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时间:2023-06-01 09:09: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第1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地质环境

众所周知,地球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地球上各板块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加之人类为满足生产活动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改造力度,随之也引发了出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加强地质灾害的控制与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证防治效果[1]。

1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概述

①地质灾害:受自然界变异和生物活动的影响,我国自然灾害现象频频发生,地质灾害是其中最为频繁出现的其中,其通常是指由于自然地质结构及相应板块的运动,或由于人为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进而导致资源,生命和经济损失的一种灾害。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无法提前感受到任何征兆,且地质灾害强度及受灾规模都相对较大,面对灾害时,人们只能尽最大力量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给我国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②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结果,通过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等在能量和物质基础上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替和流动,最终形成相对平衡的地质环境体系。地质环境有两大特点,一是开放性特点,地球表面各个圈层都与地质环境相关,二是周期性特点,从渐变到缓慢,再到突变和灾变,地质环境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呈现一定周期性的变化[2]。一旦当地质环境处于突变阶段,就很有可能引发出地质灾害。

③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两者关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一方面,地质灾害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构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另一方面,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预测时,可从地质环境中分析地质运动的规律,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1)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勘查周边地质界线,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②预测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③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及破坏程度,制定出相应的等级预案,并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做好相关预警应急措施[3]。

(2)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监测预警手段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有效反映地质灾害的防治成效,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监测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监测预警体系在第一时间利用防灾减灾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为救援、避险争取宝贵时间。地质灾害具体监测预警流程。

(3)建立健全搬迁治理工程体制:当接收到监测预警体系发出的报警时,根据调查监测结果,分析该区域的灾情,若发现灾害的波及范围较大,危险等级较高的地质灾害隐患时,应采取搬迁避让加强工程治理,确保受灾区域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另外,在治理灾害工程中,应充分考虑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达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4)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由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性三大特点,因此,为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应利用现有的经济科技条件,建立并整合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完善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建立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以及配全应急设备。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可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第一时间进行准确的应急反应,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和威胁,达到最少的财物和人员损伤。

(5)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是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技术的能力,对地质灾害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及成因等进行研究,开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模拟和仿真系统,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3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地质环境应用

(1)构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确保地质的安全性,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境安全的研究,建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具体来说,该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工程地质环境的实际质量评价;②地质环境中的工程容量评价;③工程地质环境的功能区分评价;④治理的风险调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范。在对区域地质环境应用的实际评价中,应充分考虑该区域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调查,从而有效分析该区域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使得该地质环境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灾害的发生,

(2)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地质环境安全包括地质结构、地质成分、外部形态和工程性质等。加强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有利于规避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相关部门应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将人类生产行为与自然改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②相关人员在评价环境前需搜集与地质环境有关的信息和数据,综合数据提炼出对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并完善,提高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效率;③注重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包括建设工程区域地质安全评价、建设工程场址地质安全评价以及建设工程单体地质安全评价。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新形势下,开展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密切结合具体的地质环境,从地质环境的规律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探求出最适合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并落实,有利于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佳茜,王鹏瑞.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1):23-24.

[2]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2012,42(5):1469-1476.

第2篇

一、工作目的

以村(居)为基本单位,全面开展我镇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进一步查明我镇已发生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摸清我镇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为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和应急管理体系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进一步夯实和强化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基础,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任务

通过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及不稳定斜坡调查、测绘与勘查,为防灾减灾提供基础地质依据;查明全镇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主要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形成条件、稳定状态,分析评价其危害程度及发展趋势,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危险区;对严重威胁城镇、重要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测绘、勘查,提出合理化的防治措施;结合当地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工作规划,对集中避灾搬迁安置新址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建立完善全镇地质灾害数据库,建立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平台,健全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网络。

三、工作步骤

全镇1:5万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必须于2014年12月前完成,并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审查验收,其中野外调查工作要于汛期前完成。主要工作分五个阶段:

(一)工作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2月):由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成立项目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完成调查技术实施方案及项目预算,完成相关资料收集,完成1:5万县遥感图片解译,完成调查装备准备工作。

(二)野外调查与勘查测绘阶段(2014年3-9月):在镇、村组协助下,逐村、逐组、逐户开展调查,完成野外地质灾害测量、质量检查和野外工作实际材料图编绘、野外资料整理;对严重威胁城镇、重要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测绘、勘查。

(三)成果整理阶段(2014年8-11月):根据野外工作

成果,归纳总结地质灾害发育类型、形成机理、造成危害,分析研究地质灾害点的潜在危险性、防治措施、监测方法,进行全镇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编制实际材料图、1:5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1:5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等成果图件,汇总整理地质灾害调查表、有关影像资料等,总结编写成果报告及其他地质灾害调查成果资料。

(四)项目验收阶段(2014年11月):完成省厅1:5万详查工作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对1:5万详查工作成果的验收。

(五)提交利用阶段(2014年12月):将通过验收的项目成果和技术资料按要求汇交并备案。进一步完善全镇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水利站,由镇水利站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镇1:5万详查工作的协调服务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和各村参与项目实施,负责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健全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制度。

第3篇

在地质灾害防治研究和支撑公共管理工作过程中,时有听到地质灾害“测者未滑,滑者未测”和地质灾害“越治越多”的说法。为了正确地应对地质灾害,合理利用地质环境,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专门讨论,在达成科学共识的基础上促进地质灾害防治事业健康发展。

1地质灾害

“测者未滑,滑者未测”的说法正确吗?在地质灾害防治中,存在着“测者未滑,滑者未测”的说法,或通俗地说“看着的没发生,发生的没看着”,即通过调查列为隐患点并开展监测者未发生地质灾害,新发生的地质灾害点又常常未在调查监测之列。上述说法当然是不正确的,也不符合客观事实,是一种认识“误区”。事实是,每年都有许多通过群测群防、专业监测预警预报地质灾害并成功避险的典型案例,挽救了大量的人民生命财产,大大减轻了危害,取得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成效,这些案例都是通过调查确定为地质灾害隐患点,而后实施监测预警的。在山地丘陵区,存在着千千万万的斜坡或沟谷,这些斜坡或沟谷只要遭遇不利的极端的外界因素作用,如持续的强烈降雨、地震活动或人类开挖堆载等,都具有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人类社会由于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限制以及实际的需要,目前只是调查监测了很小一部分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并威胁人居安全的斜坡或沟谷。如果把监测发灾的点数与所在区域记录在案的隐患点数比,“滑者已测”的比例就会大,但与整个区域的斜坡或沟谷点数比,相应的比例数是很小,自然给人以“滑者未测”的印象。通过识别隐患点而后进行监测的做法实际上存在两个前提,一是那个地点是地形地貌、地质成分结构上的薄弱区,如历史上发生过滑坡泥石流的地段,二是威胁到村落、学校、集镇等人类聚居区或聚集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与否,还在于外部引发作用是否与薄弱的地质区段遭遇,以及外部作用的大小、时间长短。如果外部作用如强烈降雨、地震活动或人类工程作用没有发生,即使是划定为地质灾害隐患点,一般也不会发生滑坡泥石流。反之,如果外界作用足够大、时间足够长,即使那个地段的地形地貌、地质成分结构不薄弱,以往没有发生过滑坡泥石流,也会逐渐变形破坏乃至发生地质灾害。“测者”的外界作用未达到临界状态,虽然是隐患点也不会发生,而“未测者”达到临界状态也会发生。理论上,凡是斜坡就可能发生崩塌滑坡,凡是沟谷就可能发生山洪泥石流,其本质是重力作用失衡导致岩土向下运动。实际上,人类调查监测记录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只是很小数量的斜坡或沟谷,而绝大多数斜坡因人力、物力、主观认识的限制以及客观必要性等而没有开展调查监测。出现“测者未滑,滑者未测”的说法,还与滑坡泥石流是否成灾以及成灾的大小有关。每年都有因强烈的外界作用引发的大量地质灾害,因为危害小,特别是造成人员伤亡少,社会关注度自然就低,新闻媒介报道就少,社会舆论反映也就处于低水平,以致于焦点集中在个别“滑者未测”的大型灾害事件上。群测群防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在地质灾害多发地区为适应相对落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而实施的带有主动应对性质的一种有组织的减灾行动,是有效减轻地质灾害的群众性自我防范工作。群测群防的特点就是地质灾害威胁出现在哪里就在哪里应对,突出强调所在地区居民防灾减灾的自发性、自觉性和实时性,逐渐培育“自我识别、自我监测、自我预报、自我防范、自我应急和自我救治”的防灾减灾文化,通过提高意识、增加知识、培育能力,追求减灾成本的最小化和减灾效果的最大化。结论是,地质灾害调查识别和监测预警是防灾减灾的有效手段,应该坚持做下去,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认识的提高,推动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升。

2地质灾害会越治越多吗?

地质灾害会越治越多吗?当然不是!反过来说,能够完全消除地质灾害吗?当然也不能。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或岩、土碎屑及其与水的混合体的移动事件。地质灾害具有潜在性、渐变性、突发性、阶段性、周期性、复活性。地质灾害也可以视为一种具有生命体征的危机事件,即显示出“有生有死”的周期性特征,包括潜伏期、显现期、突发期、衰减期和终止期,然后开始进入下一个循环。滑坡泥石流事件与人类经济社会活动遭遇的可能性大幅增加,是地质灾害“愈来愈多”的原因。一方面,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干扰范围、规模和强度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人民经济条件的改善也使出行人数急剧上升,引发或遭遇地质灾害的概率大大增加。例如,沟谷型泥石流灾难事件可以归因于调查识别不够、防治工程失效和警报撤离不及时等,也可以认为是当地人对地质灾害风险认识不足,建筑工程盲目占用了山洪泥石流进入主河道的通道,增大了人居建筑与山洪泥石流遭遇的可能性和危险性。民房建设、施工住所选址,乃至野外旅行等因缺乏防灾知识、意识而对眼前的危险现象视而不见,甚至人为地制造隐患,如工程规划建设侵占河滩、沟床,随意堆弃工程渣石、生活垃圾堵塞沟道流路或桥涵,不顾地质环境条件而盲目快速城市化,“向山要地,进沟发展”等恶化地质环境,改变地形和岩土体结构,破坏山坡的自然平衡,加剧了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是变化的,地质灾害起源于地质环境变化。地质环境变化主要表现为地质环境构成要素即地形、地质和环境等的变化。地质环境变化的原因包括地外天体引力作用、地球内动力作用、地球表层外动力作用和人类社会工程经济活动等。地外天体作用主要是太阳黑子活动、日月引潮力,地球内动力作用是地震、活断层和火山活动等,地球表层外动力作用是风、雨、雷、电、雪、冰、冻融等,人类工程活动则改变了山坡沟谷的地形地貌、地质成分结构。这几种因素的遭遇概率会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增加,受灾人数和经济损失也会出现趋势性增长。人类通过努力,地质灾害发展的增长趋势可以遏制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人类财富的增长比例可以实现趋势性降低,但一定时段、一定区域地质灾害损失的绝对量却不一定减少,这也是多种因素的随机耦合造成地质灾害的“大年”或“小年”的原因。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有力有效防治地质灾害成为可能。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具备了对重点地区、地点的地质灾害实施综合防治的经济实力,开始全面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可以满足地质灾害预防、减轻、准备、预警、响应和恢复等不同阶段的经费需求。在综合防治过程中,注重树立发展的理念,通过防治灾害,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社会大众对防治地质灾害提出了更高需求。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危害,导致大众产生恐慌心理,公众社会要求加大防灾减灾的社会组织、隐患识别、预警、应急响应、妥善安置和心理抚慰及重建筹划等。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民素质提高,人民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应对能力和防灾减灾需求大幅提升,对防治地质灾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改良地质环境,保证地质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地质灾害防治的公共管理和应急响应事业必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需要提高实际工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时代性,不但要推动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推动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也要推动防灾减灾保险事业的发展等。结论是,地质灾害的“多”与“寡”是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关的,地质灾害不会越治越多,也不能完全消除,能做到的是人类自身主动防御,规避风险,理性生存,就会大大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

作者:刘传正 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指导中心

第4篇

关键词:地价影响地质条件 重视要点

1.城市划规对地价的影响

1.1 土地性质对地价的影响

土地价格是为购买获取土地预期收益的权利而支付的代价,即未来地租(收益)的资本化。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土地经济规律研究的深入,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土地价格尤其是城市土地价格不仅由土地利用现状决定,对土地利用前景的预期也是影响土地价格的重要因素。

从城市整体层面来看,城市未来地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城市土地配置的合理程度、用地功能布局、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建设总体容量控制标准,这些因素主要是由城市总体规划决定的。从城市局部地域来看,地块的用途、开发强度及环境控制等决定地价的因素也取决于具体的规划控制要求。

城市性质对地价的影响 :

城市的性质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反映。我国城市性质大致分为:中心城市、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和特殊职能城市四种。城市性质的差异,是决定城市地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性质制约着城市的经济、人口结构、规划结构、城市风貌、城市建设特别是土地使用的构成等各个方面,而不同性质的土地使用在经济效益上是有很大差异的,一个城市的职能越多,越能强化城市发展的聚集效益。现代城市职能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大,如金融贸易、信息展览、经营管理、旅游服务、商业零售业越发达,地价水平越高。

1.2 城市规模对地价的影响

城市规模指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因为城市用地规模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浮动而变化,所以,城市规模通常按城市人口划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规模直接影响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标准、交通运输、城市布局、城市的环境等一系列问题,对城市地价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城市规模越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越高,交通运输系统越复杂,城市环境的营造越困难且成本越高,土地级差收益也越高。同时,按照我国城市土地使用的现状,城市规模越大,人口越多,人均用地指标越低,意味着土地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越突出,土地资源短缺情况越严重,地价水平越高。

1.3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对地价的影响

城市土地的利用结构指城市各类用地在城市总用地中的比重,以及各大类用地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用地的构成与比例。不同性质用地的价格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而且相差很大。一般来说,商业用地地价最高,办公和住宅用地次之,工业用地地价最低,因此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构成与地价总体水平及地价总量密切相关:地价总体水平与商业用地的比重成正比例关系,而与工业用地的比重成负比例关系。商业用地在城市中的比重主要取决于城市的职能特点及规划用地的功能分区。同时,用地结构的合理化既有赖于土地价值的经济调节,也有赖于城市规划的政策调节,城市规划在遵循“充分发挥土地使用效益”的原则下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有利于提高城市地价的整体水平。

1.4 城市用地空间布局对地价的影响

区位地价级差是导致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之一。反过来,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也会对城市地价的空间差异产生影响。它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层次决定土地价格的分级体系;商业、住宅、工业等功能用地的聚集程度决定了房地产价格总体水平和不同土地等级间价格差异的幅度,即城市用地功能分区及用地功能混合情况决定了地价级差,规划道路运输网结构及道路密度与地段价格直接相关。

对于一般城市而言,聚集程度及交通区位是影响地价的两个最主要的因素。首先,用地聚集程度越高,尤其是商贸服务业、办公楼宇等聚集程度高的城市各级中心地区,往往是地价峰值区。其次,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最快的地区一般是交通便捷的地区,尤其是城市新发展区。规划新开通干道、高速公路出入口两侧土地,地价迅速上涨,表明交通条件的改善对城市土地价格的提高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聚集程度较高、交通条件优越的地段不仅本区域地价水平较高,而且通过传递、扩散作用,可以带动周边地域地价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城市地价的整体水平。

2.对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地质条件

通过汶川地震的经验告诉我们,城市规划中地质的勘测占有重要的意义。在规划中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 。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依据。 科学规划对主动有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和审批应建立地质灾害调查制度、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程序和审批权限、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编制原则、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内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地位及与其他规划的衔接等。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2.1 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和目标;

地质灾害防治的原则只能坚持预防为主, 避让与治理相结合, 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质灾害现状提出的在规划期内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准则。

地质灾害的防治目标, 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达到的目标。 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应当分阶段实施。总的要求是提高预报成功率, 避免经济损失, 减少人员伤亡, 促进地质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2.2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基础调查和科研项目。二是搬迁避让工程。三是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根据灾害的规模和威胁的对象, 对危害公共安全、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要由财政出资, 对人为活动引发的灾害也要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分清责任, 实施治理工程; 四是监测预警工程。对已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要要实施监测预警工程, 包括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 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警预报。

第5篇

1 地质灾害形成的背景条件

1.1 气象水文

1.1.1 气象

福泉市地处副热带东亚大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因位于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海拔高度较高,又具有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气候温和,无霜期较长;雨量充沛。多年(1995~2005年)平均降雨量1 199.4 mm。年最大降雨量1 498.3 mm(2002年),年最小降雨量880.3 mm(2003年),月最大降雨量417.7 mm(1996年7月),日最大降雨量184.0 m(1996年7月30日)。雨季多始于每年4月中旬,结束于10月下旬,旱季为12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全年65%左右降水量集中在5月份到8月份之间。

1.1.2 水文

福泉市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以武夷山脉为分水岭分两大水系,东南部为沅江水系,西北部为乌江水系。境内有干、支流39条,总长633.7 km。河网密度为0.38 km/km2。沅江水系流域面积大于20 km2的河流有18条,主要河流为鱼梁江和乌湄河。乌江水系流域面积大于20 km2的河流有6条,主要河流为清水江和两岔河。

1.2 地形地貌

福泉市地势北西高,南中低。最高点位于西南部黄丝与贵定县交界处黄龙山,海拔高程1 716 m,最低点位于东部陆坪镇鱼梁江出境处,海拔高程662 m,相对高差1 054 m。大部分地区海拔高程800~1 400 m,平均海拔高程1 100 m。境内碳酸盐岩广布,岩溶地貌与常态地貌相间分布,地表形态多样。加之地处沅江水系与乌江水系的分水岭地段,冲刷强烈,碎屑岩山地溯源侵蚀明显,碳酸盐岩地带切割强烈,形成地表破碎崎岖,沟壑纵横。地貌受地质构造影响显著,北西部为背斜隆起的山体,中部多为向斜谷地,东部为背斜山地,岭谷相间,近于平行排列。根据地层岩性及地貌成因,全市地貌分为溶蚀地貌、溶蚀侵蚀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和浅变质中低山地貌。

1.3 地层岩性

福泉市出露地层除石炭系、侏罗系、白垩系缺未见外,其余地层均有出露,尤以寒武系地层分布最广。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其次为砂岩、页岩、粘土岩、粉砂岩、石英砂岩、磷块岩、浅变质凝灰岩、变余砂岩和绢云母板岩以及粘土、粉土、细砂土等。由于地形起伏大,切割破碎,坡度变化大,所形成的土壤类型多样,性状复杂。

1.4 地质构造与地震

区域构造上,福泉市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遵义断拱贵阳复杂构造变形区与黔南台陷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交接部。区内褶皱主要有白岩复背斜和瓮安复向斜。新构造运动以大面积抬升为主,并广泛伴随着差异运动和不均匀隆升,同时具有震荡性质。

据贵州省地震史料记载以来,福泉市从未发生过大于四级的地震,地震活动强度较弱。1995年经国家地震部门确定福泉市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地震稳定区。

1.5 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属黔中山原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岩溶地下水非常丰富。大气降雨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降雨以小雨和中雨居多,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根据地下水赋存形式及水动力特征,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三大类。根据含水特征差异进一步将碳酸盐岩岩溶水分为纯碳酸盐岩岩溶水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互层岩溶水。

2 地质灾害现状

截止2014年10月,福泉市共调查发现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34处(比2012年福泉市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时增加了46处),其中,滑坡85处、崩塌14处、地面塌陷19处、泥石流5处、不稳定斜坡11处。同比上次调查时均有增加

13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稳定性差的有75处,稳定性较差的有59处。规模为大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处,规模为中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25处,规模为小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08处。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84处,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点50处。

各类地质灾害点已造成2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4 038.5万元。地质灾害隐患威胁1 967户7 987人,潜在经济损失约1.87亿元,给地方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3 地质灾害形成的因素

福泉市地质灾害种类多,危害大。近年来,地质灾害点迅猛增加,发生频率显著增多,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控制地质灾害产生的因素主要为自然因素(地形、地貌、降雨等)和人为因素(采矿、建房、切坡修路等人类工程活动)。

3.1 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貌:福泉市拥有四大地貌类型,地形起伏大,沟谷纵横,海拔高程变化大,地形坡度一般在20以上。高程较大的地形为孕育滑坡、崩塌创造了地形、地势上的有利条件。据统计,99处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点中有78处地形坡度大于20以上,占滑坡、崩塌点数的78.8%。②降雨:降雨(暴雨或持续性强降雨)是福泉市地质灾害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降雨入渗,一方面,降低岩土体力学强度和增加静动水压力;另一方面,暴雨积聚形成洪水冲刷坡面和坡脚,或洪水位降低及地下水涨落产生静动水压力变化,使斜坡失稳发生地质灾害。福泉市受暴雨或持续性强降雨影响而产生地质灾害达90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67.2%。福泉市雨季多始于每年4月,结束于10月下旬,全年65%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5~8月。发生于5~8月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94处,占地质灾害点总数的70.7%。

3.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为不合理的工程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①采矿工程活动:区内拥有各种矿产资源,现主要开采磷矿、煤矿、铁矿、硅矿和方解石矿等,目前共有110家矿山企业。由于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大多没有按操作规程开采,露天开采后,形成高陡临空面,地下开采后形成大面积采空区。因采矿引发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有28处,比2012年新增10处。增加率55.6%。矿区废渣堆积如山,为泥石流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非常典型,如2014年8月27日,福泉市道坪镇英坪村发生一起罕见的矿山滑坡地质灾害,引发23人遇难,22人受伤的悲剧。该滑坡体呈扇形,纵长160 m,前缘宽140 m,前后缘高差219 m。初步估算滑坡体方量85万m3,滑坡体残余56万m3,总方量达141万m3。该滑坡属于大型高速岩质滑坡,引发滑坡-高压水喷射-泥石流的链式地质灾害。滑坡发生时,滑坡体猛烈冲击下方深水塘,导致塘中约5万m3积水形成类似海啸的高压水气体流,对英坪村小坝组和新湾组造成严重破坏。

②建设工程活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福泉市在建和新建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城市规划建设中公路和房屋等建构筑大部分修建于斜坡地带,普遍进行高角度切坡,导致边坡岩土结构遭受破坏,为滑坡和崩塌隐患创造了条件。工程建设后弃渣随意堆置于斜坡地带或沟谷中,为滑坡和泥石流隐患创造了条件。

4 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4.1 滑坡(不稳定斜坡)的防治对策

4.1.1 滑坡的预防

预防是防治滑坡的最有效对策之一,分区域性预防和主动性预防。福泉市地形及地质条件复杂,降雨在雨季又具有短时集中的现象,因此,市内广大地区是以预防暴雨引起的中小型滑坡为主要对象,其危害目标一般为村庄,这类滑坡危害性大,而且突发性强。矿山、铁路、公路沿线以预防人为引发滑坡为主。这类滑坡主要是人类工程活动后留下高陡临空面未及时处理留下的隐患。特别是应规范人为工程活动。滑坡的主动性预防主要包括对已有滑坡或潜在滑坡进行勘察、评价以及对滑坡进行监测、减少和规范人为工程活动。

4.1.2 滑坡的治理

对滑坡进行治理,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一般是在滑坡体潜在危害巨大,滑床、滑体规模及滑坡机制比较清楚的情况下进行。滑坡的治理,包括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保护植被)和工程措施(地表或地下排水工程、削坡工程、固坡工程、防冲刷工程)。对单个滑坡体的治理措施包括抗滑工程、排水、人工削坡等措施。治理方案中,应考虑经济效益是否合理,可首选避让措施[1]。

4.2 崩塌的防治对策

4.2.1 崩塌的预防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能力(包括认识能力、技术能力和经济能力等),一般情况下尚不足以与大规模的强烈的山崩等重大地质灾害抗衡或大量耗资,应以防灾为主,以主动撤离、躲避为主,应优先考虑躲避。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拦挡(山坡拦石沟、落石沟、落石槽、落石平台;拦石墙(混凝土拦石墙、笼式拦石墙、钢轨拦石墙、钢丝拦石墙;拦石网)等工程措施,限制崩塌体的运动方向或范围,防止崩塌成灾。

4.2.2 崩塌的治理

崩塌治理一般是在受灾对象不撤离(无法躲避、躲避代价高于治理代价,除经济原因外不能躲避等)情况下,利用工程措施或其它手段,对孕灾地质体进行治理,稳定孕灾地质体或减缓其成生速度,制止灾情与扩大。孕灾地质体是十分复杂的多因素的集合体,地质灾害防治应是综合性的,应立足整体考虑,综合治理。不局限于对孕灾地质体采取支护、抗滑等工程措施,应投入一定的辅助手段和措施,如生物措施,环境措施和对致灾因素(降雨、地下水等)的措施,进行综合性治理。

4.3 地面塌陷的防治对策

4.3.1 地面塌陷的治理

福泉市地面塌陷以采矿形成的采空塌陷为主,岩溶塌陷零星发育,因此,防治方面主要针对采空塌陷。采空塌陷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减轻人为灾害,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安全文明生产。因此,在矿区塌陷区形成之前,采取超前防治措施,即在制定开采设计时就考虑预防措施,并在开采过程中认真实施,包括在采矿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减塌技术和措施等,如充填采矿法,条带采矿法,多煤层、多工作面协调采矿法以及井下支护和岩层加固措施等,采取这些措施能够大大减少矿区塌陷的范围、塌陷幅度,减缓塌陷的时间进程,减轻塌陷的危害程度。

4.3.2 地面塌陷的治理

对地面塌陷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治理:①对采空塌陷区进行土地平整恢复种植,积水洼地采用挖深垫浅,充填煤矸石再覆盖种植层;②对于采空塌陷形成的地裂缝可采用尾矿石回填、灌注浆法;利用塌陷区建立水产区,积极发展养殖业,是充分利用环境发展生产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之一;③在大面积冒落塌陷的地区,在其影响因素未消除之前,仍有再冒落和更强烈地动的可能性,要加强监测;④在采取塌陷区土地复垦和生态恢复措施后,还需要采取生物措施对水土保持体系进行完善,达到原有水土流失得到治理和改善的目的。

4.4 泥石流防治对策

根据泥石流的发生条件、性质、发展趋势和治理需要,从全局的角度采取切实可行的、相互关联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预警措施和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等,对泥石流区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并根据国家及地方经济实力按轻、重、缓、急安排实施,以达到控制泥石流发生和发展,减轻或消除对被防护目标的危害,使治理流域恢复或建立的新良性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目的。防治措施分四个方面:①以抑制泥石流发生为主,采取蓄、引水工程,植树造林等控制形成泥石流的水源和松散固体物质的聚集和启动。以行政管理、法令措施消除激发泥石流的人为因素,从而抑制泥石流发生;②以疏导泥石流过境为主,采取拦挡、排导、疏浚等河道工程,调节泥石流流量,消减龙头能量、促进泥石流分流或解体,从而控制通过保护区河道的泥石流流量、流速,使其顺利过境不至危及两岸保护目标的安全;③以避让泥石流危害为主。在泥石流发生前采取预防措施,发生过程中采取警报措施,并对危害区内保护对象采取临时加固、撤离等措施,使泥石流过境时灾害损失减至最低。④综合防治措施,针对保护目标的性质和重要性,采取工程、生物、预警报、行政等措施对泥石流进行抑制、疏导、局部避让等综合措施,以求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和节省投资。

第6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北流市地质灾害现状

北流市近年来地质灾害发生比较频繁,各镇不同程度受到灾害威胁,灾情较为严重,灾害经济损失较大。如西埌镇西冲村大竹根泥石流(BL-049),造成死亡14人,毁房40间,直接经济损失27万元;塘岸镇金城村红日岩崩塌(BL-348),造成4人死亡;新圩镇覃冲村旺庙脚滑坡(BL-035)造成5人死亡;大里镇冠塘村佛子冲滑坡(BL-029)造成4人死亡,毁房30间,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大里镇林垌村斗田肚滑坡(BL-026)造成3人死亡,毁房15间,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民乐镇石垌村文魁田滑坡(BL-062)造成5人死亡,3人受伤,毁房30间,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民乐镇萝村村黄岭山滑坡(BL-055)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毁房30间,毁田30亩,迫迁6户,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六麻镇六美村根竹滑坡(BL-209)造成3人死亡,毁房8间,直接经济损失5万元。

2北流市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据调查统计结果,北流市地质灾害主要以人为引发地质灾害为主,灾害种类有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2.1滑坡

2.1.1滑坡影响因素滑坡形成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①人类工程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对滑坡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建房削坡:北流市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市,山地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5%,因此广大农村农民建房多于坡脚挖坡修建,一般形成高5~20m,坡度将近直立的边坡,使边坡上土体处于临空状,在降雨作用下极易产生滑坡。前述滑坡多与该活动有关。b修筑公路:在修筑公路过程中,普遍高角度切坡,形成高边坡,导致边坡岩体结构受到破坏,岩体,加速岩石风化,岩石力学强度体降低,加上坡体临空,支挡、护坡措施失当,边坡失稳。如北流市至容县一级公路滑坡。

可见,人为工程活动强度与滑坡形成关系密切,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②降雨:北流市降水充沛,降雨量集中在5~8月份,根据调查统计,滑坡大多在丰水期时发生,其中7~8月滑坡发生的频率最高,发生滑坡159处,占滑坡总数的91.9%。而降雨量少的1、2、3、4、9、10、11、12月份,滑坡极少发生,有的月份甚至没有发生。滑坡数量与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时间关系见图1-1。

2.1.2滑坡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①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常用的方法有:a水平钻孔疏干;b垂直孔排水;c竖井抽水;d隧洞疏干;e支撑盲沟。

②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a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b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2.2泥石流

2.2.1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丰富的固体物源、充足的水源和有利的地形,因此,泥石流的形成受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条件的控制。

①地形条件泥石流形成区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个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势陡峻,沟床纵坡大,地形上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堆积区的地形较平坦开阔,利于碎屑物质的堆积。

②地质条件a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造成岩石破碎,岩石风化强烈,为泥石流提供了物质条件。b地层岩性:地层是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的物源。区内花岗岩表层风化强烈,上部第四系残坡积层松散,遇水极易崩解,产生滑坡、崩塌,为区内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如大竹根泥石流。

③水文气象条件水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搬运介质的基本动力。泥石流的形成与短时间内突然性的大量流水密切相关。同时降水入渗软化岩土体,引发岩土体的滑坡、崩塌。2.2.2泥石流防治措施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滑坡泥石流发生的规律和活动强度,全面规划,采取远近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近期目标是: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堆乱倒等不良行为;远期目标是:对从事地面和地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2.3岩溶地面塌陷

2.3.1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岩溶洞隙的存在,一定厚度的覆盖层和地下水活动是塌陷形成的必要条件。多种外界动力因素的作用,影响着土洞的产生、发育和塌坑的形成。

①必要条件

a岩溶岩溶洞隙是岩溶塌陷赖以产生的基础,它为塌陷产生提供了物质运移空间。质纯灰岩岩组易被溶蚀,在浅层部位可形成连通性好的洞隙网络系统。在不纯灰岩和白云岩岩组的局部地段,由于构造影响和地下水迳流条件较好,岩体洞隙也很发育,亦可形成塌陷。

b松散履盖土层调查区的第四系土层具有一个特点:厚度小、松散、欠固结、孔隙度大、强度低、含砂量大、易崩解,因此其抗潜蚀、抗崩解、抗塌能力弱。

c地下水活动地下水活动是形成岩溶地面塌陷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又十分活跃的因素,能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和效应:

A改变土的容重,增加土层的有效重量,改变土的塑性状态和力学强度。

B水位下降可发生渗流潜蚀作用。

C水位急降引起洞隙中负压力产生吸蚀作用,带走洞隙充填物,加速土洞垌壁土体的剥蚀和崩解,同时加强渗流潜蚀,作用在土洞顶板,成为附加致塌力。

②动力因素

a降雨其效应为使土层增重和降低土体强度。

b抽汲地下水其效应主要是产生渗流潜蚀,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频繁波动,造成地下溶洞中的充填物被淘空,当地下水位下降时,对岩溶空腔上的土层产生反吸作用,诱发地面塌陷。

③荷载与振动荷载与振动使地面变形,土洞顶板变形下陷诱发地面塌陷。

2.3.2岩溶地面塌陷防治措施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包括控水措施、工程加固措施和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

①控水措施

a地表水防水措施:防地表水进入塌陷区,可以:清理疏通河道,加速泄流,减少渗漏;对漏水的河、库、塘铺底防漏或人工改道;严重漏水的洞穴用粘土、水泥灌注填实。

b地下水控水措施根据水资源条件,规划地下水开采层位、开采强度、开采时间,合理开采地下水,加强动态监测。危险地段对岩溶通道进行局部注浆或帷幕灌浆处理。

②工程加固措施

a清除填堵法:用于相对较浅的塌坑、土洞。

b跨越法:用于较深大的塌坑、土洞。

c强夯法:用于消除土体厚度小,地形平坦的土洞;

d钻孔充气法:设置通风调压装置,破坏岩溶封闭条件,减小冲爆塌陷发生的机会。

e灌注填充法:用于埋深较深的溶洞。

f深基础法:用于深度较大,不易跨越的土洞,常用桩基工程。

g旋喷加固法:浅部用旋喷桩形成一“硬壳层”,(厚10~20m即可),其上再设筏板基础。

③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

a开展岩溶地面塌陷的风险评价。

b开展岩溶地面塌陷的试验研究,找出临界条件。

c增强防灾意识,建立防灾体系。

第7篇

一、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地面沉降防治工作

地面沉降是一种区域性的缓变型地质灾害,成灾慢,损失大,不易治理,影响持久。*是地面沉降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省沿海平原地面沉降呈加剧趋势,对城乡建设、交通、农田水利及防洪工程产生直接影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积极开展地面沉降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嘉兴、台州、温州等部分地区的地面沉降还在进一步发展,地面沉降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保护地下水资源、防治地面沉降工作的认识,把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纳入生态省建设之中,采取坚决措施,力争到2010年,除特殊用途外,禁止工业用地下水,在地表水供水管网到达地区停止开采地下水,地下水采补达到基本平衡,地面沉降得到基本控制。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依靠科技、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快推进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地面沉降防治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宁波、温州、嘉兴、湖州、台州等市,要在今年内完成“十一五”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省国土资源厅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并在各市规划的基础上做好全省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的编制工作。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经同级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上级国土资源部门备案。

二、加强监测,建立和完善地面沉降防治预测预警系统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面沉降规律的研究,深入分析地面沉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影响,建立和完善地面沉降预测预警系统,积极开展地面沉降对城市规划、防汛、重要市政设施、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的影响与危险性预警。加强科技应用,逐步完善我省沿海平原地面沉降综合监测网络,实现地面沉降实时监控。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利用测绘、水利、规划、建设等部门布设的不同目的监测网,加强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结合地下水禁、限采工作,保留和改造一批监测井,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各地要加强地面沉降监测工作,每年末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提交本地区年度地面沉降范围和沉降速率的监测报告。

三、疏堵并举,综合治理地面沉降

地下水超量开采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必须重点治理。水利部门要会同国土资源部门根据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的要求,制定地下水开发利用年度计划,依据划定的禁、限采区,推进地下水禁、限采工作。在地下水超采区全面限制开凿新井,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改善地下水用水结构,按照优先满足生活饮用、基本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用水的原则,严格控制和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地区,禁止开采地下水,已开采的应当限期停止(因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应急预案处置需要取用应急饮用水的除外)。各地要按照禁、限采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落实地下水禁、限采工作。要积极推广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按照地下水采补平衡要求,研究落实地下水人工回灌方案。

发展改革、环保、水利、建设等部门要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统筹安排重大水利建设项目特别是跨地区水利工程,加快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按照水资源统一配置的要求,推进替代水源建设。加强地表水供水能力和管网建设,扩大城镇供水设施向农村的延伸和覆盖,加快城乡一体化供水步伐,从源头上解决沿海平原城乡居民饮用水问题。深化水价改革,实现优质优价。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倡导节约用水、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

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研究建立工程设计、施工建设和地面沉降防范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在工程立项、土地报批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最大限度降低基坑排水、地下空间开挖、大面积堆载等工程建设对地面沉降产生的影响,预防和减少工程性地面沉降。

四、加强领导,建立综合防治地面沉降的长效机制

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区域协作、部门协同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综合防治。要把地面沉降防治工作纳入生态省建设内容,对各地进行检查考核,并定期通报各地的防治进程。

第8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地质构造;瓦斯灾害;预测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煤炭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煤炭的需要也是逐年的增加,造成了煤炭的供不应求,这种情况下,导致了很多的煤矿企业加大了对煤炭的开采量,而且在煤炭开采的工程中往往安全设备无法跟上开采的速度等,造成了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瓦斯事故,往往造成影响的面积广大和破坏力强,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和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煤矿地质的构造是产生煤与瓦斯的最突出因素,因此只有严格的控制着煤与瓦斯,才能在最大的限度上面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从而来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煤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地质构造与瓦斯的关系

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在古代形成煤矿资源的同时,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因物理化学的综合作用所形成的,而且性质特别不稳定,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特别是当煤层产生倒转的现象时,会导致煤层的厚度急剧的增加,就会促使里面所含瓦斯的含量大幅度升高,不仅会给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带来困难,而且还会因瓦斯浓度的不断上升,造成氧气的含量不足,造成作业人员的呼吸困难,更有甚者造成因缺氧窒息死亡。瓦斯事故的发生有着其本身的特点,同时还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当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地质构造为断层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瓦斯和煤的突出,造成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对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1、断层对瓦斯的影响。地质构造的断层对瓦斯的影响十分复杂,对于开放性的断层,瓦斯含量是很低的,相对而言其危险性是不大。但是封闭断层往往是受到挤压处于封闭状态的断层,这种情况下瓦斯含量高,且瓦斯受到的压力很大,这种情况下瓦斯造成的损害特别大。

2、褶曲对瓦斯的影响。对于褶曲这种情况来说,煤层变化大的地方等都是瓦斯集中聚集的地方,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遇到的褶曲较大的地方,容易发生瓦斯爆炸。褶曲使煤矿地质结构发生变化,使煤层结构发生变化,造成褶曲处瓦斯含量多,所受压力大,故当开采到褶曲较大的地方极容易引发瓦斯爆炸。

三、瓦斯灾害预测方法

瓦斯所造成的损害十分的严重,这就需要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适当合适的方法来对瓦斯含量进行预测。

1、矿山统计法预测。瓦斯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开采的深度、煤层厚度和通风状况等,采用矿山统计法预测结果直观可靠。首先,收集往年的通风瓦斯相关的资料报表。其次是将相关的数据进行过滤整理,消除不利的影响。最后通过计算得出瓦斯梯度和预测深度的涌出量。

2、含量法预测。含量法是通过煤层的瓦斯含量和邻近瓦斯涌出率等计算出不同瓦斯源的涌出量。但是含量法往往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瓦斯源的瓦斯含量和瓦斯源厚度等。

四、瓦斯灾害的预防

瓦斯对于煤矿企业和操作人员的危害十分大,这就需要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来进行预防,并要坚持按照以预防为主,防治相结合的方针,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安全生产。

1、通风。瓦斯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受到外界影响就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就需要采用多种办法来进行通风,采用通风的方式来降低瓦斯的浓度和含量。在采用机械通风的过程中,还需要保障风速和风量,以及风筒末端和工作面之间的距离。

2、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检查。在生产的过程中,要严格的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检查,禁止各种明火和引火工具入井。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火区重点防范,严格加强管理,并坚决的执行各种安全规定。

3、采取谨慎态度。在开采过程中,遇到不明的情况时,要认真落实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和不探不掘的原则。进一步认真的落实断层和瓦斯异常带综合防治措施。一旦在开采的过程中发现瓦斯异常的情况下,要立即停止和撤出人员。并且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杜绝地质结构因断层和瓦斯异常造成的瓦斯爆炸事故。

4、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针对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要及时的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要在所有的工作面上安装瓦斯和一氧化碳等自动监测报警系统,从而可以及时准确的全方位实时自动监测,从而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5、实行瓦检员、安检员三班盯班和汇报制度。在开采过程中,对于重点区域和工作面,要加强瓦检员和安检员的管理,并且要按照要求随时分别向矿调度、安监站和通风队随时的汇报检测结果,同时瓦检员和安检员要必须同时携带相关的检测设备,在记录本上面签字,坚决的杜绝相关的工作人员不在岗位的现象发生。

6、健全机构,建立培训机制。煤矿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是有着相关经验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很有必要的,要不断的充实队伍人员,并对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结束语

煤矿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造成了煤矿的情况十分复杂,但是瓦斯依然有着其本身的规律可循,不仅会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还会受到开挖过程中巷道和开采方法等的影响。因此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瓦斯问题,并且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瓦斯的预防,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和避免瓦斯煤矿的爆炸,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景坤.淮北矿区矿井瓦斯灾害的预测及防治[C].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11).

[2]胡千庭.预防煤矿瓦斯灾害新技术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05).

[3]冯明,宫辉力,陈力.煤层瓦斯形成的构造地质条件及瓦斯灾害预防[J].自然灾害学报,2006,(04).

[4]孙广珍.煤矿地质构造与瓦斯灾害的预测[J].煤炭技术,2007,(01).

第9篇

【关键词】狮子山滑坡桩板式挡土墙防治

中图分类号:P642.22文献标识码: A

1概况

成都至绵阳至乐山客运专线D1K159+192~D2K159+536段位于成都东客站~成都南站区间,本段内不良地质为狮子山滑坡,因其位于狮子山附近而得名。新建线路成绵乐双线、东环右线以并行路基型式通过本段,为滑坡体路堑施工,采取桩板式挡土墙防治措施。

2滑坡体特征

狮子山滑坡体滑体物质成分主要为成都黏土(膨胀土),厚度8~10m。膨胀土系指黏粒成分主要有亲水性矿物伊利石、蒙脱石等组成,同时具有显着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的高塑性黏性土。膨胀土具有胀缩性、多裂隙性、超固结性、风化、强度衰减的工程特点。

狮子山滑坡体成因是成都黏土为弱-中等膨胀土,局部为强膨胀土,风化岩顶部有地下水渗出,路堑挖方高度过大、未及时加强挡护及排水工程,滑体切割岩层而沿岩层顶部风化软弱带滑动,属典型的切层块状滑动。

图1狮子山滑坡平、纵断面示意图

膨胀土路堑开挖后,将产生土体超固结应力释放,边坡与路基面出现卸荷膨胀,并常在坡脚形成应力集中区和较大的塑性区,导致边坡容易失稳破坏。这是滑坡体产生的内在因素。滑坡体产生的外部条件主要是工点所处环境和工程活动影响。在本处具备了滑坡发育基因的前提下,工点所处环境有利滑坡发育,加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滑动,成为直接诱发滑坡的原因。

3滑坡体现状

成昆铁路施工时由于成都黏土(膨胀土)以及开挖后的路堑边坡土体软弱结构面的性质认识不够,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致1958年至1962年间先后发生路堑滑坡60余次,现场采取排水、减载、支挡等措施,滑坡规模逐渐减小,1962年以后采用“疏挡结合”综合治理,经过局部设桩板墙、全段设抗滑挡墙和滑体清方减载整治,滑坡体目前已基本稳定。

成昆铁路路基为双线路基,本次新建为三线路基,需对右侧路堑开挖加宽。施工前需拆除或挖除既有支挡和排水等措施,施工必然造成新的滑坡灾害,为保证已基本稳定的滑坡体不再产生新的滑坡,本段采取桩板式挡土墙防治措施。

4滑坡防治措施

4.1总体思路

排水和阻滑是防治该滑坡的总体思路,因此该滑坡采用桩板式挡土墙、削方减载、裂缝回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案进行。板式挡土墙设置在滑坡体前缘,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桩及桩间挡土板两部分组成,利用桩深埋部分的锚固作用和被动土压力维护挡土墙的稳定,墙后回填透水性强的砂砾石材料,挡土墙预留排水孔,即阻挡了滑坡体的下滑,滑坡体内的地下水可顺利排除。在滑坡体前缘进行削方,减轻滑坡体重量。采用粘性土回填滑坡体后缘裂缝,防治地表水流渗入滑坡体内。

4.2桩板式挡土墙结构设计

桩板式挡土墙分为抗滑(锚固)桩和挡土板两部分。

4.2.1抗滑(锚固)桩

抗滑(锚固)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利用抗滑(锚固)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层对桩的锚固力平衡滑坡体的推力,加强其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锚固)桩的阻力,使滑坡体达到稳定状态。整个桩身要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即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保证滑体不越过桩身、不从桩间挤出,桩的断面和配筋合理,能满足桩内应力和桩身变形的要求,桩周的地基力和滑体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本段抗滑(锚固)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共189根,桩(中~中)间距5m~6m,桩长12m~25m,桩截面采用矩形截面、截面为1.5m×2.25m~2m×3m,其中抗滑(锚固)桩挂板高度以上采用翼缘型桩截面,翼缘尺寸为0.5m×0.5m。桩身混凝土采用C40砼,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Φ25钢筋,构造钢筋采用HRB335Φ20钢筋,箍筋采用HRB335Φ16钢筋,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70mm。

4.2.2挡土板

挡土板采用预制吊装,矩形截面,板高度500m、厚度450m、长度3600mm~4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挡土板挂板高度为2m~8.5m。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Φ25钢筋,箍筋采用HRB335Φ12钢筋,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5mm。挡土板两侧各1100mm位置处预留直径φ50mm的泄水孔,孔后设置反滤层。板与桩连接处设150mm×200m×20m厚钢垫板。

4.2.3挡土墙排水

挡土板和桩身间预留20mm缝隙可作排水用。挡土板上预留直径φ50mm的泄水孔作排水用。挡土板后回填砂卵石至距顶部高程0.3m以下,其上0.3m采用C25混凝土施作墙顶封闭平台。

4.2.4削方减载

对滑体前缘进行削方减载,减载按斜面进行消减,使滑坡体整体重量减轻,坡度减缓,对斜面进行削坡整饰,达到即实用又美观的效果。方案实施后,滑坡体重量减轻,进一步增加了滑坡的稳定性。削方后土方用于封闭回填滑坡体裂缝。

4.2.5封闭回填裂缝

为防止地表水通过裂缝或积水洼地进入滑坡体,采用粉土对滑坡体上的所有裂缝进行封闭回填,整平坡体表面坑洼处,并形成一定坡度,使坡面水体尽快排出滑坡体,防止水渗入裂缝。滑坡裂缝封填采用人工开挖-回填-夯实等工艺,根据裂缝宽度的不同,将裂缝开挖至0.5m~1.0m的深度,再采用粘土对裂缝进行封闭填埋,并进行夯实。

4.2.6喷播植草间植低矮灌木护坡

路堑边坡采用喷播植草间植低矮灌木护坡。路堑边坡完成后应及时施工,削方表层腐殖土可用于覆盖边坡表层,起到植被恢复的作用。路堑顶设置排水天沟、边坡平台设置截水沟,路基顶面设置排水沟,形成完整的边坡排水体系。

5桩板墙施工控制要点

(1)作好临时排水措施,平整施工场地,施工天沟。

(2)从上至下分段、分级开挖路堑边坡,并及时按各级边坡防护措施设计图要求施作墙顶边坡防护工程。

(3)对锚固桩进行准确定位待核实无误后隔桩开挖桩井,在路堑桩板墙挂板高程的翼缘桩范围内按"桩板墙翼缘型桩锁口护壁结构图"设置锁口,在土层中及时设置护壁,在路堑桩板墙挂板高程以下及锚固桩的矩形桩范围内在土层中及时设置护壁,并注意井下排水通风及人身、财产安全。及时灌注桩身钢筋混凝土。

(4)桩身砼达到设计强度的80%,且经无损检测合格后,采用自工点两端往中间逐段开挖逐段安装挡土板及反滤层的施工工艺施作桩间内置挡土板工程,同时分段开挖桩前岩土体。

(5)自工点两端往中间逐段开挖逐段安装挡土板及反滤层的施工工艺:

①分段跳槽开挖桩前土体至挡土板底面高程,分段开挖长度不大于20m,开挖后立即挂板。

②垂直开挖反滤层背临时边坡。

③凿除锁口、护壁,进行抹面处理;及时进行预制挡土板吊装,并及时进行板背反滤层施作。

④待挡土板安装完成后方可进入下一分段土体及挡土板安装。

(6)回填卵石土,采用C25混凝土封闭墙顶平台。

6滑坡防治效果

通过桩板式挡土墙、削方减载、裂缝回填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滑坡现象,本段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并通过了成都地区7月份~10份月雨季的考验。

7结束语

通过狮子山滑坡体灾害防治处理施工,保证了滑坡的稳定性。桩板式挡土墙的应用,利用桩板组合,即阻挡了滑坡的下滑,又可有效地进行排水,防治效果良好,可为后期类似滑坡的治理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 特大型城市 水安全保障体系 DPSIR模型主成分分析 成都

[中图分类号] TV213+X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022-05

[作者简介] 黄浩森(1985 ― ),四川成都人,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工业与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环境经济;杨会改(1988 ― ),河南许昌人,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工业与环境经济研究所,研究方向:产业经济、环境经济。

特大型城市具有人口大量积聚、经济基础雄厚、产业密度较高、资源消耗高等特点,由于快速发展的需求和地域的局限,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生态破坏显著、水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对水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安全是特大型城市维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水安全,是特大型城市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研究方向。

一、特大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构成要素

目前,关于城市水安全和水安全保障体系,尚无统一的规范化定义。根据相关研究,本文将城市水安全理解为水资源影响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水资源安全、城市水环境安全与城市水旱灾害安全的有效统一。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可以理解为能够系统性保障城市水安全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体系。

(一)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现状评价

国内外已有较多文献关于城市水安全的评价,定量研究大多是通过建立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集对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人工神经网略、虚拟水理论和水贫乏指数等方法,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城市水安全的评价结果。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系统比一般城市更为复杂,因此在构建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弥补一般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中“软性”指标(如水利投资等)和灾害指标缺乏的不足,在进行城市水安全评价时,更应注重各指标权重赋值的客观性,可考虑采用改进的联合国DPSIR模型进行指标体系构建,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在总体把握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为了科学精确地查找特大型城市水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则,提取主因子,确定出对特大型城市水安全影响较大的因子。

(三)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的制约问题分析

根据确定的主要影响因子(各主因子)历年变化情况、城市自身发展的新趋势和要求,分析得出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的主要制约问题。最终结合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的制约问题,即可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构建出特大型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

二、特大城市水安全评价

(一)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改进的DPSIR模型,结合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内涵,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二)指标标准化处理

选取2010~2015年成都各指标情况进行分析,指标数据来源于2011~2016年《成都市统计年鉴》、《成都市水资源公报》和2010~2015年《成都市环境质量公报》。为了消除评价指标的量纲和属性的影响,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对各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无量纲指标数据进行评价。当指标xi为正效应时,Xi=[ xi-min(xi)]/[max(xi)-min(xi)];当指标xi为负效应时,Xi=1-[ xi -min(xi)]/[max(xi)-min(xi)]。其中Xi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min(xi)为该指标在所有时间序列中的最小值;max(xi)为该指标在所有时间序列中的最大值。

(三)成都城市水安全总体情况

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模型和原理,采用SPSS18.0软件对成都水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和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以旋转后的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为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分,得出2010~2015年成都水安全综合得分情况,从表2看出评价期成都水安全总体情况有所改善。

三、特大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对2010~2015年成都城市水安全的SPSS分析结果,按照因子提取中主成分法默认的特征值大于1的提取原则,当提取到五个主因子时,解释的方差贡献率(见表3)达到100%,说明新的五个主因子完全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以此五个主因子分析可大大减少原始数据的复杂性。

从旋转后的因子载荷表(见表4)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F1)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GDP增长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用水总量、人均生活用水量、第一产业用水率、生态用水率、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人均GDP、人均水资源量、城市化率、用水普及率、万元工业增加值废水排放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主要反映的是水资源量和用水方式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因子;第二个主因子(F2)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水的生产和供应投资、各类蓄水工程蓄水总量、生活自来水供水率,主要反映的是供水的影响,可以解释为供水安全因子;第三个主因子(F3)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水质监测断面达标比例、城区污水处理率,主要反映的是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水环境安全因子;第四个主因子(F4)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降水量、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反映的是对洪涝自然灾害的治理能力,可以解释为洪涝灾害安全因子;第五个主因子(F5)上占有较高载荷的因子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水利管理投资,主要反映的是水安全管理的影响,可以解释为水安全管理因子。

从表3中可以看出,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因子(F1)的贡献率为56.87%,供水安全因子(F2)的贡献率为14.14%,水环境安全因子(F3)的贡献率为10.46%,洪涝灾害安全因子(F4)的贡献率为10.39%,水安全管理因子(F5)的贡献率为8.14%。此五个因子可以看做是成都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特大城市水安全保障的

约束问题

根据五个主要因子在2010~2015年得分的变化情况和成都发展趋势的要求,成都城市水安全保障的约束问题有五个。

(一)水资源短缺问题严峻

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因子(F1)的贡献率为56.87%,水资源与用水安全因子是成都城市水安全保障最重要的影响因子。2013~2015年因子得分逐渐减小,说明水资源和用水安全压力逐渐增大。2015年成都人均水资源量452立方米,已经低于世界公认的500立方米极度缺水标准,主要表现为工程性缺水、区域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配置性缺水问题,河道生态用水量和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已经不足。特别是成都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及临空港经济区建设的加快推进,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到2020年,仅天府新区水资源缺口将达约3.42亿立方米。

(二)供水安全保障压力大

根据供水安全因子(F2)历年得分情况,2011年后,得分情况逐渐减少,说明成都供水安全保障压力逐渐增大。目前,成都供水水源较单一,中心城区和多个区(市)县、乡镇饮用水源均来自岷江,集中饮用水备用水源不足,应对水安全突发事件能力较为薄弱。历年来成都供水投资并未有大幅度增加,加上水资源开发强度已达80%,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40%水资源开发警戒线,各类蓄水工程的容量已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水环境安全保障仍需增强

根据水环境安全因子(F3)历年得分情况,成都水环境安全并未有太大改善。根据水质监测数据,成都水环境总体质量有所改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新的水环境问题不断出现,水环境治理压力不断增加,水环境安全保障能力仍需增强。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成都河道形态受到影响,部分河渠的灌溉、景观功能消失,仅剩下区间排洪功能,另有部分河渠演变为纳污通道,特别是中心城区现状污染物入河量大于纳污能力,加上河道生态环境用水缺乏,黑臭河道沟渠治理难度较大。

(四)洪涝灾害安全保障责任重大

根据分析结果,2010~2015年成都洪涝灾害安全因子得分逐渐增加,说明洪涝灾害安全保障能力逐渐增强。但是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下垫面硬化和热岛效应加剧,在遭遇极端天气和强降雨的情况下,内涝威胁仍然存在。另外,成都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东缘,西部龙门山和东部龙泉山区存在多处地质灾害易发区,“十三五”时期,成都提出了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对城市整体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主要江河堤防防洪和山洪地质灾害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五)水安全管理能力仍需提升

成都水安全管理因子(F5)历年得分并未明显改善,水安全管理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成都水利管理投资额历年变化不大,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适应,水安全基础设施对社会资金以及金融资本吸引力不强,市场多元化、多渠道投资渠道尚未形成。

五、特大城市水安全

保障体系构建思路

(一)高效集约的用水安全保障体系

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建设城市用水总量控制目标体系,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加强需水管理,推进重点领域节水,实施高效农业节水行动,推广应用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工业节水,结合《四川省用水定额》修订工作,确定全市高耗水行业企业名单及产品名单,制定并完善成都高耗水行业的取水定额;对不达标的城镇供水管网进行更新和改造,使供水管网漏损率降至10%以下;建设海绵城市,增加对雨洪等资源的利用率。推进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和节水型社会载体创建,培养公民节水意识,构建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高效集约的节约用水保障体系。

(二)安全优质的全域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依托现有供用水格局,构建完善的全域供水保障体系。以增强本地水、提高过境水、扩大非常规水利用为主要手段,建设供水水源工程,增加全域供水能力、优化供水结构。推进自来水厂和配套供水管网建设,提高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建设,完善“中心城区集中供水、近郊区水量补差、远郊区自成体系”的全域供水格局。加强饮水安全体系的建设和监管,通过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强化水厂生产运行监管,加密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水质监测,实现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的供水水质安全保障。

(三)和谐生态的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核定成都 “河、湖、库”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构建合理的城市水网体系。开展河湖湿地水生态修复,构建城市生态圈,增加水面面积和蓄水能力,提升水生态品质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污水处理厂网建设标准,新建城区实施雨污分流排水w制。提升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采取截污控源、治理内源,活水循环、清水补给,净化水质、生态修复等措施,对城市黑臭水体实施综合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和河流生态,实现城乡水环境治理由流域治理向全域治理转变,构建和谐共生的城乡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

(四)完备可靠的防汛减灾安全保障体系

综合采取堤防建设与河道疏浚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整治江河与综合利用相结合,防洪工程建设与洪水资源利用相结合,防洪达标与景观环境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措施,使全域的江河洪水、城市内涝、山洪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和解决。充分利用水库工程、防洪工程作用,建立全河道防洪治理体系;分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增加城市建成区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率;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扩展城区暴雨内涝监测预报预警系统,提高山洪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构建 “一城、两江、三区、五河、七镇”的全域防洪总体布局,形成覆盖全域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五)良性发展的新型水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全面推行“河长制”,设立总河长领导下“三级党政、四级管理”的市、县、镇、村四级河长管理体系,推动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及堤防管护工作顺利开展,实现江河湖库科学治污、有效管理、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推进水安全保障投资供给侧改革,探索拓宽水安全保障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建设,积极发展PPP等新型水安全保障项目融资模式。强化水安全管理科技创新,加强先进实用水安全管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鼓励建设水安全管理高新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专门机构,搭建水安全管理科技信息平台,推动信息化与水安全管理现代化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陈雷.新阶段的治水兴水之策[J].求是,2013(2):56-58.

[2]谢中起,吕明丰,龙翠翠.浅谈当前城市水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绿色大世界,2007(Z1):83-84.

[3]洪阳.中国21世纪的水安全[J].环境保护,1999(10):29-31.

[4]成建国,杨小柳,魏传江等.论水安全[J].中国水利,2004(1):21-23.

[5]陈绍金,施国庆,顾琦仪.水安全系统的理论框架[J].水资源保护,2005(3):9-11.

[6]张翔,夏军,贾绍凤.水安全定义及其评价指数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5(3):145-149.

[7]刘梦,姜世中,王芳香.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成都市水安全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1):78-81.

[8] Hanne S,Lars K P,Dale R,et al. Discursive bia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framework DPSIR[J].Land Use Policy,2008(25):116-125.

[9]黄玉宝,徐刚,王虎.基于熵权法的重庆市水安全时间变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127-133.

Abstract:Water security of megalopolis influence on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safety, and it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ake Chengdu as a typical example, this paper use the model of DPSIR to establish the index system of water security assessment in Chengdu. Some important factors and constraints are selected through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the water safeguarding system is ultimately built on five systems. This paper in order to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safety system of megalopolis.

第11篇

构建新型技术转移体系对提升辽宁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和建议高峰,陈岩,佟春杰

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方法和技术的示范研究王志伟

冈底斯成矿带铜铅锌矿资源进展与矿业基地建设思考李光明,刘波,段志明,张丽,董随亮

海岛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应用研究邓一兵

南极大气过程、区域气候变化及气候模式研究卞林根,李士明

废旧轮胎超细粉碎与再生利用技术开发中国科技成果 刘双喜

食品快速检测与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及设备开发研究王硕

千米级斜拉桥结构特性及体系研究与成果推广应用张喜刚

数字媒体服务示范工程孙朝晖,朱铁一

山区村镇地质灾害与工程防治技术研发杜修力

农村建筑防火与抗火技术研究与示范李引擎

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田建民

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标准研制李湖生,王善文,李仲学,刘双跃,王庆,李晓飞,张延寿,南生辉,袁庆国,郭再富,李勤,张惠军,顾智世,周宏,王晓兵,梅建,高建明,邬开发,戎明彦,宁燕,傅雅慧

高效节能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设计谢卫,滕欣,李华

基于移动Agent技术的网络管理系统周恒

小球藻培养与应用的研究进展闫海,张可毅,王子敬,高郁晨,贾璇,何欢聚

综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研究王松龄,赵彦青,张社峰

面向世博应用的跨语言及跨媒体搜索云计算平台架构杨震

顺义规划新城场地稳定性评价研究贾三满,郭萌,王荣

天津市北大港水库分库后调度与水质探讨董立新,郭清平,白昊阳

质量互变定理及其对可拓学错误的识别陈守煜

关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若干思考屈敏

城乡生活垃圾中废塑料高效稳定裂解技术与示范中国科技成果 周恭明

奥运封闭水体水质保持技术与示范张镭,林卫青,李炜,朱明权,卢士强,李丹,金焱

商品林重大生物灾害综合防治技术梁军,曹支敏

儿童免疫规划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李水旺,田智慧

淡水鱼类工厂化育苗技术示范陈成勋,郭永军,陶秉春,金万坤,王庆奎,季延斌,徐大为,邢克智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中药免疫调节配伍治疗初探陈志强,陈峥,刘杰,唐先梅,徐寿文,刘彦斌,张三定

葡北二断块断层侧向封闭性研究刘洪涛,王延斌

公网移动安全接入系统司志刚,陈性元,鹤荣育,常朝稳,赵国磊

动力总成悬置扭矩轴三点布置研究初探许立峰,方俊,刘亚磊

AlN的合成与表征孙晶,谷林茂,徐祥云

500kV避雷器不拆引线试验方法魏丽峰,曹锐

330MW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综合分析与预警研究杨勇,杨俊,郑晶晶

ABC分析法在车辆器材库存控制中的应用及其改进汪正西,吴巧云,王耀军

安定区退耕还林工程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李广宇,陈晓妮,王芳,杨鑫光,支玲,秦全忠,陈正斌

论云南栽培茶树发展简史李光涛,任海涛,梁涛,李昌武,毛恩锦

启动居民消费关注老年消费市场卢丽华

中国在瓦斯研究史上发现的二定律及应用王子佳

福建省输日鳗鱼茶叶与蔬菜中农用化学品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李耀平

第三代固体蓄电池-高能固体蓄电池

渊博的学识,无私的奉献中国科技成果 于静,金立刚

彰显针刀医学创新足迹——记国际著名针刀专家成树江院长吕志芳

左玉辉:保护环境科学发展赵书馨

"双跨科研人员":产学合作的生力军武夷山

产业集群培育常见问题辨析及协会作用张元智

产业集群风险防范与公共政策选择徐元旦

小城镇集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与条件刘李峰,胡建坤,袁天远HtTp://

促进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王义高,王淑贤,王贇

西部传统特色产业集群的培植之路——以成都鞋业"一都两园"为例杨明娜

印度班加罗尔IT产业集群与区域知识创新效应魏晓燕

把技术植入非洲经济——中非科技合作新战略郭铁成,郭丽峰

中国农产品包装标识现状及制度取向分析冯忠泽,李庆江,黄玉萍

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孙琛,赵春年

煤及燃耗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增值化利用海然,芦青,黄明

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医学临床实践常国胜,郭慧荣,李丽

宿主MHC分子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探讨邹雄

儿童应用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结果比较梁斗立,鲍东明,于雪冰,顾若姝,熊壮

以色列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彭春燕

注入工业设计元素提升我国制造业素质中国科技成果 王义高

科技型企业安全性问题研究——以黑龙江为例唐现杰,徐泽民

瞄准国家需求破解冻土奥秘——记我国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王进东

紫杉醇微乳制备的优化筛选方法吴科春,刘祥瑞,张烜,张强

真空玻璃开启玻璃工业未来之窗戴大祥

用电镀废水"零排放"技术创新电镀工业福龙五金电业(番禺)有限公司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张雨,高峰

"9210"工程在凉山州应用研究及推广邓波,曾文芹,顾林康

油井抽油机工况分析仪的设计刘贤锴

多点监测防盗报警器的设计与仿真李敏君,杨昕卉,张梅恒

围岩不良地质条件下洞口段开挖施工技术张忠林,周吉顺,杨学功

保障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张玉香

"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吴永宁,陈君石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丁保华

中国蔬菜质量安全的现状和发展展望周洁红

我国水产养殖领域质量安全认证宋怿

上海研发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杜德斌,盛垒,王勇,周天瑜

河南省技术引进现状、问题及对策吕玉花

促进北京创新型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建议魏永莲

石家庄市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制约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田东良,郝桂琴

网络并行电法仪与稳态电法勘探方向中国科技成果 刘盛东,刘士刚,吴荣新,张平松,范一木

重庆铁山坪野外站观测研究——"敏感生态环境创新性监测"项目成果赵大为

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初探姚光华

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的新思路——新加坡实施GET-UP计划的启示杜谦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及DUS测试张德纯

面向中国民航新一代旅客服务系统的中间件平台及其应用

GIS支持下城市交通需求分析软件系统开发

第12篇

粮食产量1.14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抗灾减灾,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比上午增加1839亿元。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努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处置、调查、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集中打击、整治非法添加和违法生产加工行为。

二、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

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

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三、2012年主要任务

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大中城市要有合理的菜地保有量,稳定和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给水平,同周边地区和优势产区协作建设“菜篮子”产品基地。加强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零售网点,充分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推动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真正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好处。

加强监管、规范秩序。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把握好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扩大紧缺、优质农产品生产,支持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生产。农业补贴要继续增加总量,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完善机制,新增补贴重点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种生产服务组织倾斜。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全面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力度,让扶贫对象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要搞好灌区配套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加强农村水电路气以及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要认真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严格保护耕地。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

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稳步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及国债管理制度改革。健全消费税制度。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