新管理思想

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应用的层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教授约翰·C·亨德森和N·温卡特拉曼认为:怎样才能最好地获得信息技术的价值?这是一个创造适合于信息时代的新管理思想和新管理方法的问题,并非简单的把信息技术加在原有的企业经营模式上面。我们大谈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时,必须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技术只有在思想的支配下,才会发挥威力。企业信息化只有融入先进的管理思想,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信息化应该是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应用过程。

(2)信息化是全方位的企业变革。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不应该只是一项工程的实施。信息系统是企业的神经枢纽,收集、存储、传递企业的信息;它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平台,为企业构造了不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生产经营环境。因此企业信息的实质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使管理决策者能够及时地收集、加工和利用信息资源,及时把握市场机会,更好地组织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方面的渗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涉及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机构、协调控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必须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因此,企业信息化不是一个个的技术方案,而应该是全方位的企业变革。

(3)企业信息化必须以人为中心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人始终起着决定作用。从长期来看,企业信息化不在于某个项目的引进与否,而在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创建适合企业未来发展的经营管理环境,获取长远的竞争优势。因此,能否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召唤,能否培养出一批信息人才队伍,将是决定企业实施信息化成败的关键。企业信息化不是企业细枝末节的变革,而是企业的根本性变革。用“信息革命”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企业信息的切入点应该是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2.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管理变革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生产管理方法、产品营销模式、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内容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战略的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时空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国与国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在单一的区域内进行,而是以全球作为竞争的舞台;企业将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寻找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出现了企业战略的全球化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如在资源配置方面,企业将依据不同地区的税收差异和金融风险来配置资本,依据不同地区的技术发展特点来设置技术开发中心,依据不同地区的经营需要合理地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等。

(2)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信息技术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使得信息传递方式由阶层(等级)型变为水平(自由)型;与此紧密相联的企业组织结构也将从尖顶的“金字塔型”转向“扁平型”和“网络型”,原来起上传下达作用的中层组织正走向消亡。这是因为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分工精细、管理严密为特征的科层次等级制,其组织层次繁多,决策速度缓慢。为了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必须减少垂直层、扩大水平层,精简组织结构,使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组织结构逐步趋于扁平化。这样有利于提高组织决策的速度和对市场变化的反映能力,降低信息成本,实现信息交流的极大化,充分调动员工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500强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段平均减少管理环节达到3个之多。与此同时,由于企业之间信息交流的畅通,一种基于相互关联的、柔性的、灵活的虚拟组织,以及柔性组织将会应运而生。

(3)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稳定的、机械性的、重复性的工作,基本上将被机器所取代,或者被“外包”,最终只剩下脑力的、创造性的工作,使得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创造技术的“人”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人力资源管理也从传统的从属地位、事务性静态管理转变到战略性、前台式、动态的管理;管理职能从控制转向支持,从监督转向激励,从命令转向指导;提倡信任员工、尊重员工、消除等级、鼓励个人发挥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由过去的对人的管理向人才的开发方向转变,即人力资源管理向人性化方向转变。新晨

3.以企业信息化推动企业管理变革

信息化环境的出现和升级,改变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内容和形式,也为企业谋取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可以说,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将对未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并与其他变革思想和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大量实践经验表明,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需要管理思想与管理环境的变革;同时,从另一方面看,信息技术的普及又不断推动着管理,管理模式的发展和变化。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需要有新的技术手段给予支撑,而新的技术手段的问世,必然促进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现。企业信息化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使企业成为未来经济时代的佼佼者。

第7篇

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及其发展

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最早提出了价值链(ValueChain)一词,他所提出的价值链是传统意义上的,为一系列连续完成、使原材料转换为最终产品的业务活动,一开始仅用于制造业中。波特将企业的活动分成基本活动(包括进货、发货、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等)和辅助活动(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等)。

企业信息化的特征及其内容

(一)企业信息化的特征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利用企业信息资源,以增强其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其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的一个过程。它的特征可以描述为:

企业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正是对这些技术加以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必要手段。

企业信息化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最终目标。而提高竞争力又是以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为基础的。

企业信息化以信息资源为对象。实现企业信息化要充分开发,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而现代信息技术正是作用于这些信息资源。

(二)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对于不同的企业,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我们以制造业为例,企业信息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起始阶段,位于企业价格链的起始环节。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对生产信息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以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辅助创新。

企业经营过程信息化:主要是采购和销售过程的信息化,它是利用信息技术对于企业上游的供应链和下游的客户关系进行信息整合与处理,从而达到提高企业采购效率,增加销售份额的目标。它包括供应链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

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其内部办公、人事、财务、资产等信息进行开发利用,以达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目标。这一过程信息化包括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

企业决策信息化:即利用现代技术给企业决策提供信息,包括决策支持系统、智能支持系统、数据整合与数据仓库。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给企业的价值链带来了横向与纵向、内部与外部的变化与延伸,信息的运用不仅改进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也改造了企业整个传统价值链。

企业信息化对企业价值链的改进与评价

企业信息化给企业价值链带来的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价值链的各个环节

企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运用到采购、生产、销售以及人事、财务、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这使得价值链的基本活动中的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及辅助活动中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等各项环节的信息得以充分开发利用,每个环节的效率都得以提高,达到优化的目的。

(二)缩短企业内部价值链增大利润

企业信息化提高了价值链各个环节的效率,优化了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得各个环节的资源充分利用,达到了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目的,整个价值链缩短了,并且利润空间加大。而且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生产,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与设计成本下降;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使得企业管理成本下降,仓储物流成本降低;供应链、客户管理系统,帮助企业掌握市场动态、销售数据,有效地组织采购与销售,降低了采购成本与销售成本;企业决策过程信息化,降低了决策成本。

这些都使得企业内部价值链的效率提高,成本下降,利润空间增加,如图1、图2所示。

(三)企业价值链更能适应外部环境变化

企业信息化使得企业的价值链更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信息技术加速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优化配置,使得传统价值链得以改进,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部门内部信息渠道更为畅通,管理成本下降,管理效率得以提高;信息化使得企业技术水平得以提高,产品设计改进,产品质量提高;通过对信息的快速充分获取,可以确定企业最有利的交易伙伴,包括采购与销售;信息化对于生产过程、生产前后后勤活动都有所改进,不仅使生产效率提高,且减少了后勤活动中的浪费,提高了企业资源利用率;企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客户资料库,改进完善其售后服务。

所有这些都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应变能力增强,更加适应外部环境,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企业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作出快速、正确的应对。

(四)延伸企业的外部价值链

企业内部价值链各个环节之间有着互动的联系,而且企业价值链与供应商价值链、客户价值链之间也有着互动联系,企业信息化加强了这种互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快速方便的搜集采购信息,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客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建立了有效的客户服务中心,提供一对一的交互式服务。企业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价值链延伸,形成上游为供应商下游为客户的产业价值链,而且之间更加互动。

(五)有助于需求与供给平衡以形成良性互动的生态价值链

信息手段的发展与应用,使供应商与企业、企业与其客户之间信息渠道更为畅通,企业需要多少,何时需要,这种信息通过企业采购部门提供给供应商,而市场上有多少客户,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何时需要,需要多少等相关信息又反映给企业,供应商、客户、企业之间的需求与供给保持平衡,避免了原材料和产品的积压,降低了成本,从整个社会的产业价值链来看,社会整个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信息渠道畅通,供需平衡,是一条良性互动的生态价值链。

第8篇

论文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测度体系评价体系

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内涵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体系主要是指由评价指标体系制订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评价原则和评价组织等所组成的整体。

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一般可分为: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一个具体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进行评价,如对汽车行业,纺织行业等;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即对某一个地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评价,如一个市、一个省或一个国家等。

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和区域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是建立在单一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基础之上的。

二、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不断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信息资源的过程。或者更确切地说,企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由局部到全局、由内部到外部、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其建设过程应该包括计划、实施、评估和改进四个环节。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评价,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1)检查企业信息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及时发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总结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三、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容

1.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

企业信息设备的装备情况,是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最基本的内容。如计算机、多媒体、传真机和电话等信息设备的装备,局域网、互联网的建设情况。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具体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从功能上,考察管理系统的功能在多大程度和多大范围上得到了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性能上,涉及技术先进性、可靠性、适用性、易维护性和用户界面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的过程中,要遵循动态性原则层次性原则。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展,企业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技术,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随之进行调整。而且,评估指标要有重点,分层次,以确保评价的质量。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企业信息系统的运行要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支持,否则再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毫无意义。可见,在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中必须要十分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情况的评价。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可以评价信息系统的利用程度和企业的知识管理水平。在评价中可以从挖潜能力、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共享方面、数据库的开发等方面进行评估。

4.信息化人才开发

人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参与者。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员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是进一步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这方面,可以从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员工参与信息化的程度等方面来评定。

5.信息化组织和控制

对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是基于信息化的深入,员工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化规划、组织和控制机制,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有关信息化方面的政策、制度和标准的制定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总是依托于某一类型的组织结构,信息技术能使信息方便、高效的存储、使用、修改、积累和传播,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发生由量到质的改善提供可能。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评价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可使用比率算法,差额算法进行评价。

(1)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比率算法:

式中:QE为企业信息化收益;QC为企业信息化成本。

(2)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差额算法:

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EX1=QE-QC

四、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

1.企业信息化信息设备装备指标

(1)信息设备单项装备率。邮政装备率,企业用于邮政间接投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话装备率,企业用于电话装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传真机装备率,企业用于传真机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计算机装备率,企业用于购置计算机的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多媒体装备率,企业用于多媒体购置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电子信箱装备率,企业用于电子信箱投建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网络装备率,企业投建网络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国际互联网装备率,企业投建国际互联网站(点)费用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的比率。

(2)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率。通过这一重要指标全面反映各种信息设备综合装备的程度,它等于信息设备投资总费用与企业全部设备投资总额之比。

(3)信息设备装备提高率。这是动态反映信息设备装备率提高的速度指标。它有信息设备单项装备提高率和信息设备综合装备提高率两个指标。

2.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指标

(1)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范围。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客户管理等。

(2)信息系统的性能指标:①信息系统的总体水平:系统的总体结构、地域与网络的规模、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等。②信息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功能的多少与难易程度、对应管理层次的高低等。③信息系统的质量指标:系统的可使用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适应性,系统的可扩展性,系统的可维护性等。

(3)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统文档的完备性。

3.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指标

包括:①每人使用互联网的字节数;②每人图书、报纸、杂志的总印张数;③人均电话通话次数;④人均传真次数;⑤购买数据库的数目;⑥开发数据库的数目;⑦数据库信息总量。

4.信息化人才开发指标

包括:①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②企业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结构比例;③企业用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经费;④企业用于吸引信息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⑤企业用于奖励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专项资金数量。

5.企业信息化组织和控制指标

包括:①信息化方面的方针和政策;②信息化的管理制度和标准;③企业CIO体制实施情况;④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效果;⑤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情况;⑥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的质量;⑦企业信息化项目管理的质量;⑨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的水平等等。

6.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的指标

(1)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信息化的投资额:包括信息系统硬件、软件的购置、安装,应用系统的开发或购置所投入的资金。②信息系统运行费用:包括消耗性材料费用、系统投资折旧费及硬件日常维护费等。③信息系统运行新增的效益:主要反映在成本降低、库存积压减少、流动资金周转加快与占用额减少、销售利润增加及人力减少等方面。④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期为通过新增效益,逐步收回投入的资金所需的时间,它也是反映信息系统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指标。

(2)间接经济效益的有关指标:①对组织为适应环境所作的结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的变革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无法用其他方法实现。②能显著地改善企业形象,对外可提高客户对企业的信任程度,对内可提高全体员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③可使管理人员获得许多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而提高他们的技能素质,拓宽思路,进入学习与掌握新知识的良性循环。④系统信息的共享与交互使部门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更紧密,这可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凝聚力。⑤对企业的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定额与标准、计量与代码等的基础管理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基他管理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⑥应用系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提高了管理者决策的自信心和准确度。

五、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方法

1.企业信息化指数的测算方法

综合评价分析法的基本评价模型,通常多采用简单线性加权法:

式中,Pi为第i个评价指标无纲化处理后的值;Wi为Pi的权重;EII(EnterpriseInformatizationIndex)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值。

2.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

它是动态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提高速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方法:

(1)环比法。即本年度企业信息化指数与上年企业信息化指数之差,及与上年企业信息化综合指数的比率。

式中:叫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

(2)基比法。①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总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②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年均提高率:

式中:为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的总提高率;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平均提高率;为基年企业信息化水平指数;N为l,2,3,…,N一l,N。

六、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

组织也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结果,因此,在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组织的工作。

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组织内容主要涉及评价专家组的组成,评价过程的安排,评价步骤的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选定等。

第9篇

关键词:制造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微电子等先进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正实现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我国加入WTO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之后,我国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信息化已逐步成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而这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当属制造业。信息技术给制造业带来的是革命性的变化,它贯穿于一个制造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各项活动。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从设计和生产的角度,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落后的传统技术,实现设计和生产过程的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管理决策的角度,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管理决策水平的提高,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市场销售的角度,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整合企业内外信息和知识资源,实现市场销售的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化[1-2]。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提高我国的国民经济实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

1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历程开始起步,企业计算机从单项应用向综合应用发展;80年代初,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开始发展。自十五大以来,中央对信息化及制造企业信息化给予了高度重视,“制造型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应用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项目。十六大进一步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跟随信息化的浪潮发展至今,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现今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约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85%,占全国GDP的36%左右。

2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制造企业信息建设投资不足,信息化人才匮乏

近年来,我国制造企业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据调查,2008年我国制造业信息化投资总额达到了437亿元,2009年我国的制造业信息化建设投资总额已达到514亿元,较2008年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资力度提高17.6%。与此同时,我国制造型企业对信息化人才引进有所提高,2009年企业对信息人才的引进较2008年提高23.7%。但从国家重点制造企业来看,70.5%的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大多数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外部资金来源不足,难以为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后期发展提供后续资金,导致信息化不完全。制造企业缺少信息化人才仍然是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调查表明,80.6%的制造企业缺少信息化人员,即使是国家重点制造企业,仍有62.3%缺少信息人才。

2.2制造企业信息意识薄弱,认知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化的意识和认知程度逐渐提高。调查显示,我国制造企业每100人计算机拥有量由2008年的28.8台提高到2009年的32.3台,增长12.2%;此外设立CIO的制造企业也有所提高,由2008的39.9%提高到2009年的43.1%,增长8.0%。但是,制造企业对信息意识的薄弱依然是制约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因素。调查显示,制造企业自发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不超过29%,50.1%的制造企业对信息科学技术知识表现为短缺。较多数制造企业缺乏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观,未认识到信息化对于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部分制造企业对信息化持观望态度,怀疑信息化的效益和可实施性,担心会破坏原有的系统体系,导致企业无法继续运营;少数制造企业把信息化理解为简单计算机操作,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远工程。

2.3制造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广泛深入,管理体系不健全

我国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了一定的提高,管理体系也有了一定的完善。从内部局域网的使用来看,建立内部局域网的制造企业由2008年的48.6%增加到2009年的52.1%,增长7.2%;从ERP管理软件的使用来看,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10.5%。但是,制造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深入。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网上查询(73.2%)、信息(71.4%)等一些基本计算机操作上。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深(下转第36页)

第10篇

[关键词] 知识管理 企业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 生态系统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知识管理兴起的时代,信息(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资源。企业如果希望在竞争中及时抓住机遇并领先一筹,则必须占有信息资源并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也就是说,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信息的竞争,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因此,优化信息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增强自身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因为知识管理的兴起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了重大冲击并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结合知识管理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这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知识管理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统一的界定,但不能简单地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的继承和发展。因为二者是针对不同问题而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所以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而是并存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信息资源管理为知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反之,知识管理也对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知识管理的兴起,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具体影响主要有以下两点:

1.拓展了信息资源管理的范围。在知识管理的企业中,信息资源的范围发生了变化。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不再只是传统的内外部信息资源,还包括隐性知识,即对以人的头脑为载体、具有隐含特征的知识进行管理,而这需要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

2.优化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力图能够将恰当的知识在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因此,在知识管理的企业中,必须进行良好的信息交流,一方面保证知识的快速传递,另一方面确保知识的精、准、全、新。信息技术虽然可以促进交流,但是只有“人”能决定是否进行交流以及交流的内容。

由以上分析可知,知识管理环境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应注重对“人”的管理,即应将“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信息资源管理中加以应用,把“人”作为知识管理环境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传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技术,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来收集、储存和传递信息,却忽略了“人”的重要性,这使信息资源管理对创造新知识和分享隐性知识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在知识管理环境下,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进行创新很有必要。本文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进行创新,将生态学理念应用于信息资源管理。通过构建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使“人”成为知识管理环境下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

二、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新模式

1.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的定义及构成要素。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是企业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由广义信息资源的定义知,信息资源既包括信息本身,也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等各种资源,因此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的要素包括以下八项: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组织结构、信息制度、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文化、信息战略。

2.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任何要素的变化必然要引起其他要素乃至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的整体变动。但是,一方面人的信息素质的高低、信息意识的强弱, 直接影响信息的接收率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好坏,也就是影响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其他资源要素,如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战略、信息技术等,如果没有熟练且智慧的信息人支持都将失去意义,即系统中任何其他资源要素的作用,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比信息人的控制作用要小。所以“人”是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在整个系统中起到能动的和积极的作用。核心的是几个信息资源要素相互依赖、又相互促动的螺旋式上升结构。这种依赖和促动的关系首先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因为人是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获取信息资源,并通过信息技术的进步提高获取、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的能力。企业的信息组织结构、信息、信息制度、信息战略、信息基础设施中的任一项要素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都会直接推动整个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的前进。最是企业的信息文化,虽然它不能对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的前进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其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企业信息资源生态要素关系如图1所示。

3.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因为“人”是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在整个系统中起到能动的、积极的作用,所以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围绕着“人”而形成和展开的。该系统的生成、演变的状况既是由“人”引起的,也反过来构建“人”。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信息存在状况。本文的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以信息技术、信息组织结构、信息制度、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文化、信息战略为基础,通过“人的信息活动”,对信息进行发现、重组和分享,进而为用户和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优质的信息和信息服务。企业信息资源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何绍华:知识管理环境下的信息管理创新[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3):292~294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企业变革;管理变革

伴随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因特网的广泛普及,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它不仅影响着传统企业的经济运营模式,还使得企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思想、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上发生了重大变革。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现代的管理思想必然带来企业的信息化变革,企业信息化也将成为未来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

一、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指通过信息化生产力要素(信息技术、人、组织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现代信息技术,在此基础上依据现代管理理论对信息资源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开发利用与优化配置,并不断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应在企业全方位及深层次展开,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产品设计的自动化;信息传递、协同工作及工作系统应用自动化;生产、流通或服务的信息化及商务活动网络化;信息管理化,包括人、财、物、供、产、销等管理全过程的信息化。实现信息化的目的是对企业的工业化流程进行革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

管理信息系统能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管理决策技术等为管理者提供辅助管理辅助决策服务。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随着MIS的应用,企业能对生产进行合理安排,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由传统单一MIS发展而来的ERP、ERPⅡ,对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一体化和集成管理,使企业信息不再局限于内外部的分离,而是在不同部门之间能及时有效传递。企业管理信息化包括:包括财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存货管理和对人力资本的管理等。

(二)企业网络化与网络战略

信息流贯穿于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伴随信息技术和硬件基础设施的引入,企业的网络化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及时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和内外部信息交换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企业的网络化建设内容包括完善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总体信息构架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建成覆盖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外部各有关子公司通讯的综合管理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企业的网络战略将逐步实现与各子公司局域网挂接,进行信息集成;和子公司企业信息系统进行信息交互;与驻外分销机构进行信息集成;和配套企业针对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进行交换,达到在最大限量减少库存的前提下,保证外购配套件的适时、适量、成套供应。

(三)企业准时制生产运作(JIT)

精益生产强调对外以用户为“上帝”,对内以“人”为中心,在组织结构上以“精简”为手段,在工作方法上采用“Team Work”和“并行设计”,在供货方式上采用JIT方式,在最终目标方面为“零缺陷”。准时制生产运作则是精益生产的重要内容,也是物流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供应链管理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过程,包括外购、制造分销、库存管理、运输仓储、客户服务等。所有这些涉及的资源和环节,使供应链的管理就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信息技术的先进性恰恰为其提供了有效运作的重要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产率和产品产量在竞争中已不再占绝对优势,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作用越来越凸显,它能够跨越企业边界,建立一种跨企业协作,以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企业开始集成自身内部的资源,企业的运营模式也从以自我为原动力的“推式”运作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原动力的“拉式”运作。商务的电子化促进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企业将积极参与整个供应链的竞争,最大限度利用外部资源,利用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最大的增殖。

(四)企业敏捷制造计划

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AM)是以“竞争-合作(协同)”的方式,采用现代通信手段,通过快速配置各种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对市场需求做出灵活快速反应的一种制造生产新模式。它依赖于各种现代技术和方法,精髓在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敏捷虚拟企业的组织方式和虚拟制造的开发手段是敏捷制造最具代表性的特征。企业的敏捷制造计划表明,在新的生产模式下,决定产品成本、产品利润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开发、生产该产品所需的知识的价值,而不是材料、设备和劳动力。在不断变化、不可预测的经营环境中拥有善于应变的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和领先能力的综合表现。

三、企业信息化与企业变革

(一)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管理大致经历了最初的单凭个人的经验管理、综合利用各种计量经济学科方法进行科学管理、注重企业内部文化以形成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人性化管理三个阶段。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条件下,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1、人作为企业管理的主体,信息化必须以人为中心。基于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企业管理,人作为主体要素仍然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企业革新与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人的主动创造性有着极大的推动性。合理发觉利用企业经营和管理中的大量信息,并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对其进行提取整合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重要途径。此外,信息时代下人们思想观念上的革新,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人才队伍也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关键所在。

2、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思想的有效融合。企业信息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但信息技术的价值不是简单地体现在将信息技术基于原有的企业经营模式上。单纯的采用信息技术,仅仅只是提高了处理速度,减轻了劳动量,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只有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信息化。技术只有在思想的支配下,才会发挥威力。

3、信息化是企业管理的全方位变革。企业信息化涉及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组织机构、协调控制、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等,伴随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个部门的广泛应用和深层次渗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必须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以及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新的经营环境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基础、内容和形式。企业管理实践中的种种变革,包括企业信息化、业务流程重组、组织扁平化、虚拟企业、电子商务等,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内涵和形式,是企业面对信息化环境的压力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自我调整。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应是企业管理的全方位变革与创新。

(二)信息技术下的企业管理变革

1、管理思想:从以物为中心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管理的转变。传统的企业管理将从以批量化为核心的“产业中心主义”模式,逐渐转为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前台重要支撑,企业关注的焦点也由过去关注产品转移到关注多样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上来。企业将顾客变为合伙人,让顾客参与产品设计和生产,使得产品更具个性化。产品营销也由此演变为“一对一”销售。顾客满意度最大化将成为产品定价的关键因素。同时,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创造技术的“人”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开始重视员工知识素质的提高和潜在能力的发掘。“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

2、管理内容:从生产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科学的生产管理是原有产业的重要内容。伴随因特网和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原有产业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迫切需要。知识的最基本要素是信息,知识经济也是以信息的传播和增值为基础的经济,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通过捕获企业集体的知识与技能,并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知识管理方法,能够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便使他们能够做出最好的决策。企业从生产管理向知识管理的转变,是企业的工作流程更加合理化,迅速改变着传统行业的管理面貌。

3、管理模式:从传统管理向战略管理的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模式已经跨越了国界与时空的局限。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转向在全球范围内开拓市场,提品和服务,关注于在全球化的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融合了企业战略的全球化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趋势。企业竞争力的增强主要体现在资源配置的优化上。战略联盟也逐渐成为企业间加强竞争合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企业间组建战略联盟,可以发挥各个企业的竞争优势,让联盟中所有企业共同承担设计开发新产品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加速新产品融入市场的步伐。通过共同规避风险,共摊成本,实现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从而提高其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4、管理组织:从刚性组织管理向柔性组织管理的转变。传统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由“金字塔型”的直线型结构转向“扁平型”结构。经济信息是速度经济,信息迅速、有效传递将成为企业存在和发展关键,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金字塔”组织中塔尖和塔底间的中层组将逐步弱化;拥有多技能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受到重视;部门和个人间的界限将被打破,组织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独立性得到增强;企业总部趋于收缩,业务和技术外包范围将不断扩展;企业的机构的人员将适应组织架构扁平化、网络化和团队化的要求。管理组织结构的精简有利于企业提高决策速度和企业应变能力,降低成本。

(三)信息化对企业变革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生存的内外部环境,使得传统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方法、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内容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利润最大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作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并与其他变革思想和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与企业革新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需要管理理念的创新;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需要新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撑。信息化成为了推动企业变革的助力,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四、结论

20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消费个性化、生产过程复杂化、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下,传统企业经营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和经营决策中的广泛应用,又推动了企业管理思想、方法、手段、模式和理论的创新,为企业管理变革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倪明.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08(1).

3、杨学山.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M].北京出版社,2005.

4、王众托.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第12篇

“企业信息化”成为界最热的焦点。而信息化的实现,除了需要技术支持,人才已成为关键环节。如何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的企业信息化人才,已经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的瓶颈。

忽视信息化人才培养所造成的实际后果是花巨资建设好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不能得到很好的维护和开发,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甚至造成企业运行的混乱,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企业已关注到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钱投向了信息化改造,但信息化却难以创造商业价值。人们原以为企业信息化的投资是有百利可图的,但大多数却走向了反面。即由于项目实施的失败将企业拖入无底的信息化“黑洞”。

企业信息化建设呼唤信息化人才

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成功率不高,总结信息化项目失败原因的时候总会把愿因归结于企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实际上这种观点还需要深入分析。首先要弄明白的是企业信息化项目为什么失败。目前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吸引企业目光的往往是需要什么样的硬件,网络环境如何搭建,系统应用是否能达到本企业的要求,系统的集成工作能否成功、满足设计目标等等,而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关注不够。技术和设备甚至应用系统都是可以用钱买来的,也就是说是可以“拷贝”的,但是企业信息化过程却是单纯靠钱买不来。

我们往往看到一些企业花了钱,厂商出了力,而结果信息技术和系统与企业实际运营不适应,技术系统和业务应用“两张皮”,贴不到一起,企业收不到信息化应用的实际效果。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把失败归因于技术和信息化应用系统软件厂商的系统有问题,但是客观地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大多数情况并不是这样。因为同一个厂商的或者系统为什么在有些企业就能获得成功,有些则会失败?这也说明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失败并不是技术问题,至少不完全是。就像早期的系统一样,有的企业应用的很好,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有的则没有什么效果。技术是一样的,甚至软件都是同一个版本,关键是如何用,如何与自身的业务流程和模式很好地结合。也就是说成败的关键是需要有人能够正确实施和应用问题。因此,企业信息化应用项目真正需要的是那些善于“化”且愿意“化”的信息化人才。

转变观念才能“化好人”

目前,我国企业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持有传统观念和传统的经营思想,他们对计算机不感兴趣,对网络也不信任。在他们看来,以前没有计算机也没有网络的时代企业照样能开展业务,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一些企业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的热情和程度。这种陈旧的观念必然会阻碍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另外,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期,信息技术人才和专家主导企业信息化过程。人们往往看到的是穿墙打洞、架线布网,是交换机、服务器,看到的是信息技术人员忙碌的身影。这样产生出一个错误的观点,把信息化人才和信息技术专家人才划上等号。实际上从应用需求调研、应用分析到系统选型、实施规划都离不开业务人员的协同工作。只有既熟悉企业管理运营和业务流程,又熟悉信息技术和应用的人才是名副其实的信息化人才。

在传统行业里,领导是信息化的关键。然而很多领导还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的主导作用要靠他来直接参与、直接领导。要运用实例,使企业领导认识到企业信息化是推动企业现代化的关键手段,让他感觉到肩上的历史重任。在运筹、策划、组织、实施的全过程中,要强调最高领导自始至终的参与。违反了这个原则,就注定会失败。企业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表明领导者的重视、支持和参与不够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由于领导者拥有实现企业目标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控制权,能够决定投资、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备、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等,因此,只有领导者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才有可能实施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有信息化观念的企业领导是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成功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企业信息化项目的成功是无法轻易“克隆”的,而具有多年经验的企业信息化人才也非常缺乏,因为就目前的情况企业信息化还是快速发展的新事物,其他企业的经验只能给我们参考和启迪,并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与其苦苦寻觅临渊慕鱼,不如归而结网。把自己能够把握的机会把握住,让进入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信息化应用和开发的过程中,成长为熟悉业务流程通晓业务运转的信息化人才。这不失为企业信息化合理的人才策略,也是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的正确策略。

企业信息化是应用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而且还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支撑。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