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找骆驼教学设计

找骆驼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1 09:09: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找骆驼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找骆驼教学设计

第1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深刻地说出了兴趣的重要性,我们不管学习什么,对它的兴趣如何,直接决定着对这件事情的态度,那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后学习的结果。喜欢做一件事情,或者说对一件事情很感兴趣,那么做起这件事情来不仅会感到心情很愉快,一点也不吃力,特别轻松,往往最后的结果还特别好,这就是兴趣的重要性。那么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把语文学好,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如果对语文感兴趣了,那么教师教起来就会感到特别的轻松,学生学起来也不会感到吃力,最后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究竟如何去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精心设计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人结合自己多年从教小学语文的工作经验,现总结以下几点和大家共同探讨交流,望能有所收获。

一、课前导语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在课刚开始的几分钟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对上好这节课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前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开头的导入:“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是玻璃,玻璃怎么会报警呢?这是一种新型的玻璃,现在的新型玻璃种类很多,除了这种能报警的玻璃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你们知道吗?那么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课文《新型玻璃》,来看看还有哪些新型玻璃吧。”这样一说,学生的求知欲马上被激发起来,都想知道还有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再如,在教学《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独自去旅行,你们最想带的一样东西是什么呢?”学生发言,有的说电脑,有的说玩具,还有的说手机等等,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接着我说:“我们今天学习这篇课文的作者呢?如果让他选,他最想带的是一本书。为什么呢?书到底有什么好呢?”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对学习本篇课文充满了期待。所以说,教师如果能精心设计导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起来,教学效果会大大地提高。

二、课堂上编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普遍对讲故事比较感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入新课,或者在课堂环节中穿插故事,这样学生能从故事中进入课文角色,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把握。例如,在教学《找骆驼》一课时,在讲课之前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商人走失了一支骆驼,到处找也找不到。当他问到一个路人时,路人把知道的一只骆驼的样子给描述出来了,问商人是不是他的骆驼。商人很惊讶,问他:你看见我的骆驼了吗?路人说没有。没见过你怎么把骆驼的特征说得这么的详细?顺着路人的指点商人最后找到了自己的骆驼。”学生一定想知道,路人没见过骆驼,那他是怎样知道骆驼的样子的呢?商人又是怎样找到骆驼的呢?这样,学生就特别想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学习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

三、借助朗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形式多样的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更具体、更全面,同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讲解《穷人》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加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练习。用不同的语调去读课文,学生在读的同时想象渔夫的妻子桑娜一个人在家等待渔夫归来的害怕的心理,以及抱回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后的复杂心理,还有渔夫回来后两个人的对话等等。教师可以先范读,然后由学生来读。指导学生不同地方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语调来读,学生掌握了感情的起伏变化,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故事中去了,与文章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好,对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得也更加深刻。再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来朗读课文,学生闭上眼睛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学生随着教师的朗读在脑海中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可以分角色朗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

四、充分研究教材,增加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环节的趣味性,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事物、图片、简笔画、音乐、多媒体课件等,给学生创造新颖有趣的学习氛围与学习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多媒体的出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们借助现代化的教具学具,更大程度地为学生创设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之前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备课,为学生设计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真正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精神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语文是我们的母语,虽然我们从牙牙学语就开始使用它,但要想真正地把语文学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文学科知识,还要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这样做才能真正创造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责编 田彩霞)

第2篇

一:对展示课的点评

一年级凌颖老师主讲的《ai ei ui》是一节扎实和常规的拼音教学课。亮点如下:1、创设了乐学的情境。老师用直观形象的图片、用扳手腕的游戏、用儿歌、用图片、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和激励性的话语,为学生创设了乐学的情境,注重了学生情感的激发。2、三个拼音的出现方式,老师颇具匠心、自然巧妙。3、注重指导学生一年级拼音书写的规范性。稍显不足的是,由于是回头课,孩子们熟知了所学内容,因此,我们没能更好地看到学生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

二年级汪伟老师主讲的讲读课《从现在开始》。亮点如下:1、充分表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整节课看到了学生自己读、自己说、自己评、自己做的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2、注重了学法的迁移和指导,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处理大致相同的“猫头鹰”、“袋鼠”、“猴子”争当大王的教学内容。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能力。3、体现了快乐的课堂。每个学生戴的头饰,学生分角色地表演,老师充满感染力的语调,多媒体适当的运用,为课堂增添了不少趣味和快乐。本节课美中不足的是:(1)老师要进一步加强普通话的练习;(2)老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言;(3)随文识字要继续加强。

三年级张慧老师《找骆驼》,整个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尤其对三年级学生:(1)由出示主要内容的提纲来提高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2)由回顾文前编者的问题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的习惯;(3)由文中词语,到相关的扩词的联系,由文中的语句到相关句式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迁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4)由文中的结论到引导学生追根溯源的思考和分析等这些方面,说明了张老师在教学中把握住了三年级词、句、段的教学重点。但由于多媒体课件出现了一些问题打乱了老师的思路,让老师有些紧张,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发挥。学生精彩的朗读反衬得老师的点评有些平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环节却被老师单一、缺少感染力的语调所掩盖;整个课堂氛围显得沉闷了些,缺少生机和活力。建议:1、多磨砺自己,多增加面临实际教学事件时需要的教育机智,多一些驾驭课堂的能力;2、进一步丰富语言,要想感染别人,首先要感染自己。

四年级周蓟榕老师主讲的《巨人的花园》,前半部分讲的是美丽的花园,后半部分讲荒凉的花园,前半部分老师的情感很平淡,给我们的印象也不深刻,后半部分老师的感情、语言渐入情境,所以,老师的配乐范读、引导学生读都很煽情,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的读书也入情入境了许多,这一点是周蓟榕老师最大的进步。本节课,从教学设计上,老师采用了中年级段以读促学的教学模式:初读整体感知,细读合作探究,品读品味想像,研读体会感情。值得商榷的是:(1)还是没能看到学生更加精彩的品读(2)学生回答问题时稍显雕琢过多的痕迹。

五年级王雪老师主讲的《桂花雨》,这节课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停电后,王雪老师仍不慌不忙、有条不紊继续进行的那份从容和镇定,尤其是老师对桂花雨的那段范读,即使没有音乐的渲染,也让整间教室浸润在桂花雨的芬芳里,让人陶醉,所以课文还需美读才能焕发出“美的辐射力量”。从教学设计上,王雪老师以八次“香”字统领全文,以“摇花乐”来体会儿时趣、思乡情,由景及事到抒情,关注了高年级段对写作方法的领悟和赏析。在“摇花乐”这一教学环节中,老师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唤起情感体验,用不同的方式去读文本、去想像,逐层深入,读书的效果一次比一次好。但也还有以下几处值得商榷:(1)就全文而言,读的还不够,尤其是对“香”字的品读不到位,课堂上读书的还没出现(2)文本蕴含的思乡情体现还不浓郁,因此学生上台的表演显得有些嬉戏,缺少了质朴的真情实感。所以王老师还要多深入教材,潜心备课,方可抓住脉络,这样,教学艺术才能更上一层楼。

五年级王灿老师主讲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我们有感于王老师标准、流畅的普通话;有感于王老师能用自己充满感染力的语言与范读为大家创设了一个丰富的情境;有感于王老师对文本教材整体的把握和驾驭的能力。所以,课堂上洋溢着激情,洋溢着感动和欢欣的情愫。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以姚明回答记者的话,“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呢?”导入课文,以板书启发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小钱是不幸的,有是幸运的”为切入口,浓墨挥洒,以学生个性化品读的方式,以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意思的方式;以“大地震图片”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方式;以合作、探究、研读等方式,一步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最后学生的齐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节课老师还需思考是:1、如何把老师的讲更多得变成引,如何把老师精彩的语言变成学生精彩的回答,如何更好地体现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教学需要反思,才能更加精益求精!

六年级王孝彬老师主讲的《穷人》,亮点如下:1、导语幽默风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课堂充满了平和、宽松、愉悦的氛围。2、本节课王老师以“5+2”为切入点,以主人公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为重点,又以“5+2”为升华点来设计教学过程,结构新颖、耐人寻味。尤其是采用了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领会桑娜忐忑不安的心情:打乱顺序的5句话,相关动作、神态的描,拆字理解,标点符号的体会等。这节课较之前而言,王老师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问题引导的多,而不是直接告知学生,学生参与多了、自主学习多了、思考的空间多了。但也还有以下几处值得商榷:(1)本文是讲读文,在整体性的把握上略显不够(2)齐读方式略显多,重点句段可再加强品读(3)以穷人为题可让学生找找主人公生活的窘境,以更能理解主人公复杂的心情(4)结尾处可以以歌曲《好人一生平安》来升华、渲染!

张德方老师和汪蕊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两节国学课,让我们也大开眼界,浸润着经典作品的芬芳,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张老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中,张老师浑厚、响亮、富有磁性的声音及鼓励学生读书、回答问题时富有亲和力和启发性的语言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张老师广博的知识面,对相关知识的拓展也让我们耳濡目染,同时,张老师在介绍不同的词牌时,能化难为易为生活中的歌曲时,让我们也听到了张老师的歌声,看见了他刚劲有力的粉笔字。这些都展示了张老师很好的语文素养与潜质。值得商榷的是:本节课在教学结构的设计上还需进一步调整,建议为:第一环节导入时可让学生介绍一下对赤壁之战的了解;第二环节读书的教学安排可按张老师的设计进行,适当时老师也展示一下范读;第三环节理解意思,可让学生对照注释,先理解这首词的意思,同位间说一说 ,疑难处老师帮助讲一讲,通过检查要达到学生都能理解这首词的意思,第四环节体会感情和相关的拓展。

汪蕊老师主讲的《弟子规》这节课,就教学结构安排而言,针对二年级孩子来说,很合理。做到了深入浅出,环环相扣,寓教于乐,达到了一定的思想教育作用。尤其是用“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程门立雪”三个小故事引入国学,让人耳目一新。其次,汪老师的教读也让人印象深刻。同时,课堂上的拼音读、开火车读、争小红旗读、学生拿卡片找朋友齐背等形式很好,让整个课堂读书的氛围非常热烈。第四个特色,为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老师穿插了一些小故事和动画视频,丰富了文本内容,让学生感到通俗易懂,容易受到启迪。稍显不足的是:在理解作品时,稍感整体性欠佳,老师一句句牵着学生去理解,生怕学生不会。可让学生对照注释再结合译文让学生说一说,尽可能地让学生说出每句的意思,看学生理解的怎么样,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明自己的理解,然后再穿插老师的小故事,效果会更好一些。

这两节各有特色,但对译文理解的重视程度还要加强。语文课玉国学课的共同点:都加强对文本的朗读,都注重对文本内涵的把握,都渗透对文本情感的体会,都有相关的拓展点,但语文课更侧重于字、词、句、段、篇等语言文字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训练,而国学课则倾向于朗读、理解、背诵,更侧重于文本的内容和思想性统一的体会,更需要以诵读、以理解为基石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更让学生明白:哦,国学中的经典作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航向标,是指示灯,进而能够引导学生引起思想上、行为上的一些改变。国学课也是让我们学校开设的单一的“周学一语、“日行一善”的理念贯穿在丰富的国学课堂中。所以,国学课要“倡简”、“务本、“求实”、“有度”。国学课首先要解决的是:1会背原文2会背译文。国学课堂可以体现“五个一”:读一读、看一看、说一说、背一背、谈一谈。

二、给老师们的建议:

1、对一、二年级老师的建议:1、识字是首要任务,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2、识字方法很多,要让学生用自己最习惯最喜欢的方法识记汉子,激发兴趣。

2、对三、四年级老师的建议:1、三年级承担了写段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学文本时要分析写作特色,初步掌握写作方法;2、三、四年级承上启下,不能忽视生字词的教学,识字、写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仍然是需要关注和把握的重点。

3、对五、六年级老师的建议:1、加强品读,注重效果2、以学定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主导性3、在领悟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及写作方法上还需加强

4、作为语文和国学老师都要进一步“三个加强”:(1)、加强普通话练习;(2)、加强语言的感染力;(3)加强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及必要时教师要养成教学生读书的习惯。

三、一点感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