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09:09: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务实践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时间流水,短短的两周就流逝了,回想在这两周的实训生活,还真的不知道要用什么来形容,可能最现实的一句话来形容是:真的好累啊!每天坐在电脑面前,眼前不是“百度”就是“搜狐”,有的时候做着题目,这一步没有做好,后面的就也不好做了,那时候,心里的火气就不知道有多大了。真想把电脑摔了!在以前还没有接触电子商务,什么概念都不懂,现在还知道了什么是电子是商务,它包含哪些东西。我觉得,这两周的时间我没有浪费,我相信自己。
这次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我们学生动手实验,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各模块的流程以及操作过程,并对电子商务的特点和应用领域有感性的认识。
这次的实训内容其实也蛮多的,刚开始看起来觉得应该会很容易的,但是,实际做起来才知道不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处理电子合同时,如果是一个人在弄,根本是做不好的,这也需要合作,正如老师说的,走入社会后不要什么都是一个人弄,与别人一起合作,你可以做的更好的。对于我本身,以前最熟悉的也不过是电子邮件服务,有一个邮箱总是和别人发发邮件,其他的也不知道到底邮箱还有什么用,至于还有那么多的内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更何况还是什么见过了,而且还要自己做,真的是不知道,不过还好书上有,让我对其了解了一些,要不然还真的不知道要如何下手了。在做电子合同时,我遇到不少了麻烦,申请的企业不知道哪里出错了,就不是见了,我就从头开始,一切都重新开始,先从b2c做起,注册公司,慢慢的,一步一步来,我以为这样应该不会还有什么不对的了吧,但是做到最后,我还是错了,我那时真的一下就火了,怎么总是错了,不做了,我和自己闹着矛盾,就把这里给丢下,继续做后面的,可是,我还真的蛮笨的总是出错,搞着搞着又不知道做了,真的会晕掉。不过,我是好学生,还是把要做的都做好了,要不然我怎么会有以下的收获呢?虽然,不是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但我想,我懂了,至少比以前知道了很多。
通过这次的实训,让我知道,电子商务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商务交易形式。这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以其特有的优势(成本低、易于参与、对需求反映迅速等),已被愈来愈多的国家及不同行业所接受和使用。这种新兴贸易方式对传统法律(无论是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关于合同的成立条件、合同有效性规范、支付方法、提单的转让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要求,提出了严肃的挑战。现行的法律法规已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阻碍了电子商务的正常发展。因此,有必要为电子商务建立起一套必要的法律法规和共同遵守的商业规则,为电子商务的动作提供法律依据,以促进国际贸易更好的发展。
虽然我知道的可能还不是很多,但这次实训给了我一个很好机会,让我知道不少,电子邮件服务、网上银行服务、电子钱包管理与使用、电子商务的三种模式:b2b、b2c、c2c,网上单证、edi模式、ca认证、电子合同和企业网站。
在电子邮件服务中,最主要的是电子邮件的申请:个人资料、密码的修改,电子邮件操作:邮件的浏览、撰写、抄送以及删除。网上银行也就只有三个内容,网上银行服务的申请、网上银行后台管理和网上银行服务使用。我认为最简单的就是电子钱包管理与使用,只要新建用户和完成电子钱包设置等。内容最多是电子商务的三中模式,内容是有很多,但是操作起来还是蛮容易的,只要做一步后面的几乎都可以了。这三中模式就是让我们能熟练的掌握企业与消费者交易的整个过程,包括:消费者网上购物、b2c后台初始化、商店经理业务等操作。还要掌握企业交易的整个过程和熟练掌握拍卖的全过程,熟练前台会员注册、客户投诉、新手上路、服务中心、新品上架、每日一拍、商品推荐、竞拍热点、特色拍卖等项目还有一些等录日志、会员管理、群组设置、拍卖目录设置、和拍卖商品管理等。最难的也是让我最火就是这个了,不过还好,一切都知道了,就觉得也不是很难了,万事开头难,看来说的一点也不错啊。
通过这次实训,我懂得电子商务的全部,但在我看来,知道了就是很了不起了,毕竟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有现在的成果也很不错了,但是我相信,我们不会骄傲的,不会以为因为搞了两个星期的实训就什么都知道了,我们要学的还有很多,要接触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以后的路还很漫长,我相信我们会更加努力的,把握现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展开双翅飞向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大学生;电子商务;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73-04
引言
“十二五”以来,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电子商务交易额不断翻新。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5.88万亿元,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突破8万亿元,同比增长31.7%。电子商务行业的高速增长形成了电子商务人才的巨大需求,预计中国在未来10年大约需要200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然而,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供给却差强人意。虽然目前全国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达到1 120所,在校生的规模超过30 万人,但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仅仅达到20%,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一方面是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却是一岗难求,究其诸多原因,中国高校目前电子商务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是一大问题,“学”与“用”、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
中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一直是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经管类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了大量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在掌握电子商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系统的电子商务实验、实践培训,毕业后就完全可以从事电子商务应用工作,甚至开展电子商务创业活动,可以有效弥补电子商务人才的短缺。因此,开发一套针对经济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就显得格外有意义。
基于此,本文结合常年经济管理专业电子商务教学经验,在中国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本着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的基本目标,提出了适合中国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以便引导学生认知真实电子商务世界,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企业实战适应能力,满足中国电子商务人才需求。
一、中国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现状和问题
(一)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总体概况
据统计,中国已有超过45%的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且大多数在最近八年内开始开设电子商务实验课程。相对其他学科而言,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经验少,教学方法以及课程体系建设都很不成熟。实验教学内容与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模式及技术发展严重脱节,无法满足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1.电子商务专业实验室开设情况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1]显示,教育部批准开办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绝大多数具备专业实验室,比例占93.5%,没有专业实验室的比例为6.5%,此数据说明,各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验教学得到很大的重视。
2.实验课程满意度情况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本专业实验课程满意度情况评价很不理想。报告数据显示,学生对实验课程“不满意”的占31.64%,“一般”态度的占43.60%,“较满意”的占20.41%,只有3.24%的学生选择“很满意”。不少电子商务实验课程,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前几节实验学生还稍有兴趣,随着对实验套路的掌握,很快就失去了实验参与兴趣。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滞后、与电子商务现实严重脱节、实验形式过于流程化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亟需电子商务实验课程完善与改革。
3.实验教学方式情况
根据一项调查研究[2],60%的高校在开展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时都只采取体验式教学为主的方法,如网页浏览、网上商店模拟平台软件使用、ERP软件使用、仓储运输软件和认证及加解密软件使用等。这样的实验方式下,学生往往以完成实验流程为目标,不需要过多思考而仅需按照指导书的流程进行机械操作,难以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气氛平淡,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课程的兴趣。
在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对模拟软件过度依赖的情况,互联网资源仅限于典型网站浏览,使用频率较低。其主要原因:一是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刚刚开展不久,模拟软件教学可控性较强,容易被老师采用;二是外部免费网络资源,如免费账号、免费空间,网站经常更新、倒闭、域名更改,变动较大,不便于教师备课;三是实验室接入校园网后的网速缓慢、流量限制等问题无法满足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电子商务实验的教学需求。
(二)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归结目前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电子商务实验仿真性差、实验课程体系不完善、商业管理流程实验缺位以及创业性电子商务实验难以开展。
1.电子商务实验仿真性差
目前常用电子商务实验平台一般将电子商务流程固定化、实验简单化,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电子商务流程的掌握。但是,这些模拟电子商务平台仿真性较差,开发内容简单,很难真实再现负责的电子商务环境,没有完全按照岗位的任职要求确定教学内容,无法实现学生就业后的“零距离”和“零适应”。
2.实验课程体系不完善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交叉专业,主要涉及管理类和计算机类两大类课程。由于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当中的基础性地位,大多数电子商务实验偏向于计算机和信息科学,许多电子商务实验课程就是让学生编写程序和制作网页,或者让学生凭想象构建商务网站,电子商务实验往往变成了网络实验、网页制作或构建商务网站,致使人才培养明显带上原专业的烙印,这样做虽然能够培养学生动手建设网站的能力,但是这不是电子商务实验的全部内容[3]。
3.商业管理流程实验缺位
“电子商务”课程中,“电子”是工具、是手段,“商务”才是最终目的,电子商务实验应当增加营销、商贸、物流和金融等涉及商业管理流程的实验内容,这一点对于管理类学生将来要成长为“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至关重要。但是事实上,目前为止关于这一部分的实验课程依旧缺位。
4.创业性电子商务实验难以开展
创业性电子商务实验是目前大家公认的电子商务实验的最高级、最有效形式,它集网站设计、企业经营、企业内部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流配送等知识于一体,真实体现一个电子商务企业的运作过程[4]。但是,这一电子商务实验形式却很难在教学实践中展开,其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是资金问题,创业性电子商务开展需要营运资金,现有教学体系没有提供营运资金;第二是实验室管理方式,创业性电子商务更多地需要学生课下摸索和运作,现有的封闭式实验室管理方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第三是考核问题,创业性电子商务从网站设计、产品选择到网站推广、运营需要较长的运作周期,至少需要半年的时间,现有的仅仅十几个实验课时量,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难以考核。
二、管理专业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现有研究把电子商务人才大体划分为三类:商务路线人才、技术路线人才和创业路线人才[5]。对应地根据知识结构专业见长,管理专业学生合理的定位应该是商务路线人才或者创业路线人才,不宜为技术路线人才。所以管理专业学生实验课程人才培养目标就可以分为两大类:商务路线人才培养和创业路线人才培养。商务路线的实验教学应当从商务实践的角度增强其对电子商务流程以及各种商务模式的认知与应用。创业型人才培养实验应当是集网站设计、战略管理、市场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物流配送等知识于一体,真实体现电子商务企业运作过程的实验。
据此,管理专业大学生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体系可以由三种类型的实验构成,按照实验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电子商务基础性实验、电子商务模拟性试验以及电子商务创业性实验(见下页图1)。
(一)基础性电子商务实验内容
实验1 基础电子商务网络工具使用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认识并熟练掌握各类常见电子商务网络工具,能够进行简单的电子商务基本操作。
实验内容:(1)常用Web浏览器(如微软IE浏览器、360浏览器)的设置与使用;(2)电子邮件工具(如Outlook Express、Foxmail)的设置与使用;(3)文件传输工具(FTP、QQ文件传送)与压缩工具(WinRar)的使用;(4)搜索引擎(百度、谷歌)的简单使用;(5)电子商务信息检索。熟悉常用网上商务信息搜索引擎:阿里巴巴();熟悉有关产品信息的常用网站(淘宝网、亚马逊、赶集网等);(6)网络调查网站与工具使用。登陆问卷之星等网络调查网站,熟悉网络问卷设计、以及数据回收等操作流程。
实验2 电子商务世界认知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加强电子商务现实交易环境的认知,掌握电子支付、数字证书等交易基础电子商务工具的使用。
实验内容:(1)数字证书的申请与安装。实验内容包括:登录专业电子商务认证网站,或者带有数字证书下载功能的淘宝商城等,申请试用型数字证书,并完整根数字证书的下载与安装、个人数字证书的导出、备份与导入等。(2)浏览电子商务网站(如亚马逊、当当、苏宁易购等),以消费者的身份在网上商城注册账号、浏览及搜索商品、选定商品、提交订单、在线支付。(3)电子支付工具的掌握与运用:浏览网上个人银行专业版的主要业务功能,并选择性体验部分功能,如同城转账、交易信息查询、电话充值等;借助于德意电子商务实验软件网络银行模块,通过电子钱包完成添加账户、编辑账户、查看证书、网上支付、交易记录查询,以及购物等操作。
(二)模拟性电子商务实验内容
实验一:B2C电子商务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亲身经历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前台操作,了解B2C 电子商务模式后台管理,正确理解B2C 电子商务模式的实际应用。
实验内容:(1)B2C 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前台操作。通过德意电子商务软件B2C模块。(2)2C 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的后台管理。在模拟软件(如德意通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提供的B2C 电子商务模式下,学生可以学习进行销售订单、采购订单、采购入库单、库存、调拨单、销售订金、销售单、发货确认、采购退货、生成盘点表、盘点录入、盘点报告、销售退货、网上客户订单等的后台管理操作。
实验二:B2B电子商务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企业网上工商注册登记的方法流程;掌握批发商B2B 电子商务采购及供应商电子商务后台管理技能。
实验内容:(1)查找本地的工商部门网页或网上工商注册机构,学习企业网上工商注册流程。(2)熟悉网上批发市场的业务流程,可登录广州批发市场网、中国义乌小商品批发网、阿里巴巴网等完成相关内容,了解网上贸易市场的主要业务内容及其前台操作方法。(3)进入德意通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分别以分公司、经销商等不同企业身份注册,在模拟环境中完成B2B 交易模式的前台电子合同、安全保障等操作和后台订单处理、商品维护、库存管理、订单查询、价格管理、货单管理、销售额统计、经销商管理、应收款查询等管理与维护的操作。
实验三:C2C 电子商务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熟悉C2C 电子商务模式的实际应用,掌握C2C 电子商务模式后台管理技能。
实验内容:(1)登录易趣或Ebay 网站,浏览、分析与电子拍卖流程与制度安排;(2)登陆德意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系统,借助于电子拍卖模块,熟悉前台会员注册、客户投诉、新手上路、服务中心、新品上架、每日一拍、商品推荐、竞拍热点、特色拍卖等项目;(3)C2C 后台操作:登录德意通电子商务模拟实验教学系统,进入C2C 后台管理主页,熟悉后台登录日志、会员管理、群组设置、拍卖目录设置、拍卖商品管理等项目。
(三)创业性电子商务实验
实验一:企业网站管理
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交易网站搭建的一般规律,新建网店;掌握企业内部管理一般方法,包括企业信息、查询功能、企业内部工作管理系统(汇报工作、提交工作总结、查看工作汇报并点评)等。
实验内容:(1)交易网站搭建。借助于德意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的企业网站模块,完成电子商务网站企业信息、Logo设计、店面设计、商品分类与采集等工作。(2)企业内部管理。借助于德意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的企业网站模块,在上述已经初步完成的网站基础上,开展电子商务企业部门管理、员工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工作。
实验二:校园网电子商务创业实验
实验目的与要求:把从书本理论知识和在模拟实验中学到的操作过程应用于真实的校园电子商务创业实践,经历电子商务创业全过程,全方位锻炼和提升学生网站设计、商业策划、沟通谈判、市场营销以及物流配送能力。
实验内容:(1)电子商务创业策划。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网电子商务创业策划,详细策划商业模式、经营范围、组织架构、人员职责、营销方案、费用收益等,撰写电子商务创业商业策划书。(2)电子商务创业平台创建。组织学生完成网络搭建、系统配置工作,然后进行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工作,并进行网站测试以及试运行工作。(3)电子商务创业平台运营。组织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开展电子商务运营相关工作,如组织货源、商品信息、网络营销、接受订单、处理订单、物流配送以及货款回收等。
结论
本文在分析中国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专业大学生电子商务实验的教学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的最大特点在对学生开展基础的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之外,还增加了管理专业特别需要的创业性实验环节,能够全面锻炼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策划、沟通、营销等商务技能,最终提高管理专业大学生电子商务的实战能力,向企业输送培养更多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琪,彭丽芳.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雷霖.论高校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改革[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9,(9):251-253.
[3] 管竹笋,柯珍堂.电子商务实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2):33-35.
[4] 黄立新.创业性电子商务实验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6,(2):117-119.
由于电子商务具有高度商业实践性和专业的综合性,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概念不断受到电子商务实践的影响而更新。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不宜沿用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而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电子商务实验,以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构建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将对此进行探讨,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加以说明。
1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又是一门交叉性技术学科,涉及计算机、信息、商务、经济、法律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等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而应当打破课程界限,突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电子商务专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在大多数高校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实际问题。
1.1教育观念的问题
“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在文科院校尤其突出,在一些综合性院校,也普遍对文科的实践教学投入不足,而电子商务专业一般都作为文科对待,因此对其的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1.2学生的认识问题
学生对电子商务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被动的去做一些实验,而且在做实验过程中不认真,老师讲的时候觉得自己会了,真正动起手来又觉得无从下手。很多同学利用电子商务实践上机的机会,上上网,打游戏,学生对实践教学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1.3教师水平的问题
电子商务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师资短缺现象比较严重,其中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师资更是严重不足。从西安财经学院来看,除了最近两年有电子商务方向的研究生加入师资队伍外,其它大多数老师都是从计算机系和经济信息系调整到电子商务系的,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和拥有的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结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电子商务实践体系的认识更是不足,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也有待加强。
1.4实验条件的问题
多数高校实验教学投人不足,这也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以我校为例,前几年,我校的实验教学条件比较简陋.一些实验虽然规划,但没有条件付诸实施。这两年,学校加大了投入力度,信息学院建立了多个实验室,其中一个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实验室,这个实验室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拥有120台学生机,连接了互联网。配置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在硬件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们也注重软件的建设,现在已有部分软件投入使用,另有软件也在购买之中。
2构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和指导思想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是指利用教学模拟环境、网络环境和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商业化运用进行观察、了解、参与、模拟和再现、修改、评价、总结和创造等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模拟环境和网上模拟环境理解专业知识、解剖专业知识、认知专业知识,通过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案例对网上商业活动过程了解、参与和分析,掌握电子商务经营规律和工作原理,加深对电子商务技术知识应用的理解,掌握发展趋势,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中学会发现需求、提出商业设想和找到解决关键技术的方法。
加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在于:①通过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知识的商业化应用过程,并通过知识的运用深入理解电子商务原理和过程;②提高学生实践意识,加深对学习目的的理解,使学习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③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领域、改善学习环境,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适应商业活动的综合素质;④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概括问题,培养发现商业机会的意识和能力;⑤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探索进取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指导思想是要以企业实际应用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中心,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①实验课程体系相对独立。这有利于建立与多学科的理论课程结构相结合的、系列化的实验课程,体现学科交叉以及学科综合应用的特色。②建立多层次的电子商务实验体系。开设多种类型的实验,设计丰富多样的实验项目,从而能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观察理解、综合应用、创意创新等方面的作用,并可满足对电子商务不同理解所形成的专业特色的需求。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各门实验课程和各层次的实验项目中,应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将这些创造力在以后综合性课程和高层次的实验项目中得以集中地体现。
3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电子商务专业应重视实践教学工作,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着力建立与理论教学相平等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西安财经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3.1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层次
考虑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要求和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将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七类实验,七类实验需要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3.1.1演示型实验
教师进行演示和示范操作或者播放生动活泼的课件。通过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现象;帮助讲授困难的知识点和比较复杂的程序步骤。例如,学生通过网上购物,网上支付,信息搜索等流程的操作演示理解电子商务的本质和特征。
3.1.2操作型实验
对于那些难以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可以通过操作型实验让学生加深理解。比如通过动手连接计算机网络及Intemet,安装配置管理域名服务器、文件传输服务器和电子邮件服务器等,加深对因特网的原理及基础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申请电子邮箱并发送邮件、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搜索、申请数字证书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具体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形成感性认识。
3.1.3制作型实验
制作型实验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让学生使用给定的工作平台及工具,按照规定的制作步骤,完成指定的习作或仿制性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一般是老师先给出一定的示范操作,学生通过模仿或者书上的提示进行操作。比如网页设计和一般的程序设计实验,学生刚开始都无法独立的进行实验,这时就可以通过模仿老师的操作,或者模仿书上的例子进行实验。如果通过模仿能够得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逐渐理解和消化了相关知识,就能达到应用自如、自我创新的程度。
3.1.4模拟型实验
模拟型实验是电子商务专业实验最典型的一种形式[71,功能多且使用普遍。模拟认知型实验就是利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在一种虚拟的场景中,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在这种模拟认知型实验中,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代表一个特定的电子商务活动参与者角色,然后进行仿真电子商务运营。为了掌握EDI的基本原理,可以模拟在真实环境下的贸易过程和流程操作;为了理解电子商务物流,可以进行如供应链上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等角色的模拟等。
3.1.5设计型实验
通过详细调查分析,搜集特定的数据资料,构思设计流程和步骤,完成个性化的设计实验。设计型实验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考、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些都是直接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例如,进行电子商务网站前后台的设计和实现、开发一些小型应用系统、包括工作流程的设计等。
3.1.6创新型实验
教师只给出应该达到的实验目标要求,而实验的内容、方案、步骤、方法完全由学生自主确定,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创新实验的实施一般是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进行发明创造,或者根据生活工作的实际,提出一些科研设想,进行创新。
3.1.7创业型实验
创业实验是以商业计划为教学目标进行的训练和活动。例如比较容易实现的C2C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就可以建立一个基于校园网的C2C电子商务网站,让学生参与网站的开发、设计、管理和实际的运营,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中,并发挥自己的能力。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可以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2课程设置与实验类型
西安财经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其中41门包含实验(包括选修课),05级的专业实验课有20门,06级的专业实验课有22门,对每门课我们都制定了实验大纲,并编写了相应的实验指导书。我们把专业课程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综合性专业课三个层次,大部分的实验项目由课程提出,确定具体的实验项目内容。具体实验课程所涵盖的实验类型如表1所示(具体类型由每门课程的实验大纲确定)。
3.3实验体系实施方法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系不断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实验教学地位,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着重研究与更新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增加了创新型和创业型实验。
为了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结合相关的课程,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实验项目和要求。包括在第三学期安排两周时间,到相关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考察,了解该部门的组织与管理和业务的处理过程,获取有关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了电子商务课程后,在模拟实验室进行电子商务各环节的实习。通过实习,掌握电子商务的流程操作技能;学习了网络营销课程之后,根据市场的需要,针对某一产品或行业进行调查。要求提交调查计划与调查分析报告;学习了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公司进行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其电子商务模式及公司电子商务系统,掌握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基本开发技能和实际运作;在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后,第7学期在我校电子商务实验中心进行电子商务项目实践;第8学期进行8周的毕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电子商务运作情况;在第8学期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报告,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以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的项目为课题,进行毕业论文的综合训练。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创业能力;职业院校
中图分类号:TP393.08
电子商务技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大批新型就业机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晶指出,在年轻人就业面临一定压力现实背景下,以网络就业促进社会就业,对于解决社会就业、拉动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截至2012年12月,仅淘宝网一家电子商务平台创造直接就业机会467.7万个,拉动间接就业约1333万个。2013年2月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网络创业促进就业研究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创业就业已累计制造岗位超过1000万个,缓解了就业压力,成为创业就业新的增长点。年轻人是网络创业大军中的主力军,其中大中院校年轻人占网络就业总人数的82.3%,可见投资成本低的网络创业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
1 职业院校建设电子商务实践基地的必要性
伴随电子商务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世界各国纷纷对电子商务创业教育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探索。解决就业、校企“零对接”、学生动手能力提升等发展需求,也促使创业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
1.1 不受专业限制。电子商务实践基地不受专业限制,有网络创业需求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实践训练。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都需要掌握网络或电子商务技术的人才。
1.2 学生有开网店的需求。借助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创业以其应用范围广、模式多、时间和技能要求低,低成本等特点,深受学生创业者欢迎。《中国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报告》相关数据显示,有高达97.62%的大学生支持和认可网络创业,有68.78%的大学生对网络创业充满向往。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表示:“电子商务的未来一定属于当代大学生”。
1.3 学生在网络创业占优势,高职生更占优势。根据艾瑞咨询2012年5月的《2011-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网购用户中18-30岁的人数占总数的60.8%,学历以大学本专科为主的年轻人是主力,买家与卖家双重角色互换的学生网络创业者,在具有专业背景,知识储备,学习能力强等特点的同时,更熟悉网络环境和主流网络消费需求。大学生思想相对开放,追求时尚及新鲜事物,大胆创新尝试更容易发现市场商机。而且,高校开设的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网页制作等课程或选修课,在激发学生网络创业欲望的同时也能解决网络创业中的很多技术问题。同时相关数据显示,因实践能力强,高职生的网店创业参与率和成功率明显高于本科生。
1.4 网络创业所需成本低廉。第一,相对于实体店的店面、水电、人员工资、营业税等一系列高昂的经常性支出,网店只需要低廉的网络注册、网页制作、软硬件等费用;第二,网店解决了实体店的“积压货”困扰;第三,病毒式营销、邮件广告、友情链接等免费的网络营销方式,QQ、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可以以较低的营销成本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1.5 网络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中国网民数量不断攀升,智能手机的普及进一步推动了网络购物的发展。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来看,截至2013年12月底,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现代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和网络及手机购物的简单快捷,使得网民可随时随地消费,实现商品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流动,更大限度的挖掘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 建设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对职业院校的影响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对电子商务创业进行研究,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电子商务创业的国家,从小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教育等阶段,都将电子商务创业纳入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之中,还特别设立了国家性质的基金。截止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美国高校为在校生搭建了校园电子商务创业的平台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2.1 大学生是网络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和受益者,更是网店创业的主力军,通过在电子商务实践基地进行电子商务模拟及实战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计算机、外语、演讲、社交、互联网应用等能力,实现学生创新、创业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2 网络创业形式包括网络零售、软件开发、建立网站、网络服务以及网络营销等,通过电子商务模拟及实战活动,直接促进并间接拉动了电子商务及相关专业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2.3 教师在指导学生网络创业实践的同时,会遇到教学过程中碰不到的实际问题,对于教师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教师职业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2.4 通过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可以促进课堂知识的有效转化,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 电子商务实践基地的建设策略
3.1 实践基地建设模式:三方合作模式。(1)校企合作。职业院校与企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设备、技术优势的互补。学校利用企业提供的设备及产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现人才培养,企业利用学校场地培养选拔所需要的人才,同时达到产品宣传和企业形象塑造的效果。(2)校校合作。职业院校与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合作,实现行业知识技能的及时更新。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合作(负责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电子商务资格证的培训及考试鉴定),或与电子商务行业权威培训机构淘宝大学合作(负责电子商务运营专才、网店美工,网店客服,网店推广资格证的培训及考试鉴定)。(3)园校合作。电子商务科技园(如新疆电子商务科技园区)与职业院校的合作,通常电子商务科技园会吸纳优秀企业进驻,实现创业、服务、培训示范,物流配送和产品研发等综合功能,能为学校电子商务实践基地的运作及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3.2 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取证、竞赛、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良性循环,营造大学生学习和创业的良好氛围。(1)课证融合。对电子商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电子商务》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在课程设置时以国家职业资格证或行业企业权威培训机构证书的取得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2)课赛融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电子商务大赛,通过竞赛将外在的比赛竞争和就业压力,转换成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业动力。(3)课与实践融合。通过对电子商务各工作环节进行“认知-操作,模拟―实战”递进式实践,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提升。
因此,打破专业学科界限,建设以网络创业能力培养的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是以就业需要为首位,顺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体系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念.当代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J].人才,2013(09).
[2]李,丛伟,胡华江.基于“创?赛?证”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3(08).
作者简介:王斐玉(1982-),女,天津人,讲师,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王吉辉(1977-),男,新疆人,助教,武汉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一、我国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状况
(一)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实践教学是高校绝大多数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好方式,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其涉及面广,实践要求高,但其在我国发展时间却很短,这使得电子商务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可谓处于“年轻”状态。如果再加上高校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很难培养出既掌握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又具有开展商务活动的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活动中,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结合专业相关理论教学,合理安排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这直接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缺乏能够实践教学的良好环境
目前学校给学生提供的企业化实习、实训机会太少,在校期间的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企业真实项目以及企业项目真实的操作流程。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这使得学生很难体验到企业真实操作工作环境。
(四)缺乏指导实践教学的优秀教师
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从事实践活动。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而且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师资缺乏应该说是目前许多院校电子商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师资匮乏,对部分实践教学也不能按要求完成,因此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只能够简单的了解掌握该课程基本的要求,而无法掌握企业真实项目的操作流程,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电子商务人才按目前国内市场需求定义为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通晓商贸理论与实务,能通过电子方式来进行商贸活动的一种复合型人才。据上海市电子商务发展与人才需求调查:目前的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企业领域,而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最集中的领域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通过互联网产品与服务信息(77.54%) 、通过网络进行商务沟通(72.03% ) 、订立电子合同的比例很低,只有16.53%。而电子商务人才应具备的具体知识与技能主要按需求的优先排名有:第一位信息资源管理、第二位企业战略管理、第三位客户关系管理、第四位项目策划、第五位资本运营管理、第六位市场营销、第七位网络营销、第八位项目管理、第九位电子支付、第十位标准化管理。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与企业整合的发展方向,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将从单纯的技术方向转向复合、实践型。
三、建立科学的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
(一)提高对教学实践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与社会需求对接,这就决定了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应充分认识实践性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改革学生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电子商务专业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编写实践教学课程时,尽可能多调研企业,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让企业中一些具有实践经验又对该专业了解的电子商务专家加入进来,根据学生所学课程、具备的能力、学生培养的要求和目标共同讨论该专业的实践课程设置、开设的实践环节,培养能够跟社会需求对接的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术的专业人才。
与此同时,在电子商务的实践教学中可以聘请在企业工作的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来进行授课或相应的实践教学的指导,讲解现在企业的实际需求的相关的岗位情况及相关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学校的实际能力,把相应的内容加入到学生的实践教学中。
(三)改善学生实践教学环境
电子商务实践大多是校内实训为主。校内实训大多是在实验室进行,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体验企业的各种规定、管理制度及企业的工作环境,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进入角色、适应企业,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将实验室按照企业的模式进行设置及布置:实训过程中按照企业的方式进行考核。学校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的一些平台如淘宝网、拍拍网、易趣网等进行自主创业,亲自体验电子商务的各种模式;如果有条件,学校可以和企业联合,为学生提供去企业实践的机会,由企业提供真实项目的实训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四)培养实践教学专业师资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既给我国高校的电子商务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又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需求的是能够尽快地进入岗位角色、尽快地适应企业环境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企业实践经验。因此,一方面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就要经常性的具有到企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师资队伍也可以聘请一些电子商务专家、专业带头人、企业人员等,这样使整个教学团队就能够涉及各个方面能够及时地将信息传递给学生。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逐步成熟,我们要把最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真正把电子商务知识应用并推广,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实践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正在进入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日益成为促进我国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的重要引擎。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 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同时,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率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12.3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在这种形势下,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需要大专院校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电子商务人才。但是,就目前我国大专院校《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际技能,不能满足社会对该类人才的需要。
电子商务实验课程是电子商务理论教学基础上,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一环,是学生接受电子商务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本文将着眼于《电子商务》课程的实验教学,探讨出一套适合于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了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法学、经济学、决策科学等学科,既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复杂的实践操作过程。要使学生尽可能学到更多的电子商务知识,必须在重视基础课课堂授课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加强电子商务实践课程中基本实验技术的教学,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创新。目前,许多高校都在积极地探索电子商务实验课程的建设,但是,从目前来看,教学手段落后的情况依然存在,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电子商务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实践。《电子商务》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大多数学校在学时安排上侧重理论教学,实验课学时最多占总学时的四分之一。更有甚者,有些学校没有进行实验室建设,这门课程全部是理论教学,不安排实验教学。实验课时过少直接导致很多学生所学的电子商务知识脱离于实际,很难实际运用。
2.重视电子商务模拟软件的使用,轻视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开设了电子商务实验课程的学校一般都要花巨资建立实验室,购置电脑、上网设备、电子商务实验软件等器材。实验软件让学生扮演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快速体验电子商务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将实验软件中的作业布置给学生,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实验软件的流程操作一遍,没有思考的余地,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为市场培养适用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电子商务课程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如何有效地开展电子商务的实验教学,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项目导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这就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也必须是多样性的。对《电子商务》课程中的某些基础知识,需要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型教学方法,但是在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教学中,就应侧重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是这样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情境的方式获得知识。随着建构主义思想的深化,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许多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科研小组法、虚拟创业法、项目导向教学法等。本文将着重探讨项目导向教学法在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导向式教学强调以“项目”为主线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项目导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有:
1.项目导向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项目导向教学法是教师教授与学生学习互动的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采用填鸭式灌输,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然后让学生自行学习和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系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教师是该项目的设计者、塑造者,主要起引导作用,破除学生对教师的依靠性,让学生自己思考操作。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加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
2.项目导向式教学的前提是“项目”。项目导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整个教学过程以项目环节的完成为驱动。因此,在项目教学方法中,项目的设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项目设置是否合理、科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四、项目导向式教学在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电子商务实验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我们可以借助实验软件来进行实际操作,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实验软件,只是让学生按软件的模块逐一操作一遍流程,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可能仍然不能融会贯通,不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导向教学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统一,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项目,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完成学习过程,掌握教学内容,对电子商务产生真实的感性认识。
在电子商务实验课程中引入项目导向式教学法,可设计如下几个基本的教学环节:
1.项目模块的划分和设置。
如前文所述,在项目教学方法中,项目的设置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各个主题,结合专业、课程的实际特点,精心设计一些与社会需求有实际联系的、有一定难度的、操作性强的项目,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必要时还可以师生共同确定具体项目。
电子商务以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整个商务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其本质是商务。因此,电子商务实验课程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商务应用能力,应针对学生从事电子商务、网上贸易、网络营销的实际操作技能来设置项目,根据《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可选取的项目模块有网站建设、开设网店、网络安全及认证、网络营销等,一个项目下还可以包含几个子项目。比如在开设网店项目下可分为网上银行、B2C、C2C等几个子项目;在网络营销项目下可设置调研、销售、网站推广、客户服务等子项目,每个项目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能力要求、步骤分配、完成时间等具体要求。
电子商务是一个正在迅速发展的产业,许多新的商务模式、方式、技术和应用在不断涌现,因此应结合电子商务领域的最新知识,及时更新实验项目。
要做好项目的设置工作,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还要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只有了解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体系,才能从整体联系的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职业工作任务作为具有教育价值的项目。这需要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与掌握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培养自己的实战技能和项目设计与操作能力。
2.项目的具体实施。
以网站建设项目为例,可按以下步骤实施:
(1)项目导向教学法在实施中一般要将教学班进行分组,各小组即为一个项目组,每组人员不宜过多,5~7人比较合适。分组之后,通过自荐或推选方式产生团队负责人,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成员间的合作形式,组员共同完成项目。
(2)学生开始项目前,指导教师要首先对理论课上所讲授的知识例如商务网站建设的过程、域名申请、虚拟主机、网站备案过程、FTP软件使用、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的理念和原则做一简要的回顾,强调该项目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易发生问题之处,讲解的时间不要太长,把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实践。
(3)给学生布置项目任务。网站建设项目的任务包括:上网访问若干个国内外的商务网站;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制作自己的网站;给网站取一个名字,并申请域名;网页设计;搜寻虚拟主机服务商,并了解某个服务商主机备案的程序;搜寻免费空间,选取其中一家,用FTP上传网站;网站优化等。这个项目也可以分成若干个子项目,让学生分阶段完成。
(4)检查学生项目完成情况。弗瑞给项目导向式教学的定义是:“在项目导向式教学法中,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在某个内容范围内进行工作,实施一个项目。小组成员自己计划并执行他们的工作,通常在结束时有一个可见产品(如装置、仪器、文件、演出等)。在项目教学法中,关键不在于其最后的产品本身,而是这个产品的制造过程是以学员自主构建的方式进行的。”弗瑞的定义虽然说“项目教学法的关键不在于其最后的产品本身”,这并不是说最后的产品不重要,其实,在项目导向式教学中最后的产品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的产品可以作为教师衡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依据,教师通过检查学生提交的产品,了解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在网站建设的项目中,学生最后的产品是以完整的一个电子商务网站提交上来。如果设置子项目,还需分阶段检查子项目完成的最后产品,例如申请域名子项目,最后的产品是学生申请的域名,域名不需要真实注册,学生只需将注册申请信息或其它证明信息截屏提交上来。其他项目最后的产品还可以是实验报告、设计方案、课堂讨论报告等形式。
3.项目总结。
在项目结束后,任课教师要对本项目的实验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总结可以承上启下,为后续内容做好准备工作,是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环节。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1)项目设置是否科学合理;(2)项目实施中,学生出现了哪些普遍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3)本次实验的成绩与经验。
此外,教师也应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反思,在自评反思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发现问题,比如发现自己哪方面的知识还有欠缺,发现电子商务实际应用与课堂上所学理论的不同之处,从而激发他们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五、结语
目前,作为《电子商务》课程中重要一环的实验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除了需要尽快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局面,增加实验课时外,还应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电子商务》的实验教学中。项目导向式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这样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合在《电子商务》课程实验教学中推广应用。当然,我们也应注意,项目导向教学法还存在诸多因素的制约,对教师的素质、学校的实验室建设等有极高的要求,推行起来有一定难度,这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让项目导向教学法在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俊.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联合运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14-116.
[2]施文.电子商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2010,(6):78-80.
关键词:Web2.0;电子商务;实战模拟
Exploring of construction in tactical simulated platform of Web2.0 era E-commerce
Lai Keqin, Luo Huiping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Web2.0 is a new generation Interne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ts core concept of centering on individual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the creative education idea of focusing on students. An electronic commerce application simulation platform based on Web2.0 technology was studied by this paper. The study work included the goal and content of building the platform, the mode of operating the platform.
Key words: Web2.0; E-commerce; tactical simulation
电子商务已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创新平台,中国电子商务业务开发更是如火如荼,基于物联网、车联网等技术的电子商务应用相继破茧而出,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有广泛的需求。然而,据第三方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2009~2011年连续3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应是人才市场抢手的电子商务专业却位列“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最低的主要本科专业”第五位。造成电子商务人才就业与培养相脱节的主要原因是各高校培养目标不能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电子商务人才应该属于“理论型的应用人才”,但是很多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理论教育,忽视了动手能力和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成为造成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之一。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进入Web2.0时代,网络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主要能力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商业网站建设与运营能力,不少企业希望毕业生有个人网站运营经验,具有较好的文案撰写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二是要熟悉大型电子商务系统,能使用如ERP+CRM+SCM的综合电子商务系统,能对其中部分模块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代码重构。而目前现有的实验平台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软、硬件配备上,完全不能满足当前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高校建立一个面向能力培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符合本校教学对象实际,集实用性、技能性及初级孵化器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实战模拟平台迫在眉睫。
1 实战模拟平台建设目标
Web2.0电子商务实战模拟平台建设要以学生更好和更高层次就业为目标,逐步建设成为集课程实验教学、实践实习教学、网上在线实训及初级孵化器功能于一体,多用途功能全新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现由独立决策到站点营运全程的实训,在实际的商务环境中使分析、组织、应变、管理与交往能力得到真正锻炼和培养,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1)实战模拟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网站建设平台,而且还能作为学生个人站点运营。以网站人气量,全球排名来直接衡量网站建设与运营能力。甚至可以进一步通过网站广告(如:百度广告联盟,Google广告联盟,搜狐广告联盟等广告)获利多少,或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创新模式获利多少来评价网站商业运作优劣。
通过这样的实战,学生以个人站长身份完全融入到“电子商务企业”实战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如:网页设计、网站建设、Web程序设计、网络营销等,不断优化自己的运营思路,获得大量实战经验。优秀的站点甚至可以成为毕业生初步创业平台。
(2)实战模拟平台为学生提供大型电子商务套件。模仿不同行业传统企业的不同需求,让学生进行客户化,从而熟悉企业电子商务流程。从二次开发平台的可用性,业务的完备性,是否符合行业特征等方面来评价平台客户化的优劣。
通过这样的模拟实战,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如: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企业管理、数据库、程序设计等,融入到“企业电子商务”流程实战模拟中,熟悉业务流程,获得大量实战经验。实验中所用的软件平台可以直接应用到日后的工作中去。
2 实战模拟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
2.1 软硬件平台建设
实战模拟软硬件平台建设宜采用国内主流电子商务软件和设备。一方面这些产品均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金融、电信、政府、企业、医疗、军队等各个领域;另一方面,这些软件和设备均采用业界主流的标准,使得学生能紧跟市场潮流,贴近实际。
(1)硬件平台建设。硬件平台建设是电子商务实战模拟平台的基础环节,主要包括:服务器,工作站,防火墙路由器,集成控制器,南北双线10 M光纤通路各1条,其他外设和辅助设备(如:打印机、扫描仪、复印一体机和投影仪等)。
(2)软件平台建设。软件平台建设是电子商务实战模拟平台的关键环节,主要由基础软件平台和专业软件平台两个部分构成。
基础软件平台主要用于实战模拟平台的软件基础环境搭建。其基本构成是:Windows server2000/2003+Windows 2000/xp双操作系统,SQL SERVER2000/2005,MYSQL数据库,支持PHP,ASP,JSP,JAVA相关开发平台的程序支持软件以及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Photoshop界面软件和其他辅助软件。
专业软件平台主要用于实战模拟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软件。其基本构成是:主机管理软件,ASP/网站建设套装:动易+动网+Blog软件(教学研究及非商业个人网站运营免费),PHP网站建设套装:康盛公司产品套装CMS+论坛+博客+播客+商城(教学研究及非商业个人网站运营免费),IBM电子商务套装软件(非二次开发免费,服务收费),ComPiere电子商务组件(程序开源免费,可二次开发,使用文档及服务收费)。
2.2 与实战模拟平台建设同步的实战指导书建设
如果没有合适的实战指导书加以指导,实战模拟平台的整体效益很难体现。毕竟实战模拟离不开理论和成功商务模式的指导,所以在建设实战模拟平台时应同时开发具有特色的实战模拟项目、教学软件和在线网络环境,编写完善的实战教学大纲和成熟的实战指导书,这同时也是一个积累模拟实战教学经验的过程。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改变以往指导材料越详细越好的做法,精简其内容,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发挥空间。对各项实战内容,设置不同的实战要求,体现不同的实战目的,适应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
实战指导书的开发可走校企合作之路。如学校可与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合作,由学校提供场地、管理人员、共享软硬件平台,共同设计相关实战方案。这样可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与用人单位需求衔接不紧密,实践教学过程与目标难以互动,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2.3 Web2.0电子商务实战模拟信息平台建设
Web2.0电子商务实战模拟信息平台除进行实战模拟的日常管理工作外,主要用于实战模拟指导。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查阅实战模拟大纲、指导书、课件、实战评价等丰富的网上教学信息。此外,还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将教师和学生聚在一起,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把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将知识深化,并产生新的思想火花。采用Blog(博客),Podcasting(播客),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等一系列方式,让学生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可时时参与其中,使学生商务意识的培养无处不在。电子商务实战模拟信息平台主要由实战教学互动、实战教学资源、实战教学管理3个模块构成。
(1)实战教学互动模块。该模块不仅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实现无障碍交流提供平台,还具有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功能。借助于Tag,RSS和SNS建立教师互动式个人主页系统和课件平台,可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为教师课后答疑、网上辅导和教学交流提供新的空间。而Web2.0所具有的“可读可写”特性可以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提供更多的信息,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更具有多维度和人性化的色彩。
(2)实战教学资源模块。该模块主要集成不同形式与实战教学相关的资源,如:文档、视频、声频、图形文件等,可以根据教学实践活动发展的需求,不断添加特定形式的信息类型。建立开放式的实战资源库,为师生提供丰富的优质实战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学术报告多媒体数据库、商务经典案例等。所有网站资源均可升级和扩展,能为师生提供24小时在线学习服务。
(3)实战教学管理模块。该模块主要是针对教师与学生建立一个集网络化、开放式于一体的实战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上,学生可通过网上注册,登录自主预约的实训项目,自主选择实训时间等。在管理上,教师与管理人员可实现网上无纸化办公,各种文件、通知和学术动态等均可通过网络传递。管理人员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进行资产查询、增减和使用管理。
2.4 实战教师队伍建设
Web2.0时代电子商务实战模拟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仅是一个单向的知识组织者,而如今,教师不仅要精通电子商务具体业务内容和运行模式,还必须熟悉Web2.0下教学互动平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如何选择实战模拟教学内容,如何设计具体的电子商务实战模拟的商务环境,如何在实战模拟商务活动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和适时交流,如何运用现代的视频录像技术录制实战模拟的指导等。
目前,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学校到学校,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自身电子商务实战的经验相对不足,同时又把工作重点放在理论教学和科研上,使得案例来源、案例分析、实战引导、创业指导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学校在实战教学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大力度:一是学校应当制定相关政策,结合职称评定和分配制度,对双肩挑的教师给予政策倾斜,从而鼓励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战模拟的指导中来。二是实施“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要求青年教师全职到企业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岗位实践活动,在了解基层情况的过程中,调研相关企业和行业的科技人才需求,参与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学校与相关单位的产学研合作。三是走校企合作之路。聘请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实务部门专家授课。在实务性强的专业课程中每学期定期举办实务专题讲座,列入工作计划并监督执行。
3 实战模拟平台运行模式
一个专业实战模拟平台的建设是否成功,不仅在于硬件与软件平台的建设,更是在于教学理念的改变以及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实战项目推出。实战项目与教学方案的融合与渗透,在于是否具有先进可行的运行模式。
(1)全天候开放模式。全天候开放是实战模拟平台建设成熟的重要标志。实战模拟平台全天候开放不仅大大延伸和拓展了实战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确保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取得丰富的商务实战经验,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2)自主学习模式。学会自主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鼓励学生由兴趣引导,充分利用Web2.0的各种社会性软件构建个人网络学习环境,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参与讨论交流,寻求答案,培养和锻炼信息搜集、整理和吸收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协作学习模式。“学会协作”是21世纪四大“教育支柱”的基础。倡导学生组成学习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协作完成某个具体企业问题的分析、给出解决方案,总结评价。学生在面向应用中协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协作能力得到培养,更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思想的碰撞,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 罗应机,陈平昌,刘丽君.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应注重仿真模拟实训[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94-96.
[2] 谈进,刘敏.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方案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7,4:12-15.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国内外关于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尤其是关于职业院校的系统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较少。曾明星在分析电子商务行业人才需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式”实践教学模式,并分析了其思路和机制。王慧归纳“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本质、内涵、存在问题、实施基础和实施目标,并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为例,阐述了“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实践教学的组织方式和具体运行。王亚荣、王利荣认为构建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性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培养学生创业理念,完善创业课程体系,通过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建立创业实践平台、强化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从课程到实践,再到创业的人才培养体系。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分析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李斌宁介绍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企业教学班”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经验。朱林婷分析了实践内容不系统、项目教学缺乏、职业评价缺失等影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绩效的因素,认为实践教学模式要逐步由传统的模拟实验向项目教学、工学交替和校企合作模式转变。鉴于此,本文拟在对前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之上,以安徽科技贸易学校为例,从商务型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及实施等方面,分析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中职院校人才培养实际,探索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人才职业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二、几种典型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式
(一)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班模式
坐落于“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院校,学院充分利用义乌小商品市场独特的电子商务货源和物流配送优势,以创业为导向、淘宝网为平台、班级为单位,构建“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实践”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采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主修课和选修课等类型,学生自主选择淘宝、易贝、敦煌等创业平台从而进入相应的创业班级,这些创业平台均为与学院深度合作的产物,为学生实践提供全真的环境。由指导老师、留联会成员、高级别卖家等组成的导师团以创业为导向,结合义乌市电子商务实际及案例,将相应实践课程中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创业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在巩固理论的同时学会应用。为确保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实施,学院、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鼓励与引导学生创业的若干规定》、《创业基地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关于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电子商务(网店)进行自主创业认定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并对考评体系进行了改革,突出了创业实践效果在考评中的作用。目前,学院被誉为“全球最佳网商摇篮”,创业学生年收入超过三千万元。
(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
教学工厂模式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林靖东先生在德国“双元制”模式基础上,创造的依托企业项目在校内营造企业真实环境的实践教学模式,是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一种典型模式。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以市场和学生为中心,由专任教师、系主任、学术委员会和企业主管,依据社会、企业和学生的需求,确定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采用“双轨制”,每个教学阶段安排配套的企业项目实践、实验课等实践教学,以企业项目实践为主,在低年级分班分小组(一般每班24-25人,每班分两组)进行小型短期项目实践,高年级进行较大型综合项目实践,项目结束后由专任教师按项目验收和项目小组成员的工作表现对学生实践进行评估,并提炼成案例供教学使用。张作为将教学工厂模式引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以威客网为载体、以学生工作室轮岗和典型项目轮换为形式的电子商务专业“321”阶段式实践教学模式。
(三)西安交通大学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平台模式
西安交通大学是教育部2001年首批批准试办电子商务专业的13所高校之一,设有电子商务硕士点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点以及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与信息系统战略、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等4个电子商务相关研究方向,是电子商务专业A++院校。西安交通大学依托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联合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省部级科研项目,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在校内建立Bussness-University-Consumer平台(简称BUC),供学生低风险、低成本地与企业和消费者链接,与淘宝、IBM、腾邦、三元创业、领会创业等一大批单位建立实践合作关系,已形成了独特的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平台模式。
(四)三种典型模式的比较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将“让学生拥有市场”作为努力方向,从学生入学选课、分班到毕业,超过20%的在校生以电子商务创业为主题(2009年前并未设置专门的电子商务专业),推行创业班模式,这与义乌市作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所具有的区域优势和浙江省各级部门的支持密不可分。教学工厂模式采用“双轨制”教学安排,通过企业项目在校内环境下的系统实施,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形成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局面,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融合,但同时也对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西安交通大学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平台模式是以985高校雄厚的综合实力以基础的,实践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创新精神、科研能力的提升,所培养的是具有良好综合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三、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常被认为由计算机信息类、经济管理类、电子商务类和公共基础类课程组成,根据专业所在学科的不同而各有侧重,分为技术类课程体系和商务类课程体系。安徽科技贸易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在经济贸易系,其课程体系由德育模块、文化课模块、通用职业素质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限选模块组成。为体现商务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开设了以贸易、管理、营销及金融等为主的专业化商务类课程,如电子商务实务、电子商务案例分析、企业管理、商务沟通与客户服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证券投资等。为提高从事商务活动所需的计算机信息应用技能,开设计算机基础、网页制作、网络数据库、Photoshop等课程。此外,针对专业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开设了相关的专业限选课程,如商务谈判、商品学、物流与配送、演讲与口才等。
(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在设置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将优化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等,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建立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形成实践教学绩效监控和反馈机制,以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专业知识实践和综合应用实践两部分。专业知识实践安排在课程内,主要在实训课内完成,通过技能训练、课程实训、专业实训、认知实践等验证性实践,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应用能力;综合应用实践安排在每个学期的实践周和第四、五学期,通过综合项目、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电子商务认证、电子商务竞赛等实践和培训,提高电子商务的综合运用能力。综合项目实践教学方面,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岗位,对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网上支付、物流配送、商务礼仪和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六门课开展项目式教学。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则安排在假期或第五学期,地点安排在实训基地或由学生自己联系并报学校批准,实践指导教师结合实习单位评价、学生实践过程表现和自我评价进行考核评价。此外,结合中职院校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学校购置了南京奥派技能证书培训软件,为进一步拓展电子商务员培训和考试认证项目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并在第四学期抽调电子商务资深教师,组织和培训学生参加蚌埠市及安徽省电子商务竞赛等实践活动。从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设置来看,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依然采用必修课+选修课的体系,专业核心模块课程结构不合理,专业化商务类课程数量较少,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时安排相对不足,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关系也不够紧密,综合应用实践教学模式单一且缺乏系统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电子商务相关职业所要求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提升人才职业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一)转变办学思路,培养职业能力
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学校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自主制订,仍未突破原有的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范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电子商务领域对于相关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在不断变化。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和实际情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建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供求及质量反馈、监控和评价机制,逐步将企业、社会、政府引入到人才培养管理过程当中,多元介入,多管齐下,提升人才的职业能力。
(二)规范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安徽科技贸易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共设置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实务、证券投资、物流与配送、商务沟通与客户服务、国际贸易、演讲与口才、商品学、企业管理等十几门课程,课程较为散乱,难以形成合力。结合《2012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报告》提出的当前电子商务企业对美工、IT技术、数据分析、活动策划、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方向,同时参照电子商务员考试计算机应用与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应用技术两大考试科目的15项考试要求,系统、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并通过科学地制定教学大纲、选用和编写教材教案,来整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避免出现内容重复、缺失现象。
(三)创新教学模式,推广项目和创业班教学
电子商务应用性强的特点决定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拟软件等教学模式,不能展现真实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具体工作运作过程,从而使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从中验证理论、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和激励创新。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作为一种新型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基于“项目”理念,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从真实环境下相应的电子商务工作过程中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实践性、启发性的项目,激励、帮助、引导学生计划、实施和评估项目,让学生在实践课程的“做中学”过程中构建知识和提高职业能力。该教学模式符合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要求,宜大力推广。目前,蚌埠市规划建设的首个占地2000亩的大型招商引资项目中恒蚌埠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已投入运营,与通成国贸家具广场、现代农机大市场、海吉星农产品市场、中华玉博园、曹老集铁路货运站、淮河货运码头等初步形成了皖北地区最大的辐射苏鲁豫的商品批发交易中心,学校可借鉴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经验,依托这一商贸平台优势,尝试推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创业班模式。
(四)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实践及指导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72-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增长速度迅猛。2014年对外贸易总额达26.43万亿人民币,货物贸易总额稳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扩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人才的需要,各大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竞相开设国际商务专业。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国际商务专业作为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离不开师资力量的保证。国际商务专业教师是国际商务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实施的主体,其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双语能力、科研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综合竞争力要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关系着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因此,全面科学合理评估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更高效地发挥教师的主观性和创新性,更好地为教学研究服务,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地区发展的新型技能型人才,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其中,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国际商务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需要专业教师具备相应的实践及指导能力,本文将对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进行探讨。
二、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的基本要求
国际商务专业是国家为适应二十一世纪国际贸易发展需要,增强国家竞争力而设立的学科,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中外合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随着2004年7月1日我国新外贸法的出台,外贸准入门槛大幅降低,每年所需的职业院校输送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他们在国营进出口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外贸业务员和涉外文秘人员等工作,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
职业教育视角下的“双师型”教师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类似文化课教师那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其发展理念正可以适应和满足职业教育“双证书”(即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期限内获取学历证书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教师的诉求。
因此,国际商务的学科交叉性以及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事实上对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挑剔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光要掌握必备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及指导能力。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语言应用方面,能够熟练进行双语教学。国际商务专业是为外向型经济服务的,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英语听说写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英语课的设置上,而由于本学科的较强专业性更应贯穿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因此,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应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尤其应熟悉商务英语。
第二,在实践教学方面,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讲授实操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PPT课件及专业软件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形象快捷地感知教学内容;而国际商务类实验实训室等先进实操平台的引入,需要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及时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操技能。
第三,在企业调研方面,能够经常下企业了解行业动态。国际商务活动日新月异,作为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在理论上及时更新专业商贸知识,而且应该将理论联系实际,主动以适当的方式真正进入企业获取第一手资料,积累实践经验,了解实际的业务程序、工作流程,促进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融合。
职业教育视角下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实践及指导能力评估分析
第四,在考证培训方面,能够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指导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目前职业教育推行的“双证书”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至少考取一门职业资格证书,适合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报考且社会需求较大的资格证书有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和国际货代业务员等,专业教师首先自身要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双师型”教师的条件,然后还要培训学生参加资格考试。
第五,在专业实习方面,能够带班下企业实习或指导顶岗实习。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学生将更快地直接接触社会、走上专业岗位,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行要求专业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离校的专业实习环节,有条件的情况下能亲自带班下企业,不能离开学校工作岗位的情况下要制定具体实习计划并定期指导走访。
第六,在就业指导方面,能够提供专业岗位的相关就业信息。首先在学校层面应该与相关企业取得联系,组织大型的招聘会,其次在专业教师层面也应该对经济趋势、行业发展、学生实际情况有所分析判断,提供更新的行业需求与就业信息,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三、 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现状分析
当前,职业院校培养的国际商务人才数量庞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重规定、轻描写”的滞后传统教材模式以及“喜照本宣科、厌企业调研”的封闭式研究模式仍然成为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的桎梏。从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角度来分析,虽然职业院校基本上每年均引入一定数量的师资人才,在学历及职称上也有所提升,但是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着实践经验少、实操能力弱的问题,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一)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数量所占比重较大
很多职业院校中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职称结构未形成合理梯队,呈现出少数几个高级职称教师带领一大批年轻教师支撑教学的局面,而大多数年轻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毕业生,具有经济理论知识水平高、新教学技术掌握快、新专业知识更新快、教学热情高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优点,但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国际商务业务实际应用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硬伤,这将直接影响国际商务实践教学的开展与质量提升。
(二)职业院校课程任务较重难以保证实践时间
由于近年来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量明显加重,很多教师身兼数门课程,多年级、超课时授课,工作超负荷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中职学校中专业教师还需要承担班主任工作,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因此对于专业实践实在是“有心无力”,很难挤出时间下企业实践,客观上制约了其实践及指导能力的提高。
(三)部分教师不够重视自身职业竞争力导致“双师型”教师人才稀缺
职业院校很多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特别是非科班出身的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不了解职业教育的新动态,缺乏对自身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要素的总体认知,而且还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对自身的职业资格技能不够重视提升,达不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实践及指导能力有所欠缺。
四、 提高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的途径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视角下“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国际商务的专业教学和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必须建设一支能够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的“双师型”高质量师资队伍。其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
(一)发挥国际商务专业教师自身优势
1.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为了更好地进入相关行业调研实践和开展实践教学,应该在完成工作任务之余,取得至少一项与国际商务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师等,进入“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2.积极参与社会业务实践,积累实践经验。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作为专业教师应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主动到企业或相关单位进行业务实践,了解国际商务专业在实际中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技术,有条件的能够参与到具体的工作流程中,在教学中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
3.重视继续教育,掌握新的教学手段与技能。专业教师不应由于工作任务繁重而失去学习的动力,相反更应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充实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可以利用校内校外交流培训的平台、提高在职学历等方式来实现。
(二) 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搭建平台
1.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操能力。一是从本校或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自主组织校内的相关培训,如邀请相关企事业单位拥有业务经验丰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强化“做中学,做中教”的新教学理念,使之掌握相关业务技能;二是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参加专业培训,如派出骨干专业教师参加国培,到企业进行短期业务实践或课题调研,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取经,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习深造等。
2.重视实践教学,建设综合实训平台。一是建立集实践教学、培训考证、生产经营“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训中心,安装相关商务软件,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为专业教师提高实践及指导能力提供高仿真的商务环境及演练场所,通过实际商务情境的模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二是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由相关企事业单位吸纳专业教师到一线业务岗位实践,摒弃以往光谈理论的“高空教学”,提高专业教师的操作能力,并能在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时及时提供专业指导。
3.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业务行家担任兼职教师。职业院校应加强与外贸行业的联系,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走进校园课堂担任兼职教师,并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合作开发教材和参与课程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外资源;而校内的专业教师通过与业务人员的交流,也能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的人才需求,有利于及时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无形中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及指导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视角下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是专业教师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关系着职业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作为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科学合理地评估分析自身的实践及指导能力,发挥优势、不断完善,找出差距、迅速弥补,方能逐步提升综合素质,消除社会对专业教师是“重理论、轻实践”教书匠的误解,从而为外向型服务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国际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欣,康海波.高校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概观及师资建设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4).
[2]万连增,李海川.“双证书”模式下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的发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3]光莉莉.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李淑艳,曾艳英,曾立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基于广东省外贸企业实证调查[J].职业时空,2012(9).
[5]黄敏华.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
[6]龚发辉.校企多元合作――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J].海峡科学,2011(8).
[7]吕玉花,孟素芬.国际商务专业“3+1”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
[8]杨磊,黄春元.基于“双向对接”功能的校企一体化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2014(2).
信息荟萃
我省第二批中高职衔接标准研制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召开
为推进我省第二批中高职衔接标准研制项目,9月21日,省教育研究院在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组织召开第二批中高职衔接标准研制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对商务英语等11个项目的标准研制工作进行中期检查。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王魏锋出席会议,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曾用强致辞。检查组成员由省教育研究院和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组成。
[关键词]国际商务实务职业能力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潘洁(1980- ),女,广东新丰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河北秦皇岛0661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38-01
国际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由于高等教育的突破式扩张、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沿袭讲授式教学等原因,我国国际商务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为了提高国际商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以推动教学创新为手段,构建一套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设置
国际商务专业是一个以国际商务理论和实际业务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懂得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正确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原则、方针和政策,而且需要全面掌握进出口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会运用国际商务惯例和国际法律知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本身来源于国际贸易实践,反过来也要指导和应用于国际贸易实践。因此,国际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应该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切入点,体现高职院校教育 “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1.职业性。课程以国际商务岗位的职业资格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了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后根据本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确定课程的培养要求。
2.实践性。课程的内容及体系由课程组――专兼职教师共同进行开发与设计,做到以项目及项目单元任务为驱动,将国际商务实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学校通过建立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和安排校外顶岗实习等方式使学生亲自参与到实际的外贸活动中。
3.开放性。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或聘请企业资深业务员为学生进行专业讲座等形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还可以创立开放的教学情境,构建网络教学环境,引入职场鲜活“教材”,以缩小教学与应用的差距。
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创新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必须牢固掌握必需的基本文化科学知识和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进出口业务能力,以适应外向型企业和市场经济需要。为了达成上述目标,在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有所探索创新。
1.教学内容创新。目前高职院校的教材普遍偏重于理论,实践的内容较为薄弱;教材内容存在内容基本雷同、没有针对性、实训教学比重过低、内容编排顺序欠妥等问题。基于此在教材的开发中,教师应与外贸企业共同研究开发出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的实训教材。教师必须及时把握国际商务领域新动态和新变化,从网络、电视、报纸和期刊等多种渠道获取最新的信息,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合理调整内容,增加实训案例,并针对学生的相关专业补充相关内容,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加深记忆,以利于将来从事实际的工作。
2.教学方法创新。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中涉及众多关于国际货物买卖的相关理论和概念。首先,这需要教师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化抽象为具体,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帮助学生对原理和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如“汇票的使用”是汇票章节的重点内容之一,涉及较为复杂的使用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汇票的整个使用过程,设计一个汇票使用流程图,把汇票的三个当事人和各使用环节用图表的方式有机地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具体,学生对这些内容的记忆和学习自然会变得更加容易。其次,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枯燥,不易记忆。教师可以在讲授贸易术语、国际惯例等重点难点的过程中引入大量案例,鼓励学生一起参与讨论和分析,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并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入不同的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根据外贸业务员操作该笔项目的过程,将外贸知识的介绍嵌入到交易的整个履行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和完成具体的项目,实现 “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过程。
3.教学方法创新。在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备课和教学,包括电子教案、课件、试题库和案例库等的收集与建设。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国际商务领域的热点问题及实事追踪,适时地引入热点问题的分析。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渠道,在自己的网络空间开设与课程相关的交流探讨专区,进行答疑解惑,甚至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学生经常使用的沟通方式进行互动。多媒体课件能够增大课堂信息量,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评价办法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评价方法,改变单纯以理论考试测定成绩的方法,不再单凭一纸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来决定,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专题报告、口头问答考查原有学习证据等。在国际商务实际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进行案例分析,引入实例要求学生完成整套的外贸单据,并以此作为最后成绩评定的参考。
三、积极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就业教育
就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就业实践活动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心理品质以增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国际商务相关就业教育可以和课程体系设计相结合,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进行:
1.创建有特色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可以与企业联合筹建,也可以学校自建,学生在实践过程能学到更多的就业知识,获得更真实的创业体验。如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商务系共建有国际商务实务校内实训室3个,校外实训基地8个,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在选拔学生到相关外贸岗位实习的过程中,笔试由行业企业专家命题,试题皆选自外贸企业的一手外贸函电资料,密切联系实际外贸业务。
2.创建创业经验介绍平台。商务系会定期在宣传栏推出“外贸企业优秀实习生事迹”展示,介绍他们在外贸企业实习中成功的经历,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勇气,使学生更加了解工作中需要哪些专业技能,同时激励学生认真学习专业课程、提升职业素养。
3.组织系列就业实践活动。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创业实践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创业计划书等的评比活动;另一方面可以自己组织举办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国际商务综合技能比赛、模拟商务谈判比赛等,营造创业实践氛围。
四、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国际商务实务”的专任教师积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双师素质”比例高达85%,这对于日后的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培养方案制订、教学改革及实践教学都具有现实意义。“国际商务实务”的专任教师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者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增加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做到真正到岗位顶岗,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将最新的实践结合到日常教学中,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晓梅.国际商务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电子商务以其效率高、成本低、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等特点,深受企业欢迎。而电子商务人才也因此成为了各大企业招聘的主要目标。因此电子商务热正席卷整个大学校园。教育的一个职能就是为经济服务,为市场服务。电子商务专业的开设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的专业。2000年教育部批准国内13所高校试开电子商务专业。几年后,上千所大中专院校便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这些高校成为电子商务人才最大的培养基地。
不久前的《中国网商生存发展报告》显示,75%的网商企业安排专人从事电子商务,由于企业网商们对电子商务了解不多,因此普遍对电子商务人才求贤若渴。
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人士称,未来数年内,中国的B2B市场将以100%的高速增长,65%中小企业急需电子商务人才,有关专家预计,每年中国电子商务人才市场需求达20万左右,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在未来的10年内将达到200万。供需之间出现惊人断口。
电子商务已热遍了经济的每一个角落,似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将成为这场热潮中的宠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各方面数据来看,各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前景堪忧,已经毕业的求职无路,在读的迷茫无措。那么,是市场抛弃了电子商务人才?还是电子商务人才脱离了市场发展的轨迹?
人才不足成为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瓶颈,但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就业率却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在市场的强劲需要面前,近年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20%,远低于全国大学生47%的就业平均水平。这尴尬的数字表明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电子商务知识体系结构,从字面意义上来讲,一个是电子技术,一个是商务技能知识,也就是说,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很多高校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涵盖了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所有课程:网络、分布式数据库、计算机安全技术、多媒体技术、WEB设备、人机接口设计、商业重组、经济管理、供应链结构、电子商务法律,等等。Michael Shamos教授认为:“电子商务硕士学位应比哈佛的MBA更有价值,原因在于既懂技术又有电子商务知识的人员匮乏。”人们对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和期盼,但残酷的现实是有些学校因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停止了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2004年就有部分高校因就业率低而不得不停止招生。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脱轨是造成电子商务人才供求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
那么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环节中,到底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呢?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课程本着一网打尽的初衷,开设了足够的课程,但实际上,还是缺乏那些能够培养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到商务管理,使学生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内容。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教学和实践的脱节问题,是很多高校的通病。目前不少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求贤若渴,希望获得的是“实战型学生”,而高校培养的相关学生往往难以满足企业要求。
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高校的电子商务课程更多的集中在基础理论上,对学生缺乏实战经验和具体事务分析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电子商务毕业生只能被企业无情地拒之门外。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是不是高校在实践方面无动于衷?不是,实践环节是教学环节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也都强调教学实践环节,其教学实践环节,大部分都是由系统构建一个所谓的电子商务实验室,但是这些模拟软件和纷繁复杂的实际应用又有一定的距离。都存在脱离现实的商业市场环境的问题,比如:电子商务实践应用发展过快,模拟软件却不能及时地升级换代,或者是一些开发这类软件的公司已经转行或因其他的原因不能继续服务等,都存在照猫画虎、闭门造车的问题,电子商务实验室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学校的实践教学方式还有校外实习,主要是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的场所。对于学校来说,联系实习基地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对于学生来说,人数比较多,并且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场地和管理等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愿意也不能够解决这么多学生的实习问题。
实际上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进入时门槛低,因为有互联网,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能上网的角落进行实践。我们完全不必拘于专业教学形式,去自主的学习、自在的实践。现在已经有不少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开始自学网页设计、FLASH、ASP或PHP编程,开始承接校内部分网站的建设;有的还广泛参与eBay易趣、淘宝的买卖,从实际的商业操作中感知电子商务的真谛,可惜,懂得这样实践的人太少。大部分的人还在观望。今天我们把体育健身的一句话拿过来,照样能用―“重在参与”。只要参与了,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收获,而且,一旦进入到这个门槛里,就会发现更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 国际商务专业 硕士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实习基地建议
自2009年以来,我国的全日制学位硕士教育快速发展,据统计,近年来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招生规模年均增长30%以上。在这种招生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专业学位硕士相对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仍然是个新生事物,它的教育模式、管理制度等很多是沿用了学术型硕士的培养体系,课程建设和基地建设等培养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滞后性,这将会严重制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为视角,分析我国全日制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管理的现状,这对深入研究提高专业硕士教育的质量及管理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建设背景与现状
国际商务硕士作为美国74种专业硕士学位中的一种,美国教育部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根据教育法案成立了国际商务教育研究中心,并已建设了国际商务硕士的教育体系和课程。在我国,2010年首批获得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共有78所高等院校,覆盖了国际经济贸易学科较强的各个高校。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的设立,旨在通过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中外企业与商务机构的教育资源与力量,培养能够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与商务国际化的专门人才,使学生能够在校期间通过校内外各个教学与实践环节,知晓与掌握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业务知识、政策规制与运作程序,具有较强的商务分析与谈判能力、商务往来与管理能力,毕业后能够直接在中外企业和商务机构从事相关的业务与管理工作。目前在该专业硕士点的建设上,国内高校虽然起点差距不大,但通过这几年的建设,根据各院校所做的投入与整合各种资源与力量的情况不同,国内高校在培养专业硕士教育体系和实践基地等方面已存在较大差异。
二、形成明确的建设目标及完善相关建设内容
一是完善形成富有特色的、符合高校特点和体现高校优势的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优化课程设置、编写特色教材与案例、配置商务软件与实验设施。
二是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管理规范的实习基地,形成一支富有经验、结构合理、校内外合作互补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成富有特点的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教育机制。
三是建立运作规范的国际商务教育与研究中心和活跃的高校国际商务论坛或讲座,并与国外的知名商务院校建立互访与合作交流的常规机制,并建立国内外联合培养机制。
四是在完善相关建设内容方面,建立专业课程培养与行业企业应用之间对接机制,包括以下几点。
(1)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国际商务硕士课程体系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并强调实践环节、理论课程内容更加紧凑,所设课程注重实践运用。
(2)探索多层面联合培养模式。探索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政府机构,以及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模式。加强与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外导师的合作与交流活动,与国外的知名商务院校建立起互访与交流合作机制,探索全英文培养模式。
(3)建设实习基地。专业实习是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加强已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展校外实习基地,切实保障实习基地的可持续建设。
(4)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国际商务硕士实行双导师制,充实校外导师力量,加强校内相应师资队伍的建设,做好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机构联合培养学生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机制,保障校内外导师队伍的稳定扩大。要形成一支知识结构、职业背景等方面多元化的导师队伍,由具有较高学术含量,又有显著职业背景、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校内外人员组成。
(5)充实国际商务教育管理与研究。(a)建立高校国际商务教育与研究中心,负责国际商务硕士教育管理和国际商务研究;(b)设立高校国际商务论坛,开展国际商务研讨与实践活动。
(6)建立专业培养与行业应用之间的对接机制。专业培养与行业相应对接,除了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度、实习基地之外,注重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相关行业准入能力培养。学生在基本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在进入研究生论文开题的过程中,学院应制定相关考核管理制度,要求企业导师协同校内导师对学生的中期考核及论文开题进行全面审核及评估,以便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理论知识结合行业特点进行深入实践及研究。
三、探索新形势下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1.加强改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可以分成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类。
(1)在理论课程方面。对原有的学术型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加强应用方面的教学,引进国外最新教材,编撰适合本高校教学特色的教材并配置教学商务软件。
(2)在实践课程方面。国际商务专硕的培养应同时结合实践环节和校内外导师制度,开展相关的实践类课程的建设,以实现学生在校期间与行业对接实力的培养。这些课程应结合相关实践基地分为学校负责和企业负责的实践类课程。例如有学校负责的实践类课程包括科技创新管理、商务环境营销、跨国经营管理等课程。有企业负责职业和专业培养的课程,例如开设:办公软件类:说服力PPT演示与呈现、思维导图;职业素养类:职业规划、职业形象礼仪、时间管理;工作技巧类:有效沟通、魅力演讲技巧等在企业时间环境中灵活运用等课程。
2.加强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一是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方式,授课内容力求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际应用,把教师讲授、团队学习、小组研讨、现场参观、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探索全英文培养模式。可在国际商务专业必修课程中选择基础性的课程尝试全英文或双语教学。从教学语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国际化教学模式,并在适当的时候推广到实务类应用课程中去,最终实行国际商务硕士全英文教育模式。
三是建立国际商务实验室。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国际商务实验室。该实验室应涵盖国际商务课程培养体系中相关课程的配套学习,例如国际进出口业务实训、国际市场分析、国际投资模拟、跨国企业运营管理训练、国际商务环境模拟等涉及国际商务的主要领域。实验室建设之初着重实现进出口业务实训、国际商务环境模拟和跨国企业运营管理训练。
四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学生科研考核机制。针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专门设计了一套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毕业考核时所使用的科研成果量化指标,包括学生在学期间的课程学习,实践基地各环节跟踪考核制度。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专业实习是国际商务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这是国际商务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区别。
一是加强现有实习基地的建设。
专业硕士实习基地的建设应与相关企业密切衔接,形成校企战略合作关系,并应借助企业依托的优势培养学生实践管理能力。
此外,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硕士实践基地的数量建设。基地的建设应涵盖国际商务活动的各个领域,为学生的培养开拓更广阔的渠道和知识面。
二是建立完善的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制度。
探索合作培养与教育教学的新模式。这主要包括:①规章制度建设,包括实习基地的评估、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实习导师的管理及工作量的核定等;②实习导师队伍建设,要形成一支稳定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既有校内的专业导师,又有校外实践部门的导师的师资队伍;③安排并协调好学生到实习基地的实习活动,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使他们通过实习真正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适应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未来工作能力。
三是探索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机构合作模式。在教学合作和实习安排的基础上,探索与各实习基地进行更紧密和深层次的联合培养国际商务硕士工作模式。通过学校对专业硕士培养管理的所要达到的要求,结合各实习基地的实践特点,设立和制定配套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从学校管理层面的配套至校外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管理保障在不断完善制定全方位的实时评估及管理体系,以保证校内及校外企业及机构对学生的培养过程更规范有效地结合推进。
总之,在探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和有效实施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建议。结合学校有关研究生教学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反馈专业硕士差异培养过程中所取得的进展与所面临的困难,以顺利实现培养模式与教学重点的转型。要充分满足学生在教学、实验、社会实习或实践环节上所提出的各种合理要求与建议,更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为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教与学提供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方面的支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自我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6.
[2]耿有权,彭维娜,彭志越.曹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2第1期.