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09: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故宫博物院课堂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现状
自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世界各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国政府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务院先后于2005 年和2011 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同时,文化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对非遗保护和学术科研领域给予了大力支持;各级地方政府也通过行政、经济等手段保护和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建设背景下,这些问题更为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工程,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种资源统计、整合、保存、传播的过程。在非遗的数字化进程中,数据库建设是传承保护的基础,地域间合作共享数据资源是非遗传承的条件,适当的政策扶持与产业化建设是非遗传承的手段。
1.1 缺乏数据库标准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3]。此法案在法律上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要求。非遗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呈现方式多样化,有图像、表演、音乐、制作技艺、模型等形式。在非遗数据库建设架构、内容、媒介等方面缺乏相关标准,导致各地建设的数据库标准不一,无法实现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面标准的数据采集及数据呈现,这将直接导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1.2 缺乏资源共享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由于非遗类别的差异化,导致对非遗资源采集的方式有所不同,其获得的数据资源也就不同。各地在信息采集、资源应用、传播媒介等对非遗有效传承的方式与手段方面没有实现合理的资源共享,导致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限在其原生地,且导致国家的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4]。非遗数字化的根本目的是对非遗的传承和应用。只有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地方非遗保护的沟通合作,建设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库资源,减少无序的资源浪费,才能实现非遗数字化的初衷。
1.3 过度产业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化建设有极大的关联。产业化建设随着工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有了极大变革,但是,过度产业化建设带来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新技术带来的技术变革,使得非遗传承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如激光雕刻的剪纸作品、数码印刷的木版年画、3D 打印的泥人张泥塑等,让普通受众无法分辨真伪。
随着科技发展,很多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已经走向生产线式的规模化制作,而表演类非遗则变成了商业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及商业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为非遗传承与展示提供了平台,也为大众提供了更多接触非遗的机会,然而过度商业化也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文化的意味。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除了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外,仍有很多传统媒介为其提供展示与传播平台。传统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特定区域内的展示与传播,相对数字化媒介有诸多不便和局限性。然而,传统媒介在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作为非遗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
2.1 非遗原生地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地展示媒介,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进行相关文化、物品、技艺、表演等形式的展示和传承。非遗原生地作为非遗展示最原始、最原生的展示媒介,直观再现了非遗生存现状及传承状态。
2.2 公共文化场馆展示媒介
公共文化场馆承担着地区文化传播与建设的社会基本功能,是服务公众的社会基础文化设施。从广义上来讲,公共文化场馆包含两类,一类是社会公益性文化场馆,如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公共空间;另一类是商业性公共共享空间,如商场、购物中心、超市等具有商业性质的公共空间。
公共文化场馆作为非遗展示的传统媒介,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受众数量大、阶层及背景丰富,为非遗传播提供很好的平台,一直以来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传播和展示渠道。
2.3 公共旅游场所展示媒介
公共旅游场所,以供公众休闲旅游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场所,其中很多本身就是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丽江古城。公共旅游场所,除了一些建筑群落、自然资源及人文景观外,各个旅游景区的旅游集散中心也包含其中。
公共旅游场所作为非遗展示的传统媒介,作为向外展示地域文化的窗口,集中展示了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遗产,是最常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展示的手段。
2.4 大众教育展示媒介
利用大众教育展示媒介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可以使中华文化贯穿在教育体系中。教育机构通过与非遗相关的课程、课外活动及专题展示等方式,对非遗进行传播展示。中小学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课堂教育,高校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或研究院所,青少年宫开展手工艺类非遗制作培训等,均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媒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是建立在非遗传统展示媒介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技术、物联网、4G 移动网络、智能应用终端、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手段,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和展示目的[5]。非遗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充分利用了各项影像及互联网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情景化地展示在数字终端设备上,使非遗呈现出交互性、体验性的新属性,实现快速、有效的传播与展示,从而达到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终极目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媒介,融合了展示传播的多种手段和技术应用,呈现出极强的学科交叉性。数字化媒介将非遗展示从传统的PC 网络平台移动到智能设备的应用程序上,从社交网络的快速传播到公共文化平台的公共资源应用,从虚拟现实设备影像呈现还原到现实事物,丰富多元的数字化媒介平台为非遗展示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形式。
3.1 基于PC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基于PC 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是数字化展示媒介中较为传统的一种媒介形式,也是最早应用、最普及的形式。基于个人计算机终端,通过互联网在线浏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影像方式呈现非遗数字化资源[6]。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互动性的虚拟展示也趋于普及化[7]。
基于PC 网络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如中国艺术研究院负责开发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天津大学冯骥才研究院负责开发的中国传统村落网以及国际非遗博览园网站等。此外,VR 虚拟展示技术的应用,使得非遗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实现了仿真可操作式体验[8],大大增强了受众在展示媒介中的带入感和体验性。目前故宫博物院在其官网中实现了360 紫禁城全景漫游敦煌研究院数字化研究中心,在腾讯地图了三维全景敦煌石窟。
3.2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移动智能设备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从智能手机开始,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产品的出现,对人类生活方式有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智能手机,已然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随身物品之一,甚至机不离手。而以Apple Watch,Google glass 为代表的移动智能产品,将再一次用科技改变生活方式。
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播的新兴媒介,有着更加广泛的应用平台和受众人群。移动智能设备作为数字化展示媒介,其应用程序是非遗展示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应用APP 程序推广非遗文化及展示非遗成果方面,故宫博物院及社会文化传播机构已研究出了一些成果[9]。
故宫博物院在近期已了5 款APP 应用程序,使得众多的故宫馆藏文物触手可及,被受众收藏在手机中成为指尖上的文物,大众可以更加容易和便捷地享受文化的饕餮大餐。其中《每日故宫》,每天为用户推荐一件故宫馆藏文物,同时提供日历、笔记本等功能,界面设计精美,让受众在享受文化信息的同时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除此之外,故宫不仅将馆藏文物数字化,而且还思考了传播方式,将宫廷文化和书画作品以游戏、日历、教育等形式进行传播,融入了更多互动体验,共享交流内容,大大提高了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切实起到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展示的目的。
明清古典家具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其制作工艺、使用工具、装饰纹样、木料选择等都是中华文化瑰宝。由中央美术学院彦风设计开发的《中国古典家具》,作为一款APP 应用程序,以360的旋转、张合拆组家具部件、深入零件至榫卯结构展示明清家具,通过简单富有趣味性的互动体验激发用户探寻古典家具的奥秘。作为非遗的移动智能设备的数字化展示媒介典型案例,体现了数字化媒介的传播性、交互性、趣味性的全新体验方式,为非遗保护与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非遗展示的目的和意义。
3.3 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社交网络作为互联网时代最流行和普及的社交工具,拥有大量的用户群体。基于社交网络的数字化展示媒介,恰恰可以利用拥有大量用户的社交软件,如微博、微信等,进行社交自媒体的非遗展示,其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人群丰富、数量庞大等众多优势,势必成为非遗展示与传播的重要渠道。
3.4 基于公共文化平台的数字化展示媒介
博物馆、美术馆、购物中心等公共文化平台,除了作为传统媒介展示非遗外,其在数字化建设上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展示提供了良好的公众平台[10]。以博物馆为例,在展示陈列展品的设计中融入数字化手段,同时借助全息投影、可触摸屏幕、3D 影像、感应设备等互动设施增强观众的参与感,通过互联网实现影像、信息的同步传输及分享。
新加坡海事博物馆,展示了当地民族服饰的数字化互动设施。观众通过照片采集,实现民族服饰的虚拟试穿,并将试穿合成照片发送至观众预留的邮箱中。简单的体验,使观众对当地文化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对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传播有很好的效果。
1 精选优质图书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来源。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自然也就有了阅读的动力。教师在让学生阅读之前,必须精选图书资源,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有一定的阅读价值的图书供学生阅读。在精选图书的基础上,科学安排阅读形式,实现有效阅读,让每本图书都能发挥它的价值。结合教学实践,笔者从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阐述一下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1.1 利用课本教材进行课内阅读兴趣的培养
可以通过优美的导入语、抒情的歌曲、讲故事、播放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开启学生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比如在讲《月亮的足迹》一文时,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很多关于月球的图片,这样学生就觉得月亮真的很神秘,也就有了探索的欲望,学习课文的兴趣就此产生。再如在讲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笔者先用多媒体播放阎维文的歌曲《父亲》让学生欣赏,那种动人的旋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接下来对全文的品读奠定了感情基础。
1.2 利用图书馆的课外阅读资源进行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能力的培养仅仅靠课本上的信息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他们能随时随地、方便地读到他们喜爱的书籍。笔者在教室和楼道里为学生开设了“图书角”,在书橱上有为他们定制并推荐的优秀的报纸和杂志、经典的文学作品、最时尚的科普读物,如《意林》《思维与智慧》《读者》《你在为谁工作》《诗集》及国外的名家大著。学生随手就可以拿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进行课外阅读,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素养。而且笔者会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还有了争读优秀作品、比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当然大量的阅读是需要时间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率,少留重复性没有意义的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时间。
2 巧妙组合图书资源,运用比较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春》和《济南的冬天》的教学时,可提示学生运用比较阅读法,感受自然之美。首先明确它们的相同之处:文体一样,都是借景抒情的文章;情景相互交融,前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后者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情。其次要明确它们的不同点:前者通过五幅画面来描绘春天,后者随作者立足点的变化,描绘所见到的山水的景色;结构不同,前者以总——分——总的形式出现,后者则是总——分结构。
还可以把《春》和《海滨仲夏夜》作比较,读《海滨仲夏夜》要紧紧抓住一个“变”字,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描绘活动中的景物,展开想象。作者较多地描写了春景和仲夏之夜的细节差别,通过比较春天的草、花、风、雨的横式组合与以时间的变迁为线索的组材方法的不同,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感悟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体会出文章蕴含的情和意,从而达到语文训练和思维训练的目的。
3 感悟图书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有了阅读的兴趣,学生自然会大量地阅读文学作品,那么为了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刻挖掘出作品的精华,体会主旨,使学生读有所获,教师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
3.1 指导朗读技巧,品味图书中作品的内涵
教师在选择篇幅较短的文章尤其是诗歌时,应该鼓励学生放声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教学高尔基的《海燕》一文时,笔者让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用多媒体播放海燕飞翔的真实画面,从而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理解四个主人翁的不同形象时,笔者找了四个学生,分别把写它们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通过对比很轻松地就能说出各自代表的形象。还有就是对最后两个自然段的理解,学生反复地大声朗读后都能准确地说出其含义。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的能力得到提升,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掌握主旨。
3.2 丰富手段,形象感知
多媒体引入课堂也拓宽了语文教学的视野。语文教材中的部分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较多,学生理解起来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作用,直观展示相关信息,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能形象生动地理解文本信息的主要内容,深化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表象的形成。比如,笔者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从网络上下载了音画作品《水调歌头》,上课时用多媒体将其展示给学生,学生听着那泉水般清澈的歌声、委婉动听的旋律,很容易入情入境,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一些动词的运用,与《背影》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桔的动词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动词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背影》的“走”“探”“穿”“过”“倾”写出了父亲爬月台买桔的艰难过程,强烈地表现出父爱,可以给人最深的印象。只有这样比较,才能清晰地认识到重点词、句、段的真正作用,才能积累得更多,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4 进行纸质图书或电子图书阅读时,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方法是最好的消化剂。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技巧指导,不论是纸质图书阅读,还是利用网络进行电子阅读,都应进行科学阅读。常见的阅读方法有略读、泛读、检索式阅读、全面阅读、提问式阅读、细读、精读、诵读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不同需求下运用合理的阅读方法,得以获得所需求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感悟的空间。除了做到这一点以外,为了使学生在考场上做阅读题不再愁眉苦展,语文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比如记叙文文体知识、修辞方法的作用、赏析句子和词语从哪里入手等,这样系统地为学生讲解之后,学生会觉得做阅读题也不只是要凭积累、凭感悟,还有一定的技巧可循,那么阅读能力自然也就会有所提高。
5 通过对比专题图书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能由此及彼地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提高对语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进而大大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如把《故宫博物院》和《松鼠》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这两篇文章从形式上看差异很大,这样更能突出各自的特点。《故宫博物院》可以说是介绍建筑物的典范,通过它可以总结出写这种说明文应选用空间方位顺序,找出立足点,脉络清晰、详略得当。而学习《松鼠》则可以指导学生写介绍动物的说明文时应抓住其主要的特点,运用逻辑顺序安排材料,多运用描法,通过生动的语言把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表达出来。
授人以“鱼”利有限,授人以“渔”益终身。在进行新课标语文教学时,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想说、会说;让学生在思考中比较,在比较中探讨,在探讨中增长才干,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笔者还会进一步探索和挖掘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也会更深入地钻研业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提升其文学素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要教师常抓不懈,适时引导,学生的阅读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一、阅读课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我先设置了阅读课。一般是每一单元的第一、二课时,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5分钟左右的必要的启发讲解:或背名言、或讲个小故事、或讲个成语的来历等,针对每课的具体内容,确定启发讲解的内容和形式,提出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第二,指导读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阅读的路标和向导。关于读书方法,我向学生提出了“三到”的要求,就阅读的全过程来说要看到、读到、写到。所谓看到就是要快,要全。了解全貌,掌握全局。所谓读到就是心到,边读边思考。写到就是要动笔进行点、划、摘、记,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记忆。上述读书法,从导言课开始逐步向学生介绍,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好笔记,写出体会,以推动学习向纵深发展。“发现问题,等于解决了一半”。这话很有哲理。学习中的问题,就是推动学习深入前进的动力。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时刻,才真正开始了向这个问题的进击。在学习阅读过程中,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四种方法。
1、联系实际提问题。有些学生在阅读《中国石拱桥》一文后,联系实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见过文中那样的桥吗?古代的人造出的石拱桥,和现代人造出的形式各异的立交桥,那个更美、更先进?它们就仅仅像文中所说的‘天上的彩虹吗’”?于是出示了自己制作的关于各种桥的幻灯片(即自制的课件)和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这样便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便加深印象。
2、反过来想想提问题。如学生在阅读《口技》一文时,先放几段有关艺人吹拉弹唱的录像,再放几段音乐,问“这几幅图画上的人和录音中那些人的演奏好听吗?为什么?”“对,好听,因为演奏技艺高超!”再提出“如果他们的演奏很一般,你愿意听吗?”这样反过来想想提出问题既能加深理解,又能增强记忆。
3、前后对照提问题。在学习《故宫博物院》时,首先介绍有关故宫的一些历史,再出示几幅有关图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对照《苏州园林》一文,向学生提出问题“两文都力图将有关的事物的各方面知识清楚明白地告诉读者,但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联系各科提问题。如《气候的威力》一课,先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南极的冰川,然后让学生联系地理、数学、理化提出问题。当然,提问题的方法很多,这是普遍常用的四种方法而已。
二、讨论课
阅读课之后,我设置了讨论课。讨论课上教师把学生阅读时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筛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首先讨论的重点力求符合教材重点和学生思想实际。有时围绕对某个概念理解展开讨论。
其次,提出明确讨论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具体指导,对学生要求勇于发表自己见解,虚心听取和思考别人意见,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第三,指导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讨论题目的中心点;充分运用课本中的要点,针对讨论题目进行分析,恰当运用已学文化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讨论,分析综合,提出观点。然后紧扣要点,理清思路,做出结论。
教师组织重点问题全班讨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代表围绕重点问题展开全班讨论。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教师应直接参讨论,但应做到“引而不发”不能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起穿针引线、因势利导的作用。在全班学生对讨论的问题产生兴趣时,教师应作画龙点睛的讲解,使学生对问题有明确认识。
三、解惑课
讨论课上的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尚未解决,特别是全班争论的重点问题,意见不统一,或理解不够深透。这时,学生把希望寄托于老师,教师重点讲解的时机到了。为此,我设置了解惑课,教师在课上的讲解要力求生动有趣,言简易明,掷地有声,富有启发性。
第一、教师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上,所谓“三点”指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前后各节之间的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点,这些都是教材最本质的东西。
第二、教师的讲解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兴奋点是为学生普遍关注且同教材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教师应力求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同学生的兴奋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进入思考过程。
第三、教师的讲解要从形象入手,注意指导学生的思维方法。语文课上的内容和有关问题,都是属于理性的抽象的,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应使学生以形象为入门的向导,步步深入的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道理。
四、探索课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应培养具有创造能力人。为达此目的,也就不能只要求学生做完几道教师规定的练习题,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前进的能力。于是我就在解惑课后设置了探索课。做法如下:
第一、专题探索。每学习一课,都要引导学生运用有关知识,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思想问题,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在各自分析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第二、自拟复习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拟定本单元的复习提纲和自测题目。不搞束缚学生思想的所谓答案格式,而是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对具体题目进行具体分析,归纳总结出分析各种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