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村建设

三村建设

时间:2023-06-01 09:09: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村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村建设

第1篇

——市财政局支持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三村建设”纪实

达县大堰乡双井、卢岗村距达州中心城市仅22公里,但由于铁山相隔,经济相对落后。近年来,市财政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结对帮扶后,以“三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双井卢岗,因此变了新样。

走进双井卢岗村,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眼前:一边是平坦整洁、四通八达的水泥道路,一边是碧波涟涟、两岸绿树成荫的穿村河道;一边是错落有致、略施粉黛的农家新居,一边是新修的蔬菜大棚、过河石桥,散发着勃勃生机。信步村间,处处涌动着新农村建设热潮,昔日“抱着金饭碗受穷”的经济薄弱村,如今成为令人瞩目的市财政局“三村建设”示范村、全市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无公害蔬菜基地村。这巨大的变化是在市财政局帮扶下,“三村建设”在双井卢岗绽放的幸福之花。

人变:新班子队伍让群众从“要我建”到“我要建”

来到村内,正在修建花台的王茂仁一见到我们,就快言快语地说:“我们村能够有这么大的变化,主要是党员干部们带了好头,群众参与的热情才很高!”接着,他立即停下手中的活儿,主动当起了义务解说员:“以前在种养上吃过亏,干部要想动员做什么,>:请记住我站域名/大学生到村上担任村官呢!”。市财政局第四党支部与新的村两委结成对子,协助解决部分资金,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新建了村支部、村委会办公楼。村两委通过多方调查和分析,认为蔬菜产业是主导产业,但发展首先要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增强主动性。市财政局第四支部党员与村党员干部一道,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家庭恳谈会、院坝会,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党员干部进农户一家一家的劝,一户一户的动员,并组织村民代表外出考察学习。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广大村民认识到必须乘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东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村民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思想灵通后,村民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除了对自家房屋、院坝进行美化亮化外,还主动捐款捐物、出工筹劳修水泥村道、过河桥梁等。过河桥要占村民王之福家花大钱才建好的鱼塘,他二话没说,不但将鱼塘一角拆了,还主动捐款,积极投工投劳参与修路。在市财政局帮助下,两村之间修通了过河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而且把分河而居的双井、卢岗两村联在一起,群众强烈要求后取名为“惠民桥”。仅在农村人居环境改造中,群众自发投入人均达300元以上。“我们的家园自己建,建好了也是自己享受,况且政府还给了我们很大支持,我们愿意!”、“现在我们过上了城里人生活,以前想也不敢想啊!”、“市财政局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政策上的帮扶,更重要的是送来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还给了我们精神食粮。”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的说。

村变:民主法治让村庄从脏乱差到洁净美

“生产上去了,村容村貌也不能落后啊!”。村“两委”认为:没有一个优美的环境,新农村建设成果就没有得到完全体现。通过实现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大事公决,健全村民议事规则,用“一事一议”的办法动员全村人民,按照“一路二水三能源”的思路,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善村容村貌。卢岗村沿山沟至村委会长达5.1公里,涉及406户1522人,在市财政局帮助下,村民们积极筹资出劳,硬化了长5.1公里、宽3.5米的公路,结束了祖祖辈辈出行均靠肩挑背磨的历史,村民们激动地将这条公路称为“出路”。近两年,两村硬化便民路33.5公里,新建堰塘3口、维修15口,改井100口,建沼气池200口。双井村安装了2吋供水管道,解决了360户1500余人的人畜饮水问题;突出适用、舒适、健康、美观、协调的村庄布局,双井村在核心区规划了1个200户的村民集中点,将集中建房59户,改造民房28户60间,美化居民点房屋600间,硬化院坝95个,修建花台400个,改水改厨改厕改圈262户。

“新建了300平方的两委办公室和支部活动室,修建了1000多平方的农民休闲广场,还有合作医疗站,小娃儿能在本村上幼儿园了,刮风下雨不再怕了,现在我们各个方面都方便多了!”

“每个社都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通闭路电视,我还看到电视上锦涛总书记说要再提高新农合的标准啦。”

“现在正在争取加固整治我们的大堰河,今后我们要成为达州大城市的‘菜篮子’和‘后花园’呢!”

“我们队的程才川新修了三层楼房,还准备安装电梯呢,洋气了哟!”

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争先恐后地说着,满是自豪和幸福。

业变:人才科技让产业从传统到特色

“市财政局联系农业专家到村上现场测土、配方、施肥。我第一次听说菜生虫了不能用农药,说有残留,以前我们还不知道种菜还有这么多学问呢!”。为切实提高生产科技水平,市财政局多次请市农科所、林科所、

林业局、水利局、农业局等单位的专家到现场勘测、设计和技术指导,带去大量农业科技和致富书籍到村新现场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建立了人才和科技帮扶措施,建立了稳定的科技人才库,把科技人才请进村来座谈、指导,留下了专家的咨询电话,随时指导、帮助发展,农民自豪地说:我也有了“农业110”。双井、卢岗村通过重点发展市场适销对路、需求量大的精细蔬菜,形成了无公害绿色蔬菜产业带。当地农民把土地出租给业主。同时,业主优先聘用出租地农民,农民的收入是稳赚不赔,租金、劳动报酬双收入仅在本地业主处务工年收入每户就达5000元。蔬菜已成为双井、卢岗村的主导产业,农民的“摇钱树”。外出务工的王之福看到引进的业主赚了钱,也回家创业,现已发展蔬菜20多亩,在已修一口养鱼池的基础上,正在新修建一个10多亩的养鱼池,发展农家乐。“在外辛辛苦苦,不如回家守故土,看到家乡越来越好,自己早就想回来了,既照顾了家,钱还不少挣!”,对未来他充满信心。

“我们还在一、二、三等四个社种植了200亩日南一号柑桔,在其余社种植100亩黄金梨,果业收入能使全村人均增收200元,还不算将要发展的200亩冬枣、60亩密桃、葡萄基地和养鸡场、养鸽场等带来的收成。种粮已成为我们的副业!”。村支书王茂强说。

力变:从分散用力到集中用力

短时间内双井村何以会发生超强剧变?“支农力量从分散用力到集中用力!”大堰乡党委书记艾阳芬如是说。“以前对大堰乡新农村建设支持的部门、资金、项目等都是各自为阵,分散用力。”“现在通过支农力量的整合,集中支农力量,放大了政府支持引导效应”。近年市财政整合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性资金200余万元投入双井卢岗两村。

“双井村是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示范点,按照财政统一管理的模式,将来自各种渠道的支农资金进行集中整合,除一些特殊用途资金外,都纳入支农资金整合范围,优先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实践证明探索是成功的。”正在大棚查看蔬菜长势的市财政局第四党支部书记王矛说。

“支部+协会+大户”的模式带动作用强。市财政局第四党支部与双井村结对后,把双井村定为“支部新农村建设联系点”,把机关党建设的学习实践场所移到了双井村。“我们的许多党课都是来这儿与村里面的党员一起上,我们每人还结对帮扶了一名群众。”市财政局杨佐说。第四支部通过联系村支部,村支部联系下面的蔬菜协会、水果协会和养殖协会,三个协会带动和联系农村的大户和业主,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原来当地农民零星分户种植,蔬菜水果品种不优、时令性不强、价值低廉,农民受益不多,相当部分原因是规模化程度较低”。村两委于是确立了“土地流转、业主开发、规模发展”的思路。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农民自愿流转3200亩土地,引进业主13户,培育本地种植大户11户,实现蔬菜产值960万元。“仅蔬菜一项我一年的收入就提高了2300多元!”,自愿流转土地后又成为业主雇佣工人的程代仁一脸幸福。王华碧老人的儿子承包了近30亩的土地,其中包括王华碧老人的,“将自己的土地出租给自己的儿子,自己给儿子打工,心里虽不大自在,在收入有保障,也支持了儿子,慢慢也就接受了。”“要扎实推进以‘三村建设’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整合资金,在‘支部+协会+大户’带动农民致富的模式上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市财政局分管农业的副局长、局机关四支部“三村建设”牵头人黄茂华说。为搞好“三村建设”,他已是第七次到这里来了。

新蓝图:构画双井卢岗新未来

“双井卢岗片区地理位置特殊,四面环山,中间地势平坦,土地开阔连片,自然生态良好,大堰河横穿全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具有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光、温馨的自然生态景色,可谓是达州中心大城市边的‘世外桃源’和难得的‘小盆景’。因此我们帮扶发展的长远规划是利用大城市近郊优势发展休闲产业,用休闲文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看到财政帮扶硕果累累,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应刚十分重视双井卢岗片区的新农村建设,多次要求局分管领导搞好规划,狠抓工作落实,争取通过几年努力使双井卢岗村的“三村建设”这项惠民工程、民生工程取得更好的实效。分管农业的副局长、局机关四支部“三村建设”牵头人黄茂华信心满怀地规划着双井卢岗的未来。

第2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组长要学会办大事

——都匀市坝固镇鸡贾村甲沙三组组长刘仕华访谈录

在都匀市坝固镇鸡贾村,说起刘仕华,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不翘起大拇指,异口同声的说:他是一个好人,一个能干的人。因为他被选为鸡贾村甲沙三组组长五年来,全心全意地带领本组群众,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战天斗地,修路筑桥、搞人饮工程、建沼气池、搞户户联防,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根本改变了甲沙三组的生产生活条件,深得群众的公认和赞扬。他说,自己当组长有个秘决: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小组长就要学会办大事!

20__年8月24日,受坝固镇党委的委托,笔者对该组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刘仕华进行了专访,通过对话,使我深有所悟,现将我对他的访谈记录整理出来,让大家共同感受贫困山区的一个小组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为民办实事、办大事的勇气和魄力,共同感受刘仕华。

问:村民小组长可能是中国最小的“官”了,许多地方都没有人愿意干,你为什么选择当组长?

刘:我们甲沙三组位于鸡贾村西部,现有33户,147人。现有耕地104亩,其中田50亩,土64亩,人多地少,生存条件恶劣。20__年,我被群众选举为原甲沙村三组的组长。大家知道,组长不算什么官,待遇低,活路多,许多人都不愿干,有很多地方的组长都是拈阄排班当的。作为一名党员,我知道:自己当选组长,凝聚着乡亲们的信任与重托,饱含了组织的关心与期望,既然乡亲们信任我、挑选我,我就要干出几件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大事。

问:你做了什么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大事?

刘:什么是我们甲沙三组的大事、实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前提,在我们这样的穷山沟,想办法让群众富起来才是最主要和首要的。为此,我首先想到的是修路。“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大家的共识,但说起路,这是我们甲沙三组群众长时间的痛。由于山高坡陡,地势复杂,在其他村、其他寨都通了公路的情况下,我们甲沙三组仍旧没有通路,无论是生产、生活都靠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人挑马驮、肩挑背扛。行路难,导致我们甲沙三组的生产力极其低下,我们花费在走路上的时间太多太多,一早上只能挑两挑粪,如何能发展生产?行路难,严重地制约了我组经济的发展。“甲沙西瓜大又甜,没路无法变成钱”,20__年,我组的西瓜喜获丰收,个大、质优、口感好,但没有路,运不出去,只能靠人挑马驮地运到3里路外的甲沙小学才能装车,瓜贩子想批量收购,但苦于运不出来没有办法,只能望瓜兴叹,许多瓜来不及运就烂在地里了。这种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选组长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取得村里的支持,号召、组织群众修通连接公路的进寨大路。一开群众会,乡亲们非常响应,修路的积极性高涨。20__年,就修通了进寨的毛坯路;20__年12月,在镇、村支持、帮助水泥的情况下,我组又将进寨路扩宽硬化,33户群众每户集资930元,并投工投劳、打砂、放炮、碎石、磋平路面,集中两个月,扩宽硬化了3米宽的进寨水泥路面主干道2600多米,到各家各户和主要生产生活场所的分支路1300多米,到甲沙渡口的道路400多米。在扩宽硬化路面的过程中,群众的积极性高涨,韦隆华主动撤了一间房子,让路加宽;潘化香、陈德章等户主动贷款交集资;腊月27,其他寨子在杀年猪准备过年时,我们全组群众还在工地上热火朝天。现在路修好了,我们组的群众的生产生活方便了,车子进得来,货物也出得去了,路——为我们甲沙三组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通过修路这件事,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说的:“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当村组干部,不能靠嗓门大,更不能靠脾气大,而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心中装着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群众就会信任你、支持你。为此,我当组长的干劲更大了,为群众办实事、办大事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20__年,在市水利局的支持下,我组群众通过集资和投工投劳,兴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将自来水牵进了各家各户,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目前,在镇里的支持下,我组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沼气池,全组群众有个共同的心愿: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我们寨子建设成了文明生态小康村寨。

问:听群众反映,你们甲沙三组治安非常好,几年没有丢过什么东西,主要是户户联防搞得好,现各村的治安难点就是户户联防难搞,你们是如何做的?

刘:电视、报纸上说“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这句话还是千真万确。自己辛辛苦苦挣钱买的牛马,一不小心被小偷偷去了,就丢了半边家当,这是何等的痛心啊!我们鸡贾村地处坝固与丹寨龙泉、三都普安的边界,治安形势复杂,历来偷牛盗马的案件较多。在抓经济的同时,如何搞好村寨治安,防火防盗,这是我们当村组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搞好治安?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户户联防是一个比较好的、行之有效的防范方式。20__年起,在镇、村的要求下,我组认真的开展了户户联防工作,传牌排班,每三户守一天,并大家约定:全家外出打工的,自己找亲戚朋友替,或请租种自己田土的人代替,分粮食时自己少分一些;当班守夜的人家必须认真负责,从当天中午12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生人进寨要过问,若发生牛、马、猪等大牲畜被盗,值班守夜的人员负责赔偿。户户联防开展以来,我们甲沙三组治安稳定、社会和谐,从未发生过被偷现象。

问:现在农业税取消了,义务工取消了,许多地方搞公益事业都很难组织群众,你们做了这么多事,是如何发动、组织群众的?

刘:无论是修路、搞人饮工程、沼气池建设还是户户联防等公益事业,我组的群众都是积极参与的,以前也有个别人对公益事业不闻不问,无论村组干部如何做工作,都不愿参与公益事业,就想坐享其成,后来他家有任何事,全组的人都不上前帮忙。直到他家后来有白喜,他到各家各户磕头认错后,大家才去帮他抬人上山去埋。现在,他对公益事业非常热心,无论什么事都冲在前面。有此教训,全组群众达成一种默契:谁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全组群众就孤立他。有此共识,我组现在无论搞什么公益事业,大家都是一呼百应,积极响应。当然,这是农村传统道德习惯的力量,是一种淳朴的民风,公益事业要得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关键还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的是群众关心的、需要的事业。

第3篇

[关键词]永平县七屯村 新农村建设 思考

永平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6年以来,县委、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和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抓两头,促中间”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把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和小康示范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先后完成了27个行政村的千村扶贫开发百村整体推进“866”工程,启动了石家村、七屯村等的小康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家扶贫办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但就全县的新农村建设而言,当前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现就七屯村的小康村建设作以下探讨。

一、七屯村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来,永平县委、政府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新农村建设思路,一头是针对贫困面很大,贫困程度很深的村,实施千村扶贫、百村整村推进。另一头,对经济发展较好、但又为数不多的村,实施小康示范村建设,目前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就全县的大部分农村而言,当前还存在一些共性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大部分地区土地后备资源缺乏,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三是农民自身资本积累不足,生产缺乏后劲;四是农民观念落后,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五是农产品粗放发展,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六是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影响社会和谐发展;七是村镇建设无规划,人居环境条件较差;八是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九是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以小康示范村博南镇七屯村为例,除上述共性问题外,目前也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群众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淡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家各户忙生产、忙生意,忙于自家的经济建设,自觉参与集体劳动、公共事务的时间越来越少,导致久而久之就形成开会难召集,集体活动、公益事业活动难以开展,群众对公共事务不关心,意识淡薄;二是产业基础薄弱,各吹各打各行其是,没有形成规模;三是农业科技生产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村庄狭窄,道路不畅,房屋建设无序,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较差;五是群众文化生活缺乏、医疗卫生条件差,社会保障难以保证;六是无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组织发展困难。

二、对抓好七屯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以龙头产业为抓手,培植富民产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建新房、修街道,它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七屯村作为永平县城郊结合的半山半坝区,经济收入主要是种植业方面的茶叶、蔬菜、粮食,养殖方面的猪、畜禽、肉牛,还有一部分劳务收入。虽多元化,但均小而散,没有形成规模。通过充分调研,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00元以上这一目标,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小康示范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在农业内部挖掘潜力、在农业外部拓展增收的新渠道,以培植支柱产业为基础,发展富民产业为重点,形成近抓生态茶、大棚蔬菜、家禽养殖等项目,远抓泡核桃、畜牧业,长短结合、以短扶长的产业发展模式,以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一是抓好茶叶产业,稳定农民增收。针对七屯村种茶历史悠久,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茶叶,且有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的实际,应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将茶叶作为七屯村的龙头企业来抓,使之做强做大,由此把茶叶产业培育成为支撑七屯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抓龙头企业,来带动七屯村的各项事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七屯村近两年来劳动力转移工作已探索出成功的路子。2007年全村有劳务收入的农户198户295人,劳务经济总收入260多万元。2008年转移发展二、三产业从业人员400人,其中转移输出富余劳动力150人,实现务工农民工资收入400万元,现已在县内外发展二、三产业从业人员180人,转移、输出100人到北京、江苏、浙江、珠海、深圳等地务工,劳务经济已成为七屯村农民的又一增收点。所以,今后要进一步抓好劳务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三是发展产业大户,带动农民增收。为充分发挥经济强户、产业强户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中的作用,实行点中选点,好中选优,把每个村民小组中产业发展得较好、依托产业致富的农户作为“小康产业示范户”,实行能人带动和大户带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如七屯九组的段荣户,今年新发展种植生态茶31.5亩,该户拥有茶园面积达80多亩,2009年茶叶收入达2.4万元,有效地带动了该村茶叶产业的发展。又如山地一组的马文宗户以鸭、鹅养殖为重点,发展畜禽养殖业,年经济收入达2万多元,成功走出一条产供销一条龙的致富路子,有效带动了该村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目前,七屯村302户农户,几乎家家都从事家禽养殖,据统计,全村共养土鸡1800多只,产蛋鸭及食用鸭2000多只,鹅1600多只,年创收60多万元。今后要一如既往的发挥各类专业大户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以村庄和庭院环境建设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村庄。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在七屯村的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做好村容整治工作十分重要。目前柴禾乱堆、猪鸡乱放、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现象非常普遍,村中还不同程度存在危房、茅草房、响瓦房,群众观念更新不够,思想不解放,群众精神风貌有待进一部改善。针对七屯村实际,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应按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要求,一是抓规划。认真编制好七屯村村庄建设规划,逐步规范农村住宅建设。二是抓好危房改造。新建房屋22间,彻底排除危房。三是抓好100户农户的住房改造工作。实现响瓦翻泥瓦、地皮硬化、门窗齐全并实现油漆化、户户实现青瓦白墙。同时要抓好200户农户厨房改造,实现厨房整洁卫生并使用清洁能源;抓好302户农户的卫生厕建设和175户农户的太阳能洗澡间建设,改善群众的卫生习惯,户户使用安全卫生饮用水。四是抓好农户庭院建设。实现美化、绿化、亮化,实现人畜分离。五是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扎实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一方面对进村道路进行拓宽改造,实现进村道路绿化、亮化、硬化;另一方面加大村容基础设施建设,每个自然村建设一个公厕和两个以上垃圾池,对村内排污沟道进行治理,入户道路和巷道进行硬化,切实改善七屯村容村貌,使电视、电话普及率达100%。建设一个整洁秀美的新农庄。

(三)以社会事业为重点,解决群众文化、教育、医疗问题。七屯村一直以来群众无文化活动场所,文化生活贫乏,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就医条件较差。为解决好群众文化、教育、就医等问题,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中,重点要抓好卫生建设,解决群众的就医问题,新建村完小教学楼,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建设村文化室、图书阅览室、科普书屋、建设老年活动室,群众健身娱乐中心,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还将定期不定期举办科普、法律等方面的培训和讲座,不断增强群众科技、文化和法律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素质。

(四)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树立社会主义新村风。

小康示范村建设,产业发展是基础,项目建设是关键,精神文明建设是保障。抓好产业发展,使老百姓手中有钱,逐步富起来。抓好村庄建设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庄变美,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使群众的精神风貌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把群众引向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向,真正走向小康。近年来,七屯村通过开展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平安村创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活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连续多年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目前,共创建十星级文明户26户,9星级122户,8星级108户。平安村创建工作目前正在有序开展。但由于长期一家一户生产,群众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集体观念有所淡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中,要围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这一任务,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小康村建设的切入来抓。要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群众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以打击不良风气为突破口,认真抓好“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和好婆婆、好媳妇、好妯娌、好父母、好孩子、好孝子、好领居、好干部等八好评选表彰活动。

(五)民主管理,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农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环境。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社会,是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点。在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七屯小康示范村建设中,一是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把全村劳动力按照发展产业类型不同,将其划分为茶农、商农、菜农、粮农、林农等,利用科普协会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地举办文化、技术、法律等培训,提升村民的素质。计划开展培训11期、培训1000人次。二是加快教育文化事业发展。配置了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设备1套。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完善村级文化室的硬件建设,三是创新商业保险机制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尝试商业保险覆盖产业、覆盖项目,寿险服务进村组。四是以建设一个好班子为核心。以“三培养、两带头”为重点,以创建“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化“云岭先锋”工程,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党员自身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五是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 “三公开(政务、事务、财务)、四民主(议事、理财、监督、评议)”制度和村“两委”班子议事协调机制及村民议事制度,规范和完善村规村约,使“和谐村组”、“平安村组”创建活动扎实有效,村民之间互帮互助,邻里和谐的局面进一步形成。同时,在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始终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建立所有公益性项目都通过“一事一议”表决制度。目前正在建立村级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制度、村庄建设规划管理制度、村容村貌管理制度、建设成效评估制度,确保小康示范村建设依法有序地推进。

第4篇

今年以来,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继续坚持“以点带面、分类推进”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狠抓村庄规划这个龙头,认真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及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工作中,努力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引导各个系统的项目和资金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倾斜,切实加强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使我县新农村建设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元—10月份,完成投资320多万元,新修连村道路、重点村主街道13条,修建桥涵6座;完成投资80万元,为温小屯、盆尧2个村打了深水井,铺设了自来水管道,很好地解决了两个村的安全饮水问题。协调资金60多万元用于村庄规划,目前县定22个重点村的村庄规划全部完成阶段性任务。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村庄规划

加大对村庄规划的投入力度,对市定和县定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规划采取县财政拿一点、乡财政拿一点、驻村帮扶单位拿一点的办法解决。并且规定了具体的金额,年底进行考核,对完不成任务乡镇通报批评,并扣除县财政的补贴资金。对市定和县定的68个重点村,已有31个村完成了规划,其中县定22个重点村全部完成规划,其他村规划正在进行中。为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县财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50万元做为“以奖代补”专用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以奖代补”具体实施办法,对村庄铺路、环境整治等基础工作进行奖励。

(二)完善制度,不断健全工作机制

督促各乡镇都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固定了的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建立健全了档案和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新农村建设调度会制度。由胡长玉部长负责召集,每季度召开一次新农村建设工作调度会,对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协调、总结、安排、部署,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解决。分别于3月28日、7月3日和10月15日召开了三次新农村建设调度会,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县级领导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对我县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安排部署。

(三)多方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在范县电视台25、42频道开辟了《聚焦新农村》栏目,下设新农村、新风尚、新观察三个子栏目,全面报道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作法、成功经验与工作成效,目前,已制作播出6期。在大河范县网首页醒目位置开设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栏目,目前,已制作了政策解读、新农村建设动态、驻村工作队等9个子栏目,编发新闻信息300余篇。在《濮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4篇报道。共编发《范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简报》42期,为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四)抓住重点,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充分利用春季大好时节,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了以“三清”、“三治”、“五化”为主要内容的“整治村庄环境,共建绿色家园”活动,下发了具体工作方案,出台了《县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的实施办法》。指导全县乡村都制定了《村民卫生公约》,22个重点村全部明确了专职卫生保洁员,负责清运垃圾、管护林木。结合生态县建设,在全县开展了村庄绿化。今年春季22个重点村共植树10万余株,庭院植树8000余株,绿化率达99%。市定和县定68个重点村都对村内主副街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全县村庄绿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五)加强督查,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今年以来,由县新农村办公室牵头,抽调卫生、城建、环保、文明办、广电局等单位组成了专项督导组,对全县及22个重点村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村庄绿化美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市县工作队驻村帮扶情况等工作进行了10多次重点督查,并对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进行通报,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

(六)多措并举,加大驻村帮扶力度

实行了县级领导联系村,县直单位后备干部驻村帮扶,乡镇主要领导包村,乡镇后备干部长期驻村的工作推进机制。每个市定和县定新农村建设重点村都有一名县领导联系,定期调研,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县直单位实行科级后备干部包村、驻村,并提出具体的帮扶标准和措施。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长包市定和县定重点村,乡镇后备干部长期驻村,着力解决重点村在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大与驻村帮扶单位的沟通和交流,每次召开会议和布置新农村工作都让工作队参加,及时与他们沟通协调,互相了解情况。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管理,定期督导,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有效地督促了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今年以来,驻村帮扶单位帮助新建学校一所,打机井8眼,新建村级道路11公里,引进帮扶项目8个。

另外,总结推广了王楼乡赵海村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经验,逐步在全县有条件村探索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农村管理新模式,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新农村建设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进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程度不够。个别乡镇和部门推进新农村的措施不硬,没有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个别县直部门对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心不强,支持力度不大。群众自发、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不高,积极性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没有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相关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开展相应的工作,但目前,大多数部门都没有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三是资金、项目整合使用协调难度较大。项目资金建设部门各行其是,难以协调,导致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缓慢,重点不突出,不能发挥整体效益。

第5篇

**乡2007年村级卫生室建设工程计划实施9个村,其中,新建7个村,扩建修缮2个村,新建筑面积644平方米,修缮面积208平方米,以及厕所、围墙、水泥地板等附属工程。其中,木瓜村、米河村、田头村、西河村、西桂村、立达村、打瓦村各新建村卫生室主体房86平方米;田头村、**村新建辅助用房各18平方米和28平方米;**村、大沙坝村分别修缮128平方米、80平方米,总投资413100元。其中,木瓜村59300元,米河村50600元,田头村57200元,**村32000元,西河村45000元,西桂村42000元,立达村48000元,打瓦村47000元,大沙坝村32000元.

**乡村卫生室工程建设项目于2007年12月先后开工,2008年3月30日主体工程全面结束,历时四个月,按计划完成了各项建设项目任务。

二、村卫生室建设工程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按照各级对村卫生室建设的标准和时限要求,乡党委、政府对各村卫生室建设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了村卫生室建设工程会议,明确了工作职责。为确保村卫生室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了由乡长李予任组长,分管领导李庆兰任副组长,乡办公室、财政所、医院、国土所、规划办,涉及村卫生室建设的支部书记、主任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工程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工程质量把关监督工作。

(二)严格资金管理,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由于上级补助资金不能满足村卫生室建设工程,乡财政又比较困难,村卫生室建设工程只能采取先完成主体项目,逐步完善附属工程的措施。该工程计划投资413100元,上级补助资金由财政所实行“专款专存、专款专用”的管理办法。拨款方式按工程进展情况,由领导小组检查工程质量后,予以分期拨款,确保资金专款专用。

(三)合理规划,严格按工程质量要求施工

1.**乡村卫生室建设工程项目图纸由保山市天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帮助设计,结构类型为砖木结构。根据项目建设工程的有关要求,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乡村干部和土地部门、规划办、根据各村人口居住情况,进行各村卫生室选址规划,本着方便群众就医和便于管理的原则,认真进行勘测规划工作,保证了村卫生室建设的合理用地。

2.该工程由于涉及到各村,各村工程规模较小,达不到招标项目要求,施工队由各村负责找,工程资金预算由乡统一预算参考价,实行乡、村和施工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价格协商的方式进行组织施工。

3.精心组织,加强指导督查。领导小组精心组织好项目的规划实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并指定技术员对工程定期不定期检查、督促、协调,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建设工程任务。

三、工程实施效益

该建设工程实施后,彻底解决了各村卫生室房屋条件差的问题,为全乡广大群众就近就医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为新农合的健康、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存在问题

(一)由于乡级财政比较困难,建设工程资金严重不足,村卫生室附属工程难以扩建,急需进一步完善村卫生室建设工程,才能确保村卫生室医疗环境的安全。

第6篇

一、村庄道路建设完成情况

年区村庄道路建设计划总里程为26.5公里,其中,双照镇11个村,建设里程13公里;马庄镇9个村,建设里程13.5公里。经过验收,我区村庄道路建设实际完成31.68公里,比原计划超额完成5.18公里,超额完成原计划任务19.5%,村庄道路建设具体情况。

二、村庄道路建设验收情况

(一)马庄镇村庄道路建设验收情况

年马庄镇对9个村的村庄道路进行了混凝土硬化建设,基本上都能够按照《市区村庄道路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组织施工。马庄和将相2个村的道路建设,经过验收属于优良等级,其他7个村的村庄道路建设属于合格等级。

(二)双照镇村庄道路建设验收基本情况

年双照镇对11个村的村庄道路进行了混凝土硬化建设,基本上都能够按照《市区村庄道路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组织施工。庞西、庞北、龙北和李都等4个村的道路建设,经过验收属于优良等级,7个村的村庄道路建设属于合格等级。

三、村庄道路建设存在问题

(一)马庄、双照两镇在村庄道路建设中,除双照镇龙北、东城村外,其余各村路面伸缩缝切割后未浇灌沥青。

(二)马庄镇的直堡、天阁、师村、小雅4个村的道路排水工程少量未完工,双照镇的庞南刘、庞北2个村的道路排水工程也有少量未完工。

(三)个别村的道路路肩培土不到位,有些甚至没有进行培土。

四、几点建议

(一)年全区村庄道路建设已基本完成。对于部分村庄未完成排水工程、路面伸缩缝切割未浇灌沥青及路肩培土不到位和未培土的,区村庄道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督促双照、马庄两镇,安排专人深入有关村,尽快完成收尾工程;

第7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为目标,统筹规划,大力加强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建设,全力推进新型“村邮站”和“信报箱”建设,全面提高覆盖城乡的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加快实现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一体化的邮政普遍公共服务体系。

二、建设目标

建设目标是用两年时间,到年基本实现“农村村村建站、城镇户户建箱”,即建村邮站187个,更新改造住宅区信报箱31683个,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惠及全民、水平适度、可持续发展的邮政普遍公共服务体系。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年月-月)。召集相关部门(县府办、农办、发经委、财政局、住建局、邮政局、试点乡镇)召开动员会,成立“安吉县邮政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的指导、培训和督促,切实提高建设进度和质量。

第二阶段(年月-年月)。确定报福镇10个村、天荒坪镇11个村、良朋镇10个村、章村镇8个村、昆铜乡10个村、皈山乡5个村、山川乡6个村、溪龙乡5个村为第一批村邮站建设单位。确定竹贤山庄、天平花园、祥溪花园等开发区(递铺镇)辖区的25个小区为第一批信报箱建设单位,计8439户。

第三阶段(年月-年月)。确定孝丰镇22个村、梅溪镇15个村、杭垓镇18个村、上墅乡8个村、开发区(递铺镇)43个村、鄣吴镇6个村、高禹镇10个村为第二批村邮站建设单位。确定开发区(递铺镇)54个小区,孝丰镇9个小区和塘浦特产市场为第二批信报箱建设单位,计23244户。

第四阶段(年12月)。在完善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全面评价建设成果,查验各环节的衔接是否通畅、各项制度的落实是否到位、各乡镇村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村邮站运行是否正常等。

四、建设方式

村邮站建设,由县府办牵头、邮政局负责、乡镇具体落实。各乡镇(街道)乡镇长(主任)和村委(社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邮站原则上设在各行政村的办公地点,经济薄弱、没有条件建站的村,可以租赁农民用房,按标准(每站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加以装修改造。

信报箱改造、补建,由邮政局负责,住建局配合。住建局负责调查摸底,根据小区和开发建设单位实际,督促开发建设单位按规定标准和时间补建;确实无法落实建设单位的,由邮政局和财政局实施,住建局配合。凡新建、改建、扩建、在建的城镇居民楼、住宅区,开发建设单位要把信报箱作为配套设施纳入建筑工程预算,与建设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后续维护纳入“房屋维修基金”。信报箱的日常维护由物业管理单位负责;无物业管理的小区和住宅群由社区负责。

五、工作职责

(一)县发经委:负责项目审批,配合邮政局搞好协调工作;

(二)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和村级运转经费的测算、审核与划拨;

(三)县住建局:负责将新建住宅小区信报箱列入住宅竣工备案项目,配合邮政局做好信报箱规范化建设和验收,监督开发建设单位改造、补建信报箱。协调物业和社区做好信报箱建设的统计、选址,督促物业做好信报箱的维护工作;

(四)县邮政局:具体抓项目落实,负责对村邮站选址确认或验收,制定村邮站统一标准,负责村邮站管理、运转、村邮站制度建设、人员培训指导、督促和考核,参与村邮站、新建住宅小区信报箱建设验收;

(五)县农办:将村邮站建设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考核体系;

(六)各乡镇(街道):落实专职人员,督促各村落实村邮站地点,督促落实村邮员及村邮员待遇,督促村委(社区)做好村邮站和信报箱的日常维护管理;

(七)村(社区):负责落实村邮站和村邮员,协助邮政局做好对村邮站和村邮员的管理,落实村邮员的待遇。

六、保障措施

加强邮政普遍服务,事关民生,事关发展。各乡镇、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村邮站和信报箱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实事工程,作为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重要载体,摆上议事日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村邮站信报箱建设、推进邮政服务城乡一体化,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实事工程。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抓紧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具体政策和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落实责任分工。村邮站信报箱建设纳入县政府对乡镇(街道)的年度工作考核。

第8篇

年,在全区上下的一致努力下,公路建设成效显著,全区共建成通村水泥路42条129.38公里,砂石路14条38.3公里,通达工程1条10公里。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4414.4万元,其中,争取省上补助资金1940.7万元,市上补助资金255.96万元,区财政补助资金402.69万元,各方捐款、集资、投工投劳等累计1815.05万元。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区97%的行政村已通上了水泥路,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难问题。

为了更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继续拓展乡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从根本上改变广大农村村容村貌,使全区的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就年农村道路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理清思路,正确认识农村道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重要意义:在全面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村域道路建设,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各部门、乡镇、行政村要明确各自在村域道路建设发展问题上所担负的重大责任,搞好统筹规划,积极筹措资金,加强配合服务,精心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交通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努力构建便捷、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

(二)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三次全体会议和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关于农村道路建设工作的重要精神和决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紧扣又好又快发展的主题,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立足点,以大力改善广大农村,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口,坚持“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自愿、全民参与”的建设原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以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为基础,以加快村域道路建设为拓展和延伸,大干快上,加强管理,全面加快农村道路建设步伐,实现我区农村道路建设新突破。

(三)实施范围:

(1)通村水泥路:按照省上要求,未通水泥路的行政村,要抓住机遇,积极动员,大干快上,全区今年建设通村水泥路53.1公里(详见附表1),到年底前实现所有行政村全部通上水泥路。通村水泥路建设标准不变、后山区村补助标准适当增加。

(2)村域道路:启动村域道路建设,优先考虑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示范村);“一村一品”示范村;扶贫开发重点村。修建村域道路必须在村级领导班子坚强有力,群众积极性高,自愿筹资筹劳的前提下。今年计划建设村域道路49公里(详见附表2),使全区农村公路发展水平跻身全市前列,农村交通面貌明显改观。

二、明确目标,科学制定农村道路建设任务和标准

(一)年投资目标:全年计划完成农村道路建设总投资2328万元,其中,通村水泥路建设投资1593万元,村域道路建设投资735万元。

(二)村级、村域道路建设定义:

(1)村级道路是指按照省上要求和标准实施的通村水泥路,坚持“一村一路”和“转弯不回头,直行不分叉”的定义,是由乡镇政府或主干路通往村委会、学校或最大的一个自然村的道路。

(2)村域道路包括村域内主干路和宅户门前路两类。其中,村域内主干路是指连接各行政村与行政村,自然村与自然村,组与组,行政村通自然村、组之间的道路。宅户门前路是指农村村民户住宅前的道路。

(三)村级、村域道路建设标准:

(1)村级道路:

路基:密实;边坡稳定;坡度平缓顺畅;宽度不低于6米。

基层:坚持“不见水泥就见石灰”的原则,必须是灰土碎石类基层或水泥稳定类基层;石灰不低于30%,砂石不低于40%;压实后必须板结成块状;厚度不低于15厘米,宽度不低于5米。

路面:必须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砼配合比标号不得低于C30,路面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4.0MPa;厚度不低于18厘米,宽度不低于4.5米。

(2)村域道路:

路基:密实;边坡稳定;坡度平缓顺畅;宽度不低于4.5米。

基层:必须是石灰稳定类基层或砂砾类垫层;石灰不低于30%,砂砾不低于40%;压实后必须板结成块状;厚度不低于15厘米,宽度不低于4米。

路面:必须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砼配合比标号不得低于C25,路面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3.0MPa;厚度不低于18厘米,宽度不低于3.5米。

三、明确职责,确保农村道路工程建设质量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渭滨区农村公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张万民副区长任组长,区交通局及各乡镇行政主要领导为成员,全面负责全区农村道路建设领导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区交通局,具体负责全区农村道路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交通局局长金护林同志担任。各乡镇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农村道路建设的组织领导。

(二)明确工作职责。全区上下要齐心协力,全民参与,共同建好农村道路。区交通局作为农村道路建设的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计划、协调、管理、指导、服务、验收和质量把关工作,重点把好设计关、招投标关、原材料关、技术关、验收关,要给建设路段提供必要的技术、人力等支持,确保列一条路、建一条路、成一条路。各乡镇人民政府作为农村道路建设的责任主体,要逐路段层层落实任务,将责任落实到村,落实到人;要积极动员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农村道路建设工作,确保列入计划的项目如期完成。各受益村要想方设法落实自筹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建设。

(三)严格控制程序。

(1)严格控制计划审批。村级和村域道路建设项目计划的申报要坚持自下而上的原则、项目计划的审批要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要尊重群众意愿,不修群众不想修,群众不愿修的路。

(2)严格把好质量关口。从路基到基层、路面建设,严格按照村级、村域道路工程建设标准和要求进行实施,上一工序不合格的坚决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基层工程建成后未经交通局验收审批不得进行路面施工。要严格把好工程建设主要关口,如原材料质量、水泥用量等主要质量控制指标。严格项目招投标制,严禁工程转包、违法分包,坚决制止村组不顾质量自行组织村民施工。工程验收时要坚持以数据为依据,坚决杜绝仅凭个人眼观来确定工程质量。

(3)全面落实质量责任。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全面落实质量责任,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村委会主任对本村公路建设质量负全责。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加强工程质量督查,坚持经常下工地检查质量问题,做到每周不少于2次;监理单位和村干部必须跟班作业,监理和村组干部不在现场不得施工;施工单位必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做好企业质量自检、互检和分项工程交验工作,并自觉接受和积极配合社会各方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形成“政府督导、村组负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群众监督”的道路建设质量控制体系。对在工程建设中因个人失职造成损失的,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广开思路,多渠道筹集农村道路建设资金

农村道路建设点多、面广、线长,投资规模大、任务重,全区上下要积极行动起来,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措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政府补助、社会捐资、群众集资、项目捆绑、投工投劳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一是提高通村水泥路的补助标准:省上每公里补助15万元;市上每公里补助2万元;区上对新修的路面宽度超过4.5米的每公里补助3万元,对后山区村新修的路面宽度超过4.5米的每公里补助4.5万元。二是今年区政府对村域道路实行“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对按照规定标准和要求新建的村域内主干路宽度在3.5米以上的区财政每公里补助3万元,对按照规定标准和要求新建的宅户门前路宽度在3米以上的区财政每公里补助2万元。各受益村要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积极动员在外工作人员和沿路单位、企业捐款捐物,支持村域道路建设,并通过立功德碑、道路冠名等方式大力宣传捐助单位和个人的功绩。农村道路建设资金必须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实行财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五、强化责任,加大项目包抓力度

为了推动全区农村公路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通村水泥路建设继续实行“乡镇负责、村组主建、部门包抓、目标管理”的建设体制。对年实施的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逐一安排区级包抓部门(详见附表1)联村共建。各包抓部门要切实负起包抓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科学设计线型,保证建设质量,加快建设进度;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扶持项目建设资金、技术,切实从财力上予以支援;增强包抓服务意识,重点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包抓项目顺利完成建设任务。

六、加强管护,确保农村道路持续健康发展

(一)加强养护管理。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受益村要充分认识养护管理工作在农村道路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管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机制,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队伍建设,做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各行政村要设道路管理员,专人负责各自辖区范围内的农村道路养护管理工作。

(二)强化路政管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陕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依法治路,建立乡规民约,把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结合起来,坚决制止侵占和损害农村道路的行为。加强对超限超载车辆的管理,依法保护农村道路的路产、路权,保障村域道路完好、安全和畅通。

第9篇

对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前,这次现场会是根据市政府第68次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召开的其主要目的于学习借鉴经验。对县局部村卫生室进行了现场观摩。刚才,县政府和姜庄乡政府介绍了经验,请各县(市)政府、开发区、东城区认真学习借鉴。市卫生局局长所作的演讲,回顾总结了前一阶段工作,对今、明两年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进行了布置,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根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意见,再强调三点: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村卫生室建设的使命感

村卫生室承担着辖区农民群众的污染病疫情报告、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职能,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多年来。提供罕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等基本医疗服务,受委托开展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和服务工作,为保证农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市现有78个乡镇,2185个行政村,加上4个南水北调移民新村,依照“一个行政村建设一个规范化村卫生室”原则,全市共需建设村卫生室2189个。2008年以来,随着省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的推进,市已完成670个村卫生室建设改造任务,建成后的村卫生室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已经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及乡村医生的普遍欢迎。

确定了今明两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的目标,市政府根据我市村卫生室建设工作的实际。并把此项工作写进了政府工作演讲》列入了市委、市政府2010年十大民生工程。依照市政府要求,今、明两年,全市仍有1500余所村卫生室亟需改造,点多面广,时间紧迫,任务十分艰巨。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村卫生室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紧紧抓住当前省委、省政府实施村卫生室建设的大好机遇,把加快村卫生室建设放在解决农民群众基本医疗、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自觉增强村卫生室建设的使命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今年底前将我市的村卫生室全部建设一遍,实现“一个行政村有一个规范化村卫生室”目标,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学习先进。全面推进村卫生室建设工作

县村卫生室建设工作领导重视、财政支持、产权明晰的做法是值得各级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的如何把这些经验学习好、运用好,从刚才参观的情况和县介绍的经验来看。与陕西省南郑县的有关做法结合好,切实做好下一阶段的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关键要掌握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建设要求。新建成的村卫生室。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布局合不合理,质量规范高不高,既事关群众的健康,又事关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各县(市)政府、开发区、东城区要结合当地实际,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形式做好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具体操作中,要达到三化”要求:一是选址要科学化。严格依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坚持因地制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合理布局村卫生室网点,方便群众就医,广泛听取乡村医生和群众的意见,严禁将项目当做人情交给没有执业资格、群众意见多、技术水平差的人员承办。二是形式要多样化。有条件的地方,要依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规范、统一标识的原则新建村卫生室;也可以对原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要六室分开,标牌统一,达到省定规范化村卫生室的要求。通过多种建设形式,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既使我市村卫生室医疗环境有明显改观,又不给基层和村医带来大的负担,造成负面影响。三是建设要规范化。每项工作都要严格依照顺序进行公示,并严格依照设计规范施工,切实把村级卫生室建成民心工程和样板工程。建设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村级卫生室建设的工程质量监理,确保每个村级卫生室都是优质工程。

二)多方筹措资金。按目前建筑造价(800元/㎡)及村卫生室平均建设面积(100㎡)计算。需建设资金约为1.2个亿。鉴于我市的实际情况,所有村卫生室都由政府全额出资建设是不现实的所以,依照省有关要求,村卫生室建设资金要在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坚持走多元化的筹资之路,吸纳方方面面的资金建设村级卫生室。今年,将市级财政补助规范提高到3000元,县财政补助规范提高到1万元,加上省级补助的1万元,每建成一个村卫生室政府共补助2.3万元,剩余的大部分还要靠自筹解决。所以,市、县两级一定要积极落实去年和今年的配套资金,同时,将明年的配套资金提前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切实发挥政府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三)明确产权归属。村卫生室是由集体或其他形式兴办的非营利性、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确保一次投资建设,临时发挥作用,同时也为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打好基础,各地应根据《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建设的意见》要求,结合实际,明确建成后村卫生室的产权关系,确保村卫生室使用用途不变,防止因乡村医生变卦引起的村卫生室产权纠纷。

四)依法加强管理。各县(市、区)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积极推行乡村医生公开选聘制度,探索实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不时提高乡村医疗技术水平。希望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认真研究,完成村卫生室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强化软件管理,巩固建设效果,确保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确保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运转。

三、政府主导。营造良好的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氛围

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村卫生室建设是一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民生工程。提升执行力,切实把这件惠及民生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一)坚持政府主导。要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村卫生室建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干部考核内容,成立领导组织,制定建设计划,建立工作台帐,明确时间节点,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重视与支持是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这里需要强调的乡(镇)政府是这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各乡(镇)政府要认真组织安排村卫生室的建设、施工和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二)强化部门配合。村卫生室建设工作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进村卫生室建设。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建设配套资金,国土部门积极料理有关集体建设用地手续,卫生部门负责建设业务指导,建设部门负责建设质量监管。各级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简化办事顺序,减免有关行政审批费用,全力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工作。

三)努力营造氛围。这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能否顺利推进、快速实施、早日建成。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让领导干部真正重视、让职能部门真正支持、让人民群众真正参与,齐心协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宣传层面上,既注重在辖区内宣传,也要加强对外宣传,特别是要加强与本地在外务工人士的联系和沟通,引导他为家乡建设出力,力所能及地协助家乡发展公益性事业。

第10篇

自去年开始,我区以百村整治工程为龙头,把康庄工程、万里清水河道整治、千万农民饮水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以“二改、四化”为核心内容的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提出了“一年试点,三年推进,五年完成”的建设目标,排出了21个示范村、159个整治村。到目前为止,全区已经完成3个示范村,23个整治村建设,并代表我市参加省里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2003年度考核,获得了优胜奖,整个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村庄整治工程和生态村建设的作用得到显现,开展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村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整治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今年,区委、区政府把村庄整治建设列入区政府八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各乡镇也高度重视村庄整治工作,年初有计划,工作有部署,年终有考核,党委、政府班子专题研究,并确定了一名领导具体抓村庄整治工作。各整治村千方百计想办法,积极筹措资金,主动处理一些难点问题,为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部门密切配合。区规划分局完成3示范村和10个重点整治村的村庄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并开始着手编制列入规划的21个示范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区林业局根据自己职能,开展了送苗木下乡活动,帮助有关村绿化2000余平方米;区水利局在农村河道整治中也做了大量工作;区农业局结合沼气池建设,对农村污水处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区建设、国土、卫生等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对示范村、整治村进行了帮助和指导。三是取得成效明显。从目前的整治情况看,工程进展顺利。截止到9月份,各整治村和示范村已投入建设资金1270余万元,完成年度投入任务的94.1%。硬化道路21.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新增农村公厕8座,新增自来水使用人口2861人。

一年多来,虽然我区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应该看到,与省、市的要求相比,特别是与整治工作力度较大的县市相比,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差距还很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村与村不平衡、乡镇与乡镇之间也不平衡。据区百村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截止今年九月份,投入大的村已经投入资金几十万元,如华墅乡上墅村、花园乡上祝村等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进度慢的村则投入不大,进展缓慢,个别村还停留在原来的建设水平上;二是资金筹集渠道比较单一,办法不多。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的资金主要依靠村集体结余资金和部门扶持资金,一些村眼睛向上,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筹措资金的办法不多。三是区域布局规划比较滞后,特别是中心镇、中心村的体系规划框架尚未形成。四是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没有形成。一些已经整治过的村在卫生保洁、村庄环境管理管理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从存在的问题看,我区村庄整治工作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坚定村庄整治工作的信心。一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角度认识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村环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反映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关键是要解决农村落后的生活状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村庄整治工程是改善农村环境的重大措施,也是一项科学的发展道路,必须坚定不移的抓好落实。二是要从落实省、市重大决策的角度抓好村庄整治工作。这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用5年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区政府每年从财政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这次村庄整治工作省、市、区三级是下了决心的。三是要从顺应农村发展需要的角度落实村庄整治工作。经过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农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提上了重要位置。从我区实际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又位于城郊,开展村庄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尤为迫切。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识村庄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落实好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和各项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工作。

二、严格标准,进一步明确“百村整治”工程建设的工作重点

去年是我市实施“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村建设的启动年,今年是扎实推进年。目前,我区的“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村建设进度和质量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乡镇、有关村要针对当前“百村整治”和生态村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热情,全面推进“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村建设。当前主要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体系建设力度。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里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中心村、中心镇基本规划框架,全市要求在今年年底前高质量高标准完成109个示范村的规划编制,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1012个整治村的规划编制。根据这一要求,我区要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中心村、中心镇基本规划框架,为下一步乡村布局调整打好基础。全区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21个示范村的规划编制,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180个整治村的规划编制。各乡镇和规划部门要集中人力、财力、时间,尽快编制完成村镇布局规划框架。区规划部门要加强规划队伍建设,确保“人员、措施、责任”三到位,采取有效措施,把规划编制好、论证好。

(二)要严格按照村庄整治考核标准开展村庄整治。按照区委办(2004)24号文件精神,今年年终区委、区政府要对各乡镇村庄整治村进行考核,根据考核分数补助资金,考核分达不到70分的,一律不给予补助。所以,各乡镇一定要严格按照村庄整治标准开展村庄整治,认真抓好“两改四化”工作。“二改”就是改水改厕,要加强村内给水、排水设施建设,有条件的村可以考虑建设集中污水处理池,对村庄内的生活、生产污水的进行无害化处理,村民的饮用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各乡镇、行政村要对露天粪缸进行一次摸底,逐步进行清理,特别是对列入今年百村整治工程的行政村和一些乡村主干道两旁的露天粪缸,年底前要坚决予以清除。“四化”就是要实施道路硬化、卫生洁化、环境美化、路灯亮化。村庄整治村和生态村还没有完成通村道路及村内主干道硬化,要积极筹集资金,在公路硬化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使村庄道路布局合理,主次分明,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各乡镇、行政村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切实抓好农村垃圾的减量、收集、管理、清运等环节,要动员群众实行卫生包干,对可以利用的,结合农村清洁能源推广和有机物还田处理,引导和鼓励建设农村沼气池。各村要合理设置垃圾箱、垃圾池、垃圾中转点等固定设施,做好日常的卫生保洁。在环境美化方面要按村庄规划搞建设,纠正乱搭乱建行为,村内要建有公共绿地,并对主要道路两旁、住宅之间进行绿化,有条件的村,还应结合新村规划,实施宅基地整理、自然村撤并和旧村改造,使村庄布局合理,建筑实用美观、房屋错落有致,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乡土风情。各乡镇、村要结合实际,合理安装路灯,方便村民出行,特别是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的路灯安装率要达到90%以上。

(三)要因地制宜创出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的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创出特色、形成有知名度的品牌效应。要在两个方面创出特色,一个是要在村庄规划建设上创出特色。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不要求每个村搞成一个模式,我们提倡根据每个村的不同环境和特点,搞出特色,村庄规划要坚持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努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浙西文化和生态特色,反映田园风光、融合现代文明的农村新社区,形成一批特色村、小康村、生态村、休闲旅游村。另一个就是要在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上创出特色。要努力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是农村的保洁员、卫生员,要做到人员、经费、责任“三落实”。乡镇要统一规划设置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对本区域内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进行统一规划设置,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立1个垃圾中转站,远郊乡镇自行设置一个垃圾集中填埋场,同时对中转站、填埋场要做到专人负责,定时清运、定时清理。各乡镇、行政村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中转站、填埋场按期建设到位,区财政对按期完成垃圾中转站、填埋场建设的乡镇,将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各乡镇的垃圾填埋场要求今年12月底前建成使用。

(四)要多方筹措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资金。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要立足自力更生,充分利用好村集体自有资金,挖掘潜力。同时也要千方百计用足用好省里的各项扶持政策,如宅基地整理政策(用地指标)、农村土地整理政策、省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以及其他支农政策。要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广开思路,大胆引进外力,扩大融资渠道,通过市场运作方式,以经营的理念,组织实施“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村建设。

(五)全民动员开展农村垃圾卫生环境集中整治。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今年要结合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机遇,全市要在农村深入开展一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各乡镇要在春节前,统一开展一次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重点是抓好公路主干道、溪流、河渠两侧的综合整治工作,禁止乱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废料、农作物秸秆等固体废物。同时,各行政村要组织和发动农民投工投劳,参与村内垃圾大清除,彻底消灭卫生死角,对村内河道垃圾等漂浮物进行一次全面打捞,杜绝向河道乱倒垃圾,特别是对农村烂桔要进行一次整治。

三、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村庄整治和生态村建设的合力

“百村整治”和生态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单靠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是不能做好的,要集中有限资金,把有限的资金整合在百村整治工程和生态村建设中使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门的认识已经非常到位,下一步部门和乡镇要统筹好项目,做好项目的结合文章,在编报项目过程中,力争做到“下面怎么做,上面怎么争取”。要加大班子工作力量。实施“百村整治”工程,工作量大且繁杂,日常工作、实际工作需要有专门力量、专人负责。为此,各乡镇要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抽调4—5个精干人员,落实必需经费,明确责任,进一步加强“百村整治工程”的工作力量。各部门要加强服务,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示范村、整治村规划在哪里,相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服务就跟到哪里的要求,顾全大局、形成合力,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做好工作。同时,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将各项任务、责任落到实处。省有关部门对欠发达地区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非常支持,各有关部门要像抓其他工程建设一样,抓项目、抓投入、抓引进,借力发展,千方百计包装项目,向上争取支持,使整个工作整体推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下面,我借这个机会,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几项工作再强调一下。

第一项工作: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秋收冬种生产工作。昨天,省、市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专门落实秋收冬种工作,今天上午,区农业局召开了全区秋收冬种生产现场会。各乡镇要结合当地实际,鼓励农民发展经济作物和油菜、小麦,不能种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要种上绿肥,培植地力,重点是要解决国道、省道、县道两旁的耕地抛荒和连片抛荒问题。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抓紧做好种子、化肥、农机等冬种物资的组织供应。

第二项工作:抓紧掀起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乡镇要充分发动群众,开展冬春季修水利工作,突出解决好抗旱排灌设施建设,排出一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要集中一定资金解决病险水库加固,尽快在全区形成兴修水利的良好氛围。

第三项工作:要严防死守地做好森林防火和动物防疫工作。今年是我市森林火灾高发年份,全市森林火灾发生率超过省定的1‰。全市森林火灾发生率达到1.4‰,也造成了人员死亡事件。当前,我区已进入秋季森林火灾高发期,又逢10月国庆和重阳、中秋等节气,各乡镇和区森林防火指挥部要切实加强森林防火的宣传,特别是旅游区、重点公益林区要加强对游客和村民的防火宣传,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同时,高度重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对畜禽及其他产品的检查,防止外地疫病畜禽流入我区。

第11篇

―――关于定南县天九镇通村公路硬化工作情况的调查

天九镇是位于“江西南大门”定南县东南的边陲重镇,与广东省的和平县和龙川县相邻,地域面积171平方公里,有18个行政村,292个村民小组,2.3万人。在20__年以前,该镇境内只有2条省道15.5公里实现了硬化,其他道路都是“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的土路。20__年以来,天九镇抢抓机遇,负重前进,狠抓通村公路建设,两年来硬化了7条镇村主干道38.5公里,全镇83的行政村实现了通村水泥路,比定南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年内使6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提早了三年,通村公路建设走在了全县乃至全市前列。

天九镇通村公路建设为何能走在全县、全市的前列?是什么原因促使该镇狠抓通村公路建设?该镇是如何破解通村公路建设难题?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对天九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产业推动,找准经济发展瓶颈。

天九镇富有竹木、水果、水产、电力、旅游等资源,交通运输量很大,随着近年来富民主导产业的不断壮大,村级公路的运输量又大幅增长。去年,天九镇仅生猪出栏就达6.2万头,脐橙和柑桔产量达15800万公斤。

逐步走向富裕的群众迫切要求改善村级公路现状,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也是公路建设问题。天九镇党政领导班子也认识到落后的村级公路已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打破这个瓶颈,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二、审时度势,抢抓公路建设机遇。

20__年是县全市通村公路大建设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决定》,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县通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市、县出台的优惠政策,硬化3.5米路面的水泥路每公里可争取9万元的扶助资金。

修筑路面3.5米的水泥路切合天九镇村级公路的实际,如果是在20__年后修筑4.5米路面的水泥路,除去缺口资金增大的因素外,仅征收田地和拆迁户的安置问题就难以处置妥当。所以,天九镇党委、政府认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公路建设好机遇,毅然决定抓机遇,举全镇之力打好通村公路水泥硬化建设攻坚战,并为加大建设力度,果断地把20__年定为“通村公路水泥硬化建设年”。

三、高度重视,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天九镇通过四项有力举措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成立了以政府镇长为组长,以分管党建及交通工作的副书记和党务副镇长为副组长,以办公室主任、财政所长、土管所长、林管站长、水利站长、供电所长、司法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二是在有通村公路硬化建设任务的各村成立包含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在内的道路硬化理事会。理事会负责建设缺口资金的筹措和施工监理等工作;三是明确了通村公路硬化工作议事机制。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每月专题研讨工作1次,各村理事会每半月专题小结汇报工作1次,领导小组每月督查通报工作1次;四是明确了工作责任追究制。挂村的镇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包村镇干部为主要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

四、深入宣传,遵循广大群众民意。

天九镇的做法主要有三项:一是营造了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通村公路水泥硬化工作开展以来 ,该镇在镇村公路主干线都树立了大型宣传牌,各村书写永久性标语5条以上,向全镇5300户农户都发放了宣传单;二是在计划实施通村公路硬化建本稿件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设的村要求召开“三会”,即议事恳谈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听证会议,有80以上的农户同意签字后报镇政府审批;三是镇政府在审批上把握“四不”原则,即:宣传发动工作程序不到位的不准建设,不经镇领导小组现场办公的不准建设,缺口资金无来源的不准建设,村民无积极性的不准建设。

以上做法既保证了通村公路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为缺口资金的筹措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如风雨亭至桃西6公里的路面硬化,就是九曲村和桃西村的村民纷纷到镇要求建设,并表示别的村能建他们也能建,缺口资金会通过自愿捐资和向外募捐来筹集。仅仅过了一个半月,公路建设缺口资金就100的完成,道路也已全线竣工。

五、群策群力,广开资金筹措渠道。

通村公路硬化投资大,而税费改革后,镇级经济相对薄弱,且调控能力较差,单靠镇政府自身财力难以解决。天九镇运用多种手段拓宽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融资方式。

天九镇通村公路硬化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有:一是经上级交通主管部门验收后,按国家、省、市、县有关政府给予的补助金。其标准为:水泥路面宽3.5米至4.5米每公里补助9万元;二是充分利用地理和资源等优势,吸引境内外经济组织独资、合资、合作参与投资的资金。如九曲至坪布岗的3公里公路就是天九镇政府与明竣公司联合建设的;三是联谊在外的有经济实力的家乡知名人士争取的资金。如风雨亭至桃西6公里道路就是在原籍天九镇桃西村,现任江西格林科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声安先生的牵头下实现硬化的。原籍天九镇新坳村,现在广东省创业的黄淦勇先生一次就为天花至油田公路捐款11.2万元;四是国债项目资金。如九曲至新联2公里的公路改造;五是向市直、县直各单位争取的帮扶资金:如东山至红阳7公里的公路就向挂点红阳村帮扶的市政府办公厅争取了10万元资金;六是感召在外的经商和务工人员捐资。20__年,在外的经商和务工人员为家乡通村公路硬化建设捐款就达26万元;七是采取村民“一事一议”和募集车辆建设力、民工建设力、义务投劳的方式广泛筹集的社会资金。

六、严格管理,确保公路建设质量

为高质量完成建设项目,确保公路质量,天九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把好了施工队伍的市场准入关。所选的施工队伍都是素质高、管理严、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队伍;二是全面抓好了“四制”、“三个体系”和“三项制度”的落实。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政府监督体系、社会监理体系、企业自检质量保证体系(三个体系);项目质量登记制度、工作质量终身负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三项制度)。

第12篇

―――关于定南县天九镇通村公路硬化工作情况的调查

天九镇是位于“江西南大门”定南县东南的边陲重镇,与广东省的和平县和龙川县相邻,地域面积171平方公里,有18个行政村,292个村民小组,2.3万人。在2003年以前,该镇境内只有2条省道15.5公里实现了硬化,其他道路都是“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的土路。2003年以来,天九镇抢抓机遇,负重前进,狠抓通村公路建设,两年来硬化了7条镇村主干道38.5公里,全镇83%的行政村实现了通村水泥路,比定南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年内使6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提早了三年,通村公路建设走在了全县乃至全市前列。

天九镇通村公路建设为何能走在全县、全市的前列?是什么原因促使该镇狠抓通村公路建设?该镇是如何破解通村公路建设难题?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对天九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产业推动,找准经济发展瓶颈。

天九镇富有竹木、水果、水产、电力、旅游等资源,交通运输量很大,随着近年来富民主导产业的不断壮大,村级公路的运输量又大幅增长。去年,天九镇仅生猪出栏就达6.2万头,脐橙和柑桔产量达15800万公斤。

逐步走向富裕的群众迫切要求改善村级公路现状,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也是公路建设问题。天九镇党政领导班子也认识到落后的村级公路已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打破这个瓶颈,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二、审时度势,抢抓公路建设机遇。

2003年是县全市通村公路大建设的第一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决定》,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全县通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市、县出台的优惠政策,硬化3.5米路面的水泥路每公里可争取9万元的扶助资金。

修筑路面3.5米的水泥路切合天九镇村级公路的实际,如果是在2005年后修筑4.5米路面的水泥路,除去缺口资金增大的因素外,仅征收田地和拆迁户的安置问题就难以处置妥当。所以,天九镇党委、政府认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公路建设好机遇,毅然决定抓机遇,举全镇之力打好通村公路水泥硬化建设攻坚战,并为加大建设力度,果断地把2004年定为“通村公路水泥硬化建设年”。

三、高度重视,健全工作保障机制。

天九镇通过四项有力举措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成立了以政府镇长为组长,以分管党建及交通工作的副书记和党务副镇长为副组长,以办公室主任、财政所长、土管所长、林管站长、水利站长、供电所长、司法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工作;二是在有通村公路硬化建设任务的各村成立包含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在内的道路硬化理事会。理事会负责建设缺口资金的筹措和施工监理等工作;三是明确了通村公路硬化工作议事机制。党委会、党政联席会每月专题研讨工作1次,各村理事会每半月专题小结汇报工作1次,领导小组每月督查通报工作1次;四是明确了工作责任追究制。挂村的镇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包村镇干部为主要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具体责任人。

四、深入宣传,遵循广大群众民意。

天九镇的做法主要有三项:一是营造了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通村公路水泥硬化工作开展以来,该镇在镇村公路主干线都树立了大型宣传牌,各村书写永久性标语5条以上,向全镇5300户农户都发放了宣传单;二是在计划实施通村公路硬化建设的村要求召开“三会”,即议事恳谈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听证会议,有80%以上的农户同意签字后报镇政府审批;三是镇政府在审批上把握“四不”原则,即:宣传发动工作程序不到位的不准建设,不经镇领导小组现场办公的不准建设,缺口资金无来源的不准建设,村民无积极性的不准建设。

以上做法既保证了通村公路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为缺口资金的筹措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如风雨亭至桃西6公里的路面硬化,就是九曲村和桃西村的村民纷纷到镇要求建设,并表示别的村能建他们也能建,缺口资金会通过自愿捐资和向外募捐来筹集。仅仅过了一个半月,公路建设缺口资金就100%的完成,道路也已全线竣工。

五、群策群力,广开资金筹措渠道。

通村公路硬化投资大,而税费改革后,镇级经济相对薄弱,且调控能力较差,单靠镇政府自身财力难以解决。天九镇运用多种手段拓宽筹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投融资方式。

天九镇通村公路硬化建设资金筹措渠道有:一是经上级交通主管部门验收后,按国家、省、市、县有关政府给予的补助金。其标准为:水泥路面宽3.5米至4.5米每公里补助9万元;二是充分利用地理和资源等优势,吸引境内外经济组织独资、合资、合作参与投资的资金。如九曲至坪布岗的3公里公路就是天九镇政府与明竣公司联合建设的;三是联谊在外的有经济实力的家乡知名人士争取的资金。如风雨亭至桃西6公里道路就是在原籍天九镇桃西村,现任江西格林科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声安先生的牵头下实现硬化的。原籍天九镇新坳村,现在广东省创业的黄淦勇先生一次就为天花至油田公路捐款11.2万元;四是国债项目资金。如九曲至新联2公里的公路改造;五是向市直、县直各单位争取的帮扶资金:如东山至红阳7公里的公路就向挂点红阳村帮扶的市政府办公厅争取了10万元资金;六是感召在外的经商和务工人员捐资。2004年,在外的经商和务工人员为家乡通村公路硬化建设捐款就达26万元;七是采取村民“一事一议”和募集车辆建设力、民工建设力、义务投劳的方式广泛筹集的社会资金。

六、严格管理,确保公路建设质量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为高质量完成建设项目,确保公路质量,天九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把好了施工队伍的市场准入关。所选的施工队伍都是素质高、管理严、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队伍;二是全面抓好了“四制”、“三个体系”和“三项制度”的落实。即: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政府监督体系、社会监理体系、企业自检质量保证体系(三个体系);项目质量登记制度、工作质量终身负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三项制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