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0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德修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高职院校缺乏公正机制影响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
社会的急速转型带来了社会道德观念的混乱,要维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健康建设,必须在高职中建立相应的制度基础。否则,“好人”得不到公正的待遇,那就会使人们产生道德的疑问,最后甚至扭曲价值取向。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问题的产生与公平、正义的机制是连在一起的。
(二)高职道德调控体系不健全导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缺失
忽视对教师的道德人格的养成教育,对教师的考核单纯看科研成果或课时量,由此造成科研成果好就什么都好,至于他的课程建设情况,工作态度,集体协作精神等统统被忽略,由此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忘却“以人为本”的宗旨,不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力,应付教学的片面化倾向。
二、强化高教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的培训
教师不能只呆在校园里,也应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学校应该尽一切可能为教师提供同外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省、市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教研、教学活动。特别是高职院校要把教师派到企业中去学习,开拓教师的视野,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和信息源。使高职教师保持清醒的价值意识和批判尺度,再通过有效的思想工作,引导其正确看待社会,正确看待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正确看待学生的学习权利,正确对待荣誉与挫折。使教师成为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真正的做到“为人师表”。
(二)加强师德考评制度的建设是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保证
高职应该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法规,从制度上约束和规范教师的行为;教师考评要综合考察其德才表现和工作业绩,使教师认识到自己的德行、形象的重要性。尽管高职教师的师德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律”行为,但是在实现“自律”的过程中需要“他律”,通过制度化的约束,使教师从敬畏服从的外在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觉的人格塑造。
(三)培育高职教师的教育伦理精神
这种伦理精神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爱岗敬业,献身教育事业的道德精神。在高等教育中,这种伦理精神就体现在尊重的理念上。首先,是高职管理者与教师的尊重,表现为高职管理者对教师劳动成果的尊重,对教师人格的尊重,对教师需要的尊重等;其次,是教师对自我人格的尊重,对教育者权利的尊重,对教育义务的尊重;最后,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自主性选择的尊重,这一点最为重要。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与严厉要求结合起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真心诚意影响学生,使他们产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态度和能动性,使学生从被要求学习转变成我要学习,并且拥有健全的身心。只有当“尊重”成为一种信念时,才能成为一种社会责任,成为尊师重教的态度,成为广大高职教师的伦理精神。
(四)构建激励机制,提升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鼓励并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产生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它在人们思想、行为的转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职教师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和促进广大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并对其行为目标起正向牵引作用的系列措施与制度,是师德建设不可缺少的动力形式,对于引导、鞭策广大教师积极进取,强化荣誉感,保持和发扬成绩有重要意义。首先,加强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师德建设氛围。正确有力的舆论导向能对人们的目标选择、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积极的巨大的正向牵引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学习生活在教师队伍中的典型,这些典型教师能够以直观的形式启发和感染教师,从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引导他们以先进教师为榜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其次,设立良好的物质激励机制和精神激励机制。物质激励是师德激励机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物质激励主要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经济手段激发工作积极性。如果教师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合理解决,师德建设就会失去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社会与学校对教师单方面的期待与要求就会成为空谈。如果没有利益的奖惩,那么特定的职业道德标准就形同虚设。因此,通过合理的强化分配的激励作用,是加强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精神激励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法。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拥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集中组织教师利用政治学习和组织生活时间向先进的模范教师学习,树立高尚师德教师的典型,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励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束语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在我讲话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台相机,让你在校园内拍一张最具有东外特点的照片,你会选取何处的风景?想必大多数人的第一答案都是图书馆前的九十九个“养”字,我也不例外。没错,今天我讲话的题目就是“素养花开”。
素养花开,缤纷多彩。
“我们的校园,依山傍水,满园素养,满园丹桂。”东外建校以来便奉行“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高素养”的办学宗旨,恪守“守正出奇”的校训,秉持“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办学特色。办学成效卓著,已逐步发展成为以素养教育闻名的特色学校。
也许你会说,素养是个很抽象的概念,其实不然,素养就在我们身边。东外六好“穿好衣、吃好饭、睡好觉、走好路、上好课、做好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衣着得体,穿着校服;吃饭时自觉排队、坚持光盘理念;食不言,寝不语,遵守东外作息时间表;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上课认真听讲,尊重老师,遵守课堂纪律;参加学校活动排队做到快静齐,无故不缺席早操跑操。校内遇到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微笑待人,友好相处。素养正体现在生活中的这些细节、习惯中,高素养的养成要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
素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素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
素养花开,香远益清。
当被问及,东外对你现在生活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时,许多毕业生的答案都是东外的素养教育,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相比寒窗三年学习的知识,素养教育对我们影响更深远,更长久。
东外的一块石头上刻着当代仁厚的名言:“素养好,不怕考。”此处的“考”不仅仅是中考、高考,更是以后生活中的各种考验。面试时因为举止高雅、谈吐得体而被录取;与他人见面时因素养好而留下好的印象,之后得到了好的机会;面对突发状况时,因素养好而镇定自若,顺利地解决了困难;在公众场合因素养好不大声喧哗、顾及他人,受到他人的赞许的目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更体现了素养对我们今后生活的远大影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学校挑选了九十九个“养”,为什么不再选一个,凑成一百这个圆满的数字呢?我认为,那面墙上虽然只有九十九个“养”字,但东外却有一百个“养”字,并且这第一百个“养”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他就是东外的莘莘学子,正处青涩年华的我们。午睡期间回班、晚自习回宿舍时,考虑他人感受,不大声讲话,影响他人休息,这就是有素养;安排好课间休息时间,不打闹不喧哗,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这就是有素养;就餐后,自觉清理餐桌、倒餐盘,这就是有素养。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注重自身素养的培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期中考试将近,诚信考试,诚实做人,遵守考场纪律,这也是高素养的表现啊。通过考试达到检验自己学习水平、查漏补缺的效果。
一、中国传统社会形态中的道德修养
从社会的性质和形态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主要可分为两类:同质性社会与异质性社会。同质性社会通常表现为社会民众归属于共同的政治共同体,并拥有大致相同的政治认同、理想信仰和价值追求;异质性社会中的民众虽然在信仰、价值和认同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依然能够谋求其基本的价值共识和文化理解。“家国”一体的制度安排和封建的自然经济构筑了中国传统的同质性社会形态,即:维系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宗法血缘关系,不仅加固着君权与族权的联盟,而且也构筑着君主意志转变为社会意志的基本通道,从而使多地域、多民族的中国华夏大地形成了基本雷同的社会结构、伦理纲常及其可沟通的行为方式。这种同质性社会形态成就了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观念:既有西周的“敬德配天”、“修德配命”之说;先秦儒家的“存心养性”、“反身自省”的“内在功夫”;宋明理学家的“居敬穷理”和“省察克治”的“向内求索”;还有老子的“涤除玄览”、“致虚极、守静笃”、释家的“觉悟”、“渐悟”、“顿悟”;等等。无论是儒家主张的内省自身、格物致知以成圣贤,道家坚守的致虚极、守静笃以返璞归真,抑或是释家力行的净心觉悟以求“修炼成佛”,都在向世人澄明这样一种镜像: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修养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推己及人”的社会价值旨向,但终因其片面推崇“诵读经书”、“颂经参禅”、“坐而论道”、“三省其身”,以实现道德个体心性觉解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修养过程,就已然将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动方式的道德修养仅仅视为一种可以远离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以内省、自责、内修、悟道为主要方式的私人生活领域的心性求索。这种与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的同质化结构相适应的传统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内向性和精英性的文化特质。
依附性是浸透着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境界及其全过程的基本文化特质。在“家国一体”和封建自然经济的中国文化传统氛围中,道德修养一般总是以位高权重者为引领、以长者匡正晚辈为秩序,从而为维持既有社会秩序锻造出一代又一代谦卑温顺的依附性“臣民人格”。其次,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诸多之道,均以内向度的人性回溯为精神归宿。无论是主张抵达内心善的儒学,还是觉解或顿悟某种虚极境界的老庄学派,都始于人自身向善的欲望、执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内自省”的修身功夫,止于尽心知性,回复人之本性的境界。以儒家、老庄为代表的这种“为己”的心性修养之学,是一种向内用力,而非向外求利的道德追求。最后,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作为对人及其生命存在意义的终极目的性价值理解的推崇,有助于构筑并促进人生精神世界的完善和至善,尽管因其人生哲学基础具有强烈的精英主义倾向和权威主义依赖,对多数平民百姓来说它还只是一种具有某种虚幻镜像的奢侈品。
二、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转型社会的挑战
时至今日,社会转型的发展语境已经成为我们讨论一切中国现象,包括道德修养现象无法摆脱的时代背景。按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理论,我们可以将社会转型理解为是一种需要接受“灵魂的分裂”的挑战及对挑战的回应过程。[1]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社会转型的挑战已成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经验事实。以社会存在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眼光鸟瞰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灵魂的分裂”情景中所直接承负的诸多挑战,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佐证。
首先,依附性的“臣民人格”遭遇个性张扬的挑战。在与传统伦理文化和人格范型相适应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中,民众个性在整个社会格局或者说漫长的封建社会演变中是个隐形而不彰显的存在体。产生并服务于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同质性社会结构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文化,无论是其原生形态,还是秦汉以后的流变形态,本质上只是一种奉行人身依附关系的、塑造模具式系列道德人格的宗法等级道德修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虽有本质差异,但在道德修养方法和途径策略上已然还是以一种国家伦理的“独特权威”继续强化着经过改良过的种种新型依附关系。由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所推动的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的,以个性张扬和人的解放为特征的异质性转型社会,打破了同质性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之间的可通约性格局,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不可通约性的文化特征。换句话说,传统的依附性道德修养范型或系统对现代人的约束力日渐式微或近乎塌陷。异质性社会由于削弱甚至消解了外在于具体道德主体的唯一性、权威性规定,使道德主体得以赢得独立性人格以及自由价值的认知与判断空间,从而打开了传统道德修养被禁锢的封闭之门。
其次,内向性的“尽心知性”遭遇公共领域的挑战。作为传统道德修养根基的儒家伦理之目的在于追求个体之德的圆满,所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的“慎独”境界。与传统社会私人领域独大的状况不同,现代社会的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与文化多元不仅造成了德沃金所说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显界分,而且促成了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张。广阔的“公共空间”使现代人在自由与个性得以充分彰显的同时,发生着与私人领域之外的人、物、事之间更为密切的公共关系。然而如何与陌生环境共生、与不同人群共存、与时间流动共进?传统的以纯粹追求自我人格的心性觉解,或者片面局囿于对熟人领域的道义承诺为宗旨的“尽心知性”内向性道德修养体系已力所不及。人们生活世界所显示出的公共取向和公共意义,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道德修养的认识论视域:在公共生活日益扩张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独具的个性、卓越的私人美德,而且更加迫切地需要基于现代公共生活要求,符合个体社会身份与公共角色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公共美德。诸如:基于政治参与所需要的正义感,基于人际交往所需要的平等、诚信、宽容、明礼守法,基于公民身份所应当具备的爱国主义、法制意识等等。显然,这种认识论的转向再一次撼动了囿于狭小私人领域的“尽心知性”的内向性道德修养的根基,从传统相对封闭的私人领域走向开放广阔的公共领域已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修养的选择路径。
最后,“成圣成贤”的精英道德遭遇公民道德的挑战。既推崇“天人合一”道德人格形上境界,又诉诸日常生活礼仪纲常,具有相对成熟和完备规范架设的,发端于传统同质性社会的中国道德修养体系,对于完善和拓展少数社会精英分子个体精神家园无疑有其一定的道德修养价值。但是,这种以“成圣成贤”为个体境界
的精英道德修养,既放逐或远离了仅以谋求有尊严地活着的广大民众道德主体的普适性资格,更遭遇经济成分多元、社会职业多样、地位差距拉大、价值取向多元的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所成长起来的公民道德的挑战。公民道德对“成圣成贤”精英道德的挑战既表现为对传统道德修养体系的怀疑、动摇,更积聚着一种建构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修养体系的深刻的社会力量。
三、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的道德修养
中国社会是否已经进入了公民社会,这是一个需要采用制度性和组织性若干指标评价的实证的社会学话语,然而处于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公民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或猜想,而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社会发展的经验事实。30年改革开放在社会领域引发的根本变革,就在于其成就了中国社会由单位社会向公民社会的深刻转型。尽管公民社会在全球范围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错落不齐,但它作为国家、市场、社会公众等不同力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异质化、公共化结构的社会形态,总是一个需要以民主、商谈、参与为其文化特质的社会。“一个公民社会就意味着这里存在着一部渗透着自由、民主和人权理念的宪法,众多充满着活力的民间团体,提供制约与纠错功能的健全的公共领域以及拥有公正、责任、宽容、善于对话、善于妥协、积极参与之精神与素质的普通公民。”[2]公民社会的上述文化特质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而且也渗透于道德领域,进而催生社会道德的文化转型。这种文化转型在道德修养领域将发生什么样的历史性变迁?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公正地说,对这个相当独特的道德文化,不仅从文明的层次上反思还很少,就是对其内部的相当精密微妙之处的解析也极为鲜见。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代中国道德修养及其转型,对伦理学的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道德修养及其转型的特点、运作逻辑及其转型的研究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新的灵感来源和动力源泉。在这里,我们无意诟病传统的“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体系,相反,我们依然认为,“心性求索”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形态,因为,道德修养作为个体化的道德实践活动,产生于个人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途径及其过程进行个体精神世界的道德修养则是社会的、历史的;当“心性求索”作为一种主体道德修养形态的合理性、合法性所依存的微观生存环境和宏观社会形态不再依旧,就需要对其进行适时的修正、完善,从而使道德修养体系得以形成与发展了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具体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新型道德修养形态。笔者以为,“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体系是与以“民主、商谈、参与”为文化特质的公民社会相适应的当代道德修养体系的可能选择。目的伦理学认为,道德修养不只是遵循规范,而是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规范是为了生存,修养则为了生活,道德修养当以人为目的,指向人的幸福的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指的是一种奠基于生活的、以生活意义为价值诉求并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交往中的经验教化、习俗规范、制度创新来影响人的道德认同、陶冶人的道德情感、磨砺人的道德意志,进而达致某种道德境界的道德修养形态。主张以生活濡化作为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的道德修养形态的学理依据有二:一是生活的道德性;一是道德修养的“生活”性。生活的道德性,是指生活不仅为了活着,而且更需要有意义、有尊严地活着。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意义、生成意义、实现意义的过程。意义问题就是生活的道德性问题。人不仅拥有感性生活,而且拥有意义生活。这种意义生活既产生于感性生活又为感性生活提供价值目的和意义参照,从而真正实现人有德性的幸福生活。生活的内在法则是生成的、开放的、超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不仅是实然的,更是应然的;不仅是惯常的、不证自明的,更是可供选择的,创新的与超越的。生活濡化式道德修养的生命力就在于其秉承了生活的这种超越性与创新性,为每个个体的道德修养不断注入新的价值与不竭动力。道德既构成生活意义的解释系统,使人对生活意义有更合理、更深刻的理解;又构成生活意义的目的系统,使人的生活得到更为合理、更为完善的展开与提升。道德修养的“生活”性,是指道德修养作为一种道德实践的活动方式总是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者表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修养赋予人的生活方式以意义,道德修养的价值植根于“美好生活”或“人生幸福”。换句话说,一种道德修养,如果忘掉了人的生活、遗弃了人的生活,它就不再是人的道德修养;而人总是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估价和选择适合于人自身生活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途径。道德修养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具有为我性、求善性和内在超越性。据上所析,较之于“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形态,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在本质上是一种更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公民道德成长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生成性道德修养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将公民历经生活检验的合理的价值与信念纳入道德修养体系,以加快完成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能力,即:知与行的同构过程,从而实现某种理想的道德修养境界。换句话说,在生活濡化的道德修养视域中,道德修养主体不再只是一个静观的凝视者而必须是一个行动的实践者。诚如胡塞尔所言:“当我们面对面谈话,互相握手致意,有爱和恨,在思考和活动中,在辩论中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处在那种人格主义的态度中。”[3]以生活濡化为路径的开放式的道德修养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道德修养场域。
一、加强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秘书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对秘书本身的定义,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解释,本文的目的是想探讨在我国日前改革开放条件下秘书的职业道德修养,因此,本文中的秘书应当理解为:“ 在我国现代主要是党和政府机关、公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军队、院校内的一种行政职位。其主要职责是辅助管理、综合服务,主要工作是撰拟文稿、管理文书,接待来访、组织会议、调查研究,处理综合信息、办理事务,联络协调、督促查办等等。”综上所述,加强秘书职业道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秘书职业道德是秘书工作自身特点的内在要求。秘书工作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职业,自身存在着多方面的特点。如:政治性、辅、组织性等,但是,最重要的是机要性,这对秘书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秘书部门是机关内部的机要核心部门,是信息中心,秘书是领导近身工作人员,最了解领导的活动,故能掌握一个机关的核心机密。所以,秘书工作是机要工作,要求秘书要有很强的保密观念。
其次,加强秘书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由秘书工作的发展趋势决定的。任何职业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目标,秘书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秘书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更加严格和具体。秘书工作已经不再是单向、简单地体会领导意图就可以了,而迫切要求秘书自身具有较高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应该搞好“三服务”,即为本级党委服务,为各部门和各地区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
因此,秘书要想在复杂的环境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二、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可以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习惯、学习先进、自我激励等方面入手。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学习秘书工作职业道德规范,掌握秘书工作职业道德知识。必须认真学习秘书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掌握秘书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从理论上明确秘书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明确秘书职业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把握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以此来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增强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针对性。
(二)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秘书要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做好秘书工作的基本条件,是彰显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秘书职业道德修养在秘书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准确理解秘书职业道德在秘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学习秘书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更自觉地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
(三)自我反思,增强自律。自我反思,就是要依据秘书工作的职业道德标准经常检查自己,并自觉地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秘书职业道德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借鉴古人“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经常用秘书的职业道德标准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要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缺点,才能改正缺点,不断进步。
(四)提高思想境界,努力做到慎独。所谓慎独,就是指在无人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仍能自觉坚守道德观念,自觉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事、为人。作为秘书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慎独强调在道德修养中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在“隐”“微”之处下功夫,注重修养过程中善良言行量的积累。从慎独所达到的境界来看,秘书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自我教育、自我磨练、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秘书工作人员只有经常按照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发现和纠正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磨练和实践的过程,需要秘书自觉地作出多方面的努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最根本问题,是在秘书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在秘书工作的客观规律指引下,积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每一名秘书都要身体力行,把提高秘书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贯彻到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去。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秘书职业道德体系这栋大厦,亟须社会、国家、秘书人员各方的共同努力,当然要提高秘书的职业道德素养,也绝非短期所能奏效的,必须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持之以恒地为之添砖加瓦。
一、教学手段单一
除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外,现阶段医科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还面临着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们普遍存在“转换教学模式是浪费有限课时”的误区。在这一种权衡之下,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都会倾向于选择一种教学手段。如此一来,整个课程教学都不会产生变化,学生也只是惯性进行学习,激不起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平时的专业课程本来就较为枯燥,这样平淡无奇的教学手段更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在设定教学任务及目标的时候,只是一味地照教学目标实施教学计划,而对学生具体的知识实际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一概不知。在这样一种缺乏沟通的条件下,教师和学生的联系极为有限,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难以达成有效的合作关系,会直接降低课程教学的活跃度,难以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辅助作用。
二、新时期医科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创新的有效措施
结合医科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目前的教学实际以及面临的挑战来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充分利用
医科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对数字化的资源和信息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应用,丰富整个《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层次感,提升课堂张力,从多个角度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过程中,应尽量简化其中涉及到的内容,摆脱传统的文字传递方式,强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迁移能力,为枯燥的课程教学注入活力。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时间的长短,合理的引入一些视频案例,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二)与专业密切结合
与普通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不同,医科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具有更强的专业针对性。比如就思想道德修养来说,普通高校树立的教学理念就是帮助学生提高通识性的思想道德水准,而医科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不同,他们更侧重于在学生将会从事的医疗行业的行业道德水平方面努力,花功夫。随着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以及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进行,因此,作为医科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开展,应更多的关注学生医疗方面思想及法律基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医科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应对时代的新元素及要素进行充分应用,保证课程的时代性与生命性;其次,还应从专业的特性入手,结合行业准则及规范,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医科大学专业的匹配程度,真正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作者:白立影 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
1模块化教学
将课程内容分为三大理论模块:思想修养模块、道德讲堂模块和与法同行模块。每一模块的具体内容如下。模块一:理想情操、人生价值教育。设置四个专题,包括多彩大学与多彩人生、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爱国传统与匹夫有责、人生真谛与人生环境。模块二:道德品质教育。设置三个专题,包括传统美德与社会公德、职来职往与职业道德、校园爱情与婚姻家庭。模块三:基本法制教育。设置三个专题,包括法律意识与宪法、民法、刑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道德与法”情景剧表演、制定“大学成长成才规划”、参加学生社团和主题教育活动、观看先进人物事迹影像、看法律节目,思考法与人生、参观革命先烈故居(纪念馆)、服务社会,做一名志愿者、走入社会,开展主题社会调查、人物访谈,做成功的职业人(走访优秀毕业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程》的课程整体设计要充分体现现代高职教育中学生专业和职业的结合,而且能够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念等等问题和高职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充分整合有效资源,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的优化。
2丰富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中的两个要素。教师是课堂知识的加工、传授者、消费者的,教师同时指导协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重新架构。在这过程中,学生并非简单的被动去接受知识,应该是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让高职学生能对知识进行二次加工后吸收。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程》的主讲老师不能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一个知识学习的导师,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等,吸引学生眼球,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案例既真实又形象,选取后引入课堂可以激起学生的共鸣,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介绍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换位到案例主人公的角度去思考,可以提供直接借鉴经验,也能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而提供样板。
3将学业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三年大学生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的提升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件载体来实现。大学生学业职业生涯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自学生入校开始,就将学业职业生涯教育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并且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结合,可以有效提升课程教育的质量。
4结束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校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将大学生学业生涯发展教育贯穿于大学学习生活全过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作者:刘泽晖 单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装备与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道德修养;教育;途径;手段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3-0012-02
培养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学校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在学生的人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如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远比教给他们专门知识更为重要,一个“德盲”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负面效应。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学校应成为进行道德修养教育的基本阵地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不同于其它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它是为学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阵地。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生活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要让学生在一定环境中学习,逐步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道德观念,学校就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比如,开展国旗下演讲,根据不同的节日、不同的日期发生的不同的史事,使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来历,了解祖国的变化,适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讲雷锋故事比赛,弘扬雷锋精神;书法,绘画比赛,传承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参观历史遗址,缅怀革命先烈;到郊区去郊游,磨砺他们的意志;广泛开展“读百卷书,激爱国情”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并使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深受启迪。
(二)学科教学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科教材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主要素材,培养道德修养是各学科育人的共同的任务。比如,语文课中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语言浅显而内涵深邃,教师可以借此诗针对学生不爱惜粮食、浪费粮食这一不良习惯进行教育,使他们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使他们知道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三)灵活的教学方法是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
教学方法与道德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培养学生优良品德的主要手段。比如在学生中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等活动,教育学生对自己负责就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对自己的意志品质负责,使大部分独生子女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学会自己穿衣服、洗脸、刷牙、洗袜子、做值日搞卫生等。
二、教师应成为一个具有较强感召力的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于人。教师的职责首先是育人,育人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一)教师知识广博,是产生感召力的有利条件
教师在学生眼里是神圣的,是什么都懂的“博士”。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学识,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才能回答学生千奇百怪、各种各样的提问,即便是在与学生谈话聊天,也能触类旁通、深入浅出、风趣有味,对学生产生影响。如果课上得枯燥乏味,就不会吸引学生,学生也会逐步产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感。要知道,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老师学识上的无能。
(二)教师为人师表,是对学生产生感召力的关键
身教胜于言教,老师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等,对学生都起着耳闻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我们常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作为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如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就要在预备铃响前进教室;要求学生认真做操,自己就要坚持每天参加做课间操;要求学生不着奇装异服,自己就要穿着大方、朴素、整洁。工作中,教师奉公职守,敬业爱生,身先垂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注意讲究信用,只要自己承诺的事一定要做到。同时,对学生的关心与关爱,不能只停留在言语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上。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就是一种无形的感召力。
(三)正确对待学生,是产生感召力的有效方法
对一些犯有错误的学生,教师既要批评,更应该关心、爱护、教育、引导。在做耐心细致思想工作的同时,要注意发现这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自觉树立改正错误的决心。对一些学习比较好的同学,也不能无原则地迁就照顾,要做到关心与严教相结合。平时,学生最忌恨的是老师错怪于他,教师务必注意防止误会、错怪学生。如若发生,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取得学生谅解。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生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应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呢?
(一)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教育孩子在同学之间要起表率作用,要严于律已,自觉遵守法律、校规。让他们懂得看似不经意的一些小事,一旦成为习惯,却蕴含了巨大能量,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坏习惯使人身陷泥沼的道理。
(二)教育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印度有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决定命运”。这些都说明良好的行为训练,对形成习惯,培养性格,把握命运非常重要。要教育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环节里都要自觉地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习惯成自然!
(三)循循善诱,以点带面
【关键词】手术室 护士 职业道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现代医学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越来越被重视。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处在特殊岗位的手术室护士,除了要具备一般临床护士的基本护理职业道德外,还必须具备手术室护士特有的自身职业修养和情操。
1 团结合作,和谐手术
一台手术的成功完成,除了要有完善的仪器设备条件外,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医护人员的周密安排,精心合作。要求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术者、助手、麻醉师、器械护士、巡台护士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手术规程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支持配合,遇到意外特殊情况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必须把每件工作同手术成功与否,病人能否得救联系起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2 坚持原则,无菌操作
手术室的无菌要求是是极为严格的,无菌是手术条件的第一要求,对此不能有一丝一豪的轻视和疏忽。参加手术的 全体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室护士更要坚持原则,发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必须立即指出,被指出者应无条件接受,并迅速改正。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到慎独。即使自己单独操作,如发现可疑之处应立即检查清楚或撤换更正,不得存有侥幸心理,更不能隐瞒。所以护理人员能否自觉地坚持和维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无菌技术上无原则地迁就和照顾个人情面,是对手术对病人的极大不负责任,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
3 技术娴熟,操作流畅
手术室护士在病人身上做技术操作的机会很多,但任何一次操作都必须以治疗为目的,力争一次成功不如允许在病人身上练技术,即使是全麻病人也不例外。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术中操作准确,术后认真回访。 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还必须了解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完备手术用物,检查仪器设备,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士无论多么忙多么紧张,都要随时密切观察病人,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立即报告术者及麻醉师。
4 理解病人,细心体贴
接受手术的病人,离开工作岗位住进医院,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从刚熟悉的病房又进入陌生的手术室,使他们的心情又发生一次波动,通常他们是以焦急和期待的目光注视周围的一切,注视医生和护士每一个动作,并对任何音响和言语表现得十分敏感,病人在此时对医护人员有一种生死所寄之感,医护人员要善于体察和理解病人的期望与信任的感情,手术时要尊重病人的要求和习惯,对能做到的要尽量给予满足和照顾,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手术时,病人四肢要用约束带事缚,这样才能防止病人不自觉的活动,因此一定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5 态度严肃,环境舒适
手术室是医院为病人解除疾病、挽救生命的神圣严肃场所,又是医生护士麻醉集中工作的地方,一切工作都要按手术室规章制度进行,保持安宁和整洁的环境。室内应该做到一尘不染,温度、湿度应符合要求,器械设备放置整齐,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当病人一进入手术车推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接待病人,每项操作都要全神贯注、礼貌亲切、温文尔雅。当病人被手术车推入手术室后,仍会产生新的精神负担,如果病人感受到环境安宁、轻松,医护人员对他高度负责就会得到莫大的安全感,增加接受手术的勇气。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用手术语与台上下配合工作,切忌大声谈笑,更不准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否则将会引起病人烦恼和不安,产生不信任感。所以创造一个宁静的手术环境也是护理人员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在手术将要结束时,护理人员切忌放弃严守职责的要求,自始至终保持安静、严肃,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的道德责任。
“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也”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化修正陋习。其必备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有高尚的师德。李岚清总理曾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的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可以说,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到德育工作状况及亿万孩子的身心健康,还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产生深远影响,所以说师德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提到怎样的高度都不为过。我们说教师肩负着民族与国家的重任,受到社会尊重,对于教师本身,应该怎样办呢?首要的是必须认真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陶行知曾指出:“要人敬必先自敬,重师之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就必须讲求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随着人民大众对于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人们对教师素质及师德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提升新时期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头等重要的大事。
幼儿园是对学龄前儿童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的引领阶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其在家庭教育之外接受社会性教育的起始引导,是关乎人生成长的启蒙教育。如果把发展国家和民族教育看做建设宏伟大厦,那么幼儿教育则可视为大厦之基础。从国家整个教育事业与民族大计来讲,幼儿教育事业是一种为着民族未来而奠基的职业,这份职业神圣而崇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只是把孩子照看好,把知识传输给孩子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时刻清晰的认识到幼儿教师所担负的责任,正如我们的办院理念“为孩子快乐人生奠基”。我们所面对的一群活波可爱、天真烂漫的孩子,老师的言行举止,孩子们无时无刻的在观察模仿,他们有着极强的向师性,老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直观的、活生生的模版。所以,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规范职业操守、严谨谈吐举止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首先,教育事业是“树爱”的事业。“爱”是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崇高境界,“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育人的动力之源。作为教师,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要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在学习上和生活细节上关心他们。这样才能在执教中,把一份“爱”传输给孩子,让这份“爱”去创造社会、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其次,教育事业是“树德”的典范。师德的重要性是做人的灵魂和根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甚至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教师只有率先垂范,注重师德修养才能以德育德,铸造学生健康人格,才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恪守职业道德,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每一位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意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才能更加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无私奉献、变革创新,完成时代赋予的教育任务。
尽管职业道德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讲,要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情感、意志和信念,去塑造自己行为和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加强理论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方法。教师要重视人格力量的震撼力,培育高尚的职业人格。人格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要改进工作作风,以育人为己任,刚直不阿,廉洁从教,并以此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他人,怎样对待社会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不仅要讲给学生听,而且更要做给学生看。德的功能是巨大的。但这种巨大的作用又是以教师的才学为基础的,没有才学的德是苍白无力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自身的才学修养,全方位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为此,教师应该深刻认识自身职业的重要性,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改革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用精湛的学识赢得学生。
第三,教育事业是“树人”的进程。教师学习教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办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书育人的责任,这本身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一个重要要求。同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教师能够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重要作用,教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生生的育人教材,这就更使教师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还应学习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广泛地学习有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才能使教师从各种关系和联系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任务,认识社会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具有良好、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和引导孩子是激发潜能、树人育人的重要保障。任何孩子都有其闪光之处,都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的热情,有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特别是刚刚开始接受启蒙教育的幼儿,更希望能得到老师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以极大的热忱和父母般的胸怀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用高尚的道德情感浇灌孩子的心田。教师的“偏爱”很容易使那些自觉性、自主性不高的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冷落,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进而有厌学心理。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庭、成绩、性格等因素而过分偏爱某一些学生,而冷落另外一些学生。教师要怀有一颗“童心”,要能和他们打成一片,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建立最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要多发现学生的成绩和优点,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美,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人格要求。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满腔热情。
师德修养不是教师个人孤立的脱离社会的闭门修养,而是在教育实践中人与人相互影响的社会性活动,教师品德修养也是社会道德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活中总是蕴藏和涌现着美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教师作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同时也应该成为良好道德情操、思想风貌的效法者和学习者。作为人民教师更需要树立崇高的精神目标,拥有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确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也为整个社会的精神道德起到了引导和表率的作用,让复杂社会中能够保持纯洁的精神圣地,帮助每个孩子成长为真正具有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使民族和人类具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双主体教学;理论与实践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这段话全面论证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指出了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体。教学是无止境的。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学也能助长教,这就是“教学相长”。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与学的双主体性特征是内存于教学活动之中的主客关系特征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也是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一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双主体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总设计师。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必须理解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对象,吃透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好教案。教师是教学思想的践行者,教师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讲授、示范、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顺利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学生同样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客体。但是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在接受教育影响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存在某种程度的主动性,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主体性是指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能动性是指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努力、积极主动、能动选择的特性。创造性是指教育对象对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规范的改造和创新。自主性是指教育对象对接受教育活动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2]因此,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的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的结果,是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表现。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四年制本科必修课程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基础”课的重要使命在于“陶冶精神世界、关注灵魂塑造、培养健康人格”。这门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材内容空洞,理论抽象,观念滞后,缺乏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有机融合。教材章节的编排多从社会对大学生一厢情愿的要求出发,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思想困惑和学习生活问题,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课主要包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方法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知识内容体系。“基础”课的教学以促使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和共同朝着健康、有序、正确的方向运作为主要目的。学习“基础”课的过程是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心理与人格走向成熟的过程,是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成才的过程。这些过程也是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学生如果失去学习的主体性,对自我意识的分化和同一采取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那么“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因此,“基础”课课程建设的目标应与高校新一轮本科宽口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相协调。关键要增加解决大学生现实问题的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统一起来;把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与培养学生其他各种能力统一起来。“基础”课教材内容体系的改革要求在编写教材时一定要遵循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与满足大学生需求的统一。比如在绪论部分增加青年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理想信念部分增加我与中国梦的内容;在宪法部分增加当我们的宪法权利被侵犯了我们该怎么做的内容等等。“基础”课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选择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的案例,有意识地选择大学生身边发生的案例更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在绪论部分增加适应大学集体生活、快速掌握大学学习规律相关切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在第三章第三节引用复旦大学投毒案教育学生如何与室友和谐相处等实际的人际交往话题。在讲授宪法部分我们要联系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法律思维方式,用法律来思考和解决法律问题,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基础”课教师要想使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必须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比如在人生价值观的教学中可以引入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内容。要改变教材中从道德涵义着手来讲道德的做法,努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儒释道的精华有机地融入道德修养教学中。总之,教师要用高尚的思想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用深厚的文化熏陶学生,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这门课。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双主体互动教学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研组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根据教学大纲将每个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逐一标示出来,做到心中有数。教师事先明确“教”和“学”的目标,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提前划定让学生自主利用网络学习并撰写学习报告,这部分内容不再作为课堂讲授的重点,比如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在课堂教学章节我们采取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演讲、交流、辩论、讨论等形式主动参与教学,这是形成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点。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真心喜欢上这门课,而不是通过考勤来维持到课率,或者高高在上地宣讲大道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具体做法如下:1专题式案例教学,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基础”课教师如果从概念到概念地讲课肯定没有学生愿意听课。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用生动典型的案例来解说概念和理论,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不仅将案例中的事实与自己联系起来,而且将案例与概念、理论统一起来,这样枯燥的理论变成活的观念,便于渗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比如针对第三章的第三节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引用2013年4月复旦投毒案,启发学生思考怎么与同学和谐相处,请大家讨论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哪些规范和准则。最后教师总结反思投毒案,引导大学生遵守尊重、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人际交往原则。2师生角色互换,学生讲和演、教师听和评。新时代的“基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再一支粉笔“一言堂”地灌输学生了,不应该机械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阐释大道理了,应该针对学生最感困惑最想弄懂的热点问题设疑启发学生思考。教师不应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的启发诱导、对话艺术是引导学生自主思维的催化剂和助动力。教材的第五章第三节关于大学生的恋爱观问题,教师事先布置讨论的话题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先在小组讨论然后推举一名发言人到课堂上发言,请有主持经验的学生担任主持人主持大家的发言。教师先在台下当听众,最后总结评价学生的发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理解爱的本质是责任。3模拟法庭进课堂,让法律走下神坛。模拟法庭一直被各法学院广泛采用,是法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方式。模拟法庭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了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在各种实践性教学方法中,模拟法庭教学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讲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内容时,我没有宣讲刑法的法理而是去网上找了一个和大学生有关的校园伤害案剧本,挑选好担任审判长、审判员、被告、公诉人以及辩护人的学生人选,经过课后精心地排练,每个学生熟记自己的台词,然后在课堂上开展模拟法庭,学生反响不错,因此更加坚定了法律的信仰。
总之,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建筑在师生间情与理的交融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思维是建筑在教师的充分理解与信任等真挚的爱的基础之上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总设计师和组织者,应该善于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以平等身份采用对话讨论交流方式激发学生展开自主思维,解决学生实际的学习问题和思想困惑,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个人品德的教学目标。
作者:林永红 周亚东 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从三个方面表现出来:职业思想、职业品格和职业感情。这三个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职业思想是教师本人对自己的职业认识和总体看法。如果一位教师职业思想不明确,那就意味着他对教师的职责与任务不清楚,稀里糊涂,因而也就干不好、干不了教师这一行业。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家之一――韩愈在他的教师职责专著《师说》中,详细地阐述了教师的基本职责。韩愈认为,教师的职责有三点:
第一、 传授以孔孟之道为主的政治伦理道德;
第二、 讲授以《诗》、《书》、《礼》、《易》、《乐》、等为主要的儒家经典著作,使学生掌握礼、乐、射、御、术、教等各项技能;
第三、 解答学生在学"道"习"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疑问;
即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意思。由此可见,他认为老师要以传道为主旨,以授业为效果,以解惑为手段,来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当然,我们现在的教师可以将其道、业的内涵改变一下,使之符合现代生活规范与要求,我想韩愈提出的这三点也就是当今要讲的社会主义道德,授之学生有利于社会、人类发展的知识,回答学生在做人与做学问时提出的各种问题。简而言之,就是教书育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思想上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
教师的职业品格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表现在教师的言行中。
美国A・C・奥恩斯坦在《美国教育学基础》一书中曾提出:真正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道德高尚的人。苏格拉底认为: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因而说要教育出道德高尚的学生,老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因为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极为重要。"身正为范、道高为师","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是千古不变的一条真理。
为人师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也不可能在人格上没有缺陷,然而为人师表,在言行上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一身正气。只有有一身正气,才能走的正,行的端,才能具有正义感。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身正对于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具有正义感的人,才能富于责任心,富于爱心和同情心,这样的教师才能对他的学生负责,才能爱他的学生,而且学生大都比较激进,在他们的感情世界里,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没有正义感的人。
二、 谦逊豁达。教师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听去学生的不同意见,不要将自己永远凌驾于学生之上。否则,师生之间的距离会日渐日远,甚至矛盾对立,这样在感情上也就无法沟通,教学脱节,而且只要谦虚大度的教师才能有着教学相长的原则,允许学生提意见,使自己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人格更为完善。
道德修养类素材,是考生关注的重点。高考作文往往从考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在为人处世、学习生活、道德理想等方面应奉行的准则,从而唤起考生强烈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考生的道德境界。运用这些素材时,则需要考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文体,运用不同的方式,挖掘素材内涵,与母题巧妙契合。
子题角度:爱国、诚信、勇担责任、礼让、关爱他人、节俭、谦逊、孝顺、感恩、奉献、不慕名利等。
一、记叙文素材运用
1.文白转换法
【技法解读】 文白转换法就是将文言文的叙述方式转换为现代文的叙述方式,使其更适合现代人的阅读心理习惯。
【素材展示】 孔子厄於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V货,窃犯围而出,告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於坏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於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v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速成示范】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时,一次和众生们被困在陈国、蔡国之间,七天没有尝过饭的滋味。后来子贡好不容易讨回了一些米来,让颜回煮饭。当饭快要熟时,子贡远远看见颜回在用勺子舀饭吃。子贡对此深感不平,就去见孔子,向老师讲述了亲眼所见颜回偷饭吃的事。出乎意料的是,孔子却说:“我对颜回是仁者一向是坚信不疑的,虽然你说的是亲眼所见,但我还是不会怀疑他,恐怕是另有隐情吧。”随后,孔子将颜回叫来,说:“我前几天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护佑我们吧?你把饭做好了之后,我准备拿它先祭祀祖先。”颜回忙说:“不行啊!刚才有灰尘掉到锅里了,我觉得扔掉总不太好,就舀出来自己吃掉了。”吃过的饭是不能祭祀祖先的啊!孔子不无感叹地说:“原来相信亲眼见的就是事实,谁知实际上眼见的也未必可信!”孔子能说出这样的话,除了感叹,还在反省自己。这是难能可贵的。
2.场景故事法
【技法解读】 就是在叙述的过程中,借助原有素材描写出的场景,进行适当的扩展,使其成为一个故事。
【素材展示】 1842年农历的七月初六,心力交困的林则徐,从西安出发,开始踏上了漫漫的充军之路。他已经没有了前呼后拥的带刀护卫,走出兵营后,他只有两个儿子和一些随从同行,七辆吱吱作响的大轱辘马车,在陕甘古道上缓缓前行。他们沿着古丝绸之路一路向西。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宣纸。这就是林则徐西行生活的一斑。
【速成示范】 1842年,大清帝国,新疆。
太阳已经升起来,它用那微弱的、穿过层层乌云的光,尽力照耀着这片隶属于清政府的土地。透过沙尘,隐约可以看到一个步履蹒跚的男子。他身上背着沉重的器物,好似下一秒就会被压垮。终于,他走得近了,近到我可以看清那张蜡黄的脸上嵌着的那双被往日硝烟熏得有一层迷雾的双眼,模模糊糊,一片漆黑。
他放下身上的桶,直起身来,用手背随便抹了两下头顶的汗,把长辫子从胸前拿到背后,长叹一口气:“唉,又是一天了。”
我看着他这与山野村夫毫无差别的举动,不禁问道:“少穆,你……可曾有悔?”
林则徐没有说话,只是依旧盯着东方――那太阳升起的地方,轻叹一声,闭上眼睛,慢慢地摇了摇头。
渐渐到了中午,清晨的雾已经散去,日头正毒。我斜靠在井旁,盯着不远处做搬运工的林则徐,回想早晨的种种,不禁疑惑:为何身为民族英雄的他,回答得那么犹豫又无奈呢?
二、议论文素材运用
1.点面互补法
【技法解读】 点面互补法,就是将最能表现文章主题的关键材料作为“点”安排在最突出的位置上,把其他起补充、陪衬、铺垫、烘托以及链接过渡的材料作为“面”来谋篇布局的一种写作方法。
【素材展示】 包拯所制定的37字家训联系起来:“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就是说,包家后世子孙当官,如有贪赃枉法者,开除族籍,不准再回包家;死后也不准葬入包家祖坟。不遵从包拯此训,包拯就不承认他们是自己的子孙。包拯还嘱家人请工匠,把这则《家训》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堂屋东壁。昭德塞违,垂照后世。
【速成示范】 恪守直道,使社会风清气正。包拯严厉正直,嫉恶如仇,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从不随便附和别人,从不装模作样地取悦他人。陈世美,贵为驸马,却丧尽天良,包拯毫不犹豫,铡了他。铡美案震惊朝野,但也让世风为之一变。包拯曾告诫后人:“后世子孙做官,有犯罪依法治罪的,不得人家门,死后不得葬入大墓。不遵从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包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经他治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
2.提纲挈领法
【技法解读】 在一些段落的开头,最好用一句总结性的话,可以是富有哲理揭示规律的,可以是统揽论据引起下文的,也可意识摆出自己观点的话。
【素材展示】 1985年,史铁生说自己最喜欢、最羡慕的人是刘易斯,并托人把自己的文集带给刘易斯。刘易斯则送给史铁生一双蓝色耐克跑鞋,正是自己的尺码和款式,刘易斯还在鞋帮上用金色油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后来刘史二人2001年在中国见面,史铁生对刘易斯说:“你送给我的鞋我也没法穿啊”。刘易斯立即说:“你给我的文集我也看不懂啊。”
【速成示范】 困住一个人最好的方式,无疑是残疾和病魔。无论是史铁生困于轮椅之间,还是力克・胡哲自生便四肢全无,他们仿佛都被上帝开了个玩笑,承受着超于常人数百倍的苦痛。可身体又怎能禁锢一个人渴望远方的心?最终,史铁生在文学上找到升华之路,力克也打开他“不设限的人生”。记得史铁生曾给他的偶像――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寄去自己的一本书,后来刘易斯来到中国,第一件事是拜访史铁生,并赠他一双签名的跑鞋。史铁生笑说:“你送给我的鞋我穿不了啊!”刘易斯则回道:“你送给我的书,我也读不懂啊!”记者便记录道:“铁生穿不了的鞋,刘易斯读不懂的书。”即使被各种不利所禁锢,也要寻一种方式,让灵魂远行。
三、散文素材运用
1.文采炫示法
【技法解读】 文采炫示法要求对素材的加工和提炼都是那样的刻意附着、精工细雕。
【素材展示】 弘一大师对佛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律宗的研究与弘扬上。弘一大师为振兴律学,不畏艰难,深入研修,潜心戒律,著书说法,实践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师,也是国内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
【速成示范】 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心田半亩种清欢,淬励思想乐常在。李叔同一句“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道尽了人生通透之境。心中有景,荒凉亦繁华;心中有情,满目皆生香。李叔同得意时选择斩断尘俗遁入空门,在心田种上半亩清欢,人生自可通达自适,不困于外物,不惑于内心。行走于大干世界,何处不是风景;留心之处,皆是人生境界。
2.因果溯求法
【技法解读】 因果溯求法是在明确文章的主旨以后,立足于素材以“果”溯求,推导事物的因,然后挖掘素材的意蕴,适当地对其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提升,已达到写作意图。
【素材展示】 妙玉,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排名第六,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为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生病,买了许多替身不中用,必须出家方可痊愈。故亲入空门,带发修行。妙玉说品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是饮牛饮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